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可持续水治理_下_法规中的水治理和可持续水利_沈百鑫

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可持续水治理_下_法规中的水治理和可持续水利_沈百鑫

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可持续水治理_下_法规中的水治理和可持续水利_沈百鑫
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可持续水治理_下_法规中的水治理和可持续水利_沈百鑫

第30卷第6期Vol.30No.6水利经济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2012年11月Nov.2012

作者简介:沈百鑫(1975—),男,浙江绍兴人,亥姆霍兹研究联合会环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硕士,从事中国、欧盟及德国水法比较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2.06.007

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可持续水治理(下)

———法规中的水治理和可持续水利

沈百鑫

(亥姆霍兹研究联合会环境研究中心,德国莱比锡,

D-04103)摘要:从分析国际法、欧盟和德国水法中的管理理念入手,明确其总的发展趋势,即在生态保护理念

下,以环境目标为导向,通过规划措施和综合手段提高水体保护水平。再从我国水法和水政策层面,

剖析我国新时期的水管理和水体保护理念与制度。通过比较分析并结合对水情的认识,阐述水管理的发展性、社会性、系统性以及综合性,指出可持续水利只能以法治为原则,以环境目标为导向,实施综合水体管理。

关键词:可持续水治理;水体保护;联合国21世纪议程;欧盟水框架指令;德国水平衡管理法

中图分类号:D922.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511(2012)06-0026-06认识我国的水问题,既要肯定自然水资源的客观性和社会发展中水问题出现的必然性,还要清楚我国水管理理念和制度的不足。由于社会管理资源的有限性,所以更要理清水资源管理中核心问题与优先秩序。以下从国际法层面上,即《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对水管理的规定出发,再结合欧盟和德国水法中的水管理理念,对我国水管理理念提出可行性建议。

1

国际法、欧盟和德国法以及我国水法和重要政策文件中规定的水管理

1.1《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规定的水资源管理

以何种方式对宝贵和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管理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到2009年为止在全世界有关水的国际协定至少有300项,促使在水资源共享问题上达成共识,对减少国际冲突与各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全面对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是《联合国21世纪议程》,其中第

18章整章对于水管理提出了意见、指出了问题并作出指导。它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系统综合管理原则

。“总的目标是确使地球上的全体人口都获有足够的良质水供应,同时维护生态系统的水文、生物和化学功能,在大自然承载

能力的限度内调整人类活动,并防治与水有关的病媒(18.3)”

;“满足各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对淡水的需求(18.7)”

;“水资源综合管理基于水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社会共有物和有价物,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它的用途性质。为此目的,考虑到水生态系统的维持和水资源的持续性,必须对此予以保护,以便满足和协调人类活动对水的需求。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时,必须优先满足基本需求和保护生态系统。但是,除此外就应该向用户适当收费(18.8)。”可持续原则是总的基本原则,而综合保护、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水作为人权最基本需求的保障和作为生态组成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重视资源价值的适当收费原则为具体原则。它为人类在21世纪全球范围内的水管理指明了总方向。1.2

欧盟和德国水法中的水管理理念

欧盟与德国也正是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

的指导理念,进一步规范在其领域内的水管理事务。在欧盟层面上,《水框架指令》的制定本身就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体现,它将原来零散补丁式的法规集中到一个相对系统的框架法内。制定原则中明确规定了水不是一般的商品,

而是必须予以保护、维护和珍惜的遗产。水管理重点是考虑到生态的水体质量

并强调采用一种综合的水政策。在这方面,首先体现在《水框架指令》第四条对水治理的环境目标从化学的、水量的和生态的3个方面状况进行明确规定。另外,水治理根本上是遵循欧盟基本法中的环境保护基本条规的规定和基本原则(谨慎和预防原则、源头防治优先原则和责任人原因)。成员国不仅在管制目标上要遵循欧盟层面的规定,而且对目标的实现手段和程序也要转化与实施《水框架指令》的规定,如:流域层面的管制义务、在空间和事务上协调恢复良好水体措施的义务、按流域制定管制规划和措施计划的义务以及规划程序中的公众参与。在具体实施机制上,类似碳足迹正在实施“水足迹”机制。《水框架指令》要求河流和流域汲水区成为整体的生态系统并依此组织水管理,这也要求在包括经济与社会领域在内的所有层面上进行紧密合作。共同体政策既要考虑到地区间知识与技术发展程度和具体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也要考虑到欧盟总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另外,在法律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注意到欧共体、成员国以及地方的共同对话与沟通,以及确保真实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不仅是立法程序合法性的要求,同样也能促进各种利益在立法中表达并在法条中体现。

德国水法尤其自2000年《水框架指令》颁布实施以来更为明显地受到欧盟法的影响。长期来看,德国水平衡管理致力于保护和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尤其是要重视水体结构(即水文形态学),保障供水数量与质量安全,同时又要保持所有其他有利于公共福祉的现存水使用[1]。水体作为生态平衡的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与可持续的水体管理、水体作为人类的生存基础及作为可利用的资源一起作为德国水法保护目的予以明确规定。因此,在执行中,水管理政策的基础主要为民生保障的优先性、协调所有参与者,以及符合责任原则的价格机制和全面的价格涵盖。永久民生保障和代际公平正是现代环境保护的核心利益。这种环境导向的水体保护政策不仅要求防卫面临的危险和克服已导致的侵害,而且更重要的是预防性保护和自然资源的长期保障。受欧盟水法影响,德国为实现其所规定的环境目标,保障在规划程序中的公众参与,采取许多措施,包括按10个流域进行水体管理,对地下水、地表水以及沿海水体采取综合管理,并确定生态的、化学的和数量上的环境目标。自《水框架指令》颁布后,经2002年和2009年修订《水平衡管理法》[2]统一规定了水体的监管和保护,在水体保护上最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理念:即通过国家监管对水体的使用许可制度和规划规定,以及与监管独立的依技术标准进行的废水处理规定。

