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解析版)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解析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 下列物质放置于空气中,因被氧化而变质的是( )

A. Na

B. Na2O

C. Na2O2

D. NaOH

2. 金属Na与下列稀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

A. Ca(HCO3)2溶液

B. KCl溶液

C. Na2SO4溶液

D. NH4Cl溶液

3. 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缓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4.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钠溶成小球并在液面上到处游动

B. 有气体产物生成

C. 溶液中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D. 溶液变浑浊

5. 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④⑤

6. 将铝投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2 mol的电子发生了转移。则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 )

A. 13 mol

B. 1 mol

C. 2 mol

D. 23 mol

7. 若将2.3 g钠块置于过量O2中燃烧后,生成3.6 g 固体物质,则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钠在燃烧前已有部分氧化

B. 生成物为Na2O和Na2O2

C. 钠在燃烧前未被氧化

D. 生成物中只有氧化钠

8. 用钠跟水,镁跟稀盐酸,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反应制取相同质量的氢气,所需三种金属的质量比是( )

A. 23∶12∶9

B. 23∶24∶27

C. 1∶2∶3

D. 6∶3∶2

9. 两种金属混合粉末15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氢气,符合上述情况的金属混合物是

()

A. Cu、Fe

B. Zn、Ag

C. Al、Zn

D. Mg、Al

10. 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

A. Na+

B. Mg2+

C. S2-

D. HCO-3

11. 铝和镁都是较活泼的金属,性质相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镁和铝的单质都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放出耀眼白光

B. 镁和铝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反应

C. 镁在一氧化碳气体中可以燃烧,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D. 铝热反应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发生反应

12. 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 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 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大

D. 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13. (化学人教必修1 P54,4题)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

A. 易失去电子的物质

B. 能与酸反应的物质

C.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

D. 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

14. (化学人教必修1 P53,3题)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C. 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D. 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电子,是还原剂

15. (创新题)钠在空气中燃烧(如图)生成产物的固体物质中除有黄色粉末外,还有黑色固体物质——炭。

(1)请假设黑色固体物质可能产生的原因是

假设①;

假设②;

假设③。

(2)为确认以上其中一种假设的正误,某同学进行如下推断:由于金属钠与氧的结合能力比碳强,因此黑色炭可能是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而生成。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用打孔器钻取一段金属钠,取中间一小块钠放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如图)中加热,观察到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并有黄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生成的黄色固体立即变成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打孔器取用金属钠的原因是;

②产生以上现象的化学反应为。

16. 室温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22 g,将多少克金属钠投入100 g 水中,可获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17.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铝可以从铝土矿中获取,铝土矿是不纯净的铝的氧化物(杂质为Fe2O3和SiO2),它是非再生能源。假如我们对铝的消费保持现有的速度,我们现在所拥有的铝土矿仅能维持30年左右。由此看来,保护现有自然资源和对非再生资源的再利用,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但废物回收仍有相当大的难度,其关键因素主要涉及旧金属的收集与其他废物的分离、回收和提炼金属的费用、金属本身的价值等。(已知1 mol电子的电量约为1×105 C)

(1)试说明回收铝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2)为什么金的回收率比铝的要大得多?

(3)常温下,二氧化硅与强酸是很难反应的。现利用盐酸、NaOH溶液、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从铝土矿中提取纯净的氧化铝。设计一个适用于工业生产上提纯氧化铝的方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纯的过程。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1. 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固体,不会出现浑浊现象的是( )

A. 饱和Na2CO3溶液

B. Ca(HCO3)2稀溶液

C. Na2SO3稀溶液

D. 饱和CaCl2溶液

2. (2009年山东济南模拟)下列有关NaHCO3和Na2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热稳定性:Na2CO3

B. 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

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Na2CO3

D. 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多

3. 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若反应物的量或反应条件发生变化时,可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

①Na、O2②CO2、Ca(OH)2③C、O2④H2SO4、NaOH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4. 3.72 g过氧化钠、氧化钠和钠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V mL混合气体,

该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Na、Na2O、Na2O2的质量之比为( ) A. 23∶1∶39B. 1∶1∶1

C. 1∶2∶1

D. 1∶2∶4

5. 下列有水参加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

A. 金属钠和水反应

B. 氧化钠和水反应

C.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D. CO2+H2O+Na2CO3=2NaHCO3

6. 2.1 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7.2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

A. 2.1 g

B. 3.6 g

C. 7.2 g

D. 无法确定

7. 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4∶1

B. 3∶3∶2

C. 6∶7∶3

D. 6∶9∶0

8. 200 ℃时,11.6 g由CO2和H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 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5.8

B. 11.6

C. 23.2

D. 46.4

9. (2008年高考北京卷)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 Na2CO3

B. Na2O2 Na2CO3

C. NaOH Na2CO3

D. Na2O3 NaOH Na2CO3

10. 将1 mol Na2O2和1 mol NH4HCO3的固体混合后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300 ℃,待完全反应后放出气体,残余的固体物质是( )

A. 1 mol Na2CO3和1 mol NaOH

B. 1 mol Na2CO3

C. 0.5 mol Na2CO3和0.5 mol NaOH

D. 1 mol NaOH

11.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 Na2O

B. Na2O2

C. Na2O和Na2O2

D. Na2O2和NaO2

12. 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粉末中一定只含有Na2O、NaHCO3

B.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C.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D. 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13.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14. A、B、C、D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单质。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在G中,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产物未列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是,C是。

(2)H与盐酸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F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I和D的离子方程式是。

15. 某同学通过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推断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已知SO2可由浓H2SO4与Na2SO3反应制取,Na2O2完全反应。

(1)怎样确定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

(2)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3)该同学为了确定另一产物是Na2SO3还是Na2SO4,设计实验如下:

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是否合理?,理由是。

若你认为不合理,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确定产物(括号内填加入物质,方框内填现象);若你认为合理,可不回答此问。

16. 加热3.24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1 g。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1. 下列物质中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2SiO3②AlCl3③NH4HCO3④Al2O3

⑤NaHSO4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③

D. ③④

2. 某溶液中有NH4+、Mg2+、Fe3+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 NH4+

B. Mg2+

C. Fe3+

D. Al3+

3. 某无色溶液中,已知含有H+、Mg2+、Al3+等阳离子,逐滴加入NaOH溶液,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量(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4.

