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建法律与人权

新建法律与人权

新建法律与人权
新建法律与人权

第二十八章法与人权

第一节人权的概述

基本原理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圣经》告诉我们“神爱世人”,每一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上帝赋予的自然权利,人们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命权、平等权、自由权等。具体而言,如自由权可以分为言论自由、信仰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出版自由等;生命权除了包括生命以及身体不受非法侵害外,还应包括物质上不陷入匮乏的权利,精神上不陷入恐惧的权利等;平等权就更加广泛了,除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外,还有就业平等,受教育平等,机会平等等等,这些权利都由自然法予以保护。

自然法是人类最早的法律形式,由于起源各异,其中混杂有各民族、种族的传统和风俗。早期基督教神学家也将自然法传统融入了基督教教义。希坡主教奥古斯丁,他将自然法视为人类祖先堕落之前的状态;同时,返璞归真的生活不再可能,人类需要代之以求援于神圣法和上帝的恩典。著名《神学大全》的作者托马斯?阿奎那恢复了自然法的独立地位,他声称,作为人类理智尽善尽美的结晶,自然法可以接近,但无法完全代表神圣法。也即神法高于人法,人法必须服从于神法,这无疑为以教皇为代表的教会所欣赏。随着世俗化的教会与世俗政权的结合,被神化的自然法为“君权神授”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宗教和世俗政权统治民众的工具。

既然基督教会始终申明神爱世人,那么自然法就应当反映维护人类自然权利的性质,而非人利用神来压迫人的工具。那么自然权利的内容以及“什么构成了人类的幸福”便成为决定自然法核心内容的关键。到了17世纪,这种人造“自然法”遭到了来自部分人群的义正词严的批判。出生于牧师家庭并从小接受清教徒教育的托马斯?霍布斯独创了一套符合众人意志的自然法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权利,人民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反对君权神授论。同是出生于清教徒家庭的约翰?洛克发展了托马斯?霍布斯的思想,将自然法融入了他的许多理论学说与哲学体系中,尤其是在《政府论》中。他认为政府的权威只能建立在被统治者拥护的基础之上,当代理人背叛了人民时(即违背自然法原则时,如强迫人民做违背良知与道德的事)这种政府就应该被解散。正如约翰?洛克所言,“人民仍保留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当他们发现立法机关的行为与其职责相违背时,就会将其取消或改组……”。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中也写道:“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话,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解决了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权力主体问题,从此人类逐渐明白了“神爱世人”在国家政治中的含义,主人终于回到家,而那些盗窃的园户终于被一个个撵出了葡萄园,(路加福音20:9-16)世界上再也没有皇帝和国王的位置了。经过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及近代几次大的民权运动影响,“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今天已经深深烙在人们的脑海中、、、、、、

一、人权的含义

1、人权法就是国家制定的公民享有一些权利...自己在生活中都有很多

的权利。

2、人权,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权利。

人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它的主体必须是全体人类。正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指出的那样:一切人,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国籍、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区别,都有资格享有人权。从理论上讲,只要是人,都应该享有人权,人人如此。

第二,它的内容必须体现人的自由和平等。自由和平等一直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从人权的角度讲,自由就是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平等就是使人享有相同的地位、权利和尊严。在国际人权法和各国宪法中,人权的规定都是指向自由和平等的,都是对人的存在和价值的普遍肯定。

简单地讲,人权是指人依其自然本性和社会本质享有或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之所以是人权,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尊严,体现了正义、公平、人道、善等美好的人类精神和价值。离开了人权,人类就无法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人权是人类安全和幸福的保障,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

3、一般意义的人权:人的价值的社会承认,是人区别与动物的观念上、道德上、政治上、法律上的标准。分为应有人权、法定人权、实有人权。

4、法律意义的人权:宪法制度保障的、规定的基本权利。

5、基本权利:对于人和公民不可缺乏、不可取代、不可转让、稳定性、母体性、共似性权利。

二、人权的发展(教材443页)

1、人权观念的产生

人权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产生了人权的思想萌芽,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产生了向往大同的人权理想,但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权概念。

现代人权概念是反抗封建国家压迫、专制、特权和等级制的产物,它是由17、18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第一次提出来的。多年来,人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资产阶级人权的产生和实践。在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把人权概念转变为国家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人权理论非常美妙,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制度限制了人权价值的充分体现。法律上的平等是以事实上的不平等为内容的,金钱的特权代替了封建的世袭的特权,从本质上讲,这种人权是资产阶级的特权。

19世纪中期,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产生为标志,人权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反映了人类追求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美好愿望。但要实现人权的真正理想,首先必须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代表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全面要求,是人权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使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享有了广泛的基本人权,这使人权概念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深化和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国际人权的形成和发展。国际人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促使世界人民认真思考:人类的命运和尊严要靠什么来保证?1945年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第一次把“促进对人权的尊重”确立为联合国的三项宗旨之一。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颁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从全球性的层次确立了人权作为人类尊严之根本的崇高地位。《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标志着人权从国内法领域走向国际法领域,也标志着当代国际人权运动的开始。人权成为我们时代的观念,受到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国家的普遍接受和承认。

三、人权的内容

1、个人人权、

2、集体人权

3、国际人权

四、中国的人权观(教材445页)

1、1991年11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国人权状况》第一次系统明确阐述了我国的人权观念

当今的世界,人们对人权有不同的理解,在人权问题上存在着尖锐

的争论。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人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一复杂的概念:

首先,人权是一种道德权利,反映了人权的道德根据、理想和目标。它表明人权是先于国家法律的,是人本身具有的权利。不管国家法律是否承认,人权都是存在的。这一道德权利是评判法律、社会制度和现实是否合理的道德标准。

第二,人权是一种法律权利,即受到国家宪法和法律承认的人权。人权不转化为法定权利,就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和权威,就无法同专制、特权、残暴等非人道的东西相对抗,人权就难以实现。作为法律权利,人权的原则和内容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体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一系列制度。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权是一定的社会制度。它表明:人权是国家和社会制度的价值,一定的社会制度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社会人权的性质和程度;另一方面,人权要求国家制度的保障,国家负有尊重和保护人权的义务。

第三,人权是一种现实权利,即人实际享有与行使的权利。人权只有转化为现实权利,才对人有实际的意义。再完美的人权法律,如果不能转化为现实人权,就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人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的程度。这是人权发展中,最困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四,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人权必须是普遍的,这是人权的内在要求。每一个人,无论生活在哪里、无论在什么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背景下,都应该平等地享有人权。但是,人权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并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人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和历史发展的。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各国在实现人权普遍性原则时,采取的政策、措施、方法、道路等必然有所不同。照搬别国人权模式,或把自己的人权模式当成是唯一的模式让世界接受,都是行不通的。

第五,人权是公民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统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是实现多方面人权的政治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享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物质基础。这两大类权利是不可分割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六,人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权利与义务不可分,但在两者的关系中,权利是基本的,权利是义务存在的根据和意义,设定义务是为了保障人权,而不是相反。

第七,人权是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的统一。个人人权的主体是个人,内容主要是指人身人格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集体权利主要是指社会群体、民族和国家等集体应享有的各种权利。个

人人权是集体人权的基础,集体人权是个人人权的保障。

第八,人权是权利与权力的统一。现代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人权是公共权力的来源和目的。主权在民是人权的内在要求,政府的制度安排必然体现这一民主原则。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和罪恶,侵犯人权。人权要求制约权力,实行法治。