德国水法总体上体现着这样的趋势:更具私法属性的水法向更具公法属性的水法转变,或更具体说,从水体和水相关设施的私有特权向一种公法上的特定目标规定转变;从法律体系和法制国家的要求方面来考虑,对水体使用的审查批准有着特殊性,采取最严格的预防性行政裁量权;水资源管理和水体保护在形式上由有层级的法规体系组成,从欧盟《水框架指令》到联邦和各州的水法,而其中重要规定之落实都需要由更为具体的执行规定来补充,在欧盟、联邦和各州层面上都有相应的可操作性规范。1.3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规定的新时期水管理与水体保护理念

在《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导下完成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了“从长远来看,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是短缺或不足问题”(14.28),但这又与同议程中“保护水质和水生生态的良好环境已成当务之急”(14.24),以及“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实现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两大重要障碍”(14.27)结论相矛盾。明确指出了传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利方面(14.31),并规定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积极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实行全面节约用水,以缓解目前存在的城市和农村严重缺水危机,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和水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在维护水资源的水文、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自然功能,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使得经济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同步发展(14.33)。但轻视了水问题的发展趋势和解决水问题的复杂性,提出“到2000年,基本解决饮用水源污染和风景区水域污染,使大部分城市供水水源的主要江河湖库达到国家规定的功能标准”;“到2000年,重点解决108个重点缺水城市的供水不足问题,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到2000年,全国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普遍划定水源保护区,地表水水源地二级水质率大于80%,地下水水源达标率大于75%”;“2010年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这一项项明确的数据即使到了2020年,也需要经过不懈努力才可能实现。

因为部门之间的权力冲突与利益平衡[3],水管理没能形成统一而综合的理念,不能向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水体治理转变。水体污染问题没能防洪抗旱一样足够重视[3]。尽管在2002年《水法》修订中提出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但其仍然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出

发点,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还提出了通过水治理的理念深化与转型来从根本上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转型,这对于本来就复杂、困难的水治理来说是一个难于承受的任务。

《水法》(2002年)第一条的立法目的表述为“为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规定仍然强调了开发利用水资源与防治水害作为《水法》的核心内容,作为《水法》的直接立法目的[4]。正是基于这种立场出发,“保护”只是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而进行的保护,这个意义上的“保护”并不是现代环境法的理念,而仍然在传统意义上只考虑到资源的枯竭可能,而不适用现代环境法中预防原则。尽管《水法》从字面上也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理念,但仍然侧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把生态保护放在一种相对次要的地位上。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则是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同等地位予以考虑。

“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六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规定了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排污管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础上,添加了“绿色发展”。这被认为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环境保护被赋予新功能: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5]。除了同样强调农业、工业、城市和生活节水外,还规定了加强水量水质监测。此外还规定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及收费制度。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规定“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

规划纲要虽然全面概括了水治理工作,但这些政策规划,既缺乏可操作与可评估性,只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缺少从政策到法律再到实施措施的完整体系;相比欧盟法中明确的环境目标,多个任务之间缺少内在有机协调,水治理缺乏统一、综合的目标。《水法》和涉水政策文件在整体上延续着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分别独立的趋势,2008年国务院各部门的“三定”方案似乎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行政职权、部门设置和水治理理念之间无法形成统一,同时也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这是我国水利或水治理工作几十年来形成的体制性顽疾。

2以环境目标为导向、以法治为原则和以综合治理为手段的可持续水体管理

中国的发展需要从国情出发,既重视中国传统自然哲学在环境资源保护上的发挥,同样也要借鉴普遍被认可的世界先进理念,特别是要认识与反思工业化进程对全人类的影响,由此为人类超越工业化发展提供新思路。以下从水管理的发展性、社会性和系统性三方面来理解可持续水体管理。

2.1水管理的发展性

人类对水的认识和理解是不断扩展的,自然因素导致的水情变化相对较为缓慢,剧烈的水情变化主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因此水管理需要利用符合时代的管理理念,对处于全球社会和生态系统中一部分的、发展中的、与水相关的现象,进行动态性的社会管理。

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主导、技术信息化以及民主与法治的理念下,传统水利在不断地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我国早在10年前研究报告中就提出了一系列的转变要求:从与洪水争地转变为人与洪水协调相处;从粗放型农业转变为节水型农业;以节水和治污为重点的城市用水;从未端治污转向源头控制;要在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的用水;在节水的前提下,追求供需平衡[6]。为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充分建立促进节水和治污等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7]。只有一种积极的内生的制度和体制,才能有效应对变化中的用水形势和水体污染。

淮河治理是我国水利的一个缩影。在淮河治理中,尽管投入巨大[8],但“九五”和“十五”期间都没有实现目标。到2010年,IV类以上水体断面占58%,省界断面占76%。这也表明了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治理的难度比传统水利的挑战更为巨大。面对水情的转变,水治理已经从防洪抗旱的传统水利转向面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水污染治理以及综合的水生态治理。

面对严峻的水形势,我国水体管理理念也在不断突破与创新。20世纪90年代提出重点是对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投资机制和水价政策进行改革,提出成立跨部门的国家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增加投资和提高水价,由此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6]。世纪之

交,时任水利部部长的汪恕诚[9]进一步提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调宏观行政调控、民主协调机制和水市场调节。可持续利用的现代治水理论是对我国新的水问题挑战的响应,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以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思路为指导,积极引入水权、水市场等新的治水手段,逐步建立流域统一管理和地域统一管理相结合的新的水管理体制[10-11]。应当看到我国的水管理理念正在发生着逐渐的转变甚至是彻底的变革,而理念的变革更需要转化成制度的创新,而在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中贯穿其中的就是从“控制”到“良治”的转变[10]。但总的来说,促使平衡多种利益的综合水管理而进行法律与政策向环境保护的转型将是最核心的。我国水利工作中无法回避水环境问题,但与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仍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在具体工作中仍然是侧重于工程与资源管理。以2008年的三定方案为例,在形式上似乎划清了水利、环保和城建之间的关系,但却为综合水治理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围墙,与以水量与水质统一的、环境目标为导向的水治理更趋远。水利部门与环境部门的权限争夺与协调不力,导致无法形成一种对人类和环境并重的有效的水体管理。《水法》日益失去水治理基本法的地位,日益空心化,而《水污染防治法》也因为没能与《水法》形成紧密联系,根本不能贯彻综合水管理理念并制定相应机制,因此我国水法还没有真正的“绿化”[12]。

