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1 对数的运算说课稿

2.2.1 对数的运算说课稿

2.2.1   对数的运算说课稿
2.2.1   对数的运算说课稿

2.2.1 对数的运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叫某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二节对数函数的第一小节对数的运算。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二课时.课程标准要求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能灵活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对数运算.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对数的概念”后进行的,它是上节内容的延续与深入,同时也是研究学习后续知识对数函数与性质的必备基础知识.学习本节课,要体现本节内容的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

学情分析:

对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数运算是一种类似于但又不同于实数的加减乘除、指数的运算的全新运算.要探究并发现其运算性质,学生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通过上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对数定义进行简单对数计算,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常用对数计算,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学生还熟知指数的运算性质.有这些已有知识作为基础,教师再设计合理的导学案,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并能自主完成探究、发现、证明、应用的全过程的.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能较熟练地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解决有关对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培养学生会与别人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探讨的能力.

2.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对数的运算性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前后连贯性,加深对公式内容及公式适用条件的记忆.

3.通过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来加深对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增强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和数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数运算性质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3.通过计算器来探索对数的运算性质,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习重点: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2.应用对数运算性质求值、化简.

学习难点:1.运算性质的发现与证明

2.对数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法学法:

教法:教师通过设计导学案,由导学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新知识,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将成为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创设者,师生对话的聆听者,学生探究发现的引导者.

学法:学生将采用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将成为新知识的发现者,课堂的主宰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题:1.对数是怎样定义的?

2.对数与指数有怎样的相互转化关系?

3.指数有哪些运算性质?

设计意图: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认为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新发现的创造都得以现有认知水平和经验为基础,因此,设计旧知识的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为下一步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铺平了道路.

二.探究、发现对数运算性质

(一)猜想

问题:请从所学过的运算中,以一种为例,说明它有那些运算性质,类比这些性质你能猜想对数的一些运算性质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为下一步探究发现指明方向.

(二)探究、发现

自主完成下表,并从对数值间关系的角度,分析表中各列数据,你有哪些发现?这些发

现中哪些是你已经得到的猜想,而其它猜想能否通过表中数据验证其正确性?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探究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思维方法. 按小组讨论各自得到的成果,分析得出小组的总结性可行性成果,并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和老师展示成果,然后师生对话,分析得出对数可能的运算性质:

如果0,1,0,0a a M N >≠>>且,那么有 1.lo g ()lo g lo g a a a M N M N ?=+ 2.lo g lo g lo g a

a a M M N N

=- 3.lo g lo g ()

n

a a M

n M n R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证明对数运算性质

根据课前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尝试证明对数的可能运算性质,并请学生演板展示自己的

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展示的精神.

再请同学们观察证明过程,若有问题请指出.然后师生对话,给出完整的证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对数运算性质 (一)例题

请学生自主完成下面例题,并请学生学生演板解题过程.

例1用lo g a x ,lo g a y ,lo g a z 表示下列各式:(1)lo g a

x y z

;(2)lo g a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1)752lo g (42) ;(2)lg 师生给出评价结果,探讨解题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解题的关键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题后反思的习惯 (二)巩固练习:课本75P 练习1,2,3 五.小结

六.作业 :课本82P 习题2.2 A 组3,4,5 教学评价:

长期的数学教学,常常缺少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一切数学结论似乎不要学生去寻找,那是前人的事,是数学家的事.这里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猜想、计算、观察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去发现、证明数学结论,大致经历前人发现对数运算法则的过程.这里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环境的设计者,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在教师的点拨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对数的概念-说课稿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对数的概念,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评价反思五个方面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主要阐述了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 一、说教材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与指数函数,明白了指数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而对数是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的运算,两者是互逆的关系,而在这一章中,对数函数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函数模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数函数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类型的拓广,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指数的理解,又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也为高中数学探索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求解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式方法。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①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运算与指数运算的互逆关系,及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②掌握对数式和指数式的互化。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分析转化的意识②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与指数的类比以及对数概念的学习,树立事物发展的辩证发展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设计意图:由于数学的学习还是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它的历史背景,因此我首先确定本节课的目标是对数的定义,而对数和指数的转化实际上为我们后面学习反函数提供了依据,故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即是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其次,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也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所以本节课对他们进行了概念性的教学。而在能力和情感方面,希望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转化思想,和逆向思维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教学程序 (一)教学教法选择如下: 1.游戏教学法 2.讲练结合法 3.借助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对概念的内容有畏惧心理,缺乏主动性,但是高一学生的思想还是比较活跃的,对游戏活动的参加积极性较高,因此我在创设情境是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而通过一些指数式和对数式互化题型层层深入进行讲练,对进一步理解两种式子的对照和对数定义起很大的作用,使学生能求一些简单的对数,及对a、x、N能知二求一。 注:学法指导:1.参与课堂,多动笔,多交流 2.产生成功感,提高对数学习的兴趣(二)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高中数学《对数的运算》说课稿

高中数学《对数的运算》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对数的运算》。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八个方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第二章《对数与对数运算》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对数运算的三个性质和换底公式及其应用,是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发展学生的归纳和类比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进一步加深对指数函数的理解,为对数函数和高等数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指数及其运算性质,对数的概念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此外,本阶段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比较强,而且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化简。 (2)掌握换底公式,并能将对数式转化为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对数的运算性质和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归纳和类比、转化和化归、分析和综合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习惯和创新精神,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和换底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和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正确应用。 五.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用具 计算机与计算器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首先在课本例5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以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和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地震为背景,结合幻灯片给出的地震时的部分图片,号召学生一起表达对地震中遇难的同胞的深切哀悼:默哀1分钟。然后提出和地震相关的三个问题:(1)地震的震级是怎样度量的呢? (2)震级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3)8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是7.1级和5级地震的多少倍呢?它们又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 让学生讨论并猜想答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一方面,使学生回想起“举国同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教案 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且在掌握性质的基础上能进行初步的应用. (1)能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的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了解对底数的要求,及对定义域的要求,能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 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象. (2)能把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质去研究认识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学会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对数函数概念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通过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在图象与性质上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对称美,简洁美等审美教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对数函数又是函数中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 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 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 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 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 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 象性质.难点是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形式,学生不易理解,而且又

是建立在指数与对数关系和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故应成为教学的 重点. (3)本节课的主线是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所有的问题 都应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而通过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由已 知函数研究未知函数的性质,这种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不适应,把握不住关键,所以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1)对数函数在引入时,就应从学生熟悉的指数问题出发,通过 对指数函数的认识逐步转化为对对数函数的认识,而且画对数函数 图象时,既要考虑到对底数的分类讨论而且对每一类问题也可以多 选几个不同的底,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便于观察图象的特征,找 出共性,归纳性质. (2)在本节课中结合对数函数教学的特点,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要以学生的研究为主,教师只是不断地反函数这 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 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新课 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1.定义:函数的反函数叫做对数函数. 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 认识是什么? 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从而找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对数函数的值域为,且底数就是指数函数中的,故 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复数的运算说课稿

复数的运算说课稿 林萍萍 2012-10-2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依据新大纲及教材分析,复数四则运算是本章知识的重点。 2、新教材降低了对复数的要求,只要求学习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几何意义,加减乘除运算及加减的几何意义。因此,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运算是重点,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实数运算法则和性质的比较,多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在复数的概念和复数的代数运算的教学中,应避免烦琐的计算,多利用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3、将实数的运算通性、通法扩充到复数,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创新,有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二)学情分析: 1、学生以了解复数的概念与定义以及复数在数域内的地位。 2、学生知识经验与学习经验较为丰富,以具有类比知识点的学习方法。 3、学生思维活泼,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4、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算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运算是重点 (五)教学难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法则。教学方法:(六)启发式教学法关键:掌握复数加法、减法的定义和复数相等定义的运用。 二、说教法: 1、本节课通过复习整式的运算,复数的运算,通过类比思想体会整式的运算与复数的运算的共性,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例题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会复数运算的基础上归纳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三、说学法: 1、复习已学知识,为本节课学习作铺垫。通过对数系学习的回忆,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让学生板演运算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主动实现学习目标。 3、通过例题学会复数的运算,归纳运算简便方法。

