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第5章.ppt.

区域经济学第5章.ppt.

区域经济学第5章.ppt.
区域经济学第5章.ppt.

第5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的空间开发模式

5.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

5.1.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内涵

5.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

5.1.2.1 不同学科视域中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论

5.1.2.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中的“点”、“线”、“面”要素分析

5.1.2.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组合模式

5.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

5.1.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内涵

陈才(1991):“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陆大道(1995):“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

李小建等(1999 , 2006):“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5.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

5.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

5.1.2.1 不同学科的观点

5.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

5.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

5.1.2.1 不同学科的观点

2.区域经济学观点

把空间经济结构要素分为:

①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活动极化而成的中心(节点);

②受经济中心吸引和辐射影响的经济腹地(即域面,指各种经济活动的地域依托);

③由交通、通信等线状基础设施组成的经济网络。

5.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

5.1.2.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中的“点”、“线”、“面”要素分析

1.点要素

点具有三大基本特征:

①“点”有明确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②“点”的大小和形状本身反映地域空间的特征。如平原地区的城市体系往往是同心圆形状,而山地丘陵地带的经济节点则一般沿着河流呈带状分布。

③“点”具有极化和扩散功能。点的极化是对外部要素的吸引和融合,点的扩散是内部经济能量向外的辐射和扩展。

2.线要素

指地域空间上的交通线路、通信线路、动力和水源供应线。

线可分为一级发展轴线、二级发展轴线等。等级越高地位就越重要。

“线”不能脱离“点”而单独存在,经济空间结构中的“线”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

3.面要素

域面是节点、线以及空间网络三者间的作用和影响在地表上的扩展。

若视域面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内除去节点、线网之外的所有地域,此即“经济腹地”概念。域面是节点影响与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域面的发展水平主要受节点和网络要素的发展水平的制约。

5.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

5.1.2.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组合模式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组合模式指点、线、面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组合形式。不同组合形式反映出不同的经济类型(见表5.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总是遵循由“点”到“轴”(线)、由“轴”到“面”的演化过程。节点的极化和扩散是区域空间结构不断演进的根本力量,而线作为交通枢纽起到了联结和促进的作用,并通过域面来消化吸收,最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经济区域系统。

5.2 地域构成单元理论

5.2.1 中心—外围二元空间结构理论

5.2.1.1 “中心—外围”理论的演进

5.2.1.2 “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5.2.1.3 关于“中心—外围”理论的一般性研究

5.2.2 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空间结构理论

5.2.2.1 城乡边缘区的内涵及其特征

5.2.2.2 三元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5.2.2.3 三元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5.2 地域构成单元理论

5.2.1 中心—外围二元空间结构理论

5.2.1.1 “中心—外围”理论的演进

1.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普雷维什1949 年用以描述当时国际贸易体系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峙情形。弗里德曼1966 年将这一理论模式引入到了区域经济学领域。

2.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中心—外围模型

克鲁格曼1991 通过改进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构造了一个两区域的模型。模型中有两类产品:一类是农业产品,由不变报酬的农业部门生产;另一类是制造品,由分布在两个区域内的报酬递增的工业部门生产。

两个区域的经济最终会内生形成以工业化的区域为中心、农业化的区域为外围的中心—外围构架;中心—外围的形成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以及制造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贸易的产生并不完全源于比较优势的存在,更在于规模经济产生的报酬递增。

5.2.1.2 “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1)区域均可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

中心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区,一般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

围绕中心区分布并受其影响的区域被称为外围区,包括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

5.2 地域构成单元理论

1.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上过渡区域环绕核心区,显示出经济上升的趋势。

下过渡区域多位于边远的农村,还包括原料枯竭、老工业向衰退方向变动在内的区域。

资源前沿区域富含有待开发的资源,对区域发展有极大潜在价值,一般位于两种过渡区域之

间。

(2)中心区和外围区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中心区从外围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材料、技术、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另一方面,这一创新又源源不断地从中心区向外扩散,引导外围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中心和外围之间还存在着决策的传播、移民的迁徙和投资转移三种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历经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四个阶段。

成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上下过渡区、中心区和资源前沿区可实现完全的空间经济一体化。

5.2 地域构成单元理论

2.新经济地理学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

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垄断竞争厂商根据其在不同区位的获利能力决定生产区位,而其生产区位的决定将产生三种不同的经济效应:

(1)市场通路效应:厂商迁入 吸引劳动力流入 本地需求增加 厂商利润增加 更多厂商进入。

(2)生活费用效应:厂商迁入 产品增多 消费者本地购买 减少贸易费用 生活费用下降实际工资水平提高 工人大量流入 名义工资成本下降 更多厂商进入。

(3)市场挤出效应:新厂商进入 本地厂商需求减少 利润下降 名义工资下降 劳动力流出。

杨开忠不认为二元区域空间结构会随着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而是形成多中心高增长城市中心区和低增长大都市间的外围地带共同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

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认为“中心—外围”结构始终存在,只是形式、强度等不同。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在区域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二元结构。

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展开,在城市与乡村的相互作用下,中心与外围的中间地带又分化出城乡边缘区,区域空间结构逐渐演化为中心—城乡边缘区—外围三元结构。

5.2.2.1 城乡边缘区的内涵及其特征

“城乡边缘区”的概念可界定为:

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城市和乡村土地的利用方式相混合为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

“城乡边缘区”的特征:

①空间的不连续性,成长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②人口向非农大规模快速过渡,城市与乡村景观转变快速。

③空间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以经济影响为主,抗干扰能力弱。

④组成和影响因素复杂,包括人口结构、经济成分、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

5.2.2.2 三元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1.城市化起步阶段

社会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短缺,致使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和乡村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经济往来,并在过渡地带形成城乡边缘区雏形。

城乡边缘区基本以农业为主,因而在空间结构上只表现出城乡二元结构。

2.城市化集中发展阶段

城市化工业化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城乡边缘区产业由普通农业向城郊型农业过渡,由粮棉作物改为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产

品的商业化率提高。

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城乡边缘区出现非农用地,农业用地越来越少。

伴随着城市的开发活动,“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结构基本成形,但农业仍为城乡边缘区的主导产业。

3.城市化分散型阶段

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开始向外扩散,呈郊区化趋势。

城乡边缘区成为人口、工业和仓储零售业的主要迁入地区。

此时三元结构表现最为明显,即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工业起主导的城乡边缘区、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形成较为清晰的界限。

4.三元结构后期阶段

随城市化的发展,城乡边缘区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原有的三元结构会逐渐变得模糊,而在更广的范围内,新的三元结构开始形成。

5.2.2.3 三元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三元空间结构形成于国民经济进入强烈动态增长的时期。

高层次的和非标准化的经济活动向大城市集中的同时,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的企业以及较低层次的经济活动向城市边缘和外围区扩散。

区域的第二级、第三级中心地得到迅速发展。

中心、城乡边缘区和外围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三元空间结构形成的一般机制具体为:

1.不同的交易成本与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随交通成本不断下降,由产业性质引致的交易成本成为产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在聚集和扩散的作用下,交易成本大的企业逐渐向城市中心区聚集,交易成本小的企业向郊区或外围区分散。

物质密集型制造业从城市中心区逐渐消失,金融、管理职能逐渐向中心区集中。

2 .城市聚集不经济

城市的聚集不经济引发土地租金上涨、环境恶化、道路交通拥挤等问题,促使制造业和人口向郊外转移。

技术革新降低了通勤的货币和时间的成本;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中心城市问题的出现使居民大量迁往郊区;

由于制造业等产业的郊区化使就业机会也郊区化。

3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1)农业非农化发展的需要。近郊人均农业用地不断减少,限制了农业发展。同时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下,使郊区向非农的城市化发展。

(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而城乡边缘区的产业性质可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

5.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

5.3.1 极核式空间结构(内涵、形成机制)

5.3.2 点轴式空间结构(内涵、演化过程)

5.3.3 网络式空间结构(内涵、形成机理)

5.3.4 双核式空间结构(内涵、形成机理、适用范围)

5.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

5.3.2 点轴式空间结构

5.3.2.1 内涵

1.“点”的基本类型

指各级居民点和工矿区、各种中心城市、集聚区。

“点”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相对集中地。

“点”即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

2.“轴”的基本类型

“轴”是指由交通、通信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

发展轴可分为沿海岸型(包括大型湖泊沿岸)、大河沿岸型、沿陆上交通干线型、混合型发展轴四种。

3 .“点”、“轴”与点轴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的“点”由轴线相互连接,“点”沿着若干扩散通道(线状基础束)使经济要素向外扩散,形成新集聚。

