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解释名词

1.热岛效应:城市因其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温比其周围地区偏高的现象。城市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城市中辐射状况的改变,工业余热和生活余热的存在,蒸发耗热的减少,而形成的城市市区温度高于郊区温度的一种小气候现象。

2.园林绿地面积:城市园林绿地面积指用作园林和绿化的各种绿地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地和风景林地面积。

3.公园服务半径:公园为提供社区居民日常游憩之用,如居民下班、放学或星期例假日游憩运动、交谊之用,居民到达公园的放大步行距离即为公园服务半径

4.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5.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规划一般有七线,其中“绿线”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城市绿线分为现状绿线和规划绿线。

6.绿化覆盖率: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树冠的大小而变化。城市绿化覆盖率它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城市公共绿地面积/ 城市非农业人口

8.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中由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境域。

9.绿化覆盖面积:包括:各类绿地的实际绿化种植覆盖面积、街道绿化覆盖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但乔木下的灌木投影面积、不得计入在内,以免重复。

10.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11.城市广场: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12.城市小游园:供城市行人作短暂游憩的场地,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形式,又称小绿地、小广场、小花园。

13.花园道路:是指在城市干道一侧或两侧布置的较宽的园林绿地。

14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15.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16.一板两带式:1条车行道,2条绿带。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绿化形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其特点是简单实用,管理方便,比较单调。

17. 风景视线:园林绿地中的导游线,是平面构图中一条“实”的路线,但园林空间变换很大,因而必须仔细考虑空间构图中一条“虚”的路线。

18. 比例与尺度:是对象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个部分与细部之间的比较关系。尺度:是对象的整体或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人所习见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19. 生态园林群落类型: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

20. 雷德伯恩体系与绿带城::是在美国社区运动影响下,由建筑师斯泰因(Clarence Stein)和规划师莱特(Henry Wright)按照“邻里单位”理论模式,于1929 年在美国新泽西州规划的雷德伯恩

(Radburn)新城建设中提出的,1933年开始建设。其特点是: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构成口袋形。通往一组住宅的道路是尽端式的,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这种规划布局模式被称为雷德伯恩体系

问答

1.城市环境主要的污染源种类,植物在哪些方面有保护城市环境的作用?

目前我国城市的主要污染类别包括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城市中的大气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植物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吸收放射性物质;吸滞粉尘。

绿地的功能:1、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2、改善城市小气候;3、降低噪声;4、保护农田;5、保持水土;6、安全防护;7、监测环境污染。

2.城市景观的的五大要素是什么?如何利用城市绿化、美化城市景观?

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城市景观规划应该贯穿在城市设计的各个阶段。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以人为主体;尊重自然、和谐共存;延续历史、开创未来;协调统一、多元变化。

城市立体绿化(在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立面、屋顶、地下和上部空间进行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和美化,以改善局地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的生态建设活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营造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还能保温隔热,节约能源,也可以滞留雨水,缓解城市下水、排水压力。

所谓“屋顶绿化”,就是指综合利用各类建筑物的屋顶、露台、天台等空间,进行选择性地育花种木、铺植绿草、建造景观,增加绿量的绿化形式。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和推广屋顶绿化,构建城市空间的绿化体统,它不但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可以拓展城市建设空间,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减少城市建设成本,屋顶绿化的多方面作用不可忽视。

3.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有哪些?P93

(1)景观功能(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良好的建筑群体,园林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常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城市绿地的存在,整个城市都不会有生气。

(2)文教功能(城市园林绿地是进行文化宣传,开展科普教育的场所,如公园中常设有各种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博物馆等。还有专类公园如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它使人们在游憩参观中受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爱国主义教育。

(3)游憩功能(城市园林绿地从其产生之初,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息、游憩、交往的活动空间,它是人们日常游憩活动的场所。这里自然条件好,又安排了各类游憩活动设施,是人们锻炼身体、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好去处。

(4)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1、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2、改善城市小气候;3、降低噪声; 4、保护农田; 5、保持水土; 6、安全防护; 7、监测环境污染。

4.城市居民游憩空间至少包括哪几个层次?

提示: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郊区游憩地

城市居民游憩空间至少包括三个层次: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城市郊区游憩地。这三个游憩空间相应地对照了城市中的各类不同级别的绿地,即居住区绿地、城市公园、城市近郊风景林地等,明确了城市绿地的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游憩方式的不同,为城市规划设计者提供规划依据。

5.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哪四种?

