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其性质、组织体系和职权

(一)公安机关

1. 性质: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保卫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是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内安全保卫工作的专门机关。(公安机关属同级人民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在性质上属行政机关。)

2. 组织体系:我国公安机关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中央一级,国务院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负责领导和指挥全国的公安工作,并根据协议与国际刑警组织和国外、境外的警察机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跨境的犯罪活动。地方各级公安机关按照行政区划设立,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设公安厅(局),领导和管理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公安工作;在地区、自治州和省辖市设公安处(局);在县、县级市、自治县设公安局;在直辖市和中等城市的市辖区设公安分局。

3. 职权: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行使的是侦查权,是最主要的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还有立案权、侦查权、执行权。

(派出所是一级派出机构,并不是公安机关;海关缉私局办理的是海关关境内的走私案件,行使公安机关的职权。)

(二)人民检察院

1.性质: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的专门机关。

2.组织体系:人民检察院从机构设置上来看,分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各专门人民检察院。(在领导体制上,我国检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1)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最高检察机关。

(2)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自治州和省辖市人民检察院;县、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

(3)专门人民检察院。我国的专门人民检察院包括铁路运输检察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铁路检察院包括铁路运输检察院分院和基层铁路运输检察院。

3.职权: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主要有立案、侦查权,公诉权(检察机关是国家唯一的公诉机关,),诉讼监督权。

(三)人民法院

1.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刑事诉讼中唯一有权审理和判决有罪的专门机关。

2.组织体系: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构成。(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

(2)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各基层人民法院。

(3)专门人民法院。我国目前建立的专门法院有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和海事法院。其中海事法院没有刑事案件审判权。

3.职权:人民法院的职权可以分为审判权以及为保障审判权的实施而享有的其它职权两类。

二、诉讼参与人

诉讼参与人的分类。诉讼参与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当事人;二是其它诉讼参与

人。(诉讼参与人共有七种的范围;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一)当事人

1.概念:是指与案件的结局有着直接利害关系,对刑事诉讼进程发挥着较大影响作用的诉讼参与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2.分类:

(1)被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救济手段)

(2)自诉人的诉讼权利、诉讼义务。

A.自诉人在刑事自诉案件中的主要诉讼权利有:①提起自诉权。自诉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②委托诉讼代理权。③和解、撤诉、调解权。④程序参与权。⑤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权。⑥上诉权。⑦申诉权。

B.自诉人的主要诉讼义务是:①承担举证责任。这是自诉人最主要的诉讼义务。②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或者伪造证据,否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③按时出席法庭审判。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将按照撤诉处理。④遵守法庭纪律,听从审判人员的指挥。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诉讼义务。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这些诉讼权利按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防御性权利和救济性权利两种。

A.所谓防御性权利,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对抗追诉方的指控、抵消其控诉效果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主要有:①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②辩护权。在公诉案件中,自案件移送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自诉案件中,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代为申请取保候审等;有权在法定条件下获得法院为其指定的辩护人的法律帮助;有权拒绝辩护人继续为其辩护,也有权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③拒绝回答权。④被告人有权在开庭前10日内收到起诉书副本。⑤参加法庭调查权。⑥参加法庭辩论权。⑦最后陈述权。⑧反诉权。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对自诉人提出反诉。

B.所谓救济性权利,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国家专门机关所作的对其不利的行为、决定或裁判,要求另一专门机关予以审查并作出改变或撤销的诉讼权利。主要包括:①申请复议权。②控告权。③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权。④申诉权。⑤上诉权。

除了以上诉讼权利以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享有一系列程序保障权。这些程序保障权主要有:①在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情况下,不得被确定有罪;②获得人民法院的公开、独立、公正的审判;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受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它非法方法进行的讯问;④不受侦查人员实施的非法逮捕、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⑤不受侦查人员的非法搜查、扣押等侦查行为;⑥在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时不得被加重刑罚,等等。

(二)其它诉讼参与人

1.概念:是指除公安司法人员以及当事人之外,参与诉讼活动并在诉讼中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的规定,其它诉讼参与人是指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2.分类:

(1)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区别:a.两者之间产生的根据不一样,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是固定的,诉讼代理人基于委托产生,是不固定的;b.被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中被代理人是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c.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

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预先规定好的,被代理人的监护人,父母、有责任的监护单位等;诉讼代理人广泛,如律师、公民、单位、亲友;d.权限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约束(很多权利可以自己独立行使,如申请回避权、上诉权(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都有,例如,一审后被告人表示不上诉,法定代理人上诉,则二审上诉人是法定代理人,但需注明一审被告人是谁)),诉讼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由被代理人进行授权,受被代理人的意思约束,若无具体授权,则无请求权、和解权、变更权等实体权利。

(2)证人的诉讼权利。依据法律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享有以下诉讼权利:①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②查阅证言笔录,并在发现笔录的内容与作证的内容不符时要求予以补充或者修改。③对于公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者人身侮辱的行为提出控告。④对于其因作证而产生的误工费等经济损失,有权要求补偿。⑤有权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保证其本人以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3)鉴定人的诉讼权利。刑事诉讼中的鉴定人依法享有以下诉讼权利:①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案件情况。②有权要求指派或者聘请的机关提供足够的鉴定材料,在提供的鉴定材料不充分、不具备作出鉴定结论的条件时,有权要求有关机关补充材料,否则有权拒绝鉴定。③要求为鉴定提供必要的条件。④收取鉴定费用。

一般而言,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对诉讼的启动、进展和终结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其它诉讼参与人与诉讼结局并无直接利害关系,其参加刑事诉讼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实体权利,而是在某一环节或者某一方面协助刑事诉讼的进行。其它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并不能启动诉讼程序或者对诉讼进程产生直接影响。

★三、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1)侦查权是搜集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分子和采用强制性措施的权力。在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法定的侦查主体,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等国家机关也是我国特定的刑事侦查主体。

有权行使侦查权的除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外,还有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

(2)检察权是对法律的执行与遵守进行专门监督的权力。检察权包括有侦查权。检察权在刑事诉讼中的表现,主要是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对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的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以及对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等。检察权只能由人民检察院行使。

(3)审判权是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权力。审判权只能由人民法院行使。

2.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 依靠群众原则。

4.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5.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6.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7.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

8.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9. 审判公开原则。

(1)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必须公开进行,既要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又要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

