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精品二轮专项训练之细胞的代谢Word版含答案

高考生物精品二轮专项训练之细胞的代谢Word版含答案

高考生物精品二轮专项训练之细胞的代谢Word版含答案
高考生物精品二轮专项训练之细胞的代谢Word版含答案

酶、ATP及代谢类型

【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410)】5. 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

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从图中可知,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产物不同,因而需的氧化酶不是同种酶;在一定范围内,乙醇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加快,但体内酶的数量是一定的,达到最大速率后不再随乙醇浓度增高而加快;人是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相对恒定的,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思路点拨】理解题示含义是关键。

【理综卷(解析)·2015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2.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积累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线粒体合成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正确;机体在任何时候都消耗ATP,B错误;有氧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的,都能形成少量ATP,C正确;每个A 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29.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因加热会使过氧化氢分解,故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A错;淀粉是否被分解可用碘液来检测,但蔗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都不能和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不能用蔗糖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错;酶的高效性是指酶和无

机催化剂相比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属于有机催化剂,氯化铁溶液中的铁离子是无机催化剂,二者都可使过氧化氢分解,故可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C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在PH为7和11的环境中变性失活,其PH值梯度设置不合理,故无法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26.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滤纸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

B.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烧杯底部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2)来表示

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滤纸上需富有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水解,A正确;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2)来表示,B错;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C正确;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计算平均值,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18.下列有关酶和ATP 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酶在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下均变性失活

②酶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③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④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细胞中的ATP

⑤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需要消耗4个水分子

⑥人的心肌细胞中,ATP合成速度远远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保证心肌细胞有充足能量

A.①②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④⑤⑥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酶在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下均变性失活,①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在细胞内的核糖体或细胞核中合成,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②错;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③正确;自然界中的光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细胞中的ATP的能量,热能不能被利用,④错;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需要消耗4个水分子,⑤正确;细胞中ATP的含量很少,ATP的合成速度等于分解速度,ATP的量保持相对稳定,⑥错。

【典型总结】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可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活细胞中含量少,ATP既易水解,也易合成。

【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12. 蜗牛嗉囊中的消化液对纤维素具有消化作用。从菠菜叶柄切一小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蜗牛嗉囊中的消化液,加盖玻片;同样制作另一切片标本,但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组。15min后观察,发现两标本内的细胞形态完全一样。下列对结果与预期不同的分析中,不合理的原因是()

A.实验的温度太低,作用时间也不够长

B.滴管或实验器皿未洗净,残留酸或碱

C.消化液离开蜗牛嗉囊后,不发生作用

D.吸取消化液的量过少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纤维素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酶活性低,需要的时间长,因此15min后观察,发现两标本内的细胞形态完全一样,可能的原因是实验的温度太低,作用时间也不够长,A正确;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如果滴管或实验器皿未洗净,残留酸或碱,改变了反应液的PH,会使酶的活性降低,B正确;酶的作用部位可在细胞内、细胞外和体外,因此,消化液离开蜗牛嗉囊后,仍可发挥作用,C错;吸取消化液的量过少,酶含量很少,可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D正确。

【典型总结】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酶的作用部位可在细胞内、细胞外和体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11.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孵育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B.C 4、C5和实验组,C1和C 2、C 3、C 6均为对照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 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

【答案解析】D解析:由表中数据所加溶液可知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1-3和6均为对照,4和5是实验组,故B正确;实验5组中透明圈最大说明酶活性最高,C正确;酶在过酸的调节下可能失活,D错。

【生物卷(解析)·2015届四川省绵阳南山实验高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201410)】10.(13分).

Ⅰ.下图是探究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研磨液可以用________来代替。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的措施)

_________。

(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4)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 _。

Ⅱ.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物,如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消除过氧化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所示。

(1)__ ___ ___

(2)组别1和2对照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5 ℃的环境下,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是

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答案解析】Ⅰ.(1)H2O2酶 H2O2溶液的量、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反应时间等

(2)增加对照组,将肝脏研磨液换成FeCl3溶液 (3)不能 (4)蛋白质或RNA Ⅱ.(1)蒸馏水浇灌 5 ℃ (2)环境温度降低时,水稻幼苗自身可增强抗冷性 (3)减弱解析:Ⅰ.(1)该实验中,使用肝脏研磨液是利用肝脏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因此肝脏研磨液也可以用过氧化氢酶代替;无关变量是指除研究因素(自变量)之外的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如H2O2溶液的量、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反应时间等。

(2)酶的高效性是指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因此应该增设一组用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对照组。

(3)由于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即可分解,而加热情况下分解更快,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做底物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Ⅱ.(1)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①是5℃的蒸馏水浇灌,②是5℃。

(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水稻幼苗中SOD的含量上升,说明其自身可增强抗冷性。

(3)在5℃的环境下,2.0 nmol/L的水杨酸浇灌条件下水稻幼苗中SOD的含量下降,说明其幼苗的抗冷性减弱。

【思路点拨】实验组即是经过自变量处理的组,对照组就是未经过自变量处理的组。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实验设计要注意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201410)】17.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TP彻底水解可产生3种有机物