2.2水管理的社会性

《联合国千年宣言》第23条明确提出:“制止长期不合适的水资源掠夺性开采,制定促进公平用水和保护足够水源的区域和国家及地方水管理战略。”水管理是对社会用水的监管,是对人类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沿海水体所有影响的规范。水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水管理要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同时综合予以考量的,其重点和意义就在于提出了发展必须要重视环境保护,甚至要用特殊的社会与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可持续理念不是一个只要求认真对待自然的生活基础、原料、大气、水体等的部门性概念,一种在政策、社会结构、经济、知识和文化基础上不能可持续地组织的社会,必然也不能在某单一领域如水体保护上长期地保障一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概念是一种相互依赖,是一种内在的现代社会自发有组织的处理系统之结构性衔接[13]。

许多报告和文章都指出我国水危机涉及制度、传统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次原因[14],其实质是管理问题[15-16],是治理危机,是治水体制变革长期滞后于治水需求的结果[10,17]。而直接原因在于国家转型期难以持续大规模供给有效的管理制度,水开发利用在很多情况下缺少制度约束,处于自由放任状态,导致上下游水冲突、水超采、水浪费和水过度使用,即由于“政府缺位”造成“水危机”[10,14]。“我国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质和水环境恶化已到难以扼制的地步,危及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水资源管理中最重大的挑战。要把水管理的战略重点转移到治污上来,水利与环保部门协调,从法规制度、资金渠道和行政执法方面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整治水污染[18]。”但水利部门要真正实施这样的转变却有着很大的困难,水利建设被分为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环境型水利3个不同发展阶段[19],但水利部门只提出实行资源水利,而不是更彻底地提出环境水利,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在实质上仍然不能作为一种突破。

致力于综合地促进可持续性的生存保障和环境保护的措施,通常包括了从地方到全球各层面、众多行动者参与下、跨部门的干预机制。在欧盟《水框架指令》中明确指出,为能实现基于水情不同而采取特殊的解决方式,共同体、成员国以及地方层面的紧密合作和相互衔接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德国水法中同样规定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参与和合作以及公众参与。我国《水法》第12和13条中也明确规定了在国家及地方层面上,水管理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在水管理上的任务分配及合作关系,但在实践中因为职责不明确,这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却很难真正实现。而对于公众参与方面却缺少明确规定,只对于信息公布有所提及。事实上,各种流域规划或区域水资源规划都仅保留在文件档案中,与公众十分遥远。这不仅要求在规划讨论制定中公众参与,而且也要求规划起草后向公众展示并审议,同样也要求在编制完成后由公众来监督规划的实施。

水危机与水安全是一组对应的概念,反应了人类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临界状态,是人与水之间和谐或者不和谐关系的相互转化[14]。只有保障了基础的环境用水,人类用水才能得到长期有序保障,也即水体保护是水管理的基础,是水安全的保障,是水危机的解决根本。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就是给水环境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水体的自我修复、自我更新功能,由“失衡”走向平衡,进入良性循环[20],实现水体的可持续管理。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创造恢复自然的时间差,如何在保障经济平稳发展下,利用规划手段长期避免危机扩大,

欧盟水法中禁止退化的规定值得借鉴。

2.3水管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水管理的概念[21]体现出了其复杂性,水、流水、水体、水循环、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它们都是水管理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但从根本上应当确认,水循环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水量与水质的统一体,它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与自然功能。首先因为人类对有限水资源的多种使用功能会形成利益冲突,其次是在社会利益与水体的自然功能、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都会形成冲突,所以水体管理尤其需要综合管理的理念。从流域层面对水体进行管理,是综合水管理的一个具体体现和措施,并且更进一步,对于沿海水体也需要涵盖在内。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多种社会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包括技术、法律、经济以及文化意识层面。

《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18章的标题就是:“保护淡水水质和水量———适用综合的理念开发、管理和使用水资源”,并指出:这种综合水管理必须涵盖所有相关联的各类淡水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时考虑水量与水质。对有限而易受破坏的水资源必须要综合管理,使各部门的用水规划与方案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纲领的整体框架。而这方面又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水资源开发接受多个部门机构管理,在此议程中也早就预见到了促进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严重障碍。

欧盟《水框架指令》规定了对水体生态的整体关注。在其制定原则中明确规定了制定综合的水政策(第9点)和在其他的政策措施中加强综合性(第16点)以及制定综合的措施计划(第26点)。在法条上,具体体现为从水量与水质,水体与陆地,地表水、地下水、过渡水体以及沿海水体,水体与环境,环境与其他政策,法律的、经济的与社会的手段等多方面既区别又统一的、整体与综合的管理理念。

德国水法中同样遵循水综合管理理念,但相比于国际上普遍使用“综合的水资源管理”,德语中更多是指“综合的水体保护”或者“综合的水管理”,在字面上没有强调水的“资源”意义,而是指出水管理首先保护作为生态平衡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的生存基础和动植物的生存空间的水体,作为可用的资源意义相对是排在最后。水法中对水体的这种认识也影响着德国水经济行业的结构与市场竞争力。因此,德国在国际水务市场上只起着有限的影响力,德国水基础设施中大型私营的水企还很少,而且德国水价在国际比较中相对较高。另外,在水务领域中,对于供水主要是由自然垄断的地方公营单位供应,而在污水治理领域,私营经济占很高的比例。所以在最近的10年中,德国加快了水业的私有化进程,以提高水服务业的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除了规定了立法目的外,德国在《水平衡管理法》中还规定,应该可持续性地管理水体,必须整体保证较高的环境保护水平,同时考虑不利影响在不同保护对象间的转移可能性以及气候保护的必要性。这样规定明确优先保障对生态的水体功能,而不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持续性原则是作为水体管理的整体性指导方针。

