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XXXXX—2012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征求意见稿

GBXXXXX—2012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征求意见稿

GBXXXXX—2012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征求意见稿
GBXXXXX—2012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

Provisions for Technical Standard of Urban Planning on Disaster Resistance and Prevention

GB XXXXX—20XX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时间:2012/04/25

国家标准《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编制组

2012.4 北京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会同有关的规划、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制定。

近几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及《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相继发布,多个特大和重大灾害经验的积累,各地各类防灾规划实践日益增多,编制城镇综合防灾规划的需求日益扩大。本标准制定时,在总结分析有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专题研究和试点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突发灾害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经验,分析了规划中所反映的突出问题,采纳了防灾减灾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规划设计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规划、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仍保持9章1个附录,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要求;4、城镇防灾空间形态与分区;5、城镇用地安全;6、应急保障基础设施;7、防灾工程设施;8、应急服务设施;9、专项防灾要求。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本规范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规划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国家标准《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管理组(邮编:100124,E-mail:iee@https://www.doczj.com/doc/c213586471.html,)。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

参加单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员:

目 录

1 总则 (1)

2 术语 (3)

3 基本要求 (6)

4 城镇防灾空间形态与分区 (10)

4.1 一般规定 (10)

4.2 技术要求 (11)

5 城镇用地安全 (13)

5.1 一般规定 (13)

5.2 技术要求 (13)

6 应急保障基础设施 (17)

6.1 一般规定 (17)

6.2 技术要求 (18)

7 防灾工程设施 (22)

7.1 一般规定 (22)

7.2 技术要求 (22)

8 应急服务设施 (25)

8.1 一般规定 (25)

8.2 技术要求 (27)

9 专项防灾要求 (30)

9.1 消防规划 (30)

9.2 防洪规划 (30)

9.3 抗震防灾规划 (31)

9.4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32)

附录A 城镇用地防灾适宜性评价要求 (35)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防御与减轻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危害和损失,保证城镇的综合防灾能力,保障受灾人员安全,顺利开展灾后应急处置、救援与疏散避难,促进城镇防灾减灾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规范城镇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1.0.3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应贯彻 “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综合防御、重点保障,以人为本、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1.0.4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应根据城镇灾害环境和灾害特点,结合城镇建设与发展要求,协调和确定城镇综合防御目标,必要时还可区分近期与远期目标,并应满足下述要求:

1 城镇综合防御目标应不低于以下基本防御目标:

1)当遭受相当于工程抗灾设防水准的突发灾害影响时,城镇防灾救灾功能正常,城镇生命线系统和重要设施基本正常,防灾工程设施有效发挥保护作用,一般建设工程可能发生破坏但基本不影响城镇整体功能,重要工矿企业能很快恢复生产或运营;

2)当遭受相当于预定抗灾设防水准突发灾害影响时,城镇功能基本不瘫痪,要害系统、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工程设施不遭受严重破坏,防灾工程设施不垮塌,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和应急服务设施可有效运转,城镇救灾功能正常或可快速恢复;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潜在危险因素可以在灾后条件下得到有效控制;无重大人员伤亡,受灾人员可有效疏散、避难并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2 针对遭受高于预定设防水准的重大或特大突发灾害影响,下述区域或工程设施宜采取的较高的防御要求和对策:

1)对于城镇建设与发展特别重要的局部地区、特定行业或系统;

2)影响区域救援、救灾物资运输和对外疏散实施的工程设施;

3)可能导致特大灾难或次生灾害的设施;

4)在临灾时期和灾时既需要启用的工程设施。

3 承担应急救援和疏散避难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和应急服务设施应保证在预定设防水准下不发生危及重要救灾功能的破坏。

1.0.5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应与城镇总体规划相互协调,并符合下述规定:

1 应遵循城镇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镇性质、规模等原则;

2 规划范围和适用期限应与城镇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对于本标准第 3.0.8条2~4款规定的特殊情况,规划末期限宜一致。城镇综合防灾规划的有关专题防灾研究宜根据需要提前安排;

3 应纳入城镇规划体系同步实施。对一些特殊措施,应明确实施方式和保障机制;

4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的防御目标和设防标准、建设用地要求、防灾空间布局、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及防灾工程设施布局和建设要求、应急服务设施用地和建设标准、相关防灾措施,应根据城镇的防御目标、灾害设防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确定,并作为城镇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城镇详细规划和相关专业(项)规划的依据。

1.0.6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其它标准的有关规定。

2 术语

2.0.1 突发灾害应对阶段phases of emergency disaster response

1 平时phase of mitigation

城镇既无突发性灾害发生又无灾害预警的时期。

2 临灾时期phase of mitigation

城镇自宣布进入突发性灾害预警期始至灾害发生前的时期。

3 灾时phase from disaster happen to end

城镇自突发性灾害发生始至灾害直接作用影响结束的时期。

4 灾后 phase of post-disaster

城镇自突发性灾害发生后到恢复重建结束的时期。

2.0.2 防灾空间布局disaster prevention spatial layout

通过建设用地的合理选择和配置,符合防灾减灾要求的建筑工程的合理分布,防灾工程设施和应急服务设施的合理布设,应急保障设施的有效支撑,建筑间距和形态的合理防灾控制等空间防灾措施,所形成的具有应对重大或特大突发灾害应对能力的空间形态。

2.0.3 防灾措施disaster-mitigation measures

城镇应对规定设防水准的突发灾害所采取的改善或提高空间形态、用地、建筑工程及设施设备抗灾能力的预防性工程措施。

2.0.4 减灾措施disaster emergency preparedness measures

城镇应对超过规定设防水准的突发灾害所采取的加强灾害预测预警水平、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宣传和教育培训等对策,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完善政府、社会和个人灾害应对能力的预防性非工程措施。

2.0.5 应急措施disaster emergency response measures

为防止减缓突发灾害发生或减轻突发灾害影响后果,城镇所采取的应急防控、紧急处置、抢险救援、紧急疏散、应急恢复等紧急应对措施。

2.0.6 应急保障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应急救援和抢险避难所必需确保的交通、供水、能源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

2.0.7 防灾工程设施 disaster control project and institution

为控制、防御灾害以减免损失而修建,具有确定防护标准和防护范围的工程设施,如防洪工程、消防站。

2.0.8 应急服务设施 sites and institution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and service

满足应急救援、抢险避难和灾后生活所必需的医疗卫生、储水、物资储存和分发、固定避难等场所和设施。

2.0.9 防灾避难场所disasters emergency shelter

为应对突发性灾害,指定用于避难人员集中进行救援和避难生活,经规划设计配置应急设施、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照应急避难要求建设的建筑工程。简称避难场所。

