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遗传学试题库daidaan

细胞遗传学试题库daidaan

细胞遗传学试题库daidaan
细胞遗传学试题库daidaan

第一章试题

名词解释

细胞学说:细胞是一切生命有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是非题五、简答题

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六、问答题

第二章试题

名词解释

端粒,telomere,末端特化的染色较深的部位,是染色体的天然末端,对染色体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着丝粒, centromere是真核生物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mitosis)和减数分裂(meiosis)时,染色体分离的一种“装置”。也是姐妹染色单体在分开前相互联结的位置,在染色体的形态上表现为一个缢痕

组成型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on)在任何情况下均表现异固缩特征。一般位于着丝粒、核仁组织形成区和端粒附近。也可出现在其它区域。

同源异形染色体,

G-分带,G-banding,

染色质(chromatin):在尚未分裂的细胞核中,显微镜下可见的可被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

异固缩(heteropycnosis)在细胞周期中,某些染色体的某些部分在固缩程度和染色性质上与其他染色体或染色体其他部分不同步的现象。

常染色质(Euchromatin)固缩化过程与细胞周期一致的染色质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具有异固缩特性的染色质

结构或组成型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在任何情况下均表现异固缩特征。一般位于着丝粒、核仁组织形成区和端粒附近。也可出现在其它区域

功能或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异染色质花的常染色质具有常染色质的组成,但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表现异染色质的固缩性和染色特性,一般在某一特定的发育时期出现。

染色体(chromosome)是遗传物质(DNA)与蛋白质按一定方式结合成核小体,由核小体相连成丝状染色质(Chromatin)再经多重螺旋化形成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的一种细胞器。

染色粒(chromomere)部分染色质在细胞分裂前期,尤其是粗线期聚集而成的大大小小的颗粒,呈念珠状,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

染色体相对长度(relative chromosome length),某一染色体绝对长度占该染色体组绝对长度的百分数

初级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着丝粒所在的位置称为。。。

次级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主缢痕外着色较浅的染色体缢缩区,不能弯曲,与核仁形成有关。

着丝粒指数(centromere index),染色体短臂的长度与所在的染色体总长度之比,

核仁组织区(Nucleolus organizer region, NOR),染色体上与核仁形成有关的区域。

随体(satellite, SAT)为次缢痕间隔而与染色体主体分离的染色体部分。

疖(knob)染色特别深的大染色粒

核型(karyotype)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个体或一群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所特有的染色体组。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 进行分组、排队、配对, 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叫核型分析。

染色体分带(chromosome banding)借助于某些物理、化学处理使中期染色体显现出深浅不同的带纹的方法。选择题

1.异染色质是:(B)

A 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

B 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

C 松散和转录活跃的;

D 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

2. 染色体构型分析的最佳时期为:B

A. 有丝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中期

C. 减数分裂前期I

D. 减数分裂中期I

3.有丝分裂中期核型分析的形态指标包括:(多选题)

染色体长度染色体的臂比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核仁组织区染色粒

填空题

色质、染色粒、端粒、疖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理想时期包括: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第一次粗线期

核型分析包括:染色体的大小、臂比和着丝粒位置,基数的差异、随体数目及位置,染色体带型

是非题

1. 常染色质的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错)

2染色体C分带带纹显示的是结构性异染色质。(对)

3. 随体常位于具有NOR的染色体臂上。(对)

简答题

1.根据着丝粒位置的不同,染色体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1)中着丝粒染色体2)近中着丝粒染色体3)亚中着丝粒染色体4)亚端着丝粒染色体5)近端着丝粒染色体6)端着丝粒染色体

2核型模式图绘制所依据的染色体特征有那些?

染色体的大小、臂比和着丝粒位置,基数的差异、随体数目及位置,染色体带型

3染色体带型分析的应用?

1)鉴定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

2)识别和追踪外缘染色体

3)解释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为染色体组的起源研究提供依据

4)物种起源与进化、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染色体标图、染色体工程育种

六、问答题

第三章试题

名词解释

核小体(nucleosome)间期核直径约11nm颗粒,它们与直径1.5-2nm的纤维相连接形成串珠结构,11nm颗粒称之为核小体。

二、选择

1.核小体包含有:(A)

A H2A, H2B,H3, H4各两个分子

B H2A,H2B各4 个分子;C,H3,H4各4个分子;D H2A, H2B,H3,H4各1 个分子,以及4 个非组蛋白分子

2.染色质纤维上非组蛋白的主要功能是(B )

A组装核小体B调控基因表达C组成异染色质D协助DNA卷曲成染色体

3.染色质的核小体是由四种组蛋白分子构成的:(C )

A异二聚体B四聚体C八聚体

4.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物质组成包括:(多选题)A,B,C,D,E

A脱氧核糖核酸B组蛋白C非组蛋白D脂类E核糖核酸F Mg++离子

三、填空题

1.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其核心结构由组蛋白H2A,H2B,H3,H4组成.

2. 核小体是染色质包装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1个八聚体组蛋白和1分子的组蛋白H1。

3. 构成染色体的关键序列DNA是反向重复DNA、高度重复DNA、中度重复序列DNA、单一DNA序列

4. 一段长达3400A的DNA片段可形成____个核小体,进一步折叠形成螺线管结构的长为____

5. 核小体核心是由DNA 缠绕八聚体组蛋白组成。

四、是非题

1. 大肠杆菌染色体是一条由数百万个碱基对组成的环状DNA。对

2. 在真核生物核内。五种组蛋白(H1 H2 aH2b H3 和H4)在进化过程中,H4极为保守,H2A最不保守。错

3.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中,DNA约上80%,其余为RNA的蛋白质。对

4.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与真核生物一样,位于细胞核内。( 错)

5.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不需要组装。(错)

6.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核蛋白体。(对)

7.真核生物染色体包含4类组蛋白。(错)

1. 什么是核骨架,其作用是什么?

2. 试述染色体结构与基因活性的关系。

3. 简述真核细胞内核小体与核小体核心颗粒的结构。

4. 核小体模型。

5 染色体的五级结构组装。以细胞核基质为支撑基础的侧环结构进一步螺旋化,形成18个侧环组成的圆盘。许多圆盘上下重叠形成粗度约为200-300nm、中空的管状结构,内侧为染色体骨架,称染色单体纤维。

六、问答题

1. 用微球菌核酸酶酶解染色质,然后进行电泳,发现200bp、400bp、600bp、800bp。。。的条带,试问从该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图1所示的条带不是非常狭窄,试解释其原因

2. 5种组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异同?

