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特征_曾志华

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特征_曾志华

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特征_曾志华
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特征_曾志华

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特征

■ 曾志华

【内容摘要】 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从本质上来说,它既是一种权力,是电视权力的“软化”表现;又是一种效果,是电视文化经由主持人作用于受众的传播效果;还是一种价值,是主持人的文化价值在使用价值上的价值体现。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支配力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支配力

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从本质上来说,它既是一种权力,是电视权力的“软化”表现;又是一种效果,是电视文化经由主持人作用于受众的传播效果;还是一种价值,是主持人的文化价值在使用价值上的价值体现。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具有强烈的开放性、鲜明的时代性、丰富的多元性、相对的稳定性,以及不易察觉的渗透性、社会舆论的聚合性、有意无意的指向性、日益活跃的互动性。同时,在发生机制、本质特征以及效果形成方面,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殊规律。

我们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指的是部分知名主持人,在电视节目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信息传导在受众当中的效果反应,它是主持人作用于受众精神层面并施以文化影响的一种能力。在电视多元化的背景下,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支配力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特征。

一、吸引力———令受众“接触”的首要印象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以屏幕出现为方式与受众进行接触与交流的,屏幕成了检验主持人的最终尺度。具备了在屏幕上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能力,我们说,就拥有了主持人的吸引力。简言之,主持人吸引力就是唤起受众注意的能力。

11吸引力是主持人综合屏幕形象的直观展示

吸引注意力可以是某一种具体的元素,比如外貌、嗓音、表达方式、说话内容、风度气质等等,也可以是这多种元素的组合。不过,对于每天与主持人都要进行屏幕“约会”的受众来说,仔细评点、逐一分析主持人的屏幕元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那些难以仔细区分、边界不清往往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人们习惯冠以“形象魅力”一词进行概述。而主持人内在气质与外在形象的综合屏幕形象,正是成为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其实,从审美层面上看,受众对主持人屏幕形象魅力的感受、体验和品评,就是一种对主持人从形式到表现的审美认知。关于形式与表现的问题,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有专门的论述,他提到:“艺术家往往倾向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而哲学家则往往静观领略艺术品里心灵的启示,以精神与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①宗白华先生强调说:“音乐不只是数的形式的构造,也同时深深地表现了人类心灵最深最秘处的情调与律动。”②从中我们受到启发,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屏幕形象,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外貌长相或是发型服饰的概念,它应该是形式与表现的结合,是主持人文化内涵的外化表现,是主持人综合素质在时间流动中的展示。过于强调主持人的外貌长相而忽略内在表现,无异于“花瓶摆设”、“话筒架子”;片面要求主持人的文化素质而淡化形象气质,势必偏离了电视文化传播对主持人形象和语言上的职业要求。只有相对平衡两方面的因素,做到形式与表现的有机结合,让内在气质与外在形象深度融合,才足以构筑主持人吸引力的真正内核。

21吸引力是受众与主持人“接触”的首要检验

众所周知,出镜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必须,声音+图像、有声语言+副语言的屏幕表现形式都使得在吸引受众注意力方面,有着不同于单纯的电视画面或电视字幕的特点,同时与社会背景、时代风尚、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作为直观、直接显现的主持人吸引力,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视知觉冲击上的审美接近。主持人的综合屏幕形象通过受众的视觉活动,除了给受众带来生理上的“视像滞留”③之外,同时在受众的脑海里会产生一系列感知、情感、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活动,从而形成一定的审美心理。这种审美心理是个体内心的体验,有着鲜明的个人色彩。然而,在电视文化当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受众,既是个体的存在,又是社会成员的组成,对屏幕上主持人的综合形象的评判,在视知觉冲击上的审美活动,往往总是会融合着社会的情感、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以及时代的风尚,因此,视知觉的直接感知积淀着理性的因素,个体性中必定有着社会性的影响。

在关于主持人吸引力调查问卷中,关于“不同性别主持人受欢迎的原因”,女主持人各选项的前五项是:有亲和力、有气质、形象端庄大方、服装搭配得体、自然不做作。男主持人各选项的前五项是:自然不做作、语言有独特个性、有才气、反应快,机灵、情绪饱满有感染力。可见,对于女性主持人,受众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外表直观视觉

上;对于男性主持人,受众更强调内在气质的呈现。这个特点正是与整个社会的审美心理以及民族文化心理不谋而合的。

第二,情感意识上的内心共鸣。纵览在受众中知名度较高、享誉度较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不难发现,他们或是因为长相外貌与传统审美价值取向接近、吻合,或是因为语言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或是在某一个时期的文化热点、新闻事件中表现突出,或是在节目的进程中表现机敏、善解人意,等等诸多因素,使得受众在与他们“接触”的第一时间中激起了情感意识上的内心共鸣,在获取到不俗的第一印象,受众才产生“注意力资源”的再度投放乃至多次投放。

在审美心理活动中,由感知、注意引起的联想与想象的情感意识,是一个复杂又微妙的活动过程,其中,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参与则是达到内心共鸣的最佳途径。较之单向传播的媒介来说,电视是具有一定参与性的媒介。主持人节目的出现,又使得电视的双向性与互动性得到了实现的可能。信息时代的受众群体,在注重视觉、听觉的生理享受之外,还有着情感意识上的参与、介入的欲望与要求。一般说来,观众的参与方式有现场参与以及内心参与两种渠道。因此,作为“面对面”传播的主持人,不仅要完成自身工作的主题,更应该挖掘与调动起受众积极参与的热情,不断激发受众内心的共鸣,让那些无论是现场参与还是场外荧屏前内心参与的受众,都能够得到介入之后的满足。

