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大考古2000~2013试题和答案

川大考古2000~2013试题和答案

四川大学历年(2000~2013)考古考研试题

---------------------------------------------------------------------------------------

2000年

一、名词解释

1.南越王墓

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mo)的陵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于1983年6月被发现。

南越王墓是一座大型石室墓,平面呈“早”字,由斜坡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和后室组成。前室两侧有东西耳室,中室两侧有东西侧室。墓中室为主棺室,葬具为一棺一椁(guo),墓主身着丝缕玉衣。后室出土带有“夫人”字样的印章,应为姬妾葬处。前室出土木车构件,殉一人,当为南越王宫廷御车者。出土的随葬品有陶罐、鼎、盒、玉环、壁、璜等。出土的龙钮金印上,阴刻篆书“文帝行玺”,是国内首次出土的汉代帝王金印。

这些出土文物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土地开发、生产、文化、贸易、建筑等以及南越国历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2. 简牍

中国古代用竹、木制成的书写材料。流行于东周至魏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

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简是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

古代简牍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官方的各种文书档案、私人信件、各种书籍抄件、历谱以及专为随葬用的遣册等等。*历谱为经天文计算编排得出年月日的表。

3. 星云纹镜

又称“百乳纹镜”,有的连称为“星云白乳镜”。主要盛行于西汉中期武、昭、宣帝时期。

镜钮多连峰式,钮座外围及镜子边缘多饰一圈弧纹,一般都为十六连弧。主纹用众多的乳纹所构成,多饰圆锥形凸起,四周连城一圈。乳纹之间,常用圆曲线相连接,状若星云,故名“星云纹镜”。乳钉数目不等。

星云镜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出土,其中以河南、陕西、江苏发现的较多。

4. 朱书镇墓瓶

用朱书将镇墓文写在一种固定形式的瓶或罐上,称为镇墓瓶。其上文字又称朱书解除文,流行于东汉中后期至魏晋时期墓葬,内容多为求福辟邪,属道教思想,应与东汉后期道教的兴起有关。

5.马面

在中国冷兵器时代,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愈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的城门,形成“”瓮城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这种墩台称为敌台的城防设施,俗称“马面”。

中原地区已发现马面的最早实例是北魏洛阳城(始筑时间为曹魏西晋,北魏时又重新建筑)。

6.直百五铢

阴文和纹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

*四出文:指钱身方孔四角有阳文延伸至外郭者,又称四出、四道。

二、简答题

1. 简答汉画像石的主要分布与年代

汉画像石出现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末期。

可分为四个中心分布地区:

①河南南阳、鄂北地区: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画像仅刻在门柱和门扉上,内容为门阙、楼阁、门吏等。另外有少量历史故事,技法有阴线刻和凹面刻,王莽时期,增加了车骑出行、墓主生活的画像内容,出现了神话故事,技法出现了浅浮雕法。到东汉早、中期时段,画像内容仅有少量乐舞、仙人图,东汉中期,仙禽神兽内容的画像加饰了流畅的云气纹,技法仅有浅浮雕;至东汉晚期,画像内容增加了与神话故事结合的天象图,技法以浅浮雕为主,少量透雕法。

②山东、苏北、皖北地区:东汉早、中期的画像内容为车骑出行、乐舞、宴饮和神话故事为主,技法为浅浮雕和减地平面线刻;至东汉晚期,画像内容齐全,各种雕刻技法熟练运用,如减地平面线刻、阴刻、高浮雕和透雕等,画像内容多攻占图、祭祀图、出行图等,典型者如沂(yi)南画像石墓。

③四川地区:重庆附近的合川、江北等地,内容主要为四神、双龙衔璧、仙人以及少量历史故事;以成都为中心的地区,画像内容为农田耕作、射猎、酿酒、墓主车骑出行、宴饮百乐和门吏、四神等,技法为浅浮雕。

④陕北、晋西北地区:这一地区的画像多刻于墓门,少数嵌于室壁和墓顶,内容多为农耕、射猎、车骑、神话故事以及少量的历史故事和天象,装饰图案的蔓草状流云纹极为发达。技法为减地平面线刻。

四个中心区中,南阳、鄂北区和山东、苏北、皖北区的画像石出现最早,艺术水平最高,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也最大。

2. 简答汉代铜镜的类型与分期

①西汉前期:花纹虽略有变化,但总的来说,仍属“战国式镜”,不同的是铜镜开始有了铭文。当时最流行的是“蟠螭纹镜”,有些蟠螭纹镜在花纹中出现了“规矩形”的纹样。

②西汉中叶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真正的“汉式镜”。纹样严格对称于镜的圆面的中心,有的可均称的划分为4区,三纹弦的桥型小钮消失,在一度流行蛙钮以后,流行半球状钮,铭文增多,有的是以文字作为主要装饰。

③西汉中期到后期:到了中后期,主要的铜镜种类先后有:“草叶纹镜”、“星云纹镜”、“四螭镜”、“重圈纹镜”、“日光镜”、“昭明镜”等。铭文内容如“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等多为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式。

③王莽时期:一种新的“方格规矩镜”大量流行,镜钮外围有方格形、“规矩纹”、青龙、白虎等四神和子丑寅卯十二时的文字,这是阴阳五行思想在铜镜上的反映。

④东汉前期:最常见的铜镜是方格规矩镜和连弧纹镜。后者起源于西汉后期的日光镜和昭明镜。

⑤东汉中后期:开始流行“兽首镜”、“夔凤镜”、“盘龙镜”、“双头龙凤纹镜”,都以图案画的动物为图纹。纹样出现浮雕式,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呈“心对称”或“轴对称”,半球制的镜钮增大,有的呈扁平圆形,铭文有七字句或者仅四个字的(长宜子孙)。

三、问答题

1.论述洛阳烧沟汉墓的分期

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汉墓群。墓葬的时代从西汉中期延续到东汉晚期。这批墓葬的发掘和研究,给建立洛阳以及中原地区汉墓年代的序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并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和物质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墓中所出陶器等主要随葬品的组合和类型的演变情况,可划分为6期:第一期属西汉武帝时期;第二期属昭帝时期;第三期属宣帝至新莽及其稍后;第四期为东汉早期;第五期为东汉中期;第六期为东汉晚期。第一期墓室为平顶,一般较狭小。部分墓的墓室用空心砖砌筑,其余则为土洞墓。墓室前端的一侧凿有简陋的耳室。

有简陋的耳室。墓门多数向北。葬式亦为直肢,多数墓尚存木棺痕迹,个别为漆棺。

第三期墓室绝大多数为弧形顶,只有少数为平顶或穹窿顶。墓室中游两棺或3棺以上合葬者,除夫妇合葬外,还有子女祔葬的现象。墓室多用小砖券筑或用小砖铺地,但也有土洞墓。空心砖只用作部分墓的墓门栏额。耳室增多,从1个至4个不等,不少耳室平面作丁字形。部分墓在墓道和墓室之间还有甬道。墓门无一定方向。葬式为直肢。一半的墓中有木棺遗迹,其中少数还有铁棺钉。

第四期墓室可分为前室和后室两部分,前室作穹窿顶,后室仍为弧形顶。前室多数为土洞墓,后室多用小砖砌筑或用小砖铺地。封门也用小砖。耳室多数为一对,个别墓有两个以上耳室。墓道和墓室之间都有甬道,墓道仍为竖井式。部分墓的墓道在竖井之前加凿一道斜长的阶梯,这是墓道形制的新发展,葬式为直肢。木棺已普遍使用铁钉,棺内往往铺一层白灰。

第五期墓葬形制多数和第四期相同。个别墓的前室和后室都为穹窿顶,前室附有侧室,个别砖墓的前室加宽成为横室。

第六期多为土洞墓,前室平面多数为横长方形。墓室和墓道之间都有甬道。规模较大的墓使用斜坡式墓道,较小的墓扔沿用竖井或竖井附阶梯墓道。墓门以向南、向北者占多数。木棺普遍使用铁钉及白灰垫底。有些墓葬前室的四角还发现染有朱砂的卵石,疑作镇墓用。

2.论述唐长安城的布局及其影响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布局: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等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的中央,各坊分布在宫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东南和西南,东西对称。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谨,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

