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_题库(2010发送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_题库(2010发送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库(2010)

一、名词解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4.两次历史性飞跃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0.实事求是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1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2.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6.“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三步走”是邓小平总结我国以往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17.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8.“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

19.“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判断当前我国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经济手段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4.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5.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26.人才强国战略要把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27.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28.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29. 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30.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确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由它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

3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

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允许多个革命的、进步的党派存在;只有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领导,并与之进行合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与合作的政治基础;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长期共存和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多党长期共存与合作的基本保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是多党长期共存与合作的基本条件。

3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在最高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其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4. 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7.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8.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39.“一国两制”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其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40.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二、简答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大基本问题,这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四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深刻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这四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实践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卓有成效的理论创造,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实践

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5.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6.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8.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9.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其根本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或思想路线,是贯穿于和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的活的灵魂。

10.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自1980年起,邓小平多次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探讨和阐述。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个问题,是因为只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亦即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才能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正是通过对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的探讨,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简述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时代主题变化的反映。

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

13.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14.简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实践体现。“立党为公”就是党的全部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反映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执政为民”就是说党取得政权以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利用国家政权更好地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社会发展进步和现代文明的成果。

15.简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在不同发展阶段包含有高低不同的实现程度的历史过程,又是一个在社会主义社会就要努力争取,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的价值目标。所以,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16.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有: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表现在所有制结构上,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表现在分配制度上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

17.如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正确看待对外开放带来的风险,并注重防范风险。

18. 如何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决定经济发展方向。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9. 简述按生产要素分配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第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第二,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第三,管理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是什么?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现阶段要努力做好如下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2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22.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及其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

24.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以下重要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5.简述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26.简述“四个尊重”的方针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2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有了新的内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有了新的基本任务。

28.简述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地位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第二,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第三,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9.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30.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三、论述题

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丰富内容。科学发展观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党的十七大把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成熟。

2、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创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3、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未来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相适应,人类依存于自然界、人和自然界应和谐相处,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等重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出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战略思想和重大观点,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科学发展观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

4.试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

首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最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之,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 如何理解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其次,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

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起大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只有坚持好字优先,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长期持续地快速增长。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第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第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6.试论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首先,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不懈追求,不断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不能提出超出现实可能的要求。

7. 为什么说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首先,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其次,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

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和政府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8. 试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其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三,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第四,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9. 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内涵

首先,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其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界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第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10. 试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首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正确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也不可能实现。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第三,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四,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正确抉择。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11.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

其次,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2.试论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

首先,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一方法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所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是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的精髓和关键。

其次,统筹兼顾科学思想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一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一个整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把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

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既考虑现在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

三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看做辩证统一的整体,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善于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问题上,放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

四要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把经济社会发展看做动态过程,既善于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鼓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努力实现均衡发展,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重要利益关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

13. 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其次,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国社会出现了人民内部矛盾多发多样的状况。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提高解决社会矛盾的本领,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体制机制。

第三,具体说来,就是要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注

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发生。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坚决依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着力避免因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起群众不满和抱怨。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又依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4.试论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要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其次,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

第三,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要求,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

15.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要求

首先,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衡量标准。

其次,要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断推进,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第四,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

16.试论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解放思想

首先,必须坚持继续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创新、工作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

其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第三,要大力破除不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障碍,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觉改革不符合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17.试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的重要保证。

其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变,但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增长并不等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三,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能不能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能不能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不断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18.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改革开放30年实践充分证明了的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也取得显著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一理论体系,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指引我们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了根本指针。在前进道路上,我们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环境资源压力加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伴随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我们才能对这一系列问题作出科学回答,才能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二为”即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努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要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重在建设,持之以恒,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20.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

21.试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首先,民族精神的形成、内涵及其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饶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爱国主义还必然表现在维护祖国统一上。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都将遭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

其次,时代精神的内涵及其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造就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这些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是居于核心地位的。

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统一起来,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22. 试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首先,“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其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这一构想,既坚持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根本原则,又充分考虑到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正确方针。

“一国两制”是在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科学构想,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具特色、最具独创性的内容之一。“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既把握了时代特点,又解决了中国实现统一的复杂课题;既有利于改革开放基本方针的贯彻执行,又有利于中国的统一强大,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鲜明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中国特色及其独创性,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基本政治制度,必将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允许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让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共存,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只允许存在一种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的认识。这一构想是马

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重要的新成果和新发展。

第三,“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所谓原则坚定性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的统一和完整不受侵犯,坚持国家主体即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所谓策略灵活性就是在有关社会制度的重大问题上表现了极大的灵活性,即在一个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允许两种制度长期存在,允许非主体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存在及特别行政区政府高度自治。

第四,“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和平共处原则。和平共处本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普遍原则,现在被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这是个创造。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国家处理内政问题的一个好办法。23. 试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建设学习型政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抓住了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的科学发展的“牛鼻子”,把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第一,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学习再学习。我们党从成立伊始特别是执政后,就肩负着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的任务十分艰巨。这更加凸显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毛泽东同志多次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因此,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实现奋斗目标的重任。

