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大悟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北大悟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大悟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作者:大悟县发改局文章来源:大悟县发改局点击数: 1163 更新时间:2010-12-22

大悟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是在大悟即将进入高铁时代、被国家定位为大别山区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县的宏观背景下编制的中长期规划。本规划力求在总结“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成为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是大悟改革开放以来执行得最好的规划之一。五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扬“居弱图强、后发快进”精神,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成功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规划实施情况良好,主要目标可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6.2亿元,年均增长14.9%,超规划目标4.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达到10216元,年均增长13.8%。实现财政收入5.02亿元,年均增长24.3%,超规划目标9.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亿元,年均增长20.1%。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8.9亿元、19.7亿元、27.5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1.4: 28.3: 40.3调整为28.5:30:41.5,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继续下降,

二、三产业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是2005年的五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40.1%,超规划目标26.7个百分点,总规模累计超过18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88个,到位资金26.36亿元,其中开发区累计入住工业项目47个,建成投产项目22个。五年共向国家和省争取项目资金21亿元,是“十五”五期间的3倍,其中计划项目资

金4.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倍。

三、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和农业“小三场”改革、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等改革事业顺利实施。

外经外贸工作迈上新台阶。利用外资2322万美元,年均增长23.7%;外贸出口1542万美元,年均增长49.1%,自营出口外贸企业达7家。

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达到预期目标,依法关闭了县水泥厂等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耕地保护工作卓有成效,耕地保有量为5.3545万公顷。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2‰,均控制在规划约束目标以内。

四、城乡发展统筹协调,县域中心加快发展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建设通村公路1173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18.28万人,新建户用沼气4.2万户,新建农村达标卫生室169个,完成

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3330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行政村电话通达率100%,宽带覆盖率77%,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75%。

脱贫奔小康工作扎实推进。累计解决了9.7万贫困人口的基本脱贫问题,完成了180个重点贫困村和54个重点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完成了“吕线片区”26个重点村连片开发试点建设和170个村脱贫奔小康项目建设,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4%,五年累计提高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9.5平方米。宣化、河口、大新、新城等乡镇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

县城中心城区建设提速。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平方公里,常居人口达到14万人。开发区三纵四横的道路骨架逐步拉开,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完善配套4.5平方公里。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大悟段、麻竹高速公路大悟段、孝感北站至107国道连接线、城区道路刷黑、城区污水处理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旧城区和村中村改造力度加大,一批高档商居小区相继建成。文明创建力度不断加大,“三城同创”工作有序推进。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改善成效显著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和全省技术示范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布局调整优化,九年制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卫生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启动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完成了惠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大楼和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新建了文体综合大楼,维修改造了县体育馆,加强了镇村文体设施建设,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加强。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00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平均纯收入4310元,年均增长15.5%,超额完成规划预期目标。累计新增城镇就业累计30889人,下岗失业人员

再就业13929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25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2.8%,城乡困难群众得到低保救助。建设廉租房5.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1万平方米,解决了1200户低收入群体安居问题。

附表1:大悟县“十一五”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主要指标2005年2010年十一五期间

年均增长(%)

备注

全县生产总值(现价,亿元)32.966.214.9第一产业增加值(现价,亿

元)

10.318.912.7第二产业增加值(现价,亿

元)

9.319.718.3第三产业增加值(现价,亿

元)

13.327.516.1人均生产总值(现价,元)534110216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

元)

12.2664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

元)

14.134.620.1财政收入(亿元) 1.69 5.0224.3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0.82 2.827.7

外贸出口(万美元)5036949.1

利用外资(万美元)24570023.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7391260013.3

(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100431015.5

城镇化率(%)3240.4-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0.4582 3.0889(五年累计)-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8092.8-

(%)

总人口(万人)61.664.8-

人口自然增长率(‰) 4.1 4.82-

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已经走出危机的谷底,可望在调整中逐步走向新一轮发展周期,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一轮的经济规模扩张、科技创新、产业转移和资本转移,为大悟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谋求更大发展提供了机遇。

