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李鸿章

论李鸿章

论李鸿章
论李鸿章

论李鸿章

摘要:李鸿章作为一个影响了晚清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汉族官僚。一生奔波劳累,最后却落得被时人、后人唾骂的卖国贼。他作为近代中国一位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言所行更是斑驳陆离,因而人们评价起来众说纷纭就没有什么可怪的了。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天,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偏见,全面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关键词:李鸿章;中法战争;洋务运动;对日外交。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关于如何评价李鸿章,我想先从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入手,甲午战争使他一生事业名声扫地,对日外交遭到惨败。他也承认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

一、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是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而引起的。1882年11月,李鸿章奉命与法国驻华公使宝海在天津进行议和谈判,这是中法第一次正式的外交谈判。清政府和李鸿章主张做出一定让步,以便结束中法争端。李鸿章与宝海签订了一个备忘录,即《李宝协议》。茹费理上台后急于吞并整个越南,于是撕毁了《李宝协议》,撤回宝海,改派法

国驻日公使脱利古来华重新谈判,提出了更苛刻的条件,使中法争端升级。对于法国出尔反尔,得寸进尺的无耻要挟,清政府和李鸿章表示相当的义愤。加上驻英、法公使曾纪泽不断传来法国加紧准备扩大侵略的情报,清政府不得不引起重视,作必要的防务部署,命令滇、桂前线向境外增派部队。著派李鸿章迅速前往广东督办越南事宜,所有广东、广西、云南防军,均归节制。”对于这一任命,李鸿章分析形势,从中法交涉的全局出发,向清政府建议,他宜暂住上海,观察形势发展,相机再定进止——这就是所谓“李鸿章拒绝赴粤问题”。李鸿章这样做是不是像有人认为的“胆小怕死”,“不愿为国效力”呢?不是的。他是有客观理由的。李鸿章拒绝赴粤,一是考虑,即使战争可能爆发,也应该将根本放在加强北洋防务方面,不能使重心南移造成北洋不稳,动摇大局。二是考虑,中法交涉毕竟还没完全破裂,中国在决策时应留有一定余地,以示在战争和外交解决之间可进也可退。客观地说,李鸿章的想法是符合实际的、顾全大局的。正因为如此,清政府才同意李鸿章暂住上海。李鸿章在上海期间既非避难,就不会轻松——他与一些外国人士接触,设法了解法国的动态以及列国对中法争端的看法;他还与朝廷和前线官员密切联系,商讨调兵布防、购买运送武器弹药装备以及筹措款项等事宜,做出积极的努力。此外,李鸿章在上海还奉命与法国驻日公使脱利古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充满火药味的外交谈判,这是中法间第二次正式谈判。李脱谈判,法国方面根本没有诚意,完全是想恃强逼迫中国放弃全部越南。因此脱利古大耍手腕,有时软磨诱骗,有时又暴躁不安,以势相逼,以战相胁。

尽管如此,李鸿章秉承清政府的旨意,不卑不亢,坚持定见,正言驳斥了脱利古的无理要求,使法国的侵略阴谋严重受挫法军竟无理发起攻击,清军被迫还击——这就是北黎事件(又称观音桥事件)。法国重演强盗故伎,于是挑起了第二阶段的中法战争。李鸿章务当认真戒备,不可稍有疏虞。战争爆发刚几天,朝廷专门派张佩纶到天津征询李鸿章对战与和的看法,也表示出对北洋防务的格外关注。事情很明显,如果李鸿章没有把握保证北洋安全,清政府就不好下坚决抵抗的决心。李鸿章拒绝援闽,主要是考虑战争的全局,为确保北洋安全,防止动摇大局。此外,李鸿章拒绝援闽也有警惕俄国、日本趁火打劫。清政府和李鸿章从中法战争以及周边形势的全局考虑,确定以北洋防务为根本的思想,故而没有派船援闽,其决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洋务运动

趋新实物,是李鸿章的特点,他认识到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不能只向外国人买兵器,所以他积极投身洋务,作为晚清五大洋务集团,拉开了近40年“洋务运动”“同光中兴”的序幕(而且他也是谢幕者)。一方面,他办实业,铁路、海防都是他最早创办的,另外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电报也,据说创造了47个第一,非常不容易。另一方面,他同时看到光有造机器的的机器不行,还要有造机器的人和懂原理的人。于是他派遣留学生。近代留美幼童,福州船政学堂,陆军军官,都是李鸿章派的,不过留学周期太长,而洋务急需人才,于是聘请洋人,聘请土籍科学家如徐寿、华恒芳等。另外设立翻译官,翻译了很多科学、军事方面的书籍然后办学

堂,做了很多事情。在办军事工业后发现国不富就无法养兵。于是又办民用工业,办轮船招商局和洋人争利,开煤矿。办民用工业钱不够用,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官方出一股,民间资本出一股,总的是国家控股,官督商办。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体制。