第二,党要正确应对国内外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考验,必须学习再学习。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发生变革,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特别是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驾驭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成功应对国际形势变化中的不利因素,积极利用有利因素,是对我们党的严峻考验。正确应对国际国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习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培养党员干部的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维,提高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的能力,提高在全球化条件下领导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第三,党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学习再学习。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但是,党的自身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现状、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问题。比如,一些党员干部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亟须提高和加强;一些党员干部借口忙于日常事务,不注重学习、不善于学习,等等。这些问题势必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党员干部素质的提升、能力的增强、作风的改善,其中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学习,推进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无论是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是对于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党内存在突出问题的根本举措。

24.试述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六条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

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这些基本经验,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5.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26. 试述党领导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性转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概括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屈辱和困惑,进行了艰苦的求索与抗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气势磅礴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完成全国土地改革,扫除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挫败外国侵略扩张势力对我国的孤立、封锁、干涉和挑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不失时机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有序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创造性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性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7.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与中华文化的交汇、汲取其中蕴藏的智慧和养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时代化既包括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化,也包括语言和话语体系的时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就必须运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技成就拓宽马克思主义视野;就必须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

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大众化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最终归宿,也是创新理论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大众化不仅是表达方式问题,也是根本立场、根本观点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要求和体现,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要求和体现。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和表现都带着中国的特点和特性,深刻揭示中国具体实践的规律性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中国化是核心,是统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总原则、总要求;时代化是关键,是展现中国化和大众化科学性与先进性的重要标识;大众化是基础,是拓展中国化和时代化深度与广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紧紧围绕中国化这个核心,牢牢抓住时代化这个关键,不断夯实大众化这个基础,实现三者的整体全面推进、深化协调发展。

28.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重要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民主法治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上述六条重要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丰富内容,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靠谁建、怎样建的问题,指明了我们应当遵照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原则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9.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

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将这一基本原则运用于国际外交领域,将它发展为正确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外交原则和方针,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高度地概括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得到认真遵循和切实履行。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新形势下,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增多,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我们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抓住历史机遇,巩固传统友谊,深化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各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和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整体相联系的;各个国家只有把本国的事情搞好了,才能更好地支持其他国家人民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发展,为履行国际义务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涉及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问题上决不妥协退让,同时又要注意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30.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继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解体、民族就要分裂。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和价值追求,必然要用共同的思想和意志来凝聚和统一人民的思想。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走向垮台的教训告诉我们,不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行,不发展马克思主义、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一思想和指导实践也不行。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兴盛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严重政治风波以及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峻考验;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来自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包括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特别是2008年初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战胜南方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果断处理达赖集团策划煽动的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取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重大胜利,坚决排除境外

反华势力的干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赢得世界的赞誉和尊重,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予的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事实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的主心骨。

第三,在未来前进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三.简答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是什么?

答:它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猛烈地.无情地批判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诉说了无产阶级的深重苦难;对未来社会进行天才的猜想,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积极主张。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料和可贵的借鉴,为启发工人做了有益的工作,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空想社会主义依据思维的悟性去批判资本主义并狂想未来的理想社会,因而不能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索人类发展规律,找不到创建理想社会的途径,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只能寄希望于达官贵人或天才人物,想用示范.改良等阶级调和的方法去实现理想社会。空想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成熟的阶级关系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之中。30-40年代,随着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展开和激化,空想社会主义失去了它存在的历史根据。

2.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答: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肩负着根本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共产主义新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斗争,互相支援。创立共产主义的正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通过暴力的或和平的各种革命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有一个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履行和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过渡时期结束后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消灭阶级,国家逐步消亡,商品.货币和市场均不存在,但还有旧社会的各种痕迹,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简略高度发展,才有条件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彻底消灭阶级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使社会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3.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经济特征: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否认抵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指令性计划,其特点:1.高度集中性2.全面性3.强制性。政治特征: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苏共独党政权,且是唯一政党国家政治生活中无合作党派。文化特征:高级集中的管理体制,表现为各种文化单位国家包揽。文化.学术是非由党组织或领导人说的算。

4.“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贸易自由。(3).小企业退还原主,大企业租借制.租让制.承包制。(4).国企内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5).充分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恢复和发展。

5.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再认识的主要观点。

答:(1)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问题。(2)社会主义要在雄厚的物质基础。(3)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仅限于过渡时期)。(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5)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6)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7)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6.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崇拜”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答:1.小生产的传统习惯势力是个人迷信的肥沃土壤。2.高度集权的体制是个人迷信的现实基础。3.领导者的默许欣赏甚至提倡。4.少数野心家.阴谋家和另有用心者的推波助澜。

7.中国共产党在50年代中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哪些成果。

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曾经取得重大的理论成果。主要内容有: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对资产阶级进行

赎买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履行的理论;关于通过互助合作把个体农民引上集体化道路的理论;关于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工业化的理论;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意识形态领域内贯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理论;关于执政党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和防止蜕化变质的理论;等等。

8.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目标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改革任务:改革两个不适应。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还要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

