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1.杜郎口中学教案与课堂(教案篇)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 添加时间:2006-10-25 9:59:00

■八版联动·杜郎口中学教改深度报道

编者按:

“在到杜郎口中学之前,老师们大部分都准备了笔记本或听课本,但等上课后,才发现本子根本就派不上用场,那样的课堂也根本无法记。”这是淄博五中的孙永增老师参观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后写下的一段话,也是许多到过杜郎口中学的老师的共同感受。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老师们是如何进行课前准备的,他们的课堂又是什么样的。本期“创新课堂”以两个版面的篇幅介绍杜郎口中学课堂,希望给未能亲历杜郎口课堂的老师们一个相对直观的认识。

为最大程度地展示杜郎口中学老师备课与上课的原貌,编者只对学校提供的文稿进行了文字上的编辑。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展示教案)

一、教学目的:

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多地了解有关沙漠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沙漠奥妙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

二、课堂环节:

课前准备:各组学生设计各组板书,原则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一)导入语:茫茫沙漠,浩翰宇宙,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学者专家是如何诠释光怪陆离的沙漠现象的呢?学习本文后,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二)预习交流:学生交流预习内容,可以在预习笔记、课文句段、板书等多方面交流(学生活动形式多样灵活,教师指导及时)。

(三)确定目标:结合各小组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组间的学习目标交流。代表主动发言,师生共同归纳:1、理清本文的说明内容;2、了解、积累有关沙漠的知识,培养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探索沙漠的兴趣。

(四)分组合作:各组根据预习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合作交流,组内筛选精彩内容,为小组间交流做准备。教师可及时指导。

(五)展示提升:各组积极主动展示有关内容,展示前教师提出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饱满,抑扬顿挫;表情自然大方;课堂学习投入,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在台前展示的同学,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对他人的表现给予诚意的指正,展示者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为了配合学生的展示,教师准备如下内容:

1. 本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示异释疑,吸引力强。文章题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起笔即以沙漠“十分可怕”、令人“恐惧”吸引读者;而后,以设问方式步步引导读者探寻其中奥秘:“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吗?”“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带着读者思考的过程中,文章由浅入深,由解说小疑到解说大疑。如开始时,文章只是从古今装备条件对比的角度,指出由于法显、玄奘们“单枪匹马”深入大戈壁,连清水食品都不足,自然“十分困苦”,而后才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说,进入文章的核心部分。“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这个递进句式,“也”字含着被解说现象愈益奇特,解说起来起加深的意思。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解说声音作怪时,作者是“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而谈,可见还未形成共识,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就进一步激起了读者的兴趣。

2. 本文虽然是一篇科学小品,但其语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准确生动,可读性强。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课文兼用说明、记叙、议论等多种方式,解说严谨,事情真实,画面逼真,文笔既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不少词语绘声绘色,如“隆隆之声”“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碧蓝的清水”“蔚蓝的湖”“蔚蓝的天空”等,琅琅上口,富于美感。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文章运用了设问、引用、比喻等多种手法,读来富于趣味。

(六)穿插巩固:前后两个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要求课堂中没有机会展示的同学要把自己的预习内容相互展示出来,也可通过交流板书内容进行学习。

(七)达标测评:学生自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可以从同学的展示中谈体会,还可从自己的收获方面说,也可以谈今后的学习计划。

课后分析:学生学习本课时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能图文结合,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化,形式多样灵活,内容充实精彩,这完全得益于预习的功劳! 血液循环(预习教案)

预习目标:

1. 认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叙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4. 说出心率和脉搏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体验中医“切脉”诊断疾病。

5. 说出血压的概念和判断高血压的标准。

教学过程:

确定目标:教师可归纳出本节课的预习目标,由学生说出,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认识。

预习提纲:

一、血管和心脏

1. 血管的类型有哪三种?各具有什么特点?

2.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性质是什么?

3. 联系生活,找一下自己的静脉。

4. 毛细血管是什么的场所?只允许什么细胞单行通过?

5. 心脏的位置在哪里?它具有什么功能?

6. 利用挂图和模型认识心脏的结构和名称。

7. 从图中指出心脏所连通的血管名称。

8. 心脏及连通的血管中的血液特点是什么?

9. 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起什么作用?

10. 心房与心室之间叫什么?心室与动脉之间叫什么?

学生依据预习提纲预习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引入预习,便于学生解读教材,提炼总结知识点,归纳规律,预习当中存在的疑问是4、8题,教师做好预习指导,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直观性。

二、心率和脉搏

1. 什么叫心率?心脏出现什么变化就记作跳动一次?

2. 用手按摸手腕搏动,说出自己的感觉。

3. 两人相互测量脉搏,比较运动状态和平静状态下的不同情况。

4. 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约为每分钟多少次?儿童心率与成年人相比怎样?

5. 切脉的部位在哪里?切脉如何知某一器官发生病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提纲解读教材。通过实际测量脉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面预习教材。

三、人体的血液循环

1. 什么是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系统由哪几个器官组成?

2. 血液循环包括哪两种循环途径?

3. 什么是体循环?简述其血液流动的路径。

4. 什么是肺循环?简述其血液流动的路径。

5. 识图指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

6. 循环过程中的气体变化和物质变化情况,血液是如何变化的?

血液循环中的路线和血液变化情况是本部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结合教材和挂图预习,归纳总结并找出其规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

四、血压

1. 什么是血压?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

2. 收缩压的范围?舒张压的范围?

3. 血压的表示情况及其表示的意义?

4. 如何判断高血压?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

在对前面知识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依据提纲和教材对血压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对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高血压的

辨别,教师及时引导。

预习反馈:

1. 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A、肺动脉、左心房

B、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

D、腔静脉、右心室

2. 人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

A.、动脉 B、静脉 C、动脉或静脉 D、毛细血管

3. 在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中,测量脉搏的部位是()

A、肘部

B、腕部

C、手部

D、上臂肱动脉

4.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心房→动脉→器官→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器官→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器官→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器官→动脉→心室

5. 下列血压记录中,有可能患高血压的是()

A、16.8/11.2KPAa

B、22.5/13.5KPa

C、15/10.5KPa

D、13.5/11KPa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预习教案)

■ 李保国

一、预习目标:

1. 知道圆心角、弦心距的概念。

2. 了解圆的中心对称性和圆的旋转不变性。

3. 理解四组量之间的关系定理及推论,并会运用其证明有关的问题。

二、预习方法:

独立思考,生生交流,小组交流,师生交流。

三、预习提纲:

1.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中心是什么?

2. 什么叫圆心角?什么叫弦心距?

3. 学生自制两个圆形纸片(等圆),并且在两个圆中,画出两个相等的圆心角,探究:在⊙O中,当圆心角∠AOB=∠A′OB′时,它们所对的弧AB和A'B',弦AB和A′B′,弦心距OM和O′M′是否也相等呢?

学生动手制作,实验探究,总结定理。

4. 学生思考并总结四组量之间的关系定理及推论,并把它变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进一步分清题设和结论。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可以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预见性问题:关于定理和推论的适用条件,可能有部分同学忽略定理及推论的适用条件,“在同圆或等圆中”。

典型习题:判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

5. 判断题:

1)圆心角相等,则圆心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弦心距相等( );3)弦的弦心距相等,则弦相等( )。

预见性问题,第3)小题学生可能失误较多,教师指导学生举反例区别。

6. 如图,AB、CD是⊙O的两条弦,OE、OF为AB、CD的弦心距,根据本节定理填空。

(1)如果AB=CD∠AOB=80°

∠COD=

(2)如果OE=OF, AB=9cm

则CD=

(3)如果AB=CD OE=6.5cm

则OF=

(4)如果∠AOB=∠COD,则AB CD

7. 已知:如图,AD=BC,求证:AB=CD。

8. 已知:AB、DE是⊙O的直径,AC∥DE,AC交⊙O于C,求证:BE=EC

7、8题设计图:要证明弦相等,首先要证明其它哪些量相等,在所选择的量中,证明哪组量相等最简单。

9. 在⊙O中,两弦AB、CD交于点P,且AB=CD,求证:PA=PC,PB=PD。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由弦相等,想到弦所对的弧相等,因为BD为公共弧,从而得到AD=BC,所以AD=BC,易证△ADP≌△BCP,使问题得证。

②由弦相等想到弦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利用三角形全等使问题获证。图略

10. 已知:AB是⊙O的直径,M、N分别是AO和BO的中点,CM⊥AB,DN⊥AB,求证:AC=BD。

设计意图:要证明弧相等,可以证明哪些量相等,在所选择的量中,证明哪组量相等最简单,同时通过这个题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略

11. 在⊙O中,AB=BC,求证:∠OAB=∠OCB,

设计意图:通过弧相等这个条件,可以得到弧所对的弦相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从而得到三角形全等,使问题获证。

12. 弦DC、FE的延长线交于圆外一点P,割线PAB经过圆心O请你结合现有图形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1=∠2,设计意图:由∠1=∠2应想到PB为∠DPF的角平线,想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到弦心距相等,从而得到更多的条件。

(在整个预习过程中,学生可独立完成,可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进行及时点拨引导) 图略

四、预习疑难反馈:

在预习课的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组长提本组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教师搜集整理,为展示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预见性疑难:

1.对7题学生由弦相等得弧相等,由弧相等得弦相等的转化可能不熟练。

2. 对9题由弦相等得到弦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从而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使问题得证学生不易想到。

3. 对于以上问题证明,学生想到的方法比较单一,添加的条件比较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

“在到杜郎口中学之前,老师们大部分都准备了笔记本或听课本,但等上课后,才发现本子根本就派不上

用场,那样的课堂也根本无法记。”这是淄博五中的孙永增老师参观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后写下的一段话,

也是许多到过杜郎口中学的老师的共同感受。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老师们是如何进行课前准备的,他

们的课堂又是什么样的。本期“创新课堂”以两个版面的篇幅介绍杜郎口中学课堂,希望给未能亲历杜郎

口课堂的老师们一个相对直观的认识。

为最大程度地展示杜郎口中学老师备课与上课的原貌,编者只对学校提供的文稿进行了文字上的编辑。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展示教案)

一、教学目的:

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多地了解有关沙漠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沙漠奥妙的兴趣,树立环

保意识。

二、课堂环节:

课前准备:各组学生设计各组板书,原则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一)导入语:茫茫沙漠,浩翰宇宙,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学者专家是如何诠释光怪陆离的沙漠现象的呢?学习本文后,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二)预习交流:学生交流预习内容,可以在预习笔记、课文句段、板书等多方面交流(学生活动形式多样灵活,教师指导及时)。

(三)确定目标:结合各小组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组间的学习目标交流。代表主动发言,师生共同归纳:

1、理清本文的说明内容;

2、了解、积累有关沙漠的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探索沙漠的兴趣。

(四)分组合作:各组根据预习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合作交流,组内筛选精彩内容,为小组间交流做准备。教师可及时指导。

(五)展示提升:各组积极主动展示有关内容,展示前教师提出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饱满,抑扬顿挫;表情自然大方;课堂学习投入,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在台前展示的同学,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对他人的表现给予诚意的指正,展示者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为了配合学生的展示,教师准备如下内容:

1. 本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示异释疑,吸引力强。文章题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起笔即以沙漠“十分可怕”、令人“恐惧”吸引读者;而后,以设问方式步步引导读者探寻其中奥秘:“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吗?”“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带着读者思考的过程中,文章由浅入深,由解说小疑到解说大疑。如开始时,文章只是从古今装备条件对比的角度,指出由于法显、玄奘们“单枪匹马”深入大戈壁,连清水食品都不足,自然“十分困苦”,而后才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说,进入文章的核心部分。“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这个递进句式,“也”字含着被解说现象愈益奇特,解说起来起加深的意思。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解说声音作怪时,作者是“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而谈,可见还未形成共识,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就进一步激起了读者的兴趣。

2. 本文虽然是一篇科学小品,但其语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准确生动,可读性强。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课文兼用说明、记叙、议论等多种方式,解说严谨,事情真实,画面逼真,文笔既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不少词语绘声绘色,如“隆隆之声”“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碧蓝的清水”“蔚蓝的湖”“蔚蓝的天空”等,琅琅上口,富于美感。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文章运用了设问、引用、比喻等多种手法,读来富于趣味。

(六)穿插巩固:前后两个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要求课堂中没有机会展示的同学要把自己的预习内容相互展示出来,也可通过交流板书内容进行学习。

(七)达标测评:学生自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可以从同学的展示中谈体会,还可从自己的收获方面说,也可以谈今后的学习计划。

课后分析:学生学习本课时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能图文结合,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化,形式多样灵活,内容充实精彩,这完全得益于预习的功劳!