影响:其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特别是长安城的形制,不仅是中国中世纪城市的典型,也影响了邻近国家都城的形制。作为大唐帝国都城长安,对当时边疆地区的地方政权的都城建设极有影响,渤海上京龙泉府成的规划,即效仿长安设计。邻国,特别是日本的平城京和平安京,不仅都城的形制和布局效仿长安,而且如太极殿、朱雀门、朱雀街等宫殿、门、街道的名称也是袭用长安城的。

---------------------------------------------------------------------------------------

2001年

一、名词解释

1.郑州商城

商代早期遗址。坐落在郑州商代遗址中部,即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年代上限约为公元前1620年前后。1955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现并开始发掘。

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垣周长6960米。城墙采用分段版筑逐段夯筑而成。城墙内外侧发现有夯土结构的护城坡。商城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商代文化层及房基、水井等遗迹。城外还有同时期的居民区和铸铜、制陶和制骨手工艺作坊遗址遗迹中小型墓地。

郑州商城的发掘,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古代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巴蜀文化

中国西南地区古代巴、蜀两族先民留下的物质文化。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境内。时代大约从商代后期直至战国晚期。蜀族的活动范围,以成都为中心,约包括今四川盆地西部以及陕西,滇北一带。蜀文化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有新繁

巴族的祖先,最早的发源地在湖北西部的清江流域,以后活动在四川盆地东部,包括陕南、鄂湘西部及黔东北一带。后与蜀同时被秦所灭。巴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船棺葬、扁茎柳叶形剑、圆刃折腰钺、短骹式弓尔矛,以及甑、釜、鍪(mou)配套的铜容器。

巴蜀文化(不仅接受了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还影响了南部的夜郎、滇以及西部的邛(qiong)笮(zuo)、冉駹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沟通古代黄河流域文化和西南边疆文化的桥梁。

3. 卜千秋墓

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村附近的西汉晚期壁画墓。1976年由洛阳市博物馆发掘出土印章,墓主为卜千秋。

卜千秋墓由长方形主室和左右两耳室组成,主室全部由特制的空心砖砌筑,顶部仿券顶做成两坡平脊形式。为夫妇合葬墓。出土有陶制的壶、罐、鼎、仓、井和昭明镜,五铢钱等大量具有西汉晚期特点的随葬品。壁画分布在主室脊顶、门额、后壁上部及隔梁的两面。卜千秋墓画以绘于脊顶的墓主升仙图为主。在狭长的脊顶上,绘着由日、月、伏羲、女娲以及四神、仙禽神兽构成的天上世界,男女墓主则在仙人的引导下,乘仙鸟和龙舟凌云飞升。在门额和后壁上部会有仙禽、怪兽和四神等。风格朴拙传神,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的特点。

4. 简牍

中国古代用竹、木制成的书写材料。流行于东周至魏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

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简是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

古代简牍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官方的各种文书档案、私人信件、各种书籍抄件、历谱以及专为随葬用的遣册等等。

5.虎子

便壶。因形作伏虎状,故名。多以陶、瓷、漆或铜制作,汉代王室贵族以玉为之者。

汉、魏、南北朝古墓中常以虎子作为随葬品。《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chuang)、笫(zi)凡亵器”汉郑玄注:“亵器,清器、虎子之属。”孙冶让正义:“虎子,盛溺器,亦汉时俗语。”

6.白沙宋墓

北宋末赵大翁及其家属的三座墓葬。位于河南省禹县白沙镇北。1951年12月发掘。

赵大翁墓分前后两室,前室扁方形,后室六角形,中间有过道,砖筑仿木建筑结构。墓门正面是仿木建筑门楼,上砌(qie)斗拱、檐椽和瓦脊。墓内各壁亦砌出柱和斗拱,斗拱为单抄单昂重栱五铺作。前室和过道作宝盖式盝顶藻井,后室作宝盖式截头六瓣攒尖顶。仿木建筑和墓室四周有彩色壁画。甬道两壁绘侍者,前室墓门两侧绘持骨朵护卫。东壁绘有女乐,西壁为墓主夫妇对坐宴饮。后室壁画表现为墓主人内宅生活情景。后室棺床上置迁葬的人骨两具,有元符二年朱书买地砖券(公元1099年),随葬品很少。另两墓位于赵大翁墓北,年代稍晚。

这种仿木建筑的雕砖壁画墓流行于北宋末年中原和北方地区,白沙宋墓是这类墓葬中保存较好,结构最复杂,内容最丰富的一组。

二、简答题

1.我国早期铁器和冶铁技术的主要特征

中国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

早期铁器主要特征:形体薄小,器形简单,主要有铁条、铁削、铁臿、铁锛等,虽然大半是农业生产工具,但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还没有占主要地位,只是到了战国时期以后,铁器才真正成了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而被广泛使用。还有不少用金、玉、青铜作柄,有的铁器还错金嵌玉,表明它们是被当做珍贵物品埋葬的。一些铁器的形制与同时期的青铜制品形制相同,如甘肃、宁夏属于北方草原文化的陇山地区,发现9件铜柄铁剑。

冶铁技术的主要特征:根据金相鉴定,目前所发现的春秋时期铁器的冶炼方法主要是块炼法,即在高温下进行碳化,在凝为固态时经锻打提纯后,再打制成所需的器形。在属于春秋、战国之际的铁器中,已有生铁制品(即铸铁)。生铁的出现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生铁作为原料,可以直接铸造铁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领域,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至迟到西汉中叶,灰口铁、铸铁脱碳钢兴起,随后又出现了生铁炒钢(包括熟铁)新工艺。东汉时

2.简述汉代的玉衣之制

玉衣发现于梁汉时期,是专为皇室贵族、诸侯王制作的葬玉,用若干带孔的小玉片按人体外形编缀而成,外观似真人,以金丝编缀者为金缕玉衣,又有银缕、铜缕和丝缕玉衣,以金缕者最为尊贵。

玉衣制度最早形成于西汉前期的楚国,汉初的出国出土的玉衣所用的玉料和制作工艺都较以后别的诸侯国要好,如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玉衣中玉质最为上乘的。东汉建立以后,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礼制的完备,玉衣的使用制度也进一步严格起来,朝廷明确规定,金缕玉衣为皇帝专用丧服,诸侯王使用银缕玉衣,列侯以及诸侯王家族成员使用的是铜缕玉衣。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礼制再一次遭到破坏,玉衣的使用出现了僭越的现象,这些玉衣的制作工艺粗劣,使玉衣的制作和使用制度遭到了毁灭性的的打击。曹魏建立以后,大一统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玉衣制度也随之消亡。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异穴合葬墓,首次发现了完整的成套玉衣。广州南越王墓首次发现丝缕玉衣。

三、论述题

1.试论汉代画像石分布与特点

汉画像石出现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末期。

可分为四个中心分布地区:

①河南南阳、鄂北地区: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画像仅刻在门柱和门扉上,内容为门阙、楼阁、门吏等。另外有少量历史故事,技法有阴线刻和凹面刻,王莽时期,增加了车骑出行、墓主生活的画像内容,出现了神话故事,技法出现了浅浮雕法。到东汉早、中期时段,画像内容仅有少量乐舞、仙人图,东汉中期,仙禽神兽内容的画像加饰了流畅的云气纹,技法仅有浅浮雕;至东汉晚期,画像内容增加了与神话故事结合的天象图,技法以浅浮雕为主,少量透雕法。

②山东、苏北、皖北地区:东汉早、中期的画像内容为车骑出行、乐舞、宴饮和神话故事为主,技法为浅浮雕和减地平面线刻;至东汉晚期,画像内容齐全,各种雕刻技法熟练运用,如减地平面线刻、阴刻、高浮雕和透雕等,画像内容多攻占图、祭祀图、出行图等,典型者如沂(yi)南画像石墓。

③四川地区:重庆附近的合川、江北等地,内容主要为四神、双龙衔璧、仙人以及少量历史故事;以成都为中心的地区,画像内容为农田耕作、射猎、酿酒、墓主车骑出行、宴饮百乐和门吏、四神等,技法为浅浮雕。

