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汤亭亭《女勇士》 -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 - 北京外国语大学

汤亭亭《女勇士》 -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 - 北京外国语大学

汤亭亭《女勇士》 -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 - 北京外国语大学
汤亭亭《女勇士》 -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 - 北京外国语大学

*本文原载《世界文学评论》, 2008年.02期,第174-177页。)

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多重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

张延军

内容提要:《女勇士》是作者汤亭亭在中美两种文化之间个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再现。本文旨在讨论汤亭亭作为华裔美国人在探索身份的过程中,如何克服文化困惑、解决母女冲突、协调与母亲以及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等问题。作者借超越文化界线的创作手法,展现了文化融合之主题。这种主题思想意义深刻,对争取实现社会平等与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有着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汤亭亭《女勇士》文化冲突文化融合

作者简介:张延军,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宾州印地安纳大学文学批评专业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亚裔美国文学。目前正在撰写毕业论文“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从美梦到噩梦”。作者在国内发表过有关文学文化、英语教学等方面的论文。其论文《汤亭亭<女勇士>及谭恩美<喜福会>口头故事中的中国价值观》已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英语协会的EAPSU ONLINE:A JOURNAL OF CRITICAL & CREATIVE WORK学术刊物上发表。

Title: Multiple Identities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Maxine Ho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Abstract:The Woman Warrior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Kingston?s experiencing both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confusion, conflicts and negotiations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and their two cultures in her search for identities as a Chinese American woman. Her theme of bridging cultures by means of crossing cultural boundaries is meaningful with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in that it helps strive for social equity and human emancipation.

Key Words:Maxine Kingston The Woman Warrior

Cultural Conflicts Cultural Integrations

Author: Zhang Yanjun is an English professor and graduate advisor at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 is currently a Ph.D. candidate in the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 Program of 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524 Oakland Ave, 20 Regency, Indiana PA 15701, USA)She is starting her dissertation on “The American Dream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From Dreams to Nightmares.”She has publications on literature/culture and teaching/learning English in China.

Her article “Chinese Values in the “Talk-Stories” of Maxine Ho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and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is published Online at Literacy & Performan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EAPSU Annual Conference. M Harrison & M.J. Lingle-Martin, eds.

https://www.doczj.com/doc/c29408475.html,, 2008. Email: yanjunzhang111@https://www.doczj.com/doc/c29408475.html,

汤亭亭的《女勇士:一个生活在群鬼中间的女孩的童年回忆》①1975年出版后,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广泛欢迎,报界媒体纷纷称赞该作品是具有代表性的自传性作品。但有些亚裔批评家却批评该作品歪曲中国历史神话与传说,将华裔美国人的经历神秘化,迎合了白人读者东方主义的偏见。为此,《女勇士》成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长期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女勇士》是作者从文化角度所进行的自我塑造,其文化意义大于历史意义。本文旨在讨论汤亭亭作为华裔美国人在探索身份的过程中,如何克服文化困惑、解决母女冲突、协调与母亲以及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者借超越文化界线的创作手法,展现了文化融合之主题。这种主题思想意义深刻,对争取实现社会平等与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有着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女勇士》中的母女关系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实质上,这一关系象征着汤亭亭对中美两国不同文化的情感。作品中的女儿历经文化困惑、文化冲突与思想转变,实现了对自己多重身份及中美两种文化的认同。出现文化困惑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不同。在学校,女儿耳濡目染的是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在家里,母亲却给女儿讲述各种中国故事。比如,“无名女子”的故事是一种警告:“你已经到了初潮期,姑妈那种事也可能发生在你身上。可不要给我们带来耻辱”(Kingston 5)。而花木兰的故事却是一种说教,要求女儿英勇强大,以非白人的身份对付白人世界。这些故事听起来很矛盾:在家里女儿要乖巧听话, 在社会上她却必须勇敢坚强。年幼的女儿不明白为什么既要顺从母亲,又要勇敢坚强。她开始反抗母亲:“我不想听您讲故事,您讲的全是谎话。我搞不清哪些故事是真的,哪些是您编造的”(202)。受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女儿无法理解母亲讲述的中国故事。故事里传达的相互矛盾的性别观令她困惑不解。她开始否定自己的性别角色,表现在拒绝帮忙做家务:

我拒绝做饭。当需要洗碗刷盘时,我就故意摔坏一两个。

“坏丫头!”妈妈喊道。有时候我并不哭,反而偷偷的笑。难道坏女孩不就是男孩吗?

“你长大要做什么?小姑娘”?

“去俄勒冈当伐木工”(Kingston 47)。

女儿说“我们听大人讲故事时就已经明白,如果我们长大嫁人,在家做媳妇、当奴隶,那就彻底失败了。我们应该是巾帼英雄,舞枪弄剑”(Kingston 5)。为此,女儿将花木兰奉为楷模,并在梦中上山接受了长达十五年的训练。训练归来后她像木兰一样替父从军。但是,与传说中的木兰不同,汤亭亭笔下的木兰嫁人生子,以妻子/母亲的身份勇敢作战,并屡屡获胜。心理学分析认为,这种描写是女儿性心理的一种表达,是对现实生活中受到性抑制的反抗:林玉玲说,姑妈非法的性行为以及投井自尽的事件是母亲树立的反面形象,用来强迫女儿遵从父权社会对女性性心理及行为的控制(Lim 260)。汤亭亭通过塑造具有男女两性特征的木兰,冲破了对女性的压抑与束缚。同时,作者也超越了两种文化的性别界线,主张从性压抑的中国文化,走向性解放的美国文化。

