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硬化脾亢致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与治疗选择

肝硬化脾亢致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与治疗选择

肝硬化脾亢致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与治疗选择
肝硬化脾亢致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与治疗选择

肝硬化脾亢致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与治疗选

?综述?择

罗炳棋向贤宏综述陈伟审校

【doi:lO.3969/j.issn.1005-8001.2010.06.016】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amegakaryocyteTPO虽然在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合成但主要是在肝内合thrombocytepenia,AMT)十分常见,在肝硬化患者中出现率达成,因此不难理解肝硬化的患者血清TPO的水平及肝细胞76%。血小板减少症定义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循环当中内的TPO转录的水平会下降。有研究指出,TPO的水平与肝的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水平(通常低于150x109/L)。临床上硬化患者Child—Pugh分期呈负相关,与肝内蛋白合成能力呈轻度【(100~150)xlOg/L]和中度【(50—75)xlOg/L】,重度(<50×

10忆)血小板减少一般都无临床症状.但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症则需要临床干预.因为这些患者有严重的自发性出血的倾

向。虽然脑出血、胃肠道出血的概率十分低.但往往是致死性

的。近年来随着有关血小板生成素及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致血小板减少及其治疗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选择作一综述。

病因

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多功能造血

干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经过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细胞,又

进一步分化为成熟的巨核细胞。成熟的巨核细胞膜表面形成

许多凹陷.伸入胞质之中,相邻的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

互融合.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与母体分开。最后这些被细胞

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胞质分离开的成分脱离巨核细胞,经过

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新生成的

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协在此贮存。贮存的血小板可与进

入循环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中的正常量。每个

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数量约200—8000/mm3,一般认为血

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

调节,但其详细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血小板寿命约7.14d,每

天约更新总量的十分之一。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

1.TPO对血小板生成的作用:血小板是骨髓成熟的巨核

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受TPO

及其它细胞因子的调节。TPO在血小板生成的各个阶段都起

着关键的作用.并且其他的细胞因子也都是通过与TPO协

同来促进血小板生成的。

TPO是由具有353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在肝、肾、骨髓

或其他组织器官中.脱去21个氨基酸后生成的.其具有两个

结构域.其中一个有45%的序列是与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ipoietin,EPO)同源的,另一个主要起维持结构的稳定