从国内环境看,中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国

家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扩大内需、大悟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等政策优势;沿海发达地区部分产业梯次向内陆地区转移,有利于我县加快要素聚集和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加快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孝感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实施重点产业三年倍增计划,都将为大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大悟自身来看,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的发展,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是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十二五”期间,大悟县内将拥有一条高速铁路、两条高速公路(京珠、麻竹),实现所有乡镇半小时上高速、到火车站、1小时到武汉的目标,成为鄂东北的交通枢纽。二是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大悟山青水秀,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林业资源、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三是开发区的载体作用日趋显现。目前,大悟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吸纳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功能区划定位优势凸显。大悟森林覆盖率达

53.3%,被国家划定为“鄂东北大别山区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域”,有利于大悟争取更多生态补偿资金,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增长、低碳增长。五是发展动力日益增强。高速铁路的通车及孝感北站的建设,使大悟在周边县市中率先进入高铁时代,激发了全县人民的创业激情和发展动力。

(二)挑战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一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名次靠后,赶超压力较大,面对省内各县市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大悟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格局。二是我县工业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经济总量不大,支撑经济发展的高新产业、骨干税源产业等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三是我县农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变成产业优势。四是财政实力较弱,收入结构不

优,收支矛盾突出,支持发展、保障民生的能力不强。五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收入差距过大,社会矛盾增多,和谐社会建设面临较大压力。

综上所述,“十二五”时期,我县面临着扩充总量、调整结构的双重压力,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面临着大悟率先进入高铁时代,如何发挥高铁优势的问题;面临着在开发、利用、保护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如何构建“两型社会”的问题;面临着国家把我县列入“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如何加快产业发展、形成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特色的问题。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和脱贫奔小康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期。全县上下要准确把握我县总体发展特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大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章“十二五”发展展望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 时期,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高铁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顺应全县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建设山区经济强县和发展绿色经济为目标,以脱贫奔小康为统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全民创业为抓手,突出孝感北站组团开发、开发区和城镇化建设,强化人才、科技和资本要素聚集,加快推进“一主三化”和“两型”社会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优先。坚定不移抓发展,坚持好中求快,能快则快,推进经济快速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符合我县主体功能定位的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做大规模总量的同时加快结构优化升级。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融合互动发展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系,着力提高城镇综合经济实力、人口和环境承载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两型”社会、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节能减排,加强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奋斗目标

到201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7:35.6:4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以上,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5%以上,物价总水平每年控制在4%以内。

——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口有序转移,城镇化水平达到50%,县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00元,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20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全县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5%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全县符合条件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5万个,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用户8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实现村村通电话、通电视、能上网。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素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稳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期降低15%,资源过度消耗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附表2:“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标单位2010年预计2015年年均增长(%)指标属性经济发展

全县生产总值亿元66.215017.8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元102162272717.3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28.5:30:

41.517.7:35.6:

46.7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6[776]30以上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4.711025以上预期性居民消费率%3440—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1.543.6—预期性

服务业就业比重%3240—预期性

财政收入亿元 5.021116以上预期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3718以上预期性

*出口总额万美元369150025以上预期性*利用外资万美元700140020以上预期性城镇化率%40.550—预期性

科技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

% 5.612—预期性总值比重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890—预期性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

年910—预期性育年限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1.2 1.8—预期性

资源环境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5.3545 5.3109-约束性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40.55—预期性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1.52 1.3累计下降15%约束性

比2005年下降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约束性

35%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累计下降10%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53.360—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0.030.04-约束性

人民生活

总人口万人64.8665‰约束性

旅游总收入亿元 2.1 4.415.9预期性

城镇调查失业率% 4.5(登记) 5.5—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3.088][3.5]—预期性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3.0488 3.3291 1.8约束性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9296—约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6002520015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4310862015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29.532-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31.334-预期性注:1、[]内为五年累计数;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带*号的指标为“十一五”沿用指标,目前暂未纳入省指标体系。