不光如此,女儿还有意识地拒绝母亲所灌输的其它中国文化。母亲的饮食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所讲述的故事格言等都令她十分反感:女人们隔着围墙大声吵嚷;孩子们非但不能接受别人赠与的食物、还要撒谎说已经吃过;中国人的小心谨慎,连父母的真实姓名、出生日期和职业工种都不能“泄漏给外人”等等,这一切都使她无法理解。特别是中国人那种传统的“宁养呆鹅不养女仔”(Kingston 46)②的观念更令人难以接受。她质疑为什么叔公只带着弟弟去商店买糖果玩具却不带自己和妹妹。当母亲把那个“大块头、大猩猩”带到家里时,她气得发疯:“我知道你们想干什么。你看中他有钱,我们没钱……,你想把我送给骗子。你最好住手,妈妈”(201)。

母亲讲述的故事以及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使孩子们“落入家庭与社会的双重陷阱”(Bischoff 67)。女儿抱怨说是中国文化妨碍了她的成功:“我说话古怪是你们的错;我幼儿园不及格就是因为你们不能教我英语,给了我零智商”(Kingston 201)。她决定:“我要离家出走,我不能继续忍受”(201)。尤哈斯分析说,此时的离家出走意味着离开中国,离开母亲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及语言习惯(Juhasz 183),为了解文化差异提供机会。在“白虎山学道”一章,女儿在梦幻中跟鸟进山、接受训练,成为拥有作战能力的女勇士。在这个象征着白人世界的高山峻岭里,女儿的训练生活异常艰苦。她需要爬到山顶窥探山峰之秘密与威力。在那里,她经受着生命的洗礼、经受着一场“赤手空拳的考验”(Kingston 24)。到这时她才强烈感到对家人的思念:“我要妈妈,我要爸爸”(26)。离家出走使她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离开家。以至后来,母亲也开始理解女儿并接受了她的选择。作品末章母女间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母亲:我真希望你回家,不要像鬼魂一样四处游荡。

女儿:我找到了没有鬼神的地方,我属于那里。在那里我不会感冒,不需要住院保险。

母亲:这么说,你离开或许更好……不过,你可以常回来看看……当然,你一定得走,

小狗子。(Kingston 108)

这称呼让女儿感到轻松。女儿说“母亲已经多年没叫我小狗子了——这个名字是用来蒙蔽众神的”(Kingston 108-09)。此时,母女之间重新建立了联系。这种联系的基础是即允许分开,又承认亲密。作品末章“羌笛野曲”母女同讲蔡琰的故事体现着母女之间的艺术合作(TuSmith 291), 更象征着母女之间的亲密以及由她们所代表的两种文化的交融,意义深刻。母女同讲蔡琰的故事,说的是蔡琰二十岁时被匈奴擒获,十二年间生了两个孩子。一天夜里,她听到数以百计的蛮子吹笛子的声音,夜复一夜,歌声总是在沙漠上空回荡。蛮子也听到从蔡琰帐篷里传出的高昂、清脆的歌声,似乎是唱给她的孩子们听的,又与笛声相和。女儿说故事的“开头是她的,结尾是我的”(206)。这种叙述方法将母女二人熔铸到一起。其中的区别仅在于,母亲的故事是口头陈述,女儿的故事是书面描写。汤亭亭超越口头与书面两种语体界线,用赋有全新意义的结尾表达了其文化融合的心声。她似乎在说“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可以解决”(吴冰,未出版)。这种艺术合作也表明作者承认继承了母亲“讲故事的天才”(Bacchilega 107),像母亲一样“驱除鬼神,打破沉默”(Begum 154)。可以说,母女二人都是女勇士,都是讲故事能手,都是通过讲故事表现其个性、探索其身份。她们“为寻找身份进行着同一探索,构建着同一身份”(Juhasz 183)。

母女之间的艺术合作象征着母女关系的和解,也表示女儿对母亲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这种主题思想在作品的形式上有所体现。集中描写母亲的“乡村医生”一章被置于作品的中心,象征着已经美国化的女儿承认母亲的中心地位。这种地位解构了西方世界中以白人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它象征着,尽管汤亭亭生活在白人世界,认为那里“没有鬼神,她属于那里”(Kingston 107),但她同时也承认故乡中国有自己的根。在这里,汤亭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她表达了自己的抗议:她既批评中国的父权社会,也抨击美国的种族主义与官僚作风。比如,姑妈和姨妈的故事揭露了中国父权社会中对妇女的压迫。而在“白虎山学道”一章中女儿酝酿着的复仇计划则是对美国种族主义及官僚作风的批判:“我要采取行动,不光要打击那些愚蠢的种族主义者,还要打击那些官僚暴君,他们无故剥夺我们吃饭与工作的权利。为了报仇,我要在美国大陆冲锋陷阵,到纽约和加州夺回属于我们家的两个洗衣房”(Kingston 49)。可见,华裔美国人遭受着残酷的种族迫害,他们不敢透漏真实姓名、职业工种原来是害怕被政府遣返。女儿幻想木兰替父从军,以妻子/母亲的身份勇敢作战,实施其报复计划,反抗种族压迫。作者借此表达说“结婚、生孩子使女勇士更强壮”(57)。

这种人物塑造的意义在于作者解构了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后结构女权主义批评家巴特

勒认为,男女两性的二元认识论——即把男女两性划分为两组不同人群的理论——过于简单化。她指出,“对女性的认识不应该采取固定而保守的方式” (Butler 1)。巴特勒认为,女人相互之间以及自身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的行为表现是不同的。换言之,性别是一种活动,判断女人的性别特征主要看其行为表现而非生理属性。巴特勒为讨论性别问题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方法论。汤亭亭运用这种方法超越男女性别界线,塑造了一个具有男女两性力量的新英雄木兰,向传统的女性角色提出了挑战,这是对男尊女卑观念的有力批判。同时,作者也调和了母亲所讲故事中所内含的相互矛盾的性别观,表达了全新的性别观念。