的作用。TPO的受体(MPL)可在原始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巨

核细胞核和血小板中找到。MPL缺乏将会导致严重的AMT

一个试验中发现.当敲除老鼠MPL或其配体基因,会出现严

重的AMT(血小板计数只有正常值的10%一15%。类似的情

况也可出现在一些先天性AMT患者身上川。

作者单位: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专科

肝硬化肝功能损害与门脉高压性胃病

肝硬化肝功能损害与门脉高压性胃病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胃黏膜内镜学的改变与临床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2例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肝功能改变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的肝功能Child分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病变程度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呈正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PHG也逐渐加重,并发胃黏膜出血的机会增多。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出血 近年来,随着对上消化道出血紧急内镜检查的广泛使用,门脉高压时的胃黏膜病变渐引起关注。被认为是门脉高压时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总结分析本院2002-2007年62例肝硬化患者胃黏膜内镜学的改变与临床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进一步阐明门脉高压时胃黏膜损害的发生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8~69岁,平均50.2岁,病程1~25年。病因主要是肝炎后肝硬化,占47例,其余为酒精性肝硬化,心源性肝硬化等。1.2 临床表现本组资料中,全部患者均有乏力、纳差,双下肢浮肿、腹胀58例,不同程度呕血黑便29例,腹水37例,腹壁静脉曲张23例,皮肤、巩膜黄染12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47例,56例B超见门静脉扩张。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胃镜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胃镜检查,根据Smart[1]和Viggiano[2]等提出的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内镜分离标准,本组病例分轻度和重度两型。轻度PHG20例,表现为:①胃黏膜弥漫性充血;②黏膜有细小粉红色斑区或猩红热样疹;③胃黏膜覆盖淡黄色或白色网状分隔的复发性红斑区或“蛇皮样”改变。重度PHG 42例表现为:①胃黏膜点片状充血水肿或出血点;②胃黏膜有弥漫性出血或糜烂。轻度多局限在胃窦部,重度可见于胃窦、胃底、胃体或全胃黏膜,以胃底、胃体部居多。合并消化性溃疡14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3例(均为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两型PHG患者的肝功能Child分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加重。见表1、表2。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中成药物列表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品列表 分类查看 本药品列表被可按中成药和西药分类查看: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中成药物列表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西药列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品列表乌拉莫司汀用于谩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性自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对翟奇金病、网状细胞瘤用小剂量可以维持较长的缓解期。还用于章样真菌病、具住红细胞增多症和血小板增多症。 伊米苷酶(依米格西酶)如同阿糖苷酶一样,本品适用于确诊为Ⅱ型高歇氏病患者。高歇氏病主要症状是贫血,血小板减少,骨痛,肝、脾肿大。本品改善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恶病质和缩小肝和脾肿大的程度与阿糖苷酶相类似。 克拉屈滨注射液(艾博定)用于治疗毛细胞白血病,临场上表现为贫血、嗜中性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养血饮片补气养血,益肾助脾。用于气血两亏,崩漏下血,体虚羸弱,血小板减少及贫血,对放疗和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养血饮胶囊补气养血,益肾助脾。用于气血两亏,崩漏下血,体虚羸弱,血小板减少及贫血,对放疗和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养血饮颗粒补气养血,益肾助脾。用于气血两亏,崩漏下血,体虚羸弱,血小板减少及贫血,对放疗和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利可君片用于防治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症。 升血小板胶囊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斑。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症见:全身瘀点或瘀斑,发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见鼻衄,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参附注射液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益固脱。主治:气虚、阳虚所致胸痹、怔忡;咳喘;放化疗后气虚血亏术后体虚;阳虚水肿、尿频;胃疼、泄泻;痹症;肾阳不足之畏寒肢冷、腰酸软、阳痿;劂脱及各种慢性病见有阳虚(气虚)症状者等。适应症:各型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心脏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肌梗塞、冠心病、肺心病。血液疾病: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入院前诊疗经过:患者在院外行护肝治疗,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普耐洛尔以求护肝及防治出血并发症。现患者腹壁静脉曲张程度有加重,迂曲静脉扩张到胸壁,迂曲的静脉团增多,遂入我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红细胞4.02×10∧12/L,白细胞5.08×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0%,淋巴细胞百分比16.5%,血小板2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凝示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浆凝血酶原比值1.56,PT国际标准化比值1.64,纤维蛋白原含量4.78g/L。 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TP53.0g/l,ALB25.4g/l,A/G0.92,TBIL20.1umol/l,DBIL15.1umol/l,IBIL5.0umol/l,ALP197.5u/l,GGT32.2u/l,BUN7.388mmol/l,CREA54.2umol/l,BUN/Crea136,尿酸716umol/l,K+3.3mmol/l,Na+132.2mmol/l,CL-101.6。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两对半示:HBsAAg(-),HBV-DNA复制水平无。 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9、AFP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心影稍增大,右膈及肋膈角显示不清。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 ×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进一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