专栏1:规划指标的属性

1、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发展的方向,政府主要靠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通过市场主体自主行为来实现的目标。

2、约束性指标:是对涉及公共服务和公共利益领域提出的目标,主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来实现。

第二篇明确主体功能分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我县主体功能定位,制定符合大悟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章我县主体功能分区定位

一、我县主体功能定位

我县总体上被国家和省定位为鄂东北大别山区生态型限制开发区,重点是防治土壤侵蚀,建设鄂东北大别山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二、政策影响

主体功能分区是“十二五”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国家将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开发政策。我县作为限制开发区,总体上看,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利在于:对限制开发区,国家和省将强化资源环境等考核,弱化经济考核;增加对人口转移和职业培训等的投入力度;加大对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力度;引导发展特色产业,防止环境污染。弊在于,对限制开发区,国家将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土地政策,控制对限制开发区的土地供给,提高用地效率。

三、应对措施

紧密跟踪国家主体功能区实施细则,根据大悟实际,制定与限制开发区政策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一是区域发展必须服务主体功能的需要,严格执行土地、环保等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标准,合理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占用水土保护林、水源涵养林;二是积极争取生态补偿资金,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矿山环境修复力度,严禁擅自砍伐森林、采石、取土等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降低人为因素对土壤的侵蚀,努力建设大别山区生态屏障;三是积极争取转移培训和生态移民资金,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和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逐渐提高城镇化率,减少农村居民点占用的空间,扩大生态空间;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

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绿色能源、生物肥料、轻纺制造、医药食品等特色工业,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和现代物流业。

专栏2:国家主体功能分区

国家将在“十二五”时期实行主体功能分区政策,将全部区域空间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主体功能区。

1、重点开发区域。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大、经济开发需求较高、适宜进行较大规模工业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区域,在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开发力度,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

2、限制开发区域。对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经济开发条件不够好、承担生态战略保障任务的区域,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发展、点状开发,控制开发强度和开发规模,严格产业准入标准,鼓励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环境可承载的特色工业,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扩大生态空间。

3、禁止开发区域。具有极高生态保护价值和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点状区域,包括水源地及其汇水的水源涵养区域、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湿地等。这类区域依法进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的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在生态、环境、文化方面作充分科学论证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生态旅游功能,严格限制开发规模和强度。

第五章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到201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6.5亿元,年均增长7%。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强化耕地保护。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田积极性。抢抓大悟被列为全国新增粮食产粮大县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工程,壮大三里、大新粮食高产示范区,每年发展优质稻5万亩,到2015年达到27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35万吨以上。

二、大力调整农业结构

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药材、特色水果和蔬菜生产,重点抓好阳平城关蔬菜带、大新三里苗木花卉带建设,不断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充分发挥县农林种苗繁育组培中心、楚越万头良种母猪繁育基地和新城花生良种繁育基地等种苗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县农林种养种苗自给。

三、稳步推进规模种植

完善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板栗、花生、青油茶、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板块,力争5年内板栗基地发展到100万亩、花生基地达到30万亩、茶叶基地达到20万亩、药材基地达到10万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办法,鼓励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

四、积极发展规模养殖

1、畜牧养殖。积极争创全省畜牧养殖大县。新建万头养猪场5个,培育“150”养猪大户500户,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生猪年出栏80万头,羊10万只,牛6万头,家禽1000万只,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50%以上。

2、水产养殖。大力调整水产品养殖结构,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突出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发展壮大品牌渔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水产品年产总量29100吨,产值3亿元以上。

五、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到2015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2万千瓦,耕种收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0%。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信息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农村应急队伍、手段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乌桕产业。一是禁止滥砍乱伐乌桕树,加强乌桕树保护。二是大力发展乌桕红叶旅游。三是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建设乌桕基地,扩大乌桕基地规模。四是招商引进一批乌桕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积极争取扶贫信贷和科技扶贫项目支持,发展壮大华龙生物制药、金丰实业、湖北胜达木业、大悟县乌桕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中原板栗冷库、悟道茶业、新城楚天花生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培植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大力培植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争创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县。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和升级,全力打造“大悟”品牌,不断提升大悟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六章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强化“工业强县、工业富县”意识,大力实施重点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到2015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达53.5亿元,年均增长2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其中利税过千万的企业达到20家。

