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软件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一、软件工程介绍

1.软件和硬件不同的特性:

○1、软件是设计开发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生产制造的。

○2、软件不会“磨损”,但存在退化,硬件失效曲线与软件失效曲线对比

○3、整体向着基于构建的模式发展,但多数仍是按客户需求定制的。

2、什么是软件:○1、指令的集合,○2、数据结构、○

3、可用的文档

3、遗留软件发生系统演化的原因:

○1、软件需要修改其适应性、

○2、根据新的业务进行升级、

○3、软件必须扩展以具有和更多现代系统和数据库的协作能力,

○4、软件必须进行改建以适应多样化的网络环境。

二、软件过程

(一)基本概念

1、软件过程: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遵循的路线图(一系列可预测的步骤)就称为软件过

程。

2、IEEE软件工程定义:软件工程是:(1)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

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即将工程化方法应用于软件。(2)在(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3、软件工程是一种层次化的技术:自顶向下:工具、方法、过程、质量关注点。软件

工程的根基在于质量关注点。软件工程3要素:过程,方法,工具

4、过程框架:沟通、策划、建模、构建、部署。

5、软件工程的通用框架的普适性活动:○1、软件项目跟踪和控制,○2、风险管理,○3、

软件质量保证,○4、正式技术评审,○5、测量,○6、软件配置管理,○7、可复用管理,工作产品的准备和生产。

6、敏捷过程模型强调可操作性和可适应性,尤其对Web应用开发很适用。各种软件过

程的共同目标,机构建符合用户要求的高质量软件。

7、软件生存周期:一个软件从开始计划起,到废弃不用止,称为软件生存周期。一般

来说,软件生存周包括计划、开发、运行三个时期,每一时期又可分为若干更小的阶段。

计划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用户要求,分析新系统的主要目标以及开发该系统的可行性。

开发时期要完成设计和实现两大任务具体。具体分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其中编码和测试是软件开发期的最后两个阶段。运行时期是软件生存周期的最后一个时期,软件人员在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是做好软件维护。

三、过程模型

要求掌握的内容:

1、瀑布模型、增量过程、RAD模型、原型开发、螺旋模型、统一过程的定义

2、每种过程模型中沟通、策划、建模、构建、和部署阶段包含的内容

3、各种模型的优点、缺点和适用的场合

基本概念:

1、瀑布模型。工作以线性的方式进行,又称为经典生命周期,它提出了一个系统的、

顺序的开发方法,从用户需求规格说明开始,通过沟通、策划、建模、构建、和部署的过程,最终提供一个完整的软件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2、增量模型。以迭代的方式运用瀑布模型。随着时间推移,增量模型在每个阶段运用

线性序列,每个线性序列生产出一个软件的可交付增量。和原型不同,增量模型每个增量都提交一个可交付的产品。

3、RAD模型。快速应用程序开发是一种侧重于短暂的开发周期的增量软甲过程模型。

RAD是瀑布模型的高速变体,通过基于构建的方法实现快速开发。

沟通来理解软件的特征,

策划确保多个团队并行工作,

建模包括三个阶段业务建模、数据建模和过程建模。

构建运用已有的构件技术并用代码自动生成技术,

部署为以后的迭代建立基础。

不足:○1、大量的人员,○2、开发者和客户如果没有为短实践内急速完成做好准备,通常为失败,○3、需要合理的模块化,否则构建建立会有很多问题,○4、不适合高性能,○5、高风险不宜采用RAD。

4、原型模型。快速构建一个系统,来挖掘用户需求,然后丢弃。

5、螺旋模型。结合了原型的迭代性质和瀑布模型的系统性和可控性特点。随着演进过

程的开始,从圆心开始顺势针方向,执行螺旋上的一圈表示的活动。每次演进都要考虑风险,每个演进过程都要标记里程碑。螺旋模型应用在计算机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是开发大型系统的理想方法,可以有效的应对风险。

6、UP。统一过程是一种“用例驱动、以架构为核心,迭代并却增量”的软件过程。

尝试着从传统软件过程中挖掘最好的特征和性质,认识到于客户沟通以及从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并且保持一致性的重要性,它建立了一个迭代的、增量的过程流,提供了一种演进的特性。起始、细化、构建、转化和生产5个阶段。

UP的起始阶段包括沟通和策划,定义软件的需求,提出系统的大致框架,并制定开发计划,以保证开发具有迭代和增量的特性。

细化阶段包括沟通和建模活动。细化阶段扩展了起始阶段定义的用例,并扩展体系结构以包括软件的5种视图:用例模型、分析模型、设计模型、实现模型和部署模型。

构建阶段于通用软件过程中的构建活动相同,构建采用体系结构模型作为输入,开发系统构建,使最终用户能够操作用例。

转化阶段包括通用构建活动的后期活动以及部署活动。软件被提交最终用户进行beta测试,并发布支持信息(手册、问题解决指南及安装步骤)。转换阶段结束时,软件增量称成为可用的发布版本。

UP的生产阶段和通用过程的部署活动一致。在该阶段,监控软件持续使用,提供运行环境的支持,提交缺陷报告和变更请求。

5个阶段并不是顺序的进行,而是阶段性的并发进行。

四、敏捷视角下的软件过程

1、敏捷软件工程。它是哲学理念和一系列开发指南的综合,这种哲学理念推崇让客户满意和软件尽早增量发布。开发方法强调超越设计和分析的发布及开发人员和客户之间主动

和持续的沟通。是类软件工程,保留了基本框架活动,但将其缩小到推动项目组朝着构建和交付发展的最小任务集。敏捷建模(AM)认为建模对于所有的系统都是必要的,但是模型的复杂度、类型和规模必须根据所构建的软件来调节。

