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高考考点简记

2012高考考点简记

根据2012年江苏省高考考点测试说明整理2012.02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夏朝最终被商朝所取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两个阶段即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⑴目的:巩固西周的奴隶主统治。

⑵内容、对象: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⑶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⑷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⑸作用:初期,稳定统治秩序,扩大疆域,巩固周天子的统治。

后期,随着实力变化,诸侯间相互兼并,周天子权势逐渐削弱。(分封制受破坏)宗法制:

⑴核心内容:以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⑵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⑶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⑷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⑸影响:保证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⑴神权与王权结合;⑵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集中;

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二、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都城咸阳。疆域:北至长城,南到南海,东到东海,西达陇西。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

⑴皇帝制度:首创于秦始皇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三大特征:①皇帝独尊;

②皇权至上(核心);③皇位世袭。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⑵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僚机构)

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行政权)

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军事

3、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郡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

特点:⑴郡县官吏都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⑵按地域划分,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意义:⑴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⑵将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4.认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前期积极作用为主,后期消极作用为主)

积极性:(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巩固。(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3)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对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性:(1)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易激化阶级矛盾;(2)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社会进步,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三、汉——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地方行政制度)

汉朝前期,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郡县、封国并存,即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逐步解决王国问题。

2.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

(1)内容:唐朝中央设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诏书);门下省掌审议(审核诏书)(魏征属于门下省);尚书省(执行诏书)。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2)评价: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②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独尊;③三省明确分工,提高行政效率。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用。3.元朝: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制度)

内容: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大都附近的“腹里”(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地方行政机构,共十个行省,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等部分佛教地区事务

意义:⑴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现代省制的开端。

⑵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四、古代选官制度

①夏商周时期(先秦奴隶社会):世官制(官位世袭);

②汉代(汉武帝创立):察举制(举孝廉),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③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高低分为九品,享受不同的政治权力,又叫九品官人法);

④隋唐至清末:科举制度(读书考试):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形成。

意义:⑴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⑵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⑶把选拔人才、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五、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

⑴明太祖:废丞相,权归六部。意义: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⑵明成祖: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内阁性质: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原因:清雍正帝为了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

(2)职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3)特点: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消极:①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

②极大地妨碍了社会进步,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

六、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趋势)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总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及演变趋势(图示)

重难点分析:

1、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2、从秦到清,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始终隐含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什么?为解决这两对矛盾,各朝是如何解决的?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趋势: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解决: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君权;元:改革地方行政制度,设行省制;等反映的本质问题: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一、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反映了生产的发展)

⑴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反映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原始社会

⑵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昂贵,少量使用。主要使用石器锄耕。—奴隶社会

⑶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出现(铁犁牛耕出现)——封建社会开始

⑷汉代:牛耕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普遍使用。铁犁牛耕成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5)唐代:新的农业耕作工具曲辕犁出现——标志耕犁技术的成熟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①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②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③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那时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事实承认: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正确确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1)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单位,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延续的重要原因。

(2)特征: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等特征。(3)自然经济:曾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⑴农业起源早,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

⑵铁犁牛耕是封建社会主要的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⑶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二、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

从春秋战国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成为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明代以前,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和主导地位的是官营手工业,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发展,民营(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代表当时最高水平。在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2.纺织、冶金和制瓷等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1)丝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①商朝:出现了织机;②西周:斜纹提花织物;③汉代:纺织技术成熟,通过丝绸之路,外销丝绸,被称为“丝国”;④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⑤宋朝:棉布成为百姓主要衣料,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⑥明清:纺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2)冶金:①商周:青铜铸造业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二里头青铜器(夏)、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三星堆青铜礼器(西周)等精美青铜器。②汉代:冶炼业开始用煤作燃料。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③南北朝:发明灌钢法,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3)制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①原始社会:彩陶出现。②商代至汉代:是陶到瓷的过渡阶段。在商代出现了原始瓷器。③东汉:制瓷技术成熟,烧制出最早的瓷器品种:青瓷。

④北朝:出现白瓷。⑤唐代:制瓷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⑥宋代:五大名窑:汝、定、钧、官、哥。⑦元代:新的瓷器品种青花瓷出现(明朝宣德年间的是珍品)⑧明代:彩瓷;

⑨清代:珐琅彩、粉彩。江西的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3.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⑴中国手工业源远流长,工艺精美;

⑵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要的三种手工业经营模式;

⑶受自然经济影响,长期依附于农业,始终未能独立发展。

三、商业

1.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

(1)秦代:县级以上设市,市有明确法规规定,商品明码标价;

(2)汉代:设置专门管理市场贸易的官员;

(3)南北朝:农村“草市”开始出现;(4)唐代:出现夜市;

(5)宋代:商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见后面);(6)明清:都市中出现繁华的商业区2.“市”的形成与发展(北宋为转折点)

宋以前:(1)县治以上设市;(2)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市坊分开;

(3)有严格的时间限制;(4)官府直接管理贸易。

宋以后:(1)市的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2)官府不再直接管理商业。

(3)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草市有配套饮食服务设施。

3.城市的发展和商帮

(1)商业城市:(隋唐以前)长安、洛阳;(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等是著名商业城市;经济中心南移后,隋唐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古称益州,与扬州一起合称“扬一益二”)等成为繁华的大都会。

(2)商帮:明清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叫“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6.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早,城市商业活动逐渐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2)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发展艰难,只能作为农业的补充,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3)商人群体活跃,但地位低下。

四、主要经济政策:

1.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最主要)

①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最早提出。含义:国家鼓励农业生产,限制手工业和商业。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

②影响:是维护封建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封建社会初期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消极: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古代经济政策:明“海禁”政策和清“闭关锁国”政策

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①海禁政策:明朝实行的禁阻私人出海从事对外贸易的政策。(直接原因:防止倭寇侵扰)

(但官方贸易可以进行,是限制而不是禁绝对外贸易)

②清代:“海禁”发展为“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仅开放广州一地“广州十三行”特许进行对外贸易)(直接原因:防止反清势力和国外勾结;抵抗外夷侵略)③影响:积极: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消极: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消极作用为主)

【二轮规律总结】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封建社会,由于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实行,工商业始终是农业的附属,尽管一度繁荣,但整个社会未进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时代,还是以自然经济为主。

一、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1.百家争鸣

背景:经济上: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封建经济产生和发展(根本原因)政治上:新的生产关系出现;诸候争战;“士”阶层崛起;

思想上:学在官府打破,私学兴起,为学术繁荣提供了阵地。

形成: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2.诸子百家及孔子和老子的思想:

(1)道家:老子和庄子;