把4.6 g钠放入200 mL 0.1 mol·L-1的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Cl-的浓度几乎不变

B. 溶液呈浑浊

C. 溶液中几乎不存在Al3+

D. 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Na+

5. 向明矾溶液里加入Ba(OH)2溶液,待SO2-4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 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3+形式存在溶液中

B. 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O-2形式存在溶液中

C. 全部为Al(OH)3沉淀

D. 几乎全部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6. 美、德两国科学家现已成功合成出具有独特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2H6)。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开发出推力更强大的固体火箭燃料,也有望应用在氢动力汽车和其他能源方面。有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下列关于氢铝化合物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氢铝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

B. 氢铝化合物中铝显+3价,H显-1价

C. 铝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生成氢铝化合物

D. 氢铝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

7. 将烧碱溶液和盐酸依次滴入某溶液A中,其沉淀(y轴)和加入溶液的体积(x轴)的关系可能出现如下两种形式中的一种,则A溶液不可能是( )

A. 三氯化铝溶液

B. 偏铝酸钠溶液

C. 明矾溶液

D. 硝酸铝溶液

8. (2009年四川阆中模拟)在下列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Al3++3AlO2-+6H2O=4Al(OH)3↓表示的是( )

A. 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

B. 向NaOH溶液中不断滴加铝盐溶液

C. 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加小苏打溶液

D. 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增加NaAlO2溶液

9. 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

B. 铁片放入过量的稀硝酸中:

3Fe+8H++2NO-3=3Fe2++2NO2↑+4H2O

C. 将铝片放入过量NaOH溶液中:

2Al+2OH-+2H2O2AlO-2+3H2↑

D. 偏铝酸钠与过量盐酸反应:

AlO2-+4H+=Al3++2H2O

10. 向X的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的沉淀示意图如图所示情形的是(注意线段的斜率)( )

A. 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

B. 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C. 向NH4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D. 向NH4Cl和MgCl2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11.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氨水至溶液呈碱性,下列图中能表示该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W与加入氨水的体积V关系的是( )

12. 向含n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m mol 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部分溶解,则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

A. (4n-m)mol

B. (4m-n)mol

C. (n-3m)mol

D. (3m-n)mol

13. (2009年上海十二校联考)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

A. NaHSO4和Ba(OH)2

B. AlCl3和NaOH

C. NaAlO2和H2SO4

D. Na2CO3和盐酸

14. (原创题)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下图表示的是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Al(OH)3比BaSO4多

B. c—d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AlO2-比Ba2+少

C. a—d时沉淀的物质的量:BaSO4可能小于Al(OH)3

D. d—e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Ba2+可能等于OH-

15. 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有b mol Na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下列各项中的( )

①a mol②b mol③a/3 mol④b/3 mol⑤0 mol

⑥(4a-b) mol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④⑤⑥

D. ①④⑤

16. 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

(1)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生产中曾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同温同压下,在体积和浓度均为100 mL 2 mol·L-1的盐酸及NaOH溶液中各加入等质量的Al,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为5∶6,则所加Al的质量为。

(4)以AlCl3溶液为原料制取无水AlCl3,先制得AlCl3·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①,②冷却结晶,③过滤。在第①步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是。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AlCl3·6H2O晶体,能进一步制取无水AlCl3,其原因是(结合化学方程式简要说明)

17. 将5.1 g镁铝合金溶于60 mL 5.0 mol·L-1的H2SO4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65 mL 10.0 mol·L-1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9.7 g,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会减少。

(1)当加入mL NaOH溶液时,可使溶解在硫酸中的Mg2+和Al3+恰好完全沉淀。(2)计算合金溶于硫酸时所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

1. (2009年广东模拟)制印刷电路板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烧杯中有铁无铜

C. 烧杯中铁、铜都有

D. 烧杯中铁铜都无

2. 元素X的单质及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发生转化(其中m≠n,且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X为Fe,Y可为Cl、Br、I

B. 若X为Fe,Y只能为Cl

C. X一定为金属元素

D. X、Y可能均为非金属元素

3. (2009年高考江苏卷)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2-4

B. 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

C. 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2-3、Cl-

D. 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2-4

4. 向含有a g HNO3的稀溶液中,加入b g铁粉充分反应全部溶解。已知有a/4 g HNO3被还原,则a∶b不可能是

( )

A. 2∶1

B. 3∶1

C. 4∶1

D. 9∶2

5. (2009年江苏南京模拟)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但纯铁易腐蚀②在人体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③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ⅦB族元④铁能在O2中剧烈燃烧,但不能在水蒸气中燃烧

⑤铁与强氧化剂HNO3反应的产物仅是Fe(NO3)3

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④⑥

6. 把一定量的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

A. SO2

B. Fe2+

C. Fe3+

D. NO-3

7. (2009年南京模拟)取100 mL 0.2 mol/L FeCl3溶液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Fe、Cu混合物,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剩余,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设溶液体积不变,不考虑水解因素)( )

A. 烧杯中有Fe无Cu,c(Fe2+)=0.2 mol/L

B. 烧杯中有Cu无Fe,c(Fe2+)=0.3 mol/L

C. 烧杯中有Cu无Fe,c(Cl-)=0.6 mol/L

D. 烧杯中Fe、Cu均有,c(Fe2+)=0.2 mol/L

8. 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屑,反应结束后滤出固体物质,滤液中的阳离子可能是()

A. Fe3+

B. Fe2+和Fe3+

C. Fe2+和Cu2+

D. Cu2+和Fe3+

9. (2007年临沂模拟)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鉴定盐A的组成成分。由此分析,下

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中一定有Fe3+

B. C中一定有Fe3+

C. B为AgI沉淀

D. A一定为FeBr2溶液

10. 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Fe3+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

B. 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

C. 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化合物

D. Fe2+被溴氧化成Fe3+

11. (2009年山东临沂模拟)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1∶1

B. 1∶3∶1

C. 3∶3∶8

D. 1∶1∶4

12. 取14.4 g草酸亚铁(FeC2O4),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结果得到7.2 g铁的氧化物,此氧化物应是( )

A. Fe2O3

B. FeO

C. Fe3O4

D. FeO·Fe3O4

13. 由铁和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与稀H2SO4作用,固体恰好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且生成的Fe2+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反应物中Fe2O3、Fe、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2009年高考北京卷·理综)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出FeSO4·7H2O

Ⅱ将FeSO4·7H2O配制成溶液

Ⅲ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含FeCO3的浊液

Ⅳ将浊液过滤,用90 ℃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CO3固体

Ⅴ煅烧FeCO3,得到Fe2O3固体

已知:NH4HCO3在热水中分解。

(1)Ⅰ中,加足量的铁屑除去废液中的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Ⅱ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

用。

(3)Ⅲ中,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4)Ⅳ中,通过检验SO2-4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SO2-4的操作是。