肝硬化诊断及治疗指南

肝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 肝硬化(Cirrhosis)的形态学定义为弥漫性肝脏纤维化伴有异常结节形成。仅有弥漫性肝纤维化而无结节形成(如先天性肝纤维化),或仅有结节形成而无纤维化(如结节性再生性增生)均不能称为肝硬化。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肝硬化是指上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血清白蛋白降低、胆硷酯酶活力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和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等表现。从病理学上来看,慢性炎症坏死首先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纤维化),继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的破环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实际由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临床上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 一、临床分类临床分类临床分类临床分类 1.根据肝脏功能储备情况可分为:①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蛋白降低,但仍≥35g/L,胆红素<3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60%。血清ALT及AST轻度升高,AST可高于ALT,γ-谷氨酰转肽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②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1.0,明显黄疸,胆红素>35μ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2.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①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在门静脉高压征。②静止性肝硬化ALT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静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B 超见肝脏缩小,肝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纯,肝实质回声不均、增强,呈结节状,门静脉和脾门静脉内径增宽,肝静脉变细,扭曲,粗细不均,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 二.肝硬化的诊断 (一)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方法1.组织病理学检查: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至今仍被认为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1994年国际慢性肝炎新的分级、分期标准建议将肝脏纤维化作为病情分期的依据,与分级(主要是炎症、坏死的程度)分别评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干组织评分方法包括Knodell, Scheuer, Ishak, Metavir, Chevallier等系统。我国1995和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也采用了相应的分级、分期标准,王泰龄教授也发表了改进了的肝纤维化的半定量积分系统。利用常规HE染色和各种细胞外基质的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甚至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可从肝组织标本获得许多的有关纤维化方面的信息;计算机图像分析等各种技术更能提供定量的资料以便于观察抗纤维化治疗的效果。目前在B超引导下采用自动肝穿枪进行肝活检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很高,病人的痛苦也很小。但肝活检也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方|医好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方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方|医好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方 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方 血小板是血液中体积最小的血细胞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方,红枣中含有芦丁,正常人血液中计数为100109升一300109升血小板减少的中药方,枣皮容易滞留在肠道中不易排出,占血液体积的03,孕期吃红枣的注意事项,妇女在月经期可减少5075,幼儿含量稍低。血小板约23在末梢血循环中,l3在脾脏中,并在两者之间相互交换。 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100109升L很常见,一般认为血小板在50109L 时易伴自发出血,因为红枣会造成血糖升高,在20109L时常有较明显自发出血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方剂。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按其发生机理有生成减少,某些药物和病毒感染只选择性抑制骨髓巨核细胞而诱发血小板减少另外放射、化疗、肿瘤或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等在引起全血细胞生成减少的情况下使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药物免疫性和某些自身免疫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引起的血小板消耗过多分布异常,常由于巨大脾脏扣押引起,因此吃枣时应吐枣皮。 血小板减少的中药方

血小板偏低要及时引起重视,除了出血外,特别是上述提到的部分病也是很凶险的,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大有益处。如果有这方面的疾病,红枣是一种容易变质,应积极重视治疗,孕妇产生不好的影响。 方一加味犀角地黄汤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多食红枣可起到养血安神,紫草10克知母10克,这主要是因为孕期的女性对铁的需求比怀孕前增加近4倍,沙参10克,红枣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由于孕妇饮食中铁的含量低,板蓝根15克,特别是对于治疗孕妇心神不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能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方源谭家兴方。 方二鸡血藤30克当归12克,商陆(先煎3小时)20克,不妨在平日的汤或粥中加点红枣同食,墓头回23克,仙鹤草30克,侧柏叶15克,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生黄芪120克生地60克,生甘草30克水煎服,日I剂分2次服。 功能补气培脾活血化瘀。

