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考试答案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考试答案汇编

2014级研究生公共必修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

资环1401班Qsc

目录

第一讲 (1)

1.1“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你是怎样理解的? (1)

第二讲 (1)

2.1全球化条件下风险社会中国如何应对? (1)

第三讲 (3)

3.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3)

3.2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

些指导意义? (4)

第四讲 (6)

4.1如何理解“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

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6)

4.2简述邪教与宗教之间的区别,并据此剖析邪教的本质。 (6)

第五讲 (8)

5.1如何理解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气派新理论的过程。” (8)

第六讲 (9)

6.1新形势、新阶段,如何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9)

6.2如何切实落实和贯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基本思想? (9)

第七讲 (10)

7.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 (10)

第八讲 (11)

8.1结合Brown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个人看法? (11)

8.2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13)

第九讲 (14)

9.1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14)

第十讲 (15)

10.1谈谈社会信任和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15)

非课后题 (16)

11.1结合好学力行谈谈我们如何让共筑中国梦? (16)

1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文化与中国文化联系? (17)

历年真题 (19)

1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谈谈社会组织在社会信任重建中的作用 (19)

2有人说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政治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谈谈你的理解(政治民主建设) (20)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20)

4论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 (21)

5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1)

6结合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21)

7谈谈你对社会信任建设与中国梦之间关系的理解 (22)

8“中国梦”回应了哪些重要问题 (22)

9如何看待全球化的风险与中国社会建设的关系 (22)

万能模板 (23)

1马克思主义哲学类题目 (23)

2原因依据意义目的类题目 (25)

3措施(怎么办)类题目 (25)

4相互关系类题目 (25)

5结合实际问题分析党政策类题目 (25)

6生态类题目 (25)

7政治制度类题目 (26)

8时政类题目 (26)

9中国与世界类题目 (26)

10道德法律理想自信类题目 (26)

11研究生要怎么做类题目 (26)

第一讲

1.1“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你是怎样理解的?

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顾海良

参考一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不谋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是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学说,而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已经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这种坚持是“必须”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要坚定不移。

2.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回答为什么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搞多元化。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回望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给贫穷落后的中国带来富强的希望,给涌动改革春潮的中国注入强大活力。面向21世纪,我们必将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

参考二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尤其在改革开放后30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物质和精神成果。马克思主义引领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转型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气质,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具体实践的指导作用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依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中国人民依旧处于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然而,中国的精神气质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发生了深刻而又持久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革命实践中,广大的人民群众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使中国完成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第二讲

2.1全球化条件下风险社会中国如何应对?

参考书目:《全球化与风险社会》薛晓元、周战超

参考一

全球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是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各经济体之间出现的病菌、病毒、基因、技术、文化、人口、制度、信息等各类实际要素及虚拟要素的交流、交换和流转现象。

如同早期的全球化表现为一种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交互影响的自发衍化过程一样,现代全球化也是各类实物要素、金融要素和文化要素之间的能动交流、交换和流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肯定会存在文化价值观及意识方面的冲突和

撞击,但全球化本身是一种中性的、客观的世界发展现象,它并没有许多人错误认为的那种所谓被某个国家操控的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9世纪直至1945年,由帝国主义国家主导,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动地参加。在这一阶段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生活在欧美国家得到了扩散,形成了一批所谓“发达国家”;而在部分殖民地、半殖民地也产生了若干资本主义国家,但帝国主义国家决不会把它们的附庸国变成为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只是侵略和掠夺。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当时世界被人为地分割成两大营垒,经济全球化基本上局限于欧美西方世界内部;在这半个世纪中,西方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同时,在这一阶段中,在西方首先是美国的主导下,还建立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框架,其主要构件包括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规则、国际信息网络和国际资本活动等。其中,国际资本活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条件和主要内容。这一制度框架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仍将对经济全球化发挥重要影响,并对各国经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关系重大。第三个阶段始于20世纪末。冷战消逝后,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二十亿“新”劳动力一下子投入到世界性的竞争之中,经济全球化这时候才真正开始囊括全世界。

总结1.全球化是一种全球意识的发展。2.全球化是一种社会价值变迁的现象。3.全球化是一种建构全球秩序的行动。4.全球化是一种人类关系的变革。5.全球化是一种持续进行的过程。

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正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从西方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中国可能正处于泛城市化发展阶段,表现在城市容纳问题、不均衡发展和社会阶层分裂,以及城乡对比度的持续增高,所有这些都集中表现在安全风险问题上中国正在全面迈向现代化,中国用三十年时间走完西方两三百年现代化里程,期间社会转型的痛苦、震荡是不可避免的,宛如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快吃一盒压缩饼干,短时间可能还尚无饱意,但不久肠胃涨痛与不适就会接踵而来。这就是社会学常说的“压缩饼干”理论。其一,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增加了风险分摊难度。其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人为破坏严重的不负责任,为风险发作埋下了种子。其三,社会发展失衡对城市本身构成巨大的威胁。其四,人与人及人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任风险。

防范:1、全球化加速了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要树立风险意识。2、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要树立反思意识。3、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要树立责任意识。4、风险的治理要建构合作意识。5、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要树立前瞻意识。