组蛋白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 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质, 有五种类型:H1 、H2A 、H2B 、H3 、H4(表11-4),它们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 能够同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

5种组蛋白在功能上分为两组: 一组是核小体组蛋白(nucleosomal histone), 包括H2A、H2B、H3和H4, 这四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较小(102~135个氨基酸残基), 它们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盘绕成核小体。它们没有种属及组织特异性, 在进化上十分保守, 特别是H3和H4是所有已知蛋白质中最为保守的。H1属于另一组组蛋白, 它不参加核小体的组建, 在构成核小体时起连接作用, 并赋予染色质以极性。H1有一定的组织和种属特异性。H1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有215个氨基酸残基, 在进化上也较不保守。

第四章试题

名词解释

同源染色体:指分别来自父母双亲、形态和遗传内容都十分相似的染色体。

二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染色体减半的两个子细胞

二价体,mitosis, meiosis,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

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 SC),同源染色体沿着染色体长轴之间紧密联合,这种结构称为联会复合体

花束期(bouquet stage),在减数分裂细线期,在一些生物中发现,由于端粒受到核外微管的单级牵引而集中在核膜上,而着丝粒端开放伸出呈花束状,

单价体(univalent)

异型二价体(heteromorphic bivalent),一般来说二价体以赤道板为对称,但在一些杂种中,也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这种二价体称为

同时型胞质分裂(successive cytokinesis)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核之间不形成细胞板,胞质分裂被延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进行,这种分裂类型称为

连续型胞质分裂(simultaneous cytokinesis),减数分裂末期一核之间形成细胞板,胞质分裂

染色体组分析:根据形态学、组织学、解剖学以及生理生化方面的资料,选择几个二倍体候选物种作为测验种与待测多倍体物种杂交观察F1的染色体配对行为某综合所有杂种的染色体配对资料推导出目标物种的染色体来源。

二、选择题

1.下面哪个有关DNA复制的描述是错误的:(D)

A 细菌染色体复制是从一个原点开始;

B 真核细胞染色体复制是从多个原点开始;

C 高度凝集的染色质复制较晚,而转录活跃的染色质复制较早;

D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每个细胞周期中仅复制一次因为S期时间很短

2.下面哪个有关核仁的描述是错误的:(C)

A 核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

B rDNA定位于核仁区内;

C 细胞在G2期,核仁消失

D 细胞在M期末和S期重新组织核仁

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DNA变换发生在:(C )

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限D双线期

4. 着丝粒不分裂的现象可发生在(D )

A正常无丝分裂过程中B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C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D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

5. 核仁的消失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__C___.

A.G1期

B.S期

C.M期

D.G2期

6.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的重要事件有:(多选题)C,D

A DNA复制

B 蛋白质复制

C 染色体配对

D 染色体重组

E 染色体分离

1. 联会复合体是细胞减数分裂时出现的动态结构,它开始于前期I的偶线期,至终变期由于条件的改变而解体。

2.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的重要事件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重组

3. 减数分裂前期I根据染色体的配对状态可划分为5个亚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4. 染色体构型分析的最佳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四、是非题

1. 细胞周期驱动为依赖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否)

2. 在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着丝粒未分裂………………………………(是,)

3. 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通过连续两次减数分裂,最后形成4个精子或4个卵子。(错)

4.联会复合体的形成是真核生物同源重组的充分必要条件(对)

4.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核体积较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核的体积大。(对)

5. 双线期是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的时期。(错)

6.联会复合体起始于偶线期。(对)

五、简答题

1. 试述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正确分离的机理.

2. 什么是细胞同步化,如何实现,有什么应用价值?

细胞周期一致性的细胞, 这就是细胞的同步化(synchronization)。

细胞同步化分为自然同步化和人工同步化。

常用的细胞人工同步化的方法分为选择同步化、诱导同步化或者两者的结合。诱导同步法(induction synchrony) 控制培养条件, 将非同步培养中的所有或大部分细胞暂时性地阻止在细胞周期的某个阶段, 最终使所有细胞达到同步化生长。常用的手段有改变温度、添加代谢抑制剂将细胞阻止在细胞周期的某一阶段。

●胸腺嘧啶阻断技术(thymidine block technique) 高浓度的胸腺嘧啶能够阻断DNA合成所需的核苷酸的合成, 因此将细胞群体培养在具有高浓度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可获得同步化的细胞。

●中期阻断法某些药物,如秋水仙素可抑制微管的聚合, 因而抑制有丝分裂器的形成, 将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中期。

选择同步法(selection synchrony)

用物理方法将处于细胞周期中同一阶段的细胞从非同步的群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

●有丝分裂选择法是根据细胞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生理变化设计的一种方法。

●细胞沉降分离法此法主要用于悬浮培养的细胞,也可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但获得的细胞的同步化程度有限, 因同一时相的细胞大小并非都是一致的。

■条件突变体(conditional mutants)的利用

3. 减数分裂的中期I和有丝分裂中期有何相同与不同?

4.什么是MPF?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其功能是什么?

成熟促进因子,由两类蛋白质组成p cdc2和相关的周期蛋白,促进由G2期向M期过渡

5 秋水仙素诱发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学基础。

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丝微管的形成,进而抑制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裂,是染色体加倍。

6. 若单价体在减数分裂中期I游离于赤道板之外,在以后的减数分裂中,其行为可表现为哪些类型?

1)AI分向两极,MII正常分离,2/4孢子中具有该染色体

2)AI正常分离,AII随机分离

3)AI着丝粒错分裂为等臂染色体,AII为端着丝粒染色体

4)MI不与纺锤丝相连,丢失在细胞质中形成微核

六、问答题

1. 某多倍体物种染色体组成为XXYYZZ, 将其与A物种杂交(染色体组成为AA),杂种F1减数分裂中期I的配对构型为x III+ x I , 将其与B物种杂交(染色体组成为BB),杂种F1减数分裂中期I的配对构型为2x II , 将其与C物种杂交(染色体组成为CC),杂种F1减数分裂中期I的配对构型为x II+ 2x I , 试分析该多倍体的染色体组组成。(假定这些物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

第五章试题

名词解释

核骨架

染色体干涉指一个交换事件的发生阻碍(正干涉)或促进(负干涉)另一个交换事件的现象,

染色单体干涉(chromatid interference)指前一交换所涉及的染色单体影响相同的两个染色单体邻位上的另一交换,称染色单体干涉

连锁图谱(Genetic map)反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间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图谱的建立以交换为基础,基因间距是由交换频率转换而来,1%的交换值作为一个作图单位,常称为分摩(Centi-Morgan, cM)。

物理图谱(Physical map)

缺失图谱(deletion map)

剂量补偿(dosage compensation)使细胞中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基因的个体和只有一份基因的个体出现相同表型的遗传效应

巴氏小体(Barr body)即性染色质。无论一个个体有多少条X染色体,在体细胞中只有1条X染色体具有转录活性,其余的X染色体全部失活沉默,在细胞学上表现为异固缩,两个端粒互相靠近形成功能型异染色质体存在于核膜内侧,这种异染色质称性染色质,1949年由Barr发现,故称巴氏小体。

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的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体称为

二、选择题

1. 某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该个体的性别为:A

A.雌性可育

B.雌性不育

C.雄性可育

D.雄性不育

E.雌雄间性

三、填空题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物质组成包括:DNA,RNA、组蛋白、非组蛋白、无机离子

果蝇中,X : A ≤ 0.5, 个体为雄性, 0.5

四、是非题

1. 位于同一个连锁群上的基因总是连锁遗传的。(错)

五、简答题

什么是巴氏小体?存在于何种生物中?在细胞中位于何处?形成巴氏小体有何意义?

