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硕士论文--基于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关系的政策研究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基于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关系的政策研究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基于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关系的政策研究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基于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关系的政策研究硕士论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THESIS OF MASTER DEGREE

论文题目:基于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关系的政策研

院系:财政税务学院

专业:财政学

学号: 22009090404

作者:李思思

指导教师:赵仑教授

完成日期: 2012年03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基于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关系的政策研究》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内容摘要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由于经济、历史和政策的差异,造成地区、城乡、学校之间义务教育水平、质量以及效益差异的现实状况,体现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它主要表现为资金投入、教师质量、学校软硬件设施等各个方面在资源配置中的失衡。本文以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的关系为研究视角,结合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现状,通过研究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投入经验,进一步提出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论述了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现状,主要是从财政资金配置的角度评价义务教育均等化状况的,以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指标差异比较进行省际、城乡的分析。

第四部分: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的关联,主要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在理论研究中,阐述了测度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关联的指标。在实证研究中,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我国省际生均教育支出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人均GDP、财政收支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回归结果中分析影响我国省际间义务教育不均等的主要因素。

第五部分:研究了国外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投入经验。主要通过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总结义务教育均等化财政投入的国际经验,为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提供了启示。

第六部分:提出了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对策建议。要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要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制度,使得我国义务教育的经费充足、义务教育经费得到公平的分配以及义务教育经费能够被有效的使用,同时在此基础上要保障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要实现上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就要确定基本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以及实现其均等化。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等化财政投入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nine years'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balanced proble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Due to the economic, historical and policy differences,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al level, quality and benefit of districts,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schools have differences. S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unbalanced.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the capital investment,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schools' software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other aspects are unbalanced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relation of our country's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and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as the research's perspective, and combines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Through studying financial investments'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o suggestions, which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research's background and summarizes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s results.

The second part: It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So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urther study.

The third part: It studies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Through the financial angle, It primarily evaluates the condi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Using per capita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per capita budgetary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per capita public expenditure, per capita budgetary public expenditure's indexes, it analyses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al differences of provinces and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fourth part: It studies the relation of Chinese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and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It mainly use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research. In theory, it discusses the index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and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s relation. In practice, using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model, it proves the immanent connection of Chinese provincial per capita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nd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s level, especially per capita GDP, the financi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s level. Through the regression's results, it analyses main factors of the impact of Chinese provincial compulsory educational non-equilibrium.

The fifth part: It studies foreign financial investment's experience, which promotes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Mainly through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Japan's

compulsory educational financial input mechanism, it summarizes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s financial investments. It provides the enlightenment for our country's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s development.

The sixth part: It puts forward proposals, which promote our country's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In order to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Chinese compulsory education. So our country's compulsory educational fund can be enough, compulsory educational fund can be fairly distributed, compulsory educational fund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and compulsory educational level reaches a certain standard. In order to achieving the goal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basic compulsory educational fund's level and achieve its equalization.

Keywords: Compulsory Education Equalization Financial investment

目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文献综述 (2)

1.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2)

1.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3)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4)

2 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5)

2.1 公共物品理论——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5)

2.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理论 (6)

2.2.1 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 (6)

2.2.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6)

2.3 教育财政公平的基本理论 (7)

3 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 (8)

3.1 省际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状况 (8)

3.1.1 省际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差异情况分析 (8)

3.1.2 省际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差异情况分析 (11)

3.1.3 省际生均公用经费指标差异情况分析 (13)

3.1.4 省际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指标差异情况分析 (15)

3.1.5 小结 (18)

3.2 城乡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状况 (18)

4 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的关联分析 (20)

4.1 测度教育财政中立的指标 (20)

4.1.1 相关系数 (20)

4.1.2 弹性系数 (20)

4.2 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与财政投入关联的实证性分析 (21)

4.2.1 省际间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与财政投入的关联性分析 (21)

4.2.2 省际间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与财政投入的关联性分析 (22)

4.2.3 省际间初中生均教育经费与财政投入的关联性分析 (23)

4.2.4 省际间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与财政投入的关联性分析 (25)

4.2.5 小结 (26)

5 国外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投入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27)

5.1 美国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 (27)

5.1.1 政府教育财政供给的均等化 (27)

5.1.2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优先化 (28)

5.1.3 薄弱学校财政投入的强化 (28)

5.1.4 社会弱势群体的财政救助 (28)

5.2 英国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 (29)

5.2.1 中央直接拨款公立学校的建立 (29)

5.2.2 教育行动区计划 (29)

5.3 日本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 (30)

5.4 义务教育均等化财政投入的国际经验 (31)

5.4.1 以法律为保障均衡义务教育发展 (31)

5.4.2 均衡义务教育财政供给 (31)

5.4.3 更多的财政责任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 (32)

5.4.4 最低水平的支出保障 (32)

5.4.5 保持和加强地方政府管理的责任和自主权 (33)

6 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34)

6.1 确定基本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及实现其均等化是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基础 . 34

6.2 确定基本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 (35)

6.3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以及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6)

6.4 深化学校预算改革,积极推进定向于公平的县内学校拨款方式改革 (38)

6.5 完善义务教育的监测与评价体系 (38)

6.6 关于确定基本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以及实现其均等化后的效率问题 (40)

致谢 (41)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2)

参考文献 (43)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由于经济、历史和政策的差异,造成地区、城乡、学校之间义务教育水平、质量以及效益差异的现实状况,体现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它主要表现为资金投入、教师质量、学校软硬件设施等各个方面在资源配置中的失衡,造成了大多数学校的政策性贫困和条件性贫困。然而个人的差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选择,使得绝对的教育均等化不可能实现,因此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着适当的差距。从这点说,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而是动态的和相对的,这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的发展在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非均等化是超过一定的合理范围的。

1978年以后逐步恢复重点学校制度,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不公平现象的重要原因。学校之间的重大差异,造成了人们选择学校、名校开始民营化转变和学校出现乱收费等一系列的问题。治理这些问题,一直是人们多年来的政策核心。在治理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和政策的形成,并且逐步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了从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到各个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使人们对地区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开始了关注。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为了巩固“两基”的成果,作为基础的均衡义务教育的发展也更为重要。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思想,提出要“促进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义务教育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均衡发展正式的成为了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发展方针。义务教育均衡化方针的提出,使得义务教育回到了以公平为主的价值基础上,告别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精英路线。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地区、城乡以及学校之间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要达到均衡,然而自从国家实行了“分税制”改革,使得教育财政形成分权体制,就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可能不足以支持地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地方政府的领导班底可能不能制定出良好的教育方针政策;第三,义务教育的经费划拨高度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通常会造成地区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规避或者缩小教育财政分权体制的弊端,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足、公平、平等、效率——是与教育资源动员和配置密切相关的衡量尺度,是评价教育财政决策的四个通用标准。这四个标准通常

