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https://www.doczj.com/doc/c810456228.html,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绘出(判断)风向

教材与学情

1.“大气受热过程”的核心内容。本段内容主要阐明了以下几个要点:⑴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⑵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⑷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⑸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运动状态。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基础,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和后果。

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环节过多,其实每个环节都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如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大气散射、地面辐射、地面反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短波辐射,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气的两个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教材虽然尽可能回避这些专业名词,但不可否认,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与过多的名词还是使这部分内容成为难点。

2.“活动1”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完成对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知识的学习,并且实现了由地面辐射到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知识迁移。题干部分,用十分简洁的文字说明了大气逆辐射的含义。接下来的两个问题,第一题是对大气逆辐射作用的思考;第二题通过与月球情况的对比,说明大气逆辐射对地表昼夜温差的减缓作用,也就是说明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内容的组织。本段内容主要阐明以下几个要点:⑴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⑶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⑷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这几个内容前后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或者是因果联系,或者是内容的深化或细化。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关键部分,它承接上面的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是上面内容的继续,同时又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学习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学习得好坏就决定了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程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热力环流涉及到垂直方向上与水平方向上气压高低的关系,是一个在三维空间范围内存在的大气运动现象,需要学生有立体的空间概念,因而有一些难度。比如循环运动中的因果关系,学生容易混淆。教材在叙述时注意梳理这种因果关系,呈现了如下的逻辑顺序: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4.“活动2?3”设计意图。这两个活动可以看作是一个系列活动。活动2是让学通过做实验,形成对热力环流过程的直观感性认识。在设计活动时,做实验的材料尽可能考虑容易获取,实验步骤尽可能具有操作性。在实际上课的时候,教师不必拘泥于课本给出的实验,鼓励以此为启发,设计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的此类活动。活动3是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现实中出现的海陆风。活动设计中注意了让学生动手和动脑,通过探究式地学习,对海滨地区陆风、海风对气温调节的作用得出自己的结论。

5.“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内容组织。本段内容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高空风到近地面风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主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⑴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⑵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⑶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这部分内容既是热力环流知识的具体化(研究热力环流中的大气水平运动),也是热力环流知识的深化,即要分析大气水平运动,也就是风的大小与方向要受哪些因素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地转偏向力,教材只讲这个力对地球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影响,不讲这个力本身是如何形成的。教学中也要求学生只掌握到这个程度即可。至于地球自转与地转偏向力的关系,作为知识拓展,只是在“阅读”中体现。

6.“活动4”设计意图。利用风形成原理,从北半球某地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分析几个地点风的情况,这是对前面学过的知识的运用。虽然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的概念没有明确交代出来,但是作为等值线知识的共同特征,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建议例举生活实例说明或用实验证明“大气是存在的”和“大气是运动的”这两种说法是正确的,目的是直观生动地让学生感知平时摸不着、看不见的大气及其运动。然后,提出本节要探讨的两个问题。1.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

2.大气水平运动有怎样的规律性?

将学生带入学习新课的情境。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学习新课】

1.“大气的受热过程”

(1)帮助学生明确太阳辐射的热量是如何经过大气向地面的传递,最后又通过怎样得过程保存在大气中。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大气受热过程先后顺序的梳理。

(2)注意避开众多概念的出现,办法是直观地呈现各个环节,将概念用符号的形式呈现,淡化对概念严密准确的解释。为了做到这一点,借助教材上的插图“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以达到直观、动态呈现的效果。

(3)活动部分的教学,由学生自主完成。在进行活动时,注意落实如下几个问题:大气逆辐射的含义和地理意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另外,此部分对培养和训练学生地理事物概括与说明能力,也就是将地理图表转化成文字的能力,具有一定价值。

最后设计一个问题“大气的热量到底是来自于太阳辐射还是来自地面?”答案应该是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换句话就是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的思考既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总结,也是引出下面内容的过渡。

2.“热力环流”。

(1)可以先进行“活动”,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实验。做好实验用品的准备;讲清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按步骤进行;明确思考的问题。

(2)与学生一起提炼此实验过程和结论,从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

(3)讲清并区分几个概念:气温、气压、空气密度、空气上升运动、空气下沉运动。

(4)讲清对于地面上同一点的上空不同高度气压高低关系: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证明在热力环流中谈到的高压与低压都是指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的地方相比较而言。

(5)引导学生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明确其因果递进关系: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幻灯片呈现。

“热力环流”中有关海陆风的问题,是热力环流在自然界的具体体现。对于海陆风问题,完全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逐一解决。如果学生能自行完成此问题,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追加一个问题,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将夜间换成冬季,情况又会怎样?

