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要素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要素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要素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要素

问题导入: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结合教学案例谈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哪些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因此,成功的教学设计决定我们能否优质、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成功的教学设计应具备以下几点要素:

1、教学体现新课程标准和理念。

2、教学过程必须呈现教材的知识点,也就是教学内容。

3、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流程流畅有序。

4、教学目标设计合理,不仅要呈现知识,还要促进知识的拓展和外延。

以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来谈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教材意图提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分类,明确具体,避免含糊。不仅仅关注课程目标,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目标。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计

1、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百分数的写法,明确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3、.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

然后明确教学重点在于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教学过程通常分为导入、新授、归纳结束这三个方面,导入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设计,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基础。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思考,营造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导入

1、可以先采用图片、文字结合的方式,出示生活中采集的信息来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

2、然后学生交流采集的信息。

3、最后以小结生活中的百分数导入课堂教学。

二、必须呈现教材的内容。新授阶段是课教学的主体部分,新授的过程必须强调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进步和提高。

教师在新授这个过程中问题设计要恰当适中,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密切联系生活,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提出要求:通过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百分数的运用,自学教材104页-105页,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百分数?

2.什么叫百分数?

3.怎样进行百分数读、写?

然后指导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四、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百分数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完成答疑来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例如: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以后交流自学成果,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实例出发去领会,即分母统一为100便于比较的道理。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意义上明白: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分数不仅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而且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也就是说,分数后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的后面是不可带单位名称的。

五、运用恰当合理的现代教育技术,活泼多样的呈现教学内容、情境等。在百分数教学设计中,采用课件多媒体呈现的方式,使教学过程生动呈现。

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同学自学、交流所学和多媒体课件呈现、设计生动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七、板书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基于四要素教学设计4CID模型初探

基于四要素教学设计4C/ID模型初探 【摘要】本文从四要素教学设计4C/ID模型的基本概念、原理出发,阐述了4C/ID模型的核心要素。4C/ID模型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探讨了基于4C/ID 模型的复杂学习任务架构的优势,对于提高终身学习、创新学习及促进技能方面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复杂学习任务;4C/ID模型;教学设计 0 引言 4C/ID模型是从全新的角度对传统学习的一种分析,4C/ID模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学习不能适应复杂学习任务的局限性。传统学习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型,是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学习任务,分别对单个的任务进行学习,而4C/ID模型针对的复杂学习任务,是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者协调整合,从而使学得的知识、技能有效迁移到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 4C/ID模型以训练复杂认知技能为目标,对认知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进行了基于技术的创新性思考。在提倡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社会环境下,利用4C/ID 模型的优越性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协调复杂学习任务,提高整体学习任务的效率。 1 4C/ID模型概述 4C/ID模型是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的缩写,指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由荷兰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 of the Netherlands)的约伦·范·麦里恩伯尔教授(Jeroen J.G.van Merrienboer)和荷兰土温蒂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戴杰克斯特拉(Asnne Dijkstra)教授等主持研发的一种面向复杂学习任务的整体性教学设计模型[1]。麦里恩伯尔教授指出复杂技能的学习并不是独立,也不是学习各个不同技能的累加,而是复杂学习的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和,多出来的部分就是综合协调各个部分的能力。4C/ID 模型认为学习任务应该被视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学习应该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分而时习之。 4C/ID模型提供一套具体的、真实的、面向工作实践的整体学习任务,促使学习者在“做”真实的学习任务时,以整体的观念协调综合地运用所学得的知识、态度及其技能,并把它们应用到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2]。 4C/ID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4C/ID模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这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的思想是一致的。 2 4C/ID模型的要素研究 4C/ID模型的中心任务是复杂技能即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技能的确定,也就是与学习者实际面对的情境、面临的问题及其案例的结构等有关系。 4C/ID模型根据学习过程中的差异将复杂学习任务中的复杂技能分为非重复性技能和重复性技能两类构成性技能。非重复性技能和重复性技能是相对立的技能。非重复性技能是指在学习任务过程中对于学习者而言是不常使用的、新颖的,并随整体任务难易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努力学习才能够在新任务中灵活迁移的技能;重复性技能是指在学习任务过程中对于学习者而言是常规的、反复使用的,并不随整体任务难易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对于非重复性技能的学习,需要向学习者呈现具体的有意义的、真实的整体任务环境,加之辅助信息,用以引导和促进学习者完成认知图示的建构;对于重复性技能的学习,呈