被用做指定教育政策的依据和评价教育政策体制的基础。我们要以这四个标准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得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民主的思想在西方世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因此产生了许多理论关于教育民主化,例如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以及傅立叶的教育公平观点等,但是其中只有美国人杜威的教育民主化观点对于世界的影响最大。1916年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首次全面分析了民主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为民主社会创造条件的的重要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认为,教育民主,“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是“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他认为“民主的社会必须有一种教育,使每个人都有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自由且普遍的学校制度能够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免受种族、文化、阶级、性别的影响。”杜威认为核心的民主主义是“个人自由”,只有实现了教育平等,才能够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民主。这种观点深远的影响着20世纪的教育理论和政策,同时也更加接近于现代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教育公平。20世纪中后期,瑞典教育学家胡森对教育公平的理论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探索。他认为,个人的教育平等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的起点平等,即任何人都能够有不受歧视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二是中介性阶段的平等,即在受教育的期间,任何人无论种族、出身,都能够被平等的对待;三是个体的最终目标平等,即有平等的机会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

C.S.本森认为,“教育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里都耗费着大量的资源”。“而判断公共性教育资源配置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教育经费是否充足;二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三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①而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重点在于考察本森标准的第三点。布鲁贝克提出,“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只有教育资源实现均衡配置,才能创造出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使得教育发挥均衡的作用。

许多国家政府把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均衡效果监测与评价纳入教育经费预算环节,将财政投入与教育均衡效果挂钩,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财政拨款机制。比如,英国:“生均经费基准加因素调整”的经费拨款机制。美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财政投入机制归纳为,州政府负责学区财政均衡,联邦政府重点投入农村教育及特殊社会群体教育专项资金,学区负责基本经费的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机制,州与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全部纳入均衡效果管理。

①C·S·本森.教育财政.教育经济国际百科全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教育均衡发展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本人通过中国知网对义务教育均衡进行了检索,学习了他人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成果。本人以义务教育均衡以题名,以1979年到2011年为检索时段,进行了模糊匹配的跨库检索,最终搜索到了1254篇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各种角度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研究,有的是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进行了研究,有的是对城乡以及具体区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研究,还有的是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进行了研究。

“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具有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的特质,其均衡发展的内涵有着内在的独特性,是一个包括了区域均衡、校际均衡、个人发展均衡以及投入均衡、产出均衡等复杂的、多层次的概念”。②学者翟博认为,“教育均衡发展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③ 《浅谈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建议》、《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等文章都是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研究。《北京市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财政制度改革研究》、《西部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家长调查报告》等等文章都是针对我国具体城市和具体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的研究分析。可见,国内学者对我国城乡以及城市区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很是关注,我国义务教育的区域发展问题是决定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张秀兰在《中国教育发展与政策30年》一书中对基础教育政策进行了解读,即为致力于均衡发展和品质的提升。它首先描述了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发展的历程,其次描述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是如何确立的,再次描述了义务教育不公平发展的现状是经过怎样的政策实施逐渐向均衡发展的方向转变的,最后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政策调整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该对未来基础教育进行更加深化的改革。

《效率、公平与充足——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改革》一书汇集了北京大学在过去几年内关于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研究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财政体制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评价;二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面临的新问题。本书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各种资料和统计技术对我国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同时针对于我国民族自治地区以及非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城乡义务教育、某些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具体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致力于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供人们参考。

②鲍传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和原则[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

③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

《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一书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涉及中小学“择校热”、重点学校制度、教育投入、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等若干热点问题,以及义务教育公平的评价等。书中所揭示的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严重不公等问题,并非泛泛议论,而是建立在长达一年半的实证调查基础上。本书不但深刻剖析了中国教育不公的诸多症结,而且对症一一开出了医治良方,对教育投入、教育规则、教育政策等诸多方面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研究》是在中国政府——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义务教育改革项目”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本书主要探讨了公用经费、学生资助、教育公平和教育财政的监测与评价四个问题。对于上述问题本书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提高公用经费标准;第二,提高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将资助范围扩展到所有贫困学生;第三,消除教育投入的校际差异;第四,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财政监测和评价体系。

《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一书从经济学角度对义务教育及其相关的财政制度进行了详尽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义务教育制度及其经济学解释;第二,中国现阶段基础教育制度的选择;第三,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第四,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与管理;第五,中国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第六,建立统一规范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本文对我国省际间以及城乡间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说明我国义务教育非均等发展的现状。然后再进一步将我国义务教育非均等发展现状与国家财政投入联系起来,进行实证分析,明确我国财政投入对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影响,发现我国财政投入机制方面的问题。最终针对我国财政投入机制的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财政投入的关系。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是以生均经费水平为指标,将其作为因变量。自变量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为指标,具体分为人均GDP、财政收入以及财政支出。选定因变量和自变量后,建立模型。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数据都可以通过统计年鉴查找,数据容易取得。因此,此模型的建立具有可行性。

2 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2.1 公共物品理论——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公共产品”的定义于1954年由萨缪尔森提出,他分析得出公共产品的内涵为:“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他人也对于该产品的消费”。从这个定义衍生出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具体解释为,一旦提供了该产品,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所耗用的额外成本为零;非排他性的具体解释为,任何人想要免费使用该产品得到阻止,其代价非常昂贵或者不可能时,该产品的消费就具有非排他性。另外,公共产品是外部效应达到极端的时候所产生的,好的公共产品指外部效应的极端情况是有利的,坏的公共产品指外部效应的极端情况是不利的。无法排斥他人享用的产品是好的公共产品,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遭受到其损害的产品是坏的公共产品。因此,消费公共产品的非拒绝性成为了公共产品的又一个特征,或者说公共产品在消费时所产生的收益是不可分割的。现代义务教育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是由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第一,义务教育制度决定了现代义务教育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第二,义务教育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决定了现代义务教育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国内多数文献阐述了这种观点,即现代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是由义务教育制度决定的。主要包括:1、王善迈从义务教育制度的特性出发,认为义务教育是不能够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的,它具有强制性和免费性,使得人们可以非排他的消费它,从而产生广泛的社会收益,由此证明了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2、厉以宁分析了义务教育的提供者是谁以及义务教育的经费是由谁来承担并且如何承担的问题,从而确定了义务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3、劳凯生认为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学校提供义务教育服务,因此义务教育产品是一个典型的公共产品。4、孙国英等认为在免费提供义务教育的地区,不存在将不付费或者不愿意付费的人排除在义务教育范围之外的情况,因此义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同时,现代义务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也由义务教育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决定。在《公共经济学》一书中,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很可能是教育供应的基本依据——这或是因为教育降低了财富的不均等,或因为至少接受最低水平的教育本身便是一种目标”。④他们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教育的的公共供应,得出的结论为“可以证明,即使在最优选择的所得税下,从分配角度看,教育的免费公共供应也许是值得的”。⑤由于公共产品的作用是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因此义务教育在社会中发挥收入再分配功能体现了其公共产品的属性。