最后教师可总结,热力环流是自然界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给学生提出一个任务,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身边热力环流的实际例子。

3.“大气的水平运动”。

(1)从热力环流中引出在水平方向上的空气运动,从热力环流入手,以让学生将知识间的联系明确化。

(2)用图阐释水平气压梯度及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概念。注意一定要强调水平气压梯度的“水平”两字,也就是让学生明确,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

(3)讲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时,一定要讲清的是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4)最好用动画或是复合投影片,动态模拟几个力的平衡过程,并区分高空大气中的风和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分别受哪几个力制约,为什么;风的方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后,教师要加以总结,强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5)对于“大气水平运动”中“活动” 的处理,建议教师对等压线图进行简单说明,向学生

交代等值线的有关知识(如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的差值相同,同一等值线上数值相同,等等),使学生在练习绘制风向的同时,对等值线有所了解。绘风向一定要学生自己完成。尤其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针对学生易出现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了解学生对本部分知识掌握的薄弱处所在。

【部分“活动”参考答案】

活动1

1.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及大气层里保存着的这部分热量,成为在地理环境里发生许多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能量源泉。

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全部到达地面,时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夜间大部分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层上传,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使地表夜间的降温速度减慢。正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得地表温度变化比较缓和。

没有大气的月球,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月面温度迅速升高。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温度散失很快。所以月面温度昼夜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

活动3

(1)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夜间得情况正好相反。据此,图2.4A:陆——低,海——高;,图2.4B:陆——高,海——低

(2)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据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3)略

(4)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教学分析

1、知识结构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材分三部分内容来阐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被破坏呈块状,北半球尤为明显。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第三部分通过三种气候类型的案例分析,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热力作用是本课的一条主线,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都离不开热力作用。但各气压带中心名称及中、高纬环流的上空大气运动偏向等对学生不作要求,只需了解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移动规律。

2、素质教育学习本节时应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尤其是通过对高压与我国冬、夏天气影响的个案分析;以及对东亚季风的成因、性质等开放型活动题的探究,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教学目的

(一)课标要求: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图示。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通过对两图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2、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差。(2)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移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教材列举了对我国冬、夏天气的影响以及设计的活动题“东亚季风”的成因、性质分析均是开放型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图式分析教学法: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制作或运用电脑课件。

四、课时安排

新授课: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完成以下问题:

1、完成图中a、b、c三地之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图略)

2、假如学校旗杆上的旗帜向东南方向飘扬,说出学校此时吹什么风。(吹西北风)

[讲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简单的一种形式——热力环流,分析了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产生及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大气的水平运动有不同的尺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大尺度的大气运动类型,这种大气运动具有全球性并有一定规律,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环流。

[板书]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二)讲授新课

展示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菜单):略

布置作业:P38活动题1、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材料、要求)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小作品,以自评、互评结合。

[讲述] 三圈环流是一种理想模式,它不考虑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使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在海陆相间分布的纬度地带被破坏呈块状分布,北半球尤为明显。

(二)讲授新课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经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已初步掌握。了解到气压带和风带是天气和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附:几种世界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一、课标的要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教学应重视落实各种天气图的阅读与分析。

2、“标准”中提及的简易天气图是指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而不是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

3、“标准”中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但对其它概念(如气旋反气旋)未作要求。

4、教学中还应注意:①应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切忌增加知识难度;②应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与分析,如锋面等;③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如广东地区的台风。

二、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锋与天气,主要是阐述气团锋面的概念及分类,各类型锋面天气变化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学生活动是以<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由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第二部分是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主要阐述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概念, 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而是以活动题形式让学生根据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特点去推断其天气状况,教材后还附有台风寒潮两个天气案例资料。

2、“标准”不作要求的气旋反气旋概念在教材中出现了,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实际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3降水的形成知识是学习本节的基础,虽然初中地理有学过,但考虑到学生遗忘情况,有必要再复习一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能从锋面天气图判读锋面类型,运用锋面天气图分析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

⑵能从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判读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和锋,并对其天气状况作出推断。

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

2、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不同天气特征。

五、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天气图的判读及分析

六、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需用2课时

第一课时讲锋与天气,先分析近几天天气状况,引出天气系统概念,并指出前面所学的大气环流主

要影响长时期的气候特点,而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由天气系统的活动造成的。接着讲述气团概念。

教师: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垂直的界线,问:冷暖气团相遇时,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垂直,这种情形存在吗?(不能)

教师再画一条横线,问: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平行, 这种情形存在吗?(不能)

教师再画一条斜线,说明冷暖气团相遇, 它们的交界面是倾斜的.问:斜线哪一边为冷气团, 哪一边为暖气团?(学生回答)。

讲述锋面概念,在板图上继续分析锋面结构,明确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讲述锋面分类,学生读图2.19与2.20观察对比,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教师:在锋面天气图上,你如何区分冷锋与暖锋?