B.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也能合成A TP

C.虽然所有细胞合成ATP的途径都相同,但它们消耗ATP的途径是不同的

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ATP彻底水解产物有腺嘌呤、核糖、磷酸,磷酸不属于有机物;人成熟的红细胞可无氧呼吸合成ATP;不是所有细胞合成ATP的途径都相同;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有联系。

【思路点拨】根据ATP的组成及合成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201410)】16.下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物质B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

C.减小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D解析:比较图中曲线可知,物质A能提高酶的活性,不是提高反应的活化能;物质B能降低酶的催化活性,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酶的影响,应增大底物浓度。

【思路点拨】根据曲线间的关系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201410)】15.下列关于酶的

叙述,正确的是()

A.酶能够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加快反应进行

B.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C.酶适宜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以保持最高活性

D.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D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201410)】14.用打孔器打出

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

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

保温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多余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一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C 4、C5是实验组,C1和C 2、C 3、C 6均为对照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 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D解析:C 4组的绿豆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中已部分失活,再滴加稀碳酸钠溶液后不能使酶活性恢复,因而实验结果不会与C5相同。

【思路点拨】注意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4.下图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种不同反应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活化过氧化氢分子,四种反应条件是37℃、60℃、37℃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37℃下加入FeCl3。其中表示37℃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的图像最可能是

【答案】【知识点】 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D解析:因为FeCl3是无机催化剂,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又因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大约在37℃左右,因此37℃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的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活化的过氧化氢分子最多,比较四个选项,D项中化的分子最多。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骼肌细胞收缩需要消耗ATP B.细胞内合成蔗糖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都能合成ATP D.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合成ATP 【答案】【知识点】 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骨骼肌细胞收缩需要消耗ATP提供能量转化成机械能,A正确;化合物合成需要消耗ATP将其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 B错误;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过程中都能合成ATP,供给生命活动需要,C正确;在动植物细胞均可以进行呼吸作用都能合成ATP,供给生命活动需要,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6.下列是研究乳

A.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若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答案】【知识点】 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据表格分析: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可以再加大,直到饱和,A错误。实验一若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上升, B错误;实验二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上述反应中酶已达到饱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C正确;由于题干“实验条件均为最适”已在最适温度,所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下降,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 (1)】16.已知酶催化水解的反应时间和产物生成量的关系如图。那么,在反应过程中酶·底物复合物浓度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酶催化底物反应过程中随时间的延长底物浓度不断减少来分析,在反应刚开始时底物浓度足够高,有足够的底物与酶结合,在反应前5分钟内,产物生成量非常快,说明从而使酶·底物复合物浓度在前5分钟基本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逐渐消耗,与酶结合量减少,当反应进行到20分钟时,底物耗尽,酶·底物复合物浓度即为0.B正确

【典型总结】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1)用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来探究酶的专一性时,所选择的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能用碘液。因为:其一碘液无法检测蔗糖,其二碘液只能证明淀粉的存在,对淀粉没有被水解和淀粉未完全水解的检测结果是相同的。

(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叫自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除自变量之外,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成为无关变量。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中,自变量是催化剂的不同;在“探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中自变量是pH的不同。

(3)在对照实验中,一般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这两组的条件指除了自变量不同之外,其余因素都保持相同且适宜。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15.下图是生物体内ATP合成与分解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 )

A.能量1可以来自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B.能量1可以来自蔗糖的水解

C.能量2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光解

D.能量2可以用于吸能反应

【答案】【知识点】 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D解析: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和蔗糖的水解过程均需要能量,A与B错误;叶绿体中H2O的光解的能量来自光能,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能量1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能量2主要供给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14.细胞代谢中某种酶1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等

C.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

【答案】【知识点】 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酶1有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底物只能与活性位点结合,变构位点只能与产物B结合,具有专一性,A错误;蛋白质的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B正确;当酶1与产物B结合后,酶的结构改变,不能与底物结合,说明酶的功能由空间结构决定,C正确;酶1与产物B结合后,结构改变后不能与底物反应,产物A合成减少, 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酶的特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速率,但不影响被动运输

B.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C.DNA是细胞的主要遗传物质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一种酶能催化的反应类型一般更少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D解析:主动运输需要能量低温环境会通过影响细胞呼吸作用影响物质速率,被动运输需要穿过细胞膜,低温会影响膜的流动性,对被动运输也有影响,A错误;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失去了活性,B错误;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能够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D正确

【理综卷(生物解析)·2015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201410)word版】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酶分子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模板是mRNA

B.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C.酶分子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起催化作用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一种酶能催化的反应种类更少

【答案】【知识点】 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D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因此大部分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模板是mRNA,A错误;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主要是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生理功能,而肽键的断裂需要蛋白酶的催化才能完成的,B错误;酶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三校高三联考(201411)】13.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酶在强酸、强碱和温度过高条件下均变性失活②酶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在细