2、敏捷联盟的12条原则。

○1、尽早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让顾客满意。

○2、在后期也欢迎变更,利用变更来为客户创造竞争优势。

○3、交付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4、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天天在一起。

○5、围绕受激励的个人构建项目。

○6、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是面对面交谈。

○7、可工作软件是进度的首要度量标准。

○8、提倡可持续的开发速度。

○9、关注优秀的技能和好的设计。

○10、简单是必要的。

○11、好的架构和设计出自于自组织团队。

○12、每隔一定时间,反省工作,调整行为。

3、XP。XP适用面向对象方法作为推荐的开发范型。

XP包括了策划、设计、编码和测试4个框架活动的规则和实践(61页图4-1)。

策划活动开始于建立一系列描述待开发软件必要特征与功能的“故事”,XP团队成员评估每一个故事并给出以开发周数为度量单位的成本。

设计严格遵循KIS原则,适用简单而不是复杂的表述。鼓励适用CRC卡来组织相关的对象和类,鼓励重构。

编码一个关键概念是结对编程。两个人面对同一台计算机共同为一个故事开发代码。

实施中两个人担当的角色略有不同。

测试。在编码开始之前建立单元测试是XP的关键因素,所建立的单元测试应当适用一个可以自动实施的框架,易于重复执行,这种方式支持代码修复后的回归测试策略。

4、Scrum。基本概念:待定项(backlog)、冲刺(sprint)、例会、演示。

过程流(参看课本67页)

六、系统工程

1、计算机的系统:组织在一起通过处理信息来实现预定目标的要素集合或排列。

2、计算机系统6要素:软件、硬件、人员、数据库、文档、规程。

3、系统工程开始于“全局视图”。分析业务领域以建立基本的业务需求,聚焦领域视图,

分析每个系统要素。将要素分成多个工程构建,按相应的工程规范来处理。

4、业务过程是一种系统工程方法。产品工程是从系统分析开始的系统工程,确认用户

需求,确定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将功能和性能分配到各工程构建中。

七、需求工程

要求掌握:

1、需求工程的7个任务所规定的工作内容

基本概念:

1、需求工程帮助软件工程师更好的理解他们将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所包含的一系列任

务有助于理解软件将如何影响业务、客户想要什么以及最终用户将如何与软件交互。通过需求分析可以得到的产品有:用户场景、软件功能和特征列表、分析模型或功能说明。

2、需求工程(RE)是一个软件工程动作,开始于沟通并持续到建模。

3、RE为以下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制:理解用户需要什么,分析要求,评估可行性,协

商合理的方案,无歧义的详细说明方案,确认规格说明。

4、需求工程执行的7个活动:起始、导出、精化、协商、规格说明、确认和管理。规

格说明是需求工程完成的最终工作产品,它将作为软件工程师后续活动的基础,它描述了一个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特性,以及那些将影响系统开发的约束。

5、QFD。质量功能部署是一种将客户要求转化为软件技术的技术。QFD目的是最大限

度的让客户从软件工程中感到满意。它确认三类需求:正常需求、期望需求、令人兴奋的需求。

6、需求工程导出的工作产品包括:1、必要性和可行性陈述,2、系统或产品范围的说

明,3、客户、用户及共利益者的列表,4、系统技术环境的说明,5、需求列表及每个需求适用的领域限制,6、一系列适用场景,7、任何能够更好定义需求的原型。

7、分析模型的元素:基于场景的元素,基于类的元素,行为元素,面向信息流的元素。

8、分析模式:在特定领域内表示某些在建模时可以被重复使用的东西(如类、功能、

行为)。

9、确认需求。当分析模型的每个元素都已创建时,需要检查一致性、是否有遗漏以及

歧义性。模型所表现的需求由客户划分优先等级并组合成一个整体,该需求整体将实现为一系列软件增量并交付给客户。

10、需求的三个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需求。(请查看课件)

11、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查看课件)。

八、构建分析模型

要求掌握:

1、分析模型的三个主要目标

2、分析模型的元素P143 图8-3

3、面向对象建模:用例建模、活动图、顺序图、泳道图、状态图、类图(类间的关系)、

CRC建模

4、结构化分析: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数据流图(DFD)的基本元素,数据字典的基本内容

基本概念:

1、分析模型。分析模型使用文字和图表的综合形式以相对容易理解的方式描绘需求的

数据、功能和行为,更重要的是,可以更直接的评审它们的正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2、基于场景的建模从用户的角度表现系统,面向流的建模在说明数据对象如何通过处

理函数进行转换方面提供了指示,基于类的建模定义了对象、属性和关系,行为建模描述了系统状态、类和事件在这些类上的影响。

3、分析模型必须实现的三个主要目标:1、描述客户需要什么,2、为软件设计奠定基

础,3、定义在软件完成后可以被确认的一组需求。分析模型在系统描述和设计模型之间建立桥梁。

4、分析建模的方法。1、一种考虑数据和处理的分析建模方法被称为结构分析。2、第

二种方法是面向对象的分析,这种方法关注于定义类和影响客户需求的类之间的协作方式。

5、基于场景的建模使用UML分析建模,从开发用例、活动图和泳道图形式的场景开始。

6、创建数据流模型,数据流图有助于软件工程师开发信息域的模型,并同时开发功能

域的模型。

7、CRC建模。CRC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识别和组织与系统或产品需求相关的

类。CRC模型实际上师表示类的标准索引卡片的集合。这些卡片被分为三部分,顶部写类名,下面左侧列出类的职责,右侧部分列出类的协作关系。

8、生成行为模型。CRC索引卡和其他面向对象模型表现了分析模型中的静态元素,行

为模型表示系统或产品的动态行为,有状态图、顺序图。

9、分析模型由4种建模元素构成:基于场景的模型、流模型、基于类的模型和行为模

型。

10、基于场景的模型从用户的角度描述软件需求。用例是主要的建模元素,还可以适用

活动图说明场景,泳道图显示了处理流如何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流模型关注当数据对象通过处理函数转换时的流动。基于类的建模使用基于场景和面向流的建模元素中提取的信息确定分析类。前面三种分析模型元素提供了软件的静态视图,行为模型描述了动态行为。行为模型使用基于场景、面向流和基于类的元素作为输入,从整体上表现分析系统和类的状态。要做到这一点,要识别状态,定义导致类做出状态转移的事件,以及确认当转移完成时所发生的动作。状态图和顺序图是用于行为建模的UML表达方式。