第九,人权在本质上是属于一国内部管辖的事务。自从联合国成立以后,人权具有了国际保护的一面,各国如何对待其公民要受到国际人权法义务的限制;但是,一个国家的人权问题主要是靠主权国家自己采取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来解决。在人权问题上,既要反对以人权的国内性抵制人权的国际保护,对于大规模侵犯人权的严重事件,国际社会都应当进行干涉和制止;又要反对以人权的国际保护为借口否定主权原则,干涉别国内政。

第十,人权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达到真正普遍的人权,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途径。促进人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追求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先进和优越的一个重要尺度。

3、人权的价值

人权是一定时代作为人所应当具有的,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社会属性为本质的人的权利。这一人权定义喻示了人权的基本属性。

1、人权具有时代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具有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因而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就具有不同的人权条件、人权标准和人权状况。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可能存在绝对同一的人权。因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人权是由一定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所决定的。

2、人权具有应然性

人权不仅是实际意义上的权利,而且更是应然意义上的权利。它是现实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基础上的应

然权利。应然的依据并不是人们的意想天开或随意假设,而是人的社会生活条件。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为人权的存在状况提供了基本的质、量限额,即一定的度。这个度就是应然人权的准线,它往往成为一定社会人们用以衡量当时人权状况是否良好的标准。由于人权具有应然性,因而人权必须以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为基础,并不因现实中人权的实际状况的落后而降低水准。正因为人权具有应然性,人们才利用人权来批判否认人权、歪曲人权的罪恶行径。

3、人权具有自然性

人权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的权利。人的存在必须以拥有自然生命作为前提。人权首先是为满足人作为自然生命的需要而成立的。人的生存权、健康权、安全权等最基本的权利,是人权的首要内容。没有这些最基本的权利,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而这些最基本的人权,无不是基于人是拥有自然生命的存在而产生的。人权的全部内容都以

人作为自然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为根据。

4、人权具有社会性

如果人权缺乏社会性,人权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人权是在人与人的相对状态中存在的。孤立的个人根本就不存在人权问题。人权是在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为了防止人与人之间不以对人的态度对待他人而产生的。人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的文明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人权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离开了社会谈人权,人权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没有人权可言。

5、人权具有平等性

人权是一定时代的人都应当具有的作为人的权利。既然人权是人都应具有的权利,那么人权就必然是一种普遍的平等权。普遍到人人都应有的程度,是人权的一般要求。人权不是特权。平等是人权的根本内容,特权是对平等的反动。如果一部分人享有特权,另一部分人就会被剥夺部分或全部人权。特权与人权根本对立。同时人权作为平等的权利也反对歧视。歧视是否定人权的、与特权相呼应的另一极端。歧视同样是对人权的践踏和否定,存在歧视,与存在特权一样,人权都必然受到侵犯。既反对特权又反对歧视是人权平等性的基本要求。

6、人权具有属人性

人权是人所应具有而且仅归属人的权利。它与神权、动物权等相区别。在历史上神权对人权的压抑、歪曲、否定都曾经有过。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为此作出了极有力的说明。在神权之下,人只是神的奴仆、附庸。社会的主体似乎是神而不是人。神的权利高于人的权利、神的尊严高于人的尊严。在现代西方,动物权又喧嚣一时。对动物的保护是必要的,但它只是人权的延伸,是为人权服务的,是人类理性进步的结果。任何将动物权与人权相提并论,或将人权直接赋予动物,甚至视动物权高于人权的法都是错误的。这样的法实际上是对人权的亵渎,也是法的悲哀。

7、人权具有阶级性

人权是人的权利。由于人具有阶级的划分,因而人权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属性的差别。不同阶级的人,拥有不完全相同的人权概念、人权追求和人权标准。在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人权观念。他们有各不相同的人权企求、人权目标,而且对同一人权状况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标准。在同一社会中,一个阶级认为符合人权的事项或行为,另一个阶级完全可能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历史和现实中,不同阶级的人权之争已反复说明了人权的阶级差异。

8、人权具有共同性。

否认人权阶级性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而否认人权共同性的观点也未必正确。人权是人的权利,除了人的阶级性对其具有影响以外,人的其他属性也对人权具有影响。阶级性是人权的重要属性,甚至本质属性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属性。因为不管人的阶级划分如何,人总是人。人都有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人的思想。人都需要生存、安全、健康、平等、自由。人权虽然阶级属性不同、在不同主体上实现的程度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是人人都向往的权利。人权的共同性与人权的阶级性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它们完全可以同时并存,并行不悖。人权具有阶级性的同时也具有共同性。

9、人权具有国内性

尽管人权问题愈来愈具有国际性,但可以肯定,人权问题首先还是一个国内问题。在国际社会中,各个主权国家都通过自己的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了本国的法律人权的地位、范围和基本内容。每个国家的人权状况也首要地取决于本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决于本国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当然也取决于本国的国家性质。一定阶级占据着一国的统治地位,其统治阶级的阶级性也就决定着一国人权的性质、状况和发展。各国国内法律、道德、习惯、风俗等对人权的制约作用均不容低估。而保障人权的实现,基本上也是由各国独立地进行的。人权的国内性应予充分肯定。

10、人权具有国际性。

人权在具有国内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在现代国际社会,许多国际公约都有关于人权的规定,也客观地存在着关于人权问题的国际惯例。对此是不应否定也无法否定的。在国际法律实践中,民族、种族、妇女、儿童、难民、战争受难者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国际人权的主体。自决权、生存权、发展权已成为了国际人权的重要内容。人权的国际性与人权的国内性并不根本对立。在承认人权国际性的同时,我们一方面要反对以人权国内性为借口而抵制或对抗国际人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对将人权问题的肆意国际化,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如何使人权国内性与国际性得以协调统一,将是一个十分重大的人权课题。

(1)是人的利益的度量分界

(2)是人对公共权力评价的道德标准

(3)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共同尺度

3、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权纲领

含义:即我们的人权要求,是由我国的政治地位所决定的,是随着阶级意识的增强而不断明确的,也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的。

我国人权的特征:

1、人权主体的普遍性

2、人权内容的广泛性

3、公平性

4、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

5、人权标准的原则性与宽裕性的统一

6、国际性

第二节法律与人权

一、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446页)

二、人权需要通过法律保障(447页)

人权的法律化问题

有人认为人权是一个政治概念,有人认为人权是一个道德概念,也有人认为人权是一个法律概念,等等。实际上人权既是政治概念,也是道德概念,还是法律概念,……。人权的内涵丰富、外延广博。法律人权不过是人权之一部分,不过是法律化了的人权而已。

人权的许多内容之所以需要法律化,这是由法律人权与道德人权、习惯人权等相较具有独特的优点所决定的。首先,法律人权具有明确肯定性。凡是法律化了的人权都比一般的道德人权、习惯人权等更为明确、肯定,更易于为权利主体所主动行使和享有,为义务主体所自觉尊重和保障。其次,法律

人权具有国家强制性。人权如果没有法律化,就不可能获得法律的国家强制力保证,人权就难以有效地切实实现。对于有些人权来说,是否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并不重要,但有些人权,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就无法实现,就可能遭到侵犯和干扰。

并不是所有的人权都需要和能够法律化,人权的法律化不宜过宽。人权包含着法律人权、道德人权、习惯人权等,对于那些无需法律化的人权,如果勉强法律化就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由于人权内容、范围过于广泛,无法实现对人权的全面法律化,良好的愿望成为泡影;二是有的人权,法律化与不法律化并无任何实际意义,人权法律化的努力成为多余和徒劳;三是有的人权法律化后反而不如不法律化的好,它不仅无益于人权,而且还会有害于人权。

