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D-01福茄路福茄隧道段施工图设计说明

SD-01福茄路福茄隧道段施工图设计说明

大渡口区福茄路隧道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1、项目区位

福茄路是一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是城市规划干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福茄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大渡口区城市主干道骨架,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带动道路沿线的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促进大渡口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渡口区福茄路隧道工程是福茄路中K0+880~K1+520部分,本项目正好处于跨区交界处,主要为隧道。而本项目前后道路工程均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目前正在施工,为尽快贯通全线,福茄隧道段的设计工作也就迫在眉睫。

图1-1 区位图

2、工程简况

福茄路隧道工程全长640m,其中隧道长度左线595m,右线585m,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50Km/h。

3、本册设计内容

本次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共分三册:

第一册道路、隧道土建及通风部分

第二册消防及机电部分

第三册交通工程部分

第四册景观及房建部分

本册为第一册即道路、隧道土建及通风部分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理及交通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在隧道进出洞口及中部均有公路穿过,交通较便利。

2、水文与气象

勘察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

据市气象局资料:勘察区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日最高气温43.0℃(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1mm左右,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122.9mm,最大日降雨量达266.7mm (2007年7月17日),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

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约79%,绝对湿度17.7hpa左右。

风向:主要风向为北风,全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1m/s。

场地范围内地表水主要为水田、鱼塘。在K0+900附近的叶家湾地势较低,勘测期间虽然无水,但由于四周汇水面积较大,雨季时,叶家湾内水量较大。

3、地形与地貌特征

福茄路隧道工程沿线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单元,基本保持原始地貌特征,地面高程285.0~340.3m,ZK23处最高,终点处最低,沿道路纵向波状起伏,高低不一,呈现浑圆状中丘与宽缓沟槽相间分布的特征,丘陵地形总体坡角15~30o,宽缓沟槽地形总体坡角2~10o。

4、地层及岩性

经地面调查和钻探揭露,沿线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粉质粘土,侏罗系中统上砂溪庙组岩层,沿线的岩层为砂质泥岩和砂岩,以砂质泥岩为主。现将各地层及岩性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

素填土层(Q4ml):沿线素填土分布范围小,主要分布于居民地及机耕道周边,堆填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均超过10年,主要为砂、泥岩块石及粘性土,局部含少量生活垃圾等组成,块石粒径10~200mm,含量约10%,松散~稍密。

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局部为灰褐色。可~硬塑状,局部表层为软塑状,干强度中等、表面和切口稍有光泽、摇震反应无、韧性中等;主要分布于沿线的沟槽及丘包的缓坡地带,斜坡地带厚度小,一般为0.30~1.50m,沟槽地带厚度为0.50~4.10m。

侏罗系中统上砂溪庙组(J2S)

砂质泥岩:褐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胶结,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一般为1.5m,岩体破碎,呈碎块状。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局部岩体破碎,裂隙不发育,属软岩,为场地内的主要岩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45.3m(ZK16),据钻探取样实验,其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9.1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5MPa。

砂岩: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以钙质胶结为主。强风化岩体较破碎,一般厚度为0.8m。中风化岩体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含泥质较重,为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12.8m(ZK10),据钻探取样,其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8.4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8.5MPa。

该场地主要岩层为砂质泥岩,局部为砂岩,砂泥岩互层。

5、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所在区域位于金螯寺向斜西翼。

金螯寺向斜西翼岩层产状:倾向115 o,倾角3~10o,层间结合差。发育两组构造裂隙。J1裂隙倾向180~190?,倾角75~85?,裂隙面平直,延伸3~8m,裂隙宽一般2~5mm,无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 J2裂隙倾向280~300?,倾角65~75?,裂面平直,延伸5~10m,裂隙宽一般1~5mm,局部有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

构造纲要图

6、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道路沿线隶属构造剥蚀丘陵斜坡地貌单元,隧道沿线主要为原始丘包斜坡地带,排泄条件好,不利于地下水的储存,根据ZK11、ZK24,ZK23简易提水试验,基本无地下水。

7、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之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之图B1,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根据波速测试,本场地内粉质粘土剪切波速161~165m/s,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163 m/s,为中软土。基岩剪切波速值615~1055m/s。

场地类别的划分应按照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进行划分。

表2.1 场地地震效应计算评价表

8、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性岩土

通过本次勘察,拟建路线范围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危岩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同时也未发现特殊性岩土存在,仅在鱼塘、稻田表层有少量流塑~软塑状粉质粘土。

三、工程地质评价

全线为山岭重丘区,地势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250~340米之间。

表层覆土较薄,主要岩性为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新田沟组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地质情况适合隧道建设。

在拟建道路沿线未发现滑坡、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道路走向于构造线走向呈大角度相交,拟建道路沿线岩土体整体稳定,适宜福茄路隧道工程的建设。

