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还原真实的汉武帝(1)

还原真实的汉武帝(1)

还原真实的汉武帝

孝武皇帝是孝景帝排行居中的儿子。他的母亲

是王太后。孝景四年(前153),他以皇子身份做了

胶东王。孝景七年(前150),栗太子刘荣被废,改

封为临江王,而立胶东王为太子。景帝在位十六年

逝世,太子即位,这就是孝武皇帝,即汉武帝。汉

武皇帝刚刚即位,就特别重视对鬼神的祭祀。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汉朝建立已经有六

十多年了,天下安定,朝廷大臣们都希望天子举行祭祀泰山和梁父山的封禅大典,改换确定各种制度。而皇上也崇尚儒家的学说,就通过贤良方正的科目招纳贤士。赵绾、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学而做官,达到公卿的高位。他们想要建议天子按古制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为朝会诸侯的地方。他们所草拟的天子出巡、封禅和改换历法服色制度的计划尚未完成,正赶上窦太后还在推崇信奉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不喜欢儒术,于是派人私下里察访赵绾等人所干的非法谋利之类的事情,传讯审查赵绾、王臧,赵绾、王臧自杀,他们所建议兴办的那些事情也就废止了。

此后六年,窦太后去世。第二年(前134),皇上征召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等人。

又过了一年,皇帝初次来到雍县,在祭祀五位天帝的五畤举行郊祀仪式。以后经常是每隔三年郊祀一次。这时候皇上求得一位神君,供奉在上林苑中的蹄氏观。神君本来是长陵的一个女子,因为儿子夭折,悲哀而死,显灵于她的妯娌宛若身上。宛若在家里供奉她,百姓很多人都去祭祀。战国时的赵国公子平原君曾经前往祭祀,她的后代子孙因此而地位尊贵,声名显赫。到武帝即位后,就用隆重的礼仪安置在宫里供奉,能听见神君的说话声,但见不到她本人。

当时李少君也以祭灶致福、避谷不食、长生不老的方术进见皇上,

受到皇上的敬重。李少君是由已故的深泽侯引荐来主管方术之事的。这时他隐瞒了自己的年龄和出身经历等,经常自称七十岁了,能驱使鬼物,使人长生不老。他靠方术遍游了诸侯各国。他没有妻子儿女。人们听说他能驱使鬼物,还能使人长生不老,就不断地赠送财物给他,因此他常常有多余的金钱、丝织品、衣服和食物。人们都因为他不经常产业却很富有,又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所以对他越发相信,争着去为他效力。李少君天生喜好方术,善于用巧言说中事情。他曾经到武安侯处宴饮,在座的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他就谈起从前跟老人的祖父一起游玩射猎的地方,这位老人小时候曾经跟着祖父,还能记得那些地方,这时满座宾客都惊讶不已。有一次,少君拜见皇上,皇上有一件古铜器,拿出来问少君。少君说:“这件铜器,齐桓公十年时陈列在柏寝台。”过后查验铜器上的铭文,果真是齐桓公时的器物。整个宫中都大为吃惊,以为少君就是神,已经有几百岁了。

李少君对武帝说道:“祭祀灶神就能招来鬼神,招来鬼神后朱砂就可以炼成黄金,黄金炼成了用它打造饮食器具,使用后就能延年益寿。寿命长了就可以见到东海里的蓬莱岛仙人,见到仙人后再举行封禅典礼就可以长生不死了,黄帝就是这样的。我曾经在海上游历,见到过安期生,他给我枣吃,那枣儿象瓜一样大。安期生是仙人,来往于蓬莱岛的山中;跟他投合的,他就出来相见,不投合的就躲起来不见。”于是天子开始亲自祭祀灶神,并派遣方术之士到东海访求安期生之类的仙人,同时干起用丹砂等各种药剂提炼黄金的事来了。

(转自央视国际网2005年01月18日)

