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

案例1. 对经济学基础恒等式“收入=支出”的通俗理解

经济活动中,交易都涉及到两方:买方和卖方。比如,雇一个小时工做家务,劳务报酬是每小时10 元。在这种情况下,小时工是劳务的卖方,而雇主则是劳务的买方。小时工收入10 元是雇主支出10 元的结果。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整个经济中的所有最终商品出售收入和劳务报酬收入正是整个经济中为生产这些最终产品和获得这些劳务而支出的。可见,经济中,每生产一元钱的商品和劳务,就会产生一元钱的收入,也会产生一元钱的支出,因此,收入=支出。

案例2. 我国GDP的确定过程

我国的GDP 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 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 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 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 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使用了更全面、更准确、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 数据就更加准确些。

此外,GDP 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 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 年至1999 年之间就进行过11 次历史数据调整。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 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

案例3. 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是说明国民经济各个制度部门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它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也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理论基础。这里的制度部门包括五类: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金融服务部门和外国部门。

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体现了储蓄=投资,这个宏观经济学最为基础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市场参与者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他们通过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而连接在一起。

小王的家庭,爸爸妈妈两人到企业里面去打工,工厂则生产消费产品并付给他们每年总共10万的薪酬。小王一家人用那10万块钱买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用不完的就存到银行里面去。而工厂则从小王一家人的消费和银行的贷款中获得收入。企业向银行贷款进行的投资和小王家人的储蓄是相等的。所以储蓄=投资。

当然,家庭向企业提供的劳务服务不光是劳动,还包括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而企业也不仅仅从销售中获得收益,还包括投资和其他收益。

但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我们现在储蓄等于投资吗?结论是储蓄大于投资。我国现在银行储蓄超过了11 万亿;为什么企业不用来投资?因为企业还有大量的商品卖不出去。在2002 年国家经贸委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6%的商品供过于求,企业找不到赚钱的投资项目。11 万亿银行储蓄说明了家庭挣来的钱没花出去,企业当然就有大量的商品没有卖出去。这样经济就不能正常的循环了,为了保证经济的正常循环国家想了很多的办法刺激消费和投资。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能没有政府,否则社会将会陷入混乱状态。所以在

上述模型中,再加入一个政府部门。政府怎样才能生存呢,它也需要收入。收入的来源是税收。有了收入政府用它去维持政府的生存,支付公务员的工资、支付国防、公共教育、社会福利等等。这时,宏观经济要想正常运行,它的平衡条件是: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如果政府是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叫财政平衡;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叫财政赢余;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叫财政赤字。现在我国政府为了保障经济的平衡,扩大财政了支出,由此出现了财政赤字。

在现在没有一个国家经济可以封闭起来,既不出口,也不进口。所以在上述模型中又加入了一个国外部门。这时宏观经济平衡的一个的条件是:出口等于进口。如果出口等于进口,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就会出现一个贸易顺差;出口小于进口,就会出现一个贸易逆差。我国现在是出口大于进口,出现了贸易顺差,美国是贸易逆差。在一般情况下各国追求的是出口等于进口。

案例4. 将GDP“蛋糕”做大,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如何使GDP稳定持续适度增长,把GDP“蛋糕”做大?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将产品价值链做长,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低,也就是价值链短。农民吃的东西很少是到市场上买来的。他们吃的粮食、蔬菜、蛋类等都是自己生产的。再看美国的农民,(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如果他是个农场主,生产出的麦子,自己不磨面、不烤面包。从市场把面包、黄油、蛋类、蔬菜等买回来吃,这样一来,他们的价值链就做长了,GDP的总量就做大了。具体是怎样大的:美国农民是先把小麦送进面粉厂,面粉加工出来又进面包厂,生产出来的面包又进超市,超市再把它卖出去。光是吃这个链条有多长,在这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价值都在增殖。而我国农民只做了一道工序,农民把粮食种出来就消费了。

案例5. GDP与人民生活

GDP是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GDP虽然不能反映出贫富差距,但是可以从总体上反映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在美国、日本和德国这样一些富国,人们预期可以活到70 多岁,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识字。而在一些穷国,人们一般只能活到50 多岁,而且,只有一半人识字。人均GDP 低的国家往往婴儿出生时体重轻,婴儿死亡率高,母亲生孩子时死亡率高,儿童营养不良的比率高,而且,不能普遍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在人均GDP 低的国家,学龄儿童实际在校上学的人少,而且上学的儿童也只有很少教师来教。这些国家往往拥有的收音机少,电视少,电话少,铺设的道路少,而且,有电器的家庭也少,更谈不上汽车等奢侈品。国际数据无疑表明,一国的GDP 与其公民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案例6. GDP的缺陷

从 GDP 的含义到它的计算方法不难看出,GDP 是而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美国罗伯特·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弟)在竞选总统演讲中说:“GDP 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有以下几种情况反映出了GDP的缺陷:

●如果一对夫妇留在家中打扫卫生和做饭,这将不会被列入GDP 的统计之内,假如这对夫妇外出工作,另外雇人做清洁和烹调工作,那么这对夫妇和佣人

的经济活动都会被计入GDP。说得更明白一些,如果一名男士雇佣一名保姆,保姆的工资也将计入GDP。如果这位男士与保姆结婚,给保姆不发工资了,GDP 就会减少。

●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 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好极了’, GDP 说。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作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 依然在增加。

● 1998 年湖北发了大水,遭了大灾,湖北的经济增长速度却提高到了13%。

案例7.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有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的。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说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明显的低于美国,为什么?我认为存在以下的原因:

首先来看收入。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定性。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就每个人而言有下岗的危险,收入并不稳定。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下岗及其他风险。

其次来看制度。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

但中国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破了,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受财政实力的限制也难以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

最后边际消费倾向还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在总收入为既定时,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这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比美国严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低也是正常的。

解决我国边际消费倾向偏低的也要考虑从这几方面入手。

案例8. 一把“双刃的剑”

乘数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建筑业增加投资100 万,它不仅会使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这些部门的支出与收入也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为80%时,在乘数的作用下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5 倍,使国民收入增加500 万。为什么会有这种倍数关系,让我们举一例来说明。

例如,你花了50 元去买了10 斤苹果,这样卖水果的小贩收到50 元后,留下20%即50×20%=10 元去储蓄,拿其余的80%即50×80%=40 元去购买其它商品,这40 元又会成为其他人的收益。假如这个小贩把40 元用去购买蔬菜,这又使菜农收益增加了40 元。菜农再20%即40×20%=8 元去储蓄,其余40×80%=32 去买大米,这样,卖大米的农户又会增加32 的收益。如此连续循环下去,社会最后的收益上升到250 ,其计算方法是:

50+50×80%+50×80%×80%+50×80%×80%×80% (50)

(1+80%+80%×80%80%+80%×80%=50×[1/(1-80% )]=250 元。

250 元是最初需求增加量50 元的5 倍,这就是乘数效应的结果。但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如果上述例子的相反会使国民收入减少250 元。即当自发总需求增加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当自发总需求减少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减少。所以,经济学家形象地把乘数称为一把“双刃的剑。”

案例点评: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乘数理论回答总需求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量之间的关系。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如果上例的边际消费是90%乘数就是10 倍,最初需求50 元乘上10,社

会收益就是500 元。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收入就有更多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得更多。

但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确实存在着乘数理论所反映的这种连锁反应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说,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作用。如果社会上各种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或者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原料或交通)存在着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状态”,乘数也无法发挥作用。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增加需求,导致加工业膨胀,但我国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无法满足新增需求,在旺盛的需求面前能源、原料等初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案例9.内在稳定器:作用有限

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有其固定的起征点和税率,这些标准并不随经济状况而变动,从而可以自发地调节经济。比如个人收入调节税是2000元的起征点,当经济萧条时,由于收入减少,达不到

2000元,税收会自动减少,从而刺激了消费与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当经济繁荣时,由于收入增加,税收也会自动增加,从而就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失业补助与其他福利支出这类转移支付,有其固定的发放标准。当经济萧条时,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当经济繁荣时,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减少,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虽然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能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但是,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

案例10. 通货膨胀、失业及其治理

资料之一:1988年8、9月份全国各地发生的挤兑、提款、抢购风潮,标志着通货膨胀预期在我国的形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987年的7.3%上涨到1988年的18.8%,1989年为18%。由于中央政府在经济整顿中对通货膨胀进行了治理,1990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3.1%,1991年只上涨了3.4%。但是,由于行政推动经济急速增长,出现了“经济过热”,于是,199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6.4%,1993年再次快速攀升至14.7%,1994年达到改革以来的最高点――24.1%。这时,中央决定把反通胀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使1995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为17.1%,1996年继续下降至8.3%,1997年只有2.8%,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即“低通胀、高增长”。

资料之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类商品的供给逐步地在于需求,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多种制约因素,1998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至负数,为-0.8%,1999年为-0.14%,2000年虽然转为正数,但也只有0.4%,2001年不到2%。这样,从1997年10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指数首次出现负增长(-0.4%),以后持续6个月保持这一趋势。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到1999年7月,我国物价已经连续22个月下降,物价不振,商品积压严重。而且,到2002年末,这种现象还没有完全消失,这在建国历史中也是没有出现过的。按照经济学的解释,这是轻微的通货膨胀。

案例点评:●通货膨胀,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有需求拉动形成的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形成的通货膨胀(也叫供给型通货膨胀),有结构性通货膨胀。●在需求拉动形成的通货膨胀中,需求增加导致物价上涨,在AS曲线垂直之前,即在充分就业产量下,产量是增长的,但是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之后,y就不会增长,总需求增加只会导致价格上升。而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一般也不会造成失业,因为只是人们追赶生产率高的企业造成的价格水平的上涨。但是在成本上升形成的通货膨胀,则会导致失业与价格上涨并存的局面,即是滞涨。●经济过热的本质就是供给多但需求跟不上,所以国家应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能贷出去的钱越少,从而抑制经济过热。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央行的贷款利率,高的再贴现率可以减少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所以可以抑制经济过热。