肝病患者血常规变化特点

肝病患者血常规变化特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朱剑功 一、血常规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 血常规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有:乙肝、丙肝、病毒的侵袭,肌体免疫状态的改变,感染的发生,出血的倾向,或严重出血,营养不良,以及药物治疗等。 二、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改变机制及特点 (一)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改变机制 肝脏代谢功能的降低,以及肠胃功能的减退,使得维生素B12 、叶酸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和利用障碍。早期表现为红细胞体积增大、营养不均、红细胞大小不等,严重时造成贫血。营养性及红细胞出血,在酒精性肝硬化中较为常见,在非酒精性肝硬化中失血和缺铁可能是贫血的重要原因,晚期病例常有红细胞生存障碍。晚期病例常有红细胞生存抑制和铁的利用障碍,同时脾脏功能亢红细胞破坏加重,造成贫血,或肝病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均可造成骨髓造血障碍,引起贫血,和红细胞形态的改变。造成肝硬化贫血的原因还有:由于脂肪代谢紊乱,血腔中有某种异常类品也可引起贫血的发生。 (二)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改变特点 1.Hb 、MCV 、RDW 、Hct 、MCH 反映肝损伤严重程度 Hb 、MCV 、RDW-CV 与反映肝病严重程度的白蛋白、总胆固醇、胆碱酯酶活力、凝血酶原时间呈相关关系。慢性肝炎中、重度,代偿性及失代偿性肝硬化Hb 逐渐降低,MCV 、RDW-CV 逐渐增大。肝硬化患者RDW 、MCV 、MCH 多升高,且肝功能损害越重,其升高趋势越明显。Child 分级 C 级患者MCHC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从RDW 改变看,肝硬化患者多升高,且肝功能损害越重,升高越明显,提示肝硬化患者其红细胞大小不一,而肝功能损害越重,其红细胞大小不均一性越明显。 2. 网织红细胞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骨髓造血活跃,未成熟红细胞增加,虽然血细胞计数未见异常,但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加明显。肝炎的病毒作用于红细胞膜,可使红细胞膜抗原变化,诱发免疫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和抗病毒抗体。抗病原抗体复合物黏附与红细胞膜上,使膜的硬度增大,激活补体C3 与吞噬细胞膜结合。红细胞变为球形,造成MCV 增大,红细胞可塑性降低。红细胞变形可影响全血黏度、体内微循环有效灌注与红细胞寿命。 三、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改变机制及特点 (一)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改变机制 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改变机制,包括: 1. 脾脏的作用 全身血小板1/3 以上滞留在脾脏内,可与外周血的血小板自由交换,约75% 衰老血小板在脾、肝中破坏。(长期认为,脾脏在血小板的破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与肝硬化门脉高压致脾脏淤血肿大,脾肿大时脾血池容积扩大,脾内红细胞池、白细胞池和血小板池占循环内相应血细胞总量的比例较正常脾增加5.5~20 倍不等,其中尤以血小板池增加最显著,这与临床上脾亢进时血小板减少常常出现最早、最明显相一致。临床脾切除后血小板计数比术前明显升高,为大家所公认。 有关脾抗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的机理,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 1 )过分阻留吞噬学说 当脾脏有病理性肿大时,血细胞阻留作用明显加剧,全身血小板的50%~90% 被阻留在脾脏,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6-09-22T15:59:07.51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作者:陈珍进 [导读] 对于肝硬化患者,临床给予肝功能检验,针对患者肝组织表现出的受损程度可以进行有效评定,针对患者肝硬化疾病发展程度可以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获得满意的肝硬化治疗效果。 陈珍进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检验表现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对照组;临床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肝功能检验,对比肝功能检验指标。结果:在肝功能检验指标方面,观察组肝硬化患者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患者,临床给予肝功能检验,针对患者肝组织表现出的受损程度可以进行有效评定,针对患者肝硬化疾病发展程度可以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获得满意的肝硬化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硬化;肝功能检验;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5.2;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65-01 患者在患有病毒性肝炎疾病后,临床存在较高概率出现肝硬化的情况。针对患者在准备实施肝硬化治疗过程中,临床展开肝功能检测表现出显著的价值,通过实施肝功能检测,可以对肝硬化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作出有效调整【1】。为了探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的观察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实验的对照组,临床均展开肝功能检验,最终对肝功能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对照组;观察组(75例):男49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59±6.36)岁;因为患有病毒性肝炎疾病导致患病的患者23例,因为表现出酒精中毒导致患病的患者17例,因为表现出循环障碍导致患病的患者15例,因为表现出代谢障碍导致患者的患者10例,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患病的患者10例。对照组(75例):男51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2岁~8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33±6.39)岁;观察两组检测对象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肝硬化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于第二天清晨,在空腹状态下对其静脉血(3毫升)实施采集,完成后,准备实施送检【2】。对两组检测对象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以及血清胆固醇含量等进行观察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展开所有肝硬化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人员检测数据统计学分析,肝功能检测结果实施t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肝功能检验指标方面,观察组肝硬化患者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临床对比() 3、讨论 肝硬化作为慢性进行性肝病的一种,于临床较为普遍,对此种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肝细胞表现出较大程度坏死以及变性的情况,患者的纤维组织以及结缔组织表现出弥漫性增生的现象。针对肝硬化疾病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程度加以明确,之后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加以疾病治疗。