事实上,李鸿章搞洋务是阻力重重的,很多人认为他大逆不道。比如造轮船,要大机器生产。当时很多顽固派就反对,而且势力很大,认为立国之道在人心,在孔孟之道,不在于机器,那是奇技淫巧。以洋人为师就是乱我中华,就是用夷变夏。至于修铁路,19世纪70年代初就提出来了,最后1889年慈禧下懿旨批准,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耽误了20年。在期间李鸿章修了一条70公里的铁路用来运煤,当时遭到反对。结果不敢跑蒸汽机车,而是用骡子在铁轨上拉着跑。至于洋务运动需要的技术人才,在当时根本没有人愿意学,认为只有孔孟之道才是正道。比如严复就是想走功名之路,但后来父亲死了,家里很穷,他才进福州船政学堂。在洋务派和顽固派历次的争论中,顽固派总是把技术性的问题上升到道德层面,上升到违反孔孟之道。中国人有种泛道德化的倾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纵观整个洋务运动,李鸿章克服了重重困难,中国才取得来之不易的一点点近代化的进步。由此观之,李鸿章是个爱国士大夫。

三、对日外交思想

李鸿章力主与日本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是李鸿章“联日”的开始。日本明治维新后,李鸿章逐渐认识到其迟早会对中国造成威胁。而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企图首先打开名义上是中国属国的朝鲜的大门,要

求与朝鲜建立排斥中国的“正常关系”。在遭到朝鲜的坚决抵制后,一方面开始大力宣扬所谓“征韩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改变策略,决定先与清政府订约建交。日本要求订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许多顽固派的极力反对,以日本为外援就成为日后李鸿章“联日”的主要原因。1871年9月,李鸿章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此时李鸿章主张与日本订约并提出“联日”,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考虑到日本与中国地缘接近,又日渐强大,试图“以示羁縻”,防止日本侵略中国。二是避免日本与西方勾结。三是联络日本对付西方列强,隐含了李鸿章联络日本对付西方的意图。李鸿章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他顶多希望在再次遭到西方侵略时能与日本互通声气,取得日本的支持,而不至于使日本也加入西方侵略的阵营。

1874年5月,日本悍然派兵侵略台湾,对当地高山族人民大肆烧杀掳掠。李鸿章开始认识到日本对中国居心叵测,“联日”的想法因此有所动摇,并开始意识到要采取措施防范日本。他强调了海防的重要性,力主兴建水师。李鸿章开始着手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水师,提出要与“日本角胜于海上”。但是日军侵台虽然使李鸿章对日本开始产生怀疑,却仍没有放弃联日的想法。在处理日本侵台的问题上,他采取了退让的政策。他认为日本的兵力不足与中国为敌,早晚也得撤兵。而且中国即使能够取胜也不与日军开战。李鸿章在台湾事件中主张对日妥协,主要顾虑的是中日开战的后果,“恐是中外构乱之始”,“兵连祸结之象”,担心中日战争一起,列强乘机加大对中国的侵略。李鸿章从“联日”转为“防日”,李鸿章在中日谈判之初,也主张分岛改

约。但后来,他逐渐认识到防日比防俄更重要,中俄关系紧张时日本往往乘机要挟,而且“日人之诡异,断不肯助我拒俄”。尤其当李鸿章得到确切的消息,中俄关系有缓和的希望,“俄人实为自固门户起见,尚未蓄意起衅”,同时又意识到日本的侵略野心不小,于是对日本的态度转趋强硬。他在给清廷的奏折中开始反对“联日拒俄”之说。尤其1871后沙俄占据伊犁,对我国西北边疆构成极大威胁,因此主张对日让步以“联日防俄”。李鸿章曾长期跻身于晚清“外交第一冲要”,时人称“一生功过在和戎”。外交的成败,自然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外交政策的当否。

通过对李鸿章的认识,我觉得今天的中国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洋务运动时期搞的官督商办,一百年后我们的改革也在用。我们今天的国有企业改革也是国家控股。对于个人来说,李鸿章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是先攻学历资本,获得后立刻转向实力和道德资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也不能颠倒顺序,这也是对于个人来说是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

1、邵循正等.中法战争:五[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顾廷龙.李鸿章全集: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中国政治制度史》

4、孙志芳《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5、刘世华《李鸿章与日本》

近代史论文——浅谈李鸿章

纵观历史,人物万千,可是人们对其的评价,几乎都逃不出一个极端化的范畴。在人们眼里伟大的人没有瑕疵,而卑鄙的人没有一点人性。李鸿章就是其中的典型。 可是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卖国贼,《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两条罪状就足以让人们将他彻底钉死在卖国贼的柱子上,永世不得翻身。 他真的只是一个卖国贼吗? 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李鸿章是功大于过。 诚然他为了家族和自己的利益,受过贿赂,打压他人产业。但是他对于中国,对于历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绝不是一个卖国贼就可以掩盖一切的! 作为政治立场和他对立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悲李鸿章之遇。既然两者对立他的话应当有相当的可信度。 也许有人说,一家之言而已。那就来纵观其一生,再做评价。 李鸿章出身于翰林,清代文贵武贱,但他后来毅然从戎,虽然其中有吕贤基的原因,但大部分还是出于李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为什么毅然从戎呢?因为时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神会动乱不堪。太平天国运动,使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精神的体现,可是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对于中国需要的是富强,是统一,是一个强大的政府!因此,作为有远见的他又怎么会置之事外,唯有挺身而出。 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 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无法拯救中国的命运。但这个结论是怎么出来的,是在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起来的,而李鸿章大力发展洋务运动的时候,洋务运动并没有失败,并且还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的中兴,至少让中国打开了国门,让新的技术进来了,在实践中慢慢的摸索出来,原来中国不仅是技不如人,而是制度不如人。可是试问一下,有谁能够在当时就能一眼发现中国贫弱的症结所在?没有人,纵然是康有为,纵然是孙中山,他们不也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以后才发现中国贫弱的根本所在,才提出变法革命救国的吗。而在当时,可以说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当时能够救中国的,只有洋务运动,而李鸿章正是洋务运动最大的实施者。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北洋水师更是全军覆没,更令人们谴责洋务运动的失败。可是事实证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是必然的,海军军费的挪用,旧式军队的腐败,官

