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姓名:金慧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数量经济学

指导教师:高素英

20100301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摘要

当前,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往往表现为打破行政边界、实现跨区域的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行政区边界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因为地方政府具有追求行政边界内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行政边界成为缩小区域内经济增长水平差异,实现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

京津冀地区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层,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但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落后,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整体,有效地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根据京津冀地区的GDP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京津冀的一体化过程,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然后运用Barro回归方程和区域趋同分析对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边界效应及其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但是京津冀地区的边界效应明显增加,这意味着行政区边界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最后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域配置系数和区域专业化系数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趋同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的兼具主导性和专业性工业行业雷同,而且某些不具有专业化的行业也在区域中占有很大比重。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之后,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边界效应,区域趋同

i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ii

THE RESEARCH ON THE BOUNDARY EFFEC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BSTRACT

At present,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often expressed as to break the boundary of administrative area, to achieve cross-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process, the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becaus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to pursue the interests of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to maximize motivation. In this case, the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often becomes the main obstacles to narrow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regional growth and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ijing-Tianjin-Hebei as the core part of Circling Bo Sea Metropolitan has become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le. Comparing with the economy of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roces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lagged far behind, there are less resources sharing,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positive interac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So it is significant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for The north and all over the country.

In this paper, using cointegration analysis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ccording to GDP,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t shows that the proces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deepening. Through Barro regression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to analyze boundary effect and space-time evolvemen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obvious and increasing boundary effect among Beijing-Tianjin-Hebei, although there is the trend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is means the boundary of administrative area is still one of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Finally, industrial structure duplication analysi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in leading specialized industries are identical. Some industries which do not have the specialization are also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The paper proposes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KEY 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boundary effect,regional convergence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国内生产力布局由南向北转移,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第三增长极。京津冀区域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层,地处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高校和科研院校云集,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子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也已经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它不仅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而且有可能成为带动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相比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起步较晚,经济联系较为松散。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日益得到重视,京津冀三地及国家逐渐认识到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整合,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不乏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指导,但是有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还并不丰富,相对较少。

1-1-2 研究意义

目前,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区域的统筹布局,达到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区域内利益最大化,提高中国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对促进中国以及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国内的区域经济划分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进行的战略性划分。

目前,中国的三大经济圈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区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上,京津冀都明显滞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环渤海地区及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可以丰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在中国现行的财税制度下,地方政府具有追求行政区域边界内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行政区边界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相当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往往表现为打破行政边界、实现跨区域的协调发展。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相比,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滞后,还未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整体。因此,研究京津冀地区如何以地缘优势为载体,依托产业协作规避由于发展程度的参差不齐,思想文化差异带来的合作壁垒,扩大边界中介效应,克服边界的屏蔽效应,利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互补优势,提高经济区位和整体竞争力,最终形成稳固、繁荣的全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研究的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和承德。

1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2 §1-2 本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1-2-1 本文的基本框架

图1.1 研究的基本框架

Fig 1.1 Research frame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2 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本文把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不仅阐述了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而且还从边界效应的角度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本文不仅定性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京津冀地区存在的主要障碍,而且根据京津冀地区的GDP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的发展和演变,运用Barro回归方程和区域趋同对京津冀地区的边界效应及其时空演变进行分析,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域配置系数和区域专业化系数进行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分析。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界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对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边界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析,预期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论文的研究框架图和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首先明确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类型,重点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其次,在国内外研究综述部分,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研读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第三章,边界效应。首先从系统理论关于系统边界的分析入手,对边界属性进行归纳,揭示其基本特征,然后,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对边界效应的两个方面:中介效应和屏蔽效应进行分析,最后,对国内外学者对边界效应的研究进行综述。

第四章,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选取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教育和科研情况五个指标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指出京津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第五章,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证分析。首先,根据京津冀地区的GDP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的发展和演变,然后,运用Barro回归方程和区域趋同理论构建了度量边界效应的回归方程,对京津冀地区的边界效应及其时空演变进行分析,最后,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计算京津冀地区在三次产业和制造业层面的相似系数,利用区域配置系数和区域专业化系数两个指标对京津冀区域分工协作水平进行分析。

