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

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

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
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

2006年3月

第38卷 第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Mar.2006

Vol.38No.2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

浙江大学 任绍曾

提要: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根据Lakoff和Langacker的理论,分析了Robert Penn Warren的叙事语篇A ll the Kingπs Men。语篇在叙事结构的框架内展开,一方面陈述人物经验,为隐喻提供经验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twitch的隐喻化完成对经验的概念化和诠释,结果是跨领域的概念映射———概念隐喻。隐喻是统驭语篇的因素,保证了语篇的连贯,而语篇则体现了概念隐喻。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语法、语篇连贯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429(2006)022*******

0.引子

0.1 研究目的 及物性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经验的表述。人类活动的经验在语言中反映为由动词体现的6个过程。在A ll the Ki ngπs Men1中,twitch作为动词出现在及物性的几乎所有过程中,作为名词则用于及物性的各种“参加者”的功能(任绍曾1999)。为什么代表的意象可用于叙事人所体验到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从语言领域进入认知领域对此进行探讨。

0.2 认知语法和语篇分析 (1)语篇分析旨在说明一则语篇如何表达它的意义。认知语法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解释语言如何使经验概念化并加以诠释,并在广义上将概念化与意义等同起来(Langacker1991:278)。(2)语篇分析研究实际使用的语言。有效的语篇分析必须与语言体系或描写语言体系的某种语法相联系。认知语法着眼于语义,在语言描写上只有两个层次:语义层和语音层。词汇和语法形成一个象征成分的连续体。我们通常称为句法的层面已融入语义结构,并为语义结构所表达。语义结构由相关的认知域表现。Langacker用侧面/基体(profile/base)等基本认知域加以描写。这说明以词或句的形式出现的意象可以用来解释事件,也说明认知语法致力于解释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可见认知语法是功能的,适用于语篇分析。(3)不仅如此,认知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路子。认知语法的基本主张是,语言单位是从语言使用事件中抽象出来的。每一个使用事件是全面的概念化过程,包括对基底(ground)和当前话语空间(current discourse space)的理解。基底由言语事件、说话双方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和直接环境构成;当前话语空间指一心理空间,它包含在话语展开中某一时刻,被视为说话人和听话人交流基础的共知成分和关系。语法结构可被视为修正当前话语空间的指令,话语的一系列视框(viewing frame)中,每一个都是对当前话语空间的更新升级(Langacker2001)。这为语篇不断推进提供了认知基础。(4)语篇作为元功能的复合构建体,具有三个维度,即语言使用、信仰传递(认知)和社会情境中的互动,因此语篇可以从语言、认知和社会的不同视角加以分析(任绍曾2003)。鉴于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的重要性和

?

1

9

?

普遍性,在对语篇进行认知分析的时候就不能不将隐喻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部分来考察,特别是当一个长篇叙事语篇中出现中心隐喻的时候,分析中就更加应该突出对隐喻的分析,舍此难以理解语篇如何取得连贯以及语篇如何传递主要信息。这正是我们分析A ll the Ki ng πs Men 面临的状况。0.3 关于隐喻的基本认识 (1)隐喻的中心(locus )不是语言,而是思维。隐喻不是修辞格,

而是思维方式。它是使经验概念化并加以诠释的工具(Lakoff 1993:204/209)。(2)隐喻的实质在于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Lakoff 1980:5)。(3)隐喻是一种映射,即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两个领域的具体特征具有系统的本体对应(Lakoff 1993:207)。(4)隐喻有常规隐喻和原创隐喻之分。本文考察的是原创隐喻。(5)隐喻可以在语言组织的各个层次上体现,可以体现为单词、词组、句子,也可以体现为语篇(K oller 2003)。这最后一点往往为人们忽视。

1.社会经验和理性思考

A ll the Ki ng πs Men 是围绕Life Is A

Twitch 这一概念隐喻展开的。我们需要考察

语篇是如何陈述作为隐喻基础的作者/叙事人(以下皆用“叙事人”表示)的经验和体验以及在这复杂纷繁的现实面前是如何进行理性思考的,另一方面叙事人又是如何逐步形成这一概念隐喻,用以表现和解释各式各样的社会经验,解释人生。

1.1 社会经验 我们先看叙事人是如何根据

叙事结构陈述现实经验。故事发生的时间:上世纪30240年;地点:美国南方;人物:主人公Willie Stark ,出生于美国南方农村,自学成才,热衷于从政。最初有意为大众服务,初次竞选失败,后凭借对农村民众的承诺和出众的口才,赢得选举胜利,当上了州长。另一个主角是Jack Burden ,专攻历史,曾任记者,工作敬业,为人坦诚,被Willie 招入麾下,辅佐他操理州务。在语篇中,他一身二任,既是一个角色,又是叙

事人,其重要性不亚于Willie 。Sadie 是Willie 竞选的组织者,后成为Willie 的秘书和情妇。Willie 上任后便醉心于权力,日益腐败,不惜用

讹诈推行自己的政策,谋取私利。在语篇展开过程中,另有几个人物出现。他们是Adam Standon ,Jack 小时候的朋友,一个技术精湛的

外科医生、理想主义者;Anne Standon ,Adam 的妹妹,未婚淑女,曾是Jack 青梅竹马的情侣;J udge Erwin ,颇负盛名的法官,人们心目中的

仁人君子。Willie 为了要议会撤销对他的弹劾,利用Jack 查出Irwin 过去的污点,进行讹诈,迫使他就范。叙事从此节奏加速,悲剧也以此开始。J udge Irwin 拒不屈从,自杀身亡。由于Jack 的缘故,Adam 成了以Willie Stark 名字命名的一所医院的院长,而Anne 暗中取代了Sadie ,成了Willie 的情妇。由于Sadie 精心策

划,Adam 接到一则电话,得知妹妹Anne 与Willie 有染,气愤之极,决心杀死Willie 。在他

进入州议会大厦之后,枪杀了Willie ,而他自己也被击毙。叙事人兼用直接叙述和人物自白的手法,陈述他所体验和经历的这些社会经验。。1.2 理性思考 复杂的社会现实促使叙事人

思考,要求他作出解释。在讲述经验的过程中,叙事人对理性思考也有陈述,内容涉及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业、爱情、善与恶、是与非、罪与悔等哲学与伦理问题,内容繁多,这里只能择其要点,稍加归纳,提出问题,以示叙事人如何思考。首先,叙事人思考了人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作了这样的解答:

 

...the human being is a very complicated contraption and that they are not good or bad ,but are good and bad and the good comes out of bad and the bad out of good ,...(p.248)

(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玩意儿,非好非坏,既好又坏,坏中出好,好中出坏…

) 对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叙事人通过Willie 之口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Man is conceived in sin and born in corruption and he passth from the stink of the diedie to the stench of the

?

29?2006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2期

shroud.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p.191)

(人在罪恶中成胎,在堕落中出生,从出生的污浊走向裹尸布的恶臭。总会有点什么污点。)

善与恶的关系如何,又怎样加以区分?叙事人这样说:

 G oodness.Y eah,just plain,simple goodness.Well,

you canπt inherit that from anybody.Y ou got to make it,...And you got to make it out of badness.And you know why?Because there isnπt anything else to make it out of.(p.257)

(善,平常而简单的善,你不能从任何人那里继承到善,你必须造善,必须用恶造善,你知道为什么?因为舍此无以造善。)

在复杂的现实变动中,是关注过程还是结果?对过程与结果叙事人又怎么认识?