教案的基本要素(参考)

课题:××× 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 [教学目标] 应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重点] 不仅要有知识内容的重点,还要有学生技能发展的重点。 [教学难点] 要着重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和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教学方法] 不求统一的模式,不求统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注重激励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倡导教学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般包括: 导入 新课学习 小结等环节。 这部分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写得具体。完成时可从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或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过程来展开,也可综合这两条主线优化设计。 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把以问题作线索来组织教学作为过程设计的重要策略。 教学过程不仅要有知识的内容和呈现的程序,还要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认真选择能够体现“减负”与增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方法。 要重视组织学生自主式、探究式、互动式的学习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评价。活动的安排要明确。

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练习的设计,并安排当堂训练,以便检测目标的达成度。练习后要及时评价,反馈矫正。练习的难度要有层次,对难度大的要给出标识。要以“低起点、多反馈、段段清”的策略,加强基础训练。课堂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加强个别辅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过程后期师生共同进行小结与评价。教学过程还可结合具体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反思和质疑,以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布置作业] 应控制数量,控制难度;作业的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作业的题型要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能力,务必使重要的知识点、能力点得到充分地落实。 [板书设计] 注:教案格式可用传统的陈述式,也可用表格式,无统一模式,根据需要选用或自行设计。 表格式举例: 表格式1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媒体、方法教师行为(讲授、提问、演示等)学生行为(参与的活 动、预想的回答) 表格式2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

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一环,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与环境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及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关系到生物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而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的描述上往往出现了笼统、模糊、大而空。即“行为主体混乱、行为动词不具体、行为条件不明确、行为表现程度不确切”等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一、行为主体 表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需要改变为“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二、行为动词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 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

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而“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 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三、行为条件 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四、表现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政治:1.1.2《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A教案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节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二框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A) 审核:李小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理解各个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具体的问题。通过完成企业投资策划书幻灯片制作,锻炼学生电脑操作和制作技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小组活动,分工合作完成企业投资策划书,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举例说明各类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领会各类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都与人的素质有密切关系,感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对“可持续发展”以及“科教兴国”的认同感。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学习小组完成企业投资策划书,部分学生制作幻灯片。 2、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三、教学内容: 【导入】: 【多媒体演示】请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交流企业投资策划书。 学生投资策划书(作者:蔡杨珺、许奕琛、沈超、俞艳) ●投资方向:智能玩具公司 ●投资理由:如今社会充满压力,适当放松,利于健康。

●投资理念: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玩具。针对不同年龄层次需求,推出系列玩具。 幼儿——智力,行为,感官开发 儿童——智力,行为,爱心培养,素质,娱乐 少年——智力,心理,思维,纯娱乐 成年——实践模拟,纯娱乐,怀旧 ●公司选址、厂房规划: ●设备技术要求: ?先进的设备,技术与国际接轨(次品少、低噪音、低消耗) ?新型的安全的材料(柔软、耐磨、无毒) ?全自动流水线(智能终端电脑控制) ?全自动回收装置 ●员工招聘条件: ?经理: 年龄不限,男女不限,本科以上学历,能领导群众,有较强的号召力,口才好,人际交往能力强。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设计师:男女不限,年龄20~45岁,本科以上学历。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对儿童的想法有一定的了解,有美工基础和电脑绘图制作能力者优先考虑。 ?工厂工作人员:男女不限,18~4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对待工作认真、务实,有良好的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责任心强。 提问学生:从同学策划书的内容看出,要创办一个企业哪些条件是必要的? (学生回答:钱、厂房、设备、人力、土地……) 从同学的回答可以总结归纳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课题】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要素顺序按照同学回答机动安排) (一)劳动者的劳动 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根据学生《投资策划书》中“人员选聘条件”提问:招聘中对各个岗位的诸多条件限制是否合理?你认为这份策划书是否需要改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应该对各个岗位的劳动者提出不同的素质要求,因为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同学是未来的劳动者,应从现在开始注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请同学看一下教室过道里的纸团(教师课前准备)是否被捡掉了?请捡纸团的同学说说出于什么理由去捡。(同学发言)这就是道德品格素质一种表现。培养各种素质应从身边小事做起。 (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教学设计过程中基本要素