一、制定符合大悟县情的产业政策

(一)重点发展产业

——绿色能源。我县已被列入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仙居顶风力发电一期工程3万千瓦项目全部并网发电,中广核公司风力发电20万千瓦项目获批建设,湖北和泰生物质碳项目建设投产,大悟安能集团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即将动工建设。“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充分利用大悟丰富的风能、生物质资源,大力发展风电、生物质能发电、沼气等新型绿色能源产业。重点加强仙居顶风力发电二期和五岳山、擂鼓

台、娘娘顶风力发电场建设,加快大悟光伏科技太阳能电池板及配件生产线项目建设,积极开发抽水蓄能发电、生物质能源和废弃油脂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和农村沼气。5年内力争建成30万千瓦的绿色能源产业,实现风力发电20万千瓦;发展50万亩的生物质能基地(其中:乌桕面积30万亩),生物质成型燃料50万吨,生物质能发电3万千瓦;小水电发电2万千瓦,新发展农村沼气4万户,生产生物柴油1.5万吨,发展太阳能供热16万平方米,实现绿色能源产业系列销售收入10亿元。

专栏3:绿色能源示范县

指在县域能源开发利用中,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较高比重,能源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生活能源基本实现清洁化和优质化,并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目前,我县已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医药产业。以华龙生物制药、欣瑞特医药、冠城药业、银树生物、鑫诚化工、高纯制氧、盛德堂中药饮片、奕龙国际等医药企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医药产业。大力发展蕲艾、杜仲等中药材基地,加快药材产业化步伐,重点促进蕲艾产业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时期,争取我县医药产业进入省级生物产业园。

——食品工业。充分利用我县乌桕、板栗、茶叶、花生、红薯、珍稀野菜、小瓜子等农林产品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大型食品工业企业来我县投资,借助大型企业的品牌和技术,发展食品精深加工企业,提升农林产品资源的附加值。加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攻关和研究,创建大悟的食品加工企业品牌,加大市场开拓和品牌营销力度,争创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二)巩固发展产业

——肥料化工。以黄麦岭磷化工公司氨肥厂搬迁改造、现有30万吨磷铵装置扩改工程为重点,综合开发我县磷肥资源,形成50万吨磷铵复混肥生产能力。全力支持恒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扩建形成50万吨有机肥生产能力。到2015年,力争我县形成100

万吨肥料生产能力,努力把大悟建成鄂北最大的肥料化工生产基地。

——现代铸造。整合华鑫铸造、大禹铸造、瑞众铸件、高发汽配、东兴精密铸造、斯创钢管、恒通机械等企业,积极争取“武”字头重工业落户大悟,组建以汽车船舶零配件铸造、机械模具制造、大型管材铸造为主体的现代铸造产业园。

——建筑建材。支持重点建筑企业兼并重组,壮大实力,形成品牌,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建筑企业和“专、特、精”企业,加快发展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依托我县丰富的硅石、大理石、花岗岩等资源,加快富佳龙硅业、硅锰合金技改工程和石材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促进光学玻璃、华光水晶做大做强;支持立马水泥公司新建100万吨水泥粉磨站;大力开发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环保装饰材料,打造冶金建材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整合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充分发挥瑞光纺织、安娜制衣、金利源纺织、恒发工业柔顺剂、越华防护用品、纬兴纺织、裕丰纺织、兴发织造等纺织服装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统一建房,租赁经营,政府补贴,企业承租”的方式,引导乡镇纺织服装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建立毛纺工业城,实现产业聚集和规模效益。成立纺织工业行业协会,加强对纺织服装产业的引导和管理。

(三)鼓励发展产业

——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抢抓沿海劳动密集型电子信息产业向内陆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大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引进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在回归创业园落户,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四)限制发展产业