预习目标:

1. 认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叙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4. 说出心率和脉搏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体验中医“切脉”诊断疾病。

5. 说出血压的概念和判断高血压的标准。

教学过程:

确定目标:教师可归纳出本节课的预习目标,由学生说出,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认识。

预习提纲:

一、血管和心脏

1. 血管的类型有哪三种?各具有什么特点?

2.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性质是什么?

3. 联系生活,找一下自己的静脉。

4. 毛细血管是什么的场所?只允许什么细胞单行通过?

5. 心脏的位置在哪里?它具有什么功能?

6. 利用挂图和模型认识心脏的结构和名称。

7. 从图中指出心脏所连通的血管名称。

8. 心脏及连通的血管中的血液特点是什么?

9. 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起什么作用?

10. 心房与心室之间叫什么?心室与动脉之间叫什么?

学生依据预习提纲预习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引入预习,便于学生解读教材,提炼总结知识点,归纳规律,预习当中存在的疑问是4、8题,教师做好预习指导,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直观性。

二、心率和脉搏

1. 什么叫心率?心脏出现什么变化就记作跳动一次?

2. 用手按摸手腕搏动,说出自己的感觉。

3. 两人相互测量脉搏,比较运动状态和平静状态下的不同情况。

4. 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约为每分钟多少次?儿童心率与成年人相比怎样?

5. 切脉的部位在哪里?切脉如何知某一器官发生病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提纲解读教材。通过实际测量脉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面预习教材。

三、人体的血液循环

1. 什么是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系统由哪几个器官组成?

2. 血液循环包括哪两种循环途径?

3. 什么是体循环?简述其血液流动的路径。

4. 什么是肺循环?简述其血液流动的路径。

5. 识图指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

6. 循环过程中的气体变化和物质变化情况,血液是如何变化的?

血液循环中的路线和血液变化情况是本部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结合教材和挂图预习,归纳总结并找出其规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

四、血压

1. 什么是血压?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

2. 收缩压的范围?舒张压的范围?

3. 血压的表示情况及其表示的意义?

4. 如何判断高血压?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

在对前面知识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依据提纲和教材对血压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对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高血压的辨别,教师及时引导。

预习反馈:

1. 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A、肺动脉、左心房

B、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

D、腔静脉、右心室

2. 人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

A.、动脉 B、静脉 C、动脉或静脉 D、毛细血管

3. 在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中,测量脉搏的部位是()

A、肘部

B、腕部

C、手部

D、上臂肱动脉

4.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心房→动脉→器官→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器官→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器官→动

脉→心房 D、心房→静脉→器官→动脉→心室

5. 下列血压记录中,有可能患高血压的是()

A、16.8/11.2KPAa

B、22.5/13.5KPa

C、15/10.5KPa

D、13.5/11KPa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预习教案)

■ 李保国

一、预习目标:

1. 知道圆心角、弦心距的概念。

2. 了解圆的中心对称性和圆的旋转不变性。

3. 理解四组量之间的关系定理及推论,并会运用其证明有关的问题。

二、预习方法:

独立思考,生生交流,小组交流,师生交流。

三、预习提纲:

1.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中心是什么?

2. 什么叫圆心角?什么叫弦心距?

3. 学生自制两个圆形纸片(等圆),并且在两个圆中,画出两个相等的圆心角,探究:在⊙O中,当圆心角∠AOB=∠A′OB′时,它们所对的弧AB和A'B',弦AB和A′B′,弦心距OM和O′M′是否也相等呢?

学生动手制作,实验探究,总结定理。

4. 学生思考并总结四组量之间的关系定理及推论,并把它变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进一步分清题设和结论。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可以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预见性问题:关于定理和推论的适用条件,可能有部分同学忽略定理及推论的适用条件,“在同圆或等圆中”。

典型习题:判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

5. 判断题:

1)圆心角相等,则圆心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弦心距相等( );3)弦的弦心距相等,则弦相等( )。

预见性问题,第3)小题学生可能失误较多,教师指导学生举反例区别。

6. 如图,AB、CD是⊙O的两条弦,OE、OF为AB、CD的弦心距,根据本节定理填空。

(1)如果AB=CD∠AOB=80°

∠COD=

(2)如果OE=OF, AB=9cm

则CD=

(3)如果AB=CD OE=6.5cm

则OF=

(4)如果∠AOB=∠COD,则AB CD

7. 已知:如图,AD=BC,求证:AB=CD。

8. 已知:AB、DE是⊙O的直径,AC∥DE,AC交⊙O于C,求证:BE=EC

7、8题设计图:要证明弦相等,首先要证明其它哪些量相等,在所选择的量中,证明哪组量相等最简单。

9. 在⊙O中,两弦AB、CD交于点P,且AB=CD,求证:PA=PC,PB=PD。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由弦相等,想到弦所对的弧相等,因为BD为公共弧,从而得到AD=BC,所以AD=BC,

易证△ADP≌△BCP,使问题得证。②由弦相等想到弦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利用三角形全等使问题获证。图略

10. 已知:AB是⊙O的直径,M、N分别是AO和BO的中点,CM⊥AB,DN⊥AB,求证:AC=BD。

设计意图:要证明弧相等,可以证明哪些量相等,在所选择的量中,证明哪组量相等最简单,同时通过这个题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略

11. 在⊙O中,AB=BC,求证:∠OAB=∠OCB,

设计意图:通过弧相等这个条件,可以得到弧所对的弦相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从而得到三角形全等,使问题获证。

12. 弦DC、FE的延长线交于圆外一点P,割线PAB经过圆心O请你结合现有图形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1=∠2,设计意图:由∠1=∠2应想到PB为∠DPF的角平线,想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到弦心距相等,从而得到更多的条件。

(在整个预习过程中,学生可独立完成,可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进行及时点拨引导) 图略

四、预习疑难反馈:

在预习课的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组长提本组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教师搜集整理,为展示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预见性疑难:

1.对7题学生由弦相等得弧相等,由弧相等得弦相等的转化可能不熟练。

2. 对9题由弦相等得到弦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从而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使问题得证学生不易想到。

3. 对于以上问题证明,学生想到的方法比较单一,添加的条件比较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

2.杜郎口旋风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 添加时间:2006-10-25 9:56:00

■八版联动·杜郎口中学教改深度报道

杜郎口旋风精彩导读

《杜郎口“旋风”》序

腾纯

长久以来,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常常处于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不能协调的两难境地。我常听到一些一线教师感叹,素质教育的道理谁都明白,但升学率的弦也不能不绷紧,因为前者是很难在较短的时期显示其意义的,而后者则是社会评价学校最有力的数学指标。我还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许多出身农村的考生往往能以高分考入名牌大学,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却在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学体制中乱了方寸,不仅缺乏创造思维能力,毕业时成绩也平平,泯然众矣,让人痛心。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素质教育的缺失,孩子们的心理并不成熟。这几年,当给孩子们“减负”成为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时,人们大都忽略了其实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减负”。因为农村的孩子囿于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以及改变人生轨迹的现实压力,往往更易于沦陷于题海战术,苦学苦练的负担之中,素质教育对他们而言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命题。在这个意义上,杜郎口中学的横空出世便体现出非同一般的价值意义,其本土性、原创性与时代性是非常值得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思考、学习、借鉴的。

杜郎口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课堂。三面全是黑板的教室,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大胆张扬的青春个性,人头攒动的听课场面都让人叹服不已。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我们对农村孩子木讷、内向的习惯印象有多么偏颇。英雄莫问出处,杜郎口虽然是扎根乡土实践的教育典型,但我想,它的示范意义应该是更广泛的,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

马克思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这个经典论述对我们深刻理解课堂的本质具有指导意义。一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12年间在课堂上课的时间大约有13000节课时之多。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初期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每一节课是一个教学单位的时间。在每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是“积极存在”还是“消极存在”,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这决定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的价值就在于激活了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里的“积极存在”,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品德、体力得到了全面发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敏感的青春期,解决了初中阶段“两极分化”的难题,实现了“三无”:无厌学生,无学困生,无辍学生。杜郎口中学是继洋思中学后的另一个奇迹。该校办学条件简陋,根本没有任何现代化教学设备。杜郎口的成功,是对城市里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到牙齿(连校门都是智能化的)的学校的挑战。

从杜郎口参观回来后,我一直心潮澎湃,那种激动之情是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实的教育同仁们难以体会的。如何总结和推广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经验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个热点。现在好了,《中国教师报》的李炳亭先生编写了这部书稿。《杜郎口“旋风”》这个书名已经充分体现出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的锐气和锋芒,而书中大量第一手的采写资料以及附录的杜郎口课堂教学实录等内容,对于读者认识杜郎口改革的背景,师生筚路蓝缕的艰辛,以及课堂改革的具体思路等有很大的帮助,也大大方便了那些因为条件限制而一时无法亲自去杜郎口考察的校长和教师们。

课堂改革的UFO:

10+35模式

10+35,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10+35课堂模式,意味着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意味着教师角色从根本上的转变。

10+35,要求教师要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陈述,或者说教师应该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活动时间不允许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

从形式上看,似乎改革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个人主宰,而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和评价,教师完全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前台退居到了幕后。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大胆的改革决定一经公布,在整个校园内立即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人人争相议论“10+35”,就像议论神秘的UFO。

10+35,要求多层面开展课堂推进,规定领导班子要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的教师上过关课。

他们还多层次地对课堂把关,组织校领导班子搞“校委调度课”,对各学科不定时抽听课,以便了解掌握各学科的课改进展情况;学校每天都搞一堂“学科促进课”,促进教师的课堂成长;对较弱教师搞“督促课”,组织年级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一起听课、会诊、加强指导;组织班主任的“坐班保底课”,杜郎口中学的班主任和其他地方的班主任不同,他们除了要管理本班级外,还对担任本班级的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业务考核;考评组组织的教师“考核课”,学校每学期至少对每个教师进行两次听课打分和考核。

10+35的宗旨是倡导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为了保证不“走样”,学校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强化参与意识。

课堂组织由原来的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变成以“小主持人”为主、教师为辅的组织模式。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以及解答、评价、批改、板书等也全部交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勇敢表现、主动积极的性格,取消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名学生的做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花样繁多的评选,朗读秀、写作秀、小勇士、奇思妙想智多星等,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尝试到参与和赞赏的快乐。

(2)感受学习的快乐。

杜郎口中学把“激励、唤醒、鼓励”当做教师组织课堂的三大法宝。他们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要求教师在课堂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挖掘各科教材的兴趣点。在实践中,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手段新招叠出,他们归纳整理了诸如:情感激励法、唤起注意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竞赛评比法、小品表演法、分组结对法、擂台比武法,等等。

(3)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他们明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五个字“读、思、问、议、评”。读:做到不多字,不丢字,不读错音,不破句,不断句,并且能准确表达语气和文意;思:边读书,边思考每一句话;问:对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会质疑;议:讨论时能说出自己的见解;评: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能够加以区别。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地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情况,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观点;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反馈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

10+35课堂模式促进了教师工作重心的变革,比如他们以前备课琢磨的是教材,是教法。而现在精心研究的是学生,是学法。面对已经开放的学生,杜郎口中学教师面临的课堂挑战越来越大,需要潜心做的工作越来越多,否则,他们难免会随时遭遇被学生难倒的尴尬!