对此临床确定有效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实施疾病检测表现出显著的价值【3】。 针对肝硬化患者,临床通过实施血压生化检验,表现出检查费用低以及不会对肝硬化患者造成系列创伤等优点。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在血清胆固醇合成以及白蛋白合成两方面,肝硬化患者均显著低于健康体检人员,从而证明随着患者肝功能损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严重之后,上述两项指标的合成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对于针对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检测,针对患者表现出肝功能受损的情况可以进行准确评估。对于患者的肝细胞,其可以有效完成白蛋白的合成,当患者的肝细胞如果表现出坏死或者表现出变性的情况之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较易导致患者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的情况。此外,患者出现了肝硬化的情况之后,会导致患者出现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表现出胆管胆汁酸淤积的情况,与此同时患者的白蛋白活性以及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也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通过对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总胆汁酸水平以及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针对患者表现出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可以进行仔细评定。 综上所述,对于肝硬化患者,临床通过实施肝功能检验,最终针对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可以进行准确反应,最终为肝硬化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 发表时间:2018-05-29T15:47:15.7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6期作者:高东文[导读] 为了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的疗效以及治疗后的效果,我院对42个患有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研究 高东文 黑龙江省富裕县人民医院 161200 摘要:为了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的疗效以及治疗后的效果,我院对42个患有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研究,使用相关的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经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观察分析,发现了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根据结果分析,脾栓塞体积较大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关键词:脾功能亢进;脾栓塞;肝硬化;并发症 1 PSE治疗概述和试验 1.1 患者选择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也叫PSE,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在治疗的过程中对肝硬化还有脾亢具有较好的疗效,对肝脾的免疫也没有影响,开始普遍使用在治疗中,对患者的创伤也比较小。PSE的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症,这对患者造成了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PSE治疗方式带来的并发症,我院对42例患者进行治疗研究,观察术后的变化情况。患者的选取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在经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诊断确定所患疾病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脾亢,同时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患者:做过PSE治疗的患者;肝硬化已经发生感染者;心脏出现衰竭的患者;存在凝血障碍的患者;有恶性肿瘤的患者等。患者对治疗的同意书签署完毕之后,对治疗前和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做CT检查来判断情况。 表1 4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临床资料 1.2 术后的并发生参考标准 国外的临床研究中对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划分,轻微的并发症,也叫作栓塞后综合征,这种情况不会引发其他的病症,简单的治疗可以去除术后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恶心、缺乏食欲等情况。严重的并发症需要长期的照顾,避免造成严重的病症,还可能引起死亡,包括肺炎、腹膜炎、胰腺炎和血栓等病症。 1.3 治疗过程 治疗之前要求时间内患者口服诺氟沙星,30分钟前注射抗生素,使用适当的技术穿刺股动脉,导丝导引下放入5F导管,直到脾动脉主干处,进行三维造影,并且计算直径为1mm的动脉数量。根据数量的计算准备适当数量的栓塞材料,小心胰背动脉等动脉的交合处,然后将岬聚乙烯醇或者三丙烯微球的混合制剂采用低压流控技术注入其中,多次进行造影观察动脉的数量变化,还要观察血液的流动速度,适时调整栓塞,治疗完成后根据情况进行抗生素使用。 1.4 计算栓塞体积 进行脾栓塞的体积的计算,治疗后进行脾脏CT检查,得到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这三者的图像信息,观察患者的梗死区域,呈现低密度,延迟期的观察结果更为明显,图像的处理重建厚度是1mm,之间没有间隔。通过三维图像的分析计算,将非梗死区域的边界绘制出来,之后再进行计算,得到没有栓塞的脾体积,还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获得治疗前的脾的体积,计算出相关的脾栓塞率。 1.5 统计学分析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信息使用是均数±标准差,数值使用百分数和分数,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都是采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变量之间的关系,还有严重并发症的关系,还采用了受试者特征曲线来进行临界值表达,根据变量的复杂程进行划分。 2试验结果 2.1 脾栓塞程度分析 4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PSE术前脾体积为平均(794.7+391.8)cm3,术后脾栓塞体积、脾栓塞率分别为平均(512.7+297.0)cm3、(62.819.9)%(图1)。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比较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参数,了解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肝硬化86例进行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检查。并进一步检测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以及肝硬化Child分级A级、B级、C级组的PLT、MPV、PWD。结果发现较对照组肝硬化患者PLT、MPV显著降低(P<0.01),PDW显著升高(P<0.05)。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PLT、MPV、PWD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1)。随着肝功能的下降,PLT、MPV随之下降。