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共中央党校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孕育和准备阶段(1844-1847年);(2)正式形成阶段(1848-1871年);(3)理论体系完成阶段(1871-1883年);(4)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1883-1895年)。(P2-P3)

(二)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伟大变革

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P3)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根本变革和唯物史观的创立

(一)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的历史观(P6-P7)

3、科学的实践观:马恩认为,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并以实践为认识的目的。

4、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历史观领域,马恩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P8-P10)

5、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唯物史观的经典阐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中,马克思明确地把社会形态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同时,又把上层建筑区分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的上层建筑两部分。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专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6、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的本质的揭示: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类三大社会形成或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是指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前资本主义阶段。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这是指商品交换普遍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这是指未来的实行产品经济的共产主义阶段。

7、政治经济学研究与辩证法的拓展: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一)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P10-P13)

8、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定性:商品生产从产生到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它们的共性是: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追求各自的经济得益;遵循等价原则;进行平等竞争;以货币为媒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9、劳动价值论的内容: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统一是指: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的实现是互为条件的。二者的矛盾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对同一商品所有者来说是不可能兼得的;商品生产往往会出现使用价值不符合社会需要,或者价值量超过社会购买力的现象。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现实的商品交换来解决。

10、理解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必须把握的内容:一是财富和价值的区别。财富的源泉不仅是劳动,还有其他生产要素。商品的价值则是抽象劳动即人类体力和脑力的凝结,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投入的活劳动(抽象劳动)。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包括一切生产劳动。这样的劳动包括科学技术工作、经营管理以及生产性服务劳动等重要形式,它们在今天的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货币及其职能: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1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一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推动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同一部门的社会资源也必然不断向优势企业流动。二是调节社会劳动在一同部门的分配。社会再生产的实现,客观上要求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保持一定的比例,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就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即价值与价格的矛盾运动。有的部门投入劳动过多,商品就会供过于求,因而引起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有的部门投入劳动过少,商品就会供不应求,因而价格上涨,利润率上升。这样就促使社会劳动或资源从价低利小的部门向价高利大的部门转移,从而实现社会劳动或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

(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P13-P16)

13、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出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资本家所以购买劳动力,就是因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有这样一个特殊属性。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增殖过程。只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剩余价值就一定会生产出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生产即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所在。

1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一天劳动时间,总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劳动价值的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工作日的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劳动强度,一般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地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5、资本的特殊性质:第一,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惟一动机、目的和本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第二,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的特殊社会本质是通过物体现着的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第三,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达到保值和增殖。一旦停止运动,资本的生命就完结了。

16、资本的基本构成:马克思认为,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

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它们只能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自己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是由劳动力构成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之中去,而是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生产出来,而且还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这部分资本得到增殖。

1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P17-P18)

18、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19、资本总额的扩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方式实现的。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通过自身积累而增大。资本集中是指分散的单个资本联合成一个大资本。

20、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方面,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日益发展,形成垄断资本的统治。

2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贫富两级分化的趋势。无产阶级的贫困是指包括失业工人在内的整个无产阶级各方面的贫困情况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鸿沟的加深;二是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统治决定了各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盲目、紊乱和失调现象,甚至导致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期间,一方面是严重过剩的商品,过剩的资本,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过剩的人口、贫困的劳动人民。这深刻地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

22、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首先从生产社会化的本性要求来分析;其次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原因来分析;再次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变化趋势来分析。四、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变科学(P21-P23)

23、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继承了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深刻地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4、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只从道德上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对未来社会的预见还局限于价值判断上,不能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理想社会,因而没有找到变革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25、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经济条件:19世纪40年代,产业革命在欧洲的迅速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经济条件。

26、产业革命促进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7、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基石上,使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变成了科学。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它为全世界运动树立了一面新旗帜,对国际工人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

的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和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到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公开出版,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成熟的阶段。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1871年巴黎公社历史经验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系统阐述并成为欧美各国工人运动指导思想的阶段。在近半个世纪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得到发展。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P24-P25)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28、两个必然思想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阶段,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这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是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框架内实现的。这种以雇佣劳动剥削为基础的私人占有制便发生了对抗性矛盾。这一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所取代。

29、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提出。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地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说明。“两个决不会”思想表明,新旧社会的更替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状况决定的,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决定的。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旧的生产关系完全不能容纳的时候,或者与新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物质条件完全成熟的时候,新的社会形态才能出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能否变成现实,归根结底要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所决定。

30、“两个决不会”同“两个必然”的统一。两个必然论证在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四)、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P27)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经过一个过渡时期进入未来社会。未来社会也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31、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从旧社会脱胎出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

32、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是在第一阶段完全巩固和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3、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人的多样性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P28-P29)

