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的含义

1.传统的解释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史混在一起的。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凯尔森)

(3)讲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粉卡,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4)讲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的分配活动。(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独存在的,政治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各个阶级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地表现为政治斗争,因而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这里的阶级不仅包括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地说,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任何阶级是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无论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还是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存在于解决,都是

通过政治权力实现的。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政治活动是科学、艺术。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扩大自己,如何争取同盟者,如何打击敌人的一种艺术。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尽管其错综复杂,但人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和掌握政治,发现和把握其规律,从而自觉运用政治中的规律来达到人们的目的。

3.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运用公共权力来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学的内容结构(研究范围)

1.政治学基本理论;

2.政治思想;

3.政治制度;

4.公共行政;

5.国际政治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1.科学性:体现在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它从人们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出发来考察政治现象,从政治的内在矛盾和矛盾运动入手,使它能够客观地、现实地揭示政治的本质,揭示政治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运动规律,从而实现对政治认识的深刻性。

2.阶级性:体现在它属于无产阶级的政治观。

公开宣布以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依托,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实践服务。他知道这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和政治建设,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也是人类解放运动的指南。

3.革命性: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本质是批判的。认为政治现象与其他一切现象一样,遵

循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并不满足于解释政治现象,而着眼于改造社会政治,从而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把握政治发展规律,积极从事政治活动,推动社会政治和历史的发展。

4.实践性:表现在它来源于人类的实际政治活动。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创始人科学地考察,分析和总结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政治实践活动,尤其是无产阶级政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创立的。它强调理论转过来为时间服务,并不断通过新的实践来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的学说。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要求辩证地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考察政治现象,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探索政治发展的动因,之处政治活动与社会物质存在之间的矛盾和内在联系。他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揭示政治现象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它具体包括以下几项主要方法: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研究任何政治问题,都必须把它置于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范围内进行考察,联系他们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环境来分析。

2.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即在研究政治现象时,不能凭借主观设定的模式,必须从具体的问题入手,逐步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然后再用其指导实践。

3.理论联系实际。即要紧密联系活生生的政治现象,尤其是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使政治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使其丰富和完善。

4.阶级分析。在考察阶级社会中的任何政治现象时,都应找出它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上深刻揭示政治现象的阶级本质。

5.经济分析,从政治归根结底是经济的的反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政治生活这一基本点出发,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规律性。

6.调查研究。通过考察了解客观情况,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获取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应有的结论的方法。

在上述方法原则的指导下,政治学研究还需要采取具体的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主张政治理论可以通过历史的证据来证明,历史证据提供了在各种不同背景下考察不同政治现象的机会。重视政治史料的手机和政治历史的描述。

2.制度研究法。以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注重对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政治组织的正式机构的研究。

3.比较研究法。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4.结构—功能研究法。主要是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

5.政治哲学研究法。以哲学的思辨方法,在原有的政治思想研究成就基础上进行解释和评价。

6.行为主义研究法

7.社会学研究法

8.心理研究法

9.政治系统分析法

10.政治沟通分析法

六、政治学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2.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政治现象。

3.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

4.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5.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国家

一、国家的起源

1.自然生成论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他认为国家的生成来自于人类的自然的天性,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共同体,从家庭,村落自然发展起来的,由于人类有过共同生活的合群的天性,自然趋向于城邦(国家)生活。

2.君权神创论。

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神(天,上帝)。

君主是依靠神的意志来行驶权力,治理国家的。(中国古代的神权思想和阿奎那“除上帝外,别无权力”的观点)

神权论纯粹从宗教的观点出发,把剥削阶级说成是神的意志的体现,用来迷惑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本质的认识,反对被压迫人民起来革命。因而它,从来就是反科学的观点。

3.社会契约论。

认为国家不是上帝意志的产物,而是出于原始状态的人们意识到仅凭个人的力量无法或无力应对强大的自然,只有联合起来增强人类整体的力量后,个人的生存才会有保障,个人的利益也才能得以实现,于是为了脱离这种自然状态,人们就互相订立一种契约,组成了国家(洛克)。

契约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非科学的理论,不但他们所说的自然状态只是一种臆测和假设,而且众人缔约建立国家也是不可能的。但其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

4.暴力征服论。

认为国家是通过暴力的掠夺和征服而产生的。它起源于原始部落之间的暴力冲突,是强盛的原始部落借助暴力对较弱的原始部落进行掠夺,征服和兼并的结果。(杜林、巩普洛维赤、考茨基)。

包理论是缺乏说服力的。抹杀国家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暴力在一定条件下对国家的形成起过促进作用,但它不是国家产生的原因。如果没有内部的经济发展要求,单纯的暴力是不会产生国家的。考茨基认为阶级,国家及剥削是侵略战争的结果,要害在于否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二、国家的概念(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1.把国家解释为社会共同体或联合体。

2.把国家解释为社会管理的组织。

3.把国家解释为是由领土、人民、主权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国家三要素说)错误在于不承认国家的阶级实质。