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gat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atelet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platelet parameters betwee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of liver and healthy people.Methods86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s bleeding group and unbleeding group,and three groups as Child Classification into A,B and C to test PLT,MPV and PDW.ResultsThe PLT and MPV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were obviously lower(P<0.01),meanwhile PDW was obviously higher(P<0.05),the three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both bleeding and unbleeding groups(P<0.01),PLT and MPV were lower as the ALT got worse.ConclusionThe platelet parameters can tell us the platelet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of liver,and remind us the tendency of bleeding,which is really very important for our clinical trearment and prognosis.[Key words]Cirrhosis;Platelet parameters;Platelet function 肝硬化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在失代偿时会有出血的表现,特别是出现颅内、上消化道等部位的出血,此部位出血会致使患者出现死亡[1]。人体的血小板具有止血的功能,但这需要人体中的血小板保持在一定的数值,肝硬化后,肝脏受到了损伤,这导致其血小板的数值出现下降。对患者进行PCT、PDW、MPV、PLT监测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小板的情况。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肝硬化86例及体检的健康人45例PDW、MPV、PLT进行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6例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女38例,男48例;年龄39~72岁,中位55.8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32例;对患者的肝脏功能进行分级,根据Child-Pugh标准进行分级,A级25例,B级28例,C级33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都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2]。并选择体检的健康人4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4~65岁。所有患者最近2周内都没有服用过对血小板有影响的药物。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临床意义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10-22T14:37:04.6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作者:杨乃珍陈玉徐于秀 [导读] 金湖县中医院检验科金葡素、奥沙利铂腹腔内注射联合射频透热治疗恶性腹水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杨乃珍陈玉徐于秀 (金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2116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viral hepatitis cirrhosis,VHC)患者的肝功能检验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4例VHC患者为治疗组,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4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 (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 (CHE)、白蛋白( ALB )、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肝硬化依照child三个分级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变化。结果: (1) 治疗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P<0.01)。(2) Child B、Child C组患者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均显著高于Child A组,两组与Child A组比较(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水平均出现显著变化,同时其变化立玉可以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变程度,在临床治疗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123-02 肝炎肝硬化(VHC)患者多伴有肝功能变化,如不及时施治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并发症[1],临床检测肝功能变化情况,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4例VHC患者,均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2]。其中男性83例,女性51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45.1±4.1)岁。按照CHILD-Push分级:本组134占54.5%;例VHC患者中Child A 73例,占54.5%;Child B级33例,占24.6%; Child C级28例,占20.9%。病程3-21年,平均病程(15.4±2.3)年。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124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4例,女性60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43.4±3.7)岁。排除标准:感染性疾病;近期接受过药物治疗者;肿瘤疾病者;腹部手术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如表1所示,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 [n, (x-±s)] 组别 n 男/女※年龄(岁)# 治疗组 134 83/51 45.1±4.1 对照组 124 64/60 43.4±3.7 χ2/t 0.893 0.872 P >0.05 >0.05 ※采用χ2检验,#采用t检验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检测肝功能指标。患者给予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同时比较Child分级A级、B级、C级患者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变化。试剂盒均由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比较采用轶和(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变化 治疗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 2.2 不同Child分级肝功能变化 Child B、Child C组患者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均显著高于Child A组,两组与Child A组比较在统计