第六章,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的实际情况,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策建议。

3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4 第七章,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实证研究结果,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论文的创新性

见解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2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测度的问题,论文利用Barro回归和区域趋同构建了度量边界效应的回归方程,分析边界效应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程度;第二,通过搜集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边界效应及其时空演变,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类型

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第一个理论问题就是要明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关于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一体化的目标和结果、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和手段、市场的统一以及经济的融合等角度进行了不同的概括。

德国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W·洛普克从一体化是实现自由贸易和利益共享的目标和结果出发,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指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可以像在一国内的一种局面;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彼特·罗伯逊通过区分经济一体化的条件、目的和本质,丁伯根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消除阻碍经济的人为因素,通过相互协作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罗伯逊认为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手段不是目的,要体现取消成员国歧视、维持对非成员国歧视、成员国在单边使用上有一致的结论三个方面的特征。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林德特和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强调市场的统一及经济的融合,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共同的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达到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和自由流动,成员之间的自由贸易。

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对经济一体化做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分析,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来说,包括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各国间的歧视;就状态来讲,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差别的消失。他从从过程和状态两方面揭示了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属性,第一次将经济一体化划分为由低到高五个不同层次和动态过程。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学者对经济一体化的关注较晚。尽管对于经济一体化的涵义有不同理解,但多数国内学者更趋向于贝拉·巴拉萨的过程状态的概念和五个阶段的划分。姬广坡指出经济一体化既是一种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状态。就过程而言,是指各国或地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促进区域之间分工,逐渐消除阻碍要素流动障碍的过程;作为一种状态,是指各国或地区经济相互依赖,实现生产要素、商品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各国或地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南开大学京津经济一体化研究课题组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多个经济体联合成经济区域的过程或状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以市场一体化为基础,逐步消除阻碍生产要素、商品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障碍,协调并统一经济政策,促进区域合作,增强竞争力,促进经济共同发展[1]。张明龙在《中国区域经济前沿问题研究》一书中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是按照自然地域的内在联系,通过区域分工与协作,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和高度一体化局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过程与状态、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经济一体化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彼此的观点有所差异,但却都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经济一体化这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对我们能够科学认识和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启发和借鉴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

富的概念。

5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6 经济一体化主要有五种形式:(1)自由贸易区,指的是各个成员间取消了商品的贸易壁垒,商品可

以在区域内部自由流动。它的基本特点是商品的贸易壁垒只是在成员之间取消,非成员不能享受同等待遇,从而形成了对内自由、对外保护。(2)关税同盟,指各成员完全消除了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3)共同市场,即成员不仅实现自由贸易、共同的对外关税,还进一步实现了资本、技术和人员的自由流动。(4)经济联盟,指各成员不仅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对外统一关税,而且要求各成员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5)完全经济一体化,是在成员国实现经济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在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组织形式[2]。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2-2-1 区位理论

1.农业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农业圈层理论是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核心,是在吸收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法形成的。他的主要贡献是采用孤立化抽象研究方法以及通过建立生产函数来研究生产布局问题被以后区位学者所采用。

2.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是古典工业区位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工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创立了系统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集聚和分散因素。集聚因素是指通过工厂扩大生产规模和企业集中在一定地区进行组织生产所带来成本的降低和利益的增加;分散因素与集聚因素相反,指由于工厂集中在一定地区使得地租、房租等的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这两方面的作用共同决定着一个地点的工业集中程度[3]。

3.中心地理论

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创立了中心地理论。该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一个区域的发展要有处于服务区域中心的大小不同的城镇,即中心地。中心地大小与排列具有一定规律,随着中心地数量的增加,规模不断减小;各级中心地位于形成的大小不同的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不同规模的中心地相对重要性依据提供商品和服务不同而不同;同一级别的相邻两个中心地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两者的距离越短。