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物质③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

④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细胞中的ATP⑤一个ATP

分子彻底水解需要消耗2个水分子⑥人的心肌细胞中,ATP的合成速度远远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保证心肌细胞有充足的能量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有些酶的化学本质是RNA,②错误;热能、机械能不能转化为ATP,但ATP可以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④错误;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需要消耗4个水分子,⑤错误;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不能储存,但细胞内ATP的合成和分解速度是很快的,从而维持细胞内ATP含量的恒定。心肌细胞消耗ATP多,是因为其合成和分解的速度快,并非是储存的多或合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⑥错误。

【思路点拨】注意酶的本质及ATP彻底水解的产物。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三校高三联考(201411)】12.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D.由图3实验结果可知Cl-是酶的激活剂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由图可知该酶最适温度是20℃,由图4无法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统。【思路点拨】从图示中获取信息结合酶的知识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1.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B.ATP中的“A”与ATP彻底水解后生成的“A”表示不同物质

C.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A解析:ATP是最主要和直接的能源物质,当然其他物质,如磷酸肌酸等也可以提供能量,A错;.ATP中的“A”为腺苷,ATP彻底水解后生成的“A”表示腺嘌呤,B正确;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正确;在有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形成ATP,在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形成ATP,D正确。

【典型总结】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ATP远离A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出一个磷酸和能量后成为腺苷二磷酸(ADP)。ATP和ADP这种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的发生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在有机物氧化分解或光合作用过程中,ADP可获取能量,与磷酸结合形成ATP。

【生物卷(解析)·2015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0.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3%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找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A

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活

C.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

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本题为实验分析题,根据题目给出的四种实验方法和现象,应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如下:①比较1、2和3可知,加Fe3+比自然情况下分解产生氧气泡稍多,而加入新鲜的肝脏提取液,氧气泡多而大,说明肝脏提取液中含有强烈催化作用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显然是酶,同时说明酶具有高效性。②酶的催化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所以酶的催化条件具有温和性。③比较1、3、4可知,煮沸的鲜肝提取液已失去催化作用,说明高温使酶失活,这进一步说明酶催化条件的温和性。④由本题实验中只有H2O2溶液这一种,无法知道提取液中的酶能否催化其他反应,即无法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正确。

【典型总结】酶(enzyme)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在机体中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5. 能够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

【理综卷(生物解析)·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蛋白酶B.RNA聚合酶C.RNA D.逆转录酶

【答案】【知识点】C1酶、A 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核糖体上剩下的只有RNA,因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RNA,C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酶的种类、数量、代谢会有不同

B.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C.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

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相应变化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功能不同蛋白质种类数量则不同,A正确;冷水会抑制酶的活性,使用的水温最好接近酶的最适温度效果最佳,B错误;代谢的终产物过多的情况下一般都对代谢过程有抑制作用,C正确;一个细胞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如分化衰老凋亡等这时期需要的酶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相应变化,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WORD版】12.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可配制成加酶饲料;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鱼苗随机分组饲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投喂8周后,检测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的活性,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需要特别高温,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杀菌

C.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油脂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D.鲈鱼可能为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由于本察颜观色要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鱼苗生长较快,利于在实验过程中较为明显地观察其效果,而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A正确;实验目标是“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实验变量为“植酸酶的有无”,实验组的饲料中已添加了植酸酶,因此在包袱烘培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高温处理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B错;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表中实验组蛋白酶活性明显较对照组高,而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则相近,所以归纳得出: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显示,鲈鱼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说明其食物中含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所以可判定为肉食性,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WORD版】4.如图所示为ATP合成的“机器”—ATP合成酶,(1)为结构模式图,(2)为三维结构图,则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该结构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中,在癌变的细胞内含量居多

B.当细胞合成分泌蛋白时,该“机器”活动频繁,产生大量的ATP,造成细胞内ATP含量上升

C.ATP的合成过程需要腺嘌呤核糖核苷酸、Pi等原料

D.该结构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构成其的单体可参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合成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ATP形成的场所为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癌变细胞的新陈代谢活跃,消耗能量较多,ATP合成酶含量居多,A正确;细胞内ATP的含量较少,但可由ADP迅速转化形成,B错;ATP水解会产生腺嘌呤核糖核苷酸、Pi,所以其合成的原料也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Pi,C正确;ATP合成酶为蛋白质类的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其单体和血红蛋白的单体相同,均为氨基酸,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15.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C解析:据图可知,第10天时,有可溶性糖,因此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能出现砖红色沉淀,故A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化成淀粉,相应的酶存在于细胞内,催化淀粉合成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能出现紫色反应,故B 错误;第30天时,脂肪的含量较高,加入苏丹Ⅲ试剂后,出现橘黄色颗粒,故C正确;第40天时,淀粉的含量降低至0,因此加入碘液后,不会出现蓝色,故D错误。

