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水生植物生态园建设项目

安徽水生植物生态园建设项目

安徽水生植物生态园

项目建议书

项目编号:HQWT110108

建设单位:安徽鼎和投资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项目建设目标 (3)

1.3项目建设功能定位 (3)

1.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4)

1.5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

1.6研究工作范围及编制依据 (6)

1.7结论及建议 (7)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意义 (8)

2.1项目背景 (8)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10)

第三章项目区建设条件及场址选择 (13)

3.1项目区概况 (13)

3.2农林业生产情况 (15)

3.3科技支撑条件 (15)

3.4项目实施区地理环境 (16)

第四章建设规划与布局 (17)

4.1项目建设规划 (17)

4.2项目功能定位 (18)

4.3水上植物生态园建设原则 (19)

第五章市场分析 (21)

5.1休闲观光旅游服务市场分析 (21)

5.2花卉苗木市场分析 (22)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方案 (25)

6.1项目建设内容 (25)

6.2珍稀植物种植区 (26)

6.3休闲观光旅游区 (27)

6.4水上游乐中心 (29)

6.5餐饮娱乐度假村 (30)

6.6生态社区服务基地 (32)

6.7建筑工程分区及投资汇总 (34)

第七章设备与工程方案 (35)

7.1设备购置 (35)

7.2工程方案 (38)

第八章节能 (41)

8.1节能措施 (41)

8.2节水措施 (43)

8.3节能管理 (44)

第九章项目组织与运行机制 (45)

9.1项目组织管理 (45)

9.2经营管理措施 (46)

9.3项目实施安排 (47)

9.4施工建设项目招投标 (48)

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

10.1投资估算 (51)

10.2项目资金筹措 (53)

第十一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环境评价 (55)

11.1社会效益 (55)

11.2生态效益 (55)

11.3环境影响评价 (56)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58)

12.1项目总体评价 (58)

12.2结论与建议 (61)

一、附表

附表1:项目投资估算表

附表2:功能分区占地面积表

二、附图

附图1:安徽水上植物生态园位置图

附图2:安徽水上植物生态园总体规划图

附图3:合肥市北部组团发展规划图

附图4:安徽水上植物生态园效果图

附图5:长丰县南部地区总体规划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安徽水生植物生态园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简介

项目建设单位:鼎和投资公司

鼎和投资公司是一家综合型投资企业,总部设在福州,主要从事通讯工程、软件开发、房地产开发、水务投资、农林休闲观光等综合开发项目。

鼎和投资公司在安徽投资的三个全资实业:

一、安徽鼎和房地产开发公司

公司以为客户打造最优质的产品、让客户享受最大的实惠为方针;以切实加强后期的物业管理,为业主提供文明、健康、舒适、安全、环保为追求目标。先后开发项目有华中世贸城、皖蜀春市场等大型开发项目,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公司积极探索房地产发展的新思路,拓宽经营领域,为客户提供优质住宅。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营造居住消费新时尚,创造居住生活新感受。

二、安徽万河水务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自来水厂规划设计,施工、经营管理,自98年以来先后投资1.2亿元建设及收购了汇口水厂、破凉水厂、崇仁新城水厂、九江市东方水厂、洲头水厂、闪里水厂、金字牌水厂、塔方水厂、瑞洪水厂、千岭水厂、余干西城水厂等,总供水能力日产20万吨,供应80万人口和企业用水。所有水厂供水、经营管理一切正常,并得到当地政府和用户一致好评。

三、安徽中亚林业发展公司

公司自2001年以来,公司推进林业二次创业,在政府和各级部门关心支持下,通过租赁和入股等多种方式植树造林。先后在宿松县荒地造林38000亩,江西造林11000亩,共计49000亩。栽植意杨树、樟树、桂花树、国外松等2860000株,林中种植苜宿草、中药材等植物,并放养山鸡、野兔、波尔羊等野生动物。先后投资8790万元,目前林地长势良好,成活率在95%以上。其中1000亩桂花生态观赏园已初具规模,公司造林被列为“国家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其中5000亩长江防护林被团中央命名为“保护母亲河重点示范工程”。

鼎和投资公司以“诚信为本”、“顾客至上”为宗旨,全面开拓发展房产、水务、农林休闲观光等项目。

1.1.4项目负责人

桂金德

1.1.6建设地点

项目选址位于合肥市长丰县三十头镇,规划区域面积约14000亩,详见附图2:安徽水上植物生态园总体规划图。

1.2项目建设目标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要求;紧密结合安徽省“十一五”林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合肥市“十一五”规划;在充分调查、了解当地基本生态特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建设方针,根据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分步实施,市场调节的原则,坚持新农村建设、林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积极发展珍稀植物休闲观光项目。通过建立“林业+科技+休闲”的模式,建成为功能复合、经济高效、科技先进、体制创新、生态优良、景观美好的集林业示范、科普教育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安徽水上植物生态园。