④陕北、晋西北地区:这一地区的画像多刻于墓门,少数嵌于室壁和墓顶,内容多为农耕、射猎、车骑、神话故事以及少量的历史故事和天象,装饰图案的蔓草状流云纹极为发达。技法为减地平面线刻。

四个中心区中,南阳、鄂北区和山东、苏北、皖北区的画像石出现最早,艺术水平最高,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也最大。

2.比较唐代长安城、洛阳城平面布局特点

长安城:长安城的基本性质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里坊、市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北连禁苑,南接皇城。宫城、皇城以外三面纵横大街划分出里坊区,其间布列110坊、工商业区东西两市以及众多塔寺庙宇、曲江池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整体设计是以宫城、皇城正南门、朱雀大街及郭城南门所在之南北线为中轴,严格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规划全城街道和坊市,结构严谨,区划整齐。7世纪以后,相继于宫城的东北、东南兴建的大明宫和兴庆宫,并未使城的布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洛阳城:隋唐两代的东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区及近郊。洛阳城平面略近长方形,南宽北窄,宫城和皇城置于城的西北隅地势高亢处,皇城前临洛河,后接宫城,从东西南三面将宫城围绕其中。背面有曜仪城、圆壁城。皇城宫城之东为南北毗连的东城和含嘉仓,西为东都苑。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为里坊区。

洛阳城的形制布局与长安城有着显著的不同:皇城和宫城不在郭城北部正中,而位于郭城的西北隅,这种非均衡对称的布局规划是低于京城一等的;然宫城的防卫设施又远在京师之上,宫城除南至皇城外,北建重城,西临禁苑,东接东城,南界以洛河,皇城宫城本身都内外砌砖,构筑坚固,戒备森严;里坊面积缩小,是北魏洛阳旧制的恢复;市场也不像长安那样左右对称,在东部洛河两侧设南北二市,西南设西市,洛阳城总面积比长安小,却设有三市,均可通舟船。整个城市挟洛河而建,漕运便利,说明在设计意图上更多地考虑了繁荣工商业的问题。但总体上仍然继承了魏晋以来都城建设的传统,属于封闭式的封建城市,其布局的共同特点,是将居民、市场局限在四周设置深沟高墙的里坊之中。

---------------------------------------------------------------------------------------

2002年

1.大汶口文化

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时期时代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年代约始自公元前4300年,前身是分布于苏北、鲁南的北辛文化,到前2500年前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文化的经济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以栗为主。有较发达的家畜饲养业。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等,出现的夫妻合葬墓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标志着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2.郑州商城

商代早期遗址。坐落在郑州商代遗址中部,即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年代上限约为公元前1620年前后。1955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现并开始发掘。

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垣周长6960米。城墙采用分段版筑逐段夯筑而成。城墙内外侧发现有夯土结构的护城坡。商城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商代文化层及房基、水井等遗迹。城外还有同时期的居民区和铸铜、制陶和制骨手工艺作坊遗址遗迹中小型墓地。

郑州商城的发掘,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古代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人祭

人祭是用活人来祭祀祖先(人鬼)、神灵或自然界万物。主要流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在中国,人祭约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河南陕县邯郸涧沟、河南洛阳王湾、陕西沣西客省庄的遗址中,曾发现龙山文化杀祭坑。到了东周时期,已逐渐衰落,且越来越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秦汉及其以后保留了献俘的传统,但不同于商周时期的当场杀祭,而是以俘虏和馘献祭太庙,郊社。

4.对钱

同一种古钱的面文采用两种书体,其字结构、笔画、肥瘦、方穿、厚薄、重量以及铜色都较一致或相似,称为对钱。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最流行,元以后绝灭。

5.鸡冠壶

属辽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原型是契丹族游牧时用以盛水或奶的皮囊壶,最早的鸡冠壶完全模仿皮囊壶,皮革缝制的痕迹很逼真,甚至还堆出皮绳、皮扣;时代越晚,皮囊壶的特征就越少,有些仅成为装饰。

二、简答题

1.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分布与年代

汉画像石出现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末期。

可分为四个中心分布地区:

①河南南阳、鄂北地区: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画像仅刻在门柱和门扉上,内容为门阙、楼阁、门吏等。另外有少量历史故事,技法有阴线刻和凹面刻,王莽时期,增加了车骑出行、墓主生活的画像内容,出现了神话故事,技法出现了浅浮雕法。到东汉早、中期时段,画像内容仅有少量乐舞、仙人图,东汉中期,仙禽神兽内容的画像加饰了流畅的云气纹,技法仅有浅浮雕;至东汉晚期,画像内容增加了与神话故事结合的天象图,技法以浅浮雕为主,少量透雕法。

像内容多攻占图、祭祀图、出行图等,典型者如沂(yi)南画像石墓。

③四川地区:重庆附近的合川、江北等地,内容主要为四神、双龙衔璧、仙人以及少量历史故事;以成都为中心的地区,画像内容为农田耕作、射猎、酿酒、墓主车骑出行、宴饮百乐和门吏、四神等,技法为浅浮雕。

④陕北、晋西北地区:这一地区的画像多刻于墓门,少数嵌于室壁和墓顶,内容多为农耕、射猎、车骑、神话故事以及少量的历史故事和天象,装饰图案的蔓草状流云纹极为发达。技法为减地平面线刻。

四个中心区中,南阳、鄂北区和山东、苏北、皖北区的画像石出现最早,艺术水平最高,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也最大。

2.滇文化的主要特点

滇文化是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以滇池为中心,东达曲靖,西对禄丰,北迆东川,南抵通海,华宁这一大致范围分布着的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

滇文化以其造型精美奇特。纹饰细腻丰富的青铜器闻名于世。以铜鼓、贮贝器、葫芦笙、枕、案、编钟,各种造型的扣饰、杖头;以及具有特点的兵器和工具如狼牙棒,啄、铖,吊人铜矛、戚、蛇柄剑等,还有各种形的金饰、玉饰为特点。滇文化在东汉初逐渐被中原文化所融合,但骑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作用至今依然光芒四射。

3.龙门石窟唐代列像石窟的分期

唐代是龙门造像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题材内容更为丰富的阶段,可大体分为3期。

第一期包括唐太宗~唐高宗时期,为初唐造像形式的探索与确立。在这一时期,雕凿的大窟,主要是贞观十五年(641)前后完成的宾阳南、北洞及其后开凿的潜溪寺。

第二期是唐代造像代表形式的形成时期,约自武则天亲政至武周时期,此时为龙门石窟造像和艺术成就的鼎盛期。这一期有纪年的大、中型石窟龛较多,其中以奉先大万王佛洞、万佛沟高平群王洞为代表。

第三期约自中宗神龙年间至德宗贞元年间(705~804),为唐代造像代表形式由成熟逐渐到衰退时期。这一期的造像的规模和数量远不如前两期。

三、问答题

1.二里头文化的特点与性质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名。年代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洛、颖、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

特征:二里头文化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一组富有特色的器物群上。这组器物中作炊器的是鼎、折沿深腹罐、侈口圆腹罐等。作食器和容器的有三足盘、深腹盆、平底盆、豆、澄滤器、小口高领罐和大口缸等。酒器则有盉、觚、爵等。侈口圆腹罐口沿部的花边形装饰和深腹盆、甑、侈口罐口沿下附近的一对鸡冠形鋬,是这组陶器中很有特色的风格。在这里见不到河南龙山文化中常见的斝、鬲、带耳罐、杯、碗及双腹盆等器物,也与郑州商代文化中以鬲、斝、甗、卷沿圜底盘、大口尊、簋、小口高领瓮为主的起舞组合有明显的区别。以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晋南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与豫西地区的同类遗存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如鼎、折沿深腹罐、深腹盆、甑、澄滤器。侈口罐、小口高领罐等的形制与豫西地区所见的一致。但是,晋南地区不见三足盆,鼎少而鬲多,底部有三足的蛋形瓮在豫西地区的同类型遗址内不见。他们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两个地区间文化面貌上的地方性特点,所以分别命名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

