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文二则第2课时导学案

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文二则第2课时导学案

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文二则第2课时导学案
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文二则第2课时导学案

《古文二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字词句,熟练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理解课文主旨,探究古文所蕴含的道理。

[自主预习](师徒合作,师傅检查徒弟完成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评价等级。)

1.回顾学过的知识,将你学过的关于友情的诗句积累在下面。(师徒对比后,相互补充)

2.了解作者作品(方法指导:在相关书籍、网络上查阅资料。将查阅的资料整合归纳,提炼出关键信息。)

庄子(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3.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词句意, 并熟读课文.(学法:a、不认识或不能确定字音的字查字典。b、边读边在练习本上写,力求能准确书写。)

(1)给下面加点词注音并解释。

郢.()人垩.()斫.()之

(2)默读课文,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用“|”表示。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3)结合文章注释,自行翻译文章,并用红笔勾画下列加点字词并解释。

顾.谓从者曰斫.之

运斤成风

....听而斫.之

失容

..为.寡人为.之

臣则尝

..

..能斫之虽然

臣之质.死久矣

(4)翻译下面句子。

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课后巩固

[基础巩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能力提升]

读《管鲍之交》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管仲①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②游,鲍叔知其贤。已而鲍叔事③齐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④管仲。管仲既用,任政⑤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⑥,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

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⑦于君,鲍叔不以我

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⑧管仲

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管仲:字仲,名夷吾,齐国颍上人,春秋前期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②鲍叔牙: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③事:侍奉。④进:推荐。⑤任政:执政。⑥贾:ɡǔ,做买卖。⑦见逐:被罢免。⑧多:赞扬。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常与鲍叔牙游( ) (2)鲍叔知其贤( ) (3)吾尝三战三走(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4.“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请结合文段分析管仲和鲍叔牙

之间深厚友谊。

自我评价] 书写分准确率:优良中差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师傅结合晚修预习检查结果,汇报预习验收情况。

2.师傅带领徒弟朗读读课文,检测字音熟悉情况,教师补充作者作品简介。

(二) 朗读感知,师徒合作。

1、师傅带领徒弟朗读课文,结合文章注释合作翻译全文。并请师傅查缺补漏,叮嘱徒弟圈画重难点

字词。(师傅督促徒弟圈画词语,并交流研讨。)

2、匠石为什么能够成功地砍掉郢人鼻端上的白土?(师傅督促徒弟圈画语句,并交流研讨。)

3、庄子为什么要给自己的随从讲郢人的故事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师傅督促徒弟

圈画语句,并交流研讨。)

(三)拓展延伸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谈谈你学过的古人交友的事例,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怎么

看待朋友之间的交往的?(师徒合作交流)

(四)当堂检测

下列对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郢人》节选自《庄子·徐无鬼》,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本文主要通过庄子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对于死去的惠子的怀念和不舍。

C.本文通过讲述了郢人与叫石的匠人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合作默契的挚友的重要性。D.“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是郢人在感慨自己与石的匠人间的情谊。

(五)课后巩固

要求:完成导学稿部分的课后巩固练习,师傅检查,给予徒弟相关的评价等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 册教案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__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 __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__、 __、__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 __

【人教版】2016年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大全(答题模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大全 《竹里馆》王维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什么?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三四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4、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反衬。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寂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 《春夜洛城闻笛》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念家乡。

2、“暗”和“飞”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 “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的特点。 3、第二句中的“散”和“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散”字写出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5、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新编】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狼》说课案 xx康驿二中语文教研组xx 一、教材分析: 《狼》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动物世界)中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文章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双双毙命于屠刀之下。文章篇幅短小,叙事简洁,脉络清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意味深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课本编写意图和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分量及其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课文情节,体会文章写法 3、认识屠户和狼的特点,领会课文寓意 4、学习“学习文言五读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来学习课文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屠户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认识到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教学重点: 1、认识屠户和狼的特点 2、领会课文寓意 教学难点: 1、领会课文寓意 2、学习“学习文言五读法” 二、教法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文章篇幅短小,叙事简洁,脉络清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意味深长;同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原则,采用多读教学策略,以指导学生多读,引导学生自由探究、活动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学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课文特点和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本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原则,运用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多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讨论,在讨论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发现和总结,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从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给他们以学法指导,对他们进行情感渗透,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狼”,人们就自然地会想到它凶险残忍的本性,也会想到那些给人带来恐惧、威胁和伤害的否定力量。今天我们学习蒲松龄写的《狼》这篇文章,看看文中的狼有何本性?其结果如何?文章给我们怎样的启发?(板书题目及作者)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整体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编排出现较大变化: 1.全书总共24篇文章,仅保留旧版教材文章9篇,其余为新增文章,其中包含老版教材其他年级段文章5篇,七上1篇,八上4篇。 2.古诗词诵读保留旧版4首,新增4首。 3.名著导读,由旧版《童年》、《昆虫记》更改为新版《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且分别安排在第三单元、第六单元之后学习。 同时在创新中仍然按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六个单元的主题分别为名人、祖国、凡人、美德、哲理、探险。 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大三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各三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各单元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 (一)教学内容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的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粮食的文学艺术家……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学习精神的方法、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极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邓稼先/杨振宁: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语句并解释、分析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学习、感受闻一多独特的人格魅力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第二单元 (一)教学内容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 第二单元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三)教学重点 5黄河颂/光未然: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6最后一课/都德: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精读课文,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8木兰诗: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 第五课《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作者是朝,。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讲解。论:讨论。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不如比作。因:凭借:差可拟:差拟,相比。 【古今异义】 1、儿女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 2、因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 3、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 【练习】:阅读《咏雪》,完成1~5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等因素。 2.解释加粗的词。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 (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 3.“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 期行:期,约定,行,出行。 期日中:期:约定。日中,正午。