道路沿线上覆主要为粉质粘土,局部居民生活区存在素填土,下伏基岩主要为砂溪庙组砂质泥岩和砂岩。

隧道围岩分级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根据岩体坚硬程度、完整性程度、地下水、初始地应力场等对围岩进行基本分级。然后根据地下水状态和隧道洞身埋藏深度状况进行围岩分级修正,从而确定围岩的最终级别。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 BQ=90+3Rc+250Kv

表2.2隧道围岩级别一览表

场地围岩基本分级:土层及强风化为Ⅴ级,砂岩为Ⅳ级,砂质泥岩为Ⅳ级。

深埋隧道与浅埋隧道的划分原则:对Ⅳ~Ⅴ级围岩原则上按2.5倍围岩压力计算高度为划分标准。围岩压力计算高度h按下式计算:

ω1

2

45

.0-

?

=S

h

i-------以B=6m的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准,B每增减1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B>6m,取i=0.1;B<5m,取i=0.2。

S------围岩基本级别

ω-----宽度影响系数,ω=1+i(B-5)

B------隧道宽度(m)。

本次区间隧道左线宽16.5,高10.0m,隧道围岩级别为Ⅳ级,经计算荷载高度Hq=7.74m,2.5Hq=19.35m。

本次区间隧道右线宽15.5,高10.0m,隧道围岩级别为Ⅳ级,经计算荷载高度Hq=7.38m,2.5Hq=18.45m。

隧道围岩级别应在围岩基本分级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浅埋隧道受地表的影响等因数进行修正。

本段隧道位于低应力区,在隧道围岩级别修正中未考虑初始地应力因数;场地地下水状态为I级,故隧道围岩级别:填土为Ⅴ级,砂岩、砂质泥岩为Ⅳ级。当拱顶中等风化岩层厚度小于1倍围岩压力计算高度时,按风化层考虑围岩级别;当拱顶中等风化岩层厚度在2~2.5倍围岩压力计算高度范围内(即浅埋隧道部分段)时,围岩未降低,但考虑到地表因素、风化因素的影响,按浅埋隧道设计。

(1)隧道左线

道路沿线上覆主要为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主要为砂溪庙组砂质泥岩和砂岩。

K0+925~K1+045段:本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约为285.00~314.35m,相对高差约29.35m,地形坡角一般为5~15°。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沿线上覆土层厚0~2.8m,主要为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和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和砂岩,岩体较完整~完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本段隧道长120.0m,设计隧道底标高278.14~279.03m,洞宽16.5m,洞高10.0m。隧道走向与构造线正交。拱顶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素填土及强、中等风化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带岩石厚2.35~3.78m,中等风化岩层厚度约2.76~19.96m,岩性以砂质泥岩为主,隧道围岩为Ⅳ级。洞顶中等风化基岩厚度小于2.5倍洞顶岩石塌落高度,按浅埋隧道设计。

根据赤平投影5.1-1分析:隧道左侧壁与J1倾向一致,可能发生局部掉块。右侧无不利结构面及其组合,侧壁稳定。

进洞口仰坡高23.3m,边坡倾向290°,坡体主要为砂岩,根据赤平投影5.1-2分析边坡稳定性:

边坡倾向与裂隙J1及层面倾向相反,与裂隙J2倾向一致,不利于边坡稳定,边坡类型为III类,边坡等效内摩擦角:砂岩为60°,砂质泥岩为56°。边破岩体破裂角按60°考虑。

本段隧道砂岩比重为2.73,吸水率4.00%,软化系数为0.75。砂质泥岩比重为2.78,吸水率3.64%,软化系数为0.60。

K1+045~K1+200段:本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约为314.11~322.5m,相对高差约8.39m,地形坡角一般为5~15°。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沿线上覆土层厚0.7~4.3m,主要为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和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和砂岩,岩体较完整~完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本段隧道长155.0m,设计隧道底标高279.03~280.19m,洞宽16.5m,洞高10.0m。隧道走向与构造线正交。拱顶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强、中等风化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带岩石厚1.76~2.98m,中等风化岩层厚度约19.96~25.94m,岩性以砂质泥岩为主,隧道围岩为Ⅳ级。洞顶中等风化基岩厚度大于2.5倍洞顶岩石塌落高度,按深埋隧道设计。