④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⑤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理论

2.2.1 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

教育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从孔子“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就开始有所体现。在西方思想史上,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主张是柏拉图最早提出来的,通过法律来保障自由民主的教育权利的思想首先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歧视的消除,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实现教育权利的均等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教育公平就像社会公平一般具有其独立的价值,它的价值超越了其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功力价值。

政治、经济领域中自由和平等权利的享有扩展到教育领域,构成了教育公平的理念。由于身份和等级的限制,享有教育只是少数人特权的历史阶段已然过去,在现代社会,平等的享有教育已经成为了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该如此”,这种权利“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⑥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公平引起了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和涉及到教育问题的人们的高度关注。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社会政治地位以及经济地位是存在差异的,同时不同的人之间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所以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就应该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就是为了改变社会中弱势人群的教育状况,使得他们无论处于怎样的不利地位,都能够在教育体制中尽可能得到补偿。教育机会均等的一般含义是:“各族群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在总学生数中所占的比例,应与各该族群在同一年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等。”这既能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本质内容,也能成为衡量教育机会均等的指标。

2.2.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来探讨。从投入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括:第一,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均衡,即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以及基础设施教育资金投入的均衡;第二,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即学校的环境以及学校的软件、硬件设施的均衡;第三,教育人力资源的基本均衡,即学校老师的学历、素质等师资水平的均衡。从产出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括升学率、辍学率以及学生学业发展等指标的均衡。

⑥中国人权网https://www.doczj.com/doc/c810136366.html,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要以公平和平等为原则,实现各学校等教育机构以及受教育者在教育上的平等地位。由于现代社会中存在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层次的教育群体,所以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要保障公平、合理的向这些教育群体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不仅要实现物力以及财力的公平配置,还要实现教育人力资源(师资)的公平配置,使得教育的需求和教育的供给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同时这些公共教育资源必须落实到受教育者的身上,使他们能够支配和使用这些资源。

2.3 教育财政公平的基本理论

教育财政公平实际上就是反对特权存在的教育财政。由于很难对教育的过程以及教育的结果进行测度衡量,所以教育财政公平就是要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的财政,使得上一代的不平等现象不至于全然延续下去的财政。在所有学生能够平等的享有基本教育条件的前提下,公平的教育财政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尤其是特殊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

教育财政公平的含义在教育财政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教育财政公平在传统上意义上,就是向每一个学生提供相同数目的资金,但是通过对财政投入规则的了解,人们逐渐认识到某些学生的教育上需要投入比其他学生更多的资金。由于家住乡村学生的交通费用比其他学生要高,他们的教育成本就比其他的学生要高,因此财政投入规则的初次改革就是针对家住乡村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金。财政投入规则的后期改革就是针对那些特殊的学生,尤其是生理上或智力上存在缺陷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金。同时,由于一些地区失业率居高不下、种族问题严重或者税收负担偏重,他们的教育成本高于其他地区,所以需要给予这些地区更多的教育资金投入。

教育财政公平分为横向的教育财政公平和纵向的教育财政公平。横向的教育财政公平是指同样的受教育者能够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财政分配,也称水平公平。纵向的教育财政公平是指不同的受教育者能够得到不同的教育资源财政分配,对于特殊的学生或者所处特殊地区的学生教育资源的财政分配是不同的,也称垂直公平。

横向的教育财政公平和纵向的教育财政公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每个学生无论其能力如何,所获得的教育资源财政分配应该是均等的;第二,尽管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是不同地区学生所获得的教育资源财政分配不应该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相关,否则就会造成教育财政的不公平;第三,对于一些特殊学生以及一些特殊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应该给予重视。从实践上实现教育财政公平,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不仅要实现区域内的公平,还要实现区域间的公平,要从区域内的公平过渡到区域间的公平;第二,在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上要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引起高度重视。

3 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

本文是从财政资金配置的角度评价义务教育均等化状况的,主要是以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指标的差异比较进行分析。生均教育经费是通过教育经费总数与学生人数相除得到的指标,因此生均教育经费不仅考虑了教育经费总量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教育规模的影响。如果只是通过教育经费总数来比较各个地区的教育投入水平,这样的比较不具有说服力,不能够很好的反应各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只有结合了各个地区学生人数来反应教育规模程度,考虑教育规模对教育经费总数的影响,运用生均教育经费指标,才能够准确的比较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水平。其他三个指标同样也是考虑了教育规模对教育经费的影响,可以很好的反应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同时,另外三个指标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优势,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指标考虑了财政资金对义务教育的支持程度。由于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的范围包括: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需开支的业务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等方面,所以生均公用经费指标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义务教育发展的质量差异。较高的生均公用经费,可以改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给学生提高更好的教学环境,较低的生均公用经费意味着教育经费相对紧张,没有较多的资金可以改善办学条件。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指标可以很好的比较出不同地区财政对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支持程度。

3.1 省际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状况

本文在研究省际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状况时是以省为基本考察单位,同时在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将全国内陆31个省划分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经济区域。在总体研究不同省之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比较分析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直辖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个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通过2009年《中国教育经费年鉴》得到了2008年生均教育经费、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指标数据。

3.1.1 省际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差异情况分析

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3410.09元,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是上海市为15736.82元,最低的是河南省为1932.19元,上海市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与

河南省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差为13804.63元,同时上海市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也是河南省的8.14倍。排名前三名省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是上海的15736.82元、北京的13652.49元和天津的7758.47元,排名后三名省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河南的1932.19元、贵州的2021.9元以及江西的2195.19元,其中排名前三名省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数是排名后三名省的6.04倍。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前十名的省份东部的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5个省份、直辖市,东北的有吉林、辽宁2个省份,中部的没有,西部的有西藏、内蒙古、新疆3个自治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后十名的省份东部的只有海南1个省份,东北的没有,中部的有河南、江西、安徽、湖北、湖南5个省份,西部的有贵州、广西、云南、甘肃5个省份、自治区。见图3.1。