学生回答(从冷气团运动方向、雨区位置、云系形状、图例符号等去判断)

要让学生明确冷锋锋前为暖气团,锋后为冷气团,暖锋锋前为冷气团,锋后为暖气团。

教师:冷锋降水与暖锋降水的雨区位置有些不同,你能指出来吗? (学生回答)

教师事先绘制三张投影片其中一张如下

另两张分别为冷锋天气图与暖锋天气图(略),两张投影片叠加并移动其中一张,分步演示冷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教师负责演示,而由学生去分析推断。

演示分析完后,出示以下表格由学生归纳填写

教师:锋面一定能带来降水吗?(不一定)

列举北方冬春季沙尘暴天气等例子说明

教师: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在一个地区停留或来回摆动,又叫什么锋?

列举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华南准静止锋天气等实例

教师:民间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学生回答

实施教材45页活动题,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冷锋天气有时会带来灾害,这种灾害性天气叫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48页案例之寒潮及其危害,有条件的播放有关影视片。

教师总结,再请一学生说出下列天气现象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

1、北方冬春季节沙尘暴;

2、寒潮天气;

3、广东

4、5月份阴雨连绵的天气;

4、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5、贵阳冬半年阴雨连绵的天气

最后是学生形成性练习(略)

第二课时讲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引入)教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形容我国什么地区的什么天气?它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又是另一番景象,往往是艳阳高照,天气晴热,又称“伏旱”,它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还有夏秋季节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学生读图2.21,指出图中有几处高气压、低气压,说出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的气压值。教师再指图说明高压脊与低压槽概念。

出示下图,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前以掌握的知识在此图基础上画出高气压与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南北半球)。

请一学生上黑板画,由下面的学生作出评判,不断反馈,直到画正确为止。

教师:低压中心气流不断辐合,越聚越多的空气将往哪里去呢?

高压中心气流不断辐散,空气将从哪里过来补充?

学生进行合理的设想与推断,再对照教材图2.22与图2.23

实施教材47页活动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说出下列天气是受什么天气系统影响?

1、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2、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2、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学生归纳下表

学生阅读48页案例之台风及其危害,有条件的播放有关影视片。

教师: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从另一方面看,台风有没有功劳呢?让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教师小结,学生形成性练习(略)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目的

1.运用资料说明气候变化是自然规律。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知识结构

教材与学情分析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段的核心。全球气候变暖,这是目前人人皆知的事实。人为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然,人们对气候变暖是一个自然过程并不十分了解。其实,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自然规律,人为因素在其中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因此,要正确地分析人类在气候变暖过程中所能起的作用,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作用,首先应该从宏观背景上了解气候变化大的规律,从而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这段内容正是基于上述思想而设计和安排的。教材中列举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情况,为的是说明一个问题: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至于材料本身不需要学生记背。

这部分内容主要阐明以下几点:(1)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2)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3)根据不同的变化周期将气候变化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4)长时期尺度的气候及变化与较短时间气候及变化的关系;(5)人们关心的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6)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变化复杂得多。

2.“活动1”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近现代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并分析影响近现代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图2.27是一幅很有探究性的图。从图中可以提出一连串问题:灰色线条与红色线条有怎样的相关性,这说明了什么?大约在什么时候,两条曲线开始出现较大差距?这又说明了什么?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还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其实,通过这个分析,更加强调了人为因素对气温变化的影响。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的内容组织。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在“影响”上,而有些许影响可能尚未发生,是预测性的,因此教材的“影响”前面加了“可能”二字。教材中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影响:沿海低地可能被淹、不同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可能有减有增、自然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可能会增强、水资源的不稳定和供需矛盾可能会增加。

围绕这个内容,教材还设计了一个“活动”,选择了一个“案例”,以增强思考性和实证性。“活动”的设计比较开放,一方面通过科学家的预测,扩展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部分预测的线索,让他们自主探究。“案例”的选择,事实材料比较具体,让学生能够理解。