(5)已知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是4FeCO3+O2高温2Fe2O3+4CO2,现煅烧464.0 kg的FeCO3,得到316.8 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O,则该产品中Fe2O3的质量是kg。(摩尔质量/g·mol-1; FeCO3:116 Fe2O3:160 FeO:72)

15. (2009年高考江苏卷)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和氧化铁红颜料,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

(1)反应Ⅰ前需在FeSO4溶液中加入(填字母),以除去溶液中的Fe3+。

A. 锌粉

B. 铁屑

C. KI溶液

D. H2

(2)反应Ⅰ需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 ℃,其目的是。(3)工业生产上常在反应Ⅲ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醇类溶剂,其目的是。

(4)反应Ⅳ常被用于电解生产(NH4)2S2O8(过二硫酸铵)。电解时均用惰性电极,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16. (化学鲁科必修1 P59,3题)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2)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A. 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②,③,④,

⑤,⑥。

B. 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2008年山东青岛模拟)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18. (2009年银川调研)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时铁的氧化物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用小数表示,保留2位小数)。

(3)以Fe2O3为原料制备上述催化剂,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炭粉,发生如下反应:2Fe2O3+C高温4FeO+CO2↑。

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应向480 g Fe2O3粉末中加入炭粉的质量为g。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B. 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C. 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 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钝镁

2. 现代建设中的铝合金门窗框架,其成分可能是( )

A. Al-Ag合金

B. Al-Cu-Mg-Si合金

C. Al-Pb合金

D. 表面镀铜的铝

3. 地壳中铁元素和铝元素的含量的关系是(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前者等于后者

D. 不能确定

4. 2000年5月,保利集团在香港拍卖会上花费3 000万港币购回了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的铜器在时间稍久时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三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下面对其原因的分析中最可能的是( )

A. 它们的表面电镀上了一层耐磨的黄金

B.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C. 铜属于金属活动性较小的金属,因此不被氧化

D. 它们是含有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合金

5. 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汞合金补牙材料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水银外,还含锌、锡、铜等金属。下列有关汞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易导热导电

B. 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

C. 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低

D. 汞合金的毒性远低于汞的毒性

6.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酸性氧化物都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

B. 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或两性氧化物

D. 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7. 下列关于金、银、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在电子工业中的用量占金在工业用量的90%以上

B. 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可用物理方法提取

C. 银在有机合成、能源开发、材料制造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 因为铜的导电、导热性不如金和银,故制造电线、电缆的材料绝大部分换成了金或银。

8.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劳动人民掌握冶铁技术的最早年代是()

A. 春秋晚期

B. 商代

C. 南宋时期

D. 清朝

9. 对下列粉末状物质的颜色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粉银白色

B. 氧化亚铁黑色

C. 氧化铁红棕色

D. 四氧化三铁黑色

10. (2009年华南师大附中模拟)铜、银、金是人类认识最早的三种金属,因为很早就被人们用作钱币,因而有“货币金属”之称。由于铁的金属性比铜、银、金强,相对而言,人类认识铁稍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②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Cu与盐酸不反应生成CuCl2

③足量的铁粉和铜粉和浓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CuSO4

④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⑤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无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⑥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无气泡产生

以上设计合理的有( )

A. 两种方案

B. 三种方案

C. 四种方案

D. 五种方案

11. 铝及其化合物的优良性能决定了其具有重要的用途:

①制包装糖果和食品用的铝箔②易拉罐

③制电线电缆④制牙膏皮

⑤用明矾[KAl(SO4)2·12H2O]净水

⑥制炊具及散热材料⑦用明矾和苏打做食品膨化剂

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

⑨制银色防锈油漆颜料

⑩用做制镜材料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由铝的良好延展性决定的用途是。

(2)由铝的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决定的用途是。

(3)由铝的光学活性决定的用途是。

(4)由铝的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决定的用途是。

(5)铝元素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上述用途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12. 中学化学材料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又已知Al、Fe2O3、Al2O3、Fe的熔、沸点数据如下:

(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填“合理”或“不合理”)。

(2)根据已有知识找出一种验证产物中有Fe的最简单方法:。

(4)实验室欲溶解此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A. 浓硫酸

B. 稀硫酸

C. 稀硝酸

D. NaOH溶液

13. (2008年高考宁夏卷)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下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产生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①、②、③、④、⑤;

(2)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③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铁红的化学式为;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铁红;

氧化铜。

14. 工业上生产Na、Ca、Mg都用电解其熔融态的氯化物的方法,但钾却不能用电解熔融氯化钾的方法制得,因金属钾易溶于熔融态的氯化钾中且有危险,难以获得钾且降低电解效率。现在生产钾是用金属钠和熔化的氯化钾反应制取,有关数据如下表:

工业上生产金属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KCl+Na一定条件NaCl+K

(1)工业上制金属钾主要运用上表所列的物理常数是,其选择范围。(2)工业制金属钾主要应用原理使反应变为现实。

参考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 A解析:A项,Na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B项,Na2O与空气中的H2O或CO2反应,属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Na2O2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D项,NaOH吸收空气中的CO2,不属于氧化反应。

2. A解析:钠与溶液反应时,实际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Ca(HCO3)2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沉淀,NH4Cl与NaOH反应无沉淀。

3. A解析: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故钠将在水和煤油之间,产生的氢气推动钠做上、下跳动。

4. C解析:钠与水反应,随着水的消耗,反应放热使温度有所升高。而Ca(OH)2微溶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有Ca(OH)2析出。

5. D解析:钠的熔点只有97.81 ℃,受热时立即熔化。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受热时与氧气化合生成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在钠的焰色反应中,钠的火焰为黄色。

6. D解析: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2 mol Al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6 mol,所以当有2 mol电子转移时参与反应的Al为23 mol。

7. A解析:2Na+O2△Na2O2,2.3 g Na若完全转化为Na2O2,质量将变为3.9 g,现只生成3.6 g,可能燃烧前已经有部分被氧化了。因为是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所以不可能生成Na2O,故B项不正确。

8. A解析:由2Na~H2,Mg~H2,2Al~3H2得:当产生1 mol H2时需Na 46 g、Mg 24 g、Al 18 g,所以质量比为23∶12∶9。

9. C解析:产生1 mol H2时,混合金属为30 g,故混合物中各金属产生1 mol H2需一个大于30 g,一个小于30 g,所以正确选项为C。

10. A解析:本题给出的条件“某无色溶液放入铝片可以产生H2”,说明该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性溶液,而后者常常被某些学生思考时漏掉。

A项Na+在酸、碱性溶液中均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存在。

B项Mg2+在碱性溶液中,与OH-反应,生成溶解度极低的Mg(OH)2沉淀。

C项S2-在酸性溶液中,与H+反应,放出臭鸡蛋气味的H2S气体:2H++S2-=H2S↑

D项HCO3-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与H+或OH-都可以发生反应,皆不可以大量存在:H++HCO-3=H2O+CO2↑,

