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榴导学案第一课时模板

石榴导学案第一课时模板

石榴导学案第一课时模板
石榴导学案第一课时模板

1、石榴

课文分析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秀状物散文。学习时,学生在熟练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领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过程设计

学习学法: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习惯。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学习目标】

一、熟读课文,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二、了解作者写作背景。通过品位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

一、通过品位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一)前奏板

1、学生展示上学期所学过的古诗文背诵。

2、作者郭沫若的相关知识

3、名著读后感

(二)启动板

1、知识链接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喜欢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o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这篇课文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镇压抗日爱国运动,亲

日顽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反动论调,一些正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敌,苟且偷生;而中国共产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坚持抗战,力挽狂澜。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状物记叙文的特点即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寄情。

2、导人新课

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3、初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争yán()斗艳雕zhuó() xī()利

奇jué( )hào()齿丰yú()

玛nǎo( ) 金léi()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忍俊不禁——

②盎然——

③柔媚——

④枯瘠——

⑤陆离——

⑥奇崛——

(三)核心板

细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

括段意。

明确:作者按“爱石榴、()石榴、()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拓展板

(1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依次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和“子粒”。

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脏。

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

果实:似“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o

(五)升华板

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1、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说出喜爱的理由。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教师可作巡回引导,让学生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的作用)

答案不惟一,只要说明理由即可。

例:(1)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2)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与梅柳的作比较,形象地刻画出石榴的独特风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3)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垒吗?它会笑你呢。(语言幽默,富有情趣,写出石榴的变化和惹人喜爱)(4)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这句使用拟人手法,把石榴作为一个有情有义,充满生

命力的人米写,形象地描绘出石榴果实成熟的样子。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令人印象深

刻。)

2、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最好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枯瘠柔媚争妍斗艳忍俊不禁

(六)课堂检测及作业

1、诵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并领会作者所托之志。

2、字词听写

《石榴》教学设计

石榴(第三自然段) 设计思路: 《石榴》一课的第三自然段写了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色彩和形态。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与习作的范例。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从而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感悟作者观察的细致,用词的准确、精当,感受石榴的美,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果实成熟的过程和特点,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感悟作者观察的细致,用词的准确、精当,感受石榴的美,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程序: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一树繁花充满了成长的快乐,真是热闹。 出示句子:“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指名读句子。 看到“热闹”这个词,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啊?(学生结合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句子。 2.热闹过后,是怎样的场景呢?

提示任务:用心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怎样判断石榴是否成熟呢?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到依据,把它划下来。 学生自主阅读,想想划划。 展示交流。 预设: (1)看果皮的颜色,一半红一半黄就是成熟的。 师:若果皮是青绿色的呢?如果是青中带黄,黄中带红呢? A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作者为了写出果皮颜色的变化,还用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圈出来。 (突出:先、逐渐、最后) 谁来通过朗读告诉我们石榴果皮颜色的变化?(指名朗读,评价) B石榴就这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那作者写到了石榴在成熟的过程中,果皮的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找描写颜色的词。(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词语调换一下顺序?(不可以)为什么? C 师小结:这几个词语写出了石榴颜色变化的过程。作者正是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推敲,才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用词如此准确,这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再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句子) (2)看石榴的形态,外皮裂开了就成熟了。 A 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指名读,你觉得这些石榴怎么样?(可爱)再读一读,说说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高兴地笑了、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 抓住这些词语,读好句子。 指名读,读完后师问:你笑得那么开心,是为什么呀? 同学们还从哪里读到了石榴娃娃的可爱? B接着出示:“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你又从哪里读出了石榴娃娃的可爱?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石榴教学案