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当时的社会分工精细,不仅手工业与农业已经分离,而且在手工业内部,铸铜、制陶、琢玉、制骨以至木工建筑等都已出现专业分工。各地发现的不同形制的墓葬,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等级差别。第三期遗存中发现的宫殿遗址,证明奴隶主与奴隶、贵族与平民的阶级分野十分明显,社会处于严重的对立状态。当时的社会应属于早期奴隶制形态,并出现了最初的城乡分野。

2.汉代铜镜的主要类型与艺术特征

①西汉前期:花纹虽略有变化,但总的来说,仍属“战国式镜”,不同的是铜镜开始有了铭文。当时最流行的是“蟠螭纹镜”,有些蟠螭纹镜在花纹中出现了“规矩形”的纹样。

②西汉中叶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真正的“汉式镜”。纹样严格对称于镜的圆面的中心,有的可均称的划分为4区,三

光镜”、“昭明镜”等。铭文内容如“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等多为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式。

③王莽时期:一种新的“方格规矩镜”大量流行,镜钮外围有方格形、“规矩纹”、青龙、白虎等四神和子丑寅卯十二时的文字,这是阴阳五行思想在铜镜上的反映。

④东汉前期:最常见的铜镜是方格规矩镜和连弧纹镜。后者起源于西汉后期的日光镜和昭明镜。

⑤东汉中后期:开始流行“兽首镜”、“夔凤镜”、“盘龙镜”、“双头龙凤纹镜”,都以图案画的动物为图纹。纹样出现浮雕式,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呈“心对称”或“轴对称”,半球制的镜钮增大,有的呈扁平圆形,铭文有七字句或者仅四个字的(长宜子孙)。

3.隋唐时期中原地区镇墓俑的分期、特征与变化原因

①隋代(581~618年)

隋王朝过于短命而未来得及创建自己新的礼仪制度和丧葬制度,基本上沿袭南北朝遗风。

镇墓俑通常成对出现,均瘦身,一人面,一兽面,可分为陶制和瓷质两种。

以河南省安阳市北郊,1959年发掘的张盛夫妇墓为例(葬于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出土一对镇墓俑,均作蹲坐姿势,身躯上挺,脸稍商鞅,双耳垂肩,独角,肩部刻印双翼,基本有成簇鬃毛,脑后插冲天戟,下有长方形托板。

②初唐(618~683年)

上承南北朝与隋代风格,也初步具有了自己的艺术特征。成对的镇墓神兽多与披铠甲、神态庄重的镇墓武士佣伴出。开始出现深目鼻高、络腮胡须和胡人形象,此外,个别还有一身双面。

③盛唐(684~756年)

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上层人物的墓葬中出现大量躯体高达,制作精美,装饰华丽、釉彩鲜艳,形象狰狞可怖的三彩镇墓俑,天王用开始成为随葬佣之中的重要角色。

④中唐(757~805年)

开始出现衰落退化的迹象,出土数量大减,切制作粗糙,躯体矮小,形貌代办,缺乏生动气韵。

⑤晚唐(806~907年)

宪宗元和以后,唐王朝国势日衰,但上层统治阶层的厚葬之风反而愈演愈烈,随之葬俗习俗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原地区的镇墓神兽、镇墓天王佣小时,墓中开始流行随葬贵重华丽的金银器以及锦绣为饰的木佣、胸佣(伴身佣)、金属佣等。

晚唐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藩镇割据,战乱频仍,上层统治者的生活骄奢腐化,经济的猥琐,人民百姓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环境之中。人们的精神寄托自然转向乞求生活安宁,祈望福瑞方面。人们的这种精神状态为堪舆家迷信之道的泛滥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基础...

---------------------------------------------------------------------------------------

2003年

1. 盘龙城

商代中期城市遗址,。位于湖北省黄陂县叶店。年代约为公元前15世纪前后。遗址于1954年发现,1974、1976年进行较大规模发掘。这一发现对于了解商代文化的分布、城市性质、宫殿的形制和建筑技术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古城位于府河北岸高地偏东南部。平面略呈放心。遗迹的分布状况表明,城内仅有宫殿,具有宫城形制,城外侧则是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反映这一古城尚属早起城市的形态。

中国西南地区古代巴、蜀两族先民留下的物质文化。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境内。时代大约从商代后期直至战国晚期。蜀族的活动范围,以成都为中心,约包括今四川盆地西部以及陕西,滇北一带。蜀文化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有新繁县水观音遗址、彭县竹瓦街窖藏、成都羊子山遗址等。其中羊子山清理的一座坛形遗址,是目前所知唯一的先秦礼仪性建筑。

巴族的祖先,最早的发源地在湖北西部的清江流域,以后活动在四川盆地东部,包括陕南、鄂湘西部及黔东北一带。后与蜀同时被秦所灭。巴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船棺葬、扁茎柳叶形剑、圆刃折腰钺、短骹式弓尔矛,以及甑、釜、鍪(mou)配套的铜容器。

巴蜀文化(不仅接受了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还影响了南部的夜郎、滇以及西部的邛(qiong)笮(zuo)、冉駹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沟通古代黄河流域文化和西南边疆文化的桥梁。

3. 空心砖墓

战国中晚期开始出现,西汉在中原和观众一带大量流行,到东汉即告绝迹。在横穴式的土洞内用空心砖堆砌墓室,墓道多为竖井式。西汉前期,墓室呈长方形,形状像木椁。到了西汉后中后期,顶部往往砌成券顶,前壁做成门的样子,显得像房屋。墓室内的砖面上印有花纹和图像,河南洛阳西汉后期的个别墓里还绘有彩色的壁画。

4. 鸡首壶

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行一时,由浙江越窑首创。在江苏、浙江大量出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两湖、贵州、四川、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都有发现,范围很广。鸡首壶的的形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隋以后逐渐消失。

5.对钱

同一种古钱的面文采用两种书体,其字结构、笔画、肥瘦、方穿、厚薄、重量以及铜色都较一致或相似,称为对钱。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最流行,元以后绝灭。

二、简答题

1. 汉代画像石墓的分期与年代

汉代画像石墓出现的年代约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末期。

主要可以分为四个中心地区:

①河南南阳、鄂北地区: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画像石墓的类型主要为平頂石结构墓,到了王莽时期出现了砖石混合结构墓。墓室有大小两种,大的如南阳杨官寺墓,由前后室和回廊组成,小的一般由前后室和并列在后室两边的侧室组成。西汉晚期的画像仅刻于墓门,内容为门阙、门吏和楼阁等,技法有阴线刻和凹面刻;王莽时期的画像扩展到了内室,画像内容以车骑出行,墓主生活和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出现了神话故事,技法为浅浮雕。东汉早、中期流行石门砖墓,新出现了前后后三重主室的多室墓。画像数量减少,仅有少量乐舞和仙人图;在门扉上铺首衔环,门柱上有门吏以及门额上仙禽神兽,东汉中期,仙禽神兽内容的画像加饰了流畅的云气纹,技法为浅浮雕。东汉晚期这一地区的石结构墓重新出现,石门砖室墓的前室顶部添加了应龙形石梁。画像内容增加了与神话故事结合的天象图,技法以浅浮雕为主,仅在石梁头部用透雕法。

②山东、苏北、皖北地区:东汉早、中期,多覆斗式或叠涩顶前室,画像多刻于墓门和前室,内容为车骑出行、乐舞、宴饮和神话故事,技法有浅浮雕和减地平面线刻。到了东汉晚期,墓室的类型较多样,主要有带回廊的前后室石结构墓;前中后三重主室的多室墓以及砖石混合结构的穹窿顶双室墓,画像面积扩大,内容多样化,各种雕刻技法也熟练运用。

③陕北、晋西北地区:墓室类型有砖石混合结构的前后室墓,较大的墓附有1个或2个耳室。画像多刻于墓门,少数嵌于室壁和墓顶,内容多生活场景和神话故事,以及少量历史故事和天象,技法为减地平面线刻。

④四川地区:基本都是前中后三室的大型墓。以重庆为中心的地区,石墓全部为石结构,画像主要分布在门额和门柱,少数刻于中室内的小龛中,内容为四神、双龙衔璧、仙人以及历史故事。以成都为中心的附近地带全部是砖石混合结构墓室,往往画像石和画像砖并用,画像主要分布在墓门、中室、后室,前室多嵌装画像砖。画像内容多生