2.0.10专业救灾队伍special professional relief contingent for emergency response

应急救援队及消防、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疫、运输、治安保卫等担负救灾任务的专业组织和人员。

2.0.11 有效避难面积 effective area for emergency sheltering

避难场所内用于人员安全避难的应急宿住区及其所必需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的面积,包括避难场地与避难建筑面积之和。为保障周边地区的应急功能占用的面积不包括在内。

2.0.12 应急救灾和疏散通道 emergency route

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救援和抢险避难、保障灾后应急交通的交通设施,简称应急通道。通常可划分为三类:

救灾主干道,保障城镇对内、对外救援和疏散以及应急指挥等重大救灾活动有效进行的交通设施。至少包括与城镇出入口、中心避难场所、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城镇区级及以上应急指挥中心、大型救灾备用地、重大危险源仓库、

承担重伤员救治任务的应急医疗场所、特勤消防站、承担灾后应急供水的水厂及水源地、重大次生灾害危险区相连的应急道路;

疏散主通道,保障城镇内部疏散和大面积人员救援、物资运输等重要救灾活动有效进行的交通设施。至少包括连接固定避难场所内外的避震疏散道路;

疏散次通道,保障城镇一定区域范围内主要救灾活动的交通设施。

一般疏散通道:保障发生灾害时能尽快疏散人群和救灾的应急通道。

2.0.13 应急功能保障分级 seismic resistance category for emergency ensurence enginery(function, capability and action)

城镇直接服务于应急救灾和疏散避难应急保障基础设施,根据突发灾害发生时需要提供的应急功能及其在抗灾救灾中的作用,综合考虑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损失、社会影响程度等因素,对其所做的应急功能保障级别划分。

2.0.14 工程抗灾设防水准 level for disaster fortification criterion of engineering

城镇工程建设时所采用的衡量特定灾种设防水准高低的尺度,通常采用一定的物理参数来表达。如抗震采用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风采用基本风压,防洪采用水位等。

2.0.15 预定抗灾设防水准 reserved level for fortification criterion of city

城镇确定防灾空间布局、空间防灾措施和用地避让措施,安排避难场所和应急保障基础设施时,所需考虑的灾害的设防水准或灾害水平,简称预定设防水准。

2.0.16 防止灾害蔓延空间分割带(separate belt of disaster overspreading protection)

为阻止城镇突发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大面积蔓延,对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和城镇重要应急功能正常运行起防护作用的隔离空间和建(构)筑物设施。

3 基本要求

3.0.1 城镇规划应根据当地各类灾害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灾害的影响情况及城镇防灾要求,确定应对灾种,开展应对灾种的评估分析和防灾规划,结合重点防御灾种统筹考虑其他突发事件的综合防御要求,进行综合防灾规划,并符合下述规定:

1 城镇消防规划应统筹考虑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次生火灾;

2 受江、河、湖、海或山洪、内涝威胁的城镇应进行防洪规划,并根据灾害危险情况考虑排涝、抗旱、防御风暴潮要求:

1)风暴潮威胁的沿海地区的城镇应把防御风暴潮纳入防洪规划;

2)易形成内涝的平原、洼地、水网圩区、山谷、盆地等地区应将除涝治涝纳入防洪规划;

3)山洪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区以及其他山洪多发地区应综合考虑防治措施;

4)寒冷地区有凌汛威胁的城镇,应将防凌措施纳入防洪规划;

3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城镇应进行抗震防灾规划;

4 基本风压≥0.5KN/㎡地区城镇宜进行防风减灾规划;

5 城镇应进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3.0.2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可根据城镇灾害环境,以工程抗灾和专业防灾规划为基础,按以下要求进行:

1 以地震、洪水、风灾等影响范围广的重大和特大规模灾害防御为主线,综合考虑重点区域的火灾、地质灾害、建筑物毁坏、恐怖袭击和重大危险源防御,兼顾其它突发事件发生时城镇防灾安全要求和居民疏散避难需求;

2 统筹防灾发展和防御目标,协调防灾标准和防灾体系,整合防灾资源,梳理防灾空间布局;

3 完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系统,安排防灾工程设施,支撑应急救灾和疏散

避难,坚持平时功能和应急功能的协调共用,统筹规划,综合实施保障。

3.0.3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城镇防灾、减灾及应急现状分析,灾害影响环境综合评价及防灾能力评价;

2 防灾总体目标,应急救灾目标,综合防御目标,各灾种防御目标、设防标准,重要区域和工程的设防标准和防灾措施;

3 城镇用地的防灾适宜性区划,城镇规划建设用地选择与相应的城镇建设防灾要求和措施;

4 城镇防灾空间形态与分区,重大危险源布局及防灾要求,不同区域的防灾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要求与技术指标;

5 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防灾工程设施的布局、选址和规模确定,应急服务设施及应急通道的布局、建设与改造要求,明确相应设防标准和建设标准;

6 重要建筑规划选址、建设和改造的防灾要求和措施,建筑密集区或高危险区的改造要求,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源的防灾措施;

7 消防、抗震、防洪、地质灾害防治、重大危险源防御、抗风、地下空间防灾与人防等专项防灾要求;

8 规划的实施和保障。

3.0.4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预定设防水准的确定应符合下述规定:

1 位于抗震设防区的城镇,地震的预定设防水准所对应的灾害影响不应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罕遇地震影响,且不低于7度地震影响;

2 风灾防御应考虑临灾时期和灾时的应急救灾和疏散避难,相应安全保护时间对龙卷风不得低于3小时,对台风不得低于24小时;

3 风灾的预定设防水准应按不低于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对应的灾害影响确定;

4 城镇防洪标准应符合现行《防洪标准》(GB50201)规定。承担城镇防洪应急救灾和疏散避难功能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和避难场所的预定设防水准应高于城镇防洪标准所确定的水位,且不应低于50年一遇防洪标准;

5 城镇排涝标准应合理确定降雨重现期、降雨周期、排除周期:

1)降雨重现期不宜低于20年一遇;

2)降雨周期宜按24小时计;

3)降雨排除周期不宜长于降雨周期,涝灾损失不大的区域可适当延长降雨排除周期。

3.0.5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时,应充分收集和利用城镇现有的、与城镇实际情况相符的、准确可靠的各类基础资料、规划成果和已有的专题研究成果。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补充进行现场勘察测试、调查及专题防灾研究。

