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招聘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

银行招聘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

银行招聘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
银行招聘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

银行招聘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

学习货币银行学的重要性

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经济的金融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经济的金融化:金融工具或金融资产与国民财富的比率,即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 Ratio)。

2、金融的基本载体是货币

货币化程度的指标——货币化率也可以反映一国金融发展的水平。

货币化程度是一国经济中通过货币交换而实现的商品与服务价值占GNP的比重。

第一章货币

第一节货币的产生

一、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货币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具之一”。

“自开天辟地以来,人类社会有三大发明:火、轮子和中央银行。”

现代经济是货币经济

货币(尤其是广义货币)存量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通常被用来衡量金融的“深度”。

货币的最初形态是商品货币。换言之,货币是交换的产物,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独立于物物交换过程之外,仅仅充当交换媒介的结果。

货币是为了适应交换的需要而从交换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但只有到了金属货币阶段,才产生了真正为流通所需要的货币。

2.马克思:

货币是交换发展和与之伴随的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历史角度看,交换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价值形式经历了从“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这么一个历史沿革。

3.货币形式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货币自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条是货币形式的演变;一条是货币职能的发展。

从货币的形式上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几个阶段。

其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贝壳、布帛、牛羊等,都充当过货币。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

金属货币所具有哪些优点?

(3)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转化。信用货币产生于金属货币流通时期。早期的商业票据、纸币、银行券都是信用货币

三、关于货币本质的理解

下列表述中,哪一种使用了经济学家的货币定义?

(1)“上周你挣了多少钱?”

(2)“我到店里去时总是确信带足了钱。”

(3)“爱财是万恶之源。”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所谓货币的职能即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随着商品经济和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发展。

一、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这一职能是货币克服物物交换交易困难的直接产物。使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最高效率或最低成本的方式进行。

二、价值标准(standard of value)

这一职能是指货币发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的功能,简单地所就是我们利用货币作为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的工具。而价值量的真正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三、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

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是在卖而不买的情况下产生的。间言之,价值储藏手段是退出流通处于暂歇状态的货币。

——用货币作价值储藏手段,最怕的是什么?

——哪一种价值储藏手段最好?

四、延期支付标准(standard deferred payment)

指货币被用来表示债务的标准。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是在商品流通的信用形式下发生的。

货币充当延期支付标准职能需具备2个条件:

一是交易双方都愿意;

二是货币必须作为良好的价值储藏手段,即社会物价水平要相对稳定。

第三节货币的种类

一、货币可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

二、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

1、实物货币(商品货币),其特点是以自身所包含的价值同其他商品相交换。

如其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的价值完全相等,则称为实体货币,如不完全相等,则称为代表实物货币或代用货币。

为什么会出现代用货币呢?

2、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并代表一定价值量发挥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法令货币或法偿货币)

法令货币:非货币用途毫无价值的货币,它的价值通常来自于政府法令。

法定的货币,在支付中不得被拒绝

信用货币的具体形式:

由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如辅币、钞票(纸币);

由存款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货币,如银行券、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构成了信用货币的主要部分。

由国际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货币,如特别提款权(SDR)

由区域性国家集团发行的货币,如欧元

EURO 欧元

怎样理解信用货币呢?

+ 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信用货币呢?

信用货币是指币材的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所代表

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只凭借发行者的信用而得

以流通的货币。

在今天,货币供应不是由黄金决定,因为黄金对货币供给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货币只有当你能用它买到东西时才是有价值的。而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我们所购买的东西的价格水平。

小结

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并代表一定价值量发挥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演化的结果。

信用货币的物质基础就是流通中可供的商品量。

就现代而言,信用货币主要是指由银行信用关系所产生的货币。

三、货币的现在与未来——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指以电子计算机系统存储和处理的存款

电子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

电子转帐系统(EPTS)

电子货币的显著特征

电子货币区别于纸币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

它的流通不需要借助任何有形的实物,完全属

于无形货币。

第四节货币本位制

“本位”是货币制度的一个术语,表明以什么材料作为标准货币的币材。

本位货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

一、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

1.金币本位制gold coin standard system

2.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 system

3.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4.国际金汇兑本位制dollar-gold standard system

二、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d system

三、复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 system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格雷欣姆定律(Greshaim`s law)”

劣币—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或高于国外同类货币的名义价值(定价过高)

良币--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或低于国外同类货币的名义价值(定价过低)

四、纸币本位制Paper currency standard system

1、概念

纸币本位制又称管理货币本位制

管理货币(纸币)本位制: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特点:

它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货币,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的。

国家法律规定纸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即可用于任何数额的交易,任何人不得拒收。

不兑现的纸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不能兑换黄金等贵金属。

纸币的发行实行发行准备制度。目前各国中央银行用作发行准备的主要是政府债券、黄金、外汇和商业票据等。准备数额有政府定。

非现金结算占主导地位。

信用货币的性质使得保证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增长的需求量相适应这一任务,从金本位制下的金属货币自发调节转移到各国政府机构人为控制。

3、纸币本位制的重要性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实行是货币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结:货币制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货币制度是对货币运动的约束和规范。其核心内容是币值稳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稳定币值的办法,在金属本位制的条件下,以贵金属做保证,在纸币本位制下,以社会公众提供的资源或资产做保证。这个基础越雄厚,纸币的价值就越稳定。

第五节关于货币的定义

一、货币的两种定义方法

归纳法:根据货币的显著特征下定义。

实证方法: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进而规定不同层次的货币。

西方学者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货币定义。资产的流动性

就是资产在不损失名义价值的情况下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资产的流动性依赖于:买进或卖出的难易程度;买卖交易成本;它的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计性。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划分:

M1 = 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帐信用卡存款)

M2 = 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

M3 = 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票据等)

M1 = 通货+ 活期存款+ 在银行和所有储蓄机构的其它支票存款+旅行支票

M2 =M1+ 小面额定期存款+ 货币市场存款帐户和在所有储蓄机构的储蓄存款+ 非机构所有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

M3 = M2 + 在所有储蓄机构的大面额定期存款+ 机构所有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 定期回购协议+ 定期欧洲美元

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划分

M0 = 流通中现金(最狭义货币)

M1= 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狭义货币)

M2 = M1+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M2减M1是准货币)

M3 = 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二、货币定义的意义

西方学者之所以规定不同层次的货币定义,是为了探索何种定义的货币与国民经济中的一些重要变量,像物价、名义收入、就业水平等,关系最密

切,从而为政府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依据。

流动性越大,表明这中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性越高,货币性越强。

反之亦然。

第二章信用与现代经济

信用与金融

它们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联的两个经济范畴。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金融则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信用经济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货币借贷已成为信用的主要形式的条件下诞生的。

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信用有其特定的含义,专门指借贷行为,它包括商品的赊欠买卖与货币的借贷。

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任何信用交易都涉及两个当事人:债权人和债务人。

信用的本质是债权、债务关系。

2、信用的特征

(1)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

关系不是买卖关系,是通过一系列的借贷——偿还——支付过程实现的。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信用要借助于信用工具来建立和转移信用关系。

信用的三因素是

债权债务关系、时间的间隔、信用工具。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1.信用最早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并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2.信用产生于商品流通,但又不局

限于商品流三、关于高利贷信用

1、高利贷信用是以高额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活动,是生息资本最古老的形式。高利贷的突出特征:

利率极高..非生产性

通2、怎样看高利贷信用的产生?