从德国水体保护与治理的经验与趋势看,不管是在立法权限与法律结构中日益受到欧盟法的影响,还是在时间向度和事务综合上使用措施计划与经营规划手段以及在空间上和不同环境媒质上强调流域管理,都是从水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错综相关性出发,采取系统与综合的水管理理念。

2.4我国的可持续水利

可持续性原则尽管同样在我国水法中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侧重与理解上却与德国及欧盟水法有着一定的距离。这涉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解读,在我国的许多政策文件中,都强调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性,而却忽略了环境的可持续性。但没有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与社会的持续性就没有基础。我国《水法》第一条规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立法目的之一,表明促进水资源使用优先于水体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联合国、欧盟以及德国置于环境保护理念下以水体的生态保护为优先的水管理理念不同,前者强调了资源的利用,后者则更从保护与使用辩证的角度出发,后者包含了前者的内容,是对前者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可持续水管理最根本原则应该是法治原则。虽然我国已制定并不断修订对水量负责的《水法》、对水质负责的《水污染防治法》、对洪水负责的《防洪法》以及对水土流失负责的《水土防治法》,但这些法律的制订、颁布与修订并没有有效遏制水体进一步污染,水危机进一步激化。法治原则提供了社会发展的稳压器,是社会安全的根本保障,是政策到制度的唯一途径。在近些年的水治理中,我国水政策与法律之间的互动与衔接不足,从人水和谐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这些水利部门广为讨论的理念并没能反映在水法中,成为水法中的制度,而水政策也同样没有水法基础,很大程度上脱离水法。

法治是平衡和解决各方面利益最有效的工具和原则。周贤生[20]指出,中国环保工作的难点是要寻找到一个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原来法律写的是环境保护要适应经济发展,而现在更应该强

调经济发展要和环境保护相适应,以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出发点,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论与政策的共识需要及时以法律的权威形式固定并保障。

我国在水体管理上行政和立法职权的分配在同一事物水体上的综合管理原则不相适应。虽然在机构改革方面有所进步,但在机构的合作上依然有着巨大阻力[22]。随着水情的变化发展,水资源管理模式或环境治理模式都不能再是过去30年的简单延续。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转变深刻影响着我国水体及环境治理模式,促使我国在水体环境保护上需要重大的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地区竞争、开放和经济一体化以及机构改革都要求中国的环境治理改变原来计划经济下的集中模式。我国的水治理现状也表明了目前环境治理模式的效率与效益都显不足[23]。

水管理体制问题不解决,根本谈不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的问题,需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资源短缺及其管理体制的问题[24]。2002年修订《水法》,强化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被认为是统一管理的开始[24]。然而经过10年的发展,这种体制仍然没有改变,水问题依然没能解决。我国传统水利强调政府行政权力的实施,强调对水的开发利用和兴利除害,而现代治理则是制度制订与实施的多方参与,强调利益平衡和水体平衡以及生态平衡;传统治水模式主要依靠指令配置、自上而下的命令控制模式,而这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存在着严重的“体制失灵”,包括产权设置模糊、激励机制缺乏、信息结构扭曲;治水模式要从过度依赖工程建设和扩大供给为主,向制度建设和激励节水为主转变,从工程投资优先转向制度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结合[10]。这个转变甚至需要打破现有的整个水利体制与机制,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各部委之间的权限划分,尤其是要处理好水利部门与环境部门在环境水利事务上的权限划分,另外要把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以提升水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并降低水服务业的价格,但同时也仍要加强属于政府管理职能的部分以及协调整个领域的系统性。

有效的水管理体系和依赖其形成的充沛而优良的水体系统是整个生态平衡的基础,只有保障了生态用水的水体管理才是可持续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往往不重视环境退化的福利效应,而认为经济效益却是最迫切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往往缺少实施市场工具的理想资源,也缺少其他政策工具的执行能力,所以其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设计显得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17]。3结语

以上从对水的多重视角出发,明确肯定水体的多重功能,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方面分析基于水体上法律保护的多种利益,从而明确水法日益重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管理和保护水体。从国际法、欧盟法和德国水法以及我国水法层面上来比较分析、理解水管理的基础上,指出水管理是不断发展的,应当以社会管理为根本出发点,为符合水体的生态特征需要综合和系统的水管理理念。由此明确提出,可持续水利应当以法治为基本原则,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导向,以综合治理为主要手段。

基于水污染已经成为水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对水管理必须以水质与水量统一的水体保护为整体理念,置于环境保护理念下重新进行构架。这将保障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同步发展,属于环境保护重要任务的水污染治理必然需要运用综合的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进行综合治理。环境水利并不否认水利工作,而是强调水利工作中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水法首先需要对现实水情和水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因为我国社会在急剧的转型中,水情变化和对水情的科学认识都在不断地进步。治水的科学理念应当及时地固定为法律法规,从而从法律层面保障水管理的切实有效。

参考文献:

[1]BMU.Wasserwirtschaft in Deutschland,Teil1Grundlage [R].Berlin:BMU,2010.

[2]沈百鑫.德国水管理法的变迁[C]//吕忠梅.湖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报告(201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钱正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迎接21世纪对水利的挑战[J].中国水利,1999(10):6-11.

[4]黄建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释义[M].北京:法制出版社,2003.

[5]夏光.“十二五”时期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目标与政策[EB/OL].[2011-03-22].http://www.cdrf.org.

cn/plus/view.php?aid=285.

[6]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

告[J].中国工程,2000(8):5-17.

[7]李雪松.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偶正涛.暗访淮河[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9]汪恕诚.水权和水市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J].中国水利,2000(11):6-9.