3.0.6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应以城镇灾害综合影响评价为基础,满足预定设防水准对应的灾害规模所确定的防灾需求。城镇灾害综合影响评价可以重大或特大灾害对城镇的防灾空间布局和重要防灾工程的总体影响规模为控制,针对不同城区的灾害特点考虑一次或两次重大或特大灾害效应的最大灾害影响来简化分析,并符合下述规定:

1 50万人口以下城镇宜按不同城区各应对灾种预定设防水准的最大灾害效应考虑;

2 100万以下且大于50万人口城镇宜按不同城区的各灾种预定设防水准的最大灾害效应和各灾种的历史最大灾害影响的较大灾害效应考虑;

3 200万以下且大于100万人口城镇除宜按第2款考虑外,尚应针对重要城区按照最大影响灾害种类考虑1次特大突发灾害效应;

4 400万以下且大于200万人口城镇除宜按第3款考虑外,尚应针对重要城区考虑各灾种的特大突发灾害的最大灾害效应;

5 400万以上人口城镇宜专门研究需要采取的灾害影响评价标准;

6 针对城区的潜在突发灾害特点,必要时考虑灾害的耦合效应和连锁效应。

3.0.7 对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以及城镇规划区内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申请列入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地区、城镇重点保护建筑等,宜根据需要做专门研究,必要时编制专门的综合防灾保护规划。 3.0.8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在下述情形下应进行修编:

1 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时;

2 城镇突发灾害防御目标或标准发生重大变化时;

3 规划区遭受到重大或特大突发灾害影响后;

4 由于城镇功能、规模或基础资料发生较大变化,现行综合防灾规划已不能适应时;

5 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或具有特殊情形时。

4 城镇防灾空间形态与分区

4.1 一般规定

4.1.1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时,应进行防灾分区,形成合理的防灾空间布局,规划安排应急指挥、医疗卫生、避难场所和物资储备存放用地和设施,设置交通、供水、能源电力、通信等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制定防灾工程方案,并符合突发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防护与蔓延防止要求。

4.1.2 进行防灾空间分区时,应综合考虑下述控制要求,合理分割:

1 分区单元宜具备应急医疗卫生和应急物资保障场所,规划设置应急给水和储水设施、固定避难场所,并满足本单元应急服务要求;

2 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布局应满足分区单元应急服务设施的交通、供水、能源电力和通信保障需求;

3 分区划分宜考虑建设、维护和灾后应急状态时的事权分级管理要求;

4 重大危险源区、次生灾害高危险区应单独划分防灾分区,设置防止灾害蔓延空间分割带,满足控制灾害规模效应和防止灾害大规模蔓延的要求。

4.1.3 城镇规划应合理安排重大危险源布局,规划安全防护距离和防护措施,并符合下述规定:

1 重大危险源厂址应避开不适宜用地区域,与周边城镇工程设施应满足安全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并应采取防止泄漏和扩散的有效防护措施;

2 重大危险源区应规划安排消防供水设施、应急救援行动支援场地、疏散人员临时安置场地、救援疏散通道以及应急救援装备配置。

4.1.4 城镇规划应合理设置防止灾害蔓延空间分割带,控制重大或特大灾害的规模效应,防止次生灾害大规模蔓延,并应符合下述规定:

1 城镇防灾分区单元周边宜设置防止灾害蔓延空间分割带;

2 重大危险源区、次生灾害高危险区所在防灾分区周边应设置防止灾害蔓延空间分割带;

3 防止灾害蔓延空间分割带宜根据灾害规模分级设置。

4.2 技术要求

4.2.1 城镇防灾分区单元应符合下述要求:

1 防灾绿地、高压走廊和水体、山体等天然界限宜作为分界,并考虑分区内桥梁、铁路等工程设施的通行能力和分割作用;

2 防灾分区单元人口规模宜控制在5~7万人,不宜大于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不宜大于15平方公里;

3 防灾分区单元的应急医疗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和应急给水储水等应急服务设施应满足单元内部所有需救助人员的灾后生活需要;固定避难场所应满足单元内部需避难人员的需求;

4 防灾分区单元的防灾分割应满足防止灾害蔓延的要求;

5 应有效整合应急服务设施周边的场地空间和建筑工程,配置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形成有效、安全的防灾空间。

4.2.2 城镇的出入口数量,特大城市不宜少于10个,大城市不宜少于8个,其他城镇不宜少于4个。应保障与城镇出入口相连接的城镇主干道两侧建筑一旦倒塌后不阻塞交通。

4.2.3 城镇防止灾害蔓延空间分割带可分类分级设置,应满足相应灾害类别的防止要求,并符合下述规定:

1 防止灾害蔓延空间分割带应根据灾害危险性和规模、灾害的蔓延方式,结合防灾设施进行设置,并满足危险源的防护要求;

2 城镇次生火灾防止蔓延空间分割带的设置应综合评估建筑物的防火性能、消防救灾能力、灾后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和城镇气候情况,根据火灾危险性进行设置,并符合表4.2.3的规定。

表4.2.3 次生火灾蔓延防止分割设置要求

级别 最小宽度(m) 设置条件

1 40 防止特大规模次生火灾蔓延;

需保护人口规模不大于3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不大于30平方公里

2 28 防止重大规模次生火灾蔓延;

需保护人口规模不大于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不大于15平方公里

3 1

4 一般街区分割

注:根据该表划分次生火灾防止蔓延空间分割带级别,从1开始向3依次推定,表中“设置条件”为多项时,其中一项属于该类即划为该级别。

4.2.4 城区避难资源不能满足就近避难要求的疏散困难区域,应制定专门疏散避难方案和实施保障措施。

4.2.5 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城镇,其用地布局应遵循“高地高用、低地低用”原则,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城镇用地布局应确保城镇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应急服务设施及其他重要公用设施防洪安全;

2 城镇中心区、居住区、重要的工业仓储区及其他重要设施应布置在城镇防洪安全性较高的区域;

3 城镇易渍水低洼地带、河海滩地,宜布置成生态湿地或公园绿地、广场等城镇开敞空间;

4 当城镇建设用地难以避开低洼区域时,应根据用地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洪安全措施;

5 城镇调蓄水体应从城镇总体布局出发,充分保留和利用原有湖泊、水系等现有水体,根据实际情况在低洼地开辟池塘等调蓄水体,在城镇上游修建水库蓄滞洪水,形成城镇、小区、水库等不同层次、范围的蓄水系统。

6 城镇易涝地区调蓄水面应占总面积的5%以上;

7 行洪通道应划入城镇蓝线进行保护与控制,严禁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护岸安全、妨碍行洪的一切活动;应有组织地外迁居住在行洪通道内的居民;

