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业生态工程篇教案

林业生态工程篇教案

林业生态工程篇教案
林业生态工程篇教案

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概论

一课程概述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专业课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是水土保持、林学、生态、环境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或选修的重要课程。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专业教学的一门骨干专业课,在8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不断吸收新的理论与技术到90年代中期完善形成体系。它以现代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培育理论为基础,在原“水土保持林学”、“防护林学”、“农林复合经营”、“森林培育学”、“生态工程学”及“生态学”等课程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大部份:防护林学基础、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评价,同时配合有一周的教学实习和半周的课程设计。通过课堂讲授、野外实习与课程设计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实践与实际动手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达到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独立开展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材由林业生态工程学课本、学习指导、实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几部分组成,形成了较完整教材体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概况,防护林营造技术措施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工程规划与设计技术等几个方面: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特点、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教学方法。

生态系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生态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防护林学理论。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

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

等困难立地造林技术。

林业生态工程评价的基本原则;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社会效益评价方法;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制定与评价方法。

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分析与生态系统诊断方法;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与指导思想;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步骤;规划设计报告编写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特点

林业生态工程学的教学内容既涉及到理论表述也涉及到形象直观教学,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多年的资料积累与相关资料的收集,已经制作了一套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在2000年即开始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积累了较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经验。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更新、充实,吸收本学科最新成果,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开阔了思路,了解了本学科的发展脉络与前沿的发展动态。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逐步建立了本课程的习题库及自学辅导材料,现正在编写本课程学习指导书。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与多年的教学实践,本课程探索出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外业的调查、观测实习及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的实际规划设计的相互配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本课程的精髓,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

基础。本课程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习方式

本课程的学习包括课堂讲授、外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几个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讲授环节要求在规定的学时分配条件下,本着难点与重点并重的原则,使学生掌握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本课程的内容很丰富,涉及面较宽,讲授过程不要面面俱到,要少而精,重点讲透,难点降清。要尽量使用录像、幻灯、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形象直观以便学生能深刻理解所讲授的内容。

教学实习是一个培训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观测、试验、结果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具体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是理论与技术实践相联系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规划设计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配合课程内容,分专题逐步指导学生完成。

第一节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与作用

一, 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1,林业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扩展

林业(forest):培育,经营,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的事业.它是提供木材和多种林产品的生产事业,又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工程.

2,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环境:整个生物群落所在地段的,影响其发展的全部无机因子的有机因素的总和.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有机体.

工程:指人类在自然科学原理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发展形成包括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一系列可操作,能实现的技术科学的总称.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一门着眼于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技术.它根据生态控制论原理去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在系统范围内获取最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3,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的特点:

(1)经营对象不同;

(2)关注对象的结构与功能不同;

(3)经营目的不同;

(4)采用的综合技术措施不同.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类型

1,主要内容

生物群落建造工程

◆环境改良

◆食物链工程

2,林业生态工程的类型

(1)生态保护型林业生态工程;

(2)生态防护型林业生态工程;

(3)生态经济型林业生态工程;

(4)环境改良型林业生态工程.(9大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建造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优质,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生物群落建造工程

②环境改良工程

③食物链工程

在农田,湿地,森林和草原四大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

第二节生态环境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

一, 生态环境的概念

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1,自然环境先天脆弱

2,水土流失严重

3,荒漠化扩大

4,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5,森林覆盖率低

6,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

7,气温呈上升趋势

三,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

⑴水土保持的作用,即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

⑵防止荒漠化和沙漠化的扩大

⑶森林缓解水资源危机:

★森林是绿色水库,可贮藏大量降水,增加有效水资源.

★森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维护江河湖库的蓄积能力等.

★森林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

⑷森林改善大气质量:

★森林能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森林是大气中主要的氧源.

★森林可以减少臭氧层的损耗.

★森林可以净化空气.

⑸林业生态工程可保护生物多样性.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森林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破坏则使物种和遗

传资源失去了保障,导致多样性锐减.

★对生态群落,种群多样性的影响:是植物,动物种群多样性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

★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提供物种多样化的生境为物种进化和产生新种提供基础.

★对其它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环境恶化影响农田,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

⑹减少噪声污染

⑺林业生态工程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是生物能源的主体

四,我国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原因和重要性.

1,原因:

⑴长期对森林的过度樵采,使森林植被大量减少;

⑵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人为破坏,导致保持水土能力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⑶水库,河道损失调蓄能力;洪,旱,泥石流灾害频繁;

⑷阻碍和制约着流域经济建设的发展.

2,重要性:

⑴减少水土流失;

⑵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⑶改善生态环境;

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⑸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

2,生态环境脆弱带:在生态系统中,凡处于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的空间域.

3,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并改变资源,基质的可利用性,或物理环境的任何时间上相对不连续的事件.(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4,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朝着某个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

5,可持续发展:指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来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称为可持续发展.

6,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7,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力.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8,水土保持林:指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而营造的防护林.

9,水源涵养林:在源头地区,以调节坡面径流,防止土壤侵蚀,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10,农田防护林:指在有农田的地方,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牲畜繁育的环境;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并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木材而营造的防护林.