结合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特点,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种。

1、块状绿地布局。此类绿地布局方式,可以做到均匀分布,接近居民,但对构成城市整体艺术面貌作用不大,对改善城市小气候也不显着,多出现在旧城改建中,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属此,如上海、天津、武汉、大连、青岛等。

2、带状绿地分布。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带交织的绿地网。带状绿地布局容易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如南京、西安、苏州、哈尔滨等。

3、楔形绿地布局。凡城市中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狭的绿地,称为楔形绿地,如合肥市,一般都是利用起伏地形、放射干道等结合市郊农田、防护林布置。对于改善城市气候显着,也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表现。

4、混合式绿地布局。是前三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做到城市绿地点、线、面结合,组成较完整的体系。可以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息,有利于小气候的改善,有利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丰富城市总体与部分的艺术面貌。

6.城市园林绿地的布局基本要求是什么?

A.布局合理

绿地要按照一定的服务半径,均匀的分布,使每个市民享用绿地的机会,另外要结合河流、道路布置一些带状绿地,把各级绿地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网络。

B.指标先进

制定一些绿地指标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要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绿地指标。

C.质量良好

为了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园林绿地的种类要多样化,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而且服务设施要齐全。

D.改善环境

绿地具有保护环境的功能,绿地布局要考虑能够改善环境,比如说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要设置防护林带,起到隔离的作用。

7.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原则。

A.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其它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园林绿地规划要与工业区的布置、公共建筑的分布、道路系统密切配合、不能孤立进行,例如在工业园区和居住区之间要布置防护林带,起到隔离的作用,在生活区范围内就要开辟各类的公园绿地,供居民休息、游憩。为居民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

B.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我国幅员辽阔,各城市的情况也是错综复杂,自然条件和绿化的基础各不相同,因此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现状特点来进行。

C.城市园林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需要

城市公园绿地分布要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D.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城市园林系统的规划要充分研究城市远期的发展规模,根据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要求,制定出远期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由近及远的过渡措施。

8.目前采用的城市园林绿地的指标有哪些?

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B.每人公园绿地占有量=市区公园绿地总面积/市区人口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重要的指标,我们国家很多条例里面都提到了这个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C.市区绿地率=市区绿地面积/市区用地总面积X100%

城市市区绿地的总面积与市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都是城市用地范围之内,反映城市总的绿化状况

D.城市绿化覆盖率=市区各类绿地的垂直投影面积/市区用地总面积x100%

市区各类绿地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市区面积的比值,它能够如实的反映绿化的空间量,可以了解绿地环保功能,指导绿地规划这进行树种选择与配置。绿化覆盖率能够较好的反映了城市的绿化效果。现城市绿化覆盖率作为绿地建设的考核指标。

E.苗圃拥有量=城市苗圃面积/市区用地总面积X100%

苗圃拥有量不能低于2%,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绿化的供应量。

9. 简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树种选择的原则。

A.要基本切合森林植被区域自然规律

每一地区都有地方植被,在树种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特点。

B.要以乡土树种为主

乡土树种对当地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强,比较容易成活,因此可以作为主要的绿化树种。

C.要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抗性强的树种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生长良好,有利于城市各类绿地的建设,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D.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

速生树种生长速度快,早期容易达到绿化效果,但是寿命短;慢长树种生长缓慢,绿化效果较慢,因此在树种选择的时候,要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

10.城市广场的类型有哪些?

城市广场根据性质、功能、形态和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公共活动广场。一般是政治性广场,应有较大场地供群众集会、游行、节日庆祝联欢等活动之用,通常设置在有干道联通,便于交通集中和疏散的市中心区,其规模和布局取决于城市性质、集会游行人数、车流人流集散情况以及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如北京天安门广场。

二是集散广场。供大量车流、人流集散的各种建筑物前的广场,一般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应在规划中合理地组织交通集散。

四是纪念性广场。建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如塑像、纪念碑、纪念堂等,在其前庭或四周布置园林绿化,供群众瞻仰、纪念或进行传统教育,如南京中山陵广场。

五是商业广场。为商业活动之用,一般位于商业繁华地区。广场周围主要安排商业建筑,也可布置影剧院和其他服务性设施;商业广场有时和步行商业街结合。城镇中集市贸易广场也属于商业广场。

六是休闲类广场。就是供市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广场,主要是提供休闲、娱乐、健身、跳舞和交流的场所。

11.简述综合性公园的种植规划原则。

(1)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远期和近期相结合。

(2)突出公园的植物特色,注重植物品种搭配。

(3)公园植物规划注意植物基调及各景区的主配调的规划。

(4)植物规划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5)四季景观和专类园的设计是植物造景的突出部分。