HCO3-+OH-=H2O+CO2-3。

11. A解析:镁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镁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将二氧化碳中的碳置换出来,而不能与一氧化碳反应;铝既能与酸溶液反应,又能与碱溶液反应;铝热反应是指铝把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镁条只是一个引燃剂。

12. B解析:钠与氧气反应,常温时生成Na2O,加热时生成Na2O2,两种情况下钠都是从0价到+1价,只要钠的量相等,失去电子的数目也相等;但同量的钠在这两种情况下结合的氧不一样多,加热时生成的Na2O2质量要大一些。

13. D解析:A项错误,易失电子的物质,如H2S、SO2等不是金属元素;B项错误,能与酸反应的物质,如Si与HF反应;C项错误,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如H;D项正确,为Na元素。

14. B解析:A项正确;B项错误,常温下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C项正确,Al为活泼金属;D项正确,铝易失电子作还原剂。

15. (1)金属钠上有没擦干净的煤油,不完全燃烧后生成炭酒精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酒精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炭

(2)①取得较纯的Na ②2Na+CO2点燃C+Na2O2,

2Na2O2+2CO2△2Na2CO3+O2或Na2O2+2Na△2Na2O

解析:(1)根据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环境可知生成的黑色物质只能是碳单质。产生碳单质的原因可能是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也可能是空气中的CO2与Na发生置换反应。

(2)要想证明黑色的炭是CO2与钠发生置换反应而生成的,首先要排除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及所取的钠表面残留的煤油。

16. 11.5 g解析:设投入100 g水中的金属钠的质量为x

2Na+2H2O=2NaOH+H2↑

46 36 80 2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对应100 g溶剂的比值是一常数,建立比例关系。质量为x的金属钠与质量为18/23x的水反应,生成质量为40/23x的氢氧化钠,则:

40/23x/(100 g-18/23x)=22 g/100 g,

解得x=11.5 g。

17. (1)①旧金属的收集;②与其他废物的分离;③回收和提炼金属的费用;④金属本身的价值;⑤人们节约能源的意识薄弱。

(2)①金本身的价值较高;②金的活动性弱。

(3)提纯方案如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Al2O3+6HCl=2AlCl3+3H2O

FeCl3+3NaOH=Fe(OH)3↓+3NaCl

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CO2+2H2O+NaAlO2=Al(OH)3↓+NaHCO3

2Al(OH)3△Al2O3+3H2O

解析:旧金属的收集与其他废物的分离、回收和提炼金属的费用,金属本身的价值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金的回收率比铝的大,因为金本身的价值高和金的活动性弱。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1. C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涉及到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饱和溶液中物质的溶解度、酸式盐与碱的反应、亚硫酸根离子的还原性等。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A项中溶液饱和,由于水被消耗导致析出碳酸钠晶体;B项中碳酸氢钙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项中亚硫酸钠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可溶于水,不出现浑浊现象;D项中由于氢氧化钙微溶,故产生白色沉淀。

2. C解析:

本题考查NaHCO3和Na2CO3的性质比较。A项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项溶解性Na2CO3>NaHCO3;C项等质量时产生的CO2的量:NaHCO3>Na2CO3,正确;D项等物质的量时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等量CO2。

3. A解析:

①Na和O2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分别生成Na2O、Na2O2;②CO2少量或足量的情况下分别生成CaCO3和Ca(HCO3)2;③C和O2可生成CO、CO2;④H2SO4和NaOH可以生成Na2SO4和NaHSO4。

4. A解析:

因产生的气体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即2H2+O2点燃2H2O,n(H2)∶n(O2)=2∶1。由反应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得n(Na)∶n(Na2O2)=2∶1即m(Na)∶m(Na2O2)=23∶39。

5. C解析:

A项,反应2Na+2H2O=2NaOH+H2↑中,H2O作氧化剂;B项和D项中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Na2O2与H2O的反应属于Na2O2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6. A解析:

由2CO2+2Na2O2=2Na2CO3+O2得固体质量增加为CO的质量;由2H2O+2Na2O2=4NaOH+O2得固体质量增加为H2,所以2.1 g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燃烧,被Na2O2吸收后固体质量增加为2.1 g。

7. A解析:设原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V,

则V(N2)=V(O2)=V(CO2)=V/3

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8V/9

2Na2O2+2CO2=2Na2CO3+O2 ΔV

2 1 1

2V/9 V/9 V- 8V/9

这时V(N2)′=V(N2)=V/3

V(O2)′=V(O2)+V/9=4/V9

V(CO2)′=V(CO2)-2V/9=V/9

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

n(N2)∶n(O2)∶n(CO2)=V(N2)∶V(O2)∶V(CO2)=V/3∶4V/9∶V/9=3∶4∶1。

8. C解析:

因CO2和H2O与Na2O2反应均产生O2,产生O2的质量为m(O2)=11.6-3.6=8 g,即产生O2的物质的量为n(O2)=0.25 mol即n(CO2)+n(H2O)=0.5 mol。所以M=11.6 g/0.5 mol=23.2 g/mol 。

9. A解析:

涉及的反应有:2NaHCO3△Na2CO3+CO2↑+H2O

2CO2+2Na2O2=2Na2CO3+O2

2H2O+2Na2O2=4NaOH+O2↑

CO2+2NaOH=Na2CO3+H2O

基于CO2与NaOH的反应,本题在计算时可处理成先让CO2与Na2O2全都反应,若剩余Na2O2,则再与H2O反应。2 mol NaHCO3受热分解产生1 mol CO2,已足以把Na2O2反应掉,故残留固体只有Na2CO3。

10. B解析:本题考查Na2O2与H2O和CO2反应的先后顺序,应先与CO2反应再与H2O反应,因此NH4HCO3分解产生1 mol CO2和1 mol H2O,其中1 mol CO2正好与1 mol Na2O2反应生成1 mol Na2CO3,H2O不参加反应。