参考二

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所面对的风险环境带有明显的复合特征,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尽管随着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现代意义的风险大量出现,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在许多地方依然占主导地位,所以传统风险依然存在;二是尽管技术风险、制度风险成为风险结构中的主要类型,但是由于中国在进行着现代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制度改革和制度转轨,所以制度风险中既有过程风险也有结构性风险;三是作为一个快速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大国,中国国内的多样性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触直接导致了风险来源的复杂化——风险既可以产生于国内,也可以引发自国外,更可以是二者的互动结果。

在中国背景下,反观风险社会理论,其三个内在缺陷充分暴露出来。首先,风险社会理论对于民族国家这个现有的风险治理单位持怀疑态度,并没有对其潜在能力和作用给与充分的分析,从而也无法对其进一步的改革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风险社会理论只停留在从反思现代性的立场出发,对民族国家在风险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全面批评的水平,认为民族国家不仅是制度化风险产生的源泉之一,而且也成为了解决风险的障碍。这个立场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社会显然并不恰当,因为这些社会还处于现代制度建设过程中,民族国家是各项现代制度建设的核心,而有能力的、制度健全的国家将是应对各类风险的制度基础。其次,风险社会理论只强调风险扩散和影响的公平性,对社会现有的不公平状态重视不够。毫无疑问,当后果严重的风险出现时,无论是哪个阶层、哪个群体都无法逃脱灾难的命运。然而,对于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的群体显然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并且在预防和应对上也有能力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和区别正是社会不平等在风险领域中的反映。只看到风险的平等性一面,忽视风险责任和风险承担能力方面的差别,就会使现有的社会不平等在风险社会中进一步巩固化,不仅不利于各方平等地承担责任,也容易诱发新的矛盾和冲突。最后,风险社会理论对于社会认同的分析还有欠缺。由于强调制度主义,所以风险社会理论的两个代表人物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现代性主要制度的分析和批评上,而解决的方法则从宏观制度层面一下子下滑到个人层面。这在吉登斯的理论中体现的最为突出。虽然他在谈到生活政治时也涉及到社会群体问题,但是并没有把分析的重点放在风险社会带来的社会认同分裂上。实际上,在风险社会中,一方面共同的风险意识在增强,社会乃至国际间合作的机会在增多;另一方面,风险影响的差异性分布也导致了社会认同的分化,甚至社会认同的冲突。在许多国家里,国家认同受到了以宗教、种族、地域等为基础的其他社会认同的严重挑战,削弱了国家的权威,也引发了社会内部的冲突。

第三讲

3.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王增智

参考一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4)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参考二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毛泽东指出要正确地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毛泽东指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是为了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报告会,宣传部长陆定一作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党中央的这个方针作了全面的阐述。

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情况下召开的。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党员1073万人。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陈云、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肃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要逐步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反对官僚主义。大会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并根据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政策。大会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后来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讲话全面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人民内部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讲话提出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讲话还指出,现在我国的情况是:“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这篇讲话经过整理补充,于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57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社论说:“党内还有不少同志对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际上是不同意的。因此,他们就片面地收集了一些消极的现象加以渲染和夸大,企图由此来证明这一方针的…危害?,由此来…劝告?党赶快改变自己的方针。”社论指出,在本报1月7日所发表的《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文,就是这种倾向的代表。社论认为这种方针不是马克思主

义,而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并强调目前的问题不是放得太宽,而是放得不够。

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部的整风运动。5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什么要整风?》的社论,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人民内部矛盾已经在我国历史舞台上代替敌我矛盾而居于主要地位”。“要在全国采取扩大民主生活,扩大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办法,使领导者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变得容易发现和容易解决,使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有充分的自由、平等和主人翁的感觉,这样,他们就会更加容易脱离旧社会的影响,更积极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这次整风运动的目的,也就是要全党学会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完满地完成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任务。”此后,全党整风运动即逐步展开。广大群众和爱国人士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批评和建议。与此同时,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

3.2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指导意义?

参考一

1坚持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长期以来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十分注重经典理论的消化及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并以此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我国的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是否要将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为指导我们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呢?回答是肯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余年的改革路程充分证明了这一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应坚持到底的。

2批判的继承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社会主义的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没有采取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态度,而在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以一个共产党人宽广的胸襟与博大的胸怀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同时又以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强调对外国经验要进行科学的签别,批判地继承,而不能照搬、照抄,改革开放以来,为更好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广泛学习、引进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和改革的经验与理论,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对这些理论与经验应采取分析,继承的态度,多年来学习西方的做法就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而且取得了具大的成就。

3勇于创新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石。

毛泽东同志一贯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尊重苏联革命与建设的经验,但又不完全迷信,而是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找到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独特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革命与建设的成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上所开辟的一条新路子,其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创新;毛泽东同志纵观局势以大无畏的创新精神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首创精神。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基本内容是:

第一,全面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质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

第二,明确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大量的、普遍的存在着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一般说来,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即: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方针。

第四,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指出,我国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今后主要的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所阐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八大的思想,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

新时期我国社会也存在着人民内部矛盾、社会分配不公带来的矛盾、因少数干部的腐败和官僚主而引发的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矛盾、社会成员分化产生的矛盾、社会就业问题带来的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新时期新阶段,强调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这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社会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与经济领域相比明显滞后。随着我们进入全面小康阶段,人民群众对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上升,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发展领域的表现日渐突出。因此,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两个领域的利益关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二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压力加大。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时间的增多,政府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三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增多。这就要求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参考二