4.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它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

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消灭二自行消亡。

(2)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表明国家的本质。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认为国家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依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起来的。(3)国家是个机器

它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就是国家机构。任何社会组织都有一定的机构,即组织体系。国家具有公共权力,是其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4)定义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主权和政府所构成的,以社会公共权威为基础进行维持和运作的,为维护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阶级利益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

三、国家权力

1.定义: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2.特性:

(1)强制力的垄断性。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自从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权力就垄断了有组织地、系统地使用强制力的合法性,不在允许其他形式的暴力组织的合法存在。

(2)普遍的约束力。国家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对全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即不反对被统治阶级成员具有约束力。统治阶级的内部成员也要在国家权力的约束之下。

(3)主权性。主权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属性,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一个国家失去了主权,实际上也就不成其为独立的国家。国家主权是统治阶级转正的全权在政治、法律上的表现。

四、国家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政治组织,是为统

治阶级服务的,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本质是阶级统治。具有以下特征:

1.国家是代表整个统治阶级来讲实行阶级统治的,是统治阶级共同体的意志和利益的表现。

2.国家的阶级统治要靠暴力来实现。国家只有借助暴力才能强迫人们服从国家意志,从而有效地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

3.国家实际上是以第三者的面目出现来实施阶级统治。在社会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对立中,国家是以第三种力量,以整个社会的代表的面目出现的。也就是说,国家是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并驾驭社会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要代表公共利益而非特殊阶级的利益,才能取得“合法性”的通知。

五、国家与社会

马克思主义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国家的基础。社会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国家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没有社会就没有国家,也就没有国家观念。国家受到客观的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的性质也就决定了国家的性质。

1.首先,要认识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国家具有两重性。

国家在本质上服务于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在形式上服务于整个社会。

2.其次,要认识到现代社会中,国家的存在仍然是必要的。

一方面,国家与社会是相互合作协调,国家不能包揽社会的所有事务,社会也不能离开国家而完全独立自治。

另一方面,国家也社会又是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国家实施对社会的有效管理,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社会通过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

六、国家的职能

1.定义: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2.国家职能类型划分:

(1)按国家职能的行驶领域,国家职能可划分为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指国家要进行社会控制,保持社会的政治秩序与安定,以求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二者是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和平时期内部职能占主要地位,战争时期外部职能占主要地位。

(2)按国家职能行使的范围,可划分为有限职能和无限职能

有限职能一般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职能:一般来说它仅仅是管理社会的共同性利益要求和公共性的利益要求;无限职能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职能,国家对于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和一切内容进行全面的管理。

(3)从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的角度来划分,国家的内部职能可划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政治只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有时又叫镇压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本质要求的实现途径,体现国家的公共性质,代表公共利益进行社会管理。

二者关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政治职能有赖于社会职能而实现,政治职能的事实要靠社会职能的履行来提供大量的物质基础和合法性基础。国家只有通过社会职能处理好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缓和冲突,发展经济,才能保证自己的政治统治。

社会职能蕴含政治活动,社会职能的时时,需要正之争能的保障来提供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环境。国家只有通过政治职能的有效发挥,保持社会稳定的秩序,才能更加有效地实施社会职能。

两者相互依存但也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七、国家的消亡

1.历史必然性:国家是阶级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随着阶级的消亡,作为解决阶级矛盾的工具的国家就成为社会上不需要的东西而消亡。

2.条件:消灭阶级。不仅要消灭剥削阶级,而且要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彻底铲除阶级产生和存在的一切根源,使阶级及其差别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具备这样条件的社会,就是最高级的人类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3.特点:渐进性和自发性

一、国家的分类

1.亚里士多德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三类: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

2.按照本国政府对对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划分为主权国、部分主权国、殖民地国家。

3.按照地理环境划分为:海洋国、大陆国等等。

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马克思提出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国家的历史类型,是对建立在同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的一切国家和共同特征的概括。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保护什么样的经济基础,表明国家是哪一阶级的统治。

根据马克思的划分标准,可以把人类有史以来的国家相应地划分为:

奴隶制国家:

是奴隶主姐姐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实施奴隶主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维护奴隶主阶级政治特权地位的根本利益,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

1.经济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作为生产劳动者的奴隶。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阶级结构是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奴隶主阶级是生产资料和奴隶的占有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奴隶在经济被剥削,政治上被统治,他们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而已。还有自由民阶级,一般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地位比努力高,但是也受到奴隶主的剥削,

2.内部职能;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利用暴力镇压,宗教麻痹。

3.外部职能: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以防被别国侵略。

封建制国家

1.在阶级结构中,地主阶级助于统治阶级,农民经济上被剥削,政治上被统治。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压迫农民阶级的统治机器,本质上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专政。

2.在经济模式上,封建制国家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即封建地主占有主要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封建社会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塞回,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有四种土地制度:领主占有制;地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自耕农占有制。前两种为主要形式。

3.封建国家的特征:

(1)通常是君主统治的国家,国家的最高权力为郡主所有(金字塔)

(2)通常是等级制的国家,由此形成了等级特权。

(3)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实现对全社会的政治控制,常常设置为庞大的官僚机构,豢养1庞大的官僚队伍。

(4)对社会实现全面的政治控制,政治组织和社会生活一体化。

4.中西方封建制国家的不同

(1)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分封割据制,中国是中央集权制。

(2)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练组合形式看,西方实行等级制,中国实行官僚制。

(3)从政治文化即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式直接利用宗教,

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

资本主义国家

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的基础上,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目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专政。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两种国家形态。

1.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是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

经济特征是资产阶级在资本四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这一根本利益基础上,用开放市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方式来实现各个资本家和资本家利益集团的利益。

阶级特征是自由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主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并按照自己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实现方式制定各项法令法规和政策。

政治特征是以自由主义方式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即采取扩大政治权利,实行改良,让步等措施的方法。国家制度和政治权力结构方面,一般是采取民主共和制的政治形式,在三权分立原则基础上建立代议制民主制。

在国家职能上,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基本上不直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是起到“守夜人”的作用,维护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2.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

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日益激烈,生产资料更加集中于少数垄断资产阶级之手,形成了垄断阶级的特殊

1(huàn,不客气)

利益。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深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加深并日益激化。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特征为:

(1)垄断财团日益直接而紧密地与国家政权结合起来,控制和操纵者国家政治权力,是国家权力成为垄断资本的赤裸裸的私人工具。这种结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垄断资本家直接进入议会或内阁;二是,垄断资本在幕后通过其道理人操纵社会政治过程和政府决策。

(2)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垄断财团的利益大大超出资本家的个人利益。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从/以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逐步被利益集团和政治统治者集团的利益所侵蚀。

(3)传统的代议制民主的议会在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下降弱化,便于垄断资本集团直接对人民进行控制和统治的行政权力日益扩展和加强,并逐步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

(4)中政府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变“消极国家”为“积极国家”,即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社会、文化全方面干预,强有力地控制和调节社会内外矛盾,从“守夜人”转变为“社会的主宰者”。旨在通过政治权力对社会矛盾的强力干预来调节和维护其统治。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的特殊形式。法西斯国家:

含义: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军事寡头以极权主义、种族主义、扩张主义为理论依据而实行残暴统治和野蛮侵略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危机十分严重,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传统薄弱,革命和进步力量相对弱小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政治军事寡头公然抛弃资本主义民主制以恐怖的极权政治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利益即出现了法西斯国家。

特征:在法西斯独裁和恐怖体制下,法西斯国家一般由国家以军事或准军事的全面控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蔑视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以极端恐怖和残酷的手段,最野蛮的方式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奉行疯狂的对位扩张和侵略政策,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企图以军国主义和战争获得更多的殖民地。(典型代表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他们具有形成和建立法西斯政权特定的历史、经济和文化背景)

福利国家

含义:为了保障和改善社会生活而注重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推行和完善社会福利政

策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最初尝试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后的美国“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发展,在这一矛盾引起的经济危机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斗争的双重压力下,资本主义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采用罗斯福新政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保障社会经济运行,缓和阶级矛盾。

其政策和措施主要有通过国家投资,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使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并扩大就业机会;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节经济关系,尤其是通过国家财政收支和社会福利政策,建立社会福利体系,包括对劳动人民给予较多的补贴和救济等,形成了一整套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经济的运行,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但是它不过是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进一步融合的体现,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维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保证其攫取2巨额利润,同时还和社会阶级矛盾的一种统治方式,它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因而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

权威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进入20世纪60—7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继进入发达资本主义行列,但它们既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也没有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威主义国家由于传统权威已经崩溃,现代程序权威还没有牢固确立,从而造成政治权威较弱。正是缺乏这种权威,统治者较多地运用强制性权力和操纵性权利,往往是赤裸裸的权力统治,是建立在以私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因而并没有

改变其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社会主义国家

是人类社会最后一种国家历史类型,是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形态。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兴国家,它在本质上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1)所谓新型民主,是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真正享有民主,从而不同于实质上只有少数剥削者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新型专政,是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对少数敌对势力的专政,从而不是旧的2攫取(jué),不客气~

剥削阶级国家中少数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

(3)新型民主是新型专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劳动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才能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而新型专政是新型民主的保障,只有对敌人的有效专政,才能保证人民的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的实现。

(4)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社会政治中民主专政本质的根本改变,标志着剥削阶级民主和专政的历史性终结和人类社会新纪元的开始。

2.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1)经济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2)阶级特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3)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

(4)思想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5)国家的政党制度一般都是一党制或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共产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的党。

(6)实行议行合一的共和政体,以民主代议机关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7)基本职能: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3.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

(1)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的秩序和稳定。同时,防御国际敌对势力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3)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

(4)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和矛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6)创造条件消灭三大差别、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工农,城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二、国家形式