8 蓄滞洪区应根据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控制人口增长及经济建设规模,逐步外迁;区内非防洪工程项目建设必须进行防洪影响评价。

5 城镇用地安全

5.1 一般规定

5.1.1 城镇规划时,应开展建设用地防灾适宜性评价,进行城镇用地防灾适宜性规划。

5.1.2 城镇用地防灾适宜性评价内容应符合下述要求:

1 按照《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 5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等相关标准要求,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城镇地质与场地方面的基础资料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进行必要的补充勘察和测试工作,作为用地评估的依据;

2 应综合考虑建设用地条件,重点进行地震、洪水、风灾、地质灾害等对用地安全影响的评估,并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3 应划定适宜性差、限制适宜和危险地段。

5.1.3 城镇用地防灾适宜性规划应根据用地的防灾适宜性程度及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特点,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出城镇功能分区、用地布局及建设用地选址和重大项目建设的防灾要求和对策,并符合下述规定:

1 城镇规划应根据适宜性差、限制适宜和危险地段评估,明确不适宜建设范围;

2 城镇规划应明确适宜性差用地的限制使用要求和防灾减灾措施。

5.1.4 位于适宜性差的用地上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所采取措施应能适应场地破坏位移。

5.2 技术要求

5.2.1 城镇规划时,应查明城镇环境地质条件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根据9.4节和本章规定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估,提出规划防治对策。

5.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结合规划的工程布局,综合评价规划用地的适宜性,并

符合下述要求:

1 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区域一般不宜规划建设项目,确需规划建设项目时,应同时进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规划具有地质灾害防治功能的建设项目;

2 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的区域,建筑工程的布局应减轻引发因素对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的影响,并兼顾地质灾害防治;

3 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区域,建筑工程的布局应避免引发地质灾害。

5.2.3 城镇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时,可根据表5.2.3进行等级划分。

5.2.3 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划分标准表

5.2.4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危险区的地质灾害应针对建设用地类型和拟建工程重要性进行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依次对各类地质灾害体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对策,并符合下述规定:

1 应对评估区内可能致灾地质体或致灾地质作用的分布、类型、规模、特征、引发因素、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危险性进行评估;

2 应对建设场地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3 应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综合评估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

4 应根据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及治理效果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

5.2.5 滑坡地区建设用地选择应符合下述要求:

1 应避开稳定性较差和差的特大型、大型滑坡或滑坡群;

2 当滑坡规模小、边界条件清楚,整治技术方案可行、经济合理时,宜选择有利于滑坡稳定的建筑工程布局和建设方案;

3 对于稳定性好的滑坡,不宜在其上部填方或下部挖方;

4 具有滑坡产生条件或因工程建设可能产生滑坡的地段应确保山体稳定条件不受到削弱或破坏。

5.2.6 崩塌地区建设用地选择应符合下述要求:

1 应避开可能产生大规模崩塌或治理难度极大或治理效果难以预测的危岩、落石和崩塌地段;

2 当落石或潜在崩塌体规模小、危岩边界条件或个体清楚,防治技术方案可行、经济合理时,宜选择有利部位利用。

5.2.7 泥石流地区建设用地选择应符合下述要求:

1 应避开发育旺盛的特大型、大型泥石流或泥石流群,以及淤积严重的泥石流沟地段,远离泥石流堵河严重地段的河岸;

2 当采用跨越泥石流沟方式安排工程建设时,应绕避沟床纵坡由陡变缓的变坡处和平面上急弯部位地段。

5.2.8 地震设防区城镇规划时,应进行土地利用评估,提出防灾对策,并满足

下述要求:

1 应进行地震地表断错,地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场地液化、震陷及不利地形等地震场地破坏效应评价,并划定潜在危险地段;

2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特殊设防类和重点设防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 在进行山包、山梁、悬崖、陡坡等不利地形影响分析时,应考虑不利地形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其值应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规划时,可把突出地形的高差H与距突出地形边缘的相对距离L之比大于0.3的范围划为不利地段;

4 液化等级为中等液化和严重液化的故河道、现代河滨、海滨,当有液化侧向扩展或流滑可能时,在距常时水线约100m以内不宜规划安排修建永久性建筑,否则应进行抗滑动验算、采取防土体滑动措施和结构抗裂措施。

5.2.9 边坡应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评价其稳定性,采取合理治理措施。

5.2.10 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应避开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城镇防洪规划确定的过洪滩地、排洪河渠用地、河道整治用地应划定为规划限建区。

6 应急保障基础设施

6.1 一般规定

6.1.1 城镇直接服务于应急救灾和疏散避难的应急交通、供水、能源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应急保障级别可划分为以下三级:

1 Ⅰ级:灾时功能不能中断或灾后需立即启用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涉及到国家公共安全,影响市级应急指挥、医疗、供水、物资储备、消防等特别重大应急救援活动,一旦中断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

2 Ⅱ级:灾时功能基本不中断或需迅速恢复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影响集中避难和救援人员的基本生存或生命安全,影响大规模受灾或避难人群中长期应急医疗、供水、物资分发、消防等重大应急救援活动,一旦中断可能导致大量人口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

3 Ⅲ级:灾时需尽快设置或恢复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影响集中避难和救援活动,一旦中断可能导致重大灾害后果。

6.1.2 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应根据城镇实际情况,确定城镇基础设施需要进行防灾性能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结合城镇基础设施各系统的专业规划,针对其在防灾、减灾和应急中的重要性及薄弱环节,提出应急保障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改造的防灾减灾要求和措施,并符合下述要求:

1 应明确基础设施中需要加强安全的重要建筑和构筑物;

2 确定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布局,明确其应急保障级别、设防标准和防灾措施,提出建设和改造要求;

3 对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灾害及次生灾害风险、抗灾性能、功能失效影响和灾时保障能力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4 应对适宜性差的基础设施用地,提出改造和建设对策与要求。

6.1.3 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应分别采用冗余设置和增强抗灾能力的多种保障方式组合来保证满足其应急功能保障性能目标的可靠性要求;当无法采用增强抗灾能力方式时,需增设一种冗余设置方式。