5 石榴 教学 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容,从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石榴的可爱。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一种果实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 课时 三课时。 1石榴 2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透露出“我”的自豪感。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句导读:“抽”字把枝条生长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给人一种动感。“新”和“嫩绿”两个词,具体写明了枝条和叶子的特点。朗读时应加重语气。]到了夏天,郁(yù)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3[①“郁郁葱葱”用在这里是为了表现什么?]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②“不久”一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④“热闹”一词在这里表现了什么?]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4[⑤句子中表示石榴一天天长大的先后顺序的词语有哪 1知识点详解? 2 ?抽:(某些植物)开始长出。 3①用在这里是为了表现石榴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 ②好。“不久”一词不但写出了石榴花开放的速度快,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石榴花开得是多么旺盛。 ③这是写石榴花的形状。把“石榴花”比作了“小喇叭”,这就为我们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了石榴花的样子,进而使我们感受到石榴是一种生机勃勃、热情奔放的植物。 ④这里把石榴拟人化,用“热闹”一词形象地表现出了很多花争着开放的样子。 4⑤“先是”“逐渐”“最后”。不可以,因为石榴渐渐长大,它的外形也随着生长而变化,这是植物的生长顺序,改变规律就与事实情况不符了。

回忆鲁迅先生 导学案(学生版)

《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 (学生版)(2018.3)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1、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知识链接】 1、创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名篇佳作。在零零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跟回忆对象鲁迅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关于萧红 原名张遒(qiú)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也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调羹.()草率.()舀.()揩.() 咳嗽.()校.对()阖.()碟.()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忧郁明郎角落安静 B.藤椅幻想稀奇稍微 C.咳嗽间断校样鸡鸣 D.疙瘩起劲悠然翻译 3、鲁迅,原名,又名周樟寿,字豫才。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被人民称为“民族魂”。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杂文集、等。 【合作探究】 1、读完本文以后,对鲁迅先生有何新的认识? 2、鲁迅先生既然看过美学书,对着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什么文章开头说他不太注意人的衣裳,“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石榴优秀教学设计

石榴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石榴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 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教师教师枣庄 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

石榴 春天叶________ 夏天花________ 秋天果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石榴教学设计

石榴(第一课时)刘长旭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感受石榴花的特点。 3、通过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感受石榴花的特点。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指名两三人说) 2、山东枣庄人最喜欢吃的水果是石榴。(提示看实物石榴)瞧,多可爱的石榴呀!今天,老师就要带小朋友们走进一篇新的课文,到石榴王国去做客,你们想去吗?(板书课题) 3、“榴”本来念第二声,比如有一种水果叫榴莲;在“石榴”这个词中,“榴”念轻声。(齐读课题。) 4、到石榴王国去做客,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指名质疑并板书主要问题。) 5、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好多问题!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吗?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出示自读要求: (1)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自读: (1)出示词语: 枣庄抽出枝条仿佛甚至肚皮扒开叶子喜讯甜津津 红白相间鼓着劲儿一半儿子儿 a小老师领读。b开火车读。c齐读。 (2)指名四人分自然段朗读,及时纠正读错的地方。 (3)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a自己练读。b指名两人分别读,师点击显示停顿。c齐读这两句话,注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案3石榴(郭沫若)

石榴 课型:新授时间: 执笔: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学习重点】 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应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优美语句,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诗写得好,特别是现代诗。他的散文也相当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学自测: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 忍俊不禁.盎.然丰腴.潜.能 2.让学生推荐小组内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读课文,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以为好的句段。 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提示:喜爱石榴_______石榴______石榴) 三、互学互助: 1.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2.. 研读赏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全段是由哪个词领起? ②作者为什么说“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③你怎样理解“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一句?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 四、导学导练: 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第一段主要运用什么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学生品读第二、三部分。 (1)文中揭示了石榴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2)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3)作者喜欢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石榴教学设计及实录

