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摘要: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

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

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

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

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与机理果蔬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据报道,发达国家有10%~30%的新鲜果蔬损失于采后的腐烂,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储运冷藏设备,果蔬腐烂损失率更高[1]。目前我国的果蔬采后损耗约占总产量的30%~40%[2]。果蔬采后腐烂大多由真菌引起。水果在采收、包装、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若受到机械损伤[3],霉菌很容易通过伤口侵蚀水果,并在水果上大量生长,从而造成水果的腐烂。长期以来防治真菌病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杀菌剂。然而,连续使用化学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由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健康的危害[4],迫使人们寻求安全、无毒和有效的新方法。生物杀菌剂可分为植物杀菌剂、动物杀菌剂和微生物杀菌剂三种,用微生物进行采后病

害的生物防治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从Guter首次报道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水果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以来,国外学者对用微生物拮抗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6]。目前,已研究可作为果蔬采后病害拮抗菌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酵母菌由于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而成为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7,8]。

1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效果

目前已证明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防治作用的酵母菌品种很多。在国外Chalutz等从柠檬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对柑桔青霉病、绿霉病和酸腐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对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在11℃或22℃条件下可以维持21 d[9];Wisniewski等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andidaoleophila)对苹果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Ca2+可促进这种效果,而Mg2+没有这样的作用

[10];Benbow等研究了隐球酵母属的Cryptococcus.infirmo-miniatus、

https://www.doczj.com/doc/c99596124.html,urentii和红酵母属的Rhodotorula.glutinis对梨病害的生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隐球酵母属的 C.Infirmo-miniatus和红酵母属的Rhodotorula.glutinis在采收前一天对梨进行处理,能有效地控制梨的采后腐烂[11]; Zahavi等的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ermondii)对葡萄由灰葡萄孢霉及黑曲霉引起的腐败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相比,分别可以减少腐败损失16.81%和60%[12]。

在国内,范青等研究了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ermondii)对

桃采后果实软腐病的抑制效果,用5×108CFU/mL悬浮液处理的果实贮藏在25℃下经4d、15℃经7 d和3℃经30 d后软腐病的发病率都为零,和1 000 mg/L扑海因处理的效果一样[13]。范青等研究了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sp)的不同处理和接种时间对“富士”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接种灰霉菌和青霉菌孢子浓度分别为1×105个/mL和5×104个/mL时,在25℃,1×108CFU/mL的酵母悬浮液完全抑制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在1℃冷藏30 d后,灰霉病和青霉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和0[14]。范青等对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拮抗菌进行了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季也蒙假丝酵母(C.guiliermondii)、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loeckera apiculata)、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等3种酵母菌对甜樱桃褐腐病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季也蒙假丝酵母和柠檬形克勒克酵母能有效地防治核果类果实采摘后软腐病;桃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浅白隐球酵母(Cryptococcusalbidus(saito)skinner)和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sp)能防治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而从桃果伤口处分离到的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efaciens Hansen)则对核果类果实软腐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5]。刘绍军等研究了啤酒酵母对草莓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以活细胞数为1.75×107个/mL的酵母液处理草莓,常温下可延长保鲜期2~3 d[16]。梁泉峰等从腐败玉米中分离到一株间型假丝酵(C.intermedia),对苹果青霉病及洋葱黑曲霉病都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接种致病菌后25℃贮藏7 d的苹果,对照组(未接酵母菌)的病斑直径达12 mm,而接种酵母菌的果实未见病斑;同样接种酵母菌的洋葱25℃贮

藏20 d未见病斑,相同条件下对照组(未接酵母菌)则发生严重的黑曲霉病[17]。近年来,我们课题组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酵母菌对柑橘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及其防治机制的研究”,对应用拮抗酵母菌来保鲜果蔬的效果及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研究涉及到的拮抗酵母菌有隐球酵母、红酵母、假丝酵母等,涉及到的果蔬有柑橘、苹果、梨、葡萄、杨梅等,证实了隐球酵母、红酵母、假丝酵母对多种果蔬由霉菌导致的腐烂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目前,我们正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进行拮抗酵母菌的改造,期待能提高拮抗酵母菌的抑菌能力,扩大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在果蔬采后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机理

产生抗菌物质是大部分生防细菌和生防霉菌的作用机制。例如枯草芽孢菌(B-3)能产生拮抗物质伊枯草菌素(iturin)7,对多种重要果蔬的病原菌具有拮抗性;木霉能分泌吡喃酮,对由灰葡萄孢引起的草莓、苹果灰霉病有很强的抗生作用等[18]。但酵母菌不产生抗菌物质。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营养或空间的竞争;

2酵母菌与病原菌的直接作用;