 Process as process is neither morally good,nor morally bad.We may judge results but not process.The morally bad agent may perform the deed which is good.The morally good agent may perform the deed which is bad.Maybe a man has to sell his soul to get the power to do good.(pp.3932394)

(过程自身在道德上无所谓善与恶,必须看结果,而不是过程。道德上恶的力量可能行善,道德上善的力量可能作恶。也许一个人要出卖灵魂取得权力去行善。)

这是叙事人从经验中获得的认识,他称之为“中性道德史观”。对某一现象的解释是否有正有误?叙事人认为:

 But those arenπt reasons....But the trouble is,they are half right and half wrong,and in the end thatπs what paralyses you.(p.403)

(那些不成其为理由,麻烦在于它们半是半非,结果使得人们莫衷一是。)

那么,什么是“对”,是“正”?且看叙事人让Willie怎么来说。

 And right is a lid you put on something and some of the things under the lid look just like some of the things not under the lid.(p.258)

(正确是一个贴在某些事物上的标签,贴有标签的一些事物和不贴标签的并无二致。)

德行与罪恶能否区分?叙事人对两者的关系如此说明:

 A manπs virtue may be but the defect of his desire,as

his crime may be but a function of his virtue.(p.437)

(一个人的德行可能仅仅是他欲望的缺陷,正如他的罪过也可能是他德行的功能而已。)

在叙事人看来,爱情又是什么?叙事人在词汇层次上说明了他对爱的理解:

 The word love is a word for the mysterious itch.(p.

309)

(“爱情”这个词是一个表示神秘发痒的词。)

从这些例子(有些观点下面会提到)已不难看出叙事人在陈述经历和体验时所关注的焦点,他如何就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试图作出解答。

2.概念隐喻的形成

思维具有想象性。隐喻的作用在于将理性思考和想象结合起来。人们一旦离开了具体的实际经验,开始谈论抽象概念和感情,隐喻理解就成了常规(Lakoff1993:205)。以上介绍的叙事人的经验是借助twitch这一意象加以概念化并加以诠释的。这实际上是概念隐喻形成的过程。

2.1 语言象征化 隐喻是一种映射,所以必然涉及两个领域。然而,属于认知领域的隐喻必然有其语言体现。为此,我们区别隐喻和隐喻表达式(metaphorical expression)。语篇中的twitch2单独不能构成隐喻,只是隐喻表达式。隐喻焦点往往以直义框架(literal frame)为背景,因此在语篇中,概念隐喻常常先以语言象征出现。词汇形态和句法结构构成一个象征单位的连续体。语法和词汇一样为概念内容提供结构和象征,所以具有象征性和意象性。作为语言单位的词,如twitch,或句子如His head twitched,都是意象(imagery),体现对复杂情景的解释。twitch作为意象,它表明这个词在人脑中形成的情景,以及这一情景形成的具体方式。作为象征单位,它的形式约定俗成地代

?

3

9

?

任绍曾 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

表一定的意义。在这一语篇中叙事人一开始就引出twitch 这一意象,目的是让读者在头脑中产生包含这个形象的心理空间,如: (1)He twitched all over.(p.6)

(2)his head twitched.(p.5)

(3)I could see the jaw muscles twitch.(p.42)

语义结构由约定俗成的义项构成。Lan 2gacker 指出,“为描述语义单位的语境被称作领域(domain )。领域必然是认知性的”

(1987:147)。认知域指描写某一语义结构时涉及的概

念领域,可以是知觉、或概念,也可以是极其复杂的认知系统(沈家煊1994)。语义结构通常使人联想到多种认知域,而某一突显个体的方方面面的特征就由这些认知域表现(Langaker 1987)。要了解twitch 的语义结构,必须考察twitch 所涉及的认知域。意义基于知识,根据

我们的世界知识,我们知道twitch 的语义结构所涉及的认知域有过程,说明twitch 是一个动作;时间,说明动作发生迅急,短促;方式,说明动作的突然和痉挛性;控制,说明动作无法控制;最后是主体(host ),说明twitch 通常发生在有生命体上。这从上面三例可以看出。

Twitch 在上面三例中都用于本义,本义指

直义,而喻义则指间接意义。但在这两种意义中间很难划出明确的分界线。如:

 (4)And Sugar 2Boy πs head would twitch ,the way it

always did.(p.3)

人们有理由相信Sugar 2Boy 习惯性地受某种外界影响而恼火,twitch 可以看成“恼火”的象征,这样twitch 就用于其隐喻意义。再如: (5)If the earth should twitch...(p.76)

Twitch 与无生命的地球相联系。这可以有两种解释:说话人用twitch 理解和解释

quake (地震)或者将earth 拟人化,总之都经过语义延伸,使twitch 隐喻化。一个意象的意义取决于侧面/基体、射体/界标、图形/背景这些基本认知域中两个对立面如何结合,取决于意象的哪一部分突出。(2)His head twitched 是

一个意象。按认知语法对一般不及物小句的分

析,his head 是射体、图形和侧面。但是,(2)是一种特殊的句型。当不及物主语与及物宾语相匹配时,动词就表现了双向性(ergative )的型式。Langacker 用A (Autonomous )/D (Depen 2dent )层次性(A/D layering )说明不及物小句单独为A ,及物小句为((D )A )。A (不及物小句)可以独立,描写一个相当特定的主位过程,通常为主位提供实质性的信息:只有某些个体能够crack ,tear ,snap ,lock ,melt ,ignite (Langacker 1991:387)。这说明在双向结构中,动词不仅表

明过程,而且充实主位的概念内容,因而在意象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一级语法层次上突出。同样,在句子

 (6)She twitched her head.

中,从射体/边界的关系分析,She 先使twitched 的抽象射体具体化,然后her head 使She twitched 的标界具体化。按认知语法对一

般及物小句的分析,主语相当于图形,宾语相当于基体,动词表示图形与基体之间的关系(Un 2gerer &Schimid 1996:172)。可是(6)属于((D )A )结构,其中She twitched 为A ,可以独

立,在这一层次上是图形、侧面,her head 为D ,是意象结构的基底和背景,必须依附于A 。此外her head 虽是能量链的终结点,但它和She 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动作最终还是归结到She ,只是说明具体部位而已。

外部世界的事物比之关系和过程更容易为人们感知,很自然,认知语法对作为意象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时,给表示个体的名词以中心地位,动词只是表示过程,起联系名词的作用,但是认知语法也承认,由于视角、方向或立场不同,突显的情况可以不同,动词可以在更高的语法组织层次上为全句提供侧面(Langacke 1991:387)。由于twitch 的语义特点及其所在

的双向句型,加之叙事人的注意,twitch 在句子层面上有相当程度的突显。

在语篇层次上,twitch 的突显表现在其出现频率上。A ll the Ki ng πs Men 共378页,每页

?

49?2006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2期

平均568个词,全书共248784个词,据我们仔细统计,twitch在全书共出现52次,出现频率为1/4784。作为比较,我们在BNC语料库中随机提取了3674个文档,利用Oxford Word2 smith的Wordlist获得这些文件的总词数为4, 734,697,尔后用Concord获得这些文件中twitch出现次数为39。这样就获得了twitch 出现的频率为1/121402.24。我们又在BNCIndexier中选择了Prose(Novel)这个语类,从BNC中调入10个这类文档。Wordlist告诉我们这些文档总词数为398,565,从Concord 对这些文件的运作中得知,在这近40万个词中,twitch仅出现1次。可以看出,这叙事语篇中twitch的出现率是一般语篇的25.3倍,是同类小说语篇的83.8倍。这验证了我们对twitch在这语篇中颇为突出的印象。值得着重指出的是twitch重复52次,形成一个贯穿全书的词汇链,在隐喻化过程中,它就是隐喻链,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起了有效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概念隐喻形成的时候,twitch密集出现,形成了隐喻丛,集中阐明这一原创性隐喻的两个认知域之间产生怎样的映射。

2.2 隐喻化的过度 上面我们把twitch作为语言象征作了考察,但至此,twitch尚未进入隐喻化的阶段。概念化涉及概念加工。这可以在概念化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阶段出现。在这一语篇中名词化是twitch由语言象征到概念象征的第一步。

 (8)He gave his head a twitch.

