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父母必读——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健康是人生的财富、健康是动力的源泉、健康是生命的转轴。2015年8月17日

【导读】如果孩子三岁前的安全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父母离异、频繁更换抚养人、频繁更换生活地点等,都会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损害,孩子会一生寻寻觅觅,需要弥补这个需求空缺,需要的时间和童年一样,可能是三年,甚至更长。行为表现上比如恋爱中总要向对方求证是否爱我,是否会离开我等等,比如失恋,有的人失恋就会自杀,那并不是因为他痴情,而是他的第二次心理创伤,源于小时候安全感的缺失,如果有人对你说“没有你我就活不了”,那不说明他有多爱你,只说明这个人的心理不够健康。婚姻除了满足性和生命延续的过程,更多也在寻找自己一直缺失的感觉。我们可以把孩子比喻成是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已经具有其本身的生命力以及与其生长的所有的资源,但是它只有具备生理营养才能生根发芽,具有心理营养才能有更好的长势长得粗壮茂盛。生理营养,我相信各位家长应该没有问题,但你们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心理营养吗?是如何需要的?什么时间需要?所有的孩子的营养一样的?我们如何给?我们自己具有这种营养吗?如果没有怎么办?如果心理营养不充分,孩子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三种:

1、情绪不稳定。

2、人际关系不良。

3、行为偏差。在中

国13—15岁孩子的自杀和自残率偏高。如果一个孩子有足够的心理营养去滋养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绽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有力量去追随自己的梦想!生物本性就是向上向善,努力展现自我的过程,更何况人!

1、0—3个月此阶段的孩子,更多是用感官感觉来生活的。我饿了,就需要吃到奶水;我渴了,就需要喝到水;我拉了尿了,不舒服了,其他人就需要帮我整理;我冷了热了,就需要帮我加减衣服和被子。呵呵,我才不管其他人怎么样,他们要以我的需要为己任,全面呵护我的需要。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营养是:

(1)无条件接纳。(2)NO.1in life(生命中至重)。此阶段的心理营养更多是妈妈给予的。在生养孩子后,妈妈体内就分泌两种物质,一种是荷尔蒙,在奶水中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另一种是本体荌,会让妈妈有满足感: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是最美最伟大的,这种物质三个月后就会消失,这样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因为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分泌这两种物质,如果孩子得不到,他就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寻觅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求,也许一生未果,也许很幸运能找到。有更多的人会利用良好的婚姻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要:碰见一个爱自己接纳自己宽容自己的人,婚姻除了满足性和生命延续的过程,更多也在寻找自己一直缺失的感觉。您可以想想我们当初恋爱时的感觉就可

以,那一定是这个人就是无条件的满足我的人。如果满足不了,可能会出现离婚或婚外情,我们都在寻觅一种感觉。2、4个月—10个月在生理上,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慢慢要学会爬行。爬出去爬回来---主动选择离开,需要安全时自己就会爬回来。此时心理营养是妈妈要允许他爬出去爬回来,很自然的离开,很自然的回来。如果妈妈自己没有安全感,她在此时期最恐惧。如果这个阶段的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就会导致孩子有分离焦虑,例如进入幼儿园或者新环境,有异常表现;谈恋爱失恋,情绪反应大甚至自杀。3、10个月—16个月孩子在生理上开始会走,父母要支持他去冒险,如果此时得到妈妈支持和照顾,孩子就会获得实际安全感和心理安全感。孩子将来不会怕陌生人,并且愿意去探险、胆子大,但不是不要命的那种!因为他知道哪里安全哪里危险。

4、16个月—2岁“可怕的两岁”,这个年龄阶段最难教养:一面是非常的依赖,一面又非常的独立,经常说不要。这是锻炼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时候,不要的时候要为自己的决定去承担后果。例如不吃饭,好,就饿你一顿,呵呵,孩子可能不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我们该怎么做?心疼孩子就放弃自己当时的决定,这就是溺爱,我们的做法是:温柔的坚持!这个需要力量和决心,所以这个阶段的妈妈会觉得自己特别的累,这就需要爸爸的支持!

5、2岁—3岁稳定自我的建立。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形成这

种认识:我有时看不到妈妈在,但我知道妈妈的爱在。玩的游戏是:捉迷藏。这个时期需要一个过渡性的重要他人出现,要求是温暖的,安全的,有毛的,柔软的,比如毛绒玩具、抱枕、小被子、衣服都可以。这是健康心理的表现。如果一直依赖妈妈,不分床才可怕,孩子永远在心理上长不大!

