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雅砻江短须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_甘维熊

雅砻江短须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_甘维熊

雅砻江短须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_甘维熊
雅砻江短须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_甘维熊

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5 10:30:5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c312313279.html,/kcms/detail/11.1830.Q.20160315.1030.016.html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2016, 51(2): 253 ~ 260

雅砻江短须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

的形态发育

甘维熊 王红梅 邓龙君*曾如奎 张宏伟 向成权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成都 610015

摘要:当前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已被列为雅砻江和金沙江的增殖放流保护鱼类,

为探讨两水系的环境差异对其早期发育产生的影响,本文以雅砻江短须裂腹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

授精获得受精卵,对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形态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并与已有报道的金沙江短须裂腹鱼

胚胎与仔鱼早期发育研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雅砻江短须裂腹鱼卵径(2.70 ± 0.02)mm,较金

沙江短须裂腹鱼大0.34 mm;初孵仔鱼全长(11.36 ± 0.22)mm,比金沙江短须裂腹鱼长2.7 mm;在

水温(14 ± 1)℃时,两水系的短须裂腹鱼胚胎发育时序基本一致,但听囊等部分功能器官的发育时序

存在差异;胚胎发育历时181 h,积温2 539.98 h℃,分别比金沙江短须裂腹鱼早73 h和低1 025 h℃;

出膜后1 ~ 9 d,仔鱼的鳃、口、胸鳍、尾鳍、鳔、肠道等功能器官先后形成,第9天卵黄囊吸收基本

完全,与金沙江短须裂腹鱼一致。比较表明,两水系短须裂腹鱼早期发育特征基本相同,但卵径大小、

孵化历时、部分器官发育时序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二者为适应环境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关键词:短须裂腹鱼;胚胎;卵黄囊仔鱼;形态发育

中图分类号:Q9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0-3263(2016)02-253-08

Th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mbryos and Yolk-sac Larvae of

Yalong River Wangchiachii′s Schizothoracin

(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

GAN Wei-Xiong WANG Hong-Mei DENG Long-Jun* ZENG Ru-Kui

ZHANG Hong-Wei XIANG Cheng-Quan

, Chengdu 610051, China

Abstract: The Wangchiachii′s schizothoracin (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 an important economic fish,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 river system of China, and its wild resource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due to over-fishing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pecies, hatchery-produced

juvenile release program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China, and some basic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基金项目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项目(No. JPIA-201226);

?通讯作者,E-mail: denglongjun@https://www.doczj.com/doc/c312313279.html,;

第一作者介绍甘维熊,男,硕士;研究方向:雅砻江保护及特有鱼类人工驯养与繁殖;E-mail: ganweixiong@https://www.doczj.com/doc/c312313279.html,。

收稿日期:2015-07-13,修回日期:2015-11-10 DOI: 10.13859/j.cjz.201602011

·254·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51卷

simultaneously. The paper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mbryos and yolk-sac larvae of Yalong river Wangchiachii′s schizothoracin, and then the data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Jinsha river counterpar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arly life of Wangchiachii′s schizothoracin from different living environments. The mature Yalong river Wangchiachii′s schizothoracin, reared in Fish Breeding and Releasing Station of Jinping-Guandi Hydropower Plants, were used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in this study. The fertilized eggs were hatched in Yushchenko incubator with water temperature of 14 ± 1℃. Th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mbryos and yolk-sac larvae was described and photographed with stereoscopic anatomical microscopy, by randomly selecting 30 embryos and 10 larvae every time, respectively. The biological data of larvae were measured with vernier caliper. Photoshop CS4 was used for photogragh processing and the Excell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process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along river Wangchiachii′s schizothoracin larvae hatched 181 h after fertilization, and th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was 2 539.98 h℃.

The time course of Wangchiachii′s schizothoracin embryo development was shown Table 1 and th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mbryos was shown in Fig. 1. The average total length (TL) of newly hatched larvae was 11.36 ± 0.22 mm, and the TL was 15.64 ± 0.59 mm when the yolk-sac was absorbed thoroughly.

The larvae growth data and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data were shown in Table 2 and Fig. 2, respectively.

The conclusion was that the early life stage of Yalong river Wangchiachii′s schizothoracin was basically the same with that of Jin-sha river counterparts, but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egg diameter and hatch time were different,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s.

Key words: 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 Embryo; Yolk-sac larva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属鲤科(Cyprinidae)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裂腹鱼属,主要分布金沙江、雅砻江、乌江等水系,以着生藻类、底栖生物为食,是产区重要的经济鱼类(丁瑞华1994)。近年来,金沙江上游梯级电站的建立使得河流的生境破碎,阻碍了鱼类的分布和洄游,并可能导致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灭绝(张沙龙 2014)。当前,短须裂腹鱼的人工驯化(徐伟毅等 2003)和人工繁殖(刘跃天等 2007,李光华等 2014)都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也开展了早期发育生物学研究(左鹏翔等 2015),但其研究未对短须裂腹鱼卵黄囊仔鱼的生长规律加以探讨,而关于不同生活水系的环境差异对短须裂腹鱼在早期生活史阶段的发育是否存在影响,也未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雅砻江短须裂腹鱼为实验对象,在观察其胚胎和卵黄囊仔鱼形态发育的基础上,研究了雅砻江短须裂腹鱼卵黄囊仔鱼的生长,同时与已有研究的金沙江短须裂腹鱼的早期发育(左鹏翔等2015)进行异同比较,旨在探明雅砻江短须裂腹鱼早期生活史阶段的发育规律,为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短须裂腹鱼亲鱼于2012年9 ~ 10月采自雅砻江锦屏大河湾江段,饲养于雅砻江锦屏官地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的环形流水池,2015年2月26日,挑选10尾成熟度好的雌性亲本和15尾性征明显的雄性亲本,雌鱼一次性注射鲤鱼脑垂体(pituitary gland,PG)(3 mg/kg)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A2(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A2, LHRH-A2)(12 μg/kg),注射催产药物20 h后雌雄亲本追逐剧烈,人工干法授精,受精卵作为本研究实验材料。

1.2 受精卵孵化和仔鱼管理

2期 甘维熊等:雅砻江短须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 ·255·

受精卵孵化和卵黄囊仔鱼培育在尤先科孵化器(定制,材质为不锈钢,尺寸为2.4 m × 0.8 m × 1.2 m )内进行,配套循环水处理系统(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成组装)和温控系统(广州瑞姆节能设备有限公司RMRB-25KT-2D ),孵化水温保持在(14 ± 1)℃,胚胎发育至原肠晚期时开始清除死卵。仔鱼出膜后,温控系统调控水温为(17 ± 1)℃。

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精度0.02 mm ,测量范围0 ~ 200 mm )测量卵径和仔鱼全长、头长、肛后长,测量仔鱼时先用麻醉剂MS-222麻醉。用Photoshop CS4软件处理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照片,用Excel 软件统计仔鱼的基础生物学数据。胚胎发育各时期的积温为胚胎某发育阶段的时间与水温的乘积。

原肠中期Mid-gastrula stage 13 40 h 20 min 3 h 50 min 49.83 1m 原肠晚期Late gastrula stage 14 47 h 33 min 7 h 13 min 101.03 1n 神经胚期Neural embryo formation 14 50 h 20 min 2 h 47 min 38.97 1o 胚孔封闭期Blastopore formation 14 55 h 19 min 4 h 59 min 69.77 1p 体节出现期Metameres appearance 14 58 h 10 min 2 h 51 min 39.90 1q 眼基出现期Optic primordium appearance 13 63 h 40 min 5 h 30 min 71.50 — 眼囊出现期Eye sac formation 14 67 h 19 min 3 h 39 min 51.10 1r 听囊出现期Ear vesicle present 15 73 h 10 min 5 h 51 min 87.75 1s 尾芽期Caudal bud appearance 14 79 h 50 min 6 h 40 min 93.33 1t 肌肉效应期Muscular effect 14 81 h 20 min 1 h 30 min 21.00 1u 晶体出现期Lens appearance 14 87 h 7 min 5 h 47 min 80.97 1v 耳石形成Otolith formation 14 96 h 30 min 9 h 23 min 131.37 1w 心跳期Heart beating

14 102 h 5 h 30 min 77.00 1x 出膜期Hatching

14

181 h

79 h

1 106.00

·256· 动物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51卷

图1 短须裂腹鱼胚胎发育的形态特征

Fig. 1 Embryo development of Wangchiachii ′s schizothoracin

a. 胚盘隆起期;

b. 2细胞期;

c. 4细胞期;

d. 8细胞期;

e. 16细胞期;

f. 32细胞期;

g. 64细胞期;

h. 多细胞期;

i. 囊胚早期;

j. 囊胚中期;

k. 囊胚晚期;

l. 原肠早期;

m. 原肠中期;

n. 原肠晚期;

o. 神经胚期;

p. 胚孔封闭期;

q. 体节出现期;

r. 眼囊出现期;

s. 听囊出现期;

t. 尾芽期;

u. 肌肉效应期;

v. 晶体出现期;

w. 耳石出现期;

x. 心跳期。

a. Blastdisc stage;

b. 2-cell stage;

c. 4-cell stage;

d. 8-cell stage;

e. 16-cell stage;

f. 32-cell stage;

g. 64-cell stage;

h. Morula stage;

i. Early blastula stage;

j. Mid- blastula stage;

k. Late blastula stage;

l. Early gastrula stage;

m. Mid-gastrula stage;

n. Late gastrula stage;

o. Neural embryo formation;

p. Blastopore formation;

q. Metameres appearance;

r. Eye sac formation;

s. Ear vesicle present;

t. Caudal bud appearance;

u. Muscular

effect; v. Lens appearance; w. Otolith formation; x. Heart beating.