九、设计工程

要求掌握:

1、质量属性:功能性、易用性、可靠性、性能、可支持性

2、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P183

3、模式的定义

4、组织良好的设计类的四个特征P188

基本概念:

1、设计模型与分析模型(关注于必须的数据、功能和行为)不同,设计模

型提供了软件数据结构、体系结构、接口和构建的细节。基于场景的元素、基于类的元素、面向流的元素和行为元素所表明的分析模型是设计任务的输入,最后将得到数据/类设计、体系结构设计、接口设计和构建设计。

2、数据/类设计将分析模型转化为设计类的实现以及软件实现所要求的数据

结构。体系结构设计定义了软件的主要结构元素之间的联系。接口设计描述了软件和协作系统之间、软件和使用人员之间是如何通信的。接口就意味着信息流和特定的行为类型。构建级设计将软件体系结构的结构元素变换为对软件构建的过程性描述。

3、5种设计类。用户接口类、业务域类、过程类、持久类、系统类。设计类

的4个特征:完整性和充分性,原始性、高内聚性、低耦合性。

4、基于模式的设计可以复用那些在过去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设计元素。在

针对某个特定的应用进行评估时,应将每个体系结构模式、设计模式或习惯用语分类、全面文档化和细致的考虑。框架作为模式的扩展,为某个特定领域内完整的子系统设计提供体系结构骨架。

十、进行体系结构设计

要求掌握:

1、体系结构的定义

2、体系结构的重要性

3、体系结构风格所描述的4个方面P203

4、体系结构风格的典型类别:以数据为中心、数据流、调用返回、层次

5、数据流到体系结构的映射:变换流、事务流的特点,分别如何映射

基本概念:

1、体系结构设计描述了建立计算机系统所需的数据结构和程序构建。它需要考虑系统

采取的体系结构风格,系统组成构建的结构、性质,以及所有体系结构构建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什么是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是指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结构。结构中包括软件的构

建,构建的外部可见属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系结构并非可运行软件,确切的说,它是一种表达,是软件工程师能够(1)分析设计在满足需求方面的有效性,(2)在设计变更相对容易的阶段,考虑体系结构可能的选择方案,(3)降低与软件构造相关联的风险。

3、数据设计是在分析模型中定义的数据对象转化成软件构建级的数据结构,并且在必

要时转化为应用程序级程度数据库体系结构。

4、构件级的数据设计关注于那些被一个或多个软件构件直接访问的数据结构的表示。

5、体系结构风格。一种体系风格就是一种加在整个系统设计上面的变换。它的目的就

是为系统的所有的构建建立一个结构。对已有体系结构进行再工程时,强制采用一种体系结构风格会导致软件结构的根本性改变,包括对构建功能的再分配。每种风格描述一种系统类别,包括(1)一组构件,完成系统需要的某种功能,(2)一组连接器,使构建间实现通信、合作和协调,(3)约束,定义构件成为一个系统,(4)语义模型,使设计者通过分析系统的构成成分的性质来理解系统的整体性质。

6、体系结构风格的简单分类:(1)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结构,(2)数据流体系结构,

(3)调用和返回体系结构,(4)面向对象体系结构,(5)层次体系结构。

7、软件的体系结构模式定义了处理系统某些行为特征的方法。体系结构模式域:并发

性、持久性、分布性。

8、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建立软件的环境模型,并描述出软件所有外部软件接口,通过

定义和求精实现体系结构的构建来描述系统的结构。这个过程不停的迭代,直到获得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步骤:系统的环境表示,定义原始模型,将系统结构精化为构建,描述系统实例,

9、软件体系结构待建造系统的整体视图,它描述软件构建的结构和组织、构建的性质

以及构建之间的连接。软件构建包括程序模块和程序操作的各种数据表示,因此数据设计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个有机部分。体系结构关注与早期设计决策,并提供了考虑多个可选系统结构优点的机制。

十一、构件级设计建模

要求掌握:

1、构件的定义

2、构件设计的基本原则、每个原则的含义

3、构件内部的内聚性的定义、内聚的不同类型

4、构件间的耦合性定义、耦合的不同类型

5、结构化英语、决策表、流程图

基本概念:

1、构件级设计定义了数据结构、算法、接口特征和分配给每个软件构件的通信机制。

2、什么是构件。通常来讲,构件是计算机软件中的一个模块化的构造块。正式的讲,

构件是系统中某一定型化的、可配置的和可替换的部件,该部件封装了实现并暴露一系列接口。

3、基于类的构件基本设计原则。(1)开关原则,模块对外延具有开放性,对修改具有

封闭性。(2)LISKOV替换原则,子类可以替换它们的基类。(3)依赖倒置原则,依赖于抽象,而非具体实现。(4)接口分离原则,多个用户专用接口比一个通用接口要好。