0岁—3岁这个阶段,如果孩子获得了被充分接纳,学会安全,懂得该分开就分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有稳定自我形象的心理营养,他们就很快适应新环境,社会化速度快!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妈妈的照顾支持和帮助。如果缺乏心理营养,一遇到给他心理营养(也许有意也许无意)的人,他会立即被吸引,比如早恋。这和如果三天没喝水,见到水不管脏不脏就喝;如果七天没喝水,见到水不管有毒没毒就喝一样的道理。安全感的来源:

(1)爸爸妈妈夫妻关系稳定。即便有争吵,有冲突,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自己有能力去解决的。

(2)妈妈的情绪稳定,越稳定越安全。妈妈会处理自己的情绪。有的妈妈会认为孩子是惹你有情绪的人,其实这不是真相,也许是其他原因(夫妻等问题),孩子没有能力和责任帮助妈妈解决情绪问题!其实人有情绪时一定是找安全的人发的,孩子在承受着社会最底层的情绪垃圾,爸爸在单位,妈妈在单位,甚至夫妻关系问题产生的情绪,如不及时疏导处理,孩子是最终的出气筒!尤其是妈妈的情绪,孩子

吸收更多,不忍心不吸收啊。也许妈妈的焦虑成为孩子的焦虑。

6、4岁—5岁有了“我”的记忆,人一般有四岁以后的记忆,真正的人类出现,新我:我是谁?我有价值吗?我可爱吗?此时的孩子需要从爸爸身上获取这些心理营养,所以变得跟爸爸亲近,喜欢爸爸。现在的妈妈就很落寞,感觉自己的孩子很陌生,曾经粘成一个人似的,现在陌生了,有的妈妈就骂自己的孩子没良心,可能在心里上不适应很寂寞。此时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鼓励、认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有底气,遇到挫折时有力量去面对,是孩子心理上是守护神!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

(1)人生价值观,

(2)自我概念,

(3)性别认同。前两项妈妈也可以代替爸爸做,但需要更多的时间,同时需要一致性表达。性别认同只有爸爸可以做。要对女儿表达:我很高兴你是我的女儿(女性认同)女儿16岁之前称呼女儿为女儿;要对儿子表达:你是我的好儿子,你真像我啊(男性认同)。同性恋的出现固然有社会因素,但我们的家庭似乎有更大的责任啊。爸爸对孩子的承诺是:(1)孩子,需要我时,我就在你的身边,不要怕。

(2)孩子,我允许你犯错!最伤害人的两个场所:一个是

战争,一个是家庭。让孩子成为一个人,安全感的来源,妈妈很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价值感自信心的来源,爸爸很重要!孩子如果容易发火、行为偏差,原因大部分来源于夫妻关系恶劣,亲子关系问题包括母子、父子关系!情绪在孩子内心深处难于消化,积累了很多情绪,也可能导致晚上睡眠不好,失眠梦多。中国的爸爸是爱孩子的,但不一定和孩子亲近。没有时间交流沟通,但一见面就教导!此时关系比教导更加的重要!孩子如果和爸爸的关系差的话,导致孩子的自我感不强!如果处理了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的学习力、记忆力、注意力会提升20%。孩子出了问题,也是家庭关系出了问题:也许是夫妻关系疏远,也许是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出了问题,也许都有!如果孩子出了问题,什么是最好的药?——个人时间,父母要有时间去给孩子心理营养。

7、5岁---6岁这个阶段父母要多和孩子在一起相处,起到家庭模范作用,具体包括:①如何处理生活上的难题,方法及态度。②如何处理人际关系。③如何处理情绪。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8、7岁以后7岁以后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尊重、信任、自由选择。9、

13—15岁这个阶段是父母给孩子最后一次补充心理营养的黄金年。因为孩子在12岁之前缺失的心理营养在13—15岁时爆发年,渴求最强烈。父母的做法是:(1)接纳他;(2)重视他:花时间和他在一起;(3)模范:让他有时间去模仿父母。这样几个月,孩子就会有变化。10、16岁以上孩子如果超了16岁,调整需要用年来计算。因为现在孩子不信任你,即便你想试图改变,他也会去试探你,有怀疑。如果可以有肢体接触:拥抱是接纳最好的肢体动作,遭到拒绝也要坚持!11、25岁以后这时需要自己给自己补充心理营养,为自己的生命去负责。做自己的优秀父母,滋养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自己更重要,照顾好自己,肯定赞美自己!心理营养的发展路程:首先一个孩子需要人无条件地接纳自己,让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够独立,然后需要肯定赞美认同,到了七岁前是学习认知模范。当然他再长大,他能够选择,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如果有足够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没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够有成人目标。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这个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没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问题,什么时候你意识到你发现了,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发现苗头,就从现在开始做.如果存在缺失

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然后给他称赞,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愿意听他说话,出现需求的时候,要满足他。孩子一开始的心理营养必须由那个重要他人给的。这个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阿姨。但是,后面两种,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至于为什么一个孩子会选爸爸妈妈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没有理由,就象人们找对象谈恋爱一样。而如果父母不当这个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选其他的话,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心理缺失。

小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 刘力文,男,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该生从小跟爷爷生活,对他很是溺爱,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上课时有话就说,不认真听课,令老师极其头疼。 二、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1.攻击性行为; 2.人际关系; 3.学习适应性。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是因为溺爱导致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3.学习适应性: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影响行为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进行引导措施 1、询问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心理特征

