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的无知论

老子的无知论

老子的无知论
老子的无知论

“无知论”和《老子》第七十一章的现代解读

李伯聪

《老子》一书中,第七十一章有值得特别注意之处,因为它是全书中唯一的“单独”以认识论为“主题”而进行探究的一章。从现代哲学观点来看,在《老子》一书中,涉及认识论问题的章节不少,但在其他章节中,老子常常都是把认识论问题同其他问题(例如宇宙论、政治论等)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惟有在这一章中,老子才把认识论问题(“知”和“不知”)“独立”出来进行了也许可以称之为“纯认识论”或“纯哲学”性质的研究。

正如许多现代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古代哲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或者更直率地说就是最大弱点之一)是认识论研究不发达。在这个大的学术背景上去品味、解释《老子》第七十一章,会感到它格外宝贵。

大概正是由于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哲学家“认识论意识”不强的缘故,他们在解读《老子》此章时往往就不但难以理解此章中所包含的深刻哲学意蕴,而且还因此而导致了一个抄写和版本上的“要害性错误”。现代学者在评论此章时,对于此章的哲学意蕴大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对于理解此章的最关键之处似仍未“点破”。现将本人阅读此章时的一得之见撰成此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

《老子》第七十一章是全书中最短的章节之一。若以用字(不

计重复)之少,则以此章为最。如果不计虚词并且不计重复之实词,则本章仅用了五个不同的实词:知、病、不、上、圣人。

用字的简省自然决不等于思想内容的简单,可是,当用字的简省、字词使用上的重复与作者思想内容的深刻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使许多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深邃思想,甚至会使读者产生许多误解。在古代文献传抄方式的条件下,难以理解和误解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本章文句在版本上的一个“要害性”错误。

《老子》第七十一章各本异文甚多,现把刘笑敢《老子古今》所校定的文句录写如下:“知不知,上(为称引方便,以此为本章第一句);不知知,病(第二句)。圣人不病(第三句),以其病病(第四句),是以不病(第五句)。”

第二句之后,王弼本、河上本、傅奕本文句多出“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刘笑敢认为:“帛书甲乙本皆无,景龙碑本、多种敦煌本都没有这两句。其文句与内容与下文最后两句‘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明显重复,应作衍文删去。”1

虽然从校订工作的角度看问题,是否应该把第二句之后的“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看作是衍文,并不是一个小问题,但如果从思想内容的角度看问题,则“这句话”是否衍文就是一个意义不大的问题了,因为从思想内容上看,这句话是“有无皆可”的。更具体地说,“多”了这句话,第七十一章的思想内容无实质性增加;“少”了这句话,第七十一章的思想内容也无实质性减少。

1刘笑敢:《老子古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81页。

其实,在校勘方面,特别是从思想内容和章节主题方面看问题,最关键——同时也最难勘破——的问题出现在第二句中。

在《老子》的众多传本(朱谦之《老子校释》、蒋锡昌《老子校诂》等著作都曾经引证了众多版本)中,其第七十一章的第二句可以说没有例外的都写作“不知知,病”。马王堆帛书出土后,学者们注意到虽然在《老子乙本》中“这句话”仍同于众本,但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却“与众不同”地写作“不知不知,病”。高明认为甲本的文句乃“抄写之误”,“当据乙本”删去第二个不字2。其实,早在高明之前,许抗生就已经认为:“甲本误增一‘不’字。”3目前,在这个马王堆帛书甲本“不知不知”一语是否有误的问题上,现代学者是意见高度一致的。

在这个问题上,唯一持有不同观点的例外是戴维先生。戴维先生在《帛书老子校释》中说:“甲本是也”,“今从甲本”。戴维先生还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一个似乎是版本上的“根据”,他说:“陈旉《农书》曰:‘能知其所不知者,上也;不能知其所不知者,病矣。’殆陈所见本与甲本同也。”4客观地说,陈旉的上述文句,在直接的含义上乃是对《老子》原文的解释,其所见《老子》原本是否即如戴维先生所言,尚未可绝对肯定。实际上,陈旉《农书》之言,蒋锡昌已经在《老子校诂》中引证,但他却没有认为这里出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异文”,更无意以此为“根据”校正诸本5。

2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177-178页。

3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增订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1页。

4戴维:《帛书老子校释》,岳麓书社,1998年,第64页。

5蒋锡昌:《老子校诂》,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8年,第423页。

这就是说,在第七十一章第二句话上,在版本上出现了以马王堆帛书甲本“一本”与其他“所有诸本”“对垒”的阵势;在马王堆帛书甲本文句是否有错误的问题上,出现了戴维“一人”与其他“众多学者”“对垒”的阵势。这两个“对垒”都出现了以“一”“抗”“众”的形势,双方力量的悬殊和不成比例达到了最大的限度——对立面中有一方成为了“唯一者”,即严格意义上的“孤立无援者”。

面对这种“阵势”,我想成为迄今一直“孤立无援者”的一个“支援者”。本文以下就是我对马王堆帛书甲本“不误”理由的分析以及对《老子》第七十一章思想内容的一些新的解读。

(二)

在《老子》的传本系统中,河上本是一个影响重大的传本系统。王卡说:“《河上章句》各章之前,影宋本、天禄本、道藏本并有章名,敦煌各本及唐代其他版本均无章名”,“章名当係后人所加,唐以前无此。”6

由此看来,河上本系统在唐宋之间有人为《老子》八十一章增写了“章名”。从保存古本原貌的方面看,这项工作是有消极影响的,因为它有可能在读者中造成混淆《老子》版本原貌的后果;但如果从帮助读者理解《老子》各章思想要旨的角度看,这项工作又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它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帮助把握各章“主题”的钥匙。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河上本系统《老子》八十一章的各个“章6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第3页。