2-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佩鲁认为增长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增长极是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增长中的推动型工业的集合体。增长极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增长极的四种效应上:乘数效应、支配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乘数效应主要指推动性产业的发展能够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波及乘数效应;支配效应是指增长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优势,形成了相对于周边地区的创新产业,资源、人才、资本随着创新产品和劳务市场的扩大而流入增长极。聚集效应指增长极因其较明显的外部效应而使企业向其靠拢的现象。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向周边地区输送资源、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将创新成果传导到腹地去,促进腹地的经济发展。聚集效应表现为生产要素逐渐向增长极靠拢,扩散效应则表现为增长极的生产要素不断向腹地传导,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两种效应的强度表现不同,在增长极的初级阶段,聚集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聚集效应逐渐削弱,扩散效应逐渐加强,再进一步发展,扩散效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2.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投资于众多产业部门,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称之为大推进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并行投资,既降低成本又相互扩张需求,并产生明显的外部经济效果。

平衡增长理论是为了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但是一般的区域不具备发展所有产业的条件,不可能拥有投资众多产业一起发展的资金,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如果要兼顾所有的产业,就不能保障区域内的优势产业持续快速地发展,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不能更好地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虽然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较好,但是还有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投资在不同的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所以要充分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发展,而不能顾及所有产业。

3.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尔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指出了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提出了非平衡增长理论。赫尔希曼认为欠发达的国家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就空间而论,要首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不平衡增长理论主张要在一些部门进行投资,而不是在所有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为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达到迅速发展,要选择少数产业或者是部门进行投资,使其能够快速发展,并拉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产业部门的发展过程,不同产业由于其所处的地位、条件和作用的不同,增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首先是主导产业、主导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再逐步扩大到其他产业和其他地区。

4.梯度推移理论

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等人创立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创立了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形成了一种技术经济梯度,有地区技术经济势差,就存在着技术经济转移的动力,就会形成生产力的空间转移。利用生产力的梯度转移规律,要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和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然后逐渐依次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的加快,可以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相对均衡,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5.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

经济发展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与较低的地区进行的资本、技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的传播。通过流动和传播,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辐射的媒介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和人员流动。

该理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区域经济合作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京津冀地区,由于三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距,所以就存在着资本、技术、人才

7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等的流动,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很重要。无论是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北京或者是经济相对落后的河北省的进一步发展,都会对另一方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就会产生阻碍作用,制约作为区域经济整体的发展。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积极加强正面的辐射作用,削弱或者是有效避免负面作用,都会在双方之间产生良性的促进效应,相反,任何一方的的发展落后都会使两方的发展受到阻碍。

2-2-3 区域分工与城市群理论

1.区域分工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分工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如果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门化的生产,通过贸易交换,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社会财富增加。

(2)比较利益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是对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该理论认为即使某一个地区并不拥有任何绝对利益,双方仍能在贸易中获利。那些处于绝对有利地位的地区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而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地区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通过地域的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双方仍可以从中获利。

(3)要素禀赋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与他的学生俄林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比较优势决定于它们不同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假定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每一种产品都需要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一地区或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富裕的生产要素,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

2.城市群理论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勒施提出了城市经济圈模式,为现代城市群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论述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城市经济圈的形成过程。城市经济圈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对推动区域经济和城市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来说,城市群具有内在有机性、空间层次性和能级均衡性三个基本的社会经济特征。内在有机性表明城市群并不是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城市密集分布,而是各类资源在区域内的特定分布形式,是一种反映区域范围内统一劳动分工形成和演变的经济综合体,具有不同于各城市简单加和的整体特征与功能;城市群作为一个区域组织,其空间载体是城市等级体系。中心城市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引力中心,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根据中心城市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差异以及其经济地位和经济规模影响而言,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空间也具有差别性和层次性;统一的城市群大市场可以创造资本流动的良好条件,各城市可有效吸纳城市群的资金与人才,减少城市的能级差,整个城市群表现出能级均衡的发展趋势[4]。

8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 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2-3-1 国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1.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1950年瓦伊纳在《关税同盟问题》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这两个用来衡量关税同盟实际效果的新概念[5]。维纳的关税同盟理论存在两点明显的不足:第一,指出关税同盟对于生产成本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对消费的影响,因为关税同盟的建立而带来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也会从消费的影响上体现出来。第二,他只研究了关税同盟建立所产生的静态效应,而没有研究动态效应。

