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_车震宇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_车震宇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_车震宇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_车震宇

[摘 要]近十余年来,传统村落旅游持续升温,建筑学、地理学、旅游学等学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对村落旅游开发与村落形态变化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在开展传统村落旅游研究中需弥补这一空白。根据旅游开发过程中村落形态的变化,把直接参与旅游的村落划分为渐变型、稳定型、突变型和恢复型4类。针对4种类型的村落,各选其一,从村落区域、边界、节点、标志物、民居、整体风貌等构成要素出发,探讨各类型村落的形态变化特征,构建村落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模型,指出村落的形态变化受到市县级政策与管理措施、开发商与规划师、村民收入与村落人口、传统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8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形态变化;喜洲村;西递村;龙泉村;寺登村

Research on T ourism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he Change of Form/Che Zhenyu, Bao Jigang

[Abstract] In the past decade tourism has been boom-ing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detailed study has been made on this phenomenon in terms of architecture,geography and tourism, etc. However, there is rela-tively still a lack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 lack of study on the change of for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ridge up this gap in the stud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the change of forms of tradi tional vi llages in the cours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villages that are directly subject to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those of gradual change, those of steady change,those of abrupt change and those of restoration.Based on the four types of village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of each type of them from such inscape as their regions,boundaries, nodes, symbols, residential houses and overall features, establishes the model of influence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

□ 车震宇,保继刚①

[文章编号]1006-0022(2006)06-0045-16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近十余年来,许多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成为旅游热点,游客量逐年增加。以安徽省黟县的西递村、宏村为例,西递村的游客量从1991年的1.61万人次增加到2004年的44.18万人次,宏村的游客量从1991年的0.41万人次增加到2004年的46.82万人次。全国各地的村落旅游开发持续升温。同时,传统村落也成为建筑学、地理学、旅游学等学科研究的重点,各种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尽管如此,在实际中在学科研究的边缘交叉地带仍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探索的领域。

1.1对传统村落相关研究成果的评论

1.1.1对建筑学科研究成果的评论

建筑学科对传统村落进行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在:①从单体民居到整体村落的物质技术层面的研究,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包括平面形式、房间布置、结构构造、装饰装修、总体布局、街巷立面等;②研究自然环

境、社会文化等因素对民居、村落的影响的案例较多,内容丰富,使后来者能追根溯源,充分了解各地民居与村落的历史变迁及形成机制。这些研究偏重于对村落建国前或20世纪90年代前的变化过程的研究,这种变化过程仅反映了村落在受到当代外来经济活动影响之前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研究虽考虑了外来经济活动对村落的影响,但偏重于城市化对村落形态的影响。例如,薛力以江苏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聚落发展情况,指出在村落形态方面,江苏省的村落从北到南呈现从初期到晚期的空心村现象[1]。

建筑学科对村落旅游的研究,首先是从研究村落的保护开始的。阮仪三在1986年周庄的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的方针,并阐述了发展旅游业的设想[2],这是国内首次在村镇总体规划中涉及旅游开发的内容。

此后,许多建筑学者对村落旅游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偏重于探讨村落如何既获得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村落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开展方面,他们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如分区保护与改造、建筑风貌整治、绿化整治、基础设施改造等[3~5]。

至今,建筑学科对旅游开发如何影响村落形态变化的研究较少。

1.1.2对地理学科研究成果的评论

地理学科对传统村落进行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在:①自然地理环境对村落形态的影响;②农村生产活动对村落形态的影响;③文化对村落形态的影响。一些成果(特别是在文化地理方面)和建筑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类似。

国外学者也开展了城市化对村落形态影响的研究,例如,石田宽在《日本的乡村聚落》

factors that cause the change of the villages, points out eight factors of influence that causes the change of villages such as county-level policie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developers and planners, vil-lagers' income and the population of the village, tra-dit 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and construct ion technologies, etc.

[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Tourism development,Change of form, Xizhou Village, Xidi Village, Longquan Village, Sideng Village

一文中,研究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和工业的增长所引起的村落的迅速变化情况[6]。

国内学者对村落形态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仅限于从地理环境、农村经济、生产活动等角度来分析。例如,尹怀庭等以陕西为例,按照村落的平面形态将村落划分为聚集型村落、松散团聚型村落、散居型村落等类型,并指出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造成这三类村落在陕南、陕北、关中平原上的分布比重差异较大[7]。甘枝茂等论述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村落具有规模小,密度小,分布不均匀,沿树枝状水系递减,且大多有向阳、向路、向沟等特点[8]。蔡为民等认为黄河三角洲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最初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开发历史密切相关,在其后的变化过程中,较多地受到了经济发展、国家政策、人类活动、城市发展等因素的影响[9]。

至今,地理学科对旅游开发如何影响村落形态变化的研究较少。

1.1.3对旅游学科研究成果的评论

旅游学科对村落的研究始于1963年努涅斯(Nunez)发表的一篇关于一个墨西哥山村周末旅游的论文[10]。此后,旅游学科对村落的研究涉及到生态旅游、遗产旅游等实践活动,但偏重于对旅游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旅游对村落社会文化及经济的影响、旅游对村落物质环境的影响、村落发展与管理、游客市场与游客行为等方面。

和建筑学科类似,在旅游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方面,许多学者结合村落案例,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和建议。例如,陶伟、戴光全以苏南三个水乡古镇为例,提出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11];吴承照、肖建莉以高迁古村落为例,从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文化经营与社区旅游、生态安全与容量控制6个方面分析了古村落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12]。

在旅游对村落物质环境的影响方面,旅游学科偏重于旅游对水质量、空气质量、植被、土壤、野生动物等的影响的研究,包括旅游带来了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改变,以及一些建筑外观对旅游地景观造成的影响等[13]。不完善的规划和管理措施导致在旅游开发中易出现影响物质环境的视觉污染[14]。孙静、苏勤从建筑色彩、体量、形状、材料、

文化冲突及过度商业化角度论述了村落旅游

开发中的视觉污染,并指出要通过规划控制、

法律管理、改善居住条件、设立视觉管理基

金等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视觉污染[15]。

至今,旅游学科对旅游开发如何影响村

落形态变化的研究较少。

1.2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进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传统村落成为许多游客青睐的旅游目

的地后,旅游村落的物质形态发生了许多变

化,有的面目全非,有的风采依旧,还有的

焕然一新,许多现象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在旅游开发的影响下,“传统村落的形态

如何变化及具有什么样的变化特征,而导致这

些变化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都

需要我们去研究。为此,必须选择不同类型的

村落案例进行研究,以获得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和解释,使之能应用于其他村落的实践中。

1.2.1研究的现实意义

(1)为村落旅游开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首先吸引游客的常常

是村落的物质形态,如村落的总体布局、街巷

结构、集贸市场、标志物、村落边界、建筑外

型等。物质形态是村落旅游形象的载体。因此,

只有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进行研

究,才能为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2)为村落保护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至2003年,我国有678 589个行政村[16],

按平均每个省有100个保存得较好、具有旅游

开发价值的行政村落估算,全国最多还有3 100

个这样的村落,占全国村落总数的0.45%(不

含港澳台地区)。

这三千一百个传统村落大都位于经济欠

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和当地百姓都缺乏对其进

行保护的资金,就目前国内的农村情况而言,

旅游开发对于开展村落保护工作是一个较好

的经济支撑点。但由于我国缺乏有关历史文化

名城、名村或历史街区保护的法规,在旅游开

发及村落保护的实践中,各地管理部门的操作

方式各不相同,导致村落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效

果。因此,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进

行研究,能为村落保护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1.2.2研究的理论意义

(1)填补旅游影响研究中关于村落物质

形态研究方面的空白。

通过上述的研究综述可知,至今建筑学

科、地理学科、旅游学科对旅游如何影响村

落形态变化的研究仍很少,因此,该研究可

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

(2)对“旅游开发”与“村落保护”的理

论研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目前建筑学科、地理学科、旅游学科对

传统村落形态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两个方面:

一是旅游开发前传统村落的形态与当地自然

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二是针对旅游

开发过程中传统村落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保

护的对策和建议。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看

到了事物变化的前后两端,但未注重旅游这

种“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村落形态的,缺

乏对其发展过程的研究。

因此,该项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是在“旅

游开发”及“村落保护”两者之间起到承前

启后的作用,使“开发—变化—保护”的研

究具有连贯性。

(3)拓展传统村落形态研究的角度和渠道。

20世纪90年代以前,传统村落的发展

主要是考虑其内部的需求,采用的是当地居

民的价值标准,反映的是“对内”的一面,在

此期间,建筑学科、地理学科对村落形态的

变化分析,主要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经

济发展这三个角度展开。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旅游的影响下,

传统村落的发展主要是考虑游客的需求,反

映的是“对外”的一面。这一阶段,传统村

落的形态变化受到这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这三个角

度展开的分析难以反映旅游村落形态变化的

实际情况,因此,需增加新的研究角度。

(4)为地方政府部门制定旅游开发与保

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因多种原因,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

政策易有不完善之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

形态变化研究试图将村落在不同政策影响下

的变化情况剖析清楚,为将来地方村落公共

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3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

的案例选择与结论

1.3.1案例选择

安徽省黄山市、云南省大理州和丽江市的旅游业发展得较好,又具有不同的地域环境、经济背景、资源级别(从世界遗产到普通村落)、经营模式和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村落,能充分反映我国旅游村落的发展现状(表1,表2)。笔者选取12个直接参与旅游开发的村落进行了研究(表2),以回答“传统村落形态如何变化”“具有什么样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1.3.2研究的主要结论

经过对12个村落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

(1)根据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前后差异,把直接参与旅游开发的村落划分为渐变型村落、稳定型村落、突变型村落和恢复型村落4类,其中,渐变型村落属于基本类型,其他3类村落都是以渐变型为参考而提出的。国内其他旅游村落的形态变化应属于以上4种类型的某一种或某两种类型的组合。(2)从村落区域、边界、节点、标志物、民居、整体风貌等7类构成要素出发,对以上4类村落进行研究,发现这四类村落的主要变化特征如下:

①渐变型村落是每年都产生新建房,村落区域和边界逐年得到拓展,特别是停车场

区域、入口区域和主巷道延伸区域变化明显。

②稳定型村落是除对房屋进行维修外,新建房极少,村落其他构成要素基本不变。

③突变型村落是短期内(2年~3年)村落入口区域出现大量的新建筑物,村落内新建房和重建房大量增多,村落区域、边界、节点、街巷和标志物变化明显。

④恢复型村落是村落核心区已改变和已损坏的节点、标志物、沿街建筑被恢复原貌,村落其他构成要素变化较小。

(3)构建村落变化的影响因素模型,指出村落的形态变化受到市、县级部门所制定的政策、管理措施、开发商、规划师、村民收入、村落人口、传统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8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市、县级部门的政策与管理措施是决定性因素,其他则是修正性因素。市、县级部门的政策及管理措施对村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外观形式和村落的整体风貌上。