城市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的若干思考

城市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的若干思考 王志涛苏经宇 【摘要】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为了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的编制内容与方法,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综合防灾规划定位、编制原则与编制流程,并针对总体规划纲要和规划编制两个阶段,从城市灾害风险评估、防灾目标制定、区域防灾协调发展、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应急保障基础设施规划及避难场所等方面分别给出了规划内容与对策建议,期望为今后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综合防灾;总体规划;防灾对策 1.引言 从古至今自然灾害一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行,尤其是近些年来,地震、暴雨、泥石流、低温冻雨等灾害更是频发。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民政部统计,1993至2009年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GDP比例2.2%,远高于发达国家0.5%左右的水平,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其中明确提出我国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可以看出,防灾减灾工作任重道远。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到2020年前后将超过60%[3]。在保障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同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城镇防灾水平应作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灾害风险角度来看,城市规模越大其面临的灾害风险也越高,经济愈发达地区,愈易于形成大灾和巨灾[4,5]。因此,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同步提升城镇防灾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吴良镛院士认为:如今不仅不能忽视建筑与城市的安全问题,而且要从规划布局上对可以预防的方面予以更根本的考虑[6]。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即开展综合防灾规划,将城市防灾目标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需达到的目标之一,强调生命优先,安全优先,强化综合防灾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

第九章_防灾减灾规划

第九章防灾减灾规划 访问量:372 区信息办2008年1月23日 第81条目标与防护要求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 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区域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区域综合减灾应急能力和救助能力,提高减灾管理水平,确保昌平新城安全,维护区域社会稳定。 (1)合理控制新城人口与建筑密度,城市建设应避开地震活断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蓄滞洪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灾害毁伤后果。 (2)治理现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根据规划实施调整并尽快排除,同时要避免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3)重要目标应相对分散布局,充分考虑和满足人防要求。 (4)市政公用设施要分散布置,地上与地下结合,环状连通,多路输送,增加抗灾应变能力,兼顾人防要求。 (5)加强本区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完善医疗急救网络,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6)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建设城市灾害避难场所,确保场所面积充足和疏散通道畅通,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防灾避险。 (7)建立和完善区域综合防灾减灾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紧急疏散交通网络,确保救灾道路畅通。 (8)加强对军事设施等要害部位的保护,确保军事设施等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密和使用效能。防止恐怖袭击,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第82条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1)建立统一的综合减灾应急管理和指挥体系。 (2)建立和完善综合减灾信息技术支撑系统。 (3)建立完善综合减灾应急预案体系。 (4)加强救灾和应急队伍建设。 (5)加强减灾应急救援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6)进一步加强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7)贯彻落实市政府制定的减灾应急地方法规条令和新闻发布机制。 第83条防洪及河道治理规划 (1)根据国家防洪标准、北京市防洪规划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考虑河流分布、自然地理情况及社会发展水平,规划确定昌平新城各组团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小汤山镇、北七家镇及南口镇根据其人口规模及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确定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其余各乡镇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2)根据城市防洪标准,新城范围内河道治理要按20年一遇洪水位基本不淹没城市主要雨水管道出口内顶的标准设计,并根据流域内防护区的重要性、洪水危害程度和防护人口数量确定其校核标准,为50年一遇。对于雨水需要直接排到较大河流(如南沙河、北沙河)的地势低洼地区,当主要雨水管道出口内顶平接河道20年一遇洪水位有较大困难时,若建设区雨水与河道洪水错峰几率较大,则建设区主要雨水管道出口内顶可与河道10年一遇洪水位平接。 (3)穿过建设区河道应满足城市景观要求,非建设区河道要注意保持自然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省“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综合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核心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县、乡(镇)两级各涉灾职能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加强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建设,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有效遏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十二五”时期,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

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支撑下,全力推动、做实减灾委工作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门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挥机构。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门工作职责,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县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涉灾部门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效率、效能显著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法规规章政策不断完善,依法应对灾害观念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印发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行蓄洪撤退预案》、《**县地震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级完善了应急工作规程,依法应对灾害的思想观念明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备,应急信息推送快速敏捷。“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河流水位、城市涝、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疫病、空气污染等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气象观测、雨量水位自动观测、农情调度、地震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环

公园规划和防灾减灾.

1、公园规划设计 综合性公园的分类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综合公园(G11分为:全市性公园(Gl11、区域性公园(G112两类,由于各城市的性质、规模、用地条件、历史沿革等具体情况不同,综合公园的规模和分布差异较大。综合性公园活动内容多,各种设施会占去较大的园地面积,为确保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绿化景观,公园规模一般不宜小于10hm2。 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的市级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最完善的绿地。其用地面积随全市居民总数的多少而不同,一般在100hm2。在中、小城市设1~2处。其服务半径约2~3km,步行约30~50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20分钟可达。 区域性公园在大城市中,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其用地属全市性公共绿地的一部分,其面积依据行政区的居民的人数而定,园内有较丰富的内容的设施。一般在区内可设1~2处。服务半径约1~1.5km。步行约15~25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15分钟。 2、昆明城市绿地规划 要在居住区相对集体的区域设置居住公园及小游园,结合水系。河道及重要景观廊道设置带状公园,并按照“步行五分钟,500米达绿地”的原则布置小游园和街旁绿地。 新建居住区应严格按规范控制绿化指标,绿地率不低于45%,小区及游园人均1平米,服务半径200米的标准安排。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以凸显地方特色景观。 在环滇边通过恢复天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营造人工防护林带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地区,形成中心城中药的景观绿地。

3.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 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 4.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4.1城市防灾绿地规划 城市防灾绿地规划,应当在绿化带建设的基础上,完善连接大公园、河流、农田等开敞空间的避难网络系统,着重规划好城市滨水地区的减灾绿带和市区中的一、二级避灾据点与避难通道,建立起城市的避灾体系。 (1一级避灾据点 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应按照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市区内;常由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小区公园等。为保证一级避灾据点的安全性和可达性,必须保证其与地质危险地带和洪水淹没地带的距离在500m以上,并至少有两条以上避难通道连接。 (2二级避灾据点 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往往是灾后相当时期内避难居民的生活场所,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 (3避难通道 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同时,为防止城市居民避灾地、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发生;中突,避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

案例分析-杭州市综合防灾规划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例案分析: 杭州市https://www.doczj.com/doc/c213586471.html,:8080/index.aspx?tabid=4fa08753-ef17-4487-97eb-c242ffc032e0 十四、城市防灾 1、防洪: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讲求综合效益和分期实施”的原则,建设标准防洪堤塘和流域水利设施,提高城市防洪抗灾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主城为200年一遇,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三个副城为100年一遇,塘栖、良渚、余杭、义蓬、瓜沥、临浦六大组团为50年一遇。钱塘江北岸周浦-钱塘江大桥段江堤取用一级堤防及100年一遇标准;钱塘江大桥-三堡船闸段,防洪标准取用不低于200年一遇;三堡船闸-下沙段,防洪标准取用100年一遇。南岸按100年一遇标准建设堤防。 设计依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第2.1城市等别和防洪标准