深受汉武帝宠信的齐国方士——临淄人李少君

李少君,字云翼,武帝时期齐国方士。少年时期好道术,曾上泰山采药,结果修道未成,竟身患重病。后来,安期生救了他,并传授给他道术。学成后,回到临淄,以行医卖药为生。因为听说汉武帝迷信鬼神,幻想长生不老,便以祠灶(炼丹术)、谷道(不吃饭能生存)、却老方(长生不老术)等进见汉武帝,得到了汉武帝的宠信。他于公元前134年入宫,公元前105年死于宫内,共事汉武帝30年。传说他“巧发奇中”,曾说自己和一位九十岁老人的祖父一起游射过,知道老人的祖父游射的地方,结果被这位老人证实;还曾一眼就看出汉武帝的铜器是齐桓公十年放置在柏寝台的物品。据说他还和董仲舒是好朋友,曾为其医病,并给他开了药方,但董仲舒不信道术,并没有按他的药方医治。李少君死后,董仲舒为疾病困扰,只好找来自己老朋友的药方治病,结果白发变黑,精力旺盛,80余岁才去世。

(来源:国际在线-华夏文化独家)

齐桓公爱蚊

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蚊子就没有一点可爱之处呢?这似乎也不尽然。历史上那位政绩颇著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就有爱蚊的癖好。有一次,他躺在柏寝台上睡觉,对相国管仲说:“现在我们齐国国家强盛,百姓富裕,这我没有什么忧虑。但有一件事我很不放心,那些蚊子在嗡嗡地叫,一定没有吃饱,这让我很感担忧。”说着,便拉开绿色的纱帐,放蚊子进来叮咬……

(天虎生活网)

琅槐邑的由来

琅槐邑名在《山海经》里著录,济水从琅槐(今广饶县丁庄镇)入海。相传齐景公的爱姬很喜欢槐树,由是在齐国把槐树尊称为国槐。当时,若有人把槐树弄破点皮,是要被杀头的。齐相晏婴还曾为此事谏止过。有一年秋天,齐景公与晏婴登柏寝台时,遥望其东北方有一片树林,在夕照下,反射出一串串宝珠似的琳琅满目的光泽。他们感到很惊奇,认为是吉祥的预兆,就驱车前去观看。到此一看,竟是一片保护完好、生长茂盛的国槐林。棵棵树上结满了一串串金黄色的透明的槐豆。心里非常高兴,便封此地为琅槐邑。

小瓷碗之祸

上个世纪60年代,在柏寝台周围居住的人们注意到此台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就决定在台上建一所学校,希望孩子们在此读书将来能有所出息。

就在村民挖地基时,农民秦安兴突然意外地挖出6个黑色的瓷碗,大小不一,看上去与普通人家用的瓷碗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秦安兴没有多想,举起铁锨就要把它们砸碎。周围的人见状,立即制止道:“这可能是神仙的东西,砸不得,否则会遭厄运的。你还是尽快把碗放在原处埋掉为好。”可秦安兴不信这个邪,自言自语道:“不就是几只破碗吗,什么神仙的碗呀,竟瞎扯,看我把它们砸了又能怎么着!”说完就举起铁锨狠命的朝6个瓷碗用力砸去。

谁知一铁锨下去,瓷碗竟然没有碎。这可激恼了秦安兴。他朝手心吐了两口唾沫,再次狠命的举起铁锨朝瓷碗砸去,并且边砸边说,“我不信凭我这身力气还砸不碎这几个破瓷碗”。经过他一阵狠命的砸击,6个瓷碗终于被打碎了。结果他的两只胳膊肿的如水桶般粗细,不能动弹,稍微一碰就疼得“嗷嗷”直叫,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此事过后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秦安兴所在的村子发生了一件怪事,就是村子里的人都得了一种怪病,精神恍惚,食欲不振。秦安兴家也不例外,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得了这样的怪病。人们四处求医问药,不久都治好了病,可唯独秦安兴家里的人没有治好病。这可急坏了秦安兴。

他拖着两只肿大的胳膊,带着儿子四处求医,但结果还是不见效,两个儿子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不久二儿子就病死了。半年之后,秦安兴的三儿子也病死了。这样只有秦安兴和他的大儿子活了下来。可是秦安兴的大儿子也出现了智力低下,精神恍惚的现象,并且时好时坏,而秦安兴的胳膊一直肿的像水桶一样,不能干任何事情。后来秦安兴的大儿子也有了儿子,同样神经不正常,智力低下。秦安兴的大儿子偶尔精神好时,就带着怨恨的口气跟他说:“为什么村子里其他人的病都好了,偏偏我们家的人治不好呢?是不是你当年把那四个瓷碗打碎,得罪了神