人权的法律化范围也不是愈小愈好,人权的法律化也不宜过窄。应当法律化的人权如果不法律化也不行。它可能使人权的权利主体忽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人权,当然也就不可能主动的行使和享有人权;它可能使人权的义务主体不履行人权义务,不尊重、不保障他人的人权,推卸应有的人权义务,侵犯他人人权;它可能使有的人权因缺乏国家强制力保障而无法实现或遭到损害。

要使人权法律化的范围适中,既不过宽也不过窄,就必须确立人权法律化的基本条件。只有具有这些条件的人权才可以,也必须予以法律化。然而要确立这样的基本条件是十分艰难的。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会遇到很大很多的难题。在此,我仅从普遍意义上探寻一下人权法律化的基本条件。

其一,法律化的人权应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允许,具有法律化的社会物质可能性;

其二,法律化的人权应为社会精神生活条件,尤其是思想文化的发展所允许,具有法律化的社会文化可能性;

其三,法律化的人权应为人们普遍具有,是一般主体的权利而非个别主体的权利,具有法律化的主体普遍性;

其四,法律化的人权应需要法律保障,没有法律保障就难以成立,具有法律化的现实必要性;

其五,法律化的人权应在立法上可以表现为法的权利,在实施上可以依法实现,具有法律化的可操作性。

同时具备以上五个条件的人权即可法律化,转化为法律人权。从上面的基本条件中也可以看到,人权的法律化并不仅是指将人权纳入法律规范的具体规定中。这固然很重要,但它还只是人权法律化的第一步。人权的法律

化既包括立法上的法律化,也包括实施上的法律化。如果说人权在立法上的法律化是指将人权表现为法的权利,那么人权在实施上的法律化就是将人权作为法的权利予以实现

第三节法对人权的保护(当代中国人权的法律保障450页)

一、人权的国内法保护

(1)宪政保障

(2)立法保护

(3)行政保护

(4)司法救济

二、人权的国际法保护

1、国家加入公约承担保护人权义务

2、有关人权保护的国际机构负有调查、监督人权问题及其解决情况的职责

以《欧洲人权公约》为核心的欧洲人权保护机制——基于第

14条的相关案例研究

一、欧洲理事会1、欧洲理事会概况1949年8月10日,欧洲理事会咨询议会法律事务委员会,将《欧洲人权公约》草案提交提交咨询议会,于1950年8月7日由部长委员会正式通过了《欧洲人权公约》。2、欧洲理事会对欧洲人权进程的影响欧洲理事会的最初缔造者们联合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促进作为共同遗产的观念和原则并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在《欧洲理事会章程》中,又明确地表明欧洲理事会是建立在尊重人权和法律至上的基础上。毫不夸张地讲,能否促进或推动人权的保护和发展是欧洲理事会工作的中心1。二、欧洲人权法院1、欧洲人权法院的组成欧洲人权法院由与公约缔约国数目相同的法官组成。至今公约共有41个缔约国,因此人权法院也有41名法官。2、欧洲人权法院的审理程序根据法院规则的规定,申诉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经申诉人或其代理人签字提交到法院的书记官室:申诉分国家和个人两类。前者应包括申诉国、事实说明、声称违反公约及其理由的说明、就可受理性的标准所作的说明、... (本文共2页)

区域性人权保护研究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后,国际社会更加感到人权国际保护的重要性。由于种种原因,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进展缓慢。相比而言,区域性人权保护的效果要显著得多。目前,国内学者或是从国际法学角度,或是从国际政治学角度对人权保护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总的说来,中国学者对区域性人权保护的关注较少,或主要研究欧、美区域性人权保护而忽视非洲区域性人权保护。关于区域性人权保护,国内尚无系统研究。事实上,区域性人权保护在人权的国际保护中走得更远,尤其是非洲区域性人权保护对第二代和第三代人权的确认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区域性人权保护是国际人权保护的有效途径。它丰富了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完善了国际人权的权利主体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对人权的国际保护有重大启迪作用。 (本文共88页)

论《欧洲人权公约》对同性恋者权利的保护

由于广泛存在的误解和歧视,同性恋者的权利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目前在美国、加拿大以及多数欧洲国家,同性恋者权利已经越来越受到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关注和重视。从国际人权法的层面来看,只有《欧洲人权公约》这一区域性国际人权条约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明确肯定了对同性恋者权利的保护。通过研究以《欧洲人权公约》及其实施机制为核心的欧洲人权保护机制在保护同性恋者群体的权利问题上已取得的经验,可以发现国际人权法在群体权利保护中的作用及其对相关国内法的影响。本文从对同性恋者的基本认识入手,通过介绍《欧洲人权公约》及其实施机制,为重点分析欧洲人权法院在适用《欧洲人权公约》对同性

恋者权利进行保护的具体案例进行逻辑上的铺垫。探讨机制如何运行以及权利于其中如何得到保护等问题,意在找到更大范围内的同类权利保护发展的可借鉴之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说明了本文话题的缘起、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正文部分

共分为四章。... (本文共58页)

试析《欧洲人权公约》中的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当代人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国际人权保护制度的基本要求。而《欧洲人权公约》构建了当前最受人关注,也是最为成功的人权保护体系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欧洲人权公约》中的权利和自由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厘清平等原则在这一重要区域性人权保护文件中的重要地位极其影响。在文中共用四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分别是第一章、平等原则及其在《欧洲人权公约》中的规定;第二章、《欧洲人权公约》中的权利平等;第三章、《欧洲人权公约》中的禁止歧视条款;第四章、与平等原则相关的合理性问题。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平等原则的地位、作用和研究进展,以及在《欧洲人权公约》中的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结构。第二章主要通过对各项权利和自由的分类分析,从中寻找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第三章主要研究第14条禁止歧视条款及其与公约其他条款的逻辑关系和实践中的相互影响。第四章则探讨了公约在判断平等抑或歧视中所适用的合理性衡量标准。尽管这一标准并未在条约的文本中出现,但是在实践中却有...

欧洲人权法及其理论思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权”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辞藻之一,并成为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权问题基本上是被当作纯属国内管辖事项来对待的,人权应受国际保护的观念尚未被各国接受。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惨不堪言的战祸,特别是对得意日法西斯暴行的深刻反思,成为战后人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基本起因。各种国际人权保护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建立起来了。但受政治、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约,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建立的全球人权保护机制对其成员国没有强制力,这就大大地影响了人权保护的效力。欧洲各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主要受害者之一,它们怀着建立一个强制性的、有效的人权保护机制的强烈愿望,建立了以《欧洲人权公约》为基础的、行之有效的人权保护机制。随着实践的发展,《欧洲人权公约》在欧洲人权保护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该现象的研兖也逐渐深入。到目前为止,中国法学研究虽然对欧洲人权保护也有所涉及,但对该问... (本文共51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2005年

论欧洲人权机制对欧盟成员国实际拘束力的差异及原因

自近代以降,人权一直是人类社会中的核心问题,在近现代历史上曾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和制度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联合国的建立,人权更是成为国际社会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因为与和平、发展相并列,人权是联合国的三大目标之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权的全球治理规范体系开

始逐步形成,人权成为国家间交往的一个常设性话题。在西方也已经基本形成所谓的人权高于主权的舆论共识。那么,面对人权问题在国际政治中迅猛发展的势头和日益深化的影响,国家主权是否已经开始被人权解构?主权国家构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否正在衰落并最终走向瓦解?当代国际体系中人权与主权的关