3酵母菌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

4其它物质对拮抗效果的影响。

2.1 营养或空间的竞争

营养或空间的竞争是酵母菌产生生防作用的主要机制。酵母菌由

于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温度、湿度、pH值或渗透压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的情况下,这些拮抗菌能有效地利用果蔬表面或侵入点附近低浓度的营养物质而生长存活,利用果蔬表面或伤口的营养大量繁殖,尽可能快地消耗掉伤口营养,并占领全部空间,使得病原菌得不到合适的营养与空间条件,不能生息繁衍,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19]。范青等研究了季也蒙假丝酵母(C.Guilliermondii)接种到桃果实伤口上的生长动态,结果发现,在有病原菌存在的情况下,15℃培养72h,酵母菌数可以增长34.4倍,而25℃下培养72 h,酵母菌数可以增长45.6倍,这种高速的繁殖活动反映出拮抗菌与病原菌之间的营养竞争[13]。Droby等在用拮抗酵母US-7来防治柑桔采后绿霉病病源菌指状青霉(Penicillum.digitatum)时发现,向共存有拮抗菌和病原菌的柑桔伤口处添加营养物质,酵母菌US-7抑制柑桔绿霉病的效果降低[20];范青和田世平在研究中发现,相同浓度的拮抗菌细胞悬浮液比培养原液有更好的拮抗效果,原因很可能是培养液中的丰富营养削弱了拮抗菌与病原菌之间营养竞争的力度[13]。

2.2 酵母菌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用

许多酵母菌可以分泌胞外水解酶(几丁酶,β-1,3-葡聚糖酶等),从而分解病原菌的细胞壁或菌丝体;某些酵母菌还可以附着在病原菌上,形成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用。Castoria等在研究红酵母及隐球酵母对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机制时发现,展青霉(P.expansum)及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细胞壁都可以诱导红酵母及隐球酵母产生胞外β-1,3-葡聚糖酶;在利用展青霉作为唯一碳源时,隐球酵母的β-1,3-葡聚

糖酶活性高于红酵母,而隐球酵母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也好于红酵母[21]。Wisniewski等的研究也发现,毕赤氏酵母(P.guilliermondii)对苹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强于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而前者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高于后者;同时Wisniewski还发现,毕赤氏酵母可以附着在灰葡萄霉菌丝体上从而对其进行破坏[22]。

2.3 酵母菌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

某些酵母菌在果蔬上大量生长,可以诱导宿主产生具有抑菌作用的物质;而有些酵母细胞可以诱导果蔬产生几丁酶、葡聚糖酶及其它酶类,这些酶类可以分解果蔬病原菌的细胞壁,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23];还有一些酵母菌可以使宿主细胞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增加宿主的抗病能力。Droby等在研究假丝酵母C.oleophila对葡萄采后青霉菌的拮抗作用时发现,向葡萄果皮组织上添加假丝酵母细胞悬浮液可以增加乙烯的生物合成,诱导苯丙氨酸氨基裂解酶及植保素的积累,并能增加几丁质酶、β-1,3-内切葡聚糖酶的活性,从而诱导宿主产生抗性[24];Ippolito等发现拮抗酵母菌Aureobasidiumpullulans在苹果上可以显著提高几丁酶、β-1,3-葡聚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25];范青等的研究也发现拮抗酵母菌P.membranefaciens和C.guilliermondii可以诱导苹果产生较高水平的几丁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增强对软腐病的抑制效果[26];EI-Ghaouth发现假丝酵母C.saitoana在苹果伤口上可以诱导宿主细胞变形,产生乳突结构,抑制病原菌的入侵[27]。

3.4 其它物质对拮抗效果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单一应用拮抗菌来防治采后病害的效果要逊色于化学杀菌剂。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将拮抗酵母菌与一些其他特殊物质结合使用,可以提高酵母菌的拮抗效果。例如Calventz等人在研究红酵母对苹果采后青霉菌的抑制作用时发现,在制备红酵母的培养基中添加铁离子,制备的含铁细胞红酵母对霉菌的抑制效果强于不含铁细胞的红酵母[28];田世平等也发现,在丝孢酵母的悬浮液中加入1%~2%的CaCl2可显著地提高丝孢酵母对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14]。FAN Qing等在研究毕赤氏酵母(P.membranefaciens)对油桃采后根霉病的抑制效果时发现,把酵母菌和杀菌剂扑海因(iprodione)一起使用,其对根霉的抑制效果强于单独使用酵母菌或杀菌剂[29]。

