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秋实--输血科管理--BGH设计室

王秋实--输血科管理--BGH设计室

浅谈输血科管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输血科王秋实

输血科(血库)工作内容

?向血站预约血液成分库

?向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对临床输血申请审核,对血液标本进行复核

?参与输血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负责制定临床用血计划

?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科研

?对临床合理用血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机构的设置

?输血科根据卫生部卫医发[2000]184号“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总则第四条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

l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

l协同临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

l确定年输血品种和数量,分析研究和处理不良反

应与并发症。

人员的设置

?数量:输血科(血库)的规模可根据医院床位数或医院年用血量及救治患者对象来决定。一般人员与床位之比为1:100~150。

?技术职称都应该是具备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并有专业技术职称。三级医院至少配备一名主任医(技)师;二级医院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医(技)师以上人员;其他各级医院输血科(血库)至少配备一名医学专业人员。

房屋设置

?房屋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清洁干燥,大小至少应具备充足的工作空间。

?业务用房布局合理,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

?贮血室设发血窗,配血室设血标本接收窗(二者不使用同一窗口)

?设置在远离污染源的区域,业务与行政区域分开,应设置在邻近用血较多的手术室或病区

?业务用房的面积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

设备

?一般有4~60C 贮血冰箱

?-300C低温冰箱

?显微镜

?台式离心机

?370C和560C水浴箱

?各种规格的离心机

?实验室常规配置等。

?室内安装紫外灯或其他消毒设施

?《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规定了临床用血原则

?规定了违反献血法的法律责任ü行政责任

ü民事责任

ü刑事责任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意义

l制定临床输血相关的质量,保证临床输血治疗

的安全、及时、有效

l持续改进,提高临床输血工作质量;

l为可能发生的因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的处理留

取证据

l为输血工作的回顾性总结留取资料,促进输血

科研的发展。

输血科的文件管理(一)

规章制度

?输血科(血库)岗位工作制度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标本的接受、报告的发出、人员、环境、行为等要求)

?输血科(血库)安全管理制度

?血液管理制度(血液交接、发放、储存、报废等内容)

?输血科(血库)人员培训制度

?差错事故处理、登记、报告制度

?经输血传播疾病登记报告制度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试剂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鉴定、校准制度

输血科的文件管理(二)

标准操作规程(SOP)

?输血前血标本采集、送检操作规程

?具体试验的操作规程(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抗体鉴定有关试验)

?血液贮存、发放操作规程

?血液治疗有关的操作规程

?特殊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自身输血操作规程(三种类型)

?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和处理操作规程

?消毒隔离、医用垃圾处理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准、检定操作规程

?设备、环境等消毒处理操作规程

输血科的文件管理(三):记录

?质量控制记录

?环境监测记录

?仪器设备监测记录

?血液报废登记记录

?差错记录及处理记录

?输血传染病报告登记表

?临床合理用血检查记录

?血液出入库记录

?供血者及患者标本采集、接收、保存记录?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记录

?贮血冰箱温度记录

?特殊检查结果登记

记录

?临床用血记录

l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

l临床输血申请单

l领血单

l输血记录单

l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l输血反应处理记录

血液储存和接收

?应严格按照不同保养液要求的期限保存血液,发现质量可疑时,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

?血液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确认

?血液按不同品种、血型、规格和采血日期分别存放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标识

?按血液制品各自所要求的温度贮存

?必须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输血申请

?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经上级医师审签后同血样本一起提前呈交输血科。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对于手术用血应事先做好计划。对输血量及所需各种成分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要严格掌握。

?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HCV)、梅毒抗体(RPR)、艾滋病抗体(HIV)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输血的申请

?患者需要输血时,医生应向家属讲清输血的利弊,与患者共同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后,方可输血。

?输血治疗同意书临床医生在给病人输注血液及成分血前,必须与病人及其家属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

l血液来源

l所做的检测试验

l输血后可能传播的疾病和并发症

l以及当前输血的必要性和输血后的危险性等。

?病人及其家属充分权衡利弊,征得同意后,才能实施输血治疗。

配血标本管理

?试验要求血清和血浆都可用于血交叉试验和抗体检测,最好是血清标本,标本使用限制在3天内含有肝素等抗凝标本可用凝血酶或硫酸鱼精蛋白处理使其凝集析出血清。

?允许通过静脉输液口采集标本,但必须丢弃受残留静脉输液影响的前5ml标本。

?一般不允许使用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试验前后必须作溶血程度的比较。

?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的所有资料必须填写清楚并完全符合,否则应重抽标本。

?对所有用过的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必须在1-6C冰箱至少保存7天,所有试验都必须保证观察和记录同时进行,且记录和资料都必须至少保存5年。

