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生理学笔记

运动生理学笔记

运动生理学笔记
运动生理学笔记

运动生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及运动反应和适应的过程,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对人体机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阐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研究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水平的人群进行运动时的生理特点,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治某些治病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目的。生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验。

英国的生理学家希尔,被称作“运动生理学之父”。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现状1.从整体、器官水平的宏观研究深入到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的研究。2.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无氧功率的研究是当前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最大摄氧量是评价耐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两者有极大的正相关。而个体乳酸阈训练又是提高极限下强度的最佳手段。3.对研究方法的探讨:自动化分析仪器设备、电镜、核电磁共振、电脑信号处理等。4.提高人体机能辅助方法的研究:运动员抓住一切可能,提供能增进人体机能的物质和手段以提高运动成绩。5.密切联系运动竞赛。

●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1.最大摄氧量的研究最大摄氧量是评价耐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两者有极大的正相关。自动气体分析仪的出现,使得在运动实践中用直接法测定最大摄氧量成为现实。也使得最大摄氧量这一指标在运动科研和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深入。目前,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能力的研究与应用仍然是运动生理学的重要课题。

2.对氧债学说再认识传统氧债理论:在进行剧烈的运动时,由于机体所提供的氧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此时机体要进行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形成氧债。在恢复期机体仍然保持较高的耗氧水平,以氧化乳酸,偿还氧债。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生理学家展开了对氧债、氧亏和无氧阈这三个概念的争论后,引起了更多人对大强度运动后,人体是否缺氧问题的关注和兴趣。认为:人体在从事短时间的大强度力竭性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的浓度是持续升高的而此时的耗氧量却已恢复到安静水平;在从事长时间力竭性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就已经达到峰值,并且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渐趋降低,在运动后的恢复期继续降低到安静时的水平,而此时的耗氧量却高于安静时的水平,表现出乳酸和运动后的额外氧耗没有线性关系,从而证明了“氧债”概念不正确,提出了用“运动后过量氧耗概念”。

3.关于个体乳酸阈的研究人体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大,血乳酸的水平会持续升高,当运动强度增至最大摄氧量的60%左右时,血乳酸开始明显升高,这个血乳酸的拐点被称为无氧阈。亚极限负荷运动时,肌肉组织因缺氧导致乳酸的产生是无氧阈理论建立的基础。即认为这个拐点意味着肌肉开始缺氧,由有氧功能向无氧功能过渡。但是有很多证据表明,亚极限负荷运动时,缺氧并不是肌肉产生乳酸的真正原因。乳酸阈(LAT)的概念是根据血乳酸浓度变化和运动强度的关系而提出来的。当运动强度逐渐加大时,血乳酸的变化出现两个非线性拐点,即2mmol/L和4mmol/L。国内外广泛使用4mmol/L作为乳酸阈值。由于乳酸阈没有考虑运动时乳酸动力学的个体特点,其拐点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他们根据运动时和运动后血乳酸的动力学特点,求出每个受试者的乳酸阈值,并称此为个体乳酸阈(ILAT)。由于个体乳酸阈的改善依赖于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因此它是极限下强度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实践证明,个体乳酸阈训练是提高极限下强度运动能力的最佳手段。目前用个体乳酸阈指导运动训练已成为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4.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于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是一种机体的整体机能水平或工作效率降低的生理现象,应同疾病和运动训练中的过度训练相区别。运动性疲劳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生理过程。它是由运动员引起的全身多器官和系统机能变化的综合结果。运动性疲劳可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从中枢到骨胳肌细胞再到细胞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或这些过程综合变化,都可造成疲劳。目前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认识已从单纯的能量消耗或代谢产物堆积,向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认识发展。研究水平也由细胞、亚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变化深入到生物分子或离子水平。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1956年harman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基学说,认为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称为自由基。研究证明,急性剧烈运动可使体内自由基浓度增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剧烈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强,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其次是剧烈运动时,乳酸的堆积抑制了清除自由基酶的活性,使自由基的清除率下降;第三是由于运动时体内有些物质可自动氧化而生成自由基。运动引起体内自由基含量增多,会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而对组织和细胞造成的损伤表现:(1)运动性贫血和血红尿蛋白。剧烈运动时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自由氧化速率加强,从而产生大量自由基,使红细胞脂肪质过氧化,降低了细胞膜的变形能力,脆性加强,导致红细胞溶血,最终发生运动性贫血和血红尿蛋白。(2)造成肌肉疲劳。剧烈运动后,过多自由基可攻击肌纤维膜湖和肌浆网膜,使其完整性受到破坏,造成一些离子的运转的紊乱。另外也可使线粒体的呼吸链受到破坏,使ATP的生成发生障碍,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加速疲劳过程的发展。(3)延迟性肌肉酸痛。目前已有证据显示,延迟性肌肉酸痛与自由基损伤有关。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可有效清除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过量地自由基。另外可以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及一些中药也可有效地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

6.运动对骨胳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的影响超过习惯负荷的运动训练或体力劳动能引起骨胳肌延迟性酸痛(Delayed-Onset-Muscular-Soreness,DOMS)、肌肉僵硬、收缩和伸展功能下降及运动成绩降低,因而受到生理学研究人员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组织撕裂、痉挛假说。进一步研究表明,运动后产生肌肉酸痛与肌肉损伤或肌纤维结构的改变有关。有的学者把运动引起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称为运动性肌肉损伤(Exercise Induced Muscle Damage ,EIMD)。尝试用针刺和静力牵张促进超微结构变化的恢复和缓解肌肉酸痛。目前,利用电子显微镜、免疫电镜、微电极、色谱分析、同位素示踪、核磁共振和多聚酶链是反应技术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技术,通过观察大负荷运动后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自由基水平、酶活性、生物膜的机能、亚细胞结构和功能、收缩蛋白的代谢和基因表达等指标的变化,分析研究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机能的变化,以及促进骨胳肌的机能恢复的生理机制,将运动对骨骼肌机能影响的研究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

7.关于肌纤维类型的研究目前,在肌纤维类型研究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研究快肌和慢肌纤维德机能和代谢特征,运动对运动员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不同类型肌纤维在运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肌纤维类型这一指标在运动选材中的应用等。

8.运动对心脏影响的研究 1984年心钠素的发现,从分子水平内分泌方面改变了人们对心脏传统的认识,证明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还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

内分泌器官,心脏所分泌的心钠素具有利钠、利尿和舒张血管作用。近年来发现,心脏不仅是心钠素的分泌器官,同时也是心钠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长时间耐力性训练所导致的心率减慢及血压降低都与心钠素的作用有关。

9.运动与控制体重目前,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有关运动与控制体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运动生理学工作者的重视。有关运动控制体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引起肥胖的机理、肥胖的评价方法、运动减肥方法和运动减肥机理等方面。近年来运动生理学对肥胖机制以及运动减肥机理的研究较多,研究内容也日益加深,主要集中在肥胖的中枢调定点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机制方面。研究表明,单纯运动或单纯节食的减肥效果不如运动加节食。限制能量摄入结合有氧运动是最佳减肥方案。由大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能量消耗多,且不会引起运动性损伤,因此能有效地达到减肥目的。一般减肥运动的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自身最高心率的70-80%,运动时间为20分钟左右或更长,每周运动3-4天。常用的减肥运动方式有慢跑、越野跑、自行车、健美操和游泳等。

10.运动与免疫机能运动对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是近年来运动生理学十分关注的课题之一。虽然人们习惯地认为运动员抗病能力高于一般人,但科学研究表示,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免疫机能没有显著差异。大量研究表明,适当地运动对免疫机能有良好的影响。中等强度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大负荷运动后,人体的免疫机能却下降。而且,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对机体免疫学机能下降越明显。大负荷运动后,由于人体免疫机能下降,病毒和细菌易侵入人体而发病。因此有学者提出运动后免疫机能变化的“开窗理论。”由于运动形式的多种多样,而且影响人体免疫机能的因素很多,造成人体的免疫机能影响的多样性。可以预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运动对人体免疫机能影响仍然是运动生理学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二章运动对肌肉功能的影响

肌肉的收缩形式

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特点:肌肉收缩使肌肉的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因而引起身体的运动。肌肉张力增加出现在前,长度缩短发生在后。但肌肉张力在肌肉开始缩短后即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故又称等张收缩,有时也称动力性或时相性收缩。肌肉向心收缩时,是做功的。其数值负荷重量与负荷移动距离的乘积。等张收缩中,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顶点”,出现的主要原因在此关节角度下杠杆效率最差,肌肉收缩损失一部分力量。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只有在“顶点”肌肉才能有可能达到最大收缩,这是等张训练不足之处。

2.等长收缩:肌力大小同负荷大小有关,负荷愈大,肌肉收缩的张力愈大,随着负荷的增加,肌肉开始出现缩短的时间愈晚,且缩短的速度和长度愈小。当负荷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时,肌肉在收缩时不能缩短,但肌力却达到最大值,这种肌肉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静力收缩。肌肉等长收缩时,虽然收缩力达到最大值,但由于长度不变,因而不能克服阻力做功。

3.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又称退让工作。离心收缩时肌肉做负功。

4.等动收缩:(也称等速收缩)是指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肌肉进行等动收缩时整个运动范围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等张收缩则不能。

●向心、离心和等长收缩的比较

1.力量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可产生最大张力,比向心收缩大50%,比等长收缩大25%。关于肌肉离心收缩为何产生较大的张力,原因:首先是牵张反射,肌肉受到外力牵张时会反射性地引起收缩。在离心收缩时肌肉受到强烈牵张,因此会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强烈收缩。其次是肌肉内并联及串联成份在离心收缩时都发挥作用。肌肉进行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时,力量的大小随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但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在向心收缩中,收缩速度较低时力量较大,随着收缩速度的加快力量减少;而在离心收缩中随着收缩速度的加快开始力量有所增大,然后开始下降。

2.肌电 a当肌肉进行随意的等长收缩时,积分肌电(IEMG)与肌张力呈直线关系。即随着肌力的增加IEMG也增加。b在等速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时,IEMG与肌张力成正比。但在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的IEMG较向心收缩低。c张力不变, IEMG与缩短速度呈直线关系。在收缩速度相同情况下,离心收缩的电活动(IEMG)低于向心收缩。d以不同的速度作最大收缩时,不论是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还是等长收缩,其IEMG没有差异。表明在最大用力收缩时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没有明显差异。

3.代谢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肌肉离心收缩时所消耗的能量低于向心收缩,其耗氧量也低于向心收缩。

4.肌肉酸疼大负荷肌肉离心收缩比向心收缩更容易引起肌肉酸疼和肌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收缩,肌肉酸疼均在练习后的1至2天才明显出现。肌肉离心收缩引起的肌肉酸疼最显著,等长收缩次之,向心收缩最低。

●关于肌肉酸疼假说及研究进展:延迟性肌肉酸痛是指人体从事不习惯运动后所出现的肌肉痛疼或不舒服感觉,由于这种痛疼并不是发生在运动后即刻,而是在发生在运动后24-48小时,所以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1.损伤假说是由霍夫提出来的,他认为,未受训练的肌肉参加长时间工作可导致损伤,肌肉酸疼是肌肉内部结构损伤所致,包括肌纤维损伤和结缔组织损伤。2.痉挛假说迪夫瑞斯认为延迟性肌肉酸疼是由局部运动单位的强直性痉挛所致。运动造成肌肉局部缺血,引起一些致痛物质(P物质)的产生,当致痛物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便刺激肌肉内的痛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疼痛又反射性地一起痉挛,痉挛有进一步使局部缺血加剧而形成恶性循环。3.肌肉温度升高可以导致肌肉组织损伤,造成肌纤维坏死和连接组织分解。

20世纪初,Hough发现人体进行负重屈臂伸运动后出现骨骼肌酸痛症状,他认为这种酸痛症状主要是由于“肌肉组织结构破坏”所致。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运动延迟性肌肉酸痛和运动性肌肉结构损伤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提出延迟性肌肉酸痛是运动肌纤维损伤所致的假设,特别是近十年以来,运动医学工作者在此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是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但目前延迟性酸痛损伤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缓解方法

1.牵拉活动

2.电疗

3.准备与整理活动。

肌肉力量

绝对力量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为该肌肉的绝对力量。肌肉绝对肌力和肌肉的横断面大小有关,肌肉横断面越大,其绝对肌力越大。而肌肉横断面

的大小又取决于组成该肌肉力量的肌纤维数量和每条肌纤维的粗细。绝对肌力只能反映肌肉力量大小,而不能反映肌肉每条肌纤维力量大小。

相对力量是指肌肉单位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相对力量可更好地评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力量——速度曲线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取决于活化的横桥数目;收缩速度则取决于能量释放速度率和肌凝蛋白ATP 酶活性,而与活化的横桥数目无关。从力量——速度曲线上可以看出,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要想得到较快的收缩速度,就必须降低负荷。如果要克服更大的负荷阻力,肌肉的收缩速度就要减慢。通过不同负荷的训练,可得到不同的训练效果小负荷训练可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得到提高。用最大负荷进行训练,肌肉进行等长收缩,虽然可以使肌肉力量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无助于收缩速度的提高。如果要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得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就必须采用最适的负荷和速度。

当负荷逐渐减轻直到仅是肢体运动时,运动时间(movement time简称MT是指肢体运动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却不一定会随之缩短。力量越大的人动作速度快。在负荷相同的条件下,力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当以同样的速度运动时,力量特别大者的力量是力量小者的两倍。

(Repetition Maximum的缩写是RM是指疲劳前所能完成的最大负荷的重复次数)力量增加不仅能在一定负荷下有较快地运动速度,而且在同样1-RM百分比下快速移动负荷的能力增强。

爆发力:人体在短时间内所完成的最大做功能力。当一个运动员的体重较大,而且绝对力量较大时,运动员具有较大爆发力。

●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简述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

1.肌肉长度肌肉在收缩时的初长度与肌纤维中的每个肌节的长度有关。肌节的长度可以影响肌纤维收缩力量。

2.肌肉收缩速度在训练中不仅要注意运动负荷,更主要的是注意运动速度。如果要发展爆发力,就要尽可能地加快运动速度(在负荷适宜的情况下);而要发展肌肉力量,就要尽可能地加大运动负荷,同时使肌肉的收缩速度相应的减慢。总之,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要结合运动项目特点,使运动速度和负荷适当地结合。

3.肌肉体积肌肉力量大小与肌肉体积有关,肌肉体积越大,力量越大。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肉横截面积增加造成的。由运动训练引起的肌肉体积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中收缩成份结果。肌纤维中成份增加,是由于肌肉的激素和神经调节对运动后的肌肉产生反应,是蛋白质合成增多。研究证明,主要是肌凝蛋白增加。肌凝蛋白是肌纤维内一种重要的收缩蛋白。凝蛋白含量增加,可使肌肉收缩力量及速度得到提高。力量训练引起肌肉横断面增大,除蛋白质以外,同时伴随肌肉胶原物质增多。多数学者认为,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大是由于肌纤维的增粗,而不是肌纤维数目增多。但少数学者认为,力量训练也可导致肌纤维数目的增多。

4.肌肉的神经调节研究表明,肌肉牵拉后立即收缩,所产生的力量比牵拉后停留一段时间再收缩的力量大。(如投掷运动员投掷之前先向后摆动身体,向后引器械,会使向前的运动力量加大)用牵张反射的原理解释:骨骼肌中的本体感受器(肌梭)对牵张敏感,由于肌梭和肌纤维德排列成并联关系,因此当牵张骨骼肌时,肌梭也同时受到牵张后会立即反射性地引起受到牵张的肌肉产生收缩,使肌肉力量增加。力量训练会使腱器官对张力的敏感性下降,使肌力增加。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影响肌肉力量:其一是改变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的数量;其二是改变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冲动发放频率。如果在完成同一动作时,肌肉力量增加了,就意味着有较多新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或是在同一运动单位中,冲动的频率增加了。另外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改善了主动肌和协同肌、对抗肌、支持肌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

5.性别用绝对力量表示,在各种练习中,男子力量都明显大于女子。用相对力量表示,性别之间差异却明显地缩小或消失。

6.年龄人在成年之前,力量的增长很快。肌肉体积德增长与力量增长呈正相关。身体发育成熟后,只有经过超负荷训练才能使肌肉力量增加。如果不进行力量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会同其他器官一样开始走下坡路。20-30之间的肌肉力量最大,以后逐渐下降。

7.体重体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较大,体重较轻的人的相对力量可能比体重大的人大。

运动单位及动员

运动单位是由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Motor Unit 简称MU)。可分为运动性运动单位和紧张性运动单位。运动性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较高,收缩力量大,但容易疲劳,氧化酶的含量较低,属于快肌运动单位。紧张性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兴奋时冲动频率较低,但发放的冲动可持续较长时间,氧化酶的含量较高,属于慢肌纤维。运动单位的大小是不同的,一个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数目因肌肉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一个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数目越小,就越灵活,而越多产生的张力越大。在同一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的兴奋是同步的,而同一肌肉中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的活动则不一定是同步的。

运动单位动员(Motor Unit Involvement, MUI):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的大小与兴奋的肌纤维数目有关。肌肉收缩时兴奋的肌纤维数目越多,产生的张力越大。由于肌肉中所有的肌纤维都属于不同运动单位,因此同时兴奋的运动单位数目决定了张力大小,张力不但与兴奋的运动单位数目有关,而且也与运动神经元传到肌纤维的冲动频率有关。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又称运动单位募集。