汤亭亭超越文化、语言、性别等界线,塑造了强大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以这种身份打破沉默,为妇女呐喊,既表达了女权主义反抗压迫的思想,也在表达其文化困惑、文化冲突以及文化融合的创作中,发现了自己的身份:一个不属于任何社会的华裔美国女性。文化上,她既不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属于美国的现代文化;性别上,她既不属于传统的中国女性,也不属于现代的美国女性;语言上,她挣扎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并努力反抗中美两种社会对女孩/女人的消声。这种身份决定她需要生活在霍米?巴巴所定义的“中间位置”上(in-between space, Bhabha 7)。在此位置,她承认种族差异,承认母亲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华裔美国人的“他者”(Other) 地位,并在创作中努力协调文化差异, 解构白人世界中“自己与他者”(Self/Other)的二元对立。同时,她也“认识到自己与男人、与中国人、与美国人都有不同,承认自己在这三个层面上的“他者”身份(Begum 154)。作为边缘阶层的华裔美国知识女性,她成为勇敢的“文字斗士”(word warrior), 通过文学创作反对父权制与白人统治,表达了斯皮瓦克的“允许边缘群体说话的政治要求”(Spivak, 引自Begum 145)。

在打破沉默、为反对压迫而呐喊的同时,汤亭亭让作为主人公的女儿经历了一系列的文化困惑与冲突,并经过认识上的转变,最终实现了对母亲以及由母亲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理解。这种理解说明,她作为美国公民认同其中国文化之根。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一书中指出,“关于人类解放的文学,最强有力的表现形式就是表达融合的文学,而不是分裂的文学”(Said xxvi)。萨义德反对分裂的民族主义,主张各种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汤亭亭在《女勇士》中既批评中美两国的文化和社会,也从两种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吴冰,未出版)。她在批评父权制、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中表达了萨义德文化反抗的思想。同时,她也借超越文化、语言、性别界线的创作手法表达了萨义德文化融合的思想。其创作思想深刻,对争取实现社会平等与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有着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注解【Notes】

①后简称《女勇士》。其中的引文除本标题和注释2的说明以外,均由笔者译自Maxine H. Kingston: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New York: Vantage, 1989).

引文后括号内为原文页码。

②该译文以及各个章节题目(无名女子、白虎山学道、乡村医生、羌笛野曲)的译文均出自李剑波、陆承毅译著《汤亭亭. 女勇士》,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引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吴冰教授的《汤亭亭---从女勇士到和平斗士: 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未出版。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Bacchilega, Cristina. “Feminist V oices Inscribing Sarraute?s Childhood and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Textual Practice, 6:1 (1992): 101-18.

Begum, Khani. “Confirming the Place of …The Other?: Gender and Ethnic Identity in Maxine Ho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New Perspectives on Women and Comedy. Ed.Regina Barreca. Philadelphia: Gordon and Breach; 1992.

Bhabha, Homi. “Introduction: Locations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Bischoff, Joan. “Fellow Rebels: Annie Dillard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 English Journal, 78:8 (1989): 62-67.

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Juhasz, Suzanne. “Maxine Hong Kingston: Narrative Technique and Female Identity.”

Contemporary American Women Writers: Narrative Strategies. Ed.Rainwater, Catherine & Scheick, William J. Lexington: UP of Kentucky, 1985.

Kingston, Maxine H.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New York: Vantage, 1989.

Lim, Shirley Geok-lin.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s Life Storie s: Thematics of Race and Gender in Jade Snow W ong?s Fifth Chinese Daughter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American Women's Autobiography. Ed. Culley, Margo.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ress, 1992.

Said, Edward. “Introduction,”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4. Spivak,Gayatri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Eds. Cary Nelson and Lawrence Grossberg.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TuSmith, Bonnie. “Literary Tricksterism: Maxine Ho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Anxious Power: Reading, Writing, and Ambivalence in Narrative by Women. Ed. Singley, Carol J. & Sweeney, Susan Elizabeth.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吴冰:《汤亭亭---从女勇士到和平斗士: 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 未出版。责任编辑:张新花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总占地面积49.2万平方米,其中本部(东西两院)占地32.4万平方米;学校本部 房屋建筑面积37.35万平方米。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 国重点大学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 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 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 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开设56个本科专业,具有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 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北京外国语大学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 予权(涵盖43国语言,11个二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有权接收在职人员以研 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新增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出站3人,进站8人,在站18人)。4个国家重点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 言文学(培育)。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 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07年,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 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北外有10个项目入选:国际商学院“跨国 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试验区”被列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英语、德语两个一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 摘要: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便开始开展对华裔美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且伴随着的时间的推移,对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翻译的数量不断增加,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伴随着国内研究者对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一些人们特别关注的重点和翻译过程中比较明显的问题。为此,笔者要对华裔美国文学中出现的相关翻译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翻译问题 华裔美国文学是亚裔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长期的发展中,我们在西方社会和美国人眼中往往被称为“东方人(oriental)”,直到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加州大学的市岗勇次教授发明了“亚裔美国人(Asia American)”,改变了传统的称谓,并且伴随着之后发生的美国民权运动,诞生了华裔美国人、日裔美国人和菲裔美国人等称谓。虽然早在十九世纪亚洲人就已经到了美国,但是与其相对应的亚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却迟到了一个世纪之久,甚至对基本的“亚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文学”之间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对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翻译问题分析 1.1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译名认识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内地对华裔文学进行译介时,往往是按照汉语表达的习惯进行翻译,即把涵盖面积范围广的词语放在翻译的前面,则对“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的翻译就是“美国华裔文学”,与当时的“美国犹太文学(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印第安文学(Indian American Literature)”的翻译方式是一致的。但是随着后期国内翻译中华裔美国文学的普及,以及台湾学者在文章中大量使用“华裔美国文学”,人们将逐渐接受了“华裔美国文学”,笔者认为使用“华裔美国文学”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种翻译语序与汉语语序是一致的,用Chinese American对Literature进行修饰,表达的意思就是“华裔美国人创作出来的文学”。正如在汉语中我们习惯说“华裔美国人”却不习惯说“美国华裔人”,因此往往采用华裔美国人的说法。另外,在目前国内两种用法都是可行的,毕竟二者各有存在的道理,比如当将“美国”放在前面时,就可以翻译成“美国华人文学”,一样是符合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 1.2对“华裔美国人”的认识思考 所谓的“华裔美国人”是指具有华人血统和美国国籍的人,其中既包括土生土长的华人后裔,也包括拥有美国国籍的华人,但是在许多华裔作家和评论家往往将后者排除在“华裔美国人”之列,因为他们认为自身已经被主流社会所认同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美国人,而后者的出现使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受到影响,故对后者