11,河岸防护林:减少流水对河岸地表的侵蚀,固定堤岸的护滩,护岸林. 12,防护林体系:指在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单元)或一个流域,水系,山脉范围内,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山,水,田,林,路,渠以及牧场等基本建设固定设施,根据影响当地生产生活的主要灾害特点,所规划营造的以防护林为主体的和与其它林种相结合的总体. 二,基本理论

1,干扰: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由于生态演替的作用,生态系统可以从自然和人为干扰所造成的破坏中得到恢复.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通过自然恢复过程和人的帮助和自然恢复过程2种途径得到恢复.通过人类的科学参与,一些生态系统可以加速恢复.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可由5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决定:

◆资源的承载能力

◆区域的生产能力

◆环境的缓冲能力

◆进程的稳定能力

◆管理的调节能力

◆环境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和区域性

◆变动性和稳定性

◆资源性与价值性

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

◆规划经营措施;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挖水平沟,坡改梯等)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等高耕作,间作套种)

◆水土保持法律措施.

5,试述当前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趋势.

⑴从形式设计走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科学设计;

⑵从营造单一的防护林种走向建设多林种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⑶从只注重生态效益走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

⑷从单一的乔木树种造林走向乔一灌一草相结合;

⑸从单一层次的乔木纯林走向多树种多层次的混交林;

⑹从单一发展林业走向农,林,牧相结合,综合治理,协调发展.

第三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域调查与分析

第四章林业生态工程的技术措施

第一节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

一。林草措施

1. 改良与保护

2. 造林种草

二.农业措施

三.工程措施

第二节自然资源综合利用

一.生物资源利用方式

1.植物资源

2.动物和微生物资源

二.能源利用方式

1.太阳能资源

2.风能资源

3.水能资源

4.生物质能

5.地热能

三.旅游资源利用方式

1.旅游资源类型

2.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开发利用项目

第三节农林复合经营技术一.农林复合经营的概术

1.概念

2.特点

3.发展历程

二.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类型

1.林(果)—农复合经营

2.林—牧(渔)复合经营

3.林(果)-农-牧(渔)复合经营

4.特种农林经营

三.农林复合经营的设计

(一)。标准

(二)。设计结构

1.物种选择及配置

2.空间结构

3.时间结构

第五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系统建设模式

根据工程实施地的具体立地条件林业生态工程的系统建设模式分为:山丘区,平原区,沿海区,风沙区和城市工矿区劣地林业生态工程四种。

第一节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中国属多山国家,包括山地,丘陵区和山丘占多数的高原在内,总面积达68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6%,其中,耕地占40%,森林面积占90%,木材蓄积占84%,经济林木和林特产品几乎全部生产在山区,此外,山区还蕴藏大量的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然而,由于大部分山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长期以来对山区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土地退化,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因此,维护山区生态环境,综合开发山丘区,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中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山丘区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技术措施

(一).林草措施

1.水保林和水涵林的培育措施:

树种选择:根深,冠大,枯落物多,根孽性强

模式类型:混交造林

混交技术:类型,方法,比例,配置

营造技术:营造方法,整地,造林密度

2.防护林林带的培育

①.概念

林带:由数行林木组成,具有一定长度并对某项生产或设施

起防护作用的人工林

主林带:与害风方向垂直的林带

副林带:与主林带方向垂直的林带

基干林带:行数较多,起骨干作用的林带

林网:主副林带包围的范围

② . 林带结构类型

通风结构:

疏透结构:

紧密结构:

③.林带的配置:

树种选择:

林带宽度:

林带高度:

林带密度:

林带断面:

(二)。工程措施

1.坡面治理工程

坡面防治工程: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留沟,沟头防护工程

梯田:依断面形式:台阶式梯田,波浪式梯田

2.沟道治理工程

沟床固定工程:谷坊,拦沙坝,淤地坝,护岸工程:(护坡护

基)

山洪排导工程:排导沟,沉沙场

3.蓄水用水工程

雨水集流利用:

小型水库:拦水坝,溢洪道,放水建筑物

二.山丘区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的配置

配置方式:立体配置,水平配置

1.坡面水保工程的配置:

总的原则:沿等高线布设,淤径流中线垂直,蓄水保墒乔

灌草相结合

按地形与土地利用现状分为:

坡面荒地:立地条件差,

坡耕地:立地条件好,退耕还林

塬面:

沟谷川台地:

2.沟壑水保工程的配置

3.河道,库岸工程的配置

三.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的配置典型

1.黄土高原区

2.东北低山丘陵区

3.北方山地丘陵区

4.南方山地丘陵区

5.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区

6.云贵高原区

第二节平原,沿海与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一.平原区农田防护林

1.平原区自然灾害:沙尘暴,干热风,风灾,低温冷害2.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3.配置技术

二.沿海防护林

1.海岸类型

2.自然灾害

3.配置技术P74 依海岸类型不同而异

三.风沙区防护林

(一).我国沙漠,沙地概况

1.分布

2.自然特点

(二).治沙措施

1.植物固沙措施:

①.封沙育林育草

②.造林固沙要点

2.工程固沙措施

①.机械沙障

②.化学固沙

3.防沙固沙典型模式

①.生态经济圈

②.绿洲农田林网

③.流动沙丘造林固沙

④.防风阻沙林带

⑤.沙漠沙源锁边林带

第三节城市与工矿区劣地林业生态工程

一.劣地及类型

劣地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导致的严重退化,甚至丧失生产力的土地。如采石场,采沙场,矸石山,采矿残坑,建筑场地,垃圾碓置场,公路铁路的高陡边坡等。我国在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上,常将其列为暂难利用土地。劣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一般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同,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成功。其建设程序是:首先分析立地条件,找出限制林草生长的因子,然后采取措施进行改良并选择合适的树种,达到要求后再进行造林种草,同时在配置和种植技术上还应采取特殊政策。

劣地大体分为3类:

1.废石堆置地与贫瘠废弃地:

2.高陡边坡:

3.自然存在的劣地

二.废石堆置地与贫瘠废弃地的工程利用

1.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过程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

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复垦的目标是使其恢复到可

供利用的程度,而不必强调恢复到原来的用途或状态。土地复垦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根据复垦阶段或顺序可分为:

①工程复垦:采用工程设备和手段,对破坏土地进行回填,覆土,

挖垫,平整及综合利用,目的是建立有利于植物生长

的表层和生根层,为今后利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②生物复垦:是利用生物措施恢复土地肥力与生物生产能力的活

动,是工程复垦结束后所进行的工作。

复垦土壤改良方法主要有:酸碱中和法,绿肥法,微

生物法,施肥法,客土法

2.植被恢复

植物选择:依据类型不同,相应的选择

植物栽植:立地条件差,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

三.高陡边坡绿化

目前我国多在高速公路,铁路和山区城市中采用高陡边坡绿化,不仅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而且有很好的景观作用,其配置和种植方法主要有:

1.种植藤本植物

2.全部种草

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点

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 点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林业生态工程学重点 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解决什么生态环境问题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灾害频繁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丘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多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失去了天然蓄水和保持水土能力,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愈来愈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地形起伏、森林破坏,我国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形成重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3、荒漠化面积扩大 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我国属中高度缺水国之列,但在低限边缘,我国供水能力为5200亿m3,占总径流量的20%,既属于缺水国,水资源利用潜力又很大。 5、森林破坏严重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增加到%,但这远远不够(覆盖率低,林分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西部地区,这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重要根源。 6、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度占世界第8位。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 二、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内容、类型。 含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内容: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 发表时间:2018-03-24T11:42:10.1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作者:于满潮 [导读] 共同致力于打造一个和谐的舒适环境,为人们以后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这也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林场林下资源办公室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环境状况日益下滑,尤其是各种工程建设的施工以及各种工厂的生产制造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和污染,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就被人们提了出来。其中林业工程的发展建设尤为关键,其生态性能否保存和发展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使得环境遭到严重影响,不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所以就需要有关人员加强举措,对于林业工程建设方面要注重保护,使得能够可持续发展,这样才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化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化;林业工程建设;发展对策 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与上升,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冲突使得生态化遭到破坏,所以现在人们的目光就聚焦到了林业工程的建设上。生态化是必然要求,为营造一个合理舒适的生存环境,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必须加快,但是实际在建设环节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有关人员进行综合的考量,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为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及对策,这样才有利于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林业建设可以促进地方生态平衡发展,缓解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对生态林发展区域进行建设时,要考虑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结合地方环境气候特征来开展,如果在林区设计规划期间,发现不利于树木生长的因素时,可以进行人工改造,形成森林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效益协调一致原则 生态林是以促进生态平衡发展为目的建设的,属于公益性,但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收益,以林养林,才能够促进生态林区长期稳定发展。公益性以经济性之间应当处于相互促进关系,保持一致的目标原则,林区发展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也要做到前期规划,这样才能够高效的规避风险,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3、生态工程技术配套原则 生态系统中,森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资源,因此在对生态林业工程进行建设时,要考虑是否存在影响周边环境平衡的因素,对其进行优化处理。林区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形成生态体系,森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会因此而增大。 二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现存问题分析 1 林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现象 我国的林业工程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林业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就是一方面的体现。林业工程中最具有价值的就是树木这种资源,但是无良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顾生态环境的影响,就对此资源大肆利用,使得林木遭到大范围的砍伐。不仅如此,林地资源的开发也在某些企业的计划之内,这使得林地的资源岌岌可危,面临被灭的危险,很有可能成为一片荒地,土壤也变成废土,进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和影响。这使得林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激烈。 2 生态林业建设和市场发育滞后现象 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淡薄,环境保护所投入的费用及自然资源退化的情况都没有在国民经济建立物质和资源的平衡体系,在发展经济时,往往忽略了自然资源的变化。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还没有建立有关林业方面的市场经济体制,基本上还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导致林业市场发展出现滞后现象。另外,我国集体林业区的经营模式仍旧采用的是统购统销的模式,致使无法达到育林人的利益,打消了他们对林区管理的积极性。 3 法制观念薄弱 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在各行各业以及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能对人们和企业的行为加以约束,是有力量的现代化武器。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今天,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作用和影响。但是随着林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加快,林业管理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为现在的林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在林业的管理上有很大的疏漏,尤其是在执法环节中,容易出现执行力不强,违规违纪频出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增加了阻碍。所以法制观念的薄弱也是其建设中的一大问题,需要有关人员加以重视。 三如何更好地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问题的探究 1 兼顾集体与个人双重利益,加强政策落实和引导 在现代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的一些环节势必会多多少少地牵涉到部分地区政府或是个人的利益,这样就会给工程建设的进展带来一定的阻力。如: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林业工程建设方案,以及相关的灾害地植被恢复、农林复合、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工作等。所以,在进行现代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并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以便提高当地政府部门和个人参与林业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2 提高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意义的认识 为了能在有限的林区提高产材率,实现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利用,以往的林地培育和技术管理会注重木本植物的种间和种内关系、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林区的结构功能,并且部分人对林区的经营管理还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建设林区就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只有用材林才是林,其它的植被、树种的功能往往被忽视。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宣传现代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细致区分传统林业与现代化生态林业的概念,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林业建设所存在的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现代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 3 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规范化 法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林业工程建设上也是如此,因此,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这也是推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各个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各级政府都应该加以重视,对于林业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完善,根据具体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规定,使其能够推进林业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在工作实践中,各级政府可将建设现代生态林业的成效纳入领导的工