4.“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的内容组织。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类应该积极地去适应它,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采取应对措施。因此这段内容的标题加注了“适应”二字。人类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活动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而施加的,因此,教材主要从如何减少二氧化碳谈起。“活动”的设计也是围绕着这个主题。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1.情景引入。例如,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可以展示南极可爱的企鹅的照片或影像资料)。接着可以提问: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可让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出,教师可讲解: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指出,此类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导致企鹅数量剧减。)教师接着说:其实,不仅南极地区近年来气温升高,全球气候都有变暖的趋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题:全球气候变化。从而引出课题。

2.热点问题引入。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的热点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采集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展示给学生,然后从探寻原因的角度,进入本节的学习。

【学习新课】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感受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的变化是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都很大,学生在平时并无直观感受。为了让学生认可全球气候的确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让学生课前向自己的家长或熟悉的老年人调查,请他们谈谈对气候变化的感受。

(2)实证气候的变化。引导学生读图2.25和图2.26,用气温变化曲线来说明气候不断变化这一事实。先引导学生阅读图名,从中获得图示的时间段为过去一万年;图中横坐标是指距今的年代;纵坐标是气温变化数值。图中展示了一万年来气温的变化(实线)与20世纪初期气温(虚线)的差值。通过读图得出结论: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

如果将这两幅图对照,可以看出,从图2.25中取近百年这个时段来看,气温曲线呈上升趋势,看不出波动。但是如果把这个“放大”,如图2.26,就可以看到气温仍然是波动上升的,这反映了教材中讲的“长时期尺度的气候是较短时间气候状态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反映了长时期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当然,对这两幅图不必分析过细,只要学生能从中得到气温不断波动上升的结论就可以了。(3)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活动1”的内容。布置一个研究性课题“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的可能的人为原因分析”。学生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得出结论。这部分内容学生读图应得出的结论是,近50年来的气候的实际气温值与模拟值相比偏高,说明这不仅有自然原因,还有人为因素,而且人为原因的作用较大。具体来说,近50年来的气候与人类大量使用矿化燃料和破坏森林有关。这部分内容是本段的重点,为讲“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作了必要的铺垫。

2.对于“全球气候断变化的可能影响”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后果至少有三个方面:海平面上升、温度带变化、水循环受影响。首先针对这三个方面各选取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有趣、直观的故事(如海平面上升可用教材中给出的“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可以对其中的一个后果进行细致分析,如以海平面上升的问题为例,进行如下设计:读教材图2.28“对海平面上升比较敏感地区”,让学生完成教材给出的四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得出结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长远和巨大的,而且许多是负面和不利的。

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学生进行“活动2”部分的内容学习。这部分可以放在课堂内也可以放到课堂外,如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召开一个小型学术观点发布会,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思考,为学生的创新开辟空间。3.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的教学,建议让学生课下自学,然后课上模拟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关于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动员演说。如对于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一方面,学生可模拟城市环保局的负责人对此做出要求,也可以模拟一个曾排放较多二氧化碳的企业负责人对此做出回应性的演说,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有切身角色体验,从而更能深刻认识自身的责任。

【部分“活动”参考答案】

活动1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的气候模拟结果,不能解释近50年来气候变暖问题。因为实际的气温变化曲线,比自然变化模拟值高很多。由此可知,影响气候变暖的因素不仅有自然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可以概括为人为因素。

(2)近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近50年来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后略)

问题研究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设计思路

城市热岛是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地理问题,不论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还是居住在农村学生,都会有亲身体验。本研究以此为主题展开研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更好地发现和认识身边的地理事物。这个研究过程的设计突出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从等温线分布图中发现问题;从景观图片中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讨论问题会代来的影响。虽然研究的起点不高,但却培养了学生的评价、建议意识和评价、建议的能力。

本研究内容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什么是热岛效应,第二部分是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发生的原因,第三部分是分析城市热岛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提出建议,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

教学建议

1.本研究的起点比较低,研究的难度也比较低,建议教师把研究重点放在成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讨论上。

2.如果要进行实地考察,建议教师采用城乡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即联合城市或农村的学校在一天中的同一时间观测气温,然后交换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当然,如果能够将城区、近郊、远郊、工业区的多所学校联合起来共同研究,效果会更好。