系究竟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西方人权高于主权的观念是否已经真正具有完全的

普遍性?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以迄今发展最为成熟的欧洲人权机制以及欧盟成员国对该机制的反应为研究对象,借助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专注探讨欧洲人权保护机制以及该机制运作框架下欧盟各成员国国内涉及人权保护的法律和政治制... (本文共154页)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后,上海市卫生系统即着手研究落实方案,今年1月13日上海卫生局印发了《关于本市医疗机构在劳动者健康检查中切实保护乙肝表面抗

原携带者隐私权的通知》,并于4月1日正式下达到上海各医疗机构执行。$$上海市卫生局医政管理处有关人员介绍说,为落实《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该局提出了一些具体工作要求,着重于操作方面。《通知》要求,除被检者主动提出要求检测且检测结果仅反馈给其本人,以及用人单位能够书面证明被检者将从事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的工作这两种情况外,医疗机构不得在劳动者健康检查中增加乙肝两对半这一检测项目。同时在操作上指出,“按此原则对劳动者健康体检的格式化表格(常规体检项目)进行修订”。$$“这个《通知》,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隐私权的保护制订了具体的、可执行的措施。措施的‘精髓’就是‘不检查’

2、一、导言“反歧视行动”或“扶持行动”(affirmativeaction)由美国肯尼迪总统率先推行,希望改变美国社会因民族和种族差别导致的不利性,推行机会平等理念。美国社会有很多种族,其中以白人为主,其他少数民族包括黑人,西班牙裔和亚洲裔等。鉴于种族和民族的多样性,推广这项活动的目标是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让各个种族的人都能享受到最多样化的福利。这种机会均等的主张是在1965年6月4日约翰逊总统的讲话中提出来的。他宣称,“自由是不够的,…,比如就一个被镣铐束缚多年的人来说,你去解放他让他站在比赛的起跑线上,然后对他说,‘你可以自由地与其他人竞争’,而你认为是完全公平的”(Kahlenberg,1996)。约翰逊总统明确指出,必须采取进一步行动,以确保机会平等。反歧视行动被许多领域广泛采用,如就业、公共工程承包和高考,以保护少数族群不受歧视和最大程度开发自身潜力为目标,这项行动看起来非常成功。如今,这项行动的目标已经发生了改变。据卡伦... (本文共7

3、按照《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纠正歧视行动(Affirmative Action)①是指“企图消除现存的和继续存在的歧视、纠正过去存在的歧视带来的久拖不散的负面影响、并且建立制度和程序以防止将来出现歧视的一系列活动。”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纠正歧视行动往往是指立法机关通过立法,行政机关通过制定

行政计划或行政措施,一些社团或企业组织采取一些方法措施对处于不利境地的个人或团体的处境加以改善的活动的总称。纠正歧视行动在本质上是把因依某种根据而存在但却处于不利境地的个人或团体作为受益对象,予以特别的关怀而给予法律、政策或措施上的优待。《加拿大人权宪章》③以专门条款规定了纠正歧视行动的宪法制度。加拿大国内有学者认为,《加拿大人权宪章》确实包含两个受到宪法学者高度赞扬的规定,其一是男女平等的规定(第15条第1款),其二是纠正歧视行动的规定(第15条第2款)。④可见,纠正歧视行动的规定是加拿大现行宪法的一个亮点。加拿大纠正歧视行动的宪法制度是由... (本

人权法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及平衡点

(

引言

2006年12月20日—-21日,本人出席了由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和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大学的人权法教学研讨会”。本人提交并在会议上介绍了《人权法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及平衡点》的内容。日前,主办方告知准备出版那次会议的论文集。故重新又对该论文进行了一些修补。国际人权法也是本人开设的课程,为此,“人权法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及平衡点”就成为了本人思考的题目。

《人权法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及平衡点》

(管建强*)

一、人权法教学的概况和意义

我国对人权概念的认识曾有失误,有人很长时间内把它当成资产阶级的东西来回避、来批判,人权因此成了禁区。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人权问题开始关注。1991年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向全世界宣告社会主义中国对人权概念的正式接受和对人权问题的理解。1997年“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

论我国民法对人权的保障

论我国民法对人权的保障 一、人权概述 (一)人权的概念 人权的概念和性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不同的阶级和国家利益,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不同的界分方式。目前,学界尚未有一个为众人共识的人权概念。有的学者认为,人权是人生而享有及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及其不可缺少的延伸权利。英国学者米尔恩认为“人权概念就是这一种观念:存在某些被承认与否都在一切时间和场合属于全体人类的权利,人们仅凭某作为就享有这些权利,而不论其在国籍、宗教、性别、社会身份、职业、财富或其他任何种族、文化或社会特性方面的差异。”[1]有的学者在分析了现存国内外众多人权概念之后,给人权下了这样的定义: “人权即人的权利,是人应当享有的,并被社会承认的权利的总和。” [2]笔者认为,人权,就是人人作为人类成员应该享有的尊严、价值和自由;人人在行使权利和享有自由时,应当负有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二、我国民法对人权保护现状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一定范围内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实就是在保障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而财产权和人身权是权利主体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因此,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能充分体现对人权的保护。民事法律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许多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对民事主体人权的保障措施。 (一) 《民法通则》中关于人权保护的条文 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一百零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 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 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 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二十六条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七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八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四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 停止侵害; (二) 排除妨碍; (三) 消除危险;

宪法学-论人权与宪法的关系

论人权与宪法的关系 摘要: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本文讨论宪法与人权的关系,认为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虽然人的权利是天生所有的,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明确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应有人权向法定人权转化的必要和中心环节。同时,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最根本的问题,避免公权力对基本人权的侵犯。 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机制,人权保障条款

前言: 历史地看,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突出宏观上的国家权力的控制到微观上的正面规定基本权利的转变。我国宪法与现代宪法有暗合之处,但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所以本文旨在探究宪法和人权关系的基础上,探究我国的人权保障情况。 一、人权理论的历史演变 什么是人权,中外学者界定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人权的原意是指某种道德观念或价值观念,因而它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有的学者认为:人权即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人民主权原则经宪法确认之后,人民即国家的主权者,自然应该成为享有人权的主体。有的学者指出应从三个层次去揭示人权的内涵:首先,人权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属于应有权利的范围,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权利。其次,人权就实质而言,是国内法管辖的问题,又是一种法律权利。最后,人权还必须是一种实有权利,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权利。美国伦理学家A·格维尔茨认为,人权是指一种狭义的权利,即主张权。这种权利的结构可以理解为:A由于Y而对B 有X的权利。它包括五个因素:(1)权利的主体A,即有权利的人;(2)权利的性质;(3)权利的客体X;即权利指向什么;(4)权利的回答人B,即具有义务的人;(5)权利的论证基础和根据Y。在这五个方面,都充满了学者的争论。另外一位美国学者科斯塔斯·杜兹纳认为:“人权”是一个复合的范畴。人权有时指人,有时指人的自然性,与人道主义思潮以及其法律形式密不可分。还有学者认为人权只能在道德

