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滇西乌头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请书

滇西乌头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请书

滇西乌头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请书
滇西乌头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请书

计划类别: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滇西乌头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申请单位:昆明济长健医药有限公司(盖章)起止年限:2012.3—2014.12

通讯地址、邮编:昆明市海源中路1028号昆明开关厂高新园区办公楼二层

联系电话、传真:

电子邮箱: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编写说明

一、本申请书适用于有关单位向云南省科技厅申请项目时使用。

二、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地逐项编写;应字迹清晰,页面整洁;外来语首次出现应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述;规格为A4纸,用宋体字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其中封面“计划类别”处应填写所申报的科技计划类别。

三、本申请书与附件统一装订,不使用塑料封面。

一、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乌头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始源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制、杀其毒性之比,自非风顽急疾,不可轻投。……此类止能搜风胜湿,开顽痰,治顽疮,以毒攻毒而已,岂有川乌头、附子补右肾命门之功哉?”。

我国乌头属植物资源丰富,有约208种,占全世界350种的59.4%,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海拔2400--3200米的山地灌木丛中,云南有约66种,25变种,4变型。近年来的化学研究表明草乌块根含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尼奥宁、查斯曼宁、牛扁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毒性及生理活性,如局麻、镇静、解热、强心等作用。广泛用于中医配伍和制药原料,在制药工业中涉及草乌的中成药有十余种。

滇西乌头(Aconitum bulleyanum Diels)又名滇西嘟拉,为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辛、苦,性温,有大毒,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中风瘫痪,跌打肿痛,肋间神经痛。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大理、丽江、维西等地海拔3200—3500米山地林边或溪边,模式标本采自大理。“嘟拉”一名是云南丽江纳西语的音译(有时译为堵喇、都拉或都喇),意为“解毒之草”,在用象形文字手抄的纳西族东巴经中就有记载。滇西北当地少数民族用作祛

风湿和镇痛。

近年来从滇西民间用于镇痛抗炎的草药滇西乌头中分离所得的

生物碱草乌甲素(Bulleyaconitine A),又称滇西嘟啦碱甲,是优良的镇痛抗炎类药物,其镇痛作用比乌头碱强,免疫调节作用比乌头碱弱。它同时具有中枢镇痛和外周镇痛双重药理作用。目前已开发出草乌甲素片、胶囊和口服液等三种新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急、慢性疼痛,如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肩周炎和良性关节痛腰及四肢关节扭伤、牙痛及带状疱疹的止痛等。

近几年滇西乌头药材的市场年需求量大约在200吨左右,主要依靠野生资源的采挖,而我国野生乌头资源已濒临枯竭,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医药市场需求,滇西乌头原材料短缺已成为用药企业生产的瓶颈问题,随着草乌甲素等新药开发研究已取得进展,滇西乌头功能用途的不断扩大,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不断上涨,发展前景广阔。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滇西乌头的人工引种、驯化栽培的报道。亟待做好滇西乌头的人工栽培以保证资源再生,有效保护野生资源,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原料。

(二)项目的目的

由于滇西乌头中含有草乌甲素,一直是制药企业不可缺少的原料药材。随着滇西乌头独特的药用功效的开发及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增加,乌头价格也在不断上涨,野生滇西乌头资源经过多年的盲目收集、毁灭性采挖和生长环境的极度破坏,已日渐枯竭,甚至濒临灭绝的危险,这种状况严重不仅威胁着用药企业的发展,出现了

自然资源的供给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突出矛盾,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度的破坏。多年来我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初步完成滇西乌头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需求矛盾。但人工种植粗放,产量和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栽培技术与规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亟待开展滇西乌头的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以解决原材料供给问题,稳定企业生产。

(三)项目的意义

1、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保护中药材野生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称,是我国著名的生物资源富集区,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省有1.7万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经调查,云南省的中药资源有6559种,其中:植物药资源315科1841属6157种。有574个品种收载于中国药典,32个品种收载于部颁标准,149个品种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标准。居全国首位,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滇西北地区素有“药材之乡”的美誉,境内地势高耸,山川密集,南北纵贯,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000-3000米,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蕴藏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大量的名贵特有药材,是云南和我国的重要药材基地,也是当地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盲目采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滇西乌头等药材已濒于灭绝的危险,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关系到中药生存与发展的大事,同时也是重大的环境生态问题。因此,野生药材的家种以及合理的生

态采集,已成为迫切的任务。发展天然药物产业是我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培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存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达到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解决市场对中药材原料的供求矛盾,实行人工栽培是保证资源再生的唯一途径,大量推广人工栽培能有效的确保生态平衡,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原料。

该项目实施为了解决滇西北草乌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可以有效扩大草乌药材的人工种植面积,增加药材产量,减少我省天然药物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索取,不仅有利于保护野生草乌药材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同时,还可以辐射四川、贵州等周边省区,带动效果明显。

2、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新创药物的开发,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不断认识和接纳,以及人类健康的需要,特别我国是加入WTO以后,国家实行了医药产业发展的质量认证体系。为了从种苗和栽培技术方面规范药用植物的种植,以保证药材的地道性和产品的均质性,就必须从原料生产的源头抓起,也就是中药材种植GAP基地建设。要求研究制订能够保证中药材生产质量的规范化操作规程(SOP)。云南省是我国天然药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开发云南特有的生物资源,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发展云南省的天然药物产业作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2000年,云南省启动了“国

家中药材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对我省重要、濒危药材品种进行人工驯化和规范化栽培研究,按照GAP基地建设要求开展工作,并确定了五个重点建设基地。2002年,云南省政府提出了打造“云药”产业的决定,充分体现了中药材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和政府对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度重视。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的GAP种植基地,已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为中药饮片和提取物等生产提供优质原料,为保证“云药”的质量、提升“云药”产业做出贡献。国家和省内一些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加紧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在云南省不同地区建立了药材种植、生产基地,涉及40余个品种,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目前我省三七、灯盏花和云木香3个药材已通过国家GAP认证。

3、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国家实施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后,长江上游所在区域的经济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迫切愿望。进行中药材的人工种植是一条保护资源,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的可行办法。随着人们对中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野生中药材遭到毁灭性的采挖,草乌等野生资源已十分匾乏,大部分已成为重要濒危药材。为保存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达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解决市场对中药材原料的供求矛盾,实行人工高产栽培,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是唯一的途径。

滇西北是草乌适宜种植区,山地面积占70%以上,很多适合于种高山药材的高寒山区农民生活贫困,种植结构简单,以传统粗放的方式进行药材种植。根据目前国内对草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源所面临的挑战,符合市场需求和推进、服务于“云药”产业建设,提出该项目研究、实施,在这些地方进行优质药材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充分利用山区种植药材的地理条件和资源分布优势,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生产提供稳定、优质、均衡的植物原料供应,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具有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滇西北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为草乌原料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必要性

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环境建设的精神以及中药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政策,符合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生物资源大省的战略要求,是当前我省中药材种植产业的迫切希望和要求。

由于对野生资源的采集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水土流失,通过野生草乌的人工种植,保护了野生草乌资源和生境,为野生资源的后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贡献;同时,能有效解决制约我省用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野生草乌原材料严重短缺,缺乏可替代的种植品种的现实问题;能有效提高草乌药材质量和产量,促进我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种植示范,带动滇西北高寒山区农民发展草

乌人工种植,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带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加快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农”问题解决,做到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

二、项目主要申请单位概况

(一)昆明济长健医药有限公司

昆明济长健医药有限公司是投资重组了昆明基田医药有限公司,并经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变更而成。公司注册资金伍佰万元。主要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抗生素、抗生素原料药、生化药品、生物制品(不含血液制品,不含疫苗)的批发。现有员工20人,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员工15人,药学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8人,执业药师2人,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持证上岗。