林业生态工程篇教案

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概论 一课程概述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专业课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是水土保持、林学、生态、环境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或选修的重要课程。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专业教学的一门骨干专业课,在8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不断吸收新的理论与技术到90年代中期完善形成体系。它以现代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培育理论为基础,在原“水土保持林学”、“防护林学”、“农林复合经营”、“森林培育学”、“生态工程学”及“生态学”等课程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大部份:防护林学基础、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评价,同时配合有一周的教学实习和半周的课程设计。通过课堂讲授、野外实习与课程设计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实践与实际动手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达到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独立开展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材由林业生态工程学课本、学习指导、实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几部分组成,形成了较完整教材体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概况,防护林营造技术措施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综合效益

林业生态工程学实习报告福建农林大学

林业生态工程学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年级: 指导老师: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一、实习目的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一门骨干专业课,通过实习有利于我们更充分更系统的、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各个环节,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相关课程和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社会生产实践。林业生态工程,就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的某一区域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优质、高效、稳定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此次林业生态工程实习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山区林业生态工程营建技术及管理的基本技能,实习内容包括防护林造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评价;困难立地条件下防护林人工造林的关键技术,包括树种选择、苗木培育、整地、栽植及幼林抚育管理等技术;防护林封山育林技术,包括封育地段选择、封育类型划分、封育方式及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技术。通过此次实习,让我们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通过所学理论知识与野外调查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是团队合作,也锻炼了我们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 福建省平潭县等地 三、实习时间 2017年6月6日-2017年6月9日 四、实习内容 对平潭防护林的现状、布局、建设、发展方向进行调查 对平潭防护林的规划进行评价等。 五、调查结果分析 1、平潭防护林现状 从20 世纪70 ~80 年代开始,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民众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在海岛各种地段营造起防风固沙林,通过防护屏障的作用,有力减轻了风沙对当地居民的不利影响,海岛的居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但由于自然衰老和常年风沙袭击,过去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处于退化状态,生态防护作用日趋减弱,风沙对海岛的影响逐渐恢复,为构建生态良好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必须加快海岛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经济概念与原则.pdf