配血标本的管理

ü一位医护人员不能同时采集两位患者的血标本(存在血样注入到错误试管中的危险)

ü血标本要能代表患者当前免疫学状态

ü必须使用不抗凝或EDTA抗凝的血标本,不得使用溶血、稀释的血标

ü配血标本送到输血科后,要有专人接受标本,并检查血量、标本编号、姓名、血型、病房、床号齐全,如有遗漏应拒收。

标本管理

?受血者配血标本和全血复检标本,试验后要放冰箱4-60C 保留7天

?血清标本应放在-200C以下温度保存半年以上,以备患者输血后发生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疾病的追查。

?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40C±20C冰箱保留7天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标准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规输血科(血库)建设,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 第二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诊疗活动和提供其它输血服务的科室。本规是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的基本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规包括医院输血科(血库)科室设置、功能与任务、建筑与设施、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原辅材料、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计算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设立由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规、指导和监督临床用血工作;协调处理临床用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二、科室设置 第五条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应设置输血科、血库或指定相关科室负责。

第六条三级综合医院、年用血量大于5000单位的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未设置输血科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独立血库;二级以下医院应由检验科负责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并参照血库标准进行建设管理。 三、功能与任务 第七条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指导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配合临床实施输血治疗,开展输血科研与教学。 血库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推广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 第八条根据临床用血需要,制定用血计划,定期向供血机构申报用血计划,做好血液储存、发放工作。 第九条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的要求,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清抗体筛选和输血相关实验室诊断。 第十条对输血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血液质量控制。 第十一条负责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临床输血疗效的评估,建立临床输血预警系统。 第十二条及时向供血机构反馈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第十三条做好无偿献血、互助献血、临床用血政策的宣传,并配合做好相关事宜。

输血科质量管理小组岗位职责

Xxx人民医院输血科质量监督员岗位职责 一、质量监督员:xx 二、质量监督员岗位职责 1.质量监督员是忠诚的质量卫士,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服务临床”的质量观。坚持原则,密切联系群众,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工作积极主动,尽职守责,不断进取,锐意创新,熟练掌握输血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执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定、标准和制度,热爱并胜任本职工作。 2.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3.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与评价。 4.负责对输血科工作人员资质、胜任工作的能力、工作状态、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负责对仪器、设备、衡器的状态、使用、维护、保养、校验、检定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6.负责对试剂、物料的验收、入库、保管及冰箱温度记录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7.负责对血样的采集、送检、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查、血液的入库、核对、储存、发放、运输、质量检查、标本及血袋的保留、冰箱温度记录、冰箱消毒记录等全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督,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8.负责对实验方法、执行标准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9.负责监督检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制度、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与落实情况。 10.负责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制度、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定期审核,评审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11.负责对科室各种记录进行日常监督与检查,负责年终各种资料的审核与验收,验收合格,填写“验收合格单”,并将资料移交档案室保存。 12.负责科室内部和科室之间的信息沟通工作。 13.负责受血者和用血科室满意度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统计结果上报科主任。 14.负责对实验室消毒情况、医疗废物消毒、毁形、处理情况进行日常监督与检查。 15.监督检查中发现严重质量问题,有建议暂停工作的权利,并及时向科主任或上级领导汇报,作好记录。 16.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质量管理专业会议和学术交流。 17.负责完成科主任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 1、输血科(血库)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血液入库、储存、出库、配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开展工作,保证本院的用血安全。 3、输血科(血库)有职责和义务向临床医师提供输注血液和血液成份的咨询意见或建议,参与指导和协助临床的输血和对输血反应的处理。 4、临床需要输血、配血,应由经治医师提交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的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需要保存期短的血液或其他血液成分(洗涤红细胞、机采血小板等),应提前三天通知输血科(血库),抢救用血立即定型和配血并保持联系。(急诊输血除外) 5、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完成后,仔细填写交叉配血报告单并详细核对结果,保留标本7天以上。 6、临床采血时应该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严防采错血标本;标本送检中应严防损坏或污染。 7、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并做到科学、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病人如有输血反应。应立即分析原因;对疑难血型定型及交叉配血有问题,应及时进行复查、处理。 8、输血科(血库)应定期用紫外线消毒,严防输血感染。 9、做好对受血者输血前如乙肝、丙肝、梅毒和HIV等必检项目的检测。 10、做好各项室内质控工作,维护血库冰箱良好运行状态,确保血液的质量。 1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日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12、按A、B、O、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13、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 1、上班严肃认真,思想集中,不高声谈笑,不脱岗,不窜岗,仪表端正,挂牌服务,室内整洁,秩序优良。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 3、血液从血站领取后必须及时核对血型、血量、采血时间及检查血液质量(如溶血等)等,并逐项填入登记本,分类放入血库专用冰箱。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收、发时做到耐心、仔细,做好各类检查和登记,