即性染色质。无论一个个体有多少条X染色体,在体细胞中只有1条X染色体具有转录活性,其余的X染色体全部失活沉默,在细胞学上表现为异固缩,两个端粒互相靠近形成功能型异染色质体存在于核膜内侧,这种异染色质称性染色质,1949年由Barr发现,故称巴氏小体。

连锁和重组的生物学意义。

连锁:1,确保基因的精确分配2、功能和进化的需要

重组:保证同源染色体的均等分配;有利于遗传稳定性;创造了生物多样性

第六章试题

名词解释

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核内DNA多次复制产生的子染色体平行排列, 且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配对, 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而阻止了染色体纤维进一步聚缩, 形成体积很大的由多条染色体组成的结构

膨突(Puff)指多线染色体上从小到大的隆起部位

B染色体(B chromosome) 又称辅助染色体、超数染色体或额外染色体,指真核生物中常染色体以外的一类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chromosome)指具有末端着丝粒的染色体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指具有2条完全相同的臂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灯刷染色体为转录活跃的一类巨型染色体,存在于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二价染色体配对后,染色丝两侧产生无数突起,呈灯刷状,称灯刷染色体。

交叉遗传:为性连锁基因特有的遗传现象,指一个隐性突变基因纯合母本和一个野生型父本杂交后代,雄性像母本,雌性像父本的现象。祖父所具有的某一性状通过女儿传递给孙代。

二、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多线染色体上的所有染色粒都参与膨突形成,

B.多线染色体上膨突部位的是由多条染色线的DNA环同时解螺旋形成的,

C.多线染色体只在正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中可以观察到,

D.灯刷染色体的侧环具有空间和时间特异性

三、填空题

四、是非题

1. 果蝇染色体的一条带代表一个基团。(错)

五、简答题

1. 多线染色体的起源和形态特征。

起源:多次染色体核内复制,DNA多次复制,细胞不分裂,染色线也不分裂

形态特征:多线性和巨大性;体细胞配对:体细胞内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横纹带

2. 灯刷染色体的侧环与多线染色体的膨突的异同。

膨突是由数千个相同的DNA环组成的,每个花都产生于膨突发生位点上的那个染色粒,而灯刷染色体上的侧环则是由单个的DNA链和有关蛋白质构成的,在灯刷染色体上,全部或几乎全部的染色粒都组成了侧环,而在多线染色体上,在发育的任何一个阶段或任何一个特定的组织中仅仅有少数的染色粒松开形成膨突。

第七章试题

名词解释

易位(translocation)指染色体臂上的一个片段移接到染色体组其他部位的结构畸变

假显性(pseudodominance)如果缺失染色体片段包括某些显性等位基因,当缺失纯合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时,F1隐性性状可以像正常地显性性状一样得以表现,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

假等位(false allelism)指紧密连锁的一些基因,它们在功能上具有等位基因的性质,但在染色体线性排列上并不等位,由于不同染色体区段的缺失,似乎表现为等位基因的关系,这种现象称~

假连锁(false linkage):易位杂合体只有进行交替式定向分离才能产生遗传平衡的可育配子,即使中间片段发生交换,大部分可育配子还是由交替式分离产生,这样发生易位的2个非同源染色体分配到同一极的概率很大,这两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表型上具有共分离的趋势,酷似连锁,这种现象,称假连锁。

剂量效应(dosage effect)由于剂量增加,重复的基因在行为上与其在正常野生状态下有所不同的现象,称剂量效应。

位置效应(position effect)在基因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不同而引起表型变化的现象。

B-A易位(B-A translocation)常染色体(A)与B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的产物,着丝粒源于B染色体

二、选择题

1. 相互易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粗线期形成十字构型,若发生的四个交叉结分别位于四个臂的远侧端,在减数分裂中期I,其染色体构型为:B

A环状二价体B环状四价体C棒状二价体D链状四价体E链状三价体

2.诱导染色体易位的方法包括:(多选题)A,B,D,E

A辐射B组织培养C不等交换D杀配子染色体效应E单价体错分裂

3.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粗线期形成倒位圈,若发生倒位圈内单交换,其减数分裂中可以观察到:(多选题)A,C,D A双着丝粒染色体B后期I染色体桥C后期I染色单体桥D染色体断片

三、填空题

1. 在减数分裂粗线期,下列结构变异杂合体的细胞学特征分别为:缺失:不正常染色体配对或缺失环;

重复__________________, 倒位______________,相互易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互易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粗线期形成十字构型,若发生四个交叉结,分别位于四个臂的远侧端,在减数分裂中期I,其构型为环状四价体; 若发生三个交叉结,分别位于三个臂的远侧端,在减数分裂中期I,其构型为棒状四价体。

3.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粗线期形成倒位圈,若发生圈内单交换:染色单体桥、无着丝粒片段,双着丝粒染色单体

四、是非题

1. 由于染色体重排,常染色体基因移位到异染色质区域,使该基因活性增加,称为位置效应。(错)

2.在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中,均会改变染色体的核型。(错)

五、简答题

1. 举例说明位置效应(position effect)

2. 简述染色体的缺失、鉴定及其遗传效应。

遗传学效应:无着丝粒片段形成微核;染色体核型和带型的变化;染色体的不正常配对和缺失环

根据染色体断裂的次数及位置,分为简单易位、相互易位、移位型易位、复杂易位

移位型易位:在这类易位中一个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其它染色体区段,这样的纯合体染色体核型、带型都会改变,杂合体中,供体染色体区段与缺失杂合体相似,而受体染色体区段的表现与重复杂合体相似。

相互易位:和其它染色体结构变异相同,相互易位纯合体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行为都是正常的,但由于它涉及2对非同源染色体,可以通过核型、带型比较分析进行鉴定,易位染色体会表现原始种系中2个非同源染色体的重组带型。相互易位杂合体中的4个染色体在部分区段具有同源性而又不完全相同,在粗线期以前联会形成“+”字形构型,复杂易位杂合体联会形成辐射状构型,易位断裂点也集中在中心部分。因参与染色体数目不同,可以是6叉环、8叉环。随着交叉端化形成6员环、8员环。

4.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其起源。

缺失:诱变剂处理,不等交换,杀配子染色体效应,单价体的错分裂,组织培养

重复:染色体断裂-重接、染色单体不等交换、倒位和易位杂合体中的交换、转座因子不精确切离或共转导

易位:理化诱变、遗传因素、染色体错分裂后着丝粒再融合、二价体互锁、种子长期贮存、组织培养

4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粗线期形成倒位圈,试图示分析发生下列类型的交换后减数分裂后期I的细胞学特征:1)圈内单交换;2)圈内四线双交换;3)圈内三线双交换;4)圈外单交换。

5试述相互易位杂合体减数分裂中期I形成的四价体不同的定向和分离方式对配子育性的影响。

六、问答题

某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粗线期在倒位圈内发生下图交换(1,3 和2,4四线双交换),试图示其后期I和后期II 的细胞学产物。(Aa、Bb、Cc、Dd、Ee分别表示四个基因位点)

第八章试题

名词解释

染色体组在二倍体生物,一个正常配子所含有的全部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整倍体(Euploid)体细胞染色体数为该物种染色体基数整倍数的个体

非整倍体(Aeuploid)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只是在整倍体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条、一对或两条不同染色体或染色体臂,不与染色体基数成倍性关系的变异称为非整倍性变异;而这类变异个体称非整倍体。

