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冈中学2008-2009年高二生物期末单元检测(4-6章)必修三

龙冈中学2008-2009年高二生物期末单元检测(4-6章)必修三

龙冈中学2008-2009年高二生物期末单元检测(必修三4-6章)

命题人:侍东升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导致大量动物死亡。下列哪两个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动物种群数量的增长 A .出生率和食物供应 B .出生率和死亡率 C .死亡率和年龄组成 D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假设某种细菌的起始数量为N ,理想状态下,每20min 繁殖一代,a 小时后该种群数量为 A .N ×23a

B .N ×2a

C .2×N a

D .2×N 20

3.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4.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 ”型曲线和“S ”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 值提高

B .b 到c 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C .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比较曲线Y 与曲线X 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裸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比在弃耕农田发生的群落演替历程短 B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生物多样性降低 C .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

D .群落演替的过程是低等生物演变成多种高等生物的过程

6.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是有害的 B .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C .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 .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活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 .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 .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忽略不计

C .只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

D .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

8.异株克生也叫化感作用,指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化感化合物)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通过信息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加以排除的现象就称为异株克生。植物释放化学物质的部位主要有根系、茎、叶、花和残体等,释放的方式有分泌、挥发、雨水淋洗和残体腐烂等。关于异株克生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异株克生不利于物种生存

B .释放异株克生化合物的可以是植植物的六种器官中的任何一种

C .异株克生化合物多为次生代谢物质

D .异株克生属于物种竞争形式之一

9.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中不经历 A .沉水植物阶段

B .挺水植物阶段

C .浮水植物阶段

D .富营养化阶段

10.在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A .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增多

B .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差

C .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增加

D .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能量仅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流动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将葡萄糖分解并释放能量 C .自养型生物都可以将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D .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所以其恢复力稳定性很高

12.下图为某一区域M 、N 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曲线不重叠时,M 与N 不存在竞争 B .b 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 .d 越小,M 与N 种间竞争越激烈 D .M 、N 两物种存在捕食关系

1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属于生产者,从其细胞结构看,没有核膜和多种细胞器,该生物最可能是 A .蓝藻和硝化细菌 B .酵母菌和硝化细菌 C .团藻和蓝藻 D .衣藻和水绵 1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 .一定能固定CO 2 C .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 .一定是绿色植物

15.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 .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C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6.右图中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有几个营养级,若草固定的太阳能转化的有机物为1000 kg ;又假如每个营养级的生物被两种生物捕食时各食一半,则鹰最少增加

鱼类种群密度

鱼类种群密度

鱼类种群密度

鱼类种群密度

A B C

D

A .7.75 kg

B .12.75 kg

C .15.25 kg

D .21 kg

17.下图表示由5个物种(U 、V 、W 、X 、Y )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Z 表示分解者,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18.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

B .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

C .最顶部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D .分解者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19.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解者专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B .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属于分解者

C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 .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属于分解者,而有可能属于生产者或消费者

20.“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某一山区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当地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B .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C .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 .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选不全、有错选或不答得0分。 21.下面是在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正确的有 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人口密度 B .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 C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蜈蚣的丰富度

D .血球计数板实际上就是微型的样方,常用于调查微生物的数量 22.属于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因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表现为 A .相互捕食

B .相互抑制

C .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居劣势

D .一方占优势,另一方灭亡 23.下列属于演替过程的有 A .草原上灌木丛的比例增加

B .弃耕农田中植物的生长

C .深水池塘内逐级有挺水植物长出

D .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

24.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a 、b 、c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b >0.2a ,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影响 B .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肯定大于a 所含的能量 C .甲单一个体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中最多 D .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群落

25.右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 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B .在遭到干扰时,x 、y 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C .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 值和x 值之间呈正相关

D .TS 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6题,共计65分。

26、(8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个原生动物A 和B ,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 (单位:个)

(1)原生动物A 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 。 (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 、B 种群增长都属于 型增长。