老子观点: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道法自然:强调一切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③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④他希望回到小围寡民的理想社会。⑤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一切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战国的庄子:①齐物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界限和差别;②强调精神自由。(2)儒家:孔子(创始人)、孟子、荀子;

孔子:儒家创始人,春秋人(至圣)。其言论汇编成《论语》一书。①思想核心:“仁”和“礼”:仁就是爱人;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主张“克已复礼”;②主张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包含了民本思想;③教育上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教材:六经。

孟子(亚圣):①发展“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③主张“性本善”;④价值观:舍生取义。

荀子:①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②提出“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

③“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④在哲学上强调“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思想)。

(3)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4)法家:商鞅(最出名)、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观点:变法;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家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一定时期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状况的反映。

(二)汉代儒学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

⑵西汉前期,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为加强君权,提出"君权神授";同时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③在伦理道德上主张"三纲五常";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2.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太学:中国古代官方最高学府。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办。学习儒家经典,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教科书:五经。教育为儒家垄断,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选用儒生参政;在地方设立各级儒学学校;等等

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宋明理学

背景:魏晋以后,佛教、道教逐渐盛行,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宋代儒学将儒、道、佛融合而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宋明理学。它包括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理学代表基本主张

程朱理学(北宋)

程颢

程颐

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的核心和最高境界是“仁”,主张先有理后

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②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③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南宋)

朱熹

①理气论(理先于气)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③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置于五经之前,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他的思想还传至日本、朝鲜。

④进一步强调格物致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陆王心学

(南宋)

陆九渊

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②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明代)

王阳明

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②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影响: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维护了封

建统治,标志儒学思想的成熟。

(四)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明朝后期李贽:离经叛道

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反对封建礼教,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③赞扬农民起义,反对男尊女卑。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背景代表基本主张影响(实质)

①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黄

①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主思想;

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①是明清时期

资本主义萌芽

的反映,是儒学

在新历史条件顾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众治”和“保天下者匹

②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根本原因)③思想:程朱理学自身僵化受到批判炎

夫有责”思想;

②主张经世致用;

③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著作《天下郡国利病

书》、《日知录》。

下的新发展;具

有解放思想的

进步性。

②是早期反封

建民主思想,对

近代民主思想

产生一定影响。王

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耕者有其田”;

(主张“循天下之公”,批判“孤秦”、“陋宋”;

②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具有唯物思想;还认为静

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

思想。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点:

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以民为主"。

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思想上:发展形成新儒学体系,提倡经世致用。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造纸①西汉前期,中国发明纸;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魏晋后:纸成为人们的主要书写材料;

④外传:唐朝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最早外传)

印刷术①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唐朝《金钢经》,目前已知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品)

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

③外传:元朝时由波斯人人传到欧洲。(最晚外传)

火药①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火药;

②唐末宋初,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药箭、火炮)

③以明代:有带早期自动爆炸装置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④外传:唐朝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指南针①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②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③外传:南宋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总:推动欧洲社会发展,使欧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推动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

⑴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⑵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武器;促进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⑶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的技术保证;

⑷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认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与书法艺术

汉字形体演变历程:

(商)甲骨文——(周)金文——(秦)小篆——(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总趋势:由繁到简

起源完整体系两个阶段演变脉络总趋势

六千年前的文字图画(原始社会)

商代

甲骨文

标志文字成熟

魏晋前是自发阶段(注重

实用)魏晋后进入自觉

阶段(注重审美)

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楷书

由繁到简

著名书法家:

小篆秦代:李斯《泰山刻石》特点:笔划圆匀隶书秦代出现。特点:稳重对称,字体扁粗

楷书唐代步入盛世。特点:低审美高实用,方正严谨

唐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草书(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张旭、怀素(颠张醉素)特点:高审美低实用,最能体现艺术家感情

行书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特点:审美又实用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

2.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

夏商周:绘画以人物为主;战国时: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魏晋南北朝:著名画家顾恺之;

隋唐五代时: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现存中国最早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初唐和盛唐著名画家是阎立本和吴道子,代表作分别是《布辇图》和《送子天王图》;两宋时:风俗画成为亮点。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时: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称为文人画的鼻祖。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3.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1)书画同源,绘画与文学相伴而生;

(2)注重写意传神,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

(三)文学成就:

考点: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文学体裁的演变:

先秦散文(包括诗经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总趋势:逐渐平民化

时期体裁代表人物及作品

春秋诗由孔子整理,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特点:四言为主;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战国楚辞产生于南方楚国的新诗歌体裁。(采用楚国方言)

屈原创建,代表作《离骚》,又称为“骚体”,与《诗经》并称“风骚”。地位: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影响巨大。

汉代

赋 由骚体演变而来的一种诗歌体裁。特点:半诗半文,词藻华丽。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二京赋》

唐代 诗 初唐: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唐朝三位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代表性作品)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赢得“诗仙”美誉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为“诗史”,其人被誉为“诗圣”

中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宋代 词 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代表性作品)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代表性作品)

元代 元曲 包括元杂曲和散曲。标志中国古代戏曲走向成熟。

杂剧:关汉卿《窦娥冤》(也是元曲代表作)

散曲:马致远《汉宫秋》《秋思》

明清 小说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作者、地位) 文言志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发展的原因: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四)戏曲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乾隆末年 起源于四大安徽徽剧戏班进京给乾隆祝寿(但还未形成京剧) 道光年间 汉剧进京,徽汉合流,融合兼收,京剧形成

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

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民国以来 京剧逐渐走向世界。

一、雅典的民主政治

1.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条件)

(1)自然条件:山地多平原少;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

(2)社会条件: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体制。

(3)人为因素:公民具有参与政治、追求民主的价值观等。

2.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进行改革

背景:产生于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中

内容:①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务奴隶制等。

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内容: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⑤陶片放逐法。

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标志雅典的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标志雅典奴隶制国家正最终形成。

3.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

时间: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

内容: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

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④发放公职工资和观剧津贴。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称为“黄金时代”。

4.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

评价: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原始直接的民主;法律至上

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本质);妇女、奴隶、儿童和外邦人无政治权利;民主的运作方式非常原始,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二、罗马法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

罗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形成

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一定程度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罗马共和国时:公民法: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罗马帝国时期:(1)万民法:3世纪,普遍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2)《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认识罗马法的作用

(1)维系统治: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为统治者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2)影响后世: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高考考点: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⑴内容:①核心内容:“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注重功利;③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权威。

⑵影响: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①“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②“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马克思评价他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③强调人类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被后来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06:中国近代政治史

高考考点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一、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时间侵略国条约主要史实

鸦片战争1840-

-1842

英国1842《南京条约》

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841年强占香港岛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860

英法

1858英法《天津条约》

1860英法《北京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鸦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⑴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④协定关税,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⑵影响: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最深刻影响);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了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的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二、太平天国运动