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同一基数染色体组加倍形成

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不同染色体组的物种在杂交后加倍。

同源异源多倍体(autoallopolyploid)其中的同源染色体组多于两套

部分同源性(homeology)色体组中只有个别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组的成员同源,或者两个染色体组在整体上表现为不完全同源,由同源多倍体内染色体组分化产生。

二倍体化(diploidization)多倍体刚合成时,减数分裂行为不规则,常出现多价体和后期桥,通过选择,使之像二倍体一样减数分裂时有规则地配成二价体并正常分离,这一选择过程称~。

双减数:若某基因距着丝粒很远,可自由交换,4条同源染色体所产生的8个染色单体有同等机会分配到同一配子

二、选择题

1. 某个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若在减数分裂中期I其染色体配对构型为(n-1)II +III, 该个体为:B

A单体B三体C单体异附加系D四体E缺体

2. 超倍体包括:(多选题)D,E

A单体B缺体C端体D三体E四体

3.诱导单倍体的方法包括:(多选题)A,B,C,D,

A花药培养B孤雌生殖C电离辐射D单亲染色体消失E秋水仙素处理

三、填空题

一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数是48,则它的连锁群数为__12___,而一异源四倍体的染色体数是48,则它的连锁群数为____24____。

某个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若在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构型为

3. 超倍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倍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是非题

1. 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定位时,在F1代单体个体中那根成单的染色体总是来源于单体亲本。(错)

五、简答题

简述花药培养在作物品种改良与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或意义。

自然发生: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人工诱致:1)孤雌生殖:用异种花粉、用射线或甲苯胺蓝处理过的花粉授粉,诱发孤雌生殖。2)花药培养3)单亲染色体消失4)核质互作5)利用单倍体启动基因

试分析小麦单体中单价体变迁的原因。单价体变迁(Univalent shift):单体中单价染色体在单体世代间发生变化的现象

六、问答题

1. 为什么在植物中比较容易获得多倍体,而在动物中很难获得多倍体?同源四倍体曼陀罗可以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请写出3种开红花的基因型(AAAa,Aaaa,Aaaa)的同源四倍体曼陀罗自交后代的表型比。

第九章试题

名词解释SCE(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核内有丝分裂()

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是非题五、简答题六、问答题

第十章试题

一、名词解释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是非题

五、简答题试述细胞融合和细胞杂交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的方法?有何应用价值?

六、问答题

1. 举例说明运用染色体工程原理获得异源代换系的方法。

2.简述远缘杂交障碍及其克服方法。

3.如何选育和准确鉴定染色体异附加系?

第十一章试题

名词解释胞质杂种(cybrid)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是非题五、简答题六、问答题

第十二章试题

名词解释

遗传多态现象(genetic polymorphism)

基因组文库(genomic library)

原位杂交(hybridization in situ)

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trificial chromosome, YAC)

二、选择题三、填空题

四、是非题

带有标记的特定核酸分子作探针,测定与之互补的染色体DNA区段的位置,称为原位杂交…………………………………………………………………………………(是,否)

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以把同一个基因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位置上去

五、简答题

什么是原位杂交?

什么是玻片原位分子杂交?有何用途?

3. 什么是端粒?端粒有什么作用?他是怎样复制的?

六、问答题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Chromosome walking? Polycistronic mRNA? YAC&BAC libriary?

二、选择题:20题,每题1分

6、一般细胞周期中,细胞经历生长和分裂两个过程,但有些细胞基本上只经历DNA复制(S相)和分裂(M相),而无生长现象,例如()

生殖细胞(2)早期胚胎细胞(卵裂球)(3)癌细胞(4)干细胞

14.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同源重组?

a 细菌接合

b 非姊妹染色体交换

c 细菌的转导

d 细菌plasmid的转化。

13.Holliday 中间体在____过程中产生(A)

A 同源重组

B 转座

C 逆转录

D λ噬菌体DNA整合

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是什么?(20)

本科医学遗传学复习题答案复习课程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遗传病:指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核型:一个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 染色体显带:通过现带染色等处理,分辨出染色体更微细的特征,如带的位置、宽度和深浅等技术,常见有G带、Q带、C带和N带。 基因突变:指基因内的碱基组成或顺序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并且常能导致表型的改变。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约100bp左右,是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使转录开始的DNA 序列。 系谱:指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等资料,将调查的资料按一定的格式绘制成的简图。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 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即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 交叉遗传:男想X染色体(及其连锁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并且必定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的这种遗传方式。 染色体畸变:在不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 嵌合体: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染色体组成的细胞系的个体。 易患性:一个个体在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患某种多基因病的风险。 遗传度:人体性状或者疾病由基因决定程度,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二、问题 1. 遗传病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几类?对人类有何危害? 答:遗传病一般具有先天性、家族性、垂直传递等特点,在家族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比例;部分遗传病也可能因感染而发生。①先天性:许多遗传病的病症是生来就有的,如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婴儿刚出生时就表现有“白化”症状;②家族性:许多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Hutington舞蹈病患者往往具有阳性家族史。③垂直传递:具有亲代向子代垂直传递的特点,但不是所有遗传病的家系中都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有的患者是家系中的首例,还有些遗传病患者未活到生育年龄或未育。 分类:单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 危害:①遗传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1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中,约40%是由遗传病和先天畸形所致,遗传病已经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病死率最高之一,而且有些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也属于遗传病。 ②遗传病总数占人类疾病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很多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一部分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都与遗传病有关。 ③遗传病不仅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和生存,同时也给家庭及其他成员带来许多精神和经济负担,既影响家庭幸福,又给社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并且还直接影响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2. 简述基因概念的沿革,基因的现代概念。 答:①.19世纪:生物性状——遗传因子 ②.20世纪初:染色体学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功能单位、突变单位、交换单位 ③.20世纪中:基因是有遗传功能单位的DNA片段,由“一个基因,一种酶”发展到“一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指导 实验1 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实验1.1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制片与观察 目的要求 学习和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技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及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 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植物体细胞进行的一种主要分裂方式。有丝分裂的目的是增加细胞的数量而使植物有机体不断生长。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能准确地进行复制,然后能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在根尖、节间、茎的生长点、芽及其它分生组织里进行。将生长旺盛的植物分生组织经取材、固定、解离、染色、压片等处理即可以观察到细胞内的有丝分裂图象。如若需要进行染色体计数,则需进行前处理,即取材之后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阻止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这时,染色体不排到赤道板上,而是散在整个细胞质中。这十分便于对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进行观察。 试剂和器材 1材料 均可以大蒜(Allium sativum 染色体数目2n=16)、玉米(Zea mays 染色体数目2n=20)、洋葱(Allium cepa染色体数目2n=16)或蚕豆(V icla faba染色体数目2n=12) 等根尖为实验材料。 2试剂 95%乙醇、冰乙酸、石炭酸品红、l mol/L HCl。 3器材 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单面刀片、镊子、培养皿、量筒、吸水纸。 操作方法 1生根 植物根尖是植物的分生组织,取材容易,操作方便。植物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因此,它是细胞有丝分裂相制备与观察的理想选取部位。大蒜、洋葱易于在水培、沙培、土培条件下生根。采用水培时要注意在暗处培养,以满足根生长条件,使根系生长旺盛。玉米和蚕豆种子可先用温水浸泡1天之后,再转入铺有多层吸水纸或纱布的培养皿中,上面盖双层湿纱布置于24~26℃温箱中培养,每天换水二次。 2取材 待根长至l.5~2.0 cm时,将根取下。若实验只需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时期的特征,可将根尖直接放入Carnoy固定液(95%乙醇:冰乙酸=3:1)中固定;如果要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则必须对根尖进行前处理后才能固定。取材和固定必须要在细胞分裂高峰期进行,即分裂细胞占细胞总数最大值时进行,这样分裂细胞比例大,便于选择和观察。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其细胞分裂高峰的时间是不同的。大蒜和洋葱的细胞分裂高峰期通常