(9)Twitch was simply an independent phe2

nomenon...

(8)中twitch是动词的名词化。名词化涉及概念具体化。在名词化中,潜在的关系的哪个方面被挑选出来加以具体化和突出?这里twitch属于Langacker的第二类名词化,即名词化只表示动词突出的单次性(single episode)过程(1991:23),(8)中的不定冠词可以说明。这对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具有意义。twitch的名词化是隐喻化的需要,因为名词化是感知上由过程到个体的变化,而twitch所映射的目的域是认知上的个体。认知语法认为,任何动词都可以名词化,而且并不会引起其概念内容发生实质性变化(Ungerer&Schimid1996:25),不同之处在于动词将过程的若干状态逐一加以突出,而相应的名词则将这些状态从总体上作为事物加以突出(Langacker1987:247)。所以,上面对动词twitch认知域的分析也适用于相应的名词。功能语法把名词隐喻化视为语法隐喻,即将一种语法形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Martin指出:语法隐喻涉及名词化,而名词化是现代英语中语法隐喻的主导语义沿流。鉴于名词从根本上说是经验语法的产物,这就使得一切意义向经验意义倾斜(1992:406)。这说明名词更有利于经验概念化和对经验作出诠释。

2.3 Twitch的拟人化、神化 在语篇展开过程中,引进新的成分和关系可以引发、创造和修改心理空间。当前话语空间不断改变,新的细节不断增加,其它的则渐渐从意识中消失。与当前话语空间有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心理接点,即在概念化主体当前的心理状态下,一个被挑选出来加以特别关注的个体(1991:91)。

(9)中的independent phenomenon就是这样一个心理接点。

 (9)The twitch was simply an independent phe2

nomenon,unrelated to the face or what was be2

hind the face or to anything in the whole tissue

of phenomena which is the world we are lost in.

Twitch被名词化之后,就被喻为一个独立的现象,一个与人、人体以及我们所处世界无关的现象。在(9)中,被突出的是twitch,是图形,是注意焦点。从the twitch,the face,the whole tissue,the world中的定冠词可以看出,尽管前两个成分是回指语篇已提到的个体,后两个是从与心理空间有联系的长期知识中提取的,但都是叙事人和读者共知的成份,应该属于当前话语空间。但是independent phenomenon 却是一个心理接点。把这一新成份引进视框,当前话语空间随之更新。叙事人希望读者接受

?

5

9

?

任绍曾 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

他的认识,而读者根据话语期待(discourse ex 2pectation )会按叙事人的认识来解读语篇,当前话语空间得到更新,语篇随之推进。

如果说在twitch 作为语言象征时,多少是作为外部刺激的条件反射的话,如(4),那么到此,twitch 已被视为独立的现象。这里叙事人是以独立的个体比喻twitch ,产生了THE TWITCH IS AN INDEPENDEN T EN TIT Y 的概念隐喻。在此基础上,叙事人又赋予twitch 超乎其辖域或基体的特征:

 (10)The twitch lived that little life of its own.(pp.

3132314)

 (11)What was alive was the twitch.(p.314)

 (12)The twitch was the live thing.(p.314) Twitch 不仅是个体,而且还被赋予了生命,成了活生生的个体。Morgan 说,隐喻总是违背“选择限制”,成为一种语义偏离(1993:125)。在Twitch 隐喻化的过程中,又有了进一步的语义偏离。新的心理接点进入了视框,进一步拓展了当前话语空间。再看: (13)The twitch was all.(p.314)

(14)The twitch can know that twitch was all.(p.

314)

至此,对twitch 的拟人化已经完成。(10)至(12)从内涵上充实了twitch 的概念内容,(13)、(14)则从外延上扩大了它的概念意义。Twitch 不仅是独立的个体,而且有生命,有认知能力。现在可以概括出的概念隐喻是:THE TWITCH IS A KNOWIN G B EIN G 。对twitch 隐喻化的结果到目前为止是两个原创隐喻,是将an independent entit y 和knowing being 分别映射到twitch 上产生的对应。隐喻不是命题(Lakoff 1993:207),不存在是否符合真值条件的问题。心理空间组合可以联结两个空间的成分,但并不暗示它们有共同的特性或特征。原创隐喻是叙事人主观解释世界的结果,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原创隐喻所涉及的两个认知域的差距愈大,推理所需的耗力就愈大,张力也愈大,收到的效果也就愈大;另一方面,这也会

给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叙事人需作相对明晰的说明,如(18)。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注意到(10)到(14)都出自同一页。其实在这一页上twitch 密集出现13次,占全书出现总次数的1/3,形成了隐喻丛,旨在对twitch 隐喻化结果作

较全面的交待。那么为什么要将twitch 拟人化?Lakoff 指出,当一个事件(如death )通过某种作用力的运作(如reaping )才能理解时,那个作用力就会被拟人化(如reaper )。作物被收割后不复存在,所以死亡就出现了(1993:232)。叙事人将twitch 拟人化是为了赋予它“使然结

构”

(causation structure ),说明它不仅是一切,而且还能左右一切,借以说明目的域的概念。这个概念隐喻形成的认知基础又是如何?一方面叙事人扩大twitch 的辖域,从he ,his head ,the jaw muscles 到what was alive ,the live thing ,最后到all ,说明twitch 的认知覆盖面无

所不包;而另一方面,在twitch 所引发的诸多认知域中,突出并拓展control 这一领域。twitch 不受人的控制,被视为独立现象或个体。

在此基础上又被赋予生命和认知能力。拟人化也就此完成。事实上,当twitch 成了all ,并且知道它是一切的时候,twitch 已被赋予了超人的特征。这就为twitch 的神化做了准备。于是叙事人引出新的心理接点,改变当前话语空间,将twitch 神化:

 (15)Then ,having found that out ,in the mystic vi 2

sion ,you feel clean and free.Y ou are at one with the Great Twitch.(p.314)

句中“having found that out ”指叙事人发现一个奥秘,那就是twitch is all ,此后他茅塞顿开。既然twitch 无所不是,无所不知,那twitch 不就神了吗?作者按照英语书写规范,像G od 一样,将twitch 大写,并以大写开头的Great 加以修饰,这样就将twitch 在一定程度上神化了。更为明显的是:

 (16)I baptize you in the name of the Big Twitch ,the

Small Twitch and the Holy Ghost ,who ,no doubt ,is a Twitch ,too.(p.319)

?

69?2006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2期

这明显模仿了基督教施行洗礼时的套语:I baptize you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and of the Son and the Holy Ghost(Matthew28:19),叙事人用Big Twitch,Small Twitch替代the Father,the Son,并把Holy Ghost与Twitch等同起来,这样就产生了THE TWITCH IS THE ALM IGHT Y G OD的概念隐喻。对twitch的隐喻化也已完成。但这并不是叙事人的最终目的。他需要用隐喻化了的twitch来诠释他所经历和观察到的人生。隐喻化后的twitch指all,当指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请看:

 (17)And if I was all twitch how did the twitch which

was me know that the twitch was all?(p.314) I was all twitch不等于I was a/the twitch,但the twitch(which)was me却说明在叙事人的认知中twitch也指人。这样twitch既指物又指人,所以它指世界的一切,也指人生的一切。叙事人从他的经验中已经体验到:A ca2 reer is a twitch,love is a twitch,moral stan2 dards are a twitch,所以作了这样的概括:

 (18)...all life is but the dark heave of blood and

twitch of the nerve.(p.311)

这样叙事人就把life和twitch对应了起来,twitch不仅能左右一切,而且一切都是twitch,人生就是twitch,新的心理接点更新了当前话语空间,从而就产生了语篇的中心概念隐喻:L IFE IS A TWITCH.