1、定都天京、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背景: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朽统治。(2)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与清王朝对峙。(3)1856年天京变乱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4)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失败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启示: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2.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两部文献:《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内容:①分配土地。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分配产品。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核心: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评价:①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只是空想;③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已落后于世界。(世界潮流:发展资本主义)(2)《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内容:政治:以法治国,官吏公开选举。经济:发展工商业。技术:奖励科技发明。教育:开设新式学堂。

评价:①进步性:它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世界潮流。②空想性: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上战争环境,未能实行。

三、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时间侵略国条约主要史实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1895年《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英美俄日

法德意奥

1901年《辛丑条约》镇压义和团运动

1、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2亿两白银(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侵略特点的转变: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同时也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2.黄海海战

1894年的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战役,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其退入威海卫港,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殉国。3.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签订后,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割占台湾。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军,组织抗日。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加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最终失败,但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5.《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⑴赔: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使中国税收受到外国控制);⑵设: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⑶拆: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清朝腹地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⑷惩: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⑸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影响: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辛亥革命

1、兴中会、同盟会成立

⑴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⑵同盟会:1905年兴中会等骨干在日本东京召开同盟会成立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机关报《民报》。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是核心),平均地权——同盟会的宗旨。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⑴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

⑵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国旗五色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公元**年=1911+中华民国**年)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1)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尤其是责任内阁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言论、集会、选举等自由、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政治)

③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

④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国际)

⑤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

辛亥革命成功在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失败在于: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启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不能担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开端:五四运动

⑴直接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失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⑵过程: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第二阶段:6月5日起。中心:上海。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⑶结果:取得初步胜利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卖国贼职务、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⑷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影响

①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各阶层的作用: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标志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了奠定的基础。

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共诞生的标志)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转嘉兴浙江南湖游船上)。

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③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④成立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2)影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

3.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在事实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2)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3)1926年开始北伐战争。北伐军很快歼灭吴佩俘、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4)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由于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于7月15日,血洗武汉三镇。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六、国共政权的对峙(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南昌起义

原因: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过程: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毛泽东还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理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红军长征(1934—1936年)

⑴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左”倾错误思想。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⑵主要史实: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⑶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开始了革命新局面。

4.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⑴背景:红军长征初期,博古、李德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使党和红军遭受重大损失和

处于生死存亡最危急的关头。

⑵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军事、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③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④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⑶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七、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⑴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发动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标志日本局部侵华战争、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⑵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城卢沟桥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性抗战由此开始。2.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⑴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史称“南京大屠杀”。

⑵1931年到1945年,侵华日军先后对中国发动了30多次大规模细菌战。东北的“七三一”部队是日军细菌战部队。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

(1)原因:日本大举侵华,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建立过程:①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②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威逼南京。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③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作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使抗战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4.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片面抗战路线)

⑴防御阶段:四大会战①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②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取得胜利,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国共合作的典型);③徐州会战: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④武汉会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但仍无力阻止日军进攻,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⑵相持阶段:①枣宜会战:张自忠捐躯、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抗日

5.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

(1)1937年,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人民战争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纷纷开赴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变敌人后方为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抗日据地逐步成为抗日的主战场,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陕甘宁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2)初期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组成部分)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3)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在华北,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主动出击破坏敌人交通线。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6.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

⑴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10月25日台湾光复(1895割占——1945光复)。

⑵胜利原因:①根本原因: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⑶历史地位:

国内: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壮大人民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国际: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八、解放战争

1.内战的爆发: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共的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标志内战的爆发2.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⑴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⑵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⑴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⑵国际: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认识:新民主主义胜利原因、经验:

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07:中国近代经济史高考说明: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19C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甲午战后到一战爆发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或第一个高潮(1895-1912)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12--1919)春

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抗战前夕)民族工业迅速发展(27-36)夏

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遭沉重打击(37-45)秋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46-49)冬

新中国建立初期(1950—1952年),新的生机

三大改造时期(1953-956年),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公私合营,赎买)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

1、原因:⑴主要: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外)

⑵原来资本主义萌芽也起到一定程度的瓦解(仅在江南局部地区)(内)

2、表现:⑴开始瓦解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的衰败。

⑵进一步解体:19世纪60年代起:其他手工业部门也遭到沉重打击;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3、影响:①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输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民族工业兴起。

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人民的反抗、外国侵略)

2、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统治。

3、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洋务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他们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6、内容:(1)前期(19C60—70年代):“自强” 军事工业(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机器局)

(2)后期(19C70-90年代):“求富” 民用工业

目的: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代表: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3)筹划海防(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培养人才(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7、失败的标志: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

8、失败的根本原因:单纯引进技术,不变革封建制度(中体西用)

9、评价:

①局限性:维护封建统治,未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②积极性: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三、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

(一)产生:

1.背景:⑴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⑵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⑶洋务运动的诱导

2.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近代的含义是采用机器化生产方式)

3.地点: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

4.最早创办者:官僚、地主、商人;

5.著名的企业:1866年,上海的发昌机器厂。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6.意义:标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二)初步发展——甲午战后到一战爆发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95-1912)

1.原因:帝国主义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实业救国的热潮推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领导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实业家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

(三)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

1、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主要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华经济侵略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发展表现: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如江苏南通的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江苏无锡荣氏兄弟保兴面粉厂)

3、民族工业的特征:(1)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发展不均衡:①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②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3)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4)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小,中国仍以农业为主。

4、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5、影响:①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②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四)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原因:(1)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币制改革”,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3)形式上全国基本统一。

(五)抗战期间:遭沉重打击

原因:战争破坏;日军掠夺;国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官僚资本压榨。

(六)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后期)陷入困境:

原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法币政策带来的影响

(七)性质改变:

1956年,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四、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现代化。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的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民族独立

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曲折历程: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缝产生

(2)19世纪末(1895-1912)初步发展

(3)20世纪初(1912-1919)短暂春天

(4)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发展较快

(5)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

(6)抗战胜利后(1946-1949)日益萎缩

(7)新中国三大改造后(1956年底)性质改变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08:中国近代文化史

高考说明: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过程,也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层次、三个阶段)

历程思想主张代表阶级、人物时间实践

学造器物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19C30、40YS 无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地主阶级洋务派:

奕、曾、李、左、张

19C60—90YS 洋务运动

仿行制度改良的手段

兴民权,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19C90年代后

维新变法

运动革命的手段

兴民权,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

19C90年代后辛亥革命

学习思想文化民主、科学

资产阶级激进派: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

胡适、蔡元培

1915年后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找到救国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

俄国十月

革命后

新民主主义

革命

一、“师夷长技”的主张——学造器物

1.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个人。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世界地理志)。