3.资料1让学生描述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气温曲线的判读,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4.城市热岛产生的原因很多,教材只给出了地表覆被一个原因,更多的资料需要学生自己收集(例如,越来越多的地表被建筑物、混凝土和柏油所覆盖,绿地和水面减少,使蒸发作用减弱,大气得不到冷却。大量混凝土建筑和柏油路白天吸收热量,到夜里散发出来,成为提高夜晚气温的热源。大城市人口和产业集中,每天由工厂、汽车和空调等排出的热量巨大。另外,这些年迅速普及的个人电脑也向周围环境大量散热,这些都给城市加了温)。因此,建议这部分内容采取开放的方式,以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为主。

5.对于资料3的分析,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将热力环流原理应用到城市热岛环流的分析之中,帮助学生绘制出城市和近郊大气流动的示意图,然后再分析这种环流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

6.治理措施的提出应与形成因素的寻找相对应,从吸热和放热两个方面去考虑。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必修3提纲(文)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区域与区域差异 1、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 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 2、区域划分:从地域范围来说,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 从区域划分的指标来看,有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等。 从划分指标,有单一指标,有综合指标。 从界限:有明确边界和过渡边界 3、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整体性);各区域之 间普遍存在差异(差异性);各区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其它区域存在各种联系(开放性)。 4、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5、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①分界线: 秦岭—淮河 1月0℃等温线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结冰期和非结冰期 ②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

(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差异 补充: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110°E 以西地区)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变化性) 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2优秀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地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地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地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地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地差异, 理解相应国家不同地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 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地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特点和转变地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地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地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地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地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地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地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地.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趋势是怎样地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地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地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地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地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地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四章区域经济 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完整版)

必修一(教案1)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 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200亿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天体系统的形成及层次 ①形成:宇宙中的天体都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由于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 ②层次: 总星系 ??????? A :银河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 (1) 组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彗星和

其他小天体等。 (2)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A→H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颗大行星。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类地行星:水星、金 星、地球、火星 ②巨行星:木星、土星 (5)分类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④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地球是银河系中普通的成员。而在太阳系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因此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所具备的生命存在的其他条件:(1)充足的水分;(2)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3)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四.运用拓展 1.天体的类型和分类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体积、质量木星最大。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 动人口数量和增 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 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 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低,抵御疾病和灾难 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 具从事农业活 动 人口数量增多, 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 展,食物供应变得稳 定而可靠,死亡率下 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 迅速扩大和发 展 人口数量继续 增加,增长速度 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 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 造自然的能力,人们 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 完善的医疗服务,死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1.1 认识区域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教学方法:讲授法新-课-标-第- 一-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新授)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划分指标 举例 举例按指标性质 分类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 综合指标人文要素 3.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注意: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 4.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 (1)均质区:指那些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划分的依据可以是某一自然要素也可以是人文要素,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 (2)功能区:某些功能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注意:凡是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均质区范畴;凡是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防灾减灾示范教案

《防灾减灾》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自主探究等方法,了解我国防灾救灾的方针、工作内容等。 2.通过在具体灾害中讨论自救与互救措施,培养防灾避险的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情感,掌握灾害中自救互救的基本措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工作内容。 2.掌握不同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近期北京周边发生了两次地震,分别是河北唐山的4.5级地震和昌平区的2.0级地震,让我们深感地震就在我们身边。为了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把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减少灾害的损失。 【讲授新课】 (板书)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 师:防灾减灾就是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核心在于“减”。我们所谓的减灾并不是杜绝灾害,而是减少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本节课前有一项调查活动,让大家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了解我国防灾工作指导方针、防灾减灾工作目的和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关于北京防灾减灾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大家针对不同类型和层面的对象,分7个小组设计关于北京防灾减灾情况的社会调查问卷。小组合作开展北京防灾减灾情况的社会调查,了解北京防灾减灾工作现状。调查结束后各小组统计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制作“防灾减灾宣传画报”。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交给各小组进行汇报调查结果,展示宣传画报,每组三分钟的时间。 师:通过刚才的汇报大家对我国和北京市的防灾减灾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总