遗传学第一章遗传学细胞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本章要点 ?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与染色体的高级结构模型。 ?多线染色体的形成原因。 ?有丝、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变化及遗传学意义。 ?无融合生殖及其类型。 ?高等动植物的生活周期。 ?染色质、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异固缩现象、核型、核型分析、双受精、直感现象、世代交替。 ?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1.细胞壁。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及穿壁胞间连丝。 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 功能:对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2.细胞膜 成分:主要由磷脂和蛋白分子组成。 功能:选择性透过某些物质;提供生理生化反应的场所;对细胞内空间进行分隔,形成结构、功能不同又相互协调的区域。 3.细胞质 构成:蛋白分子、脂肪、游离氨基酸和电解质组成的基质。 细胞器:如线粒体、质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线粒体:双膜结构,有氧呼吸的场所,有自身的DNA,和植物的雄性不育有关。 叶绿体:双膜结构,光合作用的场所,有自身的DNA,绿色植物所特有。 核糖体:蛋白质和rRN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内质网:平滑型和粗糙型,后者上附有核糖体。 高尔基体:单膜结构,分泌、聚集、贮存和转运细胞内物质的作用。 中心粒:动物及低等植物,与纺锤体的排列方向和染色体的去向有关。 4.细胞核 功能:遗传物质集聚的场所,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 组成:1. 核膜;2. 核液;3. 核仁;4. 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间期细胞核里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网状结构称为染色质。 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卷缩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碱性染料染色很深的物质,染色体。 二者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不知道是什么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

1 复习题 1. 什么是遗传学?为什么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 2.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达,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 3. 在达尔文以前有哪些思想与达尔文理论有联系? 4. 在遗传学的4个主要分支学科中,其研究手段各有什么特点? 5. 什么是遗传工程,它在动、植物育种及医学方面的应用各有什么特点? 2 复习题 1. 某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你预期在它们生长时期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该是下列哪一种:AaBb,AABb,AABB,aabb;还是其他组合吗? 2. 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 (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 (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3)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 3. 假定某杂合体细胞内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母体,A′、B′、C′来自父本。经减数分裂该杂种能形成几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如何?其中同时含有全部母亲本或全部父本染色体的配子分别是多少? 4. 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或是两者都发生,还是都不发生? (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 (2)染色体复制 (3)染色体联会 (4)染色体发生向两极运动 (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 (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 (7)着丝点分裂 5. 人的染色体数为2n=46,写出下列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 (1)初级精母细胞(2)精细胞(3)次级卵母细胞(4)第一级体(5)后期I (6)末期II (7)前期II (8)有丝分裂前期(9)前期I (10)有丝分裂后期 6.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1)叶(2)根(3)胚(4)胚乳(5)大孢子母细胞

高三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一仔细审题:明确题中已知的和隐含的条件,不同的条件现象适用不同 规律:1基因的分离规律:a只涉及一对相对性状;b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 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a 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两对相 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c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 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3伴性遗传:a已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b♀♂ 性状表现有别传递有别c记住一些常见的伴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果 蝇眼色钟摆型眼球震颤(x-显)佝偻病(x-显)等二掌握基本方法:1最基础 的遗传图解必须掌握: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包括亲代 产生配子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各项)例:番茄的红果r,黄果r,其可能的 杂交方式共有以下六种,写遗传图解:p①rrrr②rrrr③rrrr④rrrr⑤rrrr⑥rrrr★注意: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成对存在,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 ▲一个事实必须记住:控制生物每一性状的成对基因都来自亲本,即一个来 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2关于配子种类及计算:a一对纯合(或多对全部基 因均纯合)的基因的个体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b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产生 两种配子(dddd)且产生二者的几率相等。cn对杂合基因产生2n种配子, 配合分枝法即可写出这2n种配子的基因。例:aabbcc产生22=4种配子:abcabcabcabc。3计算子代基因型种类数目:后代基因类型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基因类型数目的乘积(首先要知道:一对基因杂交, 后代有几种子代基因型?必须熟练掌握二1)例:aaccaacc其子代基因型数目?∵aaaaf是aa和aa共2种[参二1⑤]ccccf是cccccc共3种[参二1④]答案 =23=6种(请写图解验证)4计算表现型种类:子代表现型种类的数目等于

细胞遗传学复习资料

细胞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Chromosome: A molecular of DNA, and associated protein bound together. Each chromosome contains: Centromere, Kinetochore, Telomere, Euchromatin and Heterochromatin. 染色质(Chromatin):在尚未分裂的细胞核中,显微镜下可见的可被碱性染料染色较 深的、纤细的网状物。 染色体(Chromosome): 细胞分裂时,由染色质卷缩(螺旋化)而形成的呈现为一定数目 和形态的细胞结构,是遗传物质的最主要的载体。 研究染色体形态最适合的时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I的粗线期 第一节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 大小:不同物种间染色体的大小差异很大,长度的变幅为(0.20-50 μm),宽度的变幅为(0.20-2.00 μm)。(显微镜的最小分辨率δ=0.61λ/ NA ,λ=0.55 μm NA=1.4,δ约为0.25 μm。NA为物镜的数值孔径) 同一物种不同染色体宽度大致相同,其染色体大小主要对长度而言。 小麦:染色体平均长度11.2 μm,总长235.4 μm。 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处于动态的收缩过程中。 绝对长度:实际测量值。 相对长度:特定染色体的长度在单倍染色体组总长度中所占的比例。 染色体大、数目少的物种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优良实验材料,如果蝇(2n=8)、玉米、蚕豆、洋葱、麦类。 着丝粒(Centromere):A specialized chromosome region to which spindle fibers attach during cell division. 着丝粒是细胞分裂时,纺锤丝附着(attachment)的区域,又称为着丝点。 着丝粒不会被染料染色,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染色体上一缢缩部位(无色间隔点),所以又称为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 着丝粒所连接的两部分称为染色体臂(arm)。 着丝点:具有聚合微管蛋白的作用,是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ed center, MTOC),因而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牵引染色体移动的驱动力有关系。 1.按着丝粒位置将染色体分为几种类型: 1)中着丝粒染色体 2)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3)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4)亚端着丝粒染色体 5)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6)端着丝粒染色体 臂比(arm ratio,A)=长臂/短臂(q/p或L/S) 着丝粒指数(Centromeric Index,C)=短臂长度(p)/染色体长度(p+q)×100% 动粒(Kinetochore): 为着丝粒的外层结构,是细胞分裂时纺锤体微管附着部位。 动粒的类型: ?固定位置动粒( localized kinetochore)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2、遗传学研究就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 传和变异。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3、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 模式理念,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原核细胞: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有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 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 (1)DNA合成前期(G1期);(2)DNA合成期(S期); (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整个分裂过程看不到纺锤丝的出现。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不象有丝分裂那样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精选.)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 伴性遗传的最大特点就是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这部分常考题目主要有伴性遗传的判断和相关计算。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常用同型的隐形个体与异型的显性个体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以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为例,如果为伴X隐性遗传,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显性性状,即为常染色体遗传,否则即为伴X遗传。 3.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1) 单基因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指、多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失天性聋哑 X连锁隐性遗传:血友病、红绿色盲; X连锁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Y连锁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唇裂、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畸形足、脊柱裂、无脑儿; (3 )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异常:先天性愚型病; 染色体结构畸变:猫叫综合症。 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较常见的有红绿 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根据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种类,通常又可分四类: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一突变,杂合状态下即可发病。致病基因可以是生殖细胞发生突变而新产生,也可以是由双亲任何一方遗传而来的。此种患者的子女发病的概率相同,均为1/2。此种患者的异常性状表达程度可不尽相同。在某些情况下,显性基因性状表达极其轻微,甚至临床不能查出,种情况称为失显。由于外显不完全,在家系分析时可见到中间一代人未患病的隔代遗传系谱,这种现象又称不规则外显。还有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病情表现上可有明显的轻重差异,纯合子患者病情严重,杂合子患者病情轻,这种情况称不完全外显。 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1、多指(趾)、并指(趾)。临床表现:5指(趾)之外多生1~2指(趾),有的仅为一团软组织,无关节及韧带,也有的有骨组织。 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因:珠蛋白肽链合成不足或缺失。临床表现:贫血。