输血科管理制度

输血科管理制度目录1-2 1、输血科工作制度 2、临床输血全过程管理制度4 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5 4、输血相容性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13 5、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15 6、输血科交接班及值班制度17 7、急诊输血管理制度19 8、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20 9、Rh(D)阴性输血管理制度22 10、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制度24 11、输血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25 12、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26 13、血液及血液制品入库制度29 14、血液储存质量管理制度30 15、血液报废管理制度33 16、信息反馈制度35 17、贮存式自身输血管理制度36 18、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40 19、配血管理制度42 20、交叉配血复核制度43 21、标本接收制度45 22、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46 23、标本管理制度47-51 24、输血科人员技能培训考核制度52 25、实习生、进修生管理制度53 26、仪器设备管理制度54 27、输血科试剂采购及使用管理制度55 28、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57 29、消毒工作制度58 30、档案管理制度59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 页3 页页页页页页页

31、输血科垃圾管理制度60 32、输血科考勤制度63页 33、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64页 34、输血科临床输血全程监控工作制度67页 35、临床输血会诊制度71页输血科工作制度 1、接受标本做到二不收(血样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科别、姓名、年龄、床号不清不收)。 2、交叉配血时严格执行“四查”、“五对”(四查:查科别、查床号、查病人姓名、查血型。五对:对血型、对住院号、对血量、对采血日期、对交叉结果)。 3、库存血液制品应做到“六不发”(血型不符不发、血液过期不发、溶血不发、有凝块不发、有可疑污染及血袋破损不发、交叉可疑者不发)。 4、实验操作时必须严肃认真。 5、有疑问的血液制品,必须将其另放别处,并贴好明显醒目的标识。 6、工作人员发现问题时,必须及时向科主任汇报,不得延误。 7、临床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相关信息。 8、血液储存期间禁止开袋。 9、血液出库后原则上不许退回,如出库未超过30 分钟,经输血科负责人同意并签字备案后方可退回。 二. 临床输血全过程管理制度 一、临床标本采集、送检操作制度 1 血样采集 1.1 采集前,采血护士确认患者的申请单,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

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制度 一、输血科(血库)是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直接实施医院输血管理、监督、检测的临床科室,全面负责血液质量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输血科(血库)各项工作制度:(1)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2)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和报告制度;(3)样品登记、各种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4)血液储存、运输、发放制度;(5)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职业暴露应急制度;(6)差错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7)污物处理制度;(8)血液报废制度;(9)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保养制度;(10)检验报告结果保密制度;(11)血液及血液成分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12)工作环节查对、交接班制度;(13)消毒制度;(14)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及备案制度等。 三、输血科(血库)建立完整的实验和仪器标准操作规程:(1)血液入库、贮存、发放规程;(2)血样采集和送检规程;(3)临床输血检测操作规程;(4)仪器使用操作规程;(5)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6)应急预案;等。 四、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树立高度的血液质量管理和输血安全意识,加强业务技能,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医院制定的《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和《输血科标准操作程序》开展工作,保证用血安全。

五、输血科(血库)有职责和义务向临床医师提供输注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咨询意见或建议,参与指导和协助临床输血和对输血反应的处理。 六、医院统一使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血站供应的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对血站供应的血液做好核查工作;核查内容如下:(1)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2)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3)血液品种;(4)采血日期及时间;(5)有效期及时间;(6)血袋编号(或条形码);(7)储存条件;(8)血袋是否破损、血液是否存在凝块、溶血、气泡等。 血液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应拒领拒收。 七、对入库血液应及时做好登记,登记时必须核对血型、血量、采血时间及血液质量检查,并按血型、种类、时间有序存放在血液专用冰箱内,所备各型血液及血液制品,应有明显标志;定期检查储存血液的质量,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八、发放血液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同时检查血液质量包括外观及内在的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血液一律不得出库;各科室应由医护人员取血,并配备专用血液运输箱贮存、运输血液,严格遵守《xx市医疗机构血液冷链管理技术规范》要求;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得退回。 九、在接收标本时要认真核查、签字。核查申请单上各项内容是否填写完整,号码是否一致。必须保证标本准确可