让人介入就必须留有空间,满足参与就应该点到为止。从这个角度看,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主持人总是不会将所有的话说满,更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他应该在尊重受众的基础上,体察受众参与心理的渴望,既在文化信息的传导上保有预先设计的指向性,同时也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以满足受众的参与性,唤起受众的共鸣。所以,新闻节目主持人略高一筹、点到为止的评论,综艺节目主持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控场能力,科技、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对内容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表述方式,等等,都可以视为调动受众参与的最佳途径。

二、感染力———令受众“持续”的个性因子

感染力是一种能够将受众的眼球持续锁定在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上的能力。它是受众在审美心理上对主持人的进一步认知,是在吸引力前提下对主持人文化信息传递由知晓到理解的进一步认同。主持人文化影响力之感染力,实质上是主持人在电视的“拟态环境”中情绪、情感的交流传递,目的是使得相同的情绪、情感在不同的个体受众之间传播、感染,并在受众持续注意力的作用下,使这种情绪、情感得以进一步强化与深化。而惟有具备了情绪、情感不断强化与深化的条件,才可能顺畅地进行为文化信息的传播。

对于受众而言,感染力是在选择性心理的支配下,对主持人情绪、情感的进一步认知,并在持续的接触中,在注意力保持的状况下,对主持人传播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对于主持人来说,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凝聚起受众的注意力,是构筑受众对主持人忠诚度的基础,也是树立个人品牌建立影响力的根本。我们认为,感染力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1贴近受众的传播姿态

贴近受众的传播姿态是感染力的基本前提。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处于信息接受者的受众具有是否“解码”的主动权,遥控器代表了他们的意愿。面对当今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受众,主持人只有持有贴近受众的传播姿态,真正具有服务意识,才可能激发受众的收看欲望,才会有产生沟通、接受信息的可能。因此,在主持人节目的整个流程中,在选题、策划上,关注的应该是受众的兴奋点;在采访、对话中,要自觉意识到受众欲知、应知以及未知的部分;在节目的构思上,还应该考虑到受众的接受心理与习惯,针对不同的节目对象给予不同的信息传导方式。

21鲜明独特的主持个性

鲜明独特的主持个性是主持人感染力靓丽的风景。电视屏幕上的主持人,在着装上、造型上、语言上都有着相应的职业要求,这使得他们在总体形象上并没有大相径庭的区别,再加上愈来愈多的频道设置,于是,如若没有鲜明的主持个性,是极有可能“淹没”在屏幕中,成为受众耳/眼熟却不能详的人物。另外,强调主持个性,凸显主持魅力,是因为它在受众注意力的保持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成功主持人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必备。

在本雅明称为“机械复制时代”的今天,那些可以复制的艺术品总是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比如即时即地的存在,比如独一无二的个性,等等。在电视节目同质化、主持人表现也乏善可陈的当下,成功主持人具有的个性魅力便显得弥足珍贵。此外,在观众与电视接触时,在他们的注意力呈分散的、零散的、易受干扰的状态下,要使他们投入较大的注意力从而完成对主持人的审美观照,没有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特征,缺乏个性特点,断然是做不到的。

31生动新颖的语言表达

生动新颖的语言表达是主持人感染力彰显的旗帜。文化的传播需要渠道,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文化信息传递离不开有声语言的表达。对新闻的独特解读,对社会的深入分析,对人性的透彻挖掘,都必须经由“形之于声”方能“及于受众”。“作为创作主体,如果不善于表达,或者缺乏表达能力,其他的知识再丰富,其他的能力再强,也不会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胜任愉快。”④而作为语言功力核心内容的表达能力,又是与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思辨能力、感受能力等紧密相联。这里,对世间事物是否具备“发现”的眼光是衡量主持人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思辨能力、感受能力之标杆,也是形成主持人生动新颖语言表达之关键所在。

发现往往与“惊奇”相联,“在惊奇中,本来是片断的、零碎的感受都被接通为一个整体,观赏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撼动,而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里潜藏着、幽闭着的意蕴,突然被敞亮了出来。”⑤从审美观照上看,没有惊奇就没有发现,也就没有美的属性的呈现。黑格尔说:“人如果没有惊奇感,他就还是处在蒙昧状态,对事物不发生兴趣,没有什么事物是为他而存在的,因为他还不能把自己和客观世界以及其中事物分别开来。”⑥由是观之,惊奇发现是人作为存在者的一种方式,也是人对于世界各种事

物的审美效应。它要求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从内容到形式的奇警不俗,既有细微的观察,又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在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表现出生动新颖的语言表达。我们不能不正视:在信息纷杂的时代,受众需要的是独特的声音;在多种文化形态相互较量竞争的格局之中,受众跟从的是具有“发现”的眼光和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表现。

三、渗透力———令受众“弥漫”的力量保证

按照传播学家克劳斯对受众的划分,那些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称之为有效受众。渗透力便是经由主持人所传递的文化内容对有效受众精神生活环境逐渐进入、逐步影响的力量。当受众的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注意力资源的投放便可能成为一种定势,并呈现一种“弥漫”状态时,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渗透作用也就有了实施对象。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看,渗透力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1“润物细无声”的渐入过程