翻阅教师的教案,他们记的都是预习课如何处理,反馈课如何补充,一条条、一项项备得很细,他们的教案普遍是“学生行为”写得多,而知识结构写得少,这就是杜郎口课堂改革带来的教学观念的变化。

快乐课堂我称帝

初一(二)班的李环环同学坐在记者对面,“刚来的时候,我的成绩在班里是倒数第七名,现在,我已经是前四名。”

记者问她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她沉吟了一下,然后说:“我觉得,这首先得益于老师们先进的教学方法,让我们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她又顿了顿,继续说:“以前在小学的时候,老师把课文讲完了,就让我们每天背复习题,背得我们头昏眼花,一上课就盼着下课。每次稀里糊涂考完试,我们就只有唉声叹气。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老师发明了新的教学方法,把每课都分成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三种类型,每次课要解决的问题都有所不同,我们感到新鲜有趣,课堂学习效率特别高,往往是在不知不觉当中,下课铃就响了,真的感到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李环环所讲的“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的三种课型,正是杜郎口中学教改的三大模块,被外界和媒体一致誉为是“以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勇气与意志,以八年不遗余力的求索,终于构建起来的具有‘革命性’的‘划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预习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的重点、难点,老师联系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场景、情感、过程与方法,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中统一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通过自主学习与组内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讨论本课学习目标,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经过长时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对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都已经相当熟练。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之后,教师将重点、难点的学习任务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一个小组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然后在班上进行综合。学生在对文本思想内涵与情感的体验中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以诗词、朗诵、歌曲、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形式,个性化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收获。对于一题多解的学习内容,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找到各种简便易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大开阔了解题的思路。

展示课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交流,又是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在展示课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展示课主要进行“展现提升”与“穿插巩固”的工作。通过生生、师生、组组充分互动的过程,主要由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升华的感悟,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学习与思想境界。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各组的同学积极参与进来,在提问、质疑、讨论的快乐情境中,在所谓“兵教兵”、“兵练兵”的合作学习中,达到对学习任务的整体把握。从而奇迹般地达到了“大容量”、“快节奏”教学的理想效果。在展示课中,教师更多地体现了导演的特点,教师既是课堂中平等的一员,又有着特殊使命,他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学生展示的机会,尊重、鼓励每个学生,及时根据课堂展现与互动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确保课堂展示的正确方向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反馈课通过对学生在预习与展示课上的认知、体验、感受进行总结与反思,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反馈课教师要特别注重“弱势群体”——学习困难学生,让他们说、谈、演、写,检查他们是否落实了三维目标,不能让一个弱者掉队。课堂上同学们可以自愿结对,互助互学。练习方式也丰富多样: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可以趴在地上扎堆,也可以蹲在地上用粉笔在地板上演算。脑、眼、耳、口、手并用,思维活跃,方法灵活。通过反馈课的检测练习,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李环环同学特意告诉我们:“你们大概不知道,我们学校早就取消了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我们都感到很轻松。”

我们在杜郎口中学采访的一周时间里,听了20多节课,与许多教师和学生交谈。我们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这里的学生普遍呈现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爱学乐学的精神面貌,而自卑,气馁,抱怨,消沉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改革就意味着“超常规”

“杜郎口模式”提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为”,而是更进一步强化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的“稚嫩”和思维“漫游”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凸显。

这种超越常规的课堂,要求教师的功夫在“展示课之外”。仅仅一堂课,在如此之小的时间单位里,如此大密度的群体参与,学习如此大容量的内容,教师起到的“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和开悟作用,展示的随机应变、即兴发挥的能力,都是常规课堂难以见到的。

杜郎口的课堂不再是“唯课本”,而是以课本为基本依托,进行多方面的深度延伸。其中,既有内容的延伸、知识点的扩展,也有过程的展示,思维的发散。学生们连珠炮式的发言,各种各样的感悟,多信息的采集和运用,甚至会让每一个听课的教师发出疑问,这是些农村的孩子吗?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让每一个人禁不住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们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思想交锋和掌握知识的深博,令很多人大为震惊。

杜郎口中学善于打破常规,还体现在他们的管理理念上,比如他们一直倡导的“一谈二警三停”的惩戒措施上。

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本人或者学校其他领导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听课仍然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学校为其安排专人作辅导教师,被停课者一边听优秀老师的课,一边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

崔校长在听课中发现,有一位生物老师对课堂整体调控不恰当,讲课思路不十分明确,想到哪讲到哪,走到哪算哪,有时候放开之后收不回去,缺乏周密的课堂设计,提的问题全班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会回答,一堂课就如同放羊。听过两次课都不满意,崔校长便与他进行交谈,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事隔半月之后,崔校长再听课,感到他有了明显的提高,问题的安排比较有条理,检查学生也有目的性,对学生的要求也明确了。

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适应课堂改革的需要,崔校长只有借助学校的机制和体制,在短时间内“催生”他们的成长。对于时下流行的“拜师模式”,杜郎口中学认为这还是师道尊严的东西,拜师永远无法超越老师。他们打破常规,认为学校人人是老师,他们的拜师,是拜每个学生为师,拜课堂为师。

“杜郎口理论”说:所有学生的智慧点点滴滴加起来,就会形成一池水。

杜郎口还打破对学生的评价常规,认为所谓好学生,就是指在某一个学段获得一个或几个终身受益习惯的学生。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是获得知识的习惯。

他们打破理念常规,给好学校重新定义,认为好学校是让学生建立起一生自信的地方,因为中华民族需要的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人。

改革就是从形式到内容:砸台设“坛”

崔其升是一个惯于思考的人,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彻底把课堂还给学生,断绝教师想讲的念头?

崔其升偶然听人说起美国的课堂民主教学,脑子里灵光一现受了启发:何不砸掉讲台,搬走讲桌,咱也搞一回课堂“民主”?

砸讲台,撤讲桌。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

孩子们欢呼雀跃,像迎接自己的节日。

他改变了千百年来学生面对先生的课桌摆放形式,孩子们新鲜地围坐在一起,心口里的那只小兔子按捺不住地一下一下就要拱出来了。他们相互嘀嘀咕咕,像急切地等待着一场电影的放映,又像等待着“大餐”开宴。

除了在课堂形式上的改革外,他还明文规定,一旦再在课堂上发现教师有讲课行为,除了其本人要接受重罚外,班主任、年级主任和学科组长也要一并捆绑受罚。老师们相互戏言:“咱可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

因为别的教师讲课而自己受“株连”,恐怕杜郎口中学开的是全国教育的先河。

崔校长说,搞的就是一刀切!既然不让讲,那就任何人一律不能讲。0+45,罚人不是目的,封的就是老师的那张“嘴”!罚的就是不“长”记性!

杜郎口强制推行的“0+45”课堂模式,从根本上“剥夺”了教师“神圣”的权利,既然教师不讲了,又怎样保障课堂效果?

——搞业务论坛!

他们砸掉的是讲台,设立的是教师论坛。

论坛每周六下午都拿出四个课时,要求每个人都“论”都“谈”,讲一周的收获和教训,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自己的心得,大则大到纵横捭阖,细就细到和风化雨……

他们用“名师”带动教师的全员发展,既有拜师学艺,也有课堂比武,突出“科研”二字。

茌平县教育局教科所王彦华所长对记者说,崔其升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正在于通过业务论坛等一系列手段,将这样一支杂牌军转化成科研性精锐教师队伍!

杜郎口中学的论坛不是校长的一言堂,而是全体老师的群言堂。论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堂上的体会、感悟、反思、教训,以学科组为单位,叫“自由论坛”;第二种是针对近期发生的一些现象,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讨论分析。比如听课之后的课评,要求必须是一针见血。一开始被批评的老师脸上难免挂不住,不高兴。论坛就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如何看待自己的不足的问题。这类论坛叫“主题论坛”。

论坛评课针对问题较多的老师,一般情况是由学科主任决定先让其停课,令其反思、学习;有了认识再去听别的老师的课,然后再准其上课;由考评组再对其听课、评课,直至过关。他们说这不是惩罚,而是督促发展。崔校长说,用发展的鞭子赶着他,不允许一个老师掉队。他还说,发展是教师最大的福利,严格是对教师最大的关爱。

说课,也是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或选择“课力”较弱的老师,或抽选某位老师,在上课前说课。每周各学科还要举办公开课,由比较好的、进步大的教师上。

崔校长对记者说,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特色是学校的风景线。

3.读者眼里的杜郎口中学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 添加时间:2006-1-1 9:11:00

10月25日,本报八版联动,特别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度报道,看了专家眼里的杜郎口、记者眼中的杜郎口,让我们看一看——彭富:《中国教师报》八版联动,以《杜郎口旋风》为题报道了山东省农村初中杜郎口中学的教改成果,足可以说明杜郎口中学的教改是非

常成功的。但要学习杜郎口中学也并非易事,需要有足够的勇气。

首先,校长要有不怕骂的勇气。崔其升校长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让老师在课堂上一句话不说,把说的时间全部留给学生,再逐渐过渡到10+35。这样做多少有些“家长作风”之嫌,如果校长没有足够的威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没给足够信任,那么课改还没实施,校长也许就被“告”垮了。每个人都有一定惰性,让教师放弃休息时间来搞课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期间学校的升学率起伏不定,受领导的责难在所难免;校长要顶住这些压力并不容易。

其次是教师要有少讲或不讲的勇气。教师向学生学习,一方面是学生中的确有许多可学之处,教师不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谈话中,做一名真诚的听众,就很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很难完全相信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向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一些成功的家教就是用“孩子教我”替代“我教孩子”来实现的。

教师少讲或不讲并不代表一放到底。走进教室前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备课不光是备大纲、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学法,最难的也在这里。老师一边要实施组织教学,一边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课堂设计,需要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不学习、不研究肯定无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少讲和不讲有更多的无法预知性,操作难度更大,失败次数肯定多。在一次次的失败面前,老师的信心难免受到打击,正视困境也是教师在学习杜郎口中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必备的心理。

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说明:学校的教研教改工作需要一定的强制性,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校长的眼光要高于普通教师。目标确立后,实施过程需要不断调节和完善,什么时候该调整,调整到什么程度,校长要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很好把握。基于此,我认为,学习杜郎口经验,缺少勇气不行,但光靠勇气肯定也是万万不行的,实践才能出真知,学习者一定要牢记。

冯贻联:高兴得不要太早了,杜郎口的确成功了,其成功经验的确值得推广。但,抓住其灵魂才是推广成功的关键!