研究发现,肌肉在收缩时肌张力与MUI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当肌肉收缩力量增加时,MUI也成比例增加。在力量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动员的运动单位比向心收缩少。当肌肉疲劳时,力量会显著下降。当肌肉做持续最大收缩时,MUI可以达到最大水平,肌肉力量会随着收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MUI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在最大力量收缩时,肌肉MUI已经达到最大值,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不会有新的运动单位再参与工作。但是,如果让肌肉保持次最大力量(50%最大力量)收缩至疲劳,可以发现,在持续收缩的过程中,肌肉张力可以基本保持不变,但MUI却逐渐升高。这是因为在次最大用力的收缩中,在开始阶段只需要动员较少数量的运动单位就可以产生足够的力量,随着疲劳程度增加,参与工作的每个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会下降。为了维持肌肉力量,就必须有较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肌肉力量可以得到维持,但MUI却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快肌白肌运动性运动单位Ⅱ

Ⅱb 快缩白 FG

Ⅱa 快缩红 FOG

慢肌红肌紧张性运动单位Ⅰ慢缩红 SO

不同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1.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1)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

(2)快肌纤维的肌浆网(内质网)较慢肌纤维发达

(3)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较快肌纤维丰富

(4)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而快肌纤维中含有较多收缩蛋白

(5)与快肌纤维相比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线粒体,而且线粒体的体积较大

2.神经支配特征慢肌纤维有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慢,兴奋阈低。神经末稍与肌肉接触面积小。神经末稍内突触小泡的含量小。

3.生理学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研究表明,快肌纤维收缩持续的时间短,慢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较长。在人体骨骼肌中,快肌运动单位与慢肌运动单位是相互混杂的,一般不存在单纯的快肌或慢肌。但是在每个人的每块肌肉中,快肌与慢肌运动单位的分布比例是不同的。肌肉中如果快肌纤维的百分比较高,肌肉收缩速度就较快。(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肌肉收缩力量与单个肌纤维的直径和运动单位中所包含的肌纤维数量有关。由于快肌纤维的直径大于慢肌纤维的,而且快肌运动单位中所包含的肌纤维数量多于慢肌运动单位。因此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地大于慢肌运动单位。快肌运动单位百分比较高的肌肉的力量大于慢肌运动单位百分比较高的肌肉。运动员在完成某一运动时,如果参与工作的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则在同样的运动速度下能发挥较大的力量;当肌肉力量相同时能产生较大收缩速度。

(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快肌运动单位比慢肌运动单位更容易疲劳。是因为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潜力较大。慢肌纤维中的线粒体体积大而且数目多,肌红蛋白的含量也比较丰富,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为致密。

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电生理学特征慢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较长,快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较短;慢肌纤维收缩时间长,快肌纤维收缩时间短;慢肌纤维的静息电位较小,快肌纤维的静息电位较大;慢肌纤维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快肌纤维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短。

4.代谢特征

(1)慢肌纤维的氧化能力明显大于快肌纤维实验证明慢肌纤维氧化脂肪的能力为快肌的四倍。慢肌纤维中作为氧化反应场所的线粒体大而多,线粒体蛋白的含量也较快肌纤维多,慢肌纤维中的甘油三酯可比快肌纤维多三倍。另外,慢肌纤维中的毛细血管的数量多于快肌纤维,说明慢肌纤维的血液供应丰富。慢肌纤维中的肌红蛋白含量也明显大于快肌纤维。这都说明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大于快肌纤维。

(2)快肌纤维的无氧代谢能力高于慢肌纤维快肌纤维中一些重要的与无氧代谢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慢肌纤维。

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高耐克等人让受试者用2/3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发现慢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继而转向快肌纤维。甚至当慢肌纤维中的糖元完全空竭时,快肌纤维中还有糖元剩余。当运动强度为15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快肌纤维中的糖元首先被消耗。这说明,在以较低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按被动员。在运动时运动单位的动员具有选择性。而且这种选择性与运动强度有密切关系。在运动训练时,采用不同强度训练时,可以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为了发展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必须包括大强度的练习;如果要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就要由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练习组成。

运动员肌纤维组成

运动员肌纤维的组成具有项目的特点。参加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骨骼肌中快肌纤维百分比比较从事耐力运动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高。相反,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却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既需要耐力又需要速度的运动项目,肌肉中的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虽然从平均值中可见肌纤维组成有明显的项目特点,但应注意的是,在相同项目中肌纤维组成的变化范围也是很大的。这意味着肌纤维组成的优势只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运动训练可使人体产生良好适应。

肌纤维类型分布同遗传与训练的关系

关于如何解释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分布不同,有两种观点:其一,每个人生来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分布比例就已经确定,而且这种比例是不能通过训练和其他方法得到改变。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优秀运动员某种肌纤维占优势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的肌纤维类型组成是先天决定的。只有那些肌纤维组成占优势的运动员才能取得好成绩。其二,运动员长时间系统从事某一专项运动训练,可使肌肉结构和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通过训练可导致运动员肌纤维组成发生适应性改变。即“训练适应”的观点。

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1)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萨尔廷发现耐力训练可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的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2)酶活性改变肌纤维对训练的适应表现为肌肉中有关酶活性的有选择性增强。

●运动训练与肌纤维类型的转变

1.骨骼肌纤维类型决定于遗传训练并不能引起快肌纤维想慢肌纤维转化或慢肌纤维向块肌纤维转化。

2.交叉神经支配可引起肌纤维类型转变这种假设在动物骨骼肌交叉神经支配实验中得到证实。

3.运动训练对肌纤维亚型的影响目前许多研究证实,耐力训练、阻力训练和速度训练后Ⅱ

型肌纤维的Ⅱb向Ⅱa转化,而在停止训练和肌肉废用后,Ⅱ型肌纤维出现相反变化,即Ⅱa向Ⅱb转化。

4.运动训练对快慢肌纤维的影响运动训练无法引起Ⅰ型肌纤维向Ⅱ型肌纤维转化,即慢肌向快肌纤维转化。而运动训练能否引起Ⅱ型肌纤维向Ⅰ型肌纤维转化,还有待于更多实验证实。

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Ⅱ

型肌纤维

(1)超负荷原则所谓超负荷是指肌肉对抗超过平常所遇到的负荷。肌肉或肌群超负荷时,对抗最大或接近最大阻力,能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超负荷可使肌肉得到极大刺激,并产生一定生理适应,使肌肉力量增加。超负荷并不是超过本人的最大负荷能力,而是指这种负荷超过平时一般负荷阻力。或超过自己过去已经适应的负荷。

(2)渐增阻力原则在训练过程中,超负荷可使肌力增加,使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已经适应的低负荷。这时如果不增加训练负荷,使之达到新的超负荷,就不能是力量继续增加。要想继续取得负重训练的最佳效果,就要逐渐增加负荷,使负荷重新成为超负荷,训练效果才能不断地增生。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负荷增加一般采用“负荷到8,训练到12”。

(3)由大到小原则是指在负重抗阻训练中,先进行主要由大肌肉群参与的练习,然后进行小肌肉群的练习。其生理机制:一,当一块肌肉受到训练而增加力量时,身体其它肌肉的力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因此先练习大肌肉群,这种相互影响会更加明显;二,小肌肉群容易疲劳,一块肌肉的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对其它肌肉的工作能力有所影响,因此,先练习大肌肉群可推迟肌肉疲劳的出现。

(4)专门性原则包括进行力量练习的身体部位的专门性及练习动作的专门性。换言之,进行负重抗阻练习时,应包含着直接用来完成动作的肌肉群,并尽可能地模拟其实际的动作结构及动作节奏与速度。因为不同的专向练习对身体各肌群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时力量训练的动作应和实际运动结构相似或一致。身体部位的专门性和动作结构的专门性,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协调调节能力,以及肌肉内一系列适应性生理、生化变化。生理学机制:不同肌群甚至同一肌群的不同运动单位之间应具有一定的神经肌肉协调性。在训练中,不仅肌肉本身会发生变化,神经系统也会发生变化。在训练中,不仅要注意运动技术的专门性,还要注意:肌群运动时的关节角度;肌肉的收缩形式。

(5)合理的训练间隔原则研究表明,对初次参加运动训练者,隔天训练的效果比每天训练效果好。训练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力量消退速度影响不同。通过力量训练使肌肉力量增加后,如果每隔6周进行一次力量训练,可以使力量的消退的速度大大延缓;如果每两周进行一次力量训练,可使已获得的力量得到保持。

肌肉训练的构成

1.等张训练

等张训练又称动力性训练或向心训练。进行等张训练时,肌肉没有静力紧张,肌肉的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在肌肉力量增长的同时,肌肉群的协调能力也会得到提高。(1)训练负荷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与运动项目特点相适应。5-RM的负荷能使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使肌肉力量速度都得到发展,适应于举重和投掷项目运动员;6-10-RM的负荷能使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使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度都得到提高,但肌肉耐力的增长不明显,适合于100米、跳跃等项目运动员;10-15-RM 的负荷可使肌纤维增粗不明显,而力量耐力速度均有提高,这样负荷适合于400米、800米跑等运动项目;30-RM的负荷可使肌肉内毛细血管网增多、肌肉内有关有氧代谢酶的活性提高,因此可有效地改善肌肉耐力,但对力量和速度的提高不明显,30RM是用于耐力性运动项目运动员。

(2)训练的组数和重复次数一般认为等张力量训练计划由1至3组和2至10RM负荷组成经济、适宜。

(3)等张训练的频率每周进行四次训练是能坚持长期训练的最大频率限度。一般认为,要使肌肉力量明显增加,而又不至于产生慢性疲劳的积累,每周进行三次等张训练最为适宜。

2.等长训练

又称静力训练,肌肉产生张力,但长度并不发生变化。从生理学角度,静力练习可使神经细胞持续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有助于提高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进行训练时,由于局部肌肉持续紧张,对该部位的毛细血管压力增加,使血液循环受阻,从而造成局部缺氧。因此,肌肉的无氧代谢能力会得到提高,肌红蛋白含量增加。静力练习不能提高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协调性。

(1)等长训练的强度和次数经验证明每周安排5次训练课,每次课进行5至10次最大等长收缩,每次持续的时间为5秒钟是较为适宜的。

(2)关节角度的特性进行等长训练时,由于关节角度不发生变化,因此力量增长只在受训练的关节角度最明显。如果要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获得等长收缩力量增加,那么训练必须在不同的角度上进行,而不能只在一个角度上进行。因此,等长训练在实际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等长训练可以增加进行训练的某一角度的肌肉力量,而不能发展整个关节范围的力量;而且等长训练对肌肉快速用力也没有什么良好的作用,甚至有不利影响。训练中运动员可用等长练习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某一障碍点(顶点)。发展某一力量较差的关节角度(顶点)力量。等长练习的作用大多发生在训练的早期,要取得最佳训练效果,必须用最大力量练习,并且要持续足够时间,使参加工作的肌肉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

3.等动练习

肌肉进行最大等动收缩时,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都产生最大张力。(也称等力练习、等速练习、调节阻力练习)。由于等动练习在关节运动的各个角度均受到相应的最大负荷,因此力量的增加明显。等动训练最大的优点就是在练习中,运动速度可以得到控制。快速等动训练能使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力量均增加,而慢速等动练习,只能使慢速运动力量增加。由快速等动训练所增加的快速肌肉耐力大于慢速等动训练所增加的慢速力量耐力。

等动训练应遵循下列原则:训练频率为每周2-4次。训练持续时间为6周或6周以上。在训练中要尽可能使受试者的动作接近运动技术所包含的运动动作。并尽可能使运动速度达到甚至超过受试者运动技术中所包含的运动速度。每次训练课应进行3组练习,每组最大收缩的次数应为8-15次。

4.离心练习

进行离心练习时,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在练习时肌肉交替收缩与放松。但是肌肉收缩时,表现为肌肉被拉长,而不是缩短。向心练习和离心练习增长力量效果相似,似乎为增加力量而进行的离心练习,得不到比其他练习更多益处。但同样负荷训练后,离心练习引起的肌肉疼痛比其他练习明显。

5.超等长练习

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练习。超等长练习是在肌肉先被拉长的情况下进行向心收缩。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所以能产生更大力量,是因为肌肉弹性组织产生的张力变化以及牵张反射使肌肉收缩加强。

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利弊的比较

(1)等张练习的运动负荷比较容易控制和检测训练效果。

(2)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可增加力量。要提高运动成绩,采用等张练习可得到比等长练习更好的训练效果。在超负荷训练中,采用等张练习可比等长练习更有效地增强爆发力。然而,两者增加力量效果却相似。等张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更有效。

(3)等张练习较等长练习能更有效地发展肌肉耐力。而等张练习后疲劳的消除较等长练习快。

(4)等长练习仅在关节运动范围内的某一点产生明显力量增长。在其他位置,力量增长不明显。而等张练习则可以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均产生力量增加。

等张练习与等动练习利弊比较

快速的等动练习可使肢体在各种速度运动时的肌肉力量都得到较大增长。等动练习能使运动成绩比等张练习有较大提高。这意味着等动练习能使参与同训练模式相似的运动的肌肉力量和速度得到较大提高。而且,等动练习引起的肌肉疼痛较等张练习轻,等动练习优于等张练习。

动作电位正常肌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肌纤维膜内外存在60-90毫伏左右的电位差,膜内为负,膜外为正,这一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肌纤维兴奋时,膜电位的极性会发生偏转,变为膜外负,膜内正,而且产生可传导扩布的电位变化,这个电位变化称作动作电位。

肌电图的应用

1.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

2.利用肌电图研究肌肉疲劳(1)肌肉等长收缩至疲劳的研究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肌电幅值随着肌肉疲劳程度加深而增加。(2)在研究肌肉持续工作至疲劳过程中发现,随着疲劳程度加深,肌电信号的平均功率频率降低,肌肉工作负荷越大,疲劳程度越大,平均功率频率的减少明显。(运动单位募集假说;运动单位同步活动假说;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假说;肌内压增大假说)。(3)利用肌电图评价肌力。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进行收缩时,其肌电信号的积分值同肌力成正比,即肌肉产生张力越大肌电信号的积分值越大。

第三章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运动员心脏增大,心壁增厚是运动训练的良好反应,对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和增加身体有氧代谢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试述运动对心脏形态、机能影响

●从事不同类型训练的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特点(简述运动员心脏的心态特征)

经过长期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不论是耐力性和力量性运动员的心脏总体积指数全部显著大于无训练的普通人。但不同类型运动员的心脏增大有其各自不同特点:耐力性运动员表现出全身增大趋势,不仅左心室容量和心室壁厚度有所增加,而且右心室腔也显著扩大;而力量性运动员增大和左室增大有关,并以左心室肌肥厚为主,而左右心室扩大都不明显。目前研究结果具体归纳如下:(1)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左室腔扩大,左室壁不变;力量性运动员则左室壁增厚而室腔未见增大。(2)力量组室壁增厚而腔不变但耐力组不仅室腔增大,而且室壁也增厚。(3)力量组左室肥厚明显,伴随轻度腔扩大;耐力组左室腔扩大明显,伴随轻度室壁增厚。

●从事不同类型训练的运动员心脏的机能特点

耐力性训练引起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增加心脏的前负荷(即容量负荷),因为在进行耐力训练时,参加工作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吸的加快、加深,加强了“肌肉泵”和“呼吸泵”的作用,具有促进静脉回流的效应;力量性训练引起心脏血流动力性变化是增加了心脏的后负荷(即压力负荷),因为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工作肌肉的强烈收缩,带有静力性用力的特征,压迫了外周血管,因此具有增大心脏排血阻力的作用。耐力运动员的心脏扩大和心肌肥厚,对增加耐力训练时心脏泵血量,提高机体的有氧能力是有利的;力量运动员左室心肌肥厚,对克服力量练习时增大外周循环阻力,加强心脏排血功能,保证工作肌肉的供血液也是有利的。

经过系统训练引起的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是对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如果停训后,原来训练时对心脏刺激消失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运动员心脏结构变化是可逆的,其中左室内径比左室壁厚度的变化速度快,并且运动员心脏形态在全年不同训练季节变化相当缓慢。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可将窦性心动徐缓作为判断训练程度的参考指标。

2.运动性心脏肥大运动性心脏肥大,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储备高,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良好反应。

3.心血管机能改善安静时运动员心率较低,每搏输出量较大;当剧烈运动时,心率达到最高时,其每搏输出量比非运动员增加幅度更大。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

此外,经过训练心肌微细结构会发生改变,心肌纤维内ATP酶活性提高,心肌肌浆网对钙粒子储存、释放和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再合成速度增加,冠脉供血良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运动不仅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而且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运动开始后,能迅速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以适应运动活动需要。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可发挥心血管系统最大潜力,充分动员心力储备。运动后恢复期,也就是说运动机能变化很大,但运动一停止就能很快恢复到安静时水平。

运动对心脏超微结构影响

经过系统的耐力训练可使心肌重量增加,肌纤维增粗,肌节变长,肌球蛋白显著增高,心肌毛细血管增生和闭合的毛细血管开放共同致使毛细血管供血增多,细胞器的改变以线粒体最明显,心肌供能增加,ATP酶活性增强。而短时间的训练在心肌纤维和粗、细肌丝均无明显变化时,即可见线粒体肌质网摄Ga2+能力增强加强了心肌收缩和舒张机能平衡。