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6课 石榴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尝石榴的过程。本文虽然不是出自名家手笔,但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着作者的情感,读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由于此文编排于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又是本册唯一一篇状物类文章,因此对作者表达特点的体悟,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领悟写法应该是本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对于刚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应该具备,但对于文中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现误读,需要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和学习实践。在内容理解方面,学生能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能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但对于作者情感的体悟、写作手法的运用、观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则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二、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书中注音和字典,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初步体会用比喻、拟人的写法能够把事物写得更加生动、形象。3.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陶冶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上课时带一本字典。 老师:课前谈话需要的物品,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巧借报纸,激发兴趣 1.共读报纸 (1)出示刊登石榴园广告的报纸选段。 (2)借助报纸内容理解“驰名中外”,朗读课文开头。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认读二类字“榴”。 (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脉 1.检查预习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2)随机出示含有生词的句子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随机指导学生确定多音字读音的方法,查字典明确文中容易误读的多音字的字音。(4)随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甚”和“至”。 2.理清文脉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2)理解第4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4)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说出石榴的生长过程(课文2、3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对话,体会表达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出示课文2、3自然段: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学生自读,谈谈对这段文字的整体感受。 (2)学生默读,寻找描写有趣的地方。 2.师生间互动对话 (1)组织学生交流描写有趣的地方。 (2)重点研读以下两个语段,教学时随机安排先后顺序。 语段一:第2自然段关于石榴树开花的描写 ①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随机标记关键词语) ②图示感受本喻体的形似,学生朗读对应语句。 ③引导学生感受本喻体的神似。 抓住“火红”一词,拓展科学书籍中对石榴花色彩的描述。 补充“火红”用于石榴花的根据(即相关诗句)。 让学生诗文对照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欣赏画面,深化学生感悟,指导学生朗读。 ④发散学生思维,给喇叭吹奏的乐曲起个名字。 语段二:第3自然段中的两个拟人句 ①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相机介绍“拟人”手法,随即标记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与形象。 ②引导学生体悟“甚至”的用法。 观察画面,讨论是否可以调整顺序。结合对“甚至”一次的体悟进行有感情朗读。 ③带着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抓住“张望”一词展开想象,透过文字,感受作者的喜悦心情,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情感升华,课外延伸 1.情感升华 (1)让学生猜猜本文原作者。(揭晓:是一个孩子,后由编者适当改编)

落花生导学案完整版

落花生导学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5《落花生》导学案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课型:讲读课讲课时间:2015-10-31 设计人:李淑亚初审人:语文组复审人:教研室学生姓名: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段。 3.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懂得做人的道理。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资料袋 1.什么是落花生?它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钻进地里结出果实,所以叫“落花生”。 2.许地山:是我国现代着名的作家、学者。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

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一、课前预习 1.看拼音写词语。 shōuhuòfēnfùzhàyóumáotíngshíliú ()()()()() àimùjūrántǐmiànkěɡuìkāipì ()()()()() 2.用下列词语造句 开辟: 爱慕: 居然: 3.慧眼识真金(用“\”划掉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1)这种布价格便(piánbiàn)宜,质量又好。 2)我家楼下是超市,买东西很方便(piánbiàn)。 3)改天吧,我明天没空(kòngkōnɡ)。 4)山里的空(kòngkōnɡ)气真好。 4.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突然仍然 1)今天中午()下了一场雪。 2)天黑了,又下着雨,战士们()继续前进。

