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关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关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关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关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摘要:

近几年来,尤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实力已不容忽视,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得以提升,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成为理论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加入WTO,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外贸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特点,研究和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文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心,阐述了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外贸企业、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对策

目录

1.外贸企业存在的问题

1.1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基础薄弱

1.2出口产品结构低度化,贸易方式低级化

1.3出口产品质次价低,经济效益日趋下降

1.4外贸经营秩序混乱,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2.中小企业本身具有特点

2.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

2.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

2.3 一般产品经营周期较短,但市场反应快

2.3.1 能用小规模的生产技术及生产经验来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2.3.2 我国中小企业能用成本优势来开拓发达国家的市场。

2.3.3 中小企业善于利用在海外经商所形成的商业人文网络,从而降低信息搜寻成

本、交易成本,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模式的选择

3.1与大企业合作模式

3.2品牌模式

3.3高科技园区模式

3.3.1 相互合作并不断学习

3.3.2 完善融资渠道,建立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速建立完善风险投资体系

3.3.3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系统,发挥高新区内服务中心,创业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及时迅速促进新技术成果商品化

4.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4.1 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4.2不断创新是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之源

4.3优化产品结构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4.4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改造产品和服务,增加客户满意和信任

4.5发展跨国经营,增加国际合作

正文

外贸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水平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外贸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外贸规模已连续几年居世界主要贸易国家的第1位。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领域中不可忽视的贸易大国。

然而,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贸形势和艰巨复杂的外贸改革任务,我们丝毫不能因此而

盲目乐观,松懈斗志。事实上,现阶段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困难,潜伏着不容忽视的险情,一些外贸企业贸易规模萎缩,经营陷入困境,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依然相当低。

1外贸企业存在的问题有:

1.1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基础甚薄弱。

我国目前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生产能力过剩,低水平过度竞争。据统计,当前我国生产能力闲置和半闲置的约占总数的45%,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至今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不足2%,大多数仍处于落后水平,。

地区结构雷同,布局不合理现象严重,在出口结构中,反映对外竞争力的具有较高生产率和需求弱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仅占15.5%左右,远远低于大国平均模式中560美元~1120美元阶段的34.1%的水平,。从产业对外竞争力系数上看,我国竞争力强和较强的几乎全为资源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竞争力弱的则为技术密集型和加工度高的产品。

1.2出口产品结构低度化,贸易方式低级化。

去年在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中,轻纺产品占50%,机械产品占31.1%,其中绝大部分为以消耗原材料为主的低附加值产品、手工工具、机械零部件、元器件、消费性电子产品等,而相对附加值高的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品仅占1%,这反映,支撑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的正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96年已达到贸易总额的51%,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最大的贸易方式。应当看到,加工贸易是一种低层次的贸易方式,其收益的80%属于外国产值的转移,加工费收入低,对国内产业带动效应弱。这种状况对我国外贸事业产生不利的战略性影响,它既削弱我国外贸竞争力,导致名牌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的落空,又妨碍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出口贸易也将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1.3出口产品质次价低,经济效益日趋下降。

我国外贸靠“以量取胜”的状况至今未有根本纠正,经济效益日衰。瓷器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而出口额仅位列世界第11。我国出口的生丝,由于质量下降,出口价比也在一直下降。一些丝绸制品因为质次,现今已成为沦落国外街头的“地摊货”。在我出口的机械和成套设备,电子和高技术产品中,也多为中低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售价很低。据统计,我出口英国的功率低于37.5W的电动机,其销量占英国市场第一位,贸易额却名列第五。而同期日本同类产品出口数量比我少42%,贸易额却比我高出三倍以上。

1.4外贸经营秩序混乱,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出口产品低价竞销屡禁难止,内部恶性竞争不停,酿成灾难性损失。我国不少出口产品甚至连一些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的产品也因为国内企业削价竞销,自相残杀,

致使售价一路狂跌。例如,被誉为“中华国粹”的中国人参,由于国内企业盲目扩大生产,低价竞销,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从1986年的每公斤40多美元,降到现在的20美元左右。据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有相当一部分是以低质低价、削价竞销为代价换取的。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低价竞销造成的损失高达100亿美元,贸易条件日益恶化,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流失。事实上,外贸大幅度增长的表面数字,掩盖了外贸“贫困化增长”的实质,上述表明,迅速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2 中小企业本身特点:

2.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以发展为重点;