2、防震: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城市地震监测预报和工程建设抗震总体效能,逐步提高城市的震灾综合防御能力和应急救助能力。制订震前人口疏散计划,按人均2平方米设置人员避震疏散场地。高度重视化工等系统的抗震设防,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依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第8.2.8 避震疏散场所每位避震人员的平均有效避难面积,应符合: 1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lm2,但起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作用的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2m2; 2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m2。 3、消防: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全面安排、有利生产、保障安全,充分发挥城市消防的紧急救援功能。重点保护与均衡布局相结合,妥善安排消防安全布局及消防通道,重点保护文物古迹、重要设施、重要建筑,重视风景区、林区和水上消防,妥善布置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储备、转运等项目,并按规定设置一定的隔离带,避免重大事故波及周边四邻。 4、人防:按全国人防一类重点城市的要求,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全面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坚持统一规划、分片实施、远近结合、注重效益的原则,发挥人防工程的战备、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建立布局合理的防护工程体系、灵敏可靠的通信警报体系、精干过硬的专业队伍体系、保障得力的人口疏散体系。 5、地质灾害防治: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工作,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防 治计划,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Standard for urban planning on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hazardous prevention GB 50413-200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7年1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628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13-2007,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5、3.0.1、 3.0.2 (1)、 3.0.4、 3.0.6、4.1.4、 4.2.2、 4.2.3、5.2.6 (1、 2、 3)、 6.2.1、 6.2.2、 7.1.2、8.2.6、 8.2.7、8.2.8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7年4月13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2~2003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由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会同有关的规划、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试点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二十多年来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了当前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规划、设计、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规划》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本规划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逐级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的指导、支持和协调,共同落实《规划》任务。国家减灾委员会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中期进展评估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2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编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特大灾害接连发生,严重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以及台风、风雹、高温热浪、海冰、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并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灾害形势,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规划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1 (一)发展成就1 (二)主要问题5 (三)面临形势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8 (三)规划指标8 三、主要任务10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10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11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12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13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14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15 四、保障措施16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16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16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17

序言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内容涵盖城乡防灾规划、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乡加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安排防灾减灾工作的依据。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总结防御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经过全系统共同努力,成功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一)发展成就 1、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城乡规划法》和《防震减灾法》相继出台或修订,规定城乡规划应符合防灾减灾的需求,并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工程抗震加固等方面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出了灾后恢复

新农村建设中的防灾减灾规划

2、新农村建设中的防灾减灾规划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将“防灾型社区”建设融入乡村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农村各项建设布局,与村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进行、同步发展,既保持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减轻各类灾害对农村正常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又从根本上逐步改善农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在防灾减灾的规划中,必须严格按照消防、防洪、抗震防灾、防风、防疫和防地质灾害的要求进行统一部署。 (1)消防规划居住区用地宜选择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向,生产区用地宜选择在村镇的一侧或边缘。打谷场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宜布置在村庄的边缘并靠近水源的地方。打谷场的面积不宜大于2000m2,打谷场之间及其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林区的村庄和企、事业单位,距成片林边缘的防火安全距离,不宜小于300m。农贸市场不宜布置在影剧院、学校、医院、幼儿园等场所的主要出入口处和影响消防车通行的地段,并与化学危险品生产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50m。汽车、大型拖拉机车库宜集中布置,宜单独建在村庄的边缘。 村庄内的消防车通道要尽可能利用交通道路,当路面宽度不小于 3.5m、转弯半径不小于8m、穿越门洞、管架、栈桥等障碍物净宽×净高不小于4m×4m 时的道路即可作为消防车道。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160m,应与其他公路相连通。村庄宜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沿道路设,并宜靠近十字路口,其间距不宜大于120m。消火栓与房屋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有困难时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1.5m。 村庄各类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应符合《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的有关规定。 (2)防洪规划村庄的防洪建设是整个区域防洪的组成部分,应按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有关规定,与当地江河流域、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绿化造林等规划相结合,统一整治河道,修建堤坝、圩垸等防洪工程设施。位于蓄、滞洪区内的村庄,应根据防洪规划需要修建围村捻(保庄圩)、安全庄台、避水台等就地避洪安全设施,其位置应避开分洪口、主流顶冲和深水区,围村捻(保庄圩)比设计最高水位高1.0—1.5m,安全庄台、避水台比设计最高水位高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8年1月

前言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防灾避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紧急避险、疏散转移或临时安置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为完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提升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科学指导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设计原则、分类、级配、选址、分区设计、竖向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种植设计和设施配置设计。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编,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承担具体编制工作。本导则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建城〔2008〕171号)、《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5)、《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和《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功能设计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794)。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和需要,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

目录 前言 (1) 1 总则 (1) 2 设计原则 (2) 2.1 规划引领、因地制宜。 (2) 2.2 平灾结合、以人为本。 (2) 2.3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2) 3 分类 (3) 3.1长期避险绿地 (3) 3.2 中短期避险绿地 (3) 3.3 紧急避险绿地 (3) 3.4 城市隔离缓冲绿带 (3) 4 级配 (5) 4.1 分级配置 (5) 4.2 服务半径 (5) 4.3 有效避险面积 (5) 4.4 防灾避险容量 (6) 5 选址 (7) 5.1 基本要求 (7) 5.2 其它要求 (7) 5.3 调研评估 (8) 6 分区设计 (9) 7 竖向设计 (10) 8 道路与铺装设计 (10) 8.1 避险、救援通道 (10) 8.2 铺装 (10) 9 种植设计 (11) 9.1防护绿带 (11) 9.2篷宿区 (11) 9.3直升机停机坪 (11) 10.设施配置设计 (12) 10.1总体要求 (12) 10.2 具体要求 (12)

城市防灾工程规划

城市防灾工程规划 一基本概念 1、城市防灾: (1)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中,城市防灾(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的概念就是指为抵御与减轻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与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的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 (2)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角度讲,城市防灾就是指城市应对广域性的重大灾害,在灾前预防、灾害抢救、灾后重建等各阶段中,应该进行的各项城市防灾规划、城市防灾设施建设及城市防救灾管理工作(规划防灾、工程防灾、管理防灾三种手段)。 (3)城市规划就是最有效的防灾手段。城市的建设用地选址、布局形态、交通系统、绿地生态、市政设施的规划都与城市的综合防灾密切联系 2、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的主要系统: (1)防灾研究、监测与预警系统:国家级研究中心、研究机构为核心,联合大学团队与高科技企业协同攻关,产学研一体化。包括城市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区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灾害应急预案、各单灾种(如地震、洪水、台风、地质等)监测与预报系统、火灾监视与消防系统、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等。 (2)防灾组织指挥系统:对应不同政体与政府组织形式。包括领导机构、咨询机构与指挥设施。 (3)防灾专业设施系统:对应不同的实施主体。包括消防、防洪防涝、抗震防灾、防风防潮、人防等专业设施。 (4)防灾生命线系统:支持组织指挥系统的实施,支持防灾专业设施效能的发挥,还就是灾民生活的必备生存物质。包括交通运输系统、水供应系统、能源供应系统与信息情报系统。