根据赤平投影5.1-1分析:隧道左侧壁与J1倾向一致,可能发生局部掉块。右侧无不利结构面及其组合,侧壁稳定。

本段隧道砂岩比重为2.73,吸水率4.00%,软化系数为0.75。砂质泥岩比重为2.78,吸水率3.64%,软化系数为0.60。

本段隧道拱部无支护时易垮塌,爆破震动过大易坍。建议施工中采用小药量爆破,短进尺,分部开挖,加强地质观察,对局部侧壁不稳定块体可用锚杆锚固。

K1+200~K1+280段:本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约为308.45~316.57m,相对高差约8.12m,地形坡角一般为5~15°。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沿线上覆土层厚0.5~2.9m,主要为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和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和砂岩,岩体较完整~完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本段隧道长80.0m,设计隧道底标高280.19~280.78m,洞宽16.5m,洞高10.0m。隧道走向与构造线正交。拱顶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强、中等风化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带岩石厚2.34~3.67m,中等风化岩层厚度约18.02~20.94m,岩性为砂岩及砂质泥岩互层,隧道围岩为Ⅳ级。洞顶中等风化基岩厚度小于2.5倍洞顶岩石塌落高度,宜按浅埋隧道设计。

根据赤平投影5.1-1分析:隧道左侧壁与J1倾向一致,可能发生局部掉块。右侧无不利结构面及其组合,侧壁稳定。

本段隧道砂岩比重为2.73,吸水率4.00%,软化系数为0.75。砂质泥岩比重为2.78,吸水率3.64%,软化系数为0.60。

施工中采用小药量爆破,短进尺,分部开挖,加强地质观察。施工时地下水将沿裂隙集中流出,特别在雨季时涌水量将有所增大,应注意排水或止水工作。

K1+280~K1+410段:本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约为310.31~339.02m,相对高差约28.71m,地形坡角一般为5~20°。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沿线上覆土层厚0.0~2.9m,主要为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和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和砂岩,岩体较完整~完整。场地位于斜坡上,地下水不

丰富,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本段隧道长130.0m,设计隧道底标高280.78~281.75,洞宽16.5m,洞高10.0m。隧道走向与构造线正交。拱顶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强、中等风化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带岩石厚1.22~3.65m,中等风化岩层厚度约20.94~39.25m,岩性为砂岩及砂质泥岩互层,隧道围岩为Ⅳ级。洞顶中等风化基岩厚度大于2.5倍洞顶岩石塌落高度,按深埋隧道设计。

根据赤平投影5.1-1分析:隧道左侧壁与J1倾向一致,可能发生局部掉块。右侧无不利结构面及其组合,侧壁稳定。

本段隧道砂岩比重为2.73,吸水率4.00%,软化系数为0.75。砂质泥岩比重为2.78,吸水率3.64%,软化系数为0.60。

本段隧道拱部无支护时易垮塌,爆破震动过大易坍。施工中建议宜采用小药量爆破。加强地质观察,对局部侧壁的不稳定块体可采用锚杆锚固。本段地下水不丰富,但在雨季水量较大,应注意排水或止水工作。

K1+410~K1+528段:本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约为287.60~309.02m,相对高差约21.42m,地形坡角一般为5~20°。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沿线上覆土层厚0.0~2.8m,主要为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和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和砂岩,岩体较完整~完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本段隧道长118.0m,设计隧道底标高281.75~282.63m,洞宽16.5m,洞高10.0m。隧道走向与构造线正交。拱顶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强、中等风化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带岩石厚1.53~4.64m,中等风化岩层厚度3.81~21.85m,岩性为砂岩及砂质泥岩互层,隧道围岩为Ⅳ级。洞顶中等风化基岩厚度小于2.5倍洞顶岩石塌落高度,宜按浅埋隧道设计。

根据赤平投影5.1-1分析:隧道左侧壁与J1倾向一致,可能发生局部掉块。右侧无不利结构面及其组合,侧壁稳定。

出洞口仰坡倾向110°,坡体主要为砂质泥岩,根据赤平投影5.1-3分析边坡稳定性:

原始边坡倾向与裂隙J2反倾,与J1斜交,与岩层面倾向一致,但层面倾角较缓,仅为10°。因此,出洞口原始斜坡是属稳定型斜坡,适宜出洞。

本段隧道砂岩比重为2.73,吸水率4.00%,软化系数为0.75。砂质泥岩比重为2.78,吸水率3.64%,软化系数为0.60。

本段隧道施工中采用小药量爆破。加强地质观察。本段地下水不丰富,但在雨季水量较大,应注意排水或止水工作。

(2)隧道右线

K0+925~K1+040段:本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约为283.21~312.84m,相对高差约29.63m,地形坡角一般为5~20°。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沿线上覆土层厚0~2.80m,主要为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和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和砂岩,岩体较完整~完整。场地位于斜坡上,地下水不丰富,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本段隧道长115.0m,设计隧道底标高278.400~278.996,洞宽15.5m,洞高10.0m。隧道走向与构造线正交。拱顶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素填土及强、中

等风化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带岩石厚1.74~4.36m,中等风化岩层厚度约12.37~20.35m,岩性以砂质泥岩为主,隧道围岩为Ⅳ级。洞顶中等风化基岩厚度小于2.5倍洞顶岩石塌落高度,按浅埋隧道设计。