(6)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

12.试述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1)特点鲜明、布局要简洁明快。

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肯定的几何图形。

(2)因地制宜,力求变化。

若地段面积较小,地形变换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则以规则式为主,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①布局要紧凑。②空间层次丰富。③建筑小品以小取胜。

(4)植物配置。

①要与周围环境结合。②要体现地方风格。③植物选择时要严格选择主调树种。④要注意时相、季相、景象的变化、统一。⑤要乔、灌、草结合。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

在道路设计时将通过绿地的穿行人流与使用绿地分割开来,采用脚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绿地的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要兼顾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采用人工材料塑成的硬质景观和利用绿地应与水体造型软质景观要兼顾,要按互补原则恰当处理。

(7)动静分区

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13.在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进行景区的规划?

公园中若干个景点相互联系组成景区,按公园的规划意图,组成一定范围各种景色地段,现成各种风景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称为景色分区。

(1)景色分区的形式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划分为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清静的景区、幽深的景区等。

(2)按复合式的空间组织划分为园中之园、水中之水、岛中之岛等相对独立的空间类型。

(3)按不同相季组织景区,根据春花、夏荫、秋叶、冬干的植物四季特色分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冬景区。

(4)按不同的造园材料和地形为主体构成的景区有沼泽园、花卉园、树木园、假山园、水景园、岩石园、山水园等。

14.试述道路花园带的规划设计要点。

(1)游步路的设置,花园带宽达8m时,可设一条游步街,大于8m时,设两条以上路为宜,游路宽1.5m左右。

(2)车行道与花园带之间,要有浓密的绿篱和高大的乔木组成绿色屏障相隔,一般立面上布置成外高内低的形式。

(3)花园带中可设置小型的儿童游戏场、休息坐椅、花坛、喷泉、阅报栏、花架等建筑小品。

(4)花园带可在75~100m处分段设置出入口,各段布置要突出特色,在重要建筑的入口处可设出入口,在两端出入口处,可将游步路加宽或设小广场。

(5)植物配置要丰富多彩、层次丰富,利用绿篱植物、宿根花卉、草本植物形成大色块绿地景观。广场道路不宜超过总面积的25%,道路花园带内以植物为主。

(6)花园带可利用周围的地形现状,形成自己的景观特色。

15.试述滨河花园带的规划设计要点。

(1)滨河花园带绿化一般在临近水面设置游步街,要尽量接近水面,因为行人喜欢靠近水边行走。

(2)如有风景点可观时,应设计小广场或突出水面的平台,以供游人欣赏和摄影。

(3)根据滨河地势的高低设计1~2层平台,以台阶或踏步相连,使游人更接近水面,以满足人们的亲水性。

(4)滨河水面较为开阔,可以划船和游泳时,可考虑布置游乐园或公园。

(5)滨河花园带规划形式要因地制宜。

若湖岸线变化丰富地势自然起伏,可结合功能进行自然式布置,若地势平坦,岸线齐整,则以规则式为好。

16.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有哪些?

1.居住区内公共绿地人均指标包括公共花园、儿童游戏场、道路交叉口绿地、广场花坛等以花园形式布置的绿地,用居住区内人均占有面积(㎡/人)表示,反映居住区的绿化水平。

2.一般绿地人均指标即宅旁绿地、公共建筑绿地、临街绿地、结合河流山丘的成带、成片绿地,以及其他设在居住区内的苗圃、花圃、果园等。也就是除公共绿地以外,被树木花草覆盖的地面,以人均占有面积(㎡/人)表示,反映居住区绿地的数量水平。

3.覆盖率包括居住区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花卉、草皮等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以居住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反映居住区绿化的环境保护效果。

17.居住区用地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分为哪些?