从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很多环节,涉及到诸多要素,其中目标、学生、策略和评价是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核心 在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前必须明确“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师生的活动、教学资源和媒体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及其应用,均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又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行为和情感变化反映出来,学习最终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分析,在分析学习者一般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初始能力、接受能力、个别差异等,对学习的外部环境与刺激及其内部学习过程发生和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加以统筹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教学设计要以策略为重点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在明确“要到哪里去”后,解决“怎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三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策划、教学媒体材料设计与开发等,均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在教学设计视野中,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设计要以反馈评价为调控 反馈评价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系统只有不断地更新完善,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教学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看看“有没有到那里去”。它通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获得对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修改的信息,以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1.教学任务; 2.教学对象; 3.教学目标 4.教学策略; 5.教学过程; 6.教学评价 这六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除此之外,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也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我结合教学设计来具体说明: (一)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体育技术课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 教学由教技术向用技术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而现在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对象 学生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归宿和核心,因此,必须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认知结构、学习风格等有一个基本了解。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学生”要素所要研究和考虑的。特别针对小学的具体年级、生活条件、年龄等“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主要包括对学习者培养的阶段性目标和学完学习内容之后所要达到的单元目标。这两个目标应是一致的,后者服务于前者,单元目标是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基础,总目标的实现又依赖于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培养总目标则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总需求、现代人才观、学习者的具体状况相联系,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学习者状况就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 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四) 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媒体的应用等等。 (五) 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

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 本要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设计是我们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是我们课堂授课的蓝本,是我们教学过程的预设,因此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关系到我们能否上一节优质、高效的课。 (一)我认为一个高效的教学设计应具备以下的基本要素: 1、必须体现课程标准和理念。 2、必须呈现教材的内容。 3、教学思路必须清晰,教学流程舒畅。 4、教学目标设计要合理,既要呈现知识,又要促进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6、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7、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8、恰当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活泼多样的呈现教学内容、情境等。 9、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板书要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11、导入合理,善于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我认为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以下过程: 1、教学目标分析; 如: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等知识,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新的特性——“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但是对于“任意的3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却没有任何经验。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只是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抽象成图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学生以上的认知起点展开的。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三角形(有的学生摆不成),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合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得基本要素 (一)要素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本课)教学得总体要求 2、本单元(本课)在知识体系中得地位与作用 3、本单元(本课)教材得整体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4、教师使用教材与处理教材得基本构想 要素二:学情分析 1、学生得知识与能力基础,应该实现得发展水平 2、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得困难及产生得原因 3、学生得个体差异分析 4、学生得学习态度对学习本单元知识得影响 认真分析、了解学习者得情况,掌握她们得一般特征与初始能力,这就是做好教学设计得基础、 (三)要素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组织教学活动得主线,就是教学设计得重要环节,各项教学活动得设计必须有助于实现目标、有效得课堂教学应该起始于期望达到得目标,终止于教学目标得全面落实、 制订教学目标应注意:

1、注意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行为主体必须就是学生。行为主体必须就是学生而不就是老师,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得直接依据就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得进步,而不就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得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得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就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3、具体、可测量、可评价、 行为动词必须就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得。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得行为变化得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达到得程度。比如一个教师写得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章(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得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得经过与中国人民得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4、体现不同层次。根据《课标》,结合学生得认知规律与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得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四)要素四:重点、难点 1、确定重点得依据:基于课标要求(具体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2、确定难点得依据:基于学生起点状态(学情)