这两篇讲话发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当时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我国在50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十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有四个讲的是政治和思想方面的问题,有六个讲的是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

1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分析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肯定了沿海工业在全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沿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70%,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内地工业的大力发展与沿海工业基地的充分利用是平衡工业发展布局的要求,必须改变对沿海工业发展有所忽视的态度,沿海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和支持内地工业的发展,如果对此持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发展,从而妨碍全国工业的发展。

在50年代,工业水平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毛泽东同志讲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沿海经济和内地经济的关系。到了90年代,代表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除工业之外,商业、贸易、金融等第三产业已经占很大比重。

2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同志认为,国防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国防建设要以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前提。削减适当的军政费用可以使更多的资金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长期来看还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3关于利益分配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处理的原则是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不能只顾一个方面,无论只顾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

4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同志和江泽民同志都把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作为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看作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阐述中央和地方的辩证关系时提出,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他针对当时过份集中的问题,强调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5学习、利用外国和自力更生发展自己问题

毛泽东同志把这个问题归纳为中国同外国的关系。他提出,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好的东西都要求学,但不能盲目照抄,机械搬运,必须在学习的同时加以分析批判,而不能学习那些短处和缺点。那种一概排斥外国科技、文化和一概照搬的态度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他从哲学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参考三

1、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离开了人的发展是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的,所以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途径。发展是硬道理,这种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

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发展,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归根到底还是靠经济的发展。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辅之以其他手段,建立各种机制,以制度化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应当而且也只能采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加以解决。与此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还应辅之以经济。法律法规和行政等多种手段,此外,政府各级部门还应研究建立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经常化机制,包括以政策法律为依据,构建决策机制,强化政府和社会的整合能力,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防微杜渐,建立矛盾纠纷预警和应对机制&把解决矛盾纠纷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地区、部门、单位和人员,建立工作责任制等,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安定团结。

《论十大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优秀成果,同时又对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指导意义。虽然它的许多可贵思想后来没能坚持下去,但是却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仅从改革的具体内容上看,如:“调整产业结构,强调农业的战略地位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等,仍是今天改革需要解决了的问题。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发表的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在《论十大关系》中曾提出要解决。5O 年代中期就提出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至今仍需要在不断深化的改革中加以解决,这不仅说明改革历程的艰辛,更说明毛泽东当时提出的改革思想,意义十分深远。

第四讲

4.1如何理解“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参考书目:《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学导论》麦克斯·缪勒

这段话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产生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本质是人们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颠倒的、虚幻的、不科学的反映,客观上并不存在。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这些幻想的内容和对象成为支配宗教信仰者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种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外部力量,并不直接以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表现出来,而是以“超人间”力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使得宗教显得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圣性。

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由共同的信仰、宗教感情、宗教道德、宗教仪式、宗教组织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宗教在人们之间起着一种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同时宗教又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互相影响,呈现出复杂的状况。鉴于宗教的复杂性,世界各国的宪法普遍规定宗教信仰自由,并把政教分离原则作为实现宗教信仰的基本原理或制度,严格限制宗教介入公共生活。对宗教来说,政教分离原则意味着宗教不得介入国家的立法、司法、教育等领域。也就是说,作为政教分离原则的完整内容,宗教负有不干涉国家政治的义务。在现代社会中,强调政教分离原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作为主观权利的宗教信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防止对宪法秩序的破坏,确立政治世界与宗教世界的不同领域。

4.2简述邪教与宗教之间的区别,并据此剖析邪教的本质。

参考书目:《崇拜与精神控制》王慧君、《迷信于信仰》王宝坤

参考一

在历史上,邪教相对于正教而言,是与正统的、传统的宗教,或与统治阶级、主流社会认同的意识形态相抵触的一套神学说教,并由此形成为一股反政府、反社会的势力;在现代,邪教相对于被政府承认的传统宗教和准宗教社团而言,是指那些不被政府承认的具有反主流文化、反社会、反人性倾向,对当时的政治、社会造成定危害或威胁的具有破坏性的“膜拜团体”。因此古今中外的统治阶级对邪教无不采取高压手段令其改“邪”归正,或予以取缔并严厉镇压。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邪教,也可以说是准宗教或伪宗教,它们往往具有宗教的许多基本特征,如有教主,有教团组织,有教理教义,有形形色色的修行方式,有一些基本的信众等。而且邪教一般都打着宗教的旗号或歪曲利用传统宗教的某些概念,以招徕信众或寻求法律保护。因此一般的人很难将正当的、合法的宗教与非法的邪教区分开来。何况在历史上,正当的宗教有时也被视为“异端”或“邪教”,也可能滑向“邪”教;而“邪”教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合法的宗教。

因此,究竟何为邪教、何为正当的宗教,社会对“邪”的容忍程度如何,在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国家、

各种党派、各种宗教、各种社会来说都不尽相同。尤其在近代,新兴宗教和宗教团体不断涌现,或邪或正,亦邪亦正,邪教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如何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定义并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但严酷的现实又使我们今天不得不坐下来研究邪教问题,并尽可能地给邪教下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的定义。通过对一些邪教的观察,我发现邪教具有如下一些要素或特征:

1、歪曲利用传统宗教的某些概念或民间神话编造邪说,宣扬神秘主义。

2、编造比较具体的末日、劫难或灾祸之说,蛊惑人心。

3、大搞教主个人崇拜,以神佛或先知自居。

4、渲染宗教性的神秘经验,对信众实行精神控制,使他们疏远乃至脱离家庭和必要的社会联系。

5、秘密结社,行为诡秘,易走极端,危害社会。

6、教主心理变态,私欲膨胀,骗钱骗色等。

虽然一些正当、合法的宗教多多少少都有上述的某些特征,但它们的性质为良性:有系统的教理教义,文化内涵丰富,能与主流文化兼容,并不过分强调神通异能或神秘体验;教主多己不在世,个人崇拜成分少,因而不存在人为的精神控制问题;虽然也有末法和劫难之说,但并没有太具体的时间,或刻意渲染;其组织是合法的公开的;其传教目的是化导人心,提升道德,一般来说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利大于弊。

而邪教的上述六大要素,其核心是“骗”,其特征是“邪”,其手段是以“超自然能力”招徕信众,以批判社会、拯救人类为口号吸引信众,以建立封闭的组织来控制信众,其目的是想的最大实现和私欲的最大满足,其结果是造成对信众钱财两空,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极大的破坏。这就是邪教的本质所在。因此邪教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十分隐秘)、扩张性、排他性、功利性和社会危害性。可见只要认真分析,宗教与邪教的区别还是清晰可辨的。

参考二

1传统宗教与邪教的联系

有的邪教脱胎于某一传统宗教。如“破立王”邪教组织是从基督教脱胎出来的,教主吴扬明歪曲解释《圣经》。有的邪教打着某一传统宗教的旗号,如李洪志说他的“法轮功”是佛家8万4千法门中的1个。有的邪教夹杂着多种宗教成分。有的邪教沿袭东方宗教修炼术中的印度瑜伽功、中国气功中的某些理论和方法。

2传统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第一,政治态度不同。宗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颠覆国家政权;邪教有政治图谋,与现政权对抗。第二,组织机构、教主不同。宗教信仰的是超世的神灵,宗教管理人员不能自称教主或神;而邪教信仰的是现世的教主,建立金字塔式控制体制,聚剑钱财。第三,教义不同。宗教人士是解释教义;邪教组织是歪曲教义。第四,社会作用不同。传统宗教有社会凝聚作用,它在顺应社会的发展中追求理想、完善自己;邪教是从消极走向厌世走向自杀,从仇视社会走向疯狂反社会,屠杀信徒、残害生命。第五,对钱财的态度和管理不同。传统宗教不允许个人敛财;邪教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信徒崇教他,给他捐款。第六,法律地位不同。传统宗教受国家法律保护,有同担社会稳定之责;邪教向人们宣传歪理邪说,制造社会动乱,其活动是违法的,是依法打击的对象。

3邪教的特征

不论邪教组织冒用何种宗教、气功或其他名义建立,不论它们怎样打扮和伪装自己,邪教组织都具有以下六个特征:教主崇拜、精神控制、编造邪说、聚敛钱财、秘密结社、危害社会。

4邪教的本质

1)反人类:邪教反人类,集中体现在编造歪理邪说。首先,散布“人类罪恶论”。编造人类自身具有不可饶恕的罪恶,人们必将经过“大灾大难”,甚至地球爆炸、人类毁灭,煽动只有加入邪才能得到拯救。他说:”有一次我仔细地查了一查,发现人类有81次完全处于毁灭状态,只有少数人活了下来,遗留下原来的一点史前文明,进入了下一个时期,过着原始生活。其次,鼓吹“人生宿命论”,摧垮人们的意志,束缚人们的思想。在邪教组织内部,邪教教主不仅对邪教成员的正常生活横加干涉和限制,而且对邪教成员拥有各种生杀予夺的大权。

2)反科学:任何邪教都反对科学。现代科学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并认为事物发展有其规律可循,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李洪志讲的几个天文学、物理学名词,有的好像是与科学结合在一起,其实是从“科幻小说”那里得到的,骨子里是反科学。

3)反社会:古今中外的邪教组织,都是反社会的。其突出表现为对抗现实社会,破坏现实社会,千方百计建立以邪教教主为核心的“天国社会”。

4)反政府:邪教反人类、反社会、最终必然发展到反政府。他们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不满足于自己的“秘密王国”实行神权统治,还要在全国甚至全人类实行“神权”统治。

5.1如何理解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新理论的过程。”

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梅荣政

参考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的是党的指导思想建设、创新“在我们看来,没有理论,革命派别就会失去生存的权问题。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整个人类社会运动一般规律的普遍真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革命的思想武器,要把这一普遍真理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它中国民族的特色、时代的特色和实践的特色。

因此,马克思主中国化是一项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这一实践过程又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创新,产生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理论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一个不断追求与时俱进、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真理要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并展现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也必须中国化。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新理论的过程。”

参考二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

6.1新形势、新阶段,如何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书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高放

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一问题高度关注。回望十八大以来两年多的政治发展历程,全面深化改革是主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主旨;相信和依靠群众是鲜明特点。改革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三大基本逻辑:

第一大逻辑是,方向坚定与途径创新并行。

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多个场合始终强调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其中的关键是要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坚持这一基本方向的前提下,进行了多种改革探索,如,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结合。十八大之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改革议题提上了日程。选举民主解决的是权力主体如何产生的问题,是权力运行的前端,而协商民主解决的是权力主体产生之后的问题,是权力运行的过程。这是社会主义选举民主的重要补充,两者是相得益彰的互为促进的形式。

第二大逻辑是,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并重。

制度是前提,是政治生活的硬件,而文化是基础,是政治生活的软件。对于良好的政治运转来说,硬件要提速,软件也要更新,两者缺一不可。十八大以来,中国的领导集体提出一系列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落脚点都是为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备的制度保障。当然,政治改革和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一体推进,才能最终形成良好的政治运行状态。为此,高层反复强调加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捍卫宪法尊严,最终将有效凝聚起人民群众支持改革、支持国家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大逻辑是,权力规制与权威重建并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这是建立在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历史及现实有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得出的必然结论。因此,“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命题,而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问题。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短期内有助于约束和规制权力的运行,长期看有助于提升权力主体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十八大以来,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来解决一段时间以来比较突出的政治顽疾,如从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入手,抓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党内法规等制度建设,“老虎苍蝇一起打”式的查处腐败,在很短时间内在整个社会恢复了对权力应有的警惕之心和敬畏之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综观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各有特点,各有千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盲目艳羡甚至简单移植别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往往会遭遇到水土不服的尴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从中国的社会实践中生长起来的。当然,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必然要面临不断的改革。“历史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中国的改革离不开中国的国情,“谁也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有眼光,有胆识,有谋略的领导人;需要有适当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社会公众愿意支持改革,愿意共同承担改革可能带来的成本;改革本身则需要处理好改革的力度、角度、广度和深度等问题。政治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追求,只要方向正确,政治体制改革一定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助推器和稳定剂。

6.2如何切实落实和贯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基本思想?

参考书目:《依法治国与与依法治党》俞可平、《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刘海年

参考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而又具体地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实现路径,并坚持并强化了宪法的母法和根本大法的地位,特别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安全生产工作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依法治国在安全生产工作领域的具体化,强调依法治安理应包含安全生产领域对宪法的严格遵循和落实,亦即依法治安必须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思想贯穿全过程。强调依法治安应当全过程贯穿依宪治国、依宪行政思想,必须树立起宪法思维。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立法依据,居于母法地位。以《安全生产法》为基本法律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构成了保障公民生命权、健康权,促进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安全支撑,其本质是对宪法有关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权、加强劳动保护、创造劳动条件等精神和原则的具体化。因之,我们无论是制定还是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都应当自觉以宪法法治精神和原则进行审视,以最大的善意推动人的

基本安全权利的保障和实现,亦即要切实树立起依宪治安的思想,把保障和实现人的基本安全权利作为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设以及实践工作的终极追求。

强调依法治安应当全过程贯穿依宪治国、依宪行政思想,必须在执行落实宪法精神和原则上下足工夫。《宪法》有关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权、加强劳动保护、创造劳动条件等条文规定既是人的基本安全权利的原则性规定,同时也具备很强的操作性。正如《安全生产法》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一样,人权首先要以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为本。生命最可贵,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命都没了,还谈什么人权?!事实上,当我们用宪法思维,对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回顾和反思,亦不难发现,所谓违反安全生产具体法律法规的行为,实际上首先是背离了宪法对公民人权、劳动保护等基本权利的法律精神或原则,有的甚至是构成对宪法规定的直接严重践踏。因之,我们强调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首先必须始终如一地把宪法有关保障人的基本安全权利的相关精神和原则切实落实到位,就是要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具体法律法规为基本路径,一圈紧着一圈拧,一锤接着一锤敲,使人的安全权利得到充分实现。

强调依法治安应当全过程贯穿依宪治国、依宪行政思想,必须依宪法加快安全生产具体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众所周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之时,正是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即将正式施行前夕。由于《安法》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新《安法》的修订必然导致过去相对协调的整个体系有一个配套修订和逐步适应的调整过程,而这也将直接决定着安全生产领域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以及法治保障等四大体系能否统一协调,做好这项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而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无疑是在修订调整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宪法精神和原则的根本指导性地位,亦即,必须始终把符合宪法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权、加强劳动保护、创造劳动条件等法治精神和原则,作为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修订调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确保以《安法》为基本法律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修订调整工作的顺利和高效。

参考二

法治的精义在于宪法之治。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这一理论主张和治国纲领在当下已取得基本社会共识,而这一共识的取得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然而这部被视为“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的宪法很快就被束之高阁,人治替代了法治,这不仅导致了领导人个人的悲剧,更使整个国家陷入“无法无天”的动乱与浩劫。即便是国家主席,在遭受批斗时试图以手持宪法文本的方式捍卫其作为一名公民的尊严和基本权利,也得不到半点回响。走出“文革”劫难的人们深刻认识到,没有法制就不可能有国家的长治久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1982年,“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被写入宪法序言,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两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由此可以说,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执政党对建国之后前30年治国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使然。