其中受精卵耗时4 h 10 min ,积温58.33 h ℃,卵裂期耗时9 h 3 min ,积温140.71 h ℃,囊胚期和原肠期分别耗时15 h 7 min 、18 h 13 min ,

积温分别为221.1 h ℃和251.19 h ℃,神经胚期耗时7 h 46 min ,积温108.73 h ℃,器官分化期耗时46 h 51 min ,积温653.92 h ℃,出膜期耗

2期 甘维熊等:雅砻江短须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257·

时79 h,积温1 106.00 h℃。

2.2 胚胎发育过程

胚盘隆起阶段受精卵圆形,呈淡黄色,卵径(2.70 ± 0.02)mm。遇水产生弱黏性,30 min 后充分吸水,吸水后卵径( 3.68 ± 0.02)mm。受精后4 h 10 min,原生质集中在卵子动物极,形成隆起的胚盘(图1a)。

卵裂阶段受精后4 h 54 min在隆起胚盘上开始二分裂,形成两个等大的半圆球形分裂球(图1b),6 h 9 min在与分裂轴垂直方向进行第2次等分裂,形成4个等大的分裂球(图1c)。7 h 41 min进行第3次卵裂,形成8个不均等细胞(图1d),9 h 28 min开始第4次卵裂,形成16个卵裂球(图1e)。10 h 30 min和13 h 时分别进行第5和第6次卵裂,形成32细胞(图1f)和64细胞(图1g),此后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14 h 13 min到多细胞期,在胚盘处形成多层排列隆起的实心细胞团(图1h)。

囊胚期细胞进一步分裂,细胞体积变得更为细小且界限模糊,受精后20 h 30 min在卵黄囊上形成一个高耸的细胞团,胚体进入囊胚期(图1i)。之后胚层细胞向下移动,23 h 41 min 囊胚层呈扁平状紧贴于卵黄囊上,囊胚腔明显(图1j)。29 h 20 min胚层下包卵黄囊约1/3,胚体进一步下包即将进入原肠胚期(图1k)。

原肠胚期受精后36 h 30 min胚胎发育进入原肠早期,胚层细胞下包卵黄囊达1/2,胚盘的边缘加厚,呈帽沿状,胚环形成(图1l)。

40 h 20 min胚层细胞继续下包卵黄囊约2/3,囊胚层细胞的集中和内卷,形成一外观呈三角形的加厚隆起,胚盾出现,胚胎发育进入原肠中期(图1m)。47 h 33 min胚盘下包3/4,胚体雏形可见(图1n)。

神经胚期受精后50 h 20 min,囊胚层细胞下包卵黄囊4/5时,裸露的卵黄即为卵黄栓,此时胚胎神经板雏形出现(图1o)。55 h 19 min 胚层完全将卵黄囊包住,胚孔封闭,胚体扁平,半环状,紧贴于卵黄(图1p)。

器官形成阶段受精后58 h 10 min在胚体中前部出现1 ~ 3对肌节,头部隆起,脑泡分化为前、中、后三部分(图1q)。眼囊(图1r)和听囊(图1s)分别于受精后67 h 19 min和73 h 10 min出现,二者都呈长椭圆状,肌节10 ~ 12对。79 h 50 min尾芽开始游离卵黄囊,眼囊逐渐变圆(图1t),81 h 20 min肌节26 ~ 29对,开始收缩,收缩节律5 ~ 6次/min,此时卵黄囊呈肾形(图1u)。87 h 7 min眼晶体出现,后端卵黄囊吸收成棒状,游离的尾芽增长(图1v)。96 h 30 min听囊中出现2对耳石,胚体尾部扭动剧烈(图1w),102 h可见心位于头部眼囊下方与卵黄相间的地方,开始轻微搏动(图1x)。

出膜期受精后181 h,胚体在卵膜内剧烈翻滚,尾部破膜而出。初孵仔鱼体透明,卵黄囊棒槌状,常静止水底。

2.3 卵黄囊仔鱼的发育过程

胚后早期仔鱼形态特征见图2。初孵仔鱼侧卧水底,间歇性扭动身体,肌节46 ~ 48对,鳃弓4对,血液淡红色,开始体循环,尾部延伸的鳍褶蔓延到体中前部,尾柄上翘,心率74 ~ 76次/min。

1日龄仔鱼胸鳍原基明显,呈扇形;晶体黑色素增多;卵黄囊前部形状由近圆形变为长椭圆形;鳃弓上可见少量短棒状鳃丝。2日龄仔鱼口开始张闭;心搏动有力,回心血呈深红色;鳃弓上可见4 ~ 5根指状鳃丝,两侧鳃盖开始启闭。3日龄仔鱼卵黄囊色淡呈长棒状。4日龄仔鱼活动能力增强;鳃盖外缘覆盖到第4对鳃弓处。5日龄仔鱼卵黄囊呈长条状;从尾部延伸出的鳍褶在背部形成旗状;在胸鳍腹部可见淡黄色的管腔状结构。6日龄仔鱼鳔第一室出现,呈长条充盈状,仔鱼可短时间平游,尾柄鳍褶开始出现鳍条,肠道贯通,肛门前段有淡黄色内容物。7日龄仔鱼能完全自由平游,鳔延长,呈银灰色;卵黄囊进一步缩小。8日龄仔鱼背鳍鳍条开始显现,9日龄仔鱼卵黄囊基本吸收完全。

2.4 卵黄囊仔鱼的生长

·258· 动物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51卷

图2 短须裂腹鱼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

Fig. 2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yolk-sac larvae of Wangchiachii ′s schizothoracin

a. 初孵仔鱼;

b. 出膜1 d ;

c. 出膜2 d ;

d. 出膜3 d ;

e. 出膜4 d ;

f. 出膜5 d ;

g. 出膜6 d ;

h. 出膜7 d 。标尺为2.0 mm 。

a. Newly hatched larvae;

b. 1 day post hatching;

c. 2 days post hatching;

d. 3 days post hatching;

e. 4 days post hatching;

f. 5 days post hatching;

g. 6 days post hatching;

h. 7 days post hatching. Bar = 2.0 mm.

初孵仔鱼全长为(11.04 ± 0.11)mm ,卵黄囊吸收完全时全长为(15.64 ± 0.59)mm ,净增加41.67%。1 ~ 5日龄全长日生长率呈上升趋势,并在5日龄时达到最大值0.75 mm/d ,从6日龄开始,全长日生长幅度减缓,8日龄最低。初孵仔鱼头长与全长比(0.23)最大,随发育逐渐下降。肛后长与全长比则随仔鱼发育呈递增趋势(表2)。

3 讨论

3.1 雅砻江与金沙江短须裂腹鱼早期发育的异同比较

左鹏翔等(2015)报道了金沙江短须裂腹鱼的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特征,取得了金沙江

短须裂腹鱼卵径、孵化时间、胚胎各期发育时序、初孵仔鱼全长等基础数据。本研究的孵化水温(14 ± 1)℃和孵化方式(尤先科孵化器)均与左鹏翔等(2015)保持一致。比较发现,雅砻江和金沙江的短须裂腹鱼胚胎发育都经历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及出膜7个阶段,但雅砻江短须裂腹鱼卵径(2.70 mm )稍大于金沙江短须裂腹鱼 (2.36 mm ),且初孵仔鱼全长也更长(11.04 mm vs . 8.70 mm )。相反,金沙江短须裂腹鱼受精卵孵化历时却长于雅砻江短须裂腹鱼(254 h vs . 181 h ),孵化积温也更高(3 565.3 h ℃ vs . 2 539.98 h ℃)。部分功能器官的发育时序有差异,如听囊的出现时间,在本研究中是在尾芽

2期 甘维熊等:雅砻江短须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259·

表2 短须裂腹鱼卵黄囊仔鱼期全长及身体比例的变化

Table 2 Variation in total length and body proportion during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Wangchiachii′s schizothoracin

日龄

Days post hatching

全长Total length 头长/全长

Head length/

total length

肛后长/全长

Postanal length/

total length 平均Average

(mm)

日生长率(mm/d)