“点—轴”式扩散形成“点—轴—集聚区”,不同规模和等级的“点”、“轴”形成点轴空间结构。

5.3.2.2 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演化过程

“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历经四个阶段:

(1)点轴形成前的均衡阶段。

(2)点、轴开始形成阶段。

(3)主要的点轴系统框架形成阶段。

(4)“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形成阶段。

5.3.2.2 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制

当集聚的负外部性逐渐处于主导地位时,空间扩散就成为必然选择。

点轴渐进式扩散直接导致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

相邻点的扩散通道联结成为发展轴线。

5.3.3 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不同规模等级的节点与轴线之间经纬交织所形成的区域经济系统。

网络式空间结构模式是点轴空间结构模式的拓展,强调均衡发展以实现区域整体推进。5.3.3.1 内涵

1.网络式空间结构是集点、线、面于一体的区域经济系统

“点”为各级增长极。

“线”包括线状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人才、科技的区际联系通道。

网络各点组织和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形成点、线、面统一体。

2 .网络式空间结构以区域均衡发展为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优先以“点”发展增长极。

区域发展中期阶段,形成“点—轴”系统加强了区际联系,但区域非均衡发展仍然明显。区域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网络取代点轴空间结构占主导,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3.网络式空间结构是实现空间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网络式空间结构通过重点建设点轴与其腹地之间的综合网,将生产能力和经济能量传播到更广的范围,进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4.网络式空间结构以扩散效应为主、极化效应为辅

由于网络式空间结构是以区域均衡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因此,网络式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主要以扩散效应为主。

5.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

5.3.3.2 网络式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网络式空间结构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1.网络空间结构的产生需要社会分工高度发达。

2.网络空间结构中的轴线模式必须是立体网络结构。(实物、信息、金融等多维网络)3.网络式空间结构的形成与网络开发密不可分。

5.3.4.1 双核式空间结构模式的内涵

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

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

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有三个重要前提:

①区域中心城市是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②双核结构模式中两端点城市的经济实力与规模能级相当;③两端点城市在功能上互补,社会经济联系紧密。

双核结构模式中的两个端点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在端点城市的各种连接轴上,存在着规模不等的中点城市。

5.3.4.2 双核式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

中心城市为发挥中心作用,应尽量位于所在区域的几何中心。

但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外性又要求中心城市尽量位于区域的边缘,这使得中心城市不得不在区域内寻找一个伙伴(即港口城市),使中心城市能与区外发生有效的联系。

双核式空间结构的形成具有三大内在动因:

(1)中心城市的趋中作用。

(2)港口城市的边缘效应。

(3)区域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藕合。既有利于与区外交往,又能带动区内的增长。

5.3.4.3 双核式结构模式的适用范围

1.基于流域背景的双核结构模式

(1)中心城市往往位于主要支流与干流的交汇处,具有水陆交界、水水中转的双重区位优势。

(2)中心城市并非位于所在区域的几何中心,更可能是经济重心或人口重心。

(3)港口城市一般是干流的主要港口,江河港口和入海港,具有良好的通航条件。

5.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

1.基于流域背景的双核结构模式

2.由流域向非流域拓展(双核模式不仅限于流域)

(1)流域自然条件难以形成双核结构。

(2)近代交通运输方式变化,水运地位下降。

(3)双核结构中的港口城市一般位于河口,但当有更好的出海口时,则可跨越流域,与流域外的海港城市组成双核结构。

5.4.1 西方学者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

弗里德曼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

1.前工业化阶段的空间结构

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

空间特征是在均质无序的区域中存有若干缺乏等级结构的独立地方中心,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初始形态。

地区间相互缺乏联系并相互割裂,存在着大量的自给自足经济,经济发展处于均衡停滞状态。政策目标是经济起飞。

2 .过渡阶段的空间结构

工业产值比重10%—25%

空间特征是开始拥有单个强有力的中心,呈现出空间结构的不稳定形态。

中心区以压倒一切的力量维系着对外围区域的支配地位,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典型特征。政策目标是缓解或消除中心区与外围区域的不平衡。