34、《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35、《路德维希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内容:1886年,恩格斯发表《路德维希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其主要内容包括:(1)、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2)、第一次明确概括并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3)、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

36、晚年书信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全面阐发。

(二)、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P35-P36)

37、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革命将首先在那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生和胜利。1915年,列宁通过对帝国主义的深入研究,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这是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得出的新的科学论断。(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通过跳跃形式实现。导致帝国主义大战,削弱帝国主义力量。(2)、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帝国主义体系薄弱环节的形成。这种薄弱环节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夺取革命胜利的机会。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俄国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3)、俄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实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迅速取得了胜利,列宁亲自指挥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四)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P37-P43)

为解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课题,列宁进行了艰辛的哲学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38、批判民粹派和经济派,阐述唯物史观和重要原理:(1)批判民粹派的“人类天性”论,论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2)批判发粹派的英雄史观,阐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个人历史作用的辩证关系;(3)批判经济派的庸俗经济决定论,阐明政治对经济的作用;(4)批判经济派的自发论,阐明革命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9、批判马赫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列宁于1908年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着重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为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认识论基础。(1)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2)从哲学高度提出了物质的定义:(3)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第一认识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划清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界限;第二世界上绝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已被认识的东西和未被认识的东西之分;第三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的界限;(4)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5)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列宁认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实践标准又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0、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堕落成了社会沙文主义者,以折中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

以诡辩反对辩证法,以改良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深入研究了辩证法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1)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2、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区分了两种对立的发展观。4、是辩证法和诡辩论的试金石。5、提供了方法论的基本原则。(2)揭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3)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1、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客观的运用概念的灵活性。2、坚持联系的全面性,把握事物的全部关系总和。3、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把握事物联系中主要和次要、主流和直流之间的区别。4、坚持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正解处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九、新经济政策和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4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1)、实行工业国有化,剥夺剥夺者,加强对资本主义进攻,结束对工厂工人监督,从没收大企业到没收中小企业。(2)、从粮食垄断、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到余粮征集制,国家以低价购买农民的“余粮”,以保证城市居民和红军有饭吃。(3)、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实行商业国有化。(4)、推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生活差距。(5)、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实践证明,这项政策,作为紧急状态下的特殊措施,为打赢战争起了重大作用,但从根本上说,它违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4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和合作。

4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1)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3)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5)及时地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二)列宁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列宁晚年病重期间,通过口授由秘书整理的办法,先后写成了《日记摘录》等五篇有关理文艺学和政策方面的论文和《给代表大会的信》等三篇有关党内民主方面的信件。它们被称为列宁的“最后遗嘱”,是在总结新经济政策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44、十月革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进行农合作化;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执政党建设。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二)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5、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既不同于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不同于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一种新式的特殊类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6、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还要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各地武装起义的领导人纷纷转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偏远乡村,与广大贫苦农民结合,开展艰苦的武装斗争,建立了一块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并且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初步解决了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怎样坚持革命,怎样发展壮大革命力量,为最终夺取革命胜利创造条件的问题,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

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通过对土地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系统理论。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等文章中,他进一步系统地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中的新鲜经验,批判了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科学地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且能够走这条道路夺取革命的胜利,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这样,就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得到了全面的理论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47、新民主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48、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初步构想。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提出并阐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方针和政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他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意义的思想和观点。

49、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50、这条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

51、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52、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生产关系的变革方面盲目求纯,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2)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就是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3)在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方面,照搬苏联集体农庄的经验,盲目追求集体和统一经营,忽视了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忽视了发挥社员个人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致使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的问题突出,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以上问题的产生,总体上说,是同当时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不高,仍然受着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分不开的。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53、关于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

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同时,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他还提出,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因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54、毛泽东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概括成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5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教育知识分子,搞好民族团结,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等等。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统一战线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56、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人民的联盟。因此,如何处理同农民、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便成了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基本问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成功地解决了这两个重大而又复杂的课题。

57、毛泽东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有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区别”。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不是中国革命的动力,而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亦称中等资产阶级,它们是带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他们有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三)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

58、正确处理汉族与少数发族的关系的基本精神是:第一,坚持民族平等,实现民族团结;第二,按民族聚居程度实行不同级别的区域自治;第三,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59、对香港、澳门问题的策略:“暂时不动”、“维持现状”、“长期打算,充分利用”,以待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时再收回主权。

60、对于台湾问题,党中央开始是准备以为武力方式解决的。但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侵入台湾海峡,这一问题的解决遇到了严重的阻碍,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主张。

61、与此同时,毛泽东和党中央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的原则立场。

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一)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阶级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有事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全国解放以后,党领导人民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地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三)党的思想建设

