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历年对比分析(1982—2007年)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历年对比分析(1982—2007年)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历年对比分析(1982—2007年)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历年对比分析(1982—2007年)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历年对比分析(1982—2007年)

姓名:赵琳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世界经济

指导教师:刘力臻

20090501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完整版)资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2011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中国的“双顺差”是由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造成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一、 进入2000年以后,经常项目各项差额都有所增长,顺差额急剧上升。虽然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差额也在不断增长,但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变动趋势主要还是与货物和服务项差额的变动趋势保持基本一致。 2002—20011年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2000 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2003 年、2004 年我国外汇储备分别较上一年增长45.62%、81.8%。到2006 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0 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 473 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2008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9 460.3 亿美元,再次创下储备新高。 (二)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保持顺差,且顺差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2002—2008 年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均为顺差。在此期间,经常项目顺差一直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资本项目变化幅度较大。 (三)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服务贸易常年保持逆差,而货物贸易常年顺差,并且顺差规模还在逐年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当中,货物贸易对经常项目的顺差起到了主要作用,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四)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且仍在不断增长。这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9 104.82 亿美元。由以上的分析,中国国际收支从2002—2008 年间保持了一个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实际上,到2010年第三季度,这个局面还在持续当中。2002 年以后,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盈余双双大幅增长。 国际收支顺差在2002年以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2002---2007年间,经常项目余额每年平均以40.74%的速度增长。从2002---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货物与服务贸易差额是衡量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货物项目是经常项目的决定因素,在经常项目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项目差额各年变化都不是很大,变动比较平稳。 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两个主要项目,即资本项目、金融项目。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如债务减免、移民转移等。金融项目包括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按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资本和金融项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是一个与经常项目并重的大项目,是一国调节国际收支的重要项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加深,资本项目金额越来越大,其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2002—2011年资本项目差额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本项目是逆差以外其它年份都保持了一定量的顺差。整个资本项目差额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以政府和银行间借贷款形式为主的其他投资,其次是直接投资,其一直都处于顺差状态,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所占的比重最小的是证券投资。 2002--2004年,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波动幅度呈现出明显增大的趋势,它们之间的相互比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2年以后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有较大增长。从2002--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影响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主要因素是金融项目,自2002年到2003年,直接投资余额全部都表现为大额顺差,余额在370_-470亿美元之间平稳波动。其他投资和证券投资余额的均值都表现为平稳逆差,分别为-159.83亿美元和-43.54亿美元,在2002--2007年期间,只有少数年份是顺差,证券投资只有在2003、2004年是顺差,这两者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可以说起伏不定。2002--2007年之间资本项目的顺差主要来源于直接投资收支,这期间由于直接投资每年连续保持大量顺差,并且顺差规模持续不断的扩大,所以就保持了资本项目在大多数年份出现了顺差。证券投资收支所占比重一直比较小,对整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但值得关注的是其他投资收支,在许多年份中其绝对值甚至超过直接投资收支,成为资本项目收支中的主要逆差因素。短期资本项目中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其他投资项目内,按照长、短期分类来看,其他投资收支逆差主要是由贸易信贷等短期资本项目的巨额逆差造成,其中包括了资本外逃等因素的影响。 2002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一年一个台阶,其中货物项目差额始终为顺差,而且均值达到了1483亿美元。货物项目差额一般比经常项目差额小,2003年之后,经常项目差

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集中反映在这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s)当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和汇总的一种会计报表。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没有统一的格式,各国政府编制方法亦有不同之处。国际联盟于1938年制定的国际收支分类项目的标准格式,奠定了今天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编制原则和标准模式,是当前世界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共同遵循的。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按“所有权变更”原则进行记录。因此,以下经济交易应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加以记录:(1)在平衡表涵盖时期内全部结清部分;(2)在平衡表涵盖时期内已经到期必须结清部分(不管实际上是否结清);(3)在这一时期内已经发生所有权变更,但需跨期结清部分。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均为统计数字,然而搜集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每笔交易的具体数字显然不大现实。一般统计数字是根据科学的取样方法得来的,但由于信息来源不同,只能提供实际交易的近似数字。搜集和统计数据的渠道有:政府当局从海关搜集,调查旅游人数和支出情况,从银行、养老金、跨国公司方面搜集数字,同时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机构获取对外国居民的收支情况。 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对政府决策和研究人员很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提供一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以及该国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表明一国的对外经济情况是否健康,也可以反映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政府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原理,即反映每一项业务活动时,按其内容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进行登记。每笔交易至少要记两笔账,从全面反映资金运动的需要出发,以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对立统一(即方向相反、金额相等)为基础,以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对于任何一项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的具体环节都要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来反映其运动状况。它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原则。一国国外资产的增加和国外负债的减少,记入借方(Debit),亦称负号项目,记为“-”;一国国外资产的减少和国外负债的增加,记入贷方(Credit),亦称正号项目,记为“+”(通常省略)。每笔交易的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其记账法则是:

2010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0年xx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2010年xx收支总体情况 xx国际收支交易规模及其与GDPxx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2009年为下降4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2009年为增长8.5倍。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货物贸易顺差与2009年基本相当 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进口增速快于出口,货物贸易顺差未现大幅增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0年货物贸易出口15814亿美元,进口1327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和39%。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较上年略增2%。 2.服务贸易逆差收窄 2010年,服务贸易收入17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支出193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逆差22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5%。 3.收益项目顺差大幅增加 2010年,收益项目顺差3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倍。由于我国对外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投资收益净流入182亿美元,2009年净流入1亿美元。同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也称国际收支差额表,它是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国际经济活动收入与支出的统计报表。一国与别国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不论是否涉及外汇收支都必须记入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全面了解本国的涉外经济关系,并以此进行经济分析、制订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各国又大都根据各自不同需要和具体情况来编制,因此,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详简也有很大差异,但其主要项目还是基本一致的。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平衡项目。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约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它包括货物项目、服务项目、收入项目和经常性转移项目四个子项目。 1、货物项目(Goods Account)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非货币黄金。一般商品是指居民向非居民出口或从非居民那里进口的可移动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包括跨越边境运到国外加工的货物的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再进口;货物修理包括向非居民提供的或从非居民那里得到的船舶和飞机等上面的修理活动;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包括非居民在岸上采购的所有货物,如燃料、给养、储备、物资;非货币黄金包括不作为一国货币当局储备资产的所有黄金的进出口。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收支统计数据的来源及商品价格计算的方式在各国不尽相同。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货物进出口统计一律以海关统计为准,商品价格一律按离岸价格(F.O.B or Free On Board)计算。但实际上有许多国家对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而对进口商品则按到岸价格(C.I.F or Cost Insurance And

2009—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分析

2009年平衡表及分析

注: 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分析: 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现象。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2495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294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43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37亿美元。 2009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倍。其中,资本项目顺差40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1409亿美元;金融项目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38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679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因交易而增加398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减少17%。其中,货币黄金增加49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111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净增加3821亿美元 (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4亿美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金融项目里,我国在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项目方面处于顺差地位,而在证券投资方面出现逆差。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方面正好互相抵消,基本不会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在金融账户上的盈亏状况。也就是说,我国在金融账户上盈余主要来自直接投资项目的盈余。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虽然并不能代表全部国际收支,但它放映的是一个国家真实资源综合变化的实际情况,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常项目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是以自主性交易的借贷方差额为判断标准的,即一国的经常项目差额维持在合理的状态下,该指标为(经常项目余额/一国GDP<=5%)。由上表可见,2009年经常项目的借贷方差额为2971亿美元,占我国GDP比例为6.1%(>5%),因此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已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我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且失衡状态已持续了5年(2005—2009)之久。但2003至2004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尚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失衡状态从2005年才开始出现。综上可见,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依然突出,但一国货物与服务贸易处于顺差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1. 从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看出,目前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还不算稳定,国外输入服务多于国内输出,从而造成服务输出的逆差现象,但服务输出的领域已在逐年拓宽以及多元化。在当今时代,国际贸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货物贸易,而是延伸到服务、技术等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国贸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在国际交往中,我国应注重服务、技术类的输出,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2. 在国际投资方面,我国在外的直接投资逆差439亿美元,而外国在华的直接投资顺差782亿美元,从数据可看出我国在投资领域的弱势地位,外资已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来源。相对于我国在外的投资逆差而言,国内企业吸纳的外资数额更是从深层次响应了出我国“走出去”战略,这也是我国经济开放的体现。 3. 在投资领域,投资工具也逐渐趋向多元化,种类化。