人权问题的国际法思考试论人权的性质

人权问题的国际法思考试论人权的性质来源:作者: 人权,是指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人权是指各国国内法规定的本国公民个人享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人权问题基本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围绕人权问题所进行的斗争也表现在人权的概念上,传统的资产阶级人权概念,比较强调个人基本权利和政治权利。联合国1966年通过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盟约》和《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均在第一条规定:“所有民族均享有自决权,根据此种权利,自由决定其政治地位及自由从事其经济、社会与文化之发展。”联合国于1986年通过的《发展权宣言》:“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上述规定,包括个人人权、集体人权,不仅指政治权利,而且包括国家和民族的权利。所有这些都大大发展了人权的概念。 关于人权的性质,西方国家的一些国际法学者主张,“人权没有国界”、“不干涉内政原则不适用于人权问题”,甚至还有学者提出,人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人权原则要取代国家主权原则而成为国际法的基础。西方学者的这种主张往往被某些国家所利用,成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的工具,这是与人权保护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人权具有二重性,即人权的国内法属性和国际法属性。内国的人权保护是由国家制定法律,通过各机关的执行来实现的。国际法中的人权保护只是针对人权的国际法属性,任何国家以人权为幌子,对别国人权问题指手划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是强权政治的表现,不具有合法性。 一、人权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一)人权概念的产生。人权概念是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首先,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提出了“人权”的概念。他认为,自然法的基础是自然理性,人拥有一种自然的权利,是不能废除的。他主张人的生命权和人身自由是不可侵犯的,并在其著作《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首次使用了“人的普遍权利”和“人权”的概念。其后,荷兰的斯宾诺莎(Spinoza,1632—1677)、英国的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法国的孟德斯鸠(Montesqieu,1689-1775)和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都进一步提出和阐述了“天赋人权”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卢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认为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对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 1、人权规范的出现。人权规范最早产生于国内法,英国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和1689年《权利法案》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载有人权规定的法律文件,也是西方国家人权立法的初步形态,它确立了以法律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制度。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确定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原则,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法国1789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通过后,成为1791年法国大革命后的第一部法国宪法的序言,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人权原则,该宣言又被称为“第一部人权法典。” 2、国际法上人权规范的出现。一般认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问题开始进入国际法领域。由于在战争期间和战后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严重违反人权的情形,人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严重关注,国际上出现了一些关于国际人权保护的公约和规定。如1926年国际联盟主持制定的《禁奴公约》和1930年的《禁止强迫劳动公约》等等,都是关于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但是,当时的人权概念并没有形成公认的国际法

宪法修正案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意义

宪法修正案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国历史上,人权第一次明确地载入宪法。这不仅仅是宪法学界、人权理论界的一件重大事件,而且在我国人权实践、政治生活中具有深远意义。人权载入宪法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尊重人权,表明国家的政治态度和基本立场;保障人权,反映政府的庄严承诺和政府职能观念的转变。就刑法理念而言,传统刑罚功能认识中强调惩罚的功能,即刑法的功能主要是惩治犯罪,但随着对人权理念的深化,我们渐渐认识到刑法应当具有保障功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是刑法的双重功能,忽视二者之一都是对刑法功能认识的片面。刑事法理论界和实践界已经对刑法惩罚与保障的二元功能形成了共识。这次宪法修改,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更进一步地从宪法权威确认了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权的高度重视,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首先,人权载入宪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人权而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的实现,以公民权利的行使和保障为前提和基础。这次宪法的修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重视人的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并与共产主义宗旨相一致。 其次,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发展的总结。它不仅仅反映了人权观念的变化,而且是人权实践发展的证明。新中国建立以来,人权事业不断得到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对特殊人群的保护(如残疾人的权利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老年人权利保障等)得以全面展开。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必然反映到宪法与法律中来。正如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根据实践中取得的重要的新经验和新认识,及时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的某些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因此,将人权载入宪法是水到渠成,是对这些年来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的一个总结。 再次,宪法关于人权原则的规定是人权保障制度走向法治化的里程碑。人权原则入宪为人权法治化提供了宪政基础,宪法是国家制定基本法律、普通法律、其他法律规范的基本法依据,人权原则入宪对其他法律法规更充分地规定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从人权原则入宪

刑事诉讼人权保障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0春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 姓名:张鑫 学号: 1012001203131 分校:西青电大 专业:法学 指导老师:黎鹏昊 时间: 2012年4月21日

目录 内容摘要 (4) 正文 一、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概述 (5) (一)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内容和范围 (5) (二)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重心及其法理基础 (6) (三)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意义 (8) 二、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 四、 参考文献 (15)

内容摘要 人权是指人的权利,包括人的生存权利,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权利。其作为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在刑事诉讼中,其与国家的权力的对抗最为激烈。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范围包括一切可能进入刑事诉讼的社会成员的群体人权,其重心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个人人权。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于制度的不完善和立法、司法理念上的偏差。本文主要以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内容、范围及其中心和法理基础为根本出发点,针对不同对象群体阐述了我国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存在的现状及不足,就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缺失的原因从机制制度、执法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论述了强化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是当代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立法的大趋势,也是发扬诉讼民主和健全法制的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刑事诉讼法向更加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 人权是指人的权利,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就人的基本权利而言,包括人的生存权利、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权利。它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即指一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人身自由和其它民主权利。人权问题的核心内容有二:其一是人权的范围;其二是人权的保障。人权的主流精神始终是防止和抵抗公权力走向恶政,它对人的价值已为世界各国所共识。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是刑事诉讼中的主要国家权力,这些权力如果行使不当,往往损害公民的各项自由和权利,甚至造成冤假错案。因此,在保障维护公共秩序基本功能得以发挥的同时,加强对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概述 (一)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内容和范围 刑事诉讼法中的人权保障①,不是在人权和人权保障的一般意义上来讲的,而是专指人权保障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内容及它所涉及的范围。以“人格尊严及平等”为核心的人权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其中任何人在被控告时,享有公正审判的权利是现代人权的重要内容。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大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从人权保障的主体来说,应包括司法机关以外的所有参加刑事诉讼的人。主要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判刑人、被害人和被 ① 于广义.论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理论观察,2006(12)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 宪法历来被称为人权保障书,人权的实现和保障离不开宪法和宪政制度。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努力奋斗的崇高目标。保障人权,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1991年以前的一个很长时期里,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和国家干部都曾认为人权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口号。这是很大的误解。其实,社会主义应当是最讲人权的社会。今天,我们把人权写进宪法,有利于消除人们的这种误解,有利于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加强对人权的保护。 一、人权的宪法保障机制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在宪法中做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二、宪法人权条款得以有效实现的途径 仅仅在宪法条文中明确规定“人权”,并无法保证这一条款的有效实现。我国宪法的规定往往是原则性、纲领性的,这些规定要落实到人们的实践生活中,还需要一系列的中间桥梁及制度构建来完善和引导这些规定的具体实现,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对人权的保障可以借助以下途径实现: (一)立法保障。 宪法中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性规定,从而确认了公民享有基本人权。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立法,通过普通法律的制定以确定从基本人权中派生出来的具体权利。目前,我国已存在一些关于权利保护的下位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 (二)制度保障。 宪法中虽然规定了“人权”,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宪法规范,并不当然意味着人权就可以得到保障。黑格尔有句名言:“公民必须体会到宪法是自己的权利,可以落实到实处。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其表,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