各年级段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心理特征: 1、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学过心理学的老师都知道,平常我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稳定性差,就是说情绪波动比较大,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能把孩子的脸跟六月的天放在一起比较,足以说明孩子的心理稳定性差,也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 2、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 3、好胜,但是韧性差。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厉害,但是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不得了了,天都塌下来了。 4、自控能力不足。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儿童很常见。上上课心就跑到操场上去啦,做做作业,就想着晚上妈妈买什么好吃的啦。稍微严重一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直要动,抓抓头啊,咬咬手指、咬咬铅笔啊等等。 5、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稍微批评两句,他就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他反应就很强烈。然后认为他自己什么都对的,别人什么都错的,以自己为中心。 6、批评力不足。不懂得自我批评,有时候,会一时分不清对错,做错了事自己都不明白,甚至不知道悔改。 7、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就是说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特别是跟大人相处时惶恐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这些是儿童主要的心理特点,每个学生都会有,而且不是单独存在。(比如一般不会说一个学生他光是情绪变化大,其他都好的,或者就是好胜,其他都好的,这些表现都是存在的但平时不明显,哪一个方面稍微强一点,那一个方面就变成了心理问题) 那么,以上的心理特点一般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问题有: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逃学与厌学问题 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他没兴趣,学习吃力,导致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可能老师也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玩;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严重的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人际交往问题 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在集体中的位置跟原来不一样了,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好像是惟我独尊,不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就像我们刚才说到的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过度依赖问题 由于小学生没有自理、自立能力,长期依赖父母,就会形成了过度依赖心理。 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小公主”、“小王子”,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实际是溺爱。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力越来越差。他们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依赖感。这样的恶性循环让他们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萨提亚亲子关系之心理营养

萨提亚亲子关系之心理营养 我们可以把孩子比喻成是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已经具有其本身的生命力以及和其生长的所有的资源,但是它只有具备生理营养才能生根发芽,具有心理营养才能有更好的长势长得粗壮茂盛。生理营养,我相信各位家长应该没有问题,但你们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心理营养吗?是如何需要的?什么时间需要?所有的孩子的营养一样的?我们如何给?我们自己具有这种营养吗?如果没有怎么办? 如果一个孩子有足够的心理营养去滋养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绽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有力量去追随自己的梦想!生物本性就是向上向善,努力展现自我的过程,更何况人! 一、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1、0—3个月 此阶段的孩子,更多是用感官感觉来生活的。我饿了,就需要吃到奶水;我渴了,就需要喝到水;我拉了尿了,不舒服了,其他人就需要帮我整理;我冷了热了,就需要帮我加减衣服和被子。呵呵,我才不管其他人怎么样,他们要以我的需要为己任,全面呵护我的需要。 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营养是:(1)无条件接纳。(2)NO.1 in life(生命中至重)。此阶段的心理营养更多是妈妈给予的。在生养孩子后,妈妈体内就分泌两种物质,一种是荷尔蒙,在奶水中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另一种是本体荌,会让妈妈有满足感: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是最美最伟大的,这种物质三个月后就会消失,这样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父亲就要承担起来。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没办法照顾孩子。那孩子会去在成长过程中,另外找一个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个重要他人。从这个人身上希望得到没有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他人为止。到了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到中学,他会去找爱人,会很早谈恋爱。他会希望有人能那样对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

最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同年级段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而且愿意努力遵守。在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他们习惯过集体生活,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己,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能树立近期的奋斗目标,都想争取成为好学生,并希望参加少先队的一切活动。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意识开使增强,已

-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在画图时,他们渐渐能够注意到图中各部分的大小比例;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对于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知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需有具体事物的支持,比如,他们把“三角形”和“小旗子”、“长方形”和“桌面”相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空间知觉渐渐从直观向抽象过渡。对于时间的特性,小学生入学时能掌握他们经验范围内的时间概念,如前天、昨天、大后天等等,但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时间单位,如几分,几秒、几世纪等则不能理解,而且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比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边听课边记笔记,同时注意演算速度和准确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记忆的自觉性、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做游戏时,他们已不满足于用两根交叉的棍子表示飞机,而要求飞机要有机翼和螺旋浆等等。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他们在游戏中常重复从成人那里看到的动作和姿势,而且他们想象的游戏动作一般要有某种具体实物的支持。例如,他们把沙子堆成桥梁、地道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比如,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就拿“大与小”的概念来说,他们通常是通过对大、小物体的直接感知获得的。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林文采-心理营养-读书笔记--上篇教学教材

林文采-心理营养-读书笔记--上篇

《心理营养》(林文采)读书笔记 推荐序1:只有她能让我相信:养孩子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父母总是会以当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对孩子来说,“温和而坚持”的妈妈就是合适的 ?世上没有一种叫做“非如此不可”的事。。。。不管妈妈最终做出的选择是什么,没有人可以批评她,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 ?养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若你养孩子养到鸡犬不宁,那一定是你的方法、理念有问题 推荐序2:一本书,一次成长 问:对职场妈妈而言,陪伴是不是质比量重要? 答:这是一种逃避内疚的借口!但是,“重质”不代表不停说教,而是平静地跟孩子在一起,给他需要的支持和安慰。 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好父母? 答: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就是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不是可以接纳自己和安慰自己,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能不能坚持对自己说“不行”? 我对孩子乃至自己的心理基调:带着敬畏之心去探求内心的奥秘,带着接纳之意去看待情绪的起起落落,带着温和之情去好好说出每一句话。