宪法乃一国之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全面的、重大的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是全国人民根本的行为准则,一般法律的制定皆以宪法为依据和基础,宪法表征了执政者执政的合法性。因此,法治的首要之义就是宪法之治,如果治国不依宪,那就等于废弃了立国的根本,背离了最根本的国家共识,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是无从谈起。

从特征层面而言,宪法以对国家权力的构造和限制为核心内容,以保障并增进公民权利为终极追求。国家和公民作为最主要的宪法主体,实行依宪治国对二者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正面效应。

依宪治国能够制约权力专横,防止权力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普适性真理。法治能够规约权力,民主能够让权力谦卑,这亦是政治文明的一条重要规律。作为民主制度产物的宪法能够借由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与监督制度、公民言论自由制度、真实的选举制度,来保证权力源于民、属于民、依于民、归于民,从而展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宪法规定的预算决算制度、审计制度、财政税收制度,如能严格恪守,则可以打造一个廉能政府,防止政府权力无限地扩张;宪法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制度构成政府权力的边界和政府施政的目的,而司法机关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则能有效防范公权侵犯公民利益,形塑公平、正义的保护者的高大形象。

第七讲

7.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

参考书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研究》陈继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丛书》陈佳贵

参考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中国是一个大

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关键就在于能否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的核心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都离不开基本经济制度这个重要支柱。削弱和动摇了这个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厦迟早都会坍塌。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别是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一方面发挥了市场机制信息灵敏、效率较高、激励有效、调节灵活等优点,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发挥了社会主义经济具有的党政有为、政府有效、统筹兼顾、共同富裕、独立自主、团结互助等制度优势,从理论和实践上超越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流俗教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与众不同、成就斐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不出现颠覆性错误。

参考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关键就在于能否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的核心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都离不开基本经济制度这个重要支柱。削弱和动摇了这个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厦迟早都会坍塌。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别是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一方面发挥了市场机制信息灵敏、效率较高、激励有效、调节灵活等优点,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发挥了社会主义经济具有的党政有为、政府有效、统筹兼顾、共同富裕、独立自主、团结互助等制度优势,从理论和实践上超越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流俗教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与众不同、成就斐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不出现颠覆性错误。

第八讲

8.1结合Brown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个人看法?

参考书目:《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赵凌云、《生态文明建设》陈宗兴

Who will feed China?

17年前,一个叫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的美国学者写了一篇文章《谁来养活中国?》(who will feed China),认为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大国,更是粮食消费大国。中国确实无法承受粮食危机,因为一旦中国的粮食供应出现问题,因为没有国家可以补上这个巨大的缺口,帮中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中国真的会出现粮食危机吗?中国的粮食危机会进而造成世界粮食危机吗?

在《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布朗声称:在1990年至2030年之间,由于人口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中国的谷物总需求量将达到4.79亿吨至6.41亿吨,而中国的谷物总产量却将减少1/5,只有2.72亿吨,从而中国将出现2.07

亿吨至3.69亿吨的谷物缺口,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谷物总出口量(2亿吨)的1至2倍。然后中国将会大量进口粮食,由于中国的大量进口,世界市场上的粮价将大幅度上升,致使第三世界的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人口无力购买必需的口粮,因此中国的粮食进口将剥夺这些国家和人口的食品权利,加剧世界的贫困问题。粮价上涨还将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崩溃,并在低收入国家引起政治动乱。粮食短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冲击将超过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中国的粮食危机不仅将剥夺穷人的生存权利,引起世界性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动乱,还将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从而危及全人类以及我们的后代的生存权利,因此中国的粮食短缺对世界的危害比军事入侵还要严重!

很明显,布朗先生向全世界提出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而是“一个养活不了自己的中国将如何危害世界”的问题。

“布朗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西方思想渊源。在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探讨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方面,西方一直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思潮:一曰乐观派,一曰悲观派。悲观派的思想也被称为马尔萨斯主义。布朗的主要观点可以归入现代马尔萨斯主义,他的分析路数也与现代马尔萨斯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如出一辙。从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至今已有200年,其间马尔萨斯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马尔萨斯主义的代表作是本世纪70年代初期罗马俱乐部发表的轰动全球的《增长的极限》。

布朗先生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共同经历中,发现在工业化之前人口密度就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即人均占有耕地很少的国家和地区,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耕地的大量流失和粮食的大量进口的。他把这一发现当做一条规律确定下来,又据中国和国际上某些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从1994年始中国未来30年至40年期间的人口、人均消费水平、耕地、复种指数、水资源、化肥投入、单产和生态环境的动态趋势,他也分析了未来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供给与需求情况。从而提出了关于“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事实上,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粮食产量不但没有降低,反倒不断地提高,因为工业化使农业科技发展,粮食品种优化,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即使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粮食产量的提高也能弥补其造成的损失。此外,虽然耕地减少,但是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却有提高,“2009年,我国粮食播面16.35亿亩,比2003年增加1.44亿亩。”何况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法规保护耕地。

布朗先生分析的中国的粮食情况很客观,很有先见性的。但是布朗先生的观点却是静止的,片面的,他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布朗先生作为一个局外人可以看到的东西,中国政府当然也看到了,中国政府也一直重视并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因此秉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传统的中国发生粮食危机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当然布朗先生的警告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1、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行的重大部署,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

3、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将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六是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八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重大问题:1、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