米德、约翰逊补充了瓦伊纳对贸易效应分析的缺陷,将关税同盟贸易效应分析的侧重点从低效率成员体扩大到高效率成员体,从生产方面扩大到消费方面。米德(1955)认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除了针对低效率成员体的贸易创造效应之外,还应该包括高效率成员体的贸易扩张效应。约翰逊(1962)的结论是一个低生产效率国家加入关税同盟以后,在共同关税率低于其原有关税的条件下,消费者福利增加,生产者福利减少,该国整体福利取决于消费者利益和生产者利益得失的比较。

芒德尔、科登、巴拉萨等从贸易条件的变化、规模经济以及竞争加强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方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进行了拓展分析。芒德尔(1968)的分析是在改变维纳关税同盟理论的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建立的关税同盟影响到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那么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条件将出现改善的趋势。科登认为高效率成员体的低价产品大量进入一体化内部市场,使得能以较低的生产成本供给市场的现象称为成本下降效应。它不同于传统理论中提到的贸易创造效应,不仅来自低价资源的流动,而且来自于资源供给价格的下降[6]。巴拉萨对经济一体化效应从内部扩展到外部,对于同盟外的非成员体,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使其与同盟内成员体的贸易量大大减少,为了保持其贸易利益,非成员体只能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关税同盟的建立也促进了非成员体生产效率的提高。

2.不完全竞争理论纳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分析,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成员国提供了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产业间专业化分工的机会,只要集团内的贸易转移效应小于贸易创造效应,整个集团的资源配置就会得到优化。由于比较优势理论无法对产业内贸易给予合理解释,所以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收益逐渐引起人们的怀疑,当前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一个是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的相互作用;另一个是强调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行为特征。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布利斯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带来竞争的加剧,导致市场分割降低效应,这个收益可以在现有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在短期内实现,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效应与消除价格歧视效应带来市场分割降低方面的收益[7]。

3.“空间”观点纳入区域经济一体化

克鲁格曼(1991)通过假设工业生产规模报酬递增,农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设计了一个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在一个区域内,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演化的结果是集聚,从理论上说明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趋势,并阐明由于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外在环境的限制,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

沃纳伯尔斯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规模经

9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济和运输成本影响中间商品,会出现区际经济分化现象,使一些国家或地区趋向区域一体化集中,由于制造业比较齐全能够为中间商品提供广阔的市场,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在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的分化过程中,与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驱动力相比,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力更胜一筹[8],此外,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俄模型,发现贸易方式、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9]。

2-3-2 国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在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欧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与路径,随着三大经济圈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强,在理论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实践中一体化的成因、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1.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欧盟一体化的研究

国际关系学界主要对世界及欧盟经济一体化进行研究,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研究的代表学者有伍贻康 (1994)、张幼文 (1999)等,他们分别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内涵及影响进行了研究。白英瑞、康增奎 (2002)等,对欧盟一体化过程、性质特点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研究

田素华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政府出面签订有关经济条约来实现。经济全球化是功能性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制度性一体化,二者的成因也有区别[10]。孙烽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作深层次的剖析,他认为两者都是因市场制度内在缺陷而导致的制度变迁过程,所不同的是制度变迁的方式,前者是由区域内各国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强制性变迁,后者是由各市场主体推动的诱致性变迁[11]。华民、王疆华、周红燕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过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起主导作用的过程[12]。郑明慧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漫长的历史过渡阶段,在一个时期内将以竞争为主,在另一个时期内将以互补为主[13]。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吴克烈认为主要有美国模式和欧盟模式,美国模式的目的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经济全球化;欧盟模式的目的是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抗美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14]。汤碧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组织机构等方面全面比较了欧盟和APEC[15]。东艳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一种“轮轴—辐条”双边主义新的模式。她分析了“轮轴—辐条”模式的利益分配,比较了“轮轴—辐条”模式与全球自由贸易的福利水平,指出“轮轴—辐条”模式增加了轮轴国的福利,降低了辐条国的福利和世界总福利水平[16]。马强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可以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类型或层次、组成国的性质、是否具有相互之间的排斥性特点、法源的不同四个角度划分,各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呈现多样性,且在空间扩展和时间延续过程中,并不选择一种路径来构建一体化[17]。程工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既需要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也需要依托一定的发展载体。城市群形成的过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大城市群作为重要的依托[18]。