案例11. 我国出现赤字怎么办

当政府财政收入少而支出多的时候,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国际上衡量财政赤字有两条警戒线标准:第一条警戒线是: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重不能超过3%。一旦超过,就会出现财政风险。例如,我国GDP 的总量在2001 年是10 万亿人民币,10 万亿的3%是3000 亿。如果我国的赤字大于3000 亿,它就超出了警戒线。我国2002 年财政赤字是3098 亿,只超一点,风险还不是很大,但如果再多就有一定的风险了。第二条警戒线是:政府的财政赤字不能超出财政总支出的15%。我们说了,政府的钱不够花,可以去借债,但不能借债太多,一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能超出这个百分比,如果超出说明赤字太大了。

当政府出现了财政赤字,怎么来弥补呢?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是透支,第二是发行国债。

什么是透支?就是财政部在银行里有一个账户,支出超出了账户上的存款,在账户上出现了“红字”即负数,这叫透支。但是用透支的方法解决财政赤字是不可以轻易使用的。因为政府透支的钱相当实际上是我们储户在银行的存款,尽管我们储户的存折上一分钱都不少,但在实际上却有了一个洞,如果我们去银行支取自己的存款,银行没钱,只能印钞票,这就意味着一国通货膨胀开始了。对于老百姓来说等他们把钱取出来的时候,钱已经贬值,买不到原来那么多的商品了。因此当一国财政有困难找银行去透支,实际上就是变相把老百姓的钱悄悄塞进政府的口袋里。

发行国债弥补赤字是目前我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通常做法。发行国债就是让人们自愿来买。发行的时候告诉大家发多少,期限有多长,利息是多少。这种方法比透支好,因为大家自愿买国债是用自己没有花的钱,没有增加货币总量。政府出售国债获得的资金,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加大政府支出拉动经济增长,再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多的税收,增强了还债能力,政府不用多印钞票,也就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国债有内债与外债、短期与长期之分。我国的外债发行的是长期国债,内债基本上短期、中期和长期。在80 年代初,我国每年发国债的规模是50 亿元人民币。20 年过去了,现在每年发债规模已经上升到3000 亿—4000 亿,而且继续呈上升趋势。因为过去发行的长期国债陆续到期。因此现在发的国债不仅要弥补当年的财政赤字,还要加上到期还本付息的部分,就是借新债还旧债。虽然我们国债赤字不少,但是政府靠国债给我们留下了25000 亿的优质资产。为我们铺设了高速公路,提供了向三峡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很多的公共物品,为中国经济的起飞打下了基础。

案例12. 一国经济的理想状态

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人们都愿意把钱存在银行,不管政府怎样刺激,老百姓就是不花钱。这时经济的平衡需要用降价。企业要想卖出过剩的产品,就得降价卖,原材料厂家要想卖掉他过剩的原材料也必须便宜卖,便宜人家都不买,就采取赊账。当生产厂家把商品送到超市时,超市也不马上付账。这种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结果,必然就会导致物价指数只能下降。

当各种商品价格上升时,我们就知道了经济开始回暖,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通货(钱就不值钱)开始膨胀了;当物价指数向下时,你应该知道经济开始变冷

了,这时总供给超过总需求,通货开始紧缩了。

我们每个人都能观察到一个时期是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否平衡,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物价指数下降,钱值钱叫通货紧缩;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指数上升,钱不值钱叫通货膨胀;如果物价指数平稳,国家的宏观经济平衡。

一国经济理想状态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但在现实的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总是不平衡的,这正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就是在总需求和总供给上做文章。不是刺激总需求就是增加总供给。政府刺激总需求的办法是刺激消费,刺激投资,增加出口,这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增加总供给不那么容易做到。如果想增加一个钢厂,就必须考虑原材料铁厂、矿厂等能不能满足钢厂的需要,还要增加工人,再进行生产,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有一个周期。因此,一个政府在短期内调整的是总需求,在长期内调整的才是总供给。

案例13. 我国的宏观调控

2007年11月2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2008年的宏观调控目标定为“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7月15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把宏观调控目标定为“一保一控”——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努力完成今年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案例点评:●市场经济不是完美的,它也有缺陷,市场经济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激化社会矛盾;造成资源浪费和无效的重复劳动;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会是社会遭受巨大损失。所以,政府有必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通过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较低的失业率),价格稳定(较低的通胀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较高的产出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国内国外的平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其搭配方式不同,产生的政策效果不同,使用的经济环境也不同。双紧、双松、货币政策紧财政政策松和货币政策松财政政策紧。这是两项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的四种为人熟知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只能用于需求膨胀、经济过热、物价形势急剧恶化时的紧急调节。因为这种调节方式几乎毫不例外地要造成经济衰退。因此,必须谨慎地加以利用。双松的搭配方式一般用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萧条时期及生产资源有较大富裕的经济条件。这时,再生产过程中的闲置资源急需足够的货币力量去推动。客观要求投资需求与现实及潜在的资本供给和生产能力相适应,消费需求与消费品及劳务的供给相协调。如果单松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都可能出现需求刺激力不足或形成过程相对缓慢的问题。而同时松动财政和货币政策,就可以使经济保持足够的上升冲力。但双松政策在搭配运用时一般不能持续时间太长,因为很容易导致经济过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采取怎样的松紧搭配方案,取决于经济失衡的累积特点及两项政策对经济趋于均衡的调节能力。