——落后产能企业。根据我县主体功能定位,严格市场准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落后产能企业和项目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的成本,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

二、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

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推动全民创业,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加快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培育更多的

市场主体。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中小企业技改扩能,做大做强,培育更多的规模企业。坚持扩大企业数量、提高企业质量的工业发展思路,始终保持工业项目“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强劲态势。加快企业法人代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为市场主体培育和储备更多的经营管理人才。

三、加大精品名牌培育力度

大力实施质量兴县和精品名牌战略,支持工业企业大力开展产品攻关、科技攻关和市场攻关,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和产品研发体系,增加科技投入,搞好宣传推介,完善销售网络,不断提升工业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培育省级名牌产品5个,国家驰名商标1-2个,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

第七章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

以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到2015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0亿元,年均增长20.5%。

一、加快发展旅游业

按照“弘扬红色,壮大绿色,培育特色”的发展思路,围绕“中华养生城、红绿旅游名城和京广高铁新城”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旅游”、“红色教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积极创建“湖北旅游强县”。

加强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加快完成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二期改扩建工程、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景区配套工程和宣化店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景区建设工程。加大对徐海东大将亲属烈士墓和杨松故居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力争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范围。

大力开发绿色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加快刘集铁寨、三里城响水潭、泉水寨生态旅游度假区、芳畈罗汉坡野外狩猎等风景区的建设进度,完善三里茶叶公园、仙居顶风力发电观光园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

大对龙潭湖、夏店装八寨、泉水寨森林公园、四姑北山—横山乌桕红叶观光园、双桥北冲花卉观光园等旅游项目的招商力度,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

着力改善旅游发展环境。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旅游发展机制。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适时组建旅游执法队伍,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加强全县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深化与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合作,加快与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旅游线路对接,举办“红色旅游论坛、乌桕红叶节、农民艺术节”等大悟特色的节庆活动,积极对外推介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不断提高大悟旅游知名度。

大力开发旅游系列产品。整合社会资源,抓好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结合,延伸旅游产业链。抓好旅游餐饮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推介,大力开发革命历史系列、乡土人文系列、养生养心系列、旅游商品街、旅游精品店等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娱乐项目。建成一批以农副土特产品、石材工艺品、乡土工艺织品、革命书籍和传统食品为主的旅游购物超市。

到2015年,争取年接待国内游客达到11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达到4.4亿元以上,全县AAAA景区达到2家,AAA景区3家,建四星级宾馆2家,旅行社4家,旅游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达到10000人。

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抢抓物流业被国务院和省政府确立为调整振兴规划范围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大悟的交通区位优势,围绕把大悟建设成鄂东北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的战略目标,构筑运输物流、制造业物流和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把物流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1、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依托大悟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物流基

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省内和周边城市3—6小时物流服务圈。在孝感北站组团开发中规划建设鄂东北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在城关、河口、宣化、新城等重点镇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2、加快培育物流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武汉,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推进传统运输、仓储物流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发挥中国邮政的品牌和网络优势,拓展业务领域,努力成为大悟一流的物流服务商。

3、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加快滨河市场改造,加快建立鄂北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悟建材批发市场、茶叶批发市场、宣化店板栗专业市场、新城、黄站花生专业市场、大悟中药材专业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

4、加快物流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培养物流人才,建立健全物

流信息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制造业、农业、农副产品交易、交通运输、民生等重点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专栏4:物流业

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中国的物流业刚起步,空间大,将是一个成倍增长的行业。

三、规范发展房地产业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城镇规模和提高居民居住质量为目标,加快新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强房地产业税收控管,不断提高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贡献率。

通过审批、土地、规划、信贷等政策工具和行政手段,加强对房地产供需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形成以商品房开发为主体,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为补充的住房供给结构,努力预防商品房价格过快增长。

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立公正、透明的房地产一级市场,培育完善二、三级市场,放活住房租赁市场。逐步推行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分业经营,提高市场化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