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生态建设理念的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基于生态建设理念的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基于生态建设理念的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基于生态建设理念的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基于生态建设理念的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以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韦希

【摘要】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脆弱而敏感,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坚持生态可持续的理念。武夷新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所在地,在其城市总体规划中,通过对生态空间和环境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和建设引导,从三个层面推演科学的空间结构。从宏观层面构筑生态本底,提出空间管制和空间结构引导策略;在中观层面建设生态绿楔,规划生态廊道;在微观层面联络生态斑块,形成生态网络。

【关键词】生态建设;山地城市;武夷新区;空间策略

1.生态建设对于山地城市的意义

福建是多山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描述了其整体的地理特征。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脆弱性和敏感性的特点。实践证明,山地城市出现的滑坡、塌陷、泥石流等灾害,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规划建设不当引起的。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限定了城市空间形态和扩展方向,影响了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各项要素的规划布局。生态建设主要是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的人工设计。因此在山地城市建设中,尤其要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理念,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使自然和城市的结合达到高效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2.武夷新区的建设背景

武夷新区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建阳市的部分区域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132平方公里,至2030年,将建成一个新兴的城市,中心城区规划总人口约70万人。武夷新区地貌以中低山丘陵和河谷为主,山地丘陵虽然平均海拔不高,但分布非常广泛,约占总用地面积的90%以上。其悠久的“古闽越”文化遗存和独特的丹霞地貌,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双遗产”地。

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大背景下,以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保护为核心内容,突出“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新区与旧城相结合、城市与乡村相结合”的理念,打造“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

3.武夷新区的山、水、城格局特点

武夷新区在空间分布上形成特有的山、水、城相依的

生态模式。以崇阳溪为纽带,麻阳溪、黄柏溪、九曲溪等支

流汇入其中,城市沿着狭长的山谷蜿蜒呈组团分布。武夷新

区以中部的“云谷山—赤岩山—岩岭”为生态廊道,在整体

空间结构上形成南北两城区。北部城区包括武夷山度假区、

崇安老城、三菇度假区和闽越王城遗址,突出旅游度假、教

育培训等功能,体现“城在山中”的空间布局;南部城区包

括建阳、童游和将口新城区,突出行政办公、城市综合服务

等功能,体现“山在城中”的空间布局。各组团沿崇阳溪勾

勒成山水城交融的城市形态,凸显“有机分散、分片集中、

分区平衡、多中心多组团”的模式。

4.武夷新区的生态建设

武夷新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所在地,对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和引导,探讨城市建设的空间发展方式,为长远的发展明确生态保护的空间,提出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4.1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生态服务功能是指在相对稳定的环境系统中所发挥的生态服务,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有机体所提供的有益用途和相应价值。如山地城市中由山林绿地构成的生态环境斑块,为城市储蓄水份、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为多种鸟类和昆虫提供栖息场所,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活动等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区划的目的在于识别不同生态系统,以实施因地制宜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其能持续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

4.1.1水源涵养重要区域

武夷新区水源涵养区域分布格局如图4-1所示,其中,(1)极重要区域:主要为重要城市水源地所在流域范围及洪水调蓄区;(2)中等重要区域:为主要河流发源地,包括黄柏溪、九曲溪、崇阳溪在兴田及将口区域内河段、麻阳溪茅坪附近河段等;(3)比较重要区域:主要为西溪、东溪、梅溪、潭溪、后崇溪、麻阳溪及崇阳溪潭城段。

4.1.2水土保持重要区域

图3-1 城区布局结构图

武夷新区陆域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分布格局(图4-2)为:(1)极重要区域:主要分布在崇阳溪、麻阳溪、黄柏溪、九曲溪流域内坡度大于25°的山地区域,呈点状分散分布;(2)中等重要区域:主要呈点状分散分布在坡度在15~25°范围内的地区;(3)比较重要

图4-1 武夷新区水源涵养区域分布图图4-2 武夷新区水土保持区域分布图

区域:多分布在坡度5°~15°范围内的地区。

4.1.3饮用水源保护重要区域

武夷新区饮用水源保护分布格局如图4-3所示,其中,(1)极重要区域:主要包括三姑水厂水源一级保护区、兴田镇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莲花山水库所在流域等;(2)中等重要区域:主要包括三姑水厂水源二级保护区、兴田镇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等(3)比较重要区域:主要包括水厂所在流域和对城镇饮水起较重要影响的区域。

4.1.4自然与人文景观重要区域

武夷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分布格局如图4-4所示,其中:(1)极重要区域:主要为世界文化遗产地闽越王城遗址和城村等;(2)中等重要区域:主要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崖墓群、余庆桥、将口窑址等;(3)比较重要区域:主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梅大夫第、赤石暴动遗址等。

4.2 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内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 它反映区域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 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 并用来表征外界干扰可能造成的后果。即在同样干扰强度或外力作用下, 各类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性的大小。

4.2.1地质灾害敏感区域

武夷新区地质灾害敏感区域分布格局如图4-5所示,(1)极敏感区域:零星分布在武夷

图4-5 武夷新区地质灾害敏感区域分布图图4-6 武夷新区土壤侵蚀敏感区域分布图

图4-7 武夷新区生态功能区划图

山、兴田部分区域;(2)高度敏感区域:多为坡度在15-25°的水库库区;(3)中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坡度大于15°的道路密集区;(4)轻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坡度介于5-15°范围内的地区。