图3.1 2008年分地区地方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年鉴》2009年

2008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4531.83元,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是北京市为19694.5元,最低的是贵州省为2655.97元,北京市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与贵州省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差为17038.53元,同时北京市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也是贵州省的7.42倍。排名前三名省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是北京的19694.5元、上海的18712.63元和天津的9117.66元,排名后三名省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贵州的2655.97元、河南的2963.44元以及江西的3193.78元,其中排名前三名省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数是排名后三名省的5.39倍。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前十名的省份东部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5个省份、直辖市,东北的有辽宁1个省份,中部的没有,西部的有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4个省、自治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后十名的省份东部的没有,东北也的没有,中部的有河南、江西、安徽、湖北4个省份,西部的有贵州、广西、云南、甘肃、四川、陕西6个省份、自治区。见图3.2。

图3.2 2008年分地区地方普通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年鉴》2009年

本文将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的生均教育经费进行了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区域对比分析。按照这四大经济区域的省份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来看,普通小学东部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最高为5322.51元,东北地区为4793.52元,中部地区最低为2702.7元,西部地区为3727.62元,全国为3410.09元。东部、东北地区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东北地区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是中部地区的1.97倍,中部、西部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分别略低以及略高于全国水平。见图3.3。普通初中东部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最高为7199.26元,中部地区最低为3955.65元,东北、西部地区的平均数分别为5285.78元和4512.04元,全国为4531.83元。东部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比中部地区高1.8倍,同时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东北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略高于全国水平,其他两大经济区域的生均教育经费都略低于全国水平。见图3.4。

图3.3 2008年普通小学四大经济区域生均教育经费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年鉴》2009年

图3.4 2008年普通初中四大经济区域生均教育经费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年鉴》2009年

3.1.2 省际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差异情况分析

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是2787.57元,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是上海市为13065.51元,最低的是河南省为1650.41元,上海市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与河南省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差为11415.1元,同时上海市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是河南省的7.92倍。排名前三名省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是上海的13065.51元、北京的10374.87元和天津的6850.83元,排名后三名省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河南的1650.41元、江西的1831.05元以及贵州的1865.91元,其中排名前三名省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数是排名后三名省的5.66倍。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前十名的省份东部的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5个省份、直辖市,东北的有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份,中部的没有,西部的有西藏、内蒙古2个自治区;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后十名的省份东部的没有,东北的没有,中部的有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5个省份,西部的有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广西5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见图3.5。

图3.5 2008年分地区地方普通小学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年鉴》2009年

2008年全国普通初中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是3644.98元,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是上海市为15982.94元,最低的是贵州省为2357.23元,上海市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与贵州省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差为13625.71元,同时上海市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是贵州省的6.78倍。排名前三名省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是上海的15982.94元、北京的14054.57元和天津的7783.19元,排名后三名省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贵州的2357.23元、河南的2489.9元以及安徽的2593.39元,其中排名前三名省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数是排名后三名省的5.08倍。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前十名的省份东部的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4个省份、直辖市,东北的有辽宁1个省份,中部的没有,西部的有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青海5个省、自治区;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后十名的省份东部的没有,东北的没有,中部的有河南、安徽、江西、湖北4个省份,西部的有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广西、甘肃5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见图3.6。

图3.6 2008年分地区地方普通初中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年鉴》2009年

本文将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进行了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区域对比分析。按照这四大经济区域的省份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来看,普通小学东部地区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最高为4591.1元,东北地区为3985.48元,中部地区最低为2248.53元,西部地区为3137.69元,全国为2787.57元。东部地区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是中部地区的2.04倍,其他三大经济区域只有中部地区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略低于全国水平。见图3.7。普通初中东部地区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数最高为5512.23元,中部地区最低为3157.16元,东北、西部地区的平均数分别为4442.01元和3790.07元,全国为3644.98元。东部地区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比中部地区高1.75倍,同时也高于全国水平,中部地区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略低于全国水平,其他两大经济区域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都略高于全国水平。见图3.8。

图3.7 2008年普通小学四大经济区域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年鉴》2009年

图3.8 2008年普通初中四大经济区域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年鉴》2009年

3.1.3 省际生均公用经费指标差异情况分析

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为876.58元,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最高是北京市为5458.79元,最低的是江西省为478.15元,北京市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与江西省生均公用经费支出的差为4980.64元,同时北京市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也是江西省的11.42倍。排名前三名省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分别是北京的5458.79元、上海的5349.41元和浙江的1655.91元,排名后三名省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分别为江西的478.15元、广西的484.11元以及贵州的502.23元,其中排名前三名省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的平均数是排名后三名省的8.51倍。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排在前十名的省份东部的有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5个省份、直辖市,东北的有黑龙江1个省份,中部的没有,西部的有宁夏、新疆、内蒙古、四川4个省、自治区;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排在后十名的省份东部的只有山东1个省份,东北的没有,中部的有江西、河南、安徽、湖北4个省份,西部的有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5个省份、自治区。见图3.9。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国家招生政策,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保障我校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3号)、《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2011年云南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复试与录取原则 1. 坚持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2. 坚持按需招生。复试中侧重对考生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深度考察。 3. 坚持差额复试,凡拟录取考生均须参加复试,不可免复试。 4. 坚持第一志愿优先,兼顾选拔优秀。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符合录取条件的优先录取。毕业于“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调剂录取。 5. 充分尊重复试组导师在业务考核等方面的意见。 二、组织管理 1. 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核全校性复试录取办法和各专业基本复试要求,组织复试培训、巡查等,全面负责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 2. 学院(部、所)成立院级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复试小组。领导小组根据学校的复试录取要求,组织制定本学院(部、所)各专业具体复试办法。复试小组负责具体专业考核,其成员少于5人(含英语测试老师)。

三、复试具体要求 1. 2011年研究生复试采用面试(口试)形式。 2.实行差额复试,复试人数一般为招生人数的150%左右掌握。 3.复试时间安排: 4月15日:复试考生报到并进行资格审查 4月16日:体检(云南财经大学校医院,8:00-12:00) 4月17日:同等学力加试 4月18日 -4月19日:面试 4. 考生资格审查具体要求: ⑴学术硕士:①毕业、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生查验学生证,入学时交验毕业证、学位证);②身份证;③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教务或人事部门公章)④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各种奖励证明、资格证等;⑤同等学力考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高职高专毕业两年或以上、本科结业)的同等学力资格和毕业年限;⑥留取①②③④复印件。 ⑵专业硕士:①审查第(1)中①②③④之内容;②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考生毕业后工作年限;③法律硕士考生毕业专业。 ⑶享受少数民族照顾分数线的考生必须提供考生与单位签订的委培或定向协议书。 ⑷资格审查中发现考生报考填报信息确实有误的,查验并留取相关证明材料后,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上报云南省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更改。 ⑹严禁弄虚作假,一旦发现,取消复试资格。 5.复试内容 ⑴英语(听力和口语); ⑵专业知识; ⑶科研实践能力及其它(重点考察科研潜能、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等情况); 6.复试要求 ⑴每个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⑵复试情况及结果记录入《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表》; ⑶除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等三个专业,其他专业的同等学力考生均须加试两门专业课(按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科目); ⑷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复试时,须笔试政治理论科目。