2.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

2.3 一般产品经营周期较短,但市场反应快。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庞大,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广泛分布于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我国社会经济汇总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改革的深人,政府采取了比较宽松、灵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的部分中小企业已初步具备了国际化发展能力,在局部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国际竞争能力,具体表现在:

2.3.1 能用小规模的生产技术及生产经验来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2.3.2我国中小企业能用成本优势来开拓发达国家的市场。

2.3.3我国中小企业善于利用遍及全球的华商网络来开拓国际市场华商网络是历史上众多华人在海外经商所形成的一种商业人文网络,这些华商网络资源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息搜寻成本,减少了其国际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也大幅降低了该类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当前看,我国企业的非价格竞争手段不多,力度不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往往喜欢采用价格竞争手段,而价格竞争一方面会削弱我国产品的盈利能力,导致国内企业在外商面前相互杀价,形成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很容易遭受到国外的反倾销投诉,并且会影响到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形象。这固然有企业实力一方面的原因,同时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和竞争格局的把握,对顾客需求的漠视,对市场竞争规则的认识等,所以国际竞争力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目光短浅,缺乏预见能力;债务沉重,公开上市成本高,缺乏融资能力;企业规模小,管理与技术落后;产权不明确;知识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

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对待,先易后难,以点带面。

3 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模式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企业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入WTO,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支柱,选择何种战略模式发展自身,对于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3.1与大企业合作模式

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就是围绕核心大企业进行专业拆分,拆分的过程就是强化专业分工的过程。将一些工序、一般性部件的生产和技术开发通过分包的方式,交由剥离出去的中小企业生产提供,使得各个工序的生产能力都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精度和细度。随着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同时也提高了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这种模式在类型上一般选择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类型。核心企业控制关键技术,主要负责生产关键部件和成品组装。中小企业生产技术含量低、批量小、专业性分工程序要求高的零部件生产。该企业又可将生产业务再分成若干部分,分包给其他专业性企业。这类模式应强调大企业的生命力。大企业直接决定了周围小企业群落的生存环境。因为一旦大企业有点“风吹草动”,则小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为此,中小企业要注意在创新上下工夫,形成自己的市场优势,避免被动。

3.2品牌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企业并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其核心资源、品牌优势,组织专业化分工的小企业生产产品。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广告树立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品牌打下成熟的市场基础,并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负责专营销售(而有的核心企业甚至并不负责销售,由合作的企业直接完成);也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联姻,进人他们的产业链,或利用他们的技术,或利用他们的品牌,逐步形成特定产品的制造中心,然后吸收加盟企业形成企业群。这种企业群落模式较适合于既有劳动力密集优势,又具有一定加工制造能力,而又缺乏独立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及品牌优势的中小企业。

相对而言,这种企业群落成长快,但对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把握较小。为此,中小企业群在成长起来后,应注意品牌创新和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可以选择区位品牌模式,技术创新则强调模仿后创新。对每个中小企业讲,不具备根本性创新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要求;模仿性创新虽有投资少、风险低、效率高等后发优势,但是技术上被动,难以适应产品更新速度快及知识产权越来越受重视,模仿难度加大等劣势,所以选择模仿后形式创新较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所谓模仿后指对先进技术积极追随学习,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在工艺改进、质量提高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样既提高了技术水平,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也帮助企业和产品同时走进国际市场。

3.3高科技园区模式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必须发挥孵化器和高科技园区对高科技企业和产业的聚集作用。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是当前中小企业重点研究的对象,中小企业可以利用高科技园区的成果发展自己,通过生产与其配套的产品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大量企业的入驻,相应又会吸引大量服装类、中介类中小企业群落的形成。在发展高科技园区过程中要注意:

3.3.1 相互合作并不断学习。

当前我国的一些高科技园内,企业间缺乏信用基础,生产上互相独立,甚至相互拆台,导致信息、技术、知识流动不畅,整体竞争力低下,为此要简历知识付酬制度,鼓励创新。同时强调企业间优势互补,实现产业网络化。

3.3.2 完善融资渠道,建立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速建立完善风险投资体系。

3.3.3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系统,发挥高新区内服务中心,创业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及时迅速促进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小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增强实力,即使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也能位于不败之地。

4.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4.1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应当具有创造性、独立人格、多面手、意志力、危机感、战略头脑等优秀的素质。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经营战略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要熟悉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国际通行规则即国际惯例,要熟练掌握涉外专业知识技能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敢冒风险,有独立工作能力。

