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

革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是l98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其所着的《智能结构》一书中最先提出的。该理论挑战了当时盛行的两种关于人类思维能力的观念:一是皮亚杰学说,即人的所有思维,都是为了达到科学思索的理想境界;二是当时流行的“智商”测验观,即认为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对言语表达和逻辑思考能力的测试来区别高低。与以上两种观点不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拥有未知数目的潜能,从音乐上的天赋到了解自我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潜能的范畴”。目前,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专着已经被译成数10种文字,并且成为心理学、教育科学类畅销书达数年之久,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更具实践意义和价值。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加德纳对“智能”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人类在解决难题与创造产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又为一种或数种文化环境所珍视的那种能力。这大大不同于智力测验所探寻的信息,在智力测验中往往偏重“知识的掌握”,而对“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则不予以重视,很少能估价出一个人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或解决新难题的能力。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使我们认识到,教育要以儿童的认知发展为基础,设计符合身心发展的

教育方案;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征,提供发展智能、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因材施教,改善教育模式,发现儿童潜能和智能的差异性。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多地重视多元智能理论中所论及的语言智能和数理智能。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学大多是围绕着这两种智能进行的,而对其他几种智能很少涉及。教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智育,智育又被简单地等同于以培养语言智能和数理智能为核心的教育,而这两种智能又简单地同读书、考试和升学划上等号。这样一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就成了以狭隘的知识教育为主,以升学为惟一目标的“精英”教育。在传统观念指导下的我国基础教育极大压制了很大一部分儿童多方面智能的发展,极大地埋没了社会所需的多方面的人才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有着积极的意义。根据该理论,每个人的智能都有着相对独立的多个领域,各领域在智能的整体结构中都占有主要的位置,正如加德纳指出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这种观点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新课程实验所要求的“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不谋而合。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大教育观,并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

和个性的充分展示。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影响

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采取了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儿童观、教学观、评价观等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多元智能理论恰好契合我国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从理论上诠释了我国教育目标定位的科学性、正确性,对我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给予的启示和产生的借鉴作用,已经在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尤其明显。

多元智能理论儿童观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儿童的全面发展上,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学校教育面向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全面发展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让每一位儿童各项素质都得到发展;二是所有儿童的共同发展。

1.注重儿童多元智能开发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的是人的多元发展,而不是实践低能、应试高手。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和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落实到学前教育阶段注重的是儿童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学习智力的发展,因而,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注重儿童的多元发展,注重儿童多元智能的开发,应该成为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2.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为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和儿童的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发展分不开的,通过多元开发儿童的智能,延展儿童的思维空间,促进儿童不断由善于解答问题朝着善于解决问题的方向转变。

3.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

多元智能的儿童观是努力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天赋,让人人都能成功的儿童观。多元智能的儿童观,关注的不是哪一位儿童聪明,而是某位儿童在哪些方面更聪明。强调的是每位儿童都要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里每位儿童都能成才。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努力发展每一个儿童的优势智能,提升每一位儿童的弱势智能,为每一位儿童都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的影响

多元智能的教学观是因人而异和因内容而异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智能领域有其不同的符号系统和交互方式,同一领域内因人与人智能结构不同也存在着学习的差异。因而,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育领域,灵活多变地采用适合

不同智能领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同一类教学内容,教师也会关注每一个儿童的现状。

1.“为多元智能而教”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推行新的活动设计而改变传统活动设计,改变了对原有教育目的的认识。在传统的活动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为一两种核心智能而教,主要通过整齐划一的直接讲授来教。这样的学校课程使得我们培养的儿童不仅是片面发展的儿童,而且是循规蹈矩的、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儿童。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根据不同儿童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特点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手段,通过多元化、个性化活动的开展,实现“因材施教”的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实现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多元智能人才观。

2“通过多元智能来教”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摒弃了原来的以语言智能、数理智能为中心的惯有思路,把儿童多种智能领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这样的观点,与我们新课程中设置的生成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所要求的实行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整合的观点是一致的。教师在原有知识经验的指导下,基于对本班儿童个体情况的了解,充分认识到不同儿童有着不同的智力和个性特点,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想法充分渗入到活动中,通过活动使每一个儿童的智能

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从每一个儿童的智能强项出发,带动其他各种智能领域,特别是智能弱项的发展。

3“通过多元智能来学”

随着教师教育目的的改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儿童有了更自由的学习空间,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教师能随时抓住儿童思维的变化,根据儿童兴趣点的变化,临时生成教育目标,改变教育内容,使整个教学活动真正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每个儿童在活动中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获得最优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观的影响