在以下不同的情况下,可产生渐变型、稳定型、突变型、恢复型村落:

①在政策允许建房或政策虽不允许建房但管理力度较弱时,可产生渐变型村落。

②在政策不允许建房且管理严格,村落人口零增长或趋于零增长时,可产生稳定型村落。

③在政策允许开发商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村民建房时,可产生突变型村落。

④在政府协助、高素质的规划师指导及工匠配合下,加上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措施,可产生恢复型村落。

1.4小结

本文仅是关于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的概述,因篇幅所限,许多内容难以展开论述,但对于一项以实际案例为主的

研究而言,对村落案例的介绍、分析与论述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后面的篇幅中,笔

者选取属渐变型村落的喜洲村、属稳定型村

落的西递村、属突变型村落的龙泉村和属恢

复型村落的寺登村作为对象分别进行阐述,

以说明研究概述中的主要结论。

2.1

村落概况

喜洲村是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镇政府所

在地,南距大理市区32 km,西北距大理著名的旅游景点“蝴蝶泉”6 km。大理至丽江的214国道从距离村西500 m处经过,1999年起,新建的大理至丽江一级公路从村西侧经过。2003年全村有1 236户,5 000多人(农业人口为3 303人)。

喜洲村坐落于由苍山向洱海过渡的平坝地区,土地肥沃。清末,因其所拥有的便捷交通,喜洲商帮崛起,喜洲村成为大理地区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1949年前,拥有1 000多户村民的喜洲村就有坐商186户、行商236户,商务远涉印度、缅甸、香港等地。喜洲村格局分区自由,整体形态略成团状。以四方街为中心,有5条主街向四周辐射,大小巷道顺次向外延伸,主街宽约3 m~5 m,巷道宽约2 m~3 m,以主街为脉,巷道呈“丰”字形于主街两侧交错分布,通达各家各户(图1,图6)[17]。喜洲村的古民居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建造,全村共有99座保存较好的拥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民居,它们是大理白族民居的缩影,荟萃了大理白族民居的精华。喜洲村白族民居建筑群于1987年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1年6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村落旅游开发及经济发展概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建筑界和文化界的人士经常到喜洲村考察。1992年起,喜洲村成为大理风光一日游的一个固定景点,村内四方街南端的“严家大院”成为团队游客的定点参观点。“严家大院”始建于1907年,一进四院,自北而南由两院“三

坊一照壁”,两院“四合五天井”组成,4个院落以“走马转角楼”连为一个整体(图2,图3,图6)。

“严家大院”曾是镇政府的办公地。1992年4月,“严家大院”开始出售参观门票(0.5元/张),村书记严学候把大理民间的“三道茶”作为表演项目引入,深受游客欢迎。1994年,由于村集体经营机制存在弊端,对“严家大院”的经营出现亏损,严学候便独自承包经

营。1995年,镇政府搬出严家大院。在严学

候的经营下,严家大院的旅游走上正轨。2000

年,严家大院的门票收入已达100多万元(门

票5元/人次,不含“三道茶”的参观费)。

喜洲白族民居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后,因消防要求,不能生火,“三道茶”

的表演无法进行。严学侯便买下了喜洲村内

原为部队驻扎地的6.7亩旧址,新建盖了一

座具有白族民居风格的建筑群(主体结构为

钢筋混凝土框架),称为“严家民居”(图4,

图5)。“严家民居”专门设置了一个拥有150

个座位的“三道茶”表演厅,增加了游客参

与的节目。

“严家民居”满足了大众游客求美、求乐

的需求,自2002年2月开业以来,平均每天

的游客数为500余人(门票10元/人次,“三

道茶”表演门票15元/人次)。团队游客的

停留时间为40分钟~50分钟,游客在一栋

建筑中这样长时间的停留是少见的。

2004年10月,建于20世纪40年代初

的“严宝成府”维修竣工后,开始售票经营。

至今,除“严家大院”“严家民居”“严宝成

府”外,游客到喜洲村的其他区域游览不需

购买门票。2004年,到喜洲村游览的游客约

为40万人(部分游客不去参观以上3栋民居)。

喜洲村村民经济借助旅游业但不依赖旅

游业,2004年喜洲村有7个家庭旅馆、1个政

府宾馆、15家餐馆及众多商铺。餐馆50%的

消费群体是游客,商铺20%的消费群体是游客。

喜洲村个体商贸和建筑业较发达,形成

了以农业、商业、建筑业、旅游服务业、交

通运输业、养殖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村民的

经济来源大致为:30%来自商贸业,30%

来自旅游业,20%来自农业,20%来自其

他行业。2003年,该村村民的人均年纯收

入为3 985元,超过大理市村民3 291元/

年的纯收入水平,远高于大理州村民1 959

元/年的纯收入水平。

2.3旅游开发时期村落形态的变化

2.3.1形态变化过程

1986年的喜洲村村落形态如图6所示,

村落被田地包围,四周有村级道路通达其他

村落,村落主入口位于村落西南部的大青树

附近,主入口距西部的214国道约500 m。

1986年~1990

年,喜洲村的游客主要是建筑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其他游客较少,尚未正式开发旅游。1986年起,根据村镇建设规划,村民可以在村落北部区域建新房,至今建筑仍在陆续增加(图9)。

1990年~1995年,村民开始在村落东部区域建新房,至今建筑仍在陆续增加(图9)。

1992年,“严家大院”成为团队游客的固定参观点,大院内的镇政府工作受到影响,1995年镇政府从“严家大院”搬迁至新的办公区,随之带动了其周边公共建筑的建设,这一状况持续至今。

1995年~1999年,在村落南部公共建筑区和传统民居区空地内,新建了村民房屋,至今新房屋仍在陆续增加。从1998年起,伴随着大理至丽江一级公路的建设,村民在公路两侧建造新房,临街地段出现了商铺、餐馆和旅馆等设施(图9)。

1999年~2003年,结合大理州、市政府文件,政府对大理至丽江一级公路两侧的平顶建筑进行了外观整治。同期,收购破产企业—煤建厂的用地,建设了喜洲形象广场(图9)。

2000年~2004年,政府开发建设了占地40亩的喜洲白族民居示范小区。2004年,结合维修村落西门及周边寺庙,重修戏台,改建了文化广场(图7~图9)。

除村落周边拓展的新建房屋外,1986至

今,村落内部的传统民居逐年发生变化,或

拆旧建新,或拆墙开店,或粉刷外墙,或维

持原状(图10~图13)。2001年前,村落中

出现了一些平顶楼房。在喜洲白族民居群被

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政府严格审

批建房,新建、改建和重建的房屋外观须为

白族民居风格(图2)。

2.3.2形态变化特点

至2004年,喜洲村虽然没有明确的旅游

开发公司,但其旅游开发历经了18年的发展,

目前处于中期发展阶段。18年来,各种建设

改变了村落形态,对村落的总平面形态、村落

边缘轮廓地带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传统街巷结

构的影响较小。古村内的建筑风貌变化小,古

村外围的建筑风貌变化大(图9~图13)。

喜洲村的形态逐年发生变化。1995年前,

这种变化主要因村民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所致;1995年后,这种

变化主要受到满足游客需要、新建和改建房

屋发展旅游的影响。

喜洲村形态逐年变化的过程可称之为渐

变。这种渐变具有以下特征:村落区域内以

停车场、入口区域及主街巷延伸区域的变化

最为明显,其他区域逐年拓展;村落边界随

各区域的变化而变化;村落街巷沿村落区域

的拓展而延伸,并出现新街巷;村落节点因

周边建筑新建或改建等而发生变化;村落中

不一定产生新的标志物(如“严家民居”),但

由于新建、改建和重建房屋逐年增加,村落

的整体风貌逐年发生变化(图9)。

2.4形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4.1地方政策的影响

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被列为云南省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后,人们便开始认识到传统民

居的价值,但在此后的十余年,政府管理部

门只重视对重点民居的保护,对村落整体风

貌仍缺乏具体的保护措施。

多年以来,由于对农村建房缺乏正规的

管理,部分村民建盖了平顶楼房。为控制新

建房屋对旅游区景观的破坏,大理市市政府

于1998年5月22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市

辖区内主要交通沿线、洱海沿线、主要风景

游览点和大理古城建设规划管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公路沿线、

旅游景点周边的建设提出了控制范围及建

设要求。

1998年12月,大理州建设局编制了《云

南大理白族民居建筑方案选编》,为建筑新民

居、整治不协调平顶房、审批新建筑等提供

了参考模式。

1999年~2003年,大理市政府对苍山

洱海风景区内公路沿线、旅游景点附近、喜

洲镇周围的平顶“方盒子”式建筑进行了三

期外观整治。政府出资15%~20%。

2000年1月,大理州政府下发了《试行

〈大理白族自治州城乡建筑体现地方民族风

格实施办法〉的通知》。制定《大理白族自治

州城乡建筑体现地方民族风格实施办法》的

目的之一是“为适应建设民族文化和旅游大

州的需要”。

2.4.2村民建房管理

1999年,建设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村民建

房的审批,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被列为国家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对村民建房的审批更加严格。

村民建房由村民向所属村委会、乡镇申报,经乡镇审查后报市规划局。市规划局相关部门负责审查、核实,审批合格发放建设规划许可证副本后,村民方可施工。村落内重点地段的新建公共建筑或私人用房,需报经有多部门参与的市规划例会审批。建房审批周期在一个月之内。

因为建设管理部门仍允许建造新房,所以,村民新建、改建房如按照白族民居风格报批,一般都能通过审批。通过审批的新建房逐年增加,影响到了村落形态。

1999年11月20日,大理市村镇规划建设监察大队成立。1999年11月~2003年3月,大理市村镇规划建设监察大队共做村民工作1 000多人次,下发停工通知132份,下行政处罚决定23份,强制拆除违章建筑2起,限期整改15起,罚款6起,共计81 000元。2.4.3村落人口的影响

村落内总人口的增加或减少能反映出村落内有多少人需要建房。

喜洲村1994年为2 803人,2003年为3 303人,平均每年增加55.5人,年均增长率为19.8‰。如加上户口不在喜洲村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增加的人口就更多。

当村落的总人口增长率较高时,村民的建房需求已不可阻挡,对于这类村落的保护,如采取冻结审批、停建新房的保护模式,将会激发村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因此,大理市允许村民建房的政策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

2.5小结

喜洲村的形态变化除主要受到地方政策与管理措施、村落人口增长率较高等因素影

响外,也受到村民收入、传统建筑材料与建

筑技术等因素的次要影响(图14)。从图14可看出,如缺乏地方政策与管理措施,村落形态将因村民的随意建房而受到影响。当实施地方政策与管理措施后,村落建筑的整体风貌受到了保护。由于喜洲村总人口增长快,建房需求高,政策允许建房,每年村落内通过审批的新建坡顶楼房陆续出现,破墙开店的商业设施仍随着游客的增加而不断出现。因此,喜洲村的村落形态在逐年渐变。