公司自成立以来,引进先进的ERP管理理念,行政事务、财务核算、业务管理、储运等全部应用计算机网络化办公管理;严格按照国家GSP标准建造约1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药品存储仓库;设立有20多立方米的冷藏库,整个仓库配备了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严格准确的控制仓库储存条件,以及各种专业性的药品质量检测仪器。在管理制度和硬件条件上确保了药品在进销储运等环节的质量安全,并以高分顺利通过了由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亲自组织的GSP验收检查,受到了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评价。公司通过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保证药品在采购、验收、养护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严格遵从GSP质量体系运行。

公司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营运体系,下设行政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质量管理部、储运部、业务拓展部等相关职能部门。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各项制度已逐步完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业绩。2011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4000多万元大关。2012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各大著名医疗器械设备厂商及制药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大代理品种的种类与规模,特别是新建成的云南大围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拥有草乌甲素原料药和草乌甲素口服液2个药品生产的批文并于2011年正式投产草乌甲素原料药和草乌甲素口服液,对丰富公司经营产品的结构和公司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与促进。公司在业务拓展方面计划托管地州县级医院数家。预计今年医疗器械与药品销售额将达到1亿元,利润达到10%左右;到2013年,公司计划医疗器械与药品销售将翻一番突破2亿元的规模。

(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属于省级独立科研单位。主要从事高山药用植物、园艺植物、野生食用菌等经济植物的资源收集、引种驯化、栽培和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研究所下设高山药用植物研发中心、食用浆果高山花卉研发中心、大型真菌研究室等,现有专业科技人员43人,其中中、高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0人,硕士以上学历13人。

长期以来在西洋参、山嵛菜、红豆杉以及球根花卉等开发研究方面获得可喜成果。近年来,在药用植物研究领域注入了大量的精力,

紧紧围绕我省打造“云药”产业的政策,依托云南省特有和重要、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开展药用植物产业化系列基础研究工作,参与、服务于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工程。承担了“云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丽江分中心”的建设工作,在滇重楼、丽江山慈菇、岩白菜、三角叶薯蓣、秦艽、金铁锁、桃儿七、青阳参、当归、草乌、玛咖等几十种开发前景好、濒危稀有野生名贵中药材的人工驯化栽培及GAP技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承担有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重要濒危药材胡黄连引种驯化及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重要濒危药材金铁锁引种驯化及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云木香GAP认证”等项目,具有一批从事药用植物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应的现代化研究条件和技术手段。掌握国内外药用植物发展动态,了解地区药用植物生产特性,能根据地区资源,气候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创新的今天,研究所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在云南省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项目实施人员构成

三、项目现有工作基础和支撑条件

(一)项目现有工作基础

从2010年初起公司与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野生资源的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收集了滇西北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大理州鹤庆县、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等地不同野生及栽培种草乌资源9份,每份50~100株,在鹤庆马厂草乌基地(海拔3050米)建立了种质资源圃200 平方米。开展了草乌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对不同草乌资源进行观察记录,初步分析测定了不同种源间的植物生物学及草乌甲素含量的差异,对其中草乌甲素含量较高的3份种源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学评价工作,并初步鉴定出其中一种为滇西乌头,作为筛选出优良种源进行扩繁。对进一步开展滇西乌头的优质种源筛选、优质种苗繁育和驯化栽培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和技术

支持。

目前在草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比较成熟的是川乌(即附子),由于四川在栽培方面有较长的历史,栽培技术也相对成熟。云南虽然有着丰富的资源分布,但在人工栽培方面尚处于引种驯化的初级阶段。研究较多的是黄草乌,已有文献总结出一套黄草乌的人工种植操作技术,但还缺乏试验数据的支持。

2010--2011年公司与高山所草乌课题组在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马厂村开展了初步的野生滇西乌头驯化栽培研究,在种植区划、良种筛选、栽培生理、繁育特性、人工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同时对一年苗移栽后在大田种植田间下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观测记录,旨在探索草乌草乌的生长规律,为下一步的滇西乌头规范化种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科学依据。两年来累计建立草乌种植基地70余亩,带动当地部分农户发展草乌种植,对野生草乌的驯化栽培和示范推广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下一步将在省市各级部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继续开展滇西乌头的优质高产栽培的探索,力争尽快解决滇西乌头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科研单位+种植大户+农户”的推广种植模式,通过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户示范种植并产生经济效益,带动周围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这将为下一步的滇西乌头项目申报及滇西乌头优良种苗筛选及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支撑条件

1、良好的政策环境

云南结合全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生物资源大省”和“中华生物谷”等战略,将天然药物开发作为全省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行业,制定实行了一系列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省里领导十分重视中药(天然药物)产业的发展,专门成立了生物资源创新开发办、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办,在领导体制、财政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产业政策、重点项目等方面都给予了倾斜。

云南省经贸委制定的“十五”云南医药发展规划,确定云南医药产业特色化的发展路子为重点发展以天然药物为主的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使医药产业尽快成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到2005年,大多数医药工业企业达到GMP要求;大多数医药商业企业达到GSP标准;大多数中药材种植品种通过GAP认证。从总体上提高医药企业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8%,销售收入年均递增28%,实现利税年均递增30%左右。200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制定了到2007年医药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利税达20亿元以上;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利税达60亿元以上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其次,中国加入WTO为云南道地药材及其系列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按进口国的有机标准认证、检验,出口合格的中药材及其药品;参照国际有机产品标准来规范原料基地,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可

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国药管注(2000)348号文件“要求建立中药材指纹图谱,固定原产地”,为地道中草药材种植基地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云南省是我国天然药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开发云南特有的生物资源,云南省委、省政府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把推动中药材资源的科学培育和制剂药品的深度开发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

2、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滇西北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保证了中药材的天然品质,是雪莲花、虫草、人参、滇重楼、薯蓣、云木香、当归、青阳参、岩白菜、雪上一枝蒿、红豆杉、红景天、云黄连、胡黄连、秦艽、金铁锁、灯盏花和珠子参等高山珍稀、道地药材主产区。为“云贵川广,道地药材”之一。滇西乌头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海拔2400--3200m的山地,自然分布区域和分布面积相对狭窄,自然资源不多,是我国野生草乌的重要分布地区,也是滇西乌头的模式标本采集地,从药材的道地性和GAP基地建设的标准来说,都有可行的有利条件。

3、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

云南药用资源丰富,天然资源与传统的精细加工,使云南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独具一格,竞争力非常强,素有“云贵川广,道地药材”之美称。草乌作为传统中草药,是省内外制药的重要原料,为云南制药企业中十余种中成药的配伍,年需求量在数百吨以上。长期以来,一直依赖野生资源的采挖维持生产,现野生资源已匮乏,野生收购价逐年成倍上涨,公司拥有草乌甲素原料药与草乌甲素口服液的生产批文,并投产生产该产品,通过产品的不断推广,得到国内外市场的认

可,销售量不断增长,随着草乌新药的研发,资源需求量还将越来越大。项目产品市场优势十分明显。

4、技术条件

项目技术支撑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一直以高山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建所的目的和学科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经过长期的试验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成果,培养了一批具有相当经验和栽培技术的专业人才,承担了国家和省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建立了“云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丽江分中心”,支撑丽江华利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于2009年完成云木香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的国家GAP认证。同时调查、了解了云南省高山药用植物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资源、种苗繁育、生产等关键技术问题,明确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在过去的工作中,研究所已收集、保存了高山药用植物500多种,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

5、社会保证条件

滇西北尤其是项目种植示范地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和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鲁甸乡具有人工栽培药用植物的悠久历史,鹤庆马厂当归、鲁甸云木香等道地药材产品驰名中外,种植药材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拥有一大批有着人工栽培药用植物丰富经验的种植能手,对示范,推广栽培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此外,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项目区经济的发展,既实现了生态效益,又获得了经济价值;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使项目的实施更加顺利。四、项目预期目标、考核指标,预期提交的成果