(5)发布复用等价性原则,复用的粒度就是发布的粒度。(6)共同封装原则,一同变更的类应该合在一块。(7),共同复用原则,不能一起复用的类不能被分到一组。

4、构建级设计指导方针:构建、接口、依赖合继承。

5、内聚性。内聚性意味着构建或者类只封装那些相互关联密切,以及与构件或类自身

有密切关系的属性和操作。按内聚性的级别排序有:功能、分层、通信、顺序、过程、暂时、实用内聚。

6、耦合性。通信和协作是面向对象系统中的基本要素,随着通信和协作数量的增长,

系统的复杂性增长,测试和维护的难度加大。耦合是彼此联系程度的定性度量。构建级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保持低耦合。

7、耦合分类:共用耦合、控制耦合、印记耦合、数据耦合、例程调用耦合、类型使用

耦合、类型使用耦合、包含或者导入耦合、外部耦合。

8、根据所开发软件的特点,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构件级设计。面向对象的观点

注重细化来自于问题域和基础设施域的设计类。传统的观点细化三种不同的构件或模块:控制模块、问题域模块和基础设施模块。在这两种观点中,都需要应用那些导致高质量软件的设计原则和概念

十三、软件测试策略

基本概念: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软件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的疏忽所造成的错误。

2、软件测试策略将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集成到一系列经周密计划的步骤中去,从

而使软件构造成功的完成。任何测试策略都必须包含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以及测试结果数据的收集与评估。

4、传统软件体系结构的测试策略。4个步骤的螺旋模型。单元测试起始于中心,侧重

于以源代码形式实现的每个单元(构件),向外一圈,就是集成测试,重点在于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和构造。向外一圈,就是确认测试,依据已建立的软件,对需求进行确认,最后是系统测试,将软件与系统的其他成分作为一个整体来测试。

6、测试完成的标准。永远在进行。但是经过实践验证的统计模型而言,1000个CPU小

时无故障的概率大于0.995,那么就有95%的信心说经过了足够的测试。

8、回归测试。每当加入一个新的模块作为集成测试的一部分时,软件发生变更,重新

执行已经测试的某个子集,确保没有传播不期望的副作用。

10、几种有价值的系统测试。恢复测试、安全测试、压力测试、性能测试、冒烟测试。十四、测试战术

要求掌握:

1.软件测试的目的

2.理解软件测试的原则

3.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白盒和黑盒两种。

4.白盒测试方法

●主要有逻辑覆盖测试、基本路径覆盖测试、数据流测试和循环测试。

●逻辑覆盖测试主要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

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理解各种覆盖的差异。

●逻辑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5.黑盒测试方法

●常见的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比较测试、错误猜测和因果图。理解各中

方法的差异。

●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6.软件测试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理解各种测试需要达到目标。软件测试的V模型。

●在单元测试中,每个被测模块开发一个驱动(driver)程序和若干个桩(stub)模块。

●集成测试主要有自顶向下集成和自底向上集成两种。这两种的优缺点?

7.什么是回归测试?其目的是?

8.α测试和β测试的区别。

9.系统测试包括:恢复测试、安全测试、压力测试和性能测试。

基本概念:

1、黑盒测试。了解已设计的产品所完成的指定功能,可以执行测试以显示每个功能是

可操作的,同时查找在每个功能中的错误。

2、白盒测试。了解产品的内部运行情况,可以执行测试以确保“所有齿轮吻合”,即内

部操作依据规格说明执行,而且对所有的内部构件进行了充分测试。

3、黑盒测试指在软件接口处进行的测试。黑盒测试检查系统的基本方面,很少关心系

统的内部结构。白盒测试是基于过程细节的封闭检查,通过提供检查特定条件集和循环的测试用例,测试贯穿软件的逻辑路径和构件间的协作。

4、白盒测试可以:(1)保证每一个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被执行一次,(2)对所

有的逻辑值均需测试真和假,(3)在上下边界和可操作的范围内执行所有的循环,(4)检验内部数据结构以确保其有效性。

5、黑盒测试能发现以下类型的错误:(1)功能不正确或遗漏,(2)接口错误,(3)数

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4)行为或性能错误,(5)初始化和终止错误。

6、白盒在测试的早期执行,黑盒在测试的后期阶段。

7、几种黑盒测试方法:基于图的测试方法、等价划分、边界值分析、正交数组测试。

软件考试大纲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简介 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 掌握数据表示、算术和逻辑运算; (2) 掌握相关的应用数学、离散数学的基础知识; (3) 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4) 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5) 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6) 熟悉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7) 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C++、Java、Visual、Basic、Visual C++中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8) 熟悉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9) 熟悉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10) 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1) 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2) 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要求,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进 行软件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规格说明书等相应的文档,组织和指导程序员编写、调试程序,并对软件进行 优化和集成测试,开发出符合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高质量软件;具有工程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 软件设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一: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 1.计算机科学基础 1.1 数制及其转换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制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 数据的表示 〃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移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精度和溢出)〃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 〃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校验码、海明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 1.3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逻辑表达式的化简 1.4 数学基础知识 〃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形式逻辑的基础知识 〃常用数值计算(误差、矩阵和行列式、近似求解方程、插值、数值积分) 〃排列组合、概率论应用、应用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 〃运算基本方法(预测与决策、线性规划、网络图、模拟)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__问题定义__、可行性研究、_需求分析_____、设计编码、__ 测试________、运行与维护阶段。 2.按软件的功能进行划分,软件可以划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 和应用软件。 3.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 性、法律可行性和抉择。 4.用户界面的可使用性是用户界面设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5.常见的软件概要设计方法有3大类:以数据流图为基础构造模块结构的___结构化设计 方法_________,以数据结构为基础构造模块的__jackson方法__________,以对象、类、继承和通信为基础的__面向对象设计方法__________。 6.__数据流图________和__数据字典___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7.软件测试的方法有__分析方法________和___非分析方法_______(即黑盒法)。 8.单元测试一般以___白盒_____________测试为主,___黑盒______测试为辅。 9.成本估计方法主要有__自底向上估计________、_自顶向下估计_________和算法模型估 计三种类型。 1.下列哪个阶段不属于软件生存周期的三大阶段( C )。 A、计划阶段 B、开发阶段 C、编码阶段 D、维护阶段 2.需求分析是(A )。 3.A、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B、软件生存周期的开始 4.C、由系统分析员单独完成的D、由用户自己单独完成的 5.原型化方法是软件开发中一类常用的方法,它与结构化方法相比较,更需要(B )。 6.A、明确的需求定义B、完整的生命周期 7.C、较长的开发时间D、熟练的开发人员 8.软件维护时,对测试阶段未发现的错误进行测试、诊断、定位、纠错,直至修改的回归 测试过程称为( A )。 9.A、改正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 10.C、完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 11.一般说来,投入运行的软件系统中有错误(A )。