3 .工业化阶段的空间结构

工业产值比重25%—50%

空间特征是次级中心开始出现。区域空间系统由简单的中心—外围结构逐渐转变为多中心结构。

次级中心的出现,抑制了全国性中心的过度膨胀,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差距。

政策目标是鼓励经济活动的中心化。

4.后工业化阶段的空间结构

工业产值比重开始下降

空间特征是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等级结构形成。

地域组织的主要目标得到实现,如全国经济一体化、布局高效益、增长潜力最大化以及必要的区际平衡。

自己看书

5.5 区域经济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理论

5.5.1 区位势能机

5.5.2 集聚与扩散机制

5.5.3 空间近邻效应

5.5 区域经济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理论

5.5.1 区位势能机制

区位势能的含义及其作用:

区位势能指在特定区域内由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方式、人口状况、技术经济水平、人为政策优惠等因素在不同地点的组合所形成的差别程度。

这种差别程度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区位势能的作用机制:

①聚集作用。高区位势能区域能吸收本区和其他区域的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②增值作用。对资源进行加工增值。

③辐射作用。向其他区域扩散技术、输送产品、投资等。

④自强作用。在聚集、增值和辐射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增长和发展。

5.5.2 集聚与扩散机制

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由于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经济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集聚经济效应,集聚机制的形成是必然的。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从而加速集聚进程。扩散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源于对集聚不经济的一种规避。

集聚与扩散对立和并存,二者的关系体现在:

(1)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集聚机制起主导作用,进一步发展时期,扩散机制起主导作用。

(2)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出现集聚不经济或扩散不经济时,集聚或扩散才会受到遏制。

集聚的主要方式:

①向心式极化。②等级极化。③波状圈层极化

扩散的主要方式:

①核心扩散。②等级扩散。③波状扩散。④跳跃式扩散。

5.5.3 空间近邻效应

空间近邻效应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由空间距离衰减原理,区域的经济影响力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各种经济活动空间距离远近不一样,相互间发生联系的机会和程度也就存在差异,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②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③影响各种经济活动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5.6 区域经济的空间开发模式

从资源配置角度,区域开发目标有两类:

一是提高资源空间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是逐步缩小区际差距,实现合理的空间均衡和经济一体化。

前者称为效率或增长目标,后者称为均衡目标。

短期内两个目标互相冲突,一般工业化初期采用极点开发模式,中期采用点轴开发模式,后期则采用网络开发模式。

5.6.1 增长极开发模式

增长极开发模式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

区域增长极开发规划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增长极与城镇的关系:只有具备推进型产业的城镇才能称为区域的增长极。

(2)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对外经济联系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市场的变动趋势来选择推进型产业。

(3)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

增长极通常不要布置在已有相当规模的城镇建成区中,而应在原有城镇的附近或边缘,在不发达的较低层次的轴线上。

这样既可以使增长极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发展又能使一定区域获得增长极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4)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

增长极最主要的功能是发展推动型工业,但增长极也应该是创新中心、社会交往与信息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

增长极的推动功能及创新服务职能都应得到充分发挥。

(5)建立增长极体系。

应有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并考虑增长极的分工与联系。

(6)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

要完善增长中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于增长极发育成长的软环境,以此产生较高的投资效果。

区域增长极开发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增长极开发往往带来区域内发展的不平衡。

(2)增长极开发对区域设施和环境配套要求较高。

(3)增长极对区域内就业的贡献不高。

5.6.2 点轴开发模式

5.6.2.1 点轴开发的内涵

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个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轴线及轴线地带的若干个点予以重点发展;

随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开发重心转移到较低级别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并使发展轴线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将以往不作为发展中心的点确定为较低级别的发展中心,此即点轴开发模式。

5.6.2.2 点轴开发的作用效果

(1)“点轴系统”能使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及经济活动与区域性基础设施有机结合,产生巨大的空间集聚效果。

(2)能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3)实现生产布局与线状基础设施的最佳组合。

(4)有利于城市、区域、城乡之间便捷地联系。

(5)全国各级发展轴线可使全国战略与地区战略较好地结合。

5.6.2.3 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线的选择

实行点轴开发一般需具备的条件:

(1)经过极点开发,初步形成区域增长极。

(2)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具有大规模开发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3)初步形成高效的交通网络,具备一两条能作为重点开发的轴线。

5.6.2.3 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线的选择

1、重点开发轴线的选择

(1)轴线的类型:海岸线、江河轴、铁路线等。

(2)轴线不宜过多,避免分散经济资源。

(3)发展轴线不是一般的交通线,而是基础设施密集的经济产业带。最佳的发展轴线是以水陆交通干线为依托的经济核心区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