3.1

村落概况

西递村是黄山市黟县西递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8 km,位于黟县至黄山风景区公

路旁。村落建成区由西递上村和下村组成,面

积为12.96 hm2。2003年,西递村共有村民

364户,1 043人。

西递村处于山间盆地中部,地势平坦,三

条溪流由东向西穿村而过,因村之西设有“铺

递所”,故而被称为“西递”。村落始建于北

宋,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初雍乾

时期。目前村中有300幢民居,绝大多数为

清及民国初期修建,保存完好的有124幢。街

巷布局依然如旧,风貌古朴,被建筑专家誉

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村于2000年11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6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年11月被评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图15)。

3.2村落旅游与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建筑界和美术

界的人士经常到西递村考察,于是村落所具

有的旅游价值逐渐为当地政府所认识。1986年10月,在村书记唐茂林的带领下,成立了西递旅游景点,门票为0.2元/人。1987年游客量为6 354人次。此后,西递村的知名度不断上升,1994年9月成立了村办西递旅游公司。西递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其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至2004年,门票为55元/人,游客量约为44万人次。1996年,西递村开始从门票收入中按人

口数量分红给村民,1999年起,考虑到传统民居的价值及保护维修费用,分红开始按“人口分配”和“房屋分配”进行。西递村近年来“人口分配”的全额标准为:2002年每人为430元,2003年因受“非典”影响,分红减

为300元/人[18]。2003年的“房屋分配”按老房11元/m2、新房6.6元/m2、生产用房2.2元/m2的标准分配。此外,旅游公司还与村内被列为定点参观民居的户主签订了工作合同,年终给予这些户主一定的经济补贴。在西递村旅游业的带动下,2003年西递村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8.1∶1∶25.1,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西递村整体经济的发展。2003年,西递村有餐饮设施8家,住宿设施11家,娱乐设施2家,各类商铺70余家。西递村的农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从1991年的417元增加到2003年

的3 741元,远高于2003年黟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2 470元)和黄山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2 558元)水平。

3.3旅游开发时期村落形态的变化3.3.1形态变化的过程

如图16所示,1986年未开发旅游前,西递只是黟县境内一个交通闭塞的村落,四周被田地包围。1986年10月西递村开发旅游后,村落形态逐年发生变化。

1986年~1990年,经营者在进村道路旁设置摊位售门票,由于游客少,村民和集体从旅游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较少。村民的经济收入仍主要来源于传统产业,多数村民的经济状况较差,只有少数村民有经济实力建盖新房。此期间在村落周边出现了少量新建房和重建房,村落内部出现了个别重建房(图17)。村民建房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尚未建盖餐馆、旅馆等旅游设施。

1991年~1995年,游客渐增,村集体和旅游公司逐渐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利益,旅游公司建盖了售票室,修建了第一个停车场。村民经济收入逐渐增多,建盖新房的村民逐年增多。此期间在村落公路附近、村落东北部主街巷延伸区出现了一些新建房和重建房(图17)。少数有经济实力、经营眼光的村民认识到旅游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开始在停车

场周边、村落入口区域和主街巷两侧建盖餐

馆、旅馆、商铺等旅游设施。

1996年~2000年,由于游客增多,村

集体和旅游公司获得的经济利益增多,在入

口区域建盖了办公楼、公共厕所、旅游接待

室等,并扩建了第二个停车场。为满足居民

出售旅游商品的需要,在入口区域建盖了商

铺和露天商品交易市场(图17~图19)(由于

游客仅在临街商铺购物,2001年起商品交易

市场内的摊位搬迁至停车场附近)。

1996年起,西递村开始从门票收入中将

利润作为红利分给村民,多数村民享受到旅

游带来的经济利益。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建

房增多,或为满足自家的生活需要,或为满

足旅游服务的需要。少数村民通过维修改善

了民居的厨房和卫生设施,增设了客房,但

尚未改变建筑外观(图17中未表示该类建

筑)。1999年~2000年,为申报世界文化遗

产,黟县政府对村落内外观不协调的建筑进

行了综合整治,使村落民居的外观相互协调

(图20~图21)。

2001年~2004年,西递村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后,黟县政府对村落内的建房行为

进行了严格的管理,西递村内的建设基本被

冻结,仅有极少数村民因生活需要或住房濒

危等原因,能够允许新建房和重建房。如图

17所示,2001年~2004年,该村仅有2户

新建,2户重建。

2003年,为了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旅

游公司把入口区域一处11亩的田地开挖为

水塘,营造徽州村落的入口园林场景(图17,

图19)。

2003年,西递镇政府在距村落西南2 km

外的公路两侧规划建设西递新区(规划面积

50 hm2)。2004年,新区的镇行政办公区已

竣工。根据规划,西递村村民将逐渐搬迁至

新区,西递村仅成为供游客游览的世界文化

遗产。

3.3.2形态变化的特点

至2004年,西递村经历了18年的旅游

开发,目前处于中期发展阶段。村落入口区

域增加了旅游设施、水塘等,村落东北部的

主街巷延伸区增加了新房,这两部分区域形

态变化较为明显(图17~图19);村落其他区

域每年增加的房屋,因位置分散、体量适度

和外观协调,对村落的总平面形态、传统街

巷结构和整体建筑风貌的影响较小。

村落内的旅游商铺沿主要游览线路布

置,其线路范围约占据了全村建成区的1/4。

因管理严格,2001年起,商铺户主对建筑的

改动较小,因此,商铺对村落形态的影响较小。

1986年~2000年,西递村的村落形态

逐年发生变化。1995年前,这种变化主要是

因村民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满足自己生活

的需要所致;1995年后,这种变化受到新建

或改建房屋,满足游客需要的旅游发展的影

响。2001年~2004年,西递村除进行房屋

维修外,形态未发生变化,处于稳定不变的

状态(图17,图22~图23)。

这种稳定形态具有以下特点:村落区域、

边界、节点、街巷、整体风貌基本保持不变,

未产生新的标志物,除维修房屋外,新建房

屋极少。

图3.4形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4.1地方政策的影响

1997年9月21日,安徽省人大通过了《安

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1998年1月1日起实施),作为皖南古村落、

古民居保护的基本法则。《条例》第十二条规

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历史文化保护区

和古民居较多的村落的环境风貌的保护。”

1997年,黟县人民政府制定了《西递保

护规划》,对西递村核心区实施整体保护。

1998年,黟县人民政府制定了《黟县古民居

保护管理办法》。

西递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2001年3

月28日,黟县人民政府颁布并实施了《黟县

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但

由于一些管理措施不清晰,在保护实施过程

中发生了争论和冲突,2001年12月21日,

黟县人民政府颁布并实施了《黟县西递、宏

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暂

行)》,对村落管理的总则、规划实施、文物

保护与管理、建设管理审批、经费、管理机

构、奖励与惩罚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如详细

界定了西递和宏村的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

境协调区的范围,并对不同区域内修缮建筑或新建建筑的屋檐高度作了限制,规定“沿主要街巷的房屋严禁增开店面”。

2003年1月,西递村旅游管理委员会制定了《西递景区管理条例》,村委会制定了《西递村村规民约》。这些政策的制定,便于建设、文物等部门及村镇干部实施管理,很好地控制住了旅游带来的建设性破坏,并遵循文物保护中“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将村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使之能够长久地供

游客及后代人参观。

同时,西递的门票收入分红方案,使村民

享受到保护民居和村落的益处,增强了广大

村民参与保护村落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并为

村民维修民居等提供了少量的启动资金。这

为政策的实施与管理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4.2严格的管理与整治

地方政策与管理措施是互为补充、缺一

不可的。仅有政策而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或

管理力度弱,政策就成为一纸空文。在村落

保护与开发方面,黟县对西递等村落的管理

非常严格。

从1999年起,黟县建设局开始对西递等

村民建房行为进行审批。从2001年起,黟县

建设局对西递等村民建房(含新建、重建、改

建、扩建)、改建门窗和房屋维修的审批更加

严格。从2003年开始,黟县建设局对旅游线

路沿线村落在公路两侧可视范围100 m内的建房,也加大了审批力度。

建房审批程序严格且繁琐。先由村委会对房主人的建房申请签署证明性意见,后经镇政府审核后,提交县城建局、文物局、土地局、旅游局等多部门进行统一审查。如通过审批,申请户送设计图纸到县规划办审批(主要审批建筑形式和高度)。图纸通过审批后,建房户需根据房屋的区位或地段,向镇政府交纳建房保证金,然后才能按图纸施工。

审批周期至少3个月。

在对文物保护“不改变原状”和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理解方面,黟县的实际做法偏重于“整体保存”或“冻结式保存”。因此,从2001年起结合政策,黟县基本上停止了对村民建房申请的审批,仅有2户新建,2户重建;处理违章建筑29户,封墙门洞3个②。对居住条件特别困难、确需建房或维修房屋的农户,西递村实行公示制度,采用公示上墙的方式,只有未遭到村民反对的需建房户,才能按审批程序逐级报批。

黟县严格处罚建盖违章建筑的村民,如西递村内主游览线路旁的一户村民,原有住宅靠街道旁为花园,为方便经营生意,该户在拆除重建后未恢复原状,擅自把花园部分改建为临街接待设施,根据《文物保护法》和《刑法》,2001年底其主人被判刑一年。此外,自2001年以来,西递村及宏村有10人因违章建房被拘留。这类案例对当地的村民起到了警示作用,使村民乱拆、乱建的行为得到了控制。

2003年年初,西递村旅游管理委员会制定了《西递景区管理条例》,实施扣分公示制度,对明显轻微的、未经审批的乱拆乱建、私设广告牌、摊位乱移乱摆户,除责令其恢复外,一律按村规民约进行公示扣分,并与年终分红挂钩。如2002年对22户因未经审批,擅自扩建、修建房屋的村民,缓发“房屋分配费”,待其整改通过验收后,才得以发放“房屋分配费”[18]。

3.4.3村落人口的影响

近十年来,西递村总人口为零增长,这种情况在我国较为少见③。西递村1990年为1 029人,2003年为1 043人,平均每年增加1.3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西递镇1990年为6 372人,2002年为6 168人,全镇总