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规范输血科(血库)建设,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诊疗活动和提供其它输血服务的科室。本规范是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的基本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规范包括医院输血科(血库)科室设置、功能与任务、建筑与设施、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原辅材料、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计算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设立由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导和监督临床用血工作;协调处理临床用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二、科室设置 血库或指应设置输血科、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业务,第五条.

定相关科室负责。 第六条三级综合医院、年用血量大于5000单位的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未设置输血科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独立血库;二级以下医院应由检验科负责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并参照血库标准进行建设管理。 三、功能与任务 第七条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指导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配合临床实施输血治疗,开展输血科研与教学。 血库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推广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 第八条根据临床用血需要,制定用血计划,定期向供血机构申报用血计划,做好血液储存、发放工作。 第九条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清抗体筛选和输血相关实验室诊断。第十条对输血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血液质量控制。 第十一条负责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临床输血疗效的评估,建立临床输血预警系统。 第十二条及时向供血机构反馈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第十三条做好无偿献血、互助献血、临床用血政策的宣传,并配合做好相关事宜。.

输血科管理制度汇编

输血科管理制度 目录 1-2页 1、输血科工作制度3页 2、临床输血全过程管理制度 4页 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5页 4、输血相容性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 13页 5、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15页 6、输血科交接班及值班制度 17页 7、急诊输血管理制度 19页 8、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 20页 9、Rh(D)阴性输血管理制度 22页 10、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制度 24页 11、输血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25页 12、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 26页 13、血液及血液制品入库制度 29页 14、血液储存质量管理制度 30页 15、血液报废管理制度 33页 16、信息反馈制度 35页 17、贮存式自身输血管理制度 36页 18、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40页 19、配血管理制度 42页 20、交叉配血复核制度 43页 21、标本接收制度 45页 22、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 46页 23、标本管理制度 47-51页 24、输血科人员技能培训考核制度 52页 25、实习生、进修生管理制度 53页 26、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54页 27、输血科试剂采购及使用管理制度 55页 28、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 57页 29、消毒工作制度 58页 30、档案管理制度 59页 31、输血科垃圾管理制度 60页 32、输血科考勤制度 63页 33、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 64页

34、输血科临床输血全程监控工作制度 67页 35、临床输血会诊制度 71页 一. 输血科工作制度 1、接受标本做到二不收(血样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科别、、年龄、床号不清不收)。

输血科质量手册.doc

目的: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按输血科质量目标完成任务。 1.按照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本院医疗需要, 定期向当地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申报用血计划,贮备一定数量的血液,确保临床医疗用血的需求。为临床提供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及相关的血清学实验诊断的服务。 2.根据临床的用血申请,提供合格血液和血液成分。 3.进行受血者输血前相关实验室检查。 4.开展自身输血。 5.开展血液治疗。 6.向临床医生提供输血技术指导和咨询,协助某些相关疑难疾病的 诊断,参加临床会诊。 7.结合临床开展输血医学科学研究,推广应用输血新技术。 8.教学。 9.宣传和动员无偿献血。 10.接受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的专业技术指导。

输血科质量方针 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为临床提供输血技术指导和优质服务,为患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和血液成分,确保输血和血液治疗及时、安全、有效。 输血科质量目标 1.输血前受血者检验项目的漏检率为0 2.ABO及RhD血型鉴定差错率为0 3.交叉配血符合率为100% 4.配血标本交接、留样标本差错率为0 5.抗体筛查率为100% 6.各种试验报告单合格率100% 7.输血不良反应率<1% 8.血液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1%,死亡率为0