根据赤平投影5.2-3分析隧道侧壁稳定性:

隧道左侧壁与J1倾向一致,可能发生局部掉块。右侧无不利结构面及其组合,侧壁稳定。

进洞口仰坡高23.3m,边坡倾向290°,坡体主要为砂岩,根据赤平投影5.2-4分析边坡稳定性:

边坡倾向与裂隙J1及层面倾向相反,与裂隙J2倾向一致,不利于边坡稳定,边坡类型为III类,边坡等效内摩擦角:砂岩为60°,砂质泥岩为56°。仰破岩体破裂角宜按60°考虑。

K0+960~K0+980段,隧道右侧由于公租房修建开挖形成了高约15.0m的岩质边坡,边坡稳定分析见赤平投影图5.2-1。边坡倾向与J2倾向相反,但与J1倾向一致,边坡稳定主要受J1控制。边坡类型为III类,边坡等效内摩擦角:砂岩为60°,砂质泥岩为56°。本段隧道考虑偏压影响。

本段隧道砂岩比重为2.73,吸水率4.00%,软化系数为0.75。砂质泥岩比重为2.78,吸水率3.64%,软化系数为0.60。

本段隧道施工中采用小药量爆破,短进尺,分部开挖,加强地质观察。施工时地下水将沿裂隙集中流出,特别在雨季时涌水量将有所增大,应注意排水或止水工作。

K1+040~K1+410段:本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约为309.60~339.02m,相对高差约29.42m,地形坡角一般为5~20°。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沿线上覆土层厚0.0~4.7m,主要为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和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和砂岩,岩体较完整~完整。场地位于斜坡上,地下水不

丰富,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本段隧道长370.0m,设计隧道底标高278.996~281.75,洞宽15.5m,洞高10.0m。隧道走向与构造线正交。拱顶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强、中等风化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带岩石厚1.28~5.71m,中等风化岩层厚度约20.17~46.09m,岩性为砂岩及砂质泥岩互层,隧道围岩为Ⅳ级。洞顶中等风化基岩厚度大于2.5倍洞顶岩石塌落高度,宜按深埋隧道设计。

根据赤平投影5.2-3分析:隧道左侧壁与J1倾向一致,可能发生局部掉块。右侧无不利结构面及其组合,侧壁稳定。

本段隧道砂岩比重为2.73,吸水率4.00%,软化系数为0.75。砂质泥岩比重为2.78,吸水率3.64%,软化系数为0.60。

本段隧道施工中采用小药量爆破。加强地质观察。本段地下水不丰富,但在雨季水量较大,应注意排水或止水工作。

K1+410~K1+528段:本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约为287.40~318.00m,相对高差约51.42m,地形坡角一般为5~20°。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沿线上覆土层厚0.0~3.2m,主要为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和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和砂岩,岩体较完整~完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本段隧道长118.0m,设计隧道底标高281.75~282.63m,洞宽15.5m,洞高10.0m。隧道走向与构造线正交。拱顶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强、中等风化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带岩石厚1.26~4.38m,中等风化岩层厚度2.49~22.76m,岩性为砂岩及砂质泥岩互层,隧道围岩为Ⅳ级。洞顶中等风化基岩厚度小于2.5倍洞顶岩石塌落高度,宜按浅埋隧道设计。

根据赤平投影5.2-3分析:隧道左侧壁与J1倾向一致,可能发生局部掉块。右侧无不利结构面及其组合,侧壁稳定。

出洞口仰坡倾向110°,坡体主要为砂质泥岩,根据赤平投影5.2-3分析边坡稳定性:

原始边坡倾向与裂隙J2反倾,与J1斜交,与岩层面倾向一致,但层面倾角较缓,仅为10°。因此,出洞口原始斜坡是属稳定型斜坡,适宜出洞。

本段隧道砂岩比重为2.73,吸水率4.00%,软化系数为0.75。砂质泥岩比重为2.78,吸水率3.64%,软化系数为0.60。

本段隧道施工中采用小药量爆破。加强地质观察。本段地下水不丰富,但在雨季水量较大,应注意排水或止水工作。

四、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设计规范

1、设计依据

1、《重庆市大渡口分区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01);

2、《重庆市九龙坡区民心佳园-华岩组团公共租赁住房及配建廉租住房建设工程施工图》

3、业主提供的1:500带状地形图;以及后测隧道洞口1:500新地形图

4、重庆市畅通工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指导性意见(试行)

5、业主提供的重庆市勘测院编制的《福茄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完成的《大渡口区福茄路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完成的《大渡口区福茄路隧道工程初步设计》

8. 《重庆市规划局关于福茄路隧道方案部门研究暨专家咨询会议纪要》

9、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大渡口区福茄路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意见”