Growth rate

0 11.04 ± 0.11 0.23 ± 0.01 0.26 ± 0.01

1 11.36 ± 0.2

2 0.32 0.22 ± 0.02 0.27 ± 0.03

2011)。本研究中短须裂腹鱼卵径(2.70 mm)与同属的细鳞裂腹鱼(S. chongi)(2.6 ~ 3.0 mm)(陈礼强等 2008)、齐口裂腹鱼(S. prenanti)(2.9 ~ 3.0 mm)(吴青等 2004)相近,但明显小于重口裂腹鱼(S. davidi)(3.9 ~ 4.1 mm)(严太明等 2007)。孵化时间(181 h)早于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吴青等 2001),但却晚于四川裂腹鱼(S. kozlovi)(陈永祥等1997)。本研究中短须裂腹鱼初孵仔鱼全长(11.04 mm),大于四川裂腹鱼(8.3 mm)(陈永祥等 1997),而与大渡软刺裸裂尻鱼(S. 后前5 d快速分化和发育,且生长速率在孵化后第5 d达最大,卵黄物质的快速利用与仔鱼胚后发育同步。孵化后第6 d肠道贯通,仔鱼进入混合营养阶段,开始摄取少量人工饵料,在孵化后第9 d卵黄吸收完全,仔鱼摄食强度增大,频次增多。及时投喂开口饵料,可避免仔鱼“不可逆点”的出现,减少仔鱼早期死亡的风险。

参考文献

陈礼强, 吴青, 郑曙明, 等. 2008. 细鳞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

·260·

动物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51卷

的发育. 中国水产科学, 15(6): 927–934.

陈永祥, 罗泉笙. 1997. 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的胚胎发育. 四川动

物, 16(4): 163–167.

丁瑞华. 1994. 四川鱼类志.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65–366. 李光华, 冷云, 吴敬东, 等. 2014. 短须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

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10): 259–261, 270.

刘跃天, 冷云, 许伟毅, 等. 2007. 短须裂腹鱼人工繁殖初探. 水

利渔业, 27(5): 31–32.

潘晓赋, 杨君兴, 陈小勇, 等. 2011. 滇池金线鲃亲鱼培育、繁殖力

以及卵径大小与胚胎存活率的关系. 动物学研究, 32(2): 196–203.

吴青, 王强, 蔡礼明, 等. 2001. 松潘裸鲤的胚胎发育和胚后仔鱼

发育.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3(3): 276–279.

吴青, 王强, 蔡礼明, 等. 2004. 齐口裂腹鱼的胚胎发育和仔鱼的

早期发育.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3): 218–221.

徐伟毅, 冷云, 刘跃天, 等. 2003. 短须裂腹鱼驯化养殖试验研究.

水利渔业, 23(3): 16–17.

严太明, 何智, 苗志国. 2014. 大渡软刺裸裂尻鱼仔鱼形态发育及

生长. 四川动物, 33(3): 409–413.

严太明, 周翠萍, 李忠利, 等. 2007. 实验室饲养的重口裂腹鱼仔

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5(4): 493–497. 殷名称. 1995. 鱼类生态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张沙龙. 2014. 长丝裂腹鱼和短须裂腹鱼的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

研究.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左鹏翔, 李光华, 冷云, 等. 2015. 短须裂腹鱼胚胎与仔鱼早期发