1.目的:落实《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输血技术规范》、《献血法》 保证我院临床合理用血、安全用血,根据国家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要求成立乌海市人民医院输血委员会。 2.范围:临床科室和输血科。 3.负责人:输血科及临床科室负责人。 4.组成:输血委员会是以学术为主,兼有管理任务的咨询机构。根 据其工作性质和任务及卫生行政部门指示由院长担任输血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外科、内科、手麻科、妇产科、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的负责同志担任委员。 5.乌海市人民医院输血委员会,由下列单位负责人组成: 主任:郭岩 副主任:韩旭 委员:刘永明、张登晓、白红、苑海明、胡启翔、李永胜、闫道普、吴玲祥、王天巨、郑锦萍、张明、熊志强、王文明、李官印、赵秀玲、刘丽、谷秀兰、郑夏珍、吕锋、任瑞 6.输血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检验科,办公室的工作由医务处和输血 科负责人担任。 7.输血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全院用血情况,并按要求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输血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输血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输血科技士职责 1、在输血科技师(检验技师)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冰箱的管理,每天观察并登记冰箱温度(每日3 次),血液的储备,血液质量的鉴定。 4、负责冰箱内的消毒工作,并定期对其进行环境监测。 5、严格执行血液的入、出库规范,每月统计一次出入库明细。 6、统计输血后不良反应回报,并上报输血科检验师。 7、做好输血前全套的送检及登记,并管理输血后的标本的存放。 8、严格执行入、出库规章,认真核对和仔细检查,核对种类、数量及质量。 9、参加输血科值班,负责填写输血科各项登记统计表。 10、大力推广成分输血,做临床医师的参谋,以合理利用血液资源,节省病人开支。

输血科技师职责 1、在输血科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指导输血科技士工作。 3、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 4、经常检查血液质量,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做好血液的储备工作。 5、指导或参加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 6、负责药品器材的请领和管理,并及时向科主任反馈消耗状况,以便及时补充。 7、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8、领导输血科人员的业务学习,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9、检查或填写血库各项登记、统计,每月将不良输血反应记录上报医务科。

输血科主管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高职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协助主任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负责仪器的调试、鉴定、操作和维修保养。 3、解决较复杂疑难技术,负责血液质量的检查,开展成分输血和血疗。 4、担任教学,指导和培养技师,解决较疑难的问题,担任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并负责其技术考核。 5、了解国内外专业信息,应用先进技术,开展科研和新业务、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6、参加科室值班。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

对建立健全输血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 输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输血科也是一个新兴的科室。实践证明,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是医院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发展,医院输血科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其成立时间短、底子薄,或者由过去的血库改建而成,其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临床的医疗需要,尤其是三级医院,医院的规模都较大,临床用血量也大,对输血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输血科的建设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现有的输血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血站的,涉及到医院输血科的很少,即使有也只是片面的不成系统的,或者各自为政的〔1〕。根据输血科及临床输血的发展情况,必须建立健全输血科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是血液质量的保证,也是临床输血安全的保证;不仅是提高临床输血水平的关键,也是输血科管理的需要,更是实际工作和输血科发展壮大的需要。输血科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必将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医院的医疗质量、提高输血工作者自身医疗水平、避免医疗事故及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输血科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乃当务之急。 1输血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对于输血科而言,其主要任务是为临床提供合格、安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以及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血型、交叉配血等),以满足临床需要,其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发出的检测报告和血液制品上。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的化验报告,以及安全可靠的血液制品,得到患者和临床的信赖与认可,是输血科建设的核心问题。为保证血液安全,医院输血科应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输血科内部及临床输血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整个流程的质量要求,仅仅靠对标本、试验试剂和血液及制品本身的质量控制是不够的。因为影响最终安全输血的因素很多,诸如医护人员对项目的了解、标本采取过程各环节控制、仪器设备和仪器设施是否符合实验要求、量质溯源、样品管理、检验方法、人员素质、科室环境、试剂和血液质量等等多种因素,为了保证血液及其制品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2].控制范围应涉及标本、标本检验和血液及其制品的全过程,也就是以体系的概念去分析、研究上述质量形成中各项要素(包括直接的与间接的因素)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整体优化的要求处理好各项质量活动的协调和配合。输血科必须掌握质量体系的运行规律,及时分析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注意解决在内外环境变化时体系的适应性问题,使质量体系有效的运行。换言之,按系统学的原理建立起一个质量控制体系,使对可能影响输血安全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管理,使血液及其制品始终保持可靠,并最终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2输血科全面质量体系的构成 按照质量体系的概念,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资源和培训五部分组成。 组织结构即输血科质量控制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业务骨干及重要室组负责人任组员。输血科组织结构的本质是本科职工的分工协作关系,目的是为了实现质量方针、目标、内涵在职、责、权方面的结构系统。组织结构对输血科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人员明确规定其责任、权限的关系,从整体的角度正确处理输血科上下级和同级之间职权关系,把质量职权合理分配到各个层次及部分,明确规定不同部分、不同人员的个体职权,建立起集中统一、步调一致、协调配合的质量职权结构(制定每个岗位职责范围)。 、程序输血科为了保证组织结构按预定要求正常进行,除了要进行纵横向的协调设计外,程序或管理标准的设计也非常必要。程序性文件是输血科人员工作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明确规定与某一程序文件对应的工作由哪个部门去做,是谁去做,怎样做,使用何种设备,需要何种环境条件下去做等等。程序有管理性的和技术的两种,一般所说的程序性文件都是指管理性的,即质量体系文件(输