名”实际上就是对各章“主题内容”的一个明确提示或说明。如果使用现代术语,我们可以说这些“章名”也就是章名撰写者为读者增写的关于各章内容的“主题词”。

河上本系统《老子》第七十一章的章名是“知病”。刘笑敢评论说“得其旨哉”7。

我认为,如果按照高标准的要求,河上本系统对《老子》第七十一章的章名增写只能说达到了“近其旨”的水平,而不能说已经达到了“得其旨”的程度。

现代解释学(hermeneutics)认为阅读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对于现代中国读者来说,在21世纪解读《老子》时,不但需要有融合超过两千年时间视域的能力,而且需要有融合超过中国的万里空间而具有全球视域的能力。

应该强调指出:无论是从《老子》第七十一章的“本文”的角度看问题,还是从现代哲学和世界哲学的视域来看问题,《老子》第七十一章的基本主题都是“论无知”,这一章的最重大的哲学史意义就是它在哲学史上首次提出并强调了“不知”(“无知”)这个认识论范畴的重大意义。

如果一定要为《老子》第七十一章增写“主题词”的话,那么,这一章应该有两个“主题词”——“知”和“不知”。如果进而必须为这一章确定一个“第一主题词”,那么,这个“第一主题词”就是非“不知”莫属了8。而“知”只能屈居其后,作为“第二主题词”。

7刘笑敢:《老子古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81页。

8河上本系统在“章名”中实际上是把“病”确定成为了《老子》第七十一章的“第一主题词”。

按照这种理解和解释,《老子》第七十一章第一句(“知‘不知’,上”)是对“不知”主题的正面阐述;第二句(“不知‘不知’,病”)则是对“不知”主题的反面阐述。两句话一正一反,构成了对“不知”(“无知”)这个主题的完整阐述。

从语法和范畴分析的角度来看,第一句(“知‘不知’”)中的第一个“知”字是“普通动词”,但其宾语“不知”却是一个“专门”的“哲学范畴”;类似地,第二句(“不知‘不知’”)中的第一个“不知”是“普通动词”,但其宾语“不知”却是一个“专门”的“哲学范畴”。这种结构与《老子》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的结构非常类似——在“‘道’可‘道’”中的第一个“道”是“专门”的“哲学范畴”而第二个“道”只是一个普通动词。

在认识论领域中,一般性地承认“知识”的重要性往往不是困难的事情,而要能够认识到“不知”(“无知”)也是一个认识论范畴那就困难得多了,至于应该如何论述“不知”(“无知”)的哲学意义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由于不理解《老子》第七十一章的基本主题是“论不知”,不理解“不知”是这一章的“第一主题词”,这一章的第二句(“不知‘不知’”)在许多抄写者和解释者的视域中就变得难以理喻了,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几乎所有传本中“不知‘不知’”中的第二个“不”字都被漏写。幸而赖有马王堆帛书甲本之重见天日,这才使我们有了一个版本上的根据来重新校订《老子》第七十一章的“正文”。

从哲学原理、哲学范畴体系和哲学史角度看《老子》,其最重要

的哲学贡献自然应该是“道”这个哲学范畴的提出和确立,其次是“有”和“无”这两个哲学范畴的提出和确立。但“不知”这个认识论范畴的明确提出和确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绝不可低估和轻视。

(三)

许多现代学者在解释此章主旨时都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孔子的一段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例如,张松如认为二者“立意大体相近”9,陈鼓应说二者“立意亦相同”10,古棣说二者“相通”11,杨润根说二者的“意思非常相似”12。独高亨认为孔子之言“持义与老子不同”13,但令人遗憾的是高亨未对他的这个论断作任何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和解释。

我赞成高亨先生的观点,现具体申述和解释如下。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人在解释这段话时把最后一个“知”字解释为“智”。由于孔子教育学生的基本宗旨是伦理定向而不是智慧定向的,所以最后一个“知”字还是以解如本字为是。依此理解,则孔子此语的主旨是肯定了一种对于学习和知识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既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也不要虚伪地隐瞒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水平。

而《老子》第七十一章则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孔子立意不同。

首先,从哲学上看,《老子》第七十一章对知识和认识已经达到了“反思性”认识的水平。孔子强调的是对待知识的实事求是的态9张松如:《老子说解》,齐卢书社,1987年,第426页。

10陈鼓应:《老子注译与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第330页。

11古棣、周英:《老子通》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1页。

12杨润根:《老子新解》下册,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421页。

13高亨:《老子正诂》,中华书局,1959年,第141页。

度,而老子所强调的则是认识过程中的否定性辩证法,特别是认识过程中自我批判的辩证法。

从用字特点来看,《老子》第七十一章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复使用了“不”和“病”字,而这两个字都是带有“否定性”含义的词汇。全章用字共21个,其中“不”和“病”字一共使用了10次,几乎占了全章字数的一半(准确数字是47.6%);如果不考虑《老子》第七十一章的虚字(3个)而仅仅考虑实词,则“否定性词汇”的字数比例就更要超过百分之五十了(准确数字是55.6%)。这个用字特点不但是一个用字比例上的“奇观”,更是老子哲学中否定性辩证法在“词汇使用”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

上文已经指出,《老子》第七十一章的基本主题是“论无知”,其第一“主题词”是“不知”。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这个“不知”的含义不但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不知道”、“不了解”、“有所不知”,而且还包括着另外一层含义——必须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批评、批判、反思和否定。