育特性研究. 水生态学杂志, 36(3): 77–82.

~~~~~~~~~~~~~~~~~~~~~~~~~~~~~~~~~~~~~~~~~~~~~~~~~~~~~~~~~~~~~~~~~~~~~~~~~~~~~

陕西镇坪发现灰背燕尾

Slaty-backed Forktail (Enicurus schistaceus ) Found in Zhenpi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China

2015年12月30日,在镇坪县境内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浪河口(32°04′38″N ,109°29′35″E ,海拔813 m )发现并拍摄到2只灰背燕尾(Enicurus schistaceus ,图1)正在河道乱石滩上觅食。经查阅《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及保护》(于晓平等 2013)、《中国陕西鸟类图志》(孙承骞 2007)、《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 2011)和相关文献资料(巩会生等 2007年),确定灰背燕尾是陕西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灰背燕尾隶属鸫科燕尾属(郑光美 2011),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中等体型。体长约23 cm 。尾长、呈深叉状,黑色,基部和端部白色;头顶至背蓝灰色,前额基部黑色,其上有一宽的白带延伸到眼的上方;翅黑色具白色翅斑;脸颊、颏、喉黑

色,其余下体白色;嘴黑色;脚粉红。常立于林间多砾石的溪流旁。

灰背燕尾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西部和中部、江西、浙江、广西、广东、湖南及福建等地。根据发现时间,灰背燕尾可能在当地是留鸟。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巴山的北坡,是北亚热带的北缘,物种丰富。本次发现为本地区的鸟类区系分布和扩散研究提供了资料。

宋要强 刘 平

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镇坪 725600

第一作者介绍 宋要强,男,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野生动物保护;E-mail: 276137367@https://www.doczj.com/doc/c312313279.html, 。 收稿日期:2016-02-02,修回日期:2016-03-03 DOI: 10.13859/j.cjz.201602022

图1 灰背燕尾Slaty-backed Forktail

试管婴儿之胚胎停育原因解析

试管婴儿之胚胎停育原因解析 好不容易怀上孩子,医生却告诉你胚胎停育了。试管婴儿之胚胎停育你知道原因吗? 妊娠的诊断标准 * 妊娠试验: * B超:妊娠囊(gestational sac, GS) 妊娠最早标志,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TVB最早在孕4-5周可测到 空孕囊和胚胎停育---相关定义 空孕囊 * 受精卵着床后发育异常,尚未形成胚胎就停止发育 * B超:宫腔内只有孕囊而无胎芽组织的异常妊娠,孕囊直径>20mm,而囊内仍未见到胚芽,提示空囊 * 自然流产的一种形式 胚胎停育 * 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停止发育 * B 超: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枯萎囊等 * 临床表现:一般有停经史,无腹痛,有或没有阴道流血 * 自然流产的一种形式 空孕囊和胚胎停育---超声诊断 经阴道超声 (1) 胚胎长度≤5 mm,无心管搏动,7-10d 后复查仍无心管搏动 (2) 胚胎长度>5 mm,无心管搏动或妊娠囊平均内径>20mm,无卵黄囊及胚胎 (3) 妊娠囊平均内径≤20mm,无卵黄囊及胚胎,1-2 周后复查仍无卵黄囊及胚胎 经腹部超声 (1) 胚胎长度≤9 mm,无心管搏动,7-10d 后复查仍无心管搏动 (2) 胚胎长度>9 mm,无心管搏动或妊娠囊平均内径>25mm,无卵黄囊及胚胎 (3) 妊娠囊平均径线≤25mm,无卵黄囊及胚胎,1-2 周后复查仍无卵黄囊及胚胎 空孕囊和胚胎停育---自然流产 * 自然流产:妊娠过程失败、胚胎死亡和胚胎及附属物排出,胚胎及附属物< 1000g,孕周<28周? *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 abortion,RSA):连续发生2 次自然流产 * 习惯性流产:连续发生3 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 空孕囊和胚胎停育---原因 遗传因素

胎停育诊断标准

胎停育诊断标准 参考资料胎停育康复网https://www.doczj.com/doc/c312313279.html, 胎停育 从医学来讲,胎停育是指胚胎发育到一个阶段发生了死亡而停止继续发育。 受精卵就像一颗种子,要经历一系列复杂而奇妙的过程,才会最终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宝贝。如果,在最初的阶段,受精卵没有发好芽,那么它很可能就会停止继续生长,我们把这种发生在孕早期的胚胎发育异常现象称为“胎停育”。[1] 胎停育症状: 大多数孕妇胎儿停止发育后无明显症状,部分孕妇可能见红,一般无腹痛,这与先兆流产不同。[2] 临床B超诊断: 病人有停经史,无论有无见红,在孕早期均应行B超检查,以免漏诊胎停育。B 超监测胚胎,胎儿发育,如≥6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变形皱缩,当妊娠囊已≥4cm 却看不到胎芽,胎芽的头臂长度≥1.5cm却无胎心博动,即可判定胚胎或胎儿发育异常。后三种情况可以诊断为胎停育。另外血β-hcG测定也有助于胎停育的诊断。如≥5周,血β-hcG<100IU/L;≥6周,血β-hcG<2000IU/L,提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动态观察其值不再上升者,则可判定绒毛上皮衰退,胚胎异常。 根据声像图特点,结合患者停经天数以及临床表现诊断。 声像图表现按子宫大小、孕囊表现、宫内其它回声大致可分为: ①孕囊完整枯萎型。孕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回声清晰,但孕囊较同孕周小,连续逐周动态观察孕囊不见增大反而缩小。 ②孕囊皱缩低置型。宫内孕囊变形、皱缩、周边回声不整或边缘失落、凹陷,位置下移,移向子宫内口方向。囊内胎芽无或有形态不整。多无胎心搏动或仅见不规律性搏动。 ③宫内其它回声。子宫大小均小于孕周,宫内无孕囊,大部分见增强的回声团,少部分见不规则无回声暗区。有散在不规则增强回声,还有一些可呈无回声暗区。临床鉴别诊断: ①排卵延迟的早孕。胚胎尚未出现时,出现阴道点滴出血易误认为胚胎停止发育而造成的不全流产。在阴道流血不多的情况下,应逐周复查,再结合停经史及临床表

硫酸铜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 年月日姓名:专业年级:同组者: 课程:发育生物学实验题目:硫酸铜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锻炼独立开展科学实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环境对动物受精及早期发育影响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重金属污染是近年渔业环境污染的公害之一。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浓度严重超标的一些重金属离子被排入水体而造成污染,对鱼类有毒害作用。目前水体中的重金属主要有Cd、Cu、Pb、Zn等。其中Cu离子就具有较强的毒性,可以和蛋白质中游离的羧基形成不溶性的盐,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常被用作杀菌剂。 斑马鱼(Danio rerio)是常见的暖水性(21~32℃)观赏鱼,鲤科,个体小(4~5㎝),常年产卵,鱼卵易收集,性成熟周期短且胚胎透明,便于观察药物对其体内器官的影响。雌性斑马鱼可产卵200枚,胚胎在24小时内就可发育成形,繁殖水温24℃时,受精卵经2~3天孵出仔鱼;水温28℃时,受精卵经36小时孵出仔鱼,这使得生物学家可以在同一代鱼身上进行不同的实验,进而研究病理演化过程并找到病因。由于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这意味着在其身上做药物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也适用于人体,因此它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 在斑马鱼的整个生活周期中,胚胎期和仔稚幼鱼早期发育阶段对重金属污染最为敏感。据报道,波罗的海春天产卵的鲱鱼,在10 ppb 的Cu2+,水的盐度为5.7条件下即对它的受精和发育有影响。30 ppb的Cu2+引起大西洋鲱鱼(Clupea harengus)卵的死亡,而35 ppb 的Cu2+也使太平洋鲱鱼(C.pallasi)的胚胎发生大量死亡[1]。吴玉霖等1990年依据不同金属对褐牙鲆胚胎的滞育、致畸、成活率及孵化率的综合影响指际,得出5种金属对褐牙鲆胚胎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u2+>Zn2+>Cd2+>Pb2+>Cr3+,对仔鱼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u2+>Cd2+>Zn2+>Pb2+>Cr3+ [2]。 三.【实验步骤】 1、实验材料 斑马鱼囊胚、CuSO4为分析纯,充分曝气的去离子水、24孔细胞培养板、恒温培养箱、用充分曝气的蒸馏水配置成浓度为5 mg/L 的CuSO4母液,用时稀释。. 2、实验方法 1)硫酸铜浓度梯度的设定 经查阅文献,确定斑马鱼胚胎发育从受精到孵化出幼鱼过程中的CuSO4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范围,设定5个浓度梯度和和1个对照组。 研究表明,Cu2+对大银鱼受精卵的安全浓度为0.00112 mg/L[3],对鮸状黄姑鱼仔鱼的安全浓度为0.006mg/L[4],所以设定对照组CuSO4的浓度梯度分别为0(空白对照),0.001 mg/L,0.01 mg/L,0.1 mg/L,1.0 mg/L,2.0 mg/L。每个浓度组设定4个平行组。使用暴晒后的

斑马鱼动物模型的应用介绍