财务报表分析会计毕业论文

摘要 现如今,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身财务与经营状况的正确分析与把握。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财务与经营分析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通过加速各项经济指标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了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长足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蓬勃和兴旺[1]。确定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大小,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文以大石桥市全顺耐火材料为例,首先简单的介绍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程序、依据、标准以及基本方法。对财务报表分析理论进行了阐述。其次从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展示了大石桥市全顺耐火材料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出该公司偿债能力弱、营运能力弱、资产运营效率低、赚取利润能力低的问题,并制定了各方面的解决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报表分析

Abstract Now, an enterprise'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depends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ir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status of the correct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Many enterprises successful experience makes clear, financial and business analysis in the moder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lays a decisive role by foot, it accelerated the economic indicators to productivity change to promote enterprise from to big, from weak to strong rapid development, then led the entire industry is booming and flourishing, determines the enterprise 's financial situation is good or bad, profitability and the level of debt paying ability size, as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are important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Dashiqiao city transit fire-proof material

国际财管课程论文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国际财务管理》课程论文 浅析套期保值及其会计处理 学生姓名 章琪 课程性质选修 所在分院 会计分院 专业名称 会计学 班级 09会计2班 学 号0920100219 选修学期 2011-1012 学年 第1学期 2011年12月30日 浅析套期保值及其会计处理 摘 要:我国的期货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神速,但很不规范,过度的投机行为始终阻碍着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过度投机往往会造成期货价格严重背离其真实价值,背离市场供求关系,最终必将酿成严重恶果,而规范期货市场行为受制于各种因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成功。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借鉴国际上流行的期权交易方式,便是投资者规避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字:期货;套期保值;会计核算 一、套期保值的含义及分类 套期保值是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基本做法是交易者同时在现货和期货市场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在两个市场上建立对冲机制,使两个市场的盈亏互补,达到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例如,一位读者一次订阅三年的杂志而不是两年,他就是在套期保值以转移杂志的价格可能上升所给他带来的风险。当然,如果该杂志价格下降,这位读者也放弃了潜在的收益,因为他已缴纳的订刊费用高于他如果是在每年订阅杂志情况下的费用。 套期保值基本上可以分为买入套期保值(Long Hedge)和卖出套期保值(Short Hedge)。 买入期货保值又称多头套期保值,是在期货市场上购入期货,用期货市场多头保证现货市场的空头,以规避价格上涨的风险。持有多头头寸,来为交易者将要在现货市场上买进的现货商品保值。买入套期保值的目的是为了防范企业日后所需的原材料或库存因日后价格上涨而带来的亏损风险。 相反,如果企业担心手头上持有的原材料或是产品价格下跌,就可以利用卖出套期保值。卖出套期保值又称空头套期保值,是为了防止现货价格在交割时下跌的风险而先在期货市场卖出与现货数量相当的合约所进行的交易方式。 二、几个套期保值认识误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高度的正向相关性,加上随着期货合约距离交割时期的临近,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具有走势的收敛性,交易者可

上海财经大学Mpacc毕业论文模板及注意事项

学号:201 上海财经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会计硕士专业(MPAcc)学位论文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团队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培养院(系、所):会计学院 学位论文类型:会计硕士专业(MPAcc)学位论文论文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上海财经大学

201 年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财经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有关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单陈述。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摘要中不可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摘要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中文摘要的字数,硕士学位论文应在1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应在3000字左右。用外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其中文摘要的字数,博士学位论文应不少于5000汉字,硕士学位论文应不少于3000汉字。) 论文降低重复率、论文写作,论文排版、答辩幻灯片制作。请联系Q 2861423674 诚信服务,通过后付款https://www.doczj.com/doc/c810136366.html, 论文检测重复率:https://www.doczj.com/doc/c810136366.html,/直连官网权威可靠 关键词:[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 [关键词4] [关键词5]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最新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一、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资金运作的综合概括和高度反映。 1.主要会计数据摘要 2.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3.预算完成情况及分析 4.重要问题综述及建议 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 (单位:万元) 2 .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2-1 资产状况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亿元。 2-1-1 资产构成 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亿元,长期投资亿元,固定资产净值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亿元。主要构成内容如下: (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亿元,应收票据 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XXX2亿元,亿元,XXXX3496万元。 (3)固定资产净值:XXXX净值亿元,XXXXX等房屋净值2932万元。 (4)无形资产:XXXXXX摊余净值8134万元,XXXXX摊余净值5062万元。 (5)长期待摊费用:XXXXX摊余净值635万元,XXXXX摊余净值837万元。 2-1-2 资产质量 (1)货币性资产:由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构成,共计亿元,具备良好的付现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 (2)长期性经营资产:由XXXXX构成,共计亿元,能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

(3)短期性经营资产:由工程施工构成,共计6617万元,能在短期内转化为货币性资产并获得一定利润。 (4)保值增值性好的长期投资:由XXXX与XXXX的股权投资构成,共计亿元,不仅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而且XXXX的股权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类资产总计亿元,占总资产的90%,说明公司现有的资产具有良好的质量。 2-2 负债状况 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亿元,主要构成为:短期借款(含本年到期的长期借款)亿元,长期借款5500万元,应付账款707万元,应交税费51万元。 目前贷款规模为亿元,短期借款占负债总额的93%,说明短期内公司有较大的偿债压力。结合公司现有亿元的货币资金量来看,财务风险不大。 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自有资金与举债资金基本平衡。 2-3 经营状况及变动原因 扣除XXXX影响后,2011年1-3月(以下简称本期)公司净利润605万元,与2010年同期比较(以下简称同比)减少了1050万元,下降幅度为63%。变动原因按利润构成的主要项目分析如下: 2-3-1 主营业务收入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3938万元,同比减少922万元,下降幅度为19%。其主要原因: (1)XXXX收入3662万元,同比增加144万元,增长幅度为%,系XXXXXXXXXXX增加所致。 (2)XXXXX126万元,同比增加3万元,增长幅度为2%,具体分析详见“重要问题综述4-1”。 (3)工程收入150万元,同比减少1069万元,下降幅度为88%,原因是:一、本期开工项目同比减少;二、XXXX办理结算的方式与其他工程项目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本期收入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收入减少。如果考虑按XXXX 项目本期投入量2262万元作调整比较,则:①本期工程收入同比增加1193万元,增长幅度为98%;②本期收入调整为6200万元,同比增加1340万元,增长幅度为28%。 2-3-2 主营业务成本 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161万元,同比减少932万元,下降幅度为45%。按营业成本构成,分析如下:

2014年经济统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云南财经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系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统计方法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与开发,能在政府机关、调查机构、金融、保险等部门独立从事统计实践、管理策划、数据挖掘和经济金融数量分析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及较好的经济学素养,系统接受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及计算机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数学基础,严格的科学思维方式; 2.设计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 3.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4.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5.熟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具有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 四、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课程 性质 最低 毕业 学分数 各学期最低学分 合计 1 2 3 4 5 6 7 8 通识教育模块 通识教育基础课1必修65 22 14 14 10 1 1 1 65 通识教育主干课2必选8 √√√8 学科基础课必修29 5 7 10 7 29 专业课 专业主干课必修15 3 3 9 15 专业方向课必修14 3 6 3 2 14 专业任选课3任选8 8 专业拓展课 (全校性选修课)4 任选8 √√√√√√√8 实践体验与创新课5必修20 1 1 2 4 9 20 累计167 22 20 22 26 17 15 7 9 167 注:1.通识教育基础课中的形势与政策学分没有统计到各学期最低学分中; 2.通识教育主干课开课学期为2—4学期,由学生自由选课,学分没有统计到各学期最低学分中; 3.专业任选课学分没有统计到各学期最低学分中; 4.专业拓展课由学生自由选课,学分没有统计到各学期最低学分中; 5.实践体验与创新课中的军训(1学分)和创业与实践(2学分)学分没有统计到各学期最低学分中。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2002年9月修订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表明研究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的创造性成果,是申请相应学位的前提和依据。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在规定期限内修完符合本人培养计划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学分,经导师同意,即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 1.博士研究生应参加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参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及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博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工作应同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尽可能与导师及其所在博士学科点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相结合。 2.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预定的研究方向查阅文献,做好选题准备,并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写出开题报告,完成开题的论证。开题报告论证会应有包括导师在内的不少于3人的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对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向、课题条件等作出论证。论证通过后须拟定正式论文工作计划,包括论文工作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方式、完成期限等。经导师审核同意后,院(系、所)盖章,报研究生部备案。 博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时间应不少于二年。 二、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善的学术论文。论文字数一般为10万字左右。 2.论文应表明作者已广泛阅读国内外与其专业有关的大量文献,并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和系统深入的最新专门知识。 3.论文内容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对学科发展或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4.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学位论文摘要与格式 论文摘要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讨论学位的材料之一,博士生必须单独写出较详细的论文摘要(约2000字左右),内容包括: 1.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论文论文.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2016 年)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美斯特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专业会计 主考学校南京财经大学 姓名 准考证号 专科院校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6年03月-2016年05月

目录 一、美斯特有限公司简介 (1) 二、财务报表分析综述 (2) 三、财务报表相关财务指标分析 (2) 四、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9) 五、数据分析及结论 (9)

美斯特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王彤彤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相关利益者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的分析可及时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帮助其作出决策。本文通过对美斯特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明确问题所在,促使该公司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经营正常发展。 【关键词】美斯特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需要及时发现财务会计及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就必须通过财务报表中的分析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分析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综合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运用财务数据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正确的帮助。 一、美斯特有限公司简介 美斯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斯特)创立于1995年,主营业务涵盖了冰箱、空调、冷柜等白色家电领域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和售后服务,产品远销100多个地区。生产基地分布于青岛、北京、南京扬州等多个城市,具有年产冰箱(含冷柜)100万台、空调70万套、洗衣机50万台的能力。美斯特在青岛、南京两地设立了研发中心,由5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了业内大规模、专业的研发团队,时刻与世界主流家电技术保持同步,推进着研究成果的不断创新,致力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美斯特一直秉承“技术立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始终把技术作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不断追求研发深度,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一流的品质,美斯特的产品受到消费者持续的吹捧。 美斯特从技术研发、工艺质量、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充分共享资源,整体布局,各有侧重,协同运作,均衡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产品风格和优势,培养各自鲜明的品牌个性,全面满足不同国度和地域、不同特征和偏好的消费者需求。

浅谈OPM战略实践

国际财务管理(二) 题目:浅析戴尔公司的OPM战略实践姓名:林枫 学号:070801319 专业:财务管理

浅析戴尔公司的OPM战略实践 案例:追求低成本战略的戴尔电脑公司(以下简称戴尔),堪称个人电脑业的传奇。自1989年上市以来,戴尔除了在1994会计年度(结束于每年的1月底或2月初)发生4300万美元的亏损外,其他会计年度均连续保持盈利,而其竞争对手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连年经营亏损,到最后不得不出售给联想集团,康柏电脑也因为经营亏损而被惠普收购,真可谓“冰火两重天”。表1列示了戴尔过去五个会计年度的主要财务指标,戴尔过去五年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呈现高速增长,总资本收益率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财务弹性也很强。表2列示了衡量戴尔财务弹性的相关指标,可以看出,除了经营性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较低外,其他财务指标都非常高,表明戴尔具有异常强的财务弹性。戴尔超强的财务弹性,主要归功于在运营资本管理中对OPM(Other People’s Money)战略的有效运用。表3列示了戴尔的现金转化周期。现金转化周期由2002会计年度的-36天扩大至-44天,这说明戴尔占用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资金不仅完全由供应商解决,而且还无偿占用了供应商提供的资金长达36至44天。由此可见,OPM战略不仅降低了戴尔公司的利息负担,而且赋予其超强的财务弹性,这也解释了为何戴尔经营性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偏低的原因。戴尔的现金转化周期之所以如此神奇,除了归功于其在运营资本管理上成功地运用了OPM战略,也与其奉行的其他低成本战略如定单制造法和战略联盟有关。定单制造法大幅降低了戴尔的存货周转天数,战略联盟的选择使戴尔有机会利用其全世界最大个人电脑制造商的地位,增强其与零部件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不断延长零部件采购的付款期限。这些独特的经营战略,加上在研发支出、广告销售支出和管理费用上的严格控制,是造就戴尔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个人电脑行业中一枝独秀的秘笈。 表1 戴尔主要财务指标单位:百万美元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一 一、简介 一公司背景 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厦门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于 2003 年 7 月 25 日更名为现在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由厦新电子变更为 夏新电子。 夏新公司是经厦门市人民政府厦府 1997057 号文、厦门市经济体制改 革委员会厦体改 1996080 号 文批准,在对厦新电子有限公司进行部分改组的基础上,由厦新电子有 限公司、中国电子租赁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国际贸易公司、厦门电子器材 公司、厦门电子仪器厂、成都广播电视设备集团公司等六个股东共同作为 发起人,1997 年 4 月 24 日,经中国证监会 1997176 号文批准,以向社会公众 募股方式设立。 1997 年 5 月 23 日,取得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 照。 注册资本原为人民币 18800 万元,1999 年度实施配股及送转增股后注 册资本已变更为 35820 万元;2003 年度实施每 10 股送 2 股方案后注册资本 增至 42984 万元。