仙。”秦安兴只是叹着气,不停地说着“命运的捉弄呀。”

又过了几年,秦安兴和他的大儿子相继故去。只有秦安兴的孙子还活着,但仍有时疯疯癫癫的。

村里人说:“是秦安兴砸了神仙的饭碗,神仙才让他家破人亡,这真是报应啊!”但真的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是神仙的报应吗,谁也说不清楚,也可能只是巧合吧。

(作者:赵金)

一个哑巴的故事

传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有一个哑巴,具体叫什么名字,年龄有多大已无人知晓,只知道他是石村镇秦王村人,和一个老母亲相依为命。

哑巴五短身材,皮肤黝黑,一身的力气。但他平时为人心地善良,忠厚老实,从不打架闹事。左邻右舍要是有事需要他帮忙,他从不含糊,总是实心实意帮人把事情办好。被帮助的人家感觉心里过意不去,买点东西表示一下感谢,但他从来不收。谁要是硬给,他就跟人急,咿哩哇啦的把人推走。时间长了,村里人也就不再给他送东西,但他还照样热心地帮助别人。

有一天村子里落下一只受伤的鹤,哀鸣阵阵,十里八村都能听得见。村民站在旁边围观,对受伤的鹤无动于衷。小孩还不停的用小石子向它投掷,鹤的羽毛已经被打掉了许多,露出血痕。

这时,哑巴走了过来,看见这一情景他马上把鹤抱在怀里,保护起来,并朝着众人“呀呀”的叫着,仿佛是在叫众人走开。哑巴把鹤抱回了家,用布把鹤的伤口包扎起来,养在圈里。每天哑巴都要到圈里看望它好几次,添食喂水,精心照料。在哑巴的精心照料下,鹤的伤口渐渐愈合。

这天,哑巴抱着鹤来到村头,他要让鹤重返大自然。只见鹤从哑巴手中张开翅膀,慢慢飞起,然后在哑巴头顶盘旋三圈,长鸣一声恋恋不舍的飞走了。

村外不远处有一土台子,相传为春秋时所筑。台上原有庙宇,香火极盛,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烧香拜佛,很是灵验。后来遭到破坏,现仅剩下土台子。土台子南面人们看见鹤飞到这个土台上空就突然消失不见了。

鹤飞走后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村里人突然发现哑巴不见了,这可急坏了他的老母亲,也急坏了村里的人们。人们开始不分昼夜的到处寻找,寻遍了河边沟沿,坡上坡下,都一无所获。

三个多月过去了仍然没有哑巴的音信。就当人们绝望的时候哑巴突然返回了家,但他穿着整洁,而且比以前更胖了一些,只是神情紧张的

向村里人比划着什么,好象有什么惊奇的发现要告诉村里人。可村里人根本看不懂他比划的是什么意思。村里人也没有多想,只是认为哑巴能平安的回来就是上天保佑。谁知没过几天哑巴又消失了,就当人们因他再次消失却找不到他而焦急万分的时候,三天后他却再次平安的回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样反复了好几次。村里人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决定想弄个明白。

一天傍晚,村里人发现哑巴低着头一声不响得又朝村外,于是就决定跟踪他。村里人发现哑巴走到离台子近50米处突然不走了,并左顾右盼,然后盘膝坐下。突然一阵风吹来,吹的村里人睁不开眼睛,等睁开眼睛却发现哑巴消失不见了。

跟踪的人感到非常奇怪,走到哑巴盘坐的地方却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村里的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哑巴心眼好,被佛祖收去做弟子了”;有的说是“哑巴力气大,被玉皇大帝招去守南天门了”;还有的说是“哑巴救的那只鹤是神仙的,神仙为了答谢他,把他请去修仙了”等等,众说纷纭。但无论人们怎么猜测,但有一点那是真的,就是从此以后哑巴再也没有回来,至今也没有回来。

(作者:赵金)