4.国内三大主要经济区域的研究

陈建军认为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应更多的依靠企业和民间力量,政府的工作应放在弱化乃至消除各种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行政壁垒和强化区域一体化公共产品的供给上[19]。曹光杰指10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和制度的一体化[20]。黄晓莉、黄小华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指出长江三角洲只有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1]。

吴朝阳分析了在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经济发展层次、多种文化背景共存的情况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及路径[22]。林耿、许学强论证了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指出在其一体化中主要存在问题[23]。

李立华指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要突破行政区的限制合理分工,京津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区位竞争力,促进环渤海一体化[24]。景世民认为实现把环渤海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科技知识经济主导区域的构想, 必须要制定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建设一体化的市场和交通体系,建立区域城市体系和协调体系[25]。肖金成从机遇与挑战两个方面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进行分析,需要明确环渤海的整体功能定位,强化它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26]。

11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12第三章边界效应§3-1 边界的本质

3-1-1 系统理论对系统边界的认识

1.系统边界的复杂机制

在系统理论中,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定义为系统边界,系统边界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环节,系统只有在系统不断与环境相互的条件下,才可能形成具有一定组织的系统。系统体现着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2.系统边界的矛盾机制

一个系统只有在不断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有可能具有不断发展的趋势、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要想实现系统与环境的交换,就要求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边界作为系统与环境之间的重要中介,体现了系统本身的组织程度与方式,影响系统的演化方向、演化速度和系统的兴衰。

系统要具有不断变化趋势、不断适用环境的变化要求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开放性是相对的,是在不损害自身利益并且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之下,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要求系统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封闭性。系统边界具有屏蔽与中介、开放与封闭的双重属性。

3.系统边界的演变机制

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界限是系统边界,系统边界的变化体现了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界限的变化,系统在不断地发展、系统不断地适用环境变化决定着系统边界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不断变化只要是在时空上和功能上得到体现。对于国家这个政治行为体来说,边界在空间上是相对稳定的,不断变化主要是表现在功能上。

3-1-2 边界的本质

1.边界的复杂属性

⑴功能和情感的复杂属性

边界的功能属性表现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边界在显性方面的对于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流动的阻碍作用,情感属性表现在对同一民族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对不同民族的不信任感和排斥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边界的功能属性和情感属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共同影响着跨边界的经济交往。

⑵具体和抽象的复杂属性

边界的复杂属性不只是因为边界具有对同一民族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对不同民族具有不信任感和排斥感的情感属性,还来自于它涉及到人类空间的认知。在没有边界影响之下,在一个国家内,主体对于空间认知程度的距离衰减是递减的,反之,边界表现为认知的阻碍,使得空间认知程度的距离衰减不是递减的,边界决定着空间认知,另外,知识传播速度的加快和空间范围扩大等也决定着空间认知,在当代网络化的信息时代,边界对于经济行为体对空间认知的阻碍作用的程度已经较以前大大降低了。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边界的矛盾属性

⑴自然和人为的矛盾属性

自然属性和人为属性是边界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边界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类具有领土空间划分和群体划分的本能,在同一民族实现认同和信任,在不同民族实现排斥和不信任,边界的人为属性是指在形成自然属性的过程中,人类有意识地想在空间上区别于其他群体设定边界。边界的自然和认为两种属性在边界的形成过程中是共同存在的。

⑵开放和封闭的矛盾属性

①边界的开放属性

在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欠发达国家(地区)所拥有的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它的全部生产需求,即使发达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比较好,也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问题。在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紧密的经济联系趋势下,各国(地区)为了抢占更多的生产要素、获得更广阔的外部市场,就要不断地加强经济交往,不断地进行经济合作。

②边界的封闭属性

国家边界是与国家这个政治行为体紧密相关的,是国家主权在空间独立的表现,主要有国家存在,边界就要表现出封闭型的一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地域分工地不断深化,边界对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显性方面的阻碍作用不断降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通过对边界开放属性和封闭属性的分析可知,一方面,完全开放的边界是不存在的,只要有国家存在,就会有国家主权的存在,国家边界是国家主权在空间上的体现,使边界具有固有的封闭属性;另一方面,完全封闭的边界也是不存在的,相邻两国在一定程度上总会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往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跨边界的经济交往会更加频繁。