(5)防灾支持系统:在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等领域进行与综合防灾相关的建设。包括治安系统、储运系统、社会保障与福利系统、医疗救护系统、市政工程抢修系统、法律体系及宣传教育系统等。 3 城市主要灾害源: (1)建设部1997年公布的《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纲要》中认定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质破坏为现代城市主要灾害源。 (2)其她致灾要素有:气象灾害(暴雨、冰雹、大雾、雪灾、沙尘暴、雷击、高温高湿等)、爆炸、泄漏、公害致灾(环境污染)、高新技术事故、古建筑防灾、流行病灾、交通事故、工程质量事故等。

(整理)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规划导则.

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 1、总则 1.1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规范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1.2.3《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1.2.4《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2.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2.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 1.2.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通知》 1.2.9《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1.2.10《城市防洪标准》 1.3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 1.4原则 1.4.1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最大程度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充分考虑市民的避灾需求,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生产环境。 1.4.2 统筹布局,分类细化 防灾避险绿地需要和其他避险场所一起统筹部署、均衡布局并就近安排,使市民及时就近疏散。对规划确定的分区、分级、建设标准等作出规定。

1.4.3 平灾结合,综合利用 按照平灾兼顾、综合利用的原则,将防灾避险绿地建成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平时依照土地的使用性质,满足人们游憩、娱乐和健身等功能,灾时发挥避灾场所的作用。 . .12.规划引导 2.1规划思路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项规划。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根据城市的规模、类型、结构,满足城市的防灾、减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功能需要,规划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体系。 2.2防灾避险绿地分类及要求 2.2.1防灾公园 防灾公园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长时间(数周至数月)的避灾生活场所、救灾指挥中心和救援、恢复建设等的活动基地。防灾公园应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布局,须具备完善的避灾、救援设施和物资储备。 2.2.2临时避险绿地 临时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短时期(数天至数周)的避灾生活和救援等活动的绿地。临时避险绿地应靠近居住区或人口稠密的商业区、办公区,具备应急避灾设施、提供临时救灾物资。 2.2.3紧急避险绿地 紧急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居民可以在极短时间内(3~5分钟内)到达的避险绿地。满足短暂时间的避灾需求。 2.2.4隔离缓冲绿带 隔离缓冲绿带是指位于生活区、商业区与油库、加油站、变电站、工矿、有害物资仓储等区域及不良地质地貌区域之间,具有阻挡、隔离、缓冲灾害扩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功能的绿化空间。 2.2.5绿色疏散通道 绿色疏散通道,是指灾害发生时具有疏散和救援功能的通道。通道利用城市道路将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和紧急避险绿地有机连接,构建网络,连接城市主要对外交通,形成疏散体系。通道两侧应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带。

城市综合防灾与城市建设

城市防灾学

城市综合防灾与城市建设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各类灾害频繁发生,巨灾多而损失大,城市安全防灾已成为世人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而安全也成为未来城市的第一目标追求。对城市建设而言,城市防灾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是保障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城市走向未来的必要条件。本文将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系统地加以分析阐述,并对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防灾方面的缺点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综合防灾城市规划城市建设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概述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指城市在面临越发多样化复杂化的灾害类型时,通过风险评估明确城市的主要灾种和高风险地区,针对灾害发生的前期预防、中期应急、后期重建等不同阶段,制定包括政策法规型、管理型、经济金融保险型、教育型、空间型、工程技术型等全方位对策类型,对城市灾害管理体制进行整合,全社会共同参与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并对单项城市防灾规划提出规划的基本目标和原则的纲领性计划。 简言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实质上是一种有关城市防灾安全的公共政策,它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目的是通过多种手段措施,科学应对对城市长期发展有全局性影响的主要灾害类型,降低城市的综合风险水平,提升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保障城市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综合防灾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灾害种类繁多,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按其表现形式则包括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地质地貌灾害(滑坡、地震),城市生命系统灾害(包括城市交通运输、通信、能源、给排水工程等的毁坏),生物污染(生物及流行病),核污染。不管是采用怎样的分类方法,除了关注原生灾害本身,更要考虑次生灾害及衍生灾害扩大化问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通过新闻报道和卫星照片可以了解到:一方面绝大多数民众丧生于次生的海啸之中,而不是原发的地震灾害里;另一方面除了被海啸吞噬的区域几近毁灭,在那些只受地震影响但未被海水淹没的地区的房屋却只是在震中摇晃,强震过后,部分房屋不仅未垮塌,甚至连大的裂缝都没有。大地震深刻地警醒了人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解读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解读 新华社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建成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法律制度,加快形成预案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明确中央与地方应对自然灾害的事权划分,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三是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与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开展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四是加强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稳步提升受灾人员生活保障水平,把灾区建设得更安全、更美好。五是加强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提升农村住房的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六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新技术应用,促进防灾减灾救灾产业发展。七是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协调开展区域能力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应急避难场所以及社区和家庭减灾能力建设。八是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

云南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云南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 2020年) 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 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 2016 104号)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一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一工作成效 十二五 时期,全省地震二地质二气象二旱涝二森林火灾等灾害频发,在省委二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二高效联动,有力有序有效防灾减灾救灾. 灾害防治成效明显.通过实施应急体系建设重点专项规划二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10项重点工程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二 兴水十策二兴水强滇 战略二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等重大措施,着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应对了鲁甸6 5级地震二景谷6 6级地震二 2