有人说,在此章中“老子主张谦虚,反对骄傲”。应该承认,谦虚态度与否定性辩证法确实有某些形似之处,但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有人大概正是由于认识到了不能把“知不知,上”解释为主张谦虚,于是就主张把这句话的含义解释为“对于真理,已经知道了,自己反以为不知道的人,是最高明的”,这种解释在逻辑上出现了一些混乱,实在令人有些莫名其妙。实际上,如果用现代哲学的语言进行解释,“知不知,上”的实质含

义就是告戒人们必须认识和理解认识过程中“知”与“不知”的对立统一关系,必须从“有所知”的现象水平,进而深入到“知不知”的反思水平,必须深刻探索和把握认识过程中的“否定性辩证法”——这才是“真正的高明”。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自知其无知”的著名论点,在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子关于“知不知”的观点和苏格拉底关于“自知其无知”的观点在“历史的天空”中遥相呼应,成为古代哲学史上的奇特现象。虽然它们的具体内容和含义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在强调反思性和否定性认识的重要性这一点上有着非凡的灵犀相通之处。

其次,孔子关于“知之为知之”的观点所阐述的主要是一种对知识的“静态”的态度,而老子第七十一章所阐述的则是人类认识知识的曲折过程。

《老子》第七十一章认为人的认识过程不是“直线前进”的。人的认识要经历一个曲折前进——用黑格尔的术语来说就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前进——的过程。人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否定性认识(“不知”)的阶段和水平上。在认识过程中,应该努力超越单纯的否定(“不知”)阶段,努力通过第二次否定(“病病”)而达到否定之否定的阶段(“不病”)。

《老子》第七十一章第三、四两句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圣人不病”不应解释为圣人可以避免像常人那样在认识过程中犯错误,而应该解释为圣人由于

认识到认识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他不再企图(其实是幻想)一次性地获得“最后的正确知识”,而是企图努力经过并超越“否定性认识阶段”之后再获得“否定之否定的知识”。

根据以上分析和解释,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但是十分深刻的,而且是十分“超前”的。按照以上解释,《老子》第七十一章已经在比较简单、比较笼统、比较模糊的程度上认识到了认识过程中存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

应该强调指出,老子的这个观点是与老子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融贯”在一起的思想观点,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和“内在表现”,而绝不仅仅是什么偶然的火花迸发。例如,《老子》第四十八章明确提出了“为道日损”的观点。从这个“为道日损”的观点(以及其他类似论述)中,后人可以清晰地“听出”《老子》一书在认识过程(否定之否定过程)这个“主题”上所发出的多重变奏和美妙和弦。

对于人的认识过程,有两种相反的哲学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真理和错误是绝对对立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知”和“不知”、真理和错误是互相对立同时又互相渗透的。可是,无论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是在西方哲学史上,在很长时间内,占主导地位的观点都是把“知”与“不知”、正确与错误截然二分的观点。许多哲学家都试图找到一条“与错误无缘”的“绝对正确的求知道路”(例如巴门尼德就明确地区分了“真理之路”和与之截然相反的“意见之路”)。在这个大的认识论背景下,《老子》第七十一章的重大思想意义与价值就更应该

给予高度评价了。

第三,《老子》第七十一章中的圣人观与孔子关于“生而知之”的圣人观是大相径庭的。

所谓“生而知之”的圣人观,其基本含义中不但包含着承认圣人“天生而知”这一层含义,而且还包含着承认圣人从来不犯错误和绝对不犯错误这第二层含义。《老子》第七十一章也谈到了“圣人”,可是这里所说的“圣人不病”,其含义却不是肯定“圣人”绝对不犯错误,相反,在“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个论断中,明确地承认和指出了“以其病病”是“圣人不病”的前提条件。

“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老子》第七十一章中没有讲得很清楚,也许老子本人也没有进一步深入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但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就不是一个小问题了。如果从现代的观点来解读这两句话,则“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的实质含义应该就是对于人类认识真理过程的辨证本性的探索和揭示。

人类认识真理的道路不可能是“直达真理”之路,而只能是“病病”——用现代哲学语言表达就是“辨证否定”、“否定之否定”或“不断证伪”——的道路。在“辨证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即“病病”——的认识道路之外,从来不存在——而且不可能存在——一条只包含“绝对正确的认识元素”的通向真理之路。

(四)

在分析和讨论《老子》第七十一章时,许多现代学者都将其与《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进行对比,本文

以上分析已经指出,二者的主旨有很大不同,生硬地把二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是不适当的。

其实,《论语》中最适合用来同《老子》第七十一章互相发明的观点是《子罕篇》的第八章:“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

在以上这段话中,孔子明确地承认他是“无知”的。

在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无知”是什么意思呢?

理解这段话的关键是需要搞清楚何谓“扣其两端而竭焉”。程树德《论语集释》引《论语补疏》云:“此两端即《中庸》‘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之两端。鄙夫来问,必有所疑,惟有两端,斯有疑也。故先扣发其两端,谓而后即其所以疑之两端而穷尽其意,使知所问焉。”14朱熹《集注》云:“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李泽厚说:“苏格拉底以提问而求真理,或与此近?朱注缺‘正反’两端,应补入。”15

从认识论“理论”的角度来看,孔子这段话的含义要比那段“知之为知之”深刻得多。遗憾的是,许多人往往更多关注了“知之为知之”那一段话(这是应该的),而忽视了“无知而扣其两端”这段话(这是不应该的)。在进行老、孔思想对比时,孔子言论中首先应该提出来与《老子》第七十一章进行对比的应该是“无知而扣其两端”的思想而不是那个“不知为不知”的观点。

在对比《老子》第七十一章和《论语·子罕》第八章时,应该

14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585页。

15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20页。

注意,二者虽然有实质上相通之处,但仍然有重要的不同。二者在承认“无知”的重要意义和体现辩证法精神上是一致的,但所强调的重点却仍然有一定的差别。前者的第一主旨是对认识过程否定性辩证法的强调,而后者的第一主旨则是对中庸辩证法的强调。