3.边界的演化属性

人类通过不断地扩展行为空间,获得更多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达到在心理上的满足。虽然人类具有着这种追求,但是要受到空间拓展能力的限制,主要是指运输方式、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等。在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条件下,人类的空间拓展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

我们将国家边界看作是人类活动的外延界限,那么边界在空间形态和功能形态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在空间形态上的演化是伴随着国家领土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功能形态上的演化是由于相邻国家间经济交往在时间上的变化,使得边界在交往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

§3-2 边界效应

边界对跨边界经济行为的影响称之为边界效应。边界效应包括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显性方面表现在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技术、产品等生产要素和贸易流动的限制,这就是边界的屏蔽效应。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边界对资本、技术、产品等生产要素和贸易流动的限制作用不断减小,在隐性方面的阻碍作用逐渐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国家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物质、信息的交换,边界是国家间交往的中介环节,对有利于本国的物质、信息的流动是开放的,反之,则是封闭的,这就是边界的中介效应。

13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3-2-1 边界的屏蔽效应

边界的屏蔽效应是边界阻碍跨边界经济交往和空间相互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把它概括为提高了交易成本的问题。交易成本包括事前成本、事中成本和事后成本分别指为达成某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执行过程所发生的成本、监督、贯彻合同发生的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奥列弗·威廉姆森从资产专用性、环境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阐述了影响交易成本高低的因素,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是与边界屏蔽效应提高交易成本主要的两个因素。威廉姆森认为,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经济行为体是有限理性的。从边界屏蔽效应,首先,边界阻碍了边界一侧经济行为体对另一侧信息的获得,增加了信息的不完善性和不对称性;其次,经济交往中主体的数量越多,信息的不完善和不对称性就越严重,成为交易的障碍,提高了交易成本;最后,边界多是不同语言、文化的分界线,但如果边界两侧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就会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

3-2-2 边界的中介效应

边界的中介效应指其具有彼此接触和交流的空间中介功能,是边界双方接触、交往最频繁的地带,与边界具有开放的属性分不开。

首先,来源于自然和地理的连续性和相似性,边界没有阻碍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自然属性,它是一条认为的界限。所以,跨边界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间由于在自然和地理的连续性和相似性,不仅使得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要大,具有经济合作的基础,而且使边界两侧具有同言、相同文化习惯等有利条件,可以大大降低双方经济合作的交易成本。

其次,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在经济互补性上存在规律性,表现为随着区域间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梯度的增大而增强。跨区域合作的参与方在生产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上往往具有梯度差异,因而这种合作又具有经济上的互补性。

最后,两国间经济联系要通过两国的重要口岸即边境地区进行交流。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对边境地区的过境需求逐渐增大,从而为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要素流动,将促进其经济发展[27]。

§3-3边界效应研究综述

3-3-1 国外学者对边界效应的研究

边界效应:Mc-Callum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文章可以说是边界效应研究的肇始,他运用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对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跨境贸易进行了研究,结论是1988年加拿大的国内贸易量比美国与加拿大的跨境贸易量大22倍,更准确的说,在控制了贸易量大小与距离的情况下,加拿大各省之间的贸易量是这些省与美国贸易量的22倍[28]。Helliwell(1998)采用与Mc-Callum同样的方法对加拿大1989和1990年的数据进行了重新计算,证实了Mc-Callum的研究结果,并且通过对1996年数据的分析,发现美国和加拿大间的边界效应已呈下降的趋势。Wolf(1997)分析了美国的市场一体化,尽管美国宪法鼓励州际贸易,各州实行固定汇率,具有相通的文化和制度,仍得出美国的边界效应在3.0和4.5之间的结论。Anderson &Wincoop认为McCallum(1995)的研究扩大了边界效应,因为模型14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多边排斥力,因而从大国角度测量的结果与从小国角度测量的结果差别很大,如果从美国各州的角度测量的边界效应仅为1.5[29]。Alessandro Olper & Valentina Raimondi (2008)用引力模型对22个OECD成员国之间、1995-2002年的农产品贸易进行评估,结果也显示出贸易被边界障碍缩减了8倍。