人口为负增长。

虽然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但由于总人口

为零增长,西递村新建房的需求量少或不急

迫,在政府冻结审批的政策下,大多数村民

还能继续居住在2001年前建盖的民居中,没

有和地方政府产生激烈的矛盾,并保持了村

落形态的稳定。

3.5小结

近几年来西递村的村落形态变化除主要

受到地方政策与管理措施、村落人口零增长

等因素影响外,也受到了村民收入、开发商、

规划师、传统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等因素的

次要影响(图24)。由于地方政策完善及管理

力度较强,受开发商影响小,可实施整体保

护并冻结建房审批政策,加之西递村总人口

为零增长,建房需求少,因此,西递村的村

落形态能保持稳定不变。

4.1村落概况

龙泉村旧时属于“束河”镇。“束河”镇

在明代已是茶马古道上著名的集镇。建国后,

经过区划调整,束河镇地域分属龙泉、开文、

中济3个行政村。随着时代的发展,仅有龙

泉村仍保持着传统风貌,故现在人们所称的

“束河”,主要是指龙泉行政村范围。

龙泉行政村位于丽江市区西北4 km处,

北距玉龙雪山15 km。由仁里、庆云、松云、

红山、中和、街尾、文明7个自然村聚集而

成,共有620户,2 372人。

龙泉村的整体形态是不规整的“人”字

型,被青龙河分为东西两个片区。西片区西倚

聚宝、龙泉、莲花三山,东临青龙河,从北至

南由仁里村、松云村、庆云村组成,村落北部

九鼎龙潭的水顺古道旁沟渠流入村中(图25,

图26)。东片区西临青龙桥与西片区相连,从

北至南由文明村、街尾村、中和村、红山村组

成,其核心是中和村与街尾村交接处的“四

方街”(这也是龙泉村的核心)(图26,图28)。

东片区地势平坦,以四方街为核心,沿北、西、

南三条道路拓展。村落北部青龙河上游的滚

水坝把河水分流入东片区。

1997年12月,龙泉村成为世界文化遗

产丽江古城的一部分。2003年6月,丽江撤地设市,龙泉村和开文村从白沙乡划出,归古城区大研镇管辖。2003年10月,大研镇设立了束河街道办事处,原龙泉村民委员会成为束河街道办事处下属的龙泉社区居民委员会。

4.2村落旅游及经济发展概况

2003年前,龙泉村游客仅为建筑界、文化界的少量学者。

龙泉村正式的旅游开发是由外来开发商—昆明鼎业集团带动的。

2003年初,昆明鼎业集团完成了“丽江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概念性规划,确定了大致的征地范围(1 700亩)。同年2月27日,昆明鼎业集团与县政府正式签定“投资协议书”。3月26日,修建性详规方案通过评审。4月16日,丽江鼎业旅游开发公司成立。5月12日,丽江鼎业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开发的“丽江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举行开工典礼。12月10日,丽江鼎业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

昆明鼎业集团对龙泉村的投资开发,提高了束河古镇的知名度,完善了龙泉村的基础设施,2003年下半年,龙泉村的游客逐渐增多。

至2004年,龙泉村旅游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除少部分拥有临街民居或微型运营车的村民容易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经济效益外,大部分龙泉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和外出打工。200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为1 300元(不含2003年征地费分配所得)。

4.3旅游开发时期村落形态的变化4.3.1形态变化的过程

1998年~2002年,除市区至村落的道路得到改善外,村落内新建和重建的房屋较少,这些房屋对村落形态的影响较小。在此期间,游客较少,村落内的旅游设施极少(图26)。

昆明鼎业集团与县政府签订“投资协议书”后,鼎业集团在龙泉村周边征地1 700亩,欲用5年~8年的时间,投资5亿元,分三期开发束河古镇旅游。

第一期:茶马驿栈区(图25,图27)。这是按纳西民居风格建设的旅游商业街区。该项目占地223亩,总建筑面积为7.5万m2。房地产物业类型包括商铺、客栈、星级酒店、休闲酒吧等。2004年,除星级酒店外,其余项目已经峻工。

第二期:规划建设青龙河滨河景观区。该项目占地123亩,总建筑面积为1.47万m2。

在第一、二期的开发过程中,为防止村民乱建房屋,破坏农村田园风貌,丽江鼎业旅游开发公司出资征用了龙泉村核心区的果园、菜地、水系及原生树木,使该区的形态得以保持原状;同时,出资修复了东部片区的大觉宫及附属建筑,改为“茶马古道博物馆”(图27);出资修复西片区后山的石莲寺,现成为老年人休闲聚会的场所。

虽然许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古建筑的保护,但在当地村民看来,最明显的投资仍是大规模新建商业街区。

2003年~2004年,昆明鼎业集团的开发彻底改变了龙泉村落的总平面形态和村落边界,影响了村落的整体建筑风貌。受昆明鼎业集团开发的影响,为了经济利益,村民和承租商在龙泉村内的主要巷道及游览线路两侧大量新建、重建和改建民居,作为餐馆、酒吧、商铺、家庭旅馆等。相反,一些位于非旅游线路小巷道旁的民居,很少被改建和重建。这充分说明这两年的建设主要受到旅游的影响,而不是村民为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而进行的建设。这些房屋影响到了村落的整体建筑风貌和街巷结构(特别是街巷立面),在短期内把曾经的农业村落变成了旅游村落。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内,龙泉村(不含东康村)被部分拆除改建的房屋有77幢、被全部拆除重建的房屋有53幢,新建房有61幢,涉及村民106户④。

4.3.2形态变化的特点

1998年~2002年,龙泉村的旅游对村落形态的影响很小。虽然2003年~2004年的旅游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对村落形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两年内新增的建设范

围约相当于一个自然村的居住用地面积。各类建设使村落的总平面形态、村落边缘、传统街巷等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图27~图35)。1997年~2002年,龙泉村的村落形态逐年发生变化;2003年~2004年,龙泉村的村落形态经历了突然变化的过程。

4.4形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4.4.1地方政策的影响

虽然丽江古城(含龙泉村、白沙村)在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长期以来,缺乏关于遗产保护的地方政策,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只能按照1994年颁布的《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及1997年编制的《丽江大研古城保护详细规划》进行管理。直到2005年3月,丽江市人大常委会才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条例》。

由于拥有良好的旅游环境,2003年3月,丽江市政府重新制定了《丽江市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实现第二次创业目标的若干优惠政策》,明确要求“把土地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大胆招商引资”,因此,2003年1月~9月,招商引资协议资金高达174亿元[19]。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保护政策的缺位和招商政策的推行,地方政府容易接受开发商的要求。

4.4.2建房管理的影响

2004年以前,丽江的遗产保护偏重于大研古城而对村落投入较少,这导致了当地管理部门对村民建房缺乏有效的控制,村民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特别是在丽江撤地设市后,本属原丽江县管辖的龙泉村和白沙村分属古

城区和玉龙县建设局管辖,而古城管理委员

会主要是管理大研古城,出现了一处遗产地分属3个部门管辖的情况,易造成村落建设的失控。直到2004年3月,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所属的白沙村、龙泉村的村民建房才开始由当地建设局审批,村落内的改建房和重建房容易通过审批,审批周期为20天~30天。

同时,丽江在对文物保护“不改变原状”、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理解与实施方面,其实际做法偏重于采用“维修、改造、更新”的方式,甚至在1996年~1999年申报世界遗产过程中及成为世界遗产地后,大研古城内还出现了“木王府、万古楼、古城入口大水车”这三个重要的新标志物,这些标志物为遗产地内的其他建设起到了正反两方面皆有的示范与警示作用。

在这样的建房管理政策下,管理部门容易接受开发商和村民的大规模建房行为。4.4.3开发商的影响

大理和丽江具有良好的区域旅游环境,开发商在经营龙泉村旅游时,为了能够独树一帜,将其拉入团队游客线路,和大理古城、大理喜洲村、丽江大研古城等形成差异性竞争与互补,在地方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按自己的设想来开发村落,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长期化。

昆明鼎业集团两年内投放到束河古镇(含龙泉村)的资金为1.8亿[20],但一期“茶马驿栈”旅游商业地产项目7.5万m2,均价4 500元/m2,可售3.375亿元(2004年底已基本售完)。开发商的大投入和大规模建设获得了大回报,并导致村落形态的大变化。

当开发商进行大规模建设时,村民和外来人捕捉到了大量游客将出现的信息,善于经营的村民在房屋内增建旅游设施(如商铺、餐馆),自己经营;不善于经营的村民把房屋出租给外来人经营。此外,由于开发商征用了大量的土地,村民获得土地赔偿金,和往年相比,收入突然增加,一些村民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新建或重建房屋。

4.5小结

龙泉村的形态变化除主要受到地方政策与管理措施、开发商等因素影响外,也受到规划师、村民收入、村落人口、传统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等因素的次要影响(图36)。

由于地方政策接受并支持了开发商的大规模建设,通过审批允许村民建房,又缺乏对村落传统民居的严格管理,龙泉村的村落未控制住村落内的旅游商业化,因此,新开发区在进行大规模建设,老村的房屋也在快速发生变化,二三年内龙泉村的村落形态发生了突然变化。

5.1

村落概况

寺登村是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镇政府所在地。剑川县南距大理市区126 km,北距丽江市区70 km。寺登村位于剑川县西南部,距县城40 km。2003年全村有450余户,1 800余人。

沙溪镇从唐代至明清,都是茶马古道上经贸发达、文化繁荣的集镇。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其他公路的开通,茶马古道日渐受到冷落,沙溪慢慢成为一个普通的农村集镇。

寺登村是沙溪的灵魂与核心,地势西高东低,东临黑江(图37)。寺登村被南北向公路分为老村和新村两部分,东部老村为核心保护区,西部新村是建国后逐年形成的(图38)。东部老村是一个集寺庙(兴教寺)、古戏台、商铺、马店、红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树、古巷道、寨门、本主庙于一身,功能齐备的千年古村[21](图40,图42,图46)。

寺登村的核心是老村中心的四方街(也称寺登街)。四方街东面有坐东朝西的古戏台,西面有坐西朝东的兴教寺,两者遥相呼应,将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部分,从而划定了广场上各类生意的经营范围。以四方街为中心,有3条古巷道通向东、南、北3个寨门。古巷道的两侧,次级巷道顺次向外延伸,构成了村落格局。3条古巷道旁是前商铺后马店的民居(图46)。普通民居以“两坊一院”和“三坊一照壁”为主。

2001年10月11日,由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空间发展与景观规划研究所的雅克?菲恩纳尔博士的推荐,经评选,沙溪(寺登)区域入选“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又称“世界建筑遗产目录”)。2001年10月26日,剑川县政府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从此沙溪寺登村声名远播。2004年1月24日,沙溪镇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

5.2村落旅游及经济发展概况

2001年,寺登村的游客量为0.15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为125人次。寺登村入选世界建筑遗产后,游客量逐年增加,2004年的游客量为1.9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为623人次。2002年~2004年,寺登村处于古建保护和维修期,当地旅游部门尚未正

式对外运营,其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2001年,寺登街出现了第一个家庭旅馆—古道客栈。至2004年,全村有4个家庭旅馆和1个私人旅行社。由于寺登村属于镇政府驻地,餐饮设施和零售店主要为当地村民服务。

目前,旅游对寺登村的带动效益尚未显现,四方街戏台两侧商铺的租金才50元/月,村民收入仍依靠农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2003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 160元。