1.含义: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2.基本内容: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2)国家的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主要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为一个成为其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具体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权力关系。

(3)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中国通常称为“政治体制”

三、国体与政体

1.国体: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和地位。也就是说,哪些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些是被统治阶级,国家权力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体现哪个阶级意志,维护哪个阶级利益的问题。

2.政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国家的政权机关,运用何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统治。

3.两者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内容决定形式,国体对政体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政体依附于国体。

国体决定着一个国家由哪个阶级来统治,与政体相比,国体是占首位的。一个国家采用哪种政体形式,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统治者,统治者只有采用某种?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政体形式才能够巩固其统治地位。政体是依附于一定的国体,为一定的国体服务,即为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腐恶u,一定的政体必然适合一定的国体,当国体发生变革时,政体也必然发生变化。

(2)一定的国体要通过一定的政体来表现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如果没有一定的形式,其内容也就会变成虚幻的东西,如果没有适当的政体,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就无法组织和巩固自己的国家机器,无法体现和保持国家的性质。政体作为国家的外部形态,在实现和保证统治阶级的地位和权力,增强政权的统治能力方面不可缺少,不可代替。

(3)国体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政体则灵活多样

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适合这一经济基础的阶级统治一旦建立,这种经济基础和阶级统治就会持续存在,因此国体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都会是较稳定的。而政体则受到更多,更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影响政体选择的多种因素: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体形式,并不完全取决于统治阶级的主观意志,而是受到很多具体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如该国的政治力量对比,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文化、民族、宗教等自然和社会因素;②政体选择的自主性:同一国体的国家有可能选择不同的政体形式;不同国体的国家也有可能采用相类似的政体形式。③政体的多样性:政体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哪一种政体是普遍适用的。④政体相对于国体的灵活性和变异性:除非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引起了新的社会革命,或因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一般来说,不会发生国体的转变,政体灵活性更大,即使国体没有改变,其政体形式可能发生变更,如法国。

4.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类型的标准

1.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多少人手中,即是由一个掌权还是掌权集体掌权。

2.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如何产生以及任期怎样,即执掌者是由选举产生还是世袭,是实行任期制还是实行终身制。

3.中央权力机关如何设置和分配权力,即最高权力是集中于一个机关还是由几个机关分工行使,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四、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

1.君主制

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大公、沙皇、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其基本特点为:

(1)国家最高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君主拥有超出一切法律和制度之上的权威,君主的个人议制就是法律。

(2)君主的权力和地位是终身的和世袭的。

(3)君主依靠对他负责的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对全国进行统治。

按君主实际享有的权力,君主制可分为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

(1)专制君主制(“绝对君主制”,古罗马帝国是奴隶制专制君主制典型)

其典型特征是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

西方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中央集权的程度比较低,君主控制全国的能力十分有限。东方,封建社会专制君主制绝大多数是在奴隶社会专制君主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于中央集权制度紧密结合,比起西方国家,专制的时间更长,程度更高,形式更完备。

(2)立宪君主制(君主立宪制)

基本特征是君主拥有某些最高国家国家权力,但这些权力由宪法加以规定和限制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根据君主世袭地位和权限,立宪君主制可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形式。

①二元君主制:是君主仍然拥有较大的实际权力的立宪君主政体。其特点是: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由君主任命的内阁首相及政府对君主负责,与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中心。二元君主制国家虽然保存着君主和议会两个对立的权力系统,但君主仍然保持着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是国家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19世纪的意大利,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1814-1830年波旁复辟王朝时期法国,明治维新到二战时期的日本,当代的约旦,尼泊尔,摩洛哥都是二元君主制。

②议会君主制:指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受到议会约束而不掌握实际权力的政体形式。其特点是:议会处于主导地位,不仅是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奉行“议会至上”原则,君主是国家元首,不掌握实权,只有象征性的地位。(英国)

(3)贵族君主制

是封建君主制的一种早期型态,是在中央王权比较软弱,地方割据势力较为强大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国家元首称国王或大公,下有各级大小不等的封建主阶层,各个封建主都是自己领地上的小国之君。国王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其范围

只限于王室领地范围。国王或大公通过选举和世袭两种方式产生,但都必须得到各级封建领主组成的贵族议会的认可,国王权力受到很大限制(欧洲中世纪的法、徳、饿)

(4)等级君主制(英1215,法1320)

中世纪后期的一些西欧封建国家采用过的政体,东方国家一般没有出现过其主要特征是建立了由不同的封建等级的代表参加等级代表会议,由国王控制的僧侣、大风建筑、普通贵族和市民代表参加。通常是君主为了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在各个封建等级中寻求支持,建立与其他封建等级的政治联盟而形成的政权组织形式。2.共和制

指国家最高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规定相应任职期限的政体形式。

其基本特点为:

第一,选举产生权力机关。

第二,各级官员任期有时间限制,包括任期限制和连任次数限制。

根据国家元首、议会、政府三者不同的关系,可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1)议会共和制