【初中语文】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拼音词语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拼音词语 班级:姓名: 1.朗润.( ) 2.酝酿 ..( ) 3.卖弄.( ) 4.黄晕.() 5.喉咙.( ) 6.应和.( ) 7.烘托 ..( ) 8.嘹.亮( ) 9.风筝.( ) 10.抖擞.( ) 11.呼朋引bàn( ) 12.花zhī( )招展 13.镶.嵌( ) 14.着.落( ) 15.肌肤 ..( ) 16.贮.蓄( ) 17.澄.清( ) 18.花苞.( ) 19.娇媚 ..( ) 20.棱.镜( ) 21.水藻.() 22.粗犷.( ) 23.睫.毛( ) 24.衣裳.( ) 25.静谧.( ) 26.屋yán ( ) 27.莅.临 ( ) 28.lìn sè( ) 29.xī lì ( ) 30.干涩.( ) 31.咄咄 ..逼人( ) 32.高邈.() 33.瘫痪 ..( ) 36.侍.弄..( ) 34.暴怒.无常( ) 35.沉寂 ( ) 37.憔悴 ..( ) 38.诀.别( ) 39.絮.絮叨.叨( ) 40. 烂màn ( ) 41.翻来fù( )去 42.嫩.芽() 43.拆.散() 44.分歧.( ) 45.霎.时( ) 46.波光粼粼.( ) 47. 匿.笑( ) 48.各得其suǒ( ) 49.沐浴 ..( ) 50.xī()戏 51.祷.告 ( ) 52.姊.妹( ) 53.徘徊 ..( ) 55.荫蔽 ..( ) 56.确凿.( ) ..( ) 54.遮蔽 57.轻捷.( ) 58.云xiāo ( ) 59.和ǎi ( ) 60.渊.博( ) 61.倜傥 ..( ) 61.脑髓.() 62.菜畦.() 63.收敛.()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 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 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探 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 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 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 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不过,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 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

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 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 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 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 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 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因为他学 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 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实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 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 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题全套

命题:马忠华 第一部分:现代文字词专项训练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轻sī( ) qì()息 hú()纹 j ùn()逸 xī()利 Bì()易 mánǎo()()丰yú()忍俊不jīn() 波光línlín()融融yìyì() ji ǎn()劣奇jué() qílín()()叫xiāo()引háng ()高歌 juàn()妙 kuī()伺分niǎn() Cén()寂 yì()日 luò()yì()不绝 qǐ()丽 w ān()yán() piāo()hàn()凝móu() k āngkǎi()() dòng()吓晓yù()怒不可è() jǔ丧() pāngtuó()() juānjuān()()细流 hàn()海 水xiè()不通 miǎntiǎn()()juju独行 qué()腿 对zhì() huò()然开朗花团锦cú() jījī()草 Cóngcóng()细流 chánchán()流水鄙yí() 温xīn() fěi()翠 xié()手葱lóng() juàn()顾真zhì() sì()意 ní()虹灯琥pò 孤苦língdīng()( ) liányī()( )飘荡yíng()回 chà()紫yān()红池zhaò()丘hè() 盛zhuàn() lòu()空颠bǒ()zhé()伏 shǔn()吸 chóu办 duo()落 ch à()那时篱笆() zhēn zhuó()()轮kuò() y í()误 cuò()手不及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枯瘠.()叫嚣.()轻飔.()憩.息()觳.纹() 隽.逸()犀.利()辟.易() 玛瑙 ..()()安普剌.()金罍.()忍俊不禁.()丰腴.() 唾.津()隽.妙()融融泄泄 ..()()蹇.劣()蹑.手蹑脚()侍.者() 分娩.()络绎 ..不绝()猥.鄙() 麒麟 ..()轧轧 ..声()引吭.高歌