(五)

由于现代学者在解读《老子》第七十一章时常常会联系和对比苏格拉底关于“无知”的观点,但学者们大都是“点到为止”,未见有人进行具体的和深入的分析。由于这不是一个可以“满足”于“点到为止”的问题,本文以下就尝试进行一些进一步的具体分析。

苏格拉底关于“无知”的思想见于柏拉图的《申辩篇》。事情的经过如下。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到特尔斐神庙问神一个问题: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出神谕说:没有。苏格拉底对此感到困惑不解,因为他感到自己是无知的,怎么会是最智慧的人呢?于是他就去同各种各样的人谈话,企图发现一个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人。可是,在谈话中他发现那些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并不是真有智慧。于是苏格拉底反躬自省,领悟出“只有神才是真正智慧的,那个神谕的用意是说,人的智慧没有多大价值,或者根本没有价值。看来他说的并不真是苏格拉底,他只是说:‘人们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发现自己的智慧真正说来毫无价值,那就是你们中最智慧的了。’”于是,苏格拉底就到处奔波去揭露人们的错误和无知。16

很显然,苏格拉底承认并肯定自己“无知”的“背景”和直接1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8页。

原因是“只有神才是真正智慧的”,这无疑是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和消极因素的。但所谓“人的智慧没有多大价值,或者根本没有价值”云云,显然也不是苏格拉底的真正观点。伊斯特林说:“苏格拉底做如是说的真实含义或许是想说明,承认自己在认识论上的谬误和知识上的欠缺是求知的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因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苏格拉底都不否认真正的智慧是人类的最高美德之一。”17姚介厚说:“他强调必须先自知无知,才能发掘自己的理性能力;他说同‘神的智慧’相比,‘人的智慧’低得没有价值,这并不是要贬低人的知识能力,而是对当时雅典人缺乏理智这种状况的批判。”18把《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关于“无知”的观点与《老子》第七十一章相比较,苏格拉底更着重于对“无知状况”的批判分析,而老子则更着重于对“无知状况”的超越。

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老、孔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有相似之处。这三位哲学家在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反思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关于“自知自己无知”的理论,这是发人深省和耐人寻味的。认真地对比和分析他们三人观点中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不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评价这三位伟人各自的哲学思想,而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知”和“不知”的辩证法。

“知”和“无知”问题,是具有广泛影响、久远意义和“深层渗透力”的问题,它不但是重大的“哲学史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现代哲学基础问题”。

17麦吉尔主编:《世界哲学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78页。

18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7页。

在人类历史上上,20世纪是一个空前动荡、波谲云诡的世纪。就经济学而言,在20世纪的上半叶和下半叶曾经先后两次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的大论战。在这个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世界性大论战中,哈耶克从20世纪30年代起一直坚定地“捍卫”“市场经济”,批判“计划经济”。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这场经济学论战中,对立的经济学观点实质上是建立在不同哲学基础之上的。“计划经济”的“支持者”实质上是以“全知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的,而哈耶克作为“捍卫”“市场经济”的“斗士”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经济学主张建立在了“无知论”的哲学基础之上1920。从哲学“维度”看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把围绕“市场经济”而提出的“无知论”问题看作是历史上的“无知论”研究的一个现代拓展。

在对“无知论”问题的现代分析和研究中,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等等不同学科的方法和问题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了。对于这些“现代无知论”研究中的诸多问题,本文无意于进一步涉及了,因为它们明显超出了本文“预期”“主题”的范围。

19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三联书店,2003年。

20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摘要: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 关键词:老子道家无为《道德经》保身修身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 老子是道家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无为?思想,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无为??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杜光庭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后世主要把它归纳为?顺其自然?,即顺应客观规律去做。 老子《道德经》 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e12959917.html,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作者:苏亚红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6期 【摘要】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的“有为”。 【关键词】无为;有为;发挥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思想研究中,将儒家思想定性为积极的入世,而将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思想定为消极的出世,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笔者认为,单纯地将老子的思想精神笼统地定为消极的“无为”欠妥当,是没有真正从整体上和老子思想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前提下来理解老子思想,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出世,而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法家是倡导以法治国,儒家是倡导以仁治国,墨家是倡导以兼爱治国,那么,道家则是倡导以“道”治国,所谓的“道”,也就是老子从万千的世界中所总结的规律,而“无为”,是遵守这些规律的基础。老子认为,“无为”是实现“有为”的最佳手段,大凡事想“有为”,必先“无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必多难,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六十三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称的“无为”,并非其终极目标或者生活态度,只是一种方法论,其目标仍然是“有为”,概况讲就是“无为”而“有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看似无为,实是有为。 1、老子思想的产生背景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春秋时期,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特点就是各个诸侯国分立,互相征战,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儒家、法家、墨家等流派一样,老子的道家思想也是围绕解决战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来展开的。在同 样的历史背景下,老子提出的“无为”同儒家的“仁术”有着很重要的相同之处。一是对战争的态度