美国英语论文美国文学英语论文

中国大学教学 2010年第10期 94 赵 硕,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经法学院副教授,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 )访问学者。 美国UCLA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启示 赵 硕 摘 要:本文在分析UCLA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21世纪以来UCLA 大学英语教育的变革动因,概括了基于ESL 学习标准的UCLA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策略,分析了UCLA 在交际能力培养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轻松自由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实施跨学科教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教学模式与策略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UCLA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第二语言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共设有13个学院,其中文理学院人文学科设有英语外语教学专业,这既是基于UCLA 的学生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是为了推进英语的国际化和学生的教学需要而设置的,UCLA 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一、UCLA 大学英语教育变革的动因 自2004年起,随着美国政府在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投入、教师待遇和教育国际交流等诸方面向外语教育倾斜,UCLA 给予大学外语教学前所未有的资助和扶持,其高校英语教育变革也随之启动。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日益推进,UCLA 日益感觉到让学校的各国大学生学习英语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性。美国著名的民意分析和社会学家丹尔·扬克洛维奇认为:让居住在美国的外来人口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是美国高等教育在今后十年内必须解决的五大迫切需要之一[1]。无疑,通过高校英语教育,UCLA 的各国大学生可以熟悉和了解美国或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语言,更多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看法。UCLA 认为学校需要对世界持有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要学会从别人的视角和眼光看待世界,而大学英语教育恰好能使青年一代唯我独尊的思想有所改善, 从而使各国的大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美国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由于UCLA 设有80个院系,学生来自125个不同的国家,设置了2000多门不同的课程,主要采用英语为教学语言,因此UCLA 的各个院系都十分关注英语语言教学和研究, 如何整合英语教学、优化教学资源、减少教育内耗以及创新外语教学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已经成为UCLA 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 二、基于ESL 学习标准的UCLA 大学英 语教学目标 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标准包括作为表现指标的学习策略和自我监控策略以及为学生提供在Non-ESL 课堂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发展[2]。英语语言是UCLA 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学习语言,因此UCLA 的英语 教学系总是致力于发展和利用各种策略以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同时,学生协作也是ESL 标准的一个成功指标,学校英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协作对第二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学生协作是提高英语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UCLA 的大学英语教学包括以下五个目标: 一是用英语来获得信息和知识。该标准是指大学生为了在社会和学术情景中有效进行沟通而必须获得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学生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和使用,反映了UCLA 英语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 二是用英语来进行文学评论、欣赏和表达。要求学生发展英语知识和技能以阅读和理解丰富的文学作品,包括从古典到现代不同文化的作品。学生必须做出口头和书面的文学解释,以提高对英语文本和意义的理解。 三是用英语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价。发展学生分析和评价复杂文本和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英语须考虑口头和书面文本的不同,并且使用不同的准则评价和解释文本。 四是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和课堂互动。英语用于社会交际和课堂互动体现了英语学习的技能和策略,学生必须掌握英语以实现真实的交际情境和学术情景。 五是用英语来学习和理解跨文化知识。清晰地说出 在社会和专业语境中获得的“第二文化”的组成部分,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招生简章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招生简章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较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是我国培养外交、外贸、对外文化交流及外事翻译人才的主要基地。其中英语专业是**重点学科,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师资力量。北外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1000人,北外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近十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外陆续建设了一批优秀的商科专业,致力于打造中国的“跨国商业精英的摇篮”,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跨国、跨文化管理人才。 北外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外语网络教育专家 2000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北外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北外网络教育学院(简称“北外网院”)自成立以来秉承北外一贯严谨治学的传统,积极利用北外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优势,并结合现代网络的技术优势,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项目。北外网院在教学领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坚持贯彻“资源、服务、过程、监控、质量、效益”的十二字办学宗旨,为学生提供“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十大素质”。十余年来,北外网院获得多项办学殊荣,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办学质量得到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招生专业、招生层次、学分、学制、入学测试科目 北外网院实施学分制,弹性学习期限;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适合在职人员,学习工作两不误。

特色专业:英语 推荐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招生对象 高起专、高起本:持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的中专、技校、职高)及以上学历毕业证书者,报读时须年满18周岁。 专升本:持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者。 ■报名办法 报名时间:春季2017年11月20日-2018年03月11日 秋季2018年06月01日-2018年08月31日 报名方式:请报名者登录北外网院网站首页“我要报名”栏目中进行在线报名(也可前往学习中心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并携带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近期免冠蓝底彩色电子证件照;报专升本的学生需要携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下载);前往当地学习中心办理报名手续。 报名地点:北外网院校本部学习中心以及授权本次招生的各地学习中心。 ■入学条件 参加北外网院组织的入学测试,由北外网院统一录取。 免试入学条件(见下表):