2016年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每课知识点归纳(1-7课)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第一课繁星 一、课文重点字词 纳.凉(nà)半明半昧.(mai)摇摇欲坠.(zhuì)霎.眼(shà) 模.糊(m?)模.型(m?)模.样(mú)静寂.(jì) 梦幻.(huàn)萤.火虫(yíng)仿佛.(fú)佛.教(f?) 相似.(sì)似.的(shì)方便.(biàn)大腹便便 ..(pián pián)半明半昧:一半明亮一半昏暗。 霎眼:眨眼。纳凉:乘凉。 二、课文内容回顾。 1.《繁星》一文的体裁是散文,课文选自《巴金选集》第八卷。作者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ai)甘,四川成都人。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灭亡》、《憩园》、《寒夜》,散文集《随想录》等。 2.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时间依次为从前、三年前、如今),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即家乡自家的院子、南京的菜园、海上行舟中)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哲学的启示和美感。 3.?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开篇点题,引起下文。 4.?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和、静寂和梦幻。 5.?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猎户星座比喻为巨人,这样既写出了巨人星座的形状,又暗示了船在前行,还表露了作者内心涌动的激情。 第二课冰心诗三首 一、课文重点字词。 妄.弃(wàng)嫩.绿(nan)鸟巢.(cháo)折叠.(di?) 抛.下(pāo)惊讶.(yà)悲哀.(āi)倘.若(tǎng) 牺牲.(shēng)载.歌载舞(zài)记载.(zǎi)卷.土重来(juǎn)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精编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精编) 第一单元教案 《邓稼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要求指导学生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包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学情分析】 学生对作者和邓稼先了解甚少,学习前应详细介绍;同时讲述核研究的危险性和艰难,了解邓稼先的丰功伟绩。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的常识及邓稼先、杨振宁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学习他无私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质疑讨论点拨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生物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规律;在人类社会中,毛泽东同志说过:“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史,告诉我们国防实力的强弱决定国家的地位,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使帝国主义绝不敢胡作非为。今天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无数优秀的科学家为了祖国奉献了他们的一切,才赢得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在安享生活的同时,能忘了为之贡献青春的人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两弹元勋”邓稼先。 二、文学常识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后人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 三、关于作者 1、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年赴美从事核子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1957年同李政道合作,创立“李杨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教授经常回国讲学,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2、杨振宁与邓稼先 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两人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3、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年七年级上册古诗词

2016年七年级上册古诗词 一、《观沧海》曹操朝代:两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1、《观沧海》里写观海的地点和目的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里曹操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朝代: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1、同学别离,同抒情谊。刘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缠绵的,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是深切而浪漫的。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助想象,视明月为知己,托付一片真情的句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朝代: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1、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的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2、《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以新代旧”哲理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朝代: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崔颢《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之意境相仿的马致远的曲中有一句也表现了游子的悲苦心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西厢记》中有:“晓来水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净沙·秋思》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字词解释

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解释总结 1、春 朗润:形容山的颜色一下子变得鲜亮、明快、清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酝酿:本义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嘹亮:声音圆润而响亮。 烘托:指陪衬 静寂:安静。形容安静到了极点。 抖擞: 意思是指振作、旺盛的样子.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招展:摆动。指鲜艳的花枝迎风摆动,姿态优美。多形容妇女打扮得非常妖艳。 2、济南的冬天 髻:原指在头顶上或脑后盘成的各种形状的头发,这里比喻树尖上的积雪如发髻一般。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单单: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安乐舒服;安静舒适。 着落: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2.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秀气:样子清秀。 宽敞:指宽大、开阔、宽阔。 贮蓄: 储存,积聚。 澄清: 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空灵:清新灵活。清净。 3、雨的四季 髙邈:高而远。邈,遥远。 花苞:植物花朵的蓓蕾期的称呼。 娇媚:谓姿貌、声音柔美动人。 棱镜:用透明材料做成的多面体,能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 粗犷:粗鲁强横,粗率豪放。睫毛:眼睑边缘的细毛。衣裳:衣服。 端庄: (举止、神情)端正庄重。 静谧: 指安静,形容静寂无声或形容忧愁的模样。 凄冷: 凄清寒冷。 化妆:修饰、打扮 莅临:来到;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 造访:其基本意思是前往访问、拜访。 吝啬:小气,当用而舍不得用,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 淋沥: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 干涩:不光滑,不滑溜 草垛:存放干草类(如谷类植物、稻草或干草)的露天的长垛或长堆,并经常覆以茅草顶用以防潮。 绿茵茵:意思是青草茂密浓厚。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光泽,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5、秋天的怀念 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 暴怒:大怒。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 沉寂:十分安静,没有动静 侍弄:(1).整治;料理;(2).喂养;(3).摆弄。 捶打:反复打击、敲打。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疲惫,没精神。 央求:恳切地请求;乞求。 絮叨:唠叨的,啰嗦的 诀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从感情色彩上讲,含有很大的悲壮成分。 淡雅:素静雅致;素淡典雅。 高洁:高尚纯洁 烂漫: 1.颜色鲜艳而美丽 2.坦荡,无做作