(2)审理不公开的例外情形:一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二是,审判的时候被

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10.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11.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为贯彻这一原则,刑事诉讼法作出了一系列的相应规定:一是区分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称谓。二是明确由控诉方负举证责任。三是规定疑案作无罪处理。

12. 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13. 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六种:一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是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三是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是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是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14. 追究外国人犯罪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

四、刑事诉讼基本制度

★(一)管辖:

1. 管辖的原则:(1)依法管辖的原则;(2)准确及时的原则;(3)便利诉讼的原则;

(4)维护合法权益的原则;(5)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 2. 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

(1)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是自诉案件,包括:①告诉才处理的案件。②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③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具体来说刑事自诉案件包括:轻伤害案、侮辱他人诽谤他人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重婚案、破坏现役军人婚姻案、虐待家庭成员案、遗弃案等。)

(2)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他除了代表国家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外,还有权直接受理和侦查某些特定的刑事案件。可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有:①贪污贿赂犯罪;②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

(3)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其他所有刑事案件的侦查都由公安机关负责。“法律另有规定”的指:①不需要侦查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②有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③由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的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④由军队保卫部门立案侦查的军队内部发生的案件;⑤由监狱侦查的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

★ 3. 审判管辖: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权限分工。

(1)级别管辖:指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我国划分级别管辖的主要依据是:案件的性质;罪行的轻重程度和可能判处的刑罚;案件涉及面和社会影响的大小;以及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责等。

A.基层人民法院是普通刑事案件第一审的基本审级,普通案件的第一审原则上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①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②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D.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E.上下级法院管辖变通的规则:管辖权只能上升,不能下放,和民事诉讼双向不同。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

人民法院审判。

★(2)地区管辖: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A.确定地区管辖的一般原则:犯罪地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为辅。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法院管辖。

B.在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对管辖争议的解决办法:受理为主,主要犯罪地为辅。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移送管辖)

(3)指定管辖: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制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它人民法院审判。

★(4)专门管辖:目前已建立的受理刑事案件的专门法院有军事法院和铁路运输法院。

A. 军事法院管辖:①军人违反职责罪、现役军人或在军队编制内服务的无军职人员、普通公民危害与破坏国防军事的犯罪案件;②现役军人(含军内在编职工)与非军人共同犯罪的,分别由军事法院和地方法院管辖,但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的,全案由军事法院管辖;

③非军人、随军家属在部队营区犯罪、军人在办理退役手续后犯罪、现役军人入伍前犯罪、退役军人在服役期内犯罪的不应由军事法院管辖(由其他专门法院管辖),但犯军人违反职责罪的除外。

B. 铁路运输法院管辖:主要是铁路公安机关负责侦破的刑事案件,在火车上发生的犯罪案件,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案件等。2012年7月后,铁路运输法院划归地方高级人民法院和组织部管理,法官任命方也由铁路局党委变成地方人大常委会。(法院名称不变、案件管辖不变)

★(二)回避

★1. 回避的理由:《刑事诉讼法》第28条和29条规定,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计人员和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需要回避的理由包括:(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2. 回避的种类:

(1)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要求退出刑事诉讼活动的制度。

(2)申请回避,是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们所在的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有权申请回避的人员: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3)指令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遇有法定的回避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有关组织或行政负责人有权作出决定,令其退出诉讼活动。

3. 回避的程序:

(1)回避适用于侦查、起诉和审判三个诉讼阶段。(即回避可以在诉讼程序开始后的任何阶段提出。)

(2)有权决定回避的人或组织:A.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B.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C.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注意:对于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以前,侦查人员不得停止侦查工作。)

(3)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进行复议要掌握:A.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有权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进行复议的是原作出该决定的组织或个人。B.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对决定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三)辩护

★1.辩护的种类:

(1)自行辩护: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的主要方式。(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现辩护权的基本形式)

★(2)委托辩护:A.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B. 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3)指定辩护:A.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直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B.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对于B、C所涵盖的三类对象,根据所处的不同诉讼阶段,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各自通知法律援助机构,再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 辩护人的范围:

(1)辩护人的范围主要包括: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2)不能担任辩护人的范围:A. 被宣告缓刑和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B. 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C. 无行为能力的人。

(3)在司法实践中,下列人员除非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也不得担任辩护人:A.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B. 本院的人民陪审员;C. 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D.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

3. 辩护人的诉讼权利:独立辩护权;阅卷权;会见通信权;调查取证权;获得开庭通知权;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权;司法文书获取权;经被告人同意后的上诉权;拒绝辩护权;控告权。

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诉讼权利的区别:1.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才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2.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而其他辩护人须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才能可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3.辩护律师可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而其他辩护人却没有这一权利。(四)代理

1. 公诉案件中的代理: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 自诉案件中的代理: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人与诉讼代理人应签订委托合同,载明代理事项、代理权限、代理期间等重要事项。)

3. 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五)附带民事诉讼

1.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前提是:刑事案件的成立。

(1)性质的特殊性。附带民事诉讼要解决的问题是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物质损

失赔偿问题,它首先是民事诉讼,然后又是刑事诉讼的一部分。

(2)法律依据的复合性。附带民事诉讼在诉讼程序的运作过程中,既要遵守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又要遵守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3)处理程序的附属性。附带民事诉讼在处理程序上是依附于刑事诉讼的。

2.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1)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包括刑事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有关单位或组织,人民检察院。

(2)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A. 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B. 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C. 已被执行死刑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D. 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E. 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3. 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1)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至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一般应提交附带民事诉状,书写有困难的可口头起诉。

(2)附带民事诉讼的保全和先予执行。人民法院在受理附带民事诉讼之后,可以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财产。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作出判决前,可以决定民事被告人先付给民事原告人一定款项或特定物并立即执行。

(3)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

(六)强制措施

1. 强制措施的特征:(1)适用主体的特定性。适用强制措施的法定机关只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2)适用对象的限定性。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包括现行犯和重大嫌疑分子。(3)性质的诉讼性。强制措施只是一种强制方法,不是惩罚手段,本身不具有实体惩罚性。(4)目的的保证性。(5)程序的法定性。

2. 强制措施的种类:

(1)拘传:A. 拘传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即没有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B. 拘传的目的是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以便迅速及时的查清案情。

传唤和拘传的区别:1.传唤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使用传票通知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自行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的诉讼活动。他不仅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还可以对其他当事人适用(如自诉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等);而拘传只能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2.传唤是以传票的形式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它不属于强制措施,不能使用械具;而拘传是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具有强制性,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抗拒拘传,还可以使用械具。

(2)取保候审:

A. 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①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③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④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B.取保的方式有两种:保证人担保(人保)和保证金担保(财产保)。

a.取保候审保证人的条件:①与本案无牵连;②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③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④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b.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①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②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24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③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⑤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C. 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监视居住:

A.监视居住对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①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②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③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④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⑤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注:对不符合逮捕条件,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B.被监视居住的人在监视居住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①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②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③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⑤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⑥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C.监视居住的决定、执行机关: ①公、检、法三机关均可作出监视居住的决定。②必须由公安机关执行,检察院和法院作出的监视居住的决定,也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D.监视居住的场所:①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②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③监视居住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E.刑期折抵: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F.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4)拘留:

A.拘留的适用情形(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①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②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③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④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⑤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⑥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⑦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检察机关对于上述第④、⑤种情形,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需要特别强调的是:a.法院没有刑事拘留权,因为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都是自诉案件,不存在紧急情况;

b.检察院有决定拘留的权力,但应当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B. 拘留的程序:①公安机关执行拘留必须出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持证);②执行拘留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③决定拘留的机关在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④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⑤有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C.拘留的期限:

①拘留期限的计算方法:拘留的时间=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时间。

②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a.公安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b.案情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1--4日;c.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0日。

(上述3种情况是说,公安机关在拘留后的第3天或者第7天或者第30天,必须提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

③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在犯罪嫌疑人被拘留

的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最长期限是7天。

④拘留羁押的最长期限:a.一般情况下,拘留的最长时间是10天(3+7);b.特殊情况下是14天(3+4+7);c.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是37天(30+7)。

⑤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拘留羁押的期限:a.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4日内作出决定,即羁押的最长时间为14日;b.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3日,即即羁押的最长时间为17日。

拘留与扭送的区别:1、主体:(1)拘留: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2)扭送:公民(普通百姓)。2、对象:(1)拘留:现行犯,重大嫌疑;(2)扭送:肉眼直接可以发现是“坏蛋”

(5)逮捕:

A.在我国有权决定或批准逮捕的机关,只能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有权执行逮捕的机关,只能是公安机关。

①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享有决定逮捕权,但人民检察院还享有批准逮捕权。②多数情况下,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由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标准,公安机关本身并无权自行决定逮捕。③人民检察院只有在自侦案件中行使决定逮捕权。④人民法院行使决定逮捕权的情况:a.人民检察院起诉的案件,对被告人未实施逮捕的,人民法院子审理过程中认为需要逮捕时,可以自行决定逮捕。b.人民法院受理的自诉案件,发现情况严重够逮捕条件并且必须逮捕的。(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由本院院长决定,或由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B.逮捕具备的一般条件:①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②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③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 a.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b.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c.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d.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e.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C.逮捕的特殊情况: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②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D.逮捕的执行程序:①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必须出示逮捕证;②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③逮捕犯罪嫌疑人后,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犯罪嫌疑人的家属;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逮捕不当,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E.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10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②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逮捕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变更。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3日以内作出决定。

五、刑事诉讼的证据论

1. 证据的特征:(1)客观性。言词证据中,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只能是有关案件的陈述,而不是有关案件的分析和判断,唯一的例外是鉴定结论。(2)关联性。(3)合法性。它包括:收集、运用证据的主体合法;证据的来源程序合法;证据所具有的形式合法;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客观性和相关性涉及的是证据的内容,合法性涉及的是证据形式。合法性是刑事证据客观性和相关性的法律保证,三者表面了刑事证据内容

和形式的统一。)

2. 证据的种类:

(1)物证。常见物证包括:①犯罪使用的工具。②犯罪遗留下来的物质痕迹。③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物。④犯罪现场留下的物品。⑤其他可以用来发现犯罪行为和查获犯罪分子的存在物。

(2)书证。书证和物证的区别:①两者的证明方式不同。物证的证明方式是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物质属性来证明案情,而书证的证明方式则是以文字、符号、图像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情。一个是具体的,一个是抽象的,这是两者最为显著的区别。②物证具有易变、易失性,而书证具有稳定性。物证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由于风吹、日晒、雨淋、沙埋、水淹、车碾等等或者时过镜迁,物证很容易变形、变质甚至灭失。书证则内容明确,其载体通常也比较轻薄,相对来说易于保存,因而书证的稳定性较强。③物证是间接性的,而书证是直接性的。任何一个物证所包含的信息内容都只能反映案件事实的某个片段,而不能反映案件的主要事实。而书证则是以记载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情,它与案件事实的联系往往是直接的。④物证具有较强的客观真实性,而书证则具有一定的人为主观想法,物证就是强调其自身的客观的外在状态,不用人为的加以猜想,书证是强调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就必然需要人为的联想与揣摩,物证的客观真实性强于书证。

(3)证人证言。①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③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④证人具有不可代替性。⑤证人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不具有证人资格。

(4)被害人陈述。具有双重性质:①它是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手段,具有揭发犯罪、控诉犯罪的性质。②被害人作为诉讼的主体,其陈述是公安司法机关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即口供)①承认自己犯罪并就有关事实所作的陈述。②说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的辩解。③揭发举报同感其他犯罪行为的陈述,也叫攀供。

(6)鉴定意见。鉴定意见与证人证言的区别:①鉴定意见是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分析后所形成的一种判断,是一种具有科学根据的意见。而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而不是对案件事实所做的评断。②鉴定意见是公安机关为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而做出的书面意见,具有可代替性。而证人证言具有不可替代性。③鉴定意见是所反映的判断性意见,是鉴定人在案件发生后形成的。而证人证言所反映的案件事实,是证人在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其与鉴定意见的区别:①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是办案人员制作的,而鉴定意见是由办案人员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制作的。②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是办案人员就所直接观察到的情况做出的客观记载,而鉴定意见是运用专门知识对送检材料作出的分析判断。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电子数据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网络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式。具有无形性,易破坏性,表现形式多样性的特征。

3. 证明标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证据确实充分的条件:①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②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③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4. 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

(1)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提出诉讼主张。②收集或提出有关的证据。③运用证据证明诉讼主张,使之达到法定的证明标准。④证明无法达到证明标准时,承担不利后果。

(2)证明责任的承担:①公诉案件的证明责任由公诉机关承担。②自诉案件中的证明

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六、刑事诉讼的程序

1. 立案:立案具备的条件:(1)有犯罪事实。(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 侦查:

(1)侦查行为: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技术侦查措施。

(2)侦查终结:A. 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犯罪事实清楚。②证据确实、充分。③法律手续完备。B. 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侦查终结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法律手续完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3. 起诉:

(1)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依法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

(2)提起公诉:

A.提起公诉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

②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③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B.提起公诉的程序:①做出提起公诉决定,并制作起诉书;②将起诉书连同案卷材料和证据等一并送交人民法院,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③建议适用简易程序。

(3)不起诉:种类:①法定不起诉。②轻罪不起诉。③证据不足不起诉。

(4)自诉:自诉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自诉人是本案的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②案件属于《刑诉法》第204条规定的范围。③案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④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4. 审判:我国的形式审判程序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1.第一审程序:

(一)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包括庭前审查、庭前准备、法庭审判等诉讼环节。

(1)庭前审查。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庭前审查,对于起诉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所需材料齐备,并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2)庭前准备。A.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B.依法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和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C.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D.依法向人民检察院和诉讼参与人送达开庭通知。E.将公开审判的案件先期公告。

(3)法庭审判。法庭审判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A. 开庭。(开庭是法庭审理的开始,是正式进行审判时的准备阶段)具体活动:①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传唤当事人到庭,问明当事人的姓名、年龄、职业、籍贯、住址等。②审判长宣布案由。③审判长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④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有权对合议庭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⑤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等诉讼权利。⑥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B. 法庭调查。具体程序和步骤:①公诉人宣读起诉书。②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

的犯罪事实分别陈述。③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以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允许,可以向被告人发问。④讯问证人、讯问鉴定人。⑤出示证物、宣读作为证据的文书。(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该证据调查核实。)

C. 法庭辩论。顺序是:①公诉人发言;②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③被告人自行辩护;④辩护人辩护;⑤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D. 被告人最后陈述。审判长宣布法庭辩论终结后,合议庭应当保证被告人充分行使最后陈述的权利。①如果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多次重复自己的意见,审判长可以制止;②如果陈述内容是蔑视法庭、公诉人、损害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与本案无关的,应当制止;

③在公开审理的案件中,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内容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也应当制止。

E. 评议和宣判。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经过评议作出裁判后,应当宣判。宣判有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两种形式。

(二)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1)人民法院接到自诉案件后,应审查查明:A.案件是否属自诉案件范围,是否归本院管辖。B.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C.自诉人的控告是否有足够的证据。

(2)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的处理:A.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受理。B.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在15日以内书面通知自诉人,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C.自诉人坚持告诉的,人民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

(3)自诉案件审判程序的特点:A.人民法院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B.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去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诉。C.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出反诉。

(三)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的特征:(1)只有基层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才可以依法适用。(2)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包括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3)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程序大大简化。

2. 第二审程序

(一)二审程序的提起

(1)上诉、抗诉的主体:

A.上诉主体:①当事人(被害人除外)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②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近亲属是无独立上诉权的上诉人。

B.抗诉的主体:人民检察院(即一审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

C.请求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以内,有权请求检察院提出抗诉。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5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2)上诉、抗诉的理由:

A.上诉的理由:未做限制。

B.抗诉的理由: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

(3)上诉、抗诉的期限:

A.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与民诉15日不同),从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算。

B. 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与民诉10日不同),从接到裁定书的第2日起算。

(二)二审程序的审理原则

(1)全面审查原则:A.二审法院应当就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B. 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2)上诉不加刑原则:二审法院审判被告人或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三)二审程序的审理:第二审案件的审理由开庭和调查讯问两种方式。

(1)二审法院对下列案件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A.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的,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B. 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C.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2)二审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四)二审的裁判:

(1)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2)改判:A.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B.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

(3)撤销原判,发回重审:A.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不能及时查清事实后改判的;B.一审法院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注: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改判死刑的案件,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3.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情况:

A.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发回重审)

B.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二审案件。

(3)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4)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由审判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4.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这是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法律依据。

(2)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3)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只有经过认真审查,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

误,才具备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具体而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有以下几种:(1)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在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2)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3)原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为的。

(三)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后的处理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予以改判。

(3)应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案件,原判决、裁定没有分别定罪量刑的,应当撤销原判决、裁定,重新定罪量刑,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经再审查清事实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5)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四)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期限:,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但不得超过6个月。

5. 执行:

(一)各类判决、裁定的执行

(1)宣告无罪和免除刑事处罚判决的执行程序:①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判决由人民法院执行;②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2)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执行:

A. 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B. 死刑的执行法院和期限: ①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②死刑必须在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7日以内执行。超过7日未执行的,执行令作废,要重新签发死刑令。

C. 执行死刑的方式和场所: ①方法:枪决;注射。②场所:刑场或指定的羁押场所内。

D. 其他规定:①被执行死刑的罪犯可以同其近亲属会见。②执行死刑应对罪犯验明正身并作必要的讯问。③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E. 对死刑应当停止执行的情况:①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②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③罪犯正在怀孕。

(3)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案件的执行:对于该类罪犯,应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10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3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4)判处拘役的执行: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5)对未成年犯判处徒刑、拘役判决的执行: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6)罚金、没收财产的执行:人民法院执行。

(7)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变更执行程序

(1)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变更:对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

高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找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监外执行。(3)减刑。(4)假释。

6. 特别程序: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2)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和制度: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B.保障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C.全面调查原则。

D.分案处理原则。

E.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原则。

F.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考验期,考验期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

G.不公开审理制度。

H.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1)当事人和解的案件范围和条件:

A.案件范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达成和解协议:①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②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B.和解的条件: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真诚悔罪;②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的;③被害人自愿和解。

(2)当事人和解的方式、程序和结果:A.对于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协议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B.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理。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1)启动: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潜逃,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应当列明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况,并附有相关证据材料。)

(2)审理: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申请,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民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后,应当发出公告,公告期间为六个月。)

(3)裁定及救济:人民法院经审理,对于经查证属于违法所得的财产,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予以没收;对于不能认定是违法所得的,应当裁定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对于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裁定,可以提出上诉、抗诉。)(四)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1)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①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②行为人具有严重的人身危险性,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③符合医学上的精神病成立标准,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属于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2)强制医疗的决定主体:公安机关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于被申请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直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对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3)强制医疗的审理程序: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人民法院经审理,对于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4)对强制医疗的救济:被决定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人、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5)强制医疗的终止: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多长时间以内进讯问? A.24小时 B.48小时 C.12小时 D.72小时 答案:A 解析:见《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 2.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应在开庭多长时间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 A.7日 B.3日 C.5日 D.10日 答案:D 解析:见《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庭。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在开庭10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