【思路点拨】根据曲线图进行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14.右边曲线中能正确表示酶作用规律的是

A.I和III

B.II和III

C.I和IV

D.II和IV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D解析: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最适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最大,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也下降,与II相符,当酶含量少于a 时,反应速率比酶量为a时低,因而图中曲线III不正确。

【思路点拨】根据酶的作用与温度、酶浓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6.细胞代谢中某种酶1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从图中可知,酶1的两种底物与产物B各自在酶1上的结合部位不同,不能说明酶不具有专一性。

【思路点拨】理解图示的含义。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有无

B.本实验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最终试管1中溶液颜色较深

D.若肝脏研磨液不新鲜,可导致两组试管卫生香的复燃程度相同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D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本实验的原理是FeCL3和H2O2酶都能将H2O2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带火星的卫生香在氧气中会复燃。最终试管1中不是颜色发生变化,而是产生气泡数量多,卫生香燃烧比2号管旺盛。

【思路点拨】根据教材中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温州十校(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9.如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图二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据图一分析,温度从a增加到2a,反应速率增加,由于底物量不变,故生成物量不变,达到平衡点时间缩短,故为图二曲线2,B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温州十校(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

7.下列有关ATP和AD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表达需要ATP参与

B.植物光反应产生的ATP是植物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C.ATP和ADP的元素组成相同,都只含有C、H、O、N、P五种元素

D.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需要酶催化也需要ATP;植物光反应产生的ATP仅供给暗反应,呼吸作用产生的ATP是植物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错;ATP和ADP的元素组成相同,都只含有C、H、O、N、P五种元素,C正确;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201411)】2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均可影响酶的活性

B.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而平衡点不变

C.所有的酶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A解析:底物浓度、酶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不影响酶的活性。

【思路点拨】根据酶的知识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9、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若图②中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酶促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酶的浓度增加一倍时,酶促反应速率也会随之提高一倍,曲线图如图①所示,A正确;酶促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酶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达到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但是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量是不变的,如图②所示;B正确;

酶促反应开始以后一段时间,底物浓度逐渐减少,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图③可以表示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C错误.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的特点,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达到平衡点所需的时间更少,如图②所示,D正确;

【理综卷(生物解析)·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5.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代谢旺盛的细胞需要储备大量的ATP

B.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D.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答案】【知识点】 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ATP与ADP的转化时刻不停发生且处于动态平衡,代谢旺盛的细胞产生的ATP多同时消耗的也多,A错误;在呼吸作用中ATP的合成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但是在光合作用中合成ATP是利用的光能,不需要有机物的分解,B错误;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C正确;黑暗中细胞的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该过程也有ATP的产生,D错误

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理综卷(解析)·2015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B.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速率,但不影响被动运输

C.水分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液体的浓度差

D.土壤板结能影响植物根细胞膜转运K+速率

【答案】【知识点】C2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B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A正确;温度会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等,B错误;水分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液体的浓度差,C正确;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小,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影响植物根细胞膜转运K+速率,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9.一植物其根部由内到外相邻的三个细胞A、B、C,在正常生活状态时,各细胞液的浓度及在缺水萎蔫状态时各细胞液的浓度关系分别是()

A.A>B<C和A>B<C B.A<B<C和A<B<C

C.A>B>C和A<B<C D.A<B<C和A>B>C

【答案】【知识点】C2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C解析:植物是通过渗透作用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所以土壤溶液浓度大于C细胞液的浓度,B细胞液的浓度大于C细胞液的浓度,A细胞液的浓度大于B细胞液的浓度,从而使得水能从土壤→C→B→A,所以三细胞液的浓度关系为A>B>C。植物细胞在缺水萎蔫状态时,细胞会失水,即,C细胞液的浓度大于B细胞液的浓度, B细胞液的浓度大于A细胞液的浓度,即A<B<C。C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201410)】42.(6分)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 起始浓度分别用M A、M 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 a>M A,则达到平衡后M A M a (填大于、等于、小于)。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 B、M b,则达到平衡后M B M b(填大于、等于、小于)。

(3)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由(填数字)组成。图2过程中液泡的吸水能力如何变化?

(4)若将图2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染色体吗?。【答案】【知识点】C2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每空1分:(1)小于

(2)等于

(3)原生质层1、3、5 逐渐变大,最后不再变化

(4)不能

解析:(1)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虽然开始M a>M A,水分子从烧杯中进入漏斗增多,由于液柱升高后对半透膜的压强增大,水分子从烧杯进入漏斗数量减少,但平衡后,烧杯中水分子数总体上仍多于漏斗中的,因而达到平衡后M A小于M a;(2)图2为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存在压强的作用,达到平衡后,M B=M b;(3)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原生质层,由1、3、5组成;图2液泡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最后不变;(4)染色体需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才能观察到,图中细胞已成熟,不能分裂。

【思路点拨】根据渗透作用的实验及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201410)】13.新鲜的叶类