(一)项目预期目标

项目通过对滇西乌头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开展良种繁育及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良种苗繁育生产供应体系,逐步完善其规范化栽培与管理的技术体系,总结提出规范化栽培技术规范,进行产业化生产栽培示范,解决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良种需求与医药企业原材料供给的“瓶颈”问题,减少或避免资源的滥采,达到种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的,促进滇西北高寒山区农业经济增长,推动云南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考核指标

1、调查、收集野生草乌种源20份以上,评价、筛选出1~2个高草乌甲素含量的滇西乌头优质种源材料;

2、开展滇西乌头良种苗快繁技术研究,建立优质种源繁育基地50亩,建立滇西乌头种子繁殖技术体系;

3、开展滇西乌头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规范化栽培核心示范100亩,辐射带动农户种植1000亩;

4、建立滇西乌头药材质量检测技术体系,初步制定其质量标准;

5、开展科技培训1000人次。

(三)预期提交的成果

1、收集保存国内外资源材料20份以上,建成1000平方米野生草乌资源收集保存区;

2、建立滇西乌头资源鉴定评价技术体系,评价、筛选出1~2个优质种源材料;

3、完成良种苗快繁技术,建立草乌种子繁殖技术体系;

4、建立优质种源繁育基地50亩,初步制定种苗标准;

5、完成滇西乌头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核心示范种植200亩,带动农户种植2000亩;

6、制定草乌药材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草乌质量跟踪检测技术体系;

7、开展科技培训,培训种植农户1000人次;

8、申报国家专利1-2项,发表科技文章2~3篇。

五、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1、资源收集与评价

收集保存国内野生草乌种源材料,建立种质资源圃,开展生物学和资源评价;

2、优良种源筛选、良种苗培育及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筛选高草乌甲素含量的优势种源,作为繁殖材料;研究滇西乌头优良种苗培育及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掌握实现人工质量可控的栽培措施。

3、建立质量检测技术体系

跟踪检测种植、采收过程中滇西乌头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建立质量检测技术体系和监控体系,制定其质量标准,为栽培质量控制提供指导意见;

4、成果应用,示范种植。

归纳、总结成熟的驯化栽培技术,进行成果应用,在适宜区域示范种植,起到成果应用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技术关键

1、优质种源筛选和良种苗繁育技术;

2、实现规范化栽培并能获得高产、质量稳定的栽培关键技术。

(三)创新点

1、筛选出滇西乌头优质繁殖材料;

2、建立滇西乌头药材的质量监测体系;

3、提出滇西乌头良种苗培育和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作为产业培植的技术支撑。

(四)技术路线

六、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3年完成:2012年3月---2014年12月。

阶段1:2012年 3月— 2012年 12月:

①调查、收集野生草乌不同种源20份以上;

②不同滇西乌头种源的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③不同滇西乌头种源适应性栽培试验,进行优质种源材料筛选;

④核心示范种植50亩,辐射带动500亩。

阶段2:2013年 1 月— 2013年 12 月:

①优质种源材料筛选、良种苗培育;

②滇西乌头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③核心示范种植120亩,辐射带动100亩;

④栽培滇西乌头有效成分含量追踪监测。

阶段3:2014年 1 月—2014年 12月:

①栽培滇西乌头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测定;

②筛选出优质种源材料1-2份、完成良种苗培育和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③技术总结:提出草乌良种苗培育和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药材质量监测体系。

④核心示范种植200亩,辐射带动农户种植2000亩;

⑤全面完成项目实施目标及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结题验收。

冬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冬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更换退化低产老品种,引进选用良种是提高单产的关键措施,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如早熟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可选用本地油菜品种,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70-200天)可选用中油821、中双、蓉油、油研等良种。 二、精细整地。在中、晚稻收割后即犁地碎土,起畦开沟,要求畦宽1.5米,畦高12-17厘米,畦面细碎平整,开好田间沟及四周排水沟。 三、适时播种,培育壮苗。中、迟熟品种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为好;早熟品种在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播种为宜。晚稻收获未及时的,应掌握在收割前30天播种育苗。 育苗地宜选择土地肥沃、向阳、排灌方便的沙壤土田或菜园地。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猪牛粪1000公斤-1250公斤,磷肥30公斤-40公斤。分厢定量,均匀播种,每667平方米播种0.5公斤-0.7公斤,播后盖土1厘米。2叶期间苗,去劣留壮,4叶期定苗(苗床和本田按1:5留苗)。定苗后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公斤-3公斤或人粪尿250公斤-300公斤对水淋施。发现病虫害及时

防治,以保壮苗。 四、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苗龄达30-35天即及时进行移栽,行距40厘米,株距20-27厘米。中、晚熟品种每667平方米栽0.8万-1万株,早熟品种每667平方米栽1.2万-1.4万株。早熟种也可实行开穴点播,穴距27厘米×33厘米,每穴播5-8粒种子,以后间苗留1株。育苗移栽后应及时查苗补缺。 五、科学施肥。 ①施足基肥。要求农家肥和磷肥沤制腐熟后于播种或移栽前施下,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1000公斤,磷肥20公斤-25公斤。 ②早施苗肥。直播油菜长出3片真叶即可结合间苗定苗施攻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4公斤-5公斤,氯化钾2公斤-3公斤。育苗移栽的,返青期667平方米施稀粪水1000公斤或667平方米施尿素8公斤-10公斤。③及时追施薹花肥。油菜现蕾抽薹时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7公斤,氯化钾3公斤-4公斤,或每667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7公斤-8公斤。④根外追肥。在苗期和盛花结荚期分别用0.2%的硼砂液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结实率。 六、中耕除草。直播的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育苗移栽的,在移栽后20-30天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

茶叶种植技术

茶叶种植技术 栽培: 茶树的繁殖多采用带根栽培育苗法,过去的压条法因繁殖速度过慢,现已很少人使用。 温度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影响着茶树的地理分布,也制约着茶树生育速度。温度对茶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温度和 土壤温度两个方面。 气温主要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地温主要影响根系的生长。但气温与地温是相互关联的。就气温而言,从热带到温带茶树都能广泛的 适应。但作为生育来说,有三个基点温度,即茶树生长的起点温度,适宜温度和低限温度。 温度 (1)生长起点温度 引起茶树萌芽的平均温度称之谓生长的起点温度,在生物学上称此温度为最低温度。多数茶树品种日平均气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但也有少数品种或者由于其生态环境的不同,在不 到10℃时已开始萌动,如浙江的碧云,龙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茶 芽萌动的起点温度是≥6℃,这类属早芽品种,开采期可比其他品种 提早。 (2)最适温度 茶芽萌发以后,当气温继续升高到14-16℃时,茶芽逐渐展开嫩叶。茶树生长最适温度是20-30℃之间,若在此范围之内,则茶梢 加速生长,每天平均可伸长1-2厘米以上。我国大部分茶区自清明(4月上旬)至霜降(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气温都在20-30℃之间,正是茶树生长最适温时期,也是茶叶的采收季节。