10、《大渡口区福茄路隧道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

2、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1990)

2、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

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 D70-2004)

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2、《公路隧道通风照明技术规范》(JTJ026.1-1999)

13、《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18、《交通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年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四、对方案及初设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及设计调整情况

1、方案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及设计调整情况

根据重庆市规划局下发的【市政】【2011】039 号《重庆市规划局关于福茄路隧道方案部门研究暨专家咨询会议纪要》的批复意见,原则上同意本项目方案设计的设计方案及内容;但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如下:

(1)专家意见:鉴于福茄路隧道与在建城市主干道、规划城市主干道相连,两端连接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44m(大渡口连接段为36m),原则同意该隧道车行道为双向6车道。会议要求方案应进一步论证交通流量,衔接好与周边城市道路的交通组织,处理好与沿线建设项目(特别是华岩公租房项目)和相关规划的关系。

回复:根据交通量、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以及沿线华岩公租房项目,本次隧道车行道采用双向6车道。

(2)专家意见:为保证两端线型接线顺畅,设计单位对福茄路隧道两端福茄路设计方案有微调,鉴于市规划局已对福茄路设计方案出行政许可,请征求其建设业主书面意见。

回复:由于隧道两端接线线性需要满足规划要求,同时已征求建设业主意见,本次隧道设计对隧道两端福茄路进行微调。

(3)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隧道方案及两端线路线形,在隧道入口处可考虑适当缩短两者距离,洞身处适当扩大两者距离,两隧道洞口之间可合理增设联络通道,合理增加隧道内人行道宽度及高度,进一步优化横断面。

回复:根据意见进一步优化隧道方案及两端线路线形,将隧道入口处隧道净距调整为12m,并合理布置联络通道。同时根据管线要求以及行人要求将隧道内人行道调整为2m。

(4)专家意见:规划城市快速路二纵线上跨福茄路隧道,结构型式需进一步深化,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高标准预留其建设空间和条件。

回复:根据意见将隧道穿越二纵线段复合式衬砌调整为Ⅳ级围岩加强段B 型复合式衬砌,并根据规范高标准预留其建设空间和条件。

(5)专家意见: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流域范围内的现状及规划管线资料收集,合理敷设上、下游的雨污水收集管线。

回复:已对项目流域范围内的现状及规划管线资料进行收集,并在隧道内为管线预留走廊。

(6)专家意见:充分核实拟建项目沿线现状和准现状用地情况,协调好沿线单位的出入口标高、坡度及拆迁等相关事宜。结合道路两侧地块规划用地性质,完善人行过街系统和公交停车港设计。进一步细化设置减速带、限速标注等交通设施,保障行车安全。

回复:根据意见对项目沿线现状、准现状用地情况以及道路两侧地块规划用地性质完善交通工程部分。

(7)专家意见:作为九龙坡区与大渡口区的重要联系通道,应高度重视道路沿线的景观绿化、灯饰工程设计,请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景观绿化实施范围原则为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及道路边坡范围内用地,其方案另行审查。

回复:根据意见进一步优化隧道景观设计和灯饰工程设计。

2、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及设计调整情况

根据《福茄路隧道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进行修改情况如下:

(1)专家意见:增大大桩号段竖曲线半径,进一步改善视距条件;

回复:同意审查意见,施工图阶段对行车条件进行改善。

(2)专家意见:底基层水稳层厚度不尽合理,建议予以优化;

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对底基层水稳层厚度进行了调整。由30cm调整为20cm。

(3)专家意见:补充隧道路面与路段路面路面结构的过渡设计图说

回复:同意审查意见,补充隧道路面与路段路面路面结构的过渡设计图说。

(4)专家意见:补充有关隧道施工监测有关说明及费用

回复:同意审查意见,补充隧道施工监测的说明及其费用。

(5)专家意见:项目的地勘报告确定应为Ⅳ级围岩。

回复:根据隧道详勘报告可以确定隧道全线为Ⅳ级围岩。

(6)专家意见:隧道进口处,浅埋偏压且距公租房距离很近,需近一步细化施工措施。

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对隧道进口距公租房距离很近段落的隧道施工措施进一步细化。

(7)专家意见:完善隧道施工全过程的监控措施。

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完善隧道施工期间的监控量测。

五、主要技术标准

表5.1 主要技术标准表

六、道路设计

6.1 平面设计

在规划方案以及前期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保持主线平面位置不动,同时结合周边已施工的公租房和两头福茄路已施工的情况,在原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隧道洞口做出了适当的调整。