华裔美国小说的成长主题分析

民营科技98MYKJ 文化教育 华裔美国小说的成长主题分析 于陆一 (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小说文类一直是华裔美国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华裔美国作家,如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赵建秀(Frank Chin)、谭恩美(Amy Tan)、任碧莲(Gish Jin)等,无不以小说盛名。可以说,几乎在任何一本综合性的亚裔美国文学评论集里,华裔美国小说都无法缺席,国内外诸多相关批评性杂志和期刊中,相比之于戏剧、诗歌等其他文类,关于华裔美国小说的评述和研究总是备受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这一文类支撑和见证了整个亚裔/华裔文学史的发展和变迁。1文化身份与认同问题 在多种文化交织造成的文化错位和话语权缺失的状态下生存的华裔美国人,其身份既与种族、阶级、性别、性和民族密切相关,也因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异。在创作方面,文化身份和认同成为此类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围绕其创作是亚裔族群探索成长中自身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所以它也成为亚裔学者小说批评中密切关注的焦点。关于文化身份主题的书写和讨论在华裔美国小说中逐渐形成了两种认同视角:本土视角和全球视角/离散视角。 探讨华裔文化身份的最早重要研究成果之一,要数斯坦利·苏和德拉德·苏(Stanley Sue,Derald W.Sue)1971年发表的论文《华裔美国人的性格和精神健康》(Chinese-American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1971)。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作者们认为理想的华裔美国人应建立自己的“自豪感”,理想的认同是“建立在抛弃中华文化的前提下形成的文化和族群认同”。斯坦利·苏和德拉德·苏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华裔美国人的身份问题,拉开了身份探讨的序幕,但是他们的观点存在很多问题,如研究对象的局限、研究方法的狭隘,导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整一化的趋势。随着文化民族主义关怀的退热和亚洲人与亚裔美国人身份的互渗,亚裔美国文化批评的视角也从本土向离散转移。例如,黄秀玲(Sau-ling Cynthia Wong)在《“去国家化”在思考》(Denationalization Re-considered:Asian American Cultural Criticism at a Theoretical Cross-roads,1995)中将研究重点放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去国家化”趋势下对亚裔美国文化批评的宏观思考。黄秀玲看到亚裔美国这个概念在离散的视野下越显局限,呼吁拓展亚裔美国文学的领域到囊括书写亚洲和亚裔美国历史经验和文化表达的移民文学,她认为对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过程”应进行历史化和语境化分析。 2美国化/同化 同化原为生理学概念,指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社会学借用此概念,指不同文化单位融合成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渐进或缓慢的过程,主要指“语言或文化的同化或融合”即归化。美国化就是与美国主流文化同化的趋势,就是“移民来到美国后成为‘美国人’的过程”,目的是“为进入主流文化而奋斗,以及谋求在美国社会中的立足之地”。对于华裔美国人来说,同化与美国化是同义词,因为同质文化单位即为美国主流文化。长期以来,美国主流总认为华人移民是“不可同化”者,“来自彼岸的陌生人”。他们总被认为是暂居美国,等待赚足美国的钱后衣锦还乡,颐养天年。除此不良经济动机之外,文化传统、信仰与美国主流的隔阂也使华人被排除在可同化者之外。学者们就同化的可能性、同化的代价和意义以及不同性别主体的同化差异提出看法。 同化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对立遭到亚裔美国批评家丽莎·刘(Lisa Lowe)的瓦解,同化的诸多可能性被逐渐认识。她在提倡策略性本质主义的前提下,通过探讨法国后殖民主义批评家法农(Frantz Fanon)的著作《大地上的受苦者》(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1961)中的身份政治,指出法农认为资产阶级同化论和民族主义都服从同一种逻辑,都是对殖民主义的回应,他们都复制了统治阶级的相同结构,所以同化主义与民族主义并非对立,而同是对旧制度的照搬。这就瓦解了以赵建秀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批评者批判汤亭亭“同化主义作品”的汤赵之争。同时,丽莎·刘又指出同化主义与民族主义又存在于亚裔美国文学之中,深刻地表现在叙事作品的代际冲突之中,凸显出成长中社会化的多重而复杂的影响因素。 3性别/性 性别与族裔问题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在亚裔美国文学中,关于性别问题的讨论,众多著名亚裔学者皆有相似论点:“从一开始,种族与性别就与亚裔美国历史和文学交织在一起。”“任何性别/性主题的出现和变迁及持久性总是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连。”“族裔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身就是性别化的,性别总是族裔化的。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劳动力本身就是性别化的,性种族化,种族也与阶级紧密相连。”汤亭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出版的作品《女勇士》被认为是战后里程碑式的作品而被纳入经典:“该书有意识地将亚裔美国女性主义的异见视角注入了以男性为主导的亚裔美国文学话语”。 结语 华/亚裔美国文学中主人公在建构文化、族裔、性别自我的同时,对于生命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生命意识体悟。除了对社会、文化具有深刻思考之外,还夹杂了对精神价值、情感、人性等思考,以追求本真生存。所以,真正探讨和挖掘华裔美国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注重作品的文学性,而关注文学中的成长主题在华裔美国文学中如何作为一个美学呈现,有何特殊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意义,与族裔经验有何联系,对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学特点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褚孝泉.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单德兴.“开疆”与“辟土”—— —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作家访谈录与研究论文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胡勇.文化的乡愁:论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M].北京:中国戏剧出 版社,2003. [5]黄秀玲.从必须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M].詹乔等,译.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摘要:成长是人类社会和文学发展的永恒话题。从华裔美国文学肇始以来,成长主题就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在此研究华裔美国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参照成长小说理论,将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置于20世纪和21世纪初世界离散文化语境中,探讨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少数族裔主人公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如何建构独立自我、确立自我身份的成长过程。 关键词: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社会化成长;族裔化成长; 个体化成长