浅谈李鸿章

浅谈李鸿章 摘要:说到中国近代史,不得不谈李鸿章。作为三朝老臣的他,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诸多大事件中都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个人印记。对于这样一位重要且复杂的历史人物,民间长期以来对的评价多为简单的“卖国贼”三字而已。而李鸿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绝不是仅通过一两件事就可以说得清楚的。因此我们应从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抛开固有观念,全面地看待李鸿章,才能还原一个更真实客观的李鸿章。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中兴名臣、地主阶级、近代化、外交、保守、创新、误国 正文:李鸿章所处的时代,乃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中华帝国大门的同时,也深深触动了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李鸿章深知,列强崛起,强国林立,中国再也不能沉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固步自封了,要想实现国家富强,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在李鸿章的主导下,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无不倾注着李鸿章的心血。作为地主阶级的李鸿章,反而成为了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 在多年担任洋务大臣的过程中,李鸿章成为了清末最精于与列强打交道的中国人,以致于列强“只识李中堂,不识清政府”。也许,人们只看到李鸿章所签订的一个个丧气辱国的条约,却没有想过李鸿章

在“弱国无外交”这个残酷现实下的无奈。在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李鸿章总是抱着“争得一分是一分”的信念,努力地把把损失降到最低。也许是对李鸿章外交手段的敬佩,西方一度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并把他与俾斯麦,格兰特放在一起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对于李鸿章这样一位复杂的争议人物,之言片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再详细谈谈李鸿章。 1.个人性格 李鸿章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教育,读《四书五经》长大,身上自然也少不了中国传统读书人保守,迂腐的性格。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信仰,使得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保守的性格,使得李鸿章在面对列强乃至后崛起的日本的挑衅时,一味避战求和。李鸿章通过科举入仕,自然对帝王家有感恩戴德之心,所以他也和历史上的许多忠臣一样,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时候,李鸿章一直力图实现清朝中兴,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搞洋务运动。李鸿章肯定是想像诸葛亮一样名垂青史,成为一代贤臣的,所以他鞠躬尽瘁,为洋务运动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可惜历史并没有给李鸿章这样的机会,《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让李鸿章背负了“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的骂名,努力想成为诸葛亮的李鸿章却被人们比作秦桧,历史的可悲之处正在于此。 虽然李鸿章身上有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性格,但他并不是冥顽不化的。 在实战中领略到西洋军械的威力后,李鸿章产生了“虚心忍辱,学