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不同的评价观对教育的发展和儿童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就教育评价而言,只有充分注意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发展性,评价才真正能够成为促进每一个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工具。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是多元多维的评价观,动态的评价观,个性的评价观,注重的是被评价主体的发展,强调的是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正是我们目前需要借鉴的、贴近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科学的评价观。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对儿童所实施的评价主要由教师进行,家长等其他人员很少参与对儿童发展的评价。而实际上,正如《纲要》所指出的那样:“管理人员、教师、儿童过程是各方共同参

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新的儿童发展评价应由教师、儿童自己、同伴、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操作,只有将涉及儿童的所有人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评价才能真正反映儿童发展的真实水平;只有通过各方的对话,儿童才能不断地成长。这种评价不再是教师对儿童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互动过程。

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的儿童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儿童在各学习领域知识技能的获得,也要关注儿童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的发展;既要关注儿童目前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要注重分析过去,预期未来,注重发现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儿童发展中的需求。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当前的儿童发展评价不仅要使用量化评价方法,更多地要以质性评价为基础,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运用多种先进的评价方法,尤其要重视观察、谈话、作品分析、描述性评价等定性评价方法,能够发现每一个儿童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保证每一个儿童在不同方面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扩充了智能的内涵,加强了智能理论与儿童发展的联系,对我们开展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

的思考。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统教育观念与实践的挑战,不断地引发我们的思考,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进一步深层次地探索素质教育的实施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化。

幼儿园早教:多元智能理论在我的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我的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步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实验证明:创造力首先要通过早期教育才能得到发展,事实上,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比成人强。问题是我们运用什么样的理论,通过什么途径开启幼儿想象的大门,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与生俱有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利用。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综合生物学、神经学、心理学等科学概念,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的多元性启示我们尊重和接纳幼儿之间本身存在的差异性的同时,促使我们树立课程整合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紧紧围绕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幼儿拓宽综合运用多元智能进行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感知、探索实践的空间,美术活动突出幼儿动手做与自我认知与情感的表现,赋予以幼儿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美术可以说是幼儿的另一种重要语言。在力求和谐整合多种智能领域活动的网络式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充分渗透美术活动,挖掘美术的表现手段与教育价值,将大大提高幼儿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 一.在网络式主题活动中,尊重幼儿兴趣与发展需要,突出美术的自我表达手段的同时,实现对多种智能领域活动的整合,促进幼儿有效发展。 加德纳提出人具有八种智能理论,它能够更为准确的描绘人类能力的面貌,这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每种智能的高低在一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即一个人既有相对优势的领域又有相对弱势的智能领域,即幼儿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出明显差异的同时,在表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同。因此,在网络式主题活动中,根据幼儿兴趣与发展需要,和谐地整合各种智能领域活动,是我们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实际能力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去了北京海洋馆,在这之前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孩子们都兴奋不得了,开始了海洋馆的讨论。郜轶飞说:"海洋馆里的动物都生活在海洋里。"关泽亮歪着小脑袋说:"海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大鲨鱼、海豚、虾、海星。"李丁说:"海里还有许多贝壳和会发电的鱼!"此时,王泽蓬不解地问:"海里怎么会有发电的鱼呢?"孩子们的好奇和疑问,让我们大家都十分乐意去探究"神秘的海洋生物",我预设出一个关于主题系列活动的网络图,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根据孩子们探索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了调整与完善,为丰富孩子们认知,我去阅览室借了许多关于海洋生物的书放在图书区给孩子们取阅。他们对书里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孩子们发现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总是孜孜不倦地在讨论。遇到弄不明白的问题就拿着书来问我这,问我那,有不少小朋友缠着我介绍书里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遇到问题敢于大胆地向老师和小朋友表达出来,增加小伙伴之间的交往,同时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自己困惑的问题也是专心致志,努力地获取答案,培养了孩子们的意志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孩子们对许多海洋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区别不够明显的海洋生物之间的比较与分类问题感到很困惑,并显现出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因此,我们开始了融计算概念、科学常识探索、美术创作表现等为一体的分类图制作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动脑筋,商量出了制作分

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的新思考教学设计

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的新思考教学设计New thinking o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Man agement Teaching Design