2010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2010年中国收支总体情况 中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及其与GDP之比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2009年为下降4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2009年为增长8.5倍。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货物贸易顺差与2009年基本相当 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进口增速快于出口,货物贸易顺差未现大幅增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0年货物贸易出口15814亿美元,进口1327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和39%。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较上年略增2%。 2.服务贸易逆差收窄 2010年,服务贸易收入17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支出1933亿美元,较

上年增长22%;逆差22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5%。 3.收益项目顺差大幅增加 2010年,收益项目顺差3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倍。由于我国对外资产规 模持续扩大,投资收益净流入182亿美元,2009年净流入1亿美元。同时,我国海外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继续增加,2010年职工报酬净流入12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0%。 4.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和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均较快增长 2010年,直接投资顺差124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8%。其中,外国在华直接投资持续净流入,全年达到18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2%。我国在外直接投资规模继续增加,2010年净流出60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7%。8 5.证券投资净流入下降 2010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24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8%。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76亿美元,2009年为净回流99亿美元;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31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 6.储备资产平稳增长 2010年,剔除汇率、资产价格等估值因素影响,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4717 亿美元,较2009年新增额扩大18%。其中,外汇储备增加4696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增加22亿美元。、 二、差额形成的原因 1、储备率过高的结构性失衡。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备率过高。 2、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即我国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奖出限入”以及“超国民待遇”政策的杰作。这些政策制度使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流入大于净流出的格局。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极多,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 3、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成本吸引着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我国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政策,再加上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使我国逐渐成为国际产业链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同时,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内企业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中英对照

Analysis of China’s BoP 1. The condi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n 2015, there are some new changes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t changes from "double surplus" to "one surplus and one deficit" which there is surplus in current account, and there is deficit in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excluding reserve assets) . T he surplus in current account increased to be nearly three hundred billion dollars. In 2015,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is $ billion, increased 33% over the last year.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to GDP ratio was % , it was % in 2014. Goods trade surplus create a high record. In 2015,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caliber goods trade surplus is $ billion, increased 33% over the last year. Among them, the goods trade income is $ trillion, decreased by 4%; expenditure is trillion US dollars, decreased by 13%. Trade in services continued to show a deficit. In 2015, services trade deficit is $ billion, increase 39% over the last year. Trade in services income is $ billion, decreased by 1%; expenditure is $ billion, increased 15% over the last year. The travel service project is the largest one in trade deficit. In 2015, the deficit is $195 billion, increased 81% over the last year, because of strong needs of overseas study, tourism, shopping and other spending needs. Primary income deficit is enlarged. In 2015, primary income deficit is $ billion, increased 74% over the last year. Income $ billion, increased 8%; spending $ billion, increased 17%. Mainly because of the large amount of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spending on investment is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ome . Secondary income deficit is narrowed. In 2015, secondary income (formerly known as current transfers) deficit is $ billion,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decreased 46%. Income is $ billion, decreased 8%; spending is $ billion, decreased 24%. 金融账户呈现逆差。 2015年,我国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5044亿美元(包含第四季度的净误差与遗漏,实际数据预计会小于该数据)。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有所下降。2015年,直接投资净流入7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63%。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67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8%,说明因“”战略不断推进,境内企业看好境外投资前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来华直接投资仍呈现净流入2442亿美元,虽较上年下降16%,但总的来看,境