输血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输血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文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制定本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在医院感染科指导下,由专人负责输血科医疗废物的处理与管 理。不得让病人或家属自行处理各种污物。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实施由院感科、总务科、护理部进行统一监督管理。 2、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要严格分开,不能混放;医疗废物应分类 收集(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不得露天存放,暂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3、科室产生的生活垃圾,放入专用黑色塑料袋,由保洁员集中送 垃圾站,交总务科集中处理。 4、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棉球、棉签、 引流棉条、一次性使用的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等)放入专用的黄色塑料袋内。扎紧封闭,并粘贴明显标识,由保洁员按规定送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 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如:安瓿、注射针头、头皮针、采血针、输液器针头、手术刀、玻璃试管、载玻片等)放置在锐器盒或者防渗漏的容器内,并粘贴标识,由保洁员按规定送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

5、血袋的处理:各病区、手术室在给病人输血完毕后,在4o C冰 箱保留血袋二十四小时。装入黄色专用塑料袋,送至血库。每 周一、三、五血库按照血液制品发出和回收的时间,诼个核对,计算回收血袋个数并记录在专用登记本上。最终用剪刀把血袋 毁形并和感染性废物一起处理,并登记。 6、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7、 8、 9、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10、 11、 12、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和流程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一、临床输血申请 1、经治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 输血、自体输血和血液治疗等,对患者实施临床输血治疗。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直系亲属说明输注同种异体血液制剂的不良 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相关性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直系亲属的同意后,并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上双方全名签字,入病历永久保存备查。 3、输血前应检查感染性指标乙肝两对半、艾滋抗体、梅毒试验、丙肝抗体共八项。 4、对平诊患者择期手术者,应申报用血计划,在规定时间送达输血科,以便备血,经治 医师应动员患者自身储血或亲友互助献血,自身储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储血事宜,互助献血登记表由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填写,输血科(血库)审核签字,到血站或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输血申请单的填写 (1)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准确、清楚填写内容,不得缺项。 (2)用血者感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填写用“阴性”、“阳性”或“阴性(-)”、“阳性(+ )”表示。 (3) “临床输血申请单”必须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核准并全名签字。 6、患者1次用血或备血超过1600ml时,经治医生要履行报批手续。 7、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血浆: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开具处方至输血科划价缴费,输血科见缴费处方后 溶解血浆,溶解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血小板、冷沉淀及其它特殊血液制剂: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开具处方;申请单 连同受血者血样送至输血科,处方划价缴费后送至输血科,由输血科负责与中心血站联系, 血液送达输血科检验合格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注:单独输注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血液制剂一次住院第一次输注需抽取1管EDTA 抗凝标本连同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复检血型)。 二、受血者血样的采集与送检 采集: 1、确定患者输血后,2名医护人员(至少有一名注册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在病床 旁核对患者有关信息后,采集血样。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采集、送检、接收登记、储存、无害化处理) 1 目的 有效地指导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标本适用的检验范围 适用于ABO血型和交叉配血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3 职责 3.1 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门诊病人标本由检验科人员采集。因此,必须使临床医护人员明确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标本采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检验人员有义务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中的相关问题和向临床提供检验此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保存条件,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等。 3.2 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标本的运送应由患者亲自或医护人员承担。 3.3 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检验后血液标本由检验人员或检验科卫生员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 工作程序 4.1 患者准备 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为了保证正确的标本采集,医护人员应根据血液检验项目的目的,口头和书面指导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4.2 对项目申请者的指导 申请者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的目的,血样不能溶血。 4.3 申请单的填写 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申请单的填写时,必须注意:①临床医生:应完整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字迹必须清楚,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采集标本的时间、申请检查的实验项目及特殊说明。②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填写的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③检验人员:必须在收到临床医生书面的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④检验申请单及检验结果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4.4 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标本的容器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