4年连旱等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完成了54 7万户民房恢复重建.同 十一五 历年平均值相比,因灾死亡人口下降5 6%,直接经济损失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降低24%,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法制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制定二修订?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规定??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二政府规章.各级政府成立了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强化党委二政府统一领导和部门分工负责,工作合力显著增强.统一领导二分级负责二属地为主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灾害管理体制逐步健全;灾害应急响应联动二灾情会商研判二军地协同救援二专家咨询二信息共享二社会动员等协调机制逐步完善,统筹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工程防御能力稳步提升.各级财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加强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投入204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198万户二改善农村民居住房660万户;投入140亿元实施1560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入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50多亿元,完成3500多个地质灾害工程治理与搬迁项目,搬迁避让9万多人;通过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加降水101 9亿立方米;投资1021亿元实施山洪灾害防治二抗旱水源等重点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进一步夯实. 灾害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高.初步构建了覆盖地震二地质二气象二旱涝二森林火灾等领域的监测预警体系.地震监测能力达 3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为全面落实省公司《关于做好2015年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川广网发【2015】62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广电网络安全生产意识,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全系统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现将本年度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防震减灾教育为主线,以深化广电网络系统安全宣传工作为重点,集中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活动,营造良好防抗灾害氛围,保障和促进公司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全系统参与安全教育周活动受教育率达到100%; 2、全系统员工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3、全系统员工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明显提高; 三、活动内容 1、公司机关和各营业部组织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 2、公司举行一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本系统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关系到广电网络健康发展和本系统员工的幸福安宁。为此,全体干部员工要充分认识加强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营业部经理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活动要有总体安排,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把安全教育活动搞得既有声势又有实效。所有活动的过程要做好记载,摄好影,以备查。 第 2 页共 4 页

3、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各部门、各营业部既要明确分工,又要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组织指导,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四川广电网络苍溪分公司 2015年5月10日 第 3 页共 4 页

浅谈城市防灾规划

浅谈城市防灾规划 摘要:本文将介绍我国防灾规划基本内容,防灾规划最新趋势,并借鉴汶川、玉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结合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对防灾规划提出建议。 关键词:综合防灾规划生命线系统安全防灾减灾 1、引言 城市是人口和财富集中的地域。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城市系统越来越来越复杂,城市遭受的灾害种类增加,一旦发生灾害损失也越大,所以城市防灾规划就越来越重要。而过去的防灾规划只关注防震、防洪、消防、防空四项,为了保证城市健康、稳定发展,我们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来做好城市防灾规划。 2、城市防灾规划的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法》第十五条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震、防洪、防泥石流、交通管理、防空建设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其中包括两方面:(1)城市规划布局结构要有利于防抗各种灾害;(2)城市规划编制中要有各种防灾抗灾的内容。所以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就应该考虑防灾要求,在用地评价时就应该标出可能的洪水淹没范围、地质不良的滑坡、塌陷、溶洞地区、断裂带的位置,在规划布局时避免上述区域。 城市防灾规划包括两方面。在硬件方面,要布置安排各种防灾工程设施;在软件方面要拟定城市防灾的各种管理政策及指挥运作的体系。也就是灾害预防及灾害救护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城市防洪规划、城市防火(消防)规划、城市减轻灾害规划及城市人民防空规划。而其中防灾规划的重点是生命线系统(即那些维持市民生活的电力、燃气、自来水供应、通信等系统)的防灾规划,它包括四大网络:海陆空交通运输系统、水供应系统、能源供应系统、信息情报系统。电力是生命线系统的核心,主电网应形成环路,还应备有发电机及可移动式的柴油发电机,以提高应急系统的可靠性。燃气供应系统应能及时关闭,最大限度地避免引起次生灾害。供水应采取分区供应,设置多水源。电讯要有线与无线相结合,保证防灾、救灾信息的传播及告示的发布。保护铁路枢纽站、铁路干线的安全。生命线系统是长距离可连续设施组成,往往一处受灾,影响大片区域,所以应将生命线工程、结构物群当作一个整体规划和研究。 要坚持城市防灾、救灾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防灾救灾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专业规划的组成部分,要与城市规划的不同步骤阶段相适应。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要有内容和深度与其相应的规划。如城市防洪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要确定防洪标准、拟定防洪排涝规划方案、估算投资。再详细规划阶段,确定防洪排涝工程项目说明书及概算、编制防洪工程的设计图纸等。 各种防灾规划要相互配合,打破条块分割,避免各自为政,甚至互相矛盾或重复建设。还要从区域的范围来研究,如防洪规划不应停留在本城市的防洪、工程上,而英语该条河流的流域整治规划结合起来,上游进行水土保持,设蓄洪拦洪设施,下游疏浚河道等。 3.从四川汶川地震看防灾启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自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后,近32年来四川境内首次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此次地震强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资料

第一章 灾害:是以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的结果体现的。 城市灾害是指由于发生不可控制或未加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对城市系统中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物质财富造成重大危害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灾害分类:1、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而产生的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2:人为灾害,指人类社会系统或自然社会综合系统运用发展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是人为因素给人、自然社会带来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种类:1、气象灾害:①台风:特指其中心附近地面或海域12m高处最大风力≥12级(或≥64nm/h或≥32.7m/s)的热带气旋。②大风:指瞬时风速≥17m/s③干热风:在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0°,最小相对湿度≤30%,并伴有3级以上风的综合性天气现象。④沙尘暴:指大量沙粒和尘土被强风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不足1000m的现象。⑤霾: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使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会对交通、环境、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⑥暴雨:(50mm≤日降水量<100mm),大暴雨(100mm≤日降水量<200mm),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00mm)。暴雪一般是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10mm或以上,或12小时内积累降水量达6mm或以上的固态降水,会对农牧业、交通、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高温:指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现象、会对农牧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2、洪涝灾害 3、海洋灾害与海岸带灾:海岸崩塌是指发生在海岸的崩塌,主要发生在陡峭的岩岸或黄土类土组成的海岸。 4、火灾与爆炸 5、地质灾害与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崩塌又称塌方,山崩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迅速崩落滚动,而后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现象,崩塌包括岩崩和土崩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发生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 滑坡是指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整体向下滑移现象,也称垮山、走山、地滑、土溜。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沟谷中,由大量降水和冰雪融水等急促地表径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并有强大冲击力和破坏作用的特殊洪流。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是指在自然条件和人为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高程不断降低的环境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因自然动力或人为动力造成地表浅层岩土体向下降落,从而在地面形成陷坑的动力地质现象。 地裂缝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 6、生物灾害 7、生态灾害 城市灾害分类:1、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 2、城市主灾与次生灾害:发生在前,造成较大损害的城市灾害称为城市主灾,发生在后,由主灾引起的一系列灾害称为城市次生灾害。 城市灾害特征:1、高频度与群发性 2、强连续性和高扩张性 3、高灾损性与难恢复性 4、强区域性。 城市防灾范畴:防灾:是指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防御灾害发生和防止灾害带来更大损失与危害。 减灾:简单地理解就是减少或减轻灾害的损失。 抗灾、救灾、灾后重建 城市防灾:是指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是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的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 1城市防灾目标(P20):灾前预防——灾中应急措施——灾后重建 2城市防灾任务(P20): (1)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 (2)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