4.2不断创新是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之源

中小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在调整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创新,包括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这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只有创新成功了,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价值中的知识含量和高科技含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还可以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正是如此,国际上的大企业都纷纷确立以创新开发为主导的经营战略,不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投入,由此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长足发展,中小企业在技术上勇于创新,服务上花样翻新,产品上更新换代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地说,中小企业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运用到生产经营过程,重视技术创新。目前,虽然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还不够雄厚,但中小企业可以专攻一门技术或一种系列产品,不搞小而全,但求精与专,力争产品的精尖化、专业化。有资料表明,日本民营小企

业的每百名员工的产品创新率,比较大企业的每百名员工产品创新率要高出9个百分点,在高新技术、化工、仪器仪表等行业,民营小企业的产品创新率则更高。正是凭借创新,日本有一大批小企业如松下、东芝、本田等发展成为了今天令人瞩目的大企业。

4.3优化产品结构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只有产品适应市场需要,品种对路,才谈得上有竞争力,因此产品更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对于中国企业,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企业就必须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品更新换代,逐渐转向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当然,产品的新旧是相对的,此时的新产品此时就可能是老产品,因此,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真正做到:“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睛盯一个,心里想一个”,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被市场无情地抛弃。从国际产业升级换代的趋势看,美日等发达国家加紧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逐步把不具优势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考虑到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在中国的长远利益,发达国家和我国周边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还在逐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投资和生产。这些都为中小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讲,我国优势的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利用劳动力资源和加工能力的优势,在国际分工中承担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生产。但制造业中技术要求较高的装备制造较为落后,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从区域经济结构上看,东部地区承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这一生产正走向饱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在迅速丧失,产业亟待升级换代,中西部地区则要分担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中小企业具有经营灵活、转产迅速的优势,要善于利用这一时机调整生产方向,提升竞争力。

4.4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改造产品和服务,增加客户满意和信任

优秀的品牌、顾客的信任,是企业极其宝贵的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因为它们是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易模仿和替代的。优秀的品牌向顾客强烈地暗示着产品的品质,容易得到顾客的信任。企业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说服顾客购买的活动,节省企业重复检查的费用,从而降低了营销成本;同时,优秀品牌还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价值溢价。中小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培育、增强、更新这种资源。走出“创世界名牌”、“搭品牌便车”这两种思想的误区,树立优秀的品牌形象,必须真正地以顾客为导向,坚持不懈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实施质量标准化战略,摒弃一切短视行为,杜绝一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同时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客户需求的动向,不断地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上。在WTO的全球竞争环境下,要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证,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4.5发展跨国经营,增加国际合作

首先,开展合资合作,有利于改善投资质量。其次,合资合作可促进技术进步。与外商进行合资合作,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降低了技术引进的风险。除此,与外商进行合资合作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设立合资、合作企业,利用外资,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有益的。这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也是提高中小企

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它有利于我国改善投资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

由于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显得格外迫切。由于这些问题的形成有政府的原因,那么,就应寻找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尽可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政府可以采用以下对策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首先,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也应通过立法,明确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努力克服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经济、社会因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其次,政府应尽可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企业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生存与发展,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难以抗拒的,更是巨大的。从前面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的评价中,我们知道我国外部环境的相对水平是不容乐观的,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速度和达到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政府应尽可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外部环境。最后,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包括:调整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打破垄断,加强社会化服务建设;实施政府行政法制化。这些对我国中小企业能有一个优良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在国际竞争中战胜挑战、抓住机遇非常重要。

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有目共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小企业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策略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是必然存在的我国中小企业是必然存在的,很多经济学家从理论上都证实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中小企业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几乎遍布所有行业。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国际竞争力与竞争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千千万万个中小企业不可能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力,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是无法立足的。创新是中小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竞争力的关键。比较优势也是一个相对的优势,没有创新,比较优势也就不存在了。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

同类可比,企业必须制定适合自身模式的发展战略,企业不能很好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没有制定好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企业必须扬长避短,集中资源,降低成本,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适合自身模式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潘永源:论提高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工程体系

2.李海: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4. 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竞争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尤其在我国加入WTO,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后,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本文将针对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缺乏技术创新、人才资源储备差和融资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管理 一、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国际竞争力,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的 “量化概念“。 二、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但凭借充沛的人力与市场灵活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9%,对我国的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82%的新产品开发。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但是由于普遍存在管理落后、融资难、缺乏技术创新等问题,所以中小企业在与大型企业竞争时通常处于不利地位,尤其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劣势尤为明显。 (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管理水平落后 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领导一人说了算,下面的管理层和员工层毫无决策权,这样极易形成工作效率低下、沟通不畅。