63、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五)党的作风建设

64、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风即党的作风,是指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和工作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反映党的精神风貌。党风是由党的世界观和党性决定的,是世界观和党性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党性,就会有什么样的党风。

65、毛泽东创造性地把学风与党风统一起来,揭示了学风、党风和党性、世界观的内在联系,指出学风问题是党的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的工作态度问题。党风不正“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而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

66、毛泽东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五、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67、1955年9月,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

68、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表现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思想整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无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民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69、毛泽东及时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不能孤立地去做”的重要思想。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要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道来做,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决定的。再次,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决定的。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70、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基本的内容。其基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全体人民,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调动他们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71、思想政治工作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式、任务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社会和共产党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

72、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民主原则。

六、政策和策略

(二)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

73、毛泽东不但指出了政策策略对革命和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阐明了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的基本依据和原则。无产阶级政党要指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首

先必须保证自己政策策略的正确。

74、政策策略来源于实践,也要到实践中去检验。毛泽东认为,实践是检验政策策略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他还认为,政策策略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并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

75、毛泽东在依据不同的质而制定实行不同政策的方面,思想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是:1、区别不同阶级和阶层,对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是行不同的政策策略。如在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中,我们党将富农与地主区别开来,没有过早地采取消灭富农的政策。2、区别不同的历史时期及其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政策策略。这要求党和国家在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时,必须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3、区别不同地区和条件,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政策和策略。这决定了党和国家在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毛泽东的一个重要政策策略思想,也是毛泽东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执行政策策略也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三)革命和建设的若干政策策略原则

76、毛泽东提出和阐明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普遍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策略原则。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国内敌人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一个重要概念,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首先,这一思想建立在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其次,这一思想建立在对敌国主义反动派两重性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二是在敌斗争中,要对敌人加以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三是在对敌斗争中,还必须将战略问题和策略问题区别开来。

四是“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策略思想。主要是: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当前的最主要问题;正确处理国内各阶级、政党和民族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对诸多任务分清轻重缓急,主动推迟一部分能够推迟的任务。其精神实质就是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正确处理社会各阶级、政党和民族的关系,尽可能地团结人民,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打击当前的敌人。这一策略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五是把一切积极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并尽可能减少和化解消极因素,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策略原则。

七、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二)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

77、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8、三大外交决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7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八、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一)实事求是

80、毛泽东用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相对立,赋予它新的含义。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中国化表述,得到全党的确认和普遍贯彻。

81、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毛泽东在批判党内主要错误思想倾向——教条主义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经验主义的批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是从不同的两极发生的东西。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既要反对轻视实际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82.坚持实事求是,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83.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贯彻唯物辩证法。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一切事物。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这是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首先,毛泽东论述了认识事物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其次,毛泽东结合中国社会矛盾的运动过程详尽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各种情况,说明了研究矛盾特殊型的方法。他指出: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第一,要注意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第二,要研究每一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每一过程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质;第三,要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各个方面的特殊性;第四,要分析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矛盾特殊性;第五,要分析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殊性。

84、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毛泽东关于矛盾精髓的概括对学习辩证法,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大发展。

85、坚持实事求是,需要科学的方法。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提出“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抓典型、“解剖麻雀”的领导方法。

(二)群众路线

86、群众路线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87、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党与群众关系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领导机关和每个共产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

88、实践和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三)独立自主

89、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9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概括。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融为一体,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基础,更为根本,贯彻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92、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社会全面进步。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第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机械应用,也不是对别国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照搬照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所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创造,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征,既体现社会主义共性又突显“中国特色”个性的创新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意义

9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开辟;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不能相互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中国命运。

(三)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间正道,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当前,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第一,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第二,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三,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第四,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的观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和与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95、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96、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回答:

(1)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讲话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第一次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党的重大考验。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结合新时代的新形势、人民的新要求,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3)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关键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进一步深化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

97、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探索和回答:

(1)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邓小平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对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初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

(2)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由于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新变化,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下决心解决好党建中存在的迫切问题,使党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切实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思想政治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围绕这一目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对在长期执政、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

(3)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了巨大活力又面临着新课题的考验,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艰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党中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对党建提出的新要求,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

98、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探索和回答:

(1)面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状态的局面,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把握中国下一步的发展问题,从世界发展的潮流中抓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机。他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提出发展是当今社会两大问题之一。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才是社会主义。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局势风云变幻,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是我们党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根据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党自身情况的重大变化,把

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进入21世纪后,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胡锦涛提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深刻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99、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不懈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义制度(12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

100、要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关注: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既能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又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扎根实践,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条件和特点,也是对人类制度文明成果的丰富和发展。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01、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102、经济体制改革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103、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把握的基本要求