2. 隋唐中原镇墓俑的分期与特征

①隋代(581~618年)

基本沿袭南北朝遗风,镇墓俑通常成对出现,均瘦身,一人面,一兽面,可分为陶制和瓷质两种。

以河南省安阳市北郊,1959年发掘的张盛夫妇墓为例(葬于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出土一对镇墓俑,均作蹲坐姿势,身躯上挺,脸稍商鞅,双耳垂肩,独角,肩部刻印双翼,基本有成簇鬃毛,脑后插冲天戟,下有长方形托板。

②初唐(618~683年)

上承南北朝与隋代风格,也初步具有了自己的艺术特征。成对的镇墓神兽多与披铠甲、神态庄重的镇墓武士佣伴出。开始出现深目鼻高、络腮胡须和胡人形象,此外,个别还有一身双面。

③盛唐(684~756年)

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上层人物的墓葬中出现大量躯体高达,制作精美,装饰华丽、釉彩鲜艳,形象狰狞可怖的三彩镇墓俑,天王用开始成为随葬佣之中的重要角色。

④中唐(757~805年)

开始出现衰落退化的迹象,出土数量大减,切制作粗糙,躯体矮小,形貌代办,缺乏生动气韵。

⑤晚唐(806~907年)

中原地区的镇墓神兽、镇墓天王佣小时,墓中开始流行随葬贵重华丽的金银器以及锦绣为饰的木佣、胸佣(伴身佣)、金属佣等。

三、问答题

1.从洛阳烧沟汉墓看汉代葬制葬俗演变

洛阳烧沟汉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村的汉墓群。墓葬的时代从西汉中期延续至东汉晚期。墓主人的身份,除东汉晚期基座较大型墓可能属于当时的豪门贵族外,多数墓葬的墓主应为一般官吏及其眷属。

分期与年代: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墓中所出陶器等主要随葬品的组合和类型的演变情况,可划分为六期:第一期属西汉汉武帝时期,第二期属昭帝时期,第三期属宣帝至新莽及其稍后,第四期为东汉早期,第五期为东汉中期,第六期为东汉晚期。

墓葬形制:均为洞室墓,有墓室和墓道。多为土洞墓,少数在涂东中用砖砌铸成砖墓。砖木又可依建材不同,分为空心砖墓和小砖墓两种。砖墓和土洞墓在形制上的发展变化上是一直的。第一期墓室为平顶,一般较狭小。木粉墓的墓室用空心砖砌筑,其余则为土洞墓。墓室前端的一侧凿有简陋的耳室。墓道为长方形竖井式。墓门多数向南。葬式为直肢,部分墓尚存木棺痕迹。第二期墓墓室也是平顶,但一般较宽大。多数为空心砖墓,少数墓的墓室为土洞或用小砖铺地。墓室前端的一侧或两侧凿有简陋的耳室。墓门多数向北。葬式亦为直肢,多数墓尚存木棺痕迹,个别为漆棺。第三期墓绝大多数为弧形顶,只有少数为平顶或穹窿顶。墓室中游两棺或三棺以上合葬者,除夫妇合葬外,还有子女附葬的现象。墓室多用小砖券筑或用小砖铺地,但也有土洞墓。空心砖至用作部分墓的墓门栏额。耳室增多,从1至4个不等,不少耳室平面作丁字形,这期是耳室最发达的石器。部门墓的墓室与墓道之间还有甬道。墓门无一定方向。葬式为直肢。50%的墓中有木棺遗痕,其中少数还有铁棺钉。第四期墓可分为前室和后室两部分,前室作穹窿顶,后室仍为弧形顶。前室多数为土洞墓,后室多用小砖砌筑或用小砖铺地。封门也用小赚。耳室多数为一对,个别墓有两个以上的耳室。,墓道和墓门之间都有甬道,墓道仍为竖井式。部分墓的墓道在竖井之前加凿一道斜长的阶梯,这是墓道形制的新发展。葬式为直肢。木棺已普遍使用铁钉,棺内往往铺一层白灰。第五期墓葬形制多数和第四期相同。个别墓的前室和后室都为穹窿顶,前室附有侧室,个别砖墓的前室加宽成横室。第六期多为土洞墓,前室平面多数为横长方形。墓室和墓道之间都有甬道。规模较大的墓使用斜坡式墓道,较小的墓扔沿用竖井或竖井附阶梯墓道。墓门向南、向北者多数。木棺普遍使用铁钉或白灰垫底。于墓葬前室的四角还发现然后朱砂的卵石,疑作镇墓用。

随葬品:第一、二期的墓葬中,陶器以罐最多,第一期的铜镜有星云纹镜、草叶纹镜等,第二期除了星云纹镜外,开始有了日光镜和昭明镜。铜钱皆为西汉五铢。第三期墓葬的随葬品普遍增多。第四期的随葬品,早陶器组合方面和第三期差不多,铜镜有规矩镜和四乳镜、钱币以东汉五铢为主,还有王莽钱。第五期陶器的种类较前增多,出现了家禽家畜的模型。铜镜主要是云雷纹镜,钱币和第四期相同。第六期陶器组合与第五期差别不大,书写镇墓文字的扁腹平底罐是这期的典型器物。

盘、勺等祭奠的陈设,开始了汉晋以来在墓中设奠的习俗。

2.试论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的布局及其特点

汉长安城: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市西北郊3公里的渭河南岸,今西安市未央区汉城乡。汉长安城平面略呈方形,方向基本作正南北向,东墙平直,其他三墙都有曲折。城墙外环绕护城河。城墙每面3门,共12个城门。由东墙北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东城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城覆盎门、安门、西安门;西城章城门、直城门、雍门;北城横门、厨城门、洛城门。各城门均为3个门道,各门道宽6~8米,相当于4个车轨。城门均为木构建筑,未用砖,在阙口两侧排列石础,架设木栿、立柱,上面修筑门楼。四座城门与宫城宫门相对,其余八座城门各与城内一条大街相连。城门皆有设防。长安城内宫殿区占三分之二。主要有长乐宫,位于城东南部,称东宫;未央宫,位于长安城西南隅,平面方形;桂宫,在未央宫之北,平面长方形;北宫;明光宫以及城外的建章宫。另有武库位于长乐、未央二宫之间,属于未央宫的附属建筑。《三辅黄图》中记载“长安城中八街九陌”,已探明的八条大街各成一直线,;另有东西九市,其中“四市”即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市,其余五市多设于城外。市内及周边有分布密集的手工业作坊遗迹。由于长安城内宫殿建筑已占据三分之二,因此一般平民百姓可能大多居住城外,另在汉长安城一直东南的龙首原清理出汉墓近500座,当为当时一般居民主要的墓葬区。在长安城南郊和东郊公发掘出十多处规模庞大的礼制建筑,其中最重要的属南郊的明堂辟雍遗址、官社官稷和王莽宗庙遗址。

唐长安城:长安城的基本形制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里坊、市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北连禁苑,南接皇城。宫城、皇城以外三面为纵横大街划分出的里坊区,其间布列110坊、工商业区东西两市以及众多塔寺庙宇、曲江池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整体设计是以宫城、皇城正南门、朱雀大街以及郭城嫩们所在之南北线为中轴,严格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规划全城街道和坊市,结构谨严,区划整齐。7世纪以后,相继于宫城的东北、东南兴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但城的布局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随着大明宫的修建、兴庆宫的改建,均衡对称的理想空间模型逐渐被打破,代之以适应功能需求的非均衡对称形态。隋唐长安城的建制对当时和后世的中外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唐代铜镜的主要类型及艺术特征

唐代铜镜图破了圆形的传统,创造出了葵花、菱花、荷花、方形、亚字形等不同的形式,并出现了少数带柄铜镜。纹饰上,内容丰富多彩,珍禽瑞兽、奇花异草、神仙人物、山水风景等等,甚至狩猎、打马球的场面,都成为镜背纹饰的取材对象。镜背构图的布局上,不再限于内区、外区的分区布局,出现了跨区的整体布局。铸造技术高超,可以完全控制青铜铸浇时极易出现的气泡,铸件的表面打磨的光滑细腻。在装饰手法上,采用高浮雕、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等工艺手段,使镜背的纹饰显得更加华丽活泼,呈现出盛唐特有的蓬勃向上的气象。