超负荷运动,心肌代偿性肥大的同时,线粒体肿胀,肌断裂,进而有肌丝紊乱,粗丝减少,最终导致肌丝断裂、解聚等变性坏死现象。超负荷剧烈运动下的心肌状态,可能和心肌局部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对心肌损伤病理过程相似。在剧烈运动时,能量的大量消耗促使自由基的酶活性、儿茶酚胺与肌红蛋白的增多等因素也均可使自由基增加。活化氧通过奇电子同细胞成分反应,导致蛋白变性,膜脂质过氧化和超化因子形成,使酶表失活性和膜通透性异常,从而构成损伤心肌的一个重要原因。

●运动员安静时出现的心博徐缓机制

1.心率和心博量在影响心输出量的比重上变化优秀运动员安静时心肌收缩力量增加导致的心搏量增大时产生心动徐缓的主要原因。心搏量增加通过反馈作用可能使传向心脏的神经冲动减少,造成心率减慢,一般认为是长期训练导致心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和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结果。

2.支配心脏的神经张力的变化运动员安静时出现心博徐缓是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脏窦房结的控制关系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作用的比例25/50,而经过训练可使这种比例关系改变为15/45,也就是说:训练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都有所下降,而以交感神经张力下降更为明显,从而使心率降低。

3.支配心脏的神经敏感性变化迷走神经冲动敏感性增加才使心动过缓,较高的敏感性和迷走影响加强可能是互相补充的。

运动时心输出量变化

1.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向循环系统中射出的血量称为心输出量(Q),它取决于每次心跳射出的血量(SV)和每分钟的心跳次数(HR)。Q=SV×HR。由于在大多数练习和运动中要克服的大负荷的体重,因此,进行最大工作时女子在氧利用方面是有利的。(男子体重大于女子)。

2. 心输出量的调节在运动开始前,支配血管和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就已使进入体循环的血液增加,并同时使心率增加。运动开始时,心输出量在早期快速地增加,主要是由于血液从内脏器官和不工作肌肉转移到外周循环中。运动时,骨骼肌等细胞代谢增强,这些组织细胞的耗氧量增加,所以生理学中都以机体耗氧量来衡量运动强度。运动时血液循环系统适应性变化归根结底是增加心输出量以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同时运走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运动时的心输出量与机体耗氧量成正变关系,而且,运动时的心输出量的增加有性别差异。在同样耗氧水平,女子的心输出量比男子多5-10%,这是因为女子血液中血红蛋白较男子低5-10%,所以这是一种弥补血红蛋白较低的一种代偿机制,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是通过心率加快或增加每搏输出量两方面来实现的。

(1)每搏输出量的控制

调节SV主要有两个机制:其一是进心脏的血量,其二是植物神经系统兴奋的程度

每搏输出量的内源性控制

内源性因素对SV的控制包括血量对心脏机能影响。研究证明,在安静时和运动中,心脏舒张末期容积是相对不变的,运动中SV的增加就是由收缩期收缩力量增大造成的。心脏射出的血量或SV特别取决于收缩期左心的收缩力量和舒张末期的心室容积。由于SV和静脉回流量必须相等,所以一个增加必然使另一个增加,由于心室容积没有显著增大,但心室壁受到更大的张力,牵拉了心肌纤维,结果使收缩力量大增最终效果是SV增多。

每搏输出量的外源性调节

SV的外源性控制指植物神经系统对心脏活动的神经调节。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交感神经刺激,身体工作能力将大受影响。当交感神经系统的加速神经刺激时,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力量增大,力量增大使左心室排空更加完全。SV增多。

2.心率的调节

心率

运动时心率增快与耗氧量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运动导致心率增快的五个阶段:运动开始前的预期性或条件反射性增快,运动早期的陡形加快,运动中期缓慢加快,稳定时态和恢复(快速恢复和缓慢恢复)。运动前心率预期性增加纯属于心理性机制。运动一开始,其机制大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神经冲动达到所支配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心迷走神经受到抑制。运动开始后,来自肌肉、肌腱和韧带反馈信息传入神经系统。运动中,心率缓慢加快是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上升、温度升高等体液因素。运动后,神经信息不存在,故心率快速下降,随后体液因素逐渐恢复,故心率缓慢降落。

心率的调节

心率受血流量和血流速度的内在性控制和植物性神经外在性控制,但主要是受神经活动调节的。植物神经系统的副交感和交感纤维终止于窦房结和心肌不同部位,两条副交感神经(称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HR减慢,交感系统的加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RH加快,心肌收缩加强,无论何时,HR都处于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为主的控制之下。

3.每搏输出量和心率与心输出量的关系

研究表明,高强度运动中SV和HR与Q的关系:在最大运动负荷中,HR可以增加到正常水平的2-3倍,而SV仅能增加到安静时的2倍。如果HR或SV中某一个保持不变,Q分别可以增加到2-3倍,然而,如果两者都达到最大值时,Q可以增加到安静时的5-6倍,当人以最大负荷运动时能达到此值。虽然HR对Q有影响大于SV,但是训练使Q增加主要还是靠增加SV。因为训练不能使HR增加。

4.训练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经有氧训练后,最大心率并没有明显变化,不同年龄HR最大值的曲线适用于任何人,而与有氧能力无关,训练效果主要反映在SV增加。增强有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保持高水平Q和SV的时间。以低于100%VO2max但高于80%VO2max最大值的负荷训练,持续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运动与心钠素

心钠素(ANP)也称为心房肽和心房利钠多肽。它是心房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舒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的肽类激素。心钠素的发现(1984)证明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还是一个重要内分泌器官。

心钠素释放的影响因素

1.物理因素无论是心房扩容还是直接牵拉心房,都可引起心钠素释放,心房压力增加,是促进心钠素释放最有效的刺激。

2.钠负荷渗透压也是引起心钠素释放的有效刺激。

3.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可引起心钠素的释放。

心钠素对血管作用可以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所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

心钠素与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时血浆心钠素的水平显著提高。

心钠素与心肌缺血心肌缺血,血浆心钠素水平常提高。

心钠素与运动的关系血浆心钠素水平可因体力运动而大幅度升高,但上升的幅度因人而异,血浆心钠素的水平对体力运动的反应呈强度依赖性,没有明显的阈强度,有一定时间的依赖性。

●评定心脏功能的方法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做出恰当判断。目前常用对定量负荷试验有联合机能负荷试验及台阶试验等。

●简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量的大小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而每搏输出量又决定于心肌收缩和静脉血回流

1.心率和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心率加快和每搏输出量增多,都能使心输出量增加。如果每搏输出量不变,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是每分输出量增加,但心率过快时,每个心动周期缩短,特别是舒张期缩短更加明显,因此心室没有足够时间充盈,以致使每搏输出量减少。心率加快了但由于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输出量仍然减少。反之,如果心率过缓,虽然舒张期延长,心脏能获得足够的血液充盈,使每搏输出量有所增加,但因心率过低,每分输出量减少。

2.心肌收缩力如果心率不变,每搏输出量增加,则每分输出量也增加,因此,心肌收缩力是决定每搏输出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心肌收缩力强,每搏输出量就多。在一定范围内,心肌纤维收缩力与心肌纤维收缩前的初长度有关,在生理范围,心肌纤维初长度越长,收缩力越强。对于心脏来说,心肌纤维初长度取决于心室血液的充盈度,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舒张期充盈量越多,则心肌纤维被拉长程度越大,心室收缩力也越强,从而使每搏输出量增多。在完整体内,心肌收缩的变化是受神经体液调节的,。

3.静脉回流量心脏输出的血量来自静脉回流,静脉回流增加是心输出量增加的前提。血液由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主要取决于静脉血压与右心房内压差。只有在压差增大、静脉回流量增加时,心输出量才能有所增加。当神经体液因素引起心肌收缩时,每搏输出量增加,同时心缩期心室容积减少。待心肌舒张时,心室内压下降更加明显,因而静脉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更多更快,故心肌收缩力加强,一方面可增加心输出量,另一方面又可加速静脉血液回流心脏。静脉回流量还与肌肉收缩和胸内压有关,强烈肌肉运动时,不仅增加心率和每搏输出量,而且还可以使静脉血管广泛收缩,提高静脉充盈压,加速血液回流。此外,心室舒张吸力、呼吸动作和四肢肌肉对静脉挤压作用,都有助于静脉回流。

总之,在神经系统作用下,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是心肌收缩、心搏频率和外周血管的紧张性(加速血液回流)等各种调节机制所起的整合效应。

运动员有氧或无氧代谢能力

无氧阈在持续递增负荷时从有氧供能到无氧供能所代替的这一点称为无氧阈(AT),这一点通常是由乳酸浓度在4毫克分子/升时来表示的。

实验依据

1.体内从有氧向无氧代谢转化时相

第一时相随着运动开始和强度的增加,组织将摄取较多的氧,从而导致呼出气中氧含量的百分比减少,同时二氧化碳的百分比会增多,肺通气量和心率及摄氧量会呈直线增加,这是因为强度低,所以血乳酸生成量极少,呼吸商在0.7-0.8之间,因此第一时相因为有足够的氧气保证运动,所以无疑属于有氧代谢过程。

第二时相运动强度逐渐加大,当达到最大摄氧量的40-60%时,摄氧量和心率会有所上升,血乳酸增至安静时的二倍,二氧化碳生成量增加,肺通气量增加,这样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会有所增加此时,肺通气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呈非线性升高是与慢肌纤维较多的动员,与丙酮酸生成量和氧化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而与无氧代谢的关系较小,所以,把第二时相的开始称为“有氧代谢”阈。

第三时相运动强度再继续增大,当达到最大摄氧量65-90%的范围时,摄氧量和心率呈直线增加,一直持续到接近最大运动负荷时,血乳酸迅速地增加直到受试者达到最大摄氧量。此时肺通气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继续增加,以代偿乳酸堆积,然而过度通气也并不能完全代偿,此时FE二氧化碳有持续下降趋势,而FE氧则继续升高,为此第三时相开始时,血乳酸急促增加,并伴有明显的肺通气量增大,这与缺氧导致无氧酵解,与运动员快肌纤维的加强工作关系较大,此时相为“无氧阈(AT)”。

2.无创伤性测定无氧阈

3.用血乳酸测定无氧阈

4.用心率测定无氧阈的探讨

对无氧阈学说的理论研究

无氧阈学说理论研究依据是以最早的氧债理论——氧亏为基础的。(1)希尔等把乳酸代谢与运动后恢复期的氧耗量仍高于安静水平联系在一起,认为运动中,形成乳酸约有五分之一于运动后继续氧化,从而提供能量使其余五分之四的乳酸重新转化为糖元。(2)玛伽俐对此理论进行修正,把氧债分为乳酸性氧债和非乳酸性氧债。

(3)盖塞等人为用乳酸性氧债是过于简单化了,许多工作证实乳酸在运动过程中以及静息状态下都是非常活泼的代谢物质,生成与排出始终保持动态平衡。(4)布鲁克司等提出了废除氧债概念,建立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的新概念。而无氧阈建立的基础是在亚极负荷运动时肌肉组织由于缺氧大量产生乳酸。证据表明,在亚极量运动时,缺氧并不是肌肉产生乳酸的真正原因。肌肉不缺氧,乳酸值升高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多,以及其他一些能影响乳酸代谢的因素造成的。

个体乳酸阈无氧阈值每人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个人的不同训练阶段时期测量也不一样,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

横向研究表明,耐力运动能有更高的个体乳酸阈水平,纵向研究也表明,经过耐力训练后,个体乳酸阈得以提高,而且个体乳酸阈的显著改善并不需要VO2max的显著改善,因此它是决定极限运动下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反应了骨骼肌的代谢水平,所以今后研究个体乳酸阈的重点应放在骨骼肌。

●试述最大摄氧量的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也称最大吸氧量或最大耗氧量)。它反映了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大摄氧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其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氧运输系统或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1.氧运输系统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器官的活动吸入肺,并通过物理弥散作用与肺循环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交换。因此,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肺功能的改善为运动时氧的供给提供了先决条件。

弥散入血液的氧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携带并运输。因此,血红蛋白的含量及其载氧能力与最大摄氧量密切相关。而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则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循环系统得运输效率,即心输出量大小,它受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所制约。许多研究证明,运动训练对最高心率影响不大。所以,由训练者与无训练者在从事最大负荷工作时心输出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每搏输出量造成的。后者决定于心肌收缩能力和心容积的大小。优秀耐力运动员在系统训练的影响下出现安静心率减慢、左心室容积增大和每搏输出量增加一系列心脏形态机能的适应性变化,表明心脏的泵血机能和工作效率提高。由此可见,心脏泵血机能及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决定最大摄氧量最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要实现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除了有一定的肺泡通气外,还必须有相应数量的肺部血液灌流量与其匹配。由于剧烈运动时人体增加心输出量的能力远远跟不上肺通气的增加,结果导致部分肺泡得不到相应的血液供应,其中的气体不能实现与血液的交换,使气体交换率降低。由此可见,心脏的泵血机能是限制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2.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最大摄氧量影响当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肌组织从血液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是影响最大摄氧量的重要因素。每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组织所利用(或吸入)氧的百分率称为氧利用率。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代谢特点有关,许多研究表明,慢肌纤维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大且氧化酶活性高,肌红蛋白含量也较高。慢肌纤维的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增加慢肌纤维的摄氧能力。可见,有氧能力的好坏不仅与氧运输系统的机能密切相关,而且与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即肌纤维组成及其有氧代谢能力有密切关系。

3.其它因素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1)遗传因素最大摄氧量与遗传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可训练性即训练使最大摄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小。

(2)年龄、性别因素最大摄氧量在少儿期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于青春发育期出现性别差异,男子30岁女子25岁以后,最大摄氧量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幅度减小。最大摄氧量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一般认为女子的心容积、血红蛋白含量和心输出量等均比男子低。

(3)训练因素长期系统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水平。在训练引起最大摄氧量增加过程中,训练初期最大摄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心输出量的增大;训练后期最大摄氧量的增加则主要依赖于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增大。但由于受遗传因素限制,最大摄氧量提高幅度受到一定制约。

最大摄氧量与有氧耐力的关系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最大摄氧量水平的高低是耐力性项目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如何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一个人的最大吸氧水平也是耐力性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2.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最大摄氧量有较高的遗传度,可作为选材生理指标之一,尤其可作为儿童少年心肺功能最好的选材指标。

3.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将最大摄氧量强度作为100%最大摄氧量强度,根据训练计划制定不同百分比强度,使运动负荷更客观更实用,为运动训练服务。

●无氧阈(乳酸阈)个体乳酸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意义

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最大摄氧量和乳酸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二者反映了不同的生理机制。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代谢水平。通过系统训练最大摄氧量提高可能性较小,它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而乳酸较小受遗传因素影响,其可训练性较大,训练可以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显然以最大摄氧量来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增进是有限的,而乳酸阈值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增进更有意义的指标。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理论与实践证明,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其理论依据是,用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既能使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机能达到较高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氧基础,同时又能在能量代谢中使无氧代谢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研究表明,优秀耐力运动员有较高的个体乳酸阈水平,以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有氧工作能力。

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1.持续训练法是指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对于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来说,总的工作量远比强度更为重要。由于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较大,需在运动开始后约3分钟才能发挥最高机能水平。因此,发展有氧代谢能力而采取训练,练习时间要在5分钟以上,甚至可持续20-30分钟以上。●(长时间持续运动对人体机能产生什么影响)长时间持续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诸多良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机能的稳定性,改善参与运动的有关中枢间的协调关系,并能提高心肺功能及最大摄氧量,引起慢性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肌红蛋白也有所增加。对发育期的少年运动员及训练水平低者尤其要以低强度的匀速持续训练法为主。

2.乳酸阈强度训练法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以此强度进行耐力训练,能显著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由于个体乳酸阈的可训练性较大,有氧耐力提高以后,其训练强度应根据新的个体乳酸阈强度来确定,运动员随着训练水平提高,有氧能力的百分利用率明显提高。

3.间歇训练是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间歇,并在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而不是完全休息。由于间歇训练对练习的距离、强度及每次练习间歇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往往不等身体机能完全恢复就开始下一次练习。(1)完成的总工作量大间歇训练法比持续训练法能完成更大的工作量,并且用力较少,而呼吸、循环系统和物质代谢等功能得到较大提高。对于发展有氧代谢来说,总的工作量远比强度更为重要。(2)对心肺机能影响大间歇训练法是对内脏器官进行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间歇期,运动器官(肌肉)能得到休息,而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运动时间短,练习期肌肉运动引起内脏机能变化,都是在间歇期达到较高水平。无论在运动时还是在间歇休息期,可使呼吸和循环系统均承受较大负荷。因此,经常进行间歇训练,能使心血管系统得到明显的锻炼,特别是心脏工作能力以及最大摄氧量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高原训练在高原训练时,人们经受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两种负荷,这对身体造成缺氧刺激比平原更为深刻,可以大大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使机体产生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效应。研究表明,高原训练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及总血容量增加,并使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工作能力增强,从而使有氧耐力得到提高。