关于水哲理的议论文高中

老子的水哲学思想 李宗新 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把水明确地提到哲学的高度进行全面而深刻地论述,因此称老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哲学家。 首先,老子对“道”的论述有明显唯物主义倾向。在《道德经》的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第四章中说:道“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八章中说:水“几于道”。第二十一章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四十一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第六十三章说:“道者,万物之注。”如果把这些论述综合起来,其主要意思就是:道,是独立存在于天地之先的万物之源。道生万物,是万物之宗,万物之注;道中有象,道中有物,道法自然。这些论述可以看出老子唯物主义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但老子又同时说,道是非常道,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是惟恍惟惚,是难于捉摸的,这也是古代朴素唯物论的共性。 其次,水“几于道”说明“道”由“水”而生。唯物论的认识认为,人的任何观念、认识和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老子的哲学把“道”与“水”联系在一起,无疑是他从“水”中得到启示,并用哲学的语言来抽象和概括了水的特性。老子在《道德经》第四章中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意思说,“道”是不可见的虚体,但它的作用却无穷尽,好似汪洋大海永远装不满。它又像深渊那样的沉邃,是万物的宗室。这里的汪洋大海,这里的深渊,无疑都是盛水之物。 最后,水“几于道”也是以水喻道。因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但是,水很像道,是道的具象和实体。因为水的特性和作用都很像道,这样就把“惟恍惟惚”,玄而又玄的道具体化,形象化了。 老子除了直接说水“几于道”之外,还用与水有关的“谷”来形容和解释道。在《道德经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云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是形容空虚,是存水的地方,这里的“谷”与“道”是一个意思。老子在这里继续以谷“几于道”来说明“道”是永恒不死的母性,是天地之根本,它的存在所发生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综上所述,老子的“道”是具有明显的物质性。 2“天下莫柔弱于水”柔弱胜坚强的辩证法思想 辩证法是揭示客观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老子的《道德经》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包阳,冲气以为和。”即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本身包含着阴与阳的内在矛盾。“三”是阴阳对立之“和”,从而形万物。“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生和发展的。老子在《道德经》中列举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大小、多少、高下、远近、厚薄、重轻、利害、祸福、愚智、吉凶、兴废、进退、主客、是非、辩讷、公私、贫富、治乱等等。这些都表明老子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种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看作是一切事物普遍的、恒常的规律。同时,老子还认为相反相成的对立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五十八章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都是老子对辩证法精彩的论述。 以水为题论辩证法的思想是老子水哲学的重要内容,老子关于以柔弱胜刚的认识据说源于他老师常枞对他的教导。西汉刘向在他的《说苑敬慎》中讲了这么一件事:老子的老师常枞在临终前,老子问老师还有什么事要交待,常枞张开他的嘴巴给老子看,说:“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还在。”常枞又说:“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没有了。”常枞

老子无为思想

老子“无为而治”与“以人为本”思想 主讲人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主任刘庭华 【核心提示】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天人合一,对当政者而言,要避免极端、奢侈、过度的做法,要以民心为心。这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思想不谋而合。 【坛主小传】 刘庭华,江西南康市人,历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中国孙子兵法学会、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和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课题组核心成员。 【老子语录】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这样万物就会自然生长而不去争谁是创始第一,蕃生繁衍而不据为私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自己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为而民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君王顺应自然,人民就自然化育;君王好静,人民就自然端正;君王廉政不搅扰民众,人民自然就富足;君王不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子。 君王心怀天下,小心谨慎,浑厚质朴。百姓都非常关注君王的一言一行,所以,君王应该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顺应自然规律而没有私心,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无为而治”的实质 是避免反自然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并崇尚的治国安邦方针政策。“无为”本意是什么呢?人们历来就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大概是因为“无为”这个词表面上太容易给人一种消极、无所作为的错觉,从20世纪开始,它就常常受到误解和批评。 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无为”是一个涵盖着深刻意义和博大智慧的哲学词汇。无为,既不是中国某些哲学史专家认为的“什么也不做”,也不是西方学者理解的“没有行动”。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无为”的真正含意应该是“避免反自然的行为”。应该说,李约瑟的理解比较科学,基本逼近老子的本意。 其实,老子讲得很清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意思是说:道,常常是不去刻意做什么,但事情却因为顺应自然去做而无不成功。王侯若能遵守这个原则,万物就会自然成长。自然成长而至欲望萌发时,我就用道的真朴来教育它。道的真朴能使它不会起贪欲。 老子还明确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思想,即用光明正大的方法治理国家,用诡奇的方法用兵打仗,用顺应自然不搅扰人民的方法安邦。他认为,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就越贫困;人民的利器越多,国家就越昏乱;人民思想越乱,邪恶的事情就越容易滋生;法令越多越森严,盗贼就会越多。 综合《老子》“无为”的思想阐述来看,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名词,老子完全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而提出来的。”无为”,主要是针对并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动辄随意颁布这个法令、那个制度;或朝令夕改,不讲政策的连续性。老子提倡,一切法令、政策的颁布都要“以百姓心为心”、“任百姓的自化(即自然)”。 《老子·二十九章》中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说,德才优秀的领导者要去除极端、奢侈、过度的行为做法。很明显,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本意和实质。所以,司马迁评价道家学术时说,道家宣传无为,实际乃无不为,道家的文辞使人难理解,但其主张是容易施行的,其方法是以顺应自然为原则,顺天应人是国君治国理民的纲领,能做到它,其思想和事业就可以不可磨灭。 这种充分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无为”的政治智慧产生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国,老子的思想的确是伟大的,超前的。 “无为而治”与 “文景盛世”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老子的哲学思想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与怪异可互相转变,善良与邪恶也能彼此循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著作《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古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炼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阐述“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广博深邃,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人是社会的人,又本是自然的人。在昔日有“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之说,今天开展的人体科学的研究,更加肯定了人的存在和宇宙自然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老子却领先提出了这一法则,能不让人称叹其前识! 何为“道法自然”?何又为“直觉”?先说“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它们的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道所使用或运用的是弱而不是强,是柔而不是刚)。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是混成的,绝对的(独立不改),是“有象、有情、有信”的物,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天下之物生于有,有是“一”,是万物的根子。有生于无,无是宇宙万物滋生的元始因子。有和无的统一就是“道”。 事事物物都有各自发生发展的途经,有各自前进的路;所以说“夫道若大路然”。大、逝、远、反,是道周行的历程。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内在因素。沿此历程循环往复,不可穷极,所以物质是不灭的。万物的历程是这样,人因物行事,又岂能改变那历程而不这样?只要掌握古已有之的道,来统率现有的种种事物,也就认识了自然的规律,认识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法自然《广雅-释诂》:“然,成也。”“ 道法自然”,即道法自成。道取法自己生成的样子,取法天然自然。凡事顺其自然,认其自生自成,听其自然而然。“万物作焉而不为始”,顺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便是“处无为之事”。这因物而为,即是法自然。如果违法自然规律来处事,则是逆天行事。逆天者亡,正是没有取法自然。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 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修身来看,他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从其强调对那些”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来看,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读后感1000字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读后感1000字: 文:徐世庆;此前我对于老子的思想有些错误的认识,近日,读了总厂推荐的关于“无为而无不为真的不作为吗?”以及“当官岂能不作为”两篇文章之后,我深感惭愧。于是,静下心来,翻开《道德经》阅读起来,这次我真正地认识了老子,认识了道家思想,认识了“无为”不是不作为。 “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按照标准作业执行,抛弃妄自作为,淡忘功名利禄,作为最基层的一名管理者,我究竟要做些什么呢? 学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要管理好人员。俗话说:“人员管理是最难啃的骨头”,其实我们只要牵住牛鼻子,懂得人性,把握好尺寸,利用好制度,这一切就迎刃而解。作业区的人员差异很大,用同一方法对待,可能会产生小矛盾。我们要以一颗坦诚的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的困难,对待问题我们要以礼服人、以情暖人、公平待人,充分利用奖惩制度,做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作业区全员的积极性和凝聚力,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学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要管理好生产。生产稳定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效益产生的源泉。生产顺行时刻牵动着我们最