铜镜种类繁多,主要流行的有:四神十二生肖镜、瑞兽镜、瑞兽葡萄镜、瑞兽鸾鸟镜、花鸟镜、团花镜、人物镜、盘龙镜、八卦镜、万字镜及特种工艺镜。

四神十二生肖镜类可以分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和四神十二生肖镜三种,四神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始终神兽,表示东西南北是个方位。十二生肖即表示属相的十二个动物。这类铜镜比较传统,主要流行在隋和唐初,往往分内、外区。内区分为四格,布置四神;外区分十二格,布置十二生肖。瑞兽镜是唐代最常见的铜镜之一,多数为圆形,少数为方镜和菱花镜。镜背有的分区构图,也有的整体构图。通常中央为圆钮,绕钮排列四至八只兽,似在海水中翻滚,形态各异,一时难以确认是何种动物,故统称瑞兽。瑞兽之间往往填以缠枝葡萄纹、瑞鸟纹和忍冬纹。高浮雕的表现手法,使得这一类铜镜显得厚实而华丽。花鸟镜是唐人非常喜爱的镜类,它以禽鸟和花枝为主题,组成绚丽多姿的各种纹饰,最常见的是雀绕花枝镜和对鸟镜。人物镜题材多样,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现实生活场面等等,根据题材命名,常见的有月宫镜、飞仙镜、“真子飞霜”镜、狩猎纹镜等。

---------------------------------------------------------------------------------------

2004年

1. 黄肠题凑墓

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型结构墓。题凑即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在缺少柏木的地方也有用楠木的,楠木枋的端头中心涂黄,人为制造黄肠以像柏木。题凑之制在东汉时期随着大型多室砖墓的盛行已趋于消弭。

2. 虎子(见2001年)

3. 遣册

即随葬品卜录,以简牍为主要书写材料。如长沙仰天湖1号墓简以及江陵望山2号墓简均详记殉葬器物,可与实物对照。曾侯乙墓简记兵马甲等,出土实物不见,可能为送葬所用,也可附于此类。

4. 唐三彩

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陶器,主要以白色粘土为胎,以含有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做釉料。助溶剂为炼铅熔渣和铅灰。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bei)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其中以黄、褐、緑为主,简称“唐三彩”。

唐三彩胎质松脆,防水性差,实用性远不如青瓷和白瓷,且含铅量高,具有一定毒性,主要做随葬品的明器。西安和洛阳地区唐墓中出土最多,目前考古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有河南巩县黄冶窑、陕西铜川黄堡窑、西安市郊机场窑等。宋以后的各种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大部分是在唐三彩的工艺上发展起来的。

*低温色釉:出现于西汉前期,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为浓厚的棕黄色和绿色釉陶,烧成温度在摄氏800度左右,釉中含多量氧化铅。器物种类有仿铜礼器和生活用器。多见于墓葬,或专供随葬用。

5. 开元通宝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仿效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开元通宝的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直径2.4厘米。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代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开元通宝铜质优良,铸工精细,流传下来的实物数量很多,表明唐代货币经济较为发达。

二、简答题

1.简述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意义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dai)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中,墓中女尸经病理解剖表明,虽然经历了2100年,但身体个不问和内脏器官仍然相当完整,且临床医学表明死者深浅患多种疾病和病变,这位研究尸体的保存以及古组织学,古病理学,古代疾病史和中国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另外,出图了马王堆帛书、汉墓中的乐器都是中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掘。

2.简答曹魏邺城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意义

邺城先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位于河北临漳县西南,包括南北毗连的两个城址。邺北城始建于建安九年(204年),毁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平年呈长方形,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将全城分作南

东魏北齐时营建邺南城,以邺北城之南墙为北垣,平面呈长方形。墙外铸有马面、护城河。城市布局大体继承了北魏洛阳内城的形制,宫城位于中部偏北,以太极殿为中朝,三朝纵列,北为禁苑。

邺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其整个城市布局区划分明,交通便利,额跨服了东汉洛阳城宫殿区分散、东西交通不便等缺点,形成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一种新模式、直接影响了北魏和隋唐都城规划。

三、问答题

1.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特点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园。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秦始皇陵园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有内外两重夯土铸造的垣墙。内外垣墙每边都设有门。坟丘在内垣墙的南半部。内垣墙的北半部,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遗址,应试秦始皇寝殿所在。内垣墙的东西南三面墙外,都有沿墙边建筑的廊坊遗址。陵园东部有始皇诸公子、公主的殉葬墓。陵园的西边有埋葬役徒的墓地,还有打制石材、烧制砖瓦和堆放建筑材料的场地。

学者遗址认为秦始皇陵的总体规划是本着“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将生前的地上王宫,模拟复制于地下。高大的封土及地宫象征咸阳宫,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宫殿和京城的内外城或大小城,封土北侧的寝殿即起居之处,陵内的便殿,即休息闲晏之处,外城垣东侧的兵马俑坑象征守卫京城的卫戍部队;封土西南的文吏俑坑象征中央政府机构;封土西侧的铜车马坑,象征宫廷的乘舆;东南垣墙之间的石铠甲坑象征武库;百戏俑坑象征宫内娱乐的杂耍百戏,大小马厩坑象征净是的宫廷厩苑;珍禽异兽和跽坐佣坑以及青铜水禽坑,象征皇家苑囿、狩猎娱乐之所。秦始皇陵的布局完全是依照国度咸阳设计的。把双重围墙的陵寝造在陵园的西部,陵墓造在陵园的西南角,是按照咸阳的宫城居于大城西边布局的。秦始皇陵园在继承前代陵园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帝王陵园的建筑格局。汉承袭秦制,西汉诸帝的陵园制度深受影响。

2.西安地区唐代墓葬形制的变化

第一期(7世纪初期至7世纪晚期),沿袭北朝时期的传统,流行方形或长方形单室土洞墓和砖室墓,大墓盛行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多小龛的形制。初唐时期,一、二品官的天井最多5个,壁龛有的多达10个。

第二期(从7世纪晚期至8世纪中),流行长方形单室土洞墓和方形砖室墓。大型墓盛行刀型墓室,墓道考试缩短,天井和小龛逐渐减少,“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最多,7个天井,8个壁龛。一、二品官的墓,天井5个以上的只占少数,壁龛最多不超过6个。更加注重墓室构筑。

第三期(8世纪中至10世纪初),以安史之乱为界,唐墓的形制变化十分明显,原有丧葬制度制度大多废弃。大型墓的斜坡墓道更短,流行竖井墓道。天井减少,小龛移至墓室四周,最终二者小时。厚葬之风盛行。

---------------------------------------------------------------------------------------

2006年

1. 考古学文化

通常是指属于同一时期,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考古学文化的形成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传统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2. 细石器

细石器属于一种特殊的工艺传统,它以间接打制法为基础,因而出现不同形状的石核和狭长的石叶,并利用石叶加工成器。这种工艺传统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许多文化遗存中,细石器的出现,大约开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于中石器

3. 半坡遗址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浐河东岸的半坡村。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年~前4300年。1954~1957年,石兴邦主持发掘。

半坡类型的聚落呈不规则圆形,房屋和大部分窖穴、家畜圈栏以及小孩瓮葬群集中分布在聚落中心。出土有石、骨、角、陶制工具。陶器以粗制和细泥的红色、红褐色陶为主。墓葬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少数为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

半坡遗址的发掘,首次大规模地揭露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为复原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 妇好墓

1976年发现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墓主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

墓圹为长方形竖穴,南北向,墓内有二层台和腰坑,有棺椁、殉人、殉狗。墓内出土大量铜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所出带铭铜器为武丁时期断代的标准器物。

妇好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晚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 侯马晋城

中国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区西北部。年代在公元前585年~前416年。1952年发掘。该城由6座城址组成,白店、台神、牛村、平望4座城连成一片,其东为呈王古城,东北为马庄古城,在牛村古城及平望古城内均发现有夯土台基,可能是宫殿区。牛村古城南郊有铸铜、制陶、制石器等手工作坊遗址。其中侯马铸铜遗址为研究晋国铸铜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在浍河以南的上马村还发现了大片东周墓群。在呈王古城南的秦村发现春秋晚期盟誓遗址,出土了侯马盟书,是研究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和盟誓制度的珍贵史料。