2013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知识1. 信息化基础知识要求熟悉 1.1信息化概念 l信息与信息化 l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l信息系统分类 1.2电子政务 l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l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1.3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l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和方法 l企业资源规划(ERP)的结构和功能 l客户关系管理(CRM)在企业的应用 l企业门户 l企业应用集成 l供应链管理(SCM) l商业智能(BI) l电子商务的类型及相关标准 1.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共享 1.5信息化法规政策标准规范 2.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2.1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l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内容 l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推进 2.2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l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l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原则、管理办法、工作流程) l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条件 l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 2.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 2.3.1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l实施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意义 l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相关概念、工作内容 l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事业的发展进程与现状 l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与信息系统集成 2.3.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 l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l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办法 l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等级条件 l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质管理 3.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3.1 系统集成 l系统集成技术的概念、作用、类型、发展 3.2 信息系统建设 l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及其主要工作内容 l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3.3 软件工程 l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l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l软件复用 l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l软件配置管理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考试大纲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081820、081802、081803、081801 专业名称:地球信息科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 考试科目代码:828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 一)考试目的 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潜力和素质。 二)考试内容 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如下,可参考麦中凡、吕庆中、李巍、何玉洁、刘云编著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和臧铁钢、梁睿君、冷晟、马万太、樊树海编著的《软件开发技术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等书。 一、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概述 1.应用软件概述 2.操作系统概述 3.数据结构概述 二、程序设计语言 1.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计算的方式 2.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征 3.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的基本特征 4.网络计算编程语言 三、算法 1.算法的表示 2.算法的定义 3.算法与建模 4.常用算法 四、常用数据处理技术 1.查找技术

2.排序技术 五、数据库技术 1.关系型数据库 2.数据模型 3.关系型数据库范式 4.关系型数据库设计 六、软件设计的基本技术 1.全生命周期法 2.原型法 3.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4.统一建模语言(UML) 七、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策略 2.软件测试的过程 3.软件测试的方法 4.软件测试文档 八、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一些重要概念 1.类和对象 2.对象的序列化(Serialization) 3.类的泛化(Generalization) 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之间的依赖(Dependency)、关联(Association)、 聚合(Aggregation)、组合(Composition)关系。 三)考试的基本要求 1.对知识要会综合运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是一门综合技术,涉及面广,需要融会贯通。 2.至少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常用的如VB、C语言、C++等。 四)考试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题、阅读程序回答问题、编写程序(编程语言不限)、论述题等。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软件工程导论重点内容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 重点掌握的容: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软件? 1.满足功能要求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 2.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3.描述程序功能以及程序如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 软件的特点: 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而它具有抽象性。 软件是通过人们的智力活动,把知识与技术转换成信息的一种产品,是在研制、开发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软件运行和使用的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老化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经常受到计算机系统的限制,对计算机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软件的开发至今尚未完全摆脱手工的开发式 软件的开发费用越来越高,成本相当昂贵。 二.软件危机以及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迅速普及的趋势。软件产品“供不应求”。 2.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3.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往往很不充分,用户对“已完成的”的软件系统不满足的现象经常发生。 4.软件产品的质量不容易保证。 5.软件产品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6.软件产品的重用性差,同样的软件多次重复开发。

7.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重要的面: 软件生产本身存在的复杂性; 软件开发所使用的法和技术。 三、软件危机 1、软件危机定义: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重问题。 2、软件危机的两个主要问题:如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如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3、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1)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 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 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 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 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 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定义: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高效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准则可以概括为7条基本原则:

2019最新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9最新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1.填空题 1.一般来说,可以从__一致性__、_完整性___、_现实性____和_有效性___四个方面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 2.IPO图是_输入、处理和输出图_的简称,它是美国IBM 公司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图形工具。 3.系统流程图是描述__物理模型__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 号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_____信息流动_____情况。4.数据流图中的箭头表示数据流,椭圆或圆形表示数据处理,矩形表示数据的源点/终点。5.软件测试的步骤按顺序分别是:___单元测试_____、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子系统和系统测试通常称为集 成测试)、__确认测试__和_____系统测试(集成测试)____ 6.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_问题定义_、可行性研究、_需求分析_、设计编码、_测试_、运行与维护阶段。 7.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_经济可行性_、__技术可行性____、__法律可行性___和抉择。 8.在结构化设计中,HIPO图应用在总体设计阶段,由IPO图和_层次图_两部分组成。 9.复杂问题的对象模型通常由下述五个层次组成:主题层、___类与对象_层、__结构___层、_属性_层和__服务_层。 10.实施精化设计的目标是基于模块的“高内聚低耦合” 的原则,提高模块的_独立性。 11.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___问题定义_、可行性研究、__需求分析__、概要设计__、详细设计、编码、__软件测试_、运行与维护阶段。 12.面向对象的数据存储管理模式分为__文件__、_关系数据库__和__面向对象数据库___三种。 13.单元测试一般以_白盒_测试为主,__黑盒__测试为辅。