3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没有提起时,司法机关如何处理? A.可以提醒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B.不必告知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C.应当告知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D.告知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已丧失 答案:C 解析: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应当告知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或者其他依法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4.某地发生一起盗窃案,公民当即将罪犯扭送到当地人民法院,该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不立案侦查 B.对公民扭送不予理睬 C.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D.自行侦查 答案:C 解析:对于报案、举报和控告,任何司法机关都应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法院无侦查权,盗窃案件应由公安机关管辖。 5.下列关于自诉案件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可以提起反诉

B.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上诉C.反诉的案件只能是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D.原自诉人撤诉的,反诉案件不得继续审理 答案:B 解析:反诉的案件必须是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告诉才处理或者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自诉案件的自诉人不能反诉,原自诉人撤诉的,不影响反诉案件的继续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刑事案件,应当先期公布下列哪些内容? A.案由 B.被告人姓名或名称 C.证据 D.开庭时间和地点 答案:ABD 解析: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或名称,开庭时间和地点。 2.下列哪些人是既不属于控诉一方,也不属于辩护一方的诉讼参与人? A.公诉人 B.鉴定人

《刑事诉讼法期末考卷

A卷 福建师大网络教育学院刑事诉讼法学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 1、刑事被告人在诉讼中不具有诉讼主体的地位,只是刑讯的对象,这是()的主要特征之一。 A.纠问式诉讼 B.职权主义诉讼 C.当事人主义诉讼 D.混合式诉讼 2、林某因涉嫌刑讯逼供罪被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下列关于逮捕林某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公安机关决定逮捕,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B. 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C. 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执行逮捕 D. 人民法院批准逮捕,人民检察院执行逮捕 3、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是指()。 A、参加刑事诉讼的公安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 B、参加刑事诉讼的所有人员 C、参加刑事诉讼的除公安、检察、审判人员以外的人员 D、参加刑事诉讼的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因此,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 A.公安机关负责对一切案件的侦查 B.公安机关指挥对一切案件的侦查 C.人民法院无权进行侦查 D.人民法院可以在公安机关指挥下对某些案件进行侦查 5、不能由基层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的刑事案件包括() A、犯罪嫌疑人是外国人的案件 B、被害人是外国人的案件 C、被告人是外国人的案件 D、叛逃案件 6、下列哪种人员不适用回避制度?() A、审判员 B、证人 C、翻译人员 D、鉴定人 7、犯罪嫌疑人高某涉嫌抢劫,林律师接受高某的委托担任其辩护人,林律师如果想对现场目击证人杜某就抢劫的事实进行调查,必须经过()的同意。 A、被害人 B、被告人 C、杜某 D、人民检察院 8、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 A.排除合理怀疑 B.排他性 C.唯一性 D.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886篇)

2019年国家法考《刑事诉讼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甲公司以虚构工程及伪造文件的方式,骗取乙工程保证金400余万元。公安机关接到乙控告后,以尚无明确证据证明甲涉嫌犯罪为由不予立案。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二32题,单选) A、乙应先申请公安机关复议,只有不服复议决定的才能请求检察院立案监督 B、乙请求立案监督,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公安机关应立案的,可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C、公安机关接到检察院立案通知后仍不立案的,经省级检察院决定,检察院可自行立案侦查 D、乙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1章>第3节>立案监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立案监督。《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因此,控告人并非必须先申请复议,故A错误。《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 2.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A、犯罪嫌疑人甲,没有犯罪事实,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B、犯罪嫌疑人乙,犯罪情节轻微,按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C、犯罪嫌疑人丙,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D、犯罪嫌疑人丁为聋哑人,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3章>第2节>不起诉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不起诉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1、2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16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

《刑事诉讼法》专题考试试卷(一)

《刑事诉讼法》专题考试试卷(一) 姓名: 考试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3、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5、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6、各民族公民都有用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7、刑事诉讼中,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8、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终审制。 9、未经,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10、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和其他诉讼权利。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3、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4、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5、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6、未经人民检察院起诉并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刑事诉讼法考试重点

刑事诉讼法考试重点: 1、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内容:通行原则(程序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与特有原则。 3、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诉讼主体、诉讼价值、诉讼构造、诉讼职能 4、刑事诉讼发展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刑事诉讼模式及特点 5、刑事诉讼制度:回避制度、当事人制度、辩护制度、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立案管辖 6、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特征、法定分类与学理分类 7、刑事程序:立案程序、立案监督;侦查的概念、各种侦查行为、五种强制措施(拘传、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概念、适用条件; 8、审查起诉、起诉的含义与条件、不起诉的种类,不起诉的救济方式,补充侦查; 9、审判程序——庭前审查起诉内容,公诉与自诉案件的审理、简易程序、延期审理、反诉、撤诉; 10、法定期限:侦查、强制措施、审查起诉、一审、二审、再审、简易与普通程序的审限;审判公开、合议庭组成; 11、各种裁决; 12、上诉、抗诉、上诉不加刑;死刑复核程序概念、具体的复核程序; 13、二审程序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再审程序。 14、还需要掌握刑诉法典、高法和高检相应的司法解释、六部委解释。除了课堂上过的法条, 15、这几个条文大家也要注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一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一项、第二百七十八条、第二百八十七条等法律条文。 注意:特别程序不纳入的考试范围! 考试主要集中在:刑事诉讼概述——历史——基本原则——基础理论——基本制度——刑事诉讼程序(立案——侦查——起诉——审判)这四个阶段,其中审判涉及到简易与普通;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一审到二审到死刑复核到再审。

刑事诉讼法复习题1

刑事诉讼法复习题(120题) 一、判断题(50)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供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时,应当确定其有罪。() 2、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 3、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公安机关才有侦查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行使。() 4、某县公安局民警甲在办理某乙故意伤害案时,接受了本案受害人丙送来的两瓶“五粮液”白酒,乙的父亲丁有权要求甲回避。() 5、犯罪嫌疑人甲要求办理其案件的某公安局民警乙回避,作出回避决定前,乙应当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6、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应当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7、毒贩甲和乙进行毒品交易的整个过程被埋伏在交易现场的某公安局侦查员摄录下来,摄有毒品交易过程的录像带可以作为该案的证据使用。() 8、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9、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10、通过刑讯逼供获取的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不能作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 11、只要被告人供述了犯罪事实,即使没有其他证据,也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12、公安机关在侦查案件时,对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应当收集,对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证据则可以不收集。() 13、某因涉嫌抢劫被M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聘请的律师要求会见某,因某的同伙王某在逃,M县公安局可以侦查过程需要为由不批准律师会见。() 14、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但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应当告知。() 15、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必须经办理案件的侦查机关批准。() 16、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时,公安机关是否派员在场,由办案部门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决定。() 17、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可以查阅公安机关制作的笔录等有关证据材料。() 18、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只能由其本人聘请,不能由其亲属代为聘请。() 19、除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外,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侦查机关批准。() 20、公安机关对于被刑事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