3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优势

近几年来,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

3.1 拮抗效果好

酵母菌能有效地利用贫乏营养快速增殖,干燥情况下可在果蔬表面定殖并存活相当长的时间,能耐受低温等不良环境,拮抗效果好。在生产实践中,生防菌往往要喷洒在果蔬表面,要想起到防止腐败菌入侵的作用,必须能在干燥且营养贫乏条件下快速增殖,从而占领果蔬表面空间;另外,果蔬的生物防治往往结合低温的保藏方法,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作为生防菌必须能忍受低温的环境。许多酵母菌能在低温下生长,范青等把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 guiliermondii)接种在桃伤口处,结果发现,桃在3℃条件下贮藏7 d,桃伤口处的酵母增加33倍,

说明季也蒙假丝酵母菌在低温下也能生长[13]。

4.2 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

酵母菌对化学杀菌剂有较大的抗性,可以和化学杀菌剂混用,减少杀菌剂的用量,提高生防效果[30]。在目前的情况下,单独采用生防菌的抑菌效果往往比不上化学杀菌剂,这限制了生防菌的应用前景,可以考虑把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混用,从而减少杀菌剂的用量,把杀菌剂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许多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发现,生防真菌和生防细菌对化学杀菌剂的抗性较差,而生防酵母菌对化学杀菌剂的抗性较大。田世平等发现,用106~107CFU/mL的丝孢酵母与50 mL/L的扑海因配合对苹果采后灰霉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明显地好于单独使用相同剂量的拮抗菌和杀菌剂[31],说明丝孢酵母对杀菌剂扑海因具有抗性。

4.3 不产生抗菌素

酵母菌不产生抗菌素,可以避免病原菌对抗菌素产生抗性而降低生物防治的抑病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某些抗菌素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4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

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是酵母菌用于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最近,Jones和Prusky合作,克隆出杀菌酞A的编码基因,并把它转化入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细胞,啤酒酵母细胞转化体很好地阻止了毛刺盘孢属霉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孢子的萌发,并有效地阻止了

由毛刺盘孢属霉菌引起的西红柿的腐烂[32]。

5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虽然许多种酵母菌已被证实对果蔬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且酵母菌应用于果蔬采后生防有很多优势,但到目前为止,进行商业化生产的酵母菌只有毕赤氏酵母、假丝酵母等少数几种[33,34]。其原因一方面是研究历史较短,且文献报道的拮抗酵母大多用来防治果蔬伤口处的病原菌,而不是直接用在果蔬表皮防止正常果蔬的病原菌入侵[35];另一方面在商业生产条件下,由于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其防效或者达不到要求或者不稳定,且与化学杀菌剂相比防治成本较高;另外,酵母菌作为保鲜剂,其使用方式不及化学杀菌剂方便。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酵母菌作为果蔬保鲜剂在生产中的使用。为了使酵母菌尽快应用于实际生产,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继续加强酵母菌生防机理的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进一步筛选和分离能有效地防治采后果实病害的拮抗酵母菌。

3)加强酵母菌作为保鲜剂在果蔬上使用方式的研究,特别是要研究酵母菌在果蔬采摘前使用的效果,筛选酵母菌在果蔬上的粘着剂;另外要寻找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使用方式,使酵母菌作为生防剂易操作使用。

4)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对生防酵母菌进行人工改造,将拮抗性能强的拮抗菌基因转移到另一种在果蔬表面更具适应性的酵母菌中,从而提高生防效果。

6 结语

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作生物防治剂。酵母菌作为果蔬生物防治拮抗菌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在较干燥的果蔬表面生存,能迅速利用营养进行繁殖,受杀虫剂的影响较小。从对人体的安全性而言,酵母菌不产生抑菌物质,且是许多水果、蔬菜上的正常菌落成分,被认为是对人体安全的,许多酵母菌已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工业中。使用拮抗酵母控制由真菌属病原体引起的果蔬采后腐烂,可以减少甚至替代抑菌剂,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生物技术。

[参考文献]

[1] EI-Ghaouth A, Wilon C L. Biologically based technolo-gies for the control of postharvest diseases[J]. Posthar-vest News and Information, 1995,6:5~11.

[2] 陈萃仁,崔绍荣,方利军,等.草莓果实振动损伤的预测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1997,13(3):213~216.

[3] 孙俪,仇农学,吴竞爽.苹果贮运时的机械损伤规律及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1996,12(4):208~212.

[4] 林河通.现代果品贮藏保鲜技术的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1995,11(1):125~131.

[5] Smilanick J L, Denis~Arrue R . Control of green moldof lemons withPseudomonas species[J]. Plant Dis, 1992,76:481~485.

[6] Janisiewicz W J, Roitman J. Biological control of blue andgray mold on apple and pear withPseudomonas cepacia[J]. Phytopathology,

1988,78:1697~1700.