3、为什么今天还存在高利贷信用

(1)在现代的廉价的货币商品无力到达的地方,必然存在着高利贷信用(2)在现代经济中世俗关系的作用

4、高利贷的作用

对经济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继高利贷资本之后的借贷资本运动是资本主义信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信用活动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有力杠杆

四、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信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调节资源余缺,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上。

2、信用调剂社会资源的独特作用的表现

(1)信用调剂资源具有广泛性。

(2)信用关系可以把众多分散的小额货币变成庞大的社会资本,提高一个国家的储蓄水平,

(3)信用关系对国际经济交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1)这是由现代经济的运作特点决定的。

现代经济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具有扩张性质的经济

现代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关系

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是整个货币群体中最基本的形式

(2)从信用关系中的各经济部门来分析,任何经济部门都离不开信用关系。(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看,虽然有时会有副作用,但主要还是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

在一个现代国家的经济生活中,信用制度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市场化程度越高,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的要求也越高。

第二节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

1、含义: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赊销或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商业信用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商业信用内涵了两种同时发展的经济关系:

买卖关系和借贷关系。

2、商业信用现代经济是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1)商品交易最基本的形式是预付货款或延迟支付

(2)商业信用的主体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主体工商企业

3、商业信用的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与特定的商品交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商业信用债权债务人都是从事生产、流通活动的企业,所交易的商品是用于生产或流通的目的;

商业信用中的商品资本的价值形态并未脱离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

商业信用的规模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

商业信用具有分散性和自发性的特点。

4、商业信用的作用

(1)商业信用对经济的润滑作用。

(2)商业信用合同化,使分散的、自发的商业信用有序可循。

5、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成立受制于企业的信用能力。规模受限于企业现有资本的数量。信用期限受到限制。其授信对象有严格限制。

6、商业信用的中介工具

商业信用是通过商业票据来完成的

票据是载明债务人按期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信用凭证。

商业票据是工商企业之间因信用关系而形成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的总称。包括期票和汇票。

“强制商业信用”

如何看待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影响?

二、银行信用

1.含义: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媒介、以货币为对象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的信用。

2.特点: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银行信用具有间接性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的能银行信用.具有综合性和计划性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之间的联系

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了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产生又反过来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三、国家信用

1.国家信用的含义和种类

国家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

(1)含义

国家信用是国家作为主体而形成的借贷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是国家借助于举债向社会公众筹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从筹款称为内债从国外筹款称为外债

(2)国家信用的种类

——中央政府信用——地方政府信用——政府担保债券信用

国家信用工具:

A.中央政府债券(国家债券)

短期国家债券称为国库券。中长期国家债券称为公债。B.政府机构债券C.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券)

2.国家信用的作用:国家信用的重要性是随着国家干预的加深及其财政赤字的增加而同步发展的。

(1)国家信用的最主要作用是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从而缓解货币流通,保持物价稳定。弥补财政赤字方法:

——发行货币——动用历年财政结——向银行透支——举借内债——举借外债——增加税收

(2)举借内债影响经济增长

一是投资总量(包括国债投资本身和国债拉动其他投资)

二是投资效率

3.国家信用与其他信用的关系: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最密切

四、消费信用(consume credit)

1、消费信用的定义与形式

消费信用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消费信用的形式多种多样—赊销,特别是分期付款—消费者贷款—信用卡2、消费信用的作用

(1)消费信用促进经济增长(2)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

增加经济的不稳定性美国次贷危机,全称应该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级按揭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因为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

款。

信用、资信、诚信、信誉的含义:

*信用是履约状况和守信程度*资信是信用的履约能力和可信程度*诚信是信用的意愿、道德和价值观*信誉是信用的社会声誉

第三章利率

第1节利息的含义及实质

1、利息的含义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2、利息的实质

利息的来源?利息同信用一样,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关系。

凯恩斯:利息是放弃流动偏好(灵活偏好)所得的报酬。

马克思: 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第2节利率的含义与种类

利率就是利息率,是指借贷期间内利息额同本金(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率。利率是衡量利息量的尺度。

1.利率的表示方法与计息方法

利率的表示方法有3种: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0)

计算利息通常有2种基本方法

单利:利息=本金×利率×期限复利:利息=本金[(1 + 利率)期限-1] 2.利率的种类

(利率体系)

(1)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通常以一年期以内为短期,一年期以上为长期(2)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不作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可以进行调整的利率

利息率=基准利率+贴水利息率=b×参考利率+贴水LIBOR 伦敦同业拆借利率: 指设在伦敦的银行相互之间短期贷款的利率

逆浮动利率:利息率= 固定值- 1个月的LIBOR基准利率越高,逆浮动利率越低基准利率越低,逆浮动利率越高

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

债券的利弊?

固定利率债券筹资成本和投资收益可以事先预计,不确定性较小,但债券发行人和投资者仍然必须承担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

浮动利率债券往往是中长期债券。可以避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之间出现重大差异,使发行人的成本和投资者的收益与中场变动趋势相一致。但发行人的实际成本和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事前带有很大

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较高的风险。

(3)官定利率、市场利率和公定利率

官定利率:由中央银行或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确定的利率

市场利率:利率的变化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利率

公定利率:是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或金融行业组织确定和公布的利率(4)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一般利率:按照正常标准执行的利率优惠利率:低于正常标准的利率

(5)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是指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以名义货币所表示的利率

* 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

胀率后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对实际利率的计算通常会出现三种情况: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

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区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经济意义

*在不同的利率状态下,借贷双方会有不同的经济行为。

*只有正利率才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

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很复杂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名义利率会因物价上涨而上

涨,又会因物价的回落而回落。但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变化并非是同步的

就实际利率来看,有两种:事后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事前的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6)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利差: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利率差

(7)市场平均利率与基准利率

* 市场平均利率代表市场利率的整体水平* 基准利率是指在利率体系中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大多数国家的基准利率为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即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票据贴现所收取的利息率* 基准利率决定了市场利率

(8)利率的顶(cap)、底(floor)和箍(collar)

* 利率的顶是指借款人支付的最高利率* 利率的底是指借款人支付的最低利率* 利率的箍是指借款人支付利率的最高限和最低限

第3节利率的决定

利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利率受哪些因素决定以及怎样决定的问题。

1、古典的利率理论

2、基本观点:

利率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相均衡的那一点。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Bohm-Bawerk)、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和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一方面储蓄和投资作为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二者的变动和均衡过程影响和决定利率;另一方面,利率的变动可以自动调节储蓄和投资,利率降低,人们的储蓄报酬减少,投资的成本降低,就会导致储蓄减少,投资增加;相反,利率提高则会刺激人们增加储蓄,减少投资。

2、新古典的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供求决定论)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两个部分:——投资需求——货币储藏的需求(当年货币储藏的增加额)

DL = I +ΔH

可贷资金的供给由两部分组成:

——储蓄——货币当局新增发的货币数量

SL = S +ΔM

可贷资金学说认为,ΔH与I一样,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ΔM 却不同于S,ΔM是货币当局调节货币流通的工具,是关于利率的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所谓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中央银行能够按照自身的意图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对之进行控。所谓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

可贷资金学说认为储蓄和投资决定自然利率

即:r0决定于I=S 市场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来决定即:r1决定于DL=SL

I +ΔH= S +ΔM

均衡利率由I= S,ΔH=ΔM同时成立来决定,这时,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相等。若自然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说明发生了超额储蓄,投资小于储蓄。投资减少导致产量和收入减少,结果储蓄减少,使自然利率上升,最终与市场利率相一致。若自然利率高于市场利率,表明发生超额投资。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这会使产量和收入增加,结果储蓄增加,使自然利率下降,最终与市场利率相一致。3、流动偏好利率理论(货币供求决定论)