其次,企业并未建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制度,全凭经验,管理方法落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分工不明,容易造成一件事情“你推给我,我推给你”等类似于踢皮球的现象出现。中小企业这样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企业发展,严重影响了竞争力的培养。 2.缺乏技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其赖以生存的一大法宝。它不仅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遍布于各行各业,想要在市场立足,技术创新不可或缺。但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除此之外,还有国家传统科研体制的影响,将大量科研经费投入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企业的投入有限。所以,中小企业更应该加大投入,建立科研部门,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人才资源储备差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竞争关键还是人才竞争,所以人才资源的储备非常必要。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秉持“能用专科生绝不用本科生、能用本科生绝不用研究生”的观点,不重视人才资源的储备。他们只从降低劳务成本的角度去考虑,不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录用后,企业只管绩效,不顾及员工的归属感。所以,很多高素质人才不考虑中小企业。 4.企业融资困难 上海畅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涛表示,从我国企业融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在我国大概仅5%,而国际则达70%左右。所以,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阻碍。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随着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银根逐步收紧,银行风控严格,中小企业贷款时缺乏银行要求的抵押担保物品,致使其“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两个问题并存。二是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意识不强,适用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创新投入不足,从而无法提供有效的金融供给。所以,资金来源渠道少,融资难和融资贵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从而制约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

中国大型企业如何打造国际竞争力

中国大型企业如何打造国际竞争力 主讲人:石滋宜(台湾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北京全球华人企业顾问中心董事长、著名管理专家) 今天我用这个机会,现在来谈到中国大型企业如何打造国际竞争力,因为我是曾经在可以说全世界最好的企业,美国通用电器服务过,杰克韦尔奇就是我们的老板,因此我有很长的时间在北美以及在在美国在台湾看到很多大的企业,包括日本,我在日本留学从大学开始,到研究所五年,这个材料,我不是学经济的,也不是学管理的,我是学材料科学的,但是我因为到北美之后,就进到了企业界工作,因此经营管理成为我一个重要的共要。我这个人个性有话实说,我不会讲客套话,也不会讲使得大家感受不好的话,我都不会。但是我会使得你们有一种回去之后可以思考的观点,我想在今天和大家探讨。 中国大型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我认为有两种,还存活于高度保护的环境,也有已经存活于自由市场的环境的,这样一种企业都有。 尚在保护环境的企业,想提升国际竞争力是非常地困难,所以必须早日脱离保护环境。 也就是说,脱离愈慢、伤害会越大,不要忘记所谓的时机是一切,Timing is Everything,你假如错过了时机,你没有办法挽回,你所付出的代价是毫无疑问的,你所难以想象的。唯有在自由竞争的环境,谈打造国际竞争力才有意义。我们必须,就是创立企业的目的,为什么我们要创立企业,我们为什么在过去创立了企业。创立企业就是要创造利润,才能够贡献社会。 经营企业不赚钱是罪恶,我这个已经讲了十几年,但是不择手段,不该赚的钱,赚不该赚的钱那更是罪恶。所以像美国的,虽然很公开,但是他们是非常地罪恶,他们伤害的人超过了几百万人。 创立企业的动机,不管是国营的,不管是什么的,它逃不过做三个最主要的,就是说为了社会上存有不满的顾客因而创业。因为现有产品的服务,没有办法去满足这些顾客,所以才有再创业的理由,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看到许多的人需要,有需要,但是市场上没有人提供或者所需的产品或者服务,因而设立企业满足这一群人需要的人,这是我们创立企业的第二个需求。 第三个,为了本身的利益,为了本身的利益生存,我要活下去怎么办,我就想创立一个企业,提供一种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有需要的顾客,最简单地讲,像网吧的创立,或者说网