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兰台世界2012·10月下旬 外,唐代诗人蔡孚的诗文当中对马球运动就有所描述,他的《打毬篇》中写道:“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合月作楼。金锤玉蓥千金地,宝杖佩文七宝毬。共道用兵如断蔗,俱能走马入长揪。”全诗的内容当中就提到了“德阳宫”中进行马球比赛的情形,而“德阳宫”是东汉末年的洛阳皇宫,后来这座宫殿被董卓烧毁。从这个诗文当中可以看出,作者那时候认为东汉时期马球运动是宫廷运动的重要形式,可见在唐朝人眼中马球运动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东汉时期已经流行的运动,而且东汉时期在宫中还修建了专用的马球场[4]。所以笔者认为,马球运动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时间远远早于唐朝,而且不是直接传入到中央,是从外部逐渐渗入到中原地区的。从马球运动的用语角度来分析,马球现代的英文名称为polo ,在波斯语里发音为giu 或guy ,发音同现代汉语的qiu ,应是汉语 “毬”字的音译。同时又根据波罗一词是出于英语polo ,亦即马球之意,而其发音又来源于藏语的“氆氇”(Pulu ),据此就有人认为马球运动应当是先在西藏地区产生,后传到波斯再由波斯传到欧洲,同时在唐朝时期波斯又作为文化交流的内容传回到唐朝[4]。这种说法是有一定合理性的。首先,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丝绸之路是分不开的。在秦汉以前,中国与西亚以及北亚和欧洲的交流非常少,而在西汉之后,文化交流变得非常频繁,在唐代时期达到顶峰,而这一变化就缘于丝绸之路的开发。丝绸之路贯穿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到中国西北部以及西亚、北亚和东欧地区,如果马球文化是外来的或者是传出去的,一定经过这条途径,因此变化也与此有关。从马球运动的读音上来说,polo 一词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说明polo 一词的词源一定与马球运动的起源有关。那么,再反观马球运动的古语发音,藏语 当中的 “氆氇”(Pulu )就是指马球运动,而且,从字形的发音上来看,这个词组是从字形上构成的,而非从音节上构成,肯定不是对外来 词的音译,只能是先有的事物再有的发音,所以说,马球运动的polo 读音,一定是从西藏地区传出去的。另外,马球运动在波斯语里发音为giu 或guy , 都是与汉语“毬”的读音相同的发音,而“毬”是在中国汉代以前就有的发音, 就是指球类运动,所以也不会是对波斯语的音译。所以笔者认为,波斯语当中的giu 或guy 是从中国地区引入的,而且是通过官方渠道。 根据上述论断,笔者认为,马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的西藏地区或者西北地区,其传播出去的渠道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丝绸之路的民间传播,另外一个是通过官方的传播。那么,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的途径就比较清晰了。马球运动是一种在马背上的运动,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很难有机会参与,在唐代以前也很少有记载在民间的官员和富商当中有从事大规模马球运动的,那么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的途径一定是通过皇室,后逐渐扩大。而皇室当中的马球运动虽然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但是大规模的推广一定是在唐代时期,因为,从唐代以后关于宫廷、 官员乃至书生从事马球运动的记载就非常丰富了。所以笔者认为,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不是从民间的辐射式传播,而是通过官方的影响力进行的传播,即先兴起于都城,之后逐渐在各地兴起的。 参考文献 [1]戴伟谦,袁俞光.中国古代马球运动起源论断的比较[EB/OL].[台湾地区]国立体育学院论坛,民91,13卷1期. [2]韩丹.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5).[3]希罗多德.波斯战争第9卷. [4]姜伟伟.中国古代马球运动的历史溯源[J].音体美, 2010.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洋务派的核心人物,其外交作为在中国近代史上难以回避。从1863年荣升江苏巡抚兼南洋通商大臣开始,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晚清外交生涯,直至1901年因病去世,近四十年为晚清政府服务,主持操办一切重要对外交涉,因此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就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写照。当时清政府衰微没落,资本主义处于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加紧对外扩张和殖民活动,一系列的国内外客观形势造就了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策略以及外交行为。 一、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外交思想 1.“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思想的形成。李鸿章形成这一外交思想是基于对晚清的时局和国际局势清醒的认知。 在他看来,“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而终败”,李鸿章看到了中国的国力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只有隐忍徐图”,“力保和局”以求生存。国家间的交往并非只依靠外交家的聪慧才智和灵活手段,外交是基于国家 的经济、军事实力的。但晚清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微,“弱国无外交”,靠李鸿章一人之力难以改变局势,晚清政府更不可能取得平等的外交地位,以订立不平合约而避免战争,减小损失,维持稳定局面,为自强创造有利环境是当时晚清政府唯一的出路,“外须和戎”的思想正是由此而得。李鸿章还认识到,铁枪火炮是西方国家强大的重要原因,中国的“闭关锁国”已使得武器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学习西法是自强的重要手段,“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对晚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认识,促使其形成“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的外交思想。这一外交思想的最终形成除了客观因素起作用之外,李鸿章个人的主观因素不可忽视。其父李文安进士出身,对李鸿章教育尤为严格,自幼所受的教育均为儒家传统思想,一生遵循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道德纲常,忠于君主,忠于朝廷。这就使得李鸿章在与坚船利炮的列强交涉中,为保清廷免遭推翻的厄运,推行对外 “和戎”的政策, 衷心维护清廷的利益。其次,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深受其师曾国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舞台上的灵魂人物,其外交思想对晚清政府和中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主导性影响。本文将结合历 史背景,对李鸿章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外交思想进行概述、分析,从而阐明笔者的一己之见。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外交策略应用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刘海荣 摘要关键词………………………………………………………………………………………………………………………………………………………档案解读 DANG'ANJIEDU 43

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历史论文

功过是非李鸿章 摘要 提起李鸿章,国人们必然会联想到“这是个卖国贼”。确实,李鸿章跟着西太后做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坏事,也签了许多至今倍感屈辱的条约。但他也并非是一个只有是非而无功的人。李鸿章是晚清伟大的人物,他继承老师曾国藩的事业,开启中国看世界的新眼光,他是一个真正开眼看世界的中国文人与官吏。 关键词 李鸿章功过是非洋务运动不平等条约中国发展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而且也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他的是非功过,百年来评论不断,有人予以同情,有人以近乎残酷的论调将其一棍子打死。然而我认为,李鸿章的所作所为皆处于当时之大背景下,我们不应以现代人之眼光去评价那个时代的人。 1958年他的棺枢被挖出,然而随着当时人们的一致痛骂 尸体也遭遇了车裂之厄 当年权倾一时的晚清重臣就这样彻底的粉身碎骨了。时至今日 关于他的功过是非 仍有着太多的争议。他是外国人眼中的爱国者 万国运动会时是他在世界人民面前唱起了中国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他兴办洋务、筹建海军、积极斡旋于不同的国家之间 然而一人之力又怎能承担起整个国运之悲凉?他是国民眼中的卖国贼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他留下千古骂名。然而时值临终,问及国事,他欲语泪先流…… 早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已显露出他与大清国多数官员的不同之处:他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武器有着极大的兴趣。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中国最大的一家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开始了他祈盼中国自强的洋务生涯。19世纪 70年代,他又以求富为名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在培养人才方面,1863年他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外语和自然科学的新人才。此外,他还苦心经营北洋海军。虽然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但是在当时国民尚处愚昧阶段,满朝文武仍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情况下,敢于学习、引进新生事物,将“师夷长技”投入实践,李鸿章的眼光不可谓不远,胆识不可谓不大。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将,李鸿章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国人称李鸿章为大卖国贼皆因其参与签订了多部不平等条约,其中尤以《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为最,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不公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其实签定这些不平等条约不能说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误,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以当时清朝的国力,即便没有李鸿章,换别人去结果也决不会比这更好。更何况李鸿章的一举一动又都是得到清政府认同的,他只不过是一只替罪的羔羊。 有人曾说,如果没有甲午战争,或是李鸿章死于甲午战争之前,则李鸿章为19世纪世界历史之一伟人。但历史往往又是这么的无情。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挫折。甲午战败,李鸿章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淮军和北洋水师的严重腐败,李鸿章自身军事战略思想的严重失误,用人不当,错失战机等等铸就了甲午战争中国的大败。所以,若真要说李鸿章误国,则大致在于此几点,而《马关条约》,不过是这几点之结果罢了。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款条约——《辛丑条约》。面对种种丧权辱国的条款,李鸿章更多的只有无奈与叹息,他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耻辱。最终,在签订《辛丑条约》整整两个月之际,李鸿章在国人的一片辱骂声中撒手人寰了。 李鸿章的一生应该说是悲剧的一生,他生逢于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