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供求的均衡水平。关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各自的变动,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性变量,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人们对收入有两个抉择:

——在总收入中确定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在储蓄总量具作体储蓄形式的选择,即流动偏好的选择

所谓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

凯恩斯:流动偏好即手持现金是利息的

递减函数,利息就是人们放弃流动偏好

的报酬。

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交易性需求)——预防动机(预防性需求)——投机动机(投机性需求)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或捕捉一些的有利时机而愿意持有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这种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与收入正相关,而与利率无关,* 投机需求证券的价格是和利率成反方向变化的利率越高,债券的价格就越低,反之亦然。当市场利率降低,人们就会少持货币而多购买证券;反之,人们就会多持有货币而少购买证券。

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流动性陷井”流动偏好随利率的降低而增大,当利率降至某一水平,利率不会再下降,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需求变得无限大,形成“流动性陷井”。这时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储存起来,不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流动性陷阱是凯恩

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以储存起来。利率降至某一水平之后,任何措施都不再能使它下降。这种无能为力的状况,恰如落入陷阱一样。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凯恩斯流动性陷阱图

流动性(Liquidity)的三种涵义:——资产的流动性——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股票市场上的流动性,就整个市场而言指参与交易资金相对于股票供给的多少,包括场内资金(己购买了股票的资金,也就是总流通市值)以及场外资金(还在股票帐户里准备随时入场的资金)。5、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以剩余价值在不同的资本家之间分割为起点,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所以,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在利率的变化范围内,有两个因素决定着利率的高低:

——利润率——总利润在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分配的比例

6、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

主要代表人物:希克斯(Hicks, John Richard)汉森(Hansen, Alvin Harvey)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分别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来说明利率的决定,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试图把二者结合起来。希克斯等人则认为还应考虑收入的因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1S—LM IS—LM模型是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

IS曲线表示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LM

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希克斯认为,货币与实物的因素对收入和利率同时起作用。决定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量有四个:储蓄、投资、流动偏好(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均衡的国民收入和

利率只有在同时达到

S(储蓄)= I(投资)

L(货币需求)= M(货币供给)

时才能实现。

IS-LM模型精辟地描述了在投资和储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同时相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一般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组合的确定。

均衡:是一个由物理学引入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引入的均衡概念,一般将其用于描述市场供求的对比状态。从IS-LM模型得出的结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投资需求函数、储蓄函数、流动偏好即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函数。

第4节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等利率管制利率管制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规定利率变动的上下限。实施利率管制的原因有哪些?——经济不发达,资金供给严重不只;——控制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不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信用的垄断带来利率的垄断,并发展为利率管制——外汇汇率的高低

第5节利率的作用

1、利率影响货币需求利率与货币需求的递减函数关系是明确的,但利率变动对

货币需求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一国的利率环境——利率弹性的大小。

工商企业的投资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利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利率与货币供给没有接的相关关系,因为货币供给是一国金融管理当局的政策工具。

货币供给量取决于一国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大小,而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调控的。基础货币与利率之间存在间接的关系。利率与货币乘数也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利率提高,社会存款总额会增大,现金量会缩小,也就是信用回笼使基础货币中现金量减少。

基础货币也叫高能货币,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总额。

基础货币=公众手持现现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中央银行新增的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及增发的纸币是基础货币增加的主要来源。法定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根据中央银行制定的法定准备率从存款货币的中计提出来上缴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它体现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一般不对此支付利息。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法定准备金以外自愿持有的准备金。广义的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和用于贷款、贴现、投资的资金;狭义超额准备金:银行可用而未用出去而保留在银行内的库存现金,主要用于应付提现和其他临时支用。利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因为影响货币乘数的直接因素是现金漏出率、存款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等。但利率提高后,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会增大,因此超额准备率也会降低,进而使货币乘数所谓货币乘数,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货币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增大,增加货币供给如果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倍数正好等于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K=1/r

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率= ——————————

活期存款现金漏出率是指活期存款的提现比率。利率提高会使货币乘数因使现金漏出率和超额准备金率降低而增大,从而加大货币供给。

3、利率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经济手段包括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

4、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二者都是经济生活中敏感的经济变量,并存在较密切的密切关系。

利率平价理论:

两国利率之差等于汇率的变动率5、利率与金融资

产的价格密切相关

金融资产的价格是指金融资产的

市场价格或实际价格。

金融资产价格有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之分。

金融资产的价格是指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或实际价格。

票面价格是指金融资产票面表明的金额。

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就是金融资产在

市场上出售或购买的货币额,即实际融通资金的数额。

——当利率提高,股票价格、债券价格都将下降;当利率降低,股票价格、债券价格都将上升。

——不同种类的股票、债券的利率风险是不一样的。

——当利率提高,股票价格、债券价格都将下降;当利率降低,股票价格、债券价格都将上升。

——不同种类的股票、债券的利率风险是不一样的。

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

利率市场化包括3个层面的内容:

(1)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

(2)中央银行要引导、调控市场利率

(3)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引导、

调控市场利率的手段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制定者,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

2、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普通商业的价格机制影响的只是一个市场的局部均衡,而金融市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其价格机制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1)有利于利率反映并覆盖借款人的风险(2)有利于培养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能力

(3)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4)有利于协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根据刘曼红教授的解释,金融的两大基本工具为权益资本(equity)和借贷资本(debt)。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不过是这两种基本金融工具的组合、变异和衍生。权益资本:狭义权益资本仅指普通股。广义的权益资本包含任何带有权益资本性质的金融证券,如普通股、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具有可转换条款的次级贷款等。广义权益资本不仅包括权益资本,还包括“权益资本连接”,即其他与权益资本相连接的证券。

3、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利率市场化

改革总体思路

2003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发布的《二00二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4、利率市场化应具备的条件

——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宏观经济稳定——微观基础的完善(微观基础是指经营性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

5、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障碍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比重仍较大——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有待提——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的开放——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需加快发展金融衍生产品

第6节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1、利率的风险结构

相同期限金融产品因风险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被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1)违约风险(信用风险)

债券发行人有可能违约,即不能支付利息或在债券到期时不能清偿面值。

*违约风险是债券的主要风险之一

*不同债券的违约风险是不同

——中央政府的债券(无违约风险债券)——地方政府的债券——公司债券

不同公司债券有不同的信用级别,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可以用该公司的信用级别来反映。

提高信用级别,降低违约的风险,是降低发行成本的必要条件,因为违约风险高,就必须向投资者支付高的违约风险溢价。承诺的到期收益率= 无风险利率+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风险溢价(风险补偿、风险升水)即人们为持有某种风险债券必须获得额外的利息。它随着该债券违约风险的增加而增加。(该债券的利率与无违约风险的国债的利率的差额)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

主要考虑三项原则:

* 债券发行人的偿债能力* 投资风险。* 发行人的资信

从美国权威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公司的评级分类来看,债券评级一般分为3个等级9个级别:

AAA、AA、A

BBB、BB、B

CCC、CC、C通常把最高四级(如AAA至BBB)作为投资级,在此以下为投机级。金融机构在证券上的投资一般只限于投资级的证券。Baa级/Bbb级以下的债券具有较大的违约风险,也被称为垃圾债券。垃圾债券:指信誉相当差,违约风险相当高的企业发行的债券。

违约风险除了包括违约的可能性的大小之外,还包括两个方面:

——信用风险溢价发生变化——信用级别发生变化

关于债券的市场价值

债券的市场价值则与一般债券的到期收益

率与无风险债券与无风险债券到期收益率

之间的差价有关系(相反的变化)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债券因其流动性不足而在交易债券时可能遭受的损失。