细胞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细胞遗传学是遗传学与细胞学相互交叉与结合的一个遗传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用细胞学和遗传学的方法阐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表观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以高等动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揭示染色体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关系。内容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与运动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各类变异对遗传传递、重组、表达与调控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章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1.染色体的一般形态特征 一、染色体数目不同种类动植物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 二、染色体大小不同染色体之间大小有很大差异是染色体最明显的形态特征。 ●影响染色体大小变异的因素 1.与物种亲缘关系有关一般是亲缘关系越远,大小变异越明显。 科间﹥属间﹥种间﹥种内 2.与生长发育有关 3.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如化学试剂、温度影响 三、着丝粒及其超微结构 ●定义:着丝粒是一个细长的DNA片段(染色体主缢痕部位的染色质),不紧密卷曲,连接两个染色单体,是染色体分离与运动装置。缺少着丝粒的染色体不能分离并导致染色体丢失。 ●功能:着丝粒又称动原体,是染色体的运动器官,也是姐妹染色单体在分开前相互连接的部位。两侧为异染色质区,由短的DNA串联重复序列构成。着丝粒断裂、缺失,会使染色体运动受阻,造成染色体丢失。 ●类型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分为: 1.有固定位置的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着丝粒具有永久性的固定区域。 2.新着丝粒细胞分裂时除了正常着丝粒外,在染色体上出现的具有类似着丝粒功能的其他区域。 3.无固定位置的着丝粒指纺锤体附着点在染色体上没有固定的位置。 (1)多着丝粒在一个染色体上可附着多个纺锤丝,且着丝粒被非着丝粒片段隔开。 (2)全身性着丝粒染色体的每一点都表现有着丝粒的活性,即整个染色体上均有着丝粒分布现象,又称为分散型着丝粒。 四、次缢痕、核仁组织区和随体 ●次缢痕和核仁组织区 在一个染色体组中,除了主缢痕外,任何其他的缢痕都属于次缢痕。次缢痕与末期核仁的形成有关,并在间期和前期与核仁联系在一起,又被称为核仁组织区。 核仁的超显微结构: 1)纤维中心2)致密纤维组分3)颗粒组分 ●随体是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或圆柱形染色体片段,通过次缢痕区与染色体主体部分相连。 根据随体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为两大类: ?端随体位于染色体末端,被一个次缢痕隔开。 ?中间随体位于两个次缢痕之间。 根据随体形状和大小分为四类:小随体、大随体、线状随体和串联随体。 五、染色粒 染色粒:是指局部染色质在减数分裂粗线期的染色体上形成的、染色较深的呈线性排列的念球状突起,是在核小体组装成染色体过程中,连续的DNA丝局部螺旋化产生的结构,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是染色体上重复DNA顺序密集的区域。 六、染色纽 染色纽:或染色质结或疖,是粗线期染色体上一种染色特别深的大染色粒。位置和数量对特定物种是恒定的。位置多在染色体的末端或亚末端。主要是由结构异染色质组成,遗传活性很低。

细胞遗传学完整版答案讲课教案

《细胞遗传学》复习题 第一章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三章染色体识别 1.什么是花粉直感?花粉直感是怎样发生的?作物种子的哪些部分会发生花粉直感? 花粉直感又叫胚乳直感,植物在双受精后,在3n胚乳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由雄配子供应的一份显性基因能够超过由母本卵核或两个极核隐形基因的作用,杂交授粉当代母本植株所结的种子表现显性性状。 胚乳和胚性状均具有花粉直感的现象。 2.什么叫基因等位性测验?如何进行基因等位性测验? 确定两个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的测验为基因的等位性测验。 将突变性状个体与已知性状的突变种进行杂交,凡是F1表现为已知性状,说明两对基因间发生了互补,属于非等位基因。若F1表现为新性状,表明被测突变基因与已知突变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3.原位杂交的原理是什么?原位杂交所确定的基因位置与遗传学上三点测验所确定的基 因位置有何本质的不同? 根据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的外源核酸探针,与染色体经过变性的单链DNA互补配对,探针与染色体上的同源序列杂交在一起,由此确定染色体特定部位的DNA序列的性质;可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 第一步,制备用来进行原位杂交的染色体制片;第二步,对染色体DNA进行变性处理;第三步,进行杂交;第四步,信号检出和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第五步,显微镜检查。 原位杂交是一种物理图谱绘制的方法,它所确定是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三点测验是绘制连锁图谱的实验方法,它是利用三对连锁基因杂合体,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确定三对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排列顺序以及各个基因的相对距离。 4.什么叫端粒酶(telomerase)?它有什么作用? 端粒酶是参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复制的一种核糖核蛋白酶,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其本质是一种逆转录酶。 作用:它以自身的RNA作为端粒DNA复制的模版,合成出富含G的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端粒蛋白质结合,从而稳定了染色体的结构。 端粒起到细胞分裂计时器的作用,端粒核苷酸复制和基因DNA不同,每复制一次减少50-100 bp,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缺乏端粒酶活性,故随细胞分裂而变短,细胞随之衰老。人的生殖细胞和部分干细胞染色体具有端粒酶活性,所以人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末端比体细胞染色体末端长几千个bp。肿瘤细胞和永生细胞系具有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的活性是癌细胞的一种标誌,可以作为癌症治疗中的一个靶子。 5.染色质修饰和DNA修饰如何影响基因的表达? 染色质修饰包括: (1)组蛋白的化学修饰:组蛋白乙酰化使之对DNA的亲和力降低,降低了核小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异染色质中组蛋白一般不被乙酰化,而功能域中组蛋白常被乙酰化;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基因组活化区域。 (2)核小体重塑:核小体的重塑影响基因的表达,核小体的重新排列,它可以改变核小体在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排列,从而增加启动子的可接近性,调节基因的表达。基因激活伴随着DNA酶I敏感位点的形成,影响基因的表达。基因激活伴随着DNA酶I敏感位点的形成。DNA修饰包括:(1)DNA甲基化(2)基因组印记 甲基化是指在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将一个甲基添加在DNA分子的碱基上。DNA甲基化修