[7] Maclaughlin R J, Wilson C L, Droby S, et al. Biologicalcontrol of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grape, peach and applewith yeastsKloeckera apiculataandCandidaguilliermondii[J]. Plant Disease, 1992,76:470~473.

[8] Roberts R G. Postharvest biological control of gray moldof apple byCryptococcus laurentii[J]. Phytopathology,1990,80:526~530.

[9] Chalutz E, Wilson C L. Postharvest biocontrol of greenand blue mold and sour rot of citrus fruit byDebaryomyceshansenii[J]. Plant Dis, 1990.74:134~137.

[10] Wisniewski M E, Droby S, Chalutz E, et al. Effects ofCa2+and Mg2+on Botrytis cinerea andPenicilliumexpansumin vitro and on the biocontrol activity ofCandida oleophila[J]. Plant Pathology, 1995,44:1016~1024.

[11] Benbow J M, Sugar D. Fruit surface colonization and bi-ological control of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pear by prehar-vest yeast applications[J]. Plant Dis, 1999,9:839~843.

[12] Zahavi T, Cohen L, Weiss B, et al. Biological control ofBotrytis,AspergillusandRhizopusrots on table andwine grapes in Israel[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00,20:115~124.

[13] 范青,田世平,徐勇,等.季也蒙假丝酵母对采后桃果实软腐病的抑制效果[J].植物学报,2000,42(10):1033~1038.

[14 范青,田世平,徐勇.丝孢酵母对苹果采后灰霉病和青霉病抑

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2):163~168.

[15 范青,田世平,姜爱丽,等.采摘后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拮抗菌的筛选和分离[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4):313~316.

[16] 刘绍军,林学岷,周丽艳,等.啤酒酵母对草莓保鲜作用研究初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19(3):72~75.

[17] 梁泉峰,池振明.间型假丝酵母菌株对多种蔬菜腐败霉菌的拮抗效果和拮抗机制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1):34~38.

[18] 李红叶,曹若彬.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生物防治通报,1993,9(4):176~180.

[19] Droby S, Chalutz E. Mode of action of biocontrol agentsfor postharvest diseases[A]. In: Wilson C L, Wisniews-ki M E(Eds), Biological control of postharvest disease offruits and vegetables-Theory and Practice[C]. Boca Ra-ton, Florida:CRC Press, 1994:63~75.

[20] Droby S, Chalutz E, Wilson C L. Characterization ofbiocontrol activity ofDeharyomyces hanseniiin the con-trol onPencillium digilatumon grapefruit[J]. Can J Mi-crobiol, 1989,35:794~800.

[21] Castoria R, Curtis F D, Lima G, et al.β-1,3-glucanaseactivity of two saprophytic yeasts and possible mode ofaction as biocontrol agents against postharvest diseases[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1997,12:293~300.

[22] Wisniewski M E, Biles C,Droby S, et al. Mode of actionof the

postharvest biocontrol yeastPichia guillermondii.I. Characterization of attachment toBotrytis cinerea[J].Physiol Mol Plant Pathol, 1991,39(4):245~258.

[23] 刘海波,田世平.水果采后生物防治拮抗机理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1,18(6):657~664.

[24] Droby S, Vinokur V, Weiss B, et al. Induction of resis-tance toPenicillium digitatumin grape fruit by the yeastbiocontrol agentCandida oleophila[J]. Phytopathology,2002,92:393~399.

[25] Ippolito A, EI-Ghaouth A. Control of postharvest decayof apple fruit byAureobasidium pullulansand inductionof defense responses [J]. Postharvest Biological andTechnology, 2000,19:265~272.

[26] 范青,田世平,刘海波,等.两种拮抗菌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酶的产生及其抑菌的可能机理[J].科学通报,2001,46(20):1713~1717.

[27] EI-Ghaouth A, Wilon C L, Wisniewski M. Vitrastruc-tural and cytochemical aspects of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Botrytis cinerea byCandida saitoanain apple fruit[J].Biological Control, 1998,88:283~287.

[28] Calventz V, Benuzzi D, Tosetti MI. Antagonistic actionof siderophores fromRhodotorula glutinisupon thepostharvest pathogenPenicilliiium expansum[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1999, 43(4):167~172.

[29] Fan Qing, Tian Shiping. Postharvest biological controlofRhizopusrot of nectarine fruits byPichiamembranefaciens[J].

Plant Dis,2000,84:1212~1216.

[ 30] 程昌凤.柑桔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J].果树科学,1996,13(2):124~126.

[31] 范青,田世平,徐勇,等.丝孢酵母与钙和杀菌剂配合对苹果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J].植物学报,2001,43(5):501~505.