流动性强的证券,需求就会增加,价格会上升;流动性弱的证券,需求就会下降,价格会降低。所谓做市商(market maker)指的是承担证券买进和卖出义务的交易商,也称

为庄家。流动性风险的大小,与一些因素有关,如证券自身的特点、投资者的数量、证券的发行规模等有很大的关系。

(3)购买力风险

债券有一个较明确的现金流入量,但债券很难回避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4)税收风险

税后收益率是指相同投资者购买不同证券的纳税之后的收益率。税后收益率=税前收益率(1-边际税率)

等税收益率=免税收益率/1(1-边际税率)

(4)税收风险

税后收益率是指相同投资者购买不同证券的纳税之后的收益率。

税后收益率=税前收益率(1-边际税率)

等税收益率=免税收益率/1(1-边际税率)

名义收益率也叫面值收益率,即债券本身所规定的利率。

只有当国际债券的发行价格等于其面值时,名义收益率才与实际收益率一致。

当前收益率也叫即期收益率,即卖出或购买债券当时的收益率,它等于债券每年的利息收入除以该债券当时的市场价格。

当前收益率=债券的年票面利息÷债券价格×100%

期满收益率,即债券购买者买进债券并保存到其期满时所能得到的实际收益率。债券收益率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债券的利债券利率与其收益率成正比关系

2)债券的价格与其面值的差额

3)债券的还本期限

4)汇率风险

3、利率的期限结构

(1)利率的期限结构与到期收益率曲利率的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是指信用风险相同,

但期限不同的证券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

关系,即债券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表现的差异性。

利率与期限的关系有三种类型:

水平型——说明利率与期限没有关系III渐降型——说明利率是期限的减函数II

(2)预期理论

它对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不同的原因的解释在于对未来短期利率不同的预期值。预期理论的出发点是:长期证券到期收益率等于现行短期利率(spot interest rate)和未来预期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如果当前的1年期利率为10%,同时人们预期1年后的1年期即期利率为8%,2年后的1年期即期利率为6%,那么,当前的3年期债券的利率就应该为8%。根据这一论点,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利率趋势的共同看法。如果预期短期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反之,如果预期短期利率下降,则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如果预期短期利率不发生变化,则收益率曲线呈水平状。

预期理论的两种投资策略:

1)购买1年期债券,1年期满时,再购买1年期债券

2)购买2年期债券并持至期满假定

——如果人们既持有1年期债券也持有2年期债券,则两种投资策略必然带来相同的预期回报,2年期债券利率等于两个1年期债券利率的平均值。

——如果两个策略的收益率存在差异,人们就会选择收益率较高的策略。这样,最终两个策略的收益率会相同。

米仕金:预期理论是一种精巧的理论,它对利率的期限结构(用收益率曲线表示)在不同时期变动的原因提供了一种解释。

(3)风险溢价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托宾(James Tobin)将人们分为三种类型:

风险回避者,他们注重安全,尽可能避免风险;风险爱好者,他们喜欢冒险,热衷追逐意外收益;风险中立者,他们既追求收益,也注重安全。在现实中,投资者为了降低风险,往往会舍弃预期收益。短期债券的利率风险低,长期债券的利率风险高,为了鼓励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必须给投资者以贴水,这实际上是风险溢价,属于流动性和再投资收益率双重风险的溢价风险溢价理论认为,收益率曲线无论是上升的、下降的还是水平的,都不是由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利率预期所造成的,风险溢价在收益率曲线形成过程中着非常大的作用。但当收益率曲线出现转折点时,即由上升转为下降,或下降转为上升时,才是由投资者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所造成的。

4)市场分割理论(segmented markets theory)市场分割(隔离)理论又称期限偏好理论,该理论强调了交易成本在投资中的重要性。市场分割理论将不同期限的债券视为完全独立和分割开来的市场。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由该种债券的供求所决定,不受其他期限债券预期收益率的影响。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发行者都有期限的偏好。市场分割理论可以解释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但它无法解释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和收益率曲线呈水平状的原因,因为它完全否认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

——市场分割理论只是对预期理论的修正。——该理论假定期限不同的证券难于相互替代,这种情况很极端,在现实中,证券间的替代是存在的,只是替代的程度不同而已。

第4章金融市场

第1节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

1、金融市场的定义

金融是资金融通的交易活动,也就是交易的一方将多余的资金借贷、融通给资金短缺的另一方。在金融市场中,实现资金的集中与配置。

金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了一切融资活动,指能够从事资金集中与分配的一切场所,其中包括银行对资金的集中与贷款。

狭义的金融市场,指通过金融工具的买卖而实现资金的集中与配置的场所。不包括银行通过存款和放款所形成的那部分交

2、金融市场的3个特征

(1)以货币和资本为交易对象(2)并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市场

(3)以直接融通资金为主要特征

资金的融通方式包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间接金融)

含义: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间接证券:由间接金融产生的金融工具称为间接证券。

——直接融资(直接金融)

含义: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直接证券:由直接金融产生的金融工具称为直接证券。

二、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交易主体——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1)家庭/个人(2)非金融企业(3)政府及所属机构(4)金融机构

家庭:金融市场上绝大多数资金来源于家庭的储蓄。家庭是金融市场资金的净供给者。非金融企业:金融市场上首要的大宗的资金需求者,是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净借入者。金融机构:通常是作为中介机构为金融交易双方服务,其中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主体。政府及其机构:主要是以筹资者的身份出现。中央银行是以双重身份出现在金融市场上:普通参与者和监管机构。为什么分散投资能够减少风险呢?因为影响各种直接证券收益的因素不同,使各种证券收益的变化存在着时间、方向以及幅度等方面的差异。2、交易对象——货币与资本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是期限

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的客体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借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法律凭证。

金融工具多种多样,如,商业票据、公司债券、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股票、远期合约、互换、期货、期权等。

3、交易活动受交易价格的支配

各种利率通过市场会把各种金融工具的价格比较公平地反映出来

三、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金融市场的充分发展对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金融交易期限的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money market)和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 )

(1)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货币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大额可转换定期存单市场等。

货币市场的参加者,主要是短期资金供需者

)同业拆借市场又叫同业拆放市场

(拆借市场offer market)

——指银行之间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借贷的市场,它主要表现为银行之间买卖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帐户上的余额,用以调剂准备金头寸的余额。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确立。同业拆借方式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头寸拆借和同业借贷头寸拆借主要用于弥补、调剂资金头寸,或其他临时性资金需求。同业借贷,一般出自临时性或季节性的资金需求而相互进行的资金融通调剂。间接拆借和直接交易同业拆借市场对资金供求状况十分敏感,利率变动频繁,直接反映了准备金的供求状况,间接反映了银行信贷、市场银根和整个经济的状况,因而它被中央银行视为反映货币市场情形的“晴雨表”。

2)贴现市场

——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贴现的实质:一种短期资金的融通

票据贴现市场是由票据以贴现方式转让

或交易而形成的市场。

主要作用:融通资金,满足企业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短期融资的要求;调节信用和控制货币资金的一个重要手段。

3)国库券市场

国库券(Treasury Bills-TB):由政府发行并提供信用担保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融资工具。

国库券市场就是国库券发行和流通的市场。

国库券市场的作用:

*为政府财政融通资金*为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投资和流动性安排提供

了方便*为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创造了投资机会*为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市场基础

4)货币市场的主要作用

从总体上看,货币市场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解决市场参与者的短期资金供求矛盾——为政府的金融宏观调控提供政策传导