4.2.2土壤侵蚀敏感区域

武夷新区土壤侵蚀敏感区域分布格局如图

4-6所示,(1)极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九曲溪

流域段;(2)高度敏感区域:零星分布在各镇区

坡度大于25°的区域;(3)中度敏感区域:主

要分布在九曲溪流域以及坡度大于15°的中山

地带;(4)轻度敏感区域:主要为坡度小于15°

的缓坡地带。

4.3 生态功能区划

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

为依据,从主导功能的类型来看,武夷新区生态

功能区可以分为六类:自然人文景观保护生态功

能区;中低山丘陵农林牧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源

保护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水源涵

养生态功能区;城镇发展生态功能区。各类生态

功能区所包括的主导功能见表4-1,并对各功能

区提出主要问题和调控策略。

表4-1 武夷新区各类型生态功能区的主导功能

表4-2 武夷新区生态功能区调控策略

5.武夷新区的空间策略

根据生态建设规划,对武夷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敏感性进行系统分析,通过生态功能区划和调控策略直接指导城市空间布局。从而在空间层面逐步建立起基质、廊道、斑块的生态体系。

5.1宏观层面:保留和构筑生态本底

5.1.1 确定城市增长边界

城市增长边界是区分城市化地区与周边生态开敞空间的重要界限,是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分界线,也是控制城市无序蔓延而产生的一种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城市增长边界圈定明确的城市发展空间,保护城市外部开放空间,如乡村与基本农田,按“精明增长”的理念实现紧凑的发展模式。武夷新区的增长边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确定:一是核心生态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根据生态建设规划,明确城市西北侧以武夷山景区为界,北侧以东溪水库为界,闽粤王城重点保护、严禁开发;二是地形条件的限制,中心城区为带状的河谷地形,两侧山体的高度基本界定了城市空间范围,城市东南侧难以越过新岭,西部难以越过云谷山;三是重要交通门槛的限制,包括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基本限制了崇安东部和兴田片区的发展边界;四是交通可达性和开发经济性的限制,基本界定了沿麻阳溪、后崇溪东西向延展不宜过深;五是行政区划的限制,基本明确南部城市界限。5.1.2划定空间管制分区

结合生态功能区划,按照“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重点开发、优化开发”四类主体功能要求,划定“已建、适建、限建、禁建”四大空间,并提出相应的用地管制策略。主要通过禁建和限建区保留和控制非建设地区。禁建区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非经特殊许可不得建设的区域。主要包括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基本农田、历史文物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水源保护区、崇阳溪及其主要支流和坡度大于25%的无法建设的山地,对其提出最严格的土地保护管理措施。限建区指受自然或人文条件限制,开发建设难度较大或开发受到严格控制和限制的区域,主要包括一般农田保护区、低山丘陵区、历史风貌街(片)区、生态缓冲地带等。

图5-1 武夷新区增长边界图5-2 武夷新区空间结构图

5.1.3总体空间策略

自然生态条件和建设用地状况决定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发展遵循“优化老城、

拓展新城、城乡统筹、集约高效、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总体上呈现“大集中、小分散”

态势。

5.1.3.1总体发展方向——“大集中”

“大集中”不仅体现在空间发展组织方面,还包括通过集中布置产业用地,集中共享

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生态资源,从而使整个规划区形成良好的生态效应,达到投资效

益最大化,减少由于产业用地分散而带来的“残蚀式”的生态破坏。在沿高速公路、崇阳溪

两侧的河谷地带,城市建设的重心向中部集中,强化南北向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轴,形成带状

城市形态。

5.1.3.2各片区发展方向——“小分散”

相对分散的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能较好地避免交通过度拥挤、城市无序蔓延、环境质量

下降等大城市通病,在城市周边形成绵长、丰富的自然生态界面,真正作到山水交融,城景

相依。受现状条件限制,城市各片区以自然山体、水系等天然屏障形成生态隔离,形成多个

分散的城市片区,以交通干线系统为纽带,形成有分有合的开放式城市空间布局。

5.2 中观层面: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以崇阳溪为主体构建贯穿武夷新区各功能片区的生态Array廊道,保证城市内部生态联系畅通,维持和加强作为生物主

要栖息地的自然山体、植被和水体之间的联系;以东西向主

要山脉为生态绿带,作为各功能片区的有机隔离带,同时为

各片区提供绿化背景和天然屏障;

“一带多楔”的生态廊道

5.2.1 一带

沿崇阳溪,控制滨水绿地等生态空间,形成南北向的

带形城市生态绿道。崇阳溪景观风貌带分为滨水历史风貌岸

线、滨水城市景观岸线、滨水自然景观岸线等。滨水沿线预

留足够公共开敞空间,滨水景观与城市相融,并通过城市绿

图5-3 生态绿楔示意图廊和视线通廊与滨水空间相互渗透。

5.2.2 多楔

结合现状山水环境,在城市片区之间形成多条生态绿楔,构建山水入城、绿带相楔的

开敞空间格局。生态绿楔包含周边山体、河道、交通走廊、人文风貌保护地带等,如大坪山

—笔架山,云谷山—岩岭,云谷山—闽越王城—四方山,云谷山—童子山向城市楔形延伸,与城市绿地系统共同形成开敞空间,形成与山体耦合的城市环境。

5.3微观层面:联络生态斑块

城区内较为均质分布的公园、绿地、生态涵养地等共同构成点、线、面相互呼应的生态斑块体系。在靠近中心区、人流密集地的地方建设广场结合公园的形式,形成尺度较大的生态斑块。公园绿地体现山地城市特点,尽量利用坡地,避免占用耕地。并结合社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等,形成绿化网络系统。生态斑块根据其功能创建不同的绿化形象,与生态基质、生态廊道构成统一的生态安全体系。

6.结语

在山地城市的建设中运用生态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入分析其生态联系和生态问题,探索科学的空间资源配置和景观优化途径,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强化新城的生态特色,提出空间管制和引导的措施,有利于城市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景观形象等方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5(1).