国资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备13项要素

国资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备13项要素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做强做优,世界一流”发展战略目标,研究制定《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等文件,将“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四优”(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企业形象优)、世界一流企业“四个特征”(主业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形象良好,有一定的影响力)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形成了13项对标共性要素,这是中央企业由中国一流向世界一流迈进的行动指南。现将13项要素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经过调研、研究,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具备的13项要素,并开始研究制定《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等文件,就13项共性要素全面开展对标分析,使其由中国一流向世界一流企业方阵迈进。13项要素具体如下: 1、建立起规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母公司及所属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集团各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责、规范运作,形成科学决策、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集团母公司层面建立起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规范董事会,能够充分发挥董事会对重大问题决策、经理层选聘、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作用。母公司及所属企业董事会之间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形成科学高效的集权分权体制。 2、主业突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 主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在国资委核定的主业范围内,通过并购重组、内部整合、精干主业、剥离辅业等优化配置资源,使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结构不断完善,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 3、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上有重要突破,在国际标准的制订上有一定话语权。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率较高,建立起产学研或官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与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并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专利保护、商标注册保护、版权登记等措施加强对自主创新成果的及时有效管理。 4、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优势 提出有利于发挥企业潜能、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分析切实可行,具有资金、人才、组织体系等方面保障能力,能够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原有产业优势相结合,明确发展重点及采取的措施,具有通过并购、联盟等方式加快发展的能力。 5、国际化经营与运作能力较强,跨国指数较高 以全球性战略思维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在市场开拓、业务范围、资源占有、收入比重等方面国际化程度较高,本土化经营与管理取得实效,拥有较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综合指标及各项关键指标处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社会形象良好,国际影响力较强。

关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论文

关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论文 大专生毕业作业作业提纲 题目名称:《关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作业提纲: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已备受人们关注。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那些新兴的中小企业息息相关。但同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的缺陷和障碍,而只有通过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本文在对中小企业及其国际竞争力进行论述后,对从中小企业自身和政府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现阶段的不足,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19 世纪及20世纪上半期,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小规模生产只是工业化早期的特点,进入中后期,大型企业将占统治地位。然而,近几十年世界发展的事实是不但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在被大企业左右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们与大企业一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快车上两个不可缺少的车轮。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得以提升,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成为理论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培育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理论界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引起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已逐渐发展、壮大,不容我们忽视。所以本文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心,阐述了相关理论及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章与书籍逐步多了起来。 林汉川、魏中奇在《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一书中着重探索了中小企业的在理论、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共生模式与战略、中小企业的群落理论、中小企的产业与区域定位、中小企业的生命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与战略体系、小企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等题。史忠良在《小企业发展研究》中,从政策角度指出: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创环境、进行产业导向、提供政策扶持和形成服务体系上。严红、李青在《小企业经营宝典》中,针对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冲突问题上进行了论述。如小企业的成长之路、小企业的经营战略、用人之道、营销策略理财战术、创新、全球化经营等专门作了阐述。 综上,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得比较深入,但是他们的 研究背景大多以欧美国家的中小企业为主。针对中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得不多。 2 中小企业及国际竞争力概述 目前在中国,中小企业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界定企业规模的实践问题:中小企业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加入 WTO,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特点及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变得尤为重要。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安然事件”《萨班斯法案》内邵环境企业文化权责分离财务监督会计监努激励与约束 论文摘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秋序和社会,y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是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内部拉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核心是内部会计控制。2002年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的破产揭露出一系列的财务欺诈丑闻,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平衡和外部监督缺失。其结果导致美国的资本市场损失了7万多亿美元的市值,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提高民众对美国金融市场及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出台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或“SOX法案”。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一了中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发展,从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看,完善并运转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是这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在这个时期必须从国有企业的“内功”人手,在现有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持续快速发展能力,这是现阶段国有企业建设中的一项非常紧迫和必要的任务。内部控制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对我}}i 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企业会计一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或不具备可操作性。以下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研宠内部控制的对策。 1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从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接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通过发放内部控制调查表、实地走访我们看到被调查单位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大都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等。调查发现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从调查情况看,不少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制度不

国资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备13项要素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做强做优,世界一流”发展战略目标,研究制定《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等文件,将“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四优”(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企业形象优)、世界一流企业“四个特征”(主业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形象良好,有一定的影响力)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形成了13项对标共性要素,这是中央企业由中国一流向世界一流迈进的行动指南。现将13项要素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经过调研、研究,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具备的13项要素,并开始研究制定《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等文件,就13项共性要素全面开展对标分析,使其由中国一流向世界一流企业方阵迈进。13项要素具体如下: 1、建立起规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母公司及所属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集团各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责、规范运作,形成科学决策、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集团母公司层面建立起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规范董事会,能够充分发挥董事会对重大问题决策、经理层选聘、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作用。母公司及所属企业董事会之间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形成科学高效的集权分权体制。 2、主业突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 主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在国资委核定的主业范围内,通过并购重组、内部整合、精干主业、剥离辅业等优化配置资源,使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结构不断完善,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 3、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上有重要突破,在国际标准的制订上有一定话语权。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率较高,建立起产学研或官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与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并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专利保护、商标注册保护、版权登记等措施加强对自主创新成果的及时有效管理。 4、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优势 提出有利于发挥企业潜能、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分析切实可行,具有资金、人才、组织体系等方面保障能力,能够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原有产业优势相结合,明确发展重点及采取的措施,具有通过并购、联盟等方式加快发展的能力。 5、国际化经营与运作能力较强,跨国指数较高 以全球性战略思维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在市场开拓、业务范围、资源占有、收入比重等方面国际化程度较高,本土化经营与管理取得实效,拥有较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综合指标及各项关键指标处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社会形象良好,国际影响力较强。 6、拥有国际知名品牌