案例14. 刺激经济:消费还是投资

短期总需求分析尽管有其不现实的假设条件(总供给不变等),但对我们认识宏观经济问题,实现经济稳定仍然是有意义的。

应该承认,总需求在短期中对宏观经济状况的确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重视增加内需已说明需求成为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何增加内需呢?我们知道,就内需而言,如果不考虑政府支出,重要的在于消费和投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稳定性,这就告诉我们,要刺激消费是困难的。前些年内我们八次降息,但对内需的拉动有限,居民储蓄一直增加,这说明拉动消费不易。拉动内需的重点在于拉动投资。

第一,我们要区分投资与消费的差别。例如,我们过去一直把居民购买住房作为消费就是一个误区。应该把居民购买住房作为一种投资,并用刺激投资的方法拉动这项投资。应该说,在我国人口多,而居住条件仍然较差的情况下,在未来几十年中,住房仍是投资的热点,只要政策得当,住房可以增加内需,带动经济。

第二,在我国经济中,私人经济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的半壁江山。投资中的企业固定投资应该是以私人企业投资为主。这就要为私人企业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认识到了内需的重要性。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为我们寻找增加内需

的方法提供一个思路。

构成总需求有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在其中消费占的比重最大,但消费是非常稳定的,每一年的消费水平变化非常小;投资仅次于消费,但投资不稳定,经济繁荣时投资增加,萧条时投资减少;政府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在经济繁荣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

政策,经济繁荣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一个国家一般追求的是国际收支平衡即出口等于进口。因此拉动内需的重点应放在投资上。但是国家应运用好调控政策预防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以及结构失横,今年双紧财政和货币政策就是抑制目前的房地产投资过热。

案例15. 住房需求是投资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与购买冰箱、彩电、汽车一样。在经济学家看来,购买住房实际是一种投资行为,即投资于不动产。

为什么购买住房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呢?我们先从这种购买行为的目的来看。消费是为了获得效用,例如,购买冰箱、彩电、汽车等都是为了使满足程度更大,消费不会增值,但投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称投资收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人们购买房子不是为了住或得到享受(如果仅仅为了住可以租房子),而是作为一种投资得到收益。住房的收益有两个来源。一是租金收入(自己住时所少交的房租也是自己的租金收入),二是房产本身的增值。土地总是有限的,因此,从总趋势来看,房产是升值的。正因为这样,许多人把购买住房作为一种收益大而风险小的不动产投资。

把住房作为消费还是投资在经济学家看来是十分重要。因为决定消费与投资的因素不同。在各种决定消费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收入,但在决定投资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利率。因为利率影响净收益率。只有利率下降,收益率提高,人们才会投资,而且只要净收益率高,就愿意借钱投资,因此,要刺激投资就要降低利率。如果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刺激人们购买住房,关键不是增加收入,而是降

低利率。

理解这一问题的核心是要区别什么是消费什么是投资。消费是居民为满足需要所支付的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以及用于生活劳务的支出。这种消费不会给消费者增殖一分钱,消费的多少是由收入决定的。而用于住房是不动产的支出,是由利率水平决定的,因为利率高,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没有风险,利息低人们就会寻找回报率高的投资项目,前几年具有投资眼光的人利用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国家购房的优惠贷款利息购买的房产,在现在房地产价格高的时候卖掉获取的巨大利益,不难得出居民的买房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因为使其投资的价值增值了。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投资就会有风险,如果你进入购买的时机不对不但不会增值,还会亏本,房产作为不动产它的变现能力差,它会比投资股票的风险还大。

案例16. 起早贪黑排队购买债券说明了什么?

我国的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各种直接投资渠道也不够畅通,这就决定了居民储蓄基本是银行存款,这也是存款达15万亿的重要原因。居民还是愿意直接投资的,起早贪黑排队购买债券正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应该在逐渐放开资本市场的同时,拓宽居民进行直接投资的渠道。例如,整顿股市,清除出那些当初“包装上市”的不良企业,让中石油、中国移动这样的优良企业进入国内股市;允许业绩好的国有与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规范各种个人投资的咨询和代理机构。

以各种直接投资分流存款,不仅有利于居民资产的增值,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还有利于减少银行增长加大了银行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尤其是间接投资使银行单独承担风险,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央行行长周小川就对过高的存款表示担忧,明确表示不希望这种现象再继续下去。

案例点评:理解以上问题,必须明确几个关系:投资与国民收入是什么关系?投资与利率是什么关系?什么是直接投资什么是间接投资?