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

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最小,开始吸水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答案】【知识点】C2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D解析: AB段细胞吸水但植物细胞由于外面有细胞壁,细胞的体积不会明显增大;B点时细胞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既不吸水也不失水;BC段细胞液浓度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而原生质层还没有恢复到原来位置。

【思路点拨】根据曲线结合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进行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8分)生物膜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看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____________,并具有分解侵入机体的细菌的功能。在细胞分泌蛋白质的分泌面,通常会形成较多褶皱,依据图中信息,从膜结构转移方面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囊性纤维病病人生物膜系统结构受损,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图2显示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模型,所展示的两类载体蛋白中,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2分)。

(3)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答案】【知识点】分泌蛋白膜的融合C2 物质跨膜运输

【答案解析】(1)同位素标记法乙(高尔基体) 分泌小泡不断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面积增加形成褶皱

(2)流动镶嵌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只答CFTR蛋白或蛋白质均不全对)(2分)

(3)主动运输加快

解析:(1)图1过程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一般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氨基酸来研究该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乙(高尔基体),并具有分解侵入机体的细菌的功能;上述褶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发生了膜与膜的融合

(2)图2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CFTR蛋白)和能量,所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

高考生物选择题综合专项练习及答案

1.细胞生长是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全部来自组织液 B. 生长素可促进也可抑制植物细胞生长 C. 细胞生长可通过胞吐增加细胞膜面积 D. 细胞生长导致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 2.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哪个条件不需要() A. 基质中含有O2 B. 基质中含有ADP C. 基质中含有 NADPH D. 基质中含有丙酮酸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酶分子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模板是mRNA B.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C.酶分子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起催化作用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一种酶能催化的反应种类更少 4.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效果与TSH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B. 产生TSAb的细胞能识别TSH受体 C. 患者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 D. 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增重的有机物中 B. 能量传递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 C. 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D. 如果停止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会立即消亡 6.下列选项中的比例不符合1∶3的是() A.酵母菌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与不具隐性性状的个体之比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生物 1.(2012石家庄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等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时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答案] 1 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C.使用盐酸 D.需染色处理 [答案] 2 3.(2013江苏,9,2分)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 从侧面观察, 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 性母细胞较小, 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 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 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答案] 3 4.(2013福建,4,6分)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 错误的是() 5.(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5分)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作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关系。 (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 (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组。 [答案] 5.(1)竞争和捕食捕食 (2)将大鬣蜥移走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将小鬣蜥移走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建议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建议光阴荏苒,时间的年轮又将大家推到了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第二轮复习。二轮复习是在一轮扫描全部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构建学科内容的完整结构体系,并使学生能力飞跃式提升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抓纲务本,并依据时代背景,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上制定有效备考策略,确保战之能胜。 一、二轮复习概况 时间与目标:一般是3月-4月,进一步夯实基础与基本技能,梳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应试能力和技巧。 方式与内容:以高考考点为纲,以单元板块为线,研究近年高考题,精选典型训练题,突破重点与难点,专题推进。 专题划分如下: 细胞专题:必修第一、二章,选修第四章 代谢专题:必修第三章,选修第二、五章 调节专题:必修第四章,选修第一章 生殖发育专题:必修第五章 遗传进化专题:必修第六、七章,选修第三章 生态专题:必修第八、九章 实验专题:依考纲要求,属高考范围的17个学生实验,课本

内外的生物学经典实验。 大专题之下也可依据相似、相近或以为中心,向相关知识发散。构建小专题。如,水专题、蛋白质专题、育种专题等。大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新陈代谢与能量 二、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过程: 2.酶的概念 3.酶的特性: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5.酶的分布: 6.酶的分类: 7.酶的合成过程: 8.酶的分泌过程: 9.酶的调节过程: 10.酶与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的比较--------- 三、绿色植物新陈代谢---------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 1.培育优良品种(遗传特征与育种小专题关于种子发育结构生理等小专题) 2.其他措施 (1)合理灌溉:水分吸收、运输、利用 (2)合理施肥: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矿质元素的作用

(广西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项训练共6份(含解析)

题型专项训练一图示、图解类 1.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主动运输分为下图所示的a、b、c三种类型(图中▲■○代表跨膜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Q侧是细胞质基质 B.转运Y的能量可能是来自转运X时产生的能量 C.进行b类型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线粒体 D.进行c类型主动运输的生物有可能是某些细菌 答案:C 解析:P侧存在糖蛋白,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Q侧是细胞质基质。Y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此时的能量可能来源于运输X物质时所产生的能量。进行b类型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c类型为利用光能进行物质运输,因此某些细菌可能存在c类型主动运输。 2.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下图表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蛋白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有关,则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 B.若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且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 C.若C蛋白只能与特定分子结合,结合后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则C蛋白是细胞膜完成信息交流的分子基础