1.居住建筑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必须留出的用地,包括通向住宅人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家务院落用地。

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土地。

3.道路及广场用地指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以上两项用地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的用地。

4.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区中心游园、住宅组团绿地、花园式林阴道等集中成片绿地。

18.试述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和树种的选择。

(1)要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以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常绿与落叶,乔木和灌木,速生树与慢生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型、色彩变化的树种的配置。

(3)树木花草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

(4)植物材料的种类不易太多,但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

(5)树种要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

(6)要多用攀援植物,以绿化建筑墙面、各种围栏、矮墙,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并用攀缘援植物遮丑。

(7)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忌用有毒、带刺、带尖、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

(8)要注意与建筑物、地下管网有适当的距离。

19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儿童游戏场地的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兴趣爱好、游戏玩耍的特点,使之对儿童有一定吸引力。活动场地的布置、内容、形式、造型和色彩等都要符合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富有幻想的心理。平面设计要与周围的建筑空间相协调,使创造的空间富于艺术效果。形状可以是规则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植物绿化可以是乔木、灌木、绿篱、草皮、花卉等,但不要带刺的、有毒的树木。

可以设置道路、场地、沙坑、涉水池和游戏墙,也可以不同的年龄的特点,设置游戏器件,如千秋、滑梯等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植种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 :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临界值,侧重于引导和控制,依托于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感性的直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最终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覆盖率:城市一定范围内绿化覆盖率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在范围内所有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途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1.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其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细化,两者互相协调与尊重 2.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互交叉,土对绿有决定性作用,反之有积极反作用 3.与景观规划: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 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4.网络分隔 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产与发展 ·古代城市绿地规划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1)

1 .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称为 (C)。 A .队植 B .列植C.对植 D .群植 2. 被列入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绿色的点状结构, 常是城市优秀公共建筑展示场所的为 (A)。 A ?绿地广场 B ?道路绿地C.带状绿地 D ?交通绿地 3. 花台的最高高度不宜超过(B )。 A . 1.5 米 B . 1 米 C . 0.8 米 D . 1.2 米 4. 公园竖向设计时,一般绿地坡度不得小于( B )。 A . 2.5% B. 0.5% C. 2% D. 1% 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B )。 A. 45% B. 30% C . 40% D . 35% 6. 公园绿地的种类分别是( D )。 A .历史名园 B .居住区公园C.小区游园 D .综合公园 7. 设在生产区与居住区或行政福利区之间,以阻挡来自生产区大气中的粉尘、飘尘或有害 气体,减弱噪音等的林带,称为( A )。 A .卫生防护林 B .交通防护林C.水土保持林 D .隔离林 &按草坪组成成分有单一草坪、混合草坪和(B)。 A .混合草坪 B .缀花草坪 C .观赏草坪 D .自然式草坪 9. 长三角地区用作行道树种的是(B )。 A .榕树B.香樟 C.大王椰子 D.菠萝蜜 10 .人行道很难种植乔、灌木,只能考虑进行垂直绿化的宽度一般为( A ) A . 2.5m B . 2.0m C . 1.5m D . 1m 11?根据公园的活动和内容,应进行功能分区布置,下列选项中按功能分区是( B )。 A .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安静的景区、幽深的景区、文化娱乐区 B .安静休息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体育活动区 C.功能区、景区、保护区 D .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 12. 局部拓展的空间区域成为广场的雏形时期是( B )。 A. 古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巴洛克 13. 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在一定地段内,花木种植不受统一的株、 行距限制,而是疏落有秩地布置,从不同的角度望去有不同的景致,生动而活泼。这种绿地种植形式是(C)。 A. 排列式种植 B.集团式种植 C.自然式种植 D.花坛式种植 14. 集农业研究开发、农产品生产示范、农技培训推广、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 观光农业类型是(A)。 A. 多元综合型 B.科技示范型 C.高效生产型 D.休闲度假型 ■公园中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C )。 A.2米 B.3米 C.4米 D.5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问题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07032298.html,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问题的思考 作者:杨丽君 来源:《硅谷》2009年第04期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已经并将会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结合自己工作,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规划需要研究的重点以及检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效果等问题进行探讨,不断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绿地系统规划范围指标绿线管制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20092-01 一、确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 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法规依据。这项工作体现民心,顺应民意,对城市园林绿化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建设都具有牵引和拉动作用,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联系点和结合部,对提高城市品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在现阶段,根据学习和落实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制定科学的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尤其重要。 (一)法规层面 如果把城市总体规划看成是“依法用地”的过程,那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是一种“合法用地”的行为。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安徽省人大常委颁布的《安徽省市政设施管理条例》中,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各项专业规划的合法地位。因此,编制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贯彻法规的要求。 (二)政策层面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城市绿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城市绿化政策,对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明确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而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则完全是城市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其次,对城市绿化的载体(主要是指城市绿化用地)作出了明确规定,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给城市绿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2020年九月整理).doc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 经济效益 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 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 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11·公园规划容量C=A除以Am(A为公园面积,Am为人均占面积) 12·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览者多样化休闲预科要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活动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观光形式。它以文化移植,文化复制文化陈列以及高科技等手段,1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 居住区绿化用地 居住区的布置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布置、 居住区的规模:按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等。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型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14·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宗教广场、附属广场 现代广场的基本特点:共性:场地开放、性质公开、功能综合、空间丰富、文化休闲个性:标志性、地方性、人文性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尺度适配性原则、步行性原则、文化性原则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生态建设 1、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生态网络