历史论文 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本名为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其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世人多尊称李鸿章为李中堂,也称他为李合肥。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从李鸿章的基本背景来看,他是一个晚清很重要的人。李鸿章还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这是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三年遵父命,北上入京时所作的《入都》中的一首。可见李鸿章有报国的志向和出众的才能。 李鸿章发迹之事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上海正面临着太平军的威胁,当曾国藩与李鸿章商议,李鸿章欣然应命,于是开始招募和组建淮军。此时形势极为严峻。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李鸿章的淮军抵达上

海时,正直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李鸿章面临着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的重大考验。李鸿章面对着上海官绅和外国雇佣军的嘲笑,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并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后来,李鸿章配合曾国藩的湘军攻下了天京。江苏肃清后,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李鸿章镇压太平军,维护了封建统治,被看作是他人生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污点。但是,他身为一个清政府的官员,他能怎么办。太平军虽是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他人看来这是正义的农民起义。但太平天国真的能代表中国的先进领导吗?如果洪秀全真的通知了中国,中国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呢?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起落。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李鸿章曾说:“练兵

李鸿章的事迹简介和读后感

10月5至10日,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央视播出专题片《复兴之路》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十七大政治报告的一种形象解读。《复兴之路》对一些以前不甚明晰的史实及争议作出重新论述,其中对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功过是非、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中起的积极作用都有新的评价。总编导任学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李鸿章所带领的洋务运动虽然最终没有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却是中国最早发出的自强声音,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始。从百年“民族罪人”到近代化“进步功臣”,李鸿章,功过究应几分? “1998年的时候,舆论可没有现在这么包容,正式开馆之前,我们就李鸿章的解说词与中科院及各方人士反复斟酌、推敲,中间曾11次易稿,担心稍有定位不准,就会在社会引起很大的负面影响。”李鸿章故居陈列馆馆长程红如今回想起那段往事,依然心有余悸。 死忠清帝“罪”的起点 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的李鸿章,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形成忠君国的思想。在晚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初,李鸿章曾投奔其师曾国藩的湘军大营,充当幕僚。1860年初,太平天国二破江南大营,清廷失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后的一支主力。李鸿章奉命回乡收编团练,组织淮军,救援上海。1862年,他率领淮军与太平军恶战数场,成功守住上海,并一鼓作气收复苏州、常州等重镇。到1864年,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已被淮军基本肃清。至攻打天京前夕,淮军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是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力量。 战场上的胜利使李鸿章的仕途蒸蒸日上,他先后被任命为江苏巡抚、五口通商大臣,最后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成为挽救晚清这艘破船的“总舵手”。100多年来,镇压农民起义一直是李鸿章历史评价中的重大污点。 实业富国“功”的开始 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李鸿章体会到洋枪洋炮的威力,并认识到装备精良的西方列强是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此后,李鸿章一直致力于发展现代军事,增强国防来抵御列强侵略,他常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在他运筹帷幄之下,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北洋舰队等一大批现代军工企业、军队纷纷涌现。 在发展国防力量时,李鸿章深感资金匮乏,他认识到“中国积弱,由于患贫”。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他开始倡导“求富”,逐渐兴办起轮船招商局、电报总局、上海织布局、开平矿务局等一批民用实业,垄断当时全国的电报、航运等领域。程红介绍,李鸿章兴办的近代工业,在铁路、电报、纺织等众多中国近代化事业中创造47项第一,加快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编练淮军枪杆子里出政权 李鸿章历经晚清四朝,纵横捭阖政治舞台40年,跟他手中拥有庞大的淮系力量是有很大关系的。而淮系是随淮军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当时八旗兵已没有战斗力的情况下,李鸿章的淮军成为清廷的国防军,不仅是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力量,更曾长期担任直隶及战略重地防务。军事上的成功,使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淮系人物迅速走上政治舞台,他们中有多人分别担任过直隶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以及广西、台湾等省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近代史论文--浅析清政府的腐败