●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

1.能源物质储备(1)ATP和CP的含量人体每千克肌肉中含ATP和CP在15-25毫克之间,在极限强度运动中在10秒内几乎耗竭。(2)糖元含量及其酵解酶活性

2.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参与代谢过程的酶活性、神经与激素的调节、内环境变化时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各器官活动的协调性等。

3.最大氧亏积累在剧烈运动时,需氧量大大超过了摄氧量,肌肉通过无氧代谢产生能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最大氧亏积累(MAOD)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一般持续运动2-3分钟),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许多研究发现,最大氧亏积累是衡量机体无氧供能能力的重要标志,短跑运动员的无氧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与最大氧亏积累高度相关。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1.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在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中,一般采用短时间、高强度的重复训练,无氧低乳酸训练,其原则是:(1)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2)每次练习的休息时间不能短语30秒,因短于30秒是ATP、CP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以维持下一次练习对于能量的需求,故间歇时间一般选用长于30秒,以60秒或90秒的效果更好;(3)成组练习后,组间练习不能短于3-4分钟,因为ATP\CP的恢复至少需要3-4分钟。

2.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1)最大乳酸训练 1分钟超极量强度间歇4分钟的运动可以使身体获得最大乳酸刺激,是提高最大乳酸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为使运动中产生高乳酸,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要短。练习时间一般应大于30秒,以1-2分钟为宜。以这种练习强度和时间及间歇时间组合,能最大限度地动用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2)乳酸耐受能力乳酸耐受能力一般可以通过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乳酸脱氢酶活性而获得。因此在训练中要求血乳酸达到较高水平。一般认为在乳酸耐受能力训练时以血乳酸在12mmol/L左右为宜。然后在重复训练时维持在这一水平上,以刺激身体对这一血乳酸水平的适应,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有氧耐力(aerobic endurance)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糖和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称有氧能力(aerobic capacity)。

1.最大摄氧能力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心脏泵血机能和肺通气与换气机能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凡是能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均能影响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2)肌纤维类型及代谢特点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实验证明,优秀耐力专项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且出现选择性肥大,同时还伴有肌红蛋白、线粒体及其氧化酶的活性和毛细血管数量增加等方面适应性变化。(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中,要求神经过程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为在大量的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从而能长时间地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奏地转换。(4)能量供应特点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

●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无氧耐力(anaerobic endurance)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里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有时也称无氧能力(anaerobic capacity)。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提供能量,因此,无氧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力。(1)肌肉无氧酵解供能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2)缓冲乳酸能力肌肉无氧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到血液后,将对血液PH值造成影响。但由于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PH值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变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3)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尽管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能中和一部分进入血液的乳酸,减弱其强度,但由于进入血液的乳酸量大,血液的PH值还会向酸性方向发展,加上因氧供应不足而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都将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

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 1.间歇训练法 2.缺氧训练法。

●运动后氧债学说及废除的依据

关于氧债学说的五个阶段

1.本世纪,霍布金、希尔在实验室中发现,肌肉收缩本身不需要消耗氧,只是在恢复肌肉的收缩能力时必须有氧存在,其用途在于清除乳酸。

2.希尔发现,肌肉收缩转变舒张会释放第二次热但必须在有氧气存在时才会出现,其热量约相当于该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乳酸总量的五分之一被氧化所释放的热量。同时,迈尔霍夫发现肌肉收缩时,肌糖元含量逐渐减少,而肌肉中的乳酸逐渐增多,肌肉舒张时相反,本世纪20年代初建立氧债学说,获诺贝尔奖。

3.1933年马加里亚发现人体在3-8分钟耗竭运动后的恢复期,血乳酸并不会因运动的停止而减少,此时的氧耗量比安静时间高,认为运动后恢复期分为两个时期:非乳酸期,氧消耗与乳酸的清除在时间上无联系;乳酸期,氧与乳酸清除有联系,他代表乳酸重新合成糖元。

4.洪研究表明,人在从事1-3min的耗竭运动后恢复早期血乳酸浓度持续升高,到第六分钟达到峰值。人在从事10-65分钟的耗竭运动时,血乳酸浓度在运动中就可以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故在运动后恢复早期血乳酸仍呈减少趋势,直到安静水平。

5.为了从理论上弄清乳酸和氧债的关系,学者们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氧债学说进行了全面挑战。

废除氧债概念的依据

布鲁克斯在1973-1980年间,用衰竭的鼠注入同位素14C标记的乳酸钠,在不同的恢复阶段,测量了血液、心、肝、肾和肌肉中的乳酸,并用二维空间X线照相技术,看到在恢复期内乳酸的通路是多途径的,并得出结论:运动后恢复期乳酸的去向,应以身体在恢复期内的代谢状态为转移,如果在恢复期内某人的血糖元浓度明显下降,乳酸则较多地转化为葡萄糖。为此可清楚地看到,体内乳酸无论是在安静时、运动时或运动后,都不是一种静态物质,它的生成与排除永远力求保持动态平衡。这样看来,乳酸与过量氧耗的关系并不密切,因此也就谈不上还债的问题了,最明显的实例是麦克阿特症患者的病例,患这种病的人肌肉中缺少磷酸化酶,故这类患者肌肉丧失生成乳酸的能力,但在实验中仍可见到这类患者在运动之后的恢复期,同样出现过量氧耗,即非偿还乳酸之债,则氧债的概念可以废除。

●氧债与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区别

经典氧债学说将运动后恢复期内的过量氧耗称为氧债。传统的氧债理论认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机体摄入的氧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此时机体要进行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形成氧债,并将氧债分为乳酸氧债和非乳酸氧债,在恢复期机体仍然保持较高的耗氧水平,以氧化乳酸偿还氧债。

过量氧耗:运动结束后,肌肉活动虽然停止,但机体的摄氧量并不能立即恢复到运动前相对安静的水平。将运动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运动后恢复期的摄氧量与运动中的氧亏并不相等,而是大于氧亏。因此,运动后恢复期出现的过量氧耗,不仅用于运动中所欠下的氧,而且还用于是处于较高代谢水平的机体逐渐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水平所消耗的氧。

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因素

1.体温升高在运动后肌温不可能立刻下降到安静时水平的情况下,导致肌肉代谢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实验证明,运动后恢复期内氧耗量的恢复曲线,与体温和肌肉温度的恢复曲线是十分一致的。

2.儿茶酚胺的影响运动后,儿茶酚胺的浓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它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细胞膜上的Na、K泵的活动增强,从而消耗过多的氧。

3.磷酸肌酸的再合成运动后恢复期恢复CP再合成,可分为快时相和慢时相,正好与运动后恢复期内的耗氧量一致的。

4.Ca离子的作用 Ga离子有刺激线粒体呼吸作用,运动中从终末池中释放大量的Ca离子,而恢复期内回收这一部分的Ca离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Ca离子全部回收到终末池之前,仍有促进线粒体呼吸的作用。

5.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也有加强细胞膜Na、K泵活动的作用,运动时释放大量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将在运动后恢复期内继续发挥作用。

●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

有氧能力训练的负荷:

1.运动形式大肌肉群能参与活动和周期性的、长时间的、有一定强度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活动。

2.练习强度能达到最高心率的60%至90%,或者是最大摄氧量的50%至85%,

3.锻炼次数每周3至5次

4.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取决于练习强度。一般可持续的有氧活动15至60分钟范围内作出选择,对非运动员的成年人,以低强度、长时间的活动为宜。

理论依据:

人体有氧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训练的次数、强度、持续时间、运动方式与起始的健康水平,从最大摄氧量角度分析:

1.最大摄氧量通过训练只能提高5-25%。

2.最大摄氧量的提高与训练次数有关。起码每周要保持3次训练,如果每周少于两次训练,最大摄氧量变化不明显。

3.提高最大摄氧量的最低阈值。应为最大心率储备的60%左右(50%最大摄氧量)。最大心率储备是指最大心率与安静时的心率之差,再加上安静时的二分之一的心率。

4.要想改进身体的组成,使去脂体重的比例增大,每周的训练次数不能少于3次,每次至少持续20分钟。

5.持续训练时保持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6.初次练跑每周3次以上,每周超过30分钟,有可能一起足膝的损伤,为此可选用不同项目进行交替练习。

7.年龄不是耐力训练的障碍。中老年人最大摄氧量的变化与青年人相似,只是年龄大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训练。

8.力量训练不能提高最大摄氧量。

9.短期训练不能提高人体的有氧适应能力,最少需要10周到20周才有效。

人体有氧代谢训练的原则

1.在最初训练时必须使大肌肉群也参加运动。

2.保持大肌肉群持续不断的、有节奏的、数十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

3.为了达到有氧训练的目的,运动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心率和呼吸率能达到本人的最高值的50-70%,身体出汗。

4.如果参加勃格体力感知测试表,运动主观感觉应达到12-14之间。

5.每次参加训练时,必须遵守先做准备活动,在做剧烈运动,最后作恢复运动程序。

6.有氧代谢锻炼的次数,每周进行3-4次是比较适宜的。

7.每次训练时间,开始时每次训练5-12分钟比较适宜,逐渐地延长到20-30分钟。

8.提高有氧代谢的训练项目,最好是快走、跑、游泳、骑自行车、越野滑雪或有氧舞蹈等等。

●人体在运动中是如何进行能量供应的?

人体在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磷酸源系统、酵解能系统和氧化能系统。

磷酸原系统作为极量运动的能源,虽然维持运动时间仅仅6-8秒,但却是不可代替的快速能源。

酵解能系统是运动中骨骼肌糖元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能源系统。

氧化能系统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应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

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具有各自特征,但运动中不存在绝对的某一能源系统功能。一般运动开始时,机体首先分解肌糖元,如100米跑在运动开始约3-5秒,肌肉便通过糖酵解方式参与供能;持续运动5-10分钟后,血糖开式参与供能,当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摄氧量强度时,可达安静时供能速率的50倍,运动时间延长,由于骨骼肌、大脑等组织大量氧化分解利用血糖,而致血糖水平降低,肝糖元分解补充血糖,其分解速率较安静时增加5倍。脂肪在安静时即为主要供能物质,在运动达到30分钟左右时,其输出功率最大。脂肪分解利用对氧的供应有严格要求,因而通常在时间长运动中,当肌糖元大量消耗或接近耗竭且氧供应充足时才大量动用,蛋白质在运动作为能源功能时,通常发生在持续30分钟以上耐力项目。随着运动员耐力水平提高,可以产生肌糖元及蛋白质的节省化现象。

运动与内分泌

运动对甲状腺素分泌机能的影响

1.急性运动后甲状腺素的变化大多数研究表明急性运动后甲状腺素浓度增加。运动中甲状腺素适当增高,有助于能量物质的分解,供给肌肉更多能量。

2.长期运动训练队甲状腺素分泌的影响长期运动训练队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影响不大。

3.运动对甲状腺素周转率的影响运动时甲状腺素周转率加快。

运动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运动可以使体内胰岛素水平下降,且降低程度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相关。运动中胰岛素水平适当降低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它可以使肝糖元分解的激素的作用占优势地位,维持血糖水平。另外还可以抑制运动肌、肝脏、脂肪组织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这样,一方面防止血糖下降;另一方面抑制运动肌和其他组织中糖元、脂肪的再合成,有利于运动肌组织中糖元和脂肪的分解,促进糖、脂肪的作用。

运动对肾上腺皮质素分泌的影响

1.非力竭性运动后糖皮质素的变化研究结果颇不一致。不变或降低。

2. 力竭性运动后糖皮质素的变化力竭性运动后糖皮质素呈下降趋势。

运动对肾上腺髓质素分泌的影响

运动中儿茶酚胺的分泌量是增加的。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调节血液的重新分配,促进肝糖元和脂肪的分解,有利于肌肉运动的顺利进行。

●运动对雄激素分泌活动的影响

1.中等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对睾酮分泌的影响中等强度、持续时间不长的运动可使睾酮明显升高。血浆睾酮的变化似乎与运动负荷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当运动员负荷达到一定限度时才能使血浆睾酮升高。可能与儿茶酚胺的作用,及肾上腺皮质雄激素分泌量增多有关。

2.长时间的力竭性运动可以使血浆雄激素浓度降低。可能还影响到睾丸本身机能。]

3.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睾酮值是高于正常人的。

唾液睾酮在体育科研中应用的意义

1.采集唾液标本无损伤、无应激影响,可以频繁多次取样,简便易行。

2.唾液睾酮反映了体内游离睾酮水平

3.唾液睾酮可反映血总睾酮的变化。

●运动对生长素分泌的影响

1.短时间、中等强度运动的影响生长素变化与受试者机能状况有关适应者血浆生长素不变,不适应者升高。

2.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影响血浆生长素经潜伏期后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又逐渐下降。

3..影响运动中生长素变化的几个因素(1)潜伏期运动中血浆生长素的升高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且潜伏期的长短与运动强度有关。(2)运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强,血浆生长素增加。(3)机能水平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运动时生长素变化不同。(4)生长素的“爆发性”分泌特点。在从事长达5-7小时的运动时,血浆生长素的变化多次出现高峰现象,因而认为生长素的释放具有“爆发性”特点。

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改进

运动技能就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运动方式。即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运动技能是一种行为。其生理的本质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运动技能的分类 1.闭式技能的特点完成此类动作时,基本上不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动作;这类动作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动作。完成这类动作时,反馈信息主要来自本题感受器。 2.开式技能特点完成此类动作,往往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如在篮球投篮时,因为对方盖帽而改投篮为分球;此类

动作是多种多样的;完成这类动作时,由多种分析器参与工作,并综合成总的反馈信息。其中往往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

●运动技能主要研究的方向

1.反馈在形成运动技能中的作用

2.动机对运动技能的影响

3.运动员对动作的自我分析

4.错误动作的纠正

5.运动技能的转换等等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1.粗略学习时相(运动粗略时相表现、生理原因及注意事项)

外在表现与生理原因

外在表现生理原因

(1)动作不准确、不协调、僵硬、多余动作多(1)兴奋在大脑皮层扩散,使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内抑制

过程建立不完善

(2)动作不连贯,缺乏节奏和韵律(2)兴奋与抑制尚未建立起连贯的定型

(3)错误动作较多(3)分化抑制不完善

(4)分不清动作的主要环节与次要环节(4)分化抑制不完善和反馈调节不巩固

(5)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完成动作的情况(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号系统未建立起巩固的选择性联系

(6)动作易受外界的干扰而被破坏(6)条件反射建立不巩固

在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学生尚未建立起精细的肌肉感觉,学习动作主要靠视觉分析器的作用。因此本阶段的教学应注意多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如示范等),使学生在模仿学习中通过反馈逐步建立肌肉感觉。

(2)由于学生对所学的新动作缺乏感性认识,抓不住主要技术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突出重点,不宜过多地要求技术细节,以利于分化抑制的建立。(3)利用保护、帮助、降低动作难度等方法,使学生在不能独立完成动作的情况下,提高肌肉运动感觉,以及消除防御性反射对联系的干扰。

(4)尽可能的应用直感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主要发挥视觉的作用,而直感教学法则综合利用视觉、听觉、皮肤触觉等各种感受器官的作用。

(5)教材安排及教学要求,应注意贯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原则。选用的辅助练习应与教材动作结构相似。

(6)教师对学生完成动作的情况多做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动作要求,多从正面提出希望,以利于加速阳性条件反射的建立。

●2.精细学习时相(运动精细时相的表现、生理原因及注意事项)

外在表现与生理原因

外在表现生理原因

(1)兴奋逐渐集中,分化能力增强,内抑制过程趋于完善

(1)动作逐步协调、准确、轻松、自如,多余动作逐渐减少

以至消失

(2)动作连贯,节奏性和韵律感加强(2)大脑皮层在空间与时间上按固定的运动顺序建立了定型

(3)错误动作逐渐减少直至消失(3)分化抑制逐渐完善

(4)能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次要环节(4)分化抑制完善,反馈调节能力增强

(5)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号系统建立了选择性联系

(6)新异的外界刺激不易使动作受到干扰和破坏(6)由于不断的强化,建立了牢固的运动性的条件反射和动

力定型

在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学生建立了完整的动作概念,并从反复实践中对动作有了体会,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号系统之间建立了巩固的选择性联系。教师运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可以起到代替示范等具体信号的作用。

(2)彻底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以免形成错误动作的动力定型。

(3)为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动作的精确度,可以采用加大难度的练习方法,以利于建立更精细的分化抑制。

(4)在代表队训练中,要注意从比赛的实际出发,运用训练和比赛相结合的办法。在正式比赛前的模拟训练中,可以有意识地给队员制造外界的干扰,以提高队员熟练地运用技、战术能力。

3.运动成绩提高规律

(1)在学习新技术的初期,过去已经掌握的与新技术有关的相似动作环节及动作经验,具有迁移作用,有助于新技术的掌握。但到了后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运动条件反射的精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与训练初期形成的运动条件反射差距很大,这就相当于需要重新建立运动条件反射。

(2)在学习新技术的初期是粗糙分化,而到后期则要求进行精细分化。技术水平越高,对分化的精确度要求也越高,因此,这种分化抑制的建立也就越困难。

(3)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是建立在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上的。在学习新技术的初期,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素质基础,而到了后期,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是需要时间的。