[32] Jones R W, Prusky D. Expression of an antifungal pep-tide inSaccharomyces: A new approach for biologicalcontrol of the postharvest disease caused byColletotrichum coccodes[J]. Phytopathology, 2002, 92(1):33~37.

[33] Droby S, Cohen L, Daus A, et al. Commercial testing ofaspire:

a yeast preparation for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postharvest decay of citrus[J]. Biological Control, 1998,12:97~101.

[34] Janisiewicz W J. Biological control of postharvest dis-eases. Handbook of Applied Mycology: Soils and Plants[M]. Dekker, New York,1991:301~326.

[35] Yakoby N, Zhou R, Kobiler I, et al. Development of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REMI mutants as biocon-trol agents against anthracnose disease in avocado fruits[J]. Phytopathology, 2001,91:143~148.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院-系:理学院化学系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年级:2013级 学生姓名:张府城 学号:2201301020703 导师及职称:樊爱萍(讲师)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国内外已经对蔬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减缓蔬菜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来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但是物理、化学保鲜方法分别存在设备昂贵、有毒副残留等缺陷。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和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的果蔬产业如何通过发展冷链物流,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赢得国际农产品市场应有的地位,早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实现从果蔬生产大国向果蔬产销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采后热处理、纳米技术、机械损伤、预冷、贮藏保鲜、研究进展一:果蔬采后采后处理研究进展: 蔬菜采摘后由于其旺盛的呼吸、微生物的活动及水分的蒸发作用,很容易出现变质和腐烂等现象。若在采摘、运输和贮藏过程当中没有采取适当的贮藏保鲜措施,会导致蔬菜品质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蔬菜的损耗率在25%~30%。而且,我国大部分的蔬菜是在采摘期上市,应季时供过于求,而在淡季由于气候、贮藏等缘故,往往供应短缺。因此,有效延长蔬菜采摘后的贮藏保鲜期,避免蔬菜腐烂现象的发生,减小蔬菜供应和需求间的矛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采后热处理:采后热处理作为一种无毒无残留的物理处理方法,能控制多种果蔬的侵染性病害、虫害,提高抗冷性降低冷害,延缓衰老,保持贮藏品质。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热处理技术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部分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进入21 世纪,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农药和化学试剂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的大发展,寻找安全无毒的采后防虫抗病处理方法显得尤为迫切[17]。在这样的背景下,采后热处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迅猛发展,出现了热水喷淋(Hot water brushing,HWB)处理、射频(Radio frequencies,RF)加热等新型热处理方法以及多种处理相结合的复合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对果蔬品质、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也得到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1.1 热水喷淋技术(HWB):热水喷淋处理,采用高温水作为介质,对果蔬

果蔬采后病理及病害的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果蔬采后病理及病害的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主要对果蔬采后主要病原菌及侵染过程做了介绍,主要介绍了酵母类抗菌剂防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并对微生物种类、拮抗机理及生物防治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采后病理;酵母菌类抗菌剂;病害侵染;微生物防治; 1.前言 影响食品食用安全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化学农药残留。天然植物成分(精油和植物提取物)、生物药剂( 酵母和细菌类拮抗菌)和非选择性生物杀菌剂(碳酸钠、碳酸氢钠、活性氯、山梨酸)等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重点介绍微生物抗菌剂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一些研究进展。迄今为止,已从苹果、柑橘、梨、桃、猕猴桃等10余种水果中筛选出几十种拮抗微生物,目前商品化应用的主要有:丁香假单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酵母菌中的季也蒙毕赤酵母菌、哈氏木霉、白粉寄生菌[1~2]。 果蔬采后病害造成的腐烂损失十分巨大。据统计报道, 发达国家为l0%~30%, 发展中国家则高达40%~50%。长期以来防治果蔬采后病害主要依靠化学杀菌剂, 然而, 连续使用化学杀菌剂易使病原真菌产生抗药性, 易造成环境污染, 且危害公众健康。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 在农作物大田病害生物防治蓬勃发展的带动下, 生物防治果蔬采后病害成为研究热点[3~4]。 果实采后病原性腐败的生物防治技术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极具前途的绿色防腐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通过改变果实表面微生态环境,促进病原微生物拮抗菌的繁殖,达到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减少腐败的目的[1]该技术安全环保性能优越,越来越受到普遍欢迎可以预见,采用生物防治将是今后果蔬防腐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因其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深受人们的重视与欢迎。 2. 果蔬采后主要病原菌及侵染过程 2.1主要病原菌 引起蔬菜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其中以真菌和细菌性病原菌为主[5~6]。