[10]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水:治理与创新[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7.(下转第42页)

3.4将湖北省水源区及汉江中下游纳入国家级生态补偿试点地区

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当前虽然享受了国家的部分生态补偿政策,但还不全面、不完整。建议国家将湖北省水源区及汉江中下游纳入国家级生态补偿试点地区,比照三峡后续规划的资金渠道,建立长效的汉江补偿机制,可以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近期主要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调水水价中增加资源费和环境费、受水区通过转移支付每年定额补贴调水区和调水影响区的税源损失和增加的财政支出、在全部财产保险费(包括水源工程和调水工程)抽取50%设立汉江中下游生态风险基金等。远期可通过引入水权转换机制,通过水市场实现水权的转换,既避免调水区和调水影响区利益受损,同时也促使受水区充分认识所调入水资源的价值从而实现最佳利用。进一步丰富补偿内涵,在资金项目补偿的基础上,加大技术补偿、产业补偿和政策补偿的力度,如对该地区污水、垃圾处理实行优惠电价,将补偿重心逐渐由“输血型”补偿转变为“造血型”补偿[5]。

参考文献:

[1]彭智敏,张斌.汉江模式:跨流域生态补偿新机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52-107.

[2]郭庆汉.南水北调水源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3):25-28.

[3]湖北省政协调研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的影响及对策调研报告[R]武汉: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办公厅,2012.

[4]郭庆汉,路洪卫.南水北调对湖北的影响与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4(5):101-102.

[5]赵霞.构建汉江中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及对策研究[J]水利经济,2010,28(10):15-18.

(收稿日期:2012-05-03编辑:陈玉国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上接第31页)

[11]汪恕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时期的水利工作[J].水利天地,2006(7):1,46-47.

[12]UNEP.The greening of water law:managing freshwater resources for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R].Nairobi:

UNEP,2010.

[13]UDO D F.Nachhaltige Entwicklung[C]//WAGNER,BREUER,DI F.Aktuelle probleme des umwelt-und tech-

nikrechts.Berlin:ESV,2011:95-106.

[14]郑通汉.制度文化水危机[J].中国水利,2005(1):32-37/(2):15-21.

[15]刘戎.水资源治理与传统水利管理的区别[J].水利经济,2007,25(3):53-55.

[16]沈大军.水管理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7]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张蔚文,黄祖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18]柯礼丹.中国水法与水管理改革[J].中国水利,2008(22):45-46.

[19]张岳.21世纪水利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建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3):2-7.

[20]周生贤.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N].中国环境报,2009-11-6(1).

[21]沈百鑫.对德国和欧盟水法中的概念之考察及对我国水法之意义[J].水利发展研究,2012(1):71-76/2:82-88.[22]UN.Status report on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water efficiency plans[EB/OL].[2008-08-

23].http//www.doc88.com/p-103261683769.html.[23]MOL A P J,CARTER N T.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transition[J].Environmental Politics,2006,15(2):149-170.

[24]张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可持续利用[J].中国水利,2002(10):45-48.

(收稿日期:2012-05-25编辑:陈玉国)(上接第34页)

b.依据方案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优化模型,利用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多目标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AHP法能充分利用已往工程的经验积累,提高工作效率。

c.在具体实践中,基于信息熵权的AHP多目标施工方案决策评估关键在于方案判断因素的选取。在具体施工中,影响施工方案的因素有人、法、机、料、环等诸多因素,不可能把每个因素都考虑在内,宜选取影响方案决策最关键的几个因素。在操作中因素的打分取决于施工企业内部施工技术、机械性能等,这就需要企业在各种类型的工程中积累长期的内部施工参数数据,往往越是成熟的施工企业在这方面越占有优势。

d.基于信息熵权的AHP多目标方案决策方法可以为当前工程多目标方案的决策提供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黄俊,付湘,柯志波.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防洪工程方案选择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7(3):52-55.[2]赵杰.管理系统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赵焕臣.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5]汪树玉,刘国华.系统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蒋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图书馆空调冷热源方案优先[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08-110.

(收稿日期:2012-05-15编辑:方宇彤)

coefficient,and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capita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various regions 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water resources capita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ha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As for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it is the largest in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smallest in the eastern regions,and it is moderate in the middle regions.Thus,the water resources capita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has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s.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capita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economic growth;elastic coefficient;regional difference

On legitimacy of transfer system of water right/CHEN Xiu-ping(Law School,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Studies on the legitimacy of transfer system of water right are the prerequisite to the system legislation and may also provide possibility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ion of water right,the theory of system legitimacy and the anthropocentrism,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ansfer system of water right is put forward,that is,the reflective anthropocentrism which exhibits the unity of technic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mited rationalit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legitimacy of transfer system of water right,which includes the humanization and fairness of the initial allocation of water right and the social utility and efficiency of water right transfer,the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ways to properly restrict the transfer of water right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are studied.

Key words:water-drawing right;water right transaction;legitimacy;anthropocentrism;harmony and happiness

Dir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eform of agricultural water price in Nantong City/WU Wei-hua,et al(Finance and Audit Office of Nantong Municipal Bureau of Water Resources,Nantong226006,China)

Abstract: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dependent on the water supply in agriculture irrigation.The reform of water price in agriculture irrigation relates to the running of water-supply projects and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rural stability and farmers'income.By analyzing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reform of agricultural water price and the policy orientation in Nantong,the main experience and breakthrough direction for the reform are summarized.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agricultural water price;reform direction;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Nantong City

China's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in comparative law perspective(Ⅱ):water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in laws and policies/SHEN Bai-xin(Helmholtz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er,Leipzig D04103,Germany)

Abstract: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concepts in the international laws,EU laws and German Water Law,the general development trend is clear,namely,under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with environmental target-oriented objective,the protection level for water is improved by means of the planning measures and integrated ways.The concept and system of the water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China under new times are analyz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China's Water Law and water policies.Based on the abov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water regime,the development,social,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governance are depicted.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should be only based on the constitutional state,with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aim,and the measure of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should be adopted.

Key words: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water protection;UN Agenda21;EU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German Water Balance Law

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evaluation method of AHP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 weight/SONG Li,et al(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Jiangsu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225002,China)

Abstract:With regard to the uncertainty of the factors for 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the entropy theory of the information theory is applied in 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A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based on entropy weight is proposed.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ata itself which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reflects,and then the fuzzy AHP i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sequence of program set so as to determine the best program.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mak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weight.