传播学中的“社会化和间接影响理论”,阐释的是大众媒介对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命题。传播学者德弗勒提出了“模仿”的观点:“丰富的文献显示出,儿童和大人都从各种媒介,特别是从电影和电视,学到态度、情绪反应和新的行为风格。”莫尔根和西格诺里利提出的是“培养论”,他们认为:“由于经常观看电视受到涵化而培养出一种主流效果,其表现是不知不觉地消弭了平常受到其他影响而养成的观念和行为歧义性。”⑦显然,社会化和间接影响理论所要说明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在社会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方面,对受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与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的决策控制、制约控制不同,主持人文化影响力往往显得不那么直接,甚至不那么立竿见影,它也多是间接的、深远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渐入过程。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社会生活中,“男声女气,女声嗲气”的说话方式,就与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屏幕表现不无关联。一段时间以来,从南到北,一些主持人操着半生不熟的港台腔,故作姿态地活跃在节目中,以时髦当借口,用前卫作幌子,不能不说给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语言样态上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是明显的,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近几年播音主持专业的考试中,很多考生的现场表现就是实例。不过,模仿主持人的某一个字音,学做某一个动作,仿效某一个发型或是服装款式等等,这样的影响往往是直接的、立竿见影,而主持人有声语言传播背后所带来的文化内涵、文化指向,却总是以隐蔽的方式,日渐渗透给电视机前的众多受众。

21“相看两不厌”的渗透方式

众所周知,作为生活在社会网络当中的社会成员,他的个人行为总是会以“群体规范”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看似完全出于个人决定的行为方式,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属群体观念、价值标准以及行为准则的影响,同时也受着“舆论领袖”的言行影响。由此,对于传播者而言,针对不同受众个体“可说服性”的斟酌与研究是为达到预期传播效果所必需的步骤。以目标受众为前提预设,以社会群体为诉求单位,在话题的选择上、在诉求形式的判断上,为不同栏目不同对象的“可说服性”策划出与之相对应的方案,以“相看两不厌”的方式赢得不同受众的信任感,才可能集合起不同群体不同受众对主持人的信任感,也才可能进入主持人文化影响力之渗透力的最大化实现。

沈力在《夕阳红》里亲切平和的姿态、端庄大方的仪表以及精心修改稿件的表达方式,赢得了老年观众对她真诚、真心、真挚品格的信任;鞠萍在少儿节目二十几年的主持岁月,赢得了小观众们对她“爱心、童心、耐心”职业品德的信任;白岩松在镜头前对时事鞭辟入里的精彩点评培养了受众对他分析思辨能力的信任;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给受众留下了他具有对新闻背景、相关信息整合运用的能力;王志的《面对面》则给受众留下的是他善于沟通、勇于质疑以及对主干话题的驾驭能力。这种“相看两不厌”的渗透方式可以建立起受众对主持人的信任感。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信任感绝不是短时间内便可以形成的,它同样需要日积月累的逐渐培养,在渗透力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信任度的建立与加强。

31“千营共一呼”的团队效应

“组织是人们为了高效率地完成分散的个人或松散的群体所不能承担的生产或社会活动而结成的协作体”。⑧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机构,在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活动中,总是要相对集中人力与物力,制定出更为明确的行动目标和统一指挥的管理方案,以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认为,单靠一两位主持人的渗透力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也是难成气候的。面对中国十三亿电视观众,惟有依靠专业化媒介组织的平台,建立起“千营共一呼”的团队模式,齐心协力才可能让渗透的力量更大更强,让渗透的区域更为广阔。

2006年5月,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开播十周年的纪念。在“十年磨一剑”的漫长岁月中,是一连串响当当的名字,引领着受众从一个个不同的角度了解了中国社会从官员到警察,从上市公司到地方煤矿,从国家安全到体育竞赛,以及从社会精英到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利益纠葛———以“质疑”作为招牌的主持人王志;“放眼大世界,心怀老百姓”,语词犀利充满智慧的王利芬;“关注弱势,敬畏生命”的长江;朴实自然,认为“聆听是一种态度,听懂是一种资格”的董倩;注重“平衡”,希望栏目成为“百年老店”的杨春;“面对非典,毫无惧色”的柴静;“后起之秀,后生可畏”的郭宇宽。可以说,这是一个阵容坚挺的主持人团队,几乎每一期有影响的节目都是与其中一位主持人的名字连带在一起,而整个主持人团队的影响已经初步形成“航空母舰”的集约效应。

这就是主持人文化影响力之渗透力,不求立竿见影的变化,但求日积月累的影响;在隐蔽中蕴涵文化的指向,在直观中扬撒文化的精彩。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样在意外来文化的大千世界。因为文化是需要传播的,也是需要有人孜孜不倦地进行渗透影响的。当然,渗透力不是事无巨细、良莠不齐地普泛“播撒”,而是有主题、有重点,既有突出也有弱化、既有强调也有扬弃的一