3.跨领域映射

隐喻是由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目的在于利用一个非常不同的经验理解另一个领域的经验。但两个领域应该具有相同的整体事件形态。Life与twitch在事件形态上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被视为是持续存在的个体。映射结构严谨,具有本体的对应。Lakoff据此提出了恒定原则:隐喻性映射保持源域的认知本体(即意象图式结构),以某种方式与目的域的内在结构一致(1993:215)。可见隐喻是将源域固有的本体特征映射到目的域的内在特征上,目的域的这

些特征是叙事人对经验的体验和诠释。在L IFE IS A TWITCH这一隐喻中,L IFE是概括性的,指人的一般生存状态,不限于某个个人的人生,而TWITCH则指单次性过程。隐喻所体现的对应可以列表如下

:

Twitch作为动词意思是to make a sudden spasmodic motion的过程,作为名词意思是a sudden uncontrollable movement的个体。上面四点正是twitch的本体特征。Life的意思是the general or universal condition of human exis2 tence,这里指从语篇人物的经验中概括出来的life。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哪个人物的生活都具有与源域这些本体特征相对应的特征。叙事人依靠以图式为基础的知识系统(schema2based knowledge)中“人”的图式中心特征“有个人意志的”,上帝图式核心语义特征“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来解释人生为什么竟是如此:无所不知、无所不是的twitch左右人生。

Lakoff指出:跨领域的映射并不完全是对称的,而是局部的(1993:245)。隐喻在突出某一特征的同时,淡化和掩盖了其他特征(1980: 163)。所以隐喻的标准之一是:只利用某些特征的部分结构(1980:84)。比如John is a fox 这个隐喻只突出了fox狡猾这一特征,却掩盖了fox野生、犬科、尾巴蓬松等特征。L IFE IS A TWITCH这一隐喻突出了twitch的偶然性,同时忽略了twitch的生理性、急速性等特征。

4.语篇的连贯

4.1 语篇展开和隐喻化 在A ll the Ki ngπs Men中语篇结构、语篇进展以及隐喻化的过程是一致的,这保证了语篇的连贯。请看下表:

?

7

9

?

任绍曾 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

语篇结构

语篇展开

(经验陈述)

隐喻化过程取向人物、时间、地点

引出隐喻表达式twitch ,

(隐喻链开始)

进展关于Willie ,Jack 等

人物的故事展开引出语法隐喻

评价理性思考

twitch 隐喻化:

拟人化,神化

结局问题解答

结尾故事结局,人物下场

概念隐喻形成

(隐喻丛)

叙事语篇是在叙事结构的框架内展开的,而语篇的展开也和隐喻化的过程并行不悖、相辅相成:隐喻需要语篇展开过程中显示的经验作为基础,而语篇需要借助隐喻化过程中twitch 的形象进行经验陈述和理性思考。这两

者的结合构成叙事人的隐喻思维过程,语篇只是这思维过程的语言体现。在经验的联想和隐喻形象所激发的图式结构知识的相互作用下,语篇便在宏观上取得连贯。

4.2 语篇主题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经验陈述

和隐喻化是贯穿整个语篇的,这就使得L IFE IS A TWITCH 成为统驭语篇的中心隐喻,是语

篇的主题,因而是使语篇连贯的主要因素。主人公Willie Stark 和Jack Burden 的经历迥然不同,但叙事人说:Willie Stark 的故事和Jack

Burden 的故事在一个意义上是一个故事(p.157)。他们在有一点上是共同的:Willie 对政

治权力的追求和Jack 对道德完善的追求皆以失败告终。他们的人生都受twitch 的支配。隐喻可以在语言各个层次上体现,可体现为语篇。Twitch 对life 的映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整个语篇来完成。当前话语空间是在隐喻形成的过程中逐步更新、拓展的。整个语篇体现一个概念隐喻,因而必然是连贯的。

4.3 “离题”的插曲 这本叙事小说里有一段

插曲,叙事人明言:这插曲与Willie Stark 的故事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但与Jack Burden 的故事

有很大的关系(p.157),然而Jack 并没有在插

曲中出现,那关系何来?Jack 在一次调查中发现Cass 与其朋友Duncan 的妻子Annabella 有染,Duncan 发现之后即饮弹自尽。在Duncan 自杀之后,由于在对待奴隶问题上的冲突,Cass 与Annabella 劳燕分飞。叙事人用了很大的篇幅描述Cass 与Annabella 的私情交往,有的评论家认为这是此书的败笔。其实,这也是为隐喻提供经验基础。请看叙事人的交代: (19)S o ,I observed ,my nobility (or whatever it was )

had had in my world as dire a consequence as Cass Mastern πs sin in his.(p.297)

(所以,我注意到,我的高尚(或随便叫什么)在

我的世界里与Cass Mastern 的罪孽在他的世界

里具有几乎相同的悲惨后果。

) 不是吗,由于Jack 洁身自好,以“超我”

(su 2perego )战胜了“本我”(id ),结果使Anne 沦为Willie 的情妇,因此造成Adam 和Willie 的死

亡,而Cass 的罪孽导致了Duncan 自杀。一个道德高尚,一个道德沦丧,但结果一样。可见这一插曲并不离题,而是叙事人精心设计,借以说明人世无常,善恶难分这一主题,所以还是在概念隐喻的统驭之下,因而无损于语篇连贯。4.4 哲学思想 这一叙事语篇之所以连贯的

根本原因,在于中心隐喻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许多评论家认为A ll the Ki ng πs Men 是一本政治小说,其实其中的政治事件只是一个载体,借以探讨人生哲学。语篇关注的是人、人生。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哲学,是以人为对象的

哲学,不过这个“人”是指意识到自我的个人(刘放桐1984:29),我仅仅是我意识到的自我存在(Lavine 1984:330),是个人的精神存在。Lavine 指出:存在主义认为痛苦是人的潜在的、

全面渗透和无所不在的存在状况(1984:330)。语篇所呈现的正是这样一幅暗淡的图景:所有的人都在焦虑中挣扎,在痛苦中生存。语篇最后有这样的说明:

 (20)They were doomed but they lived in the agony of

will.(p.436).

?

89?2006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2期

(他们被毁了,但他们生活在情感意志的痛苦

之中。)

叙事人的朋友死了,但他们曾有情感意志,于是给他们带来痛苦。存在主义认为宇宙没有意义,人生也没有意义,语篇中的那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理性思考只能反映一种茫然,这也是体现了存在主义的观点:现实是无法最终理解的(Perry1990:533)。请看这观点在语篇中的体现:

 (21)...his friends had been doomed,he saw that

though doomed they had nothing to do with any

doom under the godhead of the Great Twitch.(

p.436)

(他的朋友被毁了,他看到虽然他们被毁了,但

与这天底下的任何劫难无关。)

他们死了,但他们的毁灭并不是由于某种劫难。他们的毁灭没有理由,无法解释。叙事人还通过Willie之口,阐述了这一存在主义的观点:

 (22)“Y ou donπt know why you work for me.But I

know,”he said,and laughed.

“Why?”I asked.

“Boy”he said,“Y ou work for me because Iπm

the way I am and you are the way you are....”

“Thatπs a hell of a fine explanation.”

“Itπs not an explanation,”he said,and laughed

again.“There ainπt any explanations.Not of

anything.”