基层管理者的心,作为联系酸轧、酸洗、镀锌、连退的纽带,保障5条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是我们物流人的首要任务,产线的每次争分夺秒的抢修,冲锋前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家电板、汽车板对外发出的第一个窗口,保证物流畅通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项内容。如何保障每一个环节的流畅,需要我们对产线的产能有熟悉的了解,需要我们对上卷的质量做苛刻的把关,需要我们对各个流程有精准的掌控,只有对这些业务了如指掌,才能对生产做到游刃有余。 学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要懂得管理好设备。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产线正常运行的前提,冷轧北区共有生产行车22台,检修行车16台,每台行车钢丝绳的报废标准,每台生产行车夹具护板的良好情况,每台车电气室的温度标准,我们都应该耳熟能详,因为只有做好这些,我们才能发现危险源,做到提前预判,提前整改,杜绝带病作业,降低突然出现设备故障的几率,尽力做到服务产线,保证产线正常运行。 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我不能做歪曲老子思想的“无为”人,不能做《人民的名义》里的孙连城,不能做遇到困难的“踢球人”,我们要在岗一日,尽责一天,敢于担当,脚踏实地,为冷轧总厂“精益打造冷轧品牌,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献出物流人的微薄力量。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 的影响 【内容摘要】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玄妙高深,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价值,但它更有价值地方,是在其人生哲学当中给予我们许多的实际教训和人生追求。老子的“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无为”的思想智慧指导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即使是到今天我们现代的大学生活,老子“无为”的思想智慧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子; 无为; 大学生; 生活方式; 影响. 《老子》一书意深思远,其上下两篇虽只有五千言字,却包涵着极其深奥的哲学思想。其深奥的哲学智慧,总给人以无比深刻的教训和思考,发人深省。但是,任何的哲学主张一般都是出发于普通人的普遍常识,与人民及人民生活休戚相关。老子其学说源于人民,且用于人民,与其说《老子》是老子的著作,还不如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就是说,老子思想是人类智慧的高度流露。首先,老子其人也是人民当中的一员;其次,《老子》也在不断地完善,也就可以说《老子》一书是于众人之手[②];最后,老子的思想在人民生活当中无一找不到符合这些道理的人与事。在老子

哲学体系里的天道、世道、治道、君道无不源于人道,人道即人生哲学,也就是说人民的道。人生哲学是老之哲学思想的基本,即使是儒家思想当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③]”亦是先起于人的自身,其家、国、天下更是离不开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里,两次对人的发现,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跨越,正是发现了人的劳动价值的极其重要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也正是因为人类要求个性解放与自由。所谓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保障那些作为群体基础的个体的不断地增长需求的实现;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则是不断地发现、肯定个体的需求并为之实现而不断探求和努力。满足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并实现人的个性解放、自由追求,社会就必然会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老子的智慧哲学也脱离不人生哲学,而人生哲学当中最值得探究的当然也就是老子对于人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人生哲学的总结运用都是植根于人类之片土地之上的。再来看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经济迅速地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也正处在一个由贫弱走向富强的全面复兴的社会转型期,而大学生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但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

浅谈老子的“无为”