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河湖水系等。结合郑州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四带七廊多核”的市域生态网络体系。 四带:北部沿黄生态带、中部山林生态带、南部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加强绿化,恢复自然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及风沙的影响,建设城市生态屏障。 七廊:建设七条南北向生态廊道。沿南北向组团隔离带、高速公路、主要城市道路布置绿色廊道,连接东西向生态带,保证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内部。 多核:由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等构成市域生态核心。 3、森林公园 完善以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中牟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森林公园建设。 4、风景名胜区 依托各地特色风景资源,设立风景名胜区,包括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新密黄帝宫风景名胜区等。 5、湿地保护区 在黄河沿线划定黄河湿地保护区、雁鸣湖湿地保护区范围,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6、生态农业区 加强以市域中、东部平原地区为主的生态农业区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控制,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控制禽畜养殖污染。 7、河湖水系 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要求,结合防洪除涝,构建六横六纵河渠、七中五小水库、两湖泊两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保护常庄、尖岗、坞罗、纸坊水库等水源地,治理伊洛河、贾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 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 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

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 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 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 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 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 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 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 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 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 第五条规划期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 近期:2002—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2、大地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风景绿地与园林绿地相结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精心构筑具有杭州特色的地域景观风貌的绿地系统。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以及判断 霍华德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超过 35平米 2、最早见于史册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 (囿为四周有墙垣想围合的一块较大 的地方,供狩猎活动,开凿池沼做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园林的雏形)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①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主根)②欧洲园林体系(文艺复 兴意大利台 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英国风景园林)③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斯兰教为 主) 1、 3、 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 4、 计成 《园冶》 5、 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6、 7、 凡尔赛宫苑设计师:勒诺特 8、 极简主义的代表:彼得?沃克 9、 结构主义的代表作:拉?维莱特公园(把公园解析成为点、线、面分离的体系) 1、 每人有10~15平米的树林地或者25?30 m2的草地面积就能够供给所需要的氧气并吸 收掉二氧化碳 2、 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越强的植物, 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越多。 阔叶树对二氧化硫 的抗性一般比针叶树要强 1、1843年动用税收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 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奥 姆斯特德) 2、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于1858年在曼哈顿诞生 1880年“公园 运动 3、1880 年美国园林设计师:奥姆斯特德 设计了波士顿公园体系 4、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思想 5、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 总体规划的必

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 入和细化。(是对城市各类绿地及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 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6、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G1 :公园绿地、综合绿地、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 公园、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化面积之和一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一城市用地面积 10、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不小于 8米 11、在历史保护区、旧城改建区,街旁绿地面积要求不小于 1000平米,绿地占地比例 不 小于65% 防护绿地的种类: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带 13、道路绿地:包括道路绿带、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 14、红线宽度大于 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 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15、古树:树龄在 100年以上 名木:有重大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规 划基础资料 分为五类:公园绿地 G1生 7、 城市绿地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率 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 G1 一城市人口数量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一人口( G1、G2 G3 G4) 服务半径 居住区公园: 500~800 小区游园: 300~500 12、 16、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报批稿) 一、总则 1、规划背景 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指导思想和原则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

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 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 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3、规划依据 (1)《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100号令)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3)《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建设部784号) (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0]106号) (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 (7)《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02年) (8)《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9)《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0)《武汉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综合规划(1998-2002年)》 (11)《武汉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98-2010年)》 (12)武汉市相关专业部门(园林、林业、水务等)规划或计划 4、规划范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主城区为重点,结合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主城区功能布局,按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主城区三个层次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安排。 市域即武汉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主城区和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等六个远城区。在市域范围内结合市郊风景区、森林公园、林业用地、农田林网以及农业结构调整,进行大环境绿化。市域总面积为849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主城区、外围城关镇、重点镇(新城)、风景区及其间的农业和生态用地。主要规划范围是城镇地区,即在主城区外围、主城区和重点镇(新城)之间,控制绿化和生态空间,以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绿地生态系统框架和城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加粗的是老师划的重点)