对建立健全输血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输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输血科也是一个新兴的科室。实践证明,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是医院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发展,医院输血科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其成立时间短、底子薄,或者由过去的血库改建而成,其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临床的医疗需要,尤其是三级医院,医院的规模都较大,临床用血量也大,对输血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输血科的建设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现有的输血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血站的,涉及到医院输血科的很少,即使有也只是片面的不成系统的,或者各自为政的〔1〕。根据输血科及临床输血的发展情况,必须建立健全输血科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是血液质量的保证,也是临床输血安全的保证;不仅是提高临床输血水平的关键,也是输血科管理的需要,更是实际工作和输血科发展壮大的需要。输血科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必将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医院的医疗质量、提高输血工作者自身医疗水平、避免医疗事故及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输血科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乃当务之急。 1输血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对于输血科而言,其主要任务是为临床提供合格、安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以及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血型、交叉配血等),以满足临床需要,其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发出的检测报告和血液制品上。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的化验报告,以及安全可靠的血液制品,得到患者和临床的信赖与认可,是输血科建设的核心问题。为保证血液安全,医院输血科应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输血科内部及临床输血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整个流程的质量要求,仅仅靠对标本、试验试剂和血液及制品本身的质量控制是不够的。因为影响最终安全输血的因素很多,诸如医护人员对项目的了解、标本采取过程各环节控制、仪器设备和仪器设施是否符合实验要求、量质溯源、样品管理、检验方法、人员素质、科室环境、试剂和血液质量等等多种因素,为了保证血液及其制品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2].控制X围应涉及标本、标本检验和血液及其制品的全过程,也就是以体系的概念去分析、研究上述质量形成中各项要素(包括直接的与间接的因素)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整体优化的要求处理好各项质量活动的协调和配合。输血科必须掌握质量体系的运行规律,及时分析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注意解决在内外环境变化时体系的适应性问题,使质量体系有效的运行。换言之,按系统学的原理建立起一个质量控制体系,使对可能影响输血安全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管理,使血液及其制品始终保持可靠,并最终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2输血科全面质量体系的构成 按照质量体系的概念,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资源和培训五部分组成。 2.1组织结构即输血科质量控制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业务骨干及重要室组负责人任组员。输血科组织结构的本质是本科职工的分工协作关系,目的是为了实现质量方针、目标、内涵在职、责、权方面的结构系统。组织结构对输血科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人员明确规定其责任、权限的关系,从整体的角度正确处理输血科上下级和同级之间职权关系,把质量职权合理分配到各个层次及部分,明确规定不同部分、不同人员的个体职权,建立起集中统一、步调一致、协调配合的质量职权结构(制定每个岗位职责X围)。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在血站管理中的应用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在血站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5-16T12:16:05.5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作者:韩明 [导读]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输血事业也得到了很快发展,各级采供血机构日趋完善。(甘肃省酒泉市中心血站;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目的:分析了影响血站质量控制管理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全面加强血站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加强血站质控管理,提高血液质量,保证安全输血。切实把握影响质量因素的各个主要环节,一定能确保血源安全。结果:通过实施血站全面质量控制管理,输血质量关键指标得到了控制,取得了有效的成绩。结论:无偿献血制度的建立确保了血源质量,新方法、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使当今的临床输血进入到高科技、高针对性、高安全的成分输血阶段,血液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正在进一步提高。【关键词】血站;血液;质量控制;安全;输血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输血事业也得到了很快发展,各级采供血机构日趋完善,为了临床医疗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血站管理,特别是血液质量管理仍是各级采供血机构急需加强的重要环节。了适应新时代人们对血液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血站把质量管理体系纳入采供血管理中,吸取国内外在血液管理上的先进经验,起草了一系列文件,规范了各项操作,为我站的采供血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在此仅就血站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与安全输血谈一谈自己初浅的体会。1加强血源管理是保障安全输血的首要环节:选定低危献血人群,把好源头关,要求献血员采血前进行初检,合格后才能采集全血,然后取样复检。检验科必须进行室内质控和参加室间质评,使用酶联免疫检测项目必须使用酶标仪检测并打印报告结果。最好使用自动加样及全自动酶免.要全面实施自愿无偿献血和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控制输血传染病源头的无偿献血;严格筛选血源,对献血者既往史调查、体格检查和严格的血液检验,必须采取以上综合性的措施,通过这些努力才能进一步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使血液安全性不断提高。 1.1血液采集:1.1.1 采血环境:由于采血环境对献血的影响很大,一个脏乱、人员拥挤的环境不仅影响到献血本人的心情,也会影响到血液的质量,为此本血站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了《环境控制程序>,规范了对采血环境进行控制的各项操作,比如采血车的定期无菌消毒,采血人员手指的无菌检测等相关作业指导书. 1.1.2采血技术:对每一位工作人员在采血中的一针率、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率,在采血而造成的血液报废率进行定期统计分析。从中查找相关原因,及时采取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不断改进采血技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以及由此引起的不良反应。 1.1.3 血液制备:血液成分的应用是现代输血医学的一大进步,成分血的种类和质量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血站的水平,为了确保我站成分血的质量,我们对成分血在制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并不断改进新技术、新工艺,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需要。保证我站成分血的制备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2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强血液检测质量,确保输血安全。 2.1血液检测与保存:血液保存系统及检验试剂的保存设备应带报警器或实行24小时温度监控系统监控,遇断电等引起温度异常自动报警.