种力量铺陈。

四、支配力———令受众“忠诚”的权威状态

首先需要廓清的是,支配力不是“魔弹论”、“皮下注射论”的代名词,也不是对文化影响力的肆意夸大,而是基于电视媒介在舆论导向上的功能而言。

法国历史学家丹纳说过这样一段话:“大众像个人一样有时会有错误的判断、错误的理解,但也像个人一样,分歧的见解互相纠正,摇摆的观点互相抵消以后,会逐渐趋于固定。”⑨舆论学告诉我们,大众的判断、理解逐渐趋于固定的过程就是舆论产生的过程。尽管大众的判断有时会有错误的、判断错误的理解,但舆论的形成却是可能集中社会的态度和社会的意见,因而舆论是应当得到尊重的。世界上任何一种新闻媒介,包括广播电视,其基本功能就是反映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因为在自发的、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成分以及舆论形成中可能的“媚俗”现象,都是需要理智加以引导的。所以,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自己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是所有执政党和权力机构的共同愿望。而引导舆论,就必须具有权威性。在中国舆论场,具有影响公众观念的有组织的力量,具有最大权威力量的媒介组织,电视首当其冲。

从电视媒介的特质出发,电视的权威性是建立在受众对电视人信任度基础上的。作为既是电视媒介显性符号又是电视工作终端显示的节目主持人,受众对他们的信任度直接决定了受众对电视媒介权威性的认同。因此,支配力就是在受众对主持人信任度基础上,主持人生发出来的一种权威性力量,它经由主持人在节目中对文化内容的传导,起着对受众精神层面予以调控、引导、改变、影响的作用。这种由权威性带来的非强制力的影响,与带有一定强制力的行政命令的权威性相比,意义更深远,需要培养的时间也更长。

支配力的获得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1从媒介的社会控制上看

在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会在社会控制下产生社会心理从而导致社会行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集团要想实行社会控制,即控制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⑩就必须通过硬控制和软控制这两方面,对社会成员进行左右与支配,使大多数社会成员顺从社会控制并表现出规范的社会行为,反之,社会就会失去控制。

电视文化“并非天真无邪的娱乐而已,而是与政治修辞、斗争、议事日程以及政策等联系在一起的彻头彻尾的意识形态的产物”。 λ?因而作为社会控制的主要代言,在传播领域的功能规则使得电视天然拥有了这份支配权,从而也必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21从受众的信息接受上看

接受信息的方式,一方面,从外在显示上,读书看报,可以自行控制;而以光速扫描每三十分之一秒完成一次的电视,视网膜成为电子束的直接扫描对象;在时间线性的流程里,受众顺理成章地被“强制”成了电视这视听合一媒介的俘虏。另一方面,从接受心理的现实状况来看,目前信息渠道与信息流量的无限性与受众实际获取的精力与时间的有限性形成巨大反差,于是,渴望以一种便捷方式获取最具权威性的信息,成为受众在信息接受上的心理需求。作为最具权威性信息来源的电视,尤其是主流媒体电视组织,便成为普通受众获取信息的首选。

31从电视节目的内容上看

电视节目内容的呈现,似乎是真实世界的再现,但却是经过精心的符号编码之后传送出去的,并且是传播者意欲让受众知晓的世界。它既不是全部的真实,也不是真实的全部。换句话说,电视节目的生产与传播是一个文化系统,是一种制度建制。既然它以制度化的方式运营着,它就势必在节目中向社会传达着运营者的意图与导向。处于舆论引导前沿的电视,实质上就是要用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去改造受众的立场和观点,以或明示或暗示,或劝说或诱导的方式,最终导致受众态度的改变或是意见的改变。

41从节目主持人的话语权力来看

一方面,在拥有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符号的电视媒介当中,只有主持人身兼图象符号和声音符号双重功能;另一方面,在电视屏幕上,播音员主持人是以“发言者特写头像”的身份,代表着整个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来进行信息传递,他集合了媒介组织、工作团队以及新闻本身的立场与观点,他的职业角色本身便具有集中的话语权力。因而,“所有新闻报道都带有观点———体现在报道的筛选、镜头的位置、地点的选择、被采访人的挑选、内容以及播音员和主持人使用的语言和语调上面”。 λω这些或是直接体现在话语当中的、或是隐藏在内在语当中的观点、态度,无疑都可能对受众的认识与判断起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往往在问题的方向性上有着引导的作用。当然,主持人的话语权力不等于话语权利,它“是指支配的力量而非利益的享用” λξ。

支配力可以看作是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终极显现,也是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理想范式。它是建立在主持人信任度之上的一种权威性显示,而权威性的真正核心是受众对主持人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之后对主持人所产生的信任感、尊敬感以及认知意义上的好感。一旦认可了主持人的权威地位,就会因为信任主持人从而信任主持人所提供的信息、所传导的文化。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主持人的权威性越大,受众接受的信息量也越大;受众接受的信息量不断累加,主持人的权威性也就有了不断巩固的可能。主持人文化影响力也便有了施展的空间、影响的平台。

五、主持人文化影响力“四力”之间的关系与关联

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支配力,是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特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一种循序渐进的层级表现,又有着相互交叉相融的关联。

11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分析———

吸引力是文化信息作用于受众的浅层传播效果,也是主持人能够形成文化影响力之首要条件。吸引力的意义在于唤起受众的注意,尤其在信息爆炸、媒介多元的时代,能够抓取受众眼球,拥有最多数受众的注意力倾斜,不仅是最有力的竞争要素,也是主持人自身魅力的屏幕展示。衡量主持人吸引力的指标可以是收视率、接触率、到达率、注目率。