(4)运动成绩的提高是螺旋式上升的,因而运动训练也总是分周期的。每一个训练周期,在不同能够的训练水平上,都存在一个构成运动成绩的诸因素重新综合的问题。这种综合的实质上是要求重新建立更高水平的运动条件反射。

(5)从心理因素上分析,初学动作时,练习和教学训练方法都比较新颖,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学习效果比较明显,因而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加速了掌握技术的进程。而到了改进和提高阶段,练习内容、手段大都是重复的,可直接感知的学习效果减少了。而这些因素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以至厌烦的感觉,而形成消极心理,影响学习效果。

4.关于动作自动化的问题

(1)把动作自动化,称之为“在低意识控制”的情况下完成动作,更为科学一些。因为人的任何动作都是在大脑参与下完成的,其区别只是参与程度的高低不同而已。

(2)动作自动化以后,仍会出现错误。因为“在低意识控制”的情况下完成动作,主要是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为主,第二信号系统对动作修正、控制很弱。所以一旦出现动作错误,不易认识到,如果多次重复,就会使动作的错误得到巩固,这就是平常说的“动作变形”。所以动作自动化以后,仍需经常检查其完成的质量,不断改进,使动作更加完善。

●人体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过程的中枢假设模型

当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冲动(信息后),传入神经将信息传至中枢,中枢对所有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然后下达指令(信息),指令传至脊髓运动神经元,然后再传给效应器(肌肉),引起随意运动。这是运动反射的信息通道。但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练习,逐步改进和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与反馈的监测作用分不开的。因为本体感受器具有感知位觉的能力,使由中枢输出的部分信息(指令),不断返回中枢,经中枢调整后再次下达指令,使动作不断得到校正和提高。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信息反馈通道中,小脑起着相当于耦合器的作用。当肌肉收缩时,肌酸、肌腱、高尔基键将肌肉活动情况向小脑报告,与此同时,来自大脑皮层的指令信息也达到小脑,在小脑耦合,两种信息在此通过比较,了解实际完成的动作偏离目标程度,然后由小脑红核发出信息,经丘脑外侧核,返回大脑皮层发出指令信息的代表点,从而及时发出纠正动作的指令信息。由此可见,运动技能形成的信息反馈通道,实际上是一种人体自我控制系统。运动技能正确概念储存于大脑的一定部位(记忆),通过反馈时刻监视完成动作的过程,一旦发现误差(实际动作不符合正确概念),则可及时反映到中枢进行调整。

反馈与体育教学、训练

1.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进行某一练习之前先想一下,完成该练习的主要环节是什么(反馈)?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讲述如何去完成这个动作(强化),从而加深他们对动作或战术的理解。

2.其次,教师应教会学生在比赛前想象完成比赛动作的过程,注意事项及胜利后喜悦,从而产生反馈信息,强化和激发成功完成比赛动作的动机。

3.在学习动作粗略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视觉的反馈作用,加强示范与模拟练习,不断强化视觉与本体感觉之间的沟通,但应注意不要过多地抓住动作细节。

4.在学习动作的精细阶段,应多运用语言反馈信息,以及非固有的、累积的反馈信息,扩大学生的注意力去适应环境,强化动作与思维沟通。

5.在纠正错误阶段,对初学者不应过多给予阴性反馈信息(即强调错误的一面),而应当经常给予阳性的反馈信息(即肯定其对的或正确的一面),多用“应该怎样做”而少用或不用“不能怎样做”。

6.在每次教学训练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去做回忆,写训练日记,通过反馈强化,可以加深对教学训练主要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7.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想象录像的方法,多次重复正确动作,让学生与自己的动作进行对比、分析,也是进行反馈强化的好方法。

运动能力的遗传与选材

●运动能力的遗传规律

运动能力以多基因遗传方式为主,其性状遗传有三大特点,即连续性、相关性、阶段性。

1.运动能力性状属于多基因遗传运动能力中,绝大多数性状属于多基因遗传,亲代中运动能力的恶遗传性状50%以上能在子代表现出来,体现了运动能力性状遗传的连续性特征。

2.运动能力性状遗传的相关性现代遗传学认为,一个基因有多种效应,多个基因也可完成同一个效应,从而使基因和性状纵横相关,它们之间既能相互促进,又能相互抑制。在运动实践中,也可清楚地发现,人体运动能力的高低,同时受到人体形态、心肺功能、内分泌调节、神经系统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仅靠单一因素对运动潜力进行预测是片面的。

3.运动能力的性状遗传的阶段性人体运动能力的性状遗传是先天性的,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但这种天赋并不是一生出来就能显示出来,他受到性状遗传发展变化的时间规律的制约。(1)遗传方式有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某些性状可能隔代表现。(2)显性遗传中有延迟性显性遗传,有些性状要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阶段才会表现出其遗传优势。(3)由于个体发育差异性存在,同类个体在不同个体差异中的表现,不仅在时间上和强度上有差别,而且存在个体阶段性变化的特性。人体运动能力的各因素各有其生长发育敏感期,即在某一年龄阶段某项身体素质提高最快,一般男子速度素质的敏感期为13-14岁,女子为13岁等,因此要根据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遗传特征进行科学运动选材。

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的阶段性变化

1.赛前状态

在进行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叫赛前状态。在比赛前数天或数小时,甚至在想象比赛情况时,都可以产生赛前状态,在临近比赛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赛前状态的反应与运动员的思想、情绪、训练水平、比赛经验等因素有关。由于兴奋的程度不同产生的反应不同。

赛前状态是高级神经活动的表现。在大脑皮层的主导作用下,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前,就能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为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作好准备。事先克服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惰性,使身体更快地发挥出最大的工作能力,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这对提高运动成绩十分有利的。

赛前过度紧张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其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精神状态。解决办法:要及时了解运动员在赛前的思想状况,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思想教育;适意的准备活动也能调节赛前状态;增加比赛实践经验,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合理安排赛前活动等,对调节赛前状态也有良好作用。

2.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1.代谢水平提高,使体温上升准备活动在英语中也叫“Warm-up”,有人把它译作“热身”。体温升高以后,可以使肌肉的粘滞性下降,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加肌力;在较高体温情况下,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会释放更多的氧,从而增加肌肉的氧供应;由于物质代谢水平提高,可普遍提高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肌肉中温度升高还可以使其中小血管扩张,减少阻力,增加肌肉中的血供应;同时,体温升高增加肌肉及韧带伸展性,加大柔韧性,并预防运动损伤。

2.提高循环、呼吸等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通过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使肺通气量及心输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使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从而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限。准备活动提高了呼吸系统的机能后,肺通气量虽然已恢复到安静水平,但在大脑皮质呼吸中枢留下了兴奋升高的痕迹。在这个兴奋升高的基础上又开始了下一次活动。因此。同样肌肉活动能使呼吸中枢在第二次活动中产生较强的兴奋,所以肺通气量较大,这样有利于后一次活动时得到充分氧供应。

3.促进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协调使运动技能的条件反射联系多次接通,专门性准备活动在核方面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4.可调节赛前状态,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处于适宜水平

5.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

3进入工作状态

无论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或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工作效率都不能在活动一开始就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步提高。这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叫做进入工作状态。

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1.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反射活动完成任何一项反射活动都需要一定时间,动作越复杂,时间越长。

2.内脏器官的惰性呼吸、循环系统的活动要在运动开始后2-3分钟才能达到最高水平;而运动器官在二、三十秒钟内即可发挥最高工作效率。

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在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此时感觉呼吸困难、肌肉酸疼、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简直不愿再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叫“极点”。

“极点”的产生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造成氧供应不足,大量乳酸之类的物质堆积,这些化学物质刺激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失调。这些机能失调的强烈刺激传入大脑皮质即引起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运动中枢抑制过程占优势。因此,极点出现时,动作慢而无力,不协调。

“极点”出现后,应继续坚持运动,体内可以产生变化:1.植物性中枢继续逐步提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内脏器官的活动也就逐步赶上运动器官的需要;2.由于内脏器官活动加强,氧气供应增加,乳酸得到氧化,出汗也排泄了一些乳酸,因此血肿乳酸含量减少3.极点出现以后,运动速度降低,运动器官对氧气的需要量暂时减少。这些原因减少了传入大脑皮质的强烈刺激,从而去提醒和植物性动力定型的协调关系得到恢复,就出现了第二次呼吸状态。

4.稳定状态

在进入工作状态人体各种生理惰性逐步被克服后,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就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此时人体的工作效率达到了应有的最高水平。

进行时间场强度不太大的运动中会出现真稳定状态。当各器官系统活动达到真稳定状态时,呼吸和循环也就能够完全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此时,呼吸系统能保证每分钟的摄氧量完全符合每分钟的需氧量。循环系统也能保证血液充分的供应。由于氧供应及时,有氧过程占优势,因此糖原的再合成有了保证,就不会有过多的乳酸积累起来进入血液,血液中的酸碱平衡也不致受到扰乱。

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发现假稳定状态,凡是强度大而持续时间又超过2-5分钟的运动,在运动开始3-5分钟后即出现假稳定状态。此状态出现时,每分钟吸收的氧气量达到自己的生理极限,但他们的活动仍赶不上肌肉的需要。由于体内氧供应不足,代谢中无氧过程占优势,乳酸在肌肉中大量堆积并释入血液,使血液向酸性方向偏移,组织中的再合成过程落后于分解过程。

5.疲劳

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称为运动性疲劳。运动性力竭使疲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疲劳发生的最后阶段。疲劳与力竭不同的,机体运动一定时间以后,工作能力下降,不能继续保持原强度的工作极为疲劳,但此时机体并未力竭。在疲劳基础上,降低运动强度和改变运动条件,使机体继续保持运动,直至完全干不能运动,即为力竭。

运动性疲劳分类

按疲劳发生的部位来划分

1.脑力疲劳:是指由于运动刺激使大脑皮层细胞工作能力下降,大脑皮层出现广泛抑制而产生疲劳,脑力疲劳往往伴随心理疲劳。

2.体力疲劳:是指由于从事身体训练时身体工作能力下降而产生的疲劳。

按身体整个和局部划分

1.整体疲劳:是指由于全身运动使身体各器官机能下降而导致疲劳。

2.局部疲劳:是指身体某一局部进行运动使该局部器官机能下降而导致疲劳。

整体疲劳和局部疲劳存在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局部疲劳可以发展为整体疲劳,而整体疲劳往往包含着某一器官为主的局部疲劳。

按身体各器官划分

骨骼肌疲劳、心血管疲劳、呼吸系统疲劳

按运动方式划分

快速疲劳:由于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身体机能下降。产生的快消除得也快。

耐力疲劳:由于小强度、长时间运动引起的身体机能下降。产生较缓慢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

疲劳发生的部位

1.疲劳发生在中枢(1)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的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可能是疲劳产生的部位之一。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工作引起中枢抑制性递质增多,引起皮层细胞兴奋性减弱,发放神经冲动频率减慢,工作能力降低,从而引起肌肉收缩力量下降,身体疲劳。脑细胞工作能力下降的意义可能在于中枢保护性抑制,以防止脑细胞的进一步耗损。采用邓长兴肌肉收缩,可诱发中枢疲劳,并伴随骨骼肌工作能力下降。(2)运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脊髓a运动神经元可以受局部代谢产物和传入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其工作能力下降,导致身体疲劳

2.疲劳发生在外周(1)神经肌肉接点神经纤维与肌纤维之间无直接的原生质连结,只有机能上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方式称神经-肌肉接点。乙酰胆碱是神经-肌肉接点兴奋传递的化学递质,剧烈运动后,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可造成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障碍。(2)细胞膜细胞膜结构、机能的完整对细胞的正常代谢十分重要,肌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将直接影响到肌肉的功能。运动过程中,即细胞膜受理化因素影响造成膜损伤是疲劳产生的重要部位。(3)兴奋-收缩脱偶联在运动过程中,神经冲动可以引起肌细胞膜兴奋,却不能引起肌肉收缩,揭示运动机能下降可能是兴奋收缩偶联所致。钙离子是触发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重要因素,细胞内钙离子的代谢异常会造成兴奋-收缩脱偶联,导致运动性疲劳。(4)收缩蛋白肌肉收缩蛋白是肌肉收缩的基础,肌肉收缩蛋白结构与功能异常必然导致肌肉收缩机能下降。

●运动性疲劳研究发展趋势?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认识,已从单纯的能量消耗或代谢产物堆积,向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认识发展,研究水平也已由细胞、亚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深入到生物分子或离子水平。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能量耗竭学说

该理论认为疲劳产生主要是运动过程中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而得不到补充,许多实验证实能源物质消耗过多与运动性疲劳密切相关,而且,运动强度、时间不同,消耗能源物质也不同。

(1)高能磷酸物大量消耗在短时间、大强度运动中,体内高能磷酸物含量下降,由于在短时间运动时,体内主要靠ACP-CP非乳酸供能系统,因此,ATP-CP等高能磷酸物含量的下降可能是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原因。体内ACP代谢率很快,可以在运动中边消耗边合成,一般在运动疲劳时,肌肉中ATP含量下降并不明显,而CP含量却明显下降,运动至疲劳时,肌肉CP含量仅相当于运动前的20%,可见CP的过分消耗对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更大。运动时CP含量的下降取决于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越大,CP含量下降越明显。

(2)血糖含量下降(马拉松运动员产生疲劳原因)在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过程中,主要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产时间运动可使体内糖类物质大量消耗,血糖浓度下降,脑细胞对血糖浓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血糖含量下降直接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供应,造成大脑皮层工作能力下降,身体疲劳。马拉松运动员途中补充饮料,一方面可调节体内水盐代谢,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补充糖,提高血糖浓度,延缓运动性疲劳出现。

(3)糖元含量下降(马拉松运动员产生疲劳原因)糖元是体内重要的能源储备物质,在长时间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量供应,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肝、肌糖元的分解。长时间运动可使体内糖原大量消耗,能源物质供应不足,诱发运动性疲劳。运动时间越长,疲劳症状越明显,糖原消耗得也越多。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

该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主要是运动过程某些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又不能及时消除所致,代谢产物的堆积将影响体内的正常代谢,造成运动能力下降。目前认为引起运动性疲劳的主要代谢产物包括:

1.乳酸乳酸是体内糖原(或葡萄糖)在缺氧的条件下氧化分解的代谢产物。乳酸在体内堆积可通过多种途径造成多种运动机能下降。(1)乳酸解离后可生成氢离子,使肌肉PH值下降,抑制糖酵解关键酶,从而抑制糖元无氧氧化供能,减少运动时的ATP再合成,造成能量供应障碍。(2)乳酸解离后生成的氢离子可与钙离子竞争骨骼肌肌钙蛋白的结合位点,置换肌钙蛋白中的钙离子,使兴奋-收缩脱偶联,阻碍肌肉收缩,导致肌肉机能下降。(3)运动时血乳酸含量升高,降低血液PH值,脑细胞对血液酸碱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血液PH值下降,可造成脑细胞工作能力下降。

2.氨运动时肌肉收缩可产生氨,氨主要来源于AMP。AMP经脱氨酶催化可产生次黄嘌呤核苷酸和氨,这一反应过程在生理条件下不可逆,骨骼肌中的各种氨基酸经脱氨作用也可产生少量的氨。运动时体内氨含量升高可促发糖酵解过程,使乳酸含量增加,PH值下降,氢离子浓度升高。由于氨、乳酸之间的密切关系,两者共同作用,使整个身体机能下降。

离子代谢紊乱

运动时离子紊乱可导致运动性骨胳肌疲劳,与运动性疲劳有关的离子有钙、钾和镁。

1.钙离子体内钙主要存在于细胞外,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甚微,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相差很大。细胞内钙离子代谢异常引起细胞结构破坏,功能异常。(1)胞浆钙离子浓度增加肌肉兴奋时,肌浆钙离子浓度升高是激发骨骼肌收缩的重要条件,但如果某种原因使胞浆钙离子浓度过多增加或持续性升高,将会造成细胞代谢紊乱,过度增加的钙离子可以通过激活磷脂酶、中性蛋白水解酶、溶酶体酶等多种途径造成骨骼肌结构、功能破坏,从而导致运动性疲劳。(2)线粒体钙聚集线粒体是细胞重要的呼吸器官,体内80%以上的ATP来源于线粒体的氧化代谢,同时线粒体又是细胞重要的钙离子储存库,当胞浆钙离子增加时线粒体主动摄钙离子以缓冲胞浆钙离子浓度升高对肌肉的破坏作用,但钙大量聚集于线粒体,又会抑制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氧化磷酸化脱偶联,ATP生成减少,造成运动能力下降。

2.钾钾是细胞内重要的阳离子,参与形成静息电位、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在运动中,细胞连续兴奋,使细胞内钾离子流失过多;细胞内钙离子聚集也可增加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引起钾离子外流,影响正常动作电位的形成,降低肌肉张力。钾含量下降可造成体内葡萄糖的利用减少,抑制胰岛素分泌,减少骨骼肌糖原储备等作用,由于糖原是肌肉活动的重要能量物质,所以钾离子代谢紊乱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血钾浓度可参与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运动过程中由于细胞内钾渗透、漏,可使血钾水平提高,可以引起骨骼肌、心肌兴奋性增加,诱发T波升高,P-R同期延长,S-T段改变等心电图异常现象,这些变化均是肌肉疲劳症状。