美国文学论文

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 文理学院英本0801班张海燕2008303010102 I.Introduction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was American writer if novels and short stories,Fitzgerald is just the tragic hero of the period,whose works are evocatiive of the Jazz Ages,a term he coined himself.He is widely regard as on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s greatest writers,Fitsgerald is considered a memberof the”Lost generation”of the tweties.He finished four novels,including The Great Gatsby and wrote dozens of short stories that treat themes of youth and promise along with despair and age. The Great gatsby is considered Fitzgerald’s masterpiece.However, in 1925 no one predicted the eminence of the novel in the new century---not even Fitzgerald himself.At the age of 44,he died of frustration,After his death,some of his interesting writings were put together into a book entitled The Crack-up.. The great Gatsby is a good illustration. Gatsby is a young gay from the Midwest.he falls in love with Daisy,a wealthy girl,but is too poor to marry her.the girl is then married to a rich young man, Tom buchanan,Determined to win back his lost love,Gatsby engages himself in boot legging and ather”shady”activities,thus earning enough money to buy a magnificent house,Then he spreads dazzling parties every weekend,hoping one day the buchanans will come.the buchanans finally come and Gatsby meets Daisy again,But the woman in front of him is not quiet the ideal love of his dream and they can never repeat the past.Then Daisy kills a woman (T om’ mistress)in an accident and plots with Tom to shift the blame on Gatsby. Finally ,Gatsby was shot and the buchanans escape, The Great Gatsby is one of the greatest literatures of Fitzgerald’s period, which wins many favorable praises.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The Great Gatsby’ high literary reputation is the using of symbolism.In the novel,symbolism runs through the whole story.The settings,the characters,the plots and the colors are all symbols and full of symbolic meanin.Fitzgerald is so creative and imaginative that he is skillful enough to use these symbols to reveal the theme of this novel.so it is very usful to view The Great Gatsby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II , the introduction of symbol A ,The Definition of symbol “in literature a symbol is a thing that refers or suggeste more than its literal meaning “,It is an object,animate or inanimate,which goes beyond the objective referent by evoking or suggesting to the reader a meaning on another level,a meanig byyond itself,Earnest carcior holds the view that language,art,myth,and religion are parts of the spritual symbol

北外1603奥鹏远程教育--跨文化管理--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单选题 1 根据“文化层次理论”以下选项中属于“中层文化”的是( ) A. 一个国家的建筑风格 B. 一个民族使用的语言 C.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 D. 墨西哥人认为“工作是为了生活” 2 根据文化的“冰山理论”以下文化现象中不属于文化的隐形部分的是( ) ) A. 绘画、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 B. 西方人采用分餐,而中国人喜欢分享菜肴 C. 中国人认为“加班”是工作勤奋的表现 D. 在美国,陌生人见面时通过握手来表示友好 3 比较以下几种企业的经验战略,哪种战略几乎不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A. 地区内经营战略 B. 全球经营战略 C. 跨地区经营战略 D. 跨国经营战略 4 以下哪个地区的企业组织结构最为扁平( ) )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 D. 欧洲 5 以下那个现象会出现在美国的公司当中( A. 公司的中层领导由企业老总任命 B. 公司员工之间强调等级和人际关系 C. 公司的每个岗位都有职位描述,有完善的绩效评估体制 D. 公司中决策的程序是自上而下 6 以下哪个国家的人极有可能会为了工作效率,越级处理事情( ) A. 瑞典 B. 印尼 C. 西班牙 D. 中国 7 以下哪个国家的文化认为“企业的管理者不必一定是该领域的专家”( ) A. 美国 B. 法国 C. 日本 D. 西班牙 8 以下哪个公司的经营策略没有考虑到当地文化的因素( ) A. 尼桑汽车公司结合美国人的口味来设计SUV 汽车 B. 肯德基积极开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食品 C. 星巴克在北京的故宫中建立分店 D. 诺基亚专门设计在中国市场推销的手机技术 9 以下哪种表述不能体现了一个公司的价值观( ) A. 公司员工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地区 B. 公司的员工都穿同样的工作服 C. 公司会庆祝每位员工的生日 D. 公司采用弹性上班时间

2020-2021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目、考研经验

2020-2021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目、考研经验 01院系介绍 国际商学院共有在职员工117人,其中教学科研岗员工52人,教辅4人,外教9人,行政管理员工46人,BFSU-SOLBRIDGE中韩合作项目韩方工作人员6人。从职称结构来看,国际商学院目前共有教授7人,副教授21人,讲师24人。学院有五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两名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际关系学院现下设三系、一所、一刊和四个研究中心,分别为外交学系、国际政治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国际问题研究所、CSSCI期刊《国际论坛》杂志编辑部、社会性别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东西方关系研究中心、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公共外交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25人,长期聘用外国专家2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有教授(研究员)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1人,90%以上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拥有博士学位,50%以上具有一年以上出国留学或学术交流经历 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研究院,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中德工业服务区。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新型产学研一体化组织,构建中外青年之间学习交流的社区平台,做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术引领者。 02招生目录 016国际商学院 025400国际商务 (B9)区域商务环境与跨国经营 (C0)国际贸易与投资 招生人数:20人 027佛山研究生院 (C1)区域商务环境与跨国经营(佛山研究生院)

(C2)国际贸易与投资(佛山研究生院) 招生人数:10人 014国际关系学院 (C3)商务外交 招生人数:10人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外国语(204英语二、202俄语、203日语、243法语、244德语、246西班牙语,选一) ③303数学三 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备注: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全英文作答