②魏源:编《海国图志》,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向西方学习的启蒙书。

局限性:①只学技术,不学制度;②未付诸实践(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1)代表:(中央)奕、(地方)曾国潘、李鸿章、张之洞、左宗堂;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实践:洋务运动(前期: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后期:求富,创办民用工业。)(4)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

(5)局限性:①只学技术,不学制度。(实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前提下,通过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民族危机)。

二、仿行制度

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逐渐传入。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 ——夏、商、西周时期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 复习建议 高考对夏、商、西周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将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考试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创设一个情景,考查本项内容。 知识清单 参考答案: ①分封,②宗法,③家国一体,④井田,⑤集体,⑥甲骨文,⑦青铜,⑧殷历。 考点聚焦 考点一、原始社会概况 (一)政治:禅让制 (二)经济:原始农业 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制

(三)文化: 原始的“图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注:原始社会的史实,同学们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即可。 【典型例题】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是道组合式选择题。从稻谷、粟的遗存地址多可知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从长江流域发现稻谷遗存,山东河北发现粟壳遗存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从黄河流域发现水稻遗存,浙江发现粟壳可知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材料并不能反映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④予以排除。其实南稻北粟基本处于同时,都距今六七千年。本题正确选项①②③。 答案:B。 考点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 (一)早期国家制度 1、王位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其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使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商王对各方国的控制力有限,除对商承担纳贡和征伐的义务外,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 (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高考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基础精心整理)教师版

第7讲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师版 ) 【基础知识】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设点(,)P x y 在变换?://,(0) ,(0) x x y y λλμμ?=>??=>??的作用下对应到点 ///(,)P x y ,则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二.极坐标知识点 1.极坐标系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从O 引一条射线Ox ,选定一个单位长度以及计算角度的正 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O 点叫做极点,射线Ox 叫做极轴. 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和它的正方向,构成了极坐 标系的四要素,缺一不可.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三.参数方程知识点 1.参数方程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曲线C 上的点满足,该方程叫曲 线C 的参数方程,变量t 是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 2.曲线的参数方程 (1)圆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2)椭圆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3)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4)经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为参数). 注意:t 的几何意义 3.在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时,要注明参数及参数的取值范围。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规律方法指导: 1.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需要根据其结构特征,选取适当的消参方法. 常见的消参方法有: (,)P x y () () x f t y f t =?? =?2 2 2 )()(r b y a x =-+-)(.sin , cos 为参数θθθ? ??+=+=r b y r a x 122 22=+b y a x )0(>>b a )(. sin ,cos 为参数??????==b y a x px y 22 =)(.2, 22为参数t pt y pt x ? ? ?==),(o o O y x M αl ? ? ?+=+=.sin , cos o o ααt y y t x x t y x , ) 0(n t , sin , cos , 222≠===+=x x y a y x y x θθρθρρ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26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解析版)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 考点26 古代手工业 【十年真题】 1.(2019·天津高考·1)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两幅青铜器插图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属于三星堆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题干地图中表示为③,故选C项;①为山东省,排除A项;②为河南省,排除B项;④为湖南省,排除D 项。 2.(2019·北京高考·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 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可知东周时期已掌握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A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排除B项;“没有交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生活方式趋同”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3.(2019.4·浙江高考·3)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 ) A.粉彩瓷 B.黑瓷C.青花瓷D.白瓷 【答案】D 【解析】唐朝,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行销海内外,故选D项;粉彩瓷是清代典型的瓷器类型,排除A项;唐代黑瓷多见于山西河南一带,如浑源窑、交城窑、鲁山窑,排除B项;青花瓷是元代彩瓷的典型瓷器类型,排除C项。 4.(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说明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而江南是棉布的生产地,棉织业发达,这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故选 D项;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手工业,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且明朝仍旧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B项;国家货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差异,排除 C项。 5.(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高考英语阅读高频词汇必备篇

高考英语阅 读 理 解 高 频 词 汇

1.alter v. 改变,改动,变更 2.burst vi.n. 突然发生,爆裂 3.dispose vi. 除掉;处置;解决;处理(of) 4.blast n. 爆炸;气流vi. 炸,炸掉 5.consume v. 消耗,耗尽 6.split v. 劈开;割裂;分裂a.裂开的 7.spit v. 吐(唾液等);唾弃 8.spill v. 溢出,溅出,倒出 9.slip v. 滑动,滑落;忽略 10.slide v. 滑动,滑落n. 滑动;滑面;幻灯片 11.bacteria n. 细菌 12.breed n. 种,品种v. 繁殖,产仔 13.budget n. 预算v. 编预算,作安排 14.candidate n. 候选人 15.campus n. 校园 16.liberal a. 慷慨的;丰富的;自由的 17.transform v. 转变,变革;变换18.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 19.transplant v. 移植 20.transport vt. 运输,运送n. 运输,运输工具 21.shift v. 转移;转动;转变 22.vary v. 变化,改变;使多样化 23.vanish vi. 消灭,不见 24.swallow v. 吞下,咽下n. 燕子 25.suspicion n. 怀疑,疑心 26.suspicious a. 怀疑的,可疑的 https://www.doczj.com/doc/c37623750.html,d a. 温暖的,暖和的;温柔的,味淡的 28.tender a. 温柔的;脆弱的 29.nuisance n. 损害,妨害,讨厌(的人或事物) 30.insignificant a. 无意义的,无足轻重的;无价值的 31.accelerate vt. 加速,促进 32.absolute a. 绝对的,无条件的;完全的 33.boundary n. 分界线,边界 34.brake n. 刹车,制动器v. 刹住(车)

高考文科数学核心考点总结

高考文科数学核心考点总结 导读:本文高考文科数学核心考点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文科数学核心考点 考点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部分一般以选择题出现,属容易题。重点考查集合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近年的试题加强了对集合计算化简能力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并注重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与化简。简易逻辑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直接考查命题及其关系、逻辑联结词、“充要关系”、命题真伪的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等,二是在解答题中深层次考查常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解题过程和逻辑推理。 考点二:函数与导数 函数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为载体针对性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性质、函数与方程、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和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的应用等,分值约为10分,解答题与导数交汇在一起考查函数的性质。导数部分一方面考查导数的运算与导数的几何意义,另一方面考查导数的简单应用,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与最值等,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容易题和中档题,三是导数的综合应用,主要是和函数、不等式、方程等联