第2章 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第2xx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分16分) 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检验检疫杀虫处理技术有____、____和____。 2、用机械进行果蔬的采摘主要是利用____细胞的形成。 3、果实分级机械按工作原理可分为____分级机、____分级机和____分级机。 4、黄瓜的采收宜在____进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 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 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 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一、填空题

1.低温杀虫处理、热处理杀虫技术、高能电子辐射杀虫技术 2.离层区 3.大小分级、重量分级、颜色分级 4.清晨或傍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三、问题题(每题8分,总分64分) 1、简述采收期与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关系。 答: 采收期由产量、品质、耐贮性确定。最佳采收期由生物学特性、食用品质、采收后的用途。如果鲜销或短途运输,采摘通常在成熟度较高采收;如果长途运输或加工,通常选择在成熟度较低采收。 2、简述涩味的产生原理、脱涩原理及常用的脱涩方法。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_李继兰

即菇床上密度大的地方先采,而出菇疏的则迟采。 3.2 严格消毒管理,严防病原菌侵染。采收前已经潜伏的病原菌在采收后,往往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菇体耐贮性和抗病力的降低,使病害泛滥成灾,导致保鲜失败,所以在采收前,就要做好采菇工人、器具及场所的消毒工作,严防病原菌侵染。 3.3 低温预冷,降低呼吸强度,延缓蘑菇变色。据测定,蘑菇在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和菇体变色是导致其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贮藏过程中,尽可能采取提供适宜的贮藏条件,蘑菇采收后立即送进保鲜库中,在0—5℃贮藏,以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变色过程,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从而获得良好的保鲜质量。 3.4 运输。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可调至2℃左右,纸箱包装时宜采用该运输方式。包装保鲜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2010年底全国果蔬总产量达7亿多吨,但产量大,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多年来一直未能根本解决。我国重采前轻采后的传统一方面导致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水平差,内销和出口价格都很低;另一方面精深加工技术产品缺乏,果蔬的附加值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消费者对新鲜水果蔬菜的消费需求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不仅花色品种要多,还要求产品新鲜、干净和精美。因此,大力开展以提高果蔬质量为中心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美化产品,使其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提高果蔬产品的附加值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减少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继兰 葛玉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本文着眼于我国是果蔬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现状,阐述了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分析技术现状,对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关键词:果蔬;商品化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整理、分级后的鲜菇,温度在1—2℃范围时,可放入硅窗袋中,由于特殊的制作技术,袋内CO 2浓度则高达25%,该条件下鲜菇呼吸量极小,故可达到保鲜的目的。 采后损失,逐步实现果蔬采后流通保鲜产业化可谓是当务之急。 1、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是为了保持或改进果蔬产品质量并使其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再加工再增值措施的总称,包括水果蔬菜采收后所经过的挑选、修整、分级、清洗、打蜡抛光、包装等技术环节。 1.1 挑选 挑选是果蔬采后处理的首要环节,即剔除果蔬产品中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以利于流通过程中后续分级、包装和贮运等环节的顺利进行。因挑选涉及到病虫、伤、残、色、畸形等多项指标,综合 48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第19卷第4期2003年7月农业工程学报 T ransacti ons of the CSA E V o l .19 N o.4July 2003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张红印,蒋益虹,郑晓冬,席王与芳,孙 萍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杭州310029) 摘 要: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关键词: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与机理 中图分类号:T S 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819(2003)0420023205 收稿日期:2002209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659) 作者简介:张红印,男,讲师,博士研究生,杭州市凯旋路268号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310029 1 引 言 果蔬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据报道,发达国家有10%~30%的新鲜果蔬损失于采后的腐烂,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储运冷藏设备,果蔬腐烂损失率更高[1]。