在市场经济国家,居民的储蓄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银行存款,另一种是各种形式的投资。当然,银行得到储户的存款也是要投资的,这就是把钱贷给企业,我们把这种投资称为间接投资。如果居民进入资本市场购买股票和债券,这就是直接投资。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投资由投资者获得收益并承担风险,资金使用效率更高。各种投资咨询公司和基金都会作为居民直接投资的顾问或代理机构。这比直接投资更为有效,在资本市场完善的发达国家,居民的储蓄中,银行存款占的比例不大,主要都用于直接投资。以各种直接投资分流存款,不仅有利于居民资产的增值,增加总需求尽,增加国民收入。

案例17. 警惕地王的不断产生

自金融危机以来,为了稳定国内经济,使之继续发展而不是产生大的衰退,国务院不断出台相应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4万亿的投资计划更是直接为市场打入了一针强心针。政府的这4万亿投资,主要用于解决民生问题,通过扩大内需,从而减少经济对外依存度。

然而,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市场充裕的流动性。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大于其实际需求量。我们都知道,适度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生产、缓解

经济萧条。这种政策导向的调整,直接反映在经济上,其中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房地产商购入地块的地价。

这种政策导向的调整,确实很有效。经历了2008年的严冬,房地产从2009年2月份开始回暖,到了4月份,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确认了房地产上升的趋势,而到五、六月份,已经毫无疑问,房地产市场进入了量价齐升的飙升的状态,房价上涨的疯狂程度和买房如买白菜的火爆已经超越了由于股市火爆从而带动房市火爆的07年。

2009年6月30日,北京广渠路15号地块拍出了40.6亿元的天价,楼面地价达到了1.45万元/平方米(楼面地价的意思是在该地块上规划建筑的面积当中,每平米面积所包含的地价成本),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计,地价只占楼价的23%,所以按照地价1.45万算,楼价在6.3万元/平方米以上才可能赢利。而周边可参考的楼盘珠江帝景的价格是2.2万元,后者是成名多年的成熟高端楼盘。

这并不是单独发生,仅此一家的存在。除了北京,广州、上海、重庆、深圳等地也是地王频现。在整个经济基本面没有扭转颓势的情况下,在外贸大幅下跌,工业生产低位徘徊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一枝独秀让人感觉无比的诡异。

2009年6月至今,“地王”二字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道之中,房地产开发商们手里仿佛有着印钞机,不论付出多高的代价,都要把地块拿下,并且坚信在未来,这些严重溢价的地块能够卖出更为高昂的房价。

这种情况已经不能够仅仅称之为“楼市回暖”了,楼市的基础——地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过热,很多投资行为并不是理性经纪人会做出的。

不得不说,在房地产领域,通货膨胀已经发生。

那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再来看看房地产领域,是否符合以上定义?答案是显然的。

我们可以看到,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货币明显已经过量。而过量货币的流入必然造成商品价格的上涨,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并不是所有商品价格齐涨,因为货币的注入是不均匀的,常常是生产资料或者资本品价格率先上涨,而中国房地产市场率先繁荣,地价、房价齐涨,地王频频出现,正是这个过量货币注入过程的反映。

巨量的货币并没有投入到实业产业领域,作用于民生工程,扩大内需,而更多的是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制造出新的一轮资产泡沫。这期间,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通货膨胀的影子。

事实上,由于房地产商这种不理性的行为导致的房价过高,已经产生了严重后果。以往房地产市场的“金九银十”今年并没有产生,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地价过高造成的房价过高。消费者承担不起虚高的房价,只能望“房”兴叹。实际上,尽管今年上半年楼市实现“大逆转”,全国大中城市住宅成交迅速回暖,价量齐涨。但前期房价上涨速度过快的直接影响就是楼盘滞销。7月份以来,“价涨量跌”状态的开始显现,上海楼市的成交量更是逐月下降。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上海已经有13个住宅项目价格超过了每平方米10万元,这就毫无疑问地表明要非常警惕泡沫的出现。

在房地产领域,“滞涨”已经产生。“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涨”是指通货膨胀。“地王”频现,严重堵塞了房价下行的通道,因此房价不太可能下跌。大部分老百姓买不起房,带来的就是房地产区域的经济增长停滞;地价的不断上

升,就是房地产领域的通货膨胀。房价随着地价涨,然而销量却不断减少,带来的后果就是房地产市场严重的泡沫。泡沫破灭后就是房价的崩盘,乃至于整个市场的崩盘。这种崩盘并不会仅仅发生在房地产市场,随着它扩散到股市,它会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从而造成整个宏观经济的崩溃。

房地产,作为使百姓有所居的存在,应当是让大多数人买得起房,而不是虚高导致大多数人一房难求。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包括国土资源部可否真正执行出让土地使用权后的一些政策规定,住房建设和保障部可否出台一些限制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的政策,银行可否进一步提高二套房贷的政策门槛。诸如此类的一些政策措施,都是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如果再不采取行动,房市的泡沫破灭就在眼前。

案例18. 美国在30年代萧条与40年代繁荣的原因

引子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

商业周期与商业波动

美国危机爆发的原因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经济繁荣与萧条

政府应对萧条的政策

引子

成袋咖啡倒入大海,牛奶倾入河中,小麦放在锅炉里烧掉,农作物被焚烧---------这就是20世界3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其一般特征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急剧增多,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物价下降,现金奇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