浅析清政府的腐败 一,政治腐败。 1.无知守旧,虚骄自大 鸦片战争前,清朝政府对于世界的发展毫无所知,甚至在清人所著《明史·外国传》中竟然不分彼此,将葡萄牙、法兰西、西班牙等国家统统称为“红毛番”。对于世界一些国家尤其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弄不清楚。对此外国人评价说当时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人根本不加区别“一体被中国人看作是夷人,他们那种亚洲式陴睨一切的气概是那样的浓厚,以致不屑再分什么彼此厚薄。” 当时的官员,都信奉“以模凌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由此道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衣钵相承,牢结而不可解。”因此,很多参与重大决策的官员都完全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决定对未来有多少影响。在嘉庆、道光年间久任要职的军机大臣曹振镛,对讨教官运亨通之道的门生说:“无它,但多瞌头少说话耳!”这正如时人所揭露的“士不知耻, 为国大之耻。历览近代之士, 其自敷奏之日, 始进之年, 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 望愈崇则谄愈固, 地益近则媚亦益工。“鸦片战争之后,虽然中国被迫接受了西方日益强大的事实,部分官员和封建王室仍因循守旧,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1876年6月,英国怡和洋行不顾清廷的劝阻,擅自在上海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清政府觉得外国人在祖宗留下的土地上修筑铁路,有碍风水和面子,最后决定以28.5万两银子从怡和洋行手里买下吴淞铁路,并派人将铁路拆毁,抛于江海之中。1881年,手握重权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运煤问题,修建了一条唐山至胥各庄全长只有11公里的铁路。当铁路首次通车时,顽固派声称机车行驶会震动皇陵,李鸿章被逼得只好一度改用马拉车厢在铁路上行走,成为当时的奇闻。 2.贪污成风,搜刮无限 康熙晚年, 奢侈腐败之风已经兴起, 后来经过雍正时期的厉行节约和严刑峻法等改革措施而有所控制。到乾隆时, 随着经济繁荣和财力充裕,奢靡腐败之风重新抬头并愈来愈甚。乾隆六巡江南, 游山玩水, 沿途接驾送驾、进贡上奉、大兴土木, 豪华与排场空前, 糜费特甚。乾隆带了头,其示范效应无与伦比, 大小官吏借接驾和其他机会, 极尽奢华之能事。、文武百官、大地主、大商人, 无不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 尤其是满族亲贵, 沾染的奢侈淫靡的习气最严重。满人阿克当阿任淮关监督十余年, 搜刮的民脂民膏不计其数, 豪富无敌, 人称“阿财神”。汉族官宦豪族的奢华情形也大同小异。大小官吏上任之时大多两手空空, 离任返乡则车拉船载, 浩浩荡荡。 乾隆后期军机大臣和坤就是有名的大贪官,嘉庆时抄没其家,将其全部财产编列为109号,其中26 号经估计即值22000 万两。稍后的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 与贪官和坤媲美, 揽权卖官, 贿赂公行, 世人讽剌说: “上和下穆。”1841 年大学士琦善被抄家,有黄金10912 两,白银1805 万两,珠宝11箱。丑声藉藉。“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是当时吏治腐败、几乎无官不贪的生动写照。 到了清朝后期,出现了买官卖官明目张胆的现象。由于封建社会里官职是被垄断的稀缺资源, 因此凭借手中握有的任免、考选、黜陟、迁徙之大权而卖官鬻爵、大肆收受贿赂的官吏大有人在。发展到清末新政时期, 重贿求官、当官捞钱已成为相当普遍、甚至成为当然的现象, “彼时政以贿成, 悬价售官, 殆已公言不讳。”谙熟官场潜规则的袁世凯就是通过重金贿赂奕劻而高升。陈璧一次送给奕劻5万金并求为干儿, “于是由道藩一跃而入为侍郎, 且邮部尚书矣。”上任之后,袁世凯仍继续大肆搜刮。向上讨好慈禧。在慈禧太后奔逃在西去的路途中时,袁世凯就派骑兵急追千里,给她送去10 万两银子做路费。慈禧太后在西安时,袁世凯又源源不断地送去30多万两银子和几百匹贡缎及其它珍贵的物品。向下以贿赂买通奕、李莲英为其所用, 通过大力保荐推举手下的将领武士、僚佐宾客, 来培植私人势力, 因此, 袁世凯的北洋系成为清末权势熏天的集团。 而清末的新政后,入仕之途有科举、荫袭、捐纳、保举以及从新式学堂或外国留学归来人员选拔官员, 途径不可谓不多, 然而实行起来混乱无章, 流品庞杂。所以清末选官制度的落后、混乱也是导致腐败的一