6. 模印拼嵌画像砖墓

墓内壁面用模印画像砖拼嵌成大幅砖画的东晋南朝墓葬。分布于南京市及附近的丹阳县等地。

其做法是将画像按粉本分别模印在多块砖坯(pi)上,入窑烧成砖后,再拼嵌在墓壁上。模印拼嵌画像砖墓是在1块单砖构成一幅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到东晋末南朝初出现了由多达十块到数百块砖构成的大幅画面。

这些砖画是研究东晋南朝绘画艺术、服饰制度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7. 影青瓷

也叫印青瓷,被称为“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窑烧制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胎质细密,呈白色,透光度极好,釉的透明度高,光泽性强,流动性较大,釉色青白,最好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则呈水绿色。器形多见盘、碗等生活用具,装饰有刻花和印花。

8. 永乐宫

蒙古元代道教全真派的重要宫观,为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1953年发现,1959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移至芮城县北郊,按原样重建。最先为吕公祠,金代末年,改祠为覌,后毁于火灾。元世祖中统三年,马真皇后令升观为宫,名大纯阳万寿宫,明清以后改称永乐宫。

永乐宫布局舒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分别为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永乐宫是现存最早的道教宫观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元代建筑,宫内保存着的壁画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二、简答题

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断代主要方法并比较异同

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从研究的年代范围上划分,考古学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分支。也有人主张在两者之间加入原史考古学而成为三大分支,但从实际意义来说,原史考古学的重要性不如前两者。

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则限于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

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都以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这是它们之间的共同性。但由于历史考古学必须参证文献记载,而史前考古学则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可供依据,所以两者的研究任务也有所不同。史前考古学承担了究明史前时代人类历史的全部责任,而历史考古学则可以与历史学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共同究明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历史。由于史前考古学主要是研究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有时也包括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历史考古学主要是研究青铜时代尤其是铁器时代,两者所研究的遗迹和遗物在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它们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说,史前考古学要充分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相结合,历史考古学则必须与历史学相配合,同时还要依靠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和古建筑学等分支。从断定绝对年代的手段来说,史前考古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而历史考古学则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

*田野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的名称,是20世纪初正式提出来的。但当时的田野考古学主要是勘察地面上的遗迹和遗物,依靠地图进行调查,有时则要根据调查结果,测绘地图,作为记录的附件。以后,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转入以发掘为中心,并扩大调查的对象和范围,方法逐渐完善,技术快速进步。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相继被采用,许多机械设备被用作调查发掘的工具。利用航空照相和卫星照相、磁力探察和地抗力探察等方法以发现遗迹和遗物,用红外线摄影和用其他各种特殊的摄影技术测量和制图,为进行花粉分析和各种物理化学断代而取样,以及将发掘出来的遗迹保存于现场等等,都使得田野考古学的工作面扩大,技术性加强。调查发掘的对象也由一般的居住址和墓葬等扩大到道路、桥梁、沟渠、运河、农田、都市、港口、窑群和矿场等各种大面积的遗址,从而使得考古工作者必须与各有关学科的专家协作,才能完成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任务。

2.唐高宗至唐德宗铜镜类型及艺术风格

(650~804)

此期的铜镜以玄宗开元、天宝为界又分作前后两段。前段流行瑞兽葡萄镜、瑞兽鸾鸟镜、雀绕花枝镜,以圆形、菱花形镜为多,主题纹饰由瑞兽向花鸟过渡。后段流行对鸟镜、瑞花镜、人物镜,葵花镜最多,主题纹饰以鸾鸟、花卉、人物为主。

三、论述题

1.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及近十年来的新发现

长江中游地区:包括今湖南、湖北两省大部及四川东部。早期前段以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为代表,早期后段以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皂市文化为代表,中期以大溪文化为代表,晚期以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为代表。

长江下游地区:包括今安徽、浙江两省大部、江苏南部、江西北部和上海五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前段以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早期后段以河姆渡遗址下层和罗家角类型为代表,中期以河姆渡遗址中层和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为代表,晚期以良渚文化为代表。

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玉架山遗址共发现了由六个相邻的环壕围沟组成的良渚文化完整的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目前已发掘面积近19000平方米,共清理良渚文化墓葬397座、灰坑21座,建筑遗迹10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各类文物4000多件。

从目前已经发掘的5个环壕的情况看,玉架山遗址各环壕内的墓葬均有高低不同的等级,年代上大致贯穿了良渚文化的始终。该遗址是迄今为止清理良渚文化墓葬数量最多的遗址。在遗址周边约20平方公里范围内,经调查和发掘的良渚文化遗址已经有20多处。表明该区域存在着一个较大规模、较高等级的仅次于良渚古城地区的——良渚文化的中心聚落。

玉架山遗址首次发现的由六个环壕组成的完整的聚落,第一次为我们揭示出了良渚文化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六个环壕应该代表了六个相关的氏族,而这6个氏族共同组成一个完整聚落。而且从6个环壕的面积大小、分布位置和墓葬等级等方面也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地位。玉架山遗址的发掘为我们研究良渚文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人口数量,氏族内部和氏族之间的等级关系等都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和视野。

址、水井、沟槽等。发掘证实,遗址年代主要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汉代两个时期,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始筑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汉代增筑的城墙,还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初期排房、台形基址、陶窑、墓葬;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初期及秦汉时期的灰坑、沟;汉代开凿的大型水槽、水井;宋代墓葬等。出土各时期文化遗物共计约400件。其中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址的发现是最重要的收获,而建于北城墙顶部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多间排房、东城墙上的史前地震迹象、汉代的沟槽和其上的车辙等为发掘增添了许多待解之谜。

垓下遗址是淮河流域一处重要的遗址,地处淮河流域中游,其遗存受到周边文化的强烈影响。从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看,它具备大汶口文化的普遍特征。但遗址中发现的白灰面排房、台基等都是大汶口文化中极为罕见的,具有自身特点,与同区域蒙城尉迟寺遗址中的发现有较多类似之处,可能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同一个类型。垓下城址作为淮河流域第一次发现的大汶口文化城址,虽然面积不大,却是目前整个大汶口文化中最无疑义的一个城址,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出现在远离大汶口文化中心区的南部边缘更是带来诸多学术上的问题。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约20公里,处于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带,东苕溪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在两山之间约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分布着13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其中有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和祭坛,有面积约3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台基——莫角山遗址。

经过2006年6月—2008年1月的考古钻探调查和发掘,发掘面积约2700平方米。现已初步搞清了城墙的分布范围、堆积状况以及年代下限。

良渚古城南北长1800—1900米,东西宽1500—1700米,总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在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色粘土堆筑而成,城墙底部宽40—60米,现存较好地段高约4米。四面城墙的堆筑方式基本一致,从堆筑技术上反映了城墙的整体性。城墙内外均有壕沟,壕沟边缘有叠压着城墙堆土的良渚文化晚期堆积。西墙白原畈段还发现了一个良渚文化晚期的灰坑打破城墙。反映了这座古城使用或废弃的下限不会晚于渚文化晚期,其始筑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工作。

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第一次发现这一时期的城址,是同时代面积最大的古城。良渚古城的发现为良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小黄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遗址面积50000多平方米,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眶今9000年前后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

遗址出土的夹砂红衣陶器群、用于加工食物的石磨盘、磨石和储藏坑是小黄山遗存最主要最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内涵不同于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文化;结合其”c测定年代,是浙江乃至东南沿海地区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填补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早阶段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小黄山遗址B区Ⅱ期遗存文化内涵中存在不少萧山跨湖桥文化因素;A区Ⅱ期遗存绳纹圆底釜、双鼻平底罐与河姆渡文化同类陶器可能具有内在的联系;小黄山遗址发掘“盘活”了浙江省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格局。小黄山遗址兼有跨湖桥、河姆渡两支文化因素,三者关系的结论为时尚早,但为三者关系的探讨,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重要线索。遗址低山丘陵的地形环境,接近生土的堆积特征,对探索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及重大的学术价值。