目前我国的果蔬采后损耗约占总产量的30%~40%[2]。果蔬采后腐烂大多由真菌引起。水果在采收、包装、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若受到机械损伤[3],霉菌很容易通过伤口侵蚀水果,并在水果上大量生长,从而造成水果的腐烂。长期以来防治真菌病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杀菌剂。然而,连续使用化学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由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健康的危害[4],迫使人们寻求安全、无毒和有效的新方法。生物杀菌剂可分为植物杀菌剂、动物杀菌剂和微生物杀菌剂三种,用微生物进行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从Gu ter 首次报道枯草杆菌(B acillus S ubtilis )对水果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以来,国外学者对用微生物拮抗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6]。目前,已研究可作为果蔬采后病害拮抗菌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酵母菌由于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而成为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7,8]。 2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效果 目前已证明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防治作用的酵母菌品种很多。在国外Chalu tz 等从柠檬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D eba ry o m y ces hansen ii ),对柑桔青霉病、绿霉病和酸腐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对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在11℃或22℃条件下可以维持21d [9];W isn iew sk i 等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 and id a oleop h ila )对苹果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Ca 2+ 可促 进这种效果,而M g 2+没有这样的作用[10];B enbow 等研究了隐球酵母属的C ry p tococcus .inf ir m o 2m in ia tus 、C .lau ren tii 和红酵母属的R hod otoru la .g lu tin is 对梨病害的生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隐球酵母属的C .I nf ir m o 2m in ia tus 和红酵母属的R hod otoru la .g lu tin is 在采收前一天对梨进行处理,能有效地控制梨的采后腐烂[11];Zahavi 等的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 and id a g u illier m ond ii )对葡萄由灰葡萄孢霉及黑曲霉引起的腐败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相比,分别可以减少腐败损失16.81%和60%[12]。 在国内,范青等研究了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 id a g u illier m ond ii )对桃采后果实软腐病的抑制效果,用5×108CFU mL 悬浮液处理的果实贮藏在25℃下经4d 、 15℃经7d 和3℃经30d 后软腐病的发病率都为零,和1000m g L 扑海因处理的效果一样[13] 。范青等研究了丝孢酵母(T richosp oron sp )的不同处理和接种时间对“富士”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接种灰霉菌和青霉菌孢子浓度分别为1×105个 mL 和5×104个 mL 时,在25℃,1×108 CFU mL 的酵母悬浮液完全抑制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在1℃冷藏30d 后,灰霉病和青霉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和0[14]。范青等对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拮抗菌进行了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季也蒙假丝酵母(C .g u ilier m ond ii )、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 loeckera ap icu la ta )、汉逊德巴利酵母(D eba ry o m y ces hansen ii )等3种酵母菌对甜樱桃褐腐病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季也蒙假丝酵母和柠檬形克勒克酵母能有效地防治核果类果实采摘后软腐病;从桃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浅白隐球酵母(C ry p tococcus a lbid us (sa ito )sk inner )和丝孢酵母(T richosp oron sp )能防治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而从桃果伤口处分离到的膜醭毕赤酵母(P ich ia m e m branef aciens H ansen )则对核果类果实软腐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5]。刘绍军等研究了啤酒酵母对草莓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以活细胞数为1.75×107个 mL 的酵母液处理草莓,常温下可延 长保鲜期2~3d [16] 。梁泉峰等从腐败玉米中分离到一株间型假丝酵母(C .in ter m ed ia ),对苹果青霉病及洋葱黑曲霉病都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接种致病菌后 3 2