齐桓公一箭退海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当了齐国的国君后,就一心想称霸诸侯.他在管仲的辅佐下,整顿内政,富国强兵,开发资源,发展生产,依靠沿海的优势,让老百姓煮盐捕鱼,增加收入,积蓄实力,富国强兵,齐国很快强大起来.只用了7年时间,齐桓公先后消灭掉了谭国和遂国,联合陈国和曹国讨伐降伏了宋国,修好郑、卫等国而孤立鲁国。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号令各诸侯会盟定约,被会盟的诸侯推为盟主,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之所以能称霸是因为齐国的富强,而齐国的富强,主要得益于濒海的鱼盐之利。这一年夏天,齐桓公到既得鱼盐之利的海边巡游。齐桓公从都城临淄出发乘船沿淄水顺流而下,来到东海(今称渤海)岸边,看到海湾中有一土台,就让船驶近停下,登上土台。齐桓公向海上望去,只见水波浩淼,无边无垠,波涛卷涌,奔腾不息。海风一阵阵送来,令人心旷神怡,清爽惬意。

“泱泱大海,如此壮观!这里真是观海消夏的好地方啊!”齐桓公赞叹地说。他看了看脚下的土台,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显得又矮又小,立即命令把台筑高筑大。

齐桓公回到都城临淄,仍然想着筑台的事。他让一个大臣专管筑台,调动了成千上万的人力,从临淄城一带运送土方,用了半年的时间才筑起来。新筑成的大台,周阔五十亩,高达数十仞,巍然矗立,耸入云天。后来,齐桓公又命人在台上用柏木建造了寝室作为行宫。因此史书上称为柏寝台。柏寝台离齐国都城临淄不过六、七十里路程,台东南十里处有青丘。这里水草丰美,树木葱茏,飞禽走兽,应有尽有。齐桓公常去登台观海,打猎游乐,也曾在柏寝台上会盟诸侯。

这一年,齐桓公到青丘射猎后在柏寝宫中歇息。齐桓公听着优美的韶乐,吃着猎获来的野味,喝着爵中的美酒,一边向外眺望,只见周围土地碱卤,居民稀少,浪涛一个接一个扑向岸来,像是要把土台一口一口吞掉一样。齐桓公想:“这里土地太少了,要是大海离的再远一点就好

了,齐国的国土还可以向东北扩大一些。”齐桓公正想着,忽然间像是玉皇大帝降临到柏寝台上。齐桓公以礼相见,然后问道:“玉帝大驾,怎么屈尊到这儿啊?”玉皇大帝说:“你当了诸侯霸主,筑起了这么宏伟高大的寝台,建成了富丽壮观的宫室,我在九天之上都看到了。你时常来这一带观海、打猎,有什么感想吗?”

齐桓公说:“当初我的先祖姜太公受周文王知遇之恩,辅佐周武王灭了殷商,让周朝得了天下。武王念太公劳苦功高,封齐立国,并赐权力给先祖。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穆岭,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均可征伐。现在我继承太公遗愿,挟扶周天子,代周王号令诸侯,齐国的疆土,南、北、西三面都有了扩展,就是东北紧邻大海,无法扩伸,况且海潮侵袭,土地稀薄碱卤,百姓深受其苦。我想让海水后退,增加国土,百姓也好安居生活。”玉皇大帝说:“念你体恤百姓之心,寡人与东海龙王商议。”当即召来东海龙王说知。东海龙王问齐桓公:“要海水退下多远?”齐桓公看到射猎的弓箭放在旁边,说:“就退一箭之地吧!”东海龙王想:“一箭能射多远,行,就让海水退下一箭之地。”齐桓公取过弓箭,在心里默默地祷告:“先祖太公,当年您帮武王伐纣,分封诸神,法力无边,今日请您助姜氏后裔一臂神力,以扩齐国疆土。”祈祷完毕,面向东北,左手擎弓,右手搭箭,拉弦似满月,就听“嗖”的一声,只见那支铜箭闪着亮光,紧贴着大海,慢慢悠悠飞行而去。箭头走到哪里,哪里的海水就退去变成了平坦的土地。东海龙王在海中眼看着那支箭不停地往前飞行,心里说:“上当了!箭再走下去,我这东海不就都变成枯海啦?到那时我去哪里住呀?”急忙按下了箭头。这时候铜箭已经到了离柏寝台一百里的地方。齐桓公高兴地大声笑起来,一下子笑醒了,原来刚才做了一个梦,但睁大眼睛仔细一看,海水真的退远了。从那以后,柏寝台东北一百里就变成了土地。据说东海龙王按下的箭头就插在济河口(济水入海口)呢。