最新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及分析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及分析

目录 一、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1)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管理方面的评价 (1) (三)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对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2) 二、中国各个产业中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2) (一)第一产业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2) (二)第二产业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2) (三)第三产业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3) 三、中国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3) (一)现阶段我国的制度环境分析 (3) (二)WTO规则影响分析 (3) (三)国内地区差异影响分析 (3) (四)我国法律环境 (4) (五)影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其他因素 (4) 四、各国提高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经验分析 (4) (一)发达国家的企业 (4) (二)新兴工业化中国家的企业 (5) (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家 (5) 五、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建议 (5) (一)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优势 (5) (二)中国政府的合理干预 (6) (三)提高教育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6) (四)健全法律制度 (6) (五)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内需 (6) (六)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一些措施 (7)

参考文献 (8)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及分析 中文摘要 在新的世纪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更加广阔的世界领域,企业也面临着向跨国界的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既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中国企业如何继承自身发展情况,借鉴国外跨国企业的发展经验,从而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中国各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国企业面临和国外众多有实力的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同台竞技。 本文在继承和吸收国内外对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分析中国企业面临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对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体现出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特有特点,特别是中国企业在正确认识和利用国家“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大发展战略。文中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国企业;世界市场;企业国际化经营;企业国际竞争力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论文

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刘定岭(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本文结合中小企业的特征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就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内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常】控锚环境控制制度 1 中小企业的特征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短缺经济,发展于九十年代国有经济的调整时期,近几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大多数中小企业具有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经营灵活、效率较高等特点。然而,或许正是这些优势导致了它们的诸多劣势: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等,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征。 ①在经营权和所有权未分离的状况下,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的建立还有待时日。尽管部分中小企业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到位,谈不上授权和监管,更谈不上内部控制。②中小企业由于难以获取充分的资源以实现恰当的职责分离,导致一个员工可能同时兼任几个岗位,而这些岗位可能存在不相容性。③管理层控制业务的能力会导致其不恰当地越过控制过程的可能性增大。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外部环境问题分析 控制环境是对控制程序和控制技术的选择及其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 2,1.1 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支持环境问题分析就外部环境而言,一方面,政策有失公平,企业融资困难,对于用于内部控制的支出也就格外慎重。另一方面,外部监督乏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通过外部监督的力量来验证其质量和效果。而目前,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以及法律对未建立内部监督制度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威慑力不大,企业违法成本偏低。 2.1.2 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问题分析①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大多数中小企业家误认为自己对市场的经验把握能力加冒险精神得到的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科学。一些企业领导高度集权,“家长式”作风日盛,认为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办起事没以前那么方便了,花起钱没有以前那么顺手了,内部控制制度成了给自己设立的绊脚石,自然就只做起了内部控制的表面文章。②内部监督缺乏有效性:中小企业缺乏监督,更缺乏监督体系,致使奖罚不到位,使各层次领导及员工责任心不强,思想和行为随意而不规范。有的企业没有制度化的内部审计,该设内审机构的不设,该配备的专职或兼职内审人员缺席;有的设有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独立性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③内部控制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近年来,对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经营活动单一,经营规模小,人员配置上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这样就造成岗位设置缺乏有效牵制性。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能力明显薄弱,没有建立完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既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人员,也没有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工作流程和控制环节中。不少中小企业的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根本没有建立,甚至有些小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会计、出纳、审核等全由一人包办。其直接后果是,在会计上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管理上导致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牵制,造成管

探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摘要 无论是经济特区还是内陆省份,中小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已备受人们关注。浙江省今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那些新兴的中小企业息息相关。但同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的缺陷和障碍,而只有通过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效的克服这些障碍。 本文首先对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约浙江省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中小企业管理缺陷,融资困难和对外发展的技术制约。随后提出了提升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三大战略模式选择:与大企业合作模式,品牌模式和高科技园区模式。最后从中小企业自身和政府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字】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模式