(三年级语文教案)《17、石榴》教学设计

《17、石榴》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读中理解:石榴的生长顺序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石榴》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课文的大意。今天,我们将课堂搬到了这个大舞台上,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们要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要争取把课文读出感情,读出味道来,好吗? 请大家打开书,翻到85页,小声的快速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些填空你能填出来吗? 读了这个填空,你知道了什么? (石榴的生长顺序:春天抽枝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二、读中悟情:叶的生机,花的热闹,果的可爱。 过渡:下面,让我们跟随着季节的变换一起去欣赏石榴吧! 叶:春天,我们走进石榴园,看到了什么,谁来读? (老师注意到你特别强调了抽出、长出”,为什么要这样读呢?是啊,新枝嫩叶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里长得多快呀!)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也想读吗?试试看!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你读出了新生的感觉。)花:石榴树的枝叶长到郁郁葱葱时,夏天就到了。在这个火热的季节里,石榴开花了。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吧。 你喜欢这夏天绽放的石榴花吗?说说看,什么地方让你特别喜欢? 火红:鲜艳夺目的色彩好像把人们的心都给点燃了。 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争先恐后,竞相开放,像是在比赛呢! 小喇叭,鼓着劲儿吹:好可爱呀,你能读出这股劲吗? 作者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这盛开的石榴花。请大家快速到课文中去找一找,有一个词表达了作者对石榴花的感觉。(热闹) 你觉得热闹”这个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想不想亲眼看看石榴花的绽放?好,看哪-----视频播放 师配音:到了夏天,石榴树上开出了一个个小花骨朵儿。它舒展开柔嫩的花瓣,越开越密,越开越盛,直到挂满枝头。看,多像活泼的小喇叭呀! 看到了石榴花的绽放,你想说什么?把你的喜欢带进去,美美地读给我们听吧

《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在一起,有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等,人们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3.齐读课题 二、目标引领 知识与能力 1.会认“坝、傣、昌、昂、跤”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三、字词运用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出示: 坪坝(bà)绒(róng)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

山狸凤尾竹摇晃(huàng) 2.多音字: 好hǎo(好人) hào(好奇)奇qí(奇怪) jī(奇数) 当dāng(应当) dàng(上当)教jiāo(教书) jiào(教室)3.近义词: 穿戴——打扮好奇——惊奇 飘扬——飘动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4.反义词: 洁白——乌黑粗壮——纤弱安静——喧闹古老——年青 5.介绍文中出现的少数民族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小部分分散居在景谷、景东、金平等地和金沙江流域一带。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文字。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汉缅语族景颇语支。有文字。解放前已进入阶级社会,1898年曾取得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军侵入陇川的胜利。解放后,与傣族联合建立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阿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等地。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瓦德昂语族支。擅长种茶。 四、示范朗读 五、初读感知 1.问题引领: (1)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学与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2)自由朗读课文,请想一想课文是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

《石榴》教学设计

《石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就越来就 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从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石榴的可爱。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一种果实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在读中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2在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描写一种果实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石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初读课文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礼物,认识吗?(学生可以自由说一说)(老师出示物体石榴) 2我们来学习16课石榴板书石榴齐读课题 3老师简单介绍石榴(课件出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及字词 1听课文录音,在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标上字音,注意字形 3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找学生说一说) 4认读本课的新词和课后词语(课件出示) 抽出仿佛甚至肚皮扒开喜讯甜津津 活泼急切张望剥开驰名中外红白相间 (1)学生自由读,同位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2)关注多音字佛剥间 (3)出示带多音字的句子让学生来理解字音不同字义也不同。(课件出示) 5检查朗读课文 (1)同位互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老师相机指导,做到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简单交流,作者写石榴的什么?(引导学生从石榴的生长顺序来说.)

2老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为了把石榴的生长过程和景象说清楚,我们要注意寻找重点描写,感受石榴的美。就像这篇课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最后具体的描写石榴子的样子,颜色,味道,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这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描写石榴的样子,颜色,味道等词语。 3让学生说一说。 (四)作业1读一读,正确,工整的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2流利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听写课后词语。 2集体讲评,改错(对于错字及时更正) (一)整体回顾,精读感悟 1枣庄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你的心情怎样?应读出什么感情?(生说自豪,读出自豪的感情。)2让我们随着季节的变化来欣赏石榴。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学生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你对这段文字的感受。(2)寻找描写有趣的地方。让学生说一说。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石榴》导学案语文版

1.《石榴》 【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奇崛ju :奇特突出。 枯瘠j :这里形容植株干枯、瘦弱。 辟b 易:退避。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犀x 利:锋利。 妙幻:巧妙奇异的变化。 忍俊不禁j n:忍不住笑。 丰腴y :丰满。 唾津:唾液。 柔媚:温柔和顺,讨人喜欢;柔和可爱。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争妍斗艳:争抢着展现自己的美丽、艳丽。 古味盎然:古雅的意味十分浓厚。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新中阳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2、关于石榴