斑马鱼动物模型的应用 斑马鱼(Danio rerio)属于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鲤科(Cyprinidae)短担尼鱼属(Danio)的一种硬骨鱼,原产于南亚,是一种常见的热带观赏鱼,因其体侧具有斑马一样暗蓝与银色相间的纹条而得名。 斑马鱼个体小,易于饲养,成体长4-5cm,雄鱼体修长,雌鱼体肥大。可在有限空间里养殖相当大的群体,可满足样本需求量大的研究。斑马鱼发育迅速,在28.5℃培养条件下受精后约40min完成第一次有丝分裂,之后大约每隔15min分裂一次,24h后主要器官原基形成,相当于28d的人类胚胎,幼鱼孵出后约3个月达到性成熟。雌雄鱼通过调控光周期控制14:10(光照:黑暗)产卵时间,成熟鱼每周可产卵一次,一尾雌鱼每次可产卵100-300枚。胚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体透明,易于观察。受精卵直径约1mm,易于进行显微注射和细胞移植等操作。 一、斑马鱼的品系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应用和系统发展,已有约20个斑马鱼品系,斑马鱼基因数据库-ZFIN (http://zfin/org)里有相关的资料可供查询和下载。目前研究中常用的斑马鱼野生型品系主要为AB 品系、Tuebingen(Tu)品系、WIK 品系,斑马鱼基因组计划所用品系是Tu。AB 品系是实验室常用的斑马鱼品系,由单倍体细胞经早期加压法获得。Tu品系斑马鱼具有胚胎致死突变基因,用于基因组测序前敲除该致死突变基因。WIK品系较Tu品系具有更多的形态多样性。此外,还保存有3000多个突变品系和100多个转基因品系。这些品系资源对于利用斑马鱼开展各种科学研究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斑马鱼突变品系的筛选 斑马鱼突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已基亚硝脲(ENU)化学诱导、γ或χ射线照射和插入诱变。ENU是一种DNA烃基化试剂,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前诱导碱基对的替换,诱导产生的突变率为0.1%-0.2%,涉及单个基因的突变。射线照射导致染色体大片段的缺失或染色体重排,产生突变率达1%。插入诱变是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片段导入斑马鱼受精卵,整合到基因组中,干扰正常基因表达。射线照射产生的突变率是ENU 化学诱导的10倍,但由于突变涉及多个基因,突变的表型是受若干基因调控的结果,不利于基因功能的分析,因此,ENU化学诱导法是斑马鱼突变的主要方法。研究含有纯合致死

goosecoid在斑马鱼早期发育中的作用.doc

goosecoid在斑马鱼早期发育中的作用 Wnt/β catenin信号通路在早期胚胎发育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它调控胚胎背腹图式发生。goosecoid(gsc)基因是经典Wnt信号通路的下游靶基因之一,同时对Wnt信号起负反馈抑制作用。之前报道中,gsc在小鼠和人中突变之后都会产生骨骼发育不全等症状,而目前关于gsc在斑马鱼中的具体生理功能还不是很清楚。 之前研究表明,用吗啡基-吗啉基技术(Morpholino,MO)敲低斑马鱼gsc,无明显缺陷。MO由于其作用时间短的限制,不能很好的研究基因在后期发育中的功能。而近年来的出现的基因编辑技术如TALENs,有着靶向高,操作方便的优点,成为可以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的新工具。 为了研究gsc在斑马鱼中的具体功能,我们利用TALENs技术,构建了斑马鱼gsc突变体模型,用于研究gsc在斑马鱼中的早期发育中的作用。得到的结果如下:(1)利用TLANEs技术敲除斑马鱼gsc,筛选得到移码缺失7bp的突变体。(2)gsc杂合突变体自交结果显示,突变体早期无明显背腹缺陷,但发育至受精后第五天(5 dpf)时,鱼鳔发育缺陷。 测序表明鱼鳔缺失个体为纯合突变体,经统计其占全部胚胎的21%。表明gsc 突变与鱼鳔缺陷是相关的。(3)对gsc突变体进行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突变体鱼鳔结构存在。 (4)gsc突变体中,鱼鳔标记基因hb9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鱼鳔发生未受到影响。表明突变体鱼鳔结构正常,但未充气。(5)充气由口、咽、鳔管等多个器官协调完成,而gsc后期特异表达在咽部。 gsc突变体咽部软骨阿尔新蓝染色,及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均表

神仙鱼的胚胎发育研究

神仙鱼胚胎发育研究 匡刚桥*,梁珂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本试验观察和研究了神仙鱼(Pterophyllums carale)的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并作了详细 记录,阐述了其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受精卵、胚胎形成期、卵裂囊胚期、原肠期、神经期、 器官形成期、心跳期以及出膜孵化期)中的发育现象及特征,为神仙鱼胚胎发育研究做了有益的 尝试。 关键词神仙鱼;受精卵;胚胎发育 神仙鱼(Pterophyllums carale), 又名燕鱼、盘丽鱼、天使鱼,丽科鱼属,原产南美洲的圭亚那、巴西。神仙鱼长12-15厘米,高可达15-20厘米,头小而尖体侧扁,呈菱形。背鳍和臀鳍很长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鳍帆鱼之称。从侧面看神仙鱼游动,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鱼又称燕鱼。其体态高雅、游姿优美,生活繁殖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故非常受大众喜爱,是世界最为名贵的观赏鱼类之一[1,2]。因此提高其人工繁殖成功率将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技术研究意义。目前,在对影响神仙鱼胚胎发育的因素和神仙鱼的人工繁殖方向研究较多,如郑宗林[3]等,在神仙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探讨了神仙鱼人工繁殖过程中的诸多注意事项;何文辉[4]等,对七彩神仙鱼人工繁殖主要水质条件进行了探讨。但对于神仙鱼胚胎发育的系统观察仅见周玉等在神仙鱼的胚胎发育方面的研究报导[5]。因此,对该鱼的胚胎发育进行系统的观察,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更为详尽的基础资料,并为解决人工养殖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神仙鱼的胚胎发育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旨在为神仙鱼人工繁殖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外部特征和发育状况的判别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亲鱼选自重庆荣昌县观赏鱼养殖场。亲鱼形体健壮、色彩鲜艳,且雌、雄鱼个体差异小,雌鱼要选择腹部明显膨大的个体、具有流动感、腹部较软、生殖孔肿胀微红的个体;雄鱼腹部饱满,轻压有精液流出的个体。 1.2 观察方法 当雌雄亲鱼交配完成后将受精卵连同产卵板一同取下,置于大烧杯内,并将烧杯放置于水族箱内,水族箱使用加热棒控制水温在27±1℃。孵化水体的pH值为6.5左右。从中选取形态较好的受精卵,第一天每隔2h取样观察第二天每隔1h取样观察,并做好相关实验

斑马鱼-全胚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斑马鱼-全胚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斑马鱼胚胎的全组织免疫化学染色被广泛应用,这一技术需要额外的步骤来固定和通透以确保卵膜能够完全被溶液渗透。固定、封闭、抗体孵育、洗脱、通透以及底物显色过程都需要比正常的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组化更长的时间,以使得溶液可以渗透到达样品的中心。 实验步骤: 1. 将胚胎置于5ml的器皿中固定1h。固定液的选择要谨慎,取决于两点:一是对于同一 种抗体,在冰冻切片中成功使用的固定液,可用来做全胚胎染色实验,二是根据目的蛋白。可用4%的多聚甲醛或者预混合的固定液来固定,预混合的固定液十分适合于神经蛋白。 使用Pasteur移液管来移动胚胎、吸取溶液,这有利于防止来自于移液管窄末端对胚胎的损坏。 2. 用含1%Triton的PBS清洗胚胎至少四次,每次5分钟。 3. 将胚胎置于冰丙酮/PBS混合液中8分钟。 丙酮可用帮助通透坚固的卵膜,对于其他样品如鸡和鼠这一步可省略。 4. 用含1%Triton的PBS清洗胚胎至少四次,每次5分钟。 5. 用封闭液(含1%Triton、10%胎牛血清的PBS)室温孵育胚胎1h。 6. 阻断过氧化物酶:将胚胎置于含0.1%H2O2的封闭液中4°C过夜。 7. 用封闭液清洗胚胎2次。 8. 将Pasteur移液管末端剪掉形成2ml的管子,用其转移胚胎。加入合适浓度的一抗。 一般在全胚胎染色中抗体孵育的时间比较久,为了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在稀释一抗的封闭液中会加入0.02%的叠氮化钠。 9. 样品在混合器上4°C缓慢旋转孵育1-4天。 根据不同的抗体以及胚胎的大小,孵育的时间需要进行一些优化。 10. 用含1%Triton、10%胎牛血清的PBS清洗胚胎3次,每次1h。 11. 用含1%Triton的PBS清洗3次,每次10分钟。 12. 用DAB底物室温孵育胚胎2-3h。 13. 将胚胎转移到一个碟子中,加入新鲜的配制的显示底物(每1mlDAB加5ul的过氧化氢)。 14. 用PBS清洗3次,使得样品达到理想的染色强度。 15. 爬片观察胚胎:观察分析前样品于4°C避光储存。 爬片:用融化的含1%琼脂糖的PBS爬片。一旦加入琼脂糖后,用含70%甘油的PBS 覆盖琼脂糖,再在样品上放置一个盖玻片。

斑马鱼的胚胎发育与影响因素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20 10 -20 11 学年第二学期学院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 班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学生须将文字写在此线以下 《发育生物学》课程论文 课程号:2522080