《刑事诉讼法》试卷A卷

新刑事诉讼法自测题 一、判断题 1、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正确处理公、检、法三机关关系的重要原则。() 2、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批准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3、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4、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管辖。() 5、公安机关对管辖有争议的刑事案件,可以由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 6、侦查人员的回避,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7、在作出回避决定前,侦查人员应当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8、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人员讯问时,有权保持沉默。() 9、犯罪嫌疑人有权知道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的内容,但不能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10、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1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次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 12、犯罪嫌疑人有权自行书写供述。() 13、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辩护。() 14、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须经公安机关批准。() 15、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请求必须书面提出。() 16、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17、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24小时内安排会见。() 18、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需要聘请翻译人员的,应当经公安机关准许。() 19、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时,公安机关必须派员在场。() 20、证据,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21、证据应当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和客观性三个特征。() 22、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实物证据,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 23、刑事传唤属于刑事强制措施。() 24、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25、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6、公安机关对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公安机关进行讯问。() 27、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8、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答案要点

《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75.0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3月13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 ( D ) A.自行侦查 B.提起公诉 C.不起诉 D.法律监督 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自诉案件共有三类,其中一类即为被害人有证据 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下列案件中,不属于这类刑事自诉案件的是()。 ( C ) A.故意伤害案(轻伤) B.妨害通信自由案 C.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D.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 3.以下选项中,属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是()。 ( C ) A.秘密侦查破获的贩毒案件 B.秘密实施投毒杀人案件 C.公然劫取国家核心机密案件 D.秘密挖洞入室盗窃案件 4.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应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 候可以移送()。

( C ) A.犯罪地人民法院审判 B.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审判 C.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审判 D.被告人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审判 5.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的条件是()。 ( D ) A.有犯罪人自首 B.有被害人报案或控告 C.有群众报案或举报 D.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6.某市政府机关科员张某,因涉嫌犯间谍罪被有关部门立案侦查,后被依法采取强制 措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本案应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C.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D.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 7.在一起故意伤害(轻伤)案件中,被告人是一名法国人,下列关于此案管辖法院的 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D.此案被害人任意选择一个管辖法院

刑事诉讼法考试题目B

2014年刑事诉讼法考试卷B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检察院自侦案件中,依法有权决定逮捕的机关() 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公检法都可以 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系统内部上下级的关系() A监督与被监督B指导与被指导C领导与被领导D相互协调 3在刑事审判中,审判长需要回避的,由()作出决定 A审判长B人民法院院长C审判人员D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4下列人员中,不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当事人的是() A鉴定人员B被告人C犯罪嫌疑人D自诉人 5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A全国通用B当地通用C普通D其通晓 6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发现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应当() A不起诉B终止审理C宣告无罪D撤销案件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刑讯逼供犯罪案件,依法立案侦查的机关是()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监察部门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 A二人B三人C四人D五人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补充侦查以()为限。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 10下列不属于刑诉法规定的立案的条件是()。 A、认为有犯罪事实 B、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C、属于受案机关管辖 D、犯罪事实已基本查清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些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 A书证B物证 C鉴定意见D被告人陈述

2下列哪些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 A自诉人B辩护人C被告人D检察人员 3下列哪些不属于人民法院行使的刑事职权() A决定逮捕B进行审判C执行逮捕D预审 4刑事证据的特征() A客观性B合法性C关联性D必要性 5下列哪些部门可以行使技术侦查() 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机关C军队保卫部门D监狱 6下列属于强制性措施的有() A取保候审B监视居住C强制检查D逮捕 7黄某系一抢劫案的被害人。关于黄某的诉讼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有权要求不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行为 B.如公安机关不立案,有权要求告知不立案的原因 C.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结论,经申请可以补充或者重新鉴定 D.如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8张某系某基层法院陪审员,可以参与审判下列哪些案件?() A.所在区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B.所在市中级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 C.所在市中级法院审理的二审案件 D.所在省高级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 9关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嫌疑人甲和被害人乙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赔偿达成协议, 被害人乙要求不追究甲刑事责任 B.甲侵占案,被害人乙没有起诉 C.高某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D.犯罪嫌疑人白某在被抓获前自杀身亡 10李小兵亲眼目睹了三个盗窃犯实施盗窃及当场被公安机关抓获的过程。 事后,侦查人员找到李小兵取证。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李小兵有义务作证 B.李小兵有权要求对自己的姓名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保密 C.李小兵有权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D.李小兵有权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保障自己近亲属的安全

刑事诉讼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刑事诉讼法》试题 班级___ 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以下五题任选两题,字数不低于1500字) 一、简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二、简述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三、试论死刑复核程序的立法完善。 答: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审核准所遵循的特别审判程序,是在人民法院内部实行的一种对死刑案件的特别监督程序。应该说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特殊程序性规定体现了立法者对有关死刑案件的特别审慎的态度,有利于贯彻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方针,防止死刑滥用,在确保适用死刑的正确性和统一死刑规格的基础上,实现了人权保护和司法公正的目的。但是由于这一程序在设计方面就存在着一些先天的问题和缺陷,致使上述目标的实现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首先,关于死刑核准权下放的问题。 刑法对于死刑规定的条件是: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而这个条件太过于笼统,由于不同法院和不同的法官对此条件理解不一,导致了死刑判决的适用标准不统一和判决的不公正。因此,刑诉法规定:对于死刑判决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并且死刑核准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而目前的核准权的分布情况是:除了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贪污贿赂犯罪而被判处的死刑需要由最高法院复核外,其他的死刑判决的复核权则由各省法院代为行