目的: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

改革基本内容:1.建立和发展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2.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3.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重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是:1.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2.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自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3.改进国家政权和行政管理机构,国家权力实行合理配置,扩大地方和基层权力。4.健全法制,依法治国。5.按照民主.平等.公开.竞争的原则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9.“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和观点。

答:(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民主社会主义政策理论

1.社会主义民主本质论:主张实现自由.平等.公道.正义。

2.多元指导思想论:马克斯主义不能作为唯一指导思想。

3.超阶级国家观:国家是全体人民的国家,并不是只为某一阶级服务的。

4.议会道路论:议会的和平选举,反对通过暴力夺取政权

5.多党制理论:社会该由多党相互竞争。

6.全民性政党理论:党是全体人民的党,不是哪一阶级的。

7.人本主义人性论:人权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8.现代资本主义理论: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的数量.创造的财富都是少数的,

中产阶级是新兴阶级。

9.第三条道路:既反对19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也反对苏联模式,应是两者之

间。

政策主张:

政治:平等普选制,平等普选权,保障人权,多党制,自由民主

经济:主张福利国家

思想文化:信仰自由,政府大力动摇教育和科学事业

国际关系:南北对活,东西缓和

10.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答:原因:1.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发生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2.把科学社会主义绝对化.教条化,简单照搬照抄。3.对建成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任务建设急于求成。4.对资本主义缺乏全面分析,要么绝对对立,要么全盘西化。5.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颠覆。

教训:1.东欧.苏联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执政党建设薄弱,组织涣散,腐败严重,思想混乱。对西方和平演变缺乏应有的警觉和应对。

四.论述

1.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基本经验教训。

答:社会主义不是从天而降的空中楼阁,而是在原有社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经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特殊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巨大飞跃,同时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历史矛盾。

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后,国内普遍面临的一个状况是封建主义在各方面的影响。表现在经济上,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低,因而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大量的小生产和小私有制经济成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表现在政治上,个人集权制.终身制.等级制.家长制等流毒未肃清,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表现在文化上思想上,文化专制主义的自由主义两个极端思想的影响深远,干扰着社会主义文学的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这种状况就形成了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发

展状况之间的矛盾。代表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的工人阶级和个体小生产之间的矛盾,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本性和落后的封闭的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之间的矛盾,以及高度民主的要求同经济文化落后.缺乏民主传统之间的矛盾。这样就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和党的领导能够正确对待封建主义,正确对待资本主义,以及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阶段,处理好发展社会主义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关系。我们从后面对于苏联.中国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党的领导人对于不发达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特殊矛盾,对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同资本主义.以及同共产主义的关系,有一个认识过程。

除了国内面临的特殊环境外,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在国际上还面临特殊环境和特殊矛盾。首先,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至地理上的包围,要处理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十分艰巨.复杂。既要防备.对付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又要防备,对付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还要善于在同帝国主义和平共处中发展多种联系并利用其内部矛盾。其次,要大力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和民族独立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结成广泛持久的联盟,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以至军事上给予必要的援助。最后,当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十几国之后,社会主义国家还面临着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既要按照国际主义原则加强互助合作,又要坚持各国完全平等.独立自主,反对大国主义和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

落后国家道德实现社会主义,由于面临上述复杂.不利的国内,国际环境和矛盾,加上社会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崭新的事业。没有前人的直接经验可以借鉴,把产生于先进国家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本国的落后实际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事情。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过程中难免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失误,走过曲折的道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犯过教条主义.个人崇拜.阶级斗争扩大化.个人专断等错误;在经济上生产效益不高,浪费大,日用品供应少,人民生活改善慢;在政治上民主不充分,权力过分集中,人民难以充分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这些弊端和失误,并不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优越,或者说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不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运用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没有掌握好经济落后国家的领导者,从主观指导上,往往照搬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状况对社会主义所作的预测,在思想上犯了教条主义和“左”的错误,甚至扭曲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中所犯的这些错误,可以说带有时代特点和国情特点。我们不要苛求前人,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高对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的认识。

2.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总体评价。

答: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我们要放在当时在历史条件下作具体分析,它既有历史的功绩,又有其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弊端。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他们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政治上的高度集中,保证了在一定时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使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很快成为比较强大的工业化国家,成就是巨大的。表现在苏联仅用10年多时间就进入了工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使苏联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强大的工业的反法西斯战争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36年,苏联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当然,现在看来仅仅是进入社会主义的最初阶段。总之,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起过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这种高度集中计划的还有政治上的集权,个人崇拜也影响了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因而社会主义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3.评社会主义各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是以当时俄国的国际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为依据的:1.俄国在第一次大战以前,工业生产就大大落后于发达资本注意国家2由于世界大战和外国的武装干涉,是苏联的工业受到了严重的推残破坏3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受到帝国主义入侵和世界裁军的威胁、扼杀。在这种国情和国际条件下,高速度地发展工业,尽快建立国家经济实力,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保证苏联经济独立和增强国防力量,保卫社会主义苏维埃的重要条件,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是巨大的,到1938年,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但是,苏联工业化道路是因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不能不引起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必然大大损伤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在20、30年代,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要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仍然没有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这就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减少空想色彩,增加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成分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