1.3项目建设功能定位

安徽水生植物生态园建设包括以下四项功能:

1、展览示范功能;

2、生态休闲功能;

3、科普教育功能;

4、服务都市功能。

1.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4.1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建设占地面积933.33公顷(约14000亩)。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项目可分为珍稀植物种植区、休闲观光旅游区、水上

备注:土地近期采用转包方式,远期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联合经营。

安徽水上植物生态园建设期为3年时间。分三期实施。

2010年—2011年:建设内容包括:各类规划、立项审批,土地征用,土地平整,工程的详勘与设计,施工现场的整理;启动生态社区服务基地建设,包括园区主入口及部分停车场,办公、宿舍、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水、供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水上娱乐中心建设,完成组培区与种苗繁育区、水上珍稀植物示范种植区、园艺植物园、珍稀植物大观园、科普教育长廊的建设。

2011年—2012年:建设内容包括:完成餐饮娱乐度假村建设,包括蒙古包、音乐茶座、会议培训中心、风情一条街、生态公园。

2012年—2013年:建设五星级大酒店,完成设备购置,全部工程建设完工。形成一个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均达到高水准的国际休闲旅游林业综合开发示范园。1.5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5.1投资估算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0.0亿元。

其中:工程费用为177562.9万元,占总投资的88.78%;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8167.9万元,占总投资的4.08%;

预备费用为9269.2万元,占总投资的4.63%;

铺底流动资金为5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2.50%。

1.5.2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0.0亿元,所需资金计划申请银行贷款5.0亿元,由项目单位自筹15.0亿元。

1.6研究工作范围及编制依据

1.6.1研究工作范围

(1)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实地勘测项目区现场,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布置方案研究;

(3)分析市场,设计产品方案;

(4)研究项目规划方案,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方案;

(5)对工程方案及设备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工程招投标方案;

(6)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进行定量分析;

(7)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8)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识别主要风险,分析风险影响程度,并研究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9)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1.6.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

(4)《林业产业振兴规划》;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合肥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2004—2020)》;

(8)《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9)《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J128-92;

(10)《全国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11)《合肥统计年鉴(2009)》;

(12)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1.7结论及建议

安徽水生植物生态园紧密结合林业产业振兴规划、安徽省“十一五”林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合肥市“十一五”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建设方针,坚持走“林业+科技+休闲”的路子。项目建设内容符合合肥市发展现代休闲观光林业的要求。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有资源为依托,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整合资源,全面发展生态林业、旅游业为手段,将项目区建设成为集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园。项目建成后,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给当地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意义

2.1项目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

《林业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积极把握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加大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湿地公园等森林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扶持300处森林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相关的服务业、商业、交通等社会事业,增强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提高旅游创收水平。配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福建省“森林旅游人家”和浙江省“林业观光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引导林农利用森林景观开展生态旅游,拓展林农创收渠道和生态旅游市场的深度与广度。深入挖掘森林生态文化内涵,加强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大特色生态旅游产品的策划和推介,树立优秀生态旅游品牌,全面提升生态旅游的行业形象和综合效益。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赋予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继续抓好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严禁乱砍滥伐山林。巩固绿化成果,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防范生态灾害。积极争取实施黄山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建设项目。实

施林业“百千万”增绿增效示范工程。加强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建设。

《安徽省“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江淮丘陵地区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是,要采取特殊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和优惠政策倾斜力度,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迅速扩大森林植被,增加绿色总量,建立绿色屏障,提高森林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一是结合绿色长廊、淮河流域生态防护林及江淮分水岭地区“把树种上”等工程……恢复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的生态,彻底改变省会城市周围的环境面貌。二是要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要求,对丘陵岗地的坡耕地,扎实开展退耕还林,努力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千方百计提高林木覆盖率。三是努力改善国有场圃基础设施,加快国有场圃和森林旅游经济的发展……四是调整林种树种结构,重点是要选择好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树种,增加栎类、枫香、刺槐等阔叶树种的比例,合理确定防护林和用材林的比重。同时,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提高经济效益。

2.1.2行业发展政策

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一、农林业36.植树种草工程及林木种苗工程、51.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本项目的实施,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知名度的需要,是保护生