【历史名人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

如何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死后仅两个月,时代舆界骄子的梁启超即写出其传世大作《李鸿章传》。梁氏以其犀利目光和如椽巨笔,纵横古今,附比中外,为时人后世生动而深刻画出了一幅李鸿章之巨像。 在这本书中,梁启超不留情面地提示出了李鸿章“无学无术”的大吏本相,但他也相当客观地提示后人说,“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同时,他也不无感慨地指出,自己“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应该说,这是最早的研究李鸿章之严肃著作。后来有关李鸿章的种种研究著述,大部分都在相当程度受到了梁启超这一著作的影响。其时其世,东西方国际社会对李鸿章也有较高的评价。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死了已经100 多年。在这100 年多中,中外学术界总计出版了40 多部有关李鸿章的专著和多达1400 多篇研究论文。李鸿章研究成果数量的如此之多,表明了中外史学界对这样一个近代历史风云人物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李鸿章毕生所从事的活动,几乎涵盖了近代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举凡晚清时代之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李鸿章几乎无不与之。也正如梁启超早在100 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然而,真正使李鸿章声名扫地的是甲午战败,当时弹章盈廷,国人一片唾骂。“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曾经当过李鸿章僚属的严复,在李氏去世所作的挽联。它所表达的评论性意思,当主要也是就此而生发出来的感慨。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我们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光,把李鸿章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在这里,我们特别愿意征引著名近代史论家袁伟时先生的新论。在其所著《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中,袁先生专门用两章的篇幅集中讨论了“李鸿章的是是非非”问题,并从下述三方面为李鸿章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第一,李鸿章为庸众中的杰士。 晚清统治层从最高统治者至大小官员,总体来看是个平庸的群体。他们是处于衰败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儿,又在腐朽不堪的专利制度制约下活动。按照19 世纪下半叶人类文化已达到的水平去衡量,这批统治者都是知识低下,目前短浅的平庸之辈。但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他们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较杰出的人物。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氏的见识超出同侪,这个论断是公允的。但这不等于说,他在一切方面都比大小官员高明。准确点说,他是甲午战争前为数不多的识见超群的清政府大员之一。 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1865 年他便指出:“书生坐谈误国,可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外交思想 内容摘要:李鸿章几乎承办了清末所有重大对外事务,为清廷所倚重,名扬国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有重要影响,然而李鸿章从小接受的是系统的儒家教育,本身又是封建地主的一员,生活在封闭的晚清时代,没有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机会,因此其外交思想难免有很大的局限性。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多是封建地主阶级自身利益,丧权辱国。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卖国贼”。其实不然,纵使他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纵使他的“遵循外交”、“利益均沾”极大的损害了中国权益,然而谁愿意背上卖国的骂名?当时清廷形势使其力不从心,加之统治者思想的左右,使之难施其政,国家步步陷入危难实是必然。李鸿章出于当时形势、所处的位置的考虑及自身的局限性的桎梏等综合因素最终使其思想、行为使然。 关键词:内政、外交、和戎、自强、遵循外交、以夷制夷、 李鸿章主持清末外交近30年,其主导思想是争取和局。内政外交相结合,以“和戎”为途径,“自强”为目地。主张变法自强。就外交实践而言,他彻底失败了,但就思想本身来说,李鸿章的和局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不应随着外交实践的失败而完全否定。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利用坚船利炮叩开紧闭的大清国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竞相叩关逼迫清廷就范签订不平等条约。在列强的肆意侵略下,中国主权不断的沦丧,领土大片的被割占,疆界频繁的变更,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步步加深,社会矛盾被不断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危机四伏。外忧未除,内患又起,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突发。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国力几乎消耗殆尽,积贫积弱,国势日下,清廷封建统治岌岌可危。李鸿章正是在此时局下粉墨登场主持清末外交事务,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接手清朝外交。在如此严酷的情势下,腐败的清朝统治者竟毫无警觉,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以为区区“夷狄”不足重视。而李鸿章清醒的认识到形式的危急。清醒地、深刻地认识到“欧洲各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合地球东西南北九万里之遥,胥集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1)在此时李鸿章就已不再不盲目的称列强为“夷人”,敏锐的察觉的此时与以往的不同,意识到中国要面对时局进行变革,学习西方:“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 变则通……日本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取法,然则我中国深惟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2)面对天下未有之变局,传统的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的观念,封建伦理道德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外交体系已经无法应对面临的巨大挑战,无论是出于自发还是被迫,这时候的晚清外交都面临着一个近代化的问题。中国传统的以自身为中心的上国外交已无法适应国力衰弱,国势日下的晚清中国。 面对上国衰落,列强不断入侵,步步紧逼而清廷无力抵抗的现实,李鸿章认识到“洋人论势不论理,视我国势之强弱。我自当自强,而使民物殷阜,洋人愈不敢肆要求,我不能自强,则虽民物萧条,洋人也必隐图其狂逞。”(3)他认