1林业生态工程以及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实施对象是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系统,它是基于自然界法则的生态系统,和天然森林生态系统有一定差异,它属于经营集约,投入的劳动较对,还与一些食用菌种植以及生物法的污水处理差异很大。而生态工程,主要实践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其产生是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的,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是信息论以及系统论等现代化的生态学和基础理论发展所产生的一种理论,它会受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社会问题所影响。 2生态经济的概念 它会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并会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通过这种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能使林业生态工程中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都能得以体现。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生态功能的商品机制以及生态机制,这两者都是人类劳动所产生的,也是生产社会中的实用价值,生态机制产生的价值,这种载体为生态价值;而商品机制所产生的价值,这种载体为商品价值。人工林所产生的自然环境、资源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都是在林业生态工程价值当中的,其中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量都是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生态系统价值在组建的过程中就缺乏一定的平均机制,而且所有的人工林生态经济系统都有所不同,在定义其价值量的时候还是要依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来定,主要还是根据劳动时间来定,并不是社会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系统价值以及使用价值是由林业生态工程来来体现的,这不光表现在自然环境和资源上,还会表现在自然的环境和价值中,也直接体现在生态经济系统上。其中,使用价值一般都表现在林产品和林木等一些产品上,这些都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能起到改善土壤、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以及防风沙等实用的使用价值,是企业生态产品不能替代的。而林业生态工程在实施的时候,林产品的生态能力和产出价值都是要耗费人工劳动的,这样才能形成林业生态工程特有的生态经济效益。在这其中不光有经济效益产生,还会有一定的生态规律,这也能产生经济效益,但其要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 3生态经济的原则 3.1整体性原则 在整个林业生态系统中,其设计对象和规划对象都是人工林业生态经济系统。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是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并促进其长期和短期效益的统一性原则。通常的情况下,生态效益都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如果这两者之间有矛盾,要从各个两面入手,并考虑林地的具体情况,再重新调配投入的程度,使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并调整林种的种植结构,使营林水平有所提升。 3.2适应性原则 受到我国固有土地面积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林业生态体制比较完善,生态经济发展也比较快。但是各地气候差异比较大,在林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林业生态模式和类型,依据地理形貌划分主要有山区人工林、平原人工林等类型;依据林种划分主要有经济林、用材林、特种林以及防护林等类型;还有很多类型,这里不一一例举。林业生态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当地林区的情况,看适合什么样的林种,以选取相应的种植类型,要是在沿海地区修建防护林,地域属于亚热带或者暖温带气候,自然植被的分属就应该是落叶林区,而在东北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枫树、红松、以及桦树等种类,南方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马尾松、冷杉等种类的树种。林区的条件主要是选择种植树种的因素,不光要考虑到气候的情况,还要考虑到水分和肥力的情况,不能片面去选择树种种植类型。 3.3层次性原则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个多层次、多尺度的工程序列体系,从横向角度看,可包括农户林、林场、农田林、区域以及国家各个网络层次,有小到“庭院经营型”林业生态工程,大至诸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纵向角度看,其层次结构是复杂的。因而应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产生各种层次水平的生态经济效益。 3.4动态性原则 基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原理,利用环境建设工程来保证生物群落的建造;反之,利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促使系统生产力不断提高,从而林业生态工程能加速或缓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演替,使生态经济效益逐步得到再现。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系统进行动态跟踪调整。 3.5最优性原则 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考虑影响人工林生态经济系统的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等生态因子和经济投入、经济管理以及经济政策等经济因素,调控、设计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系统,从而使生物生产力最高,产生最佳生态经济效益。3.6实用性原则林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与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具较大差异。在设计实施之前,人类就注重实用性,确定了明确的社会经济目标,进行人工干预,使产生的生态效益遵循自然法则,经济效益具有社会实用性。林业生态工程又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它的一切技术方案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在我国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建设防护林工程,采用国家、集体、个人共同集资造林方法,运用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林片、网、带相配置,适地适树的多种林木相并重,防护与生态经济效益相统一。因此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立在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原则。实用性还表现在灵活经营方面。由于自然森林生长周期长,人类对自然森林生态系

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提 要 通过分析研究世界各国的森林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中国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状况,运用软系统方法 (ssm)、综合集成法(sim)、定性中的广义归纳法和系统工程 (se) 的知识,针对森林系统及其效益评价系统均为软系统,形成了软系统综合集成法 (ssmii),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软件支撑,利用专家知识库和实测数据库,建立了生态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软系统 综合集成法(ssmii) 权重 分 类 中图法 f326.24 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而环境十分脆弱的情况下,防护林体系对环境的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已广泛成为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且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均在探索以其指导林业生产活动。对于森林可持续发展应明确其目标,并提出衡量它的标准与指标,以及度量、测定各项指标的方法,然后才能对森林类型,森林类型组合后对一个森林集水区、一个林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森林经营现状和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作出恰当的评估,继而才能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手段,取得林业经济政策、法规和社会经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支持。然而,评价森林,尤其是防护林体系的综合效益在我国乃至世界均属一项探索工作,为此就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客观、简捷、实用,又能得到政府官员、林学、生态、环境等专家和公众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研究采取“共同建构”方法。目前,世界上正处于森林可持续发展标准与指标的研制高潮,而对其实验性实施只处于试点阶段。 1 国内外森林效益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的研制进展 [1~7] 自从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对森林持续利用的标准与指标体系已展开了国际性广泛的研讨和协调行动,一些国家制定了国家级标准与指标,少数国家开展了示范区的实验性研究。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森林经营指标与标准有:①蒙特利尔行动纲要(温带与北方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提出了 63 个指标;②亚马逊行动(amaironia process),分 3 个方面,即国家水平的 41 个指标,经营单位水平的 23 个指标,为全球服务水平的 7 个指标;③赫尔辛基行动,提出了 28 个指标;④国际热带木材组织 (itto) 指标,分两方面,即国际水平的指标 27 个;森林经营单位水平的指标 23 个。另外还有森林政府间工作组 (iwcf)、印度一英联邦活动、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森林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委员会 (wsfsd)、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 在 1994 年 12 月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国际对话,有世界各国 50 余名代表参加,发表了相应文件,还组织了在加拿大、印尼、巴西和非洲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实施示范。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森林效益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研究才起步。仅对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2012-2013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2010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院:水利学院 学号: 学生成绩:

目录 1引言‥‥‥‥‥‥‥‥‥‥‥‥‥‥‥‥‥‥‥‥‥‥‥‥‥‥‥‥‥‥‥‥ 2项目区概况‥‥‥‥‥‥‥‥‥‥‥‥‥‥‥‥‥‥‥‥‥‥‥‥‥‥‥‥ 2.1地理位置‥‥‥‥‥‥‥‥‥‥‥‥‥‥‥‥‥‥‥‥‥‥‥‥‥‥‥‥‥ 2.2项目区自然状况‥‥‥‥‥‥‥‥‥‥‥‥‥‥‥‥‥‥‥‥‥‥‥‥‥ 2.2.1植物 2.2.2土壤 2.2.3气候 2.2.4地貌 2.2.5地质 2.3社会经济状况‥‥‥‥‥‥‥‥‥‥‥‥‥‥‥‥‥‥‥‥‥‥‥‥‥‥‥ 2.3.1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 2.3.2工业生产情况 2.4土地利用状况‥‥‥‥‥‥‥‥‥‥‥‥‥‥‥‥‥‥‥‥‥‥‥‥‥‥‥‥‥2.5水土流失状况‥‥‥‥‥‥‥‥‥‥‥‥‥‥‥‥‥‥‥‥‥‥‥‥‥‥‥‥‥3设计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腰堡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设计‥‥‥‥‥‥‥‥‥‥‥‥‥‥‥‥‥‥4.1立地类型划分‥‥‥‥‥‥‥‥‥‥‥‥‥‥‥‥‥‥‥‥‥‥‥‥‥ 4.2林业生态工程布局‥‥‥‥‥‥‥‥‥‥‥‥‥‥‥‥‥‥‥‥‥‥‥‥‥‥5单项林业生态工程设计‥‥‥‥‥‥‥‥‥‥‥‥‥‥‥‥‥‥‥‥‥‥‥ 5.1坡面水土保持林‥‥‥‥‥‥‥‥‥‥‥‥‥‥‥‥‥‥‥‥‥‥‥‥‥‥‥5.2沟道水土保持林‥‥‥‥‥‥‥‥‥‥‥‥‥‥‥‥‥‥‥‥‥‥‥‥‥‥‥

6管理措施 6.1人工林抚育管理6.2工程管理 6.3 资金管理 6.4 信息管理 6.5 物资管理 7 效益分析 8进度安排

林业生态工程学知识讲解

林业生态工程学

课程概述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专业课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是水土保持、林学、生态、环境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或选修的重要课程。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专业教学的一门骨干专业课,在8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不断吸收新的理论与技术到90年代中期完善形成体系。它以现代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培育理论为基础,在原“水土保持林学”、“防护林学”、“农林复合经营”、“森林培育学”、“生态工程学”及“生态学”等课程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大部份:防护林学基础、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评价,同时配合有一周的教学实习和半周的课程设计。通过课堂讲授、野外实习与课程设计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实践与实际动手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达到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独立开展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材由林业生态工程学课本、学习指导、实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几部分组成,形成了较完整教材体系。 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概况,防护林营造技术措施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工程规划与设计技术等几个方面: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特点、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教学方法。 生态系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生态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防护林学理论。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 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困难立地造林技术。 林业生态工程评价的基本原则;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社会效益评价方法;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制定与评价方法。 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分析与生态系统诊断方法;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与指导思想;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步骤;规划设计报告编写及注意事项。 教学特点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题要优选稿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题 要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一章绪论1.根据森林经营的目地和特点,可以将森林分为几类? (1)防护林;(2)用材林;(3)经济林;(4)薪炭林;(5)特种用途林。 2.防护林体系? 在一定地域内,根据需要建立的多功能、多用途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根据防护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发展的特点,及对防护作用的要求,将有关林种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防护作用的有机结合体。3.林业生态工程? 根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4.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相比,有什么不同? 对象不同,着眼点不同,地点不同,目的不同 (1)对象不同:传统的以林地为对象;林业生态工程以在特定的,需要防护的地段上,设计、建造和调控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着眼点不同:传统的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以及临汾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林业生态工程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件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流。

(3)地点不同:传统的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林业生态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用地上采用综合措施。人们常说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即此意思。 (4)目的不同:传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5.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 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保护型、防护型、经济型),环境改良工程(城镇、工矿区、劣地),食物链工程(桑基鱼塘系统中的鱼、动物控制病虫害的动物) 6.根据地形地貌,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7.根据规模,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流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淮河太湖,辽河流域,珠江流域 区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沿海,太行山 跨区域的林业生态工程“三北”,平原,防沙治沙 8.我国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 9.林业生态工程的功能与效益?

(完整版)林业生态工程_复习资料

前面的红色字体为最近几年的真题 1、植被保护 2、石质侵蚀沟道特点和防护要求及其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 3、草地退化的原因及更新复壮方法 4、沙地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 5、小老树林带特点及改造技术 6、沿海防护林体系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7、土地复垦需要考虑的因素 8、林业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任务 9、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的两层含义分析该地区植被建设所要遵循的原则1、盐碱地主要特点是______、含氧量高、ph值高2、影响林带防风效应主要因子是_____、林带特征、地面特征3、风沙防治措施有_____、化学固沙、风力固沙和生物固沙4、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包括总体布局和______ 2、可持续发展 3、流域改良 4、水土保持林体系 5、植物篱 6、林带透风系数 1、生态工程理论上包括的三个方面的技术 2、天然林保护的的战略措施 3、我国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 4、干瘠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5、坡面水土保持林配置的总原则 6、放牧饲料林树种选择要点 8、煤矿废弃物的特点 9、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措施 1、流线 2、保护及管理工程 1、径流林业的主要特点和核心技术2,如何确定不同结构护田林带的混交类型和混交方法3、盐质海岸的特点及防护林带的配置4、风力治沙的基本原理 5、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合理性体现 6、植被恢复的主要问题及主要措施 第一章绪论 1.林业生态工程: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2.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3.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4.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①生物群落建造工程②环境改良工程③食物链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点