[2]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规划研究,1997(6).

[3]曹春霞,曹颖.重庆主城区空间拓展过程中生态景观控制的创新与实践[J].城乡规划,2011(9).

[4]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韦希(1981—),男,硕士,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王兴中,王立,谢利娟,王乾坤,杨瑞,曾献君,廖兰 (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西安710128)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RESEARCHES ON DEPRIVATION OF SPACE AND CITY COMMUNITY RESOURCES ABROAD WANG Xing-zhong,WANG Li,XIE Li-juan,WANG Qian-kun,YANG Rui,ZENG Xian-jun,LIAO Lan (Institute of Human Geography,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 Abstract:Urban social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of urban geography in foreign countries.Especially,th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abroad have been paying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 quality since 1970s.The research of urban social geography on the quality of urban living space has reached the level of the urban system from the regional level,and then has extended further to the space system of urban community.The paper maintains that the nature of the accessibility to community resources is to reveal the structure of spatial justice in community or the living places of urban space,while,the level of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is used to explore whether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pace are just or not.In the light of the sciences of sociology and geography,the disciplines about deprivation phenomenon has formulated different genre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In addition,level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measures urban living space quality of different classes.The research on level of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has been shaped into several directions as follows:1)The negative effect on society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2)The fair allocation of place about rank of community system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3)Dynamic development on coupling allocation about place and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As to research methodology,it also reviews the benefits of community resource mapping for integrating predefined-research areas in foreign countries.Furthermore,a case in point,integrated technolog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s Photo-based Q Method and PPGIS (USA)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ographies of community change.And mapping CLSC Deprivation Levels (France)are us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deprivation in individual local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s.Thirdly,Graph-theoretical Methods (UK)can identify patterns of deprivation.As a whole,the article combines related references abroad,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 ideas of researches on the deprivation of spatial and social community resources aboard,in the viewpoint of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s.It also includes research concept,branches and methods formed on relevant disciplines.At last,the paper sums up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ity management,urban planning,spatial arrangement of commercial and entertainment places.This research not onl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abroad for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but enriches the study of urban social geography. Key words:urban;community;spatial deprivation;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文章编号:1003-2398(2008)06-0007-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SH010) 作者简介:王兴中(1948—),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社区规划等。收稿日期:2008-07-10;修订日期:2008-09-26 2008年第6期总第104期 人文地理

关于公园设计规划的文献综述1.

城市公园设计文献综述 一、城市公园的产生 公园作为城市的“肺”,给城市人口提供休息锻炼场所。公园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主城部分。 随着我国快速发展,人口愈来愈来多、人们生活坏境的日愈恶化,人们对休闲游憩的需求与日结增。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人口休闲游憩的重要职责。以至于城市公园设计的要求越来越来高 二、公园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西方园林六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公园作为大众的休闲游憩的场所才有一百多年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主意识的产生推动了公园的出现和发展。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园林的出现也较早,但在古代园林绝大多数是做私人场,大众的公园出现始于孙中山将广州越秀山开辟为公园(现为越秀公园。 三、公园设计的内容 3.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整个公园的框架,设计公园时要结合地块的地貌,因地制宜、结合自然。设计时不能过大的改动地块原有的地行地貌,通过地形地貌结合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让景观效益发挥到最大。 3.2公园的道路规划 道路在公园设计中有重要作用,其负责组织空间、引导游客、组织交通、构成景观。道路设计时要以人为本,严格依照“公园设计规范”执行。由于道路类型的多样性,其也是公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3植物配置

没有植物的公园,公园就失去了活性,像死物一般,恐怕就没人会去公园了。植物是公园修饰的重要方式,其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提高公园的生态效益,所以在做植物配置时要体现多样性。通过植物配置多样性来体现公园景观的层次性、和谐性、生态性等。植物配置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因地制宜、结合自然,配置出合理、人性、独特的植物来。 3.4景观建筑及小品 建筑是公园管理和景观需求必然需要的,随着公园人流量的增加,公园管理越来越重要。公园设计时要注意配置合理的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建筑也是公园中一道重要的景观、体现着公园的人性化。 小品有时可能是一个公园的灵魂,一个独特让人眼前一亮的小品会吸引着人们的观望。一个独特的园林小品设计会让证整个公园增光添彩,让人流连忘返,一个是被的园林小品也许会成为一个公园的败笔,让整个设计黯然失色。四、公园设计的方法 收集大量的信息,各种相关书籍数据进行阅读分析, 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分析、解刨,结合所要设计公园的要求、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五、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六、5.1生态性原则 公园设计要在保护生态系统完善和充分发挥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营建,坚持生态性时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5.2 整体性原则 公园设时,公园中任何一个景点都不能是孤立存在的,要做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