我的最大启发:好的亲子关系,先于教育。我们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 组合,其次才是一个生命帮助另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且不论究竟是谁帮谁)。 只要父母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们是不会去故意破坏这种关系的。而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友好,我们的“教育”也才越有效。 我们了解我们想要好好相处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吗?----心理营养 自序:心理营养的由来 父母如果能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重视,给予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肯定、赞美和认同,用自身作为模范,教导孩子如何处理生活,孩子自身的生命力就能被激活,他就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活得快乐和自在,如同他们初始来到这个世界的状态。 上篇:基本理念 一、五大心理营养 1.无条件的接纳。0~3个月 尽你所能来满足我、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2.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0~3个月 ◆“我最重要”我是No1---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只要我需 要,你就会来满足我。 ◆“重要他人”(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的 养育态度及行为举止,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决定性影响。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找到理想的“重要他人”,那么他一生都会一直去寻觅, 直到找到为止。 3.安全感。4个月~3岁。在建立安全感方面,妈妈的作用大过爸爸。 妈妈怎样的状态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呢? 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怎么弥补呢? ?1)妈妈要情绪稳定。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 长。 ●如果妈妈认为自己有情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面对孩 子。 ●一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 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孩子老来烦父母,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并不是因为孩子要的太 多。 ?2)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 ●父母亲之间良好的关系,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给他安全感的东西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 述 4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历程与一般特征,理解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表现。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教学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表现。教学难点:理解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课外活动:到幼儿园观察婴班儿童活动的有意性和无意性程度。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其中儿童生理年龄特征是指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各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在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问题上,更应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谈话引入】“六、一”是儿童的节日,你们知道儿童是指哪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你们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时是属于哪一年龄阶段?

小学儿童心理特点

应各位家长需求,连日整理相关心理特征分析情况,以供家长们对各年龄段的孩子们增加认识和了解,不要误解了我们的孩子,不要错怪了我们的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有时候也很脆弱! 一年级: 1、一般心理特点 1.1独自进入新环境: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过去听父母讲的一些事,现在可以独自去看,去听,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种新鲜感充满了孩子的头脑。 1.2娇宠儿在增加:上学以后少数孩子还离不开妈妈,这是心理没有断乳的表现。这种孩子看不见母亲会感到不安,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回到家以后马上换了模样,大喊大叫,恢复本来面目。孩子的心理离乳是普通家长感觉不到的问题。发现了也不知怎么处理,只是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学,回家也不准大喊大叫。这种反意志行为恰好给孩子增加了不安的心理成分。 现实中这种问题是两种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为父母溺爱孩子,还应看到社会因素。由于社会安定性较差,孩子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家长不得不随时保护孩子。另外,居住环境封闭,活动空间减少,独生子女只能伴随在父母左右,客观上使孩子得到了过多的照顾,造成娇宠儿增多。 1.3注意多变的事物:一年级学生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多。有人认为孩子爱提问题是善于思考的表现,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这个特点,只不过有的孩子爱说,有的孩子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表达而已。 当孩子意识到“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时候,行为也会发生一些自觉变化。让他帮忙做一些事会很积极地响应,表明孩子开始明白一些社会责任了。 2、入学后的适应期 2.1以什么心态对待入学:孩子到了新环境中会拘谨或害怕。对待孩子的情绪变化,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除了学习用具和礼仪方面的准备,还有孩子自我清洁、自我保护等自理能力的锻炼。如果这方面不过关,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2.2认识老师:“老师可怕吗?”许多孩子都关心这个问题。 2.3熟悉学校环境。 3、学习

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成长危机

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成长危机学前期(2~6岁) 心理发展特征: 1、通过模仿及认同,肯定自己的性别; 2、模仿别人的想法、特点、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3、希望自己动手做某些事,未能做到会感到愧疚; 4、时常易混淆事实与幻想,因此容易恐惧,如怕黑等 5、情绪容易受刺激,难于指导及控制,2~4岁更是较易发脾气及较多恐惧时期; 6、开始争夺空间和玩具,具有攻击行为。 影响因素: 1、父母的行为、情绪表现是儿童模仿的对象; 2、主要从父母那里得到安全感和快乐。当父母婚姻出现危机、离婚、死亡等都会严重影响子女的情绪; 3、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子女的性格建立,过分要求、过分照顾或过分放纵都有不良影响; 4、电视文化是儿童模仿对象。 成长危机: 1、入园入学适应 2、弟妹出生 3、转变照顾者 4、父母分离(如离婚、分居等) 5、失去心爱的东西(如宠物、玩具等) 学龄期(6~12岁) 心理发展特征: 1、情绪相对较平静,对事物恐惧感渐渐消失; 2、6、7岁后儿童的攻击行为会减少,较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了解别人行为的原因,由同理心取代自我中心; 3、开始建立正面的自我概念,通过以往的经验及与同伴能力的比较,逐渐建立自我价值感。 影响因素: 1、父母、老师和同伴的赞同与否,直接影响自我概念的建立与行为; 2、容易受偶像或有权力者的影响; 3、同伴的影响十分重要,若与同伴比较时自觉不足,可能会退缩到较早时期的发展阶段。 成长危机: 1、读小学或初一 2、转校、留级 3、在学校内的成绩和行为表现 4、弟妹出生 5、父母分离如死亡、离婚、分居等 青少年(12~19岁) 心理发展特征:

心理营养

学会喂给孩子“心理营养”,真正实现育儿轻松又高效。 父母在孩子0-7岁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 超过十年时间,一万多个个案,全部以“心理营养”为核心,解决父母育儿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为什么我们处理完孩子的第一个偏差行为,第二个很快又会出现?孩子肯定知道偏差行为只会给他们带来排斥和厌恶,为何还是乐此不疲? 林文采博士认为,作为一个人,生命的原本状态,必然是渴望人见人爱,被人喜欢和接纳。出现上面的问题,合理的逻辑必然是:孩子需要比得到别人的喜爱更为重要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也必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东西,如果它不是食物和水——我们称为生理营养的东西,那么,它是什么呢? 经过十多年时间,在积累了超过一万个个案后,2001年,林博士提出了“心理营养”的概念。一个人7岁前,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他的一生都会处在寻找当中,并会因缺乏和寻找而带来各种问题。令人惊奇和兴奋的是:只要父母亲开始加强对孩

子的心理营养,孩子的生命就真的如同得到了滋养,生命的“五朵金花”就能粲然绽放。 内容简介: 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 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 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 本书中,作者阐述了“心理营养”的理念,同时介绍了气质理论在亲子教育中的应用。结合“心理营养”的理念和气质理论,作者从12个方面全方位回答了父母育儿中的常见问题。 五大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此时此刻,我生命中你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赞美、认同;学习、认知、模范。 生命中的“五朵金花”:爱的能力;独立自主;联结;价值感;安全感。

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解决特征

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及对策 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一年级学生有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教师在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时应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同时,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如果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高昂的,态度是端正的,加上教师提供了充分的训练过程,学生又能运用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式,那么知识就有可能转化为有实用性的能力。也只有学生在充满好奇心,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才会逐渐的掌握学习方法,才会感悟到实用性。也只有在感悟到实用性时才会对学习兴趣保持高度的热情,这股热情才会持久。 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老师说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他们很少能顾及到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 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哪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

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 就像身体需要营养,心理也需要营养 什么是心理营养?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生理营养,生理营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什么。比如一个孩子会爬、会走、会跳,是因为爸爸妈妈提供给这个孩子足够的生理营养,所以这个孩子能跟着他的天性自然生长。如同种子,有了阳光、空气、水之后,就能生长、绽放。 同样的,人类的生长,也需要心理营养。只要爸爸妈妈给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就会看到一个自信的、独立自主的、有安全感、有价值感的孩子。他会更有生命力,更美丽的绽放。 什么是人类的5大天性? 第一个天性:爱的能力 就是他愿意,他喜欢,他要去爱别人,而他也喜欢并需要别人来爱他。 第二个天性:连接 人,需要和其他人连接。 第三个天性:价值感 人类需要追寻价值感,需要知道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第四个天性: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的意思是,我能够有选择的权利,能够为自己的生命做出选择。 第五个天性:安全感 安全感的意思是我能够去信任,最大的安全感是我能够信任我自己。 心理营养不足会出现什么情况? 心理营养不足,通过三个外在的行为能够看到: 1)情绪不稳定,如因为小小的事情就发飙 2)人际关系有障碍,如跟同学、同事、家人等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3)出现偏差行为,如用言语或行为伤害自己或别人 谁能够给我们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是外界给予的,能够给自己心理营养的人,我们称之为重要他人 所有人的重要他人,第一个一定是妈妈,第二个一定是爸爸。其他的人,能不能做自己的重要他人,在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自己来选的。 一些成人在很小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他在爱的能力、价值感、安全感等方面会出问题,而他一生都要去寻寻觅觅,寻觅找到除了爸爸妈妈以外的另外的重要他人,来满足缺失的心理营养。 可能这个人是外婆、是奶奶、是老师、是同学、是恋爱对象或婚姻对象……