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 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林业生态工程学重点 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解决什么生态环境问题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灾害频繁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丘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多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失去了天然蓄水和保持水土能力,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愈来愈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地形起伏、森林破坏,我国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形成重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3、荒漠化面积扩大 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我国属中高度缺水国之列,但在低限边缘,我国供水能力为5200亿m3,占总径流量的20%,既属于缺水国,水资源利用潜力又很大。 5、森林破坏严重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增加到%,但这远远不够(覆盖率低,林分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西部地区,这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重要根源。 6、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度占世界第8位。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

(完整版)《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思考题(水保07)2010.12.27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思考题 (水保07级,共53题) 第一章概论(3) 1、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特点和主要内容; 2、林业生态工程的类型有哪些? 3、简述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林业生态工程学基本理论(7) 1、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哪些? 2、简述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 3、生态经济系统的分类有哪些? 4、简述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5、系统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6、什么是生态工程学的核心原理? 7、什么是生态工程学的系统工程学原理 第三章全国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概况(7) 1、贵州森林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2、简述生态区划的内容; 3、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是什么? 4、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 5、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总体布局? 6、我国实施的六大林业工程有哪些? 7、什么是退耕还林?现在实施的内容是什么? 第四章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5) 1、林业项目建设程序包括几方面? 2、简述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3、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内容和步骤有哪些? 4、简述林业专项规划设计的步骤; 5、造林典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是什么? 第五章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24) 1、什么是防护林?什么是防护林体系? 2、山丘区水土保持林林种有那些?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3、简述水土保持林体系的配置模式; 4、简述水土保持林的配置原则 5、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林营建技术主要有哪些技术?