新道路。3、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4、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5、不断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生态文明抓住了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地球哺育了人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人类才得以长久生存、发展壮大。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资源,但人类不能无限制无节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能任意用人的需要来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否则会导致对人类自身的毁灭。当前,地球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留下了长远的隐患和危害。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涵。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包括科技)和劳动对象(包括环境、资源)。提出生态文明,表明环境和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要重视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要保护好和利用好环境这一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建设生态文明,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感动中国对袁隆平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野,淡泊名利。一节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1973年首次培育出南优二号。1、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解决中国人口吃饭问题;2、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习近平与生态

习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精辟论断,深刻论述了生态与生产力的重大关系,作出了生态就是生产力的科学判断,突出强调了自然生态在生产力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不少地方过去为了生产粮食,大量毁林开荒,也陷入了越垦越穷的境地。相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没有影响粮食生产,还改善了生态,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实现了脱贫致富。

8.2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参考书目:《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赵凌云、《生态文明建设》陈宗兴

参考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就现阶段的中国而言,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一是重工业化与快速城市化叠加的双重生态压力。二是市场秩序不规范导致经济主体行为的生态负外部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和公民这些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客体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其根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体制形成初期,市场规制和秩序都不规范,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生产商品获取利润的同时,却将生产造成的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其他成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居民的环保意识淡薄,行为约束不够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之一。在环境面前,公民普遍缺乏自律和公共意识。种种因素交织,经济主体活动的环境负外部性不断增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直面生态文明建设的严峻挑战,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重在制度建设。

一般而言,生态环境作为公共资源,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很容易形成“公地悲剧”。多数环境主体愿意无偿享用公共环境资源,却无视和不愿意承担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成本。从全球范围讲,各国发展经济的诉求与全球环境恶化的对立日益明显,气候异常和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异常和环境恶化正成为阻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从国内来看,经济高增长的成果与环境代价并存,生态恶化、资源约束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高度重视,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描绘了中国未来的生态文明前景,特别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制度设计。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以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和规范为基础,制度的基本功能是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外部性和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生态文明建设也不例外,就

通过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正向激励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而抑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生态环境制度设计要充分

考虑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从生态的空间载体格局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多方面系统设计,形成包括国土资源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的生态文明制

度体系。不仅要完善已有的《环境保护法》,还要出台更加细致和具体的生态环境考核细则和奖惩办法,通过对大

气污染防治、水法等的完善,形成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构建包含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多维

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

善生态补偿制度,通过制度规制和约束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经济人”的环境损害行为,降低生态负外部性。

生态文明赢在制度落实。一是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以培育节

约资源、合理消费、积极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二是要严格执法,持续进行环境评价,对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的地区,要明确环境损害的法律责任,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本着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对造成生态负外部性的经济主

体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和法律惩处。三是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电煤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用

市场价格机制调节企业的生产行为,使其更多的使用清洁能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只有坚持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与落实双重并进,“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

参考二

1)总体来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生态文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

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故从而可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

化和社会建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需

摆在首要位置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好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才是有意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是建立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上的,人们只有处

理好了人与自然地关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性,在积极努力改造和利用自然地同时,懂得保护自然,优化

和改善自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节约为先,保护为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那么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随之而来,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3)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五者缺一不可,都是把我国把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然而没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空谈生态

文明建设也毫无意义可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

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然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人

口素质等,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4)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生活在地球上,自然是根本,可以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已经意识到以前的不顾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只顾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破坏了自然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那样的后果是没有人可以承受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人们只有做到与

自然和谐相处下,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样才是正确的选择,得到了双赢的结果。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的基础,五者却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都是我国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

和全过程。

第九讲

9.1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参考书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编》孔祥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毕京京

社会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通

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正。与其他社会形态一样,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一个从低级到

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1.从世界范围来分析——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的发展中,出现了重大的挫折,如东欧变化、苏联解体。然而,历史是在变化中发展,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是不可改变的。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分析——任何社会的交替都是长期的和曲折的。历史上社会制度的每一次改革,都经历过长期的、曲折的、反复的斗争。如同任何社会的交替过程一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3.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来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必须通过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还拥有较强的实力;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死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4.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来分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目前还处在幼年时期。尽管它的力量还不那么强大,尽管在前进中有困难,在发展中有曲折,甚至出现局部倒退和反复,但是作为新生的、向上的社会制度,它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既具有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性,又具有难以避免的历史长期性。这是符合一切新事物战胜、取代旧事物的共同规律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第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第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第一,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搞两极分化;第二,把消灭剥削看作是一个过程,当作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任务,逐步进行;第三,对于将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小平也做过一些原则设想。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第二,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第四,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同步同等富裕,不同于平均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在理论上,把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推进到一个新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的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来。为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支点。第二,在实践上,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第三,在政治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要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五个基本特征:1、以民为本;2、市场经济;3、共同富裕;4、中华文化;5、民主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实践和理论的主题。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是捍卫、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原则,是集中全党智慧和经验的创造,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最重大的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飞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因此,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我们坚持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挑战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长期探索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第十讲

10.1谈谈社会信任和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参考书目:《中国梦——未来国家战略与中国崛起》姚晓宏、《问道中国梦》中央党校