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 发表时间:2019-10-28T09:21:30.9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作者:何琳琳 [导读] 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黑龙江省时代国土资产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0 摘要: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分析认为目前阶段我国城市空间开发存在地下与地上及地下各层次之间规划协调不够、城市空间管理职能划分模糊、缺乏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投资模式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应在规划阶段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遵循合理的规划原则,构建科学的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数字化城市空间规划并加快制定合理的城市空间开发法律法规;在开发阶段选择合适的城市空间投融资开发模式,采用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加强城市空间的生态化建设,通过这些对策提高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空间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 引言 中国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既是传统经济、土地和建设三类空间规划的传承,也是满足从“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转变的新制度设计,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1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1.1城市空间管理职能的划分比较模糊 2001年11月建设部颁布了《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的决定》,在法律上明确了地方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职权。尽管地方政府的绝对管理权明确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城市空间资源管理的空白,仍缺乏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特定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城市工程项目之间、地下工程同地表建筑物之间的矛盾。目前,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城市空间包含的众多要素的管控职能分散在国土、发改、人防、交通、市政、能源、电力、水利等部门,存在管理职能重叠甚至冲突。如此多头管理,势必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和效率的低下,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之间的缺乏更造成地下空间开发中重复建设、无序建设频频发生,也是目前城市空间开发可持续性差的主要原因。 1.2城市空间开发缺乏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城市空间具有无光线、恒温、恒湿、隐蔽、密闭、开发成本高,可逆性差,危险性大、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估至关重要,尤其对城市空间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对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影响,学术界一直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标。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体系本身也尚处于摸索和不断调整的过程,针对城市空间规划及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属于一个全新的空白领域。由于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因而城市空间开发应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另外,由于地质条件和城市工程的复杂性,城市空间开发建设事故屡见报道,针对城市空间开发建设的安全评估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城市城市空间综合评估机制,用于定量评价城市城市空间开发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和生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的前沿趋势 2.1研究阶段 发达国家早期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多由政府组织与研究单位参加,主要是编制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报告,重点是制订可持续性的空间规划目标,强调公共参与城市空间规划的方式与程度,以及深入分析可持续性城市空间与其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方面。具体特征如下:一、20世纪50-60年代,城市空间规划趋向从传统的以“物质功能空间规划”为主,逐步兼容考虑“物质功能空间”、“自然生态空间”与“城市社会功能空间”。二、20世纪60—70年代,城市社会空间问题成为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关注的重要问题,形成了以解决公共福利为特征的阶段,这一时期亦开始重视“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的功能特性需求。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以美国为例的西方国家寻求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复兴,倡导城市空间经济的再生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城市空间规划体系中讨论的热点。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开始讨论“空间可持续性”问题,部分城市强调城市可持续性经济的重要性。五、21世纪以来,强调对城市空间复兴的重视,认为城市复兴应该建立在优质规划、经济实力及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上,良好的执政以及社会福利的原则也是“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 2.2前沿理念 近年来,欧美国家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开始围绕“全球化思考、本土化生存”(Thinkglobal,actlocal)的理念展开。自1992年以来,欧盟呼吁在欧洲以及全球范围内,应采取广泛的国际行动,并与其成员国以及其他国家和所有国际组织通力合作,在制定可持续空间规划策略和政策执行监督等方面均要做出积极的贡献。1992年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并推行了可持续城市发展计划(sustainablecitiesprogramme,SCP),现今已有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实施了SCP计划。在全球层面,过去十(多)年是推行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发展理念稳步发展的阶段,主要有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的“京都协议书”和“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HabitatII),以及欧盟的“奥尔堡(Aalborg)宪章”等,以上内容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发展内容。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还要求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可持续性的空间规划策略,诸如提高当地的康乐水平(localwellbeing)。发达国家还认识到只有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即通过改变每个公民(individualcitizens)、商企(businesses)和其他组织机构(otherorganizations)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应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压力相互碰撞的地方,两者必须要协调一致。麦克拉伦(Maclaren)和维吉尼亚(Virginia)研究认为,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

城市有机再生—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建筑学 城市有机再生—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 一、前言 本文从城市再生角度(以精明增长的理论为出发点)研究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设计。“城市蔓延”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中均有较为明显的表现。由此造成的无节制的土地消耗、沉重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压力、严重的交通问题和生态危机、就业与居住的分离等问题,也是当前最感棘手的问题[1]。而同时,历史文化街区是记载城市某一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城市风貌特色,是属于城市的稀缺资源,在当今城市全球化浪潮中,城市文化将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城市历史文化将是城市文化中最可贵的资源,因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将是城市未来竞争的重要资本。因此,在城市有机再生的角度下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精明增长理论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重点关注“精明增长”理论在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中的运用和结合。 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 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国内外的研究 国外有关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研究1964年,《威尼斯宪章》中指出“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来传统的活的见证。人民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的纪念物看作共同的遗产”,这使得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对象已经有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印迹。在第5条中特别提出:“为社会公益而使用文物建筑,有利于它的保护”。许多事实表明,在严格控制下妥善合理地使用文物建筑是维护它们并传之永久的最好方法之一,它不仅有助于保护工作的落实,而且赋予文物建筑以新的活力。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内罗毕通过了《关于保护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及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在《建议》中提出“在保护和修缮的同时,要采取恢复生命力的行动,因此,要保持已有的合适的功能”。《建议》还强调了要把建筑群的保护工作与其中的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满足居民的社会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安全规划策略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安全规划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广场、公园、滨水空间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将安全规划的理论引入到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中。最后提出了一些安全规划的设计方法,力求从源头上消除城市公共空间的不安全因素。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开放空间安全规划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ity public open space square, park, waterfront space of the existing unsafe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safety planning theory to the to the design of the public open space.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ecurity planning design method, and strive to eliminate from the source of urban public space not safety factor. keywords: urban public space of open space security pla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广场、公园及滨水公共空间等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城市设计者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时,大都只考虑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而忽视公共空间的安全性。而城市的这些公共空间却时常存在着碰撞,擦伤,溺水等意外事故,甚至常常同犯罪问题联系在一起。因而将安全规划理念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来,迫切的需要得到我国城市规划人员以及管理者的重视。