医学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遗传病:人体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而导致的疾病。 2、基因:是决定一定功能产物的DNA序列。 3、断裂基因:分为①编码区:外显子(exon):几段编码序列内含子(intron):无编码功能的序列②非编码区(侧翼序列):调控基因的表达(转录的起始和终止)。 4、外显子与内含子:外显子(exon):几段编码序列;内含子(intron):无编码功能的序列。 5、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结束后,两条模板链本身就分别成为DNA分子双链中的一条链,即在每个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中,总是保留一条亲链的复制方式。 6、冈崎片段:以5’→3’亲链做模板时,首先在引发体的起始引发下,合成数以千计的DNA小片段,称为。 7、核小体:是由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2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核心表面围以长约146bp 的DNA双螺旋所构成,此时DNA分子被压缩了6倍。 8、突变:遗传物质的变化及其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称为突变 9、基因突变:基因组DNA分子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序列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10、碱基替换:DNA分子中碱基之间互换,导致被替换部位的三联体密码意义发生改变 11、转换与颠换:嘧啶之间或嘌呤之间互换(最常见);颠换:嘧啶与嘌呤间互换 12、动态突变:串联重复的三核苷酸序列随着世代的传递而拷贝数逐代累加的突变方式称为动态突变 13、核型与核型分析:核型:一个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象称为核型;核型分析:对构成核型的图象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特征的分析称为核型分析14、单基因遗传病:如果一种遗传病的发病仅仅涉及到一对等位基因,其导致的疾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其遗传方式称为单基因遗传 15、携带者:带有隐性基因致病基因的杂合子本身不发病,但可将隐性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 16、复等位基因:在同一基因座位上,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成员,其相互间称为复等位基因。 17、交叉遗传:男性的X染色体及其连锁的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又只能传给女儿,不存在男性→男性的传递 18、半合子:虽然具有二组相同的染色体组,但有一个或多个基因是单价的,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等位基因,这种合子称为半合子。 19、系谱:是从先证者或索引病例开始,追溯调查其家族各个成员的亲缘关系和某种遗传病的发病(或某种性状的分布)情况等资料,用特定的系谱符号按一定方式绘制而成的图解 20、先证者:该家族中第一个就诊或被发现的患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21、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之间变异呈连续的正态分布,受环境因素影响。Ex: 人的身高、各种多基因病 22、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之间变异是不连续的不受环境因素影响。Ex: 抗原的有无、各种单基因病 22、易患性变异:在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体患某种多基因病的可能性。 23、发病阈值:由易患性所导致的多基因遗传病的最低限度。 24、遗传度:是在多基因疾病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的贡献大小 25、群体:广义: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狭义:生活在某一地区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 26、医学群体遗传学:研究与疾病有关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27、染色体组:指配子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或基因的总和。 28、嵌合体:指体内同时存在染色体数目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系的个体,分为同源嵌合体和异源嵌合体。 29、同源嵌合体:体内不同chr数目(核型)的细胞群起源于同一合子。 30、平衡易位:仅有位置的改变而无明显的染色体片段的增减,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遗传学效应,也叫原发易位。 31、平衡易位携带者:具有平衡易位染色体但表现正常的个体。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章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章

————————————————————————————————作者:————————————————————————————————日期: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1、答:因为 (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解: 序号杂交基因型表现型 1 RR×rr Rr 红果色 2 Rr×rr 1/2Rr,1/2rr 1/2红果色,1/2黄果色 3 Rr×Rr 1/4RR,2/4Rr,1/4rr 3/4红果色,1/4黄果色 4 Rr×RR 1/2RR,1/2Rr 红果色 5 rr×rr rr 黄果色 3、解: 序号杂交配子类型基因型表现型 1 Rr × RR R,r;R 1/2RR,1/2Rr 1/2红色,1/2粉红 2 rr × Rr r;R,r 1/2Rr,1/2rr 1/2粉红,1/2白色 3 Rr × Rr R,r 1/4RR,2/4Rr,1/4rr 1/4红色,2/4粉色,1/4白色 4、解: 序号杂交基因型表现型 1 WWDD×wwdd WwDd 白色、盘状果实 2 WwDd×wwdd 1/4WwDd,1/4Wwdd,1/4wwDd,1/4wwdd,1/4白色、盘状,1/4白色、球状,1/4黄色、盘状,1/4黄色、球状 2 wwDd×wwdd 1/2wwDd,1/2wwdd 1/2黄色、盘状,1/2黄色、球状 3 Wwdd×wwDd 1/4WwDd,1/4Wwdd,1/4wwDd,1/4wwdd,1/4白色、盘状,1/4白色、球状,1/4黄色、盘状,1/4黄色、球状 4 Wwdd×WwDd 1/8WWDd,1/8WWdd,2/8WwDd,2/8Wwdd,1/8wwDd,1/8wwdd 3/8白色、盘状,3/8白色、球状,1/8黄色、盘状,1/8黄色、球状 5.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解:题中F2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和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 (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的回交: AaCc×AAc c→AACc、AAcc、AaCc、Aacc 表型二种,比例为1:1 (2) 绿茎缺刻叶对F1的回交: AaCc×aaC C→AaCC、AaCc、aaCC、aaCc 表型二种,比例为1:1 (3)双隐性植株对Fl测交: AaCc×aacc AaCc Aacc aaCc aacc 1紫缺:1紫马:1绿缺:1绿马

(完整版)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 伴性遗传的最大特点就是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这部分常考题目主要有伴性遗传的判断和相关计算。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常用同型的隐形个体与异型的显性个体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以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为例,如果为伴X隐性遗传,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显性性状,即为常染色体遗传,否则即为伴X遗传。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遗传病 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有以下这几种:(1)单基因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指、多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失天性聋哑 X连锁隐性遗传:血友病、红绿色盲; X连锁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Y连锁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唇裂、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畸形足、脊柱裂、无脑儿; (3)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异常:先天性愚型病; 染色体结构畸变:猫叫综合症。 单基因遗传: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较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根据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种类,通常又可分四类: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一突变,杂合状态下即可发病。致病基因可以是生殖细胞发生突变而新产生,也可以是由双亲任何一方遗传而来的。此种患者的子女发病的概率相同,均为1/2。此种患者的异常性状表达程度可不尽相同。在某些情况下,显性基因性状表达极其轻微,甚至临床不能查出,种情况称为失显。由于外显不完全,在家系分析时可见到中间一代人未患病的隔代遗传系谱,这种现象又称不规则外显。还有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病情表现上可有明显的轻重差异,纯合子患者病情严重,杂合子患者病情轻,这种情况称不完全外显。