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实行新政。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强化国家全面干预金融财政、工业、农业、公共工程、社会保障等领域,缓解了经济危机的严重恶果,保护了劳动生产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并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准备的物质条件。

美国经济发展史

1898年美西战争以来的美国现代史已经整整100年了。这是美国现代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也是美国人民和进步人士反对寡头统治,争取民主和进

步与社会平等的斗争历史。又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不断改革和调整的时期。美国在这一时期由世界工业大国迅速发展为1945年的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并一直保持到今天。整个说来,这一时期美国的发展和比较快速的发展是主要的。现代美国的发展也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898——1929年)

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变,也是划分美国近代和现代历史的界标。美西战争的结果使美国名副其实地步入了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走上了对外经济扩张的道路,在远东美国制订了“门户开放”政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财,并于1916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战后的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峰。由于美国通过西奥多·罗斯福的“公平交易”、伍德罗·威尔逊的“新自由”政策、美国的进步主义运动,以及20年代美国经济的自由放任,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但在这同时,也孕育着潜在的严重危机。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先是中立,随后参战,这时在经济和政治实力上,基本上仍然是一个羽毛未丰的新兴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她企图称霸但是力不从心,在巴黎和会上受挫。战后,美国在巩固拉丁美洲基地的同时,开展了全球范围内的争夺经济霸权的斗争。

2)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29——1945年)

1929-1933年,美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赫伯特·胡佛总统的自愿联合政策未能制止危机的蔓延。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实行新政。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强化国家全面干预金融财政、工业、农业、公共工程、社会保障等领域,缓解了经济危机的严重恶果,保护了劳动生产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并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准备的物质条件。

罗斯福新政的改良措施是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进步改革举措,它的全面强化国家干预政策使垄断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的新阶段,标志着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对于现代美国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是中立,1941年底随着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参加组织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在经济上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作用;在军事上通过组织参加一系列重大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政治上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次战争的结果,使美国成为得益最大的唯一超级大国,奠定了美国在战后称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基础。

3) 战后最初25年称霸资本世界的鼎盛时期(1945——1969年)

美国在这一时期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由于以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兴起推动美国经济高度现代化的发展。加上美国现代企业组织的新发展,国家和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成为高度现代化的超级大国,并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化。

60年代是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美国由海外扩张走向全球扩张,奉行对苏冷战和对华遏制政策,也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发生尖锐对抗,还与愿意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改善关系的西欧与日本发生矛盾。在对内政策上,战后初期,美国一度强化了反共主义的麦卡锡主义反民主政策,不过整个说来,美国依然实行扩大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的政策。

在经济上,从杜鲁门的“公平施政”到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政策,都在新的条件下不同程度地继续推行罗斯福的新政政策。而艾森豪威尔的折衷路线的“现代共和党主义”,也没有改变强化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政策的基本轨道。

4) 继续超级大国地位的时期(1969年以来)

70年代以来,美国仍然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90年代起美国更成为唯一的全球超级大国,它的整体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依然保持超强地位。尽管美国经历经济滞胀和1979-1982、1990-1992年的三次经济危机,但是整个说来美国经济仍然在发展,80年代中期和1992以来经济发展出现少有的好势头。不过为了适应滞胀经济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在国内经济政策上美国面临控制政府干预规模和重点,强化市场经济机制的重大调整,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卡特的“反滞胀政策”、里根经济学的振兴经济政策、以及克林顿新民主党人刺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经济政策都证明了这一发展趋势。

美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

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有着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五个明显的特点。

1.年轻快速、实力最强、富有活力的大国

美国迄今建国历史只有222年,远较其他大国年轻。美国是世界上快速发展的大国。她有三个快速发展期:

2.外来移民持续不断的国家

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4.商品经济和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

美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典型;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典型;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

5.对外开放和社会机制不断调整的国家

这个问题可以概述表现为以下四点:第一,人口流动的王国;第二,对外贸易的超级大国;第三,门户开放的国家;第四,不断进行改革和政策的国家。

商业周期与商业波动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首先,区分商业周期和普通的商业波动显得很重要。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充满了持续无尽的变动,这种变动事先不能被准确描述。人们试图尽量准确地预报变动,但是这种变动不能被简化成一门精确科学。企业家忙于预测市场的变化,包括供给和需求的情况。越是能够成功获取利润的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测也就越准,而不成功的预测者只能半途而废。所以,自由市场上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也就是那些最善于对未来商业环境进行预测的人。但是,这种预测从来不是完美的,对未来的判断是否精确,也将一直成为判断一个企业家好坏的标准。如果事情不是这样,那么在商业活动中也就不会有什么利润和损失了。

就这样,变动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内持续不断地发生着。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时间偏好的变化以及因时间偏好所产生的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变化;劳动力在数量、质量和地点上的变化;自然资源的发现或耗尽;技术变化对生产能力的改变;各种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等等。所有这些变动都是任何经济体系中的典型特征。事实是,我们很难想像出一个没有变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完全同样的工作,没有任何经济数据发生变动。而且即使我们能够想像出这样的一种社会,我们也要想一想,是否人们就愿意在这种状况下生活。