道路左侧起点ZK0+880.87(X= 52386.869 ,Y= 55058.939)接煤炭设计院设计终点,终点ZK1+521.265(X= 52990.803,Y= 54846.283)接后段正在施工区起点,道路全长640.395m,其中隧道长595m;道路右侧起点YK0+878.74(X= 52383.245 ,Y= 55047.200)接煤炭设计院设计终点,终点YK1+518.381(X= 52982.894,Y= 54824.641)接后段正在施工区起点,道路全长639.981m,其中隧道长585m。

建项目对前后正在施工道路有影响,影响范围为:隧道前:K0+588.3~K0+880段,隧道后:K1+520~K1+736.4 。

本道路为城市主干道Ⅰ级路。全线左右侧共设3处平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900m、700m、700m。隧道最小间距12.0m,位于隧道进口。最大间距21.2m(位于隧道出口)。

在隧道进口处,左侧设置半径为900m的圆曲线,右侧设置半径900m的圆曲线,左右侧圆曲线均深入隧道内并满足3s行程,右侧人行道边线严格按公租房红线控制,为使右侧隧道施工与公租房房屋建筑之间有个安全的施工作业面,在此次设计中右侧隧道进洞口向左侧偏离了3.5m。

在隧道出口处,左右侧分别接S型曲线与规划路中心线相接。因隧道中心线与规划中心线间距较小,右侧隧道若与规划中心线平行,便形成小偏角。为此将两侧隧道出口向两侧偏移一定间距,调整后隧道在出口的间距为21.2m。

出口间距21.2m

福茄隧道部分

改造段(291.7m)

改造段

(216.4m)公租房

出口间距12m

图6-1 平面图

6.2 纵断面设计

本次纵断面设计以前后已施工的路面标高为两端控制标高,结合隧道进出口满足3s 行程距离的要求和相关规范,完成纵断面设计。保证现已施工段路面标高不动,调整隧道纵坡以满足相关规范。调整后隧道纵坡为0.74%。本次设计范围内坡段共2段,最大纵坡2.66%(为已施工纵坡),最小纵坡0.74%。竖曲线半径分别为4400m 和2500m 。

图6-2 纵断面图

6.3 横断面设计

福茄路规划控制路幅44m ,隧道入口前道路实施标准路幅总宽44m ,组成为: 9m (人行道)+ 12m (车行道)+ 2m (中间带)+ 12m (车行道)+ 9m (人行道)

隧道出口后道路实施标准路幅总宽度36m ,组成为:

5m (人行道)+ 12m (车行道)+ 2m (中间带)+ 12(车行道)+ 5(人行道)

道路路拱横坡为双向坡,坡度采用1.5%,人行道横坡采用2.0%;

6.4 路基、路面设计 (1)路基设计

本项目由于前期的实施,本次并无高填方路段。路基基本成型。

(2)路面设计

根据本项目在规划路网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前后已施工的路面结构情况。结合本次研究的主要范围为K0+880~K1+520,隧道前后道路路面较短。

本次设计的道路路面结构组合为 SMA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 厚(SMA-13)

中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5cm 厚(AC-16) 中粒式开级配沥青混凝土下面层6cm 厚(AC-20)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7cm 厚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25cm 厚(水泥含量5.5%)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 厚(水泥含量4%)

本次设计的隧道路面结构组合(复合式路面结构形式): 4.0cmSMA-13(阻燃改性沥青马蹄脂)

6.0cmAC-20(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MP-100二阶防水粘结成) 20cmCF40钢纤维混凝土 C20混凝土回填(仰拱填充) 6.5 人行系统设计

本次设计考虑在路口处设置人行斑马线过街。

为方便残疾人出行,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本道路考虑了盲道和无障碍设计。

人行道上须设置连续的盲道,行进盲道宽0.6m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

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置位置。指引残疾人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行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提示盲道。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盲道应连续设置,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

除盲道外还应设置缘石坡道,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置缘石坡道,并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与人型横道相对应。 6.6 施工要点 6.6.1、路基

土质路基填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表6.1 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标准)如下表:

路基平整度:±20mm 中线高程: +10mm ,-20mm 宽度:±20mm

横坡:±20mm 且±.3%

表6.2 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

6.6.1.1 基本要求

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补压。

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等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

路基成型后必须平整、密实、均匀、稳定,具有同路面相同的路拱。路基强度验收应满足规范要求,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得小于30MPa 。对强度不足的地方应分析原因,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6.6.1.2、路基排水

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

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渠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且应优先选取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

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 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

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

表6.3 路基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表

路堤修筑范围内,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干土质量比)的生石灰后再碾压。

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井等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

6.6.2、基层及底基层

基层采用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厚25cm,底基层采用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厚20cm。

6.6.2.1、材料

6.6.2.1.1、水泥

水泥宜选用标号为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早强水泥和已受潮变质的水泥。水泥终凝时间不得小于6小时。