对数及其运算说课稿

《对数及其运算》说课稿 贺燕 本节是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内容,这节课对数的概念是在之前指数运算和指数函数的学习基础之上展开学习的,对数首先作为一种运算是由指数式引出的,在这个式子中已知一个数和它的指数求幂的运算就是指数运算,而已知一个数和它的幂求指数就是对数运算,(而已知指数和幂求这个数的运算就是开方运算)所以从方程角度来看待的话,这个式子有三个量,知二求一,恰好可以构成以上两种运算,所以引入对数运算是很自然的,也是很重要的,此外对数作为一种运算,除了认识运算符号“log”以外,更重要的是把握运算法则,以便正确完成各种运算,由于对数和指数在概念上相通,使得对数法则的推导应借助指数运算法则来完成,既掌握了推导过程又加深了“指对”关系的认识,这点要特别予以关注。 学情分析:对数运算符号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认识对数的一个障碍,其实与之前学生学习过的加减乘除等符号一样,表示一种运算,不过对数的运算符号写在前面,学生不习惯,所以在认识上感到困难。 本节重点是理解对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掌握对数式和指数式的互化。难点是对数求值。 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合作探讨式教学方法,结合学生自主练习。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更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对数的概念”这一知识更好的理解,结合本单元教材的特点,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六部分:问题引入,概念深化,应用举例,巩固训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穿插运用。 本节讲对数的定义和运算性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对数函数,对数概念与 =,指数概念有关,是在指数概念的基础上定义的,在一般对数定义log a N b >≠之后,给出两个特殊的对数: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这样既为a a a (0,1) 学生以后读有关的科技书给出了初步知识,也使教材大大简化,只保留到学习对数函数知识够用即可。

3.2.2对数函数教案学生版

3.2.2 对数函数 【学习要求】 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3.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实际中的简单应用. 【学法指导】 通过画函数y =log 2x 和y =log x 的图象,观察其图象特征及由图象归纳函数的性质,进一步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养成善于观察、归纳的学习习惯.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函数 y =log a x (a>0,a ≠1,x>0) 叫做对数函数. 2.a : (1)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是 正实数集 ,即 (0,+∞) ,值域是实数集R; (2)在定义域内,当 a>1 时是增函数, 当 00,a≠1)叫做对数函数,但习惯上自变量用x 表示,所以这个函数就写成y =log a x.这样一来,你能给对数函数下一个定义吗? 问题4你能说出在指数函数y =2x 和对数函数x =log 2y 中,x,y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吗? 问题5函数y =log a x 与函数y =a x (a>0,a≠1)的定义域、值域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a>0,a≠1): (1)y =log a x 2; (2)y =log a (4-x). 跟踪训练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a>0,a≠1): (1)y =log a (9-x 2); (2)y =log 2(16-4x ). 探究点二 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问题1如何作出函数y =log 2x 及y =log x 的图象? 问题2观察作出的函数y =log 2x 及y =log x 的图象,指出这两个函数有哪些相同性质和不同性质? 问题3 从描出的点及作出的图象中能看出函数y =log 2x 及y =log 1 2x 的图象的对称关系吗?