11. C解析:

Na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产物为Na2O,加热或点燃后的产物为Na2O2。Na2O、Na2O2溶于水后均生成NaOH,由于n(NaOH)=n(HCl)=80 mL×0.50 mol/L=0.04 mol,由Na守恒得若生成物为Na2O,则m(Na2O)=0.04 mol×1/2×62 g/mol=1.24 g<1.5 g;若生成物为Na2O2,则m(Na2O2)=0.04 mol ×1/2×78 g/mol=1.56 g>1.5 g。经计算知:该生物是Na2O与Na2O2的混合物。

12. D解析:混合粉末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所以一定有NaHCO3;又因固体质量增加,所以一定有Na2O;又因与HCl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NaOH后体积缩小,所以一定有O2剩余,所以正确选项为D。

13. (1)CaCO3+2HCl=CaCl2+CO2↑+H2O

(2)

(3)2Na2O2+2CO2=2Na2CO3+O2

(4)把E中导管移出并关闭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O2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和基本的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法及除杂方法。

14. (1)碳(或C)钠(或Na)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2CO2+2Na2O2=2Na2CO3+O2

(4)Na2O2+S2-+2H2O=4OH-+S↓+2Na+

O2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单质B是组成空气的成分解析:本题为无机框图题,主要考查Na

2

(O2或N2),而化合物F是由B、C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F是焰色反应为黄色,故C为Na。化合物G是由C(Na)和D组成,且金属(Na)与非金属元素(D)的原子个数比为2∶1,即非金属D在化合物G中显-2价,根据D为第三周期元素可知,D为S,亦即G为Na2S。G (Na2S)+F=I+D(S),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化合物F能将S2-氧化成S。故F具有强氧化性,而F的组成元素为钠和氧,所以F为Na2O2。空气的成分之一E能与Na2O2反应放出O2,结合H与盐酸反应可得到E,故E为CO2,A为碳。

15. (1)从a处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有O2生成(2)吸收SO2中的水蒸气防止空气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及吸收未反应的SO2

(3)不合理因HNO3能氧化SO2-3为SO2-4,即BaSO3转化为BaSO4 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加HCl 沉淀不溶解

解析:(1)从a口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反应中有O2生成。

(2)A中逸出的气体有SO2、H2O,因H2O与Na2O2反应生成O2,会干扰SO2与Na2O2反应产物有无O2的判断,所以B装置用来干燥SO2;Na2O2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反应产生O2,D装置是为防止空气进入C装置以及吸收未反应的SO2。

(3)因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把+4价硫氧化为+6价硫,所以此判断是不合理的。应在原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可确定是Na2SO4,反之则是Na2SO3。

16. 38.9%解析:加热混合物时,由于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从体系中排出,使反应混合物质量减少3.24 g-2.51 g=0.73 g,产生差量的有关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

2NaHCO3△Na2CO3+H2O+CO2↑

2×84=168 18+44=62

x 0.73 g

168/x=62/0.73 g x=1.98 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w(Na2CO3)=m(Na2CO3)/m样品×100%

=3.24-1.98 g/3.24 g×100%=38.9%。

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1. D解析:①只与盐酸反应,②只与NaOH反应,③与盐酸反应产生CO2,与NaOH反应产生

2010年高考北京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0年高考北京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第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 -3e - =Fe 3+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H 2SO 4、NaOH ——腐蚀品 B. CH 4、C 2H 4——易燃液体 C.CaC 2、Na ——遇湿易燃物品 D.KMnO 4、K 2Cr 2O 7——氧化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OH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 mol 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 乳酸(C 3H 6O 3)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 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D.为确认CuSO 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0.1 mol/L CH 3COOH 溶液的pH >1: CH 3COOH CH 3COO - +H + B.“NO 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 2(g) N 2O 4(g) ?H <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 ++2NO 3- ===3Fe 2++2NO↑+4H 2O D.向Na 2CO 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 23-+H 2O HCO 3- +OH - 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 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

高考化学常识题常考点大全

高考化学常识题常考点 现行高考说明中要求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对有些现象能加以解释。下面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搜集体现渗透于生活中、生产的化学50例,以期对学生复习备考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1.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呆小病(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 2.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3.黄金的熔点是106 4.4℃,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3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4.有位妇女将6.10克的一个旧金戒指给金银匠加工成一对耳环。她怕工匠偷金或掺假,一直守在旁边不离开。她见工匠将戒指加热、捶打,并放人一种液体中,这样多次加工,一对漂亮的耳环加工完毕了。事隔数日,将这对耳环用天平称量,只有 5.20克。那么工匠偷金时所用的液体是:王水。 5.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6.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们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7.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萤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8.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Hb)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CO。 9.地球大气圈的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冷冻机里氟里昂泄漏。 10.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75%。 11.医院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的浓度大体上相等。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0.9%。 12.发令枪中的“火药纸”(火子)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13.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缓升华。 14.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15.因为某气体A在大气层中过量累积,使地球红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温度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气体A为:二氧化碳。 16.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者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烧燃料放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造成的。 17.在五金商店买到的铁丝,上面镀了一种“防腐”的金属,它是:锌。 18.全钢手表是指它的表壳与表后盖全部是不锈钢制的。不锈钢锃亮发光,不会生锈,原因是在炼钢过程中加入了:铬、镍。 19.根据普通光照射一种金属放出电子的性质所制得的光电管,广泛用于电影机、录相机中。用来制光电管的金属是:铯。 20.医院放射科检查食道、胃等部位疾病时,常用“钡餐”造影法。用作“钡餐”的物质是:硫酸钡。 21.我国世界闻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所制得的碱除用在工业上之外,日常生活中油条、馒头里也加入一定量这种碱。这种碱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 22.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有些是用电镀加工成古铜色的硬铝制成,该硬铝的成分是:Al 一Cu一Mg-Mn-Si合金。 23.氯化钡有剧毒,致死量为0.8克。不慎误服时,除大量吞服鸡蛋清解毒外,并应加服一

2011年高考试题——化学(全国卷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 卷5至12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3)第I 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②③①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 B .10% C .15% D .20% 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1c 、1V 的NaOH 溶液和2c 、2V 的3CH COOH 溶液相混合,下 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7ph >,则一定是 1122c v c v = 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3()()()()c Na c H c CH COO c OH ++-- +=+ C .当pH=7时,若12v v =,则一定是21c c > D .若 12v v =,21c c =,则 33()()()c CH COO c CH COOH c Na -+ +=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4CuSO 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 加入适量的 . A .4CuSO B .2H O C .CuO D .CuS04·52H O 11.将足量2CO 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233K Cl NO +--- 、SiO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工艺流程陌生金属