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 年龄段行为模式心理发展动作学习认知注意、记忆思维言语 词汇 个性发展自我发 展 新生儿一 个 月 无条件反 射:食物、 防御、定向 有条件:抓 握、行走、 游泳、围抱、 巴宾斯基 感觉产 生、 无条件反 射、 条件反射 动作是心 理发展的 源泉 抓握(五指 分化、手眼 协调)、独 立行走; 动作规律: 头尾、内 外、大小 模仿 条件反 射 偏好新 颖刺激 六个 月:深 度知觉 不随意注意, 内容选择性 (外部事物 特征、经验、 言语) 记忆:胎儿末 期开始,12 个月前(情 绪、动作)、 之后是表象、 语词 习惯化、去习惯 化;问题解决: 三水平()无效 尝试、有效、直 接成功) 3岁掌握母语 全部发音, 1000个词汇; 语法关键期 (1.5—2.5)3 岁全部掌握 巴斯:情绪型、活动型、 冲动型、社交型 托马斯、切斯:容易抚 养抚养困难、发展缓慢; 兴趣:先天、再认、探 索 社会性微笑:自发、无 选择、有选择 分离焦虑; 依恋:无差别反应、有 差别、特殊联结、互惠 阶段;安全依恋、回避 依恋、反抗依恋 一周岁 后出现 萌芽分 开自己 与他 人;2周 岁,显 示客体 我; 幼儿3~ 6.7 游戏:机能 游戏、象征 游戏、规则 游戏 发展:非社 会型、平行、 社会性、协 同、合作游 戏 认知发 展趋 向:近- 远、表- 里、浅 深、 无意记忆-有 意 现象—语词 机械—意义; 记忆策略:5 岁前没有,后 期视觉复述、 复述、特征定 位; 具体现象思维 为主、逻辑思维 萌芽; 转导推理、熟悉 事物简单推理; 想象:无意-有 意、再造-创造 (新颖、神奇、 超越、指向未 来)、 6岁3000 7岁4000; 语义策略 词序策略 非言语策略 对话—独白 情境---连贯 明显的气质特点、自尊 逐渐提高; 3~4第一逆反期:我长 大了、我能干 三山试 验:6岁 内以自 我为中 心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08初教赵潇潇028、李胜男018、安然027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大致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段(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段(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段(五、六年级)。虽然,在这每两年的—个时间段里,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仍然在发展变化着,但总体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骨骼处于发展期易弯曲。作为教师要格外注意他们的坐姿老师上课的时候要常强调:眼要离书本一尺远,胸要离书桌一拳远,手要离笔尖一寸远。但是不管怎么嘱咐,总有孩子做不到。坚持不到10分钟,很快就又把身子贴到了桌子上。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坐姿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他们小肌肉的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因此,教师要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执笔方法:大拇指的指肚和食指的指肚弯曲地从笔杆的左右两侧捏住笔杆,中指的第一关节的左侧从笔杆的下方抵住笔杆,无名指、小指依次紧贴中指,自然弯曲,拇指指尖朝着正前方,和食指尖应留有间隙。拇指和食指的各骨节自然突起,握笔的高度约离笔尖2~2.5厘米(如果使用铅笔,应在削笔削成斜面的上方),不要握得太紧。笔杆的角度大约是45度,笔杆大约搭在食指根部的左侧。?正确的书写姿势:头部端正,不向左右偏侧,肩膀自然下垂;上身自然挺直,略往前倾;前胸不要挨在桌沿上;双臂对称张开,自然弯曲;臀部稳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双腿自然弯曲(90度);双脚分开,脚尖朝前,与肩同宽,平放在地上;写字本放正。 (二)心理特点 1 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各方面都不稳定,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从注意的广度来说,他们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例如,老师

读《心理营养》有感

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 田秀晶

读《心理营养》有感 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每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理力量的强大也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孩子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个有好多问题都不知道怎么解决的妈妈。时常会焦虑的我也需要营养来指引。很庆幸,我读到了这本书。 亲子关系,先于教育。这是看完林文采老师的《心理营养》最大的一点体会。 全书分为理论和问答两部分。理论上主要是学龄前各个阶段需要的营养,以及每个孩子特有的天生气质。文章大部分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这也是面对育儿困惑的妈妈们更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操作性强,问题能直指痛点。 下面就来说说我的几点体会。 首先,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我们很容易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南辕北辙,就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这一点。从孩子呱呱坠地,他的哭啼声是要喝奶,还是睡觉,又或者是需要抱抱。这一切父母都将无条件接纳。孩子和父母构成的第一关系,是亲子关系。想想自己当时做的不是很好,女儿的降生给全家人带来了喜悦,可是由于奶水不足,所以当时前几个月一直是混合喂养。可宝宝又不愿喝奶粉,为了让孩子喝奶粉,我就抱着孩子满家转。趁孩子迷迷糊糊时再塞奶瓶。现在反思,

当时当孩子哭了饿了,不能及时给予回应,可能是造成现在安全感不足的原因吧。如果早一些学到这些知识,一定不会留下这样的遗憾了。 在早期教育中,大多数父母更喜欢直奔主题:教育。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人见人爱、善良勇敢、学业有成。所以,几乎是从孩子刚出生,我们就在计划教育方针、教育路线。我们在用大人的思维包办着孩子的一切。 当他们不愿意分享时,当他们哭闹时,当他们不听我们的教导时,我们对孩子们辅之以教育。我们言之凿凿、理所当然,因为我们在教育。 然而有效吗?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因为父母忽视了,只有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越友好,教育才越有效。我们需要做的是,平静地和孩子在一起,给他需要的支持和安慰。 其次,温和而坚持 妈妈首先要对自己做到温和而坚持,做得不好的地方,需要接纳自己。每个妈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养育孩子,对自己需要继续努力的事想要放弃时,告诉自己要坚持。 对于孩子的犯错,不大声指责,不讽刺,不带个人情绪,父母要用温和而有引导性的话语和孩子交流。同时,相比孩子有情绪的表象,妈妈们更应该关注出现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否是心理营养的缺失而导致。比如一个孩子不愿意分享,是不是自身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比如孩子遇到不称心的事就哭闹,是不是在