近年中国国际收支简述

中国国际收支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 摘要: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国际收支的重要数据,可以从各个方面反应该国的国际贸易往来情况,进而使人们较为全面的了解该国的贸易往来状况。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与国际的贸易往来速度不断加快,范围不断加宽,金额不断加大。因此,分析中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对于进一步了解分析中国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中国国际收支;顺差;逆差;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帐户;净误差与遗漏;贸易 近几年,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变化。为此,我们从国际收支平衡表入手,用实际的数据说明问题,着重分析金融危机后直至2012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指出这个变化并解释变化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国未来几年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作出分析,最终提出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应对方法,以便深刻的理解目前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及调控方向。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变化,先对2005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国际收支变化的特点。 由2005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自于商品出口顺差这一项,历史上其对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度高达90%。但是要注意到这里的商品出口主要指的是加工贸易商品出口,一般贸易商品出口顺差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同时资本项目也长年保持顺差,形成罕见的“双顺差”,这样就导致了我国近几年官方储备持续高速增长,而且增速呈加快趋势。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账户余额迅速下降,2010年虽然有所恢复,但只是接近2007年的水平。根据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又一次骤然下降,到年末可能只有2006年的水平。与此相反,自2009年开始,我国资本金融项目余额连续大幅增加,2011年可能达到史无前例的2600亿美元,在数额上首次超过经常项目余额。因此,官方储备增加额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仍然保持高速的增长,且增速呈加快趋势。 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两项的数据表明,自2009年开始,我国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在“双顺差”中的比重突然加大,并持续下去。2011年,资本金融项目顺差首次超过经常项目顺差,成为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见其在金融危机期间也保持高速的增长,并在后危机时期增速加快。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在金融危机以来如此高速的增长呢?进一步观察了金融项目账户下的子科目。我们发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其子科目外国直接投资余额一直高于整个资本金融项目账户,也就是说,除去外国直接投资账户,我国的资本金融项目就为逆差。但在2009年,外国直接投资账户余额开始低于金融项目账户,即除去外国直接投资,我国的资本金融项目仍为顺差,这与2009年之前完全相反。 同时,发现其他投资账户余额从2009年起持续大幅增加,成为推动整个资本金融项目余额增长的另一大推动力,截至2011年,其对资本金融项目账户的贡献度为43%,略低于外国直接投资账户的50%。 现在我们进一步观察其他投资账户的子科目,寻找其他投资账户贷方余额2009年以来迅速增加的原因。可以看出,其他投资账户贷方余额的增长并不是由于国外企业对国内企业的贸易信贷,因为我国企业对外的贸易信贷数额也很大,贸易信贷贷方余额并不高。整个其他投资账户贷方净差额主要来自贷款项,即外国对国内的放贷远远大于国内对国外的放贷,

中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

中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 1994年以来,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与金融项目有逆差外,我国一直保持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特别是2003年以来,双顺差规模呈迅速扩大的趋势。迄今,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到一万五千亿美元。 国际收支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导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 下面通过对2005年到2007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报告的分析,来分析顺差背后的原因。 一、经常项目分析 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增幅为134%。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收益项目顺差106亿美元,增长200%;经常转移顺差254亿美元,增长11%。 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增幅为55%。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增长62%;收益顺差118亿美元,增长11%;经常转移顺差292亿美元,增长15%。 2007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收益顺差129亿美元,增长253%;经常转移顺差174亿美元,增长28%。 可见,经常项目顺差大幅积累,其中货物贸易顺差是造成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增幅都在60%以上。 造成货物贸易顺差的原因: 1.我国生产力大幅提高。改革开放28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平均达9.6%。改革开放,带动中国生产力大幅提高的同时,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2.我国低廉的成本吸引着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因此,在国内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且供应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高,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中国市场上外国品牌的产品中相当一部分已转为由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生产。我国的低廉劳动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化为了劣势,导致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大,也加剧了同他国的贸易摩擦。 3.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这使得国外的同类型产业,在国内失去了竞争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的进口需求。 4.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和全球市场格局的变化,美国依然奉行自由贸易主义精神,限制能源资源、高端技术和科技产品的出口。其结果是美国出口机会更少,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目行次2016年 一季度 (亿元人 民币) 2016年 一季度 (亿美 元) 2016年一季 度(亿SDR) 1. 经常账户 1 2,569 393 283 贷方 2 35,818 5,486 3,946 借方 3 -33,249 -5,093 -3,663 1.A 货物和服务 4 3,022 463 333 贷方 5 32,025 4,905 3,528 借方 6 -29,003 -4,442 -3,195 1.A.a 货物7 6,786 1,039 748 贷方8 27,787 4,256 3,061 借方9 -21,001 -3,217 -2,313 1.A.b 服务10 -3,764 -576 -415 贷方11 4,238 649 467 借方12 -8,002 -1,226 -881 1.B 初次收入13 -268 -41 -29 贷方14 3,276 502 361 借方15 -3,544 -543 -390 1.C 二次收入16 -186 -28 -20 贷方17 517 79 57 借方18 -703 -108 -77