3.镁镁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内镁是许多关键酶的辅助因子,在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过程中细胞镁含量下降,一方面由于降低许多关键酶活性导致细胞代谢障碍;另一方面酶含量的变化又可引起钙离子代谢紊乱,两者共同作用,降低运动能力。

●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试述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在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

自由基是指游离存在外层轨道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等物质,主要包括氧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单线态氧,氧自由基等可以与细胞膜上的不饱和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的过氧化物,自由基不仅可以直接攻击细胞膜对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同时脂质过氧化物还可以自发分解形成更多的自由基,攻击其它双键,引起自由基连锁反应。在长时间持续性运动和递增性力竭运动中,体内氧化代谢加强,骨骼肌、心肌、肝脏等组织的自由基信号增加,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氧自由基及其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以攻击细胞及线粒体等其它生物末,造成离子、能量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运动性疲劳。运动中耗氧量增加、能量代谢加强、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胞浆钙离子浓度升高都可引起氧自由基增多。

1.氧耗量增加运动过程中体内代谢水平提高,能量消耗增多,为了适应体内代谢的需要,机体耗氧量增加,线粒体氧化磷酶化作用加强,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自由基,体内氧自由基生成率与线粒体氧利用率成正比,因此,运动中有氧代谢加强本身就可促进氧自由基的生成。

2.机体缺氧大强度运动过程中,体内需氧量超过实际吸氧量,造成体内机体缺氧,糖酵解作用加强,乳酸生成增多,并在体内堆积。乳酸的还原使胞浆还原型酶浓度下降,体内自由基消除酶受破坏,致自由基生成底物增多,直接引起细胞质过氧化加强。

3.抗氧化酶活性相对下降运动引起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如果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不变或下降,或即使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但不如氧自由基的增多明显,是抗氧化酶活性相对下降,都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

4. 胞浆钙离子浓度增加运动时,细胞外钙进入细胞内,或是胞内钙离子泵出障碍。造成胞浆内钙离子增加,激活细胞膜上的磷脂酶A,通过溶酶体或细胞三烯途径,使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

内分泌调节机能下降

运动过程中正常的激素调节对于保证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分泌腺机能异常将导致运动能力下降,目前认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与运动性疲劳有关。

1. 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等。运动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下降可能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刺激减弱所致。在持续运动中,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量增多,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逐渐排空,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又使降低肾上腺皮质细胞合成及分泌糖皮质激素减少。由于糖皮质激素可参与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多种代谢过程,并参与糖异生关键酶、谷丙转氨酶等酶蛋白的合成,因此,糖皮质激素含量降低可抑制体内某些代谢过程,造成能量供应不足,酶活性下降,从而降低运动能力。

2. 肾上腺髓质系统主要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调节糖代谢和心血管系统机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长时间运动后期,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降低,合成肾上腺素的中间代谢也明显低于运动前水平,肾上腺素含量下降可以影响机体能量代谢和心血管功能,使身体机能下降。

保护性抑制

该理论认为,大脑皮层在高强度工作或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脑细胞工作强度较安静时明显增加,使大脑皮层细胞工作能力下降,为了防止脑细胞的进一步耗损,大脑皮层有兴奋状态转为抑制,这种抑制即为保护性抑制。由神经递质作用的氨基酸含量变化可能是保护性抑制的物质基础。

1.r-氨基丁酸 r-氨基丁酸对脑抑制作用主要是引起突触后抑制,它通过改变神经细胞膜对Cl离子、钾离子的通透性,造成Cl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而形成突触后膜超极化,实现抑制效应。

2.芳香族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肌肉及内脏器官大量分解蛋白质供能,特别是骨骼肌选择性地摄取血浆中的支链氨基酸,使血浆中的支链氨基酸含量下降,而肝脏不能有效地摄取血液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分解,使得血浆中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比值升高,芳香族氨基酸进入脑,脑组织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升高。

脑内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升高可通过两条途径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效应(1)络氨酸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络胺和蟑胺。这些物质在结构上与儿茶酚胺相似,却不能产生正常的生理反应,故称假神经递质。在一般情况下,脑内虽有小量的假神经递质,但含量甚微,不影响正常生理机能。长时间或大强度运动使假神经递质大量生成,干扰中枢多巴胺及肾上腺素对神经元传导通路的正常功能,使中枢活动由兴奋转为抑制,这可能是引起中枢疲劳的重要原因。(2)5-羟色胺含量升高色氨酸是合成5-羟色胺的前体,血浆中色氨酸浓度上升可使脑中5-羟色胺合成增多,使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占优势,导致机体疲劳。

突变理论

突变理论认为肌肉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力量下降和兴奋性或活动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这一说学从能量代谢、肌肉力量、兴奋性或活动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疲劳产生的原因,改变以往用单一指标研究运动性疲劳。认为肌肉疲劳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途径的逐渐衰减突变的过程,主要途径包括:

1.单纯的能量消耗,此途径只有能量大量消耗,而不存在肌肉兴奋性衰减,该途径如果继续下去将造成肌肉ATP的极度消耗,并使肌肉僵直,但在运动性疲劳中一般不会发展到这个程度。

2.在能量消耗和兴奋性衰减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由于兴奋性突然急剧下降,可以减少能量储备的进一步消耗,但同时伴随着肌肉力量输出和输出功率突然下降,表现为肌肉疲劳,这也是疲劳突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3.肌肉能源物质逐渐消耗,兴奋性降低,但这种变化是渐进的,并没发生突变。

4.单纯的兴奋性丧失,并不包括肌肉能量大量消耗。

●疲劳诊断(疲劳诊断主要生理学方法?那些生理指标测定运动性疲劳?)

一、骨骼肌系统疲劳测定

1.肌肉力量运动引起的肌肉疲劳最明显的特征为肌肉力量下降,一般常以绝对肌肉力量为依据,观察疲劳前后肌肉力量变化,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如肌肉损伤),运动后肌肉力量明显下降而且不能及时恢复,可是为肌肉疲劳。

2.肌肉硬度骨骼肌疲劳时不仅收缩机能下降,而且肌肉的放松能量也下降,表现为肌肉疲劳时,肌肉不能充分放松,肌肉硬度增加。

3.肌围长距离行走、马拉松或长时间站立性工作,可引起下肢围度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使下肢血液回流受阻、下肢血液滞留及组织液增多所致,在一次长时间工作后,下肢围度的增加与疲劳程度成正比。

4.肌电图肌电图(EMG)是肌肉兴奋时所产生的电变化,可反应肌肉兴奋、收缩程度。运动过程中的肌电图变化可评定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的机能状态,疲劳时肌电图一般特征:积分肌电图下降或上升,肌电图的功率谱中高频成分减少,低频成分增加,即肌电图功率谱左移,肌电图振幅不规则等。

二、心血管系统疲劳诊断

1.心率(1)基础心率是指清晨、清醒、起床前静卧的心率,机体机能正常时基础心率相对稳定。如果大运动负荷训练后,经过一夜休息,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5-10次/分,则认为有疲劳累积现象。(2)运动中心率可采用遥测心率方法测定运动中心率变化,或用运动后即刻心率代替运动中的心率。按照训练-适应理论,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心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果在一般时期内,从事同样强度的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3)运动后心率恢复人体进行一定强度运动后,进过一段时间休息,心率可恢复到运动前状态,身体疲劳时,心血管系统机能下降,可使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延长。

2.血压体位反射大负荷运动训练后,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机能下降,血管运动的调节出现障碍。

3.心电图运动后心肌疲劳可使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T波下降或倒置,S-T段下移,并出现肌电干扰,令肌肉放松也不能消失。

三、感觉与神经系统疲劳诊断

1.皮肤空间阈疲劳时触觉机能下降,辨别皮肤两点最小距离的能力下降。

2.闪光频度融合疲劳时视觉机能下降,根据闪光频度融合的阈值诊断疲劳。

3.脑电图(EEG)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一般安静状态下主要为慢波,快(D)波极少,而运动后出现疲劳时,脑电图中D波明显增多,表明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占优势。

4.反应时反应时是指刺激信号出现后机体迅速做出反应的最短时间。疲劳时反应时间明显延长,特别是出现复杂信号或需要辨别的信号时,反应时延长更明显,表明大脑皮层分析机能下降。

四、自我感觉

1.身体自我感觉能力

2.疲劳自觉症状测定表

3.时间再生法

五、其他

1.唾液PH值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乳酸生成增多,血液PH值下降,使唾液PH值也下降,因此,测定唾液PH值可用于判断运动性疲劳。

2.呼吸肌耐力连续测定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30秒,如5次肺活量值连续下降,说明机体疲劳。

6.恢复

人体的各种机能在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处于较高水平,逐渐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这段时间机能的变化叫恢复过程。各种机能并不是在运动结束之后才开始了恢复。实际上,他们在运动时随着能量物质分解后的再合成就开始了恢复,但此时分解超过了再合成,所以能量物质不能完全恢复,代谢产物也不能完全消除,只有运动后,强烈的消耗已经停止,合成过程也超过了分解过程,人体才能逐渐彻底恢复。

恢复过程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运动时消耗占优势,恢复过程也在进行,只是由于运动时间长,强度大的活动消耗得多,是消耗多于恢复,所以使能量物质减少,各系统工作能力下降。第二阶段:运动后恢复阶段。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便占明显优势,这时不同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第三阶段: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被消耗的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还出现超过原来水平情况,叫超量恢复。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从消耗与恢复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可以看出,在超量恢复阶段进行下一次训练效果最好。

●促进人体机能恢复手段

1.整理活动与准备活动相反,其目的是更快消除疲劳,使生理机能的水平逐步平缓和降低,对肌肉来讲是使静脉挤压的作用,逐步下降到一定水平上。

2.营养恢复运动时消耗的物质要靠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来恢复,安排好膳食有助于恢复过程。在运动训练中,当负荷过重、心理能量和体力衰竭的危险出现时,作为

营养恢复手段,食用特殊食品是最有效措施。用传统膳食和营养恢复手段保持运动员在大运动负荷训练阶段的最佳代谢状态,是保持健康和延长运动寿命的良方妙药。

3.水浴按摩按摩15-30分钟,每周2-3次,可以保证运动员的工作能力,迅速恢复到训练状态并保持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4.皮肤机械刺激原理是用较钝的针形刺激器,对胸、背、腹、大腿、上臂等部位的皮肤进行机械刺激。

5.有效生物点按摩苏联物理疗法专家研究出一种恢复青少年体力的特殊按摩方法。方法是先对1-2个具有强身作用的生物有效点进行按压,时间为1-1.5分钟。然后进行中等强度的分节按摩,分别在腰、背、骶和臀部等组织实施。

6.加速睡眠法为了加深和延长自然睡眠时间,用频率为30-40赫兹的脉冲电流。作用于太阳穴和乳突部位,实验过程中逐步提高电流强度0.1-0.4毫安,直至眼睛出现闪烁感。

7.肌肉产生酸痛后的恢复(1)热敷(2)按摩(3)口服维生素C(4)伸展练习(5)电疗和针灸。

运动员性别与年龄特征

儿童少年的骨骼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儿童的骨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骨胶原)多,无机盐(磷酸钙、碳酸钙)少。骨密质较差,骨富于弹性而坚固不足。由于儿童的骨硬度少,韧性大,具有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的特点。

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应注意:

1.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儿童少年的骨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比成人差,在长期处于身体姿势不良的影响下,他们的骨易弯曲变形。儿童少年应养成坐、立、走的正确姿势,注意各种姿势轮换,做到左右结合,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2.注意身体全面训练有些运动项目的动作是非对称的,肢体负荷不均匀,对儿童少年来说,特别要加强对弱侧肢体的锻炼;另一方面对一些基本技术训练,不要过于集中,应采用分散的办法,用多种形式,交替进行。

3.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重量少年儿童的椎骨完全骨化的年龄较晚,髋骨、股骨承受压力的功能比成人差,维持足弓的肌肉和韧带也较弱。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发展力量练习时,如果负重过大,或采用静止性力量练习过多,也容易导致脊柱变形,腿型异常,髋骨的移位和足弓的下降。较大重量的力量练习应在15岁以后进行,并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进行必要的静力性练习时,也要控制时间,做到动静结合。

4.注意练习场地的选择进行跑、跳练习时,应选择草地和一般泥沙地进行,练长跑时,也应尽量不在柏油或水泥马路上进行。

5.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骺软骨”的损伤儿童少年在体育运动中特有的一种损伤。教练员在练习中不要过多的静力性练习去发展腰部的柔韧性;安排半蹲位练习,不要过于集中,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6.适当注意营养儿童少年的骨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膳食中应注意钙、磷的足够供应;长期室内活动项目应适当安排一些户外活动。

●儿童少年的肌肉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儿童少年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少,肌肉细嫩,收缩机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随着年龄增大,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因此肌肉重量不断增加,肌力也相应增强。

少儿身体各部肌肉发育不平衡,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肌肉的发育。

肌肉的发展有一定规律性,当身高增长加速时即生长加速期,肌肉主要向纵向发展长度增加较快,但仍落后于骨骼的增长,所以,肌肉收缩力量和耐力都较差。生长加速期结束后,身高的增长缓慢,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这时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

根据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

1.儿童少年的肌肉正处在生长发育中,从事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能促进肌肉的生长发育,使肌纤维增粗,肌肉中蛋白质代谢旺盛,肌肉收缩力量、速度以及肌肉的伸展性与肌肉活动的协调性等均可得到提高。在8岁以前,儿童肌肉生长和肌肉力量的增长速度较慢,因此,应以大量的徒手操以及不负重的跑跳练习为主。12-15岁,肌肉的生长和肌肉力量的增长速度加快,可采用一些阻力和较轻的负重练习来发展肌肉的力量。15-18岁,肌肉和力量增长的速度最快,在练习中,可以增加阻力或负重。

2.发展儿童少年肌肉力量练习,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但适宜的静力性练习对发展肌肉力量,也是有益的。

3.由于儿童少年肌肉生长发育不均衡,在运动训练中,应注意全面身体训练和发育小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训练。

4.儿童少年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调节不够完善,在运动训练中应注意改变儿童少年的协调性,帮助提高对肌肉运动感觉,培养对运动的节奏感和多做一些使肌肉主动放松的练习。

●儿童少年的循环系统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儿童血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略高于成人,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逐渐减少,到青春期接近成年人水平,少儿的心脏重量和体积均小于成人,但相对值即按体重的比值却大于成人,儿童的心脏发育不够完全,神经调节也不够完善,而新陈代谢又比较旺盛,心率较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血管壁弹力好,血管口径相对较成人大,外周阻力较小,因而血压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心输出量:儿童心脏发育尚差,心肌纤维交织较松,弹性纤维少,心缩力弱心脏泵血力小,每搏和每分输出量比成人小。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处于落后状态,同时由于性腺、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引起血压升高,称为青春期高血压。收缩压较高,有起伏,舒张压则在正常值范围。儿童时期交感神经调节占优势,心肌发育不十分完善,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以适应需要。心血管机能对运动反映,随着年龄的增长,脉搏次数增加的少,而血压变化比较明显,16岁以接近成年人。

根据儿童少年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

1.注意运动负荷的和安排儿童少年的心肌纤维较细,心肌收缩力量较弱,心容量较小,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能还不够完善。一般儿童少年对强度较大

持续时间不长运动,可根据年龄、性别和个人身体发育情况,安排适宜的大运动负荷训练,而对一些长时间紧张运动,重量过大的力量练习,对身体消耗过大的耐力练习,不宜过多采用。在安排儿童少年负荷时,练习强度可大一点,但间歇次数应多一些,密度不宜太大,练习中间多休息几次。13-14岁以后,心血管机能逐渐接近成年人水平,可以承受更大运动负荷训练,但也应注意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同年龄的儿童少年,个子高大的,心脏的负担相对较大;性成熟发育迟缓,心脏的发育也较迟缓,在运动负荷方面应注意区别对待。

2.不宜做过多和过长的憋气憋气时,肺停止于扩张状态,腹肌紧张,胸腔和腹腔内的压力加大,血液回心困难,回心血量减少,心脏心输出量也减少,对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也会减少。憋气完了,又往往深呼吸,这时胸内压、腹内压突然降低,大量血涌于心脏,使心脏充盈过度,对心脏不利。倒立、背桥等这类动作练习也应予以适当控制。

3.正确对待青春期高血压对青春期高血压的人首先要对他们进行解释,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紧张,其次,主观上无不良感觉的人,可以照常参加体育活动,但运动强度、密度要适当降低,并控制参加比赛的次数和密度;对有头晕、头疼等不良感觉的人,运动负荷应适当减少,便注意医务监督。

4.采取积极的手段,促进血液循环系统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机能水平。

儿童少年的呼吸系统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儿童少年的胸廓狭少,呼吸肌力较弱,呼吸表浅,所以,肺活量小。但儿童代谢旺盛,对氧的需要相对较多,因而呼吸频率快,随年龄增大呼吸深度增大,频率逐渐较少而肺活量增大。在10-11和13-14岁时摄氧量增大明显,16-17岁增加较缓慢,最大摄氧量与负氧债能力都较低,女孩又比男孩低,所以儿童少年无氧代谢的能力较成人低,不宜进行强度大的剧烈运动和长距离赛跑。

儿童少年肺通气量小,而按每公斤体重的相对值却较大,儿童少年在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肺通气量,而呼吸深度增加的很少。这是因为呼吸肌弱,调节机能不完善的关系。