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与建筑设计概述

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与建筑设计概述 发表时间:2018-12-12T16:29:54.8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作者:蔡亚雄 [导读] 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建筑与气候、地理的关系以及相应设计策略成为设生态人居环境的举动,它也可以发扬生态乡土建筑 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 511500 摘要: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建筑与气候、地理的关系以及相应设计策略成为设生态人居环境的举动,它也可以发扬生态乡土建筑。本文主要对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与建筑设计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山地城镇;建筑设计;节能 引言 建筑融于自然主要变现为回应地方气候与地理,因此建筑获得存在于那个特定地点的充分理由以及地方性。为研究回应气候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准则与策略, 可以应用应用山地设计和生态建筑设计理论以及采取图解分析和综合演绎的方法研究山地建筑选址、布局、体形选择、通风、日照和景观等方面,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结合气候的山地城镇设计具体策略和手法,奠定节能和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 1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建筑与设计 1.1回应气候 回应气候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注重回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设计理念。它在城镇的建筑设计时结合城镇的自然环境进行当地城镇的建筑设计。回应气候的建筑设计主要采用融合当地城市特色与建筑特色的方式,使城镇的建筑与气候环境与地理环境更好的融合,展现城镇的建筑的同时也使城镇拥有属于自己的特点。 1.2气候建筑 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先进的技术征服自然环境以及降低不利气候条件带来的影响,但这种手段不仅消耗了能源还污染了环境,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节约资源的思想。建筑正从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为主转变为以保护环境为主,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能源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并随着慢慢的演绎和变化成为了气候建筑。 气候建筑是一种节约能源、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类型,它可以在充分利用天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自然环境的同时减少不利气候造成的损耗,例如,它适应天气瞬息万变的变化可以连续不断的调整室内的微气候。气候建筑的本质是建筑回应气候并且融入自然环境的保护伞。它科学地使用自然资源、回应地方气候,将气候因素和城镇与建筑设计结合,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生态观念。 1.3山地城镇的建筑设计 山地的城镇建筑设计是设计者按照回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理论,借鉴相应的山地设计和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进行设计的一种设计方法。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选址、布局以及筑的外观形体等方面。为了是这个设计更加的完美,设计者通常采用建筑设计的图解分析方法和建筑设计的综合演绎方式来对城镇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者为了将山地城镇的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因素更好的融合和展现在建筑设计中,设计者要细致的探究山地城镇的夏季通风、冬季的防风、山地城镇的日照时间、光热的强度、山地城镇的景观分布等山地气候以及地理环境。而且,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还要注意山地气候的城市规划原理、当地的城山地气候的城市规划原理与建筑设计的相关设计原理的结合。为了给山地城镇的居民居建造一个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子,建筑设计者要结合山地城镇冬季较寒冷夏较季炎热的山地气候特征优化建筑设计,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绿色环保、节能是建筑设计的发展设计,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师一定要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益,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 2山地城镇的建筑设计策略 2.1在山地城镇中发展气候建筑 气候建筑是将当地的气候环境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并且要加强建筑与当地的山地气候之间的回应。在山地城镇中发展气候建筑有很多的优点。例如,利用山地环境中丰富的气候资源以及一些可再生的资源,按照筑设计的原理以及建筑设计的技术,改善不良气候,减少不利的气候环境造成的损耗,同时又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优势。气候建筑也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更适合他们居住的环境。例如,它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环境,调整室内的微气候,使气候和建筑之间达到一种完美融合的状态。另外,气候建筑是一种健康环保、符合现代低碳环保的低消耗的生态建筑设计方式,它值得每一个建筑设计师去学习、应用和推广。 2.2在建筑设计中进行气候回应的策略 将山地气候回应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是进行山地城镇建筑的典范。山地气候使建筑在室内外的热量交换更加流畅,使城镇更加适合居民居住。江西省南昌市就是利用山地气候进行建筑设计的典范。江西省南昌市是一个山地城市,具有非常显著的山地环境特征。由于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冬季具有极强的风力且气候十分的潮湿和寒冷,但是夏季又十分的炎热,而且夏季会长时间的持续高温天气,这样的环境非常不适合城镇居民的居住。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南昌市采用气候建筑设计方式进行建筑设计。他们加强建筑与气候之间的回应,让建筑在室内与室外进行自由的热量交换。而且,建筑设计者在进行气候建筑设计时充分了解并分析南昌市的气候特征和光照条件、通风措施、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以及建筑材料市场等,统计研究了南昌市每周、每季节、每月的气候变化数据,进而调整建筑物的室内外环境的微气候,回应南昌的气候环境,使南昌的环境更加适合居民居住。建筑设计师通过控制建筑的热量、改良并设计建筑的通风对流、科学的选取建筑材料,改善了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设计出了与南昌市气候相互回应的山地城镇建筑。 2.3建筑设计的通风策略 探究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山地城镇在建筑设计中的通风设计的基础。南昌市的城市建筑设计就证明了这一点。南昌市主要是受到大陆性的季风气候影响,夏季主要是东南风,冬季主要是西北风,故建筑设计师依据大陆性的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冬季与夏季风向的差别对建筑设计进行了改良,设计出可以自然通风的建筑设计。为了提高自然通风的效果和实现可低消耗的目的,设计者依据建筑设计原理和结合当地