(完整word版)部编本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

七年级下册 目录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木兰诗 3、卖油翁(欧阳修) 4、陋室铭(刘禹锡) 5、爱莲说(周敦颐) 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7、望岳(杜甫) 8、登飞来峰(王安石) 9、游山西村(陆游) 10、己亥杂诗(龚自珍) 11、河中石兽(纪昀) 12、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解释及赏析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古诗翻译及赏析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解释: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赏析: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境的生活是“车马喧”的,是无奈的;二是,作者的“在人境”与旁人的“在人境”不同,是没有车马喧嚣的。接下来作者将视角放到第三人称的角度,反问:“为什麽别人避开…车马喧?,而你就能做到这样呢?(问君何能尔)”回答是:“处在远离喧嚣的心念之中,当然就少有车马的烦劳了,进而似乎连原来就在…人境?中的居所也变得偏僻起来。(心远地自偏)” 再来就是描述了在这样的心境中,生活也是恬静而悠然的,这是全诗最为人称道之处,用了两个地点,两个动作,把一种神仙般脱俗而又不失生趣的意境点画得令人不尽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山中气象,无论是早上还是黄昏,都是让人舒爽的。夕阳之下,在如此让人舒爽的气象之中,飞鸟结伴归林,再承接上文中描述的悠然地采菊、眺望南山的生活,作者觉得似乎这裏就包含著人生的至理,但再去细细追寻,却又无迹可辨了。 这首诗很美,美就美在全诗没有一处是生硬的,这是完完全全纯自然地、无意识地在描述著作者的人生追求的一幅画面,但更妙的是连作者也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无我,也是一种对“天人合一”的最佳诠释。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释: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长江上旅行时写的。诗的前两句交代旅途所至,中间四句描写长江的浩大水势和日出时的景象,十分壮观。最后,诗人也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完整word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竹里馆》王维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的特点。 3、第二句中的“散”和“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散”字写出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

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4、“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晚春》 1.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 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 ----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6、思想感情:珍惜时光。 《登幽州台歌》 1、主旨: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的思想感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单·,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钟”字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形象生动地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象,也体现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读读写写拼音练习(全册)

第一单元拼音 1、春 一、看字写拼音 嗡( ) 朗润( ) 酝酿( ) 卖弄( ) 喉咙( ) 应和( ) 嘹亮( ) 烘托( ) 静默( ) 风筝( ) 抖擞( ) 健壮( ) 呼朋引伴( ) 花枝招展( ) 二、看拼音写字 wēng lǎng rùn yùn niàng mài n ong hóu lóng ( ) ( ) ( ) ( ) ( ) yìng hè liáo liàng hōng tuō jìng mòfēng zheng ( ) ( ) ( ) ( ) ( ) dǒu sǒu jiàn zhuàng hū péng yǐn bàn huā zhī zhāo zhǎn ( ) ( ) ( ) ( ) 2、济南的冬天 一、看字写拼音 镶( ) 单单( )安适( )着落( ) 慈善( )肌肤( ) 秀气( ) 宽敞( )贮蓄 ( ) 澄清( ) 空灵( )地毯( ) 二、看拼音写字 x iāng dān dān ān shì zhuó luò cí shàn ( ) ( ) ( ) ( ) ( ) jī fū xiù q i kuān ch a ng zhù xù chéng qīn g ( ) ( ) ( ) ( ) ( ) kōng líng dì tǎn ( ) ( ) 3、雨的四季 一、看字写拼音

蝉( )花苞( )娇媚( )棱镜( ) 粗犷( ) 睫毛( )衣裳( )铃铛( ) 端庄( )静谧( ) 屋檐( ) 凄冷( ) 化妆( ) 莅临( )造访( ) 吝啬( ) 淅沥( ) 干涩( )草垛( ) 绿茵茵( ) 咄咄逼人( ) 二、看拼音写字 chán huā bāo jiāo mèi léng jìng cū guǎng ()()()()() jié máo yī shang líng dang duān zhuāng jìng mì ()()()()()wū yán qī lěng huà zhuāng lì lín zào fǎng ()()()()()lìn sè xī lì gān sè cǎo duòlǜ yīn yīn ()()()()() duō duō bī rén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