系在一起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如一些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不等式的证明等问题。 考点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一般是2道小题,1道综合解答题。小题一道考查平面向量有关概念及运算等,另一道对三角知识点的补充。大题中如果没有涉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可能就是一道和解答题相互补充的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或三角恒等变换的题目,也可能是考查平面向量为主的试题,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向量重点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应用,向量与直线、圆锥曲线、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结合,解决角度、垂直、共线等问题是“新热点”题型. 考点四:数列与不等式 不等式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和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等,通常会在小题中设置1到2道题。对不等式的工具性穿插在数列、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等解答题中进行考查.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的灵活应用,一道解答题大多凸显以数列知识为工具,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都属于中、高档题目. 考点五: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一是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直观图与三视图;二是考查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三是考查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平行与垂直、求空间角等(文科不

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大题(详解)

参数方程极坐标系 解答题 1.已知曲线C:+=1,直线l:(t为参数) (Ⅰ)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直线l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与l夹角为30°的直线,交l于点A,求|P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 , , 的距离为 则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2.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极轴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 (I)写出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求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大值. 的极坐标方程为: cos=

∴ y+1=0 ( d= 的距离的最大值. 3.已知曲线C1:(t为参数),C2:(θ为参数). (1)化C1,C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1上的点P对应的参数为t=,Q为C2上的动点,求PQ中点M到直线C3:(t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化为普通方程得:+ t=代入到曲线 sin =,),﹣

4.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 ,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l和圆C交于A,B两点,P是圆C 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 (Ⅰ)求圆心的极坐标; (Ⅱ)求△PAB面积的最大值. 的极坐标方程为,把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的极坐标方程为,化为= 把 ∴圆心极坐标为; (t , = 距离的最大值为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求椭圆上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版:隋唐时期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隋唐时期的政治:三省六部制 2、隋唐时期的经济 3、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三教合一 4、唐太宗 复习建议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段非常重要时期,考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以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阶段,同时经济方面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唐文化也是不错的出题角度。 知识清单 隋唐时期 时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 总体时代特 征 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政治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 以①制和②制为代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时期。 经济以唐太宗为代表的统治者采取③、劝课农桑的措施,使经济繁荣,礼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明显的发展。 文化 隋唐时期以④、⑤为代表的科技世界领先;哲学、宗教兴盛;文学艺术全面辉煌; 唐文化泽被后世,促进了亚洲乃至全世界文明的进步。 参考答案: ①三省六部,②科举,③轻徭薄赋,④雕版印刷,⑤火药 考点聚焦 考点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三省六部制 1.内容: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如图所示:

2.特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3.作用:提高办事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有利于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后代基本沿用。 (二)科举制 1.创立和完善: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继续完善,提高进士科的地位。 武则天——首创殿试,开创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2.评价: 进步性——①冲破特权,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局限性——忽视实用性学问的研究,科技发展受到影响。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 (1)背景: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 (3)出现原因: ①政治:选举贤能,虚心纳谏;制定《唐律》(仁义为本,刑罚为末)。 ②经济:本着“存百姓”的民本思想,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 ③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历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频词汇汇总最新

高考阅读高频词 1.alter v. 改变,改动,变更5.consume v. 消耗,耗尽15.campus n. 校园 6.split v. 劈开;割裂;分裂a.裂开的9.slip v. 滑动,滑落;忽略 10.slide v. 滑动,滑落n. 滑动;滑面;幻灯片 16.liberal a. 慷慨的;丰富的;自由的17.transform v. 转变,变革;变换 18.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19.transplant v. 移植 20.transport vt. 运输,运送n. 运输,运输工具22.vary v. 变化,改变;使多样化23.vanish vi. 消灭,不见26.suspicious a. 怀疑的,可疑的 https://www.doczj.com/doc/c37623750.html,d a. 温暖的,暖和的;温柔的,味淡的28.tender a. 温柔的;脆弱的 29.nuisance n. 损害,妨害,讨厌(的人或事物)46.stimulate vt. 刺激,激励 39.extraordinary a. 不平常的,特别的,非凡的47.acquire vt. 取得,获得;学到51.tidy a. 整洁的,整齐52.trace vt. 追踪,找到n. 痕迹,踪迹 62. academic a. 学术的;高等院校的;研究院的70. oblige v. 迫使,责成;使30.insignificant a. 无意义的,无足轻重的;无价值的糊的,不明确的 63. academy n.;学会高等)专科院校72. extent n. 程度,范围,大小,限度 73. exterior n. 外部,外表a. 外部的,外表的74. external a. 外部的,外表的,外面的79. decent a. 像样的,体面的82. sake n. 缘故,理由8. tendency n.趋向,趋势 86. tedious a. 乏味道,单调的, 4. scale n. 大小,规模;等级; 89. ultimate a. 极端的,最大的,最终的n. 极端90. undergo v. 经历,遭受 95. casual a. 偶然的,碰巧的;临时的;非正式的103. expel v. 驱逐,开除,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1.集合与简易逻辑。分值在5~10分左右(一道或两道选择题),考查的重点是抽象思维能力,主要考查集合与集合的运算关系,将加强对集合的计算与化简的考查,并有可能从有限集合向无限集合发展。简易逻辑多为考查“充分与必要条件”及命题真伪的判别。 2.函数与导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它把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在高考中,至少三个小题一个大题,分值在30分左右。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生成性函数为载体结合图象的变换(平移、伸缩、对称变换)、四性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反函数问题常常是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函数与导数的结合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文科以三次(或四次)函数为命题载体,理科以生成性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及分式函数)为命题载体,以切线问题、极值最值问题、单调性问题、恒成立问题为设置条件,与不等式、数列综合成题,是解答题试题的主要特点。 3.不等式;一般不会单独命题,会在其他题型中“隐蔽”出现,分值一般在10左右。不等式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涉及函数、数列、解几等知识的考查中,不等式重点考五种题型:解不等式(组);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综合性问题。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性质、解法及均值不等式。解答题会与其它知识的交汇中考查,如含参量不等式的解法(确定取值范围)、数列通项或前n项和的有界性证明、由函数的导数确定最值型的不等式证明等。 4.数列: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所以在历年的高考解答题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题量一般是一个小题一个大题,有时还有一个与其它知识的综合题。分值在20分左右,文科以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为主;理科以应用Sn或an之间的递推关系求通项、求和、证明有关性质为主。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而不等式是深刻认识函数与数列的工具,三者综合的求解题与求证题是对