我是我的存在,你是你的存在,这当然不成为Jack为Willie工作的理由。实际上Willie提不出理由,对什么都做不了解释。我最后的虚无是死亡,所以人们总是生活在死亡随时临头的恐惧之中。语篇中出现5次非正常死亡,正是为了说明存在的虚无。隐喻也体现了存在主义的荒诞观点:我是我的存在,但我的存在是荒诞的(Lavine1984:331)。对一般人来说,用twitch说明人生是荒诞的。其实,叙事人正是用隐喻的荒诞说明人生的荒诞。事实上Jack 也不相信,最后他说:

 (22)...he did not believe in the Great Twitch any

more.He did not believe it because he had seen

too many people live and die....the ways of

their living had nothing to do with the Great

Twitch(p.436)

他不再相信Twitch,是因为他见到很多人的生生死死,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与Twitch无关。既然世界和人生是无法解释的,当然twitch也不能作为一种解释。人生是盲目、偶然发生的过程,人生永远是悲剧。这正是语篇通过概念隐喻要传达的哲学思想。这实际上是一种神秘主义的不可知论。

5.结语

语篇是在叙事结构的框架中展开的,一方面展现人生,从而提供认知经验和社会语境,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更新当前话语空间,对twitch 加以隐喻化,最终形成概念隐喻,所以整个语篇体现这两个领域的映射,体现认知隐喻,而隐喻体现了存在主义的世界观。这确保了语篇连贯。经验是隐喻的基础,但这经验不是客观实际的反映,而是叙事人主观体验的经验,隐喻化的过程体现叙事人对经验的主观诠释。这主观性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小说成功的基础就在于此。

语篇是多功能的构建体。既然整个语篇体现一个概念隐喻,那这个隐喻就应具有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隐喻是用以使经验概念化并加以诠释的工具,因此它自然具有语言的经验功能或意念功能。隐喻同时向读者表示了叙事人的态度,将life喻为twitch就是一种评价,所以它也具有人际功能。从我们的讨论可以看出,语篇是围绕隐喻化展开的,隐喻实际上是组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因此它也具有语篇功能。这是语篇可以体现隐喻的功能基础。

附注:

1.1945年出版,获普利策奖,作者是Robert Penn Warren

(1905—1989)。Warren并曾获堡林登奖,1986年获美国桂冠诗人称号。

?

9

9

?

任绍曾 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

2.我们没有将twitch译成中文,因为twitch中的首辅音tw和

尾辅音tch都有“急促、短暂”的含义,这可从tweak,twid2 dle,twinge,twinkle,twirl和catch,switch,snatch,blotch, scratch看出。合口前元音i则有“细微、无足轻重”的象征价值(Jespersen1960:557)。所以,twitch不仅有语义象征性,还有语音象征性(sound symbolism)(Langacker1987:12)。

参考文献

Halliday,M. A.K.&C.M.Matthissen,1999.Con2 st ruing Ex 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 anguage2 based A pproach to Cognition[M].London and New Y ork:Continuum.

———2004.A n Int 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 m ar, Third Edition[M].London:Arnold.

K oller,V.2003.Metaphor clusters,metaphor chains: Analyzing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metaphor in text [J].Metaphorik de5/:1152134.

Lakoff,G.1993.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In 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C].Cambridge:CU P.

———2005.Cognitive Linguistics:What It Means and Where It Is G oing[J].《外国语》第1期。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 We L 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R.W.1987.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 m ar,V ol.I[M].Stanford:Stanford Uni2 versity Press.

———1987Nouns and verbs[J].L anguage.63/1:532

94.

———1991.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 m ar.V ol.

II[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Cognitive grammar[A].In F.G.Droste.

&J. E.Joseph(eds.).L inguistic theory and gram m atical descrip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Company.

———2001.Discourse in cognitive grammar[J].Cogni2 tive L inguistics1222/1432188.

———2004.Metonymy in grammar[J].《外国语》第6期。

Lavine,T.Z.1984.From Socrates to S art re:The Philosophical Quest[M].New Y ork:Bantam Books.

Martin,J.R.1992.English Text[M].Philadelphia/ Amsterdam: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Martin,J.R.&D.Rose.2003.Working W ith Dis2 course[M].London/New Y ork:Continuum. Morgan,J.L.1993.Observations on the pragmatics of metaphor[A].In 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C].Cambridge:CU P. Perry,M.1990.Western Civiliz ation[M].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Warren,R.P.1974.A ll The Kingπs Men.New Y ork/ London:Harcourt Brace&Company.

刘放桐,1984,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来龙去脉

[A],收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介》。上海:复旦

大学出版社。

任绍曾,2001,Linguistic features and discourse semantics

[A].In Ren,et al(eds.).Gram m ar A nd Dis2

course[C].Macao:Publications Center,University of Macau.

———2003,语篇的多维分析[J],《外国语》第3期。沈家煊,1994,https://www.doczj.com/doc/c714609928.html,ngacker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第1期。

收稿日期:2005—5—26;

本刊修订稿,2006—1—16

通讯地址:杭州市文一西路莲花港4222201

2006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2期

2006年3月

第38卷 第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Mar.2006

Vol.38No.2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On nominalization,verb alization and gramm atical metaphor,by Zhu Yongsheng,p.83

Ever since M.A.K.Hallida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in1985,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publications on its nature,classification,functions,realization forms,working mechanisms and its relation to ideology, language development,register and genre.However,the previous discussions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nomi2 nalization are far from being exhaustiv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verb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 metaphor has been largely ignored.With the purpose of giv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this paper attempts to look at the following interrelated issues:(1)Basic criteria of grammatical metaphor;(2)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nominal2 ization;(3)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verbalization;and(4)Comparison between nominalization and verbalization in terms of their metaphoric functions.

Conceptu al metaphor and discourse coherence,by Ren S haozeng,p.91

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A ll the Kingπs Men from a cognitive approach,centering round a conceptual metaphor,using theories advanced by Lakoff and Langacker.The text is found to unfol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narrative structure,presenting the life of the characters,thus providing the experiential basis for the metaphor,and, meanwhile,proceeding with 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construal of the experience by means of the metaphorization of the metaphoric expression“twitch”.The result is a conceptual mapping across the domains—a conceptual metaphor:Life Is A Twitch.The metaphor serves as the unifying factor in the text,which ensures the coherence of the discourse,and the text,in its turn,represen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etaphor.

Frequency of left2disloc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opic construction,by Cheng L i xia,p.101 Data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of left dislocations(TC1)was much higher than TC2in Archaic Chinese but from900 A.D.TC1declined sharply while the other greatly rose.We hypothesize that itπs the time that Chinese topic had begun its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C1is the prototype of the grammaticalized topic.In the frequency of TC1and TC2in English, however,we havenπt found the same diachronic change.Topic in English doesnπt hold its own syntactic position and has retained the functional status from EMdE to PDE.New topic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offer good examples for the study of topic typology.