试论劳动法与劳动者的人权保障

试论劳动法与劳动者的人权保障人权,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联合国宪章》),按照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享有的权利。正是对人权的追求引导着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专制专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权意识,人权理论,人权制度和人权实现的不断发展完善。今天,承认人权,尊重人权和保护人权已成为国际法和世界各国国内法的一个根本准则,成为现代法制社会的一个根本目标,其中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方面的人权保障则是通过劳动法律的立法及实施来实现的,我国于1994年7月5日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他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充分地体现了保障劳动者人权这一宗旨,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体系作出了贡献。一、劳动法是劳动者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人权和人权保障涉及道德、政治、法律以及人的主观精神活动等诸多方面,本文仅从法律与人权和人权保障的相互关系的层面上来谈及这一问题。为了深刻认识这一点,我们在这里运用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的方法,从法律和人权的关系,即法律对人权的确认、维护和保障方面来作一理论上的分析,从而说明劳动法对人权保障的意义。(一)人权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必须由法律来调整和保护人权是人的本性或本质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人人都要求生存,要求自由,要求物质丰富和精神愉快,要求成为幸福的人,这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这是人权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另一方面,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界上。人和人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及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都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就必然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与矛盾,需要用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种形式去加以调整,故而社会关系的存在成为人权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在人类社会的一定历史阶段,人们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性质与状况决定着人权的性质与状况。人权的实现、保障和发展,只能在法律的调整下,使社会关系不断改善并趋于理性与和谐中才能实现。(二)人权的本质即人们应当享有的各种利益只能由法律来维护与保障“人们所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人们所追求的人权,就是受一定伦理道德所支持与认可的人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权的基础是利益。这里所说的利益,其内涵是极其广泛的。既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也包括人身权益。因此,无论是国内人权还是国际人权,总是意味着个人、群体、社会与国家相互之间在各种利益上的追求、享有和分配。在这里,人权体现为各种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关系。因此,马克思指出:“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即人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29页。)人们对权利的追求即对人权的追求,实质上是对权利份额所对应的特定利益的追求。在促进人类文明的动力系统中,最原始最深刻的动因即利益,而人权的本质恰好就是利益。人权和利益是同一事物表现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权即利益只有通过法定的权利、义务规范才能加以保障和实现。什么样的个人或群体,应当享有什么样的人权,如何确认和保护某项人权,均由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借助国家意志才能实现。[!--empirenews.page--] (三)法律是记载和保障人权的工具法律通过权利、义务这种法律规范去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人们对各种利益的追求方式对人权加以确认、维护和保障。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所追求的人权实即法定权利。法律是各种主体对于人权追求的记载的保障工具,列宁所说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同马克思所说,“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是一个道理。法律适应人类的权利要求而产生,以记载保障人权的实现为使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权与法律在内容、客体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同一性,两者有着不解的渊源。总之,制约权利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的核心,保障人权是我国法律的重要内容和最终归宿,人权关系、人权本质、人权原则和人权内容的调整、维护与保障从根本上来说都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来体现,并以法律作为保护途径。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人权保障体系。而劳动法是以保障劳动者人权为目的的人权保障体系的子系统。二、劳动法对劳动者人权保障实现的过程与条件劳动者人权是劳动者在劳动关系领域内所享

论自然法与人权的确立

论自然法与人权的确立 摘要:自然法对于人权的确立是一个必要的论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自然法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秩序,而这种秩序在我们的世界更多的被表现为一种和谐规律;而且对于人权本身来说,它需要自然法给予这种合理性的辩证。虽然这对于人权建立的整个过程来说只是一种理论基础,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如此重要,在现象与事件本身之中穿插着对于人类情感般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自然法;人权;秩序;哲学 人权的建立从来都不是那么地顺利,它的产生无疑是在一个充满困境的情势中逼迫着不自由的人们开始了他们的思维暴动。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暴动是一种政治性思维暴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自然法对它的合理性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也就是说自然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人权进行了一种存在意义上地辩护,并且自然法本身就有为各种生命体辩护的职责,因此,自然法对于人权的建立是一个必要的论证。 一、人权是一种意识存在 在人类世界中,秩序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往往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也会从所谓的一些秩序中产生。在这里,我们无疑会想到那些极权主义的后果,还有一些意识性特别强烈的民族主义,总是在这个世界制造着战争与纷乱,因此,自然法的定律总是被人为地打破,而且人为秩序本身的缺陷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暴露了出来。但是,人权绝对是属于人类共同事务的范畴,而且人权问题可以作为善意的纽带连接起人性与和谐秩序的关系。人权实现绝对是个自利利他的事件,对于个人而言,通过思索自己的人权问题而将自身的思维空间打开,使得他们封闭的心灵去接受其他生命体,因此,对生命的尊重必然会激发起人们的情感与理性步入一种相融的境地,而不是将我们的情感与理性拆开。而且情感与理性同时都是属于同一个人的生命现状,这要如何拆开呢? 我们不可否认,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为一些利益而去争斗,但是他们却充满了对自身利益的欲望。他们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人 权)【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人权 15.1 复习笔记 一、人权的含义 1.人权概念的演化 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出现,文艺复兴中理性主义兴起,旨在清除封建特权与僧侣神学的自然权利学说逐渐形成,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具有近代政治和法律意义的“人权”。 在人权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过程中,人权学说出现了三个斗争的焦点: (1)权利的主体问题。 (2)权利的内容问题。 (3)人权与主权。 2.人权的概念与性质 (1)概念 人权是指在既定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基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准则,以提供义务为准备而提出对自己所需要的权利的主张。 (2)特性 ①最低限度的道德性 第一,人权是一种道德权利,即人权的存在依据是某些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准则,不道德的要求如杀人不能作为人权的内容。

第二,人权所依据的道德应该保持在最低限度,挥霍性或浪费性的需要并不作为人权存在。 ②普遍性 人权的普遍性是指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所面向的权利主体具有普遍性。 ③历史性 指人权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一个古已有之的“无社会”、“无文化”的存在物所享有的权利,它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④资格性 人权的资格性所蕴涵的前提是:即使国家、社会、团体不侵吞个人权利,个人也有可能成为自身权利的侵吞者。 3.两种人权观 (1)个人人权观 18世纪末l9世纪初,西方政治思想仍笼罩在以个人权利反抗国家暴政的激情之中,许多政治学家、经济学家仍将个人权利视为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 (2)集体人权观 强调保障公共自由或国家自由,主张国家权力或社会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优越性与统率性。 (3)关于集体人权与个人人权的论争,我们认为:人权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不能就事论事,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施加人权压力,是其干涉主权、推行霸权的手段。 ①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本质上是能够相互融合的,但这一统一需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来保证。 ②应当承认,政治民主、人的权利具有自身独立性,其自我完善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环境权人权属性

环境权人权属性 一、环境权解读 蔡守秋教授将环境权界定为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 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义务,即: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 享有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1周训芳教授认为环境权是人人有在适宜于人类健康的环境中生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 权利。2 环境权理论为世界所普遍接受体现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 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该宣言庄严宣布:"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 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实的生活条件的 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个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 严责任。"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 宣言》再次重申了环境权:"人类处于普受注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 的权利。"3 我个人认为周训芳教授的定义比较具体,从精神和物质的角度对环境 权实行界定,且与国际会议的宣言表述存有相通之处。他的定义是与 环境权的内容密切相关的,更强调了其个性,个人比较倾向于这种表述。下文我们将结合环境权的内容、特征等结合来实行理解。 二、环境权的内容 蔡守秋教授认为环境权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环境权一般指公民的 环境权,即公民有享受适宜的自然环境的权利,广义环境权泛指一切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特殊法人-国家)在其生存的自 然环境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即国家、机关、团体和厂矿 等企事业单位的公民,都有使用、享受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权利,也都有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义务。4