遗传学复习资料

1、遗传学的发展时期 (1)经典遗传学时期(1900 ~ 1940 )——遗传学的诞生和细胞遗传学时期 标志:孟德尔定律的二次发现 成就:确立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创立连锁定律(Morgan,1910),提出“基因”概念 (2)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学时期(1941 ~ 1960) 标志:“一基因一酶”学说(Beadle&Totum) 成就:“一基因一酶”学说(1941,Beadle&Totum) ,遗传物质为DNA(1944, A very,Hershey&Chase),双螺旋模型:(1953,Watson&Crick),转座子:(1951,McClintock), 顺反子:(1956, Benzer) (3)分子遗传学时期和基因工程时期(1961~1989) 标志:操纵子模型的建立 成就:操纵子模型的建立(1961,Monod&Jacob),深入了解基因(破译遗传密码、重组技术、反转录酶、合成酶、内切酶、核糖酶、转座子、内含子、DNA测序、PCR等)(4)基因组-蛋白质组时期(1990 ~ 至今) 标志: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启动 成就: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德、法、中六国科学家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物理图),从基因组角度研究遗传学 2、遗传学形成多个分支学科: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学 遗传学,生统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医学遗传学,辐射遗传学,行为遗传学遗传工程,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 (1)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分四个阶段: ①G1期: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DNA复制之前的间隙时间; ②S期:DNA复制时期; ③G2期: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前的一段时间; ④M期(D期):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 (2)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①前期:染色体开始逐渐缩短变粗,形成螺旋状。当染色体变得明显可见时,每条染色 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至前期末,核仁逐渐消失,核膜开始破裂,核质和细胞质融为一体。 ②中期:在此期纺缍体逐渐明显。着丝粒附着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向细胞的赤道板移动。 ③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各自移向一极。染色体的两臂由着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ter 1 AnIntroduction toGenetics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 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 (4)细胞遗传学 4. 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1)1859 (2)1865 (3) 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 (4)C·R·Darwin?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2Mitosisand Meiosis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4. 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图;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

细胞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着丝粒(centromere) 是染色体上染色很淡的缢缩区,由一条染色体所复制的两个染色单体在此部位相联系。含有大量的异染色质和高度重复的DNA序列。 包括3种不同的结构域: 1. 着丝点结构域(kinetochore domain):纺锤丝附着的位点; 2.中央结构域(central domain):这是着丝粒区的主体,由富含高度重复序列的DNA构成; 3. 配对结构域(pairing domain):这是复制以后的姊妹染色单体相互连接的位点。 着丝粒的这三种结构域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并不独立发挥作用。正是3种结构域的整合功能,才能确保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有序分离。 发芽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着丝粒由125bp左右的特异DNA序列构成,其它模式生物包括裂解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以及人类,它们的着丝粒均由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构成、但序列均不同。 染色体着丝粒中与纺锤丝相连接的实际位置,微管蛋白的聚合中心,由蛋白质所组成。 与着丝粒的关系:着丝粒是动粒的附着位置,动粒是着丝粒是否活跃的关键。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着丝点,位于着丝粒的两侧,各指向一极。 ?功能:姊妹染色单体的结合点 ?着丝点的组装点 ?纺锤丝的附着点 ?着丝粒的功能高度保守 在染色体配对及维系生物体遗传信 息稳定传递中起作重要作用。 组成(DNA-蛋白质复合体):着丝粒DNA:不同的生物中具有特异性,着丝粒蛋白:在真核生物中是保守的。 水稻着丝粒DNA的组成:CentO:155-bp重复序列,CRR:着丝粒特异的逆转座子。 在活性着丝粒中,着丝粒特异组蛋白H3(CENH3)取代了核小体组蛋白八聚体中的组蛋白H3, 形成含CENH3的核小体。因此,CENH3是真核生物内着丝粒的根本特征, 是功能着丝粒的共同基础, 可作为功能着丝粒染色质的识别标记。 →着丝粒分裂:正常分裂(纵向分裂),横分裂或错分裂(misdivision)。说明问题:着丝粒并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一个复合结构,断裂的着丝粒具有完整功能。 分散型着丝粒又称散漫型着丝粒(holocentromere)又称多着丝粒(polycentromere) 某些生物中,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不是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而是整个染色体上都有分布,或2个或2个以上,纺锤丝可以与染色体上的许多点连接。 →特点:细胞分裂中期,与赤道板平行排列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平行地向两极移动 →X射线照射,染色体断裂,无论断片大小,均能有规律地走向两极 偏分离现象:基因杂合体Aa产生的A配子与a配子的分离不等于1:1 验证方式: 人类新着丝粒: ?结构不同于普通的着丝粒,通常不具有高度重复的α-卫星DNA ?可以组装成动粒并行使着丝粒的功能 ?16条染色体上发现了40多个新着丝粒 端粒: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端粒DNA和蛋白质组成。其端粒DNA是富含G的高度保守的重复核苷酸序列。 组成: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端粒DNA序列由(5‘-TTAGGG-3’)反复串联组成

遗传学复习题 . 2

微生物考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2、单体,缺体,三体; 3、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 1、单倍体:凡是细胞核中含有一个完整染色体组的叫做单倍体; 二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 多倍体:超过两个染色体组的统称多倍体。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不是完整的倍数,通常以一个二倍体(2n)染色体数作为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增减个别几个染色体,称非整倍性改变。例如:2n-1是单体,2n-2是缺体,2n+1是三体。 3、同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个物种的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加倍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的多倍体,是两个不相同的种杂交,它们的杂种再经过染色体加倍而形成的。 4、母性影响:把子一代的表型受母本基因型控制的现象叫母性影响。 5、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性状上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6、位置效应:基因由于变换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而带来的表型效应改变的现象。 7、平衡致死品系:两个连锁的隐性致死基因,以相斥相的形式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倒位抑制交换作用,永远以杂合状态保存下来,表型不发生分离的品系叫做平衡致死品系,也叫永久杂种。 9、假显性:一个显性基因的缺失致使原来不应显现出来的一个隐性等位基因的效应显现了出来,这种现象叫假显性。 10、重组DNA技术:指将某些特定的基因或DNA片断,通过载体或其它手段送入受体细胞,使它们在受体细胞中增殖并表达的一种遗传学操作。 11、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 →DNA的复制过程,这就是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12、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13、转化:是指某些细菌(或其它生物)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14、翻译:以mRNA为模板,在多种酶和核糖体的参与下,在细胞质内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 15、细胞质遗传:在核外遗传中,其中由细胞质成分如质体、线粒体引起的遗传现象叫细胞质遗传。 16、移码突变:在DNA复制中发生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对所造成的突变。 二、填空题 1、染色体要经过4级螺旋才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染色体4级结构分别是:一级结构为(核小体);二级结构为(螺线体);三级结构为(超螺线体);四级结构(染色体)。 2、基因工程载体应具备(具复制原点)、(具有多克隆位点)、(至少具有一个选择标记基因)和(易提取)四个条件。 3、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9)条,可育的杂种是(4)倍体。 4、在臂间倒位情况下,如果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则后期将形成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正常)染色体,(倒位)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染色体。他们的比例为(1:1:1:1)。 5、基因的现代概念表明,一个基因是一个(顺反子),其中包括很多(突变子)和(重组子)。基因的这一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三位一体)的基因概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