2. 资本和金融账户19 -11 -2 -1 2.1 资本账户20 -7 -1 -1 贷方21 12 2 1 借方22 -19 -3 -2 2.2 金融账户23 -3 0 0 资产24 878 134 97 负债25 -881 -135 -97 26 -8,051 -1,233 -887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 账户 2.2.1.1 直接投资27 -1,062 -163 -117 资产28 -3,747 -574 -413 负债29 2,685 411 296 2.2.1.2 证券投资30 -2,670 -409 -294 资产31 -1,439 -220 -159 负债32 -1,231 -189 -136 2.2.1.3 金融衍生工具33 67 10 7 资产34 -111 -17 -12 负债35 178 27 20 2.2.1.4 其他投资36 -4,387 -672 -483 资产37 -1,873 -287 -206 负债38 -2,513 -385 -277 2.2.2 储备资产39 8,048 1,233 887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演进,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阶段理论,在现实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分析其成因不仅对于检验、丰富和完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尝试价值,而且对于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经济中内外均衡的突出矛盾,探究其政策调整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比较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独特性的基础上,着力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察了它的成因,并对当前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取向。全文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探求国际收支结构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全文的基础。首先,工业化的演进与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具有内在的关系,已有的理论能够揭示工业化演进中的贸易周期与债务周期过程。或者说,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正是工业化发展在国际收支帐户上的反映。然而,有关国际收支结构演变的理论虽然是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演变的经验总结,但在最近三十年中,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都不能给予其经验支持,也就是说,工业化演进与国际收支结构的演进在实践中并没有与理论描述相一致。那么,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我们的进一步探讨正是基于这样的疑惑。工业化进程面临要素约束,突破这一约束的表现之一就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这进而表现为一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然而,当一国政府试图通过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工业化发展进程时,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的方式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该国的

国际收支。联想到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演变的“超前”特征,我们期望尝试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演变中的种种矛盾现象。第二章考察贸易战略演变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首先研究中国贸易战略目标的演变,指出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强制性出口”特征。其次,研究在既定的战略目标指导下的进出口政策对贸易的影响。第三,研究汇率政策对贸易政策的依附性及其对贸易的影响。第三章考察外资战略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首先,我们研究外资战略目标的演变及其战略目标的多重性特征。其次,研究在既定的目标指导下外资政策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这一外资政策包括中国利用外资形式的演变、以及外资优惠政策中体现的政策导向。最后,讨论外资政策实施的制度基础仍然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外资政策的主要推动者或执行者——地方政府的扭曲行为,以及它们对国际收支结构的扭曲作用。第四章我们将试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做出一个判断。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其合理性,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贸易战略与外资战略目标体现了各个时期政府的国际收支均衡观,因此它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也是必然的。但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结构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已经凸显了它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协调性,这提示我们重新评价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这一评价当然首先建立在专家学者们对国际收支均衡的认识上。其次,基于中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我们来衡量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最后,从经济理性与可持续性两个角度更深入地来衡量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分析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国际收支状况作为反映该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晴雨表,对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和探讨国际收支对于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高竞争力、促进收支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国际收支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国家进行经济研究的重要科目之一。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 一、我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态势。但中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总体上,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出“双顺差”,促进了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其中以货物贸易顺差增长最明显。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2015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差额230亿美元,同比下降85%。其中,经常账户顺差1486亿美元,增长85%;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逆差1256亿美元,2014年同期为顺差778亿美元。 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中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 二、中国国际收支运行现状的原因分析 1、国内投资储蓄明显大于消费,内需不足,消费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的消费趋于保守,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低消费使得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供大于求;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高储蓄的结果不能形成足够的消费需求,也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导致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过剩产能通过对外出口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

中国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金融学实验课1996—2010中国国际收支分析 学院: 班级: 小组成员: 目录

总述1 货物2 服务4 经常性工程6 金融资本工程8 总差额10 结论12 总述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通过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来体现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出来的报表。它反映了这些经济交易的规模、结构等状况。对一国某一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细致的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为对外经济分析和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本文以1996—2010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例,分门别类的分析了货物、服务、经常性工程、金融和资本工程以及总差额的增减幅度与变化趋势,并指出了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通过国家统计的历年数据,辅以图表,可使读者对15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金融投资政策,以及国际事件等对中国的经济的影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于了解我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宏观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996—2010这15年,是我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段时间,尤其是21世纪头7年经济总量保持两位数稳定增长,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首