是以议会为国家政治活动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体形式,突出特点在于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和组织政府的权力;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但总统不掌握实权,只是国家的象征;政府掌握行政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与议会君主制的区别在于国家元首的称谓和产生的方式不同,前者国家元首为总统或国家主席等,由选举产生;后者元首称为国王、天皇等,相似之处在于国家元首都不掌握行政实权。(徳、意、奥、希、新等国家)

(2)总统共和制(美国)

指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并由其组织和领导政府,政府对总统负责的政体形式。其突出特点在于,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总统与议会没有权力渊源关系,二者互不归属,总统无权解散会议,议会也无权解除总统职务。

(3)半总统制

指介于议会制和总统制之间的一种共和制形式。总统是国家元首,同时拥有任免总理,主持内阁会议,颁布法律,统帅武装部队等权力。总统有权任命总理为政府首

脑,政府对议会负责。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对全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议会无权罢免总统,能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政府总理向总统辞职,但不能要求总统辞职。(法国,俄罗斯,波兰等)

(4)委员会共和制(瑞士)

指由联邦委员会集体执掌国家行政权的政体形式。不同于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

①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联邦委员会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服从并执行议会的决定,委员会成员不能兼任议员。

②联邦委员会集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各委员地位完全平等并分别兼任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部长,一切行政事务都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并以委员会名义并颁布和执行。

③委员会主席是政府首脑但没有任何特权,对内主持委员会会议,对外履行国家元首职能,任期1年,不得连任,由每个委员轮流担任。

④联邦委员会不能与联邦议会抗衡,无权解散议会。

3.社会主义的国家政体

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是其根本国体,国家存在和发挥功能的总之是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谋利益和幸福,因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民主共和制,国家政体有几种形式:

(1)公社制—巴黎公社的政权形式

巴黎公社是法国无产阶级在1871年举行武装起义而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用了一种完全新型的政体形式。它的鲜明特点在于:

①实行了普遍的直接选举,国家所有公职人员均由普选产生

②公社的一切管理人员直接向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的监督,并随时可以撤换国家公职人员实行轮换制,使全体人民都能轮流担任公职。

③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

虽然只存在72天,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第一次尝试,是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实验形态,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政权建设开辟了道路。

(2)苏维埃制

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基本特点为:

①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或撤换,有特定的任期,苏维埃最高主席团是其常设机构。

②苏维埃由联邦院和民族院组成,两院权力地位平等。

③苏维埃拥有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法规和批准国民经济疾计划的权力。

④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最高法院和检察机关都由最高苏维埃产生并对它负责,地方各级苏维埃是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其他权力机关由它产生并向它负责。

苏维埃制式社会主义国家政体形式的伟大创造,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经验。

(3)人民代表大会制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并结合中国实际而创立的新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特点有: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并向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罢免不称职的人民代表。

②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价差机关及其他职能部门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这些机关都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其权力和地位不得超越和凌驾于人民代表大会至上,也不能与之平行。

③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体现了人民当国家作主的本质。其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内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或修改决议,法律;二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其范围内行使职权,下级人民代表大会服从上级通过的决议和法律。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共产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一是与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二是,党组织和培养,发现党内外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国家政权机关的主要干部人选向人民代表大会推荐。三是,党就国家的问题以及人大工作的方针政策直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案,由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⑤实行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原则。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利的前提下,对国家的元首权、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都有明确的划分。

五、国家结构形式

1.含义:是国家权力以地理和区域进行划分的模式,即国家权力主体按照某种特点的方式形式权力的一定模式,体现的是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

2.构成要素:一是行政区划,即国家的地域结构;二是权限划分,即国家的纵向权力机构。

3.实质:是国家机构体系内纵向配置国家权力行使权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范其运作程序的制度模式。

六、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

1.单一制:是指国家按照地域分成若干行政单位,中央政府统一行使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国家结构形成的基本特点:

①国家只有一部统一的宪法和一套统一的法律体系

②从国家组织结构看,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

③国家主权高度统一,中央政府是国际法主体,对外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外交权

④中央政府统一掌管全国事务,地方接受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

⑤全国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按照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程度差异,单一制又可细分为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和地方分权型单一制。

①中央集权型单一制指地方政府完全受中央政府的控制与监督,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法国为典型。