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的新思考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管理包括任务与原则、幼儿园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幼儿园管理的目标与过程、幼儿园保教工作、卫生保健工作、总务工作、保教队伍建设、园长与幼儿园领导工作、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幼儿园与教育行政等。本教案根据幼儿园管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幼儿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更新管理观念,营造开放互动、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更新教育管理观念,管理者就应重“以人为本”,重视激发教师的自信心、荣誉感、责任感,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管理者要当好教师工作的服务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1、服务者。管理者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管理新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改进工作作风,依靠教师这一主体力量并激发其内在的主动关心教师生活,满足教师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给教师学习的支持和服务,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时间条件,多创造机会让教师接触外界信息,丰富感性认识,及时肯定教师的学习成果,给予奖励等。 2、支持者。信任是激发主动性的前提.首先作为管理者,要相信教师有责任心、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放手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教育原则的理解及对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发展状况、能力水平的把握,自主决策、实施教育计划。只有建立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管理,才能变对教师的监控,提防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幼 儿教育的启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理论提出的,认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九种智能要素组成: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自我反省智能和存在智能。他的智力新概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多元智能的理论:尊重教育的公平性、形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的差异性、教育应重视”扬长避短”、应该向幼儿展示多方面的智力领域、应该注意发展幼儿的优势智力领域、应该帮助幼儿将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力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幼儿感受到多元智能的好处,受到良好的教育。 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理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并据此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的改革,且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为我国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加德纳对智能的概念作了全新的界定,即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九种智能要素组成;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

--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觉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加德纳这种多元的开放的尊重实践的智力观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识幼儿的遏制力特征。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潜能,也能够在不同的智力方面突出表现。加德纳强调,虽然人的智力被分为九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只有其中的几种,恰恰相反,每个人都具有九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之力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所以,认识智力的多元性并不是为了方便教师对孩子进行分类教育,而为了藉此来了解孩子们,分析他们的认识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在这基础上引导全班孩子共同进步。 一个班上,总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幼儿,他们深得老师的宠爱和关注,常常作为学习的典范赞赏,这符合幼儿爱模仿的心理特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正面教育手段,但教师稍不留意或由于表扬笼统、模糊、不具体,或没有掌握好尺度,无形中使榜样成了偶像。曾看过这样一个话题:思思是个能歌善舞、聪明美丽的小姑娘,深得老师和小朋友的喜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孩子们都以能和思思坐在一起为荣。一天语言课后,只听蒙蒙叹口气说:”我要是思思多好,什么都会……”面对孩子深深地压抑,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孩子们年龄这么小,尽然有如此的烦恼也许我们曾当着孩子的面对思思表现出特别的亲昵也许曾在有意无意间总把思思挂在嘴边而这恰好强化了其他孩子这样一种心理:老师最喜欢思思,

儿童多元智能理论

儿童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在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探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涵义 著名人物如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麦克尔·乔丹、柏拉图和马丁·路德·金谁更’聪明’呢?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聪明’问题的全新视角。 传统的智商(IQ)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都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而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在批评上述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具有多种智力、而且人的多种智力都与具体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紧密相关而独立存在。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智力的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加德纳的这一智力定义特别

强调了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智力并不是像传统的智力定义那样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和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和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即智力一方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根据新的智力定义,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也就是说,加德纳所谓的’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如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指出了他所谓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存在着的7种智力,这7种智力分别是(1)言语──语言能力、(2)音乐──节奏智力、(3)逻辑──数理智力、(4)视觉──空间智力、(5)身体──动觉智力、(6)自知──自省智力、(7)交往──交流智力。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上述相对独立的7种智力,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

长新多元智能幼儿园个人总结

长新多元智能幼儿园 大一班2017年下学期个人总结转眼间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圆满结束.一个学期以来,有辛苦的付出,也有甜蜜的收获,我尽心尽责,投入于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更新,力求做到最好。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我与孩子们的感情也日益深厚,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感到了莫大的快乐。以下是本人这个学年的工作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纲要》的指导思想,贯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各项政治业务学习,认真记笔记,会后总结学习体会,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工作中我团结同志,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做到耐心、爱心、公平、尊重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二、教育教学方面 我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园内工作计划,精心安排好每周计划活动内容,认真组织好每个环节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个性的发展。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努力方向。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积极想园长和老教师请教。

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要投放活动材料,根据教学活动进展需要设计了一些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区域活动材料,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并及时增减活动材料。引导幼儿积极认真参与区域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兴趣、能力投放了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 三、常规工作方面 从日常生活抓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为了更好的迎接一级园验收,我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卫生制度,配合保育老师严抓幼儿的卫生情况,教育幼儿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更换衣物和袜子等。提醒幼儿多喝水,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由于甲流疫情严峻,无论在进行活动时或是休息时,我都密切留意幼儿的身体状况,经常检查幼儿是否有发烧状况或其他不舒服的状况。另外,针对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宠爱,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养成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针对这些情况,我通过晨间谈话、小故事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教育,培养幼儿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知错就改、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等良好的品质。。。。。。一个学期以来,孩子们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餐习惯、卫生习惯、身体素质逐步上升。 四、安全教育方面 严抓幼儿的安全问题,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增进幼儿的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经常检查班上的环境有