使,这一放权行为却有悖于死刑复核程序的设立初衷。另外,核准权下放导致证据、程序上的疑点不能充分考虑,发案率,社会治安一票否决权等类似的东西使省一级高院在处理时某些环节上不太好把握,还出现了第二审程序和复核程序合二为一的现象。由于刑事诉讼法没有特意强调死刑复核庭应与二审合议庭分开,司法实践中,法院大多将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二为一。而法律之所以设置独立的死刑复核程序,就是要为死刑判决设置一道关口,以保证死刑判决的正确性。所以,将两个程序合二为一的做法忽略了死刑复核程序的独立价值,导致死刑复核程序的萎缩和虚置。 其次,关于程序启动方面。 目前的死刑复核程序由法院主动加以启动,腔辩双方对此既不能加以选择,也不能进行有效参与,这使得死刑复核程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这样做就违背了审判的被动性特征,从而使控辩双方失去了对复核程序的有效制约,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扩大,并且导致了书面审和审判的行政化倾向。 再次,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方式问题。 目前的死刑复核程序不是通过开庭审理方式,而是沿用书面的、秘密的、单方面的审核方式,违背了审判的直接、言辞原则。另外,在目前的死刑复核程序中控辩双方的地位不对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作为控诉方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在死刑判决生效后发现确有错误时提起抗诉,还可以在罪犯执行死刑时派员临场监督,并可以提出纠正建议。由此可见,死刑复核程序是当然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的。但是,辩护方在死刑复核程序中的法律地位却缺失了。虽然,法律规定在复核死刑过程必须提审被告人。但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被告人辩护权利的行使,笔者认为,应保证辩护律师在此阶

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论述题: 1.试论无罪推定原则。 2.试论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3.试论禁止重复追诉原则。 4.论述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 5.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6.试论刑事诉讼的目的。 7.论刑事诉讼的结构。 8.论刑事诉讼的辩护原则。 1、试论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意指“未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前,推定被控告者无罪”。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 无罪推定最早是在启蒙运动中被作为一项思想原则提出来的。1764年7月,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抨击了残酷的刑讯逼供和有罪推定,提

出了无罪推定的理论构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意味着,在法院依法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处于有罪公民的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被追诉者在被起诉前处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被起诉后则处于被告人的地位,从而避免将其视为“有罪者”、“人犯”或“罪犯”。2、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公诉人负有提出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的义务。3、疑罪从无,即公诉人不能提出确实充分的证据证实被告人的罪行,法庭经过庭审和补充性调查也不能查明被告人有罪的事实,那么就只能判定被告人无罪。 该原则的影响,对被告来说,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既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冤狱的发生,也有利于实现刑事司法公正及推动其他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检方来说,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可使警察与检察单位在调查犯罪搜集证据时需更加用心,而不致于草率办案,栽赃无辜民众,积极寻找证据的同时也更能接近事实真相,达到罪刑相当原则的要求。 与国外通行的无罪推定相比较,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并没

《刑事诉讼法》测试题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测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15分)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立案侦查。 2、侦查人员的回避,由县级以上决定。 3、犯罪嫌疑人权自行书写供述。 4、律师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辩护。 5、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必须经机批准。 6、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需要聘请翻译的,应当经准许。 7、证据应当具有、和三个特征。 8、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报负责人批准。 9、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10、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在日内向犯罪嫌疑人宣读,并责令其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 二、判断题(15分) 1、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人员讯问时,有权保持沉默。() 2、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3、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次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 4、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请求必须书面提出。(×) 5、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6、对于被刑事拘留的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 7、对正在预备犯罪的人,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8、逮捕是一种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 9、通缉犯罪嫌疑人属于侦查措施。() 10、讯问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三、单项选择题(20分) 1、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相互关系是:()。 A、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B、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协同作战 C、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D、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2、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由公安机关负责。 A、批准逮捕 B、提起公诉 C、预审 D、审判 3、下列刑事案件中,()不应由法院直接受理。 A、虐待案件 B、重伤害案件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 D、侵占案件 4、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5、()不得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A、公安机关 B、司法行政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6、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7、对于被刑事拘留的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进行讯问。 A、立刻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8、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送看守所羁押。 A、立即 B、在12小时内 C、在24小时内 D、在48小时内 9、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进行 A、女民警 B、女民警或者医师 C、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 D、女工作人员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最全考点总结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最全考点总结 编者前话:刑事诉讼法相对于司法考试的其它科目来说是比较好得分的,因为它的知识点没有那么复杂,也很好记忆。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点,大家要把这些牢牢 记住。 一、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需要重点掌握的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和刑事司法协助原则;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原则。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重点掌握该原则的含义,以及法院、 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的范围。 (2)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熟记六种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并能正确的掌握在各个阶段出现六种情形之一的处理方法。 (3)刑事司法协助原则。掌握狭义的刑事司法协助和广义的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及其 差别。 (4)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原则。重点掌握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 免权的外国人的犯罪的解决方法。 二、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1、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主要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另外还包括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走私犯罪侦查机关。重点掌握各个机关的职权,以及人民检 察院和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 2、诉讼参与人 诉讼参与人是指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司法人员以外的人,在我国主要分为两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了解他们各自包括的人员以及各自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结合《刑诉解释》第207~216条,重点掌握法律对单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单位被害人的特别规定;重点掌握证人的条件。 三、管辖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管辖包括职能管辖(即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其中前者是处理公检法等机关之间在立案方面的分工,后者确定法院上下级之间和不同法院之间地域的管辖。理解掌握立案管辖的依据及其范围,审判管辖的分类,特殊管辖的内容。