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心理特点 1、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平常我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稳定性差,就是说情绪波动比较大,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能把孩子的脸跟六月的天放在一起比较,足以说明孩子的心理稳定性差,也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 2、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 3、好胜,但是韧性差。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厉害,但是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不得了了,天都塌下来了。 4、自控能力不足。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小学很常见。上上课心就跑到操场上去啦,做做作业,就想着晚上妈妈买什么好吃的啦。稍微严重一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直要动,抓抓头啊,咬咬手指、咬咬铅笔啊等等。 5、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稍微批评两句,他就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他反应就很强烈。然后认为他自己什么都对的,别人什么都错的,以自己为中心。 6、批评力不足。不懂得自我批评,有时候,会一时分不清对错,做错了事自己都不明白,甚至不知道悔改。 7、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就是说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特别是跟大人相处时惶恐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逃学与厌学问题 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他没兴趣,学习吃力,导致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可能老师也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玩;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严重的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二、人际交往问题 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在集体中的位置跟原来不一样了,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好像是惟我独尊,不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就像我们刚才说到的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三、过度依赖问题 由于小学生没有自理、自立能力,长期依赖父母,就会形成了过度依赖心理。 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小公主”、“小王子”,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实际是溺爱。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

《心理营养》读后感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让孩子生命得以最充分的生长与绽放。 亲子关系,先于教育。这是看完林文采老师的《心理营养》最大的一点体会。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个有好多问题都不知道怎么解决的妈妈。时常会焦虑的我也需要营养来指引。很庆幸,我读到了这本书。 全书分为理论和问答两部分。理论上主要是学龄前各个阶段的需要的营养,以及每个孩子特有的天生气质。文章大部分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这也是面对育儿困惑的妈妈们更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操作性强,问题能直指痛点。 下面就来说说我的几点体会。 首先,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我们很容易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南辕北辙,就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这一点。 从孩子呱呱坠地,他的哭啼声是要喝奶,还是睡觉,又或者是需要抱抱。这一切父母都将无条件接纳。孩子和父母构成的第一关系,是亲子关系。 大多数父母更喜欢直奔主题:教育。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人见人爱、善良勇敢、学业有成。所以,几乎是从孩子刚出生,我们就在计划教育方针、教育路线。我们在用大人的思维在包办着孩子的一切。 当他们不愿意分享时,当他们哭闹时,当他们不听我们的教导时,我们对孩子们辅之以教育。我们言之凿凿、理所当然,因为我们在教育。 然而有效吗?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因为父母忽视了,只有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越友好,教育才越有效。 我们需要做的是,平静地和孩子在一起,给他需要的支持和安慰。 其次,温和而坚持

妈妈首先要对自己做到温和而坚持,做得不好的地方,需要接纳自己。每个妈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养育孩子,所以不必活在内疚里。对自己需要继续努力的事想要放弃时,告诉自己要坚持。 对于孩子的犯错,不大声指责,不讽刺,不带个人情绪,父母要用温和而有引导性的话语和孩子交流。同时,相比孩子有情绪的表象,妈妈们更应该关注出现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否是心理营养的缺失而导致。比如一个孩子不愿意分享,是不是自身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比如孩子遇到不称心的事就哭闹,是不是在家里他的哭闹总是能让家人妥协。很多小孩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 对于一些容易伤害到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一定要坚持说“NO”。其它的,则可以保 持一些弹性。一方面让妈妈和孩子更和谐,一方面也是示范,孩子知道怎样坚持自己的底线,同时保持一定的弹性。 最后,自我的提高与反思 “做个好妈妈”常常让许多人感到力不从心,我也不例外。有时对于孩子的情绪问题,真的会焦头烂额、无所适从。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好妈妈,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做得更好。 学习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学习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学习如何给孩子做示范。 反思,也同样重要。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免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投射,是一个心理学上常用的概念。当自己对本身的一些经历有负面感受时,通常不敢直面,而会把这种特质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许多孩子被贴上胆小、退缩的标签,是因为成人世界竞争过强,造成我们太过焦虑。也可以说,这是攀比的心态造成的。 比较,也是父母要非常警惕的一个特质。看到别的孩子外向,就希望自己的孩子爱说话,爱表现。 大部分孩子在家里活泼,出门胆小害羞,这种表现也没有问题。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前表现得很好,这是一种虚荣。 有时候,孩子对自己的退让感到无所谓,比较介意的是妈妈。面对这样的事情,妈妈一定会觉得心痛,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也一定要学习接受这种心痛。