D.若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则其只能与一种物质结合,功能特征表现为专一性 答案:D 解析:根据酶的专一性,若A蛋白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有关,则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A项正确。若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说明B蛋白是一种载体蛋白,如果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B项正确。C蛋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从而对细胞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说明C蛋白在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项正确。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是一种酶,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即一种酶只能与一种或一类物质结合,从而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D项错误。 3.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右上图所示,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胰岛B细胞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C 解析: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部分贮存在ATP中,A项正确。根据题图可知,Ca2+内流会促进胰岛素的释放。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需通过胞吐方式释放,B项正确。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则进入细胞的葡萄糖量减少,细胞呼吸减弱,引起ATP合成、分解速率降低,K+外流受阻,引起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减少Ca2+的内流,使得胰岛素的释放量减小,C项错误,D项正确。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一、典型高考试题分析 实验设计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试题.我们应对这些典型实验设计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把握其命题规律、题型特征和答题要求. 例1.〔2009广东36〕〔8分〕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 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 〔2〕实验结果预测: 例2:〔2010广东29〕〔16分〕 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 〔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 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一、研究目的: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二、饲料: 1、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3、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三、实验分组: 实验组号小鼠数量(只)饲料饲养时间(天) 1 10 基础饲料 21 2 10 试验饲料1(含6% A动物蛋白) 21 3 10 试验饲料2(含12% A动物蛋白) 21 4 10 试验饲料3(含18 %A动物蛋白) 21 5 10 试验饲料4(含24% A动物蛋白) 21 6 10 ⅠⅡ 备注: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 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原因是; Ⅱ应该为,原因是;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 . 例3:〔2011广东29〕〔16分〕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 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一、选择题 1.(2012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的基本知识。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的种类,因变量是洗涤效果,无关变量有温度、pH、衣物质地(因为酶具有专一性)、洗衣粉的用量等,探究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应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其他条件,才能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根据上述分析,符合题意的是B,热水溶解洗衣粉可能使酶失活,只有适宜pH条件中加酶洗衣粉才有好的洗涤效果,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1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解法和吸水涨破法常用于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 B.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 C.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 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 解析:酶解法可利用酶的专一性去除微生物的细胞壁,再通过吸水涨破法使细胞内的物质释放出来,然后提取其中的胞内酶,A项正确;透析和电泳可用于酶的分离和纯化,但酸解会导致酶结构的破坏,B项错误;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添加了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会使棉织物蓬松,有利于污物的洗

涤,纤维素酶还能去除掉棉织物表面的浮毛,平整棉织物表面,使洗涤后的棉织物柔软、蓬松,花纹清晰,色泽更加鲜艳,穿着更加舒适,C项错误;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应位于片剂核心层的外层,而片剂的核心层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的胰蛋白酶等消化酶,D项错误。 答案:A 3.(2011年高考江苏卷)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解析: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 ℃,而醋酸菌醋酸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35 ℃,腐乳制作中豆腐长出毛霉的适宜温度是15~18 ℃,可见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最高,A项错误;果醋制作过程中的菌种醋酸菌为好氧细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项错误;制作腐乳的菌种主要是毛霉,C项错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等都具有细胞壁,都有DNA和RNA,细胞中都有核糖体,D项正确。 答案:D 4.(2011年高考广东卷)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解析:生理盐水为猪体细胞的等渗溶液,所以在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项正确;由于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缺少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所以提纯时杂蛋白相对较少,B项正确;如果凝胶色谱柱装填得很

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总结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 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 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 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 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 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 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 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 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考生物【生态大题】专题训练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大题】专题训练20题 1.甘肃天水市“花牛”苹果自1965年出口香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回答下列有关“花牛”苹果果园生态系统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该果园土壤中的蚯蚓属于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 (2)某“花牛”苹果果园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A引起的。A招来了B和C,B把卵产入A体内,孵出的B的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A的其他个体,C特别喜食A,也捕 食B。在体内有B幼虫的A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C发现而被捕食。 ①B和C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②C捕食疯狂摇摆的A,对A种群的生存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 ③体内有B幼虫的A摇摆身体为C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这表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1). 分解者 (2). 物质循环 (3). 捕食和竞争 (4). 有利 (5). 通过捕食,使体内有B幼虫的个体死亡.客现上促进了A种群的发展,有利于A的生存 (6). 种间关系 【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1)蚯蚓能分解有机物形成无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 (2)①C特别喜食A,也捕食B,说明C与B存在捕食关系,C又和B争夺A,故二者又存 在竞争关系。 ②在体内有B幼虫的A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C发现而被捕食。通过捕食,使体内有B幼虫的个体死亡,客现上促进了A种群的发展,有利于A的生存。 ③体内有B幼虫的A摇摆身体为C提供了捕食的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睛】根据“B把卵产入A体内”,可知A、B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又根据“C特别喜食A,也捕食B”,可知,B、C之间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A、C之间有捕食关系。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高中生物细胞器表格讲解与例题解析(含答案)