可是,认真读了所有版面的文字,所有作者的认识似乎是高度统一的,不过四个字:解放学生。这一点的确值得强调,但我觉得,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首先看出的是,杜郎口对知识的充分尊重。虽然这一点隐含其中,并不显眼,却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没有了对知识的充分尊重,其它的都只能成为摆设!

我们也曾学过西方,可一再失败,根源就在于根本没有认识到人家经验的精魂所在。可中国的专家就是认识不到这一点,不少人竟然以什么中国特色遮羞,然后再将人家的精华抛弃殆尽,说什么民族特色。这倒是我们中国专家的特色。可就是不去想一想,学生到我们的课堂上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不以学科为中心,难道竟然抛弃现代教育重新走回我们的传统教育不成?

在韦钰院士的博客上,我批评上海市静安区的一个“做中学”案例,由于轻视知识,其实是将人家严肃科学的“做中学”搞成了无聊的游戏。韦钰院士基本认同了我的批评,说她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偏差,正在纠正。后来又说,上海市静安区所走的弯路西方也曾经走过,我们应当将其认作一种探索的过程才公正些。但愿这一次推介不要再和学习借鉴外国经验时一样,由于舍弃精华,将试验搞成游戏,失败了,再以“不可照搬”去做一个结论!

史峰:翻阅《中国教师报》对杜郎口中学课改经验的深度报道,我惊叹于一所濒临“垮台”的学校,竟然能借课改的东风,起死回生,乘风破浪,扶摇直上成为课改明珠。

我在追问: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杜郎口中学如此迅速地崛起?细读记者的报道,渐渐地,一个字眼从模糊到清晰,从我的脑海里跳跃而出,这个字眼就是“解放”。在课改的大潮中,谁解放了学生,谁就把握了收获成功的主动权。

在记者报道的字里行间,我一次次发现崔校长是个“解放思想”的领导,学校在面临绝境的情况下,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扯起了“解放”的旗帜。崔校长首先是解放了自己——他让自己的管理思路跳离了传统束缚,走上了“真课改”的“康庄大道”。然后是教师的解放——教师不再是“教书授课”的先生,教师不再是“课本、学生”的奴仆,教师变成了参与并指挥“真课改”的“将军”。当然,最大的解放群体当属学生,走进这所学校,可以真切地感知到,学生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校园是他们的“学园”“乐园”,不再是关押他们的“牢笼”。因为获得了解放,所以学生的情绪就高,参与意识就强,创造力就得到了最大的开掘,因此这里的孩子个个不一般。杜郎口中学的这群孩子应该是当前校园中最幸福的一群人!

谁不也能低估解放的价值。

4.专家眼里的杜郎口中学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本报记者茅卫东添加时间:2006-10-25 9:40:00

■八版联动·杜郎口中学教改深度报道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吸引了大批参观学习者,他们中最多的是一线的教师和校长,也有不少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教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本期深度访谈我们采访了四位不久前考察过杜郎口教改的专家,一位长期以来坚定地支持杜郎口中学教改的当地教育局领导。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中国教师报:杜郎口中学给您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滕纯:我干了一辈子教育,到过全国200多个县市,去过国内1500多所学校,听了不下2000节课,也考察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就我的眼界来讲,杜郎口的课堂是全新的。

张梅玲:在杜郎口中学,我发现了城里学校很少有的现象,每个学生都非常开心,学生心态非常好。我们想在这样一个比较自由的情况下找出一个不学习的学生,结果70多个学生中没有发现一个,这让我们非常惊讶。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好,但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是阳光。我们问学生,你们怎么这样爱学习啊?学生们说:“课堂上我们有乐趣。”这句话在城里是很少听到的。

高洪源:他们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另外,学校处处张贴着学生的格言,内容都是学生对学习、对学校、对人生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杜郎口中学达到了让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样的细节,表明学校在改革过程中,确实力求把学生推向前台,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郭振有:听杜郎口中学的课,你的第一感觉会是震惊。因为你没有见过,也不会想到,课,竟然可以这样上。然后,你又会感到振奋,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竟然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竟然是这样快乐积极,充满自信,他们的个性竟然可以这样张扬。这完全是一种“另类”的课堂,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这种“另类”的课堂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美国人认为,人生就是为兴趣所作的表演。兴趣才是快乐的源泉,发展的阶梯,成功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痛苦的煎熬。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杜郎口中学找到了一条可行而有意义的路子,那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看到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是极强的。他们没有农村学生常有的那种不敢大声讲话、不敢表现自己的羞涩感和怯懦感。他们一个个都被激活了,他们的胆子大着呢。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充满自信的,他们喜欢学习,不怕考试。相信他们走上社会也会充满信心和勇气。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谢金国:对杜郎口中学的改革评价,媒体和网络都有很多的赞誉。可以这样说,杜郎口的改革,触及到了当前中国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从价值和意义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并不过分。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既有实践性,也有时代性。它解决的不单纯是“本土”升学率、农村教师素养较低的问题,也提升了学习能力、生存和成长以及师生相长等一系列问题。

杜郎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切都来自于实践,却又契合了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比如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杜郎口的小组学习早在很多年前就实现了。杜郎口从全国6万所初中学校里脱颖而出并不是偶然的,是偶然中的必然。

比杜郎口更“先进”的理念有的是,为什么独独杜郎口成功了?它不是一味地去学习什么高深的理论,或者把别人的经验简单归结为人家的学生好、人家的老师好等。想到就去做,去做就做好,不怕失败,更不怕挑战,这是校长崔其升带给我们的启示!

张梅玲: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让我们真正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教育改革应该怎么做。如果农村的教育搞不好,那么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有人说中国农村条件差,实行素质教育有困难。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对此做了有力的回答,素质教育不完全是硬件问题,因为当初杜郎口什么都没有,却走出了一条路。由此看来,素质教育关键不在于学校的硬件,还在于人的理念。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还提醒我们,要重新估量学生的潜能。现在很多学校和老师,还没有真正相信学生。而在杜郎口的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精彩,抢着阐述自己的看法,反驳别人的观点,看起来课堂很乱,其实活而有序。

它的第三个意义和价值就是证明教师的成长关键在课堂,在实践中磨炼。现在一说提高教师素质就是请专家来作报告,外出学习。其实,智慧型教师的成长关键是在实践。智慧和知识不是同一个概念,智慧的核心是在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在校长的引领下,通过在课堂中的磨炼,已经成长为智慧型老师。

郭振有:这是一场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性的变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具有原生原创意义的教育改革的典型!它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一条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子!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6月5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从本原上回答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老师之职责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等根本性的问题。它打破了班级授课制建立几百年来形成的教学教条和“本本”。它打破了现行的所有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它追求的是没有任何一点形式主义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效益。它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它在中国的一个乡村里,写出了一本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它是本土化的,但它与现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高洪源:杜郎口中学把课堂还给孩子,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中国目前比较严酷的现实条件下,他们围绕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在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中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目前他们可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认为对于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应该苛求。一个当初条件如此艰苦的农村中学走到这一步,创造出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了。当然,我不赞成过高地评价杜郎口教改的意义。

中国教师报:根据您的考察,您能否对杜郎口中学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谢金国:杜郎口未来改革的重心应该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和广度,甚至也关系到改革的深入。据崔校长讲,杜郎口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外,近期还要从外地引进部分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期望能起到专业带动和引领作用。

张梅玲:现在他们的学生学习动机非常务实。在与学生座谈时,我问他们,你们学习为什么这么努力?三个学生说,我们将来要做老板,因为现在爸爸妈妈生活得太苦了,我要改变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因为老师说,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惟一的出路就是把书读好。一个孩子说要做医生,因为奶奶生病死了。一个女生的回答让我们很惊奇,她说以后要当大官,因为村里的干部上去几个月就下来,我当了清官要整整这些贪官。三个学生的回答,角度不一样,但都表明他们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动机非常纯朴、务实,这当然无可厚非。不过,从“做一个世界的中国人”来说,学生的目光还是应该远大些。不然,以后可能会束缚他的前进。

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教师引导得也非常好,体现了较高的素质。但是,感觉教师在课堂的提升方面还可以加强。对学生提出的解题方法之后的思路分析还可以再深入,学生提出几种解题方法后,教师还应该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是相对最好的。这种优化意识可能还要加强,他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这就需要杜郎口中学的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学科底蕴要更扎实深厚些,哲学修养需要提高。

滕纯:从课堂教学这个方面来说,我提出三点想法供学校参考。第一,学生动起来了,动静如何结合?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脑力劳动,要求思维活跃,但思维同样也需要理性,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该动时动,该静时静,动静结合,有起有伏,要掌握好这个节奏。第二,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个人探究怎样结合?第三,学生展示点评与教师引导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把握?课堂上我看有的学生的点评很到位了,这时教师再点评就重复了。建议教师要能够“导评”,就是不只局限于知识本身,而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促进学生由浅层到深层的思考。

高洪源:我觉得杜郎口教改的大方向、大框架是不错的,他们的经验要肯定。在这个前提下,我建议学校对毕业生进行跟踪,看他们在高中、大学的情况如何。如果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强,说明这个模式是对的。第二个建议是希望学校能够注意发挥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比如历史教学就可以讲得活一点,不能只讲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拓展,要启发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另外,在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能不能把一部分时间也还给学生,给学生减负,给中国的农村学校做出一个榜样。

中国教师报:您觉得杜郎口模式在城市能够推广开来吗?学习杜郎口应该注意些什么?

张梅玲:原则上说,城市的学校不但能学杜郎口的经验,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说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那么问题不在于杜郎口的经验本身,

而是城市教师的理念,即是否能够真正相信学生,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另外,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课前的准备是非常辛苦的,农村教师吃苦耐劳精神比城市教师强,农村学生可能比城里孩子更刻苦也更纯朴些,这也是城市学校学习杜郎口经验不如农村学校的一个原因吧。所以说,城市学校能否学得好,关键可能还在于校长、教师、学生能不能花这个功夫。

郭振有: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的改革典型,但是它的启示意义绝不只限于农村中学。所有的学校都可以从它的改革历程和改革经验中得到启示。甚至它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城市的学校乃至所有的学校也都可以借鉴。沿着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思路去推进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杜郎口中学不是一个全面的教育改革典型。它的成功当前主要体现在它的升学率显著地提高了,从全县倒数第一,进入了全县正数第一第二名。由于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在实验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它还不能与其他城市学校相比。有人私下议论,这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怪胎”。这样评价是不全面不科学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本质上不在于升学率的高低,素质教育应该更能提高升学率。关键在于这些学生是只有应试能力,还是有全面的素质。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不怕考试,考试能得高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兴趣,有了自信。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精神面貌、人生志向、心理素质、探索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都远远优于和高于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他们实现了素质教育的一些本质要求。应该说,杜郎口走出了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