该遗址发掘对完整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认识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区系类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2.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蜀文化发现研究的新进展

1929年发现四川广汉城西南兴镇三星堆遗址,1934年第一次发掘,80年代以后多次发掘。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典型遗址还有成都十二桥。关于三星堆文化的来源和性质、年代的探讨目前都还存在分歧。一般认为三星堆可能是古蜀国的政治中心。三星堆文化是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其主要遗存年代约从夏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

3.西汉长安城的布局及近十年来考古新发现

西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市西北郊3公里的渭河南岸,今西安市末央区汉城乡。

长安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正南正北方向。长安城有12门,每边3门,每门3个门道,中门道为皇上专用道,

为有离宫、苑囿和礼制性建筑。

---------------------------------------------------------------------------------------

2007年

一、名词解释

1. 文化层

人类居住在一地,必然会在原来天然堆积的或沉积的圣徒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往往夹杂着人类无遗留下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书图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如果地层未经扰乱,则上文化层必然晚于下文化层的形成年代。

2. 细石器

细石器属于一种特殊的工艺传统,它以间接打制法为基础,因而出现不同形状的石核和狭长的石叶,并利用石叶加工成器。这种工艺传统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许多文化遗存中,细石器的出现,大约开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于中石器时代盛行,一直沿用到新石器时代。边远地区如东北、西藏及甘、青地区,甚至到商周时期还在使用。

3. 卡若文化

中国西南地区澜沧江上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得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城东南的卡若村遗址的挖掘。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2100年。

卡若文化早期房屋以半地穴式或地面营建的草拌泥墙建筑为代表,平面呈圆形,方形或者长方形。晚期房屋以半地穴式石墙建筑为代表,平面呈方形或者长方形。大型打制石器、细石器与磨制石器共存,以打制石器为主。出土有镶嵌石叶的骨刀梗、骨针、骨锥、骨饰等。陶器多数夹砂,早起红陶较多,晚期黑陶较多。还发现有炭化栗和猪牛羊等家畜骨骼,以及多种兽骨、鸟骨。

这是在西藏高原进行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对研究西藏地区的原始文化与相邻地区的关系等有重要的意义。

4. 甲骨文字

又称“契文”、“甲骨卜辞”、“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公元前14~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长兴起以后,甲骨文还绵延使用了一段时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成,上承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5. 墓志

墓志一般处于帝王陵和世家豪族墓中,按质地可分为石质和砖制两种,作用是把墓主人生平、埋葬情况和后人对他的颂扬祝祷勒之于石,埋之于地,以期千秋万载,永世流传,铭志不忘。起源于西汉,到东汉发展的较成熟。

6. 虎子(见2001年)

7. 安伽墓

墓葬出土的围屏石榻及袄教祭祀图反映了中亚人的生活场景。墓葬主人可能是掌握“丝绸之路”一定贸易的具有官职的栗特贵族。石刻图案所反映的内容为栗特人生活场景以及他们旅居中国后的生活场景等。安伽墓的发掘为我们研究北周时期栗特文化及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8.白沙宋墓(见2001年)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新石器时代

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纺织的出现。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路博客1865年首先提出的,在地质年代上已经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中石器时代时代过渡而发展起,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根据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等文化遗存的发展变化以及经济生活的变革,中国新石器时代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可分为前、后期,前期为前陶新石器时代,后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有陶新石器时代,即陶器的萌芽时期。我国属于前陶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广东省阳春县独石仔、封开县黄岩洞、翁源县青圹吊珠岩,广西柳州市白莲洞第二期文化,台湾玉山,贵州省平坝县飞虎山洞第二文化层,黄河流域有陕西大荔县沙苑文化、青海省桂南拉乙亥,山西省怀仁县鹅毛口,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南勿呼井、科尔沁右翼中旗噶查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绝对年代,大约为距今12000~8000年。中期的年代大约为距今8000~5000年。晚期年代大约距今5000~4000年。

2.“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有何重大意义

3.考古学上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有何意义

“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

确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此外,还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判断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在历史考古学领域,判断绝对年代的方法,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碑碣、墓志、简牍遗迹其他器物的纪年铭文是确定绝对年代的可靠依据。

4.旧金石学和现代考古学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近似于欧洲的铭刻学。它是在上位进行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土的古代铜器和时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金代考古学在中国诞生以后,

究范围不限于物质文化,而是通过各种物质文化遗存,研究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有各种精神文化遗存。

因此金石学和现代考古学之间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举例题

1、试列举你所知道的三件商周青铜器的名称与年代,并作简要说明

①司母戊方鼎

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发现于1939年,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

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

通过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jǐng)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②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91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器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下垂,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雄伟凝重。器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

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

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③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青铜方尊,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擅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在此地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2、试例举三种不同形制的汉代铜镜,并对其特征加以简要说明

①星云纹镜

又称“百乳纹镜”,有的连称为“星云百乳镜”。主要盛行于西汉中期武、昭、宣帝时期。镜纽多连峰式,纽座外围及镜子边缘多饰一圈连弧纹,一般都为十六连弧。

谓星云系由蟠螭纹渐次演变而成,小乳钉系蟠螭骨节变幻,云纹则为蟠螭体之化身。星云纹镜,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出土,其中以河南、陕西和江苏发现较多。

②昭明镜

昭明镜,宣帝至王莽前流行的一种汉镜。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辉向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但一般铜镜上铭文不全,有的字与字之间填上一个“而”的符号,字体多方折。

③透光镜

透光镜是西汉中晚期制作的具有特殊效果的被称为“魔镜”的铜镜。体现了光学和力学原理的铜镜,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铸件。透光镜因在阳光照射下其背面的图文能映到墙上而得名。

3、试列举三种隋唐时期的墓葬,并对其形制加以简要说明

①双室砖墓有长斜坡墓道,4个以上天井和小龛,全长在50米以上,有前后两个墓室,有石门、石棺或石椁等石葬具。随葬品极其丰富。地面上有高大的封土堆、石像生、石碑等设施。这一型墓葬的墓主人,官品通常均为正一品,极少数低于一品的也有特殊原因。

②全长在10米以下的小型单室土洞墓。有的有砖棺床,有的是土棺床或没有棺床,葬具为木棺,斜坡或竖斜墓道。随葬品较少,以日用陶瓷器为主。这一型墓的墓主人身份也比较复杂,官阶高低悬殊,从三品的高级官员到九品的低级官员,甚至平民都可采用。

③竖穴土坑墓,一般距地表仅深一米左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或梯形,全长通常在2-2.5米。有的有木棺痕迹,有的以数枚瓦片掩身。随葬品仅有几件日用陶器,极少留下有墓主姓名的纪念物。这类墓形在整个隋唐时代没有什么彼岸花,属于一般平民的墓葬。

4、试列举你所读过的三本与考古学有关的著作(或三篇与考古学有关的文章),并写出作者、出版年代与主要内容提要

书名: 考古学专题六讲

作者:(美国)张光直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主要内容:《考古学专题六讲(增订本)》是根据1984年初秋作者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的九次讲演记录整理而成,出版社曾以《考古学专题六讲》为名将其结集出版。张光直先生谦虚地把这“六讲”称为“一篮子大杂拌”,此次再版,把他去世前后发表的三篇文章收到这“一篮子大杂拌”里,集中表现他晚年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认识和反思。

内容集中在中国考古与一般性问题的联系上,作简要的宏观性探讨。

书名:中国考古学十八讲

作者:张宏彦著

出版时间:2008-11-01

主要内容:《中国考古学十八讲》是《西部人文讲座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分期、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城邑的规划思想、中国旧石器文化的时空分布等内容。考古学的年代与分期,考古学主要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与成果,古代主要遗迹遗物的分类与研究方法等。其中遗迹部分重点介绍古代城邑的起源和发展、布局及规划思想;古代葬俗的起源和演变、墓葬制度等。遗物部分则选择田野考古中最常见的石器、陶器和铜器三大类,归纳各类器物的基本知识与时空分布。

书名: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

作者:岳南

出版时间:1997年

主要内容:真实地再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八千个兵马俑发现,发掘的详细经过,并以兵马俑军阵所展现的线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