所以,期待每种商业活动都趋于“稳定”,就好像变动从没有发生过,这种想法是荒谬的。实际上,使波动变得“稳定”或者说“消除”波动,这都是根除理性的生产活动。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一个地区每七年遭遇一次蝗灾。那么,每七年人们就要开始为灭

蝗做准备:生产灭蝗设备,雇用接受过训练的灭蝗专家等等。显然,灭蝗业每7年要经历一次“繁荣”,而其他六年将面临“萧条”。那么,如果人们为了使灭蝗业得到“稳定”,坚持每年生产同样多的机器,也不管这些机器会不会生锈,会不会被人废弃,这样就能管用了?在为了“稳定”这样的口号下,难道人们就必须在需要机器之前就生产机器;在需要人手之前就雇用他们;或者,相反,在需要机器的时候却要延期生产它们?如果人们需要更多的汽车,而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房子的时候,为了稳定的目的,难道他们就必须仍然购买房子而不能购买汽车?正如F.A.哈珀(F.A.Harper)博士所说:

这类商业波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比如,一年中的不同时节,草莓的丰收都可能产生剧烈的市场波动。难道我们就应该在暖房中生产足够多的草莓使得整年的草莓业都能获得稳定。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特定的商业波动随时在发生。没有必要求助于任何特定的“周期理论”去解释这些现象。它们只是经济学数据变动的结果,它们也完全可以通过经济学理论得到解释。然而,许多经济学家将普遍的商业萧条归咎于由“建筑业萧条”或者“农业萧条”导致的疲软。但是特定行业的衰退不能导致普遍的萧条。数据的变化可能同时导致一个领域内生产活动的增加,另一个领域内生产活动的减少。这里,我们还不能解释普遍的商业萧条——这才是真正的“商业周期”现象。假设因为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和技术的改变,使得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转向了对其他商品的需求。许多人认为:因为农场主将购买更少的商品,而那些在向农场主提供商品的行业中工作的人,也将随之减少购买,以此类推,农业的萧条将导致普遍的萧条。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恰当的。这里忽视了这样的事实:人们生产消费者所青睐的商品,那么他们也将生意兴隆,而他们的需求也将增多。

商业周期的问题是关于普遍性的繁荣与萧条的问题;它并不探究特定行业中发生的这类问题,它也不是要搞清是什么因素使得某一特定的行业发生相对的繁荣或者相对的低迷。一些经济学家——比如沃伦(Warren)和皮尔逊(Pearson)或者杜威(Dewey)和戴金(Dakin)——曾经相信并不存在普遍的商业波动,他们认为普遍的变动只是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互不相同的行业发生周期性波动造成的,这些周期有着不同的时间长度。从某些方面来说,不同的周期(比如20年的“建筑业周期”,或者7年的灭蝗周期)确实存在,但是它们对于普遍的商业周期研究,特别是商业萧条研究来说,并不重要。我们试图要解释的是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繁荣和商业中的不景气现象。

要考虑具有普遍性的商业变动,那么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变动都是通过普遍的交易媒介——货币进行传播的。货币把所有的经济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果一种价格升高,而另一种价格走低,我们可以认为需求从一种行业转向了另一种行业;但是,如果所有的价格都同时升高或者同时降低,那么货币领域准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只有货币的需求,和/或者货币的供给,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才会引起物价变化。货币供给量上升,而对货币的需求保持不变,那么每一美元所体现的购买力将会下降,也就是说,价格会普遍上升;相反,货币数量的减少将会引起价格的普遍下跌。另一方面,如果对货币的需求普遍上升,而货币供给量不变,那么每一美元所体现的购买力也会上升(价格会普遍下跌);而对货币需求的减少将引起价格的普遍上涨。所以,价格的总体变化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货币供给包括社会中所存有的货币数量。总之,对货币的需求也就体现在人们对持有现金余额的意愿上,而通过人们对在交易中获得货币的渴望,以及人们是否热衷于以现金余额的方式保有货币,我们可以对这种需求有所了解。在一个经济体内,商品的供给是促成社会对货币需求的一个因素;

商品供应量增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那么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使物价下跌。随着单位货币所体现的购买力上升,对货币的需求也会逐步降低,因为这时每一美元都比以前变得更有效用。相反,较低的购买力(这时价格也较高)意味着每一美元的效用更小,需要更多的美元才能买到与以前一样的东西。

当货币的数量和需求相互之间保持平衡,也就是当人们愿意以现金的形式持有现有的货币量时,美元所体现的购买力将保持恒定。如果对货币的需求超过了货币的数量,货币体现的购买力将会上升,直到这种需求不再显得过多并且市场得以出清;相反,对货币的需求低于货币供给,这会降低美元所体现的购买力,也就会使物价上涨。

然而,以“货币内在关系”的视角来看,商业中的普遍波动仍不能告诉我们任何线索,让我们解释神秘的商业周期。确实,普遍商业中的任何周期现象都是通过货币的内在关系进行传播的,这种内在关系就是货币数量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但是普遍商业中的这些变动却很难用来说明问题。比方,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或者货币需求下降,物价就会上升;但是为什么这会造成“商业周期”呢?特别是,为什么它会造成萧条?早期研究商业周期的理论家将眼光聚集在危机和萧条上,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正是这些词汇困扰着经济学家,使他们极度难堪,简直就像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这些词汇正是亟待我们去解释的。

危机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私人占有性的矛盾的恶性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作、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了无限制地追求利润,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新的经济危机爆发。

②直接原因:

根据上面的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我们已经明确了,但是这里有个问题: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感受不到的,普通人能够分析出的问题是什么呢?或者说,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是市场供需出现矛盾。人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它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

之间的矛盾。表面上来看,生产出的产品太多,市场需求有限,产品过剩,出现滞销。但产品是真的过剩吗?当然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供需矛盾逐步激化了呢?