谢金国:杜郎口模式是开放的、创新的、成长的,也是鲜活的。杜郎口可以学习,但硬性地照搬照套是危险的。学习杜郎口模式要因地制宜,一旦成功了,最终形成的就是“自己”的模式。否则,很容易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杜郎口是根植于“农村教育”这个现实而成长起来的,但并不能简单地说它只适合农村教育而对城市教育没有意义。好的教育应该具有共性,面对的是全体师生,是人们的心灵。有人说教育无国界,那么何必讳言到底是适应城市还是乡村呢?好东西莫问出处,关键是要看到杜郎口的“好”好在哪里,值不值得学习和借鉴。新华社在报道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时说:人们都说,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明天,民族的未来,杜郎口中学走出的这条路也许还要继续经历时间的验证,但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培养自主自信、勇敢有为、谦逊合作的人,杜郎口中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学习杜郎口,还要超越杜郎口。要用发展的眼光,甚至以批判的态度学习杜郎口,要科学、求实、认真地看待杜郎口的改革,要立足自身的现实借鉴杜郎口经验。我害怕有些学校会搞“一刀切”,最终成也“杜郎”,败也“杜郎”,这不是学习,而是迷信了。

学习杜郎口经验,最根本的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最需要的也是一种勇气。

高洪源:学习一种新的经验和新的模式,需要因地制宜,有时需要简化经验,掌握其合理因素。比如杜郎口中学早晚自习都是上课,这样的课时安排,恐怕城里的学校就很难学。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去推广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很可能导致一些学校只从形式上学习,最终产生形式上的结果。我觉得最佳的情况应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几种变式,也就是允许各个学校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模式。

5.课堂的哥白尼革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本报评论员李茂添加时间:2006-10-25 9:40:00

400多年前,欧洲的哥白尼以其“日心说”第一次挑战了西方人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观念。

在今日中国之齐鲁大地,崔其升和他领导的杜郎口中学,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权力结构,实现了课堂的“哥白尼革命”,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变革,在学生具备基本自学能力的条件下,以学生的集体“自学”和学习成果“展示”取代了教师的“一言堂”,以学生的自主、互动学习改变了课堂的死板面孔,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时空和交流平台,实现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变革,标志着“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引入中国以来,自发地在一所普通公立学校得到最完全的实现。

放眼当今发达国家的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虽已深入人心,但同时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化浪潮已使世界变“平”,各国的经济竞争、知识竞争、人才竞争已进入毫无障碍的短兵相接阶段,如何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已成为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在这个背景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遭受着质疑,被视为学生基础掌握不牢、学习成绩提高乏力的罪魁祸首。

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成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就是以儿童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它不是对学生放松要求,单纯让他们感到快乐,而是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全面发展的主人。它不仅不会带来学习成绩的下滑,相反,它以最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方式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儿童为中心”与“打牢基础”不可兼得的世界性难题,被杜郎口中学破解了。杜郎口中学立足本土的课堂变革,是中国的骄傲,它为天下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拨开了迷雾,增添了信心。

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一场全面的战役,课堂应是主战场,杜郎口中学为我们在课堂这个主战场找到了突破口。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变革,不同于冠以“××教育”的各种“教育模式”,它实现的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解决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根本性问题:当学生的学习天性得到保护和释放,学生的厌学、困学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它为我们反思当前的教育提供了新的参照,并为我们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实践支持。

它用事实粉碎了当前有些学校课堂改革停滞不前的种种借口,诸如师资水平不高、考试制度不变等;证明了重视知识,重视“双基”并非必然带来死记硬背,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双基”;它还证明了课堂改革与考试成绩、升学率并不矛盾;它还使很多学校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彻底暴露,为我们当前一些忽视课堂效率的改革敲响了警钟。

它用事实昭示着,在当前中国课堂效率普遍低下的情况下,任何教学改革都不能忽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事实上,应试教育的种种危害,无论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还是疲劳战术,都跟我们的课堂效率低下直接相关。任何有生命力的教学改革,必然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率为前提的。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变革,考验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是挑战,也是机遇。你可以怀疑之,否定之,发展之,但却难以无视之。全新的课堂实践为我们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课题,我们能否对之进行深入认真的研究,决定着我们是否能抓住杜郎口中学为中国教育带来的契机。

而崔其升领导杜郎口中学探索课堂变革的决心、勇气和精神,正激发着越来越多的改革者踏上变革的道路。

在国际竞争日趋加剧的今天,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有赖于每一个中国人成为乐学、会学的学习者;而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最终也有赖于学习者本人的自主学习。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必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

6.从说的解放到学习的解放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本报记者李茂添加时间:2006-10-25 9:48:00

■八版联动·杜郎口中学教改深度报道

从说的解放到学习的解放

——杜郎口中学课堂变革探秘

引子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堂能使参观者用上“震撼”、“颠覆”、“革命”、“感动”这样的词,甚至“说不出话来”?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教改敢于任何时候开放所有教室,任参观者随意进出“检阅”,制造当今教育一大“奇观”?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被别的地方学去后便立竿见影地收到成效,令人发出“方法决定一切”的感慨?

杜郎口,鲁西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无疑是2006年中国教育的“注意力中心”。参观者蜂拥而至,他们带着满脸的疑惑和试图有所发现的冲动。

入秋时节,带着同样的疑惑和冲动,我和同事来到了杜郎口。丰收后的鲁西平原弥漫着烧秸秆的味道,而我的大脑却被一个问题完全占据着:杜郎口中学课堂的核心特征究竟是什么?如果只给你半分钟的时间,该怎么说?

{1}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用学校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可这一切都是怎样实现的呢?

有专家做了很好的概括:“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但在这些可谓老生常谈的字眼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玄机,让它们全都活了过来。

当天下午到达杜郎口中学时,已是最后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我们迫不及待地往教室里窜,却看得一头雾水——教室吵吵的,虽然热火朝天的气氛扑面而来,但却不知道学生们在干什么!是自习吗,不是,好多同学在讨论问题,一个女生得意地嚷着给一个男孩讲题;是在小组讨论吗,也不像,有不少学生在埋头看书,整理知识点。老师呢?老师在哪里?老师正被一个学生拽着走,看样子有一组学生遇到了问题。

这就是杜郎口的课堂?下课铃响了,学生们的活动时间到了,心中涌起的疑团只有等待第二天解开。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几节课连续听下来,难以抑制的激动涌上心头,一直持续到现在。

其实,说几节课“听”下来是不准确的,应该是“看”下来。我们熟悉的好课大多有教师这个主角,教师用出色的讲解或“引导”、“启发”,附带学生精彩的回答来“取悦”我们的耳朵;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所有学生都是主角,令你的双眼“看不过来”,这样的课几乎无法用文字记录。

午休时分,刚走完20多间教室的崔其升校长跟我们小叙,得知他进教室也是用眼睛“看”——看谁?不看老师看学生。看学生的“表情”,看学生的投入程度,看学生的兴奋劲儿!

那是怎样一个场面啊!走进教室,可能你一眼看不到老师,因为在黑板前说话的十有八九不是老师而是学生,全班同学都围着他,刚一说完,不知从哪里又冒出一个学生接着说。学生抢着说的情景此起彼伏,等听到有人在提醒,在质疑,在强调,在补充,在布置下一个环节时,才知道那个人是老师——或是代替老师的课代表!

三面黑板,没有讲台,课桌按小组拼放在一起,中央是一大盆彩色粉笔。在老师的安排下,学生时而在黑板上板书、演算,时而聚在黑板前听同学讲解、表演,时而在座位上自习、研讨。以前坐得整整齐齐,腰杆笔直地听讲的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几乎可以自由走动,但却神情专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体很自由——或站,或坐,或蹲,或倚,或不声不响,或大喊大叫——但神经却很紧绷,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步伐移动,都因学习而发,都为学习而发。感觉时间都是他们自己的——他们自己学习,自己讨论,自己讲解,自己质疑答疑,自己展示,自己欣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学生如此高的自主性和投入度,加之整个课堂在教师引领下的高强度、高密度和高流畅性,令人完全可以想见课堂的高效率。就像一位学生对我说的那样,课堂上学的知识“擦都擦不掉”!

还需要什么作业呢?还需要搞什么题海战术呢?还需要什么死记硬背呢?哪里还有什么满堂灌!

在杜郎口中学,孩子们一张张纯净而专注的脸上,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自主、自在、自信、自然、自由地学习。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你想让他们成绩不好都难啊。何况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受益的远不止于学习!

可这一切都是怎样实现的呢?!玄机究竟在哪里?自主、合作、探究在这里不是生涩的点缀,而是贯穿始终的基本形态,他们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2}

谢金国,杜郎口所在茌平县的教育局老领导,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早年的特级教师,对基础教育有着深入的研究,务实且有思想,是当地最了解杜郎口教改的人。在我们的整个采访中,有幸得到他全程的专业指导。

老谢把杜郎口中学的教改概括为三点:一是“10+35”,即老师只能讲10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第二是分组合作,以小组方式组织教学;三是杜郎口中学独创的“预习、展示、反馈”3种课型。3种课型都占用正式课时,分别以自学、交流提高、总结检查为主要任务,用时或长或短,前后环环相扣。

老谢的这个概括为我拨开了云雾,我感觉杜郎口中学课堂的核心特征逐渐清晰起来。

那节初一年级的语文课,任务是复习文言文《幼时记趣》,各小组的学生先把分配给本组的句子抄到黑板上,先小组内部交流讲解,然后由每组的两三个学生向全班同学讲解,内容包括重点字词释义和全句翻译,以及自己对这句话的感受。一旦讲解中出现了错误,其他同学争先恐后地纠正,老师则在一旁强调、补充。

有意思的是,他们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语言非常生动。除了说作者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外,有说作者幼稚可笑的,有说作者聪明,“可以自己给自己找乐”的,有说作者“能够把自己跟大自然协调起来”的。他们都是对着自己身边的同学说,或朝着全班同学说,非常投入和卖力,没有半点做作。有个女孩邀约同伴唱起了《童年》,虽然唱得不太顺当,却博得大家一片掌声。

我已然被这堂课吸引了,但陪同的高老师却不太满意,说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放开,毕竟初一学生还只上了20多天课,有些学生还不够大胆主动。而这显然是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才能看出来的。

那节在报告厅上的初三化学课,老师先让学生分组复习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组织知识点问答;然后分组到黑板前讲题,都是学生自己讲;然后让给学生到任意黑板前去回味巩固。之后老师抽查原题,最后再出新题让全班同学做,交换对答案。

而在一节地理课上,由于任课教师有校外任务,课代表带领全班同学滴水不漏地完成了10多个环节的复习内容,其中自然少不了分组展示,各组学生向大家讲解本组分配到的内容。该班的一个男孩对我说,他很羡慕地理课代表有这样的机会,因为他是数学课代表!

第二天下午,我们随崔校长来到淄博的齐鲁杜郎口实验学校,那里有五年级(五四学制)、初一、初二各一个班,对于初次接触这种课堂的我来说,很难看出那里的课与杜郎口中学有什么不一样。

在初二的一节历史课上,学生们分小组在黑板前手拿课本表演“历史剧”,事先没有专门排练,虽然“暴君”不像暴君,“贤臣”不像贤臣,但孩子们演得很欢喜,每组最后一位同学向大家提问所演内容的知识点,让大家抢答。老师在最后还要给全班巩固知识点,估计这节课下来,该记住的也都记住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堂课孩子们都在抢着说,特别是在回答某朝代“为何覆灭时”,一个个振振有词,还能用书上没有的词汇,就好像自己亲眼目睹了历史一般。

最有悬念的也许就是英语课了。五年级的英语课用“喊声震天”来形容一点不夸张。如果说分组做对话练习没有什么特别的话,他们的预习课就很有特点了。老师让孩子们分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把新课的重点写出来,有的写的是本课的新短语,有的写的是本课的过去分词,有的写的是重点句子,然后由学生带着大家读,非常卖力地读。之后就是大家争先恐后地领读课文,孩子们听得很仔细,谁领读错了,马上有人指正,并让大家跟着他读。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听到杜郎口中学本部的英语课,因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重点与中学有所不同。最遗憾的还是未能连续、完整地听完一个单元的预习、展示和反馈课。不过,冥冥中,我似乎感到我就要把捉到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与其他所有课堂的最大不同了。

{3}

一节新课在杜郎口中学应该怎样上?简单说来,似乎是先让学生分组自学,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达成;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展示任务,让各组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后再总结巩固,查漏补缺,检测提高,实现每一个学生对目标的全面达成。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把直接讲解的时间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学、互学,交流、展示。而卸下了“说”的重负的老师,时刻“穿行在教室里”,眼睛和耳朵随时保持高度的警觉,随时发现并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全班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承担责任。

就是这样的课堂!完全不同的课堂!而确保它实现的究竟是什么?