Key words:information entropy weight;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ulti-objective program;decision-making evaluation

Fine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stitutions based on internal control/ XUE Ya-yun(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水资源与水利现状

水资源与水利现状 摘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加上区域水土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水问题更严重。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减少洪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兴修高水平水利设施及加强人们对水资源及水利的认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兴修水利不仅可以除去水害,还可用于发电,水能发电绿色环保在中国以至世界未来的发展中将占据重要地位,造福人类。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困局,水利建设,水力发电。 正文: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跨越了从寒温带到热带等9个气候带,从东南到东北,呈现出由湿润、半湿润到干旱、半干旱乃至极端干旱的变化趋势,各地水文循环情势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中国降水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区域年降水量因水汽条件,气团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呈随机性变化,使得丰、枯水期年水资源量相差悬殊,丰、枯年交替出现,或连涝、连旱持续出现都是有可能的。汛水期水量集中,不便利用;枯水期水量锐减,又满足不了需水要求。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

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3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分析估计,全国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年缺水量为300亿~400亿m3。同时,水质污染又大大加重了缺水问题。且由于缺少统筹规划,缺水问题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采,而水资源开采过度又会带来河川断流,湖泊干涸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五个“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把水资源、粮食和油气资源的安全列为我国三大安全问题,从分体现了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所以,缺水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建设水利工程设施,提高人民节水环保的意识迫在眉睫。 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是指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为达到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目的,需要修建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来控制和支配水流,这样的建筑物统称为水工建筑物。而水利枢纽就是集中建造的几种水工建筑物配合使用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综合体。 多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经验证明,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配不均匀,以及来水和用水不相适应的矛盾,兴建水利

全国水利知识竞赛题

一、单选/多选题(共50道题) 1、【判断】《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强调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经严格考核、持证上岗。 A.正确 B.错误 -1990380988 2、【单选】《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严格()环节管理,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技术审查的项目,不得审批或核准,对违反规定擅自审批(核准)、开工、建设或投运发电造成安全事故的,要严格追究业主和有关各方的责任。 A.农村水电工程审批(核准) B.大坝工程审批(核准) C.水电站工程审批(核准) D.水库工程审批(核准) 1169857671 3、【判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实施非常紧急措施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如遇到阻拦和拖延时,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有权组织强制实施。 A.正确 B.错误 1288630788 4、【单选】《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中提出了应正确处理速度、质量、效益与安全的关系,始终把保障()放在首位。 A.社会经济发展 B.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C.企业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63760399 5、【判断】在金属容器中进行气焊和气割工作时,为方便工作,应将行灯变压器及焊机调压器带入金属容器内,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节。 A.正确 B.错误 1386331152 6、【判断】诊断的工具是企业特性和行业安全生产共性相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A.正确 B.错误 1266432611

消防法规知识问答100题

消防法规知识问答100题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何时经何机关批准,何时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1998年4月29 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9月1日起实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分几章,共有多少条?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分六章,共五十四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基本内容为:第一章,总则,主要规定了制定本法的目的,消防工作的方针、任务及消防监督的主体,明确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的责任、义务等;第二章,火灾预防,主要规定了各部门及有关场所的火灾预防措施等;第三章.消防组织,主要规定’厂公安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的配置等:第四章,灭火救援,主要规定了火灾扑救和社会救援中各有关部门的权利及义务;第五章,法律责任,主要规定了违反本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六章是附则。 4 、消防法规的通常分类? 答:按照国家法律体系及消防法规服务对象,法律义务、对象,我国消防法规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基本消防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二是消防行政法规,如《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消防队灭火战斗条例》等。三是消防技术法规。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农村建筑设计规范》等。 5 、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6 、我国消防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答: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7 、我国的消防工作由谁领导、谁负责? 答:我国的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8 、我国消防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的消防工作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9 、我国的消防工作由谁负责实施监督管理? 答: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卫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水利法律法规知识

水利法律法规知识 1、国家对水资源实行什么制度? 答: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除外。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实施。 2、国家对水资源实行什么管理体制? 答: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3、水事纠纷如何解决? 答:单位之间、个人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的水事纠纷,应当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水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哪些措施? 答:(1)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2)要求被检查单位就执行本法的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3)进入被检查单位的生产场所进行调查; 5、拒不缴纳或者拖欠水资源费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答:拒不缴纳或者拖欠水资源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

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部分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处应缴或者补缴水资源费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6、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答: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7、禁止在多少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答: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8、什么是防洪规划? 答:防洪规划是指为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涝灾害而制定的总体部署,包括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防洪规划,其他江河、河段、湖泊的防洪规划以及区域防洪规划。 9、什么是防洪区? 答: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10、防汛抗洪工作的领导机制是什么? 答: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11、如何取得渔业资源捕捞许可证? 答:(1)有渔业船舶检验证书; (2)有渔业船舶登记证书; (3)符合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12、春季禁渔期的期限? 答:每年2月1日—4月30日。

最新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 1、消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消防法律、消防行政法规、技术标准等。(√) 2、消防技术标准根据强制约束力的不同,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3、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消防管理规范,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4、消防工作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 5、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6、“防消结合”,就是把防火和灭火有机结合起来,相互相成、互相促进。(√ ) 7、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的闪点越高(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8、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包括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 ) 9、可燃物质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着火(自燃)。(× ) 10、由于水分布广泛,取用方便,在化学性质上呈中性、无毒,且冷却效果非常好;因此,水是最常用、最主要的灭火剂。(√ ) 11、电路一般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4个基本部分组成。(√ ) 12、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都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 13、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实际上都是防雷装置中接闪器呈现的不同类型。(√ ) 14、在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局部(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然,标志着火灾进入猛烈燃烧阶段。(× )