公司现有总股本 42984 万股,其中国家股 14688 万股,境内法人股 242352 万股,境内上市的人民币流通股 17280 万股。 公司法定代表人柳学宏。 主要经营声像电子产品、通讯电子产品、办公自动化产品及其他机械 电子产品的开发与制造等。 公司从以家用电子产品的生产型企业成功地转型到以通信终端产品 生产为主的企业,目前手机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80 以上,成为国内主 要的手机制造商之一。 中国***。 二国内及国际未来经济展望 十六大报告对于中国未来 20 年的战略规划是,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 社会。 未来 20 年,中国经济将再翻一番,对于中国本土的公司来说,这将 是一个爆发式的发展过程,一批国际经济巨人将成长起来。 过去 20 年,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一批中国本土公司已 经成长起来了,尤其在家电、手机、服装等行业,中国本土公司已经出手 国际牌了;未来 20 年, 一定会有一批中国人的跨国公司活跃在全球市场上。 未来国际经济方面,世界经济总体呈现走强态势。 预计在未来 5 年内,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将高于 20 世纪 90 年代, 可望达到 35-4;发达国家依然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 而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增长速度继续高于发达国家。 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

云南财经大学毕业条件

云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修订)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09-12-17 字体:小大云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修订)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树立勤奋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学风,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经世致用人才,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我校录取通知书及有关证件按规定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须事先书面向学校招生办公室请假,请假须经学校招生办公室批准方为有效。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及招生体检标准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即取得学籍;复查不符合招生录取条件者,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新生入学后但尚未取得学籍而要求退学者,按退档处理。 凡属徇私舞弊被录取者,无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由所在学院提出意见,教务处审核,报学校批准,立即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退回父母或抚养人所在地。情节恶劣的,提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一)新生进行体检复查患有疾病者(包括入学后新患疾病者),经学校医院诊断证明短期内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的,由本人申请,经所在学院同意,学校批准,可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回家治疗。保留入学资格期间不享受在籍生待遇。因病保留入学资格一年的学生,应于下一个学年开学前向学校招生办公室申请入学,经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病愈,学校复查合格,按当年新生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复查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二)因特殊情况申请保留入学资格者。 第四条新生入学按专业编班(专业班),并由所在学院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配备指导教师和班主任。指导教师一般由专业教师担任,负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选课、学习以及拟定个人培养计划。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必须到所属学院办理注册手续。学生未经注册,不得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不符合注册条件或不交纳学费者不予注册。因故不能按期注册,必须向所属学院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处。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两周不注册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第二章学制 第六条本科基本学制四年,按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三年,最长不超过六年。超过此年限者,不予注册。 第七条凡符合培养方案和有关规定,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不能在基本学制内(四年)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者,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申请、缴费等手续。 第三章考勤 第八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堂讲授、考试、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军训、时事政治学习以及学校规定必须参加的活动,都要进行考勤。学生因故不能参加的,事先必须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准而擅自不出勤者,以旷课论。 学生旷课时间,一般课程按课表规定的上课学时计算。无故不参加社会实践、军训等,按每天4学时计算。 在一学期内旷课累计达到或超过8学时者,分别给予下列处分: (一)旷课累计达8~15学时,给予警告处分; (二)旷课累计达16~23学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三)旷课累计达24~39学时,给予记过处分; (四)旷课累计达40~49学时,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五)旷课累计达50学时或一学年累计旷课达60学时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大学毕业论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 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已经明显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难满足企业管理者及其他报表使用人对企业信息的需求。本文从我国的财务报表分析原理入手,揭示了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现状,指出了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缺陷与不足, 从社会层面,经济层面以及企业自身找出了产生这种缺陷的原因,并从企业和国家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弥补和消除其局限性,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不断健全我国的财务核算体制,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水平,从而保证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规范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

Explora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has significantly lagged behind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 China,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 of other managers who use the report.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principle, and reveal the present status of financial reports. Moreover, from a social level, we describe the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nly constantly improving our legal system, can we create a favorable social environment for our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of financial personnel in order to constantly enhance their own level, to ensure Chinese enterprises to supply with regulatory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Keywords: Financial Analysis; Financial Statements; Solvency; Profitability

财务管理发展规划

财务管理发展规划 财务管理专业 - 发展规划 1

为贯彻落实<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发展规划>、<金融学院—发展规划>,以及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全面推动金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内涵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制定”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规划,作为指导今后金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发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部分:形势与挑战 财务管理专业是在1995年我校为适应经济发展对金融、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而建立的专业,在金融管理学院下属的四个专业中是设立最早的。该专业最初被称为”理财学专业”,是国家教委于1992年高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置的。1998年教育部调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大手笔地进行了专业数量的压缩和归并,”理财学专业”更名为”财务管理专业”后在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保留下来,并被教育部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独立本科专业。我校”公司理财”专业名称也随之调整为”财务管理”专业。 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前身是经济系的国际金融教研室,已经具有十多年的教学历史。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金融学院全体师生十年多的艰苦努力,本专业已经成为深受社会欢迎、拥有稳定精干的教师队伍、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特色的成熟专业,该专业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已经得到学校及社会的广泛认同。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财务管理专业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据此经过发展规划来解决我们所面临 2

的问题。以下将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人才质量状况两方面来分析当前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所面临的挑战。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 1.人才需求状况 21世纪的知识经济将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中国加入WTO效应的推动,使中国经济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中国资本市场日益发达、企业管理不断规范,也使得财务管理的地位日益重要,功能不断拓展,这就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更为专业化的要求。而且,随着中国吸引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张,对具有国际资产经营视野、具有国际资产经营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也迅速升温。从1992年国家教委高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置该专业,到1998年更名为财务管理,说明财务管理专业的开设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的,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一份针对高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的权威报告显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对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意愿依然很强烈,而且对本科层次的人才需求仍是需求的主体,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的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意愿相对更强烈。报告还显示,对财务管理专业的需求意愿相对其它专业来说是比较强烈的。 2.人才培养状况 为适应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几年国内财务管理 3