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

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 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是美国多元文化下的必然产物。美国华裔文学作家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中国文化运用其中,使其作品体现了中美文化的杂糅。本文首先介绍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其后对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的利用进行探析进而阐释其背后的意义所在。 标签:华裔美国文学;中国文化 引言 华裔美国文学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作为美国文坛的一支力量,它经历了从边缘走向主流,最终被正式纳入美国文学史的艰辛历程。吴冰教授在他的文章这样定义华裔美国文学,“凡是华裔美国人从自身出发描写的在美生活的故事都属于华裔美国文学,大多数的华裔美国文学是有美国国籍、华人血统的作家笔下的作品。”美国是个多移民的国家,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不仅限于英语,因此华裔美国文学包括华裔美国英语文学和华裔美国华文文学。作为美国出生成长起来的华人后裔,他们在社会和文化环境方面都受到美国的影响,他们不可能像父辈那样对中国传统有着深刻的、全面的认识。但祖辈们对自己身上血脉的情结又难免使后代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美国华裔作家作品中所表现的文化是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杂糅。他们所描述的文化是他们眼中的、华裔美国人的文化,也并非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华裔美国文学发展溯源 (一)开创阶段 华人移民美国的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中期,从此开始到20世纪中期是华裔美国文学的萌芽和开创阶段。华人移民美国由于受到排斥和歧视,通过主动请愿,书写抗议书等形式表达心声,希望能够改善生存状况。早期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数量有限,内容单一,形式松散。但此后逐渐形成了具有族裔性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刘裔昌(Pardee Lowe)的《父与子》(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ant,1943)和黄玉雪(Jade Snow Wong)《华女阿五》(Fifth Chinese Daughter,1945)。他们的作品大多有这样的特点:向美国人真实地介绍中国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以此消除美国人因地域、文化的差异对中国人产生的误读;希望融入美国社会,消除一切不公平的对待和种族歧视,试图改善华人在美国的不平等待遇。 (二)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至70年代是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阶段,华裔移民经历着中美文化的冲击碰撞。在此阶段,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多以自传性题材为主,将写作出发点聚焦在华人特殊社会身份和文化认同上,借描述华人在美国的生活经历来表现

美国文学史论文

美国文学史课程论文 A Brief Summary of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From Romanticism to Postmodernism 姓名:叶红立 学号:2011212831 班级:2011级3班 分数: 2013年12月21日

Introduction American is a multi-national country because of its history. Just like a big container, it puts in various kinds of elements. When different cultures mixed together, that can not only be co-existed but also form a sharp contrast, which makes American literature has a flavor of distinct and various aesthetic feeling. The history of America literature began with the swarming in of immigra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cultures. After that, American literature had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European culture for a long period. It was not until America’s independence, did Americans realize that they need national literature strongly,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o develop. Romantics emphasized individualism and intuition. This was an exciting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Like the flowers of spring, there were suddenly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ivil War was a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 after which American literature entered a period of full blooming. Influenced by the Civil War, the American society was in a turbulent situation. The writings about local life, critical realism, unveiling the dark side of the society and yearning for nature were increased.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Americans were at a loss postwar, and the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Post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his passage will have a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is period by dividing them into several parts: Romanticism, Realism, Naturalism,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管理与国际金融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班招生简章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管理与国际金融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班招生简章 一、培养单位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学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北京外国语大学拥有非常丰富的海外资源:首先,学校与世界上包括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在内的7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1所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在开展对象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卓越的优势;其次,北外具有无可比拟的海外校友资源,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近9万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外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1000人;最后,北外共承办了18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亚、欧、美15个国家,是海外中华文化的交流平台。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目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最富有活力、发展最快和教学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国际商学院依托北外的优势学科和丰富资源,致力于建设中国具有最强外语背景的国际化一流商学院,打造中国“跨国商业精英的摇篮”,使学生成为具备国际化视野的,拥有很强知识应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跨国、跨文化管理人才。2002年国际商学院经济管理学科群被北京外国语大学确定为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支持学科;2007年在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质量工程”中,被批准为“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区”;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心行后被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学院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被评为“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0年,学院获得“北京市金融学优秀教学团队”荣誉。国际商学院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先后5名教授、副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70%以上拥有海外学位或海外学习经历。此外,国际商学院还有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到中央政府重要财经官员再到顶尖公司总裁在内的多元化的兼职教授和发展顾问队伍。 二、培养目标与方向 (一)国际商务管理方向 借助北外在对象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方面的优势,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通晓国际市场规律、国际商务惯例和跨国经营知识,了解区域商务环境,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能够胜任在中外资跨国公司、涉外机构等从事对外经济政策研究或国际贸易、跨国运营与营销、跨国投资等业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国际金融管理方向