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体系

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体系 教育教学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它关系到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多年来,合作市幼儿园注重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合作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三年行动计划第三阶段的工作安排现草拟保教过程管理体系。 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一般结构 1 层次管理流程图。园长J业务园长J保教处教研组 2 简要说 明。园长:园长对幼儿园工作全面负责,教育教学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作为园长更应该也必须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而当前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少幼儿园的园长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了改善办园条件,抓经济创收,提高职工福利上,而很少过问教育教学工作。当然要承认园长们的压力的确不少,经费的问题花费了其不少的心血,但作为一园之长,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注重对硬环境的创设,更应该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园.. 、积极开展公开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今社会,用发展的眼光对现代幼儿园的教育审时度势,不难看出,质量是决定幼儿园所生存和取胜的命脉,教师的教育质量更是决定幼儿园命脉的重要环节。如何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业务水平,开展公开课教育则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现阶段对于公开课很多幼儿教师往往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公开课是园领导分派给某位教师的任务,与其毫无关系。其实,园公开课根本不是园中一两位教师的事情,它应该是由园整体团队来完成的任务,每位教师对此都负有责任。因此,每堂公开课,园领导都会召集全体教师开会,鼓励她们发挥团队力量,为公开课出谋划策,让教师明白:公开课既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大检验,也是教师们相互交流、学习和合作的好机会,来共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其次,园领导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教学资源,选派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在幼儿园带班上课的同时,与别的教师一 起分享教学经验。教学中,任课教师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开 展教育教学活动,力求教学形式游戏化、多样化;教学内容故事化、情 境化。教师适时适度的介入教学活动中,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合作者、引导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合理调整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 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 大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 度促进幼儿的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目前,少数民 族地区幼儿园只注重语言、数学的教学,忽略艺术与科学方面教学问题 极为普遍。对此,我园对课程安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小班和“双语” 班采用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把五大领域融合入到主题活动 中,这样更好地贯彻《规程》和《刚要》,在幼儿素质教育的工作中让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 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 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等七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80 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 es)。这一理论向传统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对当前西方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几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判断一个人的智力,要看这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然合理环境下的创造力。他还强调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

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要素 加德纳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七 种智能要素组成。这七种要素是: (1)言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能,指有效利用数学进行推理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能,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4)肢体——运觉智能,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的能力。 (5)音乐——节奏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6)交流——交际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7)自知——自省智能,指认识、了解和反省自己的能力。 2.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 (1)注重整体性。加德纳认为,这七种智能因素同等重要,因而他呼吁对这七种智能给予同等注重力。 (2)强调差异性。尽管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能,但由于受各种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这就是智能的差异性。 (3)突出实践性。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拥有一系列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特别是难题的

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主题教学

一、主题教学的内涵 主题教学是当前幼儿园的主导教学方式,它围绕一个主题,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借助于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资源,师生共同建构一系列预设和生成的活动。主题教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形式,它综合了多种学科,使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互相联系,彼此渗透。主题教学是围绕某个具体的主题来组织教学的,它更加符合幼儿的现实生活,更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以主题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幼儿获得整体性、连贯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 主题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幼儿并与幼儿共同探究的一种教学活动。主题教学主张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探索和思考,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活动就是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来获得真实感受。幼儿在与同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这种伴随着教学过程而具有的丰富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知和转化行为的基础,也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题教学产生的背景 1.主题教学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1]幼儿园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幼儿园教育包括语言、数学、艺术、体育、健康五大领域,实行五育并重;幼儿教育坚持保育和教育并重,坚持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它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要教学目标,而是以游戏活动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课程实施方式不同于中小学的学科课程,因此,幼儿教育在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等方面更灵活。幼儿园各学科教学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如果幼儿园也和小学一样,实施知识传授式的教学,那么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会被扼杀,幼儿也会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主题教学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教学方式。 2.主题教学是针对分科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 传统的学校教育课程是以分科课程的形式设置的,而分科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缺乏联系性,并且远离儿童的生活实际,当儿童面临真实而具体的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主题教学主张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将语言、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内容融为一门跨学科课程,将多学科的内容不断深化,使幼儿对主题有更深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主题教学的实质 1.主题教学的实质是一种探究活动 探究是人类认识未知世界的态度和方式,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探究的过程是问题解决和创造的过程。幼儿通过探究可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具有探究的本能,正是这种本能促使儿童去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探究的范围也更加广阔。主题教学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进一步探究科学世界的平台。 2.主题教学的过程是幼儿认知结构建立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动作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一切知识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幼儿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只是观察别人的活动,并不能使幼儿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应该依据主题,给幼儿创设一个适当的教学环境,通过音乐、游戏、体育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来表达对主题的理解和体验。在主题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对事物进行探究,而且在探究中主动地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对事物的理解。主题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操作、体验、理解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小小设计师 —多元智能创意课程