沟通技巧篇-8-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教案)

沟通技巧篇 8 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教案) 开篇引入主题:武昌火车站“1元”杀人案 认识“暴力沟通”:定义解析,举例 1、考试成绩出来了,父亲找三年级的儿子谈话:怎么才考50分,你的脑子都装了什么。 2、妈妈看到儿子碗里的饭还有很多,说:如果不吃完,就鞭子伺候 3、医院门卫保安对拍照的行人说:“你在干嘛,拍什么照,把手机拿过来删了”。 4、正在拖地的清洁阿姨对走过的同事说:哎哎哎,踩脏了,往那边走。 5、饭堂阿姨对打饭的同事说:吃不完就别打那么多,浪费可耻 6、A同事对B同事说:这个文件你今天一定要做完,我急着用。 7、上级对下级说:你看都没看就来问我,我哪有那么多时间 为什么会出现“暴力沟通”: 道德批判: 1、地铁不让座被骂,用道德批判寒了人心。(让座是美德,不是义务) 2、别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看“扶不扶” 进行比较: 1、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 2、你看看小张做事多有效率,再看看你慢吞吞的 回避责任 1、发生这样的事,从头到尾都是你的错 2、发生事故,各部门之间“踢皮球” 3、2011年动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对掩埋火车头,解析了一句:“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4、不关我的事,我不负责这个的。我不知道,不要问我。 强人所难 1、小学一年级的作业全部让家长批改,老师到底要你是干嘛的 2、人民日报:高铁15元盒饭必须有吗有点强人所难 3、社区QQ通知80岁老人领补贴:强人所难 非暴力沟通理念关键假设: 共同需要:衣、食、住、行、婚配、安全等 爱的能力:爱,是一种能力,和人格的成熟度有关 乐于给予:人之初,性本善。大公无私乐于给予:奉献让社会更有爱 选择是内在的:自己做决定 1)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这就是他的选取方式。 2)爱迪生创造电灯,失败了n多次,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这就是他的选取意义。 快乐是一种选择、痛苦也是一种选择。人生是一连串的选择。 通向平静:看书;散步;关房里听音乐;每天在日记本上写下最值得感恩、纪念、开心的五件事情。睡觉! 独处.在独处的时候,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不需要与任何人联系,只用来与自己沟通,沟通自己的所

高一音乐 音乐的基本要素教案

课题:音乐的基本要素 教学年级:高一(或高二) 教学目标: 一、能在聆听与感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用简短的话说出节奏、旋律、音色、和声、速度、 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能主动探索音乐的欣赏过程,并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对比、合作、探究、练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时,我们总是感觉到学生的鉴赏水平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对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在启始课后,我设计了这堂以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重点的常规课,补充了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后面的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音乐,根据感受选择相应的词语。(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写出相应词语的序号。) (1)欢快活泼(2)优美抒情(3)雄壮有力(4)悲惨凄凉 音乐(1)《乱红》(钢琴与笛子)音乐(2)《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音乐(3)《江河水》音乐(4)《喜洋洋》 2.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3.导题:为什么会这么选择呢? 二、表现与感受 (一)节奏与旋律 1.请同学把下面这一部分内容表达出来。 3 3 3 2 3 6 5 3 2 3 6 5 2.节奏 问题:假设这是音符,好听的音乐,少了什么?——节奏