15、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割设施)分隔而成,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 16、防烟分区是指在建筑物地面(屋顶或顶棚、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 ) 17、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保障建筑物内的有烟区域保持一定能见度的系统。(√ ) 18、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气能进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系统。(× ) 19、消防安全检查是单位内部结合自身情况,适时了解本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整改存在问题和隐患的一项消防安全管理活动。(√ ) 2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 21、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至少每月(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至少每季度(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 22、在发生火灾疏散物资时,应先疏散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 ) 23、当灭火人员能够接近着火物时,应迅速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尽量将火势控制在初期、低温、少烟阶段。(√ ) 24、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灾时,都有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 ) 25、防火巡查人员应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对无法当场处置的,应立即报告;如发现初期火灾应及时扑救并立即报警。(√ ) 26、常见的引火源包括:明火焰、电火花、高温物体、撞击与摩擦、光线照射与聚焦、绝热压缩(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化学反应放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等七类。(√ ) 27、气焊、气割作业时,产生的熔渣温度可达2500℃(2000℃)。(× ) 28、一般来说,电焊熔渣粒径越大,飞散距离越近,环境温度越高,则熔渣越不容易冷却,也就越容易引燃附近的可燃物。(√ ) 29、无焰燃烧的烟头是常见的高温物体,烟头中心部位温度在700℃,其表面温度约为200~300℃,可以引燃纸张、可燃纤维、可燃粉尘等。(√ )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和人的身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

(完整版)水行政执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

水行政执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 一、填空题: 1.《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自起施行。 2.列入江苏省湖泊的湖泊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3.省人民政府应当将面积在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城市市区内的湖泊、 作为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湖泊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于《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实施前确定并公布。 4.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湖泊的主管 机关,负责湖泊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5.跨行政区域的湖泊,由的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水行政 主管部门实施管理。 6.湖泊保护规划按照湖泊管理权限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 制,报批准后实施。 7.是湖泊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的依据。 8.湖泊保护范围为湖泊设计以下的区域。 9.批准湖泊保护规划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向 报告。 10.在还湖计划实施前,沿湖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洪排涝的要求,建设圩 区的进水设施或者分段平毁圩堤。 11.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的河口线以内的坡面、、水域、沙洲。 12.各县(郊区)人民政府对水利工程管理范围都要发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对其管理范围要标图。 13.确因需要必须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兴建工程设施和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必须 按管理权限,经水利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向上级主管机关报送设计任务书。 14.使用水利工程余弃土的,使用单位应向水利管理单位交付。 15.港口和码头范围内的防洪、排涝、绿化等应符合要求。 16.所有河道一律不准设置任何行洪障碍,确因生产需要,非汛期必须在河道中设 置临时设施的,应向当地申请。 17.防汛抢险的经费、物资和器材,由各级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 挪用。 18.在水利工程防洪排涝范围内,筹集的经费只能用于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更新 改造、管理和等项开支。 19.在行洪、排涝、送水河道内设置行水障碍者,应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赔偿 损失,并按侵占河道处以罚款。

中国水资源现状

状源水资现中国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

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

世界与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世界与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13. 8×108km3,其中97%为海水。而占地球总水量2. 53%的淡水中70%分布在南北两极及高山高原地带以冰川、冰帽状态存在,30%以地下水或土壤水形式存在,湖泊、沼泽水占0. 29%,河水占0. 01%,大气水占0. 04%。人类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河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其量估计约3×106km3,占地球总水量的0. 2%左右,为人类和生物生存的淡水是一种珍贵、极为有限的资源。 中国的河川众多,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50 000多条,流域面积10 000 km2的河流约5 800多条,总径流量2 600 km3,外流河区域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内河区域占35%。湖泊面积1km2以上的有2 800多个,湖泊面积为75 000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0. 8%,全国湖泊储水总量为750 km3,其中淡水储量仅为28. 7%。中国的淡水资源、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 800 km3,折合水深295mm,占全国降水量的45%,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108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2. 8×1012m3/a(实际可利用量约8 000×108~98 500×108m3/a),但中国目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2 300×108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 000×108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从人口、土地面积、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图1)。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简而言之就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各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3]统计显示, 1997—2006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下降状态, 然而,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而且用水量还在逐年增长。 水资源短缺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首先,我国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我国自然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受较强季风气候影响,中国的降雨量变化很大,时常导致旱涝两灾,而且旱灾和水灾常常在不同地区同时发生。总的来说,从东南沿海地区到西北高地,降雨量逐步减少,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之间降雨量的差异很大。其次,产业结构的特征造成农业用水的比重大浪费多。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5%。由于灌溉系统广泛存在的浪费现象,以及不同作物之间、同一流域的不同地区之间水资源分配欠佳,在所有产业中,农业的水资源生产力是最低的。农业用水中,大约只有45%真正被农民用于灌溉庄稼。中国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24%,工业的循环用水比率平均为40%,而发达国家为75%~85%。造成中国水资源生产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水资源配置系统的效率不高。最后,水污染是水质恶化的又一重要因素。大面积的水污染加剧了我国的水稀缺。在过去三十年里,尽管中国为控制污染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水污染依然日益加剧,从沿海向内陆地区、从地表水向地下水蔓延。水污染事件也构成严重威胁。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加大了对本已相当脆弱的水环境的压力,由于长期持续的污染,中国大多数水体的水质普遍恶化。可饮用的水资源正在急剧减少。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缺水的情况是: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此外,水污染对社会经济也造成乐严重的影响: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工、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对人民群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纠纷日趋尖锐。 水土流失严重

关于中国水资源现状的介绍及思考

关于中国水资源现状的介绍及思考 冯子鉴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15305012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据1984年196个缺水城市的统计,日缺水量合计达14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只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约2%,为长江水量的6%左右。在全国年径流总量中,淮、海河、滦河及辽河三流域只分别约占2%、1%及0.6%。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四流域的人均水量分别仅为中国人均值的26%、15%、11.5%、21%。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从本世纪初以来,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中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为4700亿立方米,为建国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建国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国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因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异常突出,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中国15亿亩耕地中,尚有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缺水草场。全国每年有3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尚有4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对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采取定时、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其三,超量开采地下水,