2、重点开发点的选择

重点开发点必须是轴线上的点或与轴线密切联系的点。

重点发展点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空间分布现状选择,形成规模不等的城市群或城市圈。5.6.2 点轴开发模式

5.6.2.4 双核开发与点轴开发结合

双核开发模式是点轴开发中的一种优化模式。

双核开发模式是选取两个有一定规模、在产业上互补并且其中一个城市具有良好的对外商品输出通道的城市进行重点开发。

双核开发的重点是加强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之间的产业联系,疏通交流渠道,拓展合作范围,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

网络开发的三个阶段:

一、建立通道与竞争市场,使原有增长极密切联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二、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则对城市性质、产业功能进行适当定位,增加协同和削减互损性竞争。

三、寻找网络开发的新发展点、发展极和发展轴。

网络开发的前提条件:

(1)区域面积较大,资源分布相对均匀。

(2)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3)已有三个以上增长极和两条以上发展轴。

(4)增长极和发展轴有较强的扩散效应。

区域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一般采取网络开发的原因:

(1)空间均衡和缩小区域差距成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并且资金不像工业化初期短缺。

(2)集聚不经济开始出现。

(3)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时代到来,经济活动由集中走向分散。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延边大学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讲解

延边大学2015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重点 第五章总部经济 1、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诠释 (1)区域经济的层面: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是区域; (2)城市经济的层面:区域中心城市是主体; (3)总部经济的层面:总部是指在企业系统中独立于生产环节但对其具有指挥和控制权的决策机构; (4)微观经济的层面: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将总部从运营系统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并且总部与生产环节发生了空间上的分离。 2、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有三个层级: (1)一级指标层按照城市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条件设计,由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构成; (2)二级指标主要是表现一级指标所蕴涵的细分领域; (3)三级指标是衡量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具体指标。 3、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1)向心城市化:影响因素:工业化和人口增长 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形成和发展,由外围的落后地区向中心移民。 (2)城市郊区化:影响因素: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规模不经济,工业结构的改变,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城郊基础设施的建设。 特征: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出现市郊区,向中心城市移民的速 度减慢,城市拥挤,出现分散化趋势。 (3)逆城市化:影响因素:通信条件改善,工业结构继续变化 特征:内城区衰落,出现新的城镇 (4)再城市化:影响因素: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推动新的信息革命特征:新的城市体系与格局形成 第六章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 1、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 (1)杜能的农业圈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业区逐级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变成荒野的过程。 (2)韦伯利用等费线来探究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地区间的变化梯度并据此找出工厂的最优区位。 (3)现代生产布局研究中,各国普遍遇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 2、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2)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区域经济学》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区域经济学》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区域经济学基础知识约80%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约2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各计5%,共计30% 简答题:4小题,各计10%,共计40% 分析论述题:2小题,各计15%,共计30% 二、考试目标、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 2、掌握区域经济学理论,并能用理论解释区域经济现实问题; 3、掌握区域分析方法,能用定量模型分析区域经济问题 考试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基础知识 (一)区域经济学概论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区域的含义和区域的划分标准、区域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及其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若干主要问题、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区位选择理论 区位分析的基本原理:新古典学派(其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对新古典学派的批评);行为科学学派(其主要分析方法和主要内容、启迪式过程、对行为科学派的批评);结构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区位选择因素:潜在的重要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区位因素的差别、区位因素的历史发展过程。 新古典区位理论:运输费用的作用、运输费用紧小的区位、区域垄断的形成及其稳定性。 (三)区位模式和区位结构理论 分散和集中的区位模式、中心地理论(市场区边界、最佳市场区的形成、中心地体系、中心地结构的变化、廖什的解释、局限性)、勃温特对区位结构理论的整合。 聚集效应的经济学分析:内部效应、外部效应、局部化效应和城市化效应、外部效应与帕累托效率、最佳城市规模。 (四)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定义的基础(贝恩的观点:需求的可替代性)、产业的分类、产业集中度的测度方法和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变动的观点、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赤松要的“雁行原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和机制。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筱原三代平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区位商的计