Analysis of memes in langu age,by Chen L i nxia&He Zi ran,p.108

The meme as a uni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languages.Its replica2 tion and transmission provide a quick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enrich human languages.Memetics reveals the law of lan2 guage development;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research,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metic theory,the origin,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memes,analyses the variation of linguistic memes in the pro2 cess of replication and transmission,as well as the causes of successful memes in language.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memetic phenomena in the use of language,the authors try to provide some useful hint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study of lan2 guag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汉英动物隐喻翻译策略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 2 约翰?欧内斯特?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3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4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 5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道德观 6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7 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 8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 9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10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 11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3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 14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15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 16 英语中易混的修辞手法之区别 17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18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 19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20 浅析《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21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 22 林黛玉和简.爱不同命运的对比 23 The Analysis of Daisy in The Great Gatsby 24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25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26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27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28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 29 A Discussion of the Gothic Style as Applied 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30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 31 认识、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剖析《飘》中的人生价值 32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 33 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34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 35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试中的应用 36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 37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38 论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的逃遁主义 39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4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41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714609928.html,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作者:时璐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2期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 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9-01 一、引言 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 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隐喻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莱可夫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 or conceptual metaphor)。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 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去思维、去经历,从而在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时,就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的文化中,隐喻概念已经形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考证 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INFLATION IS AN ENEMY.(通货膨胀是敌人。)这里的INFLATION称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 AN ENEMY称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 IS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我们根据它理解隐喻”,即“经验基础”。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系统的、部分的、不对称的结构映射。这种映射通常有几种对应关系。一个是本体对应(ontological correspondences),映射是始源域与目标域实体间的一个固定的本体集对应。我们以概念隐喻“经济是旅行”为例:“经济是旅行”映射“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共同目的”和“经济危机对应旅行中的障碍”。另一个为推理模式对应(inference pattern correspondences),当本体对应被激活时,映射能把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

最新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精品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一、引言 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此书中将概念隐喻定义为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机制。这一理论颠覆了隐喻是一种用于作品修辞手段的传统隐喻观,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争相从各个层而对概念隐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林书武作为国内最早系统研究国外隐喻理论的学者,发表了一系列著作。胡壮麟老师的《认知隐喻学》(2004),束定芳先生的《隐喻学研究》(2000)以及赵艳芳老师的《认知语言学概论》(2001)等隐喻研究著作,全都表明了我国对隐喻现象研究的兴趣和研究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笔者以2005年至2015年间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概念隐喻的核心期刊为源数据,以主题词为检索项,对“概念隐喻”进行高级检索。根据检索结果,笔者将对近10年(2005-2015)概念隐喻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 二、数据分析 根据检索,从2005年至2015年,我国共发表相关文献507篇,并且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基本呈逐年上升状态。如表1所示: 三、内容分析 笔者通过进一步对内容分析发现关于概念隐喻的研究大致涉及三大主题: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3.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对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至今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空间方面:有陈燕平(2011)关于“上、下”方位的概念隐喻对比的具体实证研究。江静(2006)认为方位隐喻与本体隐喻在汉语和中的体系较为相似,从中可以找到人类把抽象概念方位化和实体化的共同经验。经济社会方面:胡志清(2008)认为英汉财经报道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并可以分类。而对经济活动的不同理解导致了语言实例、语言百分比、语言实体和语言实体频率方面的差异。时间方面:邵军航、樊葳葳(2014)认为对抽象的时间概念的认知与理解要借助于概念隐喻。时间概念隐喻及表达因的不同而不同。英美人主要是面向未来,中国人既面向未来,又面向过去。总的看,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与文化和社会实际情况和人类经验相关,因此要也要对这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相关,不同领域中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性共同存在,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需要结合语料库和文化、社会和人类经验进行综合考量。 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 朱建新(2009)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目的语的概念系统。近年来,概念隐喻理论全面应用到词汇、阅读、文化等二语习得环节中,与外语教学的联系逐步密切。词汇方面,刘启成(2011)认为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英语词汇习得,为词汇习得提供了一种新视角。陈海燕、汪立荣(2013)认为在EFL词汇教学中的隐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对词汇的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自主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

政治演讲概念隐喻

An Analy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Pointing out the significant role Conceptual Metaphors played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The aims of this paper are 1)to introdu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Political Speeches; 2) elaborate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on the basis of Lakoff and Johnson’s great work Metaphors We Live By;3)Take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alyze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used and relevant functions in his Political Speech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metaphors in political speeches systematically and reveal how metaphors work in the political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 this research can help people know the American politics and understand its culture. Key words: Political Speeches; Conceptual Metaphors; Application 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概念隐喻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概念隐喻在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使用,指出概念隐喻在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中发挥的重要角色,本文旨在:1)简要介绍概念隐喻与政治演讲之间的关系;2)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来阐述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3)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作为背景材料,分析其中所使用的概念隐喻,以及这些隐喻对其演讲的辅助作用.本文试图对所选语料中的隐喻进行系统研究,揭示隐喻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特殊作用,并且通过分析隐喻,帮助人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和文化. 关键词:政治演讲;概念隐喻;应用

概念隐喻视角下《白杨礼赞》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概念隐喻视角下《白杨礼赞》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概念隐喻作为其中的一个热点,也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追捧,对其的相关研究十分丰富。本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翻译策略,分析著名文学作品《白杨礼赞》中含有隐喻的例句,希望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隐喻句的翻译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概念隐喻白杨礼赞翻译策略对比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在80,9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现在已然成为新兴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如今多数学科都在和认知语言学结合,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解读或者创新其理论,足见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地位。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今的概念隐喻不再仅仅局限于修辞隐喻的层面,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人们的语言、思维和行动中,正如一些语言学家所说的,概念隐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本文拟从概念隐喻的三个分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视角出发,通过比较张培基教授与张梦井、杜耀文教授译本的《白杨礼赞》中相关隐喻翻译,希望从中得到一

些翻译方面的启发,尤其是遇到含有隐喻的句子,可以游刃有余、非常完美地译出漂亮的文字。 2. 理论框架 说到概念隐喻,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莱考夫,他是概念隐喻的创始人。1980年,他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概念隐喻这个概念,成为概念隐喻诞生的重要标志。莱考夫认为,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的,隐喻属于概念体系,它无处不在。隐喻不仅表现为修辞手段,更反映了一种思维方式,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概念隐喻虽然无处不在,但它也是依靠语境而存在的。如果脱离语境,没有上下文做铺垫,许多概念隐喻就失去了意义。 莱考夫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及结构隐喻。这样的划分可以说几乎囊括了我们日常所涉及的所有概念隐喻,具有全面性及权威性,因而,之后研究概念隐喻的学者大都同意这样的分类。方位隐喻是基础,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即以空间概念为始原域,构建其他非空间性的目标域(蓝纯,1990:4)。将人们自身体验到的“上下高低内外”等具体概念用于情绪、时间、状态、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将原本没有方位或方向的概念赋予方位内涵。本体隐喻抑或说实体隐喻是概念隐喻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它指的是借助一定的物理实体来描述抽象的概念。它又可以分

#愤怒的概念隐喻

“愤怒”习语与概念隐喻 “愤怒”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人人都有伤心动怒的时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为情感比较抽象,我们在表达时往往借助于其它具体的手段。例如,在表达生气时,人们除了直接说“I am angry”外,还可以运用“do a slow burn”“blow one’s top”等隐喻形式。情感概念具有生理基础,它常常根据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下面就对表“愤怒”的英语习语进行分析。 (一)“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根据Lakoff & K?vecses 的理解,生理效果的文化模型,尤其是强调“热量”的部分,构成了阐述愤怒的最为普遍的基础,即“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这一核心隐喻又可分为将“热”使用于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两类。在英语中,当中心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 ;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液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液体”(Anger is the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 首先,我们来看“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这一中心概念隐喻,与此概念隐喻相关的英语习语有: (1)He gets very hot under the collar if people disagree with him. 别人要是和他有分歧,他就很生气。① (2)Dad gets all hot and bothered if someone parks in his parking space. 如果有人把车停在爸爸的车位上,他就变得焦躁不安。 (3)I tried to be patient with her, but she was so irritating in that meeting. I just lost my cool. 我对他尽量忍耐,可是在那次会上她实在太恼人了,我不禁心头起火。 在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中,“热”是源域,“愤怒”是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是以隐喻概念或实体性对应为基础的。人们通过这一概念隐喻来理解抽象的概念“愤怒”。 其次,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在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有: (4)It makes me do a slow burn when it takes longer to check out at the grocery store than it took to shop. 在小杂货店交钱花的时间比购物花的时间都要长,让我渐渐有些生气。 (5)The bishop was breathing fire over the press release. 主教对几天前的新闻发布恼火万方。(6)It was only a suggestion, Rob. There is no need to blow a fuse. 这只不过是个建议而已,犯不上大发雷霆。 上文(4)、(5)、(6)中的三个习语的语义都是“愤怒”,这里是用源域“fire”来理解目标域“anger”,即“anger”的语义产生来源于“fire”的概念含义。 最后,我们来看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使用于液体时的情形。人们常用容器这一实体来表达情感,容器这个概念经验的形成,是人们自出生起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通常把自己的躯体理解为一个容器,这个容器承载着喜怒哀惧。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于液体时,它与概念隐喻“身体是情感的容器”(The body is a container for the emotions)结合便产生了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的液体”(Anger is a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此时,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就有: (7)When I saw the rude way she talked to him it made my blood boil. 我看到她对他说话时的那种粗野态度,不禁火冒三丈。 (8)Public anger reached boiling point when troops were called in to control protesters. 当军警