多元智能创意课程(小班教案实录) 小小设计师 设计思路: 衣服是幼儿日常生活所接触、而且非常熟悉的物品。孩子每天在上幼儿园前,都喜欢自己选择衣服穿。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已具备独特的审美能力。因此,特设计了这节课。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设计衣服,锻炼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活动内容:手工(小小设计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2 、锻炼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 海绵印章(有苹果、小鱼、乌龟等形状)、水彩笔、水粉、棉签、皱纹纸条、彩色粘贴纸(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胶水等各种操作材料;教师设计的服装作品;旧衣服《节奏明快的音乐》。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观察讨论--设计创作--作品展示--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引起孩子兴趣 1、教师随音乐进行服装表演,幼儿欣赏。 首先,教师展示衣服的正面图案:蓝色的河水、红色的小鱼、黄色的小乌龟。然后请幼儿欣赏衣服背面图案:一只小乌龟背着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果子。衣服的下面是用彩条装饰成的小草裙。 2、提问:老师的衣服和服装店里的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教师:这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衣服! 二、观察讨论 1、幼儿观察 教师:你知道老师衣服上的图案是怎么设计的吗? 幼儿自由讨论。 欣欣说:你衣服上的小鱼、小乌龟是用印章印的。 松松说:你的小草裙是用皱纹纸做成的。 小雨说:三角形、圆形是贴上的。

教师拿一个及时贴做成的三角形说:那你们知道这叫什么吗? 幼儿说:不知道。 教师说:它叫及时贴,这些三角形、圆形就是老师用及时贴剪成的。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搓开,粘贴在衣服上就行了。 教师:这些是老师制作的,你们还可以想一些新的制作方法来尝试一下。 三、设计创作 1、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设计衣服。 教师:你们想不想来设计衣服啊? 幼儿:想啊! 教师:现在你想用哪一种材料制作你就坐在哪一组中。 2、教师为你们准备了印章组(有苹果、小鱼、小乌龟等印章;各种颜色的水粉),粘贴组(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彩色粘贴纸),绘画组(水彩笔),彩条组(皱纹纸条、胶水)。 3、幼儿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如:昌昌说:我印章上的颜料滴洒在衣服上了。 教师示范着说:蘸过颜料的印章应该在盘子边控一控,这样颜料就不会滴在衣服上。 若研说:我打不开粘贴纸。 教师示范着说:用拇指和食指在纸边用力搓,然后用两只手把纸揭开粘在衣服上,再用手按一按,就完成了。 4、在创作过程中,制作比较快的幼儿可以到一个空地试穿衣服,并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四、作品展示 1、作品介绍:每位幼儿都穿上自己所设计的服装来相互介绍。 教师:你用的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制作的是什么? 小雨说:我用的是皱纹纸制作的披风。 宣宣说:我衣服上印的是小鱼和小乌龟在吃苹果呢。 天天说:我用彩色粘贴纸做了一件图形宝宝的衣服。 2、(音乐起)进行服装表演,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小朋友,你们设计的衣服真漂亮!我们跟随音乐进行服装表演好吗? 幼儿:好! 五、活动延伸 今天,每一个小朋友都设计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我们把它挂在活动室的墙上,开一个《服装展览会》,请幼儿园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都来参观好不好? 教案温馨提示:

幼儿园:幼儿多元智能教育

幼儿园新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特色教育 / 多元智能教育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幼儿多元智能教育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幼儿多元智能教育 长久以来,不管哪一个阶段的教育,我们的社会都强调以认知为中心的教育,“智商”成为衡量个人价值的重点。 孩子的智力发展一直是父母们非常关切的话题。传统上,一个智商分数或考试成绩代表了一个孩子聪明与否的程度,而父母们在关注孩子智商分数及成绩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发展其实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零至六岁的孩子,正是各方面发展最快速的时期,从一个只会哭、睡、喝奶,没有行动能力的小小婴儿,都能说、能跑、能写、能自己穿衣和吃饭、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的小大人,无论在身体、语言、认知、人格、社会情绪等等各方面都是无时无刻地成长着,一个智商分数,真的就能代表一个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吗? 在偏重智能一元化的教育观念中,认为智能高的人就是成就好的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许,也只放在认知上,至于其他的生活智能、个人潜能或特殊智能,就任其自然。传统狭隘的智能一元化教育,未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教育出来的孩子无法适应变