1.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自然界中钨主要存在于黑钨矿中,其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FeWO4、MnWO4),还含少量Si、As的化合物。由黑钨矿冶炼钨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滤渣I的主要成份是Fe2O3、MnO2。 ②上述流程中,钨的化合价只有在最后一步发生改变。 ③常温下钨酸难溶于水。 (1)钨酸盐(FeWO4、MnWO4)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请写出MnWO4在熔融条件下发生碱分解反应生成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向粗钨酸钠溶液中加硫酸中和至pH=10后,溶液中的杂质阴离子确SiO32-、HAsO32-、HAsO42-等,则“净化”过程中,加入H2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 (3)已知氢氧化钙和钨酸钙(CaWO4)都是微溶电解质,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下图为不同温度下Ca(OH)2、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 ①T1_____T2(填“>”或“<”)T1时Ksp(CaWO4)=____。 ②将钨酸钠溶液加入石灰乳得到大量钨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2.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氟碳铈矿主要化学成分为CeFCO3,它是提取铈等稀土元素的重要矿物原料。氟碳铈矿的冶炼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铈的常见化合价为+3、+4 Ⅱ.Ce4+可以与SO42-结合为[CeSO4]2+

Ⅲ. 焙烧时铈被氧化成四价,四价铈不易进入溶液,而三价稀土元素易进入溶液。在盐酸浸出时,有少量铈进入滤液,且产生黄绿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氟碳铈矿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焙烧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____(填标号)。a.350~ 4 50℃ b.550~650℃ C.750℃以上 步骤①中少量铈进入稀土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铈富集物用含硼酸的盐酸溶液处理,使氟转化为四氟硼酸根离子,然后用可溶性钾盐将四氟硼酸根离子转变为KBF4沉淀并过滤除去。写出生成KBF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此法处理铈富集物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云氟离子后向滤液中先加入NaOH 溶液,然后再加入NaHS除去铁与铅。加入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此流程中铈的碳酸盐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含镍(Ni)废催化剂中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Al2O3、Fe及其它不溶于酸、碱的 现用含镍废催化剂制备NiSO4·7H2O晶体,其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________________。(2)“酸浸”所使用的酸为_____________。 (3)“净化除杂”需加入H2O2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调节pH使溶液中铁元素恰好完全沉淀,列式计算此时的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A”为_____、过滤、洗涤、干燥,即得产品。 (5)NiSO4在强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iO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NiOOH可作为镍氢电池的电极材料,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自然界中钨矿石主要有黑钨矿和白钨矿两种。其中,黑钨矿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FeWO4、MnWO4) 以及少量杂质(含

2013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北京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6. 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 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 3+HCl=NH 4Cl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 2- 3+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CO -3+OH -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 -=Fe 3+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 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 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 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 2++2e -=Cu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10.实验:①0.1mol ·L -1AgNO 3溶液和0.1mol ·L -1NaCI 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 ,过滤得到滤液b 和白色沉淀c ; ② 向滤液b 中滴加0.1mol ·L-1KI 溶液,出现浑浊; ③ 向沉淀c 中滴加0.1mol ·L-1KI 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浊液a 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 +(aq)+Cl -(aq) B .滤液b 中不含有Ag + C .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I 转化为AgI D .实验可以证明AgI 比AgCI 更难溶 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 B . 将NO 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高考化学考点分析

高考化学考点分析 高考化学考点分析一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是单选题,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元素化合物(碱金属、al、zn、mg、fe、cl、s、p、n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式、性质、用途、离子鉴别等)、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物质的量的计算、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同位素的原子结构、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官能团的结构及性质、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盐类水解、ph值的简单计算及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移动、多步反应关系式的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及评价。 高考化学考点分析二推断题 推断题包括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无机部分包括框图题:突破口(特征反应、特殊现象、特殊颜色、重复出现的物质、特殊反应条件、特殊量的关系);推断题:物质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晶体性质)、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等;方程式的书写:审题(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充分利用信息写出并配平(先氧化还原,再电荷守恒,后质量守恒)。有机部分包括反应类型:加成,取代(硝化、酯化、磺化、水解),氧化(加氧、去氢),还原(加氢、去氧),消去(醇、卤代烃)、加聚,缩聚等(从结构改变判断);化学式书写:

注意题目要求(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生成有机物时别漏无机物,注意配平;有机合成:信息的使用;框图分析、官能团的改变特别要注意等。) 高考化学考点分析三实验题 实验考查在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搞好实验复习对提高分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部分包括试剂存放:广口瓶、细口瓶、棕色瓶、密封等;药品的取用;温度计的使用:液面下、支管口处、水浴中、溶液中等;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醛的二个典型反应(反应环境问题)、酯化反应(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苯酚与浓溴水(沉淀存在)、实验室制乙烯的温度、fe(oh)2的生成操作(滴管在液面下)、几种仪器的读数(天平、量筒、滴定管等)、气密性检查:①常用方法、②特殊方法;喷泉实验原理;尾气吸收的方法(导管、倒置漏斗、球形干燥管、燃烧);气体制备;装置连接顺序:(制备-除杂-干燥-验纯-检验-收集-性质实验-尾气处理);接口处理(强氧化剂存在时橡胶管的处理);定量实验:原理、计算依据、称量(往往仪器与药品一起称)、气体收集(排液体法)、误差分析(根据表达式);实验步骤:排序(气密性检查在装药品前)、操作书写(定量实验注意平行实验二次以上);失败原因分析:漏气、条件控制不好、气体通入速度过快、冷却时吸水、干扰等;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浙江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浙江卷)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全解析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 -23;Mg-24;Cl-35.5;Ca-40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B.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C.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熔点、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本题继续延用了09、10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第7题的命题思路,考查的相关知识内容都取自高中新课程课本,考试的导向作用很明确,引导学生要重视课本知识,学好课本知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应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要注意学科最新发展动向,要善于联系、学以致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和解释实际问题。 A选项:化学变化发生的是质变,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笫一个特点。化 学变化 是原子的重新分配与组合,从原子水平而言,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因而质量守恒,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是化学变化的笫二个特点。因为化学变化是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要放出能量,因此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这是化学反应的笫三个特点。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中,用红外光谱仪可以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基团,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可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B正确。C

