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一、名词解释:
01.系统学(systematics):
02.系统树:
03.分子系统树:
04.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
05.分类(classification):
06.鉴定(identification):
07.命名(nomenclature):
08.培养物(culture):
09.菌株(strain):
10.标准菌株:
11.种群(population):
12.种(species):
13.型(form / type):
14.亚种/变种(subspecies / variety):
15.真菌(fungi):
16.粘菌(slime molds):
17.热原体(Thermoplasma):
二、填空:
01.细菌分类鉴定的主要文献是()。
02.对生物系统发育进行研究,最合适的揭示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大分子物质是
(),特别是()。
03.rRNA序列测定和分析方法有:()和()。
04.对于序列目录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常采用()和()来
比较各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05.系统树分为()和()两种形式
06.在系统树图型中分枝的末端和分枝的连接点,称为(),代表生物
类群;分枝末端的结代表仍生存的种类。
07.构建分子系统树,最常用的是()。这种推断谱系的原则是:在所
有可能的谱系关系中,涉及进化改变的序列特征数最少的谱系是最可信的。
08.20世纪70年代,Woese根据16SrRNA(18SrRNA)序列分析,将生物界分
为三界(后改称三个域):()、()、()。1990年他又把它们改成为Bacteria(细菌)、Archaea(古生菌)和Eukarya(真核生物),并构建了三界(域)生物的系统树。
09.分类单元(taxon,复数taxa)是指具体的分类群。它有七个基本的分类等级
(或分类阶元)即:()、()、()、()、()、()、()。在微生物分类中,还有一些非正式的类群术语,如种以上的有
()、();亚种以下的有()、()、()。
10.根据国际命名法规,证实分类单元的学名,必须用拉丁词或其他词源经拉丁
化的词命名,种名的命名是用()命名,即种的学名由属名加种名加词两部分组合而成。
11.微生物数据存储、检索和分析中心是()。我国微生物资源数据库
(MRDC)包括微生物的性状库、产品市场信息库、名称库、名词库、国际交流用RKC代码库和一个微生物数值分析软件包MINTS。
12.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包括
()、()、()等。
13.产甲烷古生菌进行自养生长时,()是碳源,利用()作为
()的还原剂以合成有机物,利用()来获取能量,乙酸可以刺激生长。
14.所有的产甲烷古生菌都能利用NH4+作为(),少数种可以固定分子
态的氮。
15.绝大多数的超嗜热古生菌专性厌氧,以()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化
能有机营养或化能无机营养的厌氧呼吸产能代谢。
16.超嗜热古生菌种的热网菌属(Pyrodictium)的细胞最高能在110℃生长,产
生占细胞总量80%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有两种酶活性,一种是();另一种活性是()。
17.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核生物是()和(),他们具有细胞核,
但没有()。
18.根据核糖体RNA序列分析,藻类的系统发育是()很明显的异质类
群。
三、问答题:
1. 16SrRNA公认为谱系分析的“分子尺”的原因是什么?
2.rRNA序列测定和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3.关于细菌新名称的发表有何规定?
4.简要介绍《伯杰氏手册》及其第九版的特征。
5.简介《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6.真菌自成一界的原因是什么?
7.简述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有哪些水平?
8.微生物分类鉴定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9.微生物鉴定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0. 什么是微生物分类学?其任务是什么?
11.何谓数值分类法?并说明其特点、操作步骤及其意义。
12.简述微生物种、亚种、菌株的概念及其意义。
13.菌落原位杂交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4.什么是微量多项试验鉴定系统?并说明其原理与操作。
15.什么是生物资源?微生物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16.简述微生物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