在茶树生长季节生物学有效温度(日平均气温10℃以上)累积值,称之谓有效积温。茶树生长适宜的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我国茶 区的年有效积温一般在4000-8000℃之间,有效积温越多,年生长 期越长。我国南北各茶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茶树生育期也就各 不相同,多数茶区茶树的全年生育期约为8-9个月,而可采期为7- 8个月。 (3)低限温度 我国大部分山区,进入12月以后至次年2月一般平均气温低于10℃,茶芽停止萌发,处于越冬休眠状态,甚至有时出现严重的低 温霜冻,对茶苗、幼树或抗寒性差的品种还会受到冻害。茶树能忍 耐的绝对最低温度,因品种、树龄、器官、栽培管理水平、生长季 节而异如当气温降到-2℃时,茶花大部分脱落而死亡;气温下降到 1-2℃时萌发的茶芽也会枯焦,而茶树的枝梢忍耐低温的能力较强, 乔木型大叶种能忍耐-5℃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能忍受低温的能力 更强一些,一般在-10℃左右,若处于大雪覆盖,则可忍受零下15℃左右的低温侵袭。又如,不同品种茶树的抗寒能力固然不同,但同 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也不一样,如政和大白茶在福建能忍 耐-7℃低温,而生长在皖南茶区却能忍受-8至℃-10℃的低温。一 般说来,低于茶树所“忍耐”的低温度限度时,就会产生冻害。茶 树发生冻害的程度,除与温度高低直接有关外,与低温持续时间、 风速、冻结时间也有密切关系。据浙江气象局在浙江嵊县的调查, 茶树越冬期间,当气温降至-6℃左右,连续冻结6天,西北风风速 每6-8米时,当地的茶树品种嫩梢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当最低 温度降至-8℃连续冰冻12天以上更会引起严重冻害,使茶嫩梢冻死 老叶变黄。一般来说,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低温和土壤冻结时间 愈长,加上干燥的西北风或早春气候转暧后突然降温等,都会使冻 害程度加重。 温度过低固然会使茶树遭受冻害而损伤,温度过高也会引起茶树的热害,但遇到的机会不多。如当日平均气温到35℃以上时,生长 便会受到抑制,日极端最高气温到39℃,在降雨量又较少的情况下,有的茶树丛面成叶出现灼伤焦变和嫩梢萎蔫,这种现象为茶树热害。通常是新梢和嫩叶比老化的枝条更容易受到这种逆境的危害。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第一章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稻属植物。它是由普通野生稻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下演变而来的。我国是世界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约有5-6千年的栽培历史)。稻米营养价值较高,与其它谷物相比较,它含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容易消化和吸收,适宜人体需要。尤其是优质稻米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 第一节优质水稻应具备的特征 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品种,在籼稻和粳稻中按其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和生育期长短分为晚稻和早、中稻,在晚稻和早、中稻类型中按耐湿性和耐旱性分为水稻和陆稻。优质水稻品种,除了具有一般水稻品种的优良特性(产量高、抗性强和适应范围广)外。还必须具有好看、好吃、营养丰富、卫生达标等四个特征。稻米品质是由遗传因子、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及加工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稻米的内在品质主要是遗传因子决定,同时受气候生态、土壤生态及栽培管理因素的影响,同一品种的品质存在着不同的环境表达,因此,应建立和完善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建设优质稻板块基地,提高稻农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目前制约我市优质水稻高产的因素

一、气候条件水稻是喜温和感光作物,生长期要求适温、光足,而我市常出现两头低温,中间光照不足,又有高温热害,有的年份寒露风来得早,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即3月下旬至4四月上旬早稻育秧期间有倒春寒,水稻播种后易引起烂种、死苗;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有些年份梅雨期雨水天气多,光照不足;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高温干旱影响中稻扬花灌浆,9月上中旬的寒露风又影响二季晚稻的抽穗扬花。 二、栽培技术有的地方和部分农民,种了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而没有采取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如施肥结构不合理、防治病虫害措施不力,水肥管理不当,结果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质高产特性,造成单产不高,效益不佳。 三、品种多滥杂全市目前主推品种不明显,早、中、晚稻种植品种多达60多个,该稻谷品质一致性差异较大,很难生产优质稻米。 第三节水稻优质高产的水肥条件和土壤条件 一、水稻优质高产的需肥规律和施肥的基本方法 1. 优质高产水稻的需肥规律 据测定水稻每生产500㎏稻谷的需肥量是需要氮素 8.5—12.5㎏,需要五氧化二磷4—6㎏,需要氧化钾 11—16㎏。而在不同的时期需肥量是不相同的,一般的水稻品种在拨节期以前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是全生育期需肥量的 50%以上;拨节至孕穗期间

吉林省一季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吉林省属于北方稻区寒冷一季稻作区域,地处我国东北部,四季分明,稻田肥沃,水源丰富,水稻生育期5个多月,即4月育苗5月移栽,9月成熟。由于气候条件及栽培技术粗放,制约水稻产量的提高,近年来产量常常在500~550kg/hm2,为了提高一季水稻单产、增加总产,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松原市辉丰种业有限公司共同攻关,历时5年,对5万亩水稻进行高产攻关栽培技术研究。应用该技术后,平均产量630.8kg/hm2,比计划目标产量580kg/hm2增产8.75%,比未应用此技术水稻产量平均500kg/hm2增产26.2%。现对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适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选用优良品种,进行品种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对比试验,确定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品种。如中熟稻作区可选用松辽6号、富源4等品种,中晚熟稻作区,可选用松辽7号、文育302、吉粳88等品种。2秧田肥沃,培育带蘖壮秧 2.1选地作床 选择靠近水源、背风向阳、高燥平坦、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无盐碱、无病虫杂草、电源方便的地块做育苗地。2.2苗床配置成全价营养土 苗床施有机腐殖土16~20kg/m2,腐熟的猪圈粪18kg/m2、硫酸铵50g/m2、磷酸二铵80g/m2、硫酸钾50g/m2、均匀施入表土10~12cm土层中,以满足秧田期秧苗对养分的需要,为培育带蘖壮秧,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3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寒冷一季稻移栽:秧龄35~40d,叶龄4.5~5.0叶,移栽适宜期在5月中旬,秧苗壮、带蘖移栽,插秧规格30cm×18cm,每穴插3~5苗为宜,由于叶龄适宜,此时插秧,随着气温上升,可延长有效分蘖期,利于增加有效分蘖穗数。插秧深度以2.5~3cm为宜,这样分蘖节位低,返青快,能增加有效分蘖穗数,结实率好,且籽粒饱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吉林省属于寒冷一季稻区,水稻全生育期在150d左右,因此插秧期不当,会使水稻分蘖晚,导致贪青晚熟,成熟度不好,空秕粒增多,千粒重降低,产量下降。试验研究表明,适应北方寒冷一季稻作区栽培密度每平米不少于30穴,无论采用哪种插秧密度,每平米基本苗数要保证达到约90苗。 吉林省一季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王爱辉1耿晓君2耿晓红2耿文良2刘国秀3 (1.吉林省松原市辉丰种业有限公司松原138000; 2.吉林省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公主岭136100; 3.吉林省公主岭市植检植保站公主岭136100) 摘要:针对吉林省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低,总产量不稳定的现状,历经5年在面积70hm2不同生态区域设点,从栽培技术方面入手,研究解决阻碍水稻产量提高的因子。通过选用适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种植的优良品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灌溉等关键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关键词:水稻;大面积;一季种植;栽培技术 作者简介:王爱辉(1953-),男,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通讯作者:耿文良(193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97 --