(3)如果将A 、B 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 。 (4)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 。 27、(9分)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其中B 、C 、D 、E 构成生物群落。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输入B 的能量①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③大约只有②的_________。

(3)能量流动最终以_________形式散失,所以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相比其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 (4)图中碳循环的过程还缺少两个箭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5)碳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是 。

28、(11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 (1)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各组成成分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2)假如某草原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 ①该食物网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 ②食虫鸟是第________营养级, ________消费者; ③若猫头鹰增重

100克所需的能量1/2来自兔,1/2来自 食虫鸟,则猫头鹰增重l00克,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___克。

(3)右面甲、乙两图表示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1分)图甲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1)在图甲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C →A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的。

(3)如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请将碳循环示意图中相应的字母填在图中对应的营养级中。______________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___________。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___________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6)若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 B .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 C .每一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90% D .分解者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B

A

C

D

E

② ③

图甲

图乙

30、(14分)Ⅰ 如图所示是某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该农业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系统的 原理来设计的,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上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2)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属于 。如图所示,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增产的原因是 。

(3)在冬天,沼气池产气量减少,有的甚至不能产气,已知发酵原料是充足的,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 (4)四川省安岳县发现3例猪链球菌病均发生在未建沼气池的农户中,由此可以推测链球菌的代谢类型是 。

Ⅱ 读《某地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3年农村产业结构与1980年相比,除农村种植、养殖种类发生了变化外,明显增加了沼气池,沼气池中主要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它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成分)。 (2)试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角度分析,2003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户收入明显增加的原因(举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2分)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发生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

(单位:株/m 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 ~E 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最可能是 ,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3)如果要全面了解调查该地块的生物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进行这项工作时对获得的小动物可存放在 溶液中。接下来对采集到收集瓶中的小动物还应做的工作是 和统计工作。

(4)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该弃耕农田土壤小动

物类群丰富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

1980年

2003年

高二生物期末复习练习一(必修三4-6章)

答题纸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

26、(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9分)(1)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11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_________ ③_________ (3)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9、(11分)(1)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 _________ (3) 如右图(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30、(14分)Ⅰ(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

Ⅱ(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2分)

(1)_______

如右图(2分)

(2)(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高二生物期末复习练习一(必修三4-6章)

答题纸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

26、(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9分)(1)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11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_________ ③_________ (3)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9、(11分)(1)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 _________ (3) 如右图(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30、(14分)Ⅰ(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

Ⅱ(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2分)

(1)_______

如右图(2分)

(2)(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高二生物期末复习练习一(必修三4-6章)

参考答案

(3)A 繁殖速度比B 快(出生率大)(2分) 少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单独培养过原生动物A 的培养液单独培养原生动物B ,观察其数量的变化(2分) 27、(9分)(1)C (2)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10%--20% (3)热能 单向不循环

(4)D 到A 和E 到A 之间的箭头(2分)

(5)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分)

28、(11分)(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2分)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2分)

(2)①草 ②三 次级 ③7500

(3)乙 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2分) 29、(11分)(1)B 光合作用 (2)有机物 CO 2 (3) 如右图(2分) (4)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 (对人类有益的部分)(2分) (5)次生演替 阳光 (6)B 30、(14分)Ⅰ(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分)

实现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设法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

(2)分解者 因为蘑菇细胞呼吸放出CO 2,提高了大棚中CO 2浓度,为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更多原料CO 2。(2分) (3)环境温度过低,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被抑制(2分)

(4)异养需氧型

Ⅱ(1)异养厌氧型 分解者

(2)2003年农业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复杂、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形成良性循环,增加了经济效益; 减少了化肥等用量,降低了农业成本。 31、(12分)

(1)C 变化曲线如右上图(2分) (2)(3分)

① 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② 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 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 (3)体积分数为70%(或“75%”)的酒精(2分) 用肉眼或仪器认真观察并分类(2分) (4)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 (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