然而,对于主持人而言,凭借魅力吸引受众的注意,不过是一种手段。聚合了受众关注的眼光,还应该有色彩

缤纷、货真价实的信息呈示。我们认为,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魅力是相对稳定不变的东西,惟有与传播内容、传递信息相伴相随的个性观点,才是不断激发受众心灵振颤的制胜法宝。从这个角度看,“发现”是感染力的根本特征,“个性”是感染力的标识显现,与受众情绪、情感上的多元沟通为培养受众对主持人的信任感构建空间。

真诚平等的主持态度,与众不同的对信息的解读,在不断激发受众内心共鸣的同时,也逐渐培养起受众对主持人的信任感。这种融合了自身实力和敬业精神的主持人信任度正是主持人文化影响力之渗透力的前提。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C BS对此作了整整30个小时的连续报道,担任总主持人的是著名主持人克朗凯特。人们惊讶地发现,克朗凯特几乎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进行口播报道。他对这次的航天计划了如指掌,他将艰深复杂的航天科学和技术原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告诉给大家。他前期准备的大量的案头笔记被复印给了其他工作人员,而他这次的登月报道更是吸引了全世界几亿人的目光,再一次强化了他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感,强化了他作为美国新闻权威的形象。

通常,衡量一支成功的广告,不仅要看它的媒体到达率、广告到达率或是受众浏览率、点击率,更重要的是要看它作用于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也就是能否在广告内容的冲击下,购买意愿转化为购买行为。正如台湾广告大师樊志育所说:“广告之功能在于对广告商品毫无关心的一般大众作强烈的诉求以改变其心理,激起购买动机,使其发生购买行为。” λψ不仅作用于受众的感知觉、情感,更进一步影响其思维、意志、个性等精神生活环境的深层传播效果,便是主持人文化影响力之支配力的本质特征,也是主持人文化影响力对受众长期作用效果的指标检测。如果说信任感是渗透力的前提,那么,权威性便是支配力的根本内核。在受众对主持人信任感不断累加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权威性,是大众传播媒介地位、功能的显现,更是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理想范式。

21从文化传播学的视野分析———

主持人吸引力是从视听层面激发受众对文化传播信息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文化内容的关注与兴趣,感染力便是在情感层面引领受众洞开审美世界的大门;而在斑斓的文化园地,渗透力所起的作用是对文化的进一步追问和更深层次的探求,支配力则是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终极体现,它包囊了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的全部能量与功效。可以说,吸引力是它的平台、感染力是它的基调,渗透力是它的前奏,而支配力则是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主旋律。

总之,我们认为,吸引力、感染力是主持人引起受众认同的重要元素,渗透力、支配力则是受众主动追踪主持人的行为标识。如若没有吸引力、感染力浅层传播效果的前期营造,渗透力与支配力这深层传播效果便好比空中楼阁;而拥有了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或许可以与出名、成名并列,但并不代表文化影响力的成功生成,因为缺少了渗透力与支配力的文化内核,注定逃不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窠臼,也可能陷入浮光掠影的形式主义。

当前,经济一体化与中华文化,高科技与古老文化,在这些看似矛盾的双方,如何搭建沟通的桥梁,如何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不敢奢望,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独自负载起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的这样一个重大使命,但是,让中华传统文化为更多受众所了解、所热爱,让更多的中国观众对世界先进文化逐步熟悉、学习掌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 λζ,构建和谐文化,应该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首要任务。

注释:

①②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1页。

③ 视像滞留也叫视觉滞留,是指光刺激物对眼的作用停止以后,视感觉并不立刻消失的现象。它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两种:正后像

在于保持效应刺激物所具有同一品质的光刺激痕迹;如果看到的颜色是被注视颜色的补色,就是负后像。

④ 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第三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⑤ 张晶:《诗学与美学的感悟———张晶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⑥ [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第23页,转引自张晶:《诗学与美学的感悟———张晶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第191页。

⑦ 转引自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⑧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⑨ [法]丹纳著:《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4页。

⑩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λ?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59页。