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上课讲义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1、城市公园产生背景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日常生活和身心再生所必需的“平常景观”,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公园设计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1]。 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对于休闲游憩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的生态园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重要体现。所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城市公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2、城市公园的发展 2.1西方园林的发展 纵观世界造园的发展,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而服务于大众的公园出现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公园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城市的发展以及更重要的是,随着民主思想意识的诞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 早在19 世纪末,西方城市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开始建造公共绿地等城市景观系统。1880 年,著名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便成为了世界公园景观设计和建设的蓝本。之后,公园景观又逐渐开始结合灯光、建筑艺术、休闲设施等等元素[4]。 2.2我国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的历史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从园林建筑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劳动力,才有可能建造供他们游憩享乐的园林。故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园林大多数为皇家园林或权贵大臣的府邸园林,同时寺庙园林也是我国古代一笔财富。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将广州的越秀山辟为公园(现为越秀公园),当时的一批民主人士也极力宣传西方当时诞生不久的“田园城市”的思想,积极响应倡导筹建公园。于是在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公园,并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植物展示、儿童活动、运动、展览等设施功能,但1949年前我国的公园数量还是很少,容量也很有限。 跨进21世纪,我国城市公园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建设生态城市和发展旅游事业直接刺激和促进了城市公园的发展,使城市公园的数量猛增,投入规模加大[3]。 3、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素 景观规划设计涉及范围已远远超出我们常说的“景观”的概念和范畴,不仅仅包含了绿化种植设计,公共小品设计,还要考虑到满足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综合因素的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塑造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 现代城市公园的艺术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中,已由普通的城市广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结合目前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大庆未来更长远阶段的发展形成清晰、准确、切合实际的判断,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构想和实施建议,从而推进大庆市城市建设走向特色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一、大庆转型的新理念 通过对大庆近二十年来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规划认为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不足是当前大庆接续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制约。与发达地区和竞争城市相比,大庆在经济发展环境培育方面的相对滞后,大大降低了接续产业的竞争力,延缓了城市发展转型的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规划提出,未来大庆的发展转型之路不应当仅局限于以新兴接续产业为代表的城市发展动力的延续,更应当注重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进而推动接续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方向 在经济发展环境的培育中,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针对当前接续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可能,大庆未来提升自身经济发展环境,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应当抓住四个方面: 第一、优先强化市场腹地的联系与扩张。提高中心城市的流通能力,降低接续产业的物流成本,加强对腹地资源的吸附和加工能力。 第二、主动优化第二产业布局的空间效率。根据土地价值、环境影响和投入产出三大评估条件,选择交通便利、土地充足、环境安全、接近市场、规模集群的地区布局新增产业,提高接续产业的空间竞争力。 第三、积极推动城市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和集中式发展。全面提升商业服务功能,有重点的发展石油生产服务功能;通过城市中心的建设带动城市服务水平和能级的提升,降低接续产业的交易成本。 第四、循序渐进的提升城市创新环境。在石油科技领域率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平台;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度,真正形成大庆长久的竞争优势。 三、空间发展的四大战略 战略一:产业疏解 逐步更新高新区核心地区内的低水平传统工业,控制宏伟、兴化两个园区的石化产能规模;在经开区、龙凤光明地区、大同林源地区和红岗大广高速出口地区等交通、环境和土地资源的综合优势地区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减少产业布局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新兴产业运行效率。 战略二:双城整合 尽管由于用地条件限制,城市用地正在向庆南、庆北两翼展开,但城市人口仍然应当是基于滨洲铁路沿线地区的紧凑式发展,以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提高城市的规模效率和效益。未来西城的主导发展方向是向西跨越让通铁路,发展富强以西地区;而东城的主导发展方向近期应当通过高新区用地调整,增加土地供给,远期酌情推动安达的空间一体化。 战略三:中心集聚 规划提出以世纪大道为依托,建设一个服务功能综合、土地价值凸显、资本效益凝聚,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10.1概述 §10.2商业区 §10.3城市中心 §10.4城市广场 §10.5城市设计 §10.1概述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广义概念:可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 –交通 –商业交易 –表演 –展览 –体育竞赛 –运动健身 –消闲 –观光游览 –节日集会 –人际交往 –…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开放空间 ?街道 ?广场 ?停车场 ?居住区绿地 ?街道绿地 ?公园 ?…… –专用空间