茶树栽培技术

茶树栽培技术 一、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酸性红壤、红黄壤、黄壤的丘陵、高山环境为宜;易旱易涝、石灰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叶生产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气温的升高而生长增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日平均气温超过20℃生长虽旺盛,但茶叶粗老质量差,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我国一般茶叶新梢生育4-5月为最旺盛时期,其次在7-9月。茶叶树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长,茶叶每年只发2-4轮,管理好,采摘技术措施得当可达到5-8轮新梢。 二、选好茶树品种和茶园地 茶树是一种长寿的常绿树种,定植后可收获几十年。茶树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将来投产的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茶园建设:1、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2、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3、生产基地的空气清新,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4、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周围还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的水资源。 三、种植技术 1、种植方式:良种茶园品种布局应按照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选好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通常当家品种应占70%以上,以早、中生品种为主;搭配品种点30%左右。良种茶园每个品种均应做到集中连片栽植。不宜将品种分散栽种; 2、种植密度:良种茶园要做到合理密植,使之有效地利用光能和地力,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窄畦双行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大行距1.33米,小行距4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双行的茶丛按等腰三角形交错排列。单行条栽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行距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 3、移栽时间:茶苗移栽的最适时期,是在茶苗地上部处于休止、地下根系生长旺盛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移栽容易成活。浙江茶区一般茶苗移栽的适期为早春的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和秋末冬初的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这段时期,选择空气湿润,土壤含水率较高的阴天或雨后初晴的天气移栽效果最好。要避免在刮西北风的晴燥天气和下雨天移栽。 4、定植技术:在茶苗定植时,做到现开现栽,保持沟内土壤湿润。扦插苗无主根,根系分布浅,定植时要适当深栽。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栽植时要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于将茶苗向上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与土壤密接。然后再适当加点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在茶苗基部覆盖些松土,使植后雨水便于渗入根部。移栽后要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的材料,可用于茅草、柴禾、稻草、麦秆等。 5、定型修剪:定型修剪是通过解除茶苗顶端生长优势,刺激腋芽萌发,促进侧枝生长,达到增加分枝、培养骨架、塑造树型的目的。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早春辣椒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与传统的露地栽培比较,具有保温、保水、减少投资,提早上市,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目前南方早春栽培,主要采用高畦地膜覆盖。 一、育苗时间 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间可根据育苗方式和当地定植时间确定。华南地区可以采取大棚保温育苗,播种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有的甚至推迟至1月播种。 二、整地施肥。 1、整地:由于地膜覆盖后,辣椒根系生长发育好,因而要求土层比露地栽培要深。一般翻耕深度在25~30厘米,以耕至底土为准。底土要求成坨成块,以利透水透气。表层土细碎,畦面平整,有利地膜紧贴土表,增加土温,杀死杂草等,发挥地膜覆盖的效果。畦宽不同地方栽培习惯不一样,南方畦高以20~30厘米为宜。 2、施足基肥:合理施肥是实现辣椒高产优质的关键,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性质灵活掌握,在整地作畦前要一次性施足优质有机肥或迟效复合肥。对于肥力中等的土壤,一般要求每亩施用农家肥料4~5吨。以上肥分可基本上满足辣椒生长发育的需要,对于缺磷钾肥的土壤,可增施50公斤/亩左右的过磷酸钙和20公斤/亩的硫酸钾。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 三、铺膜地膜覆盖栽培有两种定植方法:一是先定植后铺膜,另一种是先铺膜后定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第二种方法。盖膜前再平整畦土表面,四周畦边削平、削直。盖膜时三人一组,首先在畦头将膜用土压紧,然后一人将薄膜展开,并拉紧使其紧贴畦面,另两人将膜的两侧用土压紧。盖膜前畦土要干爽,一般在定植前7~10天进行。沟底不要铺膜,留作灌水和追肥。盖膜前要根据畦的宽度选择适宜幅宽薄膜,以避免浪费。 四、定植 辣椒地膜覆盖并不能避免晚霜或低温对幼苗的危害,一般只能比当地露地栽培早几天,不超过10天。基本原则是晚霜后,土层10厘米深处温度达10~12℃时定植,一般是终霜后3~7天较为适宜。从南至北,早春定植时间多从早到迟,广东、广西可在2~3月定植。定植时不要破坏地膜,定植孔要小。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压蔸水,并用堆肥或菜园土将地膜孔隙及幼苗压住,有利保温,防止杂草生长。 五、定植后管理。 1、水分管理:由于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辣椒生长前期需水量较露地栽培少,后期植株生长较快,水分蒸腾量大于露地栽培。辣椒定植后3~5天为缓苗期,应每天上午浇一次复蔸水。中后期为高温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水。每3~5天灌水一次,早晚灌水,水不漫膜,以膜高2/3为宜。高温炎热季节,要勤灌勤排。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秧地应选择地势高、不积水、近水源、肥沃的稻田,按常规育秧的做法,耙烂耙平,增施秧田基肥,早施腐熟有机质肥料,培肥秧田。 2、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我们因地制宜的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为主,原则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多抗稻瘟病、倒伏等)、耐冷性强。可以选择龙粳20,龙粳25,龙粳26、龙粳29等。种子纯度须保证98%,净度98%,发芽率8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5%,公顷留种70公斤 3、种子处理 3.1每公顷用种量:一般钵盘育苗用种量25公斤(发芽率在95%以上),一般旱育苗30~40公斤。盐碱地适当多些,非盐碱地区适当少些,旱育稀植的也要少些。 3.2晒种:选晴天,在干燥平坦地上平铺席子或水泥场摊开,厚度一寸,晒2~3天,白天晒晚间装起来,在晒的时候经常翻动,目的是提高种子活性。 3.3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

接催芽播种。 4、播种 4.1播期。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即可播种。具体时间在4月10―20日。 4.2播量。盘育苗的每盘播干种子100―110克,也就是播芽种120―125(2.4―2.5两)克。每100平方厘米播250粒左右种子,也就是4平方厘米播10粒种子。 4.3 播种方法。机械播种,播种要均匀一致,不均匀的可用鸡毛扫种子达到均匀状态。播后用塑料包裹的木板拍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 4.4封闭灭草。一是用1.15%丁.扑粉剂(苗床除草剂)250克(一袋),混细土3―5公斤,撒施20平方米苗床,进行封闭灭草。为了撒施均匀,先撒施70%,再用30%找匀。二是用40%丁.扑乳油(床净丰)用量为40―50毫升/100平方米(一支20毫升喷40―50平方米),对水50公斤,覆土后喷雾。 5、田间管理 5.1水层管理。在水的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水促孽、适时晒田、保水养花、干湿壮籽、蜡黄断水”的原则,后期不可断水过早,以免降低粒重。晒田时一定要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当全田总茎蘖达到17万时就要开始晒田控制。如生长旺、叶色深、有徒长现象,

辣椒种植技术(大全)

辣椒高产种植技术 辣椒品种繁多,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栽培作型较多。本文着重介绍常规通用的管理方法和注意要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确定品种 种植辣椒之前要想好种植什么样的品种。牛角椒、羊角椒、线椒、泡椒、朝天椒等这些品种都不错。可根据市场和种植经验选择。 种子消毒 没有包衣的种子,在催芽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不然的话,容易感染病菌、病毒。 处理方法:50%多菌灵5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8%农林风2号2000倍,0.5%氨基寡糖素1500倍或者60~7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20分钟(边浸泡边搅拌,防止烫伤种子),一般浸泡30~60分钟左右,然后冲洗催芽。 培育壮苗 俗话说:苗壮三分收。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关键。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苗龄一般在30~40天左右,3~5叶期容易成活,缓苗快;超过7个叶,苗龄过大,缓苗慢,影响生长。辣椒一般三叶期就进行花芽分化了,所以说,培育壮苗是辣椒高产的关键。 肥水管理 辣椒属于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既怕旱又怕涝,所以在肥水管理上要格外注意。 1、配方施肥