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题

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是(C )。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经济诉讼 2、狭义的刑事诉讼指的是(D)。 A、公安机关侦查案件的诉讼活动 B、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的侦查、起诉活动 C、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进行的审判活动 D、公检法三机关依法进行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活动 3、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C)。 A、指导与被指导 B、监督与被监督 C、领导与被领导 D、相互独立 4、人民法院不具有的职权是(D)。 A、直接受理自诉案件 B、对公诉和自诉案件进行裁判 C、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 D、对庭审中的不明事项进行侦查 5、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执行的诉讼职能,应属于(A )。 A、控诉职能 B、辩护职能 C、监督职能 D、审判职能 6、下列人员中不能担任诉讼代理人的是(D )。 A、律师 B、普通公民 C、机关、团体的代表 D、正在被执行刑罚的人 7、下列有关证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证人只能是自然人 B、司法机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定证人 C、在侦查期间,证人有权要求侦查机关为其保密 D、因作证减少的收入,证人可以向司法机关要求补偿 8、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包括(B )。 A、执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B、辨认证据 C、接受司法机关依法进行的侦查 D、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讯问 9、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有如下权利(A )。 A、提供法律咨询 B、申请鉴定或者勘验 C、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D、查阅案卷材料,为刑事辩护作准备 10、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机关是(C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11、下列机关中不享有侦查权的是(D)。 A、人民检察院 B、军队保卫部门 C、监狱 D、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 12、下列案件中,应该公开审理的案件是(D)。 A、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 B、涉及公民个人稳私的案件 C、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D、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1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分工称为(A)。 A、立案管辖 B、审判管辖 C、地域管辖 D、专门管辖 14、不属于人民检察院自行立案侦查处理的案件是(B)。 A、贪污贿赂犯罪 B、非法拘禁犯罪 C、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犯罪 15、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A )的人民法院审判。 A、受理 B、立案 C、接受 D、侦查 16、下列案件中,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是(C )。 A、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B、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C、中国公民对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D、外国人对中国公民犯罪的案件 17、辩护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时间是从(C)。 A、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时起 B、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C、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 D、提起公诉之日起 18、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B()。 A、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B、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 C、可以为其委托辩护人 D、不能开庭 19、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公诉案件应承担证明责任的是(D)。 A、被害人 B、被告人 C、证人 D、司法机关 20、下列证据中可以成为直接证据的是(A )。 A、被害人陈述 B、血迹 C、杀人凶器 D、指纹 21、下列证据中不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B)。 A、证人证言 B、鉴定结论 C、被害人陈述 D、被告人供述 22、下列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是(C)。 A、被告人所作与本案无关的供述 B、被害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陈述

刑事诉讼法模拟考试题解析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刑事诉讼法》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A] 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B] 惩罚犯罪 [C] 保护人民 [D] 维护国家的统一 2、批准逮捕的权力应当由下列哪个机关行使()。 [A] 人民检察院 [B] 人民法院 [C] 公安机关 [D] 监察机关 3、下列哪个机关没有侦查权()。 [A] 检察机关 [B] 审判机关 [C] 国安部门 [D] 公安机关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三者的关系不应该是()。 [A] 分工负责 [B] 互相配合 [C] 互相制约 [D] 互相干扰 5、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由()立案侦查。 [A] 国家纪律监察部门 [B] 人民检察院 [C] 人民代表大会 [D] 公安部门 6、下列证据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A] 凶杀案现场的血迹 [B] 沾满被害人血迹的匕首 [C] 路人甲的证言 [D] 被告人承认犯罪的供述 7、下列哪个案件应该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A] 张三盗窃1000元 [B] 王五抢劫案 [C] 李四杀人可能被判处死刑 [D] 某甲某乙互殴致一方轻伤 8、下列哪项是审判人员赵某的法定回避理由()。 [A] 赵某是犯罪嫌疑人李某的邻居 [B] 赵某之妻和犯罪嫌疑人李某是同事 [C] 赵某曾担任该案的侦查人员 [D] 赵某五年前曾和犯罪嫌疑人李某一起吃饭 9、下列哪项不属于辩护律师的权力()。 [A] 同犯罪嫌疑人通信 [B] 会见犯罪嫌疑人 [C] 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 [D] 要求公安机关立即将犯罪嫌疑人保释 10、形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不包括哪个()。

国家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_18.doc

国家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 ;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 第七十条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 第七十一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 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 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刑事诉讼法复习题)

刑事诉讼法(复习题)

————————————————————————————————作者:————————————————————————————————日期:

刑事诉讼法(复习题) 一、名词 1、刑事诉讼:诉讼是一种三方组合,其最一般的含义是:处于平等对抗地位、有纠纷的双方向处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在现代社会,诉讼是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司法权通过诉讼活动得以实现,从而达到解决社会纠纷、实现法律正义的目的。 2、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互关系,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进行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等。 3、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模式,又称刑事诉讼结构或刑事诉讼构造, 是指控辩审三方主体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方式,或者说,在刑事诉讼进行中,控辩审三方主体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关系的基本格局。包括:1是职权主义模式2当事人主义3混合主义 4、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一切证据证明力的大小以及证据的取舍及其证明运用,法律不预先作出规定,均由法官或陪审团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良心自由判断,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情的一种证据制度。 5、诉讼效率: ,6、审判组织,7、诉讼参与人,8、当事人,9、被告人,10、被害人,11、自诉人,12、管辖,13、立案管辖,14、审判管辖,15、级别管辖,16、地区管辖,17、回避,18、辩护,19、委托辩护,20、自行辩护,21、指定辩护,22、代理,23、证据,24、证明责任,25、拘传,26、取保候审,27、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28、拘留, 29、逮捕: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羁押并予以审查的一种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 30、立案,31、侦查,32、搜查,33、鉴定,34、通缉,35、起诉,36、公诉,37、自诉,38、判决,39、裁定,40、执行。 二、简答题 1、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2、弹劾式诉讼的特征 3、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特征 4、国民党政府的《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原则 5、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6、人民法院的职权

新刑诉法试题及答案(2)

新《刑事诉讼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在题后的括号里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20题,每题0.5分,总分10分) 1、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由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 2、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 3、刘某到某公司办公室行窃,紧张之余将一本写有其名字的小说书遗留在办公室内。公安机关在勘验现场时提取了小说书,该小说书在刑事诉讼的证据中应作为物证使用。() 4、刑事诉讼活动中,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的人,不能作证人。() 5、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与公安司法人员一样适用回避制度。() 6、逮捕后,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7、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同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案件移送情况。() 8、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能被监听。() 9、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予以排除以及是否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10、人民检察院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调取。()

刑事诉讼法重点知识(期末复习)陈光中第六版

第一编 第一章 一、刑事诉讼的特征: 1.刑事诉讼是一种国家活动,是国家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2.刑事诉讼具有特定的任务,即通过刑事诉讼揭露犯罪,证实犯罪,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惩罚犯罪人,保障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利的动用具有主动性、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3.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尤其是当事人是刑事诉讼不可缺少的诉讼主体. 4.刑事诉讼是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进行的.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p8~9) 三、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简答题】法条(3)+主要内容 第4条: 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第290条: 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进行侦查。 军队保卫部门、监狱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 四、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则 第6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贯彻实行本原则的意义: 1.坚持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就等于抓住了刑事诉讼的关键问题,为 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 2.坚持这个原则,就可以杜绝”枉”、”纵”现象的发生,提高司法机关办理形 式案件的质量. 五、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是协调公、检、法三机关关系的原则 六、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的主要内容: (一)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实行监督. (二)对法院的审判实行监督. (三)对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七、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1、称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