5.3村落的建设、修缮和保护

2001年,全村的古建筑保护状况令人担忧,整个遗址面临整体衰败、无意破坏和人为改造等诸多因素的威胁。2002年8月,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景观规划研究所签订备忘录,共同组织实施“沙溪复兴工程”。工程项目包括举办大型庆典活动、恢复古集市、对周边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对沙溪坝实施可持续发展、生态卫生、脱贫与地方文化保护6个部分。

2004年3月28日,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和云南省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沙溪地区古村落保护建设规划》《寺登街区保护复兴工程项目实施规划》。

2003年~2004年,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和剑川政府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了复兴工程

一期项目。

剑川县累计投资400多万元,主要用于

项目前期的工作经费、规划经费、房屋产权

的购买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至2004年11

月完成了寺登街区自来水工程、生态停车场、

给排水工程、道路及四方街的铺装、南北古

宗巷生态卫生厕所等项目的建设。在瑞士规

划专家的建议下,为防止因旅游发展造成私

人房主对四方街周边建筑的使用性破坏,县

政府购买了四方街北侧和东侧的民居(西侧

为兴教寺)。这些民居产权归政府,可出租给

私人经营地方特产(图39,图42)。

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争取到折合人民币

753万元的海外资金,主要用于瑞士联邦理

工大学人员的工作开支及古建筑修复。瑞士

专家负责制定规划、指导当地工匠进行维修。

按照国际通用的古建筑修旧如旧原则,高标

准实施古建筑抢救修复工程。2004年11月

28日,复兴工程的第一期工程竣工。

5.4村落形态变化及特点

寺登村入选世界建筑遗产后,在旅游开

发的影响下,村落形态逐渐发生变化。

2002年~2003年,为了使旅游车辆不

影响村落景观,首先建设了占地约9亩的生

态停车场。停车场靠近公路设置,远离东部

核心区且位置隐蔽,未对村落形态产生影响

(图39)。

2003年~2004年,在瑞士沙溪复兴规

划项目组的指导下,当地传统工匠对寺登街

东寨门、南寨门、传统民居样板房、戏台及

两翼房屋、兴教寺大门、四方街周边的民居

门面等进行了修复(图40~图47),使核心

区建筑恢复到最初的形态。

2001年以来,寺登村旅游开发处于起步

阶段,旅游开发及房屋建设没有对村落的整

体形态产生影响(图38,图39)。核心区经历

了一个恢复的过程,许多建筑还原了其本来

面目。

寺登村这种形态变化可称为“恢复型变

化”,它具有以下特点:停车场等镶嵌在村落

边界内,村落区域、村落边界变化较小;村

落主要节点(如四方街)周边建筑及主街巷公

共建筑(如寨门)被恢复;核心区已改变的建

筑被恢复,街巷立面被恢复原貌;村落内被

损坏的标志物(如戏台)被恢复原貌,但未出

现新的标志物;已改变或已损坏的重点民居

被恢复原貌;新建、改建和重建房较少,村

落整体风貌基本不变。

5.5形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寺登村入选世界建筑遗产,雅克?菲恩纳尔博士功不可没,因此,剑川县政府比较信任担当规划师角色的雅克?菲恩纳尔博士,并与其负责的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景观规划研究所签订备忘录,共同组织实施“沙溪复兴工程”。顺理成章,雅克?菲恩纳尔博士等编制了相关规划,并结合资金情况组织实施。

村落的规划,既要考虑对物(空间布局)的规划,如总图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又要考虑对人(利益相关者)的规划,如对游客、村民、开发商、政府部门等的规划。在规划中,规划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规划区域(包括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把握和领悟,对人文环境的了解和提炼[22],融合自己的“规划哲学”和“规划构思”,从对物、对人两方面进行规划。对物的规划体现的是对村落物质形态变化的设想,对人的规划体现的是对旅游开发理念的交流与影响。

在寺登村项目中,规划师把一些具有前瞻性、竞争性的理念和经验上传至政府部门,并配合政府工作,共同实现完整的规划构想,如恢复核心区的传统建筑、改善基础设施等。这既满足了开展文物保护的需要,又满足了建设精品旅游景区的需要。

5.5.2地方政府的影响

剑川县政府明白,仅依靠地方财政,难以推动村落的持续发展与村民的脱贫,也不利于实施长期的村落保护政策,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旅游开发。

剑川县紧邻大理、丽江两个成熟型旅游目的地,剑川县政府看到了大理、丽江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利与弊,寺登村的保护与开发应避免重走这些旅游地的弯路。县级政府为了建设精品旅游景区并预先防范旅游业带来的潜在风险,在缺乏云南省、大理州相关政策的控制与指导的情况下,容易接受外来规划师的要求和建议,批准规划,并颁布相关政策推动规划的实施。例如,接受规划师的建议,政府出资购买核心区戏台附近的私房,政府拥有产权,控制房屋用途,避免将来旅游的过度商业化。

2002年3月,沙溪镇人大通过了《云南

省沙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办法》(2004年

11月县人大通过),严格管理村民建房,要求西部非核心区新建房具有白族民居风格,东部核心区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房。5.5.3传统建筑技术的影响

如缺乏优秀传统工匠的配合,寺登村的恢复建设将是纸上谈兵。剑川,特别是沙溪镇古建筑工匠的技术自明清以来都名扬全省,当地的工匠曾参与过故宫、少林寺等古建筑的维修工作,这为规划师的设想成为现实奠定了难得的技术基础。

在寺登村的修复中,规划师根据《威尼斯宪章》《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依照“按程序进行”原则、“最大量保留”原则、“稳固性原则”、“可逆行”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对需修复的部分进行详细设计,将自己的意图和工匠进行交流,让工匠理解后再施工。

在建筑修复中,如缺乏原来的材料,施工遵循了《威尼斯宪章》中的“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但同时须区别于原作,防止修补部分使原有的艺术和历史见证失去真实性”的规定(图48),这样,建筑的各部分既保持了历史的可识别性,又保持了建筑在不同时代的历史痕迹。

5.6小结

寺登村的村落形态变化除主要受到规划师、地方政策与管理措施、传统建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外,也受到村民收入、村落人口、传统建筑材料等因素的次要影响(图49)。

剑川县政府吸取其他旅游区的经验和教训,受开发商影响小,接受并支持了规划师的恢复建设建议,充分利用当地传统建筑材

料与技术进行施工,并且制定相关政策,对

村民建房严格审批,控制村落内旅游商业化,

加之村民收入低,建房量少,因此,寺登村

村落变化呈恢复原样状态。

[注 释]

①保继刚为本文通讯作者。

②参见《黄山日报》6月24日刊登的《西递、宏村让遗产永存》

的报导。

③人口学界通常将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之间摆动视为人口

零增长,本文也把总人口增长率在±2‰之间摆动视为总人口

零增长。

④有的一户院落内既有重建的建筑,也有新建的建筑。统计建

筑数量时按单幢建筑统计。

[参考文献]

[1]薛 力.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聚落发展探讨[D].东南大

学博士论文,2001.

[2]阮仪三.水乡古镇葆真趣—历史古镇昆山周庄的规划

[J].建筑师,1989,(32):30-43.

[3]阮仪三,邵 甬.精益求精 返璞归真—周庄古镇保护

规划[J].城市规划,1999,(3):54-57.

[4]赵万民.龚滩古镇的保护与发展[J].华中建筑,2001,

(3):87-91.

[5]阳建强.文化遗产,推陈出新—古镇同里保护与发展的

探索研究[J].城市规划,2001,(5):50-55.

[6]石田宽著,马广志译.日本的乡村聚落[J].人文地理,

1989,(3):53-59.

[7]尹怀庭,陈宗兴.陕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J].人

文地理,1995,(4):18-25.

[8]甘枝茂,等.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及其用地

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102-106.

[9]蔡为民,等.近20年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农村居民点景观

格局[J].资源科学,2004,(5):89-98.

[10]丹尼逊?纳什著,宗晓莲译.旅游人类学[M].昆明:云

南大学出版社,2004.1.

[11]陶 伟,戴光全.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 以

苏南三镇为例[J].人文地理,2002,(4):29-33.

[12]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

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4):56-61.

[13]Mathieson,A.,Wall,G..Tourism: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M].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1979.

[14]Inskeep,E..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M].Van

Nostrand Reinhold,1991.342-345.

[15]孙 静,苏 勤.古村落旅游开发的视觉影响与管理[J].

人文地理,2004,(4):4-7.

[16]农村基层组织情况[A].中国统计年鉴[C].2004.

[17]袁 菲.云南大理喜洲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

中心历史街区调研[J].城市规划,2004,(8).

[18]吴 浩.世界文化遗产地徽州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开发

与遗产保护现状比较政策分析及相关设想[Z].北京大学

“挑战杯”竞赛论文,2003.

[19]宗晓莲.旅游地空间商品化的形式与影响研究[J].旅游

学刊,2005,(4):30-36.

[20]孔繁雁.“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全面保护”的理念复兴束河

[J].建筑业导报(香港),2004,(7).

[21]杨惠铭.沙溪寺登街—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17-37.

[2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205-207.

[23]单德启.中国传统民居图说?徽州篇[M].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车震宇,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博士,现为昆明理

工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

保继刚,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生导师。

[收稿日期]2006-04-03

传统村落空间重构

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蒙太奇重构 肖薇朱霞 摘要: 内外环境的剧变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分化共生的作用使得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模式面临更替,从强调遗产的稳态转向承认空间变异的必然性,通过人为干预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求解传统村落空间多维属性的矛盾成为规划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重新审视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体系,以空间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以蒙太奇为主要方法探究传统村落叙事空间重构的必要性及策略,通过“解译提炼—蒙太奇重构—文化耦合”介入传统村落空间秩序组织,解读其历史文化空间网络,整合梳理日益混乱和失去特质的村落空间秩序。以经典结合现代的时空演绎协调村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调整传统村落空间的成长路径实现村落遗产稳态与空间变异性的动态平衡,在空间重构中寻求传统村落空间复兴的生路。 关键词: 传统村落空间叙事蒙太奇重构 1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重构背景 1.1传统村落空间的叙事性 特定时间留存的空间性存在是历史叙事的动机,也是历史事件、集体记忆、文化认同的时空容器,这使得空间本身成为一种叙事主体。村落是空间的聚合体,各空间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自组织系统。空间的物质客观性和精神主观性成为理解复杂丰富的人类生活,解读地方历史印记和文化个性的媒介,使传统村落文脉可以借由物质形态被阅读和理解。良性的村落空间应当能够增强文化延续、持续种族生存、增加时空关联性、激发个体成长,实现村落空间对村落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的表达。 1.2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演变 近年来,传统村落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巨变,引起村落空间演化模式的显著更替。以人口产业发展与观念转变为主导的内生动力以及城市化、体制改革、旅游驱动、政府调控为主导的外部驱动共同推动传统村落发展轨迹的演变。伴随其中的是村落功能演变并促使传统村落空间的现代性转型。基于多元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分化共生刺激乡村聚落空间由过去的“同质同构”转变为“异质异构”,村落格局、要素、结构的组织关系呈现加速变动,提出