教案 石榴熟了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执教者:向宛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会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4、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一、新课导入 1、猜谜,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小房子圆又圆,里面装着红珠宝,珠宝好看不能戴,吃到嘴里酸又甜。(猜一水果)(石榴) 2、谈话:同学们吃过石榴吗?那石榴什么时候可以吃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石榴笑了》。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喜爱之情) 二、复习生字 在苹果的背后写上生字生词,摘到苹果的同学把字词读准了就可以得到一个苹果。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写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石榴什么时候可以吃啊? 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阅读第二自然段。提出问题, (1):王力力多么想石榴早点笑啊,你有好办法帮助力力吗?(2)王力力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呢?(教师板书) 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教师出示石榴图,学生观察图中石榴的形状、颜色,形状变化,说说石榴笑了没有,是怎样笑的? (3)“树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了嘴,露出了牙齿,笑了。”这句话中,“咧开了嘴”是什么意思?“露出了牙齿”又是什么意思?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再读课文,说说石榴在什么情况下笑的?石榴笑了,力力心里会怎么想呢? (4)、讨论:力力想尽办法逗石榴,石榴不笑,为什么秋风来了,石榴就会笑呢?学生理解“石榴笑了”的意思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趣 1、通过学习课文,你们知道“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吗? 2、我们平常说某种植物的果实成熟了,有时我们也没有直接把它说出来,而是用一种人格化的语言来写,请看下面的句子(出示句子):

《石榴》教学实录及评析

有的放矢言意兼得 ——《石榴》教学实录及评析 执教:省市瑞金路小学倪鸣 评析:教版教材编辑部景华 巧借报纸,激发兴趣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石榴的王国。抬起手,跟倪老师一起来写写今天要学的课题。(生跟老师写)榴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在这个词当中要读轻声,咱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石榴。 生:(齐)石榴。 师:读得真好。现在呀,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瞧,枣庄的人民都把广告登到了报纸上,老师在读报纸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枣庄石榴园有石榴树五百三十余万株,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最大的石榴园,被誉为—— 生:中国第一,世界少有。 师:因此,它闻名海外。读了报纸上这段话,相信第一小节中的“驰名中外”这个词你一定读懂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倪老师想听听谁读出了那石榴园名声很大。 (生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点评:“善使者,功半成。”这节课的导入很值得玩味。第一,倪老师没绕圈子,开门见山,直接揭示了本课的学习容。第二,利用课题资源,落实识字、写字。第三,引进报纸资料,既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又理解了课文中的新词。 检查预习,理清文脉 师:读得太棒了!看来同学们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预习,既然大家预习这么充分,今天倪老师可要来点刺激的!我要提高检查预习的难度了。倪老师把这一课中含有生词的句子都藏到了石榴果的背后,石榴果越大,题目的难度也越大!自己选择,来挑战!开始! 生:我选果子最小的那一个。(众笑) 师:1号题?看来你是一个平时做事挺稳重的人。这句话中只有一个生词,你一定能读好! 生: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师:读得太棒了!请坐。你看台下的老师都情不自禁要为你鼓掌了。同学们,第一位挑战者初战告捷,接着来挑战! 生:我想选3号题。 师:虽然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孩子,勇气却了得!这段话中可有不少的生字,你有信心读好它吗? 生:(读)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籽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师:倪老师特别仔细地听了,有一个生字的读音,读得非常标准!它读第三声,你能带大家读读这个词吗?