周训芳教授认为环境权包括良好环境权和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两 个方面。良好环境权是人类的精神性权利,是当代和未来时代的人类 个体和整体生活在一个适合于人类健康和福利的环境中的权利。包括 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清洁产品权、环境审美权、环境教育权、环 境文化权、户外休闲权等。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主要是当代人类对自 然环境的财产权利以及从事与自然资源相关的财产性活动的权利,包 括(但不限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权、渔业资源捕捞权、狩猎权、采 药权、伐木权、航运权、探矿权、采矿权、放牧权、生物物种基因权、生态资源收益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权。5 而吕忠梅教授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公民个人生存和健康直接相 关并与个人生活密切联系的阳光权、通风权、眺望权、安静权、达滨权、嫌烟权等;二是既与公民个人生存和健康直接相关又与公益性或 与公共性密切联系的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风景权、环境美学权、 历史文化遗产瞻仰权等。6 虽然学者们对环境权内容的理解各异,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环境权 是以营造更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终极使命的,不可避免 得带有很强的"人类整体主观性"。周训芳教授关于环境权的分类是以 人类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为着眼点,而吕忠梅教授则以私益和公益作为 衡量的尺度,即使如此,他们在关于具体内容的表述上却有如此相似 之处,且不说清洁环境权、清洁水权的完全一致,单单看周教授的"环 境审美权""环境文化权"以及吕教授的"风景权""环境美学权"就具有完 全的人类主观的烙印。如果说空气质量和水的质量能够有具体的评价 标准(无论其是否被认为是合理的和公正有效的),那么环境是否是 美的?怎样的环境才是有文化氛围的环境,才能满足人们过更高层次 生活的追求?这些完全取决于个人意识,是个人的心灵体验,所谓"横 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此看来我们无法希求人人都为同 样的环境叫好,更不可能站在非人生命体的角度上去看待周围的一切,环境权只能是人眼看世界的工具和产物。

浅谈刑事诉讼法中的人权保障(2)

浅谈刑事诉讼法中的人权保障 澳门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日益繁华的当今社会,经济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刑事诉讼文明、刑事诉讼民主更是不可或缺的话题,社会对人权利益保障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是实现诉讼民主文明的基点,也是刑事诉讼本应具有的品质。保障被告人的权利是刑事诉讼的灵魂,它决定了刑事诉讼的构建,主导着刑事诉讼的发展。我国一直以来对人权保障缺少必要的注重,这种忽视必将带来缺乏人权保障的刑事诉讼。我们要辩证地吸收外来文化,培育现代权利文化,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提升,才能铸就中国现代的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理念,本文将简单的讨论中国内陆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刑事诉讼和刑法中所体现的人权保障以及不足点,以供相互弥补与促进。 【关键词】刑事诉讼;人权保障 一、人权保障的基本内涵和追溯 人权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就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及其所生活的国家、社会关系中充分享受及保障自己权益的权利。实质上即是根据人人平等的原则,以法律、道德等正确的形式满足其所应有和实有的社会地位、需要和利益。人权保障经历了如下三大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最早提出“人权”一词,其在《论世界帝国》中指出:“帝国的基石是人权。”经过几代人的

探索、研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以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资本主义的自由和平为核心的人权理论1。18世纪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人权理论也进一步发育成熟和系统化,并被提升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2。它前后经历了长达五、六百年的历史,核心内容是强调“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实质是废除殖民统治和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这是社会发展的一项伟大进步3。 第二时期,从十九世纪开始,世界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延续,形成了以消灭剥削,实现新的社会自由和平为核心内容的新的人权观,即社会主义人权观。1917年十月革命,其思想基础是马列主义的人权观,目标是推翻沙皇反动统治,消灭剥削,建立社会主义的人权观。其不仅批判地继承了前者的积极成果,而且超越并向前发展了人权的理论和实践,是先进的人权类型4。 第三个时期,20世纪,人权运动从欧美扩展到世界各国,逐步国际化与多元化,人权观念传播的同时也推动了人权的法治化进程。大多国家的宪法都写有关于人权的条款。以《联合国宪章》为中心,形成了宪章人权保护体系。许多地区性的人权保护法律规范产生。 二、我国人权保障在刑诉中的发展 (一)关于自认制度 自认是指犯罪嫌疑人对于对其质证的罪责予以承认的事实。在这1夏勇.人权概念的起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26. 2王家福.中国人权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3赵世义.关于人权问题的几点思考[J].法学评论.1991.(5).

法律与人权

法律与人权 法律与人权的关系历来被法学和社会学者们津津乐道,它们仿佛永远在一段恩怨纠葛的不了情中。记得大一的法理课上,陈步雷老师就试图让我们树立起对人权的顶礼膜拜以及对宪法的嗤之以鼻。我们小组的七位成员,或许只是狗尾续貂,但希望借此法理读书报告阐述自己心中的法律与人权。 (一)人权释义: 人权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概念,它的思想历史悠久,但是它的概念最初是17、18世纪由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而提出来的。17、18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随着经济上日益强大,为了对抗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们掀起了启蒙运动。天赋人权的观念在约翰洛克的一句:“人类天生是自由的、平等的和独立的,人人都享有这些由上天赋予的、不可让与和不可侵犯的人权”中正式诞生。 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法学家们对人的权利的理解有很大不同。比如从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可以看出康德将权利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权利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外在的实践关系;其次,权利意味着自己自由和他人自由的关系;再次,权利意味着不考虑意志的具体内容,具有抽象性。总结起来,康德的权利是指个人自由和他人自由相协调的全部条件的普遍法则。另外,康德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权利“不掺杂任何道德的律令”,和伦理“没有任何牵连”。康德将权利分为两种,一种是私人权利,主要由私法来规定,它是“不需要向外公布的法律体系”;一种是公共权利,主要由公法来规定,它是那些“需要公布的法律体系在文明社会中权利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权力观具备了浓厚的“人情味”,他认为只有人才有自由意志和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自由。但人为了自身的自由,就必须首先尊重他人的自由,因为他认为“法律就是依照这一最高原则,由立法机关制定出一整套明文规定,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公民,也就是人的自由以及由此派生的一切权利。” 从整个人权的发展可以看出,时代、地区不同,人们对人权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通过所阅读的各种书籍,我们认为:所谓人权,就是指基于人的本性,并在一定条件下,个人或群体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包括自由权、政治权、社会权、发展权、和平权等。 但是,我并不想过多地对人权范围和特征进行具体展开,因为这是个关系到人权内核的更为专业的问题,需要的不仅是法律专业知识,更多地是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探讨。我们小组主要通过阅读与人权相关的书籍,从人的权利与法律的关系这个角度出发,研究人权的价值,法律的价值。 (二)法律的自由价值 1、自由与权利 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在一个水池中增加一道透明的隔障,在一边放养一只鲨鱼,在另一边放养着鲨鱼喜欢吃的鱼。开始几天里,鲨鱼常常想冲向另一边去捕食,但都被隔障阻挡了,还弄得很受伤。时间长了,也就不再去碰壁了。鲨鱼的食物是每天供应的,在用餐以后,鲨鱼总是吃的饱饱的。小鱼们也看到了鲨鱼,开始都躲得远远的。鲨鱼每次冲击的时候都吓得要命,可是时间长了,鲨鱼每次冲击都在特定的地方停止了,于是小鱼们慢慢胆子大了起来,也敢在隔障附近游来游去了。再后来,水池中,鲨鱼在自己的格里游来游去,无视小鱼的存在。而小鱼们也在自己的格里游来游去,并不在乎和鲨鱼保持很近的距离。一段时间后,科学家把隔障取走了,发现鲨鱼和小鱼相安无事,都不愿意越雷池一步。鲨鱼和小鱼的距离很近很近时也是和平的。鲨鱼每次只要等着喂食就可以了。 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从一个角度对自由进行区分:经验的自由和先验的自由。经验自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指引。人权是人与生俱来,最基本的权利。这两者的性质,就决定了其不可割裂的关系。人权只有纳入到宪法中,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障。本文从宪法人权保障功能的理论出发,对我国现行宪法的人权保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 一、宪法在人权保障中的功能分析 1、宪法与人权的关系 确认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首要使命和基本价值。美国哲学家赫舍尔说:人问“人是什么”时,“并不是寻找自己的起点,而是寻找自己的命运。”从人的命运出发,关心人的生存,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就成了宪法的首要使命。1宪法是随着人权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宪法的形成和完善,人权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因此,人权与宪法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必然以保障人权为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追求。2 2、宪法明确人权的要求 宪法是人类安排自己幸福生活的根本方案,人类希望通过对国家机关权力的合理配置来保障自己作为人并且幸福的权利。3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最基本最抽象的要求,只有将这种抽象的要求承载在宪法这一形式下予以界定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4而这张写有人民权利的指,必须满足人们对生存、自由、平等和幸福的要求,才能被称为根本大法,才最有至高的地位和效力。 3、宪法确立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规则体系 当今世界各国宪法,不论其属性和形式结构如何,其基本内容可都分为两大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保障。然而,这两大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5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例,“……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