八种细胞器的比较表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1届·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涨破 B.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C.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解析】观察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甲基绿染液是观察DNA分布时所用的染液。 【答案】C 2.(2011届·质检)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电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膜呈亮—暗—亮的三层结构 B.线粒体的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大约是线粒体表面积的4倍 C.人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后离心,沉淀物中即可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D.溶酶体膜不被其的水解酶分解是因为其不含蛋白质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A项应该是暗—亮—暗,即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A项错误;B项应是大于四倍,因为线粒体有很多突起的嵴,增加了膜面积,B项错误;D项,溶酶体膜上是含有蛋白质的,所有的膜结构都含有蛋白质,只不过溶酶体的水解酶肯定是不能酶解自己的那种,D项错误。 【答案】C 4.(2011届·江二中月考)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 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解析】图中9是中心体,所以只能代表低等植物细胞,A项正确;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和2,B项错误;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D项正确;含有DNA能进行转录的结构有3、5、6,C项正确。 【答案】B 5.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8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需要穿过线粒体的两层膜,离开细胞需要穿过一层细胞膜,再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又需要穿过三层膜,共穿过6层膜。 【答案】B 6.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解析】线粒体、叶绿体可发生DNA复制和转录等生理功能,因此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过程,也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答案】C 7.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5套)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5套) 专题1:变量的控制 知识目标: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概念及控制方法 能力目标:解决相关的实验设计题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1.概念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无关变量的控制要做到相同且适宜。 2.控制方法 操纵实验变量——施加干扰 控制无关变量——随机分组、设置对照、条件相同且适宜、重复实验捕获反应变量——观察现象、测量数值 实验组:施加得到对照 实验变量——————→反应变量——→科学结论对照组:不施加无关变量消失分析 改变相同且适宜程度改变 ↓↓↓ 操纵控制检测

实验器材:自选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练习2、(2004春季高考)为了研究胰腺的胰液分泌调节,某人从实验 狗甲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该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 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胰液大量分泌,并由此 得出“小肠黏膜中存在促进胰液分泌的某种物质”的结论。分析这一实 验与结论,回答下列问题:仅根据上述实验能否得出该结论,为什么? 练习3、(2008海南高考)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 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距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 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测定两组植株的 (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试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高考生物大题常考考点的答题规范专题训练

高考生物大题常考考点的答题规范专题训练 考点1有关分子组成和鉴定的应用 典型例题: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三种重要有机物A、C、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X所指的元素为。 (2)A的中文名称为,其初步水解的产物是。 (3)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 。过程②为,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②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航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4)细胞结构Ⅱ的名称为,其在细胞中分布场所为。 (5)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 的双缩反应。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收蛋白质。备选选材料:0.1 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O4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实验结果预测:。 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 【总结分析】N是蛋白质的组织成分,参与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某些激素也是蛋白质,这些物质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所以N也参与了生命活动的调节。 P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也是磷脂的组成成分,参与构成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ATP中含磷酸,所以磷酸也参与了动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 Na在动物体内是一种必需元素,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在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在植物体内不是必需元素。 Ca在动物体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的Ca2+浓度过低,动物就会出现抽搐;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人体长期缺钙,幼儿会得佝偻病,成年人会得骨质疏松症。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一、注重概念、回归教材 概念是学科的基石,是理解知识点间联系的基础。在经历了细致的一轮复习后,考生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教材中的概念进行再次整理。高中生物知识点多而琐碎,尤其是必修一的基础知识特别典型。但是对基础概念的整理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概念进行整理能在较短时间内再次将基础巩固一遍,还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将基础再度夯实。 建议:有一个简单的整理概念的方法就是关注课本上的黑体字。将教材中的黑体字先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抄写,做到无缺、无误。接下来认真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辨析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做到能够将有关概念进行分类、总结。除此之外,还要做到能够区分相似、易混知识点间的差异。 二、模块分类、构建体系 一轮复习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复习方式是按照课本顺序将知识重新梳理一遍。二轮复习不同于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更多的是将重心放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构建起知识的框架。即二轮复习更侧重于模块化的复习。那具体都有哪些方法呢? 方法建议:通过概念梳理,考生们已经掌握了教材中的各个“点”(知识点),接下来就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点”连成“线”(知识线索)以及进一步形成“网”(知识网络),提升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重点、热点知识为中心有意识地建立大小不一的专题,构建知

识网。如:必修二中以中心法则DNA(基因)—RNA—蛋白质(性状) 为主线,可以构建的网络有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DNA的结构与复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遗传与变异、进化等知识,再广一点还能涉及必修一中化合物部分的核酸、蛋白质的内容。 三、注重实验、探究的练习 以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是今后考试的一个方向。综合型实验题将成为考卷中的常见题型。但是对于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是考生最怕、最头疼的。面对实验探究题,考生往往不是无从下手,就是答非所问。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同学们要加大此类题型的练习力度。 方法建议:突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生物试题的一大特点。复习时可对应考纲中17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及相关的操作技能逐一复习,重点掌握。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系列实验等,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如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判断细胞的生活情况;防腐杀菌,高浓度的溶液能使细菌等微生物因失水而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等等。另外还可以与近几年的诺贝尔奖或者社会热点相结合,如二型糖尿病等等。多留心身边事,将生物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平时即锻炼个人的知识迁移、推理能力。