先,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保持着经常性工程和金融资本工程“双顺差”的格局;其次,我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继续扩大,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境外证券投融资增长显著,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收支状况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此点,国家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货物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借方贷方差额 1996 131,542 151,077 19,535 1997 136,448 182,670 46,222 1998 136,916 183,529 46,614 1999 158,735 194,716 35,980 2000 214,657 249,131 34,474 2001 232,058 266,075 34,017 2002 281,484 325,651 44,167 2003 393,618 438,270 44,652 2004 534,410 593,393 58,982 2005 628,300 762,500 134,200 2006 751,900 969,700 217,700 2007 904,600 1,220,000 315,400 2008 1,073,900 1,434,600 360,700 2009 954,300 1,203,800 249,500 2010 1,327,200 1,581,400 254,200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举例:看看每笔交易是怎样入账? 1、一美国出口商出口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商品,3个月后收到货款。 贷方(+)借方(-) 商品出口 USD1000 000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 USD1000 000 2、一批美国居民到伦敦旅游,在饮食、住宿等方面花费了3万美元。 贷方(+)借方(-) 向外国居民购买劳务 USD30 000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 USD30 000 3、美国石油进口商租希腊经营的油轮,支付40万美元,用支票支取在瑞士银行得到存款结余。 贷方(+)借方(-) 运输费用 USD400 000 短期资本(私人)流入 USD400 000 4、美国人持有英国证券所得的利息与红利共25万美元,所得的支票可领取纽约银行中英国账户上的美元结余。 贷方(+)借方(-)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 USD250 000 投资收入 USD250 000 5、美国公司从日本公司买进50万美元的照相机,美元支票用来增加纽约日本银行的美元结余。 贷方(+)借方(-) 商品输入 USD500 000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USD500 000 6、美国向印度赠送价值30万美元的小麦,美国的记录是: 贷方(+)借方(-) 官方单方面转移 USD300 000 商品输出 USD300 000 7、一家美国公司买进一家日本公司的51%普通股,用去100万美元,付款是用美国银行的支票,法国商业银行就增加在纽约的美元结余。 贷方(+)借方(-) 海外直接投资 USD1 000 000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USD1 000 000 8、法国中央银行从美国纽约银行买进35万美元,以兑换等值的法国法郎。美国的记录是: 贷方(+)借方(-) 对外国私人的短期负债 USD350 000 对外国官方的短期负债 USD350 000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及建议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及建议 一、中国的国际收支的特征 1.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 自2005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较大的顺差。尤其是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保持的“双顺差”(双顺差,就是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呈现顺差)占总顺差比例一直很大。这是我国国际收支最显著的特征。 2.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2005年,直接投资顺差678亿美元,增长28%。其中,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791亿美元,增长4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13亿美元,增长526% 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运行态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对外资的吸引力仍然较强。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74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同期,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3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倍。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依然是外资流入的主要方式,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3.国家外汇储备继续较快增长 2005年我国国际储备增长较快。2005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其中,特别提款权减少0.22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6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1010亿美元,高于2004年同期增加674亿美元的水平[1]。2007年,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年末达到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超过2005、2006两年的储备增加额之和。2008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808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80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43亿美元。 中国的外汇储备额非常大,其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00%的警戒线,偿债率远低于25%的国际经验标准。近期我国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较小。 双顺差国际收支不平衡,直接导致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长,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要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国际收支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通常以国际市场融资来弥补国内短缺的商品进口需要,其国际收支一般表现为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而中国基于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以及国际分工地位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经常项目自1993年以后,一直保持盈余,近年来,货物贸易顺差增长较快,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从前些年2%到4%,跃升到2006年8%以上,与此同时,从1994年起,除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这一年以外,资本项目也基本上呈现净流入的态势,这种双顺差国际收支不平衡,直接导致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长,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100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2007年仅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就达到162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达到902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3326亿美元,到9月末,储备是14336亿美元,从中美贸易关系角度来看,从1993年以来,中美贸易在总体上保持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顺差的趋势明显,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24.1%,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增长是全球经济失衡在中国开放中的具体表现,一方面使我国获得充足的国际支付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信心,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平衡内外部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在全球经济不平衡背景下,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