“绿地”包括三层含义:①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等植物生长占大部的地块;②人工栽植或自然植被条件优越的地段,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等;③农业、林业生产用地。 城市绿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的一个大类,是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两部分:(1)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的土地,如公园绿地绿化(2)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如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 城市绿地系统: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是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组成的绿色有机整体。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1)在充分认识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点、自然植被及地方性园林植物特点等的基础上2)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情况确定的标准3)将各级各类绿地按合理的规模、位置及空间结构形式进行布置,形成完整的系统4)以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以生态学的观念,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功能。(2)结合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3)结合当地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进行。(4)城市绿地均衡分布,有合理的服务半径,满足全体市民的休闲需要。(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期实施,保证各阶段绿化的效果和质量。(6)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经营管理中,除要充分发挥其环境、社会效益外,还可结合生产、创造经济价值。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1)确定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原则2)研究城市绿地地建设的发展速度及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3)合理布局各类绿地,确定其性质、位置、范围和面积等,形成合理系统。4)提吃各类绿地调整改造意见,进行树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提出分期建设及实施措施及计划5)编制城市绿地系统的图纸及文件6)对重点公园绿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提出重点地段绿地设计任务书以备详细规划使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1)广度上的拓展,从城市规拓展到区域规划的范畴。2)研究深度上的拓展,从土地和植物拓展到水文、大气、微生物、能源和城市废弃物处理等。3)新技术的运用,红外遥感,GIS。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地形地貌、城市水体、气候条件、地质灾害;社会因素:城市性质、城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条件、城市文化。 1903年,世界上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斯。 三大绿地指标: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 城市绿的的三大功能: 生态功能:1)保护城市环境(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改善城市气候;降低城市噪声)2)减灾防灾(防火防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御放射性污染,有利备战放空) 3)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 使用功能:1)日常休息娱乐活动2)观光及旅游3)修养基地4)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 美化功能:1)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2)美化城市3)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4)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 城市用地:1)城乡用地2)城市建设用地3)人均绿地4)人均公园绿地5)绿地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复习资料