基于旅游吸引力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d9507446.html, 基于旅游吸引力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 作者:卢易红 来源:《中国市场》2018年第17期 [摘要]湖南岳阳张谷英村是湖南省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目前,以张谷英村为代表的很多古村落,在旅游开发管理当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此类古村落,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旅游吸引力的提升,以此为基础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关键词]旅游吸引力;古村落;旅游开发;湖南张谷英村 [DOI]10.13939/https://www.doczj.com/doc/cd9507446.html,ki.zgsc.2018.17.062 旅游吸引力是反映旅游目的地对游客吸引能力的量化指标,一般在引力模型中应用。湖南张谷英村是湘楚地区著名的古村落之一,这种传统聚落类型在当今旅游背景下,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人文旅游资源。[1]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 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此为背景,对于湖南张谷英村来说,基于旅游吸引力的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影响着张谷英村的经济发展建设。 1 旅游吸引力综述 旅游吸引力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刺激程度。旅游吸引力包括旅游资源吸引力、服务设施吸引力、旅游形象吸引力和旅游便利性吸引力等,其中旅游资源吸引力所占比重最大。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固定,旅游资源越丰富,旅游吸引力越大,就会引起越大的旅游动机,得到越大的旅游经济规模。旅游吸引力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同一种旅游资源,对于部分旅游者可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对于另一部分旅游者就没有吸引力。[2] 在旅游地区,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产生旅游吸引力之外,当地的餐饮、医疗、生活、通信、交通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性、旅游价格的合理性、服务经营管理的优质性等,也会影响其旅游吸引力。景点拥有越大的旅游吸引力,就能够吸引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所以,旅游区为了使旅游吸引力提高,一方面保护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价值、夯实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提高旅游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要注重游客的旅游体验,缩短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心理距离。 2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方向 古村落旅游的开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对村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并积极与周边区域加强联合营销、客源互动、景区组合、资源共享等合作,使旅游产品整体优势度、类型组合度、地域组合度得到提升。张谷英村应紧抓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泛珠三角等

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 一、引言 古村落旅游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一种基本类型,一直被看作是推动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最为可行的一条途径。旅游业使古村落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促进了古村落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加了当地村民和政府的收入,改善了村落环境。然而古村落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发时对古村落自然环境或空间体系的破坏、古村落居民与旅游企业间的作为或不作为的冲突、村落生态环境的破坏、邻近古村落之间由于同质化的开发造成村落之间的恶性竞争等等,这些问题都妨碍了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对古村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卢宅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它充分展现了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聚落环境形态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是东阳“三乡”文化的代表作,周边还有许多可以与之相媲美的、而且彼此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互证明的充分体现儒家礼乐文化理念的古村落民居。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卢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自向游人开放以来,各地学者、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成为东阳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前几年一直红红火火,但近几年来访游客呈下降趋势。卢宅古村落旅游作为我国古村落旅游的组成部分,旅游开发中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对卢宅古村落旅游开发策略的思考,探讨如何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二、主题 本人大量查阅、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上当前已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对卢宅古村落旅游资源的研究文献很少,这无疑限制了本文写作可参考的思想资源,然而,也同时说明了论文选题的针对性。期刊网上出现的古村落旅游资源大量研究成果也同样可以为本文写作提供难得的素材和借鉴,所以总体上,本文的研究与写作仍应认为是切实可行的。 在国外相关研究中,针对村落旅游的研究,一部分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Paul F.Wilkison(1995)以爪哇传统渔村Pangandaran的旅游业发展为例,使用性别分析法,

楠溪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楠溪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旅游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空气污染等一些原因更加凸显了乡村地区的独特魅力,也激发了城市居民对乡村原生态生活方式的向往,由此,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古村落旅游的热潮。 古村落是历史创造的不可再生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而在农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古村落的命运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旅游开发与古村落这个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的关系。如何在保护好古村落资源的基础上兼顾旅游开发?从有关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各种研究资料来看,当前我国古村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保护力度不够、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保护意识缺乏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众多的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古村落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关于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国外的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早,所以也显得成熟,国内对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的关注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 本文在对楠溪江进行实地深入调研和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共赢这样的视角,结合了一些理论基础和资料数据,分析当前楠溪江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还将呼吁人们关注古村落除了经济价值以外的更多价值,如文化历史价值,加强人们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 1 国内研究现状 1.1 国内理论研究 中国的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创造了灿烂的耕作文明,古村落群代表的是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古村落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对古村落在概念和内涵方面还没有明确统一,根据选择标准的不同,许多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和角度视角对古村落进行了定义,国内学者对古村落概念表述比较完整的有: 李丽和肖磊(2009)在《古村落旅游资源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作者:————————————————————————————————日期: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旅游管理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传统村落旅游呈现出持续升温的趋势,针对于这一现象,旅游学、地理学以及建筑学等各科学科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是关于村落旅游与村落形态变化方面的研究依然还很少,因此,展开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很有必要,在本文中,主要针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且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赵敏 作者简介:赵敏1980 年12 月生女民族汉籍贯:河南遂平人,本科学历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已经逐渐倾向于很多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并且游客量也在逐年的上升。随着这些传统村落逐渐成为旅游热点,相关方面的专家也开始展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传统村落来说,尤其是被旅游学、地理学、建筑学等各科学科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且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发现,逐渐的揭开传统村落的神秘面貌以及传统形态的变化,虽然传统村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学科研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领域。本文主要以实际的村落来作为研究的例子,并且阐述相关的观点。 一、研究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当很多游客都聚集到传统村落来时,从物质形态上,也让传统的旅游村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不一,有一些传统村落因

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前言 赣州是中国客家人聚居的五大省之一,初步统计,这里居住着200万客家人,他们主要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随着客家人的第四次移民浪潮从闽、粤、赣原乡地迁入赣州的。由于赣州地处内陆,农耕文化保留得较完整,加之客家人的凝聚力强,客家文化有着较大的封闭性,使这里的客家人群落至今仍保存着较原始的文化体系,而其它地区的客家人群落特别是发达地区如香港、沿海等地在现代化和东西文化的冲撞过程中,已较大程度地丧失了自己的文化特性,这就是赣州客家文化弥足珍贵之处。 在赣州这一中国西部特大城市东部的白鹭村古村落,全镇人口2.3万,但90%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这里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着客家人的古老习俗。以白鹭村古村落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的标志。客家人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的后裔,由于主要聚居在川西的赣州东山区域,所以学术界统称为“东山客家”。 东山(即龙泉山脉)客家人在赣州市城市发展向东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两难选择,都市文化的进程迫使东山客家人思考传统文化价值。在现代化不可避免的时候,东山客家人选择了在开发中保护传统文化的道路。我们也发现,那些保留完好的客家文化,完全可以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发掘并表现出来。白鹭村古村落西距赣州18公里,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公里,有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洛公路通达,位于特大城市近郊,可进入性好,地处赣州平原和龙泉山脉的接合地带,是花果山省级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好,适宜发展旅游业。 基于此,1999年2005年期间,赣州东郊的客家重镇白鹭村古村落政府委托我们编制赣州市白鹭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策划及实施方案。 一系列方案实施后,白鹭村古村落的知名度迅速上升。2005年10月12日,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赣州正式开幕,这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首次在中国西部举行,也是历史

楠溪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楠溪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楠溪江具有“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它历史悠久,至今还保留明,清,甚至是宋代的一些建筑。楠溪江山水文化和古村落文化完美结合,这笔宝贵的财富不仅是乡村生活的最好体现而且还是一个旅游胜地,近年来,楠溪江古村落旅游开发进程迅速,也正是在当前市场不断深化和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楠溪江古村落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村内的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遭到很大的冲击,旅游文化产品庸俗化,古村落旅游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本地居民保护意识缺乏等。 本文在对楠溪江进行实地深入调研和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基础理论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的方法,从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共赢这样视角,结合了一些理论基础和资料数据,分析当前楠溪江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对楠溪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及其对策建议,可为楠溪江地方政府和当地旅游局在做出的关于楠溪江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提供可操作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文研究意义还在于吸引人们关注古村落除了经济价值以外的更多价值,如文化历史价值,加强人们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的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创造了灿烂的耕作文明,古村落群代表的是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古村落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对古村落在概念和内涵方面还没有明确统一,根据选择标准的不同,许多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和角度视角对古村落进行了定义,国内学者对古村落概念表述比较完整的有: 李丽和肖磊(2009)在《古村落旅游资源特征及价值研究》中认为需要从多维度探讨古村落的定义,他们认为:古村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聚族而居、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的农村聚居地,它真实反映其自身及这一地区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经济体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以及该地区的传统思想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深层次文化内涵,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文物、古迹、古建筑存量丰富,文化或民族特色浓郁。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延续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延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村落中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延续往被忽视。本文以江苏省张家港恬庄整治规划为例,从功能布局、街巷空间、滨水空间、建筑整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延续。 一、背景 恬庄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集市型古村,位于无锡、江阴、常熟三市交汇处,处于张家港南大门——凤凰镇的东北角,地理位置优越。204国道、苏虞张、沿江高速、锡张高速等多条公路通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正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恬庄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榜眼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孝坊”等古建筑已经修复完成,恬庄中街完成了立面整治改造,恬庄保护整治工作初见成效(见图1),但地块内还存在部分建筑破损、环境脏乱、传统空间形态受到破坏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村传统特色,使村落空间形态得以保护和延续,村庄整治工作亟待加强和深化。 二、现状分析

(一)功能布局 恬庄地块内以传统民居用地为主,恬庄北街两侧分布一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其中有省文物单位榜眼府、市文物单位杨氏孝坊、控制保护单位陈宅。商业主要集中在恬庄中街和204国道沿线,包括酒店、超市、棋牌室、医院等。地块西南靠近恬庄中街有一处工业厂房用地。绿化用地以庭院绿化、宅前宅后自留田为主,零散分布,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见图2)。对恬庄起防御作用的历史河道玉带河,目前散落地分布在地块内,河道两岸驳岸风格特征不显著,滨水空间没有较好地利用,不成体系(见图3、图4)。 (二)街巷空间 恬庄中街为主要车行道路,现状道路人车混行,交通组织无序。古街主要有恬庄北街、大弄堂和小弄堂,街巷肌理大多保存了原有的空间尺度。恬庄北街是一条以花岗岩大石板铺设的特色老街,石板下有排水设施,街两旁建筑大多保留清代、民国时期的原有风貌,主要有榜眼府、杨氏孝坊和陈宅(见图5、图6)。大弄堂位于恬庄北街中段西侧,旧时是恬庄东、南街人们到横街道院进香、入塾读书或经浜梢岸往张市、塘桥的主要通路;解放后,弄堂中段上空有通弄跨越,是杨、孙姻亲内眷往还的通道。小弄堂位于恬庄北街南段,是通往横街、浜梢岸的通道,弄南为杨氏家族宅第,弄北为陈氏家族宅第,弄西口外为陈氏家祠。内部其余的步行道以生活性为主,道路通达街坊内部,路面大部分为水泥地 面(见图7)。