浅谈李鸿章

浅谈李鸿章 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黼,号少荃,安徽合肥人。对于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不同人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由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他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称他为卖国贼。也有人由于在近代兴办洋务运动而说他是近代一名了不起的功臣。不过以上两种观点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还是让我们回顾李中堂的一生,整理一下他的功与过。客观的评价一下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 李鸿章因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骂为卖国贼,但事实上如果没有李,中国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就会被瓜分。李鸿章在当时的中国,只能说是他的悲剧,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当时来说,他能撑下来实属不易。先说中日之战,洋务舰队根本没有实力一战,所以李主和,而皇帝和慈禧主战,一战而败顿时国势颓废。在日签订条约时遇刺,日减一亿两白银,李鸿章说如果一颗子弹一亿两,那不如多给我几枪好了。伊藤博文笑而不答。他说他与寡妇幼儿共事,其中无奈可见一般。八国攻陷北京,他展示极高外交手段,纵横捭阖,把慈禧的宣战说成协助镇压义和团,应该给军晌但割地免谈,迎合英美的门户开放政策,保住国家统一,其功不可抹杀。死的时候俄国大使还在床前逼其签密约,他死也没签。伊藤博文对他的评价,与其在欧洲旅游时受到的拥戴都证明,李鸿章其实是清末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他的决策受到国内外各种压力才最终导致现在的结果,但就在其位而言,他已经做到极致,不是一个卖国贼的标签所能掩盖的。近代,很多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李鸿章去签订的,这样,他就难逃卖国罪!或许,在中国就是这样,人们记得的是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忘记了那个拒签不平等合约的顾维钧。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之后,翁合同信誓旦旦要杀李鸿章,可笑的是,为什么翁合同自己不去签订合约。我们可以看见,骂李鸿章卖国的,多半是文人墨客、这些所谓的迁客骚人。所谓的万事逃不出一个“名”字,呵呵,可笑可叹、可憎可恨!有时候,我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的位置和李鸿章调换一下,站在李鸿章的角度去想事情办事情,我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不在其位者,不知其难。两千多年前,老子那一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依然是振聋发聩。由此可见,骂李鸿章为卖国贼是一种群体暴政,理性被感性扭曲,全是一腔热血。爱国主义是一切恶棍的最终避难所,一直都是这个道理。中国历史上的背着汉奸、卖国贼罪名的人还少吗?很多人拿李鸿章和同时代的日本人伊藤博文比较,一个是大清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走线共和》里面伊藤博文这样说道: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以成败而论,自是伊藤胜于李鸿章;然以个人而论,李鸿章优于伊藤博文也。高才高论,洞若观火。其高论,正在‘假如二人易地以处’这八个字,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驻足日本之地,此乃立宪之国,且举国人才辈出;李鸿章大才,然何其不幸,为政于中国之地,乃绝对专制之地,故而有才而化无才,举国之人才,一遇专制俱为奴才。李中堂若读德此论,当含笑冥府,而竟以有才败于无才,岂非又死不冥目?变栋梁为朽木,岂非国之不幸;变忠臣为汉奸,岂非人之不幸。但是,目前依然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李鸿章是十足的卖国贼,希望这些人能去多多了解这位大臣的事迹,做出客观公正正确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摘要]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兴办洋务来实现国家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极力妥协,并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主要卖国贼之一。 [关键词]评价历史人物标准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显赫一时的人物,1901年在屈辱中辞世,在他死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想有一个焦点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那就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当然我们也要了解他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依据。 鉴于上述观点,我这样看李鸿章: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指挥失当、极力妥协,战后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等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的主要卖国贼之一。 这样认识和评价李鸿章,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李鸿章一生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1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这时候,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评价 1.序言 (1) 2.李鸿章简介 (1) 3.生活的时代背景 (2) 4.为华工争取权利 (2) 5.李鸿章与太平军 (3) 6.伴随李鸿章的30多个条约 (4) 7.洋务时期贡献 (6) 8.简评 (7) 9.历史人物对其评价 (8) 10.个人对李鸿章的评价 (8) 1.序言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2.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道光1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

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3.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千年之大变局,海禁大开,强林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份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4.为华工争取权利 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只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中国移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中国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你们的《格力法》不但不给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

评价李鸿章

评价李鸿章 评说李鸿章李鸿章的功与过诗评李公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 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 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 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 对于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不同人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 有人认为由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他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称他为卖国贼。 也有人由于在近代兴办洋务运动而说他是近代一名了不起的功臣。 不过以上两种观点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还是让我们回顾李中堂的一生,整理一下他的功与过。 (1)功绩1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简评:虽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助纣为虐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内战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试问哪个国家的崛起是处于内忧外患时期的?无数的史实证明只有先保证国内局势的相对平稳才有机会实行改革使国家休养生息并逐渐走向富强。 而李鸿章正是这么一个结束战争的人之一。 是他使清朝那本已摇摇欲坠的政权又延续了近百年。 2 兴办洋务,建立北洋水师18世纪60年代,中国正处

于水深火热、内忧外患的境地。 大清帝国早已没有昔日的辉煌,只留下一个外强中干的躯壳。 中国人名被赋予了一个耻辱的名字——东亚病夫可是即使这样,清政府内部还有一批顽固分子仍不知变通,死守祖宗之法。 就在这一时刻,一个人站来出来,并与顽固派进行了斗争,用自己的方式来使国家富强。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且不论他兴办洋务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单就他创立了中国近代早期军工企业和中国近代的民用企业这点来看,他的功绩还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是他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3 维护国家利益以前有很多人说李鸿章因为代表中国和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而给他扣了个卖国贼的大帽子,殊不知李中堂当年在谈判桌上曾极力争取为国家减少赔款数额,甚至老泪纵横,哭求当时外国首脑。 有资料为证:面对日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中方只有允和不允两种选择,而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李公一直磨到点灯时分,口干舌燥地要求再削减五千万两,实在达不目的了,又说减少二千万两也行,最后甚至满眼含泪向伊藤博文哀求,看到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多少减一点儿,算送给我回国的路费吧。 可以说他是忠实地执行了清廷的电旨: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但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以李鸿章为例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以李鸿章为例 摘要: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李鸿章这个具体人物,来谈论历史人物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李鸿章与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与洋务运动及李鸿章的外交活动这些具体事件来对历史人物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从而来突出评价人物时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具体事件来论说功与过;不以成败论功绩,而是看是否提供了新的东西;要避免“盖棺定论”问题。 关键词:评价人物;李鸿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的东西;避免盖棺定论 一、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其为人:“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放,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①关于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称赞的视其为伟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蒋廷黻认为李鸿章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大政治家;袁世凯评价李鸿章时提出“一生低首拜汾阳,万古大名配诸葛”。贬低的人则称其为“汉奸”、“卖国贼”、“误国能臣”和“刽子手”。 二、关于评价李鸿章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相关研究综述 胡厚平(1990)不否认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仍旧认为李鸿章是个恶贯满盈的卖国贼。对内是镇压人民的血腥的刽子手,对外却是一个奴性十足的软骨头。在对外交涉中,他一贯采取妥协投降的立场。李鸿章倡导的洋务运动虽然促①《清史稿》列传 198《李鸿章传》,清史馆,1927年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