1、1898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了其著作:《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模式,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P5 2、空气湿度过高,易使人厌倦疲乏,过低则感干燥烦躁。一般认为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30% ~ 60% 3、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烟灰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P41 4、1833年以后,英国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开始准许动用税收建造城市公园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1843年,英国利物浦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P53 5、麦克哈格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P54 6、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绿地建设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摸索阶段。 P55 7、世界五大行道树:银杏,鹅掌楸,椴树,悬铃木,七叶树 8、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该分类标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五大 类,即公园绿地G 1、生产绿地G 2 、防护绿地G 3 、附属绿地G 4 、其他绿地G 5 P59 公园绿地G 1 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 生产绿地G 2 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它是城市材料的重要来源,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防护绿地G 3 是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附属绿地G 4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除G 1 、G 2 、G 3 之外)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 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其他绿地G 5 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用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 9、布局结构是城市绿地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 P68 10、消防通道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11、三级园路:2.4-3 1..5-1.8-2.4 0.8-1.2 12、园路的作用:组织交通、引导游览、组织空间、构成园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 P152 13、植物空间构成的类型按空间的形态分类: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覆盖空间、完全封闭空间、垂直空间。P199 14、园林的结构是指导致园林景观外在呈现的内在决定。 P224 15、安全视距:30——35m 16、人的行为按社会特征来分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必要性行为、自主性行为和社会性行为。P225 17、目前,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国家园林城市评定考核中主要控制的三大绿地指标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2、绿道: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3、城市公园系统:首先,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其次,城市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但随着城市旅游的开展及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形成,城市公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A卷答案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2 —— 2013 学年第一学期开卷考试(A) 课程名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为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理论上每人所需要面积为 平方米的树林或面积为平方米的草坪绿地。(10/25) 2.研究证实乔、灌、草结构的绿地空气湿度可以增加,一般森林的湿度比城市高,公园的湿度比城市其他地区 高。(10-20%/36%/27%) 3.武昌江滩公园属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类绿地,代码是;黄鹤楼公园属于类绿地,代码是;东湖风景名胜区属于类绿地,代码是。 (带状公园、G14;历史名园,G134;其他绿地,G5) 4.一般而言,城市的园林绿地资料向政府的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及相关规划资料向政府的获取;林业普查资料向政府的获取。(园林局/国土局/林业局) 5.依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10年版)》,在人均建设用地小于80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到以上,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为以上。 (7.5/5平方米) 6.某市级综合性公园的面积为24公顷,其合理的游人容量为人。(4000) 7.110KV高压线走廊的绿带宽度为米;防风林每条林带宽度不应小于米,林带与林带间距离为米。 (15-25/10/300-600) 8.国家二级古树指树龄年的树木。 (300-499) 9.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方式有和。(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请分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四种主要模式的优缺点。 答:以块状绿地为主的布局、以带状绿地为主的布局、以楔形绿地为主的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 答全以上4种绿地的优点给1分,缺点给1分,答对一部分则给0.5分。 2.请对比分析新、旧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在城市绿地方面的差异,并阐述 其改进理由。 答:生产绿地G2在新版中没有了(2分);增加广场绿地G3(2分) 以上2点分别阐述理由较好2分,一般1分,无理由0分。 3.道路绿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一板二带式——1条车行道,2条绿带(2分)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绿化形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其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比较经济,管理方便。但在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同时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不利于组织交通,易出车祸。 二板三带式——即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1条绿带分隔开。(2分) 此种形式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车辆分为上、下行,减少了行车事故发生。但由于不同车辆,不能分开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 三板四带式——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2分) 用地面积较大,但组织交通方便、安全,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矛盾,尤其在非机动车辆多的情况下是较适合的。 四板五带式——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2分) 这种道路分割可以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均分成上下行,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但用地面积较大,其中绿带可考虑用栏杆代替,以节约城市用地,此种还是可行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汇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 点归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 一、基本概念 A绿地 城市绿地: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形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化等功能的活动。 B城市绿地的类型 按在城市中的位置:城市绿地;郊区绿地 按规模:大型绿地;中型绿地;小型绿地 按服务对象:公共绿地;私用绿地;专用绿地 按功能系统:生活绿地系统;游憩绿地系统;交通绿地系统 按服务范围:全市性绿地;地区性绿地;局部性绿地 C各类绿地的用地选择 公园绿地 1市区级综合公园:综合性公园要求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种类,有开阔的草地与浓郁的林地,四季景观变化多样。 2儿童公园:位置应接近居民区,并避免穿越交通频繁的干道。 3动物园:应与居民密集地区有一定距离,与屠宰场、动物毛皮加工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设防护林带,并注意防止污染城市水体。附设在综合公园中,应在下风、下游地带,一般应布置在独立地段,以便采用安全隔离措施。 4植物园: (1)因用地较大,其位置常离居住区较远,但要尽可能设在近郊,有较方便的交通条件,便于广大群众使用。 (2)不要在有污染工业的下风下游地区,以免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要有适宜的土壤水文条件。应尽量避免建在原垃圾堆场、远郊土壤贫瘠的生荒地或地下水位过高或缺乏水源的地方。 5体育公园:体育公园用地较大(一般不小于10公顷),建设投资大、管理养护费工,在一般城市中设置一到三处。其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或与园林部门共同管理养护。因为有大量的人流集散,要求与城市居住区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6纪念性园林:市区以外的纪念性园林不计在公园绿地面积中。 生产绿地 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科研植物园,卫生防护林、风砂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是郊区用地的一部分(也有苗圃、花圃在市区内的情况)。 防护用地 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 某些夏季炎热的城市,应考虑设置通风绿带,与夏季盛行风向平行(可结合水系),形成透风走廊,使季风吹到建成区内部。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园林规划的特殊性,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应符合的要求有(A、B、C) A先确定主题思想。