λω [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编著:《电视的真相》,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λξ 张颂:《情声和谐启蒙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λψ 樊志育:《广告效果研究》,中国友谊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λζ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光明日报》,2006年9月14日。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国涛】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摘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宝成 (摘自纪宝成校长4月2日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演讲) 文化的特点是说高深就非常高深。说具体,传统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新文化运动、西方学科制度的引进等,却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应有的鄙视。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倡导国学教育,目的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破坏 当青年学生托福成绩达到令人惊异程度之时,却连中国的语言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古文,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古文也看不懂,一些博士论文在语言运用上十分不熟练,标点符号不会点,错别字连篇。不少人谈到外国的事情时了解很多,但在谈到屈原、司马迁时知道的就很少,再了解司马迁和屈原讲过什么、写过什么时知道的人就更少。 文化大革命后,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是在传统文化上却始终都没有矫正到位。这种现象需要各方人士深刻反省。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败后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时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即“西学东渐”,开始了学习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从蒙昧中走了出来,科学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了非常激烈的全盘否定态度,而且以后一代一代人把中国的落后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以至于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丝毫没有自豪感。这种状况令我们感到惊讶,外国人更为惊讶。 1913年,英国人庄士敦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领导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早就预言: 激情方式,将对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埋下深层的隐患”。不幸而言中,它的确埋下了深层的隐患。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一)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特征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所以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刘勰《文心雕龙》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况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简约性、象征性、音乐性、画意性。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思想否认或怀疑语言的表达能力。其实,“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之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之区别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即“有尽之言”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古典诗的水平之高下,主要不在于说出的东西,而在于说出的言词对未说出的东西所启发、所想象的空间之广度和深度。中国古典诗的语言所具有的上述基本特征,兹作如下论述。 一、言约旨远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世说新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洪迈《容斋随笔》),“语少而意广”(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引述了《漫斋语录》中这样一段话:“诗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之难也。”我们当然不必拘泥于这些比喻性的具体数字,也不必认为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到七言诗是一个距离“言约旨远”的水平愈来愈低下的过程。这段话无非指明了诗歌语言的一个特点: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说出来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唐庚的《唐子西文录》称赞杜诗之含蓄深远说:“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杜诗虽小而大……”“小”者,词量少之谓也;“大”者,含意深远之谓也。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歌语言的这一特征:“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了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但仅仅词量少并不足以暗示未说出的空间之深远,“言约”一条并不足以保证“旨远”。这说出的少量语言还必须具有更积极的特点,才能达到“旨远”的目标。 二、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 它以表示具体事物或具体实景的语言暗示(象征)深远的意境。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利科认为,“语言的神奇性正是在于:语言是利用象征的特性玩弄‘指明一隐藏’的双重方向的运动的魔术——语言在‘指明’时就包含了一种新的‘隐藏’,而在‘隐藏’时又包含了再次指明的可能性”利科这段话是就一般语言的特性而说的,至于诗的语言,我想当然更具这种象征性特色。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凋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 当然,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都以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见长,但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在中国

浅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浅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摘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正以一种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影响着人们 的生活,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尤其对青少年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大众文化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地吸 收与利用大众文化,摒弃其中的不利效应,从而推进大众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众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大众文化是发达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都市大众为主要消 费对象的、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 性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已成为主流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 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负面影响,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影 响极其深刻。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利与弊,以及我们今后应如何正确 合理地规范与引领中国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 1.打破了文化等级秩序,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大众文化的出现打破 了以往固有的单一文化格局,使文化呈现多元化。文化不再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独占,大众也可以尽情享受大众文化带来的愉悦和轻松。大众文化对于占绝大多数 的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群众来说是易于接受的形式,文化脱去神圣的光环,以平民 化的面孔使大众亲近,它对娱乐功能的强调则大大舒展了人们的生命张力,使人们 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2.促进社会进步,提高文明质量。大众文化以其蕴含的科技意识、商品意识、 开放意识、自主参与意识等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冲击着传统社会里的各种消极价 值观和思想意识,填补了社会转型期文化需求的巨大空缺;大众文化与现代化同步,是对农业文明的超越和批判,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企盼和推动;大众文化体现了平 民意识;体现了民主化,是对民主的促进和推动。 3.弘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大众文化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一是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权威、提倡个性、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追求个性的解放。二是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丰富了大 学生的生活空间。其中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和有益的影视文化,以通俗化、生活 化及娱乐性的形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 广阔的生活空间,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三是大众文化本身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视角多元化,文化选择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年大学 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和形成。 二、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1.标准性、齐一性导致人的单向度发展,人格的片面化。大众文化是一种标准化、公式化、重复和肤浅的文化,它赞美浅薄的、多愁善感的、当下的和虚假的快乐,牺牲了严肃的、理智的、时代赋予的本真的价值标准。大众文化缺乏智力的挑 战和刺激,偏爱一无所求的幻想和逃避现实的舒适。它否定思考的努力,创造了自 己的情感反应模式,而不是要求其受众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努力,作出他们自己的 反应。 2.商业化导致媚俗化,进而摒弃了文化理想。大众文化产生的语境决定它的商 业性,大众文化无疑是一种商业文化。现实表明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市场化是大众 文化应有之义,意味着文化艺术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成为赚钱的工具,以致文化艺 术工作者主要关心的是上座率和经济效益,而不是关注艺术作品质量和内在审美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齐家则是指小环境的“和”,也是自己与身边环境的“和”,有内心的平衡来影响并带动小环境的平衡。治国则更大一层次,而最终的平天下则是最高的平衡境界:由内及外、循序渐进的来逐步完成自身的平衡直至自身与外界的平衡。许多国学大家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不敢苟同,诸如自强不息、忠孝传家等等精神在我看来是中国人追求“和”的体现。所以我认为“和”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精神与精粹。围绕“和”这一核心才衍生出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德,然后被放射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流传至今。这个“和”字所体现出的思想包括了“天人合一”、