反复琢磨几天来的所见所闻,我感到有四大突破性的要素使这样一种课堂获得了稳定的特征。这四大突破性要素是:“10+35”、分组、自

学和展示。这四大要素,每一样都是在我们常见的课堂中没有的。有的即便大家并不陌生,如分组,但大多还是点缀性质,没有成为基本的课堂组织形态。

在这四大要素中,“自学”和“展示”又是其中的双核。因为“10+35”的时间限定,以及“分组”合作的组织方式,都属于“形式”,属于“有着实质重要性的形式”,它们都是为学生的“自学”和“展示”服务的。虽然有“预习” 、“展示”、“反馈” 3种课型的划分,但它体现的是只不过课堂的不同任务,贯穿其中的是“自学”和“展示”。

如果一定要用简洁的文字为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变革概括的话,“自学展示”或许是一个选择。正是“自学展示”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率三大问题,并使得学生的两大核心能力得到了重点发展:学习能力和表达、交往能力。正是借着“自学展示”,杜郎口中学与以往的课堂彻底告别了。

这难道就是杜郎口中学课堂变革的玄机?

{4}

在“自学”和“展示”这缺一不可的双核中,哪一个是杜郎口中学的原创?

答案似乎只能是“展示”。

回顾我国的教育实验史,以自学为基础的课堂改革并不鲜见。如40多年前就出现了“自学辅导法”,它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在吸收、借鉴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和实验研究而创立出来的”。它的原则是“教师指导辅导下学生自学为主”,分为“启、读、练、知、结”五步,要求在一堂课内完成。这种方法使学生的自学兴趣和自学能力,以及学习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广,“对我国教育方法改革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而杜郎口中学课堂的独创性,不仅体现在对自学的高度重视,更体现在对“展示”的价值的充分挖掘。我学,故我示!展示是学生把自己的所学、所悟、所感、所创表达出来,无论什么形式:讲解、解题、领读、表演、演示,以及学生所能想到的任何方式;展示是强化所学,也是提升所学,更是学生互教互学;学生在展示中学习,更在自由的展示中成长: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交往能力,无论是探究还是审美,无论是自信心还是勇气!

没有任何学校的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如此广阔、自由的展示空间!而“展示”二字,自然成为所有到杜郎口中学参观的老师最陌生的一个词。

但杜郎口中学的自学也是具有独创性的!

因为杜郎口中学的自学是“群体自学”,而不是单个学生的自学。如果说“自学辅导法”也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情况下进行,也可以在家里由家长对孩子一对一进行的话,那么,杜郎口中学的“自学”,则是为课堂群体教学量身定做的!它充分挖掘了课堂上几十个学生的“集群价值”。它让“课堂上一个孩子只能分到几十分之一个老师”的说法彻底失去了意义。

凭借着独特的“自学”和“展示”,杜郎口中学改写了课堂的历史!

{5}

谜团即将解开。

坐在从淄博回茌平的车上,坐在从聊城回北京的火车里,我脑中浮现的是一张张学生的嘴——他们在自由地说啊,说啊,说啊。课堂真的是他们的了。那个得意地嚷着给男生讲题的女生,还有那个羡慕地理课代表代行老师职权的男生,那个在英语课上纠正同学发音的孩子,那些在历史课上快乐的“暴君”和“贤臣”,所有那些在黑板面前侃侃而谈的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似乎都在告诉我,他们解放了,他们是课堂的真正主人,他们是时间的真正主人,他们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我突然明白,一切都来自“说的解放”!正是让学生们“说”,才有了“展示”;正是让他们“说”,才有了非单个学生可以完成的“群体自学”。而让学生们“说”,岂不就是崔其升迈出的第一步?他命令老师一句话不说,他要实行“0+45”,虽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就是从“0+45”开始,崔其升便与所有传统课堂决裂了,他彻底瓦解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颠覆了课堂的权力结构,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课堂时代!

试问哪里的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说得多,比老师还多?哪里的学生能有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自主掌握的时间多,还没有家庭作业?正是通过“说的解放”,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实现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中心,成为所有人充分互动、相互感召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作为学习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得到准确回归,学生的学习天性和主体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实现。

我学,故我说。崔其升通过解放学生的嘴,解放了学生的眼、耳、手、脚,解放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解放了学生的脑和心,解放了他们的学习。解放了他们的学习,也就让他们成为了自己。而崔其升通过解放学生,也解放了学校的教师和他自己。

基于OpenCV识别库的面部图像识别系统的设计

基于OpenCV识别库的面部图像识别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采用J2EE技术并以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技术为基础,实现一套具有身份验证功能的面部图像识别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使用MySQL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撑,依托于J2EE的稳定性和Java平台的可移植性使得本系统可以在各个操作系统平台中运行,同时提供在互联网中使用面部识别技术的一套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标签:OpenCV;人脸识别;生物学特征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深入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使用信息技术产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由于人们隐私信息的保护意识薄弱,出现了许多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人们对于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许多技术被应用到信息安全领域中来。较为先进的技术有虹膜识别技术、遗传基因识别技术以及指纹识别技术等。而论文采用的是当前热点的面部图像识别技术。 1 系统实现算法及功能分析 1.1 面部图像的生物学特征模型的建立 本系统是利用面部图形的生物学特征来识别不同的人。由于每个人的面部图像都有各自的特征但又具有一定的通性,需要应用生物学中相关知识加以解决。可以利用已有的生物学测量手段以及现有的算法构建人的面部图像生物学特征模型(简称:面部模型),并应用于系统中,面部模型的建立为面部图像识别的功能提供实现依据。 1.2 知识特征库及面部识别引擎的建立 在前述面部模型建立完成后,需要建立相应的知识库以及面部识别引擎方可进行身份的识别。可经过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后建立知识库,并根据知识库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识别引擎。此识别引擎对外开放,在本系统中提供其它外来程序的调用接口,其它系统能够通过本接口实现识别引擎的调用实现对于面部图形的识别,从而达到识别引擎的可复用性。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知识库的智能训练以及半自动构建支持。 1.3 面部图像的采集与预处理 本系统中采用了预留API接口,利用USB图形捕获设备采集数据图像。经过USB设备的捕获,使用JMF(Java Media Framework)来处理已捕获的图像数据,对捕获的图像进行面部图行检测和实时定位跟踪。

图像识别技术设计已完成

摘要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的任务是实现图像增强、复原、编码、压缩等,其主要为改善图像的质量,以人为对象,且以改善人的视觉效果为目的。目前,图像处理系统应用领域广泛医学、军事、科研、商业等领域。因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易于实现非线性处理,处理程序和处理参数可变,故是一项通用性强,精度高,处理方法灵活,信息保存、传送可靠的图像处理技术。本设计的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系统以数字图像处理理论为基础,基于Matlab工具工作环境设计,能很好、快速的应用于识别本专业以后将要经常使用的电子元器件。主要作用为识别相同元器件的个数,相对于传统的机械识别具有安全性高,非接触性,高速度等特点。此种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相同或相近的物品识别,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字:数字图像;图像处理; 图像识别; Matlab; 元器件. Abstract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he task is to realize the Image enhancement, recovery, coding, compression, its mai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mages, adhere to the object, and to improve the person for the purpose of visual effect. At present,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s widely medicine, militar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usiness, etc. The design of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n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Matlab tool design, can be very good, rapid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major often used electronic components. Main function for the same number of componen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identification with a high level of security, non-contact, high speed, etc.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can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of the same or similar goods identification, which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Keywords:Digital image, Image processing, Image recognition, Matlab, Components.

图像识别技术发展状况及前景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 罗述谦综述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100054) 吕维雪审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310027) 摘要医学图像配准是医学图像分析的基本课题,具有重要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价 值。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医学图像配准的概念、分类、配准原理、主要的配准技术及评 估方法。 关键词医学图像配准多模 1 医学图像配准的概念 在做医学图像分析时,经常要将同一患者的几幅图像放在一起分析,从而得到该患者的多方面的综合信息,提高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对几幅不同的图像作定量分析,首先要解决这几幅图像的严格对齐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图像的配准。 医学图像配准是指对于一幅医学图像寻求一种(或一系列)空间变换,使它与另一幅医学图像上的对应点达到空间上的一致。这种一致是指人体上的同一解剖点在两张匹配图像上有相的空间位置。配准的结果应使两幅图像上所有的解剖点,或至少是所有具有诊断意义的点及手术感兴趣的点都达到匹配。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是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医学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配准”的技术名词除registration外,mapping、matching、co-registration、integration、align-ment和fusion 等说法也经常使用。从多数文章的内容看,mapping偏重于空间映射;fu-sion指图像融合,即不仅包括配准,而且包括数据集成后的图像显示。虽然在成像过程之前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小由身体移动等因素引起的空间位置误差,提高配准精度(称作数据获取前的配准preacquisition),但医学图像配准技术主要讨论的是数据获取后的(post-acquisition)配准,也称作回顾式配准(retrospective registration)。当前,国际上关于医学图像配准的研究集中在断层扫描图像( tomographic images,例如CT、MRI、SPECT、PET等)及时序图像(time seriesimages,例如fMRI及4D心动图像)的配准问题。 2 医学图像基本变换 对于在不同时间或/和不同条件下获取的两幅图像I1(x1,y1,z1)和I2(x2,y2,z2)配准,就是寻找一个映射关系P:(x1,y1,z1) (x2,y2,z2),使I1的每一个点在I2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相对应。并且这两点应对应同一解剖位置。映射关系P表现为一组连续的空间变换。常用的空间几何变换有刚体变换(Rigid body transformation)、仿射变换(Affine transformation)、投影变换(Projec-tive transformation)和非线性变换(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1)刚体变换: 所谓刚体,是指物体内部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例如,可将人脑看作是一个刚体。 处理人脑图像,对不同方向成像的图像配准常使用刚体变换。刚体变换可以分解为旋转和平移:P(x)=Ax+b(1) x=(x,y,z)是像素的空间位置;A是3×3的旋转矩阵,b是3×1的平移向量。

图像识别技术浅析

图像识别技术浅析 Analysis of 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刘峰伯软件学院2010544029 【摘要】:本文描述了图像识别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在对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图像匹配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并讨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图像识别;预处理;特征提取;匹配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n image recognition system.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a1gorithms are compared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mage 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image matching algorithms, and discussed the key technology. 【Key Word】Image Recognition;Pre-Processing;Feature Extraction;Matchi ng. 一、引言 图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像的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像识别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医疗诊断中各种医学图片的分析与识别、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识别、遥感图片识别、指纹识别、脸谱识别等,图像识别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图像识别系统 1、概述 自动图像识别系统的过程分为五部分:图像输入、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和匹配,其中预处理又可分为图像分割、图像增强、二值化和细化等几个部分。 (1)图像输入 将图像采集下来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是图像识别的首要步骤。 (2)预处理 为了减少后续算法的复杂度和提高效率,图像的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其中