区域经济学

一、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分支,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科技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创新机制及其模式、科技工业园区的辐射与扩展功能及其相应的理论都应纳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几种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的。这种观点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经济学家长期视而不见的空间维 第二种观点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 第三种观点是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区域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第四种观点: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主要任务 考察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势,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 二、所谓区位,即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在经济空间系统中,区位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一定的经济系统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资源空间布局的非均匀性和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等特征,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市场约束、成本约束、技术约束,从而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在这一意义上,经济区位更多地强调由空间位置所标志的经济利益差别。 在区域经济学中,为了具体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问题,经济区位往往被描述为距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如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离自然资源供给源的距离、各空间位置上的市场供求状况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差异 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 (1)地区性投入:具体是指存在于某一区位、难以从他出移入的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 (2)地区性需求:该区位上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 (3)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该区位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情况 (4)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的净收入情况 区域分为三类 (1)均质区域,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的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 (2)极化区域,指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地域,其不同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带动单位)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 (3)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他为一定的管理目的而创造,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区域经济学第五章:产业布局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区域中的企业。企业在区域内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又是区域结构空间的基础。所以,产业布局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成为区域的区位因素。所谓区位因素也就是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1.成本最低。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在一个市场和多个原料,燃料来源地的情况下,运费的最低点可以从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当中去寻找。其次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因为劳动费对某些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超过了运费的影响。因此,当劳动费的影响增大是,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的最低点,转向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 2 .市场份额最大。把占有市场作为生产的目的,区位选择为占有市场服务,是实现生产的利润最大的原则。廖什认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原材料运输费用等因素之外,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历史因素和政府作用等都十分重要。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产品的销售范围,生产者之间存在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在企业之间划分市场范围。 3 .聚集效应。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因素的综合反映。所谓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在有些情况下,聚集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偏离运费最低点和劳动费最低点所增加的运费和劳动费。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中文部分 [美]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美]艾伯特?赫希曼,潘照东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白雪梅,中国区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陈鸿宇主编,区域经济学新论,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崔功豪、魏清泉等编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方创林,区域发展规划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刘树成等主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陆大道、刘毅等,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陆大道、刘毅等,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方法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吴传钧、刘建一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吴殿廷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方法?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4版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131507013 学时:48学分:2.0 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以及区域经济案例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掌握区位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生产布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际分工协作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等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学会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一、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 二、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2.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使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形成发展的过程。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新区域经济观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 4. 教学建议: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位概念 一、经济区位