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1.教育儿童少年注意呼吸的卫生

2.注意呼吸与运动的配合

3.在强度较大、时间较长运动中,要有意识地加深呼吸

4.突出以强度为主的训练,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5.采取积极的手段,提高呼吸机能

儿童少年的神经系统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儿童神经活动过程不稳定,抑制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皮质容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和集中都较弱,因此,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做动作时不协调、不准确,易出现多余动作,建立条件反射快,消退快,重新恢复也快。

儿童的第二信号系统发育不完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优势,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善于模仿。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的物质代谢旺盛。合成作用迅速,疲劳消除较快。儿童在进行运动时各种中枢和各器官的机能都易动员。

体育教学与训练时应注意:

1.体育课内容要生动活泼多样化,可穿插游戏和竞赛,避免单调。要注意安排短暂休息,使学生情绪饱满,精力旺盛,不易疲劳。

2.在教学方法方面多采用直观形象教学,如示范动作、图表、模型等;多采用简单易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或口译等形式的讲解。年龄越小直观教学法作用越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加强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对体育锻炼和运动技术理性认识。

3.儿童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要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组织纪律的思想教育。

4.青春期神经系统受内分泌腺活动的影响,会使稳定性暂时下降,儿童少年表现出动作不协调,少女更为明显。

衰老与运动

运动训练并不能推迟衰老的过程,它只能使人体以较高的水平工作。

1.心血管功能衰老损坏心脏的泵血能力。收缩力量逐渐下降,部分原因是ATP酶活性降低。心壁变硬,使心室充盈迟缓。这种迟缓是最大心率下降,并可能使每搏量下降。动静脉氧差变少。衰老使控制血流量的自主神经反射能力也减弱。

2.心肺功能肺泡体积逐渐增大、肺弹性支持结构蜕变和呼吸肌虚弱。肺弹性下降和呼吸肌无力。心输出量下降限制肺功能。

3.骨骼骨质疏松

4.关节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逐渐变差,关节炎是衰老过程的一个自然结果。

5.肌肉肌纤维体积和数量减少,肌肉呼吸能力下降、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老年人力量增加的基础与年轻人不同,年轻人增加力量主要靠肌肉肥大,而老人是靠增强神经刺激。因此,年轻人是提高肌纤维的收缩能力,而老人则是依赖运动单位增强。老年男子肌纤维肥大的能力下降可能与其雄性激素减少有关。

6.体成分和身高体重从二十多岁开始持续增长,直到55-60岁开始下降,身体逐渐变矮,体重增加伴有体脂增加和去脂体重下降。

7.神经系统视敏度下降、听力下降、短期记忆力减弱、同时处理几种信息的反应时变慢。

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一般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原则、个别队对待原则

●低温环境对运动的不良影响

北医生理笔记

西医综合之生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生理功能的调节 调节:使机体的功能活动与内外环境相适应 方式:神经(主导)、体液、自身调节 失血—>皮肤、内脏血管收缩?厉害;冠状血管、脑血管收缩?小(一)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反应:受刺激组织的适应性变化 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具有种属特异性(种中的每一动物都存在)条件反射:后天获得的,具有个体特异性(个体差异) 见山楂流口水:条件反射;山楂放嘴里流口水:非条件反射 (二)体液调节: 意义: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相应的组织器官来改变它们的活动。又称全身(远距离)体液调节 广义上讲也包括旁分泌和自分泌 旁分泌:组织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组织液扩散到周围影响周围细胞的活动自分泌:组织细胞自已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自身细胞膜受体 缓激肽—>缓激肽受体—>PLC—>IP3—>Ca++—>NO 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构成反射弧的一个传出环节 冷—>皮肤—>中枢—>下丘脑—>TRH—>腺垂体—>TSH—>甲状腺—>T3T4—>组织产热恶性刺激作用于耳的听神经,传到中枢,交感神经兴奋 神经调节:作用部位准确,持续短,作用范围小,快、迅速 体液调节:作用不精确但是范围大,作用持久,作用慢 (三)自身调节: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组织或器官自身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心肌:异长自身调节(离体心脏的自身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Q=δP/R 肾血管平滑肌组织的自身调节 以上三者都属于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系系) 负反馈:控制信息与反馈信息作用的方向相反,反馈信息对控制系统起制约作用,以使机体功能活动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 正反馈:控制信息与反馈信息作用的方向相同,反馈信息对控制系统起促进作用以使机体的生理过程迅速完成或使该反应迅速达到极限。 例如:血液的凝固过程; 分娩过程; 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 动作电位中钠通道的激活过程 需注意的是:渗透性利尿属渗透现象,非上述三种调节,为一物理现象。 CO中毒时为何不呼吸困难:关键是动脉血氧分压正常(决定于物理溶解的O) 前馈:干扰信息通过监测系统发出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系统以调整控制信息,以对抗干扰信息对受控系统的作用,使输出变量保持相对恒定。 前馈不需要通过反馈系统,即反馈之前已有控制系统的改变。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复习重点.

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复习重点 绪论 一. 必背概念 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体液调节 二. 当前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热点即考点) 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运动性疲劳、骨骼肌、高原训练(重点中的重点)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一. 必背概念 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全或无”现象、兴奋-收缩耦联、阈强度、运动单位募集、肌电、几个收缩 二. 重点问题 1. 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2. 骨骼肌的几种收缩形式及实践中的应用. 3. 肌纤维的分类与生理生化特征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六节,必背) 4. 肌电的应用(了解)熊开宇老师在研究生课中讲过,还可以与后面的生理指标的运用结合 第二章血液 一. 必背概念 红细胞压积(比容、内环境、碱储备、渗透压、等渗溶液、假性贫血、运动员血液

二. 重点问题 1. 血液的作用,防止简答出现意外题 2. 血红蛋白在实践中的应用。A 机能评定 B 运动选材 C 监控运动量 第三章循环机能 一. 必背概念 心动周期、心率、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电图、动脉脉搏、心力储备、血压、减压反射、窦性心动徐缓、基础心率、减压反射、窦性心动徐缓、脉搏、运动性心脏肥大、 二. 重点问题 1. 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收缩的不同特点。 2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3. 静脉回心血量响因素? 4. 动脉血压的影的影响因素? 5.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A 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的变化 B 长期的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 脉搏(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可出综合题) 第四章呼吸机能 一. 必背概念 胸内压、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氧解离曲线、氧脉搏、血氧饱和度、氧利用率

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运动生理学子(媒介物)。收缩的初长度,张力反而减小,收(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3)缩效果亦减弱。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一个 分支,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收缩肌肉的舒张5快肌纤维(FT,或??型)肌浆网较发达,肌肉的缩短:中,或是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反应速度快,收缩力教大,影响下,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及机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无氧氧化酶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但易疲劳;肌肉的收缩:制,并应用这些规律指导人们合理由运动神经以冲动形慢肌纤维(ST,或?型)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地从事体育锻炼和科学地进行体线粒体数量多且直径大,毛细血管分布比较丰富,且肌红蛋1肌肉的收缩的形式:育教学或运动训练的一门科学。学()缩短收4白较多,甘油三酯含量较高,习运动生理学的任务:(1)了解人指肌肉收缩所产有氧缩(向心收缩):氧化酶活性高,有氧氧化能力强,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体整体及器官系统的功能及正常肌肉可持续长时间运动。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实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6呼吸: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掌握在体肌肉长度缩一种收缩形式。特点:(现这些功能的机制;2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育锻炼过程中和长期系统的锻炼肌肉起止点靠近,骨杠杆发生短,(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位移,负荷移动方向与肌肉用力方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反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屈肘、高(运动适应)包括肺通向一致,肌肉做正功。应(运动反应)和适应气(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和)拉长收抬腿跑、挥臂扣球)(变化及规律;3)掌握体育锻炼的;(2肺换气指肌肉积极收缩(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缩(离心收缩):基本生理学原理,以及形成和发展气体交换)。(2所产生的张力仍小于外力,为科学地肌肉被)气体运输:气体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在血液中的运输。(肌肉特点:3)内呼吸:指拉长的一种收缩形式。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积极收缩但仍然被拉长,肌肉起止导。7呼吸的形式:(1:研究对象人体,确切说是在运动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方向点远离,)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如跑与阻力方向相反,过程或长期系统体育锻炼影响下肌肉做负功。(支撑悬垂、倒立(2 )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屈膝胸式呼吸是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以肋间外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3为大众健身锻炼、:学校等)()等长收缩(静力收缩)研究目的运动。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训练提供科如仰卧起坐、特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直角支撑(3)混合式呼吸。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学指导。点:骨 8肺通气功能的指标:(1杠杆未发生位移,肌肉没有做外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机制:2)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是中枢神经系统功。神经调节1()大气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张力1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5)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与速度的关系是最常用的测定肺通气机能的产生的应答性反应。特点:迅速、指标之一。(体液调节2短暂、局限。():通过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2)时间肺活量:指在最大吸气之后,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当后负荷增加到某一呈反比关系:尽力以最快的速度呼气。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生长、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发育、但收缩的动态指标,速度为零,肌肉只能作等长收缩;生殖等重要功能进行调节。特点: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持久、缓慢、广泛。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3自身调节当后负荷为零时,张力在理论上为降低、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器官、(零,肌肉收缩速度达到最大。气道是否狭窄、2)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长度与张力关系:体液调节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产(3)肌肉收缩前就加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特点:生的适应性反应。前负荷等在肌肉上的负荷是前负荷。调节幅度于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率的乘小、不灵活,但有意义。使肌肉收缩前即处于被拉长状态,积。反映一分钟通气的能力,逐渐兴奋—收)1(肌肉的收缩过程3:从而改变肌肉收缩的处长度。不仅是反映容量,而且也反映通气速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指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缩耦联度。(4当初长时产生的张力也逐渐增加;)最大通气量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是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度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是检查张力可)5(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再继续增加肌肉此后,达到最大;是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Ca2+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技术动作的配合:通常非周期性的解离曲线可分为三段:(1)氧解离曲线上段: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时相,应以人曲线平坦,此阶段氧分鲜空气量。评价呼吸效率。 压较高。意义:指每分通气量和每为机体摄取足够的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与技术9氧通气当量:氧气提供较大的安全系数。(2)氧动作的结构特点为转移。VE/VO2分吸氧量的比值()。是评如两臂前解离曲线中段:曲线较陡,屈、外展、外旋、扩胸、提肩、展此阶段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氧分压稍有降低,血氧饱和度便会24体或反弓动

生理学重点笔记92900

1内环境:围绕在多细胞机体中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现已扩展到泛指体内细胞核分支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核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P4 3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在人和高等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乃至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所必需,也是兴奋性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生物电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及互相协调来完成。 4刺激:是指细胞所处的环境因素的变化,任何能量形式的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构成对细胞的刺激。刺激量包括三个参数,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5兴奋性:组织细胞具有的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是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6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即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 7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即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减少的方向变化,其绝对值大于RP的绝对值。 8阈电位:细胞去极化达到刚刚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跨膜电位数值,称阈电位 9局部电位:给予细胞膜一定的去极化刺激时,会引起部分钠通道的激活和内向离子电流,使膜在电紧张电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极化,但此时如果外向K电流仍然大于Na内向电流,膜电位又复极到静息电位水平,如此形成的膜电位称之为局部电位。 10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一可传播的膜电位迅速波动。 11复极化:质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12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13简述静息电位的影响因素。 ①,膜外K浓度与膜内K浓度的差值决定Ek,因而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会显著影响静息电位。②,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可影响静息电位的大小,如果膜对K的通透性相对增大,静息电位也就增大。③,钠-钾汞活动的水平对静息电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4简述动作电位的特征 ①动作电位一经出现,其幅度就达到一定的数值,不因刺激的增强而随之增大,动作电位的这一特性称为全或无②动作电位的另一特性就是可传播性。③动作电位的脉冲性,即动作电位有不应期,不能总和。 15常见的物质跨膜转运有以下几种形式: 单纯扩散,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转运的过程。这是一种单纯的物理过程。并不消耗能量。是被动扩散。 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顺着电化学梯度跨膜移动的现象,并不消耗能量。课分为两种类型:①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是指由载体蛋白携带,通过其构型改变实现跨膜物质转运。其特点是物质与载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现象②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是指由通道蛋白组成跨膜水相通道,介导离子顺浓度/电位梯度迅速跨膜移动。其结构功能状态可随细胞内外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具有开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19章【圣才出品】

第16章运动与环境 16.1 复习笔记 一、冷热环境 1.体温的调节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临床上常以直肠温度(37.3℃~37.5℃)、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3℃~0.5℃)、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表示。人体温度与代谢水平有关,在一天中凌晨2至6时最低,下午2至5时最高,这种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1)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生理范围是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发挥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人体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通过体温调节系统以产热和散热的方式来实现的。 ①机体的产热 机体内的热量是通过机体代谢活动产生的,安静时主要由肝脏等内脏器官产热,运动时肌肉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甲状腺素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时,可使机体代谢率升高,产热过程加强。 ②机体的散热 体内各组织产生的热量通过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热量通过皮肤、呼吸、泌尿和排便四条途径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约占84.5%),它通过传导、对流、辐射、蒸发四种方式向体外散发热量。 a.传导 传导是指一种物质与另一物质通过直接的分子接触而交换热量,即热量通过毗邻的组织

传导至体表,继而传导至和皮肤直接接触的衣服或物体。 b.对流 对流是指通过空气流动使体表热量散发的方式。空气流动得越快,带走热量的比率就越大。 c.辐射 辐射是指机体热量以红外线方式传给外界较冷物的一种散热形式,这是人体热量散失的主要方式。身体在不断向周围物体直接辐射热量。但是,如果周围物体温度高于体温那么人体将通过辐射得到热量。因此,辐射散热取决于体温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 d.蒸发 蒸发散热是指体内热量通过水分蒸发散发于体外环境的散热方式。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或人体在运动时,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蒸发散热的方式有: 第一,不感汗蒸发 不感汗蒸发是指体液中少量水分直接从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等表面渗透出,在未聚集成明显的汗滴之前即被蒸发的一种持续性的散热形式。 第二,发汗 发汗是指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散发大量热量的散热过程。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汗液蒸发明显增多,发汗成为运动中主要的散热方式。 (2)体温调节装置 人体为了获得相对稳定的体温,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人体内的体温自身调节系统通过对产热和散热的调节保持体温的动态平衡。 ①温度感受器 人体感受温度的感受器分为皮肤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3章 绪论 一、就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运动生理学就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得科学.() 3、人体对运动得适应性变化就是运动训练得生理学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 基础.() 4、新陈代谢就是生命得本质,它就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转移得过程。( ) 5、神经调节就是机体最主要得调节方式,这就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得。() 二、选择题?1、运动生理学就是()得一个分支.?A、生物学B、生理学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就是研究人体对运动得()。?A、反应B、适应C、反应与适应 3、运动生理学得研究方法,主要就是通过( )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得规律。?A、人体实验B、动物实验C、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得最基本反应就是()?A、兴奋B、收缩C、分泌D、物质代谢改变E、电变化 5、神经调节得特点就是()而( ),体液调节得特点就是()而( ).?A、缓慢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 7、组织对刺激反应得表现形式就是( ) A、加强 B、减弱 C、不变D、加强或减弱? A、兴奋 B、抑制 C、兴奋与抑制?8、人体机体得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6、兴奋 三、概念题? 性7、适应性8、神经调节9、体液调节*10、正反馈*11、负反馈 1、机体得基本生理特征就是什么? 四、简答题:?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答案: 1、(—) 2、(—)3、(+) 4、(-)5、(—)?二、 一、就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参考答案:?1、(C)2、(C)3、(C)4、(D)5、(B、D、A、C) 6、(B、A) 7、(C) 8、(C)?四、简答题答案: 1、答:机体得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与适应性。?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 1、答:运动生理学就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得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得科学,它就是体育科学得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得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得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得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得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 ?第一章肌肉收缩 育锻炼与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一、就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记为“—")?1、肌肉纤维就是组成肌肉得基本单位。() 2、肌原纤维最基本得结构就是肌小节.( ) 3、在肌小节中肌肉收缩时明带与暗带在变化。() 4、温度对肌肉得伸展性与粘滞性没有影响。()?5、肌肉不就是一个弹性体而就是粘弹性体。( )