图像识别技术

伴随着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纸质文档通过数字采集设备转换成文本图像,从而使文本图像数据能够快捷的在网络、卫星、传真通信信道中传输,因此,文本图像已逐渐成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但是,现有的文本图像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低,且通用性不高,无法满足文本图像处理广泛性与实时性的要求。因此,研究如何对文本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以便高效、快捷的获取文本图像的信息,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本图像的识别检索、预处理、版面分析和表格图像识别展开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依据图像的灰度分布和结构特征差异,对基于图像信息度量的文本图像识别检索算法进行改进,构造一种基于信息度量与Radon变换的文本图像识别检索算法。该算法综合利用文本图像与连续色调】图像的灰度分布与结构特征差异进行文本图像的识别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所构造算法可有效降低文本图像识别检索的误识率。2.对基于Hough变换的文本图像倾斜检 图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 式的目标和对像的技术。 图像识别可能是以图像的主要特征为基础的。每个图像都有它的特征,如字 母A有个尖,P有个圈、而Y的中心有个锐角等。对图像识别时眼动的研究表明, 视线总是集中在图像的主要特征上,也就是集中在图像轮廓曲度最大或轮廓方向 突然改变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信息量最大。由此可见,在图像识别过程中,知觉 机制必须排除输入的多余信息,抽出关键的信息。 图像识别的目的在于用计算机自动处理图像信息,以代替人去完成图像分类 及辨识的任务。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是模式识别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近几十年来,图像识别技术取得了深入和迅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图像遥感、机 器人视觉、生物医学、地质勘探等多个领域。 随着图像识别技术在多领域的发展,由其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Mallat在小波变换中滤波器的设计、Belhumeur在Fisher变换中的识别模型和Largrange优化方式建立支持向量机。本文在总结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完成JPEG的编码,详细讨论了JPEG图像解码的过程并实现了其算法。

浅析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浅析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图像识别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其产生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图像识别技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图像识别技术的过程分为信息的获取、预处理、特征抽取和选择、分类器设计和分类决策。文章简单分析了图像识别技术的引入、其技术原理以及模式识别等,之后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技术和非线性降维的图像识别技术及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从中可以总结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广泛,人类的生活将无法离开图像识别技术,研究图像识别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1 图像识别技术的引入 图像识别是人工智能科技的一个重要领域。图像识别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文字识别、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物体识别。图像识别,顾名思义,就是对

图像做出各种处理、分析,最终识别我们所要研究的目标。今天所指的图像识别并不仅仅是用人类的肉眼,而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识别。虽然人类的识别能力很强大,但是对于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自身识别能力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基于计算机的图像识别技术。这就像人类研究生物细胞,完全靠肉眼观察细胞是不现实的,这样自然就产生了显微镜等用于精确观测的仪器。通常一个领域有固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需求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新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也是如此,此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解决人类无法识别或者识别率特别低的信息。 图像识别技术原理 其实,图像识别技术背后的原理并不是很难,只是其要处理的信息比较繁琐。计算机的任何处理技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是学者们从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而利用程序将其模拟实现的。计算机的图像识别技术和人类的图像识别在原理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机器缺少人类在感觉与视觉差上的影响罢了。人类的图像识别也不单单是凭借整个图像存储在脑海中

图像识别-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仪器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钢坯识别触发智能控制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10电信01 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洪汉玉 学生成绩:

钢坯识别触发智能控制 摘要:结合生产实际需要,研究和解决钢坯流程控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为解决生产线上钢坯光电检测与识别问题,我们采用点对点解决方案,利用现代光电传感技术,实现运动钢坯的到位检测和钢坯图像的触发采集;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实现生产线运动钢坯的自动定位和识别;采用电路抗干扰技术,实现轧机生产线的全自动控制和全天候工作。我们研制的钢坯识别光电控制系统主要由三大块组成:钢坯到位信息的光电检测、钢坯号的自动识别、系统的稳定性及抗干扰电路。针对实验中所出现的振动、虚警、噪声等干扰问题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钢坯到位光电触发控制正确率为100%,钢坯号识别正确率达95%以上,实验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字:钢坯到位检测,光电触发,钢坯识别,抗干扰技术。

一、概述 我国大型钢铁企业以及大型轧钢厂的钢坯号的识别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在生产线上还未见钢坯号自动识别系统,严重影响钢坯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因此,结合武钢轧钢生产线钢坯号检测及自动识别的需求,我们主要主要研光电控制系统。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智能化生产也就成了大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我们的钢坯识别光电控制系统,解决了武钢重轨生产线以前钢坯号的人工记录所带来的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等困难,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钢坯识别光电控制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在复杂、恶劣的工业生产环境,能够很准确地获取到钢坯端面字符信息的控制信号。我们知道,很多传感器都可以很好地获取到各种检测信号,但考虑到获取钢坯端面字符信息的稳定性、可靠性,我们用光电控制系统设计思想,被控对象为CCD工业摄像头,变送传感装置为光电传感器,控制器为去噪、降压、稳压电路。钢坯识别光电控制系统组成如下: 图1-0:钢坯识别光电控制系统组成

图像识别技术报告

图像识别技术 课程教师:桑爱军老师 报告组成员: 五里雾

一、图像识别简介 图像识别是指图形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人们辨认出它是经验过的某一图形的过程,也叫图像再认。在图像识别中,既要有当时进入感官的信息,也要有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只有通过存储的信息与当前的信息进行比较的加工过程,才能实现对图像的再认。 人的图像识别能力是很强的。图像距离的改变或图像在感觉器官上作用位置的改变,都会造成图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和形状的改变。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仍然可以认出他们过去知觉过的图像。甚至图像识别可以不受感觉通道的限制。例如,人可以用眼看字,当别人在他背上写字时,他也可认出这个字来。 图像识别技术可能是以图像的主要特征为基础的。每个图像都有它的特征,如字母A有个尖,P有个圈、而Y的中心有个锐角等。对图像识别时眼动的研究表明,视线总是集中在图像的主要特征上,也就是集中在图像轮廓曲度最大或轮廓方向突然改变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信息量最大。而且眼睛的扫描路线也总是依次从一个特征转到另一个特征上。由此可见,在图像识别过程中,知觉机制必须排除输入的多余信息,抽出关键的信息。同时,在大脑里必定有一个负责整合信息的机制,它能把分阶段获得的信息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知觉映象。

在人类图像识别系统中,对复杂图像的识别往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加工才能实现。对于熟悉的图形,由于掌握了它的主要特征,就会把它当作一个单元来识别,而不再注意它的细节了。这种由孤立的单元材料组成的整体单位叫做组块,每一个组块是同时被感知的。在文字材料的识别中,人们不仅可以把一个汉字的笔划或偏旁等单元组成一个组块,而且能把经常在一起出现的字或词组成组块单位来加以识别。 图像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编制模拟人类图像识别活动的计算机程序,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图像识别模型。例如模板匹配模型。这种模型认为,识别某个图像,必须在过去的经验中有这个图像的记忆模式,又叫模板。当前的刺激如果能与大脑中的模板相匹配,这个图像也就被识别了。例如有一个字母A,如果在脑中有个A模板,字母A的大小、方位、形状都与这个A模板完全一致,字母A就被识别了。这个模型简单明了,也容易得到实际应用。但这种模型强调图像必须与脑中的模板完全符合才能加以识别,而事实上人不仅能识别与脑中的模板完全一致的图像,也能识别与模板不完全一致的图像。例如,人们不仅能识别某一个具体的字母A,也能识别印刷体的、手写体的、方向不正、大小不同的各种字母A。同时,人能识别的图像是大量的,如果所识别的每一个图像在脑中都有一个相应的模板,也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模板匹配模型存在的问题,格式塔心理学家又提出了一个原型匹配模型。这种模型认为,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并不是所要识

图像处理与识别论文.doc

辽宁工业大学 关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论述 --图像处理与识别结课论文 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102班 学号:100404054 姓名:包媛

关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论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一种全新的图像处理方法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即利用计算机设备将图像转变成数字信息来进行保存、处理、传输和重现。数字图像识别技术则是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延伸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就目前的水平而言,计算机对外部的感知能力还比较薄弱,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图像处理与识别的应用有很多种,如指纹识别,条码识别,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残损纸币识别等等在生活,生产中,和警方侦破案件中都有很多很重要的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分类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基本部件,“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人脸识别”及“残损纸币识别”进行详细叙述。一些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图像增强与图像检测两部分。人脸识别”当中,可采用SN-tuple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识别,同时网络参数的变化对识别率也会有所影响影响。对于“残损纸币识别”,可以选择边缘检测、Fisher判别和神经网络三种方法进行识别。其中,边缘检测需要区分纸币的面值和正反,之后方可识别,但性能较为稳定,识别效果较好;Fisher判别无需区分纸币的面值和正反,但识别率受样本选择的影响,不同样本,识别率有可能相差较大;神经网络方法也可不区分纸币的面值与正反,但识别率较低,若区分面值与正反,则可获得较高的识别率。下面分别对车牌识别,纸币、票据识别和手势识别做陈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机动车的规模与流量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采用高科技手段,对这些违法违章车辆牌照进行登记,汽车牌照识别系统的出现成为了交通管制必不可少的有力武器。汽车牌照的识别系统在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及相关军事部门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是一个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字符识别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先通过图像采集,再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克服图像干扰,改善识别效果,而后进行二值化,归一化等处理,最后进行识别。车牌识别系统使得车辆管理更趋于数字化,网络化,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有效性与方便性。车牌识别系统作为整个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车牌识别是一项涉及到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的技术,它在交通监视和控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成为现代交通工程领域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该项技术应用前景广泛,例如用在自动收费系统、不停车缴费、失窃车辆的查寻、停车场车辆管理、特殊部门车辆的出入控制

图像识别系统介绍

图像识别及访客管理系统系统 介绍 1 图像识别系统组成 图像识别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管理中心和图像识别终端三部分组成。数据库服务器,放置于中心机房,主要提供数据服务和图片显示服务;管理中心,放置于访客登记室和保卫处,用于访客登记、临时卡管理、员工管理、区域管理、操作员管理和历史查询等功能;图像识别终端,放置于各大楼门口,用于保安或武警对来往人员进行图像比对。 2 图像识别系统连接图 图像识别终端 图像识别终端

3 图像识别系统主要功能 来访登记:对使用二代身份证的外来人员,扫描仪读取身份证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对外来人进行拍照,并与读取的信息一起存档。 被访人管理:把门禁系统的人员作为被访人员进行管理,可在数据库中选择被访人并带记忆功能,可查看或选择历史被访人。 来访卡发放:结合被访人所处的位置给来访卡授予相应权限,发放临时来访卡交外来人员,并实时在所限区域内生效,临时来访卡要设置合理的有效时间,超出时间自动失效。 来访卡回收:外来人员访问结束后,回收临时来访卡并设置访客离签。 访客延期:来访人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延长访问时间,可在系统中登记延期。支持无卡延期。 来访卡丢失:来访卡丢失可在系统中挂失,挂失的卡无权限进出相应区域。 临时卡管理:针对短期的外来协助人员,如一个星期、一个月等,管理部门可以给这部分人员发放临时卡,在临时卡到期前,持卡人可以正常进出被授权区域,避免了重复的登记工作。 人员出入监控:对通道出入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核对信息,对比照片,防止不法人员进出。 数据查询和统计:授权管理人员随时查询来访人员信息和详细的出入记录。 打印归档:历史记录可以直接打印或者导出电子表格,方便用户归档保存。 操作员管理:对访客管理操作人员进行授权和密码管理。 区域管理:管理员非常方便地对系统中的区域进行管理,包括区域新增、修改、删除等。 4 主要硬件设备介绍 4.1 图像识别终端 图像识别终端外层为全金属外壳,内部采用一款无风扇低功耗高效能工业级计算机作为运行平台,整机体积小,功能齐全,环境适应性强,可以满足污染大,灰尘多,电磁干扰严重等