2020年高考化学31个核心考点

高考化学31个核心考点,收藏贴! 1、各种化学用语核素、离子、原子的标记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最简式、实验式等 2、原子、离子的结构特征即:各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半径及性质(得失电子能力、氧化还原性) 3、周期律的内涵即:原子离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原子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单质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周期表的结构及构成规律 5、反应速率的计算(表示、比较、换算等)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要求识别图像和绘制图像) 6、平衡状态的特征与判断、平衡移动的判断(9条)即浓度、转化率、体积百分含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压强、颜色等 7、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8、弱电解质(含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分析 9、溶液的酸碱性、pH(PH试纸及PH计的使用)及简单计算、指示剂 10、盐的水解的本质及表示方法 11、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共存的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1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无机、有机)的分析、简单的配平与基本计算 13、关于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的分析 14、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应用 15、同分异构体的分析与判断 16、重要官能团的结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化 17、有机反应类型及典型例证 18、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 19、以氯气、氯水、次氯酸及其盐、漂白粉为线索的卤族元素 20、以二氧化硫、浓硫酸为线索的氧族元素 21、以氮的氧化物,硝酸,氨气,氨水,铵盐为线索的氮族元素 22、以硅及其氧化物为线索的碳族元素 23、以钠及过氧化钠为主线的碱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 ●考点阐释 1.以钠为例,了解典型碱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4.掌握钠的几种最重要的化合物(NaOH、Na2CO3、NaHCO3等)的性质和用途。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2年春上海,19)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2.(2001年全国理综,13)将a g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 0.1 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40) A.[(b-c)/125a]×100% B.[(b-2c)/125a]×100% C.[(b-c)/250a]×100% D.[(8b-8c)/a]×100% 3.(2001年上海,11)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4.(2001年上海,5)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邓稼先 B.李四光 C.华罗庚 D.侯德榜 5.(2000年春,25)用1 L 1.0 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2 3的浓度之比约是 和HCO- 3 A.1∶3 B.1∶2 C.2∶3 D.3∶2 6.(1999年上海,6)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苏打、小苏打 B.胆矾、绿矾 C.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D.纯碱、烧碱 7.(1998年上海,23)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下列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

2011年高考化学方法、必考点、难点、解题技巧、知识点易背口诀

第一部分: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第二部分: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 第三部分:化学计算方法 第四部分:解题技巧 第一部分: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有了基础的了解。但针对高中有化学学习,在部分学生还茫然无措。现在就结合高中化学元素的特点,谈谈我对高中化学的认识和学方法的总结 初中化学来说,知识量更加庞大,内容更加繁杂。但经过细细的摸索和分析,它仍有规律可循。只要把握好这些规律,高中化学的学习将会变得比较简单。 首先,牢牢地把握好元素周期律这些规律,就为我们学习元素打下了艰实的基础, 然后结合具体元素的特殊性,加以补充,这样对元素这部分的学习就显得相当容易。 其次,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条原则,切实掌握物质的结 构和性质,并与应用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从识记的水平提高到运用的水平。这也是 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 还要学会活学活用,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一系列元素的性质,一类化学反应的实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记忆量大,内容繁多的问题。 下面我谈谈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方法: 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素质,切实做好预习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等于放弃课前预习。要对老师的问题有些了解,为听课做好准备。 课堂上务必要认真听课,跟着老师的点拨思路走,通过老老师的引导,最终解决问题。在课堂上一定要慎防发做笔记代替听课,这样会大大降低听课质量。笔记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补记。课堂上一定要勤,勤问,勤思,勤动手。做到以上这些,就会使课堂学习变得充实而有效。 课后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对老师讲过的知识加以总结,再思考,最后成为自己的东西。 希望同学们根据以上学习方法,结合自身学习状况,形成一套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学习成绩。 第二部分: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俗名

2011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 的是 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 .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 .在酸性条件下,18325CH CO OC H 的水解产物是183CH CO OH 和25C H OH D .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 .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 —2e — =Fe 2+ 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 2+2H 2O+4e —=4OH — D .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 3[Fe (CN )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A .用Na 2S 去除废水中的Hg 2+:Hg 2++S 2-=HgS ↓ B .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 :CO+NO ???→催化剂 C+NO 2 C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 3++3H 2O Al(OH)3(胶体)+3H + D .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 x H y ):C x H y +()4y x +O 2???→催化剂 高温xCO 2+2 y H 2O 10.25℃、101kPa 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常温下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 2O 2(s )+2 Na (s )= 2Na 2O (s ) H ?=-317kJ/mol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 2CO 3和NaCHO 3,混合物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是 C A .取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克 B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 C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克 D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克固体 12.已知反应:2CH 3COCH 3(l ) 催化剂 CH 3COCH 2COH (CH 3)2(l )。取等量CH 3COCH 3,分别在 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b 代表0 ℃下CH 3COCH 3的Y-t 曲线