3.旋律 (1)有了节奏,数字变成了什么?——旋律 (2)旋律的进行:上行、下行、平行、波浪型(举例说明) 4.探讨:旋律能脱离节奏单独存在吗?反过来呢? (二)和声 1.出示《欢乐颂》曲谱,比较不同处。(有和声) 2.演唱,体验和声。学生唱《欢乐颂》高声部,老师唱低声部。 3.欣赏 (1)歌曲《音乐故事》(蝌蚪合唱团演唱)(和声饱满时用手势引导学生)(2)民乐曲《春江花月夜》主题(感受乐曲的意境美) (3)管弦乐曲《第五命运交响曲》主题(感受乐队的磅溥气势) (三)音色 1.聆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童声) 问(1)属人声中的哪一类? (2)假如用男中、男低来演唱,表现出来的意境合适吗? 2.人声的分类。(学生回顾) 3.听辨音色(分组抢答) 笛子、二胡、长笛、小提琴、唢呐、大提琴、小号、古筝等。 4.聆听乐器音色。(学生不太熟悉的) 单簧管、双簧管、短笛、大管、大号、圆号等。 (四)速度与力度 1.对比欣赏《隐形的翅膀》与《保卫黄河》。问题;速度与力度能不能换一下?2.请用演唱来证明。 (五)调式、调性、织体等。(在以后的课堂中再学习) 三、巩固。 1.聆听《春节序曲》(片段),你能听到哪些音乐要素? 2.学生分组回答。 四、音乐的欣赏过程 1.说说你欣赏音乐时有怎样的心理过程。 2.音乐的欣赏过程: 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审美评价

什么是教学设计_总结完整版

《什么是教学设计》 总结精选(1): 什么是教学设计?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资料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取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资料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取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资料包括学习资料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资料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取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8、修改: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9、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使用效果进行最终评价 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性的教学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教育家杜威最先提出应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科学,桥梁科学即为教学设计的原意。80年代初,由邬美娜、刘茂森等人引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但那时的教学设计只是 原封不动的将教学设计从国外拿来,介绍给大家的观点和理论也是零星的、支离破碎的,根本谈不上体系,实践几乎没有。经过这些专家20年的努力,此刻教学设计在我国已经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个别成功的实践应用。 但是纵观我国教学设计的理论,我们看到的多数还是国外教学设计的印迹,由此导致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我国的教学实践不适应,表现为:理论反映的是西方教育观念、学习理论、教学

高一教案 音乐要素

高一教案音乐要素 课 件www.5yk https://www.doczj.com/doc/ca7980535.html,作者许以远年级:高一年级 执教:笋岗中学许以远 教材分析:这是人类音社高中《音乐》课本第一单元第二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介绍了音乐要素节奏、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以及中国历史歌曲《长城谣》。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目的 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引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习音乐要素的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节奏和旋律要音乐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2、有重点地简述节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作必要的解释和提问。 (二)欣赏音乐作品《长城谣》

、导言:运用节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节奏的组合和旋律线的进行,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2、简介作品:歌曲《长城谣》是流行于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首优秀作品,刘雪庵曲,潘孑农词,作于1937年,原是潘孑农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主题歌,后因“八·一三”上海爆发战争,影片未拍成,但此曲却风行全国。写法上和《孟姜女》一类传统民歌相近,具有浓厚的叙事特点,典型的五声调式。 3、播放歌曲录音后,请学习讲述歌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悲愤,感情深切)。 4、再次播放歌曲欣赏,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旋律线进行的要求。 5、请学生作分析作品的具体回答(宫调式、四乐句、单二段体曲式结构),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线的进行,并作不同旋律线表达不同情感的比较。 6、教师小结: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激动、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绪松驰,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有渐弱的趋势。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叙事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长城谣》 、学唱歌曲。提示:用所感受认识到的三种旋律线的进行,唱出不同的情感和强弱趋势。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导语:美国学者肯普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学习教练肖刚定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描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前端分析阶段、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阶段、设计教学方案阶段和评价与修改方案阶段。 (一)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美国学者哈利斯(Harless,J.)在1968年提出的一 个概念,指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现在前端分析已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需要分析就是通过内部参照分析或外部参照分析等方法,找出学习者的现状和期望之间的差距,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确定问题的性质,形成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目标,为教学设计的其他步骤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就是在确定好总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借助于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等方法,分析