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引言 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演变的历史过程,准确记录了当地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与根基。2008年10月31日,随着我国公布的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录,古村落及古村落文化开发与保护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经达到251个,人们对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越来越重视(刘新华 2011)。一、古村落的认定 关于古村落,我国对其仍未有确定的定义,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了不同定义。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古村落是那些上朔在明清之前,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寨聚落。刘沛林认为古村落就是古代保存,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和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的村落。丁怀堂认为古村落要满足四个条件:一要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并且这个历史还被记忆在这个村庄中;二要有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丰富历史文化遗存;三要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体系;四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李文兵张宏梅 2010)。笔者认为,古村落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具有较完整

的村庄体系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落。二、我国古村落的开发现状 (一)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的谢凝高教授最早推动古村落旅游。1988年,他主持了浙江省“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将楠溪江流域的众多古村落作为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旅游规划,古村落旅游被提上了日程。在随后的90年代,陆续出现了众多古村落,古村落旅游发展一时成为全国旅游的热点。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的古村落开发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 (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各地古村落能够保留到现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点。首先,大多处在偏僻的山里,近现代交通相对落后,开发难度大;其次,古村落多处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村落变化小,使村寨文化得到了较好保存。古村落的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畅通,且我国的古村落开发较为落后;因此,如何使古村落得到良好开发成为困扰当地政府的难题。 三、对山东省招远市孟格庄的考察及分析 (一)考察中得到的信息 2013年,我国招远市孟格庄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5月7日,鲁东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几十名老师和学生前往孟格庄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不大不小的村子里坐落着许多风格不一的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特色及保护利用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特色及保护利用 村落作为聚落初始原型中的重要形式,研究它对城市发展有深远意义。本文从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等方面阐述江西省吉安市陂古村的空间形态及艺术特色,分析保护陂古村的不利因素,并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标签: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特色;保护 从原始时代的树巢土穴到村镇再到城市,没有聚落的概念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建筑活动。村落在中国传统社会聚落体系中所处的层次较为基础,是聚落初始原型的一种。研究它对当今村镇、城市发展,以及人类对环境建设的要求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大国,村落数量众多,但是随着城镇膨胀,大量古村落遭到破坏。如何对现存古村落进行合理保护利用显得愈发重要。 1 陂古村空间形态、艺术特色 陂古村地处江西省庐吉泰交汇点,有“庐陵文化第一村”的美称,村内建筑保存基本完好。我们对古村落的保护研究从本源入手,探寻其生长的记忆,使村落的发展脉络连续而清晰。 1.1 村落空间形态 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认知意象分析中认为,城市空间环境是可识别和可意象的[1],并概括出城市意象的五要素即:路径(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标志(Landmark)等。这五种元素构成了人对空间认知的基本框架,整个村落的布局是该理论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1.1 边界——传统外立面。从陂村来看,实际上是以传统建筑的立面来提示空间特色。陂村建筑虽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但仍保留众多精美绝伦的门楣石刻,青砖马头墙线雕琢细致,外墙窗框和门框清一色的用当地一种叫红石的材料勾边,“古色”与“红色”相得益彰,与巷道围合形成一种具有丰富、深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空间环境,体现古村落的特色,加深人们对其认知。 1.1.2 区域——村落。身临古村落,便有回到旧时领略故人风采的意境。不仅是看一眼,而且是深入其中之后,获得一种心理和生理感受。 1.1.3 节点——宗祠、书院、教堂。自宋代开始,陂村先人便重视宗祠的建造。自古奉行尊师重教,修建有养源、明新、敬德、振翰等书院、学舍,教育后人;被称作小洋屋的教堂则是民国初年的建筑,曾是重要的革命活动地,其外观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思想以及古代建筑向现代建筑形式的过渡,正立面和山墙面分别是中式和欧式风格。

古村落旅游开发利大于弊

古村落旅游开发利大于弊 村落定义: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古村落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村落的历史必须悠久;二是民族文化遗产积淀丰厚并保存基本完好;三是保留着原来村庄的体系;四是地域特色要鲜明。 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古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正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在不可逆转的城镇化进程中,一部分村落重新集聚,一部分正在衰退或萎缩,一部分正在成为城市(镇)的一部分从而改变其社会存在的形式。 另一方面,农村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古村落内居住的农民也有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权利,这种追求必然与原有的生活方式产生矛盾。传统古村落的房屋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因素,部分老屋已经损毁、老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村民热衷于建造宽敞明亮的新房而不屑于对老屋进行修补,随着农村居住生活需求和方式的改变,传统古村落原来的风貌也随之受到破坏。 传统古村落独特的建成环境和其历史文化遗产是极其脆弱和不可再生的,保护传统古村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迫切任务。 中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上的几点思考 1.解决古村落产权困扰,建立和完善古村建设开发的管理工作机制 产权问题是古村落保护困扰已久的难题。目前不少古村成为空心村,保护、修缮工作难以开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村中大部分老建筑都属于私人所有,修缮所需大量资金,村民自己没有承担能力,同时也缺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的动力,但如果是由政府投入进行修缮,一方面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筑需要修复,政府未必能承担大量的资金,而另一方面老建筑的所有权并没有改变,用公共资源用于私人物业的修缮存在不合理,在现实中很难开展。为解决古村落中的产权问题,部分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中都倾向于采取通过收回老建筑的产权进行保护开发。 二、维持古村的整体风貌,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采取措施活化 三、加强对古村周边自然环境资源的整治利用,营造与自然和谐融合的氛围 引论材料: “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植所在,目前全国有230万个村庄,普查显示,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现在还剩两三千个,而在2005年时,这个数据还是5000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的发言, 开发方式:

皖南地区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皖南地区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由传统民居集聚而成的皖南地区传统村落,融合于山水之间,或背山临水,或依山跨水,或枕山面水。村落一般都是座落在缓坡上,随着地形、道路方向逐步延伸。研究皖南地区村落空间形态,有利于村落的保护更新建设。 【关键词】村落布局空间层次构成要素 1 村落布局 皖南地区传统村落总的来说呈现出对外封闭的形态,其布局主要有三种形式: (1)线型布局。这种布局通过沿巷道的建筑群完成,或者通过各建筑群的轴线关系延伸。线型布局总有一条主要干线,序列感强,民居一般均可得到良好的朝向与景面,如歙县渔梁。线型布局当主干线过长时,交通、生活稍有不便。 (2)散点型布局。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地段环境中,民居各处于适宜地带,呈散点状。散点型布局可使建筑隐于山林,有利于保持自然风貌,很适合于小自然村的形式,如婺源晓起。但此种方式有时显得凌乱,各户联系不够紧密。 (3)集聚型布局。它适于规模不等的各种村镇。这种布局方式占地少、紧凑,而且因为建筑集中,封闭性较强,如黯县屏山。集聚型布局如果处理不好,内部形态易紊乱,卫生条件差。 2 村落空间层次 村落空间层次关系围绕皖南民居形成特点,将宗族聚落关系以空间递进的方式联系起来。例如宏村村落空间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宏村位于黯县是皖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个聚居村落,村落整体布局井然有条。早在明永乐年间就将村中天然泉水挖掘成为半月形池塘,并从西河中引水入村,明万历年间又将村南百亩良田挖掘成南湖,形成完整的水系。 在宏村村落空间规划方面以纵向发展的形式层层叠加,视传统道德观念为规划要点,以宗祠为聚落中心。因此空间环境的构成需要迎合居住者的活动方式与意向,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性活动,同时利用依水而居的特点,使村落发达的水系为其横向连通线,渐深渐主。使民居围绕宗祠形成一个空间中心点,体现出整体环境在一个有序的层次空间中体现传统聚居文化的独特空间魅力。 居住组团平行于水系展开布局,有利于建筑空间层次的形成。皖南建筑空间层次是民居形式美的重要表现元素。民居的房屋与视线的焦点形成交错的视觉关

【完整版】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前言 赣州是中国客家人聚居白勺五大省之一,.初步统计,.这里居住着200万客家人,.他们主要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随着客家人白勺第四次移民浪潮从闽、粤、赣原乡地迁入赣州白勺。由于赣州地处内陆,.农耕文化保留得较完整,.加之客家人白勺凝聚力强,.客家文化有着较大白勺封闭性,.使这里白勺客家人群落至今仍保存着较原始白勺文化体系,.而其它地区白勺客家人群落特别是发达地区如香港、沿海等地在现代化和东西文化白勺冲撞过程中,.已较大程度地丧失了自己白勺文化特性,.这就是赣州客家文化弥足珍贵之处。 在赣州这一中国西部特大城市东部白勺白鹭村古村落,.全镇人口2.3万,.但90%以上白勺居民为客家人,.这里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着客家人白勺古老习俗。以白鹭村古村落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白勺标志。客家人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白勺后裔,.由于主要聚居在川西白勺赣州东山区域,.所以学术界统称为“东山客家”。

东山(即龙泉山脉)客家人在赣州市城市发展向东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白勺两难选择,.都市文化白勺进程迫使东山客家人思考传统文化价值。在现代化不可避免白勺时候,.东山客家人选择了在开发中保护传统文化白勺道路。我们也发现,.那些保留完好白勺客家文化,.完全可以作为独特白勺旅游资源发掘并表现出来。白鹭村古村落西距赣州18公里,.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公里,.有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洛公路通达,.位于特大城市近郊,.可进入性好,.地处赣州平原和龙泉山脉白勺接合地带,.是花果山省级风景区白勺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好,.适宜发展旅游业。 基于此,.1999年2005年期间,.赣州东郊白勺客家重镇白鹭村古村落政府委托我们编制赣州市白鹭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策划及实施方案。 一系列方案实施后,.白鹭村古村落白勺知名度迅速上升。2005年10月12日,.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赣州正式开幕,.这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首次在中国西部举行,.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白勺一次。来自世界各地白勺客家乡亲相聚美丽白勺“天府之国”,.共话亲情友情,.共谋合作发展,.此次“世客会”白勺主会场就设在位于赣州以东白勺“西部客家第一镇”白鹭村古村落。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白勺召开,.产生了良好白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客商在赣州白勺投资就上100亿元,.不仅为白鹭村古村落经济白勺发展带来了巨大白勺资本市场,.而且也对整个赣州省、赣州市经济产业白勺发展带来了巨大白勺辐射效应。白鹭村古村落白勺崛起,.使其成为了赣州省、赣州市与全世界社会、经济、文化界联系白勺一座桥梁。“世界白勺白鹭村,.永远白勺客家”,.白鹭村古村落真正成为了世界客家人心中永远白勺精神栖息地,.成为了世界白勺古村落。