②地方分权型单一制指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地方政府在诸如地方事务方面,享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行政自主权,英国为典型。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文化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1分*5=5分) 二、名词解释(5分*4=20分) 1、文化经济总量增长 答:文化经济总量增长是指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在递升过程中所反映的数量比例关系。这种数量比例关系所反映的是文化经济增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由这种数量的比例关系所揭示的文化经济发展趋势。 2、商品性文化需求 答:商品性文化需求是指人们通过购买手段,支付一定的价格,以货币交换方式实现的需求。根据需求动机的不同和购买结果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投资性文化需求和娱乐性文化需求,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3、文化消费 答: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 4、浮动价格 答:浮动价格,也成“国家指导价”。这是指物价管理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某些文化商品的价格可以在基本价格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幅度内进行浮动而形成的价格。 5、物态化文化生产 答:物态化文化生产是运用社会化生产工具将原创性文化产品制作、加工、复制、转化为社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整个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的后形态——物化形态。其特征是将具有价值的原创态成果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化成果,是机器复制时期最主要的方式。 6、文化供给 答: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为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文化商品和商品的数量,与文化需求相对应。它作为文化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文化需求共同构成文化经济的基本矛盾运动。 7、产权价格 答:所谓“产权价格”,是现代社会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用以约定判断文化商品价值标准的特殊货币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作品的著作权,即对精神生产者原创成果的知识财产权的法律认定来实现的。 8、文化投资 答:文化投资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它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 三、简答。(10分*3=30分) 1、简述造成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原因。 答:造成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原因有三个:①一是由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在运动过程中发展到革命性变革时的节奏快慢不同,即经济基础的变革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变革并不总是同步发生的,而是以或快或迟的表现形式出现的。②二是文化的增长不仅受经济的制约,而且受政治、法律、哲学、道德、社会思潮等诸多意识形态的影响。③三是文化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社会现象,终究还是一种积累,有自己特殊的运动规律。 因此,在一定的经济规律支配下,文化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既有平衡,也有不平衡;既有成比例发展的时候,也有不成比例的时候;既在同一社会水平线的对称点上相应,又在历史的长河中螺旋形的曲线交叉向前推进。 2、简述文化供求的调节手段。

教育学原理重点梳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

教育学原理重点梳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 关理论 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 一、教育独立论 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论》一文,提出教育要独立于政党和宗教,应该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证独立的地位。 教育独立包括: 1?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某项固定收入,专做教育经费,不能移用。 2?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财政部门之下,要懂得教育的人充任,不能因政局而变动。 3?思想独立,不能依从某种信仰或观念。 4?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用教科书。 5?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 二、教育万能论 英国著名的哲学、教育思想家洛克在全面系统地批驳了当时广泛流行的“天赋观念论” 后,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完整的、系统的“教育万能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生来是平等的,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巨大差别,这主要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之故。 三、人力资本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人力资本论。他主张: 1?劳动者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得技能和知识是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同物质资本一样是可 以通过投资生产出来的。 2?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3?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快于物质资本增长的速度是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特征。 4?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生产力。 5?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样受市场供需规律的作用。 四、筛选假设理论 创始人是迈克尔史潘斯和罗伯特索洛, 五、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理论是美国的布斯和根特斯在《美国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中提出的。 观点:1?批评了早期人力资本论。2?教育的作用反映在经济效益和教育与社会不平等关系两个方面。 六、劳动力市场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奥利、多林格、哥顿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 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

文化经济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文化经济学:是研究文化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文化经济对于现代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丰富人们关于文化和经济的理论系统与政策系统,实行新的社会主义和国民经济发展模式,正日益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成为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2.实证分析:旨在判明文化经济及其结构、组织、资源、投资等在一定条件下是如何运行、如何重组的,通常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对象的运动趋势做出判断和描述,阐明客观对象“是怎样”的命题。3.原创性文化生产:这是文化生产者(作家、艺术家、理论家等)以个体性精神劳动形式,独立地按照个人的意愿,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人生、宇宙等的看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即所谓的创作或写作,是整个文化生产过程的前形态——原创形态。这是文化生产的核心形态,决定了文化经济的存在与发展。4.第三种形态:以原创作品形态直接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但绝不是机械化、社会化的生产,而是以个体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原创态生产。这一类文化产品,唯有它的原创性才使它具有艺术的和商业的价值。文稿拍卖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手稿拍卖,都属于这一类形态。 5.文化消费:文化商品运动的价值实现方式,是社会文化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标志人类文明存在的一种尺度,也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形态。它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 6.精神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产以及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道德、法律、宗教、民俗等精神产品中所蕴含、可用于文化生产和活动的诸多重要内容和形式。 7.文化市场调查:是文化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经营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去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文化市场营销方面的情报资料。从而掌握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便对文化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提出方案或建议,供企业决策人员进行科学的决策时作为参考的一种活动。 8.公共文化产品:即所谓文化的公共物品,因无法实现谁消费谁付费的原则,市场机制在公共文化产品运行中基本失灵,非赢利性,即公益性是它的主要品性。进入公共领域的公共文化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以商品形态出现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同时存在,这样公共文化产品就出现两大类型:一类即完全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是非商品性的;另一类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即失去著作权保护进入公共领域的文化产品。 9.产权价格:是现代社会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用以约定判断文化商品价值标准的特殊货币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作品的著作权,即对精神生产者的原创成果的知识财产权的法律认定来实现的。10.文化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在这种经济活动中金融投资的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而文化投资也指一种特种资金文化金融投资。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实力,文化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11.文化环境分析:文化环境是关于文化发展的生态系统。对于不同的战略主体而言,由于所处的文化地位不同,他们的文化环境构成状况也是不一样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对文化环境分析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容。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省、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应当基于对周边环境——各种文化环境的综合分析上。