.关键词:斑马鱼;发育;葡萄糖;溶液浓度;温度;TCDD 一、斑马鱼简介 斑马鱼(zebra fish),又名蓝条鱼、花条鱼、斑马担尼鱼。 斑马鱼是一种常见的热带鱼。斑马鱼体型纤细,成体长3-4cm,对水质要求不高。孵出后约3个月达到性成熟,成熟鱼每隔几天可产卵一次。卵子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胎发育同步且速度快,胚体透明。发育温度要求在25-31℃之间。斑马鱼由于个体小,养殖花费少,能大规模繁育,且具许多优点,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经过30多年的研究应用和系统发展,已有约20个斑马鱼品系,斑马鱼基因数据库里有相关 斑马鱼的资料可供查询和下载,方便了研究。斑马鱼的细胞标记技术、组织移植技术、突变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活性抑制技术等已经成熟,且有数以千计的斑马鱼胚胎突变体,是研究胚胎发育分子机制的优良资源,有的还可做为人类疾病模型。斑马鱼已经成为最受重视的脊椎动物发育生物学模式之一,在其它学科上的利用也显示很大的潜力. 二、斑马鱼的发育过程 1〕卵子的发生 斑马鱼卵子发生过程中乱母细胞的发育是不同步的。在卵子发生早期,核内许多小核仁开始富集,其数目在接下来的时期中可以达到1500个,他们分布在和的外围和靠近内部核膜。 斑马鱼卵子发生过程一般分为5个时期,即StageⅠ-Ⅴ;有时也将StageⅡ和Ⅲ作为一个时期将卵子发生分为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 StageⅠ是原始滤泡生长阶段,乱母细胞没有卵黄,是一个有细胞质包围着升值滤泡的圆形球体。其染色体去浓缩并出现灯刷装 状表型,此时DNA高度延伸,形成一个具有典型形态学上的包含RNA和蛋白质的恻环。染色体的这一构型被认为有利于母源性基因的转录激活,其出现与斑马鱼卵母细胞中RNA合成的高速率是一致的。在这时期,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的微小突起(microvilli)开始伸展并延伸到彼此的区域。一旦形成,这些连接包含粘附连接、细胞桥粒和间隙连接,它们可能与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间的交流和卵母细胞附近小分子的吸收有关。同时,卵黄膜组分开始在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之间富集;其他结构,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富集,反映了产生大量产物的需要。 StageⅡ卵母细胞的特点是富集了大量蛋白质和油脂,对于卵子激

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Mef2c的表达

万方数据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年1月,33(1) 脏的发生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 斑马鱼胚胎固定收集不同发育时期的AB野 生型斑马鱼(购自俄勒冈大学,斑马鱼养殖系统从美国AquaticHabitats公司引进)胚胎:6hpf(hourspost—fertilization,受精后6h)、7、8、9、10、11、12、13、15、17、20、24、36、48hpf,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过夜(至少固定12h),保存于甲醇溶液中,置一20℃备用。 引物设计与合成首先根据Genbank数据库查得斑马鱼Mef2ccDNA序列(Genbank:30575),以包含密码子1319~2385位的基因序列为RNA探针序列,探针序列总长1066bp。RNA探针的引物序列(由上海赛百盛生物有限公司合成)为:For—ward:5'-CTCAAATACGGAAAAGCTAC一3 7Reverse:5'-CGCCCGTGGGACTGATGA GAG一3 7。 PCR扩增以斑马鱼基因组总DNA为模板,用以上两条引物特异扩增RNA探针序列。扩增条件为:95℃预变性2min,95℃变性45S,57℃复性45S,72℃延伸2min,重复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合成反义RNA探针将纯化的扩增产物连接到pGEM—T载体(Promega)中,然后转化到DH5a感受态菌株(博大泰克)中进行克隆。根据Harland的方法[43抽提转染后的连接载体质粒(测序验证质粒中插入序列是否正确),NotI内切酶(NEB)酶切完全,以其为模板转录合成反义RNA探针。 整体原位杂交取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用1×PBST溶液洗去多余的甲醇溶液,将胚胎置于65℃水浴进行预杂交3h,然后加入所合成的反义RNA探针65℃水浴杂交过夜。多余的探针用0.2×SSC溶液洗去,加入anti—Dig—AP(Roche)与反义RNA探针结合过夜。未结合的抗体用1XPBST溶液洗去,再加入BCIP/NBT/NTMT溶液显色30min,迅速用1XPBST溶液洗去多余的显色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结果。 结果 探针合成效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中设计的引物能够特异性地扩增目标基因片段。图1A为特异扩增的RNA探针序列电泳检测结果,扩增的RNA探针序列大小约1066bp。图1B为酶切后电泳迁移率的改变,2、3泳道是未被酶切的质粒序列,4、5泳道是酶切后的质粒序列。酶切后质粒电泳速率要比未酶切质粒的速率要快。同时,我们将该序列测序后进一步验证(由上海赛百盛生物有限公司测序),连接至pGEM—T载体中的RNA探针的序列是正确的。 图l凝胶分析PCR结果(A)和质粒酶切结果(B)Fig1GelanalysisPCR(A)andplasmid(B) A:1:marker;2-5;RNAprobe.B:1:marker;2-3:Mef2cRNA—pGEMT; 4-5:Mef2cRNA-pGEMTcutbyNot-1 斑马鱼整体原位杂交在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Mef2c在胚体中没有自身的转录产物,仅少许从母体自带的Mef2cmRNA存在,胚体染色呈现为弥散均染状态(图2:a,b见封二)。当胚胎逐步发育到13hpf,Mef2c在体节中开始表达,此时约已形成8个体节,表现为在背侧出现两条条带状的深染部位;同时,在心脏中的表达也开始出现,在靠近头侧部出现有深染的片状区域,代表早期的生心区的细胞中有Mef2c表达(图2:cl,c2见封二)。当胚胎发育至15hpf时,体节以及心脏中Mef2c的表达更加明显,Mef2c在体节的表达表现为各个体节之间能清晰区分,并表现为典型的V型结构;同时,心脏中的表达表现为生心区细胞开始集中,逐步靠近体轴开始形成心管结构,体现出染色更为集中,由片状染色转变成为线状(图2:dl,d2见封二)。随着胚胎进一步发育,体节逐步完善,心管逐步形成,Mef2c仍然保持较高的转录水平,体节中表现为随着体节的增多,V型染色的体节也随之增多;在心脏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线管状结构(图2:e,f见封 --)。斑马鱼的胚胎发育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步完 万方数据

比较鱼类与鸟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异同(完成)

1.比较鱼类与鸟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异同 鱼类的囊胚期发生盘状卵裂,动物极细胞在逐渐增加,待细胞达到一定数量后开始外包。这种外包的动力来源于卵黄合包体层自动扩展所引起的。胚盘细胞向植物极方向的卵黄外包,使胚盘变薄。没有典型的原肠腔,仅一裂隙位于下胚层与卵黄多核体之间。 鱼类胚层的形成:外包达到卵的50%时,与卵黄交界处的细胞内卷,使交界处形成厚实的一圈,叫胚环。内卷的细胞和由上层内移的细胞形成下胚层、上层为上胚层。因细胞的内卷和会聚扩展而在胚环的某处形成加厚区——胚盾。它为胚胎的背部,从此处内卷的细胞将与其它会聚扩展的下胚层细胞一起沿背部中线形成中胚层;下胚层细胞将生成内胚层和部分中胚层。预定的脊索中胚层内卷(轴旁中胚层等)。未卷入的上胚层将发育为胚胎的外胚层。上胚层的部分细胞经会聚扩展形成神经龙骨,其余的细胞形成皮肤 鸟类的囊胚期:鸟类囊胚期也发生盘状卵裂,鸟类的盘状卵裂鸟类的卵中卵黄占据卵的大部分,其它胞质和细胞核被挤到动物极顶面,成为一个直径约2-3mm 的胞质区,胚盘。前3次卵裂发生在输卵管中,胚盘为单细胞层,仍与卵黄相接触。 鸟类的原肠期:1.下胚层和上胚层的形成上胚层的某些细胞单个迁移到胚下腔,形成内陷小岛(初级下胚层)。胚盘后缘有一层细胞向前迁移与内陷小岛汇合形成次级下胚层。汇合形成次级下胚层。上下胚层在暗区边缘连在一起构成囊胚。缘连在一起构成囊胚。上胚层产生胚胎本身的三个胚层和大量胚胎外膜,下胚层只形成部分胚胎外膜,如卵黄囊。2.原条的形成原条是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原肠作用的主要特征性结构,由后部边缘区的上胚层细胞加厚而成,结构,由后部边缘区的上胚层细胞加厚而成,这种加厚来自上胚层的预定中胚层细胞内移进入囊胚腔及上胚层后端两侧细胞向中央迁移。原条的出现确定了胚胎的前后轴。随着细胞的集中,原条内形成一个凹陷,叫原沟,是上胚层细胞进入囊胚腔的门户。原条的前端是一个加厚层,叫原结或亨氏结. 当亨氏结移至明区中央时,原条后退原条的后退:当亨氏结移至明区中央时,原条后退, 在回缩的痕迹上出现胚胎背轴和头突,脊索形成。痕迹上出现胚胎背轴和头突,脊索形成。亨氏结退至最后端将形成肛门。当胚胎后部还在进行原肠作用时,形成肛门。当胚胎后部还在进行原肠作用时,前端细胞已开始形成器官。鸟类胚层的形成:最早穿过原条进入囊胚腔的细胞向头部方向移动,最终迁移至胚胎的头部,成为前肠内胚层(与两栖动物相同)。这些移至胚胎的头部,成为前肠内胚层(与两栖动物相同)。细胞的移动将原来的下胚层细胞挤至明区前部,成为生殖新月区,是原生殖细胞存在部位。通过亨氏结进入囊胚腔的细胞在上胚层和内胚层之间向头部移动,形成头部中胚层和脊索中胚层。内移的细胞向前运动,推举上胚层前端中线区域形成头突。通过原条两侧进入囊胚腔的细胞一部分向更深层迁移,最终取代下胚层成为内胚层,另一部分在囊胚腔中扩撒,发育成胚胎中胚层。上胚层中的预定外胚层细胞将在上胚层中增殖、下包,离开胚盘将

斑马鱼性腺促熟及早期发育模式

斑马鱼性腺促熟和早期发育模式 XXX,YYY,ZZZ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斑马鱼性腺促熟和产卵调控技术。 2、加深硬骨鱼早期形态发育模式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一)斑马鱼性腺促熟和产卵调控。 1、斑马鱼特性: 斑马鱼一般4月龄性成熟,5月龄鱼繁殖较好;繁殖周期短,一般7天左右。 雌雄分辨:雌性(偏银灰色,体形丰满,腹部膨大、松软,仰腹可见有明显的卵巢轮廓,手摸富有弹性);雄性(偏柠檬色,腹部扁平,身材显得修长)。【如图一、图二】 图一:雄鱼图二:雌鱼 精、卵体外受精,体外发育,且速度快。发育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在25℃的培养条件下,从受精卵到孵化约需36h;在28℃的培养条件下,从受精卵到孵化约需24h,即胚胎发育成熟。 2、斑马鱼繁殖准备: 将亲鱼雌、雄分开饲喂2~3天(要在饲养箱中加一玻璃隔板,将雌、雄分开,但同时相互之间又要能够看到),繁殖时将雌、雄按1:1或2∶1比例放入产卵池中进行产卵受精。在此过程中一般采用10h光照,14h黑暗的光周期。斑马鱼一般在混合的次日凌晨产卵,为防止亲鱼吞噬鱼卵,可用网孔2~3mm的网将亲鱼限制在产卵池的上半部活动,以防止亲鱼吞吃鱼卵。每条雌鱼可产卵300~1000粒。 (二)斑马鱼早期发育观察: 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主要有以下七个时期(附有相应的时间): (1)合子期Zygote Period(0-0.75h) (2)卵裂期Cleavage Period(0.75-2.2h) (3)囊胚期Blastula Period(2.25-5.25h) (4)原肠胚期Gastrula Period(5.3-10h) (5)体节期Segmentation Period(10-24h) (6)咽期Pharyngula Period(24-48h) (7)孵化期Hatching Period(48-72h)