宗族组织和村落空间形态

宗族组织和村落空间形态 王浩锋叶珉 关键词:宗族组织,村落形态,空间构成 1.引言 宗法制度下的社会组织结构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我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和“规划”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在村落的发展过程中,宗族经常出面调动集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修建村落的公共基础设施如水系、道路、桥梁等,同时大举兴建祠堂等公共建筑并通过其体现宗法制度的意识形态。这种情况在徽州地区的传统村落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商业的兴盛为那里大量祠堂的出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宗族房份的形成,大小房支都拥有各自的礼制和生活中心-祠堂。村落中祠堂前面多有供宗族成员聚会的小型广场,周围的建筑布局和街道组织也比较工整,形成了比较有特点的空间节点(图1)。住宅以祠堂为中心布局的特点使得许多研究者认为,村落的发展受宗族裂解的推动和传统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宗族的社会等级结构转化为村落的空间结构。村落以房支祠堂为中心组织各自的空间领域,最后形成以宗祠为中心、以支祠为次核心的多层次空间等级结构,如图2所示(董卫, 1986;余英, 2002;张十庆, 1986)。 然而在我们对徽州村落的研究中发现,上述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对此提出了质疑。房份的形成和共有财产以及祠堂的建设并非同步,更多的情况是一个房支祠堂的修建通常较晚(高寿仙, 1995)。荷兰汉学家Zurndorfer(宋汉理)的研究表明,由于非常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十六世纪时徽州宗族的内部很可能已经产生了基于经济占有权而非长幼辈分的等级秩序(1989)。况且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宗族成员的多次迁入迁出以及地产兼并,即使依据房份划分的空间领域相信也早就变得面目全非。这种质疑在我们进一步对徽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空间分析中得到了印证。 2.研究方法-空间句法介绍(Space Syntax) 空间句法是伦敦大学建筑学院希列尔教授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Hillier, 1989 & 1996; Hillier & Hanson, 1984)。借助计算机的分析,该方法把对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的描述转述为空间系统中各个空间组成部分所构成的相对关系,从而试图揭示表面形式背后的深层空间结构特征。在其方法背后是一套关于空间形态的理论,该理论假定城市和聚落的空间组织都受到某种“形态法则”(Morphological laws)的影响,人类社会通过这些形态法则在实体环境中再现其种种社会关系的同时,其行为也会受到空间形态的影响。而空间句法的主要目的是展示空间形态法则如何在各种空间形式中产生不同的空间界面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表述。 空间句法对空间的描述有两个基本概念:一维的线性(Linearity)和两维的凸起程度(Convexity)。一维的线性描述一个空间和其相邻空间可能形成的轴线延伸程度;两维的凸起程度指的是空间的宽度大小和尺度。一个连续空间系统可以解析成许多个由实体环境边界所限定的“凸状”空间(图3-a)。这些“凸状”空间相互所形成的线性连接构成轴线,它指的是一组“凸状”空间不受视线

古村落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

题目:《古村落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开发文化保护安徽古村落 摘要:古村落是指至少几百年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古村落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一种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实体样式,这种村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现存的历史与文化实物方面都比较具体、集中、多样而鲜明,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历史上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历史传统风貌、民俗民风、地方特色、人物风情,因而具有比较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非遗的载体——也就是中华民族根性文化的载体是一个个村落。它不仅有精美和独特的建筑与大量珍贵的物质遗产,还有那一方水土独自创造的口头的和无形的文化遗存,如民间的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手艺等,还有种种独特的民俗。它们最直接地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民间情感、民族气质及其文化的多样性;经过近十年努力,有数千项已经进入省市、国家乃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中我们清楚认识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古村落中;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村寨里。如果这些村落被破坏或消失,其文化也将随之消失,所以,古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要想把古村落保护好,一定要有专家参与,形成政府主导、专家论证、民间参与的局面,并组成包括文化、文物、民俗、古建、民间文艺专家等在内的专业团队。 古村落是指至少几百年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古村落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一种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实体样式,这种村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现存的历史与文化实物方面都比较具体、集中、多样而鲜明,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历史上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历史传统风貌、民俗民风、地方特色、人物风情,因而具有比较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由于特殊偏僻的自然地理条件, 大多数古村落始终与外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因此它们显得闭塞保守, 习俗古朴而风景秀丽。另外, 这些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 有较高的文物、民俗、人文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中国古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旅游价值正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古民居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众多的旅游者对古村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兴起了游古村、访古镇的旅游潮。这股潮流为古村落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古村落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 正在形成一股新的旅游潮流。 在目前全国现存古村寨中,皖南古村落是分布最密集、古建筑最多,最具整体保护价值的村寨。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皖南古村

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以临沣寨为例

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可 行性报告以临沣寨为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环境与地理科学系李鹏飞 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 ——以郏县临沣寨为例 摘要: 我通过对多篇相关学术文章的检索与分析研究,深入了解我我国各地古村落开发与保护的成功案例,尤其是对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地方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先进经验策略,结合各地的优秀发展模式,根据河南省郏县临沣寨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临沣寨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可行性报告。总结各地的开发经验与保护原则,为临沣寨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前景。

1前言 我国是一个有着上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在我国有这及其漫长的历史,村落文化作为农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有着各种各样的独特形式。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古村落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一种独特而又脆弱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与科学价值,已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1]。然而在各地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论证,以及人们急功急利的发展模式,古村落的文化核心正在随着旅游的开发而逐步消失。那么怎么在开发过程中保护古村落文化成为各地政府和人民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结合河南省郏县临沣寨谈一下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方向。 2临沣寨的简介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堂街镇境内,距县城12km,距平顶山市约30km,临沣寨始建于明末,重修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距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因建红石古寨而得名的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被专家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馆”,临沣寨耗资1亿两百银,寨子由沣溪、柏水环绕,芦花飘扬,水鸟欢唱,寨内民居规模集中,错落有致。2005年11月12日,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临沣寨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 3临沣寨的特色旅游资源 在范晓琳、苗坤、吕锐撰写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南郏县临沣寨为例》中,将临沣寨的特色资源分为三类,分别为:历史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特色[2]。 在王中旸的《河南郏县临沣寨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将临沣寨的旅游发展资源总结为一下几点,村落景观及民居建筑考察与观赏、古村落发展历程及社会精神展示、乡土文化体验和建立美术、摄影创作、影视拍摄和古民居建筑研究基[3]。 王瑾瑜、王云娜在《历史文化名村传统特色景观构成要素探析——以历史文化名村临沣寨为例》中,将临沣寨传统聚居文化特色景观分为姓氏聚居文化、盐商文化,将建筑资源细分为寨门、寨墙、街巷、传统居民、建筑装饰艺术[4]。

皖南南屏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

皖南南屏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 李艳娜(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皖南古村落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皖南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是一条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对皖南古村落南屏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南屏旅游开发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皖南;古村落;南屏;旅游开发 ApreliminarystudyontheancientvillagetouristexploitationinNanpingSouthAnhui LIYan-na(CollegeofUrbanandEnvironmentalScienc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Abstract:Ancientvillagesarespecialculturaltouristresources.Exploitingtouristresourcesofancientvillagescontributesgreatlytotheir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ancientvillageasakindofuniquetouristresourceshasgreatdevelopmentvalue;Coordinatetherelationshipofdevelopedandprotected,realiz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ancientvillageofthesouthofAnhui,tourismdevelopmentisaneffective,feasibleroute.ThepaperhasaSWOTanalysisontheexploitationoftouristresourcesofNanpingvillage,putforwardthepreliminaryimaginationoftourismdevelopment. Keywords:ancientvillage;SouthAnhui;NanpingVillage;exploitationoftouristresources 中国古村落是一种独特而又脆弱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与科学价值,已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地域文化,是历史的微缩景观,在历史、艺术、美学、建筑、科考、人类学等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一种珍贵的历史遗存,应加以保护性地利用[1]。合理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将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旅游开发来促进保护,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最终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1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概况 分布在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原徽州府一府六邑(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和婺源),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明清时期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水口等建筑群构成的村落又称徽州古村落,是我国古村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其村落建筑水平之高、村落文化之发达、遗存之真实和完整,是其他类型的古村落无法比拟的。其典型代表,黟县西递、宏村于2000-11-30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黟县古村落旅游业发展很快,2002年全年共接待中外旅游者1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95亿元[3]。 2南屏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南屏村有1000多人口,近300多座明清古建筑,有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家祠、水口园林、私塾书院、神坛寺庙等。南屏村背倚金竹山、淋沥山和南屏山。三山如屏风高耸,郁郁葱葱、秀丽怡人;面临武陵溪和东西干溪。清澈见底的溪水像玉色飘带,环抱村庄,东流而去。自南屏顺武陵水而下,跨过石山桥,沿公路可东往西递村,北上宏村,因此南屏被誉为“桃源深处又一村”。南屏村为电影《菊豆》《风月》和《卧虎藏龙》取景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小桥流水,阡陌交错,无噪音污染,空气清新,幽雅静谧,对于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南屏村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 本文对南屏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主要是与西递、宏村的对比。 2.1优势(Strengths) 2.1.1区位优越 南屏村位于黟县县城西南4km处,距黄山约50分钟车程,紧邻西递和宏村,距离皖赣铁路和205国道很近,距黄山机场50km,邻近将要建成徽(州)杭(州)高速公路;从区域旅游的角度看,南屏处于皖南旅游区之中,借助黄山的影响和西递、宏村的吸引力,南屏可以更好、更快地开拓市场。 2.1.2管理上有经验可以借鉴 西递、宏村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具有典型性,西递由村办旅游公司经营,收入按照人口和房屋两种形式分配,家族化管理,经营不规范;宏村是租赁给外来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管理,但忽视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企业和村民矛盾尖锐[4]。南屏的经营管理可以吸取这两种模式的优点,克服缺点,采用在股权设置、收益分配、民主管理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的股份合作制进行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 2.1.3特色鲜明 在南屏从村头到村尾一条200多米的中轴线上,至今保留8个大小祠堂,这种祠堂群在全省也是仅此一家。整座村落72条深巷纵横交错,拐弯抹角,头咬尾,腰衔背,或短或长,或深或浅,犹如一座庞大的迷宫,令众多游人拍手叫绝;村中36眼水井,或圆或方,或石栏或井圈,下视一块蓝天,透彻晶莹,汲而吸之,清凉甘甜,与宏村民居的牛形水利系统相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5]。村中最有名的三元井,圆形井栏用整块“黟县青”大理石凿成,高约1米,只在顶部等边凿有3个直径约30cm、供人们汲水用的圆孔,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孩子失足掉进井里,另外村人一直用桶在这里汲水、提水,是希望读书人喝了这水,能连中三元,登科及第,即“三元及(汲)第(提)”。叶氏宗祠叙秩堂如今依然保持着拍摄《菊豆》时的景观,大门上方高悬着“老杨家染坊”的横匾,祠堂天井的染布杆高耸云天,红、绿、黄的染布耀人眼目,门口左侧的棺材道具亦让人浮想联翩。叶氏支祠是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78?TERRITORY&NATURALRESOURCESSTUDY2007No.1 文章编号:1003-7853(2007)01-0078-02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