《教育学原理》知识框架整理

《教育学原理》知识框架整理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其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1.揭示教育规律;2.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的理论建设⑴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⑵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⑶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构建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⑷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教育学的实践运用⑴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⑵教育学必须为当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⑶教育学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的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 (四)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西方⑴“教育学”在英语、法语国家被称为“pedagogy”,在德语国家被称为“padagogik”,它们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 ⑵到了19世纪,在英语国家人们先后用“education”,和“educology”取代了“pedagogy”。 我国⑴“教育学”一词是源自日本的译名:1901年,王国维先生译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并在《教育世界》上发表,至此,中国始有“教育学”; ⑵早期,中国主要是向日本学习,20世纪20年代后又转向美国,但与此同时,国人学者也在努力建构自己的教育学。 2.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标志性著作或成果历史条件与特点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乐正克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 体系。 《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论科学的价值 与发展》 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独 立 条 件 ⑴历史上前教育学时期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 ⑵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⑶近代以来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的奠定; ⑷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大教学论》 夸美纽 斯 1632年 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开创教育学独立探索时 期的标志 《教育漫话》洛克1693年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发 展 特 点 ⑴教育学 已具有独 立的形 态,形成 了一门独 立学科; 研究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爱弥尔》卢梭1762年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概念范畴 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 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哥尼斯堡大学康德1776年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研究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方法》 裴斯泰 洛奇 1800年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 研究结果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机构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和。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文化经济学论文

文化经济学论文 曹士悦 1422212 在期中作业中,我们小组对于黄浦区以及闵行区进行了电影院上座率的调查,得到了客观的数据。由此,我将以这个为基础,结合文化经济学知识,谈一谈对影院利润有着重大影响的几个因素中,究竟什么是核心。 一、上座率的意义及价值 上座率即一部影片获得观众人次的多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秀的影片上座率就高,反之则低,因而上座率又是衡量一部影片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上座率还直接影响票房价值,上座率高票房价值自然高,所以对一部影片票房价值大小往往用上座率多少来衡量。 很多分析和报道都喜欢拿影片的上座率说事儿,但实际上上座率的权威性并不高,很多时候可能会误导我们对影片实际表现的判断。 从上座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上座率与每个电影院中的每个影厅的座位数有关,而当影院排片人员把一部电影排在不同影厅时,上座率的计算会更加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市面上有6种左右的售票系统,每一种的上座率算法是否相同有待调查,全国近4500家影院的数据汇集到专资办,再对所有影院的上座率取算数平均,其误差可想而知。

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一个100座的厅进50人与一个200座的厅进100人,上座率都是50%,但是产出的结果差50人的票款,所以无论用上座率去调整排片还是去判断影片的受欢迎程度,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上座率这个数仅供参考,最好不要以它来做判断或决策。 二、排片率的影响以及排片的几个因素 在我们所作的调查报告中,有一些普遍的因素,如环境,交通,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等,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不同地区的相同时段的相同电影的上座率有很大差别的原因。但除此之外,我们发现,除了以上这些外因以外,排片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大片上映首周的排片率都能在25%以上,《疯狂动物园》上映时达到了创纪录的45%。在黄浦区这样的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几个比较著名影院,如大上海电影院,和平影都,大光明电影院,有能力引进更多的进口电影,同时也利用场地的优势,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有多个影厅放片,大大增加了排片率。 然而,跟上座率存在的问题一样,排片率只是简单的反应了场次的占比,并不能反应场次背后影厅座位数不同造成的影响——也就是影片理论总容量的不同。 还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6个厅的影城,一天总计能排映31场电影。影片A排满了3个厅,共15场,每个厅70个座位,共能卖1050张票,排片率为49%;影片B排满2个厅,共10场,每个厅100个座位,共能卖1000张票,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常识性知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完整版)教育原理-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与教育》复习大纲 题型: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p10: 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确切地说,是一门文理交叉的学科。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6: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冯特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第二章: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或条件有哪些?p68 1、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无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直接兴趣,有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间接兴趣) 3、注意活动的组织。 4、内外刺激的干扰。 5、个体的意志力。 第三章: 感觉适应p99-101: 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厨师做菜越来越咸,渐渐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刚下泳池觉得冷,后来逐渐适应) 感觉对比: 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样重的铁和棉花感到铁比较重;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酸;吃中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有甜味)感觉相互作用: (通感、连觉)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暖色调、冷色调) 感觉补偿: 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全,会促进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弥补作用。(盲人的听觉和触觉、嗅觉特别灵敏) 第四章: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定义p119; 聚合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分析、整合,最终得出一