浅谈老子的“无为”-新闻学 浅谈老子的“无为” 杨惠竹 【摘要】无为,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无为”一词在《老子》中出现12次,其中有6次是有关于政治的。从古至今,有无数学者对“无为”的政治意义进行阐释和解说。本文以现当代相关研究著作为基础,认真阅读了九大家的学说,对他们的“无为”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对不同的“无为”的政治定义以及为何如此定义进行解读。 关键词老子政治无为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据《史记》载,他姓李,名耳,字聃。但是《史记》对老子短短五百余字的含混不清记载给后世留下许多疑问,关于老子其人的相关记载少之又少,所以学界对老子其人其书有诸多争议。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相关考证与本文主题相关不大,不多加赘述,在这里取用冯友兰和李泽华两位先生的观点:书中的思想大约是老子提出的,老子其人在前,其书在后,该书应是老子一派的共同创作。即本文中老子其人与其书的思想是一体的,不加区分。 因为有关老子的史料过少,所以后人对老子本人政治倾向的解读看法极不相同,亦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思想的解读。“无为”众多的定义,也由此而来,以下粗略分为五种。 一、无为,即完全无为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为胡适,他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史》提出,老子的思想是时代的反动,他激烈的批评政府(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①)是反动的

表现,他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也是对当时政治的反动。胡适说:“凡是主张无为的政治哲学,都是干涉政策的反动。因为政府用干涉政策,却又没干涉的本领,越干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种反动,主张放任无为。”“这是极端的破坏主义。他对于国家政治,便主张极端的放任。”② 冯友兰也持该观点,说法与胡适相近:“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③道家认为天下大乱是因为做了太多的事情,所以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④所以圣王应该废除一切“有为”,消除祸乱,无为而治。 不过冯与胡略有不同,冯友兰先生对“无为,而无不为”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阐释出“无为”的另一种含义:“《老子》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道是万物之所以生者。道本身不是一物,所以它不能像万物那样’为’。可是万物都生出来了,所以道无为而无不为。道,让每物做他自己能做的事。照道家说,国君自己应该效法道。他也应该无为,应该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⑤在这里,无为就是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这个解释,与无为的第二大定义:不扰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无为,即不扰民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人物是任继愈,他认为“无为而治”就是不要过多的干预百姓。他认为老子的哲学反映了农民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抨击贵族的荒淫无耻,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压迫和剥削,这种“不扰民”的无为反映了广大农民小私有者的呼声。 刘泽华先生也持有此观点,但是与任继愈先生单纯的“不扰民”的定义有所不同,他认为,“无为”是少扰民与愚民。“无为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无

论老子无为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内容提要: 人们历来对老子哲学特别是其政治哲学中的基本思想——无为主义或者说无为论存在着较多的歧见甚至误解和曲解, 而要辨明是非,关键是首先应切实理解老子无为思想的本义, 从而弄清老子提倡无为主义的政治目的和意义,分析其在老子政治哲学中的独特意蕴和理论功能, 为正确地研究和评价老子政治哲学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逻辑基础。为此本文从无为即自然,无为即无事,无为即善为三个层次对无为的含义加以论述。 关键词:老子、无为思想、自然、善为 老子及整个道家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道德经中所表述的中心思想:无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乃至人们的一般的观念及行为均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 历来人们对老子无为主义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着诸多的版本,如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愚民理论。有的人认它为一种阴谋权诈之术, 有的人认为它一种消极对待,厌恶世俗的腔调。我认为这些见解, 其实都是不恰当的、片面的, 有的完全是错误的。但要真正辨明是非,我以为关键还是应切合当时老子所处的时代来理解老子无为思想的本意, 从而弄清老子提倡无为主义的政治目的和意义。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礼坏乐崩,民不聊生,朝令夕改的昏暗时代,众诸侯混战,都想称霸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老子作为当时的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和认识肯定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的,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观认识过去。以下就从:无为即自然,