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务分析报告 一、总体评述: (一)公司财务业绩概况 根据京通纺织有限公司发布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我们运用比率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该公司2006年财务状况基本处于一般盈利状态,相比去年有一定的增长。 (二)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本年实现营业收入45077995.4元,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提高,净利润也有较大的增加基本上完成了相应的指标。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 资产负债表 1.企业自身资产状况及资产变化说明: 公司本期的资产比去年同期增长33.76%.资产的变化中固定资产增长最多,为1 155032.02元.企业将资金的重点向固定资产方向转移.应该随时注意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决定了企业的收益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因此,建议投资者对其变化进行动态跟踪与研究. 流动资产中,存货资产增长的比重最大,为43.66%,在流动资产各项目变化中,货币类资产和短期投资类资产的增长幅度小于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说明企业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将减弱.信用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的货款的回收不够理想,企业受第三者的制约增强,企业应该加强货款的回收工作.存货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存货增长占用资金过多,市场风险将增大,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和销售工作.总之,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付市场的变化能力一般. 2.企业自身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及变化说明: 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重看,企业的流动负债比率为1.56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0.066说明企业资金结构位于正常的水平. 本期和上期的长期负债占结构性负债的比率分别为11.75%,13.09%,该项数据比去年有所降低,说明企业的长期负债结构比例有所降低.盈余公积比重提高,说明企业有强烈的留利增强经营实力的愿望.未分配利润比去年增长了355%,表明企业当年增加较多的盈余.未分配利润所占结构性负债的比重比去年也有所提高,说明企业筹资和应付风险的能力比去年有所提高.总体上,企业长期和短期的融资活动比去年有所减弱.企业是以所有者权益资金为主来开展经营性活动,资金成本相对比较低.

云南财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云南财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授予来华留学生我国学位试行办法》(1991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云南财经大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学科专业、门类授予学位。 第三条学位申请人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学术水平标准,可依据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四条除了履行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协定之外,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二章学士学位 第五条符合以下条件的云南财经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可授予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 (一)在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平均学分绩点达1.5(含1.5)以上; (二)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六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 (一)未获毕业资格者; (二)平均学分绩点未达1.5者; (三)其他情形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不能授予学士学位者。 第七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结业学生允许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返校重新学习,经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在留校察看期解除后,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当年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且已经办理离校手续的学生,不能申请补授学士学位。 第八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程序 (一)学生填写《云南财经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申请表》,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学位授予申请。 (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授予学位的条件进行审核,也可授权各本科培养单位进行审核,并提出学士学位拟授予名单;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教务处)复审; (三)教务处对各培养单位提交的名单及相关材料进行复审,复审通过的名单,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第九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证书的颁发。教务处根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制作学位证书,并组织培养单位向学士学位获得者颁发。

财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范文2篇

财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范文2篇 财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范文一:高校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摘要:财务分析是财会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就目前而言,高校开设的财务分析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考核过于片面以及教材选用陈旧等问题,导致学习本课程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材选用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提升高校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一、引言 财务分析课程是针对高校财会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与技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随着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在理财活动中开始重视并学习财务分析这一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就目前高校开设财务分析课的现状而言,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还是教学与考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难以满足人们想要“理好财”的这一目标。因此,作为在高校多年从事财务分析教学的一线教师,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财务分析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而详细的分析,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界同仁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财务分析课程内容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不同院校的内容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很多情况下其课程内容体系较为片面,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体系有以下两大类:一类是以张先治和陈友邦教授的财务分析为代表的内容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财务分析概论、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具体来看,财务分析概论的内容又包括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是什么)、财务分析信息基础(分析什么)与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怎样分析);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四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逐一单个分析;财务效率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最后是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其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分析(杜邦分析和帕利普分析)与业绩评价、趋势与预测分析以及价值评估;另一类是以张新民和钱爱民教授的财务报表分析为代表的内容体系,该内容体系由财务报表分析概论(理论框架结构)、分析基础、项目质量分析(资产、资本、利润、现金流项目的质量)、合并报表分析以及综合分析方法等组成。以上两大类课程内容体系在不同的高校都有采用,虽然这两大类课程内容体系各有特点且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有着共同的不足:第一,过分强调对报表的分析,忽视报表附注以及对数据质量的分析;第二,过分关注财务信息,忽视非财务信息。上

东财国际财务管理2012秋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东财《国际财务管理》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单选题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80 分。)得分:80V 1. 汇率预测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a )大类。A. 两 B. 三 C. 四 D. 五 满分:4 分得分:4 2. ( b)自身并不经营外汇买卖,而只充当外汇买卖的中介。A. 外汇银行 B. 外汇经纪人 C. 一般顾客 D. 中央银行 满分:4 分得分:4 3. 在所有的DR中,(b )出现最早,最具有代表性。A. HKDR B. GDR C. EDR D. ADR 满分:4 分得分:4 4. 在外汇市场上可以根据供求关系而自由波动的汇率是(b )。A. 固定汇率 B. 浮动汇率 C. 买入汇率 D. 卖出汇率 满分:4 分得分:4 5. 固定利率债券通常是折价或溢价发行,浮动利率债券通常是( a)。A. 等价发行 B. 溢价发行 C. 折价发行 D. 贴现发行 满分:4 分得分:4 6. ADR是由( b)签发的。A. 美国的企业 B. 美国的银行 C. 中国的企业 D. 中国的银行 满分:4 分得分:4 7. “(公司的净资产-公司股票面值总额)除以公司股票面值总额”衡量的是( c)。 A. 持有期间收益率 B. 本期股利收益率 C. 资产增值收益率 D. 以上答案都可以 满分:4 分得分:4

8. 利率调换所要满足的条件是(d )不同。A. 币种 B. 计息方式 C. 金额 D. 期限 满分:4 分得分:4 9. 利率波动风险对所有证券均有影响,尤其是对( d)的( )证券影响最大。A. 短期、固定收益 B. 短期、不固定收益 C. 长期、不固定收益 D. 长期、固定收益 满分:4 分得分:4 10. 东道国发生战争导致子公司财产损失属于(b )的范畴。A. 外汇风险 B. 政治风险 C. 法令风险 D. 经营风险 满分:4 分得分:4 11. 出口信贷的形式主要有__a__ 。A. 两种 B. 三种 C. 四种 D. 五种 满分:4 分得分:4 12. 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其他国家,则该国货币汇率会_b___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以上都有可能 满分:4 分得分:4 13. 国际证券投资是指为_d___而在国际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一种投资行为。A. 加速资金周转 B. 获取控股权 C. 降低资金成本 D. 获取经济利益 满分:4 分得分:4 14. 对会计折算风险的管理主要有(a)方法。A. 两种 B. 三种 C. 四种 D. 五种 满分:4 分得分:4 15. 证券投资风险可以分为( a)两种。A. 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B. 市场风险与公司个别风险 C. 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 D. 以上答案都可以 满分:4 分得分: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