中国梦具有深厚的价值内蕴,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中国梦价值内蕴的具体体现。“诚信”作为“三个倡导”的核心内容之一尤为重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诚信是以平等自由为原则,要旨是让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交往中都能公平地行使权利和义务,都能进行公平交易。中国梦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我们既需要越来越富足的生活,也更需要有越来越诚信的道德文明素养。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一个突出问题便是信用缺失,各种恶意欺诈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从近年发生的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合同和广告、虚假信息披露、逃废债务、价格欺诈等,到黑心棉、毒大米、三聚氰

胺奶粉,到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失信愈演愈烈,严重损害了群众衣食住行的基本安全。显然,信用缺失不仅危及社会信用体系,而且也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人与自我社会关系的撕裂,若任其蔓延,必然侵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严重妨碍社会的进步和中国梦的实现。诚实守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为此,倡导诚信,重建作为诚信交往的社会规范势所必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更是通向中国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价值基石。

诚信是文明的展示,道德的根本。“诚信”,是“诚”与“信”的结合,即诚实守信之意。诚信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古代中国是高度重视诚信价值的信用之邦。儒家将“人无信不立”作为“仁”学的五端(仁、义、礼、智、信)之一,要求全社会成员加以奉守;不仅把“信守诺言”作为君子的良好操守,更把“取信于民”作为国家统治的民本根基。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管仲将诚信看做是天下平定、商贾振兴的关键,认为“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文化文明展示的不仅是现代公民在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个人修养等方面水平的大幅提升,而且也蕴含着诚信的充分彰显。更加真诚的文化,使人们更能坦诚相待;使人们活得更有尊严;使创新者得到鼓励、创造者得到褒奖、奋进者得到赞扬、劳作者得到认同;使多元的社会更加和谐、多样的生活更加多彩。社会之所以成为一个整体,诚信起着重要的作用。缺少了诚信这种宝贵的资源,人们的能力、智慧、正直、善良之心就难以维护,这个社会,这个人也就缺少了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空间。

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梦的重要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就是要重建我们生活的道德和价值底线。我们希望过“好的生活”,而这必须要有“好的环境”、“好的信用”和“好的制度”。如果没有诚信,无论是市场经济体系还是法治社会,一切都将难以建立,更难以完善。另一方面,中国梦的实现是同人的发展直接相关的,人正是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追求和创造活动便形成了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诚信不仅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显然离不开诚信,诚信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一个社会的诚信程度向来是衡量国民的人文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具有丰富内涵、多重属性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毫无疑问,也必然是中国梦的重要体现。不仅如此,中国梦同时意味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整个文明的提高。就此而言,诚信并非是中国梦的外在要求,而是其应有之义,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素质要求。

诚信是社会公共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石。诚信行为不仅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也是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则,更是社会公共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石。经济文明展示的不仅是产能的强大和物质财富的丰裕,而且是经济制度的伦理提升和价值完善。在经济领域,“以义生利”诚信经营的善治伦理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规则,社会就会更加公平、公正。假如没有这样的规则约束,人们之间的任何交易和交往都无坚实的信任基础,社会诚信体系也无法真正建立起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优势就会迅速消失。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会变成言行不一、唯利是图的小人,而小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就会充满尔虞我诈、坑蒙拐骗、投机取巧,不仅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造成极大损害,破坏正常社会秩序,而且也干扰了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导致中国梦无法实现。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中国梦早日实现。当前社会治理主要是治理社会秩序,治理世道人心。治理的重点是重建社会诚信体系,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理顺社会道德秩序,提升公民道德素质。而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必须坚持把推进政务诚信、商业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作为重中之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法律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增强信息透明和社会公开化程度等。除了这些硬性治理外,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全体公民的诚信品性,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着力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只有公民的诚信自律意识加强了,能力提升了,诚信才会有可靠的保障,使每一行为主体做到面对市场而不媚俗,面对功利而不为物欲所累,社会才能发展进步,才能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非课后题

11.1结合好学力行谈谈我们如何让共筑中国梦?

要引领当代大学生认知中国梦、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勇敢地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践行好学力行共同铸就中国梦。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和主力军,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更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要引领当代大学生认知中国梦、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勇敢地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

引领当代大学生认知中国梦就必须把中国梦贯穿于我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引导活动,将共筑中国梦的要求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内在精神信仰和现实行为追求。要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中国梦成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主题;要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我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将“授业”与“传道”结合起来,共同推进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性认识,坚定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决心。

我校宣传部门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固守校报、广播电台和橱窗板报等校园传统媒体引导阵地,开拓校园网、短信、微信、博客、微博和手机报等校园新兴媒体引导渠道,不断提高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在引领当代大学生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我校要始终把满足学生的最根本需要——成长成才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信任学生、热情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学生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学生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学生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学生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教职员工要凝心聚力共同关注学生愿望、帮助学生发展、支持学生创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唯有如此,才能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梦的重大实践价值,并在情感升华中认同它,把它由衷地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自觉追求。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校要打造和利用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深入西部、深入一线,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将个人梦想的实现与民族复兴的需求结合起来、将扎实的学问和厚实的见识结合起来,将社会实践工作与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追逐中国梦,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最实在的行动就是要刻苦学习、增长本领。当代大学生要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以最真实的行动推进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1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文化与中国文化联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泽东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表现得非常充分。以“群众路线”为例。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张,也吸收和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