概念隐喻的资料爽

最好把这文档先看完,对你们应该有好处 爽的任务:你去找方位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然后从认知角度、语用学角度、文化角度、修辞角度等分析要把政治语篇中有隐喻的你要分析的那句摘抄下来到星期六为止做完 每个人所查文献不得少于10篇(包括著作),附在文献综述的后面。政治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每位小组成员可以选取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研究的一个视角,查阅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某一特定概念隐喻的中英差异。工作语言:英语。 以下资料可能对你有帮助 Conceptual metaphors 概念隐喻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隐喻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 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即本体)。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茶壶嘴”、“山脚”、“山腰”、“没面子”、“首领”、“桌子腿”、“火山 口”,“脚注”等。英语里有:“eye of a needle”, “mouth of a volcano”, “bottle-neck”, “head of department”, “arm of a chair”, “footnote” 等等。这些语言形式也已经被人们接受,成为了普普通通的语言。可见,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种,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 相叠加,用较为熟知的、具体的概念词语谈论不熟悉的概念。2个概念的认知域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E.g. The Internet is a highway. 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Lakoff在提到的用方位词语 (up, down) 描述人的社会地位、身体状况、情绪等抽 象概念时所给的例子 happy /good is up; sad/bad is down. low/high spirit Fall into depression 3.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 ——以《吉檀迦利》第94首中的隐喻分析为例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94首诗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为例,让读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概念隐喻诗歌隐喻认知语言学 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观念,上升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分析技巧。诗歌是我们常见文本形式之一,诗歌的创作离不开隐喻的运用,因为诗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深刻的内涵,总是会运用隐喻这一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诗的第94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什么是概念隐喻 传统的隐喻理论大多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认为是语言层面的非正常现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摒弃了传统隐喻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 2、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 摘要:概念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文章试图将该理论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指导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并希望通过此尝试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英互译水平。 关键词:概念语法隐喻;汉英翻译;教学 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交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英汉互译能力是衡量非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以补全句子形式出现的汉译英试题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而这仅占卷面总成绩5%的5个汉译英句子却成为众多考生的薄弱环节,甚至攸关整场考试的成败。学生之所以在翻译题目上失分,部分原因是由于此题被安排在整套试题的最后,学生对考试时间统筹不合理,导致没有时间去作答;此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即使勉强作答,多数学生的“汉语式英语”现象过于严重,译文很难得到高分。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汉译英水平成为许多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指导翻译实践,并希望通过此尝试逐步培养中

国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英互译水平。 一、语法隐喻概述 1985年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创始人halliday在其著作《功能语法入门》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概念,这一提法超越了传统的词汇隐喻研究。具体来讲,“语法隐喻”不是单纯地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一种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结构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这两种语法结构分别展现了同一概念含义的不同表述方式,即一致式(congruent)和隐喻式(metaphorical)。随后,halliday又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并强调名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最有力手段。名词化把小句变成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原本表示过程的动词和表示属性的形容词具有了名词特征。 在一致式概念表述里,按照我们的传统表述经验,动词表示动作、过程,名词表示行为参与者,形容词表示特征性质等。这种方式贴近我们的直觉感应,多用于日常英语表达。而在隐喻式表述概念中,人们通常根据语言的实际应用需要,变化原有的语法关系,即动词、形容词常被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等。这种用名词表示动作,或用动词表示某些概念的表述方式,在功能语法中被称为语法隐喻。通过大量的语料比较分析可知:在日常英语里,人们通常较多使用一致式的感性表达方式;而在书面英语或比较正式的文体中,

[认知,语言学,角度,其他论文文档]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一、引言 近年来,在语言学界中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越来越多。其实这种隐喻的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的修辞学传统到柏拉图的隐喻的哲学传统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本旺尼斯特的语义学传统,他们都在关心并研究隐喻。隐喻在以往的隐喻研究被当做是一种修辞现象。Richards的《修辞哲学》一书问世后,该书把隐喻当作是思想的传递(intercourse)。语言系统中的隐喻被当作是衍生的(derivative)。到了L 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人们把隐喻很明确地认定为建构人的认知系统的必不可少的认知手段。这时,人们把隐喻看作是由一个现象来认识另外一个现象的工具。现在,隐喻研究者们都认为隐喻其实就是一种认识方式。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语言表面的意义特征,更是整个概念认知域(concptual domain)的特征。概念认知域又名认知模型,它是某一个社会文化中个人或者集体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的集合。概念隐喻有两个认知域,一个是源域,另外一个是目标域。所谓映射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认知,用源域去认知目标域,进而刺激人脑中认知这类事物的认知图式。公式为“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源域和目标域还有被刺激的认知图式对理解隐喻非常重要。耿占春在《隐喻》一书曾经提到事物间的相关性是隐喻形成的基础。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隐喻的基础理论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源域和目标域之所以能映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关联性。事物间的相似性又构成了事物的关联性。关联是由人脑中的认知语境决定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映射的过程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两种本质不同的概念可以通过认知图式的激活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某种关联。概念隐喻的理解过程为“源域——认知语境——目标域”。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的预料中得到了大量的验证,在现代汉语中,我国的学者也对有关“空间、时间、情感”等方面的隐喻做了详尽的探讨。但是,笔者还没有发现与“人生”这个概念相关的隐喻研究。本文将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人们关于“人生”概念的隐喻构建和理解过程。 二、“人生”的概念隐喻 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种。下面从这三个角度理解“人生”的概念隐喻。 1.“人生”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就是利用清楚、明确的概念认知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相同的,然而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关联性。如: (1)走完一生才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