探究环境权的基本权利属性

探究环境权的基本权利属性 一、基本权利的内涵 基本权利在法定权利体系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所谓基本,意味着不可或缺、不可代替、不可变更、独立非衍生,不可轻易放弃、不可剥夺等特性,而这与人权之特质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基本权利与人权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种与其他法定权利更为密切的关系。人权是基于先于国家的事实直接从人性中推导出来的。它独立于每个实证化的人类所创制的法律秩序,就此而言人权是超实证化的权利。而基本权则是这样一些基本的权利,宪法认可为自由、平等、政治、司法保障的权利,是实证化的合宪性权利。基本权的特征是基础性、实证性和宪政主义。从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基本权利和人权不是一个层次的权利,其立足于人权,甚至可以说起是人权进行法律转化的最好途径,这是因为宪法在法律体系中位阶最高,被称之为根本法,其对具体法律部门具有辐射效力,宪法所规定的权利自然是人所享有的权利体系中最根本的权利,所以人权作为自然权利、道德权利要想为法律固定从而成有法定权利的话,很明显地位超然的宪法是第一选择,也就是说基本权利是人权宪法实证化的权利,是对人权的最直接转化,或者可以说基本权利是将人权用宪法语言进行的翻译。这是对基本权利最为常见的表述,人权和宪法成为其最核心的内容。但是基本权利与人权在内容上并不是一定重合,因为基本权利是实证权利,将人权纳入宪法之中还要考虑其权利的特性以及实际的需

要,毕竟人权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甚至不同教育背景的人都会对人权有不同的理解,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不断涌现新的人权类型,所以宪法不可能囊括所有的人权类型而且宪法中也不是仅仅规定人权的内容,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符合国情的规定。当然基本权利还有其他表述,例如基本权利开始被看作是先于国家和高于国家的存在,传统的法律与权利的关系就发生了逆转。个人的权利不再是立法者的创造物,相反,法律和国家权力要从保障基本权利中去获得正当性。从这个角度上讲,基本权利是作为自然权利出现的,而自然权利与人权之间经常被混用,甚至人权被看成是自然权利的现代表述,基本权利与人权之间几乎不存在差别,但是不管基本权利被定位为自然权利还是宪法权利,其都被赋予了强烈的自然法色彩。本文在这里对基本权利采用的是第一种表述,即为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基本权利不是只意味着自然人享有了某种权利,我们对基本权利的关注主要在于它的双重属性,即主观权利和客观规范。主观权利是指个人可以对抗国家,要求国家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这是因为虽然国家一直是以神圣的、中立的、维护社会公益的面目出现,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国家和社会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更何况还可能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执行者出于种种目的首先执行者为公务人的同时也是经济人,趋利避害是其本性,尽管存在各种规则来制约这种本性,但是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执行者经常还是会优先考虑本部门利益、本人利益,其次还存在违法现象,例如寻租和腐败而导致行政权力被滥用或不用从而侵害了公民权益,所以应

浅论人权的法律保障

浅论人权的法律保障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浅论我国人权的法律保障 【内容摘要】: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或者说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享有的或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是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充分的享有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人权的实现程度也是衡量国家民主政治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准。2004年我国首次将“人权”写进宪法,这毫无疑问的将我国的人权法律保障上升到根本法的高度。本文从人权的内涵及内容、近代中国人权的法律保障、建国后的人权发展、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不足以及解决途径和现状来阐述人权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人权人权发展人权保障解决途径 一、人权的内涵及内容 (一)、人权的内涵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人权的时代。正如路易斯·亨金所说的那样“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1]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政治实体都不得不对人权问题表明态度,任何一个有现代意识的团体和个人都不能无视自己的人权状况,任何一个系统全面的科学理论都不免对人权问题予以直接的或间接的、直白的或迂回的回答。 人权是从人的共同点和其所及的范围引申出来的,一切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享有的平等地位和社会地位。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权首先是社会性的权利。人权和人权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不是天赋的、自然的或永恒的。 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自由、平等作保证,人类就不能作为人来生存和发展,就谈不上符合人的尊严、本性的生存和发展,也就谈不上人权。另一方面,自由、平等是为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服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指引。人权是人与生俱来,最基本的权利。这两者的性质,就决定了其不可割裂的关系。人权只有纳入到宪法中,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障。本文从宪法人权保障功能的理论出发,对我国现行宪法的人权保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 一、宪法在人权保障中的功能分析 1、宪法与人权的关系 确认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首要使命和基本价值。美国哲学家赫舍尔说:人问“人是什么”时,“并不是寻找自己的起点,而是寻找自己的命运。”从人的命运出发,关心人的生存,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就成了宪法的首要使命。1宪法是随着人权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宪法的形成和完善,人权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因此,人权与宪法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必然以保障人权为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追求。2 2、宪法明确人权的要求 宪法是人类安排自己幸福生活的根本方案,人类希望通过对国家机关权力的合理配置来保障自己作为人并且幸福的权利。3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最基本最抽象的要求,只有将这种抽象的要求承载在宪法这一形式下予以界定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4而这张写有人民权利的指,必须满足人们对生存、自由、平等和幸福的要求,才能被称为根本大法,才最有至高的地位和效力。 3、宪法确立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规则体系

当今世界各国宪法,不论其属性和形式结构如何,其基本内容可都分为两大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保障。然而,这两大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5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例,“……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6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宪法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配置,亦是对人权的有力保障。 二、我国现行宪法对人权的保障 1、我国现行宪法对人权保障的成就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宪法史就是人权的保障史,以宪法的形式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标志。7我国现行宪法就历代宪法而言在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其中: (1)我国现行宪法从权利本位出发,使人们对人权的关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体例设计上来看,第一章为《总纲》,第二章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为《国家机构》,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置于《国家机构》前,从形式上对公民权利给予更高的尊重和保护,认可了公民权利在地位上要高于国家权力,国家权力服务于公民权利,是公民权利最坚实的后盾。 (2)2004年3月,我国现行宪法正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基本人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予以确认和保障,从根本上对“人权”这一概念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肯定。“人权”入宪,不但明确了人权的概念,更进一步扩大了权利主体的范围,是现行宪法在人权保障方面最显着的突破。 2、我国现行宪法对人权保障存在的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