图像识别匹配技术原理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字图像,又称数码图像或数位图像,是二维图像用有限数字数值像素的表示。通常,像素在计算机中保存为二维整数数组的光栅图像,这些值经常用压缩格式进行传输和储存。数字图像可以由许多不同的输入设备和技术生成,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坐标测量机等,也可以从任意的非图像数据合成得到,例如数学函数或者三维几何模型,三维几何模型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就是研究它们的变换算法。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计算机的发展;二是数学的发展(特别是离散数学理论的创立和完善);三是广泛的农牧业、林业、环境、军事、工业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需求的增长。 图像配准(Image registration)就是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成像设备)或不同条件下(天候、照度、摄像位置和角度等)获取的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匹配、叠加的过程,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遥感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 图像配准的方法迄今为止,在国内外的图像处理研究领域,已经报道了相当多的图像配准研究工作,产生了不少图像配准方法。总的来说,各种方法都是面向一定范围的应用领域,也具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计算机视觉中的景物匹配和飞行器定位系统中的地图匹配,依据其完成的主要功能而被称为目标检测与定位,根据其所采用的算法称之为图像相关等等。 基于灰度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一般不需要对图像进行复杂的预先处理,而是利用图像本身具有灰度的一些统计信息来度量图像的相似程度。主要特点是实现简单,但应用范围较窄,不能直接用于校正图像的非线性形变,在最优变换的搜索过程中往往需要巨大的运算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提出了许多基于灰度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互相关法(也称模板匹配法)、序贯相似度检测匹配法、交互信息法。 目前主要图像配准方法有基于互信息的配准方法,基于相关性的配准方法和基于梯度的配准方法。其中基于梯度的方法基本很少单独使用,而作为一个辅助

基于MATLAB的图像处理的课程设计(车牌识别系统)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要求 (3)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3) 四、题目分析 (3) 五、总体设计 (4) 六、具体设计 (5) 1、文件 (5) 1.1、打开 (5) 1.2、保存 (5) 1.3、退出 (5) 2、编辑 (5) 6.2.1、灰度 (5) 6.2.2、亮度 (6) 6.2.3、截图 (7) 6.2.4、缩放 (7) 3、旋转 (9) 6.3.1、上下翻转 (9) 6.3.2、左右翻转 (9) 6.3.3任意角度翻转 (9) 6.4、噪声 (10) 6.5、滤波 (10) 6.6、直方图统计 (11) 6.7、频谱分析 (12) 6.7.1、频谱图 (12) 6.7.2、通过高通滤波器........................... .. (12) 6.7.3、通过低通滤波器...................................... . (13) 6.8、灰度图像处理................................................ . . (14) 6.8.1、二值图像……………………………………………….. .14 6.8.2、创建索引图像............................................. (14) 6.9、颜色模型转换...................................... .. (14) 6.10、操作界面设计 (15) 七、程序调试及结果分析 (15) 八、心得体会 (16) 九、参考文献 (17) 十、附录 (18)

(完整版)图像识别毕业设计

图像识别毕业设计 篇一:毕业设计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题背景 一课题的--------------------------------------------------- ---------------------------1 二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 ---------1 第二节人脸识别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3 一国外发展概况---------------------- --------------------------------------------------2 二国内发展概况--------------------------------------------------- ------------------------4 第二章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方案选择---------------------------------------------------

------5 第一节可行性分析------------------------------------------------------------------------------5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5 二操作可行性分析------------------------------------------------------------------------5 第二节需求分析---------------------------------------------------------------------------------6 一应用程序的功能需求分析------------------------------------------------------------6 二开发环境的需求分析------------------------------------------------------------------7 三运行环境的需求分析------------------------------------------------------------------7

图像识别技术综述

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综述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的相关知识,介绍了图像识别过程中的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特征提取和选择的方法。设计一个基于16位处理器MC9S12XS128的图像识别系统在实际中的具体硬件实现。 关键词:图像识别特征提取MC9S12XS128 数字摄像头 An Overview of Image Recognition And Identifying Technology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knowledge of image recognition and identifying technology,introduces 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 discriminant rule in the image identifying progress, feature extraction and selection method. Designed an image identifying system based on 16-bit controller MC9S12XS128,and it has specific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in fact. Key words: image identifying discriminaut rule MC9S12XS128 digital cameral

1 引言 图像是与视觉相关的最贴近生活的信息,它是客观世界的物体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眼而产生视知觉的实体。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就是对图像进行保存、处理、压缩、传输和重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用于计算机处理的各种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迫切需要。人们更希望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类视觉问题,如:人脸、指纹识别技术实现处理与个人有关的一切事物,利用视觉自动监视系统监视环境中发生的非常事件,利用字符识别技术实现文档图像的自动录入与处理。因此把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与模式识别处理技术相结合是图像处理的新趋势。 2 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4年美国喷射推进实验室(JPL )使用计算机对太空船送回的大批月球照片处理后得到了清晰逼真的图像,这是这门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此后这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传统图像处理技术包含图像的获取、变换、增强、编码、分割等方面的内容。 2.1 图像获取 图像可以根据其形式或产生方法来分类。 照片图画 光图像连续函数 离散函数 (数字图像)不可见的 物理图像 物体图像 可见的图像图片数学函数 图1 图像的分类 图像的获取[4]是指将其变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信息。通常是数字化的过程,及扫描、采样、量化三个步骤。经过数字化过程后就得到了一幅图的数字表示,即数字图像。一般这个过程由摄像头等设备完成。反过来还可将数字图像进行显示。 2.2 图像变换 图像变换[6]广泛应用于图像滤波[2]、统计滤波[5]、图像数据压缩以及图像描述等。图像变换是将N ×N 维空间图像数据变换成另外一组基向量(通常是正交向量空间)的坐标参数,我们希望这些离散图像信号坐标参数更集中代表了图像中的有效信息,或者是更便于达到某种处理目的。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傅里叶变换、相关分析、小波变换[7]、离散余弦变换(DCT )、正弦变

图像识别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

摘要 本文对图形图像处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所采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相应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以及实际开发中所采取的技术。系统在Windows XP平台下实现,本课题是采用Visual C++作为编程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实现一个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的应用软件。主要工作分为三类,包括基本图形绘制与编辑、简单的图像处理、图像格式的转换。图形方面主要是设计图形基类,以及继承图形基类的具体图形类。通过对独立功能的封装,可以为今后需要的图形图像的应用奠定基础。系统的优点有:充分体现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充分运用了C++的特性,比如封装、多态、继承。程序结构清晰,可读性好,程序中做了充分的注释。图形绘制部分避免了传统的switch case的繁琐结构。容易扩充和移植。 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表明,系统功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运行也较稳定,是一个完成基本功能的图形图像系统。 总体上,本文介绍了系统开发设计的全过程和设计过程中部分代码,也对系统测试的过程进行简单描述,同时对系统中采用的关键技术也作了一些必要的说明,对图像变换的基本原理,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图像格式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图形;图像;多态;继承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bout graph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development and using of the key technology,identify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and central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system adopts technology i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The system realizes under the Windows XP platform, the topic use Visual C++ as a programming tool, us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techniques to achieve a graphic and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Major work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asic drawing and editing graphics, simple image processing, and image format conversion. The graph aspect is designs the graph base class , as well as inherits the graph bas e class’s specific graph class. Through independent function's encapsulation, for the future’s needs of the graphic images lays the foundation. The system merit has: the object-oriented design’s thought application of the c++ properties, for example encapsulation, pol ymorphism, and inheritance. Program’s structure is clear, good readability, codes has the full annotation in the program. The graph plan’s part has avoided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switch case. Easy expansion and transplantation. Finally, system’s testing shows, s ystem’s functions achieve the expected demand, friendly interface,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lso a much stable operation, it has basic functions of the graphic image system. As a who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stem design process and part of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code, also carries on the simple description to the system test process, meanwhile it made some necessary explanations about key technology in the system, it made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to image transform of the basic

基于图像识别的阅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图像识别的阅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学生的期末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根据国家对高 等学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按照统一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对学生学 习和行为的表现进行阶段和全程的质量考核、记载、评价和处理。目前客观题 型较多的英语考试或计算机基础考试均实现了阅卷自动化,无需教师干预,既 能加快试卷反馈的速度,又能保证公平公正。传统的阅卷系统利用光学标记阅 读机的光电变换原理,对填涂在答题卡上的内容进行高速采集,然后进入计算 机处理[1]。但是它对答题卡纸张和印刷质量要求太高,如套印误差和剪切误差必须分别控制在0.1 mm和0.2 mm以内;对使用者涂写要求太高,限制太多, 如需要用专用铅笔涂满长方条,不得涂出长方条外,整张答题卡涂写要深浅一 致等;机械传动机构复杂、使用寿命短、维护量大、设备一致性差[2]。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阅卷系统,允许使用者使用任何颜色的圆珠 笔、钢笔或铅笔在一般纸张的固定位置上涂写如“√”、“╳”、“○”等手 写符号完成答题,由阅卷系统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答题卡信息,实现阅 卷自动化。本系统与传统的光学标记阅读机阅卷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本阅卷 系统对答题卡纸张和填涂符号均无特殊要求,无需特制答题卡,无特殊涂写要 求[3]。 1 系统实现流程及模块组成 (1)设计和定义答题卡,将允许用户填写的手写符号限定在一定的矩形区域内; (2)通过CCD采像设备采集答题卡图像,经扫描、采样、量化等过程,同 时将答题卡图像以JPG格式保存在主机内存和硬盘里; (3)对答题卡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粘连字符分割、灰度变换、二值化、图像 偏斜纠正、平滑和细化等过程,以将答题卡固有的纸张问题、书写不规范、答 题卡传动机械定位精度所带来的干扰因素排除掉,并为后续的识别工作做好准 备[4]; (4)对答题卡信息进行识别。通过图像分析抽取图像,并经过综合特征提取, 结合答题卡表格的逻辑结构和几何结构,准确识别填涂在矩形块位置上的“√”、“╳”、“○”等手写符号得到答题信息。答题卡识别算法的优劣决 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如识别的精度、可靠性等),是整个软件系统中最重要的 部分; (5)对识别的答题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和统计,结合软件的设置对答题 卡信息进行判分。 综上所述,系统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 为了便于学生和教师查询和分析阅卷结果,本阅卷系统还设置了用户登录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课程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试卷分析模块、成绩查询模块、答题卡图像查询模块、报表打印模块和补考管理模块。其中试卷分析模块 对试卷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数、及格率方差、标准差等,完成试卷分析功能;答题卡图像查询模块允许学生通过姓名查 询存储在硬盘中的答题卡图片;补考管理模块统计不及格、缺考或舞弊学生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