孩子,我该如何爱你

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是孟老师,我知道在这个群里,所有的有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最爱自己孩子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开心快乐,有一个幸福美好的人生!可是,自从我们成为孩子的父母,就有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困惑,对吗?孩子任性逆反怎么办?孩子胆小怎么办?孩子拖拉怎么办?孩子偏食怎么办?这些问题时时刻刻让我们纠结、烦恼。我们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可为什么他就是不听话?跟我们对着干?甚至会大哭大闹,让我们有时候几乎崩溃! 今天在这里我想帮助各位家长解决你的困惑,解除您的烦恼,我想告诉大家:“孩子,我该如何爱你!”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助,请你进入“孩子我该如何爱你”的家长交流群,明晚8点钟我会在那里等你,与你一起分享! 群里讲述内容: 孩子我该如何爱你? 各位家长晚上好! 我是孟老师,很高兴今天又和各位见面了。今晚我们的交流话题是“孩子,我该如何爱你”!各位家长还记得宝宝刚出生的样子吗?他刚刚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小小的她是那样的可爱,她是我们的宝贝,是我们的全部。我们全身心呵护着她,疼爱着她,想给她一生的幸福。可是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她开始不再什

么事都听我们的,开始会说“不”,“不要”……有时会磨蹭,有时会胆小害怕,有时又会叛逆甚至打人。0-6岁的孩子是一生的重要阶段,他会在这6年当中建立安全感、学会如何跟别人沟通、建立价值感、养成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为他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安全感建立的好,能够独立自主,他才具备拥有幸福的能力。价值观建立的好,他才会更加自信,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那些中途辍学、甚至自杀的孩子,都是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失去了价值感,感觉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因此才会走上绝路。在这六年中,孩子需要五大心理营养去滋润,暨无条件接纳,生命至重,肯定认可赞美以及家长的模范榜样。如果各位家长能够给足孩子五大心理营养,那么孩子就会独立、自信、快乐,如果缺少心理营养,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行为。看一个孩子是否健康的三个指标是:情绪是否稳定、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行为是否有偏差。 前几天有个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孟老师,你赶紧帮帮我,我快要崩溃了”。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她的孩子今年三岁了,是个男孩子,现在每天早上就为穿衣服跟她打架,妈妈让他穿两条秋裤,他非要穿一条,于是妈妈就逼他必须穿两条,儿子就大哭大闹,妈妈忍无可忍就打了她的儿子,然后儿子被迫穿上衣服一路哭着上幼儿园,天天如此,几天下来,妈妈快要疯掉了。问我怎么办?我听完她的话,问了她几个问题:1、你为什么非要逼儿子穿两条秋裤?2、儿子不穿两条秋裤后果会怎样?你担心什么?她说:我是为他好啊,我怕他会冻着,会感冒!是的,没错,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可是你懂你的孩子

读《心理营养》有感

读《心理营养》有感 心理营养顾名思义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每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理的成长都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也是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心理营养就像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 孩子需要的五大心理营养:1、无条件的接纳2、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3、安全感4、肯定,赞美,认同5、学习,认知,模范。刚出生不久,孩子需要有人无条件地接纳,让他认为自己最重要;接下来安全感使他能够独立,然后得到肯定、赞美、认同:到了六七岁有学习的模范。教导孩子如何处理生活,孩子自身的生命力就能被激活,获得快乐和自在。孩子获得这些心理营养,等他再大一些,就能够自己选择,去学习其他生活上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 孩子在一出生时就带有性格倾向,这就是天生气质,先去观察孩子的性格倾向,父母就可以有策略地去养育,这样相处就会更轻松。天生气质: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每个人身上都会具备以上四种气质,但是占比是不一样的。天生气质中养育策略:1,优点里发展,缺点里学习、2,不贴标签、3,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给他最需要的营养。如果孩子得到的心理营养充足,那么,生命的五大天性便会自然得以良好生长,犹如生命中的五朵金花,在人生的旅程中绽放。生命中的五朵金花:爱的能力、独立自主、联结、价值感、安全感。 孩子的世界需要安全感,安全感的来源于父母家人的陪伴,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的情绪来源跟这三个关系的有关,一夫妻关系,二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三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养育孩子情绪的原则:父母尽可能的给足孩子心理营养。切记三不要,一不要伤孩子自尊,二不要在公共场合让孩子觉得羞耻,三妈妈自己不要太焦虑。当孩子出现行为偏差的时候,父母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制止,制止的方法:先抓住孩子的手,眼神坚定地看着他,温和地对他说:不可以。孩子会从这个眼神读懂自己不应该这样做,而且不会让孩子有很大的情绪波动。特殊情况而且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采用隔离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最多可以用两次,用的次数多也没有效果,采用隔离方法的时候不要把孩子放在黑暗的角落。 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本“字典”前半部分是理论,后半部分是问答。当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先查看一下这本书,在书中就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成长,同时需要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支持,做到以身作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