(作者:王克春)

一包金钉

解放前夕,小清河河水清澈,从乐安中部经乐安故城南蜿蜒东流,至柏寝台东折向北流去。每至盛夏,两岸的人们便到河中游泳捕鱼,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给他们的恩赐。

河东有一个村庄叫小营村,与柏寝台所在的桓台村隔河相望。小营村有一个青年叫张三。此人为人豪爽,讲义气,对人有礼貌,四邻八乡没有不夸他的。一天张三到小清河中游泳,一时兴起,一个猛子扎到了深水处,谁知被水草缠住怎么挣扎也挣脱不了,正在他自认生还无望时,就觉得有人抓着他的头发往上游,他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一会儿就到了岸边。张三睁开眼睛,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心想:“是谁救了我?”猛抬头看见身旁站着一个小伙子,看年龄和自己差不多,黝黑的皮肤,中等的个头,嘴角还带着微笑,十分和善。张三急忙上前拜谢。这时小伙子倒不好意思了,忙说:“没什么,没什么,只是顺便。”张三问小伙子叫什么?哪个村的?小伙子也不客气,“俺姓李名四,家住台上。”

从此以后二人便时常在一起游泳、聊天,十分投机。不久便结成了金兰兄弟,因张三比李四年长三个月,张三为兄,李四为弟,从此二人的关系便更加密切了。

张三18岁的时候,迫于生计,跟随父亲到天津做绸缎生意,因当时兵荒马乱,一年下来,不但没挣到钱,反而把带去的本钱都赔了进去。父子俩无奈,只好等待来年。

年关到了,张三回家探亲,顺便筹集点本钱,可他亲戚朋友转了个遍,也没筹到几个钱。

眼看到了大年三十,人家都准备过年了,张三却是心烦意乱,忽然想到了河对岸的李四兄弟,便想:“我和李四兄弟也有好长时间没见面了,虽然生意上夸了本,可朋友不能忘啊,我回家一次不容易,趁这个机会我也该去看看他啊!”

张三和家人打了个招呼拔腿就往桓台村跑去,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他刚到村南柏寝台前,说来也巧,李四就蹲在台边,见张三来了,急忙

迎上前去说:“哥,可把你盼来了。走走走,回家喝酒去!”李四拉着张三的手说笑着,爬上高台,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小院,张三环视一下四周,发现院子虽小,却十分清静,完全没有其他人家除夕夜那种热闹场面。李四一边招呼张三坐下,一边说:“哥,这些年了,我也没告诉你,我家就我一个人,父母早就不在了,这倒也清静,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我这儿平时也难得有人来,今晚,我们兄弟好好喝一杯,叙叙旧!”

李四边说边从里屋拿出几碟早就准备好的小菜,摆到桌上,然后又从床底下拿出一坛老酒。

张三这几日心里一直不痛快,现在见自己的兄弟这样热情,不觉泪都流出来了。想想以前父亲生意红火时,那些“亲朋好友”三天两头到自己家窜门,开口吃,伸手拿,自家人从没在乎过。自己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像接财神一样。可如今悖运当头,生意也是江河日下,那些亲朋好友避他就像避瘟神一样,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今见李四不但没有嫌弃他,还对自己如此亲热,不觉泪水涌了出来。

李四便问:“哥,什么事叫你伤心啊?”

张三见到李四就像遇到了亲人,见李四问,就把自己如何做生意陪了本,如何筹集本钱吃闭门羹的事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

李四听罢,安慰道:“哥,做生意陪了钱是很正常的,别太放在心上,筹集本钱的事咱明天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今晚我们兄弟久别重逢,好好喝几杯,来个一醉方休!”

张三也没客气,端起酒杯和李四喝了起来。久别知已千杯少,二人你来我往,不知不觉两坛酒下了脏。三更天过去了,兄弟两个早已神志模糊,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天刚蒙蒙亮,隐隐约约的鞭炮声把张三从美梦中惊醒,他睁开眼见李四就站在他的床头。还没等他开口李四便说:“哥,睡得可好啊?”