的机制发达、有效的货币市场所形成的合理短期利率,在西方国家利率体系中充当基准利率,成为其他金融工具和资金融通的利率的重要参考。

一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程度(货币化程度),通常以M2/GDP来表示。

2)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商品交易的市场,包括以

债券和股票为主的有价证券市场和银行中长期借贷市场。资本市场主体是长期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

狭义的资本市场即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及其它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可能包括整个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的主要工具:——抵押贷款——股票——债券

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具有期限长、风险大、流动性低和收益高等特点。

2、按交易的层次,金融市场可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前者又称初级市场,后者又称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

3、按金融交易成立后是否立即交割,金融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4、按交易的具体对象,金融市场可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

5、按金融活动的范围,金融市场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的活动范围限于本国领土之内,双方当事人都为本国居民(自然人和法人)

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范围则超越了国界,其范围可能是区域性的,也可能是世界性的。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在居民与非居民或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货币资金融通和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

6、按场所特征划分, 金融市场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有形市场是指具有固定的空间或场地,集中进行有组织交易的市场。

无形市场是指没有固定的空间或场地,而是通过电信、电脑网络等现代化通讯设备实现交易的市场。

7.按市场服务的对象来分,金融市场还可以分为主板市场(Main Board)和二板市场(Second Board,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GEM)。

e.g.NASDAQ、AIM(the AlternativeInvestment Market)、JASDAQ(Japan)、SASDAQ(Singapore)、KASDAQ(South Korea)

Euronm

欧洲新市场是由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四国证券交易所的新市场所组成的网

络市场。旨在为高成长的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机会。

从广义上讲,凡属于针对大型成熟公司的股票市场,称之为主板市场,而面向中小公司的市场都可称为二板市场

第2节短期金融工具

一、短期金融工具的特征

1、短期金融工具的含义,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

长期金融工具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

2、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特性)

1)偿还性:指金融工具到期时,债务人要承担偿还的责任。

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2)流动性:指金融工具在必要时有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致使持有者遭受损失的能力。

3)风险性:这里指金融工具交易价格的波动性。

信用风险又称个别风险是指金融工具的发行不履行合约而给投资者或债权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市场风险也称系统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波动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1987年10月纽约股市暴跌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再次掀起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508.32点,降幅达22.62%,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暴跌12.82%的记录。6个小时之内,5030亿美元的股票面值烟消云散。在这一天里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的1600种股票中,除52种股票上升外,其余全部下跌。其中1192种股票跌到52个星期以来的最低水平,几乎所有大公司股票都下跌30%左右。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股票下跌了33.1%,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下跌36.3%,西屋公司下跌了45.8%,柯达胶卷公司股票下跌36.5%,波音公司股票下跌了24.9%。损失惨重的投资者不计其数。10月19日当天,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国际金融界把这一天称之为“黑色星期一”。

中国式股灾

*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 2001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4)收益性。金融工具是资金需求者的融资工具,也是资金供给者获取收益的工具。

收益率:收益率是指持有金融工具所具有的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年均资本损益是反映投资者从面值与买价的差额(资本升值或贬值)中每年得到

万解秋《货币银行学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 (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章 货币与国民收入决定:LS—LM模

第十章货币与国民收入决定:LS—LM模型 10.1复习笔记 一、IS-LM模型:基本结构 IS-LM建立了利率、货币供求、投资储蓄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此揭示产品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关系及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1.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IS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曲线。它代表的是使产品市场上的供给等于需求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的组合。 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不考虑国际贸易): Y=C+I+G 式中,Y代表收入,由于各经济主体的收入之和构成了产品的总价值,所以它实际上代表着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C、I和G则分别代表消费、私人投资和政府购买,它们构成了产品市场上的总需求。政府购买可以被认为是由政府决策所决定的,所以可以看作是一个外生变量(也就是不能由模型本身加以解释的变量);消费主要由收入与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收入越高,消费意愿就越强;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C/△Y越高,消费增长越快。投资则主要受利率与资本的边际效率(即资本的预期收益率)影响,利率越高,投资意愿就越低,资本的边际效率越高,投资意愿越强,反之就越低。 其函数关系如下: C=C(Y)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函数可写为:

C=a+bY 而投资函数则可写为: I=I a+I(i) ,这样,产品市场的均衡由总供此外,政府支出是由外生因素决定的变量,即G G 给(r)与总需求(C+I+G)的均衡所决定。 图10-1总供求均衡决定国民收入水平 然后,再把利率引入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过程,可以看到: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投资支出水平进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利率的变化与投资支出呈反向运动,即利率水平的下降,会引起投资支出的上升,而投资支出水平的上升,与投资乘数一起,决定了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这一过程的推导,可用IS曲线来体现。 IS曲线是一个投资等于储蓄的曲线,它反映了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从而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图10-2IS曲线与产品市场均衡 (1)IS曲线的斜率为负,它反映的是利率与投资需求的反向变化关系,而投资支出则

最新 货币银行学 重点总结 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是债权债务关系的表现,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就在于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或赤字单位,它们的盈余或赤字需要通过信用方式来调剂。现代信用活动有以下特征:首先信用关系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对社会各个经济主体来说,盈余和赤字交替出现,债权和债务并存。其次,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风险与收益是相互匹配。要想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就要承受比较大的风险,相反,风险小,收益就低。第三,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适应不同融资需要,更大限度发挥信用的资金调剂作用。第四,现代信用活动越来越依赖信用中介机构及其服务,以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1、提供支付结算服务。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支付结算服务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目前对市场支付结算服务一般都是由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提供,其中商业银行仍是最基本的提供支付结算的金融单位。 2、融通资金。融通多次是指金融机构充当专业的资金融通媒介,促进社会闲置资金向生产性资金转化。这是所有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基本功能。金融机构通常采用发行金融工具的方式融通资金。 3、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使得。金融机构通过规模经营,能够使投融资活动最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交易成本来进行。提供金融使得功能是指金融机构为各融资部门提供专业性的辅助与支持性服务。4.发送信息不对称。金融中介机构通过自身的优势,能够及时搜集、获取比较真实完整的信息,据此选择合适的借款人和投资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专业化的监控,从而有得投融资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节约信息处理成本。5.风险转移与管理。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各种业务、技术和管理,分散、转移、控制、减轻金融、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各种风险。 国际储备及其主要内容。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必须同时具备:a,可得性,即它是否能随时地、方便地被一国当局持有。b流动性,即该种资产是否容易变现。c普遍接受性,即它是否能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遍接受。一国所拥有的国际储备主要包括:a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b外汇储备,指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c储备头寸,是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d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各成员国用于归还基金组织的贷款及会员国政府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 通货紧缩的成因与治理措施。 从通货紧缩的本质特征看,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然而造成这一现金的深层原因却极为复杂,一般可以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能力相对过剩、结构问题和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四个方面。对通货紧缩的治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a扩大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努力扩张需求就成为治理通货紧缩的一项直接而有效的措施。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有两条主要途径:一个是增加政府投资需求。国一个是启动民间投资需求。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应刺激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如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来缩小居民收差距;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和增加失业补助标准刺激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等。b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同扩大有效需求双管齐下,形成有效供给扩张和有效需求增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可采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反对垄断、鼓励并放开竞争、扶持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发展、降低税负等措施。c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民间投资,增加社会总需求。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对总支出水平施加重要影响。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水平,扩大贷款规模,在增加货币供给量和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收入政策也是治理通货紧缩的一项措施。 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特征。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金融压制的状况。加剧了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极大地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束缚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降低了社会含蓄并阻滞其向社会投资的顺利转化,资金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低下,最终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并通过消极的反馈作用加剧了金融状态,因此,解除金融压制是发展中国家繁荣金融、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现状与特征主要体现为:货币化程度低下;金融发展带呈现二元结构即现代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资本市场发育不全;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管制等。 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新趋势答:(1)、金融机构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2)、兼并重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进行整和的一个有效手段(3)、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4)、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更强,风险更大,技术含量更高(5)、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金融业出现了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创新,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动作效率,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大为增加。与此相适应,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兼并重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进行整合的一个有效手段;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更强、风险性更大、技术含量更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 11、我国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一个国家利率水平的高低要受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制约。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a利润率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b资金的供求状况。c物价变动的幅度。d 国际经济的环境e政策性因素。在讨论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时,应当注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简单地套用哪一种本文理论,而应该以马克思的理论为指导,借鉴本文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来研究问题,从而正确地把握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12、货币制度及其主要内容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换: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13、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现代信用体系是由信用形式、信用机构、信用管理体系、社会征信系统等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各个方面共同构成的。信用机构又包括中介机构、信用服务机