6.6.2.1.2、碎石

⑴用于基层和底基层的碎石应满足:扁平颗粒含量≤20%;压碎值≤30%,同时其级配组成应满足下表要求:

注:1、集料中含有塑性指数的土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

2、上表的筛孔指方孔筛。

⑵水泥剂量

水泥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设计所给的剂量为参考值,其最小含量不小于3%。必要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2.2、质量技术指标

◆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压实度(重型击实试验法):98%

7天浸水抗压强度≥3.5MPa

弯沉值:≤41×10-2㎜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

压实度(重型击实试验法):97%

7天浸水抗压强度≥2.5MPa

弯沉值:≤120×10-2㎜

6.6.2.3、施工技术要求

在路基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底基层施工;底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基层的施工。基层和底基层宜采取连续摊铺、碾压工艺,增强层间结合,以形成整层。

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配料要准确,根据施工时气温情况,用水量在拌和时以处于最佳含水量-1.5~1.5%为宜,以保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现场摊铺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摊铺作业基层应采用机械摊铺,并应根据试验路的铺筑情况确定是否采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时要有专人检查质量,防止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离析,产生离析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应及时调整。保证基层成型后的路拱与路基的路拱一致。

用12~15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 用18~20吨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碾压作业要保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最佳含水量时开始碾压,并严格控制压实质量,保证基层的压实度。

基层施工结束即开始养生,养生期间,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包括施工车辆)。

养生结束,即可按照有关设计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进行验收。在强度达不到规范和设计文件质量要求的地方,应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杜绝质量隐患。

底基层和基层在养生期结束后,验收合格后应即开始下步工序,严禁长时间裸露暴晒,原则上从底基层(基层)施工结束到下步工序开始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天,并不得小于七天。

6.6.3、稀浆封层

6.6.3.1、材料

1、改性乳化沥青

表6.5 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2、石料

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技术要求(石料、级配等)。

6.6.3.2、性能

表6.6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6.6.3.3、施工技术要求

1、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

2、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

4、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

5、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

6、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

7、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

6.6.4、沥青面层

6.6.4.1、材料组成

面层用沥青选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上面层碎石采用抗滑耐磨石料,沥青混合料选择以下级配:上面层采用SMA13,中面层采用AC-16,下面层采用AC-20。

面层材料的主要实验技术指标要求如下列表格所示:

表6.7 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

表6.8面层材料技术要求

表6.9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层间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

表6.10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石料的级配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表4.9.3和表4.9.4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石料的分级要求。其中磨光值对于底层可不作要求,细集料需满足表4.9.2的技术要求。

路面表层混合料采用木质素纤维。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10.1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4级

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

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

6.6.4.2、质量技术指标

压实度(重型击实试验法):98% 弯沉值:≤28×10-2mm 横向力系数:≥54 构造深度TD :≥0.55(mm ) 6.6.4.3、沥青透层油及粘层油施工

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透层油的洒布;在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或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的洒布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路面基层上洒布透层油,在沥青砼层间洒布粘层油,以保证各界面层

结合良好。透层油用煤油稀释沥青,粘层油用乳化沥青。

2、在基层养生结束并清除基层表面松散颗粒的尘土后,洒布透层沥青,透层沥青洒布量0.8~1.2Kg/m2,洒布透层沥青的基层上应禁止除施工车辆外的一

切车辆通行,并应尽快铺筑沥青砼下面层。施工车辆在其上通行也应慢速行驶,严禁在其上调头,转弯,防止透层沥青局部脱落,对局部脱落的地方要进行修补。

3、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中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洒布前,应认真检测乳化沥青的质量,只有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

4、粘层油的洒布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不能污染环境。 6.6.4.4、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透层油洒布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粘层油洒布完

毕并完全固化后,应立即铺筑沥青混凝土。

2、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

3、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

4、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砼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

5、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

6、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小于97%,以室内马歇尔试件密实度为准)。

7、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

8、当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避免形成冷接缝;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应就地做成一条

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应保证上下层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cm。

9、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情况,必要时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

10、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未尽事项请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有关条文执行。

七、隧道设计

7.1隧道设计原则

(1)隧道设计体现对山体自然景观的生态环境保护,洞门设计应体现与自然景观相协调是隧道设计第一原则。

(2)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主体结构采用复合式隧道衬砌;隧道围岩较差、岩层破碎时,可考虑采用必要的预加固、超前支护及结构加强等措施。

(3)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结合地地形、地质及与环境协调、美化,风景区争取“零开挖”进洞,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

(4)隧道按上、下行线设置分离式双洞单向行驶隧道。隧道间最小净距按综合考虑全线的围岩类别以及线路条件决定。

(5)防水设计采取因地制宜,一般隧道衬砌采用“以排为主、防排堵相结合”的防、排水措施。

(6)设计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7.2隧道设计标准

1.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Ⅰ级;