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护理查房 科室:六病区主持人:何学兰 2016年 08月26日 主讲人:李平平 参加人员签名: 脾脏: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因其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有后天之本之称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综合征,指各种各种原因造成的伴随脾脏肿大及血细胞过度消耗的临床综 合征,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缓解。 诊断:1脾大,肋下未触及脾者,脾区B型超声显像检查供临床参考2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一 或同时减少,增生性骨髓象3脾切后可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4询问有无肝炎、血吸虫病慢性寄生虫 感染等病史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 治疗:对继发性脾亢患者,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有时候使脾缩小,脾功能亢进减轻,甚至消失。若不 能收效而原发病允许,可以考虑切脾,手术切除脾指针:①脾肿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②贫血严重, 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③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若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切脾后可发生 血小板增多症,甚至有血栓形成,不宜切脾④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仅限于少数病人 何学兰:最近我科收治了一位因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脾功能亢进患者。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 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坏。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 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伤和门 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 水、癌变等并发症。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综合征,引起的原因很多,今天我们这个病例主要是由于肝硬化, 门脉高压。临床表现为脾大,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现出血倾向。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 常,症状缓解。下面我们请责任护士简单介绍下病情 李平平:39床患者刘存喜、男、50岁(住院号1614657)因“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于2016 年08月10日08:30收治入病区,步入病区,主诉左胁胀痛伴乏力纳减三年加重三月余。查体:神志清 楚,精神欠振,生命体征平稳,形体正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腹部时有隐痛,痛有定处,痛时拒按。 经积极的术前准备,于08月15日15:40在全麻下行脾切除术,于17:40术毕平车回室。切口敷料清 洁,腹腔引流管、留置导尿管在位畅,今术后第11天,T,38.0℃ P 88次/分 R 21次/分 BP 120/80mmHg,左上腹腔引流一根,今晨引流100ml ,色淡红无异味 何学兰:术前护理有哪些?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表达感受,帮助病人认识疾病、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术后用药的注意事项 ,向病人说明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逐步掌握术后配合技巧及康复知识,使病人对手术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足够的认识及心理准备 2饮食和休息:鼓励患者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告知放松技巧,促进病人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因脾亢血小板减少,嘱患者避免碰伤、跌伤、减少活动 3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盆,教会病人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教会病人正确深呼吸咳嗽咳痰的方法 4协助完成术前检查及治疗,遵医嘱完成术前各项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检查,遵医嘱做好血型鉴定及交叉配穴实验,术前输血小板,营养液及抗生素等 5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8~12h,禁饮4h,术前晚行温盐水灌肠(忌肥皂水) 6术日晨:留置尿管,留置胃管,遵医嘱肌注阿托品、苯巴比妥术前针 何学兰:术后护理有哪些?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78?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 的研究进展宰 崔文娟朱凤群 【摘要】综述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血小板生成素等各项指标的研究及各指标间的相互联系,以了解其研究进展,以便更深层次的探讨慢性乙肝肝硬化的发病机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由于脾功能亢进引起。还是由于TPO水平降低,或是乙型肝炎病毒侵犯骨髓影响巨核细胞,或是血小板本身的质的变化引起均有待于更系统、更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血小板生成素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全球性传染性疾病。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在这部分人群中部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人体中肝脏是机体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运输和贮存,并具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转化的功能。肝硬化时肝功能受损,可造成多种变化:(1)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导致凝血因子减少,使得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因子Ⅱ、Ⅶ、Ⅸ和X)前体不能变成有活性的凝血凶子;(2)肝素酶合成减少,肝素灭活能力下降。血浆肝素含量升高;(3)肝硬化时存在体内活化和进行性变为突出表现的获得性血小板池病,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异常;(4)血循环中有类肝素和抗凝IIiL酶等异常抗凝物质存在Iu。