2020版 生物 高考冲刺总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三--(附解析)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三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体的有无可作为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依据 B.生物膜中磷脂分子的磷酸基团具有疏水性 C.细胞骨架是指由生物膜相连形成的网状支撑结构 D.活细胞中线粒体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 解析:选D 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中心体的有无不可作为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依据,A错误;生物膜中磷脂分子的磷酸基团具有亲水性,B错误;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C错误;活细胞中线粒体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D正确。 2.下列关于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形成过程需要细胞中ATP水解供能 B.细胞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 C.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代谢中的吸能反应

D.硝化细菌可利用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 解析:选C ATP 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该过程需要细胞中ATP水解供能,A正确;细胞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 中,B正确;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代谢中的放能反应,C错误;硝化细菌可利用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D正确。 3.下列关于染色体或DNA发生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互相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互换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S型菌发生了DNA分子交换 D.染色体倒位是同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了两次断裂后的片段颠倒交换形成的 解析:选C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互相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互换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S型菌发生基因重组,而不是DNA分子交换,C错误;染色体倒位是同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了两次断裂后的片段颠倒交换形成,D正确。 4.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下列关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总结细胞质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知识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总结细胞质细胞器 与生物膜系统知识 1 细胞质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等。 2 细胞质基质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化学组成: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3 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1 线粒体 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平滑而连续的界膜,,内膜反复延伸折入内部空间,形成嵴。线粒体具有半自主性,腔内有成环状的DNA、少量RNA和核糖体,它们都

能自行分化,但是部分蛋白质还要在胞质内合成。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动力车间”。 2 叶绿体 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在叶绿体内部存在扁平袋状的膜结构,叫类囊体。类囊体通常是几十个垛叠在一起而成为基粒。类囊体膜上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叶绿体具有特有环状DNA、少量RNA、核糖体和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能合成出一部分自己所必需的蛋白质。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3 内质网 结构特点: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单层膜,可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附着有核糖体)。 功能:细胞内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如性激素)合成的“车间”。 4 高尔基体 结构特点: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和小泡所组成,分泌旺盛的细胞,较发达。成堆的囊并不像内质网那样相互连接。 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的

高三生物大题专项练习(2)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度xx学校xx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0小题,每小题5.0分,共0分) 二、多选题(共0小题,每小题5.0分,共0分) 分卷II 三、非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 1.生物细胞呼吸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的比值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细胞呼吸释放的CO2/细胞呼吸吸收的O2。为了测定种子萌发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个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用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 ℃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细胞呼吸,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水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 (3)只有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因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细胞呼吸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测定单位质量的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一)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第Ⅲ部分——实验设计 一、典型高考试题分析 实验设计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试题。我们应对这些典型实验设计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把握其命题规律、题型特征和答题要求。 例1.(2009广东36)(8分)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 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 (2)实验结果预测: 例2:(2010广东29)(16分) 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原因是; Ⅱ应该为,原因是;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

例3:(2011广东29)(16分)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 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叶绿素溶液 (mL) 调pH至 处理时间 (min) 溶液颜色 ① 3.0 Y 10 绿色 ② 3.0 7.0 10 绿色 ③ 3.0 6.0 10 黄绿色 ④ 3.0 5.0 10 黄褐色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 ....食品,否则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 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2009福建26)8分 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 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 液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① 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 的葡萄糖溶液 ②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 面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 的实验步骤: 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 C③④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一)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一)1.(2015·吉林长春质检)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 合成酶 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 用 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 些离子的通透性 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 解析:选B。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A错误。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C错误。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 合成大量抗体,D错误。 2. 如图所示为不同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图中序号代表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B.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或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③可能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也可能是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D.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其构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有多样性 解析:选C。仔细读图可知:①可以是氨基酸或蛋白质,②④是糖类(单糖或多糖)或脂肪,③可以是核苷酸、核酸、磷脂或ATP等。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应为氨基酸, 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含有肽键的物质,不能检测氨基酸,A错误;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 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肪,而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组成成分中含有N,故②和④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错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大部分酶为蛋白质,小部分为RNA,ATP和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C正确;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则①为蛋白质、②④为多糖或脂肪,③为核酸,其 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有多样性,多糖等没有,D错误。 3.(2015·广西南宁、桂林、柳州、玉林高三适应性检测)研究发现乳白蚁肠道中含有 起保护作用的细菌,可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磷脂是组成乳白蚁和真菌的必需化合物 C.乳白蚁、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均无选择透过性 D.乳白蚁、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具有单层膜 解析:选B。细菌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乳白蚁和真菌都是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 膜上都含有磷脂;乳白蚁细胞没有细胞壁;乳白蚁、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 糖体没有膜结构。 4.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