以经济大危机的首发地美国为例,首先,美国20年代的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帐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埋下了隐患。1929年10月,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可见,股市投机活动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尖锐的矛盾,使矛盾激化,直接引发经济危机。

2.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但事实上,1929年美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严重困难。由于传统工业部门在20年代一直发展迟缓,开工严重不足,并制约了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进而使整个经济形势开始出现大衰退的迹象。但纽约股市却不断哄抬,在1929年上半年股价一直上扬。这个美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无法正确反映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支撑股市的是投资者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但这种信心和希望在1929年10月下旬,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而彻底破灭。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价。股市崩溃了。股市崩溃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挤兑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工人因此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美国的经济由此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

3.经济大危机的特征

如果和以前学过的历次经济危机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经济危机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征:第一,范围特别广。由于美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又使危机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所涉及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另外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迸发、相互交织。第二,持续时间特别长。从1929~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第三,破坏性特别大。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人数更是高达3000万以上。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一蹶不振。

4.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大危机自然产生了大影响。从局部看,经济危机必然激化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国政坛丑闻迭出,政府信誉扫地;而广大人民由于失业和生活水平的下降,对本国政府强烈不满,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法西斯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一方面设置关税壁垒以限制进口,而另一方面又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为尽快摆脱困境,还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国际关系日趋紧张,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的前景

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只是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致使危机更加严重。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企业破产,完全失业人数达到一千三百万。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在这种形势下,罗斯福以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竞选宣言,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罗斯福身残志坚,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上台伊始,就全面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刀阔斧地对各个生产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新政首先从整顿金融业开始。因为这次经济危机最初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追根溯源,罗斯福首先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他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经营状况不佳的勒令清盘。通过成立联邦储蓄保障公司,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以恢复银行信用。到4月,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亿美元。银行信誉的恢复,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同时,禁止黄金出口,并宣布美元贬值40.9%,以刺激生产和对外贸易。第二,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拟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的联合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上。第三,调整农业政策。奖励农民压缩产量,目的是限制农业生产,克服生产过剩,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第四,积极推行“以工代赈”。面对庞大的失业队伍,罗斯福政府实行了紧急救济。但单纯的救济只是治标不治本,国家财力也无法长期负担。因此,大力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大量就业机会,进而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这些措施使美国经济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及评价

罗斯福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处于最危难的关头实行“新政”,顺应了美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挽救了美国的民主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第二,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经济危机期间活跃起来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第三,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是否能够彻底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呢?当然不能,这是因为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所引起的,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就不可能消除这一基本矛盾。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和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不可能根除经济危机。

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的理论和政策。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都是从19世纪延续下来的放任自由的传统经济政策。它倡导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但在各国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配合。自由主义只能导致无序的、盲目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他倡导政府要干预经济事务,把经济发展纳入到有序的轨道中,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第二,新的特点。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第三,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经济繁荣与萧条

在一个纯粹自由而没有干预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一连串的错误的,因为训练有素的企业家不可能同时作出错误的判断。对市场进行货币干预造成了“繁荣——衰退”的周期模式,特别是银行对商业信贷的扩张。一些货币被花费在消费领域,剩下的被储蓄起来,也可以被用来投资到高级的资本生产和其他不同级别的生产中。消费与储蓄或者投资的比例是由人们的时间偏好决定的,时间偏好也就是人们对现在的满意程度与对将来的满意程度的比值。人们越是不喜欢现在,那么他们的时间偏好值也就越低,这样纯利率也就越低,纯利率是由社会中的所有个人的时间偏好决定的。投资与消费的比值较高可以反映出时间偏好较低,这时,生产结构以及资本结构被扩大了。另一方面,时间偏好较高,纯利率就较高,而投资与消费的比值也就降低了。市场中最后的利率是由纯利率加上或者减去企业风险和购买力成分而得出的。企业风险的变动程度引出了一系列利率,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利率,而购买力成分则是每一美元所体现的购买力的变动,同时它也体现了企业家在价格变动中所处的特殊位置。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纯利率。这一利率首先体现在“自然利率”上或者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变动的“利润率”,这个变动的利率通过信贷市场的利率得以体现,信贷市场的利率就是由变动的利润率决定的。

那么,当银行印制新的货币(无论是印制纸币还是增加银行存款),并把它投向商业领域,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新的货币流入信贷市场并降低了信贷利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