“哼,真不好意思,给兄弟添了这么多麻烦,不瞒兄弟你说,这是我一年来睡得最香最美的一觉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你还要回家拜年呢,我就不留你了。我孤身一人,也没什么好送你的,年前我生了一盆豆芽,自己也吃不了,你就带上点,也算是我孝敬老人的一点心意吧。”李四接着说。

李从里屋端出一盆豆芽,豆瓣黄黄的,带着一寸多长的白芽,甚是可爱。李四又拿来一个包袱,从盆中抓了两把豆芽包进了包袱。然后递给张三说:“哥,你走吧,你的家人还在等你回去过年呢!记住,路上要小心,不要打开包袱,要不……冻了就不好吃了。”

李四把张三送出家门,走下高台,两人依依不舍地分手了。这时张三才意识到天还没亮,他回头看看高台,上面除了几座庙宇什么也看不到了。再看李四,早已不知去向。

张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赶回了家。此时正是五更天,家人见张三回来了,非常高兴,忙问长问短。母亲心疼地说:“昨天你说去桓台李四家,半夜都不回来,你爹到桓台村找了个遍也没找到你,我们还以为你出事了呢!”

张三也觉得事情有些蹊跷,急忙拿出李四给他的包袱,打开一看,吃了一惊,这哪里是什么豆芽菜,分明是一包金钉啊。大家看着这黄灿灿的金钉,惊得目瞪口呆。父亲自言自语地说:“孩啊,莫非你碰上神仙了?”

这时张三全家人不信也得信了,急忙跑到天井里,朝柏寝台的方向恭恭敬敬地磕了3个头,感谢台上神仙相助。

从此以后,张三和他的父亲就用这些金钉做本钱,回到天津,东山再起,经营的“张记绸缎庄”红红火火,并陆续开了十几个分号,也都生意兴隆。

张三和他的后人并没有忘记李四,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他们都到台上烧香、送钱,感谢恩人相助。直到现在也没有间断。

(作者:荣子录)

祈雨

自从海水离开桓台东退100里后,这一带就经常干旱少雨,当地老百姓只有靠天吃饭。幸好这儿有个和老天说话的地方,那就是登上桓台,摆上筵席,乞求老天来点雨水,只要心诚,雨水定会接踵而来,所以当地老百姓称大桓台为“神台”、“仙台”。

不知什么时候在台上的东南角多了几个黑色瓷碗,碗底里面平时总是湿漉漉的,并时常有水珠出现,留意的人们已注意:只要这碗底有水珠,这一年定会是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也就是说台上神仙们有喝的,台下老百姓就有吃的。

这一年夏天,天气热得出奇,台上的碗底也出现了干燥,果真天旱无雨,老百姓心急如焚,心里总盼着碗底有水珠,老天来点雨水,以缓解旱情,就在这时当地大营村有个叫王憨的青年,有三十多岁,平时吊儿郎当,最不相信台上的一切,自语道:“你们不就是想叫碗里有水吗,这好办!”他跑上“仙台”向碗里尿了一泡尿,这下可惹怒了神主,对包括雨仙在内的众仙们说:“今年这地方,就不要再给雨水了”。果然,转眼到了九月份,一滴雨未下,老百姓眼看一年的收成化为乌有,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再来祈雨,老百姓抬着龙王神像,带上三牲等祭礼,来到台上,王憨也在其中。这一年天虽无雨,但台上的“棘子棵”(荆棘)长得却比往年更加茂盛,九月以后,棘子叶开始脱落,棘子开始裸露出来,远远望去威严、阴森、可怕,让人望而却步。王憨抬神像累得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开始发起牢骚:“妈的,活人抬泥胎,这为哪一般……..”话音未落神胎发怒了,突然倒向大台大殿,王憨被撞向“棘子棵”,只见王憨似是迷失方向,在“棘子棵”里东倒西歪个不停,身体被棘子刺得象用刀子割,鲜血直流。其他人见势不好,众跪向大殿,齐声祈告:“神仙息怒,大发慈悲,原谅无知……..”这时,有一年长者跑向大台东南角,双手捧起被青年尿过尿的碗,用自己新卖的擦汗用的白毛巾,把碗擦得里外干干净净,又小心放到原处。神主见长者心诚,老百姓求情心切,王憨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对众仙们说:“饶他这一次,就给点雨水吧”。