6、什么是封山育林?简述封山育林的类型和方式。 7、封山育林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8、试述封山育林技术措施。 9、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趋势是什么? 10、简述林分立体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1、什么是立地条件?什么是立地质量?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2、进行森林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有什么意义? 13、什么是立地类型?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途径是哪种? 14、什么是立地质量评价?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各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15、造林树种选择有哪些原则?最根本的原则是什么? 16、什么是适地适树?判断适地适树的标准是什么? 17、适地适树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18、什么是造林密度、经营密度? 19、如何确定造林密度(即原则和方法)? 20、按造林材料划分,造林方法有哪些?选用条件是什么? 21、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 22、怎样检查造林成活率? 23、幼林补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4、试述水库防护林的造林关键技术。 第六章平原与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2) 1、农田防护林的概念是什么?农田防护林是配置在农田上的防护林,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害风的风速,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农作物获得丰产。 2、什么是农田防护林的林带结构?是林带的层次(林冠层次)、树种组成和栽植密度总和。 第七章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5) 1、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研究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森林的综合效益?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综合效益评价内容有哪些? 4、什么是森林的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和指标体系? 5、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完整版)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2=16分) 1、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2、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3、工程:指人类在自然科学原理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发展形成包括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一系列可操作、能实现的技术科学的总称。4.生态工程:是一门着眼于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技术。它根据生死存亡控制论原理去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在系统范围内获取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5.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6.生态环境脆弱带:在生态系统中,凡处于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的空间域。 7.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 8.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并改变资源、基质的可利用性。或物理环境的任何时间上相对不连续的事件。 9、自然干扰:在缺乏人为活动的情况下,自然景观所存在的经常性的火灾、洪水的影响、盐渍作用、飓风和虫灾等称为自然干扰。 10、人为干扰:由于人为的活动所造成的,如有有毒化学物的施放、森林砍伐、筑坝、摹开垦、过度放牧、露天采矿等其他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性压力,称为人为干扰。 1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朝着某个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1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 13.系统工程: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控数学方法和工具研究一般系统的分析、规划、开发、设计、组织、管理等问题,使系统整体最佳地实现预期目标的一门管理工程技术。 14 可持续发展:指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来满足当代的怜惜需求称为可持续发展。 15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16.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17.农田防护林:指在有农田的地方,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牲畜繁育的环境,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并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木材而营造的防护林。 18水土保持林:指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而营造的防护林。 19 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 20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内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空间配置。 21 防护林体系:指在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单元)或一个流域、水系、山脉范围内,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山、水、田、林、路、渠以及牧场等基本建设固定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发表时间:2016-12-13T16:43:28.4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2期作者:刘丽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越来越不受到重视,而现在进入人们视野的生态林业建筑建设,可以说把生态林业工程更好的应用于植物发展,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黑龙江省海伦市国有林场管理局黑龙江海伦 152300 摘要:如今,进入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很多的领域都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和发展,对于生态林业工程来说,可以说不仅仅是生态领域的发展,也是林业领域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越来越不受到重视,而现在进入人们视野的生态林业建筑建设,可以说把生态林业工程更好的应用于植物发展,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然,在现在看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相应党中央和国家的发展,更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也是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增加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工程,重大意义 现在,很多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忽视生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林业资源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现在可以说是林业工程比较常见的操作场所。对于森林的生态林业工程管理来说,主要有几点重要作用,对于目前的生态环境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生态工程不仅仅关系到国家的环境建设,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部分,想要做好林业生态工程,除了树种的良好选择,还应该做一个具体的计划,有效的科学合理的进行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符合当代时代的发展。 1.提高生态林业领域发展的措施 1.1丰富绿化程度,更好的应用生态发展 首先,生态林业领域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有特别大的改善,从相关部门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很多的部门承担的绿化责任比较大,因此在内心或者一些相关的领域上对绿化会有一些控制,但是一定程度的控制符合要求,太大规模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发展。另外,现在目前主要利用造林绿化来促进城市的生态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生活环境的环保质量,更是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份力量。换句话说,林业发展不仅仅是生态的发展,更是城市的社会的普遍发展,因为目前来看森林是我国的主要林业工程场所,因此,要保证有林地面积增大于减,而且,森林的蓄积要大于消亡的状态。可以说是为了整个森林生态环境所有植物甚至是生物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中。另外,森林作为目前主要的林业工程场所,对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等发展都有着普遍的联系和作用。因此,要加大造林绿化的面积,丰富绿化,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增加人们的生活效益。另外,因为现在很多城市或者是乡村地区的大肆污染,因此,会造成很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加快造林绿化的水平可以说也是提高了生态发展的速率。 1.2合理控制绿化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绿化标准 除此之外,对于林业工程来说,不仅仅是林业生态的重要性,工程也是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将林业和工程合理结合也体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坚持校准,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贯穿于造林绿化的全过程。不能盲目的原则方案进行,要严格根据不同地方的绿化情况确定合理的绿化方案,合理的控制绿化的标准,最好在每一个绿化上都制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进行合理的绿化,这样有重点,可以集中的进行方案施工,适地种树,也能够符合当地的生长条件,而且种植符合相关的绿化选择。首先是土壤,对于整地来说是造林的首要步骤,能够有效的提高造林的成活率,稳定绿化的相关步骤。尽量选择土壤肥沃,空气水分等充分的土壤,更容易使得树种成活,整地应该是分阶段的进行,一般不进行全部的整地,容易对于土地上原有的一些植物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林业工程开始之前,一定要对新工程的方案进行了解,了解确定之后进行原有树种的考察,按照规定进行其余树种种植。其次,就是苗木的原则,一般原则上选择质量比较好的苗木进行种植,容易成活,增加种苗的成活率,在造林工程中,苗木的成活率一定程度也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说,有效的提高苗木的质量也能提高工程的效率和速率。 1.3重视树种选择,配合生态环境发展 另外,就是对树种的原则,因为不同地区的生存环境不一样,因此,要选择符合当地生存环境的树种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清晰的一个划分界限就是南方植物和北方植物。南方植物一般的耐热性比较好,而且抗性也比较好,而北方植物的耐寒性明显好于北方植物。另外,可能一个植物在该地区的生长比较良好,温度,水分,阳光等自然条件都适合此植物的生长要求,相反,换一个地方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植物可能生长速度大大降低,其实其生存环境更加良好,对于植物并没有特别大的反响,甚至成活率也会大大的降低。另外,一般林业工程的树种比例是水土保持树种和观赏树种之比为2比1,水土保持树种一般种植范围比较多,容易改善土壤的特质,而且在林下容易形成比较良好的枯枝落叶层。此外,现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用一些能够抵抗水土保持的树种,能够更好的护坡造林,增加防风抗沙的能力。是林业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树种。观赏树种一般也需要存在,主要起到观赏的作用,如果整个工程没有观赏树种,树种单一性比较明显,工程的实际作用不太明显。 2.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实施的重要性和意义 2.1保持水土,防止水土过分流失 首先,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为乡村植物的种类非常多,符合林业工程的施工条件,但是乡村树种主要的问题就是受到水土流失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工程造林以来,人类不断的进行毁林毁草开荒,造成的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直接的造成了很多的自然灾害,有一些甚至严重的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只有直接的进行林业工程施工,改善水土流失,增加防风抗沙能力,就能够有效的改善水土流失的问题,增加生态效益。 2.2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更好的改善生态环境 其次,就是产业结构的问题,工程造林不仅仅是涉及到生态问题,对于城市乡村的产业结构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工程造林,能够加快植被的恢复能力,而且扩大了森林的面积,从根本上改善了相应的生态问题,另外,目前来看,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引入了林业工程,也间接促进了其他领域的发展,提高生态环保效益。 3.结语 生态林业工程不仅仅是涉及到生态发展,也涉及到社会的发展,所以,对于生态林业工程而言,不仅仅要选择合适的树种,而且对于相关的政策,方案或者施工方式都有要求。做好林业工程,更好的致力于生态发展,社会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