学习者要实现总的教学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或形成什么态度。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出学习者所需学习的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并能确定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好基础。 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要获得成功的教学设计,就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很好的分析,以学习者的特征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学习者特征分析就是要了解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分析学习者学习教学内容之前所具有的初始能力,并确定教学的起点。其中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就是要了解那些会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对学习者整体情况的分析。学习风格分析主要侧重于了解学习者之间的一些个体差异,要了解不同学习者在信息接受加工方面的不同方式;了解他们对学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需求;了解他们在认知方式方面的差异;了解他们的焦虑水平等某些个性意识倾向性差异;了解他们的生理类型的差异,等等。 (二)学习目标的阐明和目标测试题的编制阶段 通过前端分析确定了总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的起点,并确定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内容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基本确定了教与学的内容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需要明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这就需要阐明具体的学习目标,并编制相应的测试题。学习目标的阐明就是要以总的教学目标为指导,以学习者的

教育教学案例一般都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教育教学案例一般都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 (1) 背景。案例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条件。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 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 主题。案例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案例必须要有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如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学生思维, 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 (3) 案例问题事件。是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通过情景与细节的描述,对案例问题产生、解决过程中的环境、人物活动的描述,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是案例反映主题所包含的各种问题的事件。 (4)问题解决的效果。案例不仅要说明问题的产生、解决的过程,还要交待问题解决的结果。如教学的思路、教学的过程的描述,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 , 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 (5) 诠释与研究,对案例事件多角度的分析与受到的启示。作者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的看法和分析。诠释与研究是在案例事件基础上的议论,可有感而发,它能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6)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在案例的最后,几个可供思考、分析、讨论的典型问题。 案例背景 ..的撰写 撰写案例背景是为了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关于一堂课的教学案例,就必须有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一所重点学校的学生还是普通学校的学生,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背景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描写你遇到的难题,其次,提供一些基本情况,如学校类型、学生情况、教师情况等;第三,具体、明确地叙述对你的教学或学生学习产生重要作用的学生的文化、种族背景等。第四,介绍分析教学内容,对本节课包括的知识点及知识点在教材中的承接性和延续性进行分析;对教学目标的清晰准确的描述和分析,目标的提出应符合相应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体现新课程理念,关注对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学科共通能力以及情感意识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思路,及其依据如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 案例事件 ..的撰写要求 1、凸显主题。教师撰写的每一个教学案例事件,都要能反映案例主题的某个案例问题。所以在撰写案例事件时,要是根据主题和问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与案例主题和问题有关的环境、氛围、人物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要着重写,还要将某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工作原则、活动构想蕴含其中。 比如撰写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案例事件时,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学生如何“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性细节写清楚。而把“方法”的介绍一笔带过,对教学的其他方面也只简单的叙述,着重围绕如何使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这一关键问题,叙述处理过程,描述具体措施,在相似或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了什么不同处理方式为什么采取这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等。 2、内容要真实。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学实际。因此,撰写的教学案例必须是真实情景,不能虚构,不能杜撰。对于事件原貌,不允许进行夸张,更不允许歪曲。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适当增删一些细节、场景等:为了保护正当的隐私权,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分析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分析 政史地:高菊 1.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内容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应该从这些方面考虑教学前的实际状况。例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已经达到何种程度?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原来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上来认识教学对象。再如,在教学环境上已经有了哪些准备?环境包括软、硬两方面,也有主、客观方面的。硬环境一般是指教学媒体设施等,软环境通常指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氛围等部分。备课时,教师首先就要分析教学背景。如,某教师在讲述清末历史上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等一系列历史事件时,都提到了李鸿章,学生认为他是卖国贼。但在学习“近代化的起步”一章的洋务运动后,一些学生又认为他为中国的近代化作了一定的贡献,似乎不能全盘否定他。由此,学生之间形成了激烈的讨论,对李鸿章这个人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基于学生的疑惑、争论,教师让学生准备一次“如何评价李鸿章”的辩论课。课前教师已经掌握了学生对李鸿章的初步评价,在充分的背景分析后,进行了课堂辩论。 2.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以往备课也分析教学内容,但仅仅关注教材分析,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过去的教案有时也有“学生分析”一栏,但许多只是泛泛而谈,形式而已。实际上,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应该认真考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设计方案。例如,张元教授曾应邀在初一年级上过“宋代理学与词”的一节课。他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对初一学生讲宋代文化中心的理学,既不能简述理学的概念与各家学说的要旨,也不能选录资料制成讲义在课堂讨论,因为这两种方法都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取得教学效果。初一学生仍属喜欢听老师讲故事的年龄,他认为不妨从故事入手,先讲理学家的故事,再根据它作点发挥,谈点问题。不过,十三岁的青少年不会喜欢听理学家的故事,讲课前就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他在讲张载变化气质的“气质”时,就以刚刚播出的电视节目“超级星期天”中访问的某公众人物为例,问学生:“她说她不喜欢做什么事?”学生回答:“洗澡。”再问:“她说她最多几天不洗澡?”学生答:“三天。”三天不洗澡,一般人难以忍受,她却不以为意,多少反映了她的生活习惯比较懒惰,这是她的个性,也就是张载所说的“气质”,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太好的个性,都要努力去改变它,使它降到最低。这个例子说明,备课时对所教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水平一定要作细致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与传统的教案相比,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的理解和陈述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目标的主体和维度不同。传统的教案所体现的主体是教师,而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主体是学生;传统的教案较多地关注知识教学,而教学设计在知识目标之外还关注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是目标的陈述功能有区别。传统的教案关于目标的