《运动生理学》笔记

运动生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及运动反应和适应的过程,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对人体机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阐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研究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水平的人群进行运动时的生理特点,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治某些治病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目的。生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验。 英国的生理学家希尔,被称作“运动生理学之父”。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现状1.从整体、器官水平的宏观研究深入到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的研究。2.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无氧功率的研究是当前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最大摄氧量是评价耐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两者有极大的正相关。而个体乳酸阈训练又是提高极限下强度的最佳手段。3.对研究方法的探讨:自动化分析仪器设备、电镜、核电磁共振、电脑信号处理等。4.提高人体机能辅助方法的研究:运动员抓住一切可能,提供能增进人体机能的物质和手段以提高运动成绩。5.密切联系运动竞赛。 ●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1.最大摄氧量的研究最大摄氧量是评价耐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两者有极大的正相关。自动气体分析仪的出现,使得在运动实践中用直接法测定最大摄氧量成为现实。也使得最大摄氧量这一指标在运动科研和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深入。目前,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能力的研究与应用仍然是运动生理学的重要课题。 2.对氧债学说再认识传统氧债理论:在进行剧烈的运动时,由于机体所提供的氧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此时机体要进行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形成氧债。在恢复期机体仍然保持较高的耗氧水平,以氧化乳酸,偿还氧债。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生理学家展开了对氧债、氧亏和无氧阈这三个概念的争论后,引起了更多人对大强度运动后,人体是否缺氧问题的关注和兴趣。认为:人体在从事短时间的大强度力竭性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的浓度是持续升高的而此时的耗氧量却已恢复到安静水平;在从事长时间力竭性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就已经达到峰值,并且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渐趋降低,在运动后的恢复期继续降低到安静时的水平,而此时的耗氧量却高于安静时的水平,表现出乳酸和运动后的额外氧耗没有线性关系,从而证明了“氧债”概念不正确,提出了用“运动后过量氧耗概念”。 3.关于个体乳酸阈的研究人体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大,血乳酸的水平会持续升高,当运动强度增至最大摄氧量的60%左右时,血乳酸开始明显升高,这个血乳酸的拐点被称为无氧阈。亚极限负荷运动时,肌肉组织因缺氧导致乳酸的产生是无氧阈理论建立的基础。即认为这个拐点意味着肌肉开始缺氧,由有氧功能向无氧功能过渡。但是有很多证据表明,亚极限负荷运动时,缺氧并不是肌肉产生乳酸的真正原因。乳酸阈(LAT)的概念是根据血乳酸浓度变化和运动强度的关系而提出来的。当运动强度逐渐加大时,血乳酸的变化出现两个非线性拐点,即2mmol/L和4mmol/L。国内外广泛使用4mmol/L作为乳酸阈值。由于乳酸阈没有考虑运动时乳酸动力学的个体特点,其拐点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他们根据运动时和运动后血乳酸的动力学特点,求出每个受试者的乳酸阈值,并称此为个体乳酸阈(ILAT)。由于个体乳酸阈的改善依赖于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因此它是极限下强度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实践证明,个体乳酸阈训练是提高极限下强度运动能力的最佳手段。目前用个体乳酸阈指导运动训练已成为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4.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于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是一种机体的整体机能水平或工作效率降低的生理现象,应同疾病和运动训练中的过度训练相区别。运动性疲劳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生理过程。它是由运动员引起的全身多器官和系统机能变化的综合结果。运动性疲劳可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从中枢到骨胳肌细胞再到细胞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或这些过程综合变化,都可造成疲劳。目前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认识已从单纯的能量消耗或代谢产物堆积,向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认识发展。研究水平也由细胞、亚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变化深入到生物分子或离子水平。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1956年harman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基学说,认为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称为自由基。研究证明,急性剧烈运动可使体内自由基浓度增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剧烈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强,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其次是剧烈运动时,乳酸的堆积抑制了清除自由基酶的活性,使自由基的清除率下降;第三是由于运动时体内有些物质可自动氧化而生成自由基。运动引起体内自由基含量增多,会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而对组织和细胞造成的损伤表现:(1)运动性贫血和血红尿蛋白。剧烈运动时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自由氧化速率加强,从而产生大量自由基,使红细胞脂肪质过氧化,降低了细胞膜的变形能力,脆性加强,导致红细胞溶血,最终发生运动性贫血和血红尿蛋白。(2)造成肌肉疲劳。剧烈运动后,过多自由基可攻击肌纤维膜湖和肌浆网膜,使其完整性受到破坏,造成一些离子的运转的紊乱。另外也可使线粒体的呼吸链受到破坏,使ATP的生成发生障碍,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加速疲劳过程的发展。(3)延迟性肌肉酸痛。目前已有证据显示,延迟性肌肉酸痛与自由基损伤有关。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可有效清除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过量地自由基。另外可以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及一些中药也可有效地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 6.运动对骨胳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的影响超过习惯负荷的运动训练或体力劳动能引起骨胳肌延迟性酸痛(Delayed-Onset-Muscular-Soreness,DOMS)、肌肉僵硬、收缩和伸展功能下降及运动成绩降低,因而受到生理学研究人员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组织撕裂、痉挛假说。进一步研究表明,运动后产生肌肉酸痛与肌肉损伤或肌纤维结构的改变有关。有的学者把运动引起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称为运动性肌肉损伤(Exercise Induced Muscle Damage ,EIMD)。尝试用针刺和静力牵张促进超微结构变化的恢复和缓解肌肉酸痛。目前,利用电子显微镜、免疫电镜、微电极、色谱分析、同位素示踪、核磁共振和多聚酶链是反应技术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技术,通过观察大负荷运动后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自由基水平、酶活性、生物膜的机能、亚细胞结构和功能、收缩蛋白的代谢和基因表达等指标的变化,分析研究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机能的变化,以及促进骨胳肌的机能恢复的生理机制,将运动对骨骼肌机能影响的研究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 7.关于肌纤维类型的研究目前,在肌纤维类型研究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研究快肌和慢肌纤维德机能和代谢特征,运动对运动员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不同类型肌纤维在运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肌纤维类型这一指标在运动选材中的应用等。 8.运动对心脏影响的研究 1984年心钠素的发现,从分子水平内分泌方面改变了人们对心脏传统的认识,证明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还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辅导资料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辅导资料 (本文档一共有78页,绝对是首都体育学院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祝各位考试顺利)

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1静息相(处于极化状态,即静息电位状态)2去极相(首先C膜的静息电位由-90MV减小到0,叫去极化。C膜由0MV转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叫反极相)3复极相(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很快从顶点快速下降,膜内电位由正变负,直到接近静息电位的水平,形成曲线的下降芝,叫复极化时相。。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和下降支持续时间都很短,历时不超过2毫秒,所记录下的图形很尖锐,叫锋电位。锋电位之后还有一个缓慢的电位波动,这种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叫后电位 C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终结过程成为;= 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C内。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3肌质网对CA再回收。 1刺激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为阙刺激)2刺激的作用时间(足够时间)3刺激强度变化率(刺激电流由无到有或由大到小的变化率)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变化分四种。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向心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引起身体运动。且,肌肉张力增加出现在前,长度缩短出现在后。但肌肉张力在肌肉开始收缩后即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又叫等张收缩。是做功的=负荷重量*负荷移动距离。整个运动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顶点。在此关节角度下杠杆效率最差,只有顶点处肌肉才可能达到最大力量收缩。例子:肱二头肌收缩使肘关节屈曲举起某一恒定负荷)2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叫--。有两种情况:肌肉收缩时对抗不能克服的负荷;

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运动生理学 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或是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及机制,并应用这些规律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和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的一门科学。学习运动生理学的任务:(1)了解人体整体及器官系统的功能及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实现这些功能的机制;(2)掌握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和长期系统的锻炼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反应(运动反应)和适应(运动适应)变化及规律;(3)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生理学原理,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为科学地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指导。 研究对象:人体,确切说是在运动过程或长期系统体育锻炼影响下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研究目的:为大众健身锻炼、学校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训练提供科学指导。 2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特点:迅速、短暂、局限。(2)体液调节: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功能进行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3)自身调节: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活,但有意义。 3肌肉的收缩过程:(1)兴奋—收缩耦联:指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子(媒介物)。 (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3) 收缩肌肉的舒张 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 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 肌肉的收缩:由运动神经以冲动形 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 4肌肉的收缩的形式:(1)缩短收 缩(向心收缩):指肌肉收缩所产 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 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 一种收缩形式。特点:肌肉长度缩 短,肌肉起止点靠近,骨杠杆发生 位移,负荷移动方向与肌肉用力方 向一致,肌肉做正功。(屈肘、高 抬腿跑、挥臂扣球);(2)拉长收 缩(离心收缩):指肌肉积极收缩 所产生的张力仍小于外力,肌肉被 拉长的一种收缩形式。特点:肌肉 积极收缩但仍然被拉长,肌肉起止 点远离,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方向 与阻力方向相反,肌肉做负功。(跑 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屈膝 等)(3)等长收缩(静力收缩): 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特 点: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骨 杠杆未发生位移,肌肉没有做外 功。 5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张力 与速度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 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 呈反比关系:当后负荷增加到某一 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但收缩 速度为零,肌肉只能作等长收缩; 当后负荷为零时,张力在理论上为 零,肌肉收缩速度达到最大。(2) 长度与张力关系:肌肉收缩前就加 在肌肉上的负荷是前负荷。前负荷 使肌肉收缩前即处于被拉长状态, 从而改变肌肉收缩的处长度。逐渐 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收缩 时产生的张力也逐渐增加;当初长 度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 达到最大;此后,再继续增加肌肉 收缩的初长度,张力反而减小,收 缩效果亦减弱。 5快肌纤维(FT,或??型)肌浆 网较发达,反应速度快,收缩力教 大,无氧氧化酶活性高,无氧代谢 能力强,但易疲劳;慢肌纤维(ST, 或?型)线粒体数量多且直径大, 毛细血管分布比较丰富,且肌红蛋 白较多,甘油三酯含量较高,有氧 氧化酶活性高,有氧氧化能力强, 可持续长时间运动。 6呼吸: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 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 气(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和 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 气体交换)。(2)气体运输:气体 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指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7呼吸的形式:(1)腹式呼吸是以 膈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如 支撑悬垂、倒立(2)胸式呼吸是 以肋间外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 运动。如仰卧起坐、直角支撑(3) 混合式呼吸。 8肺通气功能的指标:(1)肺活量: 指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 大气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 力,是最常用的测定肺通气机能的 指标之一。(2)时间肺活量:指在 最大吸气之后,尽力以最快的速度 呼气。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 的动态指标,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 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 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 否增加等情况。(3)每分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等 于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率的乘 积。反映一分钟通气的能力,不仅 是反映容量,而且也反映通气速 度。(4)最大通气量:是每分钟所 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是检查 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5)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笔记复习重点剖析

绪论 1、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2、植物生命活动:植物体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形态建成及信息传递的综合反应。 3、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内容:细胞生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和逆境生理。 4、历程:近代植物生理学始于荷兰van Helmont(1627)的柳条试验,他首次证明了水直接参与植物有机体的形成; 德国von Liebig(1840)提出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奠定了施肥的理论基础; 植物生理学诞生标志是德国von Sachs和Pfeffer所著的两部植物生理学专著; 我国启业人是钱崇澍,奠基人是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关系 1、束缚水:存在于原生质胶体颗粒周围或存在于大分子结构空间中被牢固吸附的水分。 2、自由水:存在于细胞间隙、原生质胶粒间、液泡中、导管和管胞内以及植物体其他间隙的水分。 3、束缚水含量增高,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自由水含量增加,植物的代谢加强而抗逆性降低。 4、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①水分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②水是植物代谢过程中重要的反应物质;③水是植物体内各种物质代谢的介质;④水分能够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⑤水分能有效降低植物的体温;⑥水是植物原生质良好的稳定剂;⑦水与植物的生长和运动有关。 5、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渗透性吸水和吸胀吸水。 6、渗透作用: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7、水的偏摩尔体积:指加入1mol水使体系的体积发生的变化。 8、水势:溶液中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9、水通道蛋白调节水分以集流的方式快速进入细胞的细微孔道。 10、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与水分子作用而引起细胞水势降低的数值。Ψs = -icRT。 11、衬质势:细胞中的亲水物质对水分子的束缚而引起水势下降的数值,为负值。Ψm 12、压力势:由于细胞吸水膨胀时原生质向外对细胞壁产生膨压,细胞壁产生的反作用力——壁压使细胞水势增加的数值。Ψp 13、Ψw = Ψs + Ψm + Ψp + Ψg + …。 14、吸胀吸水: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以及原生质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亲水性物质与极性的水分子以氢键结合而引起细胞吸水膨胀的现象。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15、植物根系由表皮、皮层、内皮层和中柱组成,吸水途径有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16、主动吸水:仅由植物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分为伤流和吐水。 17、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8、被动吸水(主要方式):通过蒸腾拉力进行的吸水。枝叶的蒸腾作用使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力量称为蒸腾拉力。 19、植物蒸腾作用是产生蒸腾拉力并促进根系吸水的根本原因 20、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1)内部:导管水势、根系大小、根系对水的透性、根系对水吸收速率;(2)外部: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考博运动生理学(基础篇+应用篇)

运动心理学基础篇 第一讲:绪论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两个方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就是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异化作用正好与其相反,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代谢也伴随着能量的代谢,这两种代谢活动是同时进行的。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2、兴奋性 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而把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各种环境变化称为刺激。神经、肌肉和腺体等组织受刺激后,能迅速地产生可传布的动作电位,即发生兴奋,这些组织被称为可兴奋组织。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为兴奋。可兴奋组织有两种生理状态:兴奋、抑制。 3、应激性 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应激性。应激性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既可是生物电活动,也可以是细胞的代谢变化。而兴奋性则指生物电活动的过程。因此兴奋性的组织一定具有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性。 4、适应性 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5、生殖 生物体的生命是有限的,必须通过生殖过程进行自我复制和繁殖,使生命过程得到延续。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1、什么是稳态? 细胞要生存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然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稳态。 2、人体三大生理机能调节机制 (1)神经调节 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体液调节 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这种调节过程是通过体液来实现的,因而称为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3、生物节律 生物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三、当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热点 1、最大摄氧量的研究 2、对氧债学说的再认识 3、关于个体乳酸阈的研究 4、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6、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的研究 7、关于肌纤维类型的研究 8、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9、运动与控制体重 10、运动与免疫机能 四、章节考点: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运动生理学研究热点? 第二讲: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一、肌纤维结构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每条肌纤维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膜称为肌内膜。许多肌纤维聚集在一起被肌束膜包裹着。而每一块肌肉的外面又覆盖着肌外膜。 肌纤维由肌原纤维构成,肌原纤维又有粗、细两种肌丝排列而成。(如图) 二、肌管系统 肌原纤维间的小管系统。 横小管:肌细胞膜延伸入肌细胞内部的小管,与肌纤维走向垂直。 纵小管:围绕肌纤维形成网状,与肌纤维走向平行,又称肌质网在横管处膨大,形成终池,内贮钙离子。 三联管:两侧终池与横管合称。互不相通。 三、肌丝分子组成 粗肌丝:肌球蛋白 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四、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产生原理:由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均和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导致K离子外流引起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细胞膜受刺激,膜上钠离子通道被激活而开放,Na离子顺浓度梯度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增加,进而出现内正外负的现象。 五、肌电 骨骼肌兴奋时,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的电位变化称为肌电。 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六、肌丝滑行学说和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 1、肌丝滑行学说认为: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 2、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横小管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后,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钙离子的再回收 肌浆中钙离子升高刺激肌质网膜上的钙泵,钙泵将肌浆中钙离子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七、骨骼肌的特性及收缩形式 1、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温度越高粘滞性越低) 2、骨骼肌兴奋满足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变化率 3、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 (2)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 (3)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 (4)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 研究表明:离心收缩引起的肌肉酸痛最显著,等长次之,向心收缩最不明显。 4、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绝对力量: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为该肌肉的绝对肌力。 相对力量:指肌肉单位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5、运动单位: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6、运动单位的募集: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的募集。 八、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1、肌纤维主要分为:快肌和慢肌按色泽也可分为:红肌和白肌

植物生理学笔记整理

《现代植物生理学》 绪论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3个方面。 2、萨克斯于1882年撰写出《植物生理学讲义》并开设课程,他的弟子费弗尔1904年出版三卷本《植物生理学》著作。这两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植物生理学从植物学中脱胎而出,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体系。 细胞生理 3、水势(Ψw ):同温同压下,每偏摩尔体积纯水与水的化学势差。(细胞水势由三部分组成:溶质势(ψs),衬质势(ψm)和压力势(ψp),即Ψw=ψs+ψm+ψp) 4、溶质势(ψs ):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称为溶质势。 压力势(ψp):细胞壁对原生质体产生压力引起的水势变化值。 衬质势(ψm):由于亲水物质对水的吸引而降低的水势。 5、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a.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b.是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运输的动力; c.降低叶温。 d.有利于气体交换 6、现已确定有17种元素是植物的必需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硫(S)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硼(B)、钼(Mo)、镍(Ni)、氯(Cl)。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量的大小,通常把植物必需元素划分为两大类,即大量元素和微量 8、缺素症

9、单盐毒害:将植物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即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不久植物就会呈现不正常状态,最终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离子对抗:在单盐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含有其他金属离子的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会减弱或消除,离子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离子对抗。 (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的内容也要看下及书上面的什么是“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生理中性盐”也要看P81) 11、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把CO?和H2O合成富能的有机物,并释放出O2的过程。 12、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 ⑴结构原因:C3:维管束鞘细胞发育不好,无花环型,叶绿体无或少; 光合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 C4:维管束鞘细胞发育良好,有花环型,叶绿体较大; 光合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就近运输,防止淀粉积累影响光合。 ⑵生理原因:①PEPC对CO2的Km(米氏常数)远小于Rubisico,所以C4对CO2的亲合力大,低CO2浓度(干旱)下,光合速率更高。 ②C4植物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改变了CO2/O2比率,改变了Rubisico的作用方向,降低了光呼吸。 13.光补偿点: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值时的光强度称为光饱和点。——P132 CO?补偿点: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浓度即为CO?补偿点(图中C 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