?运动场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 一、构成要素 1、自然要素?a?a气候、地形、水体、植被等 2、人工要素?a?a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 环境绿化、水景、城市照明 环境设施和小品 3、人文要素?a?a交往环境、风俗习惯 二、造型要素 1、实质要素?a?a点、线、面、体、色彩、质感 2、虚质要素?a?a焦点、轴线、界面 尺度、光、时间 §10.2商业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三、中心商务区 四、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 五、购物市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集市贸易(零售和批发) ?市场、商店和商业街 ?商业区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内容: –现代城市商业区是各种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以商品零售为主体权及与它相配套的餐饮、旅宿、文化及娱乐服务。 –商业区内一般有大量商业和服务业的用房,如百货大楼、购物中心、专卖商店、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商业办公楼、旅馆、酒楼、剧院,歌舞厅、娱乐总会等。 ?分布 –商业区的分布与规模取决于居民购物与城市经济活动的需求。 –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和分区中心的地段,靠近城市干道的地方。 ?商业建筑分布形式: –沿街发展 –整个街坊 三、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 –指城市中商务活动集中的地区,是城市经济、金融、商业、文化和娱乐活动集中地。 ?一般只是在工业与商业经济基础强大,商务和金融活动量大,并且在国际商贸和

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

叶敏≮c‘2007.3(下半月刊) 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 口李荣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信息技术对生产生活影响的深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探讨“地理终结”到新型产业组织空间的发展,乃至信息技术对于整个社会公共资源的空间分配的影响,经历了长期的研究积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将更集中于技术对于空间变化影响的具体实证方面。 关键词流动空间虚拟集聚网络空间优质空间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7)03—174—02 伴随着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生活进一步的渗透,其影响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的关注。信息技术怎样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信息技术通过怎样的途径对于城市空间进行重构?H?巴凯斯指出“电信网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空间和时间,地区和公司的发展中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及其传输流,各种各样的电子行为的愈益增加的应用将导致地方发展、区域管理、组织形式和个人生活的变化。在电信网络和信息流缩主宰的时代,空间接近的优势被减弱。这些进步改变了部门的条件和地方、国家及全球各个层次的区域相互独立性”castells则进一步将这种变化以空间分化的形式划分。并提出“流动的空间”,即为通过流动而运作的时间共享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有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流动空间:第一层次,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又电子交换回路所构成,是通信网络的技术基础设施。第二层次,由它的节点和核心构成,是一种层级组织;第三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的空间组织。 同样地,这三个层次的空间可以更简单的被理解为数字信息空间、物质实体空间、以及联结及利用这两种空间物质的人的组织空间。信息空间与物质空间通过人一管理精英的联结,并按照其有目的实践活动或被重构。这便涉及到信息技术对于物质化地理空间的影响的研究。 在信息技术对城市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中,Yen和ma}lmassani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影响土体使用模式并且在经济活动增长与产业空间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影响组织办公室位置选择的两个方面,1.信息网络的接人的需求2.基础设施成本低于传统中心商业区。Gasp”和daeser(1998)尝试寻找出信息技术与面对面交流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中支持这种交流的因素。通过对于电话使用资料的实证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对于面对面交流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于城市的集聚作用并没有消失,作者声称在回归模型中难以排除信息技术的影响。Gordon和Richardson(1997)推测,信息技术可能导致于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分散,甚至到达“地理消亡”的时代。他们指出,在运输与通信成本高额的时代,超高或集中解决方案占主流。但未来的运输与通信成本将继续降低。这里严格的问题是运输与通信是补充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如果是补充关系,地理的作用将持续发挥即使新的通信技术得以开发。salomon(1996)认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消弱距离的影响,对于社会空间组织会导致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信息技术发展促使城市分散他还提出了四项假定:1.运输与通信技术的替代关系的存在2.信息对于实体物品替代关系的存在3.通信技术的普遍使用4.在拥挤和交通成本的压力下,对分散迫切性的认识。他甚至认为城市形态全新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在信息时代,不过他承认由于技术的原因城市将发生某些方面的变化。 另外,(c印ello1994)指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组织发生空间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这归咎于对于信息技术作用的过高估计,以及对于新技术与空间重构之间关系的肤浅及乐观的析。她还认为,长期来看,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新的生产策略,比如“即时生产系统”(jus“ntime)。这需要各个公司之间空间位置上的临近,最终会导致经济活动的集聚。然而,Fuiita和haIllaguchi(2001)指出,如果公司之间具有良好的运输通信基础设施相连接,正如在许多发达国家看到的,它们仍然可以保持分散。Echeverri—carrou(1996)认为,对于组织之间地理上关系的概念化,不能离开对于计 174算机网络的理解,它将不同位置的不同部门,不同组织连接在一起。尽管在空间上逐步分散,但其活动却借助于信息网络进一步一体化。她还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企业内部联结的高额投资,同时对于员工技术以及生产活动严格控制。G”Ill一还注意到了在城市空间中,伴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所产生的基础设施分配不均的问题。“我认为我们正在开始看到一个重新城市网络化基础设施,其中凸现了物质,社会以及政治上的不合理分配”并提出了“优质空间”概念(笔者译)。优质空间的出现是一个广泛的趋势,它是由于四个过程推动的。社会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分价提供、城市综合规划的侵蚀和新消费空间的出现、基础设施消费主义的盛行、面对城市空间自动化以和城市区域扩展,向城市外围转移趋势的出现。提出“最优网络空间”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中基础设施以及技术移动性的研究。传统城市与社会学当中,对于基础设施与技术研究仍然处于边缘。 国内对于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则处于起步探索性阶段。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对区域层面影响的研究中,汪明峰(2004),从互联网骨干网络拓扑结构人手,对中国互联网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考察基于这种信息基础设施构架之上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表明互联网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地理区位因素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研究提出展望,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将成为中心。1.网络空间通达性研究2.网络空间积聚的动力研究3.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交互作用。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对于产业组织空间影响的研究中,刘卫东通过诺基亚星网工业园的实例分析指出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导致企业的“虚拟集聚”,这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和缩短供应链的必然结果,但是否选择积聚还取决于其它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成本正成为空间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他还指出,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空间区域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制造业的积聚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快捷配送两种力量将成为决定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在改造着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的模式,并导致企业明显的空间重组,一方面由于新的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传输十分便利,一个地理空间点上的消费者可以得到的相关产品的信息是海量的。对于越来越快的市场变化响应,驱动着企业改变其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新的技术也容许企业尝试新的管理实践。 甄峰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灰空间的三元空间假设。并认为三元空间并存与共生将是一个持续现象。灰空间,即实空间与虚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形成的过渡性空间。“由物质场所,可上网的固定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构成。”(甄峰,2004)“从内容上讲,灰空间将由信息港、智能建筑、宽带网络、科技园区、创业基地等所构成” 总之,在信息化对于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中,国外学者所关注的方面有所差异。与此同时也对于这种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而国内伴随着信息技术影响的深入,在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影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集中于概念的提出以及新现象的探索分析阶段,深入的实证研究还非常缺乏。与此同时,未来的研究也将更多地集中于信息技术对于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正如掣a}la-n所述”在当今城市快速转型时期,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  万方数据