英语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综合练习及答案

英语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综合练习及答案 填空题 1.教学系统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教学评价的对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5.教学评价的功能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教学组织形式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7.学习内容分析的步骤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8.教学评价的原则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 1.学生、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2.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 3.课程材料的评价、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4.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分析、学习者技能起点的分析、学习者态度能力的分析 5.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 6.集体授课、个别化学习(自学)、小组相互作用 7.学习内容分析的步骤:组织和选择单元、确定单元目标、确定学习任务、分析学习任务、评价 8.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简答题 1.教学设计 2.教学的阶段包括哪些? 3.学习需要 4.学习的阶段 5.学习风格 6.教学策略 答案 1.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2. 1.引起注意 2.告知学习者目标 3.激活相关的原有知识 4.呈现刺激材料 5.提供学习指导 6.引发学习行为 7.提供反馈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教案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课题名称: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概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能具体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处理分析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从幼教实践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遵循基本原则分析具体的教育活动。 重点/难点:掌握各原则的运用要点,会分析教育活动方案中基本原则的运用。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若干 教学过程: 教法提示教学内容 创设问题情景案例《认识纸》教大班幼儿认识纸的性质、用途、种类。教师提问:“纸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引导幼儿知道纸是中国劳动人 民发明的,工人用稻草、麦秸、树皮 等原料制造的,教育幼儿要珍惜劳动 成果,节约爱惜纸,不要浪费。 提问:此教学片段中教师讲授有无不 正确之处?这违背了什么原则?这位 教师又运用了什么原则?学生讨论分析,教师讲解。 举例:某教师在实验操作中将“水蒸气说成白烟”。提问启发学生换位思考:“你在教学中怎样运用科学性原则?”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的含义 2.运用思想性原则应注意: (1)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实效性。 (2)结合活动自然渗透。如《三只蝴蝶》故事教育幼儿要团结友爱,诗歌《小熊过桥》培养幼儿勇敢大胆助人。 3.运用科学性原则应注意: 不仅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传授的知识技能是正确的,设计教学形式、选择教法、确立目标、安排 结构、创设环境也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用“盐与汤”打比方说明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盐对人体的重要性无人否认,那么给每人15克盐,请大家直接吃,不如喝一碗鲜美的咸汤。任何学科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是统一的。 二、发展性原则 1.含义

[中学教育]教学设计及其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有关新课程改革的问题解答之七 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理解: (1)教学设计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把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材料等都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并把教学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因此,可以把学生和教师的整个学与教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2)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就是: ●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 ●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

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3)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以假设的学生(即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教学对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假设的学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无不例外地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学生个体在群体中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另外,以往的那种重教而轻学的研究是不可取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个依据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学习最终是通过学生内部学习过程自己完成的,学习的结果将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教学设计必须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使有效的学习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处于教学的劣势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