最新高考数学解题技巧-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2018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解答题模板3: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1、 题型与考点(1){极坐标与普通方程的互相转化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相转化 (2)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 (3) {利用参数方程求值域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 2、【知识汇编】 参数方程:直线参数方程:00cos ()sin x x t t y y t θθ=+??=+?为参数 00(,)x y 为直线上的定点, t 为直线上任一点(,)x y 到定 点00(,)x y 的数量; 圆锥曲线参数方程:圆的参数方程:cos ()sin x a r y b r θθθ=+?? =+?为参数(a,b)为圆心,r 为半径; 椭圆22221x y a b +=的参数方程是cos ()sin x a y b θθθ=??=? 为参数; 双曲线2222-1x y a b =的参数方程是sec ()tan x a y b φθφ=??=? 为参数; 抛物线22y px =的参数方程是2 2()2x pt t y pt ?=?=?为参数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 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点P 的极坐标为(,)ρθ,直角坐标为(,)x y , 则cos x ρθ=, sin y ρθ=, 222x y ρ=+, tan y x θ=。 解题方法及步骤 (1)、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消去参数,常用的消参方法有代入消去法、加减消去法、恒等式(三角的或代数的)消去法;化普通方程为参数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引入参数,即选定合适的参数t ,先确定一个关系()x f t =(或()y g t =,再代入普通方程(),0F x y =,求得另一关系()y g t =(或()x f t =).一般地,常选择的参数有角、有向线段的数量、斜率,某一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 例1、方程?????+=-=--t t t t y x 2 222(t 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A. 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上支 C.双曲线的下支 D.圆 解析:注意到2t t 与2t -互为倒数,故将参数方程的两个等式两边分别平方,再相减,即可消去含t 的项,4)22()22(2222-=+--=---t t t t y x ,即有422=+y x ,又注意到 02>t ,222222=?≥+--t t t t ,即

高考英语高频词汇

1.alter v. 改变,改动,变更 2.burst vi./n. 突然发生,爆裂 3.dispose vi. 除掉;处置;解决;处理(of) 4.blast n. 爆炸;气流vi. 炸,炸掉 5.consume v. 消耗,耗尽 6.split v. 劈开;割裂;分裂a.裂开的 7.spit v. 吐(唾液等);唾弃 8.spill v. 溢出,溅出,倒出 9.slip v. 滑动,滑落;忽略 10.slide v. 滑动,滑落n. 滑动;滑面;幻灯片 11.bacteria n. 细菌 12.breed n. 种,品种v. 繁殖,产仔 13.budget n. 预算v. 编预算,作安排 14.candidate n. 候选人 15.campus n. 校园 16.liberal a. 慷慨的;丰富的;自由的 17.transform v. 转变,变革;变换 18.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 19.transplant v. 移植 20.transport vt. 运输,运送n. 运输,运输工具 21.shift v. 转移;转动;转变 22.vary v. 变化,改变;使多样化 23.vanish vi. 消灭,不见 24.swallow v. 吞下,咽下n. 燕子 25.suspicion n. 怀疑,疑心 26.suspicious a. 怀疑的,可疑的 https://www.doczj.com/doc/c37623750.html,d a. 温暖的,暖和的;温柔的,味淡的 28.tender a. 温柔的;脆弱的 29.nuisance n. 损害,妨害,讨厌(的人或事物) 30.insignificant a. 无意义的,无足轻重的;无价值的 31.accelerate vt. 加速,促进 32.absolute a. 绝对的,无条件的;完全的 33.boundary n. 分界线,边界 34.brake n. 刹车,制动器v. 刹住(车) 35.catalog n. 目录(册)v. 编目 36.vague a. 模糊的,不明确的 37.vain n. 徒劳,白费 38.extinct a. 绝灭的,熄灭的 39.extraordinary a. 不平常的,特别的,非凡的 40.extreme a. 极度的,极端的n. 极端,过分 41.agent n. 代理人,代理商;动因,原因 42.alcohol n. 含酒精的饮料,酒精 43.appeal n./vi. 呼吁,恳求 44.appreciate vt. 重视,赏识,欣赏 45.approve v. 赞成,同意,批准

极坐标(高考考点解析)

第 1 页 共 6 页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目录 题型1:求圆或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1) 题型2:极坐标方程化参数方程 (1) 题型3:参数方程化极坐标方程 (2) 题型4:求圆与直线的交点 (4) 题型5:求两点间距离 (4) 题型6: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5) 题型7:极坐标的综合性问题 (6) 题型1:求圆或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例1】【2013年高考安徽卷(理)】 在极坐标系中,圆2cos ρθ=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 ) A .0()cos 2R θρρ=∈=和 B .()cos 22R πθρρ=∈=和 C .()cos 12R πθρρ= ∈=和 D .0()cos 1R θρρ=∈=和 【答案】B 【解析1】由2cos ρθ=知,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1,所以圆与极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0,0),(2,0)。 过极点(0,0)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2 R πθρ=∈。 过点(2,0)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2ρ=。 【规律方法】 (1)熟记课本12页——14页的结论。 (a )半径为a ,圆心C 坐标为(,0)(0)a a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a ρθ=; (b )过点(,0)(0)A a a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a ρ=。 (2)识模,解模。 (a )识模:能识别并理解极坐标方程表示的图形; (b )解模:根据图形的几何意义解题。 【解析2】2cos ρθ=22cos ρρθ?=222x y x ?+=22(1)1x y ?-+=。 当0y =时,得圆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0与2,所以与圆相切且与x 轴垂直的两条直线方程为0x =,2x =。 将两切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利用cos x ρθ=化为极坐标方程()2R π θρ=∈,cos 2ρ=。 【规律方法】 (1)先将极坐标问题转化为直角坐标问题,在直接坐标系下求解。 (2)再将直角坐标系下的结论转化为极坐标系下的结论。 【提示】 将极坐标问题转化为直角坐标问题,是解决极坐标问题的常用方法。 题型2:极坐标方程化参数方程 【例2】【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版:先秦时期(二)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二) ——春秋、战国时期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孔子与儒家思想 4、商鞅变法 复习建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考试经常考到。经济方面主要是小农经济的兴起,思想方面的百家争鸣更是重中之重,一是要记忆、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二是要比较主要派别的思想异同。另外商鞅变法要注意其措施和体现社会发展趋势。 知识清单 参考答案: 1、①476,②221,③分封,④改革,⑤中央集权,⑥私有,⑦小农经济,⑧思想解放。 考点聚焦 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一)总体状况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天子衰微,诸侯争霸混战,宗法制、分封制走向瓦解。 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战争以兼并为主,愈加频繁、残酷。各国为富国强兵进行改革,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二)春秋时期的改革 1.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发展经济,整顿军备,改革赋税。 2.鲁国: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均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三)战国时期的改革 1.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 “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强化国家机器职能。 2.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 限制贵族权力,裁免官吏,削减俸禄,发展军力、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 3.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自公元前356年始,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力图改变秦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措施:

高考英语高频词汇(整理)