对数函数概念说课稿

对数函数的概念 安徽省五河第二中学:杨跃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对数函数的概念》,现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对数函数的概念》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第5节的内容。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指数函数与对数等内容,它为过渡到本节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是在没学习反函数的基础上研究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数函数作为常用数学模型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有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参加生产和实际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②理解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2)能力目标:①注重思考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以已知探求未知 的能力 ②通过实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类比联想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对数函数的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

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在教学中只有突出这个重点,才能使教材脉络分明,才能有利于学生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难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 关键: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类比教学。由指数函数过渡到对数函数,通过类比分析,达到深刻地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是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的思考紧紧围绕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同时在例题的讲解中,重视加强题组的设计和变形,使教学真正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 在引入课题时,我采用多媒体、实物演示法;在新课探究中采用问题启导、活动探究、类比发现法;在形成技能时以训练法、探究研讨发为主。 这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学生想,学生议,学生练为主体。我在学生仔细观察、类比、想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加以引导点拨。这样就能够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自觉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学知识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

《对数函数》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对数函数》.对于这个课题,下面我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与教法设计 教材的内容与地位 《对数函数》是人教B版必修1第三章内容.主要学习(1)对数函数的定义(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利用对数函数图像与性质进行初步应用. 对数函数是继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后所要研究的又一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学习对数函数既是对前面所学函数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深化和提高,也为学习其他函数奠定良好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学过指对互化原理,已经树立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而经过对一、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研究后,学生对函数研究思路有了更加理性的思维.但是对数是一个新出现的代数形式,学生在对数的四则运算方面掌握的并不好.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能借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根据上述教材内容与地位的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说出对数函数的定义;通过探究例1会利用对数函数定义求相关函数的定义域; 2、会画出具体的对数函数图像; 3、通过观察对数函数的图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方式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定点等); 4、通过探究例2学会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大小.(已知真数大小,比较两个对数值大小;已知对数值大小,比较真数大小;已知对数值、真数大小判定底数范围。)获得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 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重难点分析、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对数函数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新教材引进的第二个基本初等函数,是学生学习指数函数和对数的运算后学习,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对数函数,学生利用学习指数的方法来探索和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概括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数函数是本章一类重要函数,蕴含着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2、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较好,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好,因此可以通过描点,让学生动手画图像,观察图像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性质。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性质及其简单应 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科学正确的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 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对数函数的性质。

对数函数说课稿正式版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出处及其所处地位和作用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出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册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二节“对数函数”中的内容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高考重要考点之一。本章学习是在学生初中完成函数的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函数学习。而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是在学习了函数概念、性质(即单调性和奇偶性)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对数概念之后进行学习的。因此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函数概念、性质及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认识,能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函数认识的系统性,加深对类比、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理解;并且为以后学习幂函数、函数图像的变换、复合函数和导数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对数函数作为常用数学模型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有广泛的应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参加生产和实际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①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②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过程方法:①渗透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②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猜测、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①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③领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难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底数a对对数函数性质的影响 函数概念是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而对数函数的性质是由其概念所决定,因此我把对数函数的概念作为重点和难点,利用函数概念类比对数函数的概念,利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类比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是掌握重点的关键,而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是突破底数a对对数函数性质的影响这一难点的关键。 二、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能掌握好本节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精神。指导学生运用类比、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本节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和启发诱导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直观从函数概念引出对数函数概念,形象、清晰演示出底数a对对数函数性质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应以学生看,学生想,学生议,学生练为主体,教师在学生仔细观察、类比、想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形式加以引导点拨。 三、说学法 就本节课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通过具体事例,类比函数的概念,自然引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并加深了对对数概念的理解 (2)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图像类比指数函数性质,探索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 (3)通过图像变换特征,数形结合在动态变化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通过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说课稿 对数的运算说课稿[整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说课稿对数的运算说课稿[整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2.2.1 对数的运算说课稿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二课时.课程标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对准要求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能灵活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对数运算. 数的概念”后进行的,它是上节内容的延续与深入,同时也是研究学习后续知识对数函数与性质的必备基础知识.学习本节课,要体现本节内容的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 学情分析: 对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数运算是一种类似于但又不同于实数的加减乘除、指数的运算的全新运算.要探究并发现其运算性质,学生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通过上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对数定义进行简单对数计算,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常用对数计算,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学生还熟知指数的运算性质.有这些已有知识作为基础,教师再设计合理的导学案,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并能自主完成探究、发现、证明、应用的全过程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对数运算性质及其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运算性质进行对数运算. 应用对数运算性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发现、证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数运算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运算性质的探究、发现、证明及应用 教学难点:运算性质的发现与证明 教法学法: 教法:教师通过设计导学案,由导学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新知识,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将成为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创设者,师生对话的聆听者,学生探究发现的引导者. 学法:学生将采用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将成为新知识的发现者,课堂的主宰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题:1.对数是怎样定义的, 2.对数与指数有怎样的相互转化关系, 3.指数有哪些运算性质, 设计意图: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认为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新发现的创造都得以现有认知水平和经验为基础~因此~设计旧知识的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为下一步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铺平了道路. 二(探究、发现对数运算性质 (一)猜想 问题:请从所学过的运算中,以一种为例,说明它有那些运算性质,类比这些性质你能猜想对数的一些运算性质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为下一步探究发现指明方向. (二)探究、发现