2019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共24页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4)熟悉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5)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 (6)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基本理论; (7)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 (8)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 (9)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 (10)了解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11)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2)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3)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参与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能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建立、运行、维护高质量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作为数据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作为数据库管

理员建立和维护核心数据库;担任数据库系统有关的技术支持,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结构设计及组网能力;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工作。 3. 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东南大学软件基础考试大纲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软件基础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程序设计基础50% 数据结构50% 程序设计基础 一、C++语言基础 考试内容 基本数据类型、enum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 考试要求 1.理解计算机信息的存储于表示,掌握C++的基本数据类型的用法. 2.掌握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基本用法. 3.理解逗号表达式与条件表达式的作用. 4.掌握enum枚举类型的定义、枚举变量声明及使用.

5.掌握和运用三种(if、if…else、switch)选择语句. 6.掌握和运用三种(while、for、do…while)循环语句. 7.掌握和运用其他(break、continue)控制语句. 二、C++程序的结构(一):函数 考试内容 函数定义、函数声明、函数调用、函数的参数传递、递归调用、函数重载、函数模板 考试要求 1.掌握函数定义的语法形式,熟练运用自定义函数来实现多函数程序设计. 2.理解函数声明的作用,掌握函数声明的用法. 3.理解函数调用的过程. 4.明确参数传递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函数调用中参数传递的三种参数传递调用:传值调用、引用调用、传地址调用. 5.掌握和运用递归函数的概念、算法和实现方法. 6.理解函数重载的概念,掌握函数重载的实现方法. 7.理解函数模板的概念,掌握函数模板的实现方法. 三、C++程序的结构(二):类 考试内容 抽象数据类型、类的定义、对象创建、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公共接口函数、工具函数 类的组合、类模板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适合于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 B ) A.瀑布模型 B.喷泉模型 C.螺旋模型 D.增量模型 2.从实用角度看,数据规范化程度在大多数场合选用第( C )范式。 A. 1 B.2 C.3 D.5 3. 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是( A )。 A.项目值得开发否 B.争取项目 C.开发项目 D.规划项目 4. 模块的内聚性最高的是 ( D ) A.逻辑内聚 B.时间内聚 C.偶然内聚 D.功能内聚 5.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 B ) A. 软件工程 B. 软件危机 C. 软件周期 D. 软件产生 6.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D )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7. 完整的软件结构通常用( B )图来表示。 A. IPO 图 B. HIPO 图 C.PAD 图 D.DFD 图 8. 在白盒法技术测试用例的设计中( A )是最弱的覆盖标准。 A.语句 B.路径 C.条件组合 D.判定 9?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 C )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结合 B.隐藏 C.封装 D.抽象 10. 在数据流图中,圆代表( C )。 A.源点 B.终点 C.加工 D.模块 11. 模块内聚度越高,说明模块内各成分彼此结合的程度越( B )。 A.松散 B.紧密 C.无法判断 D.相等 12. 软件测试方法中,黑盒、白盒测试法是常用的方法,其中黑盒测试主要用于测试( B )。 A.结构合理性 B.软件外部功能 C.程序正确性 D.程序内部逻辑 13.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 ( C )是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 A.Booch 方法 B.Coad 方法 C.UML 语言 D.OMT 方法 14. 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地定义出要开发的软件系统是( C ) A.如何做 B.怎么做 C.做什么 D.对谁做 15.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 C ) A.筛选法 B.迭代法 C.逐步求精法 D.递归法 二、填空题 1.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工 程学方法分别是传统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 ) )和事务流。 文档 ) 。 ( 重复 )三种结构。 自顶向下 的集成测试方法,对软件结构中下层使 6. 软件维护包括 ( 改正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7. 面向对象方法学建模得到的三个基本子模型是 (对象建模 ) .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8. 复杂大型问题的对象模型通常由主题 2. 数据流图中信息流的类型有(变换流 3. 软件的定义是:软件 =程序+数据+ 4. 经典结构程序设计包括顺序、选择和 5. 集成测试时对软件结构中上层使用 用 ( 自底向上 ) 的集成测试方法。