货币银行学笔记整理(全)

第一章:货币和金融体系 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 的货币。 3、复本位制: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 4、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 对低的货币就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基础流通,也称“劣币驱逐良币”。 5、金本位制: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关系。(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6、货币制度内容: 1、确定本位货币,规定制作本位币和辅币的材料。 2、确定本位货币的名称、货币单位 和价格标准。3、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4、规定货币的发行和保证制度。 7、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 3、纸币本位制下,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4、国家对货币流通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定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 2、实行固定汇率。 3、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如逆差国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的贷款弥补逆差。 4、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体系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先河。 9、牙买加体系 内容: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国际储备多元化4、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 不足:1、浮动汇率制度不够稳定,外汇风险明显;2、大国侵害小国利益,南北冲突远没有解决;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几个渠道各有局限性(1、使一些国家放松内部约束,滥用财政扩张政策,延误必要的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2、各国资本管理放松,国际资本流动迅猛扩张,容易导致金融动荡和货币危机。)

货币银行学讲义-易纲

讲义(易纲) 第一章导言 一、的研究对象 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作为金融体系血液的货币和作为金融体系主动脉的银行。 1为什么要研究货币 (1)货币数量影响就业和产出; (2)货币数量影响通货膨胀; (3)货币数量影响金融市场; (4)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之一。 2、为什么要研究银行 (1 )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 A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展望》 从中可知,虽然直接融资再增加,间接融资在下降,但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仍处于主导地位。 B、美国1970—— 1985年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 金融机构贷款:61.9% ;债券(包括商业票据):29.8% ;股票:2.1%。同一时期内,其他发达国家中,证券融资均不足1/3,而银行融资达55%―― 70%,只有加拿大的证券融资达50%。 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较好地处理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银行则较好地充当了中介的作用。 (2)银行的行为会影响到货币的总量 (3)银行为整个经济提供支付网络 (4 )银行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发动机 二、内容安排:内容共分三部分: 1、基本概念:货币与货币制度;禾I」息和利息率;风险和收益。 2、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概念;商业银行的业务;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中央银行。 3、货币理论与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利率理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 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什么是货币一、货币的含义:

定义: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或在清偿债务过程中能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品。该定义它的交换媒介职能。 1、现金:现钞和硬币。现金是交易媒介,但可开支票的存款(支票存款),信用卡账户余额等也可作为交易媒介。其实各种资产都具有一定的货币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货币。 因此,货币包括现金,但又不仅仅是现金。 2、财富:财富的概念广于货币。货币是财富的持有形式之一,是一种财富。 3、收入;是一个流量,相对于一段时间而言。其他如储蓄,国民生产总值。货币:是一个存量,相对于一个 时间点而言,是在每一个时间都可以定义的量。 一定数量的货币支持成倍的收入,该倍数的大小取决于货币的流通速度。 二、货币的职能: 1、交易媒介:物物交换需要满足需求的双重巧合,交易费用高;货币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创新。 交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分工,从而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人类进步。 2、价值尺度:记账单位,即unit of account 。 3、价值贮藏:是一种财富的持有形式。 优点:有极高的流动性(一种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容易和快慢程度,即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 缺点:货币无收益,名义收获率(以货币度量的收益率)为0;实际收益率(以实物度量的 收益率)则可能为负(如通货膨胀时)。 三、货币形式的演化: 1、商品货币:同时具有商品和货币双重属性。实物货币:如牛,羊,貂皮,象牙,石头,贝壳,丝绸等。金属货币:如金,银,铜等贵金属。金,银作为货币的优越性: 1)易标准化,2)易分割,3)易携带,4)易保存,5)稀缺性。 2、代用货币:可兑换成金属货币的纸币。 优点:1)较金属货币更易携带和保管,2)印刷成本低于铸造成本,3)可避免自然磨损和人为破坏。3、信用货币:完全建立在人们的信用之上,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与金属货币也无必然联系,人们接收仅仅是因为他们预期他人也会接受它。这种信用建立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之上。 优点:货币共给有弹性。金本位崩溃是由于黄金可开采量是一个完全的外生变量,市政府和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的,违背了弹性发行原理,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这是商品货币和代用货币的缺点。 信用货币的缺点:政府掌握了发行货币的权利,就可能滥用这份权利,于是常常导致通货膨胀。 四、现代社会中的支付方式: 1、现金支付:(普通)对大量小额的交易。缺点:现金容易被偷窃,携带运送不方便。 2、支票(见票即付的债务凭证):(注:真正包括在货币定义中的是个人或单位在其支票帐户上的存款余额,而非支票本身)缺点:支票处理需要费用,有时滞。 3、信用卡:传统的信用卡:先消费后付款,是消费信贷形式。借记卡:是一种转账卡,不提供信用。但具有一定的透支额度。 4、电子资金转账系统:高速、便捷、以前主要用于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现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网上银行,信用卡。 五、货币层次的划分: 1、一般划分: M 1=现金+支票存款(可转账存款,又称活期存款,包括转账信用卡的存款) M 1是狭义货币,基本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支付能力,能对商品市场造成直接压力。 M2 = M 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广义货币(储蓄存款不可开支票,不能作为支付手段,但可随时提取,所以构成潜在购买力) 2、中国:

易纲《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与操作)【圣才

第二十一章 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与操作 21.1 复习笔记 一、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调节货币和信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按照巾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影响速度及施加影响的方式,货币政策目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目标相对固定。基本上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因此最终目标也称作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或长期目标。 (1)最终目标的内容 概括地讲,各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 ①稳定物价。稳定物价通常是指设法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波动,以维持国内币值的稳定。 鉴于通货膨胀对资源配置效率、财富分配及稳定的预期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各国一般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一项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 ②充分就业。较高的失业率不但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将充分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 ③经济增长。关于经济增长,经济学界至少有两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

长。同前一种观点相比,后一种观点更强调增长的动态效率。 ④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亿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国际收支平衡又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其中静态平衡是指以1年周期内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为目标的平衡,只要年末的国际收支数额相等,就称之为平衡;动态平衡则是指以一定时期的围际收支数额持平为目标的平衡。 (2)最终日标相互之间的关系 上述四项目标几乎具有同等重要的社会福利含义,但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由于它们并非都协调一致,相互间往往存在矛盾,政策目标的选择只能是有所侧重而无法兼顾。 ①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对两者关系最经典的描述是所谓的菲利浦斯曲线。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换关系 ,如图21-1所示。如果一个社会倾向于高就业,比如将失业率控制在4%,为此必然要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税率,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总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又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图21-1菲利浦斯曲线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存有较多的争论。 a.基于对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关系的认识,认为物价波动(或上涨)中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常态。 b.在经济达到潜在产出之前,适度的物价上涨能够刺激投资和产出的增加,从而促进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2)双本位制 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 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 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一)信用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快资本周转 ?3、信用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 ?4、信用可以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 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3、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 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 二、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等。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 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