名师说课-函数的概念说课稿

《函数的概念》说课稿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孙庆括 邮箱:sunqingkuo126@https://www.doczj.com/doc/c911382164.html, QQ:441435300 各位领导和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函数的概念。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汇报我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5分钟)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目标设计和教法与学法选择。 1、教材的编写意图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函数的思想方法贯通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它不仅对所学过的集合作了巩固和发展,而且也是学好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以及数列等后继知识的基础和工具。下面从纵横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横向分析:旧教材在导入新课时基本上采用复习回顾初中函数知识导入新课或直接单刀直入给出新知识点,强调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连续性,而幼师学生往往初中数学基础薄弱,齐加尼克现象突出,面对枯燥乏味理论的数学知识早已失去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这种导入将是无效的。新教材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选取了丰富的背景实例和应用实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趣味问题导入,最能激发人们的思维活动,唤起学习兴趣和主动的参与意识。 纵向分析:初中时学生都接触了函数,比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只强调函数是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不涉及抽象符号f(x),不强调定义域和值域,采用的定义是“变量说”,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而对“变量”,“变化”,“对应关系”等涉及函数本质的内容,要求是初步的。高中阶段要建立函数的“对应说”,突出函数概念的核心与本质是“对应关系”,虽然它比“变量说”更具一般性,但两者的本质一致。不同的是:①表达方式不同,高中用集合与对应语言表达;②明确了定义域和值域;③引入了抽象符号f(x)。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上述分析,教学重点为通过丰富实例,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在两个集合之间所存在的 对应关系f ,进而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刻画这一关系,获得函数概念。 自然地,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抽象符号) (x f y 的理解,尤其对f 的意义的理解。 3、教学目标设计 布鲁姆认为,科学的确立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根据以上分析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课稿

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 课稿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的本质、地位与作用 对数函数(第二课时)是xxxx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二章第八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小节涉及对数函数相关知识,分三个课时,这里是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并用此解决三类对数比大小问题,是对已学内容(指数函数、指数比大小、对数函数)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为后续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渗透方法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2、运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即数形结合能力 2、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探索出方法,有条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对数比大小发挥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是复习巩固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是对指数中比大小问题的数学思想及方法的再次体现和应用,对后为解对数方程及对数不等式奠定基础。所以确定本节课重点:运用对数函数图像性质比较两数的’大小 教学中将在以下2个环节中突出教学重点: 1、利用学生预习后的心得交流,资源共享,互补不足 2、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及原理的理解 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后上课的情况下,对于课本