老百姓退下台来,回到家不到三天,天上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接着倾盆大雨下了半个时辰,这一年庄稼虽长得不好,但也够填饱肚子。

王憨发现台上一些事情果真很灵,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作者:李秀亭)

狩猎人

1943年,柏寝台上的建筑毁于战火.从此,高台荒芜,上面渐渐长满了杂草,布满了荆棘。虽然人迹罕至,却成了小动物们的乐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里住进了野兔、野狸、貔子、獾、黄鼬等。它们和睦相处,生活得很平静。

1947年,台上安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桓台村有一个猎人,姓张名利丰,因玩得一手好猎枪,人送外号“猎人张”。

猎人张对家务、农活从来不感兴趣,整天扛着猎枪到处游荡,今天打只麻雀,明日弄只兔子,有时在河边打几条鱼,日子过得挺舒坦。有时吃不了的猎物分给左邻右舍,在村里的人缘还不错。有一天猎人张打猎回来,路过柏寝台,突然发现一只野兔跑向了台上,他急忙去追,追着追着,就见这只野兔跳进了一眼枯井里,他来到枯井旁,看了一下,这只枯井有一人来深,下面挺大,猎人张就跳下去朝四下里一望,四周全是兔子洞,他用猎枪捅了捅,想试试洞的深浅,可怎么捅也捅不到底。无奈,他只好爬出洞,再作其它打算。这时,他感到两腿火辣辣的疼,猎人张低头一看,坏了,刚才只顾追兔子,没注意台上的棘子棵,自己的裤子被棘子棵划破了,腿上划出了一道道血口,正在流血呢。

这次台上打猎,使猎人张吃够了苦头,可是猎人总有猎人的办法。第二天,他到朋友家借来了三支地炮,趁晚上安放在了台的东南角,然后哉游哉地回家去了,只等炮声一响,出来拣拾猎物。可是,他等啊,等啊,就是听不见炮声,天渐渐亮了,折腾了一宿的猎人张迫不急待地跑向柏寝台。他走到放地炮的地方,一看傻眼了,三支地炮全没了。猎人张就寻思:“我下地炮时已经很晚了,没有知道的呀,怎么就没了呢?”

又到了晚上,猎人张又弄来三只地炮,下到了台的东南角。这回有了上次的教训,他不再回家等炮响了。他拿了一个凳子,拿了件棉衣坐在台的下面。他等啊,等啊,可地炮就是不响,三更天了,他再也没了耐性,就跑到台上看个究竟。这一看又让他吃了一惊,三支地炮全不翼而飞。“妈的,真是活见鬼了。”猎人张对这两天来的事百思有得其解。没办法,他只好悻悻地回到了家。天亮了,猎人张一大早又来到柏寝台,

想找到丢失地炮的答案。这时,从台上走来一位老者,老者年龄在60岁左右,背微微有点驼,见猎人张来了,就问:“小伙子,这么早来这里有事啊?”

猎人张见有人问,就说:“实不相瞒,这两天晚上,我在这里下了几支地炮,想打个兔子什么的,可是兔子没打着,地炮却不见了,真是倒霉。”老人像是早就知道了似的说:“别找了,地炮就在西北角呢,快看看去吧!”猎人张将信将疑,他从台下的小道绕到台的西北角,爬到台上,果然发现6支地炮整整齐齐地摆在那儿,并且全都合上了保险。

猎人张提起地炮,回到原来的地方,问老者:“我的地炮好好的,怎么会跑到那儿去了呢?”老者不慌不忙地说:“台上的万物都是台神的臣民,你要猎杀他的臣民,他怎么会同意呢?台神念你还算本分,只是没收了你的地炮,对你不再追加惩罚,如果你再犯,结果就不是这样了,你还是好自为之吧!”老者说完飘然而去。

几天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的猎人张有所感悟,又经老者这么一说,他彻底觉省了。回家后,他把地炮送还朋友,把猎枪高高地挂到了墙上,从此金盆洗手,不再打猎了。听村里人讲,猎人张后来不但学会了种庄稼,还在家里养起了家兔,不久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养兔大王。