实行人工与电脑监控相结合的温度巡查记录,保障血液及试剂在最佳温度保存。规范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材,力求切断任何传染途径,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在采供血所有环节,包括血液采集、血液检验、血液成分制备和血液制品的保存等实施规范化管理和操作,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进一步减少经输血传播疾病,提高输血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血站和输血科(血库)不得发出未标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有效期、采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的血液[2]。 2.2要积极参加各种室内、室间质控,因为质控可直接反映科室质量情况及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对每次返回的室间质控结果要认真讨论,不足之处要吸取教训,不断总结学习,室内质控要专人负责,记录详细。对在血液检验中使用的试剂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监督。其次每批试剂在使用前由质控科进行批批检定,以防止试剂由于运输、保存不当导致的不合格。 2.3检测的质量管理包括试剂、仪器、人员和检测的室内质控及室间质量评估,只有做好检测的质量管理,才能在所使用的技术、试剂和仪器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理想可靠的检测结果,将所有应该能检出的病毒阳性血液检出并排除在外。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检测项目,在严格质量控制系统下,做好血液的筛选、复检工作。以消除人工操作造成的各种误差的可能性。从献血者登记到血液发到临床要经过几十个环节,各环节相互制约。通过写你所做,做你所写的原则,建立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标准操作规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 2.4做好输血技术培训: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输血医学已成为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加强输血技术的培训,更新观念,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是做好输血管理、保障输血安全的最基本的工作。要熟练掌握现代输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在实施临床输血工作时,真正做到合理、安全。2.5强化法律意识,健全管理组织:输血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而且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许多差错事故工作人员淡薄的法制观念、不规范操作及不尽如人意的服务态度,要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血,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如《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进行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制定恰当的临床输血指南,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3]。 总之,为了尽快适应 WTO对各级采供血机构的更新要求,更好地保证血液质量,使所有受血者用上放心的血液,使血液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在血站管理中实行质量管理体系必将进一步改善血站的采供血服务,更好地迎接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方祥.临床医师应该熟悉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J].重庆医学,2006,33(12):1076。 [2] 陈平.从产品质量责任角度研究输血的风险防范与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2(3):57—58_ [3] 刘传江.加强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03—3803.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 制度大全_1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制度大全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须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须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立即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立即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现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立即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立即报告科主任请求援助。 8.输血科(血库)必须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下班前必须关闭所有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除隐患。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进行消防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保卫处(科)和119。 学科职责学院职责安全职责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输血科管理制度岗位职责

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在院长或分管院长领导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负责对全院临床输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杜绝临床输血事故发生。 2.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4.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 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6.提倡成分输血,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临床输血疗效。 7.加强职工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严防责任事故发生。 8.执行用血审批制度及统计上报制度。 9.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会议,及时通报输血管理工作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及时整改。 10.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总结会,对输血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临床输血制度 为了使临床输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临床输血必须在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 3.临床输血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4.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5.输血科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6.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7.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8.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后,向输血科申请备血。 9.输血科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 10.输血科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适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11.认真做好血液收领、发放、质量检查和发放前核对工作。 12.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七查”指:①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②献血者条形码号;③献血者血型;④血液品种;⑤采血日期及效期;⑥储存条件;⑦输血器材质量。“八对”指:①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②病案号、住院号;③病室、床号;④病人血型; ⑤配血结果;⑥献血者血袋号;⑦血液品种;⑧血量。“九不用”指:①标签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