无为即无事,无为即善为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述无为思想的含义。 ——“无为”即“自然” 老子的政治哲学立足于“无为”是有其理论上的内在逻辑依据的:老子的无为主义思想是从天道自然原理推演出了社会人事“无违”自然的人道原则, 体现了无为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老子认为:道作为本体,其实质就是无为所以“无为”是道之“德”的体现, “无为”是道的一种“上德”,老子说: “道常无为”“上德无为”(《老子》第三十七、三十八章, 以下凡引于《老子》只注章数)。又说:道生之, 德畜之,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也就是说, 道生万物,德养万物但“道”并不因此而把功劳占为己有,也不自恃有功对万物生长横加干涉,这是一种深远的德。道之所以会具有这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不居的深厚的道德是出于道的自然本性。老子认为道的本性就是不用心、不经意、不强求、自然而然的态度去成就一切。“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第七十三章)。道的这种自然性就是无为“无为”也就是无违自然,因任自然而无所作为或不强作为之义。王弼以“顺自然”一语来诠释老子的“无为”是深得其精髓的。在老子看来, 不仅道“无为”,而且天地万物在其本性上也都是“无为”的,因此人当然也不应例外。所以老子得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这一结论。所谓“自然”, 就道自身来说, 就是自己如此之义,而就道与万物的关系来说,就是顺应万物之固有本性、使之自然而然地演化之义。可见, 道的作为就是一种“顺其自然而为”老子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天地无所偏爱, 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听任百姓自然地生活, 这种使天地万物“自化”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摘要:《老子》中曾经提出:“有与无,乃是万物之根源”。而“无为”,作为一种辩证的思想,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更是深刻影响了无数后人的处世之道。试结合老子的整体哲学理论体系,从老子“无为”思想的产生原因、内涵、与孔子的“无为而治”的比较中,解析老子“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以及老子“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无为;无为而治 “道”是万物发生、存在的根据和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万物必然回归的终极状态,其核心在于尊重自然规律。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那句“天下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阐明了“道与有、无”的关系:道即无,由无生成有,即一,从而二而三而多,成为万物的起点。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 “道”是老子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而老子的“无为”,也是在其“道法自然”思想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而这里的自然,是指“本然”、“自然而然”,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庞朴先生在《道家辩证法论纲》中又指出:“无”字被选定为道家的哲学范畴,有其深远的思想渊源。在甲骨文中,“無”(无)字是一个舞蹈者的形象,“無”和“舞”本是一个字。舞蹈是侍奉神灵的一种动作。而神灵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人们通常在舞蹈时想象其存在,并只有利用舞蹈的模拟动作或者叫舞蹈语言去与之交谈。以舞蹈事神的工作,慢慢分工到一些专人身上,他们是“巫”。这些“能事无形以舞降神”的“巫”,在原始人看来,他们与事神的“舞”以及舞所事的“無”(无),也是混沌一体的,于是也以那同一个图形来表示。这些巫心目中的“無”(无),不仅不是虚空或没有,而是主宰万物、支配一切的神圣的“有”。这样的“無”(无),正是后来道家思想的源头。 正因为“无”的原始意义是“似无而实有”,因而就其本义而言,“无为”并非不为或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似无而实有”的行为。 老子当初提出“无为”概念,主要针对的是侯王等统治者的“有为”。当时的情况是:列国争城掠地,贵族骄奢淫逸,苛政猛于虎,法令多如牛毛,人民怨声载道,暴动彼伏此起,这些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所致。所以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之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可见老子在此所说的“有为”(在《老子》书中,“有为”只此一见),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有所作为的涵义”根本不同,它是指统治者从自己和本阶级的私利出发,根本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倚仗武力和权势的强行所为,恣意妄为。老子提出“无为”的概念,旨在告诫侯王等统治者不要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而强行所为和恣意妄为,期望他们能够效法道的无为和圣人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从而为人民的自主、自化、自成和社会自治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另外,“我(指贤明的君王)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这里说的圣人的“好静”、“无事”、“无欲”也是“无为”的意思,突出强调了不强行干预事变的自然进程。 因为在老子看来,凡事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会有大灾难来临。“民不畏威,泽大威至”(七十二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说的正是如此。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在对待旧制度的态度上,与孔子有所不同。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杨殷周、尤其是西周文化的立场上,以继承西周文化为己任,并在旧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使之适应新时达的要求。例如在天道观上,一方面续宣扬西周以来的天命论,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另一方面,他不再强调上帝的人格形象,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为天并不发号施令,四时百物则自然地运行生长。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完全强调人为的作用,说:“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天的权利范围,强调了人的作用,消弱了人的绝对权威性。再如在对待西周以来的由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上,孔子极力主张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提出“立于礼”、“以礼让为国”等思想,同时又主张对礼乐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反对徒具形式的虚伪礼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就是说,礼制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既要继承又要改变。孔子为了挽救礼乐制度,特别提倡用“仁”的思想来充实“礼”的内容。认为没有仁爱的思想,就谈不上礼乐。他提倡“礼,与其奢也,宁俭”的思想,即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为好。礼节仪式不在于繁多,而在于能否体现仁爱的思想。 在对待传统的礼义文明态度上,老子则与孔子不同。老子对传统礼义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认为礼已是人民手中虚伪、欺诈的工具,成了祸首。至于仁义,老子认为它只是在纯朴大道废弃之后产生的东西。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民复孝慈”。但老子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抛弃礼乐仁义的思想。《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可见,老子并不一概否定礼乐文化。如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同时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这是要求去掉虚伪的仁义,而提倡真实的仁义。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老子激烈抨击礼教的虚伪性,但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礼义的作用,不过只是把礼义仁爱放到了他的“道德”思想之下,置列于次要的地位加以保留。 老子提出的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论——宇宙本原论与宇宙生成论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从宇宙观的高度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第一位思想家。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是上帝神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犹如西方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样。在中国历史上,首先起来用新的宇宙观来代替上帝神学统治的是老子。在天道观上,老子要比同时代的孔子和稍后的墨子进步很多。孔子要求人民要“知天命”、“畏天命”,并没有能最后冲出西周以来传统天命论的束缚。而战国前期的大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仍然坚持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思想。就墨子承认天有意志这点讲,他的思想落后孔子。但墨子又不同意孔子的天命论而鼓吹“非命”,他对天命论进行了批评,认为天命论是古代暴君创制出来的,“非仁者之言”,并从感觉论出发,论证了“命”是见不到听不到的东西,是不可能有的。可见,不论是孔子还是墨子以及他们的“天命”和“天志”论,都没有最后冲破传统天命思想的束缚。老子他大胆地向传统天命论进行了挑战,否定了天志说和天命说,提出了天道自然说。他把天地一样都当作自然的东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没有仁爱的心,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看待。天地都没有什么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 为进一步探求天地的起源和整个宇宙的本原问题,老子立足现实的宇宙万物的观察,由今而推至古,再从古以推演出今的思想方法,终于提出自己全新的宇宙观——即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原论和宇宙生成论。 在这一个新的宇宙起源说上,老子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摘要:《老子》中的哲学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智慧,本文主要从修身养性和辩证观两个方面论述老子的思想,并结合当前社会问题谈老子的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老子老子思想哲学观 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唯一的著述《老子》中。老子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心理学、军事学等方面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其很多哲学观点,对中国的文化更是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的心理问题也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很多人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和迷茫,有的甚至绝望,而走向不归路,很多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再来看老子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一.修身养性 老子多次以水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修养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但是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微之地,所以它更接近大道。它总是处在亲和的地方,思想上总是保持深藏不漏,总是倾向于仁爱,言语总是守信,政治上保持安定,做事情很干练,举动也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老子眼中,修养到达最高境界的人就像水一样,水的特性就是谦和柔顺,但是它与世无争。做人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达到了境界。老子的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做人也应该像水一样,能处于卑下,能包容一切,能服务他人,能做到不争名夺利,这样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水的特性还表现为“柔”,老子贵“柔”的思想在很多章节都有所表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