“美国华裔文学”的概念界定

一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 回顾2010年以前国内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国学者们(包括台湾、香港等地区)对"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的中文翻译,可归纳为六种:‘华裔美国人文学、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裔文?’,“’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美国华人文学”’和华美文学”’。这些译名之争的焦点多集中在讨论中英文词语之间涵义的准确对应,以及翻译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语序等问题上。 “华裔美国人文学”这种译法存在的争议是,当‘'chinese american"与“literature"组合在一起进行翻译时,是将"chineseamerican"仍然看做一个词组来修饰literature,还是拆分后重新确定词性及修饰关系?“华裔美国文学”和‘美国华裔文?’的译法存在的争议是,是考虑汉语语序的原则将‘失国”提到前面。还是遵照英语原文的语序直译?“美国华裔文学”、“美国华裔英语文?’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是否有必要为了区分‘哗文文学”而特别在中文译名中突出该研究对象的写作语言为英语?‘?国华裔文学”和‘裳国华人文学”之间的问题在于。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中的chinese在英语中指代的内容,与中文的‘华裔”、‘华人’是何种对应关系?至于‘案国华人文学”和’哗美文学”分别是吴冰教授和张子清教授为了化解前三种译法产生的分歧而提出的不同建议。早在2001年王理行教授和郭英剑教授,就曾对前三种译法做过讨沦。他们指出,‘在chineseameri―earl literature这一专有名词中,chinese~american已经不是用来指涉‘华裔美国人’,而是分别修饰l卜erature 这个中心词的两个相对独立的修饰词”;而从英语语义所强调的信息和汉语的表达习惯考虑,两位学者将chineseamericanliterature视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认为它的中文译名‘痖该将‘美国’放在前,译为‘美国华裔文学’最为恰当”。”’而对突出‘英语”特?的泽法,郭英剑认为是多余之举:‘考虑到国内早已为‘海外华文文学’设立学科,并专门研究‘海外华人用华文进行的文学创作’……‘海外’对应‘海内’。语种是华文”,自然就不包含‘实国华裔的英语作品”。 二 “chineseamerican"应该指所有的在美华人,还是单指土生土长的、在美华人的后代呢?新近到达的移民算不算chineseamerican呢?‘'chineseameri―canliterature"和"chineseamerican'’在国内外学界的界定存在哪些差异呢? (一)宽泛化的原则在‘美国亚裔/华裔文?’的各类界定中,对创作语言的‘去英语化”现象非常明显。 在美国学界,以韩裔学者金惠经(elaine h,kim)、华裔学者林英敏(amy ling,1939,1999)和尹晓煌(xiao-huang yin)为代表的学者们,对‘哑?华裔美国文学”的界定‘越来越趋向包容性和开放性”。”’金惠经建议,‘把用亚洲语言创作的作品以及来自越南、印度和其他社群的作家的作品包括进去””’;林英敏则把美国华裔文学定义为,‘包括她自己在内受双重民族属性和文化传统影响,努力争取平等,怀着自豪感描写在美经历的华人及其后十c”“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美国教授罗杰,丹尼尔斯(rogerdaniels)在为尹晓煌的《美国华裔文学史》(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the 1 850s,2000澌作序言中,借用挪威裔美国人?莱,e,罗尔瓦格(1837,1931)对美国族裔文学的界定。来指明‘美国族裔文学一些重要的 ““这种观点意在说明:只要是美国族裔作家所写的作品,著作也使用了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 都可以纳入美国族裔文学的范畴之中,至于用什么语言创作则不必过多考虑。至于]9岁赴美的华人学者张敬珏(king-kok cheung),则企图把‘包括所有定居北美的、有亚洲血统的作家,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野

文学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野 摘要:本文在考察近20多年来中国台湾、大陆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对紧随美国批评动向的“台湾视角”和中国大陆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化中国”情结进行了评析,指出要深入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必须摒弃地域上的偏见和政治、文化上的歧见,以华裔族群的历史遭遇、心理积淀、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及文学想象等因素综合铸就的文学母题为切入口,以建构华裔美国文学的“文本联盟”,突破研究者内部的歧见和纷争,使华裔美国文学的界定和认同更加明晰化。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文学母题;“台湾视角”;“文化中国”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6)03-0078-04 □蒲若茜(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广州510632) 在饶芃子教授与笔者合作完成的《从“本土”到“离散”—— —近三十年华裔美国批评理论评述》①一文中,我们对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内部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的争鸣、变革与拓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评析,在此不赘叙。本文所要关注的,是近20多年来中国台湾、大陆学界对于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状况及其利弊得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 一、“台湾视角”:对美国批评动向的积极呼应 据台湾华裔美国文学专家单德兴考证,早在1980年代,台湾的刘绍铭就开始译介华裔美国文学,如《唐人街的小说世界》(1981)和《渺渺唐山》(1983)等。林茂竹的《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唐人街美国文学研究》(IdentityandChinese-AmericanExperience:AStudyofChinatownAmericanLiteratureSinceWorldWarII,1987)是台湾学者关于华裔美国文学最早的一篇博士论文,之后许俪粹、冯品佳、张瑶惠、梁一萍、刘纪雯、陈淑卿等人的博士论文也以华裔美国文学为研究对象。② 自1993年开始,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每两年举行一次华裔美国文学专题研讨会,迄今已出版了两本颇有影响的华裔美国文学论文集,成为当今大陆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论著中频繁出现的参考文献:第一本论文集《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1994年由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出版,收录了该所于1993年2月主办“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研讨会”论文及座谈会记录,并附访谈录一篇和书目提要一份,论文分别探讨华裔美国文学的重要作家汤亭亭、朱路易、赵健秀、黄哲伦及其作品中所透露的种族、性别、文化认同和民族、国家认同 等问题。1996年又出版了《再现政治与华裔美国文学》,收录了该所1995年4月主办的“再现:第二届华裔美国文学研讨会”论文,探讨了天使岛诗歌、华裔美国文学自传、徐宗雄的《家乡》、任壁莲的《典型的美国人》、伍慧明的《骨》、赵健秀的《甘加丁之路》和《西方的蝴蝶夫人》等文本中所透露的再现问题,展示了台湾学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动态观察和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华裔美国文学研讨会主办的每一次华裔美国文学研讨会都有华裔美国知名作家、学者参加,如张敬珏、汤亭亭、林英敏等人都曾出席过这些研讨会并发言或接受访谈,这对推进中外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互动和对话是大有裨益的。 不仅如此,华裔美国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也进入了台湾地区的文学教育体制,诸多学者在台湾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正大学、彰化师范大学、淡江大学、东吴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华裔美国文学”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兴趣,有的还选择这方面的题目作学士、硕士甚至博士论文。台湾的《美国研究》(AmericanStudies)、《淡江评论》(TamkangReview)和《中外文学》(ChungWaiLiteraryMonthly)等期刊也经常刊登这方面的论文,由此可见台湾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蓬勃态势。 台湾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也存在视野的局限和盲点。正如台湾学者张锦忠在《检视华裔美国文学在台湾的建制化(1981-2001)》一文中所追问的:“台湾学者在以中文诠释华美文本时,究竟站在什么样的位置发言?其读者既是通英文的同行与学子,他们何不读华美或其他 P本论文系笔者主持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系列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为:03/04H2-05。 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