余秋雨_文化散文_的艺术特点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 1、中国历史是文化散文的鲜明主题。余秋雨的散文开始“提及一些重大的事情”,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通往未来的立足点。因此,余秋雨在90年代初这一特定的时刻,把“历史”作为自己思考的核心材料,对历史进行了一场艰辛的“反刍”,把对历史的重新阐释作为重建新文明的第一步。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而他而鲜活”,说的正是这层意思。余秋雨奔波在大江南北,往返于海内外,用一支插入山水古迹的笔把游记的面积拓展出山青水绿的一片,也把中国散文的题材范围拓展了面积不小的一块。他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他在山水和文化之间找到了表达自己生命情感的最佳形式。如余秋雨最初是到了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最初的散文《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这些文章无一不表现了他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和期盼。而在《山居笔记》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问题和难题,所要触摸的正是中国历史中的痒处和痛处。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演绎了历代王朝兴亡中的辉煌和悲凉。《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心境。《乡关何处》试图阐释千古难解的乡关情结,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这一个又一个历史的难题,历史的痒处,历史的痛处,正是余秋雨之所以要花数年的时间来剖析和阐释这些历史文化难题的原因所在,也是《山居笔记》的历史价值所在。 余秋雨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地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梅洁女士评论说:余先生以一个文学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借助人类文字的载体——散文,洋洋洒洒地揭示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中国历史中,竟以轻扬的散文做着最深刻最潇洒的穿越。余秋雨的散文“深入浅出,把很大的问题,很深的道理,用不多的篇幅,浅近的话说出来”,这才称得上大手笔。是啊,读余秋雨的每一篇散文,仿佛看见一个历史的哲人,沉思着跋涉在大自然的山水、江河、废墟、小镇之间,我们也与这位哲人一起,品味历史,体验文化,让唐朝的烟宋朝的风,拂拂地吹过多情而脆弱的心灵。 2、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这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放纵一面说,丰富想象、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控制一面说,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串着这样的思想线索——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如在《上海人》一文中,

试论当代中国国情下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之异同

试论当代中国国情下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之异同 摘要 大众文化是一种“他律”的文化。它不是在已有传统的根基上自然生长出来的,它也外在于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或通俗文化的对立之上。今天的大众文化没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它是由电子文化和各种现代新技术催生的文化,其背后的强大动力是社会的现实力量,是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在起作用。大众文化拼命开发民间文化,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创造传奇。客观上这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同时又弘扬了民间文化。其实民间文化只是大众文化扩充自身,拓展市场的修辞和手段,是大众文化制作各种文化快餐的佐料。 关键词: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异同 前言 “大众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法兰克福学派,其大众文化观点源于对启蒙问题的研究,主要对西方经典音乐、绘画等文化活动的研究,认为大众文化就是那种通过大众传媒普及于社会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持坚决否定的态度,原因是这种文化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质,是一种纯粹的消费品,不具有个体创造性和社会批判性,它操纵了大众意识,扼杀个性,限制自由,其特有的娱乐性、大众性使人们忘记社会责任并安于现状,在审美意义上仅仅满足于感官刺激和虚幻的享受。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大众传播媒介的蓬勃发展为大众文化的迅速流行提供了有利物质和技术条件。大众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画到篆刻、印章、太极图;从汉字、甲骨文、钟鼎文到汉代竹简、木版水印,还是到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易经》、《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诗文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代表民族文化先进性和发展方向的,是和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意识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

第二套习题试题 一、填空类 1.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 3.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6.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 7.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 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8.“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9.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 10.“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11. 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 12. 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 13. 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 14. 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 15.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16. 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17.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摘要:中西方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中西方语境中对“大众”和“文化”的理解也不同,这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的本质特征:大众文化是一种大众之文化,具有大众性;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本性和自身的文化特性;大众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具有满足大众精神需要的功能;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品格。 关键词:大众文化,本质,文化,精英文化 Abstract: Chinese and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inese and western context of “the mass” and “cultural”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ha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ulture is a kind of public cultural, has the general audience;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opular culture, with the general nature and culture of its ow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ractical culture, have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ublic function;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business culture, has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dual character. Keywords: mass culture, nature, culture, elite culture 西方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西方有学者认为,“‘大众’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学范畴;它无法成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因为它并不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1]如果以对通俗文化或感性文化的消费为界限和标准,“形形色色的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属于不同的大众,并时常在各层理间频繁流动。”[2]这些认识反映了界定“大众”的困难,但实质上它又为我们理解“大众”提供了线索,即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大众与文化是相互规定的,脱离对方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规定。大众文化中的“文化”代表着一定文化的层次和特质,规定了它是大众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或别的;稳定地处在这个文化层次中或者说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经常地偏好和消费这种文化的人才能是“大众”而不是精英。以此我们可以对大众进行界定:从大众文化的主体而言,始终稳定的人群是社会公民的大多数,大众是社会的普通公众,处于平均水平的人。在西方是指城市市民,“大众”的对应词应该是精英。从文化的层次而言,大众文化是指以通俗、感性文化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化层次,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就是通俗文化。它包括流行音乐、商业电影,街头时装,广告等即一切大众化或者被大众喜欢的用以满足大众精神生活的东西。 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 2012-01-03 | 浏览(247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王希恩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概要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经典收藏) 《百善篇》 天地重善善当先,一个善字天下安。 善字传家善是宝,善家处世善路宽。 积善之家有余庆,作善之人种福田。 自古行善有善报,皇天报善无私偏。 莫说行善无报应,善来行到地头边。 莫说不善无报应,不善自有天眼观。 为民不善民遭戮,做官不善官被参。 上世不善今生报,今世不善来生还。 近报不善本身显,远报不善子孙间。 为人且莫为不善,天罚不善天律严。 董卓不善雷殛墓,林甫不善牛轮还。 曹操不善三世报,秦桧不善报万年。