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美元对黄金贬值,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的风潮。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至此,固定汇率制度完全垮台。 第二章利息和利率 一、利率的决定 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易纲《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陷阱)【圣才出

第十九章 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陷阱 19.1 复习笔记 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与金融危机 1. 金融自由化改革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基本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货币改革和金融自由化。前者侧重于解除利率上限控制,沿均衡方向提高利率水平;后者的内容则要广泛和深刻得多。 完全的金融自由化包括对公共金融机构实行私有化,取消对进入银行业的限制,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加强金融市场竞争,减少存款准备金要求,取消指导性信贷,对官方利率实行自由化以及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等。 开始于70年代中期的“南锥体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拉开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序幕。这三个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取消了利率上限和信贷控制,对商业银行实行私有化。 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在金融自由化和扩大公开的或隐性的存款保险的同时,没能加强对银行的审慎监管,改革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并最终随着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而以失败告终。 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韩国等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显得较为成功。马来西亚的宏观经济一贯较为稳定,银行监管也相对较为严格,因此金融自由化进行得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实际利率的急剧上升和大规模的银行倒闭。 斯里兰卡和韩国在开始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时,宏观经济状况也像南锥体国家一样不能令人满意,但是这两个国家都采取了较为审慎和渐进的自由化方式,同时注意追求宏观经济的稳定和银行监管的加强,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 发展中国家的三次金融危机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过程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许多金融自由化改革往往以金融危机而告终。80年代以来,短短十几年间,发展中国家就爆发了三次比较大的金融危机。即1982年爆发的拉美国家债务危机,1994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及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 这三次危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①在危机爆发之前,这些国家都因厉行改革而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经济发展希望之星,吸引大量外资; ②在危机发生过程中,这些国家的政府一直是其经济活动的关键参与者; ③金融危机使这些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迫使这些国家对他们的济作出痛苦的调整。 (1)1982年的拉美国家债务危机 70年代两次石油涨价使得石油输出国积累了大量美元。这些美元主要存在美国和欧洲的商业银行里。当时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美元的供给较充足,而美元的需求稳定,因而利率较低。为了寻找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商业银行把目光投向拉美国家。 商业银行愿意向拉美发展中国家放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自由化改革使得这些国家显示出较大的活力;二是因为这些放贷大多有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担保,其信用可谓主权级。 但随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利率的大幅度提高,投向拉美国家的资本有减少的趋势。拉美国家的主要借款国平均每年要用其出口创汇的50%以上来还本付息。以1982年墨西哥政府宣布不能按时还债为先导,一场全面的债务危机宣告开始。 (2)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货币银行学重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

五、重要理论 1、掌握本一门学科的内在联系。 2、树立信用,流动性和风险意识。 3、为什么说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以表现和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货币执 行价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是当货币在商品交 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 是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商品价值 要表现出来,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价值尺度;商品要实际转化 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则需要有一个社会所公认的媒介。 当两个要求由某种商品来满足时,该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所以, 马克思说“价值手段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4、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是角 和分,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不与黄金兑换,国家对货 币流通进行管理,国家建立金银和外汇储备制度。 5、为什么要建立货币制度? 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 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6、以消费信用为例,说明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负债观? 负债消费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负债消费的方式包括信用卡透 支、贷款消费、借支等 7、列举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商业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客体是商品,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但它有规模和使用方向的局限性; 而银行信用借方是企业,贷方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信用的客体是货币,且规模和使用方向超出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8、什么是收益资本化,举例说明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 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 以土地为例。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无价值,从而本身也无决定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重点笔记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一部分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3、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 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 二、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等。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 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美元对黄金贬值,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的风潮。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至此,固定汇率制度完全垮台。 第二章利息和利率 一、利率的决定 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的变化率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也不排除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或事实上成为负数的特殊情况。具体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此外,法

商业银行业务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银行笔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

商业银行业务 一、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放款业务--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一信用放款 信用放款,指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放款,是一种资本放款。 1、普通借款限额 企业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在限额内,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限额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90天。普通贷款限额内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与银行的优惠利率挂钩。 2、透支放款 银行通过允许客户在其帐户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贷款。提供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 3.备用贷款承诺 备用贷款承诺,是一种比较正式和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银行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内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 4.消费者放款 消费者放款是对消费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放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 5.票据贴现放款 票据贴现放款,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 二抵押放款 抵押贷款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存货贷款。存货贷款也称商品贷款,是一种以企业的存贷或商品作为抵押品的短期贷款。 (2).客帐贷款。银行发放的以应收帐款作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称为“客帐贷款”。这种贷款一般都为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协定。 (3).证券贷款。银行发放的企业借款,除以应收款和存货作为抵押外,也有不少是用各种证券特别是公司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作押的。这类贷款称为“证券贷款”。 (4).不动产抵押贷款。通常是指以房地产或企业设备抵押品的贷款。 三保证书担保放款 保证书担保放款,是指由经第三者出具保证书担保的放款。保证书是保证为借款人作贷款担保,与银行的契约性文件,其中规定了银行和保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银行只要取得经保证人签字的银行拟定的标准格式保证书,即可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所以,保证书是银行可以接受的最简单的担保形式。 四贷款证券化 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一定程序将贷款转化为证券发行的总理资过程。具体做法是: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组合成若干个资产库(Assets Pool),出售给专业性的融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再由融资公司以这些资产库为担保,发行资产抵押证券。这种资产抵押证券同样可以通过证券发行市场发行或私募的方式推销给投资者。出售证券所收回的资金则可做为商业银行新的资金来源再用于发放其它贷款。

万解秋《货币银行学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 (考研真题)详解 第八章 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第八章货币需求 8.1复习笔记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里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量,是货币供应政策的基础。从传统的货币理论看,其提出货币流通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因此,符合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就是货币必要量,即客观的货币需要量。用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公式表述,即为 M=P·Q/V 在上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水平,Q为流通中的商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M为货币的需要量。 这个货币流通量,事实上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具有内在价值,一定价格水平的商品流量只能容纳一定的货币流通量,这就是货币的必要量,当实际的货币流通量大于或小于必要的货币流通量时,就会发生金属货币的退出流通与进人流通,以维持两者之间的均衡。 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货币必要量也会发生变化。根据传统的货币理论,货币必要量就是为了满足市场交易需要,维持价格稳定的货币需要量;而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出发,货币需求不仅基于交易的需要,而且还有投机与财富选择的需要,货币必要量不仅要考虑交易性需求,而且要考虑社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即资源充分就业的货币需要量,这一政策目标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主义倾向;而货币主义的必要量则建立在最终产品价格水平稳定的基础之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只需考虑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与人口的增长率。

二、古典的货币数量学说 货币数量论是一种关于货币数量与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货币理论。它的基本命题是: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货币数量论分为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现金交易理论 现金交易说的基本观点认为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主要是一种交易、支付工具,因而货币均衡的要求就是全社会货币交易、付总额应等于全部出售商品的总价格。同时,由于货币具有流通速度,因而货币的交易、支付总量又应等于流通中货币数量与每一单位货币用于购买的平均次数的乘积;而用于交易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则等于这些商品的总量乘上其平均价格。 穆勒第一个表达了现金交易说的基本公式: MV=PT 式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商品平均价格,T为商品量。 对MV=PT这一公式,费雪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①假定V和T不变,则P随M正比变动;②假定M与T不变,则P随V正比变动;③假定M与V不变,则P随T反比变动,而在以上三个关系中,第一个关系构成货币数量论的基本框架。 费雪还扩大了穆勒的交易式,即将MV=PT扩大为 MV+M'V'=PT 式中,M为流通中现金量,V为现金流通速度,M'为存款通货量,V'为存款通货的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各章节复习汇总