Abstract Regardless of is the special econmic zone or the interior province,mid-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s prominent contribution in the economic d evelopment is paid attention by the people. Zhejiang Province obtained the huge achievement in recent years,wer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se emerging mid-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s.But compares with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id-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 has its own flaw and barrier,but only has through speeding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ep of the mid-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increasing the Internationl competition strength,it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se barriers. This article firstly carry on the real diagnosi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ength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s mid-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and propose the factor in this foundation which restricts the Zhejiang Provinc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ternarionalization development:the management flaw of mid-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difficult of financing and the technical restriction of foreign development.Afterward propose three big strategic patterns choice to promote the inter 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of Zhejiang Province’s mid-and small scale enterprise:With big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attern,brand pattern and high tech garden area pattern.Finally propose countermeasure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ength of mid-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 in Zhejiang Province by the small business own and the government two aspects.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trategic pattern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和分析

目录 一、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企业国际竞争力管理方面的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对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中国各个产业中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第一产业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第二产业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第三产业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国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现阶段我国的制度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WTO规则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国内地区差异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我国法律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影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其他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各国提高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经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达国家的企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新兴工业化中国家的企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中国政府的合理干预..................................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提高教育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健全法律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内需............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一些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摘要]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合理;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薄弱已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约不正当的行为,已刻不容缓。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成因分析,探讨解决的措施。 [摘要]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合理;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薄弱已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约不正当的行为,已刻不容缓。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成因分析,探讨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还很不理想、很薄弱,主要表现为: 1.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健全、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着内容不完整、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些企业只具有某些基本的内部控制操作,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如财务控制的评价制度尚未建立, 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还未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遇到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时才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偏重于事后控制而忽视事前的预防控制,如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事前预测和控制很少涉及;有的企业内部控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执行;还有些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业务性质等实际情况,生搬硬套,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切实际,偏离控制重心。 2.内部控制在执行中失效 内部控制重在执行。很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仅“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根本不管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如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近年来,有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有的国有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繁荣,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不顾党纪国法,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利益。 二、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分析 1.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外部原因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实施当然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发挥。首先,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是内部控制不受重视的重要原因。经济体制改革后,理论上要求的政企分开在执行中并不彻底。其次,从法规建设上看,我国尚未形成类似coso 报告的权威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检查与评价缺乏统一的指导依据。 2.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内部原因 企业内部因素的不利影响是内部控制薄弱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人员素质偏低,观念落后,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从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人员的素

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2级物流管理(2)沈洁 150312078 摘要:中小企业由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又普遍存在着核心竞争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的问题。本文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分析 随着WTO承诺的逐渐落实,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瓶颈越来越严重,有专家指出,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应突出三大优势:本土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WTO“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下,贸易壁垒将逐渐打破,不同的生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本土优势所剩无几,形成后发优势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想取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必须在自身所处的价值链中打造独特的核心能力,即形成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点: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通过市场检验实现的,符合市场需求程度越高,为顾客创造价值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越大,企业的竞争也就越显著。可见符合市场需求的价值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性 2.领先性。本企业的竞争力与同一产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相比具有较大的领先性,这种领先性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独特性;二是不易模仿性;三是满足顾客需求的超前性。 3.整合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有机整合,单独的任何一项都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作为一个有活力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具有很强市场敏感力的组织系统要具有整合这些关键性要素的能力。