卿相不善脱不过,何况不善在民间。阳报不善令人怕,不善阴报更可怜。阴报不善着锯解,阴报不善使磨研。阴报不善挂剑树,阴报不善上刀山。阴报不善铜柱烙,阴报不善油锅煎。阴报不善说不尽,阳报报善讲一番。常州彭家祖上善,因善会状中联元。善书传家家声振,世世不改善根源。苏州潘家祖上善,因善及第相多年。至到于今善不改,善行不替效祖先。常熟翁家祖上善,因善祖孙中状元。原来积德善功大,因善昆季列朝班。阳间善报人争羡,善人归阴更喜欢。金桥银桥善人走,金童玉女持善旙。土地城隍接善驾,诸仙诸度善缘。

天堂原为善人设,善人七祖能升天。你看行善好不好,何不善学彭翁潘。行善不论男和女,男女俱当善为先。男儿行善天心悦,妇女行善王母欢。富贵贫贱皆当善,各行各善各动天。贫出善心贫不久,富持善念富永年。贱者行善贱能贵,贵者行善贵长绵。一人行善体盎碎,一家行善室芝兰。一乡行善仁名里,一国行善凤鸣山。十日一雨称善雨,五日一风善风扇。景星乡云皆善致,五谷丰登善有年。善事培植善根固,善类钟聚善门前。种善出善善生善,善人子孙多才贤。功名皆随善果有,寿限皆因善增添。男孙皆因善昌盛,身体皆因善平安。

论中国文化的诗意特征

论中国文化的诗意特征 。 一、诗是中国古代文艺的最主要类型 上古时候,人民就有诗歌创作了,只是那个时候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大多是一些口头歌谣,劳动号子等等,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发展着。到了先秦时期诗歌有了新的发展,一些人将各地的歌谣,劳动号子等整理加工,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为日后的诗歌发展创造了典范。后来的屈原创作了《离骚》,“楚辞体”诗歌因此而诞生。到了汉代,汉乐府诗盛行,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安风骨”“韩魏风骨”等等为诗歌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到了两晋,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此后,诗歌创作逐渐风行。到了南北朝,文学体裁更加广泛,风格多样,代表作品有《西洲曲》、《木兰辞》。隋唐五代时期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龄,骆宾王。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更是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还有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诗鬼——李贺,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温庭筠等等一大批诗人出现。他们的创作层出不穷,涉及方方面面,形式变化多样,可谓诗歌的鼎盛时期。到了宋代,词逐渐发展起来。李清照、柳永‘苏轼、辛弃疾等等在词的创作方面无人能比。元代的曲也为中国诗歌发展增添不少色彩,代表人物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到了清代诗歌发展逐渐减少,不过,清诗,清词也小有成就。 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的每一个时期诗歌创作从没有停步。 二、诗与人的身份、学识、涵养关系密切 古人写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建功立业扫荡天下大济苍生以展宏志;诗词曲赋琴棋书画风花雪月以娱人生。” 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主要是通过文字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性情,信仰,希望,抱负等等,所谓“言其心声”。简介的言语能借文字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学识,品德涵养。大凡会作诗之人文学修养,知识水平,思想水平要求较高。如屈原,曹操,李白等等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有的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有的怀才不遇,有的寄情于山水等,都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诗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广泛渗透于辐射着 (1)诗与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人:王维。宋·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仅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他作,给以融化。这画有机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中国画的特点。《宣和画谱》中提到王维的诗句如“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白云回望合,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解读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个概念实际上从诞生的时候开始就有非常独特的含义,不同于我们平时说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只能说它是大众文化的雏形,它本身不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什么概念?在西方产生是20世纪初,上个世纪初的时候,由于西方工业革命高速的发展带来了传媒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模式的更新,然后由于西方在科技生产上走在前面,那么产生了很多崭新的科技手段。比如说上世纪美国的好莱坞,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是大众文化在西方兴起的第一波浪潮,因为那个时候经历了一次经济大萧条,人的精神是极其空虚,这个时候需要一种力量来组合,这个时候大家知道,靠金钱解决不了问题,那个时候美国处在一个经济危机刚刚苏醒过来,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怎么办?必须靠精神的滋养,而这个时候好莱坞的工业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还记得超女么,大众文化的筛选机制可能是我们传统的文化所不具有的,就是逆淘汰机制。因为审美它的标准往往是单一的,或者说美的标准总是相似,就像托尔斯

泰曾经说过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因为各有各的不幸,才产生了文学上那么多的鸿篇巨著。假如每部长篇小说都去写一个幸福的家庭,小说就没人看了,因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夫妻恩爱,子孙和谐,没事就天天在一起,吃饭、游玩都在一起,然后一直牵着手到老,你说这种故事多么雷同,这样雷同的故事在人生是一件好事,对于艺术而言就是灾难。所以有人说文学家都是残忍的人,最好的文学作品都是悲剧,中国古代传到今天的戏剧最好的没有一个不是悲剧的,《梁祝》、《牡丹亭》,几乎所有的传世之作都是悲剧,实际上也是一种逆淘汰。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总是最后被湮灭了,然后留给人无限的感慨和悲伤。《红楼梦》这样的东西都是一些大悲剧,而大悲的东西就各有各的不同了。美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你比如说这个人长的漂亮,大眼睛,高鼻梁,双眼皮,但是丑是没有一个标准的,你像葛优似的,超女的中性美,不能说是丑,但至少是不男不女的中性美,还有各式各样的非传统的审美标准诞生了,这是超女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