结一下: 1.我国防灾工作指导方针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工作目的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防止或延迟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后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3.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 板书: 师:播放视频“汶川地震与防灾减灾日”。 师:关于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你知道以下的内容吗? 出示:灾害监测系统示意图 师:在灾害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动态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灾害的进程和态势,为组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观察灾害监测系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灾害监测分为几级组织? 生:(可能的答案)四级(世界、国家、地方、社区) 2.自然灾害监测手段有哪些? 生:(可能的答案)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局…… 3.自然灾害主要的监测内容? 生:(可能的答案)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救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 4.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主要作用? 生:(可能的答案)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为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出示:吊箱测流图片 师:吊箱测流是目前最适合对高含沙、冲淤变化大、漂浮物多的河流进行流量测验的设施。请观察吊箱测流的照片,思考并回答: 1.吊箱测流可以测得河流的哪些水文特征? 生:(可能的答案)水量、含沙量、流速、水位…… 2.吊箱测流主要监测哪类灾害的孕灾环境?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教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中土地的利用形式: 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实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3.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分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分界线;二是在同一个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 4.功能区的主要类型: (1)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城市空间的40%~60% ①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要求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 ②低级住宅区:多建在内城或工业区附近,条件较差 (2)商业区: ①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②中心商务区(CBD): 它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教案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半径140亿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银河系中心天体(太阳):地月系: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组成地球和月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总星系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外观位置普通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成分 外部条件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安全的公转轨道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俞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黑子→出现于光球层 类型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11年) 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 概况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周期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5。59,所需的时间。 速度角速度为15度/时。地球表面除2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①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与区域差异 (1)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要素及其关系: 要素: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 关系:有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 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 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 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 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 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秦岭—淮河 1月0℃等温线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②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人口数量的变化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来分析。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P5[读图思考]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时间生产力状况自然环境与经 济发展状况 社会与文化的变化“三率”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 18世纪中期农业经济快 速发展 环境较恶劣,土地私 有制 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念 影响 高岀生,高死亡, 低自然增长 原始型 工业化开始后大规模机械 化生产 环境改善,经济快速 增长 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高岀生,低死亡, 高自然增长 传统型 二战以后生产力进一 步发展 土地开垦受到限制, 制造业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生 育观念转变 低岀生,低死亡, 低自然增长 现代型 [活动]P7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分布: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转变 历史阶段原因 岀生 率死亡 率 自然增 长率 增长模 式 原始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 的能力很差 高高低原始型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 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高低高传统型现代社会时期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 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低低低现代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分解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高中地理 必修1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行星地球 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 ●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3.太阳系及其成员: ●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 (1)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2) 巨行星:木、土星 (3)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1)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 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 59’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 /h 。 ●线速度:赤道最大(1670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 ●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0 26’):黄道面+赤道面 4. 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o 26’)。

高中地理必修三2.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域的相关概念。 2.归纳流域开发和治理的一般方法,并能简单设计出我国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运用文字和图表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总结其开发优势条件和需要治理的问题。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具体措施。 3.学会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重点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2.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难点

根据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措施及意义。 四.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首先,我们先欣赏一组赏心悦目的图片……这些图片正是田纳西河经过治理之后的一个美好的结果,但是田纳西河流域在治理之前呢,并不是这般的美景如画,大家想知道他以前是什么样子吗?(学生自由发挥) 大家首先看到的这幅图片从颜色上就可以看出不同来,这是一幅黑白照片,我们可以通过这幅图片可以看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前后对比,引入本节课。 【板书】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想了解一个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就要了解这个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和人文地理条件,那接下来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1.什么是流域 流域的概念就是由分水线(岭)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我们平常所称的流域一般指地面集水区。分水岭也很好理解,看到这幅图,分水岭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和高地,河水从这里流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宇宙中的地球》Word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___系___系___系___ 总星系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统其他行星___ 2、太阳系: 1)组成成员:太阳(中心天体)、八颗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2)按八颗行星的分类,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类地行星:、、、巨行星:、 远日行星:、 3)在星和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3、地球: 1)普通性: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显眼。 2)特殊性:存在生命: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自身物质条件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长的大气 存在生命的条件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有利于液态水的生成 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说明:(Ⅰ)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Ⅱ)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的影响:黑子与降水 ②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爆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③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出现极光现象 ④产生自然灾害:地球上的水旱灾害 3、太阳的主要成分是和。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间接来源,如煤、石油。 2)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运动 地轴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篇一: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精品教案(推荐)

第五章自认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植物为例,说明一种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了其他要素的性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理解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强调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统一的演化过程。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中应选取相应的图片或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实例,使学生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老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假设教室是地球,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横排中间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自己推出大致的纬度。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 1.根据刚才假设的分布状况,同学们想想自己“生活在”什么气候区内。(可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图) 2.你所在的气候区有什么特点?原因有哪些? 3.描述一下你所在的地区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要素间的关系如何?(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4.全球地理环境系统有哪些自然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5.通过分析环境系统要素你得出什么结论?(答: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制约、渗透的整体)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