个正确或最好的答案。 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不受已知或现在方式、规则等的约束,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多种办法的思维。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132-134; 1、情绪状态。高度紧张和焦虑会抑制思维活动,阻碍问题解决,而愉快—兴趣状态则为问 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2、动机强度。适中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思维定势。 4、功能固着。 5、迁移影响。 正迁移/负迁移: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6、原型启发。 7、个性特点。 第五章: 影响记忆保持的因素,举例说明如何组织复习p163; 1、识记的程度。 2、记忆任务的长久性。 3、记忆材料的性质。 4、识记后的休息。 5、识记后的复习。 过度学习: 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叫过度识记,也叫过度学习。 遗忘的规律: 遗忘是先快后慢进行的。 如何复习: 1、复习的及时性。 2、复习的经常性。 3、复习的合理性。 第六章: 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p214;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p207: 创造力较高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较高;创造力较低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则较低。智力与知识的关系p204-205:

文化经济学提纲

文化经济学复习提纲 名称解释 1、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2、文化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以及文化产业中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的科学。(胡慧琳) 3、文化需求:人们为满足各种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对文化产品和商品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 4、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商品的数量,与文化需求相对应。 5、文化消费结构:指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享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品与服务的比例关系。 6、文化消费: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 7‘文化消费水平:一定时期按人口平均实际消费的文化产品与劳务的数量与质量。或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8、文化市场:从狭义来看,是进行文化商品交换的场所,从广义来看,文化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9、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文化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文化生产要素。包括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文化人才资源三类。 10、所谓文化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 11、文化商品的价格体系:文化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各种价格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有机整体。12、文化投资是指一定的经济主 体为了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 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 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 13、文化投资结构:文化投资在 文化经济各组成部分中所含要 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它 是文化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 面。 14、文化战略—两层含义:一是 关于文化的战略——文化本身 的战略,等同于文化发展战略。 二是关于文化应用的战略—— 战略主体把文化用作实现战略 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公司或组织 等传播发展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方法和 策略。 15、文化发展战略: 16、文化经济管理体制是国家对 文化经济实行管理的一种组织 制度体系,由职能划分制度、组 织制度和调节制度组成,是实现 一个国家主权和政权意志的工 具 简答:1、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胡惠林):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 文化本身,而是生产文化、供应 文化和使用文化的活动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经济现象,是从文化 理论与经济理论的互相结合上 来考察文化商品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客观规律。 2、具体内容包括 (1)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和作用; (2)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文化力) 的特征、功能以及结构体系; (3)文化产业化对现代社会经济 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4)文化产业的经济规模及其结 构成长和变动的规律; (5)文化市场的结构运动、功能以 及文化市场价格变动的规律; (6)价值规律和文化规律在文化 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的特 殊作用; (7)文化产业同其他国民经济部 门,特别是同社会经济部门发展 之间的相互关系; (8)文化艺术部门作为非物质生 产领域同物质生产领域之间的 相互关系等等。 文化需求的类型 非商品性文化需求、商品性文 化需求、表达的需求 文化需求的影响因素 1消费者的收入2.相关产品的价 格3.文化品位4.闲暇时间5.教育 程度 文化供给的类型 商品性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 门在一定的时期以一定的价格 向文化市场提供的文化商品的 数量。 非商品性供给:非商品性文化供 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向社会无 偿提供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和数 量,主要表现为社会公益性文化 供给和为营造社会文化环境而 提供的文化供给。 影响文化供给的因素: 价格、文化商品的生产能力、文 化产品的生产周期、文化经济政 策。 文化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层次性矛盾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地域性矛盾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价值取向背 反性矛盾 文化供给的调节的方法:价格调 控、税收杠杆、财政资助、行政 立法 文化消费的特点 1、文化消费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具有相当的弹性。2、消费内 容的精神性 3、文化消费能力的层次性 4、文化消费时间的延伸性 5、文化消费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合集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问答法) .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第五六七章马原知识总结

思维导图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 日以集中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 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垄断产生原因:(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 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 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 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 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 额利润 (2)企业规模大,形成 对竞争的限制 (3)激烈的竞争会给各 方带来严重损失,为避免 两败俱伤,企业间联合实 行垄断

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 主义的真正统治者 (四)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操作形式-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作用 1)积极作用: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 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参与和协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国家作为消费者,为私人垄断企业的产品 销售提供了有保障的市场,改善了商品的实现条件。第四,国家推行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的进程,从而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社会福利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 社会环境。 2)消极作用: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 固有矛盾,难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 经济干预使70年代以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陷入“滞胀”困 境。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状 况,反而会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1、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个体系曾经对战后恢复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它是维护美国霸权的一个体系,造成了内部矛盾激化。)70年代,这个体系瓦解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2、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他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不断提高。 分析:这一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有较大的优越性,也就是说西方国家要求离开美国的控制,希望金融自由化。 3、金融资本快速发展的表现:这里简单概括。 第一: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二:金融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比例越来越大。 第三: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实体经济把一部分利润投向金融领域,金融资本膨胀。 第四:制造业人数逐步减少,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第五:虚拟经济逐渐脱离实体经济。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

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