B发挥生态效益。 C应有自己的风格。D应以建筑为主。 2、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有(A、B、C、D) A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 B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绿地建设费用的依据。 C园林绿地施L的依据。 D园林绿地建设检查验收的依据。 3、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A、B、C、D) A科学依据。B社会需要。C功能要求。D经济条件。 4、道路绿化设计的总原则是( A、B、C、D ) A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B保证道路行车安全; C植物配置应与市政设施相协调;D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 5、突出主景的方法有(A、B、C、D A主最升高; B中轴对称; C对比与调和; D抑景 6、公园常规设施主要有(A、B、C、D A游憩设施; B服务设施; C公用设施; D管理设施 7、关于园林绿地设计含义理解正确的有(A、B、C、D) A园林绿地设计是-个微观的概念。 B园林绿地设计是以规划为指导。 C园林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利用园林要素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环境。 D园林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和说明书。 8、属于园林构成的要素有(A、B、C、D) A山水地貌。B道路广场。C建筑和构筑物。D植物和动物。 9、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 A、B、C ) A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广]制定。 B从狭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具体的绿地规划,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 C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 D狭义的园林规划就是园林绿地设计。 10、园林规划设计不同于林业规划设计,除共同考虑的问题外,还应考虑的问题是(D) A经济。B技术。C生态。D美。 11、三株树丛配置的原则是( A、B、D A树种搭配不超过两种; B各株树应有姿态、大小的差异; C最大的-株稍远离; D三株不在同-条直线上,且不为等边三角形 12、公园设计依据有(A、B、C、D) A国家、省、市有关园林绿化方针政策; B国土规划; C城市规划; D绿地系统规划 二、名称解释 1、三板四带式: 2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 2、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3、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4、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5、二板三带式:除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以外,在车行道中央还设有-定宽度的分车绿带将车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2、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3、绿地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4、绿地覆盖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6、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7、楔形绿地: 从城市外围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因反映在城市总平面图上呈楔形而得名。 8、城市绿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9、对植: 两株树木在一定轴线关系下相对应的配植方式。 10、园林小品: 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11、古树名木: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12、舫: 供游玩宴饮、观景之用的仿船造型的园林建筑。 13、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14、城市绿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15、屋顶花园:是指将各类建筑物的顶部栽植花草树木,建造各种园林小品所形成的绿地。 16、其他绿地: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17、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18、造景:使环境具有观赏价值或更高观赏价值的活动。 19、夹景:在视线两侧布置景物,将视线范围起来,使风景线、轴线的透视效果及终点景物更加突出的处理方式。 20、障景: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21、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22、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23、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24、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25、对景: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 26、框景: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种造景方法称为框景。 27、障景: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28、点景:利用其它形式如对联、石刻等增加诗情画意,点出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要资料归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 一、基本概念 A绿地 城市绿地: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形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化等功能的活动。 B城市绿地的类型 按在城市中的位置:城市绿地;郊区绿地 按规模:大型绿地;中型绿地;小型绿地 按服务对象:公共绿地;私用绿地;专用绿地 按功能系统:生活绿地系统;游憩绿地系统;交通绿地系统 按服务范围:全市性绿地;地区性绿地;局部性绿地 C各类绿地的用地选择 公园绿地 1市区级综合公园:综合性公园要求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种类,有开阔的草地与浓郁的林地,四季景观变化多样。 2儿童公园:位置应接近居民区,并避免穿越交通频繁的干道。 3动物园:应与居民密集地区有一定距离,与屠宰场、动物毛皮加工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设防护林带,并注意防止污染城市水体。附设在综合公园中,应在下风、下游地带,一般应布置在独立地段,以便采用安全隔离措施。 4植物园: (1)因用地较大,其位置常离居住区较远,但要尽可能设在近郊,有较方便的交通条件,便于广大群众使用。 (2)不要在有污染工业的下风下游地区,以免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要有适宜的土壤水文条件。应尽量避免建在原垃圾堆场、远郊土壤贫瘠的生荒地或地下水位过高或缺乏水源的地方。 5体育公园:体育公园用地较大(一般不小于10公顷),建设投资大、管理养护费工,在一般城市中设置一到三处。其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或与园林部门共同管理养护。因为有大量的人流集散,要求与城市居住区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6纪念性园林:市区以外的纪念性园林不计在公园绿地面积中。 生产绿地 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科研植物园,卫生防护林、风砂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是郊区用地的一部分(也有苗圃、花圃在市区内的情况)。 防护用地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docx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 一、简述题 1.简述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2.简述形式美的法则。 3.简述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4.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 5.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类型。 6.简述屋顶花园植物选择要求。 7.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类型。 &简述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 9.简述城市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 10.简述城市布局形式。 11.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2.简述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3.简述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14.简述观光农业的类型。 15.简述视距三角形的概念,及视距三角形内绿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6.简述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二、分析论述题 1.试述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2.论述园林构成要素。 3.论述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理念。 4.试论述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5.试论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6.试论述观光农业的特点 7.试论述城市规划各个阶段的任务 &试论述互通式立交区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9.试论纪念性公园规划原则 10.试论述树群设计形式 11.试论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2.试述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 三、综合应用题 1?下图是某城市社区公园用地范围及周边坏境条件,周边分布有办公区和住宅区用地,建筑风格及规模请考生自己设想,不做限制。现请你对社区公园进行设计。设计区域面积为80mX75m o设计要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与周边坏境协调、功能与景观并重、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性。 (1)写出你对场地的分析理解并进行设计构思立意。 (2)写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3)写岀空间划分及景观布局等主要设计内容。 (4)请对该场地进行方案初设并绘制手绘草图,要求图面清晰、整洁、规范、表达准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