化快速、多元的社会。尤其近年,因适应不良而造成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更令人担心。我们希望打破狭隘的纯统治能观念和学习方式,以更开阔的教育目标,更开放的多元智能观念和引导方法,来增进孩子智能的广度与深度,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 多元智能教育强调七种智能需要同等的重视和平衡发展。加德纳教授认为:“如果我们以多元智能的观点来看孩子,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很有天赋,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式。”所以,教育应以学习者个人为中心,家长或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孩子的能力和特质,并掌握其学习敏感期,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专长和兴趣,并采用不同途径来增强或补足孩子专长和不足的智能。最重要的是,在不同智能领域中,各有所长的孩子,都能获得自主性,并得到他人的尊重。 基于多元智能教育的期许,对于学龄前阶段的幼儿,我们除了希望打破智能一元化的支配,了解智能天生的多元化之外,更能希望启发和培育幼儿的多元智能,以有意义和有效率的方式激发幼儿各种智能,并激励多种智能的组合。 (1)成人观念要改变 成人不仅要了解多元智能的理论和哲学观念,也要适度掌握多元智能对孩子的意义和做法。 (2)建构能激发多元智能的丰富环境

幼儿园教学管理制度

宝文幼儿园生活常规 一、定义 幼儿园日常生活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心理健康成长,保教人员围绕园内的起居、饮食等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从事的管理工作。 二、意义 ①班级生活管理可以满足幼儿在园生活的物质需要,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等,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他们的生产需要、发展需要等有待成人加以保障。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几乎包括了睡眠、饮食、入厕、衣着等全部生活内容。因此班级生活管理保障了对幼儿食品供给、休息、活动场地提供、生活设施、用品服务等物质条件;保证幼儿均衡营养、良好睡眠、安全卫生防护等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另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幼儿生活常规的管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提供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班级生活管理涉及幼儿作息时间的安排、起居方式的规定。一切按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做精心的安排,从而促进幼儿掌握正确的生活常识,纠正或改善幼儿入园前的不良生活习惯。目前在园幼儿多为独生子女,老一辈的溺爱,父母亲盲目的家教,忽视了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幼儿生活的过度依赖,自理能力欠缺。

②幼儿园生活管理也是社会的需要 一方面,家长的主观期望。幼儿家长迫切希望幼儿园起到精心养育孩子、弥补家庭教养不足的作用,从而使家长放心。 另一方面,社会的客观要求。社会需要今天的幼儿成为具有明天独立工作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和奋发向上的一代。而这一切又基于生存的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前提之上。幼儿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必能为今后参与竞争打下一定基础。 ③生活管理也是整个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部分,它是顺利进行教育管理的必要条件。 没有规范的生活管理,幼儿就无法适应具有各种规则的教育、娱乐活动,从而对班级其他管理造成消极影响。 三、方法 (1)示范、模仿法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取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2)文学作品的妙用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一、智能的发展及多元智能的提出 智能,也称智力,是一种生理、心理潜能。心理学家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人认为主要是指抽象思维的能力,有的人认为是指学习能力,有的人认为包括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能力。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创立了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有力地突破了传统智能观的单一性。他经过研究指出每个人与生俱来至少有七、八种智能,并认为即使八种智能也远没有展示人类智能的全部。这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听觉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等。这八种智能,只是智能的基本要素,既不是智能的直接呈现状况,也不是用作测试的智能分类。 多元智能理论与智商测定理论有重大不同,认为:智能是可以开发和发展的;智能无法具体量化,它存在于表现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智能以多种形式展现,是多元的;智能的测量应在一个有脉络、真实的生活的情意下进行;智能的用途是了解人类的能力,及学生许多的可能成就之处。至于智商测试所得的分数,其实都是建立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基础上的,是这两种智能的综合表现,而非一般意义下的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及教学理念的转变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然个性和公平地看待学生,最后比较全面评估个别学生的成就,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重建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个人全面的改进和发展。 孟少沛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可体现以下的教学观念: 1.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这8 种智力,只是其组合的方式和发挥的程度不同。 2.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智力领域,人人拥有一片希望的蓝天。 3.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和学习风格。 4.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学生的问题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5.人才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作用, 要更加注重个性的发展,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多元智能的提出让更多的教育研究者重新思考教学的变革,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先改变当前的教学观念。多元智能很好地阐明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因此,在班级里面没有“差生”,而是他们的智能特长不一样,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理念,而应该提倡以学为主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实行“人本主义”,达到个性化教学。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幼儿园早教: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创立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八种智能及所包含的关键能力: 一、语言智能 关键能力: 1、创作故事/叙述故事 (1)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说故事; (2)体验听故事和说故事的乐趣; (3)对于设计故事情节、故事发展、角色安排、故事环境背景的叙述、对白的运用等等,展现兴趣和能力; (4)显示出表演能力或戏剧方面的敏锐度,包括独特的风格、丰富的表达力,或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的能力。 2、叙述性语言风格/报告 (1)能连贯地、准确地描述事件、心理感受和经历(如:正确的因果顺序及适当程度的细节;辨别事实和幻想); (2)能够正确地判断及描述事物; (3)能解释事物的来龙去脉,或描述事物的程序步骤; (4)愿意参与一些逻辑性的谈话、争论。 3、诗歌的语言风格/措词技巧 (1)熟悉文字的运用,如双关语、绕口令、顺口溜和比喻的使用,且能从中得到乐趣; (2)感受字意与声韵的趣味; (3)表现对于学习新字词的兴趣; (4)以幽默的手法运用文字。 二、数理——逻辑智能 关键能力: 1、数概念 (1)擅于计算(使用最简便的方式计算); (2)有估算能力; (3)擅于以数字表示物体和资料(记录的能力、设计有效的记录方法、制作统计图表); (4)认识数字间的关系(概率、百分比)。 2、空间概念