态环境的需要,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满足人们旅游、休闲观光需求。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建设安徽水生植物生态园,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现代林业和休闲观光业的一种示范,对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改善林业生产环境,加速林业现代化进程和带动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2.1加快合肥生态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本项目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通过各个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生态市这张绿色名片是城市无形资产,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讲至关重要,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城市形象,扩大合肥知名度,增强竞争力和招商引资力度,全面促进合肥经济发展,加速与国际接轨。

2.2.2成为合肥都市林业发展的成长点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

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233.4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838.52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2.93平方公里,新增南岗镇面积91.95平方公里,新增烟墩乡面积106.78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304平方公里。

合肥市是全国首批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在优越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都市林业开发,实现林业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化林业转变,将有力地促进都市林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成长,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合肥特色林业、精品林业、立体林业、观光与休闲林业的发展。

2.2.3形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尽管发展仍存在区域差异,但在发展水平较高、地方技术经济和财政条件较好的都市郊区农村,常规的城乡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必须在重新组合都市城乡生产力要素和在生产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安徽水生植物生态园的建设,是都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合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资源的高效利用,缩小

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2.2.4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

建设现代林业是加快发展、富民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合肥市实施水上植物生态园建设项目,有助于推动合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通过建设安徽水生植物生态园,将使当地农林业生产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不断消除,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2.2.5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生态保护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工程,通过本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开展生态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人人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第三章项目区建设条件及场址选择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

长丰县三十头镇位于长丰县南端、合肥北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全镇面积86.5平方公里,人口3.8万。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三十头镇是合肥市“141”战略规划北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堪称是合肥市的北大门,与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瑶海区、双凤工业区接壤,区位优势明显,距合肥市中心10公里,合白公路穿镇而过,连接合肥外环高速和合徐高速公路。位于镇境内的张桥水库和三十头水库是合肥规划的“一个滨湖、五湖连珠”现代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中的两湖。

3.1.2气候条件

因与合肥市紧密相连,该镇的气候条件应采用合肥市气象资料。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合肥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

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秋季: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

3.1.3水资源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90mm,占年降水量的29.5%。地下水储量少,埋藏深,开发利用较困难。农业主要水源为双龙、三十头两水库和滁河引水,供水保证率较高。

3.1.4土地资源现状

全镇土地面积86.5km2,耕地面积3.87万亩。丘陵地形,岗、磅、冲明显,部分土地平坦,部分土地是起伏不大的缓岗。土壤属粘盘黄棕壤,土壤肥力中等,物理性较差,略显酸性,适宜农林作物范围较广。

3.1.5交通条件

三十头镇地处合肥市北郊,长丰县南部,介于合肥市北二环和北环高速之间,南接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西邻省级开发区合肥双凤工业区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双墩镇,东邻瑶海经济开发区,镇域面积86.5平方公里,人口近4万人。距合肥市中心10公里,北二环5.5公里,火车客运站6公里,货运站4公里,新规划4E级新桥国际机场30公里(沿北环高速直接可达)。位置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

显,交通发达便利,合肥市25路公交车直通三十头镇,合肥市对外重要通道合白路和新规划的快速通道新蚌埠路穿镇而过直接北环高速和合徐高速。

3.2农林业生产情况

三十头镇原属农业镇,随着今年招商引资等,已呈现工业、农业同时发展态势。常年水稻播种面积25000亩,专业蔬菜基地面积10581亩,蔬菜大棚390个,经济林面积1500亩,水产养殖面积9400亩,食用菌生产面积100亩,苗木花卉面积1000亩。全镇有各类专业户1100户,非农产业比较发达,个私经济比较活跃。200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61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8元,城郊型农林业初具雏形。

3.3科技支撑条件

合肥市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由于本项目地理上紧靠合肥,可十分方便的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取得联系,优先引进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建立科技经济合作关系。该镇与省农科院、合肥市园林局等单位长期保持合作关系,有关专家经常来指导和培训,获得苗木等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对促进农林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镇本身也有一支自有的技术队伍,此外,经过多年来农林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普及,郊区农民已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很浓。

3.4项目实施区地理环境

安徽水生植物生态园选址于合肥市长丰县三十头镇,规划区域面积14000亩。

规划区地理位置优越,依路傍水,地形小有起伏,有利于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生态林业和旅游景观。目前开发建设基础虽较差,但给按照新的思路重新规划建设带来了便利。

合肥市长丰县三十头镇具有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工作基础与资源条件,规划区内土壤水质条件良好,距市中心较近,交通优势明显。

项目选址于合肥市长丰县三十头镇,具有充分的发展条件和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