2020年(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石榴》学案(2)(新版)语文版.doc

1.2020年(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1《石榴》学案(2)(新 版)语文版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重点难点】 1.把握石榴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前收集的诗文名句。(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或咏物抒怀,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你还记得或找到了哪些诗文名句?) 2.介绍石榴有关知识。 3.本文的基本生字词。 二、认识文体,明确目标。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的散文,请大家回忆我们对这类文章的学习过程,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发挥学生主动性,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能归纳说出石榴形态美和精神美;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能品味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学习方法:读、赏、析。)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你认为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表明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2、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组织本文的? 四、合作交流,品味朗读 1.第二部分具体描写了石榴的特征,语言生动形象,你最喜欢哪些语句?并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2.就你所喜欢的语句或文段,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调和感情的把握。 3.写物是为了言志,你认为本文作者要通过石榴表达什么“志”。 五、解读探究,深化情感 1.你怎样理解“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一句 2.文章最后赞美夏天,有人说石榴是本文赞美的主体,赞美夏天是否冲谈了主题了呢? 3.说说本文的写作特色? 六、课后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2.学习本文的写法,任选一种花草树木写一篇小作文

石榴 教学设计

石榴 教学设计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荚散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练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领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习惯。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课件展示)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喜欢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o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o《石榴》写于1942 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 (三)检查预习

《石榴》 学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石榴》学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韩云生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品味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学习重点)。 3.了解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4.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读议展点练 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要求:记住作者。 (2)掌握下列字词。要求:读准、会写、会用。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犀利玛瑙 忍俊不禁丰腴唾津潜溢罍盎然匀称(3)搜集与石榴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对石榴的认识 二.赏析王安石《梅花》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工作。。 诗歌《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描写对象)凌寒独自开。(特定环境)

遥知不是雪,(精神品质)为有暗香来。(精神品质) 注: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的。为: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三.自学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文中说“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你认为石榴树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2.思考:作者是怎样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来的? 四.精读:品味语言体会思想 1.思考: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课文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2.思考:写物是为了言志,作者托什么物言什么志?(选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一句话,读一读,议一议。)五.质疑(1.小组交流:质疑解疑 2.全班交流:解决组内存在的问题) 思考:作者说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为什么?(解决本文的难点问题)。 六.仿写: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尝石榴的过程。本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着作者的情感,读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由于此文编排于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又是本册唯一一篇状物类文章,因此对作者表达特点的体悟,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领悟写法应该是本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对于刚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应该具备,但对于文中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现误读,需要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和学习实践。在内容理解方面,学生能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能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但对于作者情感的体悟、写作手法的运用、观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则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 教学目标: 1、会读9个一类生字和4个二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多音字“结、露、剥、间”所在词的音及文中的儿化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石榴的美及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发挥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等手法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4、品尝一种水果,能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发挥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等手法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见过石榴吗?吃过吗?看来同学们对石榴并不陌生。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石榴王国看一看,近距离地了解了解石榴,好吗? 请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谁来读课题?(指一生读)榴,单独读二声,当它和石组成词语的时候就要读轻声。(生齐读)(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石榴树,如果让你来写石榴的话,你认为应该写石榴的什么?【学生预设:叶、花、果、根……】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石榴的。 【设计意图:说说自己写石榴会写什么,与课文形成比较,从而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应该怎样来写这样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轻轻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中写了石榴的什么?(生读书) 1、检查生字词。 【设计意图:为读通课文扫除障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是学生容

16 石榴教案

16 石榴 【教材简析】 《石榴》一文文笔优美,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依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 【前置性作业设计】 1.读熟课文,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教学时间月日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漫谈“石榴”,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石榴,领读:榴(liú)。(相机给“榴”注音,指出该字在“石榴”中应读轻声。) 2、你们见过石榴?吃过石榴吗?谁来说说石榴是什么样儿的?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简介石榴) 3.指导读好课题。 4.、(出示课本插图) 今天,我们一起去枣庄,去看看那里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大家高兴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课文一共几小节? (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其余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如有读不准的字、词、句,教师相机打断纠正) (学生评价)你最欣赏他读的那些句子或者那些句子你还可以读得更好?可以说说理由。(教师相机把难读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例如: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