苏州大学2021年东吴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苏州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专业课指导性大纲(2016) 第一部分财务会计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第五节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 第二章金融资产 第一节金融资产的分类 第二节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第三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第四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第三章存货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 第三节期末存货的计量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第五章固定资产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六章无形资产 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内部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七章负债 第一节流动负债 第二节非流动负债 第八章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实收资本(股本) 第二节资本公积 第三节其他综合收益 第四节留存收益 第九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一节收入 第二节费用 第三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第四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第五节利润 第十章财务报告 第一节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利润表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附注 第十一章或有事项 第一节或有事项概述 第二节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或有事项的列报 第十二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一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第二节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第十三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第二节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第三节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第二部分成本与管理会计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成本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章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概述 第二节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第四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第五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第六节作业成本法 第三章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 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 第二节变动成本法 第三节成本管理方法 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 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区域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区域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区域经济学基础知识约80%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约2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各计5%,共计30% 简答题:4小题,各计10%,共计40% 分析论述题:2小题,各计15%,共计30% 二、考试目标、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 2、掌握区域经济学理论,并能用理论解释区域经济现实问题; 3、掌握区域分析方法,能用定量模型分析区域经济问题 考试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基础知识 (一)区域经济学概论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区域的含义和区域的划分标准、区域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及其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若干主要问题、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区位选择理论 区位分析的基本原理:新古典学派(其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对新古典学派的批评);行为科学学派(其主要分析方法和主要内容、启迪式过程、对行为科学派的批评);结构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区位选择因素:潜在的重要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区位因素的差别、区位因素的历史发展过程。 新古典区位理论:运输费用的作用、运输费用紧小的区位、区域垄断的形成及其稳定性。 (三)区位模式和区位结构理论 分散和集中的区位模式、中心地理论(市场区边界、最佳市场区的形成、中心地体系、中心地结构的变化、廖什的解释、局限性)、勃温特对区位结构理论的整合。 聚集效应的经济学分析:内部效应、外部效应、局部化效应和城市化效应、外部效应与帕累托效率、最佳城市规模。 (四)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定义的基础(贝恩的观点:需求的可替代性)、产业的分类、产业集中度的测度方法和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变动的观点、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赤松要的“雁行原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和机制。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筱原三代平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区位商的计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 1、区位论的概念、发展: 1)以单个厂商区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 2)研究 ①古典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韦伯、克里斯、廖什 区位:厂商生产活动的位置; 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的核心问题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 ; 单个厂商发展为地区总体经济结构;理论推导转向区域模型;从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不仅考虑生产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到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2、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以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 从古典的单个厂商生产组织研究扩展到产业区位分析的空间经济学; 城市和区域经济配置。 3、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 1)区域结构 2)区域经济活动组织 3)区域地域结构及其组成单元 ! 4)区际分工与联系 5)区域经济政策 4、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 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概念; 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和层次,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科技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选择最佳区域经济模式,提供了最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4)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区域经济学(新区域经济观):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5、区域经济(名词):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 第二章 1、基本概念: 区位: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决策:决策主体的区位决策过程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2、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1)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相对优势理论; $ 要素禀赋理论;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发展规律): ①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增长极理论 ②有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3)经济增长理论 4)现代区域经济理论 ①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 关税同盟理论 ) 自由贸易区理论 共同市场理论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②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③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④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 第三章: 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 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合作,相互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部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判断): 1)特惠关税区:远低于第三国的关税; 2)自由贸易区:取消了各国之间的贸易限制,组织内部实现商品免税流通,保持成员国以外的独立关税壁垒; 3)关税同盟:相互取消外贸限制,规定统一的外贸税率,和实行共同的外贸政策,超国家调节; 4)共同市场:关税同盟+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完整word版)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2.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3.学科编码:020202 4.课程性质:区域经济学为经济类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区域经济学 专业的必修课。 5.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6.课时安排(建议):36学时 7.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区域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它是新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以及城市经济学相互交叉,又与理论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区域经济学,又与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课程基本目标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要素区际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学科。本学科的基本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区域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生产要素转移规律、区域系统非均衡形成机制、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及区际经济结构差异、区际差距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区域经济政策。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理论。 区域经济学又是实践性和强的学科,强调国外区域理论与国内区域理论的结合、传统区域理论与最新区域理论的结合、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的结合,并从区域经济现实中抽象出区域经济内在规律。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现象,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区域经济实践活动。 三、教学内容组成 区域经济学主要的讲授内容,包括绪论和10章。讲授内容,主要围绕生产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部分)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 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 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①规模经济 ②聚集经济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影响: (1)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具有独立性。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所以应区别对待每个区域,找到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政策、方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3)区域之间在许多方面没有根本差别,人为的限制性较少。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强,则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区域是一个整天、体,是各因素的综合,只有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卷面安排:1、填空(10)2、名词解释5-6 3、简答题3-4 4、计算题5、论述题 第一章导论 1、区域】: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2、区域的经济学概念】: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3、区域的内涵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范围。 2)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3)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独立的组织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 4)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4、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3)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4)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5、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和联系、区域地理结构及组成单元、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去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到区域的任何部分。(待补充) 第二章经济活动的区位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区位】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经济区为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经典理论: 1、古典区位论 18世纪,欧洲古典经济学家,如康提隆、斯密、毕什等探讨并论述过运费、距离、运输等对工业分布的影响。特点: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 2、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区域结构: 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这种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结构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2、区位论: 研究如何为各个厂商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理论。 3、区域经济: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4、新区域经济观: 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 第二章 1、经济区位 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 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区域经济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4、区域经济学 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章 % 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2、理论体系: 包括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等。以关税同盟理论为核心。 3、发展趋势及模式: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为: 1.由一体化的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模式。如:欧盟。 2.一体化覆盖的内容由少到多。 3.针对各国关注的共同的战略性资源或物资产品,为协调其生产和出口而建立单个商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欧佩克。 } 4.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相互经济、政治关系发展需要建立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西非国家共同体、南非发展共同体和东南非共同市场等。 5.地理位置上不相邻国家之间根据某种目的而建立一体化。如美国与中东国家建立中东自由贸易区。 6.单个国家间建立的双边经济一体化组织。如美国与约旦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等。 7.单个国家与一个国家集团之间建立一体化组织。如墨西哥与欧盟达成了FTA。 8.集团与集团之间签订一体化协定进行合并。如欧共体。 9.已有的一体化集团与一个国家形成一体化。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