生产1000公斤鲜辣椒需要吸收氮约5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6公斤。 2、施肥方案 根据辣椒的吸肥规律和需肥特性,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为目的,以防病、抗重茬、改良土壤、节约成本为目标,安排以下施肥方案: 底肥:每亩用每克2亿酵素菌剂50~200公斤(代替鸡粪、猪粪及各种生物菌有机肥),15-15-15的农富天下平衡复合肥40~50公斤。栽培沟或栽培穴均可,最好用垄上覆膜栽培法,高产,好管理。 第一批花坐果后:每隔15天左右结合浇水,追施20-10-20水溶肥4公斤+普通矿物腐殖酸钾3~5公斤。 中后期:每隔15天追施20-10-30的冲施肥5公斤+精品矿物黄腐酸钾300~400克。 缓苗后:每隔10~15天喷施“植物疫苗”叶面喷施剂一次,防病、防虫、调节生长、增产提质。按要求使用,基本不受病虫的危害。 水分管理 辣椒旱了落花落果,涝了呕根死棵,也是落花落果,所以辣椒怕旱也怕涝。因此,要小水勤浇,最好是渗灌或滴灌。 栽培管理 辣椒根系不发达,为使根系发达,抗旱抗涝,改变过去的栽培方式,改垄下栽培为垄上栽培,可增产20%以上。垄上栽培与滴灌配合更好。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最主要的就是炭疽病、疫病、病毒病、软腐病、根腐病、青枯病,茎基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虫害主要有白粉虱、灰粉虱、甜菜夜蛾、菜青虫等。 1、炭疽病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选用米质好、抗稻瘟病能力强,产量高的水稻品种进行高产栽培。如:丰两优系列、Y两优系列、超级稻等中迟熟品种,在气候和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达到每亩1500~1800斤以上的高产。 一、采用旱地育秧技术 (一)选好苗床:选择离家近便于管理、肥沃疏松的旱地作育秧苗床。育一亩大田的秧苗,需长7米、宽1.2米(净播种面积)的苗床4厢。 (二)精细整理苗床:苗床按1.7米开厢,厢沟宽40㎝,厢沟深5-8㎝,厢面宽1.3米,迪尔乐复合生物肥按每厢3~5公斤加复合肥0.5~1公斤撒于厢面上后将土整细,并将迪尔乐复合生物肥、复合肥与厢面表土拌匀,将厢面整细整平。并提前筛好盖种的细土用塑膜盖上防雨备用。 (三)浇透底水与苗床消毒:整好的苗床上只用淡粪迪尔乐复合生物肥兑水或清水浇透(底水不足出苗时间长出苗率低),然后按4厢苗床50克敌松兑1~2桶水均匀地洒在苗厢表面上进行土壤消毒。 (四)适时播种:播种期低山在3月20-25日,高山在3月25-30日。播种过早遇寒潮低温将造成烂种,播种过迟温度升高后苗厢上管理难度大,秧苗生长过快难以培育壮苗。 (五)培育壮秧:用硅丰环每包兑水4斤可泡4斤谷种,泡12小时捞取沥水,隔12小时再浸入水中泡12小时起水,无需摧芽直接播种,

经硅丰环处理过的稻种可以明显地提高发芽率,提高产量30%。将稻种分成与苗床厢数相等的份数后,每厢播一份稻种,注意播均匀。每厢种子播结束后及时用细土盖种,然后在盖种细土上喷施旱秧净防杂草(只喷一次,不能重复喷)及时盖塑膜,防止盖土盖膜不及时遇晴天苗床水分蒸发后出苗迟和出苗不整齐。 (六)盖膜:必须盖2层膜(第一层保湿,第二层增温),第一层膜平盖在厢面上,不能压边(以便齐苗后抽掉),第二层升温棚覆盖,并将膜的四周用土压紧封严。 (七)苗床管理: 1、适时揭膜:齐苗后(苗高达1-1.5㎝)从拱棚的一端将平盖在厢面上的第一层膜抽掉,二叶一心时在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揭开膜的两端通风炼苗,三叶一心时选择晴天的下午将膜全部揭掉。 2、防治立枯病:秧苗一叶一心时,每四厢苗床用50克敌克松+硅丰环1包兑水100公斤均匀地浇洒在厢面上防立枯病,如雨水多时,间隔5天用同样浓度的敌克松药液+硅丰环1包再预防一次。 3、追苗肥:从二叶一心开始每长一片叶追一次用迪尔乐复合生物肥适量兑水浇施或淡粪水(最好用不是沼液的粪水,如用沼液必须用一桶沼液兑4桶清水,严防因沼液浓度过高导致烧苗),苗床上严禁施用尿素和碳铵。 4、适时移栽:在秧苗叶龄达3.1-4.1叶时为移栽最佳叶龄,在移栽前一天的下午在苗床上浇一次透水,用硅丰环1包兑水50公斤浇施,有利于移栽后的生根、提早分蘖,也利于第二天拔苗,拔苗时尽量多带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

移栽油菜高产栽培和管理技术 1 选择良种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移栽油菜宜选用A32 、A209、A302 2 育苗 所谓好苗就是壮苗,即苗株矮壮,根系发达,支根多,根颈粗。具体就是“三六一多”,根颈6mm、绿叶6片、苗高……(20cm)以下,多就是支根多。 3 选择苗床 苗床应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等旱地。但十字花科蔬菜地不宜作苗床。苗床面积要留足。66.7m2地播种50g菜籽种(能移栽333.5m2大田),墒宽1.5m。整地前66.7m2施复合肥2.5kg、硼吵50g、呋喃丹(3%)150g。 4 适时播种 潜山县10月1日前后5d即为播种时间。播种时,按畦称种,并以细土拌和均匀撒施,播后以细土盖种并压实,同时薄撒1层草屑。以防播后遇雨或浇水过猛造成闷种。 5 苗床管理 出苗前苗床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状态。三叶期前及时定苗间苗,定苗间苗时做到“五去五留”,即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去杂留纯、去病留健、去密留匀,同时要随时拔尽杂草。密度135~162株/m ;三叶期间苗后应及时追肥补水,66.7m2地追施薄水粪肥150~200kg。五叶期后应适当控制肥水,防止徒长,及时化控。三至四叶期间,66.7m2地苗床用“多效唑”lOg 对水4~5kg叶面喷雾。移栽前3~5d用敌杀死加大功臣对水喷雾。杜绝带虫进入大田。

6 大田整地 稻田在水稻乳熟期末时,即开沟排水达到谷黄田燥,以保证整地质量,按时移栽。前作水稻收割后及时翻耕,耕深20~23 cm以上,开好围沟和腰沟,做到沟直底平,雨停沟干。在此基础上作好开厢备好土地,以备栽苗。 7 大田移栽. 7.1 适时移栽 油研7号、遵油1号、黔油18号1O月10~15日移栽,杂选1号1O月16~26 日(11月4日)移栽;移栽叶龄5~6叶,苗龄35~40天,移栽时选择苗高20cm左右,根颈粗0.5~O.6cm,单株鲜重20g 左右碗口式大壮苗,同一块大田必须当天移栽结束。 7.2 起苗准备 起苗前1 d检查苗床湿度,如果湿度不够,应挑水将苗床浇透,以保证起苗不伤根系。起苗时选大小均匀一致,并具有5~6叶的菜苗移栽大田,所栽油菜苗要经挑细选,保证全是均匀一致的壮苗。同时去除病苗、弱苗、杂苗、高脚苗、弯脚苗、断脚苗及根系受到不同程度伤害的各类不健康苗。 7.3 施足底肥、实行平衡配套施肥 钾细菌微生物肥料能改善油菜品质:提高赖氨酸含量、降低芥酸含量、增加籽粒粗脂肪含量。 移栽时施有机肥1500~2000kg/667m2、过磷酸钙50kg/667m2、硫酸钾20kg、硼肥1 kg 或油菜专用复合肥60kg,混匀后施于穴中作基肥,栽苗时将土肥混匀后再栽苗。 7.4 拉绳打穴单株定距移栽,确保移栽密度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辣椒为茄果类蔬菜.为”辣椒”和”甜辣”,人们习惯以有无辣味将辣椒分又根据辣味的轻重分为“辛辣椒”和“微辣椒”。 辣椒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和调味品,甚至已成为部分省(区)人民的特殊嗜好,井逐步遍及全国城乡.辣椒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测定,辣椒果实中含有的增生素A、B高于黄瓜、番茄、茄子等果莱类.特别是维生索C的含量比以上菜类高4-7倍,每100克鲜辣椒含维生素C170-360毫克,最高可达460毫克.辣椒作为调味品,是因为辣椒中含辣椒素,少量食用,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还有驱寒除湿、舒血活络等药用功能,对关节炎、冻疮、青蛇咬伤、腋臭等也有一定疗效,因此被誉为“健康食品”。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县辣椒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在种植模式上,以地膜辣椒为基础向大棚辣椒发展,并且还打破了原来单一的以菜椒为主,逐步规模发展三樱椒.为了配合我县辣椒生产,满足广大农民对技术的需要,重点介绍地膜辣椒,秋延后大棚辣椒及三樱椒的栽培技术. 二、辣椒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辣椒的形态特征 1、根:辣椒主根不很发达,根量少,入土浅,根群一般分布在25~30cm深的表土层中,在育苗移栽条件下,由于主根被切断,主要根群仅分布在10~15cm厚的土层内。根系的再生能力弱,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为此,在育苗移栽时应尽量采取护根育苗。 2、茎:辣椒的茎木质化,较坚韧,可直立生长,在栽培中不需支架。根据辣椒的分枝结果习性可分为无限分枝与有限分枝两种类型。目前我县生产中的辣椒大都是无限分枝类,即当主茎长到7—15片真叶时,茎端开始形成花蕾,以后逐渐长出侧枝和二杈分枝。习惯上把主茎上结的第一个果称为“门