高考化学高频易错必考点10

32.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是三价铁溶液,无此现象的是二价铁溶液。 33.氢氧化铁与HI反应表现出了碱性和氧化性。 34.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生成无水硫酸铜,这个可以作为水的检验依据。 35.CU2O是一种红色粉末,在非氧化性酸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 36.硫化铜和过硫化铜均为黑色粉末,难溶于水和非氧化性酸,能被硝酸的氧化性酸溶解。 37.王水是浓硝酸与盐酸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液。 38.氢氧化银常温下可分为氧化银和水。 39.金属活动顺序中铝和位于铝之前的活泼金属,比如钾钙钠,可用电解法冶炼。但是不用电解氧化镁的方法来冶炼镁,因为氧化镁的熔点高,不能用氢气还原法制镁。不能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因为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40.用热还原法还原金属氧化物。还原剂有碳,一氧化碳,氢气或者铝。是用于制取金属活泼顺序中,在铝和铜之间的大多数金属。 41.热分解法可用于冶炼金属活动性较差的金属,比如汞和银。 42.过渡金属的密度一般比较大,熔沸点较高,有较高的硬度,较好的延展性。 43.铁与氧气燃烧的实验,一定要在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的水或一层细沙,防止瓶子炸裂。 44.铁与硫反应中铁只能失去其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变成正二价,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反应可继续进行,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45.铁在氯气中燃烧时不但能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而且还可以失去次外层的一个电子后成为正三价,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 46.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 47.氯化铁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 48.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49.氯化铁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放出气体生成红褐色沉淀。 50.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苯酚溶液,溶液会变紫色。 51.氯化铁中将过量铁粉溶液呈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中加过量铜粉,溶液变蓝绿色。 52.因为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所以氢氧化亚铁在水中稳定存在的时间很短,在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一定要用新制的二价铁离子和进行加热驱赶氧气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且滴管末端插入试管的页面下,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减少氧化亚铁与氧气的接触。 53.氯气是黄绿色带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011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北京高考化学及答案 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 的是 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 .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 .在酸性条件下,18 325CH CO OC H 的水解产物是18 3CH CO OH 和25C H OH D .用甘氨酸( )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 .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 —2e — =Fe 2+ 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 2+2H 2O+4e —=4OH — D .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 3[Fe (CN )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A .用Na 2S 去除废水中的Hg 2+ :Hg 2+ +S 2- =HgS ↓ B .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 :CO+NO ??? →催化剂 C+NO 2 C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 3+ +3H 2O Al(OH)3(胶体)+3H + D .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 x H y ):C x H y +()4y x +O 2???→催化剂 高温 xCO 2+2 y H 2O 10.25℃、101kPa 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常温下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 2O 2(s )+2 Na (s )= 2Na 2O (s ) H ?=-317kJ/mol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 2CO 3和NaCHO 3,混合物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是 C A .取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克 B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 C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克 D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克固体 12.已知反应:2CH 3COCH 3(l )催化剂 CH 3COCH 2COH (CH 3)2(l )。取等量CH 3COCH 3,分别在0℃和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金属大题(2017期末汇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汇编 1.(2017年东城区期末) (12分)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2-、。 (3)过程Ⅰ,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mol 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 是。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 ③已知:2CrO42-+2H+Cr2O72-+H2O K=4.0×1014 滤液3中Cr2O72-的浓度是0.04 mol/L,则CrO42-的浓度是mol/L。 (5)过程Ⅱ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0°C 20°C 40°C 60°C 80°C 化合物名 称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Cl 28.0 34.2 40.1 45.8 51.3 K2SO47.4 11.1 14.8 18.2 21.4 K2Cr2O7 4.7 12.3 26.3 45.6 73.0 Na2Cr2O7163 183 215 269 376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Ⅱ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10分)CuSO4用途广泛,以Cu为原料制CuSO4有多种方法。(1)实验室可用Cu与浓硫酸反应制CuSO4。 ①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该方法制CuSO4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写出任意一条)。(2)实验小组采取如下方法制CuSO4。 实验表明,Fe3+能加快生成CuSO4的反应速率,加快原理可表述为:i. 2Fe3+ + Cu = 2Fe2+ + Cu2+ ii. …… i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用电解的方法制CuSO4,如右图所示。 ①与直流电源a 端相连的电极材料是 ________(填“铜片”或“石墨”)。 ②将进口处较浓硫酸替换为Na2SO4溶液进行实验,发现得到的 CuSO4溶液pH比替换前升高,结合化学用语解释pH升高的 原因是________。

高考化学考点整理

高考化学考点整理 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 (4)建议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推论 (1)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化学能量 (1)今年该内容被独立地罗列于考试说明中,请多加注意。(2)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 5、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4)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7)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 6、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3)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 (4)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 7、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4)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5)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 9、电化学知识 (1)以家庭里的干电池为参照物理顺“电极名称”。 (2)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3)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4)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5)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 (2)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3)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重点。 (4)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5)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1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熟悉含(-COOH、-OH)、(-COOH、-NH2)、酚醛之间的缩聚反应。

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十五含解析 352

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十五) 1、化合物G是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纳多洛尔的中间体,实验室由A制备G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H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由G生成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1mol X最多可与4mol NaOH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3:3:1,写出两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将以甲苯和(CH3CO)2O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H有镇咳、镇静的功效,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写出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参考上述流程,以苯甲醇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写出合成的路线。 3、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是一种抗癌药物。苯达莫司汀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D中含氧官能团有酰胺键、__________(填名称)。 2. 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E的分子式为C12H13N3O4,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高考化学非金属专题 金属专题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1江苏高考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是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选修四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一定注意要抓课本、抓基础,不能急功近利。 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但可与氢氟酸反应。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为+4价,不稳定,易转变为-1价,从而体现氧化性。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海轮外壳上装铜块会加快海轮外壳腐蚀的进程。 答案:A 2.(2011山东高考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解析:依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可以是Li或Si元素,但Li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因此该元素是Si元素。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它总是与氧相化合的,因此在自然界中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选项A正确;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件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才用作光导纤维,选项B不正确;硅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SiO2与酸不反应但氢氟酸例外,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水,因此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选项C不正确;硅和碳都属于ⅣA,但硅位于碳的下一周期,非金属性比碳的弱,因此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甲烷弱,选项D也不正确。 答案:A 6.(2011上海7)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Ba(OH)2 B.Ba(NO3)2C.Na2S D.BaCl2 解析:A生成BaSO3沉淀;SO2溶于水显酸性,被Ba(NO3)2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BaSO4沉淀;SO2通入Na2S溶液中会生成单质S沉淀。 答案:D

高考化学考点最新

1.3d 二者的能量高低与核电荷数有关。 2.铵盐在教学中是按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处理,还是讲含有共价键和氢键? 某些铵盐晶体中有氢键。 3.高三工艺流程题中,涉及含铝和硅的化合物知识怎么办? 根据新版课标,铝和硅的要求有所降低。铝和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在教材中还有所体现。 4.必修第二册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不写沉淀符号是因为气体反应吗? 沉淀符号用于描述溶液体系中产生固体物质,二氧化硫与硫化氢为气体之间的反应。 5.金属晶体的晶胞堆积还用讲吗?晶格能还用讲吗? 新课标中,这两部分内容已经删去。 6.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人教版没有了,但其他版本的教材还有,怎么处理?高考考怎么办? 2017版课标中,相关内容已删去。 7.晶体中关于空隙率的知识就不用讲了吧? 新教材不用讲了。 8.金属晶体的晶胞堆积和晶格能,这届高三考吗? 考。 9.考试和教材编写就矛盾了? 考试、教材和教学都以最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 10.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教材用等号,需要讲一下吧? 可逆反应的概念出现在必修第二册,概念的教学有一定阶段性。 11.实验版块在哪里讲解? 新版课标的课程设置,必修两个模块,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选修课程的三个系列中有“实验化学”。 12.大概安排在哪个时段学习? 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课标和教材中,渗透了化学实验。专门的“实验化学”模块在更高层次的“选 修课程”阶段。 13.硫酸算不算纯净物? 硫酸指H2SO4这种物质,为纯净物;生产生活中提到的硫酸,往往习惯上用的是硫酸溶液,为混合物。 14.酒精是混合物吗? 乙醇俗称酒精,为纯净物;生活生产中医疗中使用的酒精,一般是乙醇溶液,为混合物。 15.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这些理论性的知识都在第一册里学,是否太枯燥无 味了,学生学习难度也太大了? 目前教材中,概念理论性内容与元素化合物知识适当穿插安排,避免了过度集中。但这些内容是 高中化学学习的理论基础,如果都安排在必修的后半阶段,也不利于学习和教学。 16.一线教师想知道高考出题对学生是什么要求? 考试、教材和教学都以最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