2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练习题及答案果蔬贮运与加工

第二章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 第一部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名词解释 1.预贮 2. 预冷 3. 热处理 二、填空 1. 果实的成熟度可划分为:( )、()、()。 2. 常用的确定果实成熟度的方法有:()、()、()。 3. 采收原则是:();采收分为:()和()。 4. 采后处理方法主要有:()、()、()、()、()、()。 5.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程序是()、()、()、()、()、()、()、()、()。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最好是在食用品质最佳的时候采收。() 2.只要果实的面色变红,就说明该果实已经成熟。() 3.果实的硬度越高,说明果实的成熟度越低。() 4.糖酸比过高或过低都不是果蔬的最佳采收期。() 5.由于蔬菜供食的器官不同,贮藏、运输、加工对产品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成熟度的要求很难一致。 6.无论果品还是蔬菜,凡是淀粉含量多的都比较耐贮藏。 7.用于长期贮藏的果蔬,采收时应轻拿轻放;用于短期贮藏或加工的品种没必要轻拿轻放。 8.预贮的主要作用是使柑橘果实降温、回软、愈伤。 9.马铃薯采收后保持在18.5℃以上两天,然后在7.5~10℃和90%~95%的相对湿度下,保持10~12天,促进伤口愈合。

10. 果蔬预冷是果蔬入库前的重要环节,预冷可以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散发田间热,降低果温,有利于贮藏。 11. 化学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病菌的侵染,防止腐烂,延长贮藏寿命。 12. 果品和蔬菜食用的部位不同,分级标准各异。 13. 在苹果的分级中,果个在65mm以上,不允许有病虫果、梨园介壳虫伤、裂果等。 14. 清洗的目的是除去果蔬表面的污物和农药残留以及杀菌防腐。 15. 在果蔬表面涂上一层食用蜡、胶等,形成一层薄膜,阻碍了果蔬与环境的接触,从而起到了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防止水分蒸发,减少病菌感染的作用。 四、选择填空(将其中一个正确的题号填在括号内) 1.决定果实风味的依据是:(1)糖酸比(2)糖含量(3)酸含量 2.香蕉催熟时,温、湿度是关键因素,尤其是湿度不能 (1)大于90% (2)小于80% (3)90~95% 3.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最好在(1)可采成熟度(2)食用成熟度(3)生理成熟度采收为适。 4.确定果实成熟度的关键因素是(1)底色(2)面色(3)面色比底色重要 5.黄瓜、茄子、丝瓜等蔬菜的适宜采收期应该在(1)叶片枯黄(2)种子膨大硬化之前(3)果皮硬化的时候。 6.葡萄采收的适宜时期为:(1)晴天上午晨露消失(2)太阳曝晒(3)阴雨连绵、浓雾未散 7.在果蔬商品化处理过程中,切分能够(1)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2)提高果蔬的商品价值(3)既能提高果蔬的商品价值,又能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8.涂膜可以保持果蔬的新鲜状态,增加光泽,改善外观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延长贮藏寿命。该项措施最先在(1)马铃薯和胡罗卜(2)柑橘和苹果(3)菜花和菠菜上使用。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摘要: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 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 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 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 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与机理果蔬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据报道,发达国家有10%~30%的新鲜果蔬损失于采后的腐烂,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储运冷藏设备,果蔬腐烂损失率更高[1]。目前我国的果蔬采后损耗约占总产量的30%~40%[2]。果蔬采后腐烂大多由真菌引起。水果在采收、包装、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若受到机械损伤[3],霉菌很容易通过伤口侵蚀水果,并在水果上大量生长,从而造成水果的腐烂。长期以来防治真菌病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杀菌剂。然而,连续使用化学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由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健康的危害[4],迫使人们寻求安全、无毒和有效的新方法。生物杀菌剂可分为植物杀菌剂、动物杀菌剂和微生物杀菌剂三种,用微生物进行采后病

害的生物防治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从Guter首次报道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水果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以来,国外学者对用微生物拮抗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6]。目前,已研究可作为果蔬采后病害拮抗菌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酵母菌由于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而成为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7,8]。 1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效果 目前已证明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防治作用的酵母菌品种很多。在国外Chalutz等从柠檬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对柑桔青霉病、绿霉病和酸腐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对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在11℃或22℃条件下可以维持21 d[9];Wisniewski等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andidaoleophila)对苹果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Ca2+可促进这种效果,而Mg2+没有这样的作用 [10];Benbow等研究了隐球酵母属的Cryptococcus.infirmo-miniatus、 https://www.doczj.com/doc/c99596124.html,urentii和红酵母属的Rhodotorula.glutinis对梨病害的生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隐球酵母属的 C.Infirmo-miniatus和红酵母属的Rhodotorula.glutinis在采收前一天对梨进行处理,能有效地控制梨的采后腐烂[11]; Zahavi等的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ermondii)对葡萄由灰葡萄孢霉及黑曲霉引起的腐败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相比,分别可以减少腐败损失16.81%和60%[12]。 在国内,范青等研究了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ermondii)对

第2章 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第2章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分16分) 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检验检疫杀虫处理技术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用机械进行果蔬的采摘主要是利用_______细胞的形成。 3、果实分级机械按工作原理可分为_______分级机、_______分级机和_______分级机。 4、黄瓜的采收宜在_______进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 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一、填空题 1.低温杀虫处理、热处理杀虫技术、高能电子辐射杀虫技术 2.离层区 3.大小分级、重量分级、颜色分级 4.清晨或傍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 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 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 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三、问题题(每题8分,总分64分) 1、简述采收期与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关系。 答:采收期由产量、品质、耐贮性确定。最佳采收期由生物学特性、食用品质、采收后的用途。如果鲜销或短途运输,采摘通常在成熟度较高采收;如果长途运输或加工,通常选 择在成熟度较低采收。 2、简述涩味的产生原理、脱涩原理及常用的脱涩方法。 答:水果中的涩味主要是单宁等多酚化合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 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 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 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1)温水脱涩(2)冷水脱涩(3)石灰水脱涩(4)食盐、明矾溶液脱涩(5)酒精脱涩(6)高二氧化碳脱涩(7)冻结脱涩法(8)保鲜膜包装脱涩(9)混果脱涩(10)乙烯脱涩(11)乙烯利脱涩 3、为什么不同种类的果蔬(农产品)不宜混合在一起贮藏? 答:收获后的果蔬,虽然脱离了母体和栽培的环境条件,同化作用已基本停止,但仍然是 活的有机体,还在继续进行生命活动,如呼吸代谢、蒸腾作用、成熟衰老变化等。故不同 类果蔬混在一起有可能导致品质下降,更容易变质腐败。 4、简述果蔬采后处理的主要工序。 答:a分选;b分级;c清洗;d风干;e杀菌处理;f预冷;g检疫杀虫;h涂蜡;i 脱涩;j催熟;k包装;l封箱;m临时贮藏;n运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