胚胎停育的症状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c312313279.html,/ 1 胚胎停育的症状有哪些 受精卵就像一颗种子,要经历一系列复杂而奇妙的过程才会最终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宝宝,如果在最初的阶段,受精卵就没有发好芽,那么它很可能就会停止健康生长,我们把这种发生在孕早期的胚胎发育异常现象称为“胚胎停育”。“胚胎停育”不同于孕中期和孕晚期的流产,它是在胚胎尚未形成的时候就停止了发育。 胚胎停育不仅会造成女性流产,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女性无法再孕,给女性朋友的孕育之路设置了无形的障碍。在怀孕后6—8周时,准妈咪一旦感觉妊娠反应日益减轻,如不再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消失,乳房发胀的感觉减弱,这时你就要提高警惕了,这些现象可视为胎停育的早期症状,部分患者阴道出血、伴暗红色血性白带,还有部分患者伴有下腹疼痛,就要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当然,以上的表现也是因人而异,有的甚至一点迹象都没有,就直接出现腹痛,然后流产,或胚胎停育后无症状通过常规B 超检查发现。 在医学临床上看对于胎停育的诊断标准是,胚胎发育≥6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变形皱缩;当妊娠囊≥4cm 却看不到胎芽,胎芽的头臂长度≥1.5cm 却无胎心搏动,即可判定胚胎发育异常。 大部分的准妈咪在胎停育后可以自行完全流产,不需要再进行刮宫手术,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大多数女性在胎停育后,医生都建议住院进行刮宫,因为胎停育很可能会导致术后的大出血,因此一定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当肚子里的宝宝被确诊为胚胎停育的时候,孕妈们切忌过于悲伤,应该勇敢面对,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确诊死胎后通常会进行引产,大部分的胎死腹中,都会经由阴道自然生产,并不需要开刀。 2、临产后需要配新鲜血备用,在分娩时要及时注射药物来预防产后出血,产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分娩结束后应仔细检查胎儿、胎盘、胎膜、脐带,以明确死胎原因。 4、如果是多胎妊娠,其中的一胎先死于宫内,一般会观察等待,孕妇常有一过性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降低,之后又会自行恢复正常,一旦纤维蛋白原下降至 2g/L ,估计胎儿已能存活,应立即引产。 已经出现过胎停育的女性,从优生的角度考虑,至少要在之后半年以上时间再怀孕,因为人的卵巢功能恢复至少要两三个月,而子宫内膜的恢复至少要半年左右。 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c312313279.html,/tty/2014/0807/190405.html

斑马鱼胚胎整体原位杂交_6.22

斑马鱼胚胎整体原位杂交 (Whole-mount in situ hybridizations in zebrafish embryos) 北京大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实验室 整理者:肖安版本:V6.22 Build 2006-8-17 说明:小号宋体文字为操作提示,其中下划线标记者为以下数步均需注意的内容;小号楷体文字为影响结果的重要步骤提示,注意控制记录其操作处理的条件和时间,以在重复实验探索最适条件时进行适当调整。 在整个实验中应当注意: (1) 由于环境中存在大量RNA酶,RNA在常温下极易降解。因此,涉及RNA的操作,在探针去除之前,以及探针的合成与纯化过程,必须严格防止污染。操作需要要戴乳胶手套进行,使用专用枪头、离心管、电泳槽等,尽量缩短RNA 在常温或37℃放置时间,电泳使用高电压短时间的程序,每次必须更换新电泳液。实验间隙中RNA放置在-20℃,过夜或更长时间保存在-80℃。 (2)如同时对多管进行吸去溶液和加入溶液工作,应当按照同样的顺序依次操作,以保证其处理时间基本一致。避免漏加溶液。 (3)注意所加溶液与胚胎温度的差异,应当先预热再使用。一般溶液加入量为1mL左右,管平放以使胚胎分散与溶液充分接触,但探针杂交一步溶液过少可竖直放置。 (4)吸取胚胎的枪头应剪去尖端以扩大开口。吸时动作要轻。任何时候都要防止丢失胚胎,可在换前一管溶液时将后一管竖直放置让胚胎沉降一会以免吸走。 (5)注意保护标签,并且易混淆标签必须设法分辨(如6和9)。 第一天 以下操作需戴乳胶手套。 1 水溶液体系重新处理 (Rehydration)。 1.1吸去恢复到室温的胚胎中的甲醇(MeOH),用70%, 50%, 30%的 MeOH的PBST溶液依次处理5分钟。 梯度稀释的目的是防止胚胎收缩,可适当多添加几个浓度梯度。稀释时间宁长勿短。 特别注意保护标签,MeOH为有机溶剂,易腐蚀油性笔书写的标签。 1.2 PBST处理5分钟,两次。 2 蛋白酶消化和随后的固定(Proteinase digestion and post fixation)。 2.1用蛋白酶K的PBST溶液(在管中原有的约1mLPBST中加入1uL10mg/mL的蛋白酶K,终浓度 消化的目的是使探针更容易进入组织中。应根据胚胎质量、以前原位杂交结果适当增减时间。注意双氧水脱色的胚胎受损害较大,蛋白酶K处理时间应大大短于培育时加入PTU阻止色素生长的胚胎。 理论上换新的酶和新胚胎都应该重试处理时间。 以下操作室温进行,注意溶液预热。 2.2消化时间到后,先尽快用PBST暂时漂洗,然后PBST洗5分钟,一到两次。 在PBST洗后或下一步多聚甲醛固定后可以按照探针将胚胎分管和混合,注意同一管中的胚胎发育时期不宜相隔过近,以免最后观察结果时难以分辨。但若相隔过远,后面的染色时间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并且处于发育较早期的胚胎破裂时卵黄可能污染发育较晚期的胚胎。 每一时期每一探针需15枚左右(发育早期的胚胎在实验中容易损坏,宜多取一些)。 若做正负对照,正对照用已明确的Marker基因探针(反义RNA链),或者对胚胎进行双染。负对照使用正义RNA链,或者不加探针(如粗略筛选时)。注意及时写上新的标签编号并记录下每个编号对应的各胚胎时期。 2.3 4%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 para)固定20分钟。 提前解冻,每次实验都尽量用一管新的多聚甲醛,避免RNase污染。未使用完部分可用于固定胚胎。 用于原位杂交的胚胎都使用多聚甲醛固定。甲醛苦味酸混合液固定胚胎虽然能更好的保持形态,但将破坏胚胎抗原性,导致零结果。 2.4 PBST洗5分钟,两次。

第一胎胎停的原因

第一胎胎停的原因 对于女性来说,只有怀过孕做过妈妈才是完整的。怀孕不管是对女性还是家人,它都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不知道有没有女性朋友遇到过第一胎胎停即胚胎停育的情况。大家对此有了解多少呢,想知道第一胎胎停到底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它又会有着什么样的后果。那么,下面就跟大家讲一讲有关胎停的知识。 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所致发育停止。B 超检查表现为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妊娠囊枯萎。“胚胎停育”不同于孕中期和孕晚期的流产,它是在胚胎尚未形成的时候就停止了发育。如果发生胚胎停育,孕母的一切妊娠反应都会逐步消失。首先是不再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乳房发胀的感觉也会随之减弱。然后阴道会有出血,常为暗红色血性白带。最后还可能出现下腹疼痛,排出胚胎。上述表现因人而异,有的甚至一点迹象都没有,就直接出现腹痛,然后流产,或胚胎停育后无症状通过常规B超检查发现。 胚胎停育的原因

1、内分泌失调:胚胎着床及继续发育都依赖于复杂的内分泌系统支持,任何一个环节失常,都可导致胎停育。 2、免疫因素:因为胎儿是父母遗传物质的结合体,所以和母体不可能完全相同,免疫反应可引起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如血型不合等。 3、子宫异常:由于子宫缺陷引起的胎停育约占10%~15%,常见的有: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肿瘤、宫腔粘连、宫颈异常、子宫动脉发育异常。 4、染色体异常:在胎停育中,约50%~60%的妊娠物有染色体异常,包括数量和结构异常,多数在妊娠13周内均发生流产,仅有极少数可妊娠至分娩,但都伴有严重的发育畸形或先天病。 5、全身性感染疾病:妊娠早期严重的TORCH感染可引起胎停育。TORCH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

鱼类繁殖