104、八项基本要求的具体内容: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

105、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06、中国梦的现实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07、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8、实现中国梦的状态: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109、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力量: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10、“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四人帮”粉碎后,当时的中央主要负责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维护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这个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唯物主义的胆识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凡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出只有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是真正的高举,最好的高举。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新确定党的思想路线扫清了障碍。

111、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批判“两个凡是”,并不意味着否定毛泽东思想。恰恰相反,批判“两个凡是”正是为了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毛泽东思想不只是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关键在于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来对待,不能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必须从其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就必须要运用毛泽东思想去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1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2、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本质上是一场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这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3、通过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达到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目的。(二)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113、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地位;全面阐述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内涵;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强调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和坚持正确政治路线的保证;不断完善党的思想路线的实现机制。

11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正确回答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第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第四,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115、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解放思想,实现自我超越:第一,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第三,要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116、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创新的过程。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进俱进的本质规定,是其最终目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进俱进,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是指导我们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和目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117、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到了首要的地位;第二,社会主义本质包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第三,社会主义本质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118、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了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目标。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19、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新发展。第一,和谐社会是对邓小平理论所回答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围绕的“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党”两个基本问题的综合式创新。第二,“和谐”是在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提出的把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三项任务的基础上的新发展,不仅是党的基本路线更加完整和全面,而且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使得党的执政使命和任务更加具体和明确。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化了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2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第二,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第四,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改革的方式不断解放生产力。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体系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快于资本主义,质量高于资本主义。

(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马恩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基础好前提的。邓小平坚持这个观点,提出:社会主义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了,才能彻底消灭剥削阶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21、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更有特殊的含义:一方面共享不是指均享;另一方面,共享着眼于共同、公正的分享。

七、中国特色社会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

12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要论断有两层基本涵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就是说,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国情。1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那么长的发展进程,是由这个阶段的特点决定的:第一,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第二,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第三,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第四,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第五,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第六,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第七,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第八,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特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第九,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125、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2、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进行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3、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我们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这个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的伟大目标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5、依靠群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理想6、党的领导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1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纲领,必须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重大关系:(1)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127、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文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8、“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激励全国人民

为一个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把小康水平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性标志,并将它们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联系,设置了定性定量标准。其二,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同社会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特别是小康社会目标,包含了发展的全面内容。其三,把实现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联系起来。

12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将第三阶段奋斗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分成三个具体阶段和步骤: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30、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素质。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1、(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为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经被消灭,基本矛盾不再表现为阶级斗争,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因而基本矛盾的解决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有步骤改革来完成的。社会主义只有在改革的推动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

(2)改革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改革是我们党在经历了艰苦探索,吸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之后作出的伟大战略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对基本国情认识不清,出现过认识上的错误。种种经验教训促使人们思考,共产党人认识到传统的体制与做法必须改变,改革势在必行。(二)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132、我们要积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一,要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新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第二,要着力提高合理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第三,要着力实施“引进来”和“走进去”相结合的战略。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33、(1)正确认识三者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要努力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地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第一,发展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稳定。第二,改革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发展。第三,改革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社会的稳定。(2)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在处理三者的关系时,应把握一条总的原则,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协调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一,实现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第二,实现改革与发展的统一。第三,实现稳定

与改革的统一。改革需要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稳定为改革的推进提供保障。通过改革可以建立促进社会稳定的机制,改革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四)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134、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135、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36、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37、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138、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机制包括三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供求;二是价格;三是竞争。

14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成的主要工作:一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四是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五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41、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14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4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

144、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45、(1)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中十分重要组成部分。(2)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发展非公经济的客观需要:第一,社会经济复杂多样,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要千差万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需求多样性的客观需要。第二,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极其巨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解决就业的客观需要。第三,非公有制经济产权清晰,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是我国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客观需要。第四,资源全球性流动加速,外资将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方式继续进入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第五,社

会分工不断深化,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专业化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发展的趋势,客观上造成了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关系的企业并存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和信息化的客观需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就应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

146、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147、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通过两个层次体现出来的:一是在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导作用;二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的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148、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实行按劳分配,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49、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非是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

150、规范收入分配关系的基本政策措施有:(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2)取缔非法收入。(3)整顿不合理收入。(4)调节过高收入。(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政府调节社会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51、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15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最重要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依靠什么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增长,采用什么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发展,通过什么消费方式引导生产等。

15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从突出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持续、稳定、适度增长转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加快从外需带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最大的结构调整。要更加充分地得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拓展居民消费。三是加快从技术引进依赖型经济向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把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四是加快从资源支撑型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五是加快从生产能力提高型经济向产业结构优化型经济转变。

154、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分健康发展。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为此就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15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关系国家发展全局。主要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