高考英语高频词汇 1. accide nt n.事故意外的事 2. adve nture n.冒险;奇遇 3. advertiseme nt n.广告 4. ambula nee n.救护车 5. an xious a.忧虑的,焦急的 6. apologize vi.道歉谢罪 7. appeara nee n.出现,露面;容貌 8. appo in tme nt n.约会 9. appreciate v.欣赏;感激 10. audie nee n.观众所众 11. average a.平均的;普通的n.平均数 12.baggage n.行李 13. bamboo n.竹 14. beard n.(下巴上的)胡须 15. behaviour n.行为,举止 16. blame n.& v.责备;责怪 17. bleed vi.出血,流血 18. telepho ne booth 电话亭 19. boring a.乏味的,无聊的 20. breathe vi.呼吸 21. broadcast (broadcast, broadcast) vt. 广播 22. bus in essma n n.商人;企业家 23. camera n.照相机;摄像机 24. can dle n.蜡烛 25. carrot n.胡萝卜 26. ceili ng n.天花板,顶棚 27. celebrate v.庆祝 28. cen tigrade a. 摄氏的 29. cen tury n.世纪百年 30. certificate n.证明证明书 31. chain store(s)连锁店 32.cheek n.面颊,脸蛋 33. chemistry n.化学 34. circle n .圆圈vt.将……圈起来35. classical a.传统的;古典的 36. climate n.气候 37. clinic n.诊所 38. college n.学院;专科学校 39. comfortable a.舒服的;安逸的;舒服自在的 40. comme nt n.评论 41. com mun icate v.交际;传达(感情 ,信息等) 42. compare vt.比较对照 43. compositi on n.作文;作曲 44. con ceited a.骄傲自满的 45. con diti on n.条件狀况 46. conference n.(正式的)会议;讨论 47. con gratulate vt.祝贺 48. content a.甘愿的,满意的n.内容 49. convenient a.便利的,方便的 50. coun ter n.柜台,结账 51. coun tryside n.乡下,农村 52. cous in n堂(表)兄弟 ,堂(表)姐妹 53. crazy a. 疯狂的 54. crowded a.拥挤的 55. curious a ■好奇的;奇异的 56. daily a. 每日的;日常的ad.每天n.日报 57. damage n.& vt.毁坏,损害 58. damp a. & n.潮湿(的) 59. dan gerous a.危险的 60. daughter n.女儿 61. daw n n.黎明,拂晓 62. deadli ne n.最后期限,截止日期 63. December n. 12 月 64. delicious a.美味的,可口的 65. deliver vt.投递(信件,邮包等) 66. den tist n.牙科医生 67. describe vt.描写,叙述 68. destroy vt.破坏,毁坏 69. determ ine vt.决定;决心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知识点典型例题及其详解(供参考)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知识点+典型例题及其详解 知识点回顾 (一)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定义: 在取定的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即 ???==) ()(t f y t f x 并且对于t 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 、y 之间关系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二)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如下: 1.过定点(x 0,y 0),倾角为α的直线: αα sin cos 00t y y t x x +=+= (t 为参数) 其中参数t 是以定点P (x 0,y 0)为起点,对应于t 点M (x ,y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PM 的数量,又称为点P 与点M 间的有向距离. 根据t 的几何意义,有以下结论. ○ 1.设A 、B 是直线上任意两点,它们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A 和t B ,则AB =A B t t -=B A A B t t t t ?--4)(2. ○ 2.线段AB 的中点所对应的参数值等于2 B A t t +. 2.中心在(x 0,y 0),半径等于r 的圆: θθ sin cos 00r y y r x x +=+= (θ为参数) 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椭圆: θθsin cos b y a x == (θ为参数) (或 θ θsin cos a y b x ==) 中心在点(x0,y0)焦点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椭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ααα(. sin ,cos 00???+=+=b y y a x x 4.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双曲线: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点分析与2021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 考点分析与2021年高考备考展望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卷结构: 选择题考点分析:

非选择题考点分析:41.材料解析题:

42.小论文: 45-47.选考题: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总体分析: ①考察内容均为主干知识,没有偏、难、怪的知识点,选择题以时间顺序呈现。中国历史8道选择题,世界历史4道选择题。中国历史占据绝大部分,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加重视。 ②题目很好地诠释了“论从史出”,既考察了课本知识,又考察了同学们对于材料的分析与解读能力。这也要求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尊重材料的道理,要坚持“论从史出”的观点。 ③非选择题部分考察灵活,全面地考察同学们对于材料的解读能力。需要同学们把材料、教材以及设问三者进行有机结合,能力要求层次较高。 2021年高考备考展望: ①重视复习主干知识。 同学们在备考中要以主干知识为重,复习过程中既要把握重点,同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知识。 ②重视总结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对于各个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同学们一定要熟悉。自己平时也要重视总结。 ③重视纠错 对于自己平时在练习中容易犯的错误一定要注意总结归纳,学会将自己错误的题目进行归纳。及时的复习自己的错题集。慢慢地,自己就会进步。 ④重视历史术语积累。

考试经常用到的历史术语一定要做好积累,多积累术语有利于自己更好地作答主观题。 ⑤要积极提问。 不懂就要多问,对于自己没有理解的知识点一定要多问老师或同学。自己也要积极的思考,积极的探索,这样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助于自己的学习。 ⑥培养自己对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要爱上历史。平时应该多读一些历史类的书籍。主动学习,会受到更好的效果。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祝同学们在高三的一年里复习顺利!在2021年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英语高频词汇个