2010年第3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3 2010总第245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245 [收稿日期]2010-01-2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大学英语教改项目(301070031434) [作者简介]王晶芝(196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忠( 1949-),男,吉林永吉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言理论研究】 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 王晶芝1,2,杨 忠1 (1.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之后发现,概念隐喻理论对语篇这一语言现象具有独特的解释力。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0)03-0099-04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内,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界一个很热门的研究话题。隐喻因与日常话语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而吸引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的注意,学界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研究范畴涉及隐喻的许多方面,如隐喻的本质、隐喻的形式特征、隐喻的理解、隐喻的功能以及隐喻的工作机制等等。在传统隐喻理论的基础上,语言研究者应对现代隐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一、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人们发现在科学思维中,在对新概念的探索和阐述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因为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系统,并将此“映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此外,在语篇层面上,一些学者注意到了隐喻的语篇认知作用问题,如格特利和束定芳等,但他们尚未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隐喻在宏观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是什 么?如果能够揭示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和机制,我们就能更有力地验证人类思维是否真正隐喻化,弄清隐喻化的程度以及隐喻化的方式等。”[1]虽然隐喻研究的成果很多,但其中反映隐喻实质的基本理论只有三个,其他均为这三个理论的演变。这三种理论分别是替代理论、比较理论和互动理论。隐喻中的替代,严格地说,指将一个事物直接替代另一个不相干的事物,或者用不同词语来表达这种替代关系[2]。“替代论”认为,在生成隐喻的时候,喻体被用来替代本体,本体是真正的内涵,喻体用来使语言更具吸 引力。在“Maybe the story will evaporate overnight.”(也许这个故事一晚便会蒸发)这个隐喻中,“蒸发”被用来替代“消失”、“无影无踪”等实质性的词语。“替代论”的本质是隐喻不能直接表达意义。因此,“Maybe the story will evaporate overnight.”是间接地指代“消失”,因为无论从 逻辑上还是从措辞上看,人们都不能把“故事”和“蒸发”并列起来。“比较论”认为,隐喻的两个成分之所以能建立联系,在于通过比较两词的语义特征,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似关系。也就是说,喻体和本体有相似之处,比喻的意义就在于那一组在语境中被确定的相似点。比如“人是狐狸”这个隐喻的意义是:人和狐狸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比较论”认为,隐喻的根本就在于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预先存在的,隐喻就是设法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相 似点上来。“互动论”是里查兹(Richards )于1936年在他完成的《修辞哲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所谓“互动”,是指

动词中的概念隐喻

论动作型动词的概念隐喻类型及机制 葛建民赵芳芳 (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613712) 【作者简介】葛建民(1962.3--)男,河北省高阳县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赵芳芳(1982.9--)女,河南省济源市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学。 摘要 动作型动词是描述人类基本行为动作的核心动词,动作型动词的隐喻意义具有广泛性:包括单字动词和短语动词的多种隐喻用法。单字动作型动词的隐喻意义是由该动词与做主语或宾语的名词的非常规搭配所造成的语义冲突形成的。由动作型动词和介词或副词等小品词组成的短语动词的隐喻性是由动词或小品词的隐喻意义构建的或由两者共同构建的。动作型动词的隐喻意义所体现的概念隐喻投射类型,即从表人类基本行为活动域向人类抽象思维活动域及客观事物活动域的隐喻映射进一步验证了人类思维的隐喻性和隐喻的体验动因本质。关键词:动作型动词;语义冲突;隐喻性;体验动因 Abstract Motion verbs are core verbs that express the most basic behaviors of human beings. Motion verbs have universal metaphoric meanings which includes the metaphoric usages of single verbs and phrasal verbs. The metaphoric meanings of sigle verbs are formed by the semantic conflicts of the irregular collocations between verbs and nouns. While those of phrasal verbs are formed by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of verbs or/and particle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ypes of motion verbs further verify the theories that human thoughts are metaphoric and body-embediment is the motivation of metaphors. Key words: motion verbs; semantic conflict; metaphoric; embediment motivation 一、引言 Lakoff &Johnson 在其合作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中指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人类的思维具有隐喻性。人类常常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已知经验域和未知经验域及两者之间的映射具有系统性。这种揭示了人类认知的概念范畴性和不同概念域之间系统的隐喻性映射关系的理论就是概念隐喻理论。1999年Lakoff & Johnson又合作出版了"Philosophy in the Flesh", 书中提出了“体验哲学”理论。体验哲学的基本原则揭示了概念隐喻产生的来源和发展机制,概念隐喻的核心直接来源于我们的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我们为什么要把概念隐喻理论单 独摘出来讨论呢?这是因为,这种理论最方便应用。不论用什么观点和理论来谈论隐喻,最终都要借助概念来讨论它们。并且,概念隐喻理论与现代认知科学研究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概念隐喻理论已经是认知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以及组成 部分。最重要的是,概念隐喻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基本隐喻”方面。基本隐喻具有元认知性。一旦深入到基本隐喻层面,大量的新颖隐喻就能得到最彻底的揭示,会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也有不少人指出概念隐喻理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它的解释力和实用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实际的隐喻理解和分析中,概念隐喻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章主要对概念隐喻理论做一下简要的介绍。第一节概念隐喻及 其基理论发展一、认知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人们 长期以来并没有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只是认为隐喻属于类比。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逐渐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指出:隐喻是“真实的”。 美国思想家派帕(1948)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与哲学思想无不源于根隐喻,并在此基础上类推地构想和认识世界。当代解构主义哲学进一步挖掘了哲学的隐喻本性,认为“思维或曰主体实为隐喻中的隐喻、中心的隐喻”。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

在西方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1)以古德曼(Nelson Goodman)为代表的康德主义“创造现实”(world-making)论;2)皮亚杰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3)莱考夫—约翰逊的“经验论,也即概念隐喻论。“创造现实论”和“经验论”分别主导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进程。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研究者致力于认证和辩护隐喻的认知价值,同时也探讨了若干可能的隐喻认知模式。古德曼在《艺术的语言》中宣称“ 隐喻可以视为一种改变观察世界万物的模式”。波普尔(Karl Popper)指出人类根据某些“内在先天的预期”隐喻地映射现实,并通过试误筛选(trial-and-error elimination)获取外界知识。利科提出分裂指涉“悬搁”论,强调隐喻是“指谓”与“命名”相争的产物,认为与“情感”、“想像”结下不解之缘的隐喻同时具有间接指涉现实、“内化”(interiorize)思想和重新描述世界的功能,隐喻的意义即在于否认“意义”(sense)与“表达”(representation)之间的固有划分而突破旧有范畴、建立新的逻辑联系。奎因指出“隐喻的要义即通过类比方式创造性地向外扩展”。对隐喻认知机制与原理成系统的有效的研究是由两个美国人共同完成的。1980年,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标志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莱考夫和约翰逊两人合作著成的《我们赖以生存了隐喻》。在书中,他们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该理论一面世,就引起了世人强烈关注,也在隐喻研究领域引发了革命性的变革。二、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隐喻,文化,第三章,概念,理论,隐喻,文化,第三章,概念,理,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我们为什么要把概念隐喻理论单独摘出来讨论呢?这是因为,这种理论最方便应用。不论用什么观点和理论来

谈论隐喻,最终都要借助概念来讨论它们。并且,概念隐喻理论与现代认知科学研究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概念隐喻理论已经是认知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以及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概念隐喻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基本隐喻”方面。基本隐喻具有元认知性。一旦深入到基本隐喻层面,大量的新颖隐喻就能得到最彻底的揭示,会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也有不少人指出概念隐喻理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它的解释力和实用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实际的隐喻理解和分析中,概念隐喻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章主要对概念隐喻理论做一下简要的介绍。第一节概念隐喻及其基理论发展一、认知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人们长期以来并没有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只是认为隐喻属于类比。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逐渐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指出:隐喻是“真实的”。美国思想家派帕(1948)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与哲学思想无不源于根隐喻,并在此基础上类推地构想和认识世界。当代解构主义哲学进一步挖掘了哲学的隐喻本性,认为“思维或曰主体实为隐喻中的隐喻、中心的隐喻”。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 在西方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1)以古德曼(nelsongoodman)为代表的康德主义“创造现实”(world-making)论;2)皮亚杰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3)莱考夫—约翰逊的“经验论,也即概念隐喻论。“创造现实论”和“经验论”分别主导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进程。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研究者致力于认证和辩护隐喻的认知价值,同时也探讨了若干可能的隐喻认知模式。古德曼在《艺术的语言》中宣称“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