城市设计文献综述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词首次出现于195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举办的“城市设计系列研讨会”。它的出现取代了含义较窄的“市政设计”(Civic Design) ,而是更多地从人的体验和社会试用角度去关注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对“公共领域”(Public Realm)的设计和管理(Carmona, 2003)。城市设计从20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及创作方法,并在过去的20年里,得到实践操作的验证日趋成熟,被越来越多地被东西方学界所认知和接受。 城市设计最初起源于对当时西方社会盛行的“现代主义”城市建设的一种批判声音、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考,它包括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等的颠覆性质疑。这种对当时权威的质疑首先出现于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1)一书。书中从一个普通城市居民的角度,强烈地谴责了以CIAM为首的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对美国城市的大肆破坏,并指出现代主义设计中所提倡的所谓“花园城市”会导致城市高犯罪率的产生。而真正的和谐城市的设计应该更多地鼓励公众回归街道、广场及其他公共空间。 此外,对城市设计的理论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文献和思想还包括: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City,1961)所提出的城市空间的“可读性”(legibility),强调了城市设计中,公众对城市场所的认知;高登库仑在《城镇景观简编》(Gordon Cullen, The Concise Townscape, 1961)中提出用创造“一系列视觉印象”(a serial vision)来构筑城镇景观,并为后来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美学创作方法;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Aldo Rossi,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1965)从对传统城市的类型学研究关注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度,并提出城市的“集体性记忆”概念;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Yan Gehl, Life between Buildings, 1971)中深刻地剖析了街道、步行道和公共广场做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容器”和社会交往的场所的重要性;而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Christopher Alexander, A Pattern Language,1977)则为设计师提供一种“有用(但并非预先确定的)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序列”,使城市设计具有了全局控制及阶段发展的可能性;科林若于1984年在《拼贴城市》中提出新老形式在城市空间中的并存,再次强调了城市的多元性(Variety)的重要;1985年牛津理工学院以本特利等所组织的学术团队完成的《共鸣的环境》(Responsive Environments: A Manual for Designers)首次填补了城市设计实践方法指南的空白,从此城市设计逐渐从理论研究步入实践操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处在美国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及其提出的“新传统邻里”(NTDs)、“步行口袋”(TOD)等等,这些理论的出现都不断地为当今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垫定基础。 随着七、八十年代城市设计理论逐渐成熟和发展,基于学界对前期理论的认可和共识,进入90年代以后,对城市设计的研究有了更全面和系统的发展。Leon Krier于1990年提出了四种城市空间的类型(见图),并严厉地批判了“现代主义”设计师们创造出来的只注重建筑形式而完全忽略城市形态的发展模式。Albert Pope又在《阶梯》(Ladders, 1996)中就城市街道网的蜕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快速交通及交通层级系统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中断了网格空间的连续性,排除了选择机会,形成了‘超级街坊’”,并把这种过程称为“网格系统腐蚀”(见图)。1998年John Montgomery以图表的形式提出增强城市空间潜在场所感的设计要素,他们分别是:活动(Activities),意象(Images),及形式(Forms),并详细地罗列了每个要素所包含的详细设计内容. 城市设计理论发展至今一直在反复地探讨着几个话题:“什么是城市设计”、“什么是好的城市设计”、“好的城市设计必须具备的要素”,等。Kevin Lynch于1981年为城市设计的5个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