我国企业如何在国际上提高竞争力

我国企业如何在国际上提高竞争力 摘要: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投资日渐增多,我国如何在国际上的激烈竞争中提高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对外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塑造企业形象企业竞争关系品牌形象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战胜对手,与对手共舞,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形象竞争力正在成为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它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因此,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形象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企业形象现状 由于房地产具有价值量大、使用期长和办理交易复杂等特点,相关当事人在房地产交易活动过程中需要专门的知识和可靠的信息相助,所以自1988年深圳国际房地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首家房产中介公司成立起,我国的房地产中介业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欣欣向荣迅速发展起来。到上世纪末,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在全国已达到数千家,内容涉及新盘营销代理、二手房买卖、房屋租赁、估价等等,整个市场业务日趋完善。 但是,由于发展初期行业进入壁垒不高,以及当时市场的发展盛况,导致我国的房地产中介业形成了快速发展下良莠不齐,甚至鱼龙混杂的局面。很多中介公司只是租个店面,借来几张经纪人资格证书,再招一些销售人员便开始开展业务。更有甚者,只是利用本来铺面的多余空间贴上房屋租赁或者买卖广告,便开始从事此项工作。这些企业没有专业的信息收集途径,没有专业的经纪人队伍,没有合理的管理方式,甚至没有合格的经营许可证。于是经常发生老板卷房款潜逃,或者收取佣金并没有向顾客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被揭发等事件。不可否认,目前有很多正规的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拥有专业的经纪人队伍、估价人员和良好的声誉。但是仍然有许多公司不顾及长远发展,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破坏了我国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的形象。大部分人在提及房产中介便心生戒备和排斥;而且入世以来,国外已经有很多大型的房产中介机构入驻中国,未来的时间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因此,增强竞争力,树立良好的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形象塑造的意义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性质特点的总体印象和评价,是企业自身的行为及形象在公众心灵上的投影。从企业所表现的内容看,企业形象由产品形象、服务形象、环境形象和人员形象组成。在信息量巨大的21世纪,良好的形象已经成为企业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塑造好形象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下吸引顾客、扩大市场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获取社会公众支持的手段。 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昌盛时期,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也风声水起,坐享其成于源源不断的房源和需求客户。但是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如2007年国家提高第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和全年六次加息及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住房需求的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严重打击了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交易量的大幅度下滑造成一些中介无法继续经营,伴随着种种丑闻纷纷倒闭。例如2007年11月,曾经的“全国房地产经纪百强企业”深圳中天置业的老板携款潜逃,于是这家曾拥有140家门店、2000多名员工的中介公司一夜间崩盘。这个事件成为近年来中国房地产领域发生的最恶劣事件之一,中介服务企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也随之急剧下滑。之后不到三个月,中国最大规模的地产综合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创辉租售又传出大部分门店关闭,且拖欠员工工资的消息。一系列的负面消息使得中介服务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郝国森 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20年第07期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层出不穷,时常发生会计报告造假、管理风险事故等现象,对企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鉴于此,文章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为题,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若想占有市场地位,必须加强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然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同时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近些年,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项目也不断增多,作为企业领导一直比较注重企业内部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然而却忽略对内部控制意识的重视,这就导致不少企业领导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同时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也了解的甚少,根本不懂得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时常将成本控制与内部控制弄混,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完成。 (二)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许多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在内部控制活动举办期间,没有科学理论支撑,也没有健全的体系,一时间很难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过于看重经营模式和经济效益,往往忽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导致企业自身约束不到位,管控力度不强,严重情况会导致企业内部失去控制。除此之外,企业在实际项目运营中,忽略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结果出现内部控制评估不合理的现象,由此可知,企业只有构建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估体系,才能提供有效的业务评估数据,确保内部业务评估的有效性。 (三)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已备受人们关注。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那些新兴的中小企业息息相关。但同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的缺陷和障碍,而只有通过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本文在对中小企业及其国际竞争力进行论述后,对从中小企业自身和政府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现阶段的不 足,提出了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字: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对策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19世纪及20世纪上半期,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小规模生产只是工业化早期的特点,进入中后期,大型企业将占统治地位。然而,近几十年世界发展的事实是不但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在被大企业左右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们与大企业一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快车上两个不可缺少的车轮。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得以提升,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成为理论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培育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理论界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引起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已逐渐发展、壮大,不容我们忽视。所以本文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心,阐述了相关理论 及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章与书籍逐步多了起来。 林汉川、魏中奇在《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一书中着重探索了中小企业的在理论、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共生模式与战略、中小企业的群落理论、中小企的产业与区域定位、中小企业的生命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与战略体系、小企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等题。史忠良在《小企业发展研究》中,从政策角度指出: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创环境、进行产业导向、提供政策扶持和形成服务体系上。严红、李青在《小企业经营宝典》中,针对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冲突问题上进行了论述。如小企业的成长之路、小企业的经营战略、用人之道、营销策略理财战术、创新、全球化经营等专门作了 阐述。 国外有关中国中小企业的研究主要有:Eric W.K.Tsang研究了中国家族企业(Chinese Family Business)的国际化过程。Yadong Luo对华南的乡镇企业进行了研究。Raymond和B1 il i(2001)认为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21世纪,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组织学习能力"0具体而言,这种学习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活动:(1)知识的掌握;(12)信息的传播或分享:(3)对信息的分析:(4)对知识的应用。 综上,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得比较深入,但是他们的研究背景大多以欧美国家的中小企业为主。针对中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得不多。 2 中小企业及国际竞争力概述 目前在中国,中小企业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界定企业规模的实践问题:中小企业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加入WTO,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 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特点及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 此,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变得尤为重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