2. 设计行车速度:50km/h;

3. 设计最大纵坡:0.74%;

4. 设计抗震标准:基本烈度6°,按6°设防;

5.隧道一般段建筑限界:净高H=5.0m,净宽B=14.75m;

6. 车行横通道建筑限界:净高H=5.0m,净宽B=4.5m;

7. 行车方向:单向行驶;

8. 行车道设置:三车道;

9.路面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10.地震烈度:Ⅵ度(按Ⅶ度设防)

11. 隧道营运通风:

(1)一氧化碳(CO)允许浓度正常营运时为150ppm;发生事故时,短时间(20min)以内,为300ppm;

(2)烟尘允许浓度:正常营运时为0.0075m-1。

(3)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火源热释放量:25MW

(4)设计风速

a.换气通风风速:≤2.5m/s;

b.火灾临界风速:3.53m/s;

c.隧道排烟风速:2.5m/s;

d.隧道排烟风速:≤10m/s。

(5)小时换气次数:5次

(6)自然风速:2.5 m/s

7.3隧道建筑限界设计

隧道按双向六车道(单向三车道)设计。行车道宽度取3.75+3.75+3.50m,人行道为2m,建筑限界宽度拟定为14.75m。其建筑限界根据三车道隧道为大断面低扁率的结构特点,进行相应设计。

7.4隧道内轮廓设计

隧道内轮廓以建筑限界为基础,考虑衬砌结构受力特性、工程造价,并结合以下几种因素拟定:

(1) 满足规范要求的预留装饰厚度和富余空间。

(2) 充分考虑通风、照明、消防、供配电、交通工程及排水等隧道运营设施的安装空间。

7.5洞口设计

7.5.1 洞口设计原则

(1)按因地制宜、“早进晚出”的原则确定洞口位置,尽可能避开滑坡、崩积体和过高过陡的边仰坡出现,以消除洞口坍塌的隐患。

(2)洞口边仰坡防护形式应合理、有效,以确保洞口边仰坡的稳定。

(3)应综合考虑洞口地形、地质、原生植被、洞口排水及边仰坡稳定等因素确定洞门型式。

(4)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配合景观设计。

7.5.2 洞口设计概况

隧道进出口的位置均遵循了“早进晚出”的原则,并考虑了经济性及美观性,隧道进口削竹式洞门;隧道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

7.5.2.1 隧道进洞口

进口洞前仰坡主边坡岩体为易风化的泥岩,按1:1放坡,并采取锚杆格子梁的防护措施。

7.5.2.2隧道出洞口

出口洞前仰坡主边坡岩体为易风化的泥岩,按1:1.5放坡,并采取植草护坡的防护措施。

7.6洞身结构设计

根据地勘,隧道穿过Ⅳ级围岩地区,隧道设计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遵守交通部颁发《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同时,以工程类比发为主进行设计,设计结果经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分析验算,确保安全经济。

隧隧道初期支护以喷射砼、锚杆、钢筋网为主要支护手段,二次衬砌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模板台车浇筑。

Ⅳ级洞口加强段以管棚作为超前预支护措施,并以型钢拱加劲初期支护。随道各类围岩支护衬砌参数详见隧道衬砌支护参数表:

表7.1 隧道衬砌支护参数表

7.7防排水设计

7.7.1防排水设计原则

隧道防排水按“防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设计;采用防、排、截、堵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排水体系,使隧道防水可靠,排水通畅,保证运营期隧道内不渗不漏,基本干燥。对可能存在岩溶涌突水等富水段落,应本着“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以确保隧道内无渗漏水现象,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7.7.2洞口防排水

结合洞口的地形情况,于洞口边仰坡坡口外5m左右设截水沟,防止雨水对坡面、洞口的危害;洞口雨水不得进入隧道,经截、排水沟汇入临近路基涵洞或自然沟渠中。

7.7.3洞身防排水

隧道洞身防水是在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铺设CPS反应粘结型高分子复合防水板,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不小于S8,即在二次衬砌中掺HE微膨胀高效抗裂防水剂,以提高衬砌结构的自防水能力,隧道内表面涂刷SD13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三遍;全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设BW—96型膨胀止水条、沉降缝设止水带;明洞防水是在明洞衬砌背后涂刷一道沥青,并设CPS反应粘结型高分子复合防水板。

HE微膨胀高效抗裂防水剂应具有无氯离子,无碱含量,对钢筋无锈蚀危害,对人、畜、环境无污染、无毒、无害的特点。其主要技术及性能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7.2 HE

微膨胀高效抗裂防水剂主要技术及性能指标表

CPS反应粘结型高分子复合防水板厚度应为1.5mm,并应在其上覆350g/m2土工布,其主要性能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7.3 CPS反应粘结型高分子复合防水板主要性能指标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