因此,肝硬化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近年来已有较多关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肝纤维化和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等各项指标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一、血小板的生成 血小板是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受TPO调节,体内TPO的水平与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成负相关。血小板主要在以脾为中心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中被处理。血小板发生聚集后,产生凝血功能。并通过粘附、聚集,释放反应,产生止血功能。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数量为100—300x109/L.当其数量减少到50x109/L时,便有出血的可能性。其大小和体积一方面可反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7k14--02) 作者单位:710061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第一作者:崔文娟女。25岁。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病毒性肝炎oE—mail:yixuefeimeng@163.cola 通讯作者:朱风群,E—mail:fengqunzhu@126.com. 映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代谢及血小板生成情况,同时也反映血小板的年龄及功能。 肝硬化患者的廊小板(PLT)减少的原阂,文献报道主要有以卞几个方面:(1)肝炎病毒对骨髓巨核细胞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骨髓增生不良导致PLT数量减少;(2)肝硬化患者存在获得性血小板贮存池病,使血小板在体内发生释放反应,导致血小板衰竭,故使其体积减少,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PlateletVolume.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pres—sure,PCT)减少埘;(3)慢性活动性乙肝伴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使血小板免疫破坏增加.致血小板减少;(4)肝硬化患者由于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脾脏病理性肿大时阻留、吞噬血小板,可能产生某些抑制骨髓造血细胞释放和成熟的体液(激素)。脾脏也可能产生某。些血小板病理性抗体㈣;(5)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还可能是由于低水平TPO使巨核细胞减少了血小板生成。以往多认为肝炎肝硬化时血小板减少多南脾功能亢进引起,但是临床上很多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仍然持续降低,因此关于肝病时血小板减少的机制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 二、慢性乙肝肝硬化时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研究 血小板主要来源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其大小和体积可反映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增生、代谢及血小板生成情况,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LT)、MPV、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DistributionWidth。PDW)四项参数与血小板功能有良好相关性,可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状况。PCT是反映血小板所含颗粒及血小板活性物质多少的参数。张莹兰141通过检测68例肝硬化患者PLT和PCT的研究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PLT和PCT均显著降低,而血小板参数PLT、PCT与血小板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状况。同时血小板数量与质量的改变在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中起着重要作用,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都可引起出血,因 万方数据

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作用

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作用 目的研究和探讨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肝硬化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入选病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10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健康检查,都无心、脑、肾、肝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在肝功能检查前禁酒类,油腻、辛辣的食物,清晨空腹采集经脉血3 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测定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并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除总胆汁酸指标相比健康对照组高,其他指标均低于健康组。肝硬化患者Child A级25例,Child B级56例,Child C级19例,其检查结果显示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的下降幅度为Child A级0.05),具可比性。 1.2肝功能检查方法在检查前一天禁酒类,肝功能检查前一天晚上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清晨空腹采集经脉血3 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如下: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水平。 1.3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2];(2)年龄范围在14~85岁之间;(3)能听从医生做好各项检测;(4)无其他原发性疾病或者精神病病史。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进行对比,多组间方差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对比(见表1),肝硬化组除总胆汁酸高于健康对照组外,平均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肝硬化组不同Child-Pugh级间的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肝硬化患者Child A级25例,Child B级56例,Child C级19例,其检查结果显示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的下降幅度为Child A 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