金融学复习汇总 、判断题 1.俗话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体现的金融学原理是分散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A) 2.对于一个经济系统而言,金融体系必须是一个能自我平衡的体系,否则将会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乃至政治危机。(A) 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传统的银行业务正在遭受来自证券业、保险和基金组织的侵蚀,世界金融体系越来越显得多元化,银行作为各国金融体系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的地位已不复存在。( B) 4.钱、货币、通货、现金都是一回事,银行卡也是货币。( B) 5.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现金,即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B) 6.信用货币虽然本身没有价值,但由于其能够发挥货币的职能,所以构成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 A) 7.电子货币作为一种信用货币,预示着无现金社会的发展趋势,即完全没有货币的社会。( B) 8.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安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B) 9. 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M仁流通中现金+定期存款。(B)10.在纸币本位制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可流通纸币,会导致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排斥实际价值高的货币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B) 11 .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确定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确定了,一国的货币制度也就确定了。( B) 12. 金融市场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这实际上指的就是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 B) 13.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 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短期金融市场。(B) 14. 金融产品的收益性与流动性一般是反向变动,收益性越强,流动性越差。( B) 15. 我们经常说高风险高收益,是说只要投资者承担高风险,就可以获得高收益。( B) 1. 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B) 2. 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 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账户的金融中介机构。( A) 3. 分业经营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力,不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与使用效率。( A) 4. 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B) 5. 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业务。( B) 6. 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中,流动性是一项重要原则,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保留尽可能多的现金准备。( B) 7. 一般来说,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盈利性也比较好。(B) 8. 根据负债管理理论进行经营的银行,容易出现经营风险增大的问题。 ( A) 9.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一切货币供给都是通过银行体系实现的,中央银行发行现金,商业银行则提供存款货币。( B) 10. 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一般不经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普通金融业务。(A) 11.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以,除中央银行外,任何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都不会影响货币供给。(B) 12. 通常,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均通过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内开立的各种账户进行。( A) 13. 中央银行对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会导致基础货币等量增加。( A) 14. 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程度虽然存在 较大的差异,但没有一家中央银行能够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A) 15. 中央银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 中的一个组成部门,因此,其行为目标自始自终与政府目标是一致的。(B) 1. 同业拆借利率是一些国

货币银行学常考知识点3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概念 1、金融市场是实现金融资产交易和服务的市场 2、金融市场涵盖各类金融交易活动和交易关系 3、金融市场不必是有形的场所 金融市场主体 ?交易者 ?中介机构 ?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工具基本特征 1、收益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 4、偿还性 金融市场的分类 (一)按期限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二)按融资方式分:债权市场和股权市场 (三)按初次还是再次出售证券分: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流通市场分交易所和场外市场 (四)按交割期限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五)按交易对象分:借贷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六)按地域分: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 ?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最早起源于英国外汇市场。 ?货币经纪是为金融机构提供交易信息、促进交易成功的金融中介服务。货币经纪公司专指在金融市场上专门从事促进批发市场上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外汇交易、债券交易、衍生品交易和提供金融产品交易信息等经纪服务,并从中收取佣金的专业性中介机构。 ?货币经纪公司大大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交易风险和成本,通过其中介作用,使得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理想价位的所需资金。 ?作为交易的中介机构,货币经纪商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促成交易达成,而不是成为交易方或做自营。货币经纪人不会给金融市场带来系统性的风险,任何一家货币经纪商的倒闭都不可能危及银行系统和整个金

融系统的安全。 ?中国银监会于2005年8月颁布《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根据银监会的规定,经营范围主要从事的货币经纪业务,包括境内外外汇市场交易、境内外货币市场交易、境内外债券市场交易和境内外衍生产品交易。 ?要在境内进行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还需要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而仅获得银监会批准并不具备外汇局批准的资格。 ?首家货币经纪公司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05-12-20在沪开业(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全球最大货币经纪公司之一的英国国惠集团公司(Collins Stewart Tullett Plc); ?第二家货币经纪公司——上海国际货币经纪有限公司2007年9月13日在沪开业(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与全球最大的货币经纪公司毅联汇业(ICAP)集团共同发起设立) ?第三家货币经纪公司---平安利顺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2008-01-29,中国平安(601398.SH)宣布已获中国银监会批准。 货币经纪公司 ?平安利顺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筹)是由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全球第三大货币经纪公司利顺金融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第三家货币经纪公司。合资公司将为境内外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及衍生产品等市场提供经纪服务 货币经纪公司 ?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平安信托对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出资总额为人民币335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67%;利顺对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出资总额为相当于人民币1650万元的美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33%。 货币经纪公司 ?目前两家货币经纪公司开展的业务已基本覆盖目前银行间市场所有的业务品种,包括人民币拆借、债券买卖和回购、外汇拆借、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以及人民币外汇掉期和远期等衍生品业务。 ?货币经纪公司的报价主要是在场外进行,通过声讯电话、路透Messenger、路透交易机和MSN等方式来进行。 货币经纪公司 货币经纪公司起到了润滑市场的作用,促进了整个市场流动性的提高。而目前在货币经纪公司停止报价后,外汇掉期市场的成交量和流动性也有所下降。 货币市场: ?一、银行短期存贷市场 ?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2007年7月3日,发布《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3号),自2007年8月6日实施。《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全面调整了同业拆借市场的准入管理、期限管理、限额管理、备案管理、透明度管理、

金融专硕考研货币银行学经典笔记

金融专硕考研货币银行学经典笔记随着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考研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着,如何才能在短时间里快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金融学考研货币银行学的复习经验。 1.货币各职能:⑴价值尺度⑵流通手段⑶贮藏手段⑷支付手段⑸世界货币 2.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和和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是依据它们的主要职能和流动性差异从而给出不同层次的经验统计上的货币定义。通常划分为M0=流通中现金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M4=M3+L L为流动性资产 3.货币制度的演变,各个货币制度的内容: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曾存在四种不同货币制度,依次为银本单位制,金本单位制,金银复本单位制,金单本位制,纸币制度。⑴银本单位制是最早的时间最长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满足了当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社会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增加,暴露出其价值不稳定的缺点。⑵由于商品交易种对金银需求都增加,白银用于小额交易,黄金用于大宗买卖从而形成了金银复本位制,其先后经历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种形态。⑶金本单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单位制度,它在实行国家内货币数量适当。在实行国家内货币的对外汇率相对稳定。后由于世界经济规模扩大,黄金存量有限而难以维持。 金本单位制特点:⑴金铸币可以自由铸造,而其他金属货币则限制铸造⑵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⑶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输入 纸币制度主要内容:⑴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在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以保证发行纸币的收入归国家所有⑵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是法定货币,在一国范围内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⑶纸币不能兑现⑷在纸币制度下,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方法,以提高结算和支付的准确性,并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纸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区别与联系:联系主要表现在它们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约。区别:⑴这两个规律适应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⑵这两个规律和商品价格总额关系不同⑶这两个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同 信用基本特征:具有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2个特征。 现代信用形式的种类及特点:主要形式有高利贷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