高考英语高频词汇500个 1.accelerate vt.加速,促进 2.acknowledge v.承认;致谢 3.abuse v.滥用,虐待;谩骂 4.acquire vt.取得,获得;学到 5.academic a.学术的;高等院校的;研究院 的 6.access n. / v. 通道,入径,存取(计 算机文件) 7.accessible a. 可到达的,可接受的,易相处 的) 8.alter v. 改变,改动,变更 9.alternative a.可供替代的,二中择一的 n 可供选择的事物 10.appeal n./vi. 呼吁,恳求 11.arrest v. 逮捕,拘留 12.associate v. 联想,联系 13.association n. 协会,社团,联系 14.assume v. 假定,假设 15.assumption n. 假定,假设 16.assess vt 评估,评价 n assessment 17.assist v/n 帮助,协助 18.arbitrary a.随意的,未断的 19.article [?ɑ?t?k(?)l] n.文章;东西,物品;冠 词 20.attach vt.系,贴;使附属 21.appetite n. 食欲,胃口 22.applaud v. 鼓掌,赞许,赞赏 n. applause 23.appoint v. 任命,委任,安排,确定(时 间,地点) 24.appropriate a 适当的 25.automatic a.自动的 26.bargain [?bɑ?ɡ?n] n. (经讨价还价后)成 交的商品;廉价货 v. 讨价还价 27.beneficial [ben??f??(?)l] a. 有利的,有帮 助的,有用的 28.benefit [?ben?f?t] n. / v.优势,益处,使…受 益 29.behalf [b??hɑ?f] n. 代表某人,为了某人 30.behave [b??he?v] v. 守规矩,行为 31.behaviour/ b?`he?vj?r / n. 行为,举止 32.betray [b??tre?] v.出卖,泄露(机密), 辜负 33.bitter [?b?t?(r)] a. 有苦味的;痛苦的, 难过的;严酷的 34.bill [b?l] n.账单;法案,议案;(美)钞 票,纸币 35.bomb [b?m] n. 炸弹 v. 轰炸 36.bless [bles] vt. 保佑,降福 37.bond [b?nd] n. /v. 纽带,联系,使牢固 38.bonus [?b??n?s] n. 津贴,奖金,红利 39.boom [bu?m] n. / v. 繁荣,轰鸣,激增 40.board [b??d] n. 木板;布告牌;委员会;部 v. 上(船、火车、飞机) 41.budget [?b?d??t] n. 预算 42.campaign n. 运动,战役 43.candidate [?k?nd?d?t; (US) ?k?nd?de?t] n. 候选人,申请人 44.casual [?k????l] a. 漫不经心的,不经意的, 非正式的 45.caution [?k???(?)n] n. 谨慎,小心,警告 46.cautious [?k????s] a. 小心的,谨慎的 47.challenge [?t??l?nd?] n.挑战(性) 48.challenging [?t??l?nd???] a.具有挑战性的 49.changeable [?t?e?nd??b(?)l] a.易变的,变化 无常的 50.character [?k?r?kt?(r)] n.(汉)字.字体品 格 51.characteristic [k?r?kt??r?st?k] a. 典型的, 独特的 52.charge [t?ɑ?d?] v. 要求收费;索价;将(电 池)充电 n. 费用;价钱 53.clarify [?kl?r?fa?] v. 澄清,阐明 54.classic [?kl?s?k] a. 一流的,典型的,有代 表性的 55.classical [?kl?s?k(?)l] a. 传统的;古典的 56.classify [?kl?s?fa?] v. 分类,归类 https://www.doczj.com/doc/c37623750.html,pensate [?k?mpense?t] v. 补偿,弥补 https://www.doczj.com/doc/c37623750.html,ment [?k?ment] n. 评论 https://www.doczj.com/doc/c37623750.html,mit [k??m?t] v.犯(罪,错),自杀 https://www.doczj.com/doc/c37623750.html,mitment [k??m?tm?nt]n. 承诺,允诺,承担 61.confirm [k?n?f??m] v. 证实,证明,确认 62.conservation [k?ns??ve??(?)n] n 保存;(自 然资源的)保护,管理 63.conservative [k?n?s??v?t?v] a. 保守的,守旧的;保守主义的;谨慎的 n.保守的人,保守主义 64.considerate [k?n?s?d?r?t] a. 体贴的 65.consistent [k?n?s?st(?)nt] a. 一致的,始 终如一的,连续的 66.contradict [k?ntr??d?kt]v. 反驳,驳斥,批 驳 67.contradictory [?k?ntr?'dikt?ri] a.相互矛 盾,对立的 68.constant [?k?nst?nt] a. 经常的,不断的 69.conversation [k?nv??se??(?)n] n. 谈话,交 谈 70.convenient [k?n?vi?n??nt]a. 便利的,方便的 71.conventional [k?n?ven??n(?)l] a. 依照惯例 的,习惯的 72.controversial [k?ntr??v???(?)l] a.引起争论 的,有争议的 73.convenient [k?n?vi?n??nt] a. 便利的,方便 的 74.conventional [k?n?ven??n(?)l]a. 依照惯例 的,习惯的 75.controversial [k?ntr??v???(?)l]a.引起争论 的,有争议的 76.convince [k?n?v?ns] v. 使确信,使信服 77.convey [k?n?ve?] v. 表达,传递(思想,感 情等) 78.correspond vi. 一致;与……相当;(与人) 通信,有书信往来 79.corrupt [k??r?pt] a. / v. 贪污的,腐败的, 使腐化,堕落 80.count [ka?nt] vt. 数,点数 vi 有关系,重 要 81.credit [?kred?t] n. 信用;信赖;信誉 82.crime [kra?m] n. (法律上的)罪,犯罪 83.criminal [?kr?m?n(?)l] n. 罪犯 84.curriculum [k??r?kj?l?mn.(学校的)全部课 程 85.deadline [?dedla?n] n.最后期限,截止日期 86.decade [?deke?d] n. 十年期 87.decline [d??kla?n] v. 减少,下降,衰退,谢 绝 88.decorate [?dek?re?t] vt.装饰…,修饰… 89.decoration n.装饰,修饰 90.declare [d??kle?(r)] vt. 声明;断言 91.defend [d??fend] vt. 防守;保卫 92.deliberately [d??l?b?r?tl?]ad.故意,蓄意, 存心 93.delicate [?del?k?t] a易损的,易碎的 94.delete [d??li?t] v. 删去 95.delighted [di'laitid] a. 高兴的,快乐的 96.delight [d??la?t] n. 快乐;乐事 97.deliver [d??l?v?(r)] vt. 投递(信件,邮 包等) n delivery 98.departure [d??pɑ?t??(r)] n. 离开,启程 99.describe [d??skra?b] vt. 描写,叙述 100.deserve [d??z??v] v.(不用于进行时态)应得,应受 101.desperate [?desp?r?t] a.(因绝望而)不 惜冒险的,不顾一切的,拼命的 102.dilemma [da??lem?] n. (进退两难的)窘境,困境 103.destination [dest??ne??(?)n] n.目的地,终 点 104.diploma [d??pl??m?]n.毕业文凭;学位证书 105. discourage [d??sk?r?d?] vt. (使)气馁;打消(做…的念头) 106.discount [?d?ska?nt] n. 折扣 107.disappoint [d?s??p??nt] vt. 使失望 108.disaster [d??zɑ?st?(r); (US) d?z??st?r] n. 灾难;祸患 109.disturbing [d??st??b??] a. 令人不安的,引 起恐慌的 110.distinction [d??st??k?(?)n] n.差别,区别,优秀,卓越 111.distinguish [d??st??ɡw??v. 区分,辨别,分清 112.distribute [d??str?bju?tv. 分发,分配 113.diverse [da??v??s] v. 不同的,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 114.dispose vi. 除掉;处置;解决;处理(of) 115.ease [i?z] v. 减轻;缓解(难度或严重程度) 116.electricity [?lek?tr?s?t?]n. 电;电流 117.electronic [?lek?tr?n?k] a. 电子的 118.elegant [?el?ɡ?nt] a. 文雅的,漂亮的,精美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