现代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序、前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是加强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 那么,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兴农是关键。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科技致富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项技术发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为技术复杂,又缺少管理人才和资金的投入等因素,致使许多农民朋友未能很好地掌握利用各种资源和技术,针对这种现状,多名专家精心编写了这套系列图书,为农民朋友们提供科学、先进、全面、实用、简易的致富新技术,让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本系列图书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着重介绍了种植、养殖、职业技能中的主要管理环节、关键性技术和经验方法。本系列图书贴近农业生产、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需要,全面、系统、分类阐述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是广大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所长,设施农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天柱2013年11月 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党中央和国务院一贯重视农业的发展,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而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为此,我们编写了这套系列图书,帮助农民发家致富,为科技兴农再做贡献。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系列图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协会高级顾问祁荣祥将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所长、设施农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天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国家资深畜牧专家曹兵海,农业部课题专家组首席专家、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处长张海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牟志美,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团中央青农部农业专家张浩等有关领导、专家的热忱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在本系列图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和引用了一些专家的文献资料,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在此谨致深深的歉意。敬请原作者见到本书后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tengfeiwenhua@https://www.doczj.com/doc/cd9028258.html,),以便我们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赠送样书。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们指正! 编者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水稻的分类 从水稻的分类来看, 我国种植的水稻都属于亚洲栽培稻。亚洲 栽培稻又可以分成两个亚种: 籼亚种和粳亚种, 即我们通常十分熟 悉的籼稻和粳稻。 我国南方稻区水热条件优良, 无霜期一般较长, 有些地区甚至常年 无霜, 四季都可以种稻。这些地方种植的水稻, 可以按生长季节的不同 划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北方稻区的栽培类型多为早粳或早熟中粳型。 另外, 同一品种的水稻也可以按栽培方式分为水稻和陆稻; 或 者按照水稻淀粉含量的多少分为黏稻(非糯稻) 和糯稻; 或者按照 水稻生育期的长短划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一、籼稻与粳稻

茶叶栽培技术

茶叶栽培技术一、茶叶栽培的品种、特点:主要茶树良种有乌牛早、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翠峰、平阳特早及浙农系列等40多个。1、迎霜属国家级良种,系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小乔大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霜降季节尚有茶可采,茸毛尚多,持嫩性强,但抗逆性稍弱。产量高,红、绿茶兼制,尤其适制名优绿茶,绿茶的品质特征为,香高鲜、味浓鲜。茶叶栽培技术2、龙井43 属国家级良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特强,芽叶短壮,茸毛少,扦插成活率高,抗寒性强;但抗旱力稍弱,持嫩性较差。产量高,适制绿茶,尤其适制龙井等扁形茶类。品质特征为,外型挺秀,扁平光滑,香郁持久,滋味甘醇爽口。茶叶栽培技术3、翠峰属国家级良种,系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小乔木性、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尚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叶色翠绿,茸毛特多,抗寒性、抗旱性均强,但持嫩性一般。产量高,适制绿茶,尤其适制毛峰类名优茶。其品质特征为,色泽绿翠显毫,香味爽鲜。茶叶栽培技术4、乌牛早属省级地方良种,系永嘉县农民从乌牛早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

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特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2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下旬;发芽密度较大,轮次明显,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富含氨基酸,茸毛中等,新稍持嫩性较强,抗逆性较强。产量尚高适制绿茶,特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气高鲜,味甘醇爽口。茶叶栽培技术5、龙井长叶属省级良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季一芽一叶初展在4月初,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强,持嫩性强,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虫害均比龙井43强。产量较高,适制绿茶,尤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特高,味嫩爽。茶叶栽培技术5、龙井长叶属省级良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季一芽一叶初展在4月初,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强,持嫩性强,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虫害均比龙井43强。产量较高,适制绿茶,尤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特高,味嫩爽。茶叶栽培技术二、茶园的建设和土壤要求:茶园建设:1、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2、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3、生产基地的空气清新,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4、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周围还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的水资源。茶叶栽培技术三、种植技术:1、种植方式:

辣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在春分至清明播种育苗,小满至芒种定植大田,立秋至霜降收获的栽培方式称为越夏栽培,又叫夏播栽培、夏秋栽培、抗热栽培。越夏栽培可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也可与西瓜、甜瓜、小麦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粮区农民经济收入。越夏辣椒生产,结果盛期正值9-10月,气温较低,不易腐烂,便于鲜果长途运输,经过短期贮藏,又可延至元旦、春节供应,取得更高效益。 1、品种选择 越夏栽培辣椒主要供应夏秋季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引发病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要选用耐热、抗病、大果、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中晚熟、晚熟辣椒品种,如郑椒12号,一些抗性好的中熟品种如郑椒先锋也可选用。如外运,所选品种还应肉厚耐压、耐贮运,如郑椒16号、湘椒37号等。 2、播种育苗 辣椒从播种育苗至现蕾开花一般需60~80d,但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所需时间会相应缩短。与大蒜、油菜等接茬种植或与西(甜)瓜、小麦套种的,中原地区一般于3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接麦茬定植的,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床设在露地,不过育苗前期温度低,需要覆盖小拱棚,待晚霜过后撤除。为了减少分苗伤根,减少非生长期,防止引发病害,一般采用1次播种育成苗的方法,因此需要稀播,出苗后再进行2~3次间苗,1~2片真叶时定苗,苗距12cm左右。每穴留苗数依栽培方式而不同。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的,每穴留1株健壮苗,瓜套、麦套的留2株。幼苗有干旱缺水现象应及时浇小水,浇水时可施入少量肥料以促苗生长。定植前1~2d浇1次水,以利带土起苗。 3、定植 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的,应做到抢收、抢耕、抢早定植。前茬作物收获后,要立即灭茬、施肥、耕地、做畦、定植。由于辣椒怕淹,因此应采用小高畦栽培。但不用覆盖地膜,苗子栽在小高畦两侧近地面肩部,以利浇水和排水。可等行距定植,最好是宽窄行定植,便于管理。宽行,辣椒70~80cm,甜椒60cm;窄行,辣椒50cm,甜椒40cm。夏季气温高,易发生病毒病,所以越夏辣椒应适当密植。特别是甜椒,密度大,枝叶茂,封垄早,可较好地防止日灼病,而且可降低地温1~2℃,保持地面湿润,形成良好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穴距:辣椒33~40cm,每穴单株;甜椒25~33cm,每穴双株。定植前要施腐熟优质农家肥75t/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375kg/hm2作基肥。与西(甜)瓜套种的,西(甜)瓜应选用早熟品种,并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辣椒苗套栽时间可安排在西(甜)瓜播种后的30d左右。每垄西(甜)瓜套栽2行辣椒,即在2株西(甜)瓜之间的垄两侧破膜打孔各定植1穴辣椒。与小麦套种的,小麦一般是大田2.0~2.2m为1带,播种2耧麦,留0.8~1.0m 宽空畦以供定植辣椒。于5月上中旬定植,在所留空畦中平栽2行辣椒,穴距50cm,每穴2株,窄行行距为60cm,宽行行距为1.5~1.6m。定植时按穴距挖穴栽苗。选阴天或晴天下午3时后进行,尽量减轻秧苗打蔫。起苗前1d给苗床浇水,起苗时尽量多带宿根土,运苗时防止散坨,尽量减少伤根。栽后立即覆土浇水。缓苗期需要连浇2~3次水,以降低地温,加速缓苗。 4、田间管理 定植后若遇天气干旱,应及时补浇缓苗水。缓苗后追1次提苗肥,施磷酸二铵 105~150kg/hm2,促苗早发棵,但追肥量不能大,过多易引起徒长。缓苗后应及时进行1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加根系吸氧量,促进壮苗,预防徒长。夏季气温较高,不下雨时砂壤土7d左右浇1次水,宜在傍晚时浇凉井水,用凉井水浇地能将田间温度从高温降至适宜,而且以后几天仍有降温效果。不宜在白天温度高时浇水,高温时浇水田间温度很快又升上来,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和金莲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叶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维西 674605) [摘要]我国油菜的种植面积较大,现阶段已成为农业种植作物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在各个适合种植油菜籽的地方,均可以展开中职,同时适应性很强。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对植物油的需求不断增大,而油菜籽是提炼植物油的主要原料,所以,研究提高油菜籽种植产量的方法,意义极为重大。 [关键词]油菜;品种选择;病虫害 在油菜种植中可以获得显著效益,这是因为其属于常见油 量作物,也是国内油料作物中的关键一种。菜籽油营养元素众 多,包括了各种脂肪酸,可以提升人体的抗衰老和抗氧化能力, 同时其具有35%~50%的含油量1。所以,对油菜高产栽培术 进行探究,不仅有利于使油料供给得到保证,促进人们生活水 平提高,同时为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为提升油菜种植效益,应该精选品种,确保有较强的抗病 能力。在二熟制选择中,要保证油菜品种生育期较差,产量较高, 同时纯度较好,而三熟制应该以生育期较短的油菜品种为主, 这样可以避免影响到二茬和三茬作物的正常生长。选种结束后 应该及时对种子进行消毒,以盐水为主,同时彻底进行除杂[1]。 通过盐水先去除油菜种子内的菌核、秕粒及其他杂物,这样可 以达到提升油菜种子质量的目的。具体来说,先通过10%的 盐水进行浸种,先搅拌5mim,全面清理浮在水面的异物,接 下来用清水冲洗捞起的种子,在晾干后即可用于播种。 2播期与移栽  在冬季进行油菜栽培时,由于需要注重对壮苗的培育,应 该适时播种,若是时间过早,将引起温度提升,很容易生长旺 盛将高脚苗形成,对安全越冬极为不利;同时很 容易感染并重 改。若是播种时间过晚,温度不高,冬前很难将壮苗形成,对 春发和安全越冬极为不利。在10月下旬适合移栽。在移栽 的 过程中要求菜苗苗高为20厘米,有5片绿叶,根茎约为0.5厘 米粗;此外,也要避免出现病虫,也不能有 高脚苗。可以提前 进行栽植,若是移栽的时间较晚,这样由于温度较低将影响油 菜苗的存活率。冬季时若是苗弱和苗小,则无法顺利实现越冬。 当然移栽时间也不能太早,若是越冬前长势太旺盛,将出现受 冻的情况。移栽中要采取留小拔大,剔除杂苗、弱苗的方法, 并进行分级种植[2]。 3田间管理 3.1加大除草力度 可以运用化学法除草。也就是将100~150mL60%丁草胺 掺入50千克的水中,播种油菜后的两天内在田间喷洒,除草 效果十分理想。 3.2间苗补苗 在种植油菜的时候,必须适当开展间苗补苗工作。当苗期 产生1~2片真叶或3~4片真叶的时候,应大力开展间苗补苗操 作,最好展开1~2次。一般情况下,若是油菜是甘蓝型,那么 定苗通常为3株/穴。 3.3中耕培土 在疏松土壤并有效除草的时候,可以使油菜将更加发达的 根系形成,为上部枝叶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一般而言, 在油菜生长阶段应进行2~3次中耕培土,应在抽苔、间苗、补 苗、定苗的时候展开中耕松土。 4加强肥水管理  在秧苗的过程中,应该让土壤维持湿润状态,对于少雨情 况要及时灌水,在三叶期灌水的时候,还要注意施以一定的肥 料,以尿素为主,用量为180~220千克/公顷。进入五叶期以 后,也要加强管理工作,确保油菜苗种含有充分的糖分,能够 在地块中吸收足够的养分,达到增粗根茎的目的,提升壮苗培 育效果。苗势若是过于旺盛,则不再提供肥水,需要进行炼苗, 避免出现高脚苗的情况。此外,为了达到控制苗势的目的,也 要喷施一定量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用量是1.2~1.5千克 /公顷。要从实际苗情出发,移栽之前4~5天施以适量的起身 肥,以尿素为主,用量为120~150千克/公顷。在移栽前需要 提前在田块内灌入足量的水,让起苗带土获得有利条件。这样 可以减少对根系的损害,保证顺利实现活棵返青,油菜秧龄在 35天以内。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油菜栽培过程中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是几种主要病害, 发病率很高,若是不及时进行病害防治,将导致最终产量大幅 度降低。主要防治方法为:第一,对油菜的生态环境予以改善: 重视施苗肥、基肥,对蕾薹肥加大控制力度,可以采取早施的 方法,让植物能够吸收到足够的钾肥与磷肥;油菜进入开花期 以后,应该及时清理老叶、黄叶及病叶。第二,油菜品种必须 具备较强抗病能力。第三, 播前先处理种子,有效降低初侵染 源;采收油菜后进行深耕,在油菜抽薹期培土。第四,药剂防 治:用多硼合剂(25%多菌灵2份 加1份硼砂)500倍液喷雾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1500倍液。 5.2病虫防治 油菜栽培中也容易受到虫害威胁,常见的有甘蓝蚜、桃蚜 和萝卜蚜等,会使油菜发生卷叶、死苗等现象,最终引起的花 序的萎缩和角果,严重威胁着油菜苗的正常生长。同时也要注 意消灭蚜虫,其会加大油菜病毒传播范围,危害较大[3]。在虫 害防治过程中,应该选择喷施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40% 乐果乳油、20%灭蚜松1000倍液,可以提升防治效果。或者 是覆盖黑色、银灰色、乳白色地膜,能够达到预防病毒病的目的, 避免受到蚜虫的影响。此外要采取天敌防治措施,包括草蛉、 瓢虫、蚜茧蜂等,这也是控制油菜虫害的一种有效手段。 5.3适时收获 当油菜进入终花期后40-50天,且角果至少2/2变黄,我 们必须第一时间进行采收。先进行晒场,保证油菜籽成熟,达 到提升油菜籽千粒重的目的,确保其保持良好色泽,并选择晴 天进行脱粒处理,扬净收储。 6 结语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的不断进步下,油菜的高产栽培 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深入探究油菜高产 的栽培技术,有利于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双茹.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20):154. [2]邹人杰.优质油菜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 2017(10):188-188. [3]丁秀芳.高产栽培技术在油菜种植中的应用探究[J].农业与技术, 2018,38(23):103-1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