中文名称:鱼类繁殖 拼音:yuleifanzhi 外文名称:reproductiveof fish 正文:鱼类重要的生命活动,通过这一活动,鱼类才得以保存和繁衍。由于各种鱼类进化进程的差异和对环境适应形式的不同,其繁殖特点也不同。 性分化受精卵发育至形成各胚层时即出现原始性细胞。随着性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逐渐发育形成生殖腺。鱼类性分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多数鱼类经过性分化之后呈雌雄异体,但不少种类却形成雌雄同体。 性成熟鱼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性细胞集中于腹腔,经性分化发育成熟达生殖状态,称为初次性成熟。不同种类初次性成熟时间不同,同一种类不同种群、同一种群雌雄之间也有不同。同一种鱼初次性成熟时间一般与体长有关,生理年龄并不经常反映性成熟的前后顺序。生长越快,达到性成熟时间越短,同一世代体长生长的差异,造成一个世代初次性成熟年龄的不同。 生殖周期与产卵类型不同种类生殖周期的长短不同,雌雄鱼也有差别,同一个体高龄阶段生殖周期往往会延长。多数鱼类生殖周期1年左右,但如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仅30-60天,一年繁殖多次,鲟科(Acipenseridae)鱼类则达2年或更长。鱼类的产卵类型中,按世代分有一生产卵1次、一生多次产卵;按产卵季节分为一个产卵季节一次、一季多次分批产卵。同一种类分布区域不同,产卵类型也可能会改变。 生殖方式和生殖过程多数鱼类行体外受精,少数行体内受精。体外受精鱼类雌雄鱼各自将成熟性细胞排出体外,在水中受精,发育和孵化。体内受精鱼类成熟卵在母体内受精,为把成熟镜子输送雌鱼体内,雄鱼一般具有特化的交接器,如软骨鱼类雄鱼腹鳍内侧鳍条特化呈生殖足。体内受精鱼类胚胎发育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三种类型:(1)卵生,卵在输卵管内受精,受精卵由卵壳包裹,由卵黄供应养分在水中发育孵化。(2)卵胎生,成熟卵在母体生殖道内受精,由卵黄和母体共同供给养分,产出体外时已长成幼鱼。(3)胎生,成熟卵在母体生殖道内受精发育,由母体供应养分,幼鱼孵化成形后排出体外。 生殖过程中,生殖鱼群依体长大小,组群的现象有明显差异。个体大小不同,在产卵场分布的位置也有不同。亲鱼体长--年龄不同,性细胞质量有差异。一般以中龄大型鱼性细胞的质量最高,低龄鱼或高龄鱼亲鱼较差,其受精率、孵化率和后代成活率均不高。因此,生殖初—中期后代质量和后代成活高于后期产出的后代。每一生殖季节多次分批产卵的鱼类,每批卵子质量也有差别,尤其以第一批卵子质量为高。鱼类一般以高生殖力补偿早期发育阶段的高死亡率。生殖力低的鱼类,除胎生和卵胎生种类后代在母体度过早期发育阶段外,多数种类有护幼习性。如营巢筑穴、口孵哺育,以提高成活率。 产卵期和产卵场鱼类在一年中某一特定季节生殖,是保障其幼体有最良好生长发育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幼体生长发育过程一般与水域中饵料生物繁殖状况相一致,也是其幼体发育所需环境条件(尤其是水温、光照周期)和避开敌害的最佳时期。根据生殖期间水温和光照周期变动趋势,鱼类生殖腺存在两种类型:水温上升期和水温下降期。除热带水域外,春季到夏季,水温上升,一天内光照时间延长。秋季到冬季,水温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在同一生殖期类型内,生殖期

胎儿在母体内10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图文).

胎儿在母体内10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图文)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经过10个月的生长发育,就会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母亲要为新生命的诞生度过一段快乐而又难忘的10个月。孕妇体内胎儿发育一目了然,做母亲的不易与艰难,是一个没做过母亲的女人所不能体会的!让我们来看下孕期10月胎儿的发育过程吧! 妊娠第一个月(第1周~第4周): 妊娠第一个月是指孕妇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四周以内的时间。 受孕第一周 妊娠第一个月生理特点及孕妇须知: 生理特点: 如果孕妇的月经周期为28-30天妊娠第二周末精卵结合。受精后约4天分裂成细胞团的精卵沿着输卵管到达子宫。第三周细胞团脱去外膜为着床作准备。第四周胚胞已牢固地种植入子宫里。 妊娠三至妊娠第一个月四周称为胎芽期。胎芽身上0.5-1厘米状如小海马。

孕妇须知: 在妊娠第一个月大部分孕妇没有什么反应。第一个月是神经管、四肢、眼睛开始分化时期此时一旦遇到有害物质这些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就停止发育而残缺不全出现畸形。 不要到剧院、舞厅、商店等人集聚的地方避免与患流感、风疹、传染性肝炎等患者接触。尽量不用药。病毒和药物都可能影响宝宝的发育。 远离电磁污染听音响、看电视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少用电脑、微波炉、手机等。暖气刚停的时候孕妇不要睡电热毯因为它可以产生电磁场对孕妇和胎儿存在危害。 避免饮浓茶、浓咖啡及可乐型饮料孕妇最理想的饮料是白开水。 洗衣要用肥皂不宜用洗衣粉;洗碗要选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洗洁精。 你在切生肉后一定要洗手炒菜、吃涮羊肉等时一定要把肉炒熟涮透。以防生肉中的弓形体原虫感染胎儿。 淘米、洗菜不要将手直接浸入冷水中寒冷刺激有诱发流产的危险。没有热水器的家庭要买几副胶皮手套。 妊娠第一个月宝宝需要的营养并不多。不过从现在开始必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持营养平衡。 特别提示: 在医生指导下继续补充叶酸,它将最大限度地保护受精卵不发生畸形 妊娠第二个月(第5周~第8周):

实验二:鲫鱼早期胚胎观察

实验二:鲫鱼早期胚胎观察 一、目的要求 掌握鲫鱼早期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 实验材料:鲫鱼早期胚胎发育装片,共八片:鲫鱼受精卵装片,鲫鱼卵二细胞装片,鲫鱼卵四细胞装片,鲫鱼卵八细胞装片,鲫鱼十六细胞装片,鲫鱼卵囊胚期装片,鲫鱼卵囊胚期切片,鲫鱼卵原肠胚切片。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等。 三、实验内容 观察活体鲫鱼的个体胚胎发育的过程及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包括受精卵期、胚盘形成及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及胚孔封闭期) 受精卵期 卵裂期 多细胞时期

囊胚期 原肠期 体节期

眼球色素形成期 心跳期

鱼类的卵裂 卵子受精和激活之后发生卵裂。精卵融合后,受精卵仍然是单个细胞,其任务是产生含有数以百万计细胞的多细胞有机体,因此,细胞必须发生迅速分裂。合子高速分裂,而不伴随体积和物质的增加,细胞的数目越来越多,而个头越来越小。发育的这一时期叫做卵裂。其表现是卵子表面出现沟。处于卵裂期的细胞叫做卵裂球。不同卵裂球之间已经开始产生差异,并最终发育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在不同的物种中,卵裂的方式是不同的,它是一个受遗传控制的过程。一个物种的卵裂方式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卵黄的含量及其在细胞质内的分布,二是卵子细胞质中影响纺锤体形成的时间和角度的因子。 卵黄含量和分布决定卵裂发生的部位及卵裂球的相对大小。如果卵子的一极卵黄蛋白相对较少,则该极细胞分裂速率就相对较快。富含卵黄的一极叫植物极,而卵黄相对较少的一极叫动物极。合子的核一般靠近动物极。卵黄相对较少(少黄卵和中量黄卵)的合子的卵裂方式一般为完全卵裂,即是说卵裂后整个卵子被完全分割。多黄卵受精后形成的合子卵裂时仅有一部分细胞质被分割,而卵黄部分不分裂,因而称为部分卵裂。部分卵裂可以是盘状的,如鱼类、鸟类,也可以是表面的,如昆虫卵。鲫鱼卵裂在动物极的胚盘里进行。卵裂非常迅速,头12 次卵裂是同步的,在卵子的动物极形成了一个细胞团。起初所有的细胞之间以及它们与卵黄细胞之间都有开放的连接,中等大小的分子(17kDa 左右)都能自由地从一个卵裂球达到另一个卵裂球。胚胎从第10 次卵裂开始进入中囊胚转换:合子的基因开始转录,细胞分裂减慢,细胞明显开始移动。此时细胞分化成两种,第一种是卵黄多核层。卵黄多核是由第9 次或第10 次卵裂时最靠近植物极的胚盘细胞与卵黄细胞融合生成的。在卵黄细胞中贴近胚盘的细胞质里有多个细胞核呈环状排列。当胚盘细胞向植物极扩展时,一些卵黄多核层的细胞核在胚盘下移动,形成内卵黄多核层;而另一些卵黄多核层细胞核将随着胚盘向植物极移动,并沿卵黄表面延伸至胚盘的边缘之外,形成外卵黄多核层。在中囊胚转换点分化出的第二种细胞群是包被层)细胞,它们是胚盘最外层的细胞,其厚度仅有一层细胞。包被层细胞最终发育成胎皮,是胚胎外面的一层保护膜,并在后期胚胎发育被脱掉。在包被层和卵黄多核层之间是深层细胞,它们将发育成胚体。荧光染料示踪研究表明,早期胚盘细胞的分化方向尚未被决定,而在原肠胚形成前,胚胎中的每个细胞的发育命运已被决定。

胎停育保胎成功经验

胎停育保胎成功经验 胎停育是指胚胎发育到一定时候,出现了死亡或者是停止生长的现象。这种时候,胚胎就等于不能再生长也就会被母体排出体外,而这一现象就成为流产,也有没有被排出体外的死胎,叫做稽留流产。 1、胎停育一般都是会被母体排出体外,导致胎停育的情况有很多种,如果在第二次出现胎停育的情况,这时就需要留下二次流产物和夫妻双方的染色体进行检查,看看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然后再对症治疗,以确保下次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2、在保证不会出现胎停育的情况下,可以在备孕前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看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怀孕,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怀孕。 3、出现胎停育时,要想在下次怀孕成功的话,就一定要找明原因,不光是母体需要查,丈夫的也是需要查,看看是否是因为精子的原因,还有日常生活中,一些习惯,有时也会导致胎停育的情况,所以在日常中,也要有所注意,女性的精神也不要太过紧张,不然也不利于胎儿的生长。 胎停育的症状 一般在出现胎停育时都会有一些症状表现,在出现这种现象时,就需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真的出现了胎停育,那么就要及时的把未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里排出,不然也会影响母体的健康。 1、在出现胎停育时,母体会对其产生排异现象,这时母体与胎儿之间,就会形成血栓然后出现离断现象,然后母体就会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这个时候就是先兆流产。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要及时去就医了。 2、对于母体阴道出血现象,还是需要进行判断,如果是正常的怀孕,有时也会出现阴道出血现象,这个是因为胚胎发育时,会有局部的血管破裂,那么就会引起阴道出血现象,但是胚胎还是完好,所以这时是不能被成为流产。这种情况是没有太大问题,只需要静养就行了。 3、胚胎停育时,母体会出现短暂的下腹疼痛现象,还会有早孕反应也会减少,不过早孕反应会根据每个人的个体不同,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所以也不能直接就用此判断胚胎停育,所以还是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看看是否是出现了胚胎停育的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