《对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对数》,下面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从本节课的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数》这节内容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内容。学生在学习指数和指数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数,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幂的底数,次数和幂值各方面的认识,加强底数,次数和幂之间的换算和转化,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数学提供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 2、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18学前教育4班。本班四十五个学生,全是女生,数学基础较差,尤其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缺乏,数据处理能力的薄弱。教学中多半采用形象直观,在教师慢慢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3、说教学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以及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和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素质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组织教学。因此,指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 2、理解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概念。 3、掌握利用函数计算器求对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会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互化。 2、会应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求对数值。 3、培养计算器工具使用技能。 (3)情感目标 1、体验计算器带来了便利,享受成功的快乐。 2、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养成科学,严谨,认真,规范,注意细节的习惯。 4、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对抽象的对对数缺乏感性认识,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数的概念。 针对以上教学重点难点,我们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举例,结合指数式和对数式的关系进行引导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把握重点,攻克难点。 二、教法分析。 通过指数与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学习指数和指数函数的一般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之教材内容的编排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因此本节课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引导法。3、动手实践。 三、学法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进行思维转换,去体验对数的概念和意义,同时进行动手做题,同位互对、相互交流,再次体验指数式和对数式之间的转化。通过这两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说课稿 新人教A版

《对数函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数函数是继指数函数之后的重要初等函数之一,无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数函数都与指数函数有类似之处。与指数函数相比,对数函数所涉及的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能力要求也更高。 可以说,函数无论从知识结构、题目类型、解题方法还是数学思想的各个方面都在对数函数得到完美体现。而学习对数函数是对指数函数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深化和提高,也为解决函数综合问题及其在实际上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1、情感目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 引导学生由已有知识迁移、变化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启发学生从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入手,抓住主要矛盾,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2、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会运用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会利用单调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3、能力目标: ①从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是什么出发给出对数函数定义,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②与指数函数对比,有利于提高学生类比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③通过对底的讨论,使学生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④再通过例题、习题的设置,使学生领会化归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⑤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确立依据: (1)依据新教学大纲及教学参考书的要求。 (2)针对高一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加深对函数近代定义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说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确立的依据 1、教学重点: 在理解对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教学难点: 对数函数当a>1与0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银川市第二中学教师马哲 教材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1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对数函数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新教材引进的第二个基本初等函数,是学生继学习了指数函数和对数的运算后学习的。本节课通过一个关于细胞分裂次数的确定的实际问题,引入对数函数,既说明对数函数的概念来自实践,又便于学生接受。学生利用学习指数的方法来探索和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概括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数函数是本章一类重要函数,蕴含着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根据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 2、学生情况分析 课前先让学生复习学习指数函数的过程以及指数函数的性质,从而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好,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好,因此可以通过列表、描点、连线,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图像,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以指导。然后让学生观察图像的特征,分别从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四个方面分组讨论对数函数的性质。因此我将本课的难点确定为: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对数函数的性质。 % 二、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标准》指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能借助计算机(几何画板软件)画出对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实际 中的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判定,会进行同底数的对 数和不同底数的对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对对数函数的性质的理解,深化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2014年河南省中学数学 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说课稿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岳春霞 2014 年4月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鹤壁市外国语中学的岳春霞.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1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下面我将以下六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背景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继指数函数之后的重要初等函数之一,无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数函数都与指数函数有类似之处。与指数函数相比,对数函数所涉及的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能力要求也更高。而且学习对数函数是对指数函数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深化和提高,也为解决函数综合问题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上到高中,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在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种基本函数,具有一定的函数基础知识,并且在高中阶段刚刚学习了指数函数,具备了类比指数函数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我所教班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对问题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在教学中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确定为底数a对函数值变化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为: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通过特殊点,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及自身特点结合上述课标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会求和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定义域; 3、会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1、通过对底的讨论,使学生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2、通过例题、习题的解决,使学生领悟化归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数学,探索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是概念、图象及性质的新授课,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结构。这是我的课堂结构设计:

对数说课稿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对数与对数运算是人教a版,必修1第2.2.1节的内容,本节课是第一 课时,主讲对数的性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之后学习的,其主要内容 是对数概念及指对数互化、对数运算等内容。本节学习内容蕴含转化化归数学思想,类比与 对比等基本数学方法。对数与指数的互化是对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巩固,也是后面学习对数 函数的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就已学习指数运算,在 2.1学习了指数函数的主要性质,对指数相关知识已很清晰;另外,学习函数时就已了解了 反函数意义,对学习本课已具备条件。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基本运算性质的运用。 难点:灵活运用对数与指数的互化并用对数性质求值。 教学目标(根据我的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能进行指对数互化并可利用对数的简单性质求值。能力 目标:学生的对比分析、合情推理能力得到加强,体验转化化归思想。 a 3.从定义出发归纳对数恒等式及指对数互换: ①2=4=2 x?log24?log222?2 ②2=2 x?log22?1 ③一般地:logaan?n 可以看出,指对数互化只要按定义要求写即可,如果可写成对数恒等式形式就可化简。 (三)特殊对数 1.常用对数log10a 记为:lga 2.自然对数logea 记为:lna (四)从比较大小归纳单调性(相当于对数的单调性) 问题4:log23与log25的大小? 根据指对数互化:不妨设s= log23, t= log25 st则:2=3<2=5,根据指数函数单调性可知:s<t,即log23<log25 学生小组讨论由特殊到一般地大小规律。 一般地:①当a>1时,且m>n>0,logam?logan ②当0<a<1时,且m>n> (五)指数互化巩固性例练 例14-6①5=625 ②2=1/64 ③log1162xx2 例2: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 2①log64x= ②logx8?6 3 (六)回归引入问题 问题5:不等式3+2*3-9>0xx分两边求解:右边即3<3+2=log3x 左边:从指数函数图像可以看出:0<<log3(3?23)} (七)总结篇二:对数的概念- 说课稿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对数的概念,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 评价反思五个方面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主要阐述了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的问题。 一、说教材 《

《指数函数》说课稿

《指数函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2.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知识目标:①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②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③能初步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①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②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一、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指数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函数”的第六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指数》一节内容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指数和函数的概念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对数、对数函数尤其是利用互为反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来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概念和图象基础,又因为《指数函数》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系统研究的函数,对高中阶段研究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完整的函数知识,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指数函数》不仅是本章《函数》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学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体现在细胞分裂、借贷利率的计算和考古中的年代测算等方面,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内容的特点之一是概念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数学图形在研究函数性质时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通过初中学段的学习和高中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构建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知识维度: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和性质已有了初步认识,能够从初中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函数初步转化到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来认识函数。 技能维度:学生对采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已基本掌握,能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做好准备。

对数与对数函数说课稿

《对数与对数函数》说课稿 高一数学组苏和良 【往年考点】 1.考查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2.考查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 3.考查以对数函数为载体的复合函数的有关性质. 【复习指导】 复习本讲首先要注意对数函数的定义域,这是研究对数函数性质.判断与对数函数相关的复合函数图象的重要依据,同时熟练把握对数函数的有关性质,特别注意底数对函数单调性的影响. 基础梳理 1.对数的概念 (1)对数的定义 如果a 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 a 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2)几种常见对数 2. (1)对数的性质 ①a log a N=N;②log a a N=N(a>0且a≠1). (2)对数的重要公式 ①换底公式:log b N=log a N log a b(a,b均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②log a b= 1 log b a,推广log a b·log b c·log c d=log a d. (3)对数的运算法则 如果a>0且a≠1,M>0,N>0,那么

①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②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 ③log a M n =n log a M (n ∈R );④log am M n =n m log a M . 3.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双基自测 1. 2 log 510+log 50.25=( ) A .0 B .1 C .2 D .4 2.已知a =log 0.70.8,b =log 1.10.9,c =1.10.9,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B .a <c <b C .b <a <c D .c <a <b 3.函数f (x )=log 2(3x +1)的值域为( ). A .(0,+∞) B .[0,+∞) C .(1,+∞) D .[1,+∞) 4.下列区间中,函数f (x )=|ln(2-x )|在其上为增函数的是 ( ). A .(-∞,1] B.??? ???-1,43 C.??? ? ??0,32 D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