(1)探索空间的各个平面; (2)较熟练地进行拼图; (3)将某个问题通过想象逐步转化成概念。 3、问题解决 (1)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对问题的总体进行把握,而不是只注意问题的某个方面; (2)能作合乎逻辑的推断; (3)能发现一些规律; (4)能发展和使用一些策略(如在游戏中) (5)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使用工具并学习; (6)在解决问题时能用系统的观点; (7)能比较和概括所得到的信息。 4、理解因果和功能的关系 (1)根据观察推断因果及功能的关系; (2)理解部分对于整体的关系,这些部分的功能,以及这些部分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5、建立假设并加以验证 (1)根据观察结果做推测 (2)对事物抱着“如果……就会……?”的好奇心并试着提出合理解释; (3)设计或操作简单的实验以验证假设(如将大、小石头丢进水里,观察哪一块石头沉得较快或较慢;用颜料当水来浇花) 三、视觉空间智能 关键能力: 1、视觉、空间能力 (1)能够以二维或三维空间建造或复制物体和简单的机械; (2)理解一个物体中各部分的空间关系。 2、领会觉察 (1)觉察到环境和艺术作品中的视觉要素(颜色、线条、形状、图案和其他细节); (2)对不同艺术风格的敏感(如:能分辨写实主义、印象派主义、抽象艺术等); 3、创作 (1)能够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正确地表达视觉世界; (2)能为一般的物体创造可辨认的符号(如人类、植物、房子、动物)并调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注意物体的比例及细节特征,审慎地选择色彩。

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发

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发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它给教育界带来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不是一元的, 而是多元的, 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且每种智能在每个人的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形式又是不一样的, 有的强一些, 有的弱一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传统的智力测验是一种单一的智能测验, 所得的智力商数只能说明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智能的发展状况, 而不能反映其他智能的发展状况。这一理论在美国及其它国家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中产生广泛、积极影响,对以智商高低来衡量儿童智能发展的传统智能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与挑战。使好多国家开始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的改革。这一理论也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学依据,给我们幼儿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启发。 一、幼儿教育课程体系要丰富完整、注重儿童多元智能开发和全面发展 每一个儿童的学习途径和能力发展也是不同的,几乎所有的人都以多种智能组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而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儿童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儿童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业余爱好和特长。多元智能开发理论意味着构建和谐发展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活动设计和组织策略。幼儿园的所有学习活动,必须符合多元智能学习的理想,并提供完整的学习模式。孩子透过“主题”或“专题”的探讨,来了解与生活相关、有益处,而且是感兴趣的题材,同时也可以进行小规模的实验、操作,并体验多元化、个人化、合作化等有价值的学习。另外,提供可以刺激多元智能发展的丰富环境,运用非传统方式来学习传统学科,提供多元的表达途径让幼儿发表,包括口语、文字、艺术、音乐、肢体舞蹈等,还可以记录学习过程和操作历程,以催化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二、幼儿评价要对孩子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往的幼儿评价只侧重八种智能的前两个, 而且, 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而忽视促进幼儿发展的功能这就必然使评价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同时也 意味着评价在促进幼儿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 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这一愿望, 要求我们幼教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对幼儿发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坚信每个幼