(作者:荣子录)

小隔

很久以前,桓台村有一位姑娘,父母给她取名小隔(音gei,广饶方言),希望下一个能生个男孩。果真如父母所愿,没出三年小隔有了两个弟弟。两个弟弟的降临,给小隔全家带来了希望和欢乐,可是对小隔来说,却是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负担。因为父母要给人扛活,挣钱糊口,小隔还不到5岁就不得不担负起照看着两个弟弟重担,有时两个弟弟磕着碰着,她这一顿巴掌是免不了的。家里有点好吃的,总是两个弟弟分着吃,却没有她的份。缺少了父母的疼爱,小隔渐渐地变得孤僻,不爱说话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隔14岁的时候,她的同龄人和自己的弟弟都进了学堂,由于家境贫困,自己又是女孩,只好在家帮父母做些家务,照顾弟弟们的生活。看着弟弟们和自己以前的小伙伴们背着书包上学、放学她羡慕的不得了。时常一个人偷偷地跑去学堂在学堂的后面听先生讲课,听小伙伴们朗朗地读书声。

一天,小隔忙完了家里的事,照样来到学堂。这一次,她没有去听先生讲课,她发现学校前面的台(村里人把柏寝台简称作台)上人头攒动,非常热闹,出于好奇就跑了过去。小隔来到台上,远远地就见上面搭了一个戏台,有人在上面咿咿呀呀地唱戏呢,这是小隔第一次看戏,她觉得挺好玩的,就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起初还站在那儿,可一会就累了,她便找了一棵歪脖儿树,靠到了树上。小隔边看边摸仿着戏里的唱腔和动作,学得津津有味。村里人看到小隔自己一个人靠着一棵歪脖树两只手比比划划,嘴里嘟嘟囔囊,还以为她病了,就去问她:“小隔,你怎么了,一个人在这儿比比划划,咋咋呼呼的?”

小隔见有人问她就用手一指前面的戏台说:“前面正在唱大戏哩,你们看不见吗?”

来人顺小隔手指的方向望去,却什么也没看到,问:“你看到什么了?不是见鬼了吧?”

小隔一听急了:“什么呀?这不正在唱着吗!”说着又比划起来。

一连三天,小隔天天来看“戏”,村里人都以为她得了病,也就不再

去理会。她的父母怕她出事就把她关在家里再也不让她出来了。

此时,村里有一个叫秦方瑶的人,天天推着木轮车到乐安南部送生粪。这一天他推着生粪走到颜徐店,有人就问他:“你们桓台村唱大戏,你不呆在家里看戏,还跑出来干什么?”

秦方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没有啊,我出来时什么也没看到。”

“那就不对了,几天前有3辆三驾马车拉着行头到你们村去,说是唱大戏的,要唱一集呢(5天)。”那人解释说。

秦方瑶送下生粪,急急忙忙赶回家,村里什么动静也没有,问村里的人,都说没有来过唱戏的。秦方瑶好生纳闷,心想:“难道是谣传?”这时村里传来小隔不见了的消息,秦方瑶立马赶到小隔家,小隔的父母正在生气呢,见方瑶来了就把这几天来的事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原来小隔看戏的事被父母知道后,父母以为小隔得了神经病,就把她关了起来。哪知小隔不但没有安静下来,反而“病”得更厉害了,整天不吃不喝,两手比比划划,嘴里嘟嘟囔囔。还嚷着要去学戏。父母以为她中了邪,找来神婆为她医治,可就是不见好。无奈只好听天由命。昨天晚上一不留神,人就不见了,全家人找遍全村也没见着人影。从此,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小隔,人们说她是天宫的戏子,被招回天宫给玉帝唱戏去了。

后来,又有人说,几年后小隔艺成归来,嫁给了花官乡来家村一个唱小曲的姓于的人家,小隔在村里成立了一个戏班,把自己平生所学都教给了这个戏班,后又把自己所学和丈夫唱的小曲不断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地方剧种——扽腔。他们经常在县内和寿光、益都演出,观众场场爆满。扽腔成为广饶县地方剧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荣子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