水利安全生产知识问答题

水利安全生产知识问答题 一、法律法规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答:《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并提出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个方面的含义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在新时期,预防为主就是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

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 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 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 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 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 3.如何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 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 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安全 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隐患预防体系上,超前防范,才能有效减 少事故损失,实现安全第一。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才能有效 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不断开 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4.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是什么? 答:(1)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 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职责; (2)应当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

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与2001年比较,2002年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90亿立方米。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新疆、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水质:不容乐观 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003年,我国7大水系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其中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交流

1.基础性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修订),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通过,1996年5月15日修正,2008 年2月28日修订),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起施行。 2.规划、土地、环境评价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2007年 11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1988年9月27日发布),2006年12月 31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6月25日通过,1998年8月29日第一次修订; 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并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2005年8月26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l 1月29日起实行。 ●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环发[1999]6l号),1999年3月16日。 ●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9]107号),1999年4 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附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环 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目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4]164号),2004年12月2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29号),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3.建设、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10日起施行。 ●《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水农[2003]503号),2003年10月29日起施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5]1302号),2005年12月20日 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89号),2001年 6月1日起实施。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建设部第9号 令),2001年6月18日。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07号),2001年12月1日起 施行。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0号),2003年5月1 日起施行。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4号),2004年4月 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所称公路,包括哪些部分组成? 答: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答:1998年1月1日起实施。 3、《公路法》规定的通行费征收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文明执收、优质服务、应征不漏、应免不征”。 4、《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是什么时间实施的? 答:2004年11月1日。 5、《河南高速公路条例》是什么时间实施的? 答:2005年3月1日。 6、《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制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7、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使用范围。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法。 8、《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中设置收费站的审查批准有什么规定? 答:(1)高速公路及其他封闭式的收费公路,除两端出入口外,不得在主线上设置收费站。但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确需设置收费站的除外。 (2)非封闭式的收费公路的同一主线上,相邻收费站的间距不得少于50公

里。 9、《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哪些收费公路权益中的收费权不得转让? 答:(1)长度小于1000米的二车道独立桥梁和隧道。(2)二级公路。(3)收费时间己超过批准收费期限2/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关于收费站的设置有哪些规定? 答:收费公路设置收取车辆通行费的收费站,应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收费公路设置收费站,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决定。同一收费公路由不同的交通主管部门建设或者由不同的公路经营企业经营的,应当按照“统一收费、按比例分成”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设置收费站。两个收费站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11、《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行业公约》的宗旨是什么? 答:保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成员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有序的联网收费环境,共同抵制和惩戒行业内违规行为,促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对擅自在公路上设卡收费的处理规定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74条规定,对违反法律或者国务院有关规定,擅自在公路上设卡、收费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我国水利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水利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治水史,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央一号文件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必将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下面,我从我国的基本水情及水利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等方面,作一简要汇报。 一、我国的基本水情及水利建设现状 (一)我国的基本水情 我国南北跨度大、地势西高东低,大多地处季风气候区,加之人口众多,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水情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根据最新的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我国水资源总量 2.84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1400 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从水资源时间分布来看,降水年内和年际变化大,60%?80%主要集中在汛期,地表径流年际间丰枯变化一般相差2?6倍, 最大达10 倍以上;而欧洲的一些国家降水年内分布比较均匀,比如英国秋季降水最多,占全年的30%,春季降水最少,也占全年的20%,丰枯变化不大。从水资源空间分布来看,北方地区国土面积、耕地、人口分别占全国的64%、60%和46%,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其中黄河、淮河、海河流域GDP约占全国的,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资源情势发生明显变化,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13%,其中海河流 域减少25%。从总体看,我国水资源禀赋条件并不优越,尤其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任务重。 二是河流水系复杂,南北差异大。我国地势从西到东呈三级阶梯分布,山丘高原占国土面积的69%,地形复杂。我国江河众多、水系复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

水利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1.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名称是什么 答: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新《水土保持法》自何时起施行 答:新《水土保持法》自2011年3月1日起实行。 3.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是指什么红线 答: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4.今年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什么

答:宣传主题是“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5. 河道采砂可不可以在晚上进行 答:不可以。全省禁止夜间采砂作业,每天19时至次日7时为常规禁采期。 6.什么是水土保持 答: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7.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

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8.“中国水周”活动在什么时间进行?今年是第几届 答:“中国水周”活动时间为每年3月22—28日,今年是第二十四届。 9. 水资源是指什么 答:水资源通常是指较容易被人类利用、而且可以逐年恢复的淡水水源。 10. 在河道内采砂要经哪个部门批准 答:在河道内挖砂、采砂,要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领取采砂许可证。

11.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标准时间点是指那一天 答:普查的标准时间点为2011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1年度。 12.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哪些活动 答: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13.水土保持设施“三同时”制度是指哪三同时 答:水土保持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利建设

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利建设 谢艳萍 摘要:历史证明水利建设的成与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兴与衰,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位于世界水平的1/4,缺水状况在我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新世纪,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也将产生一系列变化。水已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关键词:水资源;水利建设;供需矛盾;洪涝灾害;水力发电;大坝 Abstract: history has proved that th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success or failure determines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s in the world located in the levels of 1/4, water shortages exist generally in our country, and there is a growing trend. The new century,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will produce a series of change. The water has become our country develops continuously is principal restrict factors.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contradi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floods hydroelectric dam 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1、水资源现状 根据上世纪80年代水利部估算,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48㎜,降水总量6.2万亿m3。通过水循环形成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总量合计约2.8万亿m3,并具有以下特点。 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算少,但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20 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1%;亩均水资源量为1442 m3/亩,相当于世界平均亩均2353 m3/亩的61%。 1、2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水土资源分布不相匹配 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 (1)南方片,包括长江、珠江、华东华南沿海、西南诸河四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 (2)北方片,包括长江以北的松、辽、黄、淮、海五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多,经济相当发达,而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3)西北片,除额尔齐斯河外都属于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337万km2约占全国的35%。属于地广人稀,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该地区人均水资源不算少,耕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