幼儿园中国幼儿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

幼儿园中国幼儿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 中国与多元智能理论 一、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背景 幼儿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 各界都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在园幼儿达2400多万。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办园是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 主要经验之一。随着《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其他法规、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中国的幼 儿教育正在不断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幼儿教育在促进幼儿发展、解除家长后顾之忧及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的幼儿教育针对中国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教育性和福利 性双重性质,并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幼儿园主要培养目标是:促进 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 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 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 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惜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这些目标,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智能领域,充分体现了幼儿发展的全 面性和和谐性。 长期以来,中国幼儿教育界一直在探索科学的幼儿教育目的、内 容和方法。在中国的幼儿教育发展史上,出现过模仿、借鉴日本、欧 美及苏联的时期,这种模仿和借鉴对于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 了促进的作用。在模仿、借鉴的同时,也出现过改革和创新。在中国 幼儿教育史上,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先驱都是幼儿教育改革和 创新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兼容中西、立足国情、实践论证是他们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发表时间:2010-07-14T14:33:24.96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3月第3期作者:高印荣 [导读] (河北省景县二中,河北景县 053500) 中图分类号: F7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 03-096-02 摘要: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包括七种以上的智能,即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多元只能理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多元智能;创新教育;启示 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它要求教育者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近,笔者学习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一书,相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就多元智能理论对创新教育的启示谈一些体会。 一、智能理论及其影响 《多元智能》的作者霍华德?加德纳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和该院《零点项目》研究所所长,他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一书就是其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总结。他对人的七种智能,即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作了定义(1997年新提出的另外两种智能正在论证中)。他认为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过去西方流行的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的教育效果,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这是片面的。《零面项目》在美国的多所中小学进行试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教育和办学,将学校带入社区的同时,又将社区和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引入学校,充分发挥儿童博物馆、科技馆的作用,用情景化的评估方法代替单纯使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取得了在儿童多种智能的发现和培养、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成功经验。1997年7月,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22个国家的教授专家、中小学校长近300人在波士顿参加了哈佛大学举办的名为《多元智能理论新指南》的国际研讨会,交流了十年来各国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育、办学方针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和体会,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莫非教授在文章中对多元智能理论近来一系列试验研究的评价是:“他们的工作帮助教育家辩认和培养那些在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和没有被发现的智能强项,开发和试验了新的课程、新的活动、新的评估方法和教学方法,对美国各级学校有深远的影响。”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智能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是研究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迄今为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如大量的早期研究和泰勒的近期研究表面创造力(创新能力)与智力没有相关或相关很低;盖茨尔、杰克森认为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由低到高不等,年龄越小越密切,随年龄增加,这种关系就开始分化,成年以后分化更为显著;吉尔福特研究表明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高低因测量性质而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创造力有低相关或者没有相关。 在现实生活中,“韩寒现象”、“周舟现象”从某种意义上与上述结论是相符的,而我们却不愿意承认。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 1.现行的智力测量没有把创造力包括在内,这实际上就否定了智力的最重要的品质——创造力; 2.现行的智力测量仅是对人的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进行测量; 3.许多学者认为,现行的智力测量偏重于较低级的心理活动,而对较高级心理活动的内容测量较少。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智力是一种偏于认知方面心理特性或个性特点,而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这就是说,创造力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智力。只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的高度协调发展,才能有高创造力。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和丰富,但因循守旧,机械教条,提不出任何新的东西,没有新的见解,没有发明创造,就不能认为其有高智力。多元智能理论将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价值的文化产品的能力,科学的揭示了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不可能找到固有的模式去解决,需要综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灵活的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霍华德加德纳还认为“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种智能上都没有特别的天赋,但如果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和技艺被巧妙的组合在一起,说不定他或她在担任某一个角色时会很出色”。因此,创新能力是一种人的多种潜能优化组合的结果,它与智能有高度的相关性,只不过以前人们对智能的认识和评价的局限,导致对智能和创新能力关系认识的局限。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一种单一的整体能力,而是由多种智力成分组成的综合体。这些智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我们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和研究多元智能理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创新能力是多元的,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教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往往过于狭窄,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把它与科学发现,发明创造等同。于是,在学校教育中,那些语文、数学等成绩优秀的学生或在体艺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和高创造力潜能的,而对那些学业一般而在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却常常忽视。现在有不少中小学教师常常感叹,原来在学校学习成绩差的“笨”学生,日后成了“大款”或某一方面的杰出者,而原来在班级或学校中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反到长大后成了平庸者。有人研究的“第十名现象”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事实。近日电视上也在宣传“过去的坏学生成了大老板”,这种现象无不有力的说明传统教育观的局限。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种智能发展的自然轨迹,都来源于原生的模仿能力,在一些个体的某种智能很突出时,另外一些个体却可能存在问题。如果不提供特殊的帮助,后者在需要运用这种智能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就可能失败。在这里可以知道:首先,智能具有自然轨迹的特性;其次,教育和指导的作用随着智能发展的轨迹会有所不同;再次,教育者可以通过发现学生创造力的表现的各个方面,识别学生多元的创新潜能,并加以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不好,但一到操场上,就会如鱼得水,表现出很多的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