垄断竞争理论:Head & Mayer放弃原始的引力模型,以Krugman(1980)提出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为基础推出一个新的理论模型。他们首次从产业上对欧盟1978-1995年间的市场分割程度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将非关税壁垒和消费偏好的异质性都纳入到这一模型来作为边界效应的解释因素。结果发现,欧洲的边界效应从19世纪70年代末的21下降到了1993-1995年的11.3[30]。KyojiFuKao(2008)对日本国内四个制造业行业进行了研究,认为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最为封闭的经济体自1980-1995年的边界效应呈下降趋势,而日本在东南亚商业网络的增加可以解释边界效应下降的35%。

贸易理论: Kei-MuYi的研究则认为,在标准贸易模型中,显著的边界效应只与高商品替代弹性和突出的国家边界障碍有关系,从内生的、美国和加拿大的垂直一体化校正模型测算,边界效应比过去有关文献的测算结果都小,但边界效应仍然是显著的[31]。Chen通过研究贸易的技术壁垒(NTB),认为OECD 国家之间以及欧盟(EU)国之间均存在边界效应,NTB成为EU之间边界效应增加的重要因素[32]。Matthias Helble (2006)采用法国和德国的地区物流数据测算了法国和德国的边界效应,法国内部的贸易大约是法国与其他欧盟国家贸易的8倍多,但德国内部贸易只是德国与其他欧盟国家贸易的3倍多。Poncet,S 选取了1987、1992与1997三个时间点,运用边界效应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各省的国际化程度持续增高,越来越融入了国际价格体系,其平均国际边界效应在1987年特别是1992年后剧烈下降,但是,中国各个省之间的省际边界在同期不减反增,且增幅达到将近一倍[33]。

3-3-2 国内学者对边界效应的研究

周余辉、李郇使用边界效应分析方法,研究了香港和泛珠江三角洲内地省份的贸易一体化程度。实证结果表明, 两地区的贸易障碍相对程度比较高,两地的贸易一体化进程较慢, 泛珠江三角洲各省份与香港产业分工合作程度仍然不高。客观分析CEPA 的效应,得出了在零关税效应下, 香港与泛珠三角地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贸易障碍, 经济一体化程度还相当低[34]。李郇、徐现祥采用Barro 回归方程结合重力模型, 构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边界效应的度量方法, 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与浙江、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三角洲存在一体化的趋势, 但存在着边界效应,从边界效应的演变上看, 上海与江苏的边界效应在逐渐减小, 上海与浙江的边界效应呈现增加的趋势, 与此同时, 江苏与浙江的边界在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减少[35]。黄赜琳和王敬云主要是对全国各大区域间的市场分割从边界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出了在各大区域间仍然存在市场分割[36]。

15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16

第四章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

§4-1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本文选用五类指标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国内生产总值直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综合经济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增长动力,产业结构反映其经济结构状况,进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衡量吸引外资能力和开放水平,通过对科技投入的比较,分析国家或地区整体的人力资本状况。4-1-1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被定义为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质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通过对京津冀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三者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距。

从下面三个表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呈现如下特点:

(1)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河北省明显分别高于北京市、天津市两个地区,比如2007年,河北省与北京、天津的比例分别是1.47:1,2.72:1,约占到全国总量的5.51%。

(2)从其增长的速度来看,2003-2007年北京、天津、河北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6, 15, 12.82。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天津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表现出很强的经济潜力,河北经济增长速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虽然河北省的总量相对北京、天津很高,但是河北省的人口要远远高于北京、天津,所以河北省人均GDP明显偏弱,2007年仅为北京的34.2%,天津的43.1%,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4.1 2003-2007年京津冀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单位:亿元)

Table4.1 GDP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from 2003 to 2007

地区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北京 5023.8 6060.3 6886.3 7861.0 9353.3 天津 2578.03 3110.97 3697.62 4344.27 5050.40 河北 6944.21 8504.50 10127.42 11552.55 13752.54 全国 135822.8 159878.3 183217.4 211923.5 249529.9

数据来源:2008年国家、北京、天津、河北统计年鉴[37-4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