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 掌握数据表示、算术和逻辑运算; (2) 掌握相关的应用数学、离散数学的基础知识; (3) 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4) 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5) 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6) 熟悉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7) 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C++、Java、Visual、Basic、Visual C++中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8) 熟悉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9) 熟悉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10) 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1) 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2) 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要求,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规格说明书等相应的文档,组织和指导程序员编写、调试程序,并对软件进行优化和集成测试,开发出符合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高质量软件;具有工程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 软件设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1.计算机科学基础 1.1 数制及其转换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制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 数据的表示 ?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移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精度和溢出) ?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 ?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校验码、海明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 1.3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逻辑表达式的化简 1.4 数学基础知识 ?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形式逻辑的基础知识 ?常用数值计算(误差、矩阵和行列式、近似求解方程、插值、数值积分) ?排列组合、概率论应用、应用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 ?运算基本方法(预测与决策、线性规划、网络图、模拟) 1.5 常用数据结构 ?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线性表、链表(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队列、栈、树(二叉树、查找树、平衡树、线索树、线索树、堆)、图等的定义、存储和操作 ?Hash(存储地址计算,冲突处理) 1.6 常用算法 ?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数值计算方法、字符串处理方法、数据压缩算法、递归算法、图的相关算法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算法效率、算法设计、算法描述(流程图、伪代码、决策表)、算法的复杂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修订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2018年修订版]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旨在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案质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相应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的水平。 考试对象 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程中,自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所有专业的高中起点与专科起点本科学生。 考试目标 针对全国高校网络教育本科层次所有专业的学生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学习的基本特点,要求参试者从使用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文字编辑、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稿、多媒体、网络与Internet等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 考试内容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类、应用范围及特点;信息的基本概念。 2. 考试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2)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3)理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4)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5)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考试内容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数据存储的概念。 2. 考试要求 (1)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了解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 (3)理解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 (4)了解指令、程序、软件的概念以及软件的分类。 (三)信息编码 1. 考试内容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 2. 考试要求 (1)了解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及数制转换; (2)了解字符编码。 (四)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 考试内容 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 2. 考试要求 (1)理解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2)了解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 (3)理解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指标; (4)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二、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一)Windows基本知识 1. 考试内容 Windows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及相关知识。 2. 考试要求 (1)了解Windows运行环境; (2)了解Windows桌面的组成; (3)理解文件、文件夹(目录)、路径的概念; (4)了解窗口的组成; (5)了解菜单的约定; (6)了解剪贴板概念。 (二)Windows基本操作 1. 考试内容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及使用。 2. 考试要求 (1)熟练掌握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软件工程导论》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建造软件系统的基本方法、技术、流程、工具及规范等。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动向;学习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初步掌握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本门课程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学生的软件工程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从事软件开发的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从教学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软件与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掌握个人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软件开发模型及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以及软件质量保证基本内容。(二)从能力方面,应使学生通过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学习和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化个人开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和开发软件。 (三)从教学方法上,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软件开发素材,通过一边实践一边讲解的方法,讲解软件过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学生完成与实践结合的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逐步植根于学生头脑中。 三、相关课程及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应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基础上进行。本课程为后续的“软件制造工程”和“软件设计工程”等课程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一)绪论1学时 1、软件工程及其重要性 2、软件开发需要软件工程 3、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架构(需要什么软件工程) 、课堂的组织、学习方法、章节安排与考核4. 要求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起源,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了解软件工程课程体系。 (二)软件与软件工程4学时 1、软件及软件分类 2、软件工程的由来及概念 3、软件生命周期 4、软件开发与软件开发方法 5、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 6、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介绍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分析 SA 是一种面向________的分析方法。 2.软件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度量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 3.软件开发是一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和求精的过程,而软件测试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4. ________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逻辑模型 5. ___________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这种技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数据类,据此导出测试用例。二、单选 题 1.在软件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软件质量差的问题,其原因是_______。A.软件 研发人员素质太差B.用户经常干预软件系统的研发工作C.没有软件质量标 准 D.软件开发人员不遵守软件质量标准2.在软件质量因素中,软件在异常条件下仍能运 行的能力成为软件的_____。A.安全性B.健壮性C.可用性D.可靠性 3.在下列测试技术中,______不属于黑盒测试技术。A.等价 划分B.边界值分析C.错误推测D.逻辑覆盖 4.软件工程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方法,而早期的软件工程方法主要是指______。A.原型化方法B.结构化方法C.功能化方法D.面向对象方法 5. ______是把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其内部信息对外界是 隐蔽的,外界只能通过有限的接口与对象发生联系。A.多态 B.继承C.封装D.消息 6. Jackson 方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使用 Jackson 方法时可以实现______。A.从数据结构导出程序结构B.从数据流图导出初始结构图C.从模块结构导出数据结构D.从模块结构导出程序结构 7.软件测试时为了________而执行程序的过程。A.纠正 错误B.发现错误 C.避免错误 D.证明错误 8.在软件系统中,一个模块应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这是由_____决定的。A.总体 设计B.需求分析C.详细设计D.程序设计 9.面向对象分析是对系统进行_________的一种方法。A.需求 分析B.程序设计C.设计评审D.测试验收 10.软件文档是软件工程实施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软件开发各阶段的重要依据,而 且影响软件的_______。A.可理解 性B.可维护性C.可扩展性D.可 移植

最新全国计算机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2全国计算机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 试大纲

2011全国计算机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4)熟悉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5)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 (6)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基本理论; (7)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 (8)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 (9)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 (10)了解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11)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2)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3)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参与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能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建立、运行、维护高质量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作为数据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作为数据库管理员建立和维护核心数据库;担任数据库系统有关的技术支持,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结构设计及组网能力;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工作。

3. 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1.1.3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诊断与容错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法 1.2 数据结构与算法 1.2.1 常用数据结构 ·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

《计算机软件基础》考试大纲

《计算机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情报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包括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和软件工程等内容。要求考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有系统的理解;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实现算法,掌握C语言或Java语言的基本编程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数据库设计和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工作原理。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及运算。 (3)操作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数据结构 (1)算法的基本概念与特性、表示方法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 (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及存储结构。 (3)数组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4)链表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5)堆栈与队列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6)串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7)广义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8)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9)图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及遍历操作。 (10)数据文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基本操作。 (11)查找和排序的基本技术及实现。

(三)程序设计语言 (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类型、表达式及运算。 (3)顺序、选择与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4)数组、指针及函数的概念、定义和应用。 (5)文件的定义及操作。 (四)数据库 (1)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数据库体系结构。 (4)数据库模型及其常见类型。 (5)关系数据库模型及关系操作。 (6)实体关系模型的设计及规范化。 (五)软件工程 (1)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 (2)软件开发主要模型。 (3)面向过程分析、设计及实现方法。 (4)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及实现方法。 (5)软件测试方法。 二、考试要求 (一)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及基本的运算方法,了解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类型及其存储方式。 (3)了解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TCP/IP 网络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

附1《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考核方法

附1:《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考核方法 综合考虑课程大纲与实际授课情况,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拟采用课程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具体方法如下: 1、该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课程报告成绩两部份构成,平时成绩占20%,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课程报告成绩占80%。 2、课程报告的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报告题目:XX公司软件开发的调查报告 (2)课程报告的主要内容要求: A 描述调查方法; B 公司情况简介; C 软件开发岗位及职能分析; D 软件工程实施情况描述; E 总体评价 (3)课程报告的格式要求: 文件名规定:专业班级+学号.doc 例:软件工程2005081034.doc 题目:宋体小三号 标题或正文:宋体小四号 文档方式:必须是word文档格式 3、课程报告完成的基本要求 (1)在实施调查的基础上,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2)不允许抄袭,一经发现,不管是抄袭者还是被抄袭者一律取消考试资格。 (3)16周向学生公布题目,19周周五下午5:00以前提交课程报告,过时不交,学生做自动放弃考试处理或做缺考处理。 (4)提交既要以A4纸张打印,又须提交电子文档,电子文档传入教师

的网络存储。 4、课程报告的评分标准 A.调查方式(总分10分):实地考察(基础分为8分)、电话咨询 (基础分为6分)、E-Mail交流(基础分为5分)、网络查询总 结(基础分为3分),几种方式综合应用的,由教师酌情考虑。 B.公司情况介绍(总分20分):包括公司性质与规模、组织机构(5 分)公司业务(包括主要软件开发产品或项目情况与公司软件技 术使用情况,15分)。 C.岗位职能分析(总分15分):描述软件开发的各个职位并写出主 要岗位的职能。 D.软件工程实施情况(总分45分):包括软件开发模型、软件开发 方法的应用情况(10分);实际软件开发过程(10分);软件开 发项目管理方法(10分);软件质量保证措施(15分)。 E.总体评价(10分)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试题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20分) 1、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C)。 A、详细计划 B、可行性分析 C、运行阶段 D、测试与排错 2、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下面的几个选项中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C )。 A、详细设计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需求分析阶段 D、测试和运行阶段 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 )。 A、需求分析阶段 B、详细设计阶段 C、概要设计阶段 D、可行性研究阶段 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C )。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 C. 软件危机的出现 D.计算机的发展 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C )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素质 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B) A、相互排斥 B、相互补充 C、独立使用 D、交替使用 7、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哪种软件开发方法(C )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 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 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

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B )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控制流方法 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在实施时强调的是分析对象的(B ) A、控制流 B、数据流 C、程序流 D、指令流 10、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A )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 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 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 二.填空(20分) 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各个元素 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 22.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23.自顶向下结合的渐增式测试法,在组合模块时有两种组合策略:深度优先 策略和(宽度优先策略) 。 24.独立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 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25.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 的,可以完成高级语言无法完成的特殊功能,如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一些接口工作。 26.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 27.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即模块的算法、(使用的数据)。 28.所有软件维护申请报告要按规定方式提出,该报告也称( 软件问题)报告。 29.有两类维护技术:在开发阶段使用来减少错误、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面向 维护的技术;在维护阶段用来提高维护的效率和质量的(维护支援)技术。 30.科学工程计算需要大量的标准库函数,以便处理复杂的数值计算,可供选 择的语言有:(FORTRAN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和PL/1语言。三.判断(10分)

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认证考试考试大纲

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认证考试考试大纲 -----计算机操作与应用(信息化办公) 岗位技能描述:该证书获得者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文档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PT)、互联网(IE)与电子邮件信息管理(Outlook)等技能,可从事信息化办公操作等工作。 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操作系统(Windows) (一)Windows的基本知识 (二)Windows基本操作 (三)Windows资源管理器 (四)Windows系统环境设置

(五)Windows附件常用工具 二、文档处理(Word) (一)、Word的基本知识 (二)Word的文件操作和文本编辑 (三)Word的格式与版面 (四)Word的模板与样式

(五)Word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六)Word图形的制作与编辑 (七)Word对象的插入 (八)Word文档的打印 三、电子表格(Excel)(一)Excel的基本知识 (二)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

(三)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四)数据处理 (五)图表的使用 四、演示文稿(PPT) (一)Powerpoint的基本知识 (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三)Powerpoint的格式操作 (四)Powerpoint自定义动画操作 五、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二)Internet基本知识

(三)网络连接 六、Internet应用 (一)IE浏览器的使用 (二)电子邮件的使用 -----计算机操作与应用(Office办公软件) 岗位技能描述:该证书获得者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具备操作使用中文Window XP、Word XP、Excel XP、PowerPoint XP、常用工具软件等技能。可从事网络办公应用、网页浏览等工作。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软件测评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 考试要求 (1)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 (2)熟悉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 (3)熟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4)熟悉软件工程知识,理解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 (5)熟悉软件质量及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6)熟悉软件测试标准; (7)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及方法; (8)掌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知识; (9)掌握C语言以及C++或Java语言程序设计技术; (10)了解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11)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 (12)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1.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置 1)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CPU(中央处理单元,是硬件系统的核心) 2)存储器:内部存储器(速度高、容量小)、外部存储器(容量大、速度慢) 3)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外部设备(外设) 2.CPU 4)功能:程序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处理 5)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内部总线 运算器 是一种执行部件,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寄存器、数据缓冲器存期、状态 条件寄存器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ALU):实现对数据的运算 累加寄存器(AC):为ALU提供工作区,运算器中至少有一个累加寄存器 数据缓冲寄存器(DR):作为CPU、内存、外围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中转站 状态条件寄存器(PSW):为运算结果建立各种条形码,保存当前指令执行完成后的状态,通常一个算术操作产生一个云算计过,而一个逻辑操作产生一个判决 控制器 用于控制整个CPU的工作,它决定了计算机运行过程的自动化。由指令控制逻辑、时序控制逻